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5: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演講速成技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學英語;語言感知環境;課堂演講;教學
作者簡介:任惠平(1981-),女,山西和順人,仰恩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B11257S)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7-0233-02
大學生對第二語言的學習不同于嬰幼兒時期母語的學習,而是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針對這一情況,目前學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運用三種語言獲得理論――強化理論、模仿理論和生成轉換語法理論來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前兩種理論非常重視環境的影響,后一種理論也強調通過環境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取語言材料,并根據這種語言材料去設定自己語言規則的值。本文圍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環境問題,就如何充分利用演講這一語言技巧,營造一種語言感知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卷入課堂環境中,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度,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而不僅僅是著眼于學生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進行了研究。
一、課堂語言環境感知
我國學界以需求分析、課程設計、教材開發、課堂教學與課程評估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五個組成過程,其中課堂教學過程尤其重要,是其他四個過程實現的必要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前,課堂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方法上,較少對課堂環境在學生感知交流方面以及輔助學生獲取語言能力方面開展研究。教室、講臺、黑板、桌椅、光線、聲音等客觀環境感知因素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空氣”,往往被忽略。一般意義上所說的課堂環境,是指師生雙方活動所處的客觀環境或氛圍,是決定教學效果的潛在因素。國外研究證實,當學生處于積極而舒適的課堂學習環境時,會極大地提高學習成績。
近年來,國內學者就大學英語學習的課堂環境、教學環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孫云梅的研究結果表明:“一是學生對大學英語課堂社會心理環境的感知值明顯低于教師;二是男、女生對大學英語課堂環境的感知差異不大;三是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對課堂環境的感知值高于水平低的學生;四是學生對英語課堂環境的感知與學業成績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除了教學中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外,教師在教學中還缺少積極主動的語言感知環境營造能力,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有力的可以提高語言感知敏感度的課堂環境。
大學生作為一個成熟的語言習得者,其母語無論是在感知還是運用上都形成了一種固有思維,因此僅靠強化、模仿很難在學習第二語言上有所突破。根據筆者多年來在教學中的觀察,經過中學階段6年的英語學習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反而有所退步。在失去了外部考試、升學的壓力后,只有少數的學生進入大學階段還對英語學習抱有興趣。特別是升入大學后,四六級過級壓力、畢業壓力會使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一種反作用力――逆反心理,即能不學就不學,因此極大降低了課堂環境的卷入程度,從而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效果。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主動行為,營造一個有利于語言感知的課堂教學環境和氛圍,消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逆反心理,激發大學生對英語語言感知的敏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課堂演講教學手段的運用
根據語言感知環境理論,在客觀環境方面,營造語言感知環境可以通過教室的環境,包括教室的形狀、空間的大小、光線的強弱、聲音的散布等因素,直接或間接增強大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在主觀環境方面,營造語言感知環境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心理暗示等手段,提高大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都有這樣的經歷,即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給予適當的口頭表揚,這樣會極大激發該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僅運用激勵理論還不足以最大限度的優化大學英語教學的語言感知環境。
在大學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從視覺、聽覺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了強化。但是多媒體教學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動作用有逐步弱化的傾向。對于英語學習,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某個技術手段獲得相應的語言能力,如語言訓練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各種所謂的“秘籍寶典”參考書,短期的速成培訓等。甚至有少數大學生認為,不通過正常的英語課堂教學,只需要個人自學就可以完成語言知識的獲得,這是一種唯外部環境論的錯誤傾向。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多媒體教學在強調從聲、光、視、電等方面加強語言感知環境的同時,也在弱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將語言的交互式學習變成了一種簡單的人機學習過程。教學實踐證明,僅僅通過多媒體手段難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會逐漸喪失。這也是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為什么經過數年的英語學習后,學生仍舊難以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必須加強教師對教學環境的掌控能力,營造一種有利于書本知識內化為語言能力的語言環境,相對應的也就是提高學生對非母語語言的敏感度。通過多年來教授英語演講課程和輔導學生參加演講比賽的經驗,筆者認為不僅要在課下鼓勵學生練習演講提高英語水平,教師在課堂上也應該重視英語演講技巧的運用,將其作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語言交際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應該通過邏輯嚴密、語言生動、感染力強的課堂英語演講,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語言感知能力和敏感度。
課堂英語演講中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將教學內容轉換成預設的話題和語言模塊,在演講中有意識、有頻率的重復,讓學生對語言模塊的感知產生強化和模仿效果;二是注意演講技巧的使用,在詞匯使用上、語氣變化上以及嗓音的運用上,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有意識的使用懸念、引導等技巧,調動學生在語言感知方面的注意力;三是通過回答問題或者爭論,讓大學生將語言知識不斷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四是鼓勵學生運用演講技巧來強化自身的表達能力,減少課堂上“悶頭聽課”、“做啞巴學生”的現象。
