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5: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遺文化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有助于提升非遺教育的效果,擴大其影響力、覆蓋面,提高其知名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諸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但再好的資源如果不能轉化為生產力,那它也僅僅是一種事實存在而已。將全媒體引入非遺教育,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深入了解非遺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豐富和拓展非遺教育內容,增強親和力和說服力,在全社會形成關注、保護和自覺傳承非遺文化的氛圍,接受非遺文化熏陶,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滲透方式不僅有助于個人形成正_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且也有助于在全社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有助于創新非遺文化傳播載體
全媒體包括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可以讓非遺文化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傳播,方便人們在各種接收終端欣賞、學習。我們可以利用全媒體技術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特點,把非遺文化多媒體化,實現文化的傳播交流。新興的媒體技術降低了文化信息傳播的成本,擴大了可利用的內容、渠道,方便了人們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來獲取循環傳播的文化信息。因此,非遺文化只有創新傳播載體,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得以在時代中傳承。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興媒體進行傳播
1.打造“非遺”數字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可以將“非遺”進行數字化并得以永久保存,受眾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地限制自由地查看、獲取相關知識,有利于促進“非遺”研究工作的展開。“數字圖書館是對收集、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進行數字化存儲的網上圖書館,包括對經典典籍、研究著作、地方文獻、研討會議記錄、研究期刊、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進行數字處理和存檔,方便網上查閱者的使用。”美國早在1990年就開始啟動全國性的數字圖書館“美國記憶試驗計劃”(American Memory),其中一部分內容記錄了美國幾百年的風土人情,和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類似。
建立數字圖書館,可以保留“非遺”的原始文獻資料和影像素材,為人們觀看、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公共平臺,是“非遺”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徑。由于“非遺”數量較多,任務很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可以按照國家級、省級、市級等不同級別的“非遺”名錄,逐步建立和健全“非遺”數字圖書館。另外,“非遺”數字圖書館可以依托并掛靠在現有圖書館上,也可以單獨構建數字圖書館。
2.利用微信、手機APP等移動媒體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每人幾乎都擁有一臺甚至是多臺智能手機,人類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并且具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特點,所以應當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加大“非遺”的傳播,特別是對微信、手機APP等移動終端的應用。廣東省文化廳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2015年6月13日,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APP項目《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子地圖》(手機版)已經正式上線。安卓手機用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并安裝使用,輕松地就可了解廣東“非遺”項目分布、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相關信息。
手機應用終端不僅能夠縮短溝通的時間和空間,且已經成為人們如影隨形的信息媒介,微信、手機APP等應用程序可以隨時更新,隨時關注,互動效果十分明顯。就如王雋博士所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播過程中注重契合碎片化、短微化傳播規律勢必能夠提高到達率,順應現代受眾的收視收聽或閱讀需求。”由于“非遺”整體信息量較大,所以我們就可以開發具體到個體的APP軟件,特別是具有商業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非遺”項目。像黃楊木雕、甌繡等傳統美術類型的“非遺”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機APP軟件,把黃楊木雕和甌繡的歷史、現狀、傳承人信息、活動信息、相關制作工藝、品牌推廣和意見反饋等內容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方法進行推廣與傳播,甚至可以做成銷售平臺,這是典型的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緊跟時代潮流,有利于培養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提高“非遺”的海外影響力
“非遺”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也需要走出國門,向海外傳播,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非遺”。“非遺”的海外傳播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國粹京劇、昆曲和泥人張都在海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特別是昆曲曾一度在西方掀起了“昆曲熱”。同時,“非遺”也成為海外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與方式。海外傳播對溫州“非遺”的傳播顯得尤其重要與特殊,因為溫州是著名的僑鄉,有將近70萬人在海外生活和經商,“凡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溫州人”。海外溫州人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鮮明的特征,祖籍溫州的華人華僑在海外呈現“全球分布,地區積聚”的空間分布特點,以歐美為主,主要集中在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家。所以溫州“非遺”的海外傳播可以根據溫州人在海外的空間分布特點,有針對性地向溫州人聚集的國家或城市重點推廣宣傳。這樣一方面可以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海外溫州人,因為這些“非遺”是他們成長生活中的共同記憶,有著故鄉的熟悉氣息和味道,是情感凝聚黏合劑,所以在當地華人中容易形成“集體認同”和“共同歸屬”,成為海外溫州人鄉愁的寄托;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海外了解溫州的異域風情。
(三)“非遺”的品牌延伸傳播
“非遺”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傳遞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非遺”已經成為當地的“文化DNA”,由于這些“非遺”歷史悠久,在當地頗有影響力,所以自身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品牌效應,對“非遺”進行適當的開發和利用,衍生出一些具有商業價值的藝術品或產品。例如,可以把甌劇、永嘉昆曲中一些具有文化符號意義的臉譜、服裝、道具、動作造型制作成手工藝品甚至是玩具,把這些“非遺”元素融入本地的服裝品牌設計、家具設計、瓷器設計中,或者是旅游景區及地標性建筑物的一些裝飾中,把這些元素放在顯眼位置。溫州目前正在規劃發展軌道交通,可以把具有溫州地域特色的“非遺”作為一種重要元素融入車站的裝修中,不同的車站選取不同的內容,這樣每一座車站都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物、服裝、家具的文化層次,使其富有鮮明地域特色,還可以擴大“非遺”傳播的受眾面,加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
三、結語
總結我國幾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現狀:全國性的非遺普查工作正在進行;一個覆蓋全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完整名錄體系正在籌劃;非遺傳承人正在傳承學習中;專門的非遺保護區和非遺博物館,已經被有關方面所重視。我們要利用非遺資源,促進非遺發展。必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非遺文化的交流,擴大非遺影響力。2004年,我國加入《非遺公約》,在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我國民間不少文化藝術種類被忽視,出現消亡現象。但是,最近幾年,按照保護和搶救的方針,逐步建立非遺保護體系。2006年,少數民族非遺產保護的活動上,對我非遺學科建設提出了發展日程。將非遺“有形化”和“以人為本”,等十項保護原則,作為非遺保護的具體手法。在具體保護手段的引導下,積極開展非遺文化理論研究,加強非遺宣傳教育。
2非遺和音樂課程結合的意義
我國高校對非遺文化的保護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著千萬學生成長中,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藝術是一種文化,藝術教育是人文化藝術傳承。優秀藝術作品表現著,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進步。是人類智慧結晶的沉淀。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大學生,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人群,在傳承優秀文化藝術遺產方面,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由此來看,高校地方音樂課程有種子意義。不僅對學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有著啟發作用。當學生走進社會,參加工作,將更加深遠因想到本專業課的教學。高校地方音樂課程的具有特殊性。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能通過對學生的反復傳授,以幾何裂變擴散。使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地方音樂課程的設置,應該以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流,在高校的地方音樂教育中,大力推廣。激發學生傳播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促進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傳承。隨著工業社會影響,傳媒技術迅猛發展。在多元文化并存下,保持民族音樂文化,就成一項嚴峻的課題。但是,當前的學生音樂課程設置,主要以歐洲音樂文化為重點,古樸的民歌、器樂對學生的影響力較小。非遺中的地方音樂設置更是寥寥無幾。優秀的傳統音樂,可以增強民族感情,增強民族內聚力,擁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把本民族音樂放在重要位置。例如,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在民族民間音樂基礎之上,親自為孩子們創作具有民族特點的民歌。鼓勵學生使用民族器樂。具有濃郁地方音樂課程教學,將民族音樂扎根于心田。開設以非遺題材地方音樂課程,一方面滿足了音樂審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發揚和光大。
3進入地方音樂課程途徑
加強高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地方特色的因為課程為載體,具體的操作途徑使什么呢?
