時間:2023-10-31 10:28: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于音樂教育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重要性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開展對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認識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應該是每一個幼兒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
一、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現狀
1.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夠明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夠明確的問題比較突出,我們要知道,幼兒教育的對象與其他的受教對象不同,幼兒音樂教育有其特殊性,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其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的目的性更強,應該認識到幼兒園的音樂教育目的更多強調的是通過各種有趣的音樂教育活動激發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幼兒分享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幼兒音樂素質的發展起到一個奠基的作用,而這種幼兒園音樂教育目的的模糊給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方法較為陳舊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陳舊,依然沿襲著小學的音樂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音樂理論灌輸與音樂知識強化依然大行其道,這顯然與幼兒的年齡是不相適應的。幼兒正是心智發展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對于音樂的理解還處在懵懂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音樂教學的實施中,采用音樂知識灌式的教學顯然是不恰當的,拔苗助長式的音樂知識化教學不僅不能讓幼兒的音樂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相反還會造成幼兒對音樂的厭倦,不利于幼兒音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嚴重點說,將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幼兒的音樂教學中是對幼兒的一種折磨,這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有效實施是極其不利的。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幼兒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該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的開展是幼兒學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學前教育是一種較為全面的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為本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如果輕視幼兒音樂教育,那么幼兒的素質教育實施也就無從談起,并且音樂教育本身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的教育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彼此關聯、互相影響、相互促進,過分突出任何一種教育而忽視另一種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實施中的重要性。
2.對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在幼兒階段開展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兒音樂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優美的音樂可以使幼兒的動作與情緒都得到很好的鍛煉,這是幼兒參與生活實踐的極好機會,幼兒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身體的動作變得更加協調了,音樂的感知力也隨著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而逐漸地增強,在音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在豐富了幼兒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教育是極其必要的。
3.對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師范音樂教育是在借鑒西方音樂教育的基礎上產生的,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體系,這種教育體系是圍繞更好地傳播西方古典音樂開展的,雖然我國音樂教育在借鑒中有創新,但在師范院校開展的音樂教育中,從樂理知識到演奏練習基本還是以西方音樂為藍本進行教學設計。以和聲理論這門課程教學為例,教學還是在借鑒西方古典和聲教學的基礎上展開的,在某一個歷史時期,這種教育內容和教學體系能夠適應師范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為社會培養了很多具有較高音樂素養的專業教育人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品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音樂文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傳統的教育體系,就顯得與時尚脫節,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最重要的是,這種借鑒而來的音樂教學內容和方式無法更好地傳播我國傳統的音樂文化,同樣,也無法有效適應師范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必須進行改革,而在師范音樂教育中引入音樂流行音樂,通過流行音樂與時尚結合起來,更新教育內容,改革教育途徑,將對于未來師范院校人才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在師范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必要性
(一)音樂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音樂文化本身就是隨著社會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人們的審美品位的變化而變化。現在音樂從形式上和內容上,雖然與傳統音樂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更有很大的差別,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審美文化的變化。因此,音樂教學要獲得發展,必須緊跟時展,緊跟音樂文化的發展步伐,進行音樂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的創新,作為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也需要將現代音樂形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不斷充實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能夠對現代音樂文化進行深度解讀和研究,不斷創新音樂教育,這樣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才能有效培養音樂教育人才。
(二)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需要
在師范音樂教育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學生,他們極力推崇流行文化,喜歡跟時尚,喜歡流行音樂。而在傳統的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中,恰恰缺乏這種流行元素,音樂教育重點是傳播一些聲樂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美聲、民族唱法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他們感覺這種教育內容與生活聯系不夠緊密,感覺這種教育內容不夠時尚,學習的積極性不強。但如果師范音樂教育能夠引入流行文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在師范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對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更有效地傳播現代文化思想
流行音樂不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表現手法獨特,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更重要的是,流行音樂與時尚掛鉤,其內涵豐富,意蘊深厚,能夠有效地傳播現代文化,傳播現代思想。流行文化語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親民性和娛樂性,因此,在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知現代文化思想,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精神發展的需要。在師范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有效完善音樂教育,有效地進行祖國燦爛文化的傳承。