作為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的一種方式,課堂教學中的英語演講要求教師具有足夠的個性魅力,以及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要有準確把握,同時兼顧學生水平、性別及學習習慣等諸多語言感知環境因素。傳統大學教學中的英語課堂演講,大多數只是作為一種單方面的語言示范,著眼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不注重教師、學生及課堂環境三者之間的綜合考量,不注重作為一種交互式的合作過程。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英語演講改善與利用語言感知環境提高大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
三、課堂演講的語言感知環境效果測定與評價
為測試課堂演講的語言感知環境效果,筆者將同一專業的2個水平相近的大學英語班(每班24人)作為實驗對象,一個班仍按原有教學計劃上課;另外一個班則在教學中主動加入預設話題和語言模塊的簡短演講,并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對話題和預設語言模塊進行討論。經過一學期的實踐,2個班在課堂氣氛、學生學習成績方面都有了較大的差異。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上課情況做了調查,調查的統計結果見表1。
可以明顯看到,加強課堂演講教學后,大學生積極卷入課堂學習的程度提高了,同時還降低了其對課堂英語學習的抵觸情緒,起到了增強大學生語言學習感知能力的效果。調查中還發現在加強演講教學的班級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課堂學習效果,如學會某個短語、某個句型;而在執行原教學計劃的班級里,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效果缺乏清晰的認識,分不清楚是學會了還是沒學會。這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以前往往是在一個班級中優等生與差等生的身上看到的。如在執行原教學計劃的班級中,感覺上課較容易或較輕松的學生,基本都是CET四級成績在450分以上的學生;而很多選擇“一般”選項的學生則大部分在上一次CET四級考試中沒有通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更傾向于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流,主動強化語言感知環境。可以看出,通過加強課堂英語演講,營造教學過程中的語言感知環境,大學生對語言感知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語言代入感增強,從而帶動了其對教學內容的吸收與轉化。
另外,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以往的課堂演講教學之所以效果不大,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感知程度把握的不夠清晰,沒能做到降低詞匯難度,循序漸進,使得學生很快就因為聽不懂、跟不上節奏而放棄。筆者在實踐中也發現,很多學生雖然有5000以上的詞匯量,但實際運用能力卻遠遠低于這個水平。從這個情況來看,大學英語課程的演講教學很大一部分是在彌補中學階段英語學習中缺失的那部分語言訓練,這是大學英語教師在制定演講教學計劃時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四、結論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主動的使用英語演講可以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更容易的卷入到課堂環境中,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英語課堂演講不僅要求其具備有較高的技巧水平,而且要求教師在難易程度和針對性的控制上,也要有相當高的掌握能力。對于國內教師而言,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語言障礙,針對不同水平、不同性別的學生流利的進行語言“輸出”,這對于大部分英語教師來說是個艱巨的挑戰。特別是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對交互式的、主動引導式的教學環節應用較少,為此教師所受到的演講專業訓練十分有限。當然,近年來這一情況也正逐步改善,外研社在2012年的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系列研修班培訓中,也明確的將“有效課堂”列到了培訓的首位,特別強調了“Effective presentations;Effective reading & writing activities;Desig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the EFL classroom”。這也是在強調課堂語言感知環境的重要性,說明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上,以演講教學為代表的合作、互動、引導模式已成為一種必然。
參考文獻:
[1]石定栩.生成轉換語法的理論基礎[J].外國語,2007,(4):6-13.
「人
是企業成功關鍵
PWC曾經針對全球50個國家的1150位CEO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成長前三大關鍵的競爭來源為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roved customer service和Access to,and retention of,key talent,而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是「CEO們持續在思考『人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為即使透過優秀的技術整合和廣告營銷技巧,也很難找到企業需要的人才,而這將是管理階層與組織在執行變革管理上必須要克服的障礙。
另外,Deloitte & Touché 也曾經針對全球快速成長的500家企業的CEO進行調查,Fast500報告顯示:CEO們認為企業快速成長時面臨的首要營運挑戰乃是「人才的發掘、聘用和留任(Finding,hiring and retaining qualified employees),其中有44%的亞太區CEO認為「尋求人才是最大挑戰。
阿里巴巴是個高速成長的企業,馬云跟他的團隊創建了「組織部這樣的管理概念。就是將集團和子公司內的所有高管集合起來,進行統一培養和管理,無論是高管的薪酬、福利、聘用和調動全由組織部統一安排。另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高管們進行系統的培訓,目的就是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儲備人才,作為「接班人計劃。
核心人才管理
提升競爭力
其實,并不是每間公司都有類似于「組織部這樣的編制,但是 「Talent Management核心人才的甄選和發展,確實是提升組織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因素。
所謂核心人才,就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其高超的專業素養和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操守,為企業做出或者正在做出卓越貢獻的員工。
核心人才的甄選為企業各層級有潛質的優秀員工,無論是高層主管、中層主管或是不同層級的專業人員,他們都用不同的方式對企業產生效益。因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未來都有可能成為核心領導者,因此,這是企業積蓄人才的后備生力軍。
根據這些年的經驗,我建議大家,甄選企業內部的核心人才, 應該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要先明確定義出核心人才的標準;
第二,就是如何辨識人才了。
科學辨識人才
我認為第二點比第一更為重要,因為多數企業都已經有人才標準的概念,但如何有效地進行人才辨識可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了。它不是傳統人力資源用工作績效定義人才的經驗法則(Experienced Orientation),甄選的目的在于為企業的未來找到真正的人才,需要的是行為科學上的方法。