3.1重視地方音樂課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用。
最普通的教育手段,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傳承效果,可以使學生明白,傳統音樂的內涵。當前,大學的專業音樂課程,主要是西洋音樂理論,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西洋樂課程比較多。對于傳統音樂概論課程的開設,可以填補我國在傳統音樂,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上的空白。但是,在這種音樂課程需要逐步擴大推廣,如果作為可有可無的選修課,那么就遠遠忽視了這種音樂課程設置對非遺保護作用。應當把它上升為與樂理。成為聲樂,鋼琴等同等重要必修課。除此之外,還應開設中國傳統樂理課程,配合民族樂器的教學,在多個方面,使民族音樂知識在學生中充分掌握,傳統音樂欣賞水平得到提高。
3.2主修課程中設置傳統音樂欣賞。
如果將這門課程的設置中,中國傳統音樂歷史就會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的得到更廣泛的普及。在民族音樂豐富的內容中,通過多彩的形式,感受民族音樂獨特的風格。在傳統音樂感受中,培養熱愛我們的傳統音樂的民族自信心。
3.3開設地方特色的音樂課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每個地區都有傳統音樂品種。例如,我國每年的青歌賽中,不少來自我國偏遠地府的原生態歌手,進行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演唱,獲得了強烈的反響。在傳統文化的保護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如果只是政府專門機構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遠遠不夠。這時候,就需要大學研究發揮作用。不少地方大學開始本地音樂研究。但是,大部分只停留在學術層面。如何傳承、發展,沒有效的辦法提出。如果,本地大學擁有本地音樂課程,在全國就形成一個保護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在傳統音樂的保護、研究中意義重大。
3.4傳統音樂學習模式的打破。
傳統音樂的學習,因為內容上的特殊性,需要學生進行現場觀摩,跟隨文化的傳承人進行傳授接受。傳統音樂的保護,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應該在教師的帶領下,走下講臺,走出教室。讓學生親自去發現、整理。美術有寫生課,在大自然中去發現美。音樂教學也應該有一種采風的制度,就是收集民歌。每學年抽出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去搜集傳統音樂資料。組織現場觀摩。在劇場,在廟會,在傳統音樂品種中傳播。通過傳統藝人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措施下,廣泛了解傳統音樂的博大精深。實現自覺地保護傳統音樂。
3.5發展學生社團,為傳承的平臺。
大學的社團在大學中普遍尋在,是傳播傳統音樂的良好舞臺。例如,民樂社。、加入社團,就相當于參加票友組織,學生集體感受傳統音樂,接受熏陶和訓練。發揮學生傳統音樂能動性,促使學生去關注音樂,保護推廣傳統音樂。社團中,專業教師的輔導,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傳統音樂知識的時候,不會迷失方向。在傳統音樂知識傳播的時候,能夠有序傳播。使文化的傳承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4結語
關鍵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BRMP分析;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084-05
自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以來,隨著近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頒布,以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我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逐年加強。盡管如此,實際工作中“重申報、重數量、重開發、輕保護、輕質量、輕管理”的現象仍屢見不鮮,以致傳承效果不佳。鑒于目前非遺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態勢,亟須一整套系統的評價體系對所提方案進行科學性評估,在前人針對非遺文化產業化可行性、運作合理性、產業市場調查分析預測、產品開發營銷理論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參考昂譜分析與層次分析法,結合對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實踐調研情況,提出BRMP(Balance of Resource, Market and Product)分析法,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為例進行分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提供參考。
一、RMP分析及BRMP分析概述
學者吳必虎(2001)針對區域旅游產業出現的產品結構性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現象提出從資源(Resource)、市場(Market)、產品(Product)進行論證的RMP分析模式。然而,RMP模型單純從定性分析角度出發,在分析過程中較少運用定量分析,對于資源、市場和產品三者間也沒有進行橫向比較,結構單一,有必要進行改進。
為使RMP分析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優勢改進分析方法,力求通過綜合分析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糾正其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偏差,為其日后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首先,通過資源、市場、產品三方面進行產業計劃的橫向比較,進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方向作初步定性分析。其次,通過建立所有要素(包括非量化與量化)的層級,清楚呈現各層、各準則與各要素的關系,對于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影響因素進行測量,展示其產業化發展特征,進而對其發展戰略的制定提出參考意見。為確保多目標決策的精度,BRMP分析方法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并通過應用實例――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手工造紙技藝,證明了該方法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并具有推廣價值。
二、對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BRMP分析
(一)R性分析
1環境資源豐富程度
環境資源包括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文化資源為載體,在其產業化過程中必須深入挖掘自身人文資源;同時,還應合理開發和使用周邊自然資源,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非遺生態圈。以旅游業為例,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結合正逐步成為吸引人們旅游的重要動力。目前,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來到傣紙之鄉――勐海縣曼召村參觀,感受純樸的傣族民風與古樸的造紙技藝,在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對自然資源保護帶來重大考驗。與此同時,傣紙銷量逐年遞增,對原材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在自然資源使用方面,曼召村自身條件優越,是理想的宜居環境,與同樣傳承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傣族村落芒團村比較,自然資源更為豐富(見表1)。
為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濫用和污染,曼召村在造紙過程中從原材料采集、加工制作到產品成形的所有工藝流程中,均采用純天然手工制作,無任何化學添加劑,恪守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活準則,切合現代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外,村民在后山種植樹林,原料采集由從泰國進口逐步轉型為自給自足,最大程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力求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與造紙過程的良性循環。