(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的需要
流行音樂引入教學,能夠使學生有效認識到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通過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教育比較,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兩種文化的優缺點,可以有效豐富音樂教學方法,對于開啟學生的創作天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塑造學生的良好審美心理和審美品質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五)學生未來工作的需要
對于師范生而言,他們在畢業后基本都要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他們面對的是小學生或者是初中生。中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限,他們平時接觸最多的,最有感覺的音樂就是流行音樂。因此,作為師范院校畢業生,要想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出一番事業,就需要掌握流行音樂教學方法,能夠把自己在流行音樂的學習中的體會更好地引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對中小學生進行引導,提高中小學生對流行音樂優劣的辨別能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流行音樂的優劣,從而有效促進自己教學的發展。
三、結語
關鍵詞:農村音樂;學前教育;改革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不斷發展,兒童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被認為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音樂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改進、發展和提高學前音樂教育,讓每一個兒童都能受到公平的接受教育。經過大力的推廣和普及,兒童學前音樂教育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教育相對落后的農村,兒童學前音樂教育還是沒有得到大的進步,教育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引起相關部門和學校的重視。
一、學前音樂教育的意義
一個人在各個階段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包括學前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等,每個教育階段都有其規律,在這些階段中,學前教育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學前教育是根據幼兒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來制定的適合幼兒發展的教育體制,兒童能夠通過這個階段來確立基本的興趣愛好,學會基礎的生活習慣,這個時期對兒童將來的目標和人生觀念有著很大的影響。學前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中的一種,從廣義上來講凡事能夠提高幼兒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并且幫助提高兒童對音樂的理解都可以稱為是學前音樂教育。音樂是兒童的朋友,兒童在聆聽音樂時能夠學會和他人合作與分享,能夠學會靈活地運用并控制自己的器官,可以充分調動兒童的想象力,調動他們的精神世界,展開記憶、想象、感知等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音樂具有美化心靈的作用,兒童受到音樂的熏陶后,可能會受到啟發,形成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同時,音樂對于幫助兒童增強身體敏銳度也有很大幫助,可以在音樂中體會旋律,產生美的享受,樹立良好的聽覺意識,對聲音有個模糊的分辨印象。二、農村學前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思想落后
對比城市的學前音樂教育,農村音樂教育首先在思想方面就沒有與時俱進,與我國整體的教學思想有所差異,從幼兒時期開始,學校就將學生的文化成績作為衡量好壞的標準,給學前兒童形成了無形地負擔,不利于兒童的成長發育。很多幼兒園的園長對于音樂教育不是很了解,甚至有部分幼兒園沒有開設音樂課,除了資金、師資力量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學思想落后,思想沒有與時俱進導致學前音樂教育城鄉差異越來越大。
(二)設備不齊全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城市幼兒園是配有音箱等設備的,并且還配有簡易的樂器,但是在農村幼兒園中,尤其是沒有開設音樂課程的幼兒園,連簡易的樂器都無法供給。在音樂教材上,沒有正規系統的音樂教材,而課程的教育方式僅僅是由任課教師來自行安排,設備的不齊全給幼兒學前音樂教育來帶了很大的難度,一些音樂舞蹈課、音樂美術課等交叉課程也由于沒有配套的教材而無法具體展開,只能開展一些與課程無關的活動。
(三)師資力量落后
農村學前音樂教育除了思想落后、設施不齊全外,教育水平也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師資力量落后。很多的音樂教師“身兼數職”,同時擔任舞蹈老師、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自身素質不能滿足學生教育發展的需要。一些農村幼兒園教師沒有經過正規的教育,甚至連幼兒教育資格證書都沒有,沒有認識到學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兒童學前教育程度相對落后。
三、提高農村學前音樂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對音樂的重視程度
農村幼兒園需要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相關部門可以針對農村學前音樂的重要性展開一次探討,和農村教育者共同探討學前音樂的學習價值。但是對于學前音樂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相信農村的教育者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對國家而言,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扶持農村學前音樂教育建設,制定學習目標,幫助農村學前音樂教育能夠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加強音樂教育硬件設施的投入
雖然我國的各個機關已經加大了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以保障音樂教學能夠正常運行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均衡,難免會出現對邊遠地區的學前教育有所忽視的狀況。最常出現的狀況是發達地區的農村學前音樂教育設施與欠發達地區的城市音樂教育設施相當,而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學前音樂教育設施十分落后,連最基本的沙錘等簡單教學工具都沒有。因此相關部門和單位要保證幼兒園中起碼要配備最基本的教學工具,如教材、音像資料、書籍等。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農村學前教育對于音樂教師是十分缺乏的,面對音樂教師短缺的問題,相關部門展開對音樂教師崗位的培訓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國需要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讓專業的音樂教師加入到學前音樂教育的隊伍中,增強教師的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加強思想道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發展音樂教師隊伍,為農村學前教育作出貢獻。
(四)課堂教學的改革
農村學前音樂教育對課堂教學也需要進行改革,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教育方式就不能僅限于單純的教學,教學方式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對教學進行改革時,可以參考一些發達國家的音樂教學方式,從中總結出一些適合當前教學的觀點,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積極培養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兒童的綜合素質,并且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加入藝術實踐,讓兒童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更好地發揮自身潛力。
四、結語
通過對農村學前音樂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農村學前音樂教育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需要改善教學水平和教學資源,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通過這種方式來為農村兒童提供更加優越的環境,進一步縮小城鄉間的差距,讓農村的兒童也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李立平.吉林省農村學前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與未來發展的改革措施[J].黃河之聲,2015(12).