目前,最受歐美企業認同的甄選人才方法當屬「評量中心(Assessment Centre)。評量中心是衡量一個人潛質(Potential)的方法,透過行為上的模擬(Simulations)來評估未來將采取的行為(Predict Future Behavior),藉以衡量候選人如何因應未來的工作職責。我很有幸跟 Assessment Center 評量中心一書的作者、 Alvin博士共同參與了許多的項目,這也讓我發現到,評量中心之所以被企業普遍地運用, 其實它具有以下的優點:
跳脫傳統人事甄選的框架,從主觀面試轉為客觀評量;
從了解過去轉為預測未來;
從單純且抽象的感覺轉為具體行為;
使得人才的辨識更有意義,也更有效率。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特質,這也決定了其成長路徑的不同。因此企業在選拔這些核心人才以后,應該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歸類和分析,根據其核心能力和績效考核的狀況,分批進行培訓和鍛煉,必要時可提供升職、外派學習等機會,并為他們量身制訂職業發展計劃。
人才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對于核心人才的培養必定是持續和長久的工作。因此,企業應該對核心人才建立相應的執行和配套機制,適時對不同的族群進行差異化的調整與發展,這樣可以防止核心人才的出走與流失,進一步減少企業的損失。
對于核心員工個人來說,企業對他們的重視,也會反映在他們對企業的向心力,因此,如何進行企業核心人才管理,絕對是當前企業要正視的一大課題,同時它也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邁入二十一世紀,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變動,現階段的企業多半徘徊在轉型、全球布局、接班人才培養的關鍵期,如何維持基業長青,更是大部分企業全新的挑戰。正確規劃和實施核心人才管理,以獲取差異化之競爭利基,如此一來企業才能有機會邁向卓越,永續經營。
企業應該對核心人才建立相應的執行和配套機制,適時對不同的族群進行差異化的調整與發展,這樣可以防止核心人才的出走與流失,進一步減少企業的損失。
黃至堯
兩岸人資專家
留美人力資源碩士
Talent First(Distributor of 104人力銀行)合伙人
REC&PCC執行董事
美國暨兩岸四地多年HR&顧問經驗
百場企業演講的超人氣講師
報紙及雜志人力資源專欄作家
著有「兩岸工作大錢途、
服務北京奧運、抓住奧運商機。如今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潮空前高漲。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如何快速提高英語溝通能力,正在成為許多人努力的方向。專家認為對于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來說,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可以在短時間提升英語水平,達到聽說溝通的能力。如今不少白領商務人士正在使用“妙筆”這個高科技設備和三遍聽讀速成學習法,三個月的時間,即可大大提高英語聽說水平。
一舉多得,三月速成
由愛國者推出的“妙筆”可以通過點觸書籍上的圖文,用多種語言朗讀出來,不僅可以方便地隨時隨地聽書,學習知識,而且還可以高效地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可謂一舉多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奧林匹克大逆轉》妙筆版來學習英語、奧運知識以及營銷知識。
這本由前國際奧委會市場總監邁克爾?佩恩撰寫的《奧林匹克大逆轉》被譽為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體育商業著作,講述了奧林匹克運動在20年時間里從瀕臨破產到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頂級品牌的過程。使用愛國者的妙筆點觸這本書,就可以非常方便的用耳朵來聽這本書了。這本書提供了中英文對照,使用妙筆可以進行雙語聽讀,用這本書來學習英語,提高聽力水平,非常實用。
華旗愛國者總裁馮軍總結出使用妙筆最有效的三遍讀法學習方法:第一遍先聽英文,盡力聽能聽懂的部分,同時了解自己聽不懂的部分;第二遍邊聽邊看英文,當發現有不懂的英文單詞時,迅速對照中文找出解釋并記憶,免去查字典的麻煩,目的是看懂此段英文內容;第三遍只聽不看,再次重復聽剛才的段落,這時你會驚奇的發現以前聽不懂的部分現在可以聽懂了,進一步加深了記憶。當然,如果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可重復步驟二和步驟三,直至完全聽懂。使用這套妙筆速成法,不但可以結合句子掌握不懂單詞的意思,而且可以了解到在英語會話中的技巧,并且可以聽到標準的英語發音,最重要的是培養語感和語音。以《奧林匹克大逆轉》這本書為例,如果每天可以聽20頁,堅持三個月可以聽完全書,經過三個月的訓練,英語聽力將得到突飛猛進,甚至有一天,你可以驚喜的發現可以聽懂一般的英語廣播和電視了。
華旗愛國者總裁馮軍介紹,由于公司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他經常往返于世界各地,但英語溝通能力一直成為阻礙他溝通效率的屏障。由于工作繁忙,他一直沒有時間專門去訓練英語聽說,在奧運大逆轉英語中英文對照版推出后,馮軍開始使用妙筆強化英語聽說,在飛機上、在車上的很多閑暇時間都被有效的利用起來,短短幾個月時間,英語水平迅速提高。現在,馮軍已經可以用流暢的英語同國際業務伙伴溝通和談判。
助力奧運志愿者語言培訓
妙筆的多語言功能在剛剛研發出來的時候,就被用于奧運志愿者語言培訓中,它所具有的精準點讀、隨時連讀、智能續讀功能,可以幫助讀者方便地聽讀任何段落。業內人士介紹,只要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掌握用妙筆學習英語的方法,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的基礎上,可以在短時間提升英語水平,達到聽說溝通的能力。
2007年愛國者理想飛揚成為2008年語言培訓服務供應商,為了加強學習的效果,在培訓中引入了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幫助奧運志愿者進行口語聽說能力的訓練,并完全依靠高科技設備對他們一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進行測試。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在使用這款妙筆之后,稱贊到:“印象深刻,令人難以置信”。現在羅格先生也正在通過妙筆苦練中文,并且也進步很大,羅格表示希望能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用中文來發表演講。
為中國國際化奠定語言基礎
2007年是中國加入WTO后五年過渡期的終結,2008年在中國北京即將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10年在中國上海將要召開的世界博覽會,既為世界各國人們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扇的窗口,又為中國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座的橋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的前提下,具有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可以說是尤為重要,因為誰能夠更好地與世界溝通,誰將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資源。縱觀我們的鄰國,正是因為明了英語教育與國家競爭力之間的關系,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在尚未正式上任時,即提出由政府投入巨資進行英語教育改革的計劃;而印度人也以熟練運用實用英語的優勢,幾乎壟斷了發達國家外包的服務業,創造了“印度服務”新型崛起模式。鮮活的實例證明,掌握實用英語與增強國家實力之間有著必然聯系。
在今年兩會期間一項《關于重視實用英語教育》的提案得到了廣泛關注。自從改革開放以后,英語教育逐漸被吸納到我國教育體制之中,但是就目前國人掌握英語的水平來看,卻并不是很理想:大多數人根本不懂英語,而懂英語的人中又有超過90%以上的人是“聾啞英語”。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對實用英語教育的重視不夠。
從目前國內英語普及現狀及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在2008年,以全民關注的焦點――奧運為契機,推廣實用英語學習機不可失。通過教育體制的改革、學習方法的改進、科學手段的采用,將是提高使用英語水平的最好方法。愛國者妙筆在實用英語學習方面受到的廣泛認可,已經證明語言學習者對實用英語的迫切需求。
在這里我首先要說的就是“謝謝”,接下來的要說的是“非常感謝”!感謝曉鶯給了我一個這么好的工作機遇,感謝露露、紅紅、曉艷、雪青幾位優秀的帶教秘書教了我那么多的專業知識,感謝所有秘書部的姐妹們一直以來的幫助,沒有你們的付出就沒有我今天的成果,所以要真心的謝謝你們!!!