2傳承人綜合素質
傳承人是文化傳承的動力源泉。傳承人的數量和地域分布的廣度可以直接決定文化傳承的效率與范圍,擁有持續不斷的后繼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利用,并推動其產業化進程。因傳承人自身文化水平及專業素養不高造成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效果不佳的案例數不勝數。因此,為避免出現片面傳承、部分失傳的情形,須從源頭把握,提高傳承人的綜合素質,鼓勵從青少年及青年人中培養常年被熏陶且有傳承意愿的后繼者,降低文化失傳的概率,同時也利于產業化過程中逐步增強對文化產業走向的把控與預測,將對文化本身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與其他從事手工造紙的村落比較,曼召村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上占有優勢。從與同樣傳承傣紙技藝的孟定鎮芒團村比較可得:曼召村勞動力資源配置穩定,造紙產業發展成熟,能滿足大規模生產造紙的需要(見表2)。
作為傣族手工造紙的發源地,造紙技藝自古傳承,工藝體系完整成熟,曼召村是云南傣族造紙技藝傳承最完整的一個村莊。村民無論老少均積極參與到該項技藝的傳承與實踐中,由政府牽頭,村民自主成立合作社,以現代市場眼光逐步完善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產業化發展。同時,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此項技藝,曼召村村民也將此古老技藝傳授給鄰村,以求加速推廣和擴大范圍,并鼓勵初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參與到學習與傳承中,為其日后發展打下基礎。
3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輔助因素,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中處于主導地位。提出的“文化強國”戰略表明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自2006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布以來,國家接連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儲備庫項目,委派文化館監督并輔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勐海縣文化館作為曼召村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直接管轄政府機構,曾多次深入傣族村寨調查了解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經過研究及整理,制作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課件光盤,用于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教學以及對傣族文化的進一步研究;并對傣族手工造紙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技藝展示、文本實物、功能意義、傳承特點、藝人信息等方面內容進行系統搜集、記錄和分類、編目,建立全面系統的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檔案。
云南省地方政府已將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列入到“十三五”重點發展目標,采取諸如編制非遺鄉土教材,建立傳習基地等相應措施,現擬在文化館、旅游紀念品銷售中心和民族特產展示銷售專柜等處開展傣族傳統手工紙技藝的展示和研究,有效幫助指導和激勵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傳承、保護和利用,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傣族傳統手工造紙專家和民間藝人,加快產業化進程。
(二)M性分析
1產品特性
產品特性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是其發展之本。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及種類眾多,需根據其特性深度挖掘文化內涵,結合市場需求揚長避短。以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為例,傣紙為其主要產品。紙張制作的所有工藝流程皆從自然取材,纖維紙牢固且透氣性好,又可長久保存,是理想的外包裝材料,目前作為西雙版納普洱茶的外包裝已有數百年歷史,銷量有所保證。與同類造紙傣族村莊相比,曼召村傣紙年產量大,可長期供應勐海縣各大茶廠用于茶餅包裝(見表3)。
然而,傣紙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劣勢,其紙質粗糙,纖維粗大,且僅能通過拓版印刷來美化,難以滿足某些客戶對于產品精細度以及外包裝色彩設計的要求,而這可通過專業學術科研進行彌補。
2產品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進程中,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產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從同樣是手工造紙的 “和紙?日本手漉和紙技術”來看,其經受住了現代工業的沖擊,且在藝術領域展現出新的魅力。目前,在“和紙之鄉”立町,半數以上的和紙作坊還保留著手工造紙形式,原料考究,手工細致,使得和紙供不應求。借鑒學習和紙的經驗,傣紙產業需抓住契機,憑借其完整成熟的工藝體系,在滿足大規模生產的前提下增加產品種類,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積極創新,從傳承人自身作出改變,如嘗試用傣紙進行具有民族特色的紙藝創作等。為解決紙藝產品同質化問題,可主動與現代藝術工作者合作,豐富產品內涵,提高文化認知度。
3用途優勢
基于產品特性與創新,產品的用途優勢得以進一步挖掘。以傣紙為例,作為優質的包裝材料,2000年以后普洱茶市場的擴大帶動了市場對傣紙包裝紙的需求。而傣紙獨特的觸感與質感,以及不老化、不變色的性質,亦能作為高檔產品的理想包裝,進而提高價格,形成差異化定價。現曼召村擬為傣紙申請QS認證,為日后進一步拓展包裝紙市場奠定基礎。傣紙作為自然的產物,本身獨具匠心的質感、紋理和透風性是區別于其他同類產品的最佳特質。若采取恰當的市場營銷策略,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不可能,但如何在競爭激烈且已有同類產品的市場上脫穎而出,需要傳承人與決策者的統籌規劃與不懈努力。
4宣傳效果
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文化遺產能否廣為流傳為人所知,需要政府與社會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以傣族手工造紙為例,從政府角度出發,一是充分利用媒介和信息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環境、技藝、藝人信息等各方面內容進行系統搜集、分類、編目和歸檔。二是編制非遺鄉土教材,建立傳習所,拜師學藝。現擬在文化館、旅游紀念品銷售中心等處進行展示和研究工作,更有效地激勵非遺傳承和提高。從社會各界角度出發,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傳媒,結合“回歸自然”、“共建和諧”等主題普及傣族手工造紙技藝。新華網、環球網等主流網絡媒體已做相關專題欄目宣傳曼召傣紙文化,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目前,公益組織“稀捍行動”已將曼召傣紙保護項目作為其重點項目之一,在云南、上海等地開展傣紙工藝展、陽光教室等相關推廣交流活動。
5價格優勢
客戶的購買力決定著文化產品的受眾面,人們對于某種產品的需求,包括購買欲望和自身購買能力兩方面。非遺文化產品定價取決于其本身價值以及文化附加值。由于該類產品為非必需品,市場較為固定且單一,需采取合理的定價策略以開拓新市場。以傣紙為例,目前傣紙產品分為原生傣紙與紙工藝品兩類,原生傣紙價格根據厚度為05~1元/張不等(90cmx45cm),略高于同規格的工業紙。鑒于傣紙制造工藝的特殊性,該定價較為合理,且被業內接受,現已與不少客戶達成合作關系,銷路穩定。而紙工藝品價格則大多高于30元/件,從產品實用性、客戶購買力及估計成本來看定價偏高,銷路有限,不利于市場推廣。若曼召村村民不及時調整價格,平衡成本與售價,將很難開拓銷路,擴大市場。
(三)P性分析
結合上述R性分析與M性分析,在P性分析中構建“目標―指標層次結構”,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評價體系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為評價目標。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評價從上文所述的資源R(Resource)及市場M(Market)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即為第二層次準則層。就上述兩個方面,再進行細分,其中資源指標又包括環境資源豐富程度、傳承人綜合素質、政府關注扶持力度三個分指標;市場指標又包括產品創新、用途優勢(實用性)、宣傳效果、產品特性、價格優勢(購買力)五個分指標,由此構成第三層次指標層(見圖1)。