論文摘要:農村的基礎音樂教育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目前,農村音樂教育中還存在著教育經費不足、對音樂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師資力量嚴重缺乏等一些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音樂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塑造完美人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對于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音樂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農村,農村音樂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因此對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進行思考,探討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面臨的問題并提供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基本對策,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音樂教育的現狀
當前,我國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
1.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不完備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農村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農村學校為了縮減財政支出,盡量聘請代課教師。教育經費不足,導致教師工資較低。而一部分音樂教師也因沒有課,在年終考核時沒有機會參加考核,這些導致一些音樂教師對音樂課不感興趣。有些老師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條件下都轉教語文或數學,導致音樂教師隊伍嚴重流失。教育經費不足,導致農村的一些學校沒有固定的音樂教室或多媒體音樂教室,也沒有完備的音樂器材,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教育觀念陳舊、滯后
在較偏遠地區一些農民的生活還有問題,不會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錢去學習知識、學習音樂。即便是想讓孩子學,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音樂,他們覺得不能創造財富,所以他們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讓孩子去學習。只有文化課成績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學生家長更看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沒有認識到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樂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
由于學生家長的期望,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上對學校的評價也是以升學率作為標準。所以,學校一方面考慮升學率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家長的“重望”之托,它們以抓學生成績為主。在這樣的狀況下,一些學校就會為了升學率放棄,甚至犧牲一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課程和活動,音樂課就是其中一個犧牲品。一些學校拿教學成績作為老師的考核標準,一些老師用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這一連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會讓學校、教師、學生都覺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課最重要。音樂教育在一些農村的基礎教育中基本是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音樂,所以平時可能還有音樂課,而一到臨近期末,音樂課就會被其他課程占去。
作為中小學生,他們還處在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過程中,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學校和家長的影響。一些學校講升學率,家長期望他們跳出農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不由自主地也會重視文化課。他們對音樂的認識也只是通過電視、錄音機等這樣一些媒介,認識到的也基本都是時下流行的通俗音樂。其實,對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樂器等,他們應該多了解、應該了解的知識卻從未耳聞,更談不上喜歡與否。
因此,在農村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是模糊的。
3.師資力量缺乏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是支撐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小學音樂師資的來源基本上是高等師范院校、中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但由于一些現實問題,比如,一些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交通、通訊、文化等與城市相比較落后,所以一些音樂專業畢業生不愿去農村任教。
現在,農村較少數學校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大多數音樂教師都由語文、數學或其他科教師兼任,這些兼任老師絕大多數也都是半路出家,他們對音樂理論知識、音樂課程教學方法等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音樂課教學形式單一、氣氛不夠活躍,致使學生對音樂課也失去了興趣。而那些專職的音樂教師,也會因為教學設備不完善而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感到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現狀嚴重制約了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也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和國家統編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脫節。
二、發展農村音樂教育的對策
1.轉變農村音樂教育的思想觀念,完善評價機制
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曾經說過:“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關系到整個后代的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絕不可可有可無,等閑視之。”所以,必須要改變長期以來影響音樂教育向前發展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改革考試制度。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農村的實施情況還不夠好。要對一些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進行教育,使他們轉變“分數第一”的觀念,樹立讓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審美教育培養的思想。還要鼓勵學生家長參加一些社會藝術活動或民間藝術節,使家長切身體會到藝術的美和音樂的美,使他們明白音樂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作用。