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總結和工作中的不足:
一次選擇讓我走進了世華,走進了世華秘書部這個充滿愛,充滿溫馨的大家庭。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轉眼,三個月的試用期即將過去,在這三個月里,我就像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出色的秘書主任和幾位優秀的帶教秘書的指導下,我成功的向前走著。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自己也有了很大方面的進步,現總結以下幾點:
1、在專業知識學習方面:因為我之前沒有接觸過地產這個行業,所以對于很多專業的知識和詞匯我都感到很陌生,而幾位帶秘書就從最基礎的教起,由淺入深,還用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給我舉例說明,讓我更容易理解;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已經可以自行處理公司基本的業務操作了。
2、在人際關系交往方面:地產行業的秘書有著不同于其它行業的特殊性,我們會接觸到很多不同性格的經理和業務員,而我們的工作又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帶教秘書耐心的教我如何與他們相處,如何取得他們的認可;漸漸的我和他們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他們也很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
3、在個人的提升方面:在這三個月里,公司、秘書部還有分行,都組織了很多培訓、會議、聚餐等互動模式的交流,我也都有積極的參加,不但加強了我的業務知識,也讓我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工作中的不足:
1、工作夠細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細節,將犯錯的機率做到最低。
2、工作效率不高,掌握不到要點,業務知識不夠熟練,以后要多和老秘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
3、對職能部門運作的熟悉度不高,以后要通過各種機會去熟悉,多了解和溝通,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4、更多的去參加公司舉辦的各種活動,通過溝通和學習,讓自己全面的成長起來。
雖然短短3個月的試用期已經結束,可是在這3個月里我學到的知識是無法用一個單位去計量的,在今后的時間里,我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有效的運用到工作和生活當中去,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爭取早日成為優秀秘書行列中的一員!
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文2
時光飛逝,轉眼進入奇瑞公司已經九個月了,在這九個月里,我完成了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轉變,思想及技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是奇瑞讓一向只會被動接受的我感受到了責任,明白了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現在的我,心里裝滿濃濃的感念,是領導的親切關懷、同事們的無私幫助激勵了我的成長,這種在人生轉軌的關鍵時期所受的鼓舞,將使我受用終生。
記得剛邁入奇瑞的大門時候,心情是那么的激動,可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禮,留在心中的只有茫然,我不知道這陌生的一切,能帶給我怎樣的人生。這時是領導的叮嚀安撫了我,同事們的目光鼓勵了我。令我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讓我堅定的走到了現在。
焊裝車間的生產時繁雜和辛苦的,我學的是汽車檢測專業,可以說與焊接毫不相干。許多東西我都要從頭開始學起,怎樣才能做好這項工作?記得在剛進公司培訓的時候,領導教導我們,要擺正心態,要干一行愛一行。我的師傅也曾對我說過,遇到困難我們要去戰勝它,別人能做好的事我們為什么不能做到呢?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就這樣我開始認真對待我的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不好就練,就是這種方法是我快速的適應了焊裝車間一線的生活。讓我從跟不上線速,進步到能夠保證生產,然后到現在的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前幾個小時干完產量。有了時間后我開始為自己定制新的計劃。比如要學會班組所有的工位,這樣就能在班組有困難的時候,盡一點自己的力量。現在這個目標我已實現大半,在以后的時間我會更加的努力,爭取早日完成這個目標。
由于剛進班組的時候,我師傅就教了我很多,再加上班組的氛圍比較好,很團結。所以我也養成了爭為班組做點事的習慣,比如打掃班組的衛生,為公共工位的工裝設備做保養、更換電極帽,去不合格區修理班組不合格件,下班后關閉每臺設備電源等。
當我為之付出努力之后,我發現原來在焊裝也可以這么開心愉快的工作。雖然在這里有時會很累,但它卻可以給我帶來充實。看著自己焊接出的件被裝到車身上流出焊裝,心中就不免有一種成就感。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參加車間公司的各項活動。我參加了車間組織的演講比賽、廠部的演講比賽、車間的焊接工比武、公司的焊接工比武、公司的安全知識競賽等。并獲得車間演講比賽二等獎、廠部演講比賽第八名、車間焊接工比武第九名、公司級安全知識競賽三等獎。其實我的這些成就都離不開車間人事專員李工的教導,是他在我迷茫的時候點醒了我,是他在我失敗后,給我一次又一次的機會重拾信心。每次想到這里心中總是暖暖的,充滿了對他對奇瑞的感激,也讓我對未來多了些期盼與信心。
回首往日,我覺得可以用幾個詞來形容我心中的感受,第一個便是收獲。是的,我只作了我應該做的,卻收獲了太多東西。在我有限付出的同時,我收獲了成果,收獲了成長,收獲了大家的信任,收獲了圍繞在身邊的濃濃的溫情。這是奇瑞公司所給予我的,也是激勵我迅速成長的源泉。
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策略課前五分鐘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愈顯重要。口語日漸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技能,看今天大學生求職、人才招聘、公務員競爭上崗、人才頻繁流動,都讓我們意識到,口語交際不僅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展示個人才華的極為重要的途徑。
而口語交際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過程,決不是短評快的培訓就能解決的,必須從基礎教育階段加強培養。在全面系統地訓練中,才能使口語交際能力獲得穩扎穩打的提高。
然而,實際的基礎教育過程中,在新課程背景下,雖然口語交際在新教材中也有專門的呈現,但教師們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難顯成效,有些教師常以無從下手、課時不夠、考試不考為由,而擠占了原本屬于口語交際的時間。葉圣陶先生曾多次呼吁重視口語的訓練,他說:“必須認識到看書讀書其實就是聽他人說話――用眼睛從書面上說自己的話,讀和聽一回事,寫和說是一回事,不能丟開聽和說不顧,總是讀和寫。認識了這一層,語文教學才能切合實際,對學生才能真有益處。”
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中,安排的口語交際課時量遠遠不夠。作為教師,應從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利用零星時間滲透口語交際教學。讀寫聽說的能力中,“說”是最重要的一種實際的能力,對個體、對社會來說都是那么重要,教師應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表情達意的能力、思維能力等來展示學生的才華。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不僅知道“說什么”“怎么說”,還要“會說”“說好”,處處體現睿智和洋溢才華。做到這些,才會凸顯個人魅力,并且將漢語的精華精彩地展現出來。
一、教師應時刻注意語言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假如在言語旁邊沒有藝術的話,無論什么樣的道德訓誡,也不能在年輕人的心靈里培養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來。”“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一個優秀的教師,僅有淵博的知識是不夠的,還得擁有美的言語。美的言語是教師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高尚的修養、高尚的情懷的生動體現,其本身就是美的典范。這種美的語言必然會以自身豐富的審美特征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境界得到不斷提升。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在文章中呼吁:“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的要學好語言。”教學語言,是對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準確性是教學語言的生命,它時刻考察著一個教師的教學精神和工作態度。