學習模仿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chy Process,簡稱AHP法),運用多因素分級來處理確定因素權重,通過評價者角度了解公眾對某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方向的意見,將復雜問題分解成為相互關聯的各個有序的層次,使分析問題的過程更加系統化和條理化。通過對每一層次中每兩個元素的相對重要性賦予定量表示,并在它們之間簡單進行比較、判斷和計算,最后得出相關元素的權重,最終得出對于P性分析的產品發展規劃。
如圖1層次結構所示,通過對結構中各層的元素可以依次相對于與之有關的上一層元素的性質,進行兩兩比較,從而建立一系列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A=(aij)n×n具有下述性質:aθ>O,aij=1/aji,aii=1(i,j=1,2K,Kn),其中,aθ(i,j=1,2K,Kn)代表源素Ai與Aj相對于其上一層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判斷矩陣的值反映公眾對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認識,一般采用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賦值。標度及其含義如表4所示。
設判斷矩陣A的特征根,AW=λmaxW,所得W經歸一化后,即為同一層次相應元素對于上一層某一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權重向量。具體實施步驟為:(1)將A的元素按行計算得出幾何平均數;(2)將方根向量歸一化得道排序權重W;(3)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由于客觀事物復雜性、人們對事物認識的模糊性和多樣性,所給出的判斷不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進行一致性檢驗,根據一致性檢驗公式:CI=λmax-nn-1,其中n為判斷矩陣階數。
若隨機一致性比率RI與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比值小于010,則表明判斷矩陣的不一致程度在可容許范圍內,否則需要對判斷矩陣元素的取值進行調整,隨機一致性指標RI取值見表5。
按照上述方法,以全國30個省市公眾500余人對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產業化發展意見為例,對于準則層列出計算判斷矩陣及計算權重。
按上述步驟求法可得:
λmax=(AW)inWi=2,CI=λmax-nn-1=0,查表得RI=0,故CR=CIRI
對于傣族手工造紙技藝而言,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手工技藝,其資源特性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保證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在其產業化過程中市場因素較之資源因素更為重要,且往往需要更大的資金及人力投入,且要求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了解基本的市場營銷知識及手段,以便使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經世致用。
同理可以計算得出準則層中各因素所對應的指標層各要素的權重。
λmax=(AW)inWi=31,CI=λmax-nn-1=005,查表得RI=058,故CR=CIRI
在資源因素中,包含環境資源豐富程度、傳承人綜合素質、政府關注扶持力度三個方面,其中環境資源豐富程度主要包含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如何合理利用曼召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將是重中之重。
傣藝工坊。依山而建,位于村落最后方。該工坊目前也是勐海縣曼召村正在努力構建的項目之一,盡管仍在起步階段,但已見雛形。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歷史悠久,但其產業化發展需要深度挖掘其特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及極具民族特色的人文資源。曼召村傣族手工造紙傳承人年齡層次在50―70歲,但實際上整個村落80%以上的村民均會參與到造紙活動中,形成一道靚麗的民俗風景。除此之外,傣族技藝眾多,如慢輪制陶、竹編、剪紙、貝葉經制作、織錦等,可借傣藝工坊平臺統一展示,將提高文化豐富度。
傣味餐廳。坐落于曼召村傣紙合作社。充分利用村民所種植水稻、茶葉、甘蔗、蔬果等農作物。傣族的飲食具有獨到之處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見長的傣味已成一方特色,也利于傳播熱情好客的傣族文化,近年來廣泛受到外來游客的歡迎。
茶園驛站。即與勐海縣知名茶廠共同合作的體驗式普洱茶園地,由此可充分利用曼召村后村的自然資源。南糯山是西雙版納重要的普洱茶產地,距勐海縣城24公里,同時也是茶馬古道的源頭。利用普洱茶、茶道的文化背景, 建設集觀光、娛樂、餐飲、住宿、博物館、戶外教育、旅游信息咨詢中心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體驗園地。
λmax=(AW)inWi=5368,CI=λmax-nn-1=0092,查表得RI=112,故CR=CIRI
在市場因素中,包含產品創新、用途優勢(實用性)、宣傳效果、產品特性、價格優勢(購買力)五個分指標。其中消費者最看重的是創新和實用兩方面。傣紙產品從最為普通但銷量最大的普洱茶包標準裝用紙到仍處于試驗階段的創意紙藝品,種類不斷增加,但由于對外宣傳困難導致知名度依然不高。
普洱茶包裝紙。普洱茶與傣紙的淵源久遠,且傣族人用傣紙包裝普洱茶已有近800年的歷史。目前,仍有許多追求古樸風格的茶廠仍會采用傣紙作為普洱茶包裝。作為傣紙最初的用途,其銷量較為穩定,價格較低,可最大程度利用傣紙自身特點。
推廣性包裝紙。從包裝角度深度挖掘傣紙是最為安全且容易創新的做法,將蘊含自然古樸之風的傣紙運用于帶有傳統文化色彩或是較高檔次的商品包裝,將為產品本身添加一抹亮色,具有一定議價能力。
孔明燈和紙燈。為慶祝傣歷,傣族人有放飛孔明燈祈福的活動,近年來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西雙版納旅游業發展迅速,旅客積極參與到此類活動中,體驗傣族文化。孔明燈與紙燈的制作完美體現“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理念,且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
出版物。為更好地為傣族手工造紙技藝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除了將產業化合理地有規劃地付諸實踐外,仍應注重工藝本身的歷史內涵與技術淵源。由政府文化保護部門聯合高校相關專業學術人士出版正版學術書刊,將從很大程度上杜絕不良商家或媒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將更好地匡正其宣傳途徑,提高公眾對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
三、結語
通過對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的分析與評估,可推廣用于檢驗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情況,以上諸多指標作為評判非物質文化是否適合進行產業化發展及其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或進行調整的標準。任何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無論是否處在一個轉型升級極具優勢的階段,都不能忽視其發展過程中潛在 的諸多劣勢,如何發揚產業自身優勢,規避關鍵性劣勢,抓住機遇,消除威脅將是全社會的責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與社會各界如何為非遺文化開拓新局面需要一個既定的可量化標準,將文化內涵與市場走向有機結合,尋求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的可行方案。
[參考文獻]
[1]吳必虎 區域旅游開發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陽市為例[J] 地理研究, 2001, 20(1):103-110.
[2]李昆侖 層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觀評價中的運用[J]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5, 38(1):143-147.