在改變社會、學校、家長教育觀念的同時,隨之改變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的評價機制問題。當各方都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時,便不會再以單一文化課成績來衡量學生和評價學校,這樣會激發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
2.加大對農村音樂教育的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教育需要投資,音樂教育更是如此。音樂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標準的保證。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同時要積極鼓勵和調動社會上各種力量來對農村音樂教育進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種渠道,來籌措農村音樂教育經費機制,解決農村音樂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改善辦學條件,修建音樂教室,配置音樂教學器材,完善教學設施,提高農村音樂教師的福利待遇。這樣,一些音樂教師才會安心扎根農村,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保證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得到真正的發展。
3.優化農村音樂教師隊伍
針對農村音樂教師緊缺,且目前音樂教師的音樂素質較低等諸多問題,首先應該穩定在職音樂教師隊伍,加強對在職音樂教師的定期培訓,提高這些教師的綜合音樂素質。發展有音樂愛好的其他課程教師,鼓勵他們加入音樂教師的隊伍里,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從而壯大農村基礎音樂教師的隊伍,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和水平。
當然,單靠農村音樂教師的自我補充和自我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要鼓勵高等師范、中等師范院校的專家、教授和專業教師到農村去作講學、作兼職,這樣有助于他們了解農村基礎音樂教育、了解農村需要什么樣的音樂教師,然后再結合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便不至于使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與基礎音樂教育脫節。同時要鼓勵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到農村去建設農村,畢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少部分,城市學校所需的音樂教師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幫助他們樹立到農村去的觀念,幫助他們克服思想上的負擔和困惑。另外,相關部門對這樣的畢業生在生活上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根在農村,要保存傳統音樂文化就必須從農村入手。對于農村音樂教育來說更是便利,對傳統音樂文化觸手可及,要充分利用當地的音樂資源。
關鍵詞: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內容
素質教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綜合于一體的教育。李嵐清同志曾說:“美育教育是貫徹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是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音樂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對人的智力開發,特別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幫助,音樂對社會的文明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1〕音樂教育堪稱心靈的凈化劑,它通過培養人的審美觀,繼而對整個人產生全面影響,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不可或缺。具體到綜合類大學的音樂教育,其教育成果的提高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綜合類大學素質教育改革的成敗。
一、音樂教育的意義
(一)音樂教育對美育的積極作用
美育即審美教育,是指為了培養人們具有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而進行的教育活動。音樂教育主要是以音樂的形式將美傳遞給人們,讓人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和感染力,并逐步提高人們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在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指導大學生用心聆聽音樂,從而感受樂曲中的歡愉、憂傷、激昂或感動,領悟每個音符所傳遞的情感,從而觸碰到作曲家在創作樂曲、演奏者在演奏樂曲時的情感和意境,并最終在樂曲中得到美的享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音樂將美的內容傳播給大學生,使大學生接受并喜愛這一形式,并將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內化為個人的藝術修養,從而逐步養成欣賞音樂的審美習慣和符合自身知識結構的審美理念,并促成內心審美的和諧發展,甚至升華到洗禮心靈的功能境界。(二)音樂教育對德育的積極作用著名音樂家賀綠汀視音樂為培養人們高尚道德品質以及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樂教育對德育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從古至今,音樂一直被認為是提高道德素質及修養的有效途徑,音樂的育人思想也長期被人們所提倡。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正處于逐漸成熟的時期,他們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極易被錯誤的思想觀念所毒害。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犯罪現象的發生概率會隨著音樂的健康程度發生波動,所以,加強美育對于引導大學生認清美丑、是非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責任重大,它典雅高貴、優美純凈,包含著歌頌美好、贊頌人生的內容。聆聽高雅音樂可以提升品格、凈化心靈。總而言之,在培養大學生品德方面,音樂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音樂教育對智育的積極作用
巴甫洛夫研究表明,人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分管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功能,如果能夠合理調整大腦的工作與休息,將能獲得較高的效率,反之,將會嚴重阻礙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與提高。正如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說:“每周至少聽一次音樂,我腦中那些已衰弱的部分就會保持它們的生命力;如果失去這些愛好,無疑就會失去一部分幸福,同時也會影響智力及創造力。”〔2〕錢學森同志也曾說過,他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的藝術家夫人。他認為:“只注意邏輯思維,就易犯了機械的、片面的毛病,導致缺乏整體的認識。”這些實例足以證明,音樂是保持生命和智力發展的重要保障,它既可以發展大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自我認知、社交、創造思維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充分調動和發展大學生的各種潛能,又可以平衡左右大腦的功能,發揮其創造才能。