教師美的言語,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教師言語的審美創造,不僅影響到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優化,更重要的是他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發展。
美的言語,是教師給學生做出的運用語言的最直觀、最有效的榜樣。教師言語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實踐證明,學生受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動情、言之生趣的言語的長期熏陶,就會逐步產生對語言的濃厚的興趣,進而獲得靈活機智地、準確有效地運用語言的本領。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弩斯說過:“美的語言是偉大心靈的回聲,它將對其他的心靈產生深遠的震撼。”學生對美的語言的熱愛和陶醉,必將促使他們自覺地、積極地去進行審美創造,從而在創造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總之,教師的話講得得體就是感染力,講得精彩就是影響力,講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講得深情就是沖擊力。所有這些力加起來,就是一種強大的驅動力,它推動著教學活動順利高效地向前展開,推動著學生向身心俱美的目標健康地成長。
二、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訓練過程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因重視指導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訓練過程。在課堂上,往往喜歡表現的學生侃侃而談,而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造成教學中學生訓練機會不均等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任務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之在交際過程中為完成各自的任務而積極參與其中,和諧交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立足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成為交際的主體。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以人文關懷,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溝通心靈,形成必要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樂趣。
把課堂教學作為口語交際教學的主陣地,進行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應對能力,從而達到“會說”“說好”的目的。
(一)重視朗讀,以讀起步
朗讀是培養說的最簡單最常用的方式,在反復的朗讀中,還可以培養敏銳的語感,潛移默化地把優美語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比如,要求學生學會正確停頓、讀準字音、讀美節奏、讀出情感,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課堂上,學生發言時,教師隨時評價他們的說話質量,隨時糾正語病。
(二)進行復述訓練
所謂復述,就是把讀過聽過或見過的內容、材料、事情,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出來的一種口語表達方式。復述訓練需要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習詳細復述和概要復述,然后再學習創造性的復述。其中,創造性地復述是最重要的。在訓練初期,教師不妨選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或者就以課堂教學中的文本材料為例,先讓學生嘗到復述的成功。此后再選擇一些說明性較強的材料,逐步加深難度,講究訓練的層次性。
(三)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需要學生邊想邊措辭,邊表達,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有效的口頭表達訓練,能培養學生敏銳靈活的思維和系統連貫的講述能力。
教師可以采取各種形式的口頭作文。可以是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形象表達的習慣。教師也可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根據情境、對象恰當地表達的能力。
(四)進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訓練
演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口語表達訓練,也是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進行的,以有聲語言和輔體態語言為手段,公開表達某種主張和看法,以達到說服人、感染人、教育人、鼓勵人的一種交際方式。演講要獲得聽眾的信服取得成功,需要演講者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包括表達、自信、思維、臺風等,這對初中生來說,雖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可以進行初步訓練的。所以,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寫好演講稿;其次,通過實戰來不斷提高演講的質量。
(五)巧用課前五分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更不可能通過幾節專門的口語交際訓練課就能達到目標。作為一種能力培養,它是一項長期不斷的工程,應貫穿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實踐中,我歷時三年,進行嘗試,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在不斷改進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具體想法和做法如下:
1.概念解讀
(1)“課前五分鐘”是指上本節課內容前的五分鐘而不指――上課之前的五分鐘。利用課前五分鐘是指導在這五分鐘內進行聽說能力的有序訓練,與閱讀、寫作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的語文素質。
(2)利用的形式有講故事,一事一議(內容可以是身邊發生的小事,社會熱點,國際時事等),演講等。
(3)每次一人發言,兩分鐘左右。然后讓兩至三名學生簡評,學生集體打分,最后教師簡單總結。
2.理論依據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改革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9條: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3)《語文課程標準》各學段都有詳細的“口語交際”教學目標。
3.具體操作
課前五分鐘的利用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訓練;第二,是檢驗。訓練又分為敘說古今故事,關注身邊事物,探討熱點話題等。三年每個階段都有細致而明確的目標,循序漸進,要求逐步提高。每一次演講結束由同學評價,集體打分,每學期評選出“演講之星”。
訓練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如下:
(1)敘說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話傳說、童話寓言、軼聞趣事,都是講述的題材。這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課前發言的習慣,鍛煉學生的膽量,以便使學生在公共場合發言能做到情節完整、吐詞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時,初步讓學生了解講述故事要注意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聲音變化和態勢等。
