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1:0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耕地污染農民收入農村勞動力生態農業推廣
中圖分類號:F3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c)-0155-01
1中國的農業與環境面臨的嚴峻挑戰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大量占用耕地,致使中國的耕地面積已接近18億畝的紅線,而耕地質量不斷下降。另一方面中國的人口不斷的增加,糧食需求也在增加。要實現中國糧食自給的目標就必須提高糧食單產,然而目前中國的化肥用量水平已經很高,靠化肥引起的產量增長已近極限,土壤退化嚴重。同時由于大量的施用農藥化肥使得農業的面源污染狀況十分嚴重,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07年通過農業面源污染排放的總氮為270.46萬噸,總磷為28.47萬噸,分別占同期全國排放的57.19%和67.27%[1]。根據中國國家環保局在太湖、巢湖、滇池、三峽庫區等流域的調查,發現農田的氮,磷流失已成為江河湖泊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更嚴重的是種地成本不斷增加和長期較低的種地收入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大降低,迫使大多數農民外出打工,造成農村富強勞動力大量流失,村里一派凄涼之景。大量的事實證明,如果中國的農業繼續這樣下去,前景不容樂觀。農業耕作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2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三農問題越來越受國家的重視,發展生態農業的呼聲提到了國家層面上,并有望成為解決未來農業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那么什么是生態農業呢?生態農業是一個由多種多樣彼此相互促進的有活力的生態系統所構建的景觀多樣性鑲嵌體。這樣。既有望獲取高質苗的多種多樣產品,也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環境質量的保持,這樣的經營管理方式就被認為是生態農業[3]。值得注意的是生態農業不等同于傳統的有機農業,它是利用生態系統的原理,來達到保持土壤肥力,單位面積物質生產總量的提高等目的。生態農業之所以被國家大力提倡具有光明的發展前景的原因有如下幾點優勢。
(1)為了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生態農業是不施化肥和農藥的,采用有機肥作為肥料和生態系統方法控制蟲害或者物理方法滅蟲(燈光誘蟲),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農業的面源污染,同時也避免了污染土壤,又能保持土壤肥力。
(2)生態農業產出的有機食品一旦經過認證后,在國內外的市場上都有很高的認可度,有機產品的價格要比普通農產品高上不少,而生態農業的立體養殖方式能夠有效的增加單位面積的總物質的產量,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同時生態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樣就能夠顯著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
(3)近年來一直讓國人擔心的食品農藥殘余,如膨大西瓜,毒韭菜等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些問題也會因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迎刃而解。
3生態農業體系推廣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目前在全國有不少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如山東弘毅農場等,都是呈點狀零星分散,尚未成大的網絡。生態農業目前在中國尚未普及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生態農業的發展剛剛在中國起步;另一方面是生態農業整個產業鏈的運作還不成熟。比如產品的認證,產品的輸出與銷售等非生產環節。生態農業是一個復合的系統,它不但是自然內部各個系統的復合,還是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復合,生態農業的運作不應該只關注種植模式的研究,更應該把目光投到整個生態農業產業的有序運作上。基于整個產業鏈的運作,考慮到現存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幾點規劃時應該考慮到的因素。
3.1 組織生產