(四)音樂教育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
人的內心感受直接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比如,愉快的心情可以積極改善和加強人體的活力;反之,憎恨、焦慮等消極的情緒則會使神經系統受到干擾和刺激,并給人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例如,欣賞作曲家冼星海所創作的《保衛黃河》時,伴隨著驚心動魄的音響,聽眾一方面會為之熱血沸騰,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會感同身受地使人格高尚起來。正像貝多芬所說:“音樂之于心靈,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學還崇高的啟示。”作曲家正是運用了這種對應的邏輯關系,通過精妙的音樂沁人心脾,實現了樂曲與精神的高度融合。
二、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上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綜合類大學的音樂教育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和發展。第一方面,從教育觀念來看,人們對音樂教育的特殊作用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其中包含對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認識,正是這樣的認識也促使了高校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第二方面,從教育實踐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來看,我國部分綜合類大學通過設置專門的音樂教育機構如音樂學院等負責學校的音樂教育,對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與推動作用。第三方面,從教育對象來看,音樂已經深入到了大學生的生活中,音樂在大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工科院校的大學生也持同樣的意見,認為音樂對于邏輯思維主導的他們也有著積極的影響。針對目前綜合類大學的基本狀況,應全面構建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課程,例如,進行特殊的教學改革實驗、構建創新的教學模式、建立合理的課程設置等。
三、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內容改革
我國高校的普通音樂教育長期處于教學專業化、技術化的誤區,即利用專業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要求大部分大學生,最終的考核評價也嚴格依照專業音樂教育進行。毫無疑問,這種做法促進了大學生整體音樂素質水平的提升。但在另一方面,“填鴨式”、強制式的教學可能會給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引發大學生對音樂教育的反感,進而影響普通音樂教育功能的發揮。把握問題的本質,筆者認為,部分綜合類大學對于普通音樂教育的原則和相應的課程構建并沒有清醒的認識,課程內容設置不夠合理、培養目標脫離市場需求、課程架構不協調等,都是構建音樂教育內容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音樂教育內容設置的基本原則
鑒于音樂教育服務的對象有所差異,且音樂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大學生的音樂鑒賞、創作與實踐能力,綜合類大學的課程內容設置需要本著以公選課為主、特別課為輔,普及與提高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公選課為例,它是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課程,以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相應的音樂審美能力為核心,因而必須要考慮到大學生音樂素質水平不一的情況,通常可以開設“音樂入門”“怎樣識簡譜和五線譜”“中外音樂鑒賞”等課程,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一定音樂學分或選修一定數目的音樂基礎類課程,強力助推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針對那些具有藝術天分的大學生,可以開設不同門類的特別課或者跟隨固定教師學習,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潛能。對于學校而言,這種方式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不單單在于這些大學生可以為學校爭得榮譽,更是因為這部分大學生所表現出的榜樣作用。站在某種角度看,這些大學生將會成為校園藝術(音樂)文化的主要傳播者與發起者,為校園藝術氛圍的營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為他們的藝術天分負責,為他們提供一個升華和表現的平臺,并針對這部分大學生的興趣特長,將聲樂、指揮、高難度樂器等內容加入到特別課的學習中去。
(二)音樂教育內容改革策略
1.課程內容安排更加廣泛
音樂教育的內容應當是廣泛的,主要包括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音樂鑒賞與創作以及音樂文化三類。學習音樂,首先要掌握基礎的樂理知識和具備一定的音樂實操能力,但是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我國綜合類大學普通大學生的音樂基本素養偏低。據相關報道顯示,超過60%的在校大學生缺乏對音樂基礎理論的認知。時下,大學生普遍沉浸于流行音樂之中,對高雅音樂、傳統音樂“聽不懂、看不懂”,更不用說賞析其中的內涵。審美離不開必要的認知。馬克思就曾說過:“對于辨不清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并不是他所能涉及的領域。”可能這句話略顯偏激,但是確實表明了音樂基本素養的缺乏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審美行為。其次,音樂是一門實踐性的藝術,它從人們長期的情感表達與內心吐露行為中演化而來,可以說,人的情感與心靈在音樂實踐中得到了升華。正如托爾斯泰曾經在聽到了《如歌的行板》,感受到了人民苦難的內心一樣,若想充分地了解音樂,必須要有一定的音樂實踐基礎。教師通過在音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音樂實踐內容,如音樂賞析、交流情感、共同創作等,能夠使大學生在真實的藝術體驗中領略音樂的細節與美,同時,具體的實踐過程也會無形地鍛煉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培養大學生樂觀向上的性格,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最后,音樂教育課程內容還應該包含藝術批評、藝術相關以及藝術史的研究。很多院校忽視了這一點,但是這一方面恰恰是幫助大學生建立完整音樂體系,促進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所在。總的來說,我們需要在大學階段彌補之前高等教育的遺憾,讓大學生掌握基礎音樂知識,這既是多元化社會面向當代大學生提出的實際需求,也是高校出于完善、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2.課程內容組織趨于整體,更具綜合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穩步前行,人們愈加意識到音樂課程內容過于專業化、技術化,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眼下的音樂課程內容組織上,應當淡化課程個體之間的界限,強化整體的關聯性,這是未來綜合類大學音樂課程體系構建的主要方向。課程的綜合性指的是將幾門具有明顯或潛在關聯的課程有機地聯合起來,這種做法最大的優點就在于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因為它能有效地避免課程內容之間的獨立與重復。