[3]常建娥, 蔣太立 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的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07, 29(1):153-156.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時期旅游開發;發展方向;融合管理
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藝術行為,其中更加沉淀著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旅游開發是貫穿于人類生活全過程的一種文化行為,具有極為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根基。并且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中,具有更強烈的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和大眾性。無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旅游開發工作,在人民的生活和生產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人民群眾十分喜愛的一種文化形式,由于兩者與生俱來,不可分割,具有相得益彰的密切關聯,所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延續的同時,還需要促進新時期的旅游開發發展,這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考慮并探索的一項問題。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時期旅游開發具備的不同屬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完善世界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區別于物質性、建筑型、遺址性文化遺產的不同概念所指的是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并且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文化空間,而其中的表現形式也不僅局限于手工藝、表演藝術等也包含著民俗活動和口頭傳統等多種類型。而其中所提到的文化空間是指與表現形式有較為密切關聯的特定時間和場所,具有極強的空間性和時間性。旅游開發則是指人們在旅行中需要得到滿足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群眾為主體、以娛樂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文化表現形式。兩者均是人們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產物,關系密不可分,旅游開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方式和載體,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文化在人民群眾中的一種展現形式和表現基礎,所以做好旅游開發中的非遺傳承工作是對我國非遺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的關鍵。而隨著近年來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也涌入我國的社會環境中,許多年輕人在接受信息時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更加廣泛,這也就導致在進行文化傳承時,旅游開發的開展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直接導致非遺傳承工作的難度增加。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時代旅游開發的融合與連接
非物質文化遺產伴隨著現代人類生存,其中涉及到人類的所有生存領域,是人類對世界資源進行利用并建立自身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遺產類型和文化特點,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質特點,而在這種背景下,不同的旅游景點根據自身的民風民俗和社會狀態形成了相應的發展方式和獨特認知,通過創造世界和改變觀念的方式,使人類的文化意識得以發展,進一步保證了旅游區人群的能力素養持續進步。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期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延續,需要將促進全人類和諧發展作為主要的方向,不可將其進行隱藏或束縛,而應當盡可能使其貼近生活和群眾,在與人類交流的過程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4]。由于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歷史,也具有了豐富的文化特點,呈現出一種不斷自我超越的特征性。由于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發展性,所以會表現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征,在這種狀況下,即使是現代旅游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一定的連接,這說明文化特征具有極高的群眾性和歷史性。除此之外,在現代社會的發展背景下,各種網絡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發展,而人們在進行信息接收時也更加傾向于選擇手機移動終端的信息接受方式,這其實也是一種人們的旅游開發形式。所以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是一方面,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這樣大眾易于接受的平臺建立相關的公眾號,為普通民眾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與現代化的快手或者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進行有機的融合,拍攝非遺文化宣傳片,這樣能夠使人們在旅游開發生活中與非遺有基本的接觸,也可以在bilibili、優酷、愛奇藝等平臺拍攝相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例如《我在故宮修文物》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故宮的旅游業發展,而這種方式也是一種更加傾向于年輕化的旅游宣傳形式,在年輕人群中所獲得的推廣效果較為良好。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時代旅游開發的發展與延續
文化是不同歷史時期人民進行精神世界建設的主要基礎,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是這種精神基礎的主要體現,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與社會相適應并結合,但由于現代社會對于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都較為新穎,所以想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來適應現代社會基本不太可能,所以在這種狀況下,現代文化工作者應當將現代文明進行有效的協調和管理,使現代文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在保持民族性和時代性的基礎上,提高人們對非物質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吸引力,這樣有助于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旅游開發相結合,順應時代的潮流,進一步展現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一種無形且不可重復的文化現象,所以如何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是現代文化工作者的燃眉之急。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化文化結合之時需要使現代人民群眾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這樣能夠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過程中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展現自身的特點和狀態,這樣能夠縮短人民群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距離。由于不同地域的群眾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其中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所以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期間,需要注重其中的細節,這樣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來說有積極意義。
四、總結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游開發的起源,而旅游開發又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演變和發展的一種形式,所以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旅游開發的開展,都需要將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而我國的政府部門和相關文化工作人員需要付出12 分的努力,使兩者能夠共同發展,盡可能選擇現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對文化進行傳承,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融入到群眾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有機的融合,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進一步延續。
參考文獻
[1]董鴻安,丁鐳.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少數民族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與保護研究――以景寧畬族縣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02):197-204.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技藝 人文危機 教育
中圖分類號:J5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工作中,由于搶救性為主導保護原則的影響,對非遺的技藝形態以及傳承狀況關注較多,而對技藝的人文因素關注相對較少。但是,這并不影響人文成為傳統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它是非遺的文化精神;是非遺“活”的價值;是傳統藝人倫理道德的光輝;是非遺文化性的彰顯。所以,從文化的精神價值角度而言,對傳統技藝中的人文因素應該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當下存續的人文危機,應該深入地思考與研究。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
關于“人文”,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核心主題是人的潛能與創造力。但人文主義其概念的歸屬是一種思潮,或者說是對人的存在的關注,屬于一種世界觀,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絕對的“神權”,提倡人性的可貴和重要性。它的意義與“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疇卻更加的廣泛,《辭海》中是這樣解釋“人文”的:
① 舊指詩書禮樂等。《易?賁》:“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② 指人事。《后漢書?公孫瓚傳論》:“舍諸天運,征乎人文”。人文,是人類社會中的諸多文化現象的總稱,和自然物質世界相對,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義的范疇,而“詩書禮樂”恰恰是人文的一種表現形式,都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人類所獨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疇大體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倫理、哲學、美學等一切人類的文化現象,無論從人類社會的現實狀況,還是從定義范疇的邏輯角度而言,包含了人類所掌握的各種技藝為載體的人文形態,那么具體來說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是什么呢?