(2)關注身邊事物。每天都會發生許多的事情,即便是學校生活,只要善于觀察,有一顆敏感的心,也會覺得身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此,要多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己身邊的一事一物,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在課前把自己的見聞感受表達出來。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即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表達生活感受的良好習慣。
(3)探討熱點話題。這是第二階段的深化和提高,所謂熱點話題,是指在社會上影響比較大而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玉樹地震、西部干旱、上海世博會,等等。當然,也可以向學生征集他們關心的話題。探討之前,教師或同學講述事情的基本事實,這―階段旨在拓寬學生視野,開闊眼界,且從這些事情中進行分析、思考,學會提出觀點,從而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思辨能力。
今年的初一年級,為了使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我讓學生間隔進行兩分鐘的演講和一分鐘名言的闡述。一分鐘的名言闡述:即請學生精心準備名言于課前板書在黑板的名言角,并精心準備個人對名言的解讀展示給大家。養成積累習慣的同時,鍛煉了解讀能力,每天都能沐浴在名家箴言帶給我們的徹悟中。
4.案例
2006年,我開始對自己所任教的初一(1)班進行訓練,去年臨畢業時估算了一下,40名同學中,能夠進行成熟、精彩演講的同學已經不少于22個(從表達、自信、思維、臺風等角度來衡量),哪怕是平時被認為是非常靦腆、不善言辭的同學,一站上講臺,流暢的語言、讀到的見解,往往讓大家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其中有14個同學曾經在學校進行巡回演講,有一定的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一在新的學校里擔任各種角色的學生干部,他們似乎一致認為,這些主要得益于三年的演講帶給他們的自信和才華。
三、實踐成效的歸納與反思
這一活動我已進行到了第四年。利用課前五分鐘進行訓練,作用是多方面的。最明顯的情況是,學生的膽量提高,參與意識大為增強,表達能力提高。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班隊活動中,學生都樂于表現自己的亮點,展現自己的才華,并在這一過程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增強了學習的興趣。我分明感覺到學生對每天進行的這一活動的期待,而且通過這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我們把這一活動戲稱為學生的營養“加餐”。一方面,每一階段的訓練都促使學生去閱讀,去觀察;另―方面,一個人的閱讀面極其有限,―個人的精力也是極其有限,但在課前的發言中,學生把各自所知道的知識講述出來讓大家聽,使同學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許多知識,無疑這也應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如在熱點探討中,許多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啟發,使他們學習從多層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法,而這樣就有利于發散思維的培養,創新意識的加強。同時,還是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絕佳時機,他們在絕對平等的交流溝通中互相認同,在彼此認同中思想升華。這種教育的力量,遠遠勝過老師的說教。
也許,一些教師會認為,一堂課用五分鐘進行這樣的訓練浪費了時間,課堂上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首先,從語文課程的性質來看,學習語文要為人們的日常交際服務,應具有日常交際工具的功能。而人們的日常交際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通過口頭表達的形式來進行的。其次,從語文教學的目標來看,過去的《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能力。現在的《課程標準》更是對每個學段的口語交際訓練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再次,從課堂效果來看,―節課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好四十分鐘進行課文教學,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洪鎮濤說:“學習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所謂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感受,領悟,積累語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徑是聽、讀)和運用語言(其途徑是說、寫)來提高語文能力。”洪老師從語文教學的根本上來論述學習語文的途徑,明確指出:學習語言,聽說和讀寫同樣重要,甚至聽說比讀寫更重要。因此,我們大可不必為課前五分鐘的口語交際訓練而擔憂,因為這和課文教學一樣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我們要做的是,由于時間的相對縮短,在課前對教材要進行更加認真細致地分析和研究,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效率。
總之,口語交際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交際。但良好的交際結果是與良好的口語表達分不開的。所以,口語交際不是簡單的聽說相加,而是一個始終互動、充滿變數和應對技巧的過程。所以,老師應著手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互動訓練。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為保證語言交際的順利進行,必須讓學生認識并遵循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同時,還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精心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實際的訓練中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語文學習》編輯部.課堂教學藝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央教科所.葉圣陶語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教育部.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功能法 總體設計 教材編寫 課堂教學 語言測試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也叫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意念-功能法(Notional- Functional Approach)。“意念指依據特定的交際目的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功能指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行為。”[1]功能法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80年代走向成熟,以海姆斯、拉波夫等人的社會語言學理論和弗思、韓禮德等人的功能語言學理論作為指導,從理論走向實踐,從國外引入國內,從外語教學應用到漢語教學,并為對外漢語教育領域帶來了革新和突破。其指導思想是“以功能為綱,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學過程交際化。”[2]
一、功能法在教學設計中的特點
“第二語言教學的總體設計是以反映語言規律、語言學習規律、語言教育規律的各項教學原則為指導,在全面分析自己的主客觀條件的基礎上,針對既定的教學對象的特點,對各種可能的教學措施進行比較和優選的過程和結果。”[3]用以教學環節,保障教學效果。
(一)明確教學目的和原則
“使學習者掌握漢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4]從本質上說,語言是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正是由于其工具性特點,突出其交際功能,一方面把握了語言的本質,肯定了它的存在價值及社會功能;另一方面順應了學習者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貫穿于教學中的其他特點
總體設計的其他環節中也體現著功能法自身的一些特點:在處理教與學的矛盾上,將教師的“講解、示范”與學生的“模仿、練習”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內容上,以實用、生動、互動的交際內容為主,語言結構配合交際功能;在教學方法上,以形式多樣的交際訓練為重點,通過課堂練習強化交際能力;在不同技能的訓練上,以綜合訓練為主,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緊密結合;在不同要素的教學中,按習得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語音、文字、詞匯、語法等語言要素;在功能與結構的關系上,以功能為綱,兼顧結構,避免完全“功能化”。