同時,大學生在綜合教學中可能會接觸到單一課程中難以發現的潛在問題,既增加了文化信息量的積累,大學生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也以更加具有綜合性的方式獲得強化。根據上述觀點,當下綜合類大學的音樂素質教育可以考慮以一門課程為主體、關聯課程內容為輔,如在進行大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時,可以憑借樂理、歌唱、鑒賞、音樂史等音樂教育內容之間的一般規律,將審美對象的某一構成要素視為中心點,通過關聯課程之間的整合學習,讓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掌握完整的音樂藝術體系。綜合類大學畢竟不是專業的藝術院校,且普通大學生并沒有太多的時間與興趣接觸音樂,因而綜合性的音樂課程內容組織為大學生群體營造了一個廣泛關聯、整體的學習平臺,在引導大學生多角度思維、開拓眼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課程內容植入更加多元化這里主要是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音樂教育體系。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一直以歐洲音樂文化為中心,而中國的民族音樂教育卻長期處于從屬地位,造成了傳統音樂教育形式及文化不受重視的現狀。為了傳承優秀中國音樂文化,應當在音樂教育過程中融入中國音樂文化基礎知識、中國民族音樂鑒賞及中國音樂展示等課程,這種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課程體系對于大學生來說才是最全面、最合理的。再者,音樂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也是內容多元化的重要表現。音樂的發展幾乎貫穿了人類所有的歷史階段,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文學、宗教、哲學等因素的影響,甚至與建筑、繪畫、雕塑等藝術也有著內在的聯系。只有涉及了這些領域,大學生的音樂知識構架才會是完整的。音樂教育絕對不僅局限于課堂之上,作為藝術,音樂有著傳播和開放的天性。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通過系統地組織音樂節、歌手大賽等活動,一方面為整個校園營造了濃厚的音樂氛圍,同時也給予了部分有興趣、有天分的大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極大地增強了大學生的自信心和深化了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人類把握和認識客觀有三把鑰匙,一是文字,二是數字,三是音符。”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被提到了相當的高度,但在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仍是薄弱環節,相應的課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體系及統一的課程標準。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的構建合理音樂素質教育課程的思路仍需在教育實踐中得到檢驗。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不斷地觀察、總結,充實這一構想,以期對普通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課程建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范曉榮 王俐茜 單位:中北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2-0195-02
音樂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它不僅具有相應的教學作用,更多的是能夠提升學生整體素養。過去,我國教育水平比較低,過多重視重要科目的學習,忽略了音樂這個審美類課程,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從小就缺少對事物的審美,缺少思維和素養的提升。因此,音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從學校對音樂課程的規劃、從教師對于音樂知識的講解方法、從學生對于音樂內涵的理解等方面進行改革,是帶有積極推進作用的,可以把音樂真正帶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中,讓他們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改革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積極調整學生的不良心態,培養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對過去傳統音樂課堂進行全面革新,取優去糟,把音樂的優勢全面帶到課堂中,從而推動我國音樂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
一、音樂改革對學生的促進意義
(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促進學生心靈升華。我國的音樂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學生每個階段的成長都離不開音樂的熏陶和教育,每一個階段的教育模式都是鍛煉學生對于音樂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傳統音樂有著優美、和諧的旋律,較為簡單的曲譜可以演奏出非常美妙的樂聲;現代音樂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符合當代學生的心理需求。而把傳y與現代相結合的音樂課堂則使學生們的心靈得到全面升華,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傳統的韻律讓學生身心舒緩,而流行歌曲又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心情,改善緊張的學習氛圍。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枯燥乏味的學習狀態,改變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印象。[1]
(二)正確看待音樂教育,讓學生健康發展。學校應該重視音樂教育改革,重視音樂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評價一位學生是否優秀,主要取決于學生的整體實力,而非學習成績的好壞。這就要求學校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音樂改革不單單是對知識內容進行改革,更多的是對授課方式、課程認知、音樂內涵傳授方面的改革,從根本上重新去認識音樂,教會學生真正懂得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有所收獲,培養每一位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學設施,選擇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利用音樂的力量感染學生的心境,緩解緊張的學習,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只有這樣,我國音樂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真正得到發展。[2]
二、我國學校音樂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很多學校對于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足,很多教師都認為音樂課是一門多余的課程,往往會采取一些手段減少學生上音樂課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們對音樂的熱忱下降,對音樂的追求和熱愛也逐步消失。