遼寧撫順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振海,經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縫補生命,修復藝術”,以及“三句規則”――“接活兒如同父母到,做活兒如撫養嬰兒,出活如同兒女行”,這是“醫、美、孝、愛、誠”的大愛;“同仁堂”藥店的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百年傳承的“訓條”保證了產品品質百年不衰;“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始終堅持“戒欺”和“真不二價”,為古往今來的消費者提供信譽上的原則保障;臺灣響仁和鼓傳承人王錫坤,堅持精益求精,細心打磨木質鼓身,即便是鼓皮遮蓋之處也絕不怠慢;故宮博物院鐘表修復技藝傳承人王津師傅,幾十年如一日面對無限重復的文物修復工作,克服內在焦慮;臺灣優人神鼓的阿丹師傅,堅持帶領隊員每天靜坐三個小時,禪藝雙修。
以上所提到的遠遠不能涵蓋傳統技藝的人文因素,諸如做工原則,經營信條,傳承規則,職業道德,心理狀態,文化特質,倫理規范,等等。人文的延續,是非遺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這是傳統技藝的精神所在,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匠人”精神最為質樸而現實的形態,滲透著工匠的智慧,穩定的職業心理,高尚的人格修養,執拗的性格,規范的道德倫理,等等,正因為有它們的存在,非遺傳統技藝才會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規格,文化的尊嚴。
(二)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表現形態
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具有多樣性,主要表現為:文化的無知,缺乏繼承者,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倫理道德的沒落。
1.文化的無知
文化的無知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是傳承人對自身技藝的文化內里、精神意志領會有限,將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到純技藝層面,可以說“學手藝賺錢”或是類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種則是消費大眾對技藝的無知,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眾對傳統技藝產品的消費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費心理的影響,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產品和相關文化關注較少。
2.缺乏繼承者
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必須依賴物質形態的承載,核心是人對于技藝的掌握,幾乎所有的傳統技藝都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現實,有的無人求學,有的后繼之人難擔大任,有的傳承者健康堪憂無法傳藝,有的則是人已去藝已絕,還有的技藝是獨門絕學其他人幾乎無法掌握。不管哪種情況,如果技藝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就難以發揚光大。
3.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
由于傳統技藝在大眾消費中的比重減少,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生活依賴降低,從而導致對傳統技藝消費心理的弱化和轉移,進而對藝人的關注減少,藝人在社會生活中被邊緣化。在以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為評判成功標準的當下,部分手藝人的經濟基礎貧弱,生存狀況拮據,更加劇了手藝人社會地位堪憂的現狀,這種危機其內里依然反映出社會對傳統技藝及其背后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形態的忽視。
電影《剃頭匠》中就真實反映了現實傳統剃頭匠人的狀況,其中老剃頭匠到新城區老主顧兒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兒媳的嫌棄。電影《百鳥朝鳳》中的吹打藝人在婚禮上受到雇主的輕視,雖工錢不少但輕視藝人的技藝、職業操守和人格尊嚴。山西已故世界級剪紙大師庫淑蘭,一生貧困,貧病交加,這和她色彩繽紛、充滿樂觀、洋溢童趣的剪紙作品形成了反差,也與眾多文化組織授予她的種種世界級最高榮譽不相符。
4.倫理道德的沒落
倫理道德的沒落主要表現為:(1)對于手藝傳承規矩的打破;(2)經濟利益與自身技藝堅守的矛盾;(3)傳統師徒關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養的缺失。
首先,傳統技藝的師承形態有多種,比如: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內外皆傳,等等。但總結起來基本就是技藝傳承的性別區分和是否血緣關系之間的傳承,現如今年輕一代觀念轉變,對傳統技藝的關注日減。無論哪種傳承形態都面臨少有人問津的窘境,這種代際關系的傳承對其文化的延續非常脆弱,很多技藝的傳承者大多面臨“人死藝絕”的境地。所以,目前傳承的緊迫與責任要遠大于傳承的對象選擇,很多傳承者就必須打破舊有的傳承規矩,然而對于堅守歷代師承規矩的傳統藝人來說,打破祖訓是對家族和祖師的背叛,他們需要承受內心巨大的譴責。
其次,在以經濟發展為先導的社會環境下,部分技藝由于是傳統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時長、產量低、價格高的特點,而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所換取經濟價值有限,一些技藝承載者會尋求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改變原有的技藝,使得其原有技藝形態和內在精神被改變,降低了手藝的品質,破壞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對現實生活需求,藝人的生活處境也不能被忽視,兩者之間產生了強烈的矛盾。
再次,傳統師徒之間所堅守的至高道德準則忠、孝、禮、義,在當下受到沖擊,以往“師徒如父子”的人文倫理越來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藝的傳承人,身體重病之時,曾經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煢煢孑立,更妄談床前盡孝;某位傳統修造技藝的傳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現“欺師滅祖”的現象,技藝出于師門而否定師門和師徒關系,用學來的技術胡作非為,甚至還有的學藝者對師父進行誹謗和欺詐,可以說這種師徒關系的道德內里與情感內里已土崩瓦解。按照傳統,舊時的藝人在選擇技藝繼任者的時候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來對其弟子進行文化修養、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確保技藝傳承無恙。而在當下,面對技藝的衰微和大多數藝人的年事已高,他們內心也希望盡快將技術傳承下去,但學藝者這種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確定性,也會增加技藝本身存續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當一部分的傳承人,雖然技藝精湛,身擔真傳,然而其自身對于這門技藝的人文內涵理解有限,喪失對技藝的傳承和呈現過程中的道德堅守與倫理把持,意志模糊、隨波逐流,缺乏傳統藝人的樸實精神特質,利用自己的技藝進行虛假夸大宣傳、謀取暴利。
二、人文危機的應對
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形態具有復雜性,其表現也存在于各個文化層面和社會意識層面,從傳承人的思想意識上來說應當樹立“堅守”的理念。堅守什么?堅守歷代傳承的技藝文化、技藝精神、技藝傳統、技藝的倫理道德、技藝的規矩;從現實的技術層面來說,筆者認為還是要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應對危機,這就必須運用最強有力的傳播方式――教育,以教育為媒介和手段,具有穩定性、規模性、持久性,對文化受眾具有強制性作用。
(一)堅守
解決危機的根本還是在于技藝的自強,技藝自身相對穩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態的存續,成為一切突破和創新的前提,因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認識,才可能提出相應的方法。而此時堅持技藝的原真性形態和自我內部一切文化形態尤其是規矩的堅守,成為文化上、技術上、意識上的必然要求。而這些堅守,又構成了有別于現代技術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樣式。
堅守,是藝人執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藝自身的內壯之舉,這種堅守擺脫了世俗潮流的影響,克服了自身的內在焦慮和惰性心理,出離了只為利益和金錢“做活兒”的事業追求,使得藝人散發著樸實堅韌的人格魅力。鋦瓷技藝傳承人王振海常說“藝人要守住藝的傳承,守住藝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堅守?根源還是在藝人的意識中。
首先,藝人應當具有“安貧樂道”的人生觀。這里不是指必須貧困才能從藝,而是指要以安貧樂道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手藝,出離物欲的束縛,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藝人要明了當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進入到現實文化存續的角色中來,清楚自己是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增強對自身技的文化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尤其是被認定為傳承人的,更要意識到自身在文化傳承上的歷史重要性。
(二)充分發揮教育的傳播作用
這里所指的教育分為兩種,一是以法律規定的義務教育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從政府層面而言,發揮教育的作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施保護的業務指南》和我國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都有相關的要求和說明,要求教育部門要將優秀的文化遺產編入教材,加入學校的課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學,就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開設了“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課程”,涉及八個訓練范圍,18個學科,課程周期為三年,由老師們自編教案、教材。通過三年的熏習,使學生對非遺項目及其相關的文化有了了解,這就已經達到了文化傳播的基礎性目的,完成了認知階段的任務。這種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發學生學習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方面還有待商榷,但對于普及傳統技藝和培養樹立民族文化責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傳授技藝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專業技藝傳承型,前者比如“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活動,以培養大眾傳統文化接受與傳統文化氛圍為主;后者主要指藝人的“收徒”傳藝行為,這是培養技藝傳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態的教育,更是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傳承人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除了在技藝上的考量以外,還應該盡可能地對學藝者進行傳統文化素養、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傳藝的過程中既要傳藝,也要將本門手藝的規矩、禮法、道德、倫理、文化、歷史等一并嚴格灌輸,務必形成穩定可靠的文化技藝心理。尤其是在倫理道德上,既關乎傳統技藝自身文化形態的原真性傳承,又涉及技藝傳播過程中所影響的大眾文化認同。進一步講就是文化安全問題。文化安全問題最需要道德和倫理的保駕護航。至少要傳承者學會遵從“祖訓”,學藝、學做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層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多地顯露出問題,而堅守傳統和發展現代特色的傳承教育是解決傳統技藝人文性危機問題的關鍵。堅守,提供的是技藝自身內壯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環境輻射傳播的渠道,為內在“堅守”注入強大的現實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苑利,顧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343.