二、功能法在教材編寫中的特點
教材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依據,也是對教學法的詮釋和展現。以功能為綱的教材,除具有對外漢語教材共有的知識性、實用性、系統性、科學性等特性之外,還具如下幾方面突出特點:
(一)以功能為綱,突出交際性
從威爾金斯的《意念大綱》(1976)開始,國外的功能大綱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功能大綱是通過使用語言規則的知識以期進行有效交際的才能來培養語言能力,其出發點是正在表達什么和話語實現什么交際目的。”[5]近年來,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功能法教學大綱,如《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從言語交際的角度分為:社交表達、情況表達、態度表達、情感表達、使令表達、談話技巧,細化為一百項。相關教材正是以大綱各項目為指導組織編排的。
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漢語口語速成入門篇(上)》為例,教材話題包括“打招呼、介紹、購物、問路、飲食”等日常生活領域的各個層面。再以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出版《快樂交流——階梯會話課本(上)》為例,交際練習占很大比重,形式豐富多樣,包括依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會話討論、角色扮演、文化知識測試、演講辯論等。此外,教材兼顧視覺交際能力的培養,使用生活化的材料:菜單、地圖、路標、雜志等,讓學習者感受真實的目的語氛圍。
(二)階梯式、圓周式安排內容
教材編寫遵循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的客觀規律。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漢語口語速成入門篇(上)》中的生詞為例,第一課《你好》中的19個生詞,以單音節基本詞匯為主,雙音節和多音節詞多是“對不起、謝謝、你們、老師”等常用交際詞匯。最后一課《郵局怎么走?》出現了34個生詞,數量增多,難度增大,涉及到助動詞“應該”、連詞“或者”、副詞“還是”等虛詞及其。
“圓周式安排語言材料,以題材范圍或話題安排順序,把結構和功能統一起來,每個題材范圍里有幾次循環,每循環一次就增加一次難度。”[6]通過循環練習,達到掌握交際技能的目的。
(三)力求真實性
內容真實,符合現代漢語規范;情境真實,再現生活化語境;結構真實,現學現用,學以致用。區別于以往的教材重語言結構,輕語言實踐,導致學習內容繁雜,學習效果差、效率低。在功能法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或營造交際環境,使學生將所學語法點運用于言語交際之中,根據真實情況回答、談話、討論”,“交際練習的特點是真實:問真實的問題,給予真實的回答,說明自己真實的看法。”[7]
(四)富于趣味性
“教師、教學、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教材質量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基于功能法的教材編寫,除重視聽說練習外,還囊括了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材內容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活潑、尊重民族差異。
三、功能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特點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直接決定教學目標的實現效果。交際法的學習觀是通過真實交際的課堂活動、有意義的任務性活動和語言來促進學習。功能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特點體現在:
(一)將交際視為教學的手段和目的
課堂活動以真實的交際來進行,聽說是口頭交際,讀寫是視覺交際。交際化手段是指擺脫以往的機械學習方法,將課堂教學交際化,通過問答練習、辯詞造句、會話討論、角色扮演、演講辯論等多種交際方式組織課堂教學。交際化目的是指通過學習實現表達態度、情感、情況等與人溝通的要求,同時,掌握一定的交際策略,懂得如何把握語境因素,說出準確得體的語言。
(二)教學具有針對性
針對性既是對技能訓練而言,也是對學習者而言。一方面,功能法強調句本位,重視以聽說為主的綜合際訓練,綜合聽說讀寫各方面,將語言形式融入會話情景之中。另一方面,學習者學習漢語出于“受教育的目的、學術目的、職業目的、職業工具目的和其他目的”[8]課堂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時間、漢語水平等個人因素,突出針對性、靈活性。
(三)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活動豐富
功能法的教學活動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包括“比較圖畫異同、描述事件過程、觀察發現標識”等的功能際活動;二是包括“談話、討論、表演、辯論”等在內的社會交流活動。靈活多樣的表達訓練有利于克服學生使用漢語時怕出丑、怕出錯的畏懼心理,形成使用漢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習慣,樹立說漢語、用漢語的信心,從而在適應課堂環境的基礎上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環境中。
(四)教師角色的轉變
功能教學法重新確定了師生在教學中的角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控制活動的進度、程度和方式,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如何展開教學,調動學生,互動反饋等都是對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的考驗。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監督者,學生在展示、表達中出現的臨時錯誤、系統偏誤,活動中表現出的精神狀態、心理變化等,教師都要準確地把握和分析,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四、功能法在語言測試中的特點
(一)測評標準靈活
功能法在語言測試方面提出了新的視角——容錯,即對于學生表達中不影響交際準確理解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這更符合西方的鼓勵式教育模式。教師過嚴的要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挫傷學習積極性,適當的容錯不僅可以照顧到成年學生的心理感受,而且符合第二語言習得的規律,“錯誤是學習者對目的語所做的假設和試驗,很多錯誤并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某一系統的一部分,錯誤揭示了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的發展模式,只有在其與學習者中介語發展階段相符時,糾錯才有效,否則需要重復若干次。”[9]隨著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的不斷完善,許多問題可以自行解決。
(二)測評手段靈活
測試評估的方式不拘泥于課堂提問、課后測試等傳統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所犯的錯誤可以在第一時間為教師所掌握,教師根據錯誤情況及程度進行有效糾正。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如量詞和名詞的搭配、方位詞用法、多項修飾語、無標記被動句等,教師可以綜合分析、集中講解。對于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如“n”和“ng”不分、語序不當、聲調不準等,教師可以反復提醒,以加深印象,使學生慢慢改正。我們可以采取靈活方式將測試評估融入教學之中。
功能法作為“多元理論的聯合體”給對外漢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其自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何實現結構和功能的巧妙結合,兼顧教學各項語言要素和技能訓練;如何控制容錯程度,防止過度容錯造成的“化石化”現象;如何實現課堂交際的真實化,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環境;如何培養具有高水平,集多種角色于一身的優秀教師等。對于功能法我們應客觀分析,辯證運用,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注 釋:
[1]朱志平.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概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8:358.