(一)課堂教學模式現狀。而今,大多數學校的音樂課單一、枯燥、乏味,很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都是守舊的、陳腐的。他們認為,只要按照教學大綱把音樂教給學生就可以,采取的都是“填鴨式”教學模式,即教師只顧講課,學生只顧聽課,雙方缺少交流。學校對音樂課也沒有相應的考核措施,這就造成了音樂教師不重視教學水平,學生不看重學習效果。此外,很多音樂教師都是音樂學校畢業,而非師范類學校畢業,這些教師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往往不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時候講課過于刻板,缺少靈活性,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音樂課沒有渴望。[3]
(二)課堂教學內容現狀。在我國音樂教育方面,音樂一直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這樣的現狀,也與課程內容單一、死板有著密切關系。音樂書本所選取的內容是豐富全面的,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卻是枯燥乏味的,很多音樂教師缺少對知識內容的梳理,不會把音樂同生活相聯系,這樣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與此同時,很多學生的音樂基礎較為薄弱,對一些音樂基礎知識都不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更加不喜愛音樂課,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音樂教育逐步退化缺失。[4]
(三)學生心理需求現狀。學生的本質是熱愛音樂的,他們希望借助于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排解心中的憂慮,釋放自己最真實的感情。但是,如今很多學校安排的音樂課都是根據大綱要求開設的,而非真正從學生的需求角度考慮,不顧及學生的內心渴望。平時課業的繁重在學校得不到舒緩,回家又要面臨較多的作業壓力,這樣的學習狀況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很多音樂教師也缺乏主動性,對于課程的講授都是應付的,沒有真正為學生考慮,這樣的教學心理也是導致學生缺乏音樂興趣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們必須要推進音樂改革,改變學生枯燥的學習狀態,真正以學生發展為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5]
三、推進音樂教育改革有效實施的策略
音樂教育改革是一項具有積極意義的改革,它可以把音樂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全面普及素質教育,讓學生們真正走進音樂、愛上音樂。音樂并非是只有專業人員才可學習的,每一所學校都應該讓每一位學生接受音樂基本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多一項愛好,多一種改變自我的調節方式,讓音樂真正走進生活,讓學生真正了解和認知音樂。[6]
(一)改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好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效率得以提高的主要手段,要想徹底推進音樂教育改革,就必須先改變教學模式。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作為教學重點。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選擇多元化的授課模式,例如,借助電腦授課,選擇一些學生喜愛的歌手圖片和歌曲,為他們播放,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改變他們對音樂的錯誤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講解一些音樂典故,通過故事來介紹音樂的由來和基本內涵,利用這樣的趣味性授課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讓他們不與社會脫節,又讓他們不遺忘傳統音樂。在新穎的教學模式中學習音樂知識,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逐漸愛上音樂,喜歡音樂。[7]
(二)豐富教學內容,改善課堂氛圍。音樂教學內容是整個音樂課堂的核心,也是改革的關鍵點。教學內容涉及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這兩類音樂的改革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樂水平以及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古典音樂,教師要選擇一些適于學生接受的方式,例如,讓學生觀看古典歌劇,了解歷史,通過歷史來認識古典音樂,這樣的教學內容會帶給學生別樣的體驗,提高他們對于古典音樂的認知;同時,在現代音樂教學上,要選擇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音樂進行講解,可以開設一些課堂活動,如讓學生們自主演唱歌曲,通過學生們的演唱,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學好現代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鍛煉學生的音樂演唱水平,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和水平。[8]
(三)滿足學生需求,提升教師認知度。推進音樂教育改革就要提高教師對音樂課程的認知程度。對教師嚴格要求,鼓勵教師采取新穎的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改善課堂的氣氛。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只有教師從根本上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才會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授課時也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素材選擇,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就感。通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態,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
教師還可以選擇接近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歌曲進行賞析,或者選擇一些有助于學生身心發展、提高審美修養的音樂進行講解,從而鍛煉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心態,更好的面對未來。[9]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自我修養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美的認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水平;對于有特長的學生,音樂又可以成為其一項技能;同時,音樂教育也是學生繁重學習壓力之下的一劑良藥,可以全面放松身心,拓寬學生的思想境界。因此,音樂是一門不可或缺的課程,只有不斷改革和發展音樂教育,才能培養出思想和學習成績雙重優秀的學生,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美好。[10]雖然在改革的路途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我們要尋找到一條適合學生發展的音樂改革道路,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合理利用音樂來幫助他們舒緩緊張的學習情緒。針對每個階段的學生,學校要采取相應的策略,根據學生的需求開設合理的音樂課,選擇正確的教材,把音樂改革全面落到實處,提高整體音樂教育水平,提升學生的素養。
參考文獻:
[1]牛學琴.德國音樂教育模式對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作用[J].大舞臺,2013(9).