關鍵詞:藝術設計;項目化教學;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7211(2016)02-0082-03
1項目化教學概述
什么是項目教學法?其實這種教學方式早在老祖宗時代就開始使用了,只是當時沒有形成統一明確的理論。比如:以前的徒弟拜師學藝,師傅會給他演示一個成品,然后叫他開始做,邊做邊指導,這就是“項目化教學”了。項目教學法的關鍵,就是制定一個項目的實際工作任務。[1]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都可以適用,但專業教育更加適合,目的性更強。在成員組織上,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些項目的實施需要不同專業和工種,甚至不同領域的人通力合作。它是一種基于項目施工過程的教學模式,基本要求是在與真實工作類似的模擬環境下進行教學。這需要教學場地的安排,教學設備的完善,企業氛圍的營造等。環境塑造需達到既能模仿真實工作環境又方便常規的教學開展。在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項目的領導者,同時也是教學環境的塑造者。[2]如陶瓷設計專業的項目化教學,可以考慮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按照企業工作車間的要求,配備拉坯機、車模機、注漿設備、施釉設備、窯爐設備等,組建整個生產流水線。還可以配備與項目相關的閱覽室、資料查詢室、模型展示室等,同時傳統教學中的投影和黑板也是必備工具。這樣既能很好地營造生產現場的氛圍,又能充分地體現教學的特性。通過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學生可以獲取專業知識、鍛煉專業技能,還可提高團隊合作精神與團結互助的品質。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從項目化教學中獲得的知識與技能要比項目本身的成果重要得多,這種真實工作的經歷與體驗是學生踏入社會的基礎,對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有重要影響。同時這也體現其主要的特點: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和開放性。因此項目化教學是值得一試的,尤其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鍛煉良好的適應能力與實踐能力是踏入社會的根本。[3]
2項目化教學與藝術設計專業的交融性
2.1藝術設計的專業特色與項目化教學的關系
藝術設計專業是應用型專業,主要承擔培養專業人才的重任,學生在畢業甚至是在校期間就可以利用所學知識進入公司實習或者為客戶做針對性的服務。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即學即用的人才,而不是照本宣科,只會理論用兵。每年畢業季,求職畢業生制作厚厚一本的簡歷,上面附著十幾頁的自我介紹和密密麻麻的獲獎證書,殊不知,簡歷只是一個敲門磚,簡歷的內容并不是最重要的。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同樣也可以通過簡歷的設計和制作體現求職者的專業水平。優秀的學生會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制作有個性的、獨一無二的簡歷,讓招聘者眼前一亮。這就是專業知識的應用,它比再多的證書都更能說明學生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因此項目化教學也正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讓學生在現實世界中、真實環境中去感受、聆聽、體驗,通過直接經驗的獲取來學習[4]。聽十遍不如看一遍,這種學習方式比任何一種都更加直觀與實際。很多經驗告訴我們事實確實如此,如在英語學習中,口語與聽力的練習最好的捷徑就是去國外學習生活,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練習,閉門造車式的傳統學習是不可能學好外語的。
2.2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學思路的轉化
在基礎課程的授教中,筆者曾帶學生去工廠參觀整個工藝美術品的制作工序。學生非常感興趣,并很快掌握了該工種的制作流程與特色。這比我們在課堂上觀摩幻燈圖片和知識講解更加直觀而有效。在常規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授課,學生負責接受,整個過程中,互動的時間與效果都較差或者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互動,這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利用。從項目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看出,學生不再在傳統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實踐中主動學習與獲取。[5]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在于參與的程度與實施結果,而不完全在于教師的傳授。教師利用設定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項目內容,組織學生參與,引導他們自主創新并管理整個教學進度,并從中發掘學生的創造力與工作協調能力。這比強行灌注的知識要掌握得更加牢固,且不會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與逆反心理。項目化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應當包括一個真實項目所需要的全部實施過程,一般而言,其教學組織可以分為:任務布置、學生分組、基礎調研、相關知識準備、項目設計方案討論、項目理論和施工設計、項目實施、項目結果展示、項目驗收、遞交項目驗收報告。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能使學生接觸并適應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
3項目化教學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模式
3.1基礎課程教學的思路轉換
藝術設計專業又有很多分類,各學校由于針對性不同,分類也有差異。但基本包括幾大基礎分類: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動畫設計等。課程的布置上,一般采用先學習基礎課程和基礎理論課程,然后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建議學校可以稍微打破常規的思路,很多學生反映學習基礎的時候覺得跟專業沒有關系,到學習專業時感覺到基礎重要性的時候已經沒時間彌補了;甚至有些學生到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還不完全明白自己的專業究竟可以勝任什么樣的工作,這無疑也是教學工作的缺失。僅憑入學時的專業介紹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可以嘗試在學生入學的初期就進行項目化教學的講解與模擬實施,到企業進行參觀與考察,讓他們對所學專業有充分的認識;然后在后期學習的基礎上,要明確各門課程在整個工作的實施中占據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這樣就大大提升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2畢業設計的思路轉換
畢業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考量標準,它是學生幾年來各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的檢測,同時也是學生踏上社會的開始,因此畢業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就業。對于學習來講,畢業設計不再僅僅是學校的一個工作計劃,藝術設計專業完全可以進行各專業間的聯合展出,協作展出。如可進行主題空間設計展覽,擬定一個環境空間,如酒店、賓館或者居室,環境藝術專業可以進行實際場景的裝修,其中的裝飾品與家具用品歸產品設計專業負責,視覺傳達專業負責空間的品牌打造與宣傳廣告招貼的制作等,動畫可進行短片制作宣傳,模擬一個真實的社會效應。有一定條件的學校,可與各相關企業合作,讓畢業設計成為學生踏入社會的第一次真實體驗。
3.3與地方特色企業相結合的實踐教學
非遺文化的實施使很多傳統工藝美術有了新的發展,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變傳承現狀,力爭創新。很多社會和學校的專家學者也投入到非遺的保護中。落實到學校教育上,就是實施以非遺為主導的項目化教學,進行具體的課程設計。以往為了達到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通過實地考察,學生由此受到啟發,找到靈感,然后再做相應的設計。項目化教學更勝一籌。比如藝術設計中產品設計可與非遺企業聯合,在課題中進行產品的設計,在模型室完成模具的制作并可以進行試驗品的生產。打造一個設計———制作———投放為一體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市場的檢驗可以幫助我們認清設計的現狀與不足。視覺傳達專業可以對產品的裝飾進行設計,并通過企業形象設計,廣告策劃、包裝設計等課程完成產品從設計制作、包裝、品牌打造、廣告宣傳等一系列工作,這樣一來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目標更加明確。較大的項目化教學策劃可以實行各年級之間、各課程之間甚至各專業之間的聯合。項目化教學可以擺脫以往相對單一與程式化的設計課程授教模式,結合不同類型的細分課程的特點,通過與非遺基地校企聯合的方式,教學成果可以通過專題設計、作品展覽、成果反饋等形式宣傳,一方面對所學知識與取得成果有進一步認識,另一方面對非遺文化有新的理解,進而對傳統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做深層次的認識。
4結語
項目化教學作為一個先進的教學模式,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和發展。既克服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諸多弊端,又充分調動了廣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能夠盡快地適應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項目化教學模式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采取了靈活多變的模式,以達到適應各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在當今就業壓力嚴峻的形勢下,如何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工作能力、社會競爭力已成為高素質學校教育的延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和實施,未來必將成為學生快速適應社會的捷徑,也是藝術設計專業乃至其他相關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邵正林.論項目教學和模塊化教學在高職會計專業的結合運用[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51-54.
[2]胡子有,黃海生.項目化教學在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研理論,2009(6):45-46.
[3]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43-44.
[4]李慶武.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探索,2008(4):32-33.