[2]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43.
[3]呂必松.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7:99.
[4]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0:305.
[5][美]Suzanne Salimbene.功能法及其對學生評估的影響[J].陸
永捷譯.國外外語教學,1983,(4).
[6]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7]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
版社,2005.
[8]蔣可心.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001.
[9]胡有清,錢厚生.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第1輯)[M].南京:南
春潮傳喜訊,萬物勃生機。在這春風又起、柳枝吐綠的美好季節里,我們迎來2013屆高三高考百日沖刺動員大會!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各位默默耕耘的全體高三老師致以誠摯的敬意,向各位高三同學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心情愉快,夢想成真!
在這決戰百日之際,我們的同學,充滿渴望,激蕩著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昂的戰斗欲,那是勇士們戰前的期待!同學們勤奮刻苦,好學樂學的風氣已經形成。擁有這樣一群如此勤奮的同學,這是我們高考取勝的根本。
我們的家長哪個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無怨無悔,為了兒女默默的做好后勤工作;或許他們有時略顯嘮叨,同學們可曾知道,那正是父母無私的厚愛!這也是我們高考取勝的堅強后盾。
置身今天的情景,讓我想起一句唐朝詩人劉希夷在《白頭吟》中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感嘆時光的流逝,更感慨你們的迅速成長,三年前的入學講話仿佛就在昨天。時間流至今天,你們已邁入高考百日的倒計時。老師們都不會強迫你們學習,但非常愿意指導你們學得更好。
同學們,我們拿什么對給予我們生命和經濟支持的父母,和給予我們智慧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在此我講五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第一句話:選擇改變命運。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在2010年的寒假演講中談到:人的一生可選擇的機會并不多。我們的生命基本在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不斷的積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而目標是第二件事,即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積累是選擇的開始或能進行選擇的前提,這在你們過去的人生中已有深刻的感受;最后一百天的積累更為關鍵,這決定你能否按自己的愿望改變生活,按你預設的生活軌跡前行;如果你要拾級而上地不斷改善生活,提高生命的質量,那主動積累就是關鍵。只有自覺鎖定目標,才能不斷激勵自己快速上行。
第二句話:境界決定效率。在這向我們清晰明確的目標沖刺的最后的時刻,任何淺薄的胡思亂想都是無益的,只有主動用心的高效行動才最實惠。盡此本分,也是我們有責任心、有擔當的標志。既然非用功不可,就應該愉快地去用功。因此,不要認為學習很痛苦,而要讓自己享受學習的過程和快速提高的成就感。大家也可以將學習想象為你生活中最快樂的某件事,你就會遷移愉快的心情,以高昂的斗志面對這緊迫而重要的高考復習了。
第三句話:勤奮成就未來。好像很老套,但是最本質,它即決定梳理整合強化記憶已學,又決定著及時選擇合適的方法高效收獲新知。在這沖刺的時刻,我們沒有時間耍小聰明自欺欺人,只有認真做好每一天的事情,遺憾才會更少。而能控制時間利用率的只有你自己,同學們應當放下自己諱疾忌醫的架子與虛榮,充分利用我們試題信息新、老師水平高、同學互助多,學校氛圍好的優勢,向老師和同學求教,主動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和試卷反饋的結果彌補漏洞,修正錯誤,強化訓練到半自動化或自動化的水平,才能在與全省優秀學生的競爭中獲勝,以便暑假后能坐在自己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
第四句話:平和彰顯氣度。平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心理品質,更是審時度勢的平衡技巧。我想同學中不平和的各種因素中,無外乎兩種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一種是橫向與他人比,容易產生不平衡,一種是縱向與自己比,容易產生不平衡;在與別人比時,平和是要多包容、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不抱怨、不偏激、不奢求;實事求是看問題,主動交流找差距,在享受學習中調整心態,保持平和;與自己比,要客觀分析變化原因,反思自己的復習計劃與學習情況,不偏科、不僥幸、不偷懶;肯定自己的微小進步,讓自己的長項更長。總之,比較僅為診斷,做到知足知不足,以便有針對性地有所作為。
第五句話:意志造就前程。風華正茂十幾載,擊水揚波青春路,我們流了多少汗,讀過的書籍壘成山,做過的習題積成海,我們花了多少精力,苦煉十八般武藝,為的就是2013過關斬將、蟾宮折桂!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程往往是最為艱苦難行的。同學們,無論前進的道路多么崎嶇難行,都不要放棄,堅持到底才能勝利。請大家牢記:“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只有會當凌絕頂,才能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