[2]王文瀾.國外音樂教育改革與我國音樂教育現狀分析[J].西北師大學報,2013.
[3]張曉鷗.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影響[J].東北師范大學,2014.
[4]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瓶頸與突破口――再議高校音樂多元化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
[5]冒小櫻.淺談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重大關系[J].黃河之聲,2013.
[6]黃崖云.新時期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發展研究[J].音樂探索,2014.
[7]李東華.淺談我國音樂教育的改革與對策[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8]李越平.新形勢下我國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發展構建[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4.
關鍵詞:視唱練耳;音樂教育;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9-0125-01
通俗而言,視唱練耳就可概括為唱和聽,其中,視譜即唱和聽覺訓練是其兩項核心內容。所謂視譜即唱,它旨在培養音樂學習者根據樂譜要求準確無誤地唱出歌曲的音調和節奏等方面的能力,并通過視唱的過程強化學習者對于節拍、調式等的認識。而練耳則著重訓練音樂學習者的節奏辨別能力,以加深其對于音樂的聽覺和記憶。在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也是必須掌握的關鍵環節。科學的視唱練耳,能夠有效提升音樂學習者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強化其樂感和表現力,使其在高漲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下更好地駕馭音樂。
對于音樂教育而言,視唱練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學合理的視唱練耳往往能夠使得音樂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言之,視唱練耳能夠有效地提升音樂教育的效果,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力和掌控力,并強化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創造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在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作為基礎環節,貫穿于教學即發聲練習與作品試唱的始終。如何在扎實學生基本功的同時提升課堂效果成為了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要使音樂課堂生動、具體,就必須首先建立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為深入地講解樂理知識、豐富學生的音樂素養奠定基礎。
面對生疏的樂曲,學生很難發現其中的美妙,也就無法投入到音樂之中。對于此,就需要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引入視唱練耳,通過學習掌握音樂語言要素,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從而對音樂作用進行聽辨、理解,實現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
二、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掌控力
視唱練耳旨在強化學生聽覺,促使其正確辨別音調高低、長短、音色等的同時訓練其讀譜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幫助學生接觸和掌握豐富的音樂詞匯,從而使學生準確感知音樂,更好地掌控和駕馭音樂。
具體而言,提升音樂感知力和掌控力的關鍵就在于樂曲節奏和音準的把握。其中,節奏可謂是支撐樂曲的骨架,是整個樂曲的靈魂與脈搏,但凡音樂,都不可或缺鮮明的節奏。
三、強化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要將樂譜變成悅耳動聽的樂曲,使聽眾感受到曼妙的旋律、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就必須通過表演者的演奏,將聲樂作品傳達給聽眾,從而實現聲樂作品的創作意義和創作價值。要將音符變為傳遞情感、流露心聲的實際音響,就必須融入表演者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最大化展示聲樂作品的魅力。
所謂音樂表現力,是指演唱者對于樂曲的自我理解和解釋能力,就是“識譜”能力。對于演唱者而言,即便有著高超的演唱技巧,也離不開對樂譜的準確認識。
與此同時,音樂教育中的視唱練耳能夠豐富和拓展學生的音樂詞匯,從而進一步加深其對于樂曲的感受和理解,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貫徹音樂素質教育理念
音樂素養是一個人對于音樂的聽覺、記憶、想象、情感、審美、節奏、旋律等諸多方面的內在淵源,除了需要先天的稟賦外,音樂素養的形成更需后天環境和教育。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是以音樂為內容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而這一活動就是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不僅是音樂教育的基礎,更決定著音樂能力和水平。它注重對音樂聽覺的發展和音樂語言的積累,從而使學生具備敏銳的聽覺和過人的識譜能力,建立良好的節奏感、節拍感以及速度感,形成自我的內在聽覺。
同時,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崇下,音樂素質教育憑借著特殊的美育、德育以及智育功能成為了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視唱練耳作為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不僅承擔著挖掘學生音樂潛能,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和熱情的職責,還肩負著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強化學生審美能力、樹立正確審美觀的使命。
五、結語
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環節,也是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和熱情,增強其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提升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在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推動下,視唱練耳作為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