【關鍵詞】戲曲藝術;高職音樂教學;實踐研究
一、前言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對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傳承,不斷提高文化自信,推進戲曲藝術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包括、教育部在內的多部門一同頒布實施了《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求各高等、高職院校要積極傳承中國文化,提高學生文化自信,促進戲曲傳承與發展。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看,戲曲藝術在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要最大程度上地開展戲曲教育活動,保證自身美育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這也是未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二、戲曲藝術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戲曲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依托。經過幾千年來的沉淀與積累,中國戲曲積累了十分濃厚的民族文化與精神,形成了十分豐富且完善的藝術風格與體系,上百種不同戲曲劇種呈現出了不同的風格特點。例如,昆曲發展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被人們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其納入了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當中。戲曲作為一種藝術類別,在人類藝術發展歷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傳統教學當中,戲曲主要是通過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加以傳承,而隨著如今科學的日趨完善以及教學體系的建構,為戲曲傳播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所頒布實施的《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確認為要加大對戲曲的普及與宣傳力度,加強藝術教育,保證戲曲能夠真正地進入校園當中。通過以上的綜合論述能夠清楚發現,戲曲藝術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需要,同時對于教學內容的豐富也能夠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二)增強文化和藝術修養的有效路徑。對于戲曲而言,其自身具有審美、娛樂、教育等一系列社會功能。“高臺教化”指的就是戲曲自身所具有教化人心的教育功能,這也是戲曲德育與美育功能得以體現的關鍵所在。中華戲曲自身蘊含著十分濃厚的文化內涵,使得人們能夠明辨是非、知曉善惡,這與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高度契合。在戲曲藝術當中的很多唱段中與“仁義禮智信”等優秀美德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其所展現出的歷史典故都有著比較理想的教化效果。例如,在京劇臉譜當中,不同色彩所表達的內涵也有所不同。豫劇《穆桂英掛帥》向我們展示出的是愛國情懷,而京劇《四郎探母》為我們展現出的是深切的母子情深,越劇《梁祝》為我們展現的則是可歌可泣的凄美愛情。(三)促進戲曲藝術創新的高效平臺。高職院校是為社會提供技術型人才的搖籃,也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寶貴知識的陣地。在這里匯集了莘莘學子,他們接受先進文化的洗禮,為社會的不斷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如今,戲曲藝術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逐漸進入高職學生的視野當中,并逐漸在學生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在學生群體當中不斷發揮著自身價值,在校園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傳播載體,在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之間的不斷碰撞中,實現了戲曲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賦予其全新的時代風貌。而從另一角度來看,在高職院校中融入戲劇教學也能夠激發研究學者對其的研究熱情,這對于我國戲曲藝術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三、戲曲藝術走進高校存在的問題
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倡導各高校要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工作,保證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而戲曲藝術也逐漸從試點朝著全范圍普及方向發展。從近幾年的實際發展情況看,學生們對于戲曲藝術的認知程度也在不斷加深,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依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下文就從主觀與客觀兩個角度出發進行針對性分析。(一)與年輕人興趣和行為存在隔閡。從戲曲藝術自身的角度來看,其并不具備流行文化所具有的易于傳播、易于接受的特征,而且從其產生環境角度看,與現代社會也有著較大差別。很多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對于戲曲知識的了解程度比較淺,而高職院校學生即使之前曾經參與過類似活動,但是依然處于淺嘗輒止階段,再加上很多戲曲唱腔都是方言,角色程式化動作表現不直接,使得很多學生在看完戲曲以后,僅僅對劇情有所了解,無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另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在不斷擴大,很難在某一件事上付出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戲曲藝術從舞臺形式上看還是比較單一的,一出戲的時間十分長,無法吸引觀眾,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二)對戲曲藝術的普及不夠深入。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西方文化當中的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也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比較大的沖擊。受到排名與就業率的影響,戲曲藝術教學工作始終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戲曲相關的音樂課程主要以選修課形式體現,同時也沒有與學分掛鉤,無論是從教學手段還是從教學內容上來看都不是十分完善。另外,在戲曲藝術社團建設上也不是十分理想,擁有表演經驗或者理論基礎的高職院校學生數量也比較少,導致戲曲藝術傳播和應用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在高職院校當中,從事戲曲藝術教學的教師人數還是比較少的。目前從事戲曲教育的教師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局限在簡單的理論知識層面,并不能夠積極有效開展實踐教學。一些資金比較充裕的高職院校可能會邀請專業人員來開展戲曲教學,但是這些專業人員由于受到流派與行當的影響,在講解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講解和表達技巧,不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最終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最后,目前高職院校在開展戲曲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雖然有學習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到時間與場地的限制,導致學生對戲曲望而卻步,甚至逐漸產生抵觸心理。
四、高校中戲曲藝術的實踐與創新
(一)著重德育和美育——營造傳統文化氛圍。要推動戲曲藝術能夠真正走進高職院校課堂,加大戲曲進院校的推廣力度,這也是保證學生們能夠認識并了解戲曲藝術的關鍵所在。首先,要對目前已有的教學體系進行合理完善,適當地對課程進行設置,提高師資水平,可以邀請一些專家開展專項講座,同時也可以積極有效地開展一系列戲曲表演等等,這些都是最為基礎的實踐模式。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學生德育與美育層面,力求營造出一個比較良好的文化氛圍,保證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二)藝術團體培養興趣——開啟戲曲之窗。如果想要在校園內部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還應當充分發揮學校社團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結合自身的愛好組建社團,定期開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保證高校、社會之間能夠實現有效聯動。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將戲曲藝術與社團建設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得其能夠成為學生學習并觀賞戲曲的第二課堂。另外也可以邀請一些著名的戲曲表演名家進行指點,使得學生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藝術魅力。(三)進行家鄉地方劇種探究。在戲曲發展的進程當中,與當地文化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戲曲自身也有著比較濃郁的地方特點與特色,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大多運用地方方言,所講述的也都是地方歷史,各個地區的百姓都是聽著自己家鄉的戲曲長大的,即使是年輕一代的高職學生也會受到長輩的熏陶。例如:安徽的學生不自覺地會哼唱一些黃梅戲,而來自陜西的高職學生會哼唱秦腔,來自河南的高職學生對于豫劇十分了解。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年輕一代與家鄉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拉大,對家鄉文化逐漸感到陌生。因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可以適當利用好學生們的鄉愁,幫助他們尋找學習戲曲藝術的切入點。(四)參與藝術創作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十分重視對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到戲曲藝術的創作當中,進而真實感受到戲曲作品的創作過程,能夠令傳統與流行趨勢逐漸融合在一起。學生們在逐漸體會的過程中也會更為深入地了解戲曲藝術的深刻內涵。
五、總結
本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將高校戲曲藝術教育創新作為研究背景,將高校藝術教育作為自身的重要基礎,分析了戲曲藝術融入高職音樂課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幾點建議與對策,希望對戲曲藝術與高職音樂教學的融合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侯峰.高職院校戲曲鑒賞課程教學現狀及解決措施[J].戲劇之家,2020,(34):45-46.
[2]王珊.傳承非遺文化培育時代新人——高職院校戲曲教育與傳承路徑探究[J].劇影月報,2020,(04):63-65.
[3]鐘錚.高職院校戲曲伴奏教學模式探索[J].戲劇之家,2020,(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