生態農業雖然能夠較明顯的提高農民收入,但是單靠分散的農戶的生態農業知識技術水平以及商業運作意識,不足以進行生態農業活動。雖然現在建立了很多生態農業的示范基地來帶動周圍群眾從事相同的運作模式,但是無論從后續的產品認證還是銷售等環節來說,分散的生產形式,對其發展都是不利的。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進行組織生產:一是以村為單位,開展農村合作社,生產活動、模式,都由合作社統一安排,產品認證與銷售也由合作社統一調度。合作社將整個村的生態農業基地都規劃好了以后,每戶人家各自的所屬地分配到什么模式,就各自管理各自的田地,統一銷售獲利后,按各自所屬地的產品產量,進行利益分配。二是引進外面資金比較雄厚的生態農業之類的公司,公司在當地建立生態農業生產基地,雇傭當地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3.2 產品認證與品牌建立
生產出來的有機綠色食品,如果沒有進行產品認證,沒有建立品牌的話,產品的銷路和價格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做好產品認證和品牌這塊,與此同時還要有賴于政府建立完整成熟的認證體系和市場導向,比如未經過認證的產品一律不認為是有機綠色食品,對市場假冒產品和品牌予以嚴厲打擊等。
3.3 產品的銷售
目前有機食品的價格都比較昂貴,不是大眾都能接受的產品,所以進行產品的定位和銷售市場銷售方式的確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存在的銷售方式有以下幾點。
網絡銷售,通過網絡訂單,然后送貨上門。這一銷售方式雖然保證了銷售的渠道,但是銷售網絡的拓寬比較緩慢,而且銷售量也比較小不穩定,每小筆量的運輸成本也很高,同時這樣一種送貨上門的方式必然大大增加了運輸的碳排放量,雖然是由賣家承擔,但是相對生態農業本身提出的綠色環保的口號并不相符。
還有就是建立專門的銷售超市進行銷售活動,主要面向的是城市的高消費人群。這樣屬于生產基地的銷售超市只銷售自己基地的產品,雖然也有效的防止了假冒產品渾水摸魚,但是未免會有超市銷售的產品種類不夠齊全,影響整個超市的銷售情況,畢竟人們更喜歡去產品比較齊全的超市購物。將來如果生態農業真正發展比較好的話可以考慮建立一類專門銷售各地有機食品的有機超市,這樣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余地。
有機產品可以進行對外出口,國外市場對于有機產品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將產品銷售到國外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銷售渠道。
3.4 城市垃圾分類與有機肥料
根據物質守恒定律,農田源源不斷的講產品輸出出去,必須要有相應質量的營養元素返還給農田,雖然生態農業考慮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將家畜產生的糞便做成有機肥料返還農田,但是總的來說生態農業所有的產品都是從農田里整體移除到城市里。而城市將這些產品轉化成了排泄物,廚余垃圾,生產資料等。如果未來的城市垃圾分類做的到位的話,那么可以將廚余垃圾等制成有機肥料在回到農田,即實現物質從城市生態系統轉移到農田生態系統的途徑,大大減緩了有機肥料不足的困境。也實現了城鄉生態系統良好的物質循環體系。
參考文獻
[1]耿士均,陸文曉.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與修復[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5):13993~13996.
1.1晉中市生態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
1.1.1自然因素的限制。一是氣候資源。氣候資源不僅是農業生產物質和能量的重要來源,更是生態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首先,由于晉中市全年平均氣溫是在8.5℃左右;全年有255d左右的日均氣溫≥0℃;輻射總量為545~581kJ/cm2,呈現較大的溫差;雖然光輻射較大,但溫度偏低、氣候干燥、無霜期短,不利于生態農業的生產。受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全市大部分耕地的光熱配合不夠協調。二是土地資源。晉中市的土地總面積為164.04萬hm2,約為山西省土地總面積的10.5%,在全省11個地(市)中排行第4。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280m2。但由于晉中市園地面積較少,水域面積較少,水資源匱乏,盡管未利用土地面積較大,但是仍然影響生態農業的規模化發展的潛力。各類土地面積情況見表1。由表2可知,平遙縣和壽陽縣的綜合土地資源自然條件較好,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數量均在全市排名靠前,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資源較多,土地利用潛力較大。但是,介休市的綜合土地資源自然資源較差,成為介休市發展生態農業的限制因素。三是水資源。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5.6億m3,其中河流徑流量10.3億m3,地下水資源10.4億m3,二者重復量5.05億m3。人均水資源量585m3,土地平均水資源量4455m3/hm2,均略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但地下水嚴重超采和水質污染嚴重也威脅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由表3可知,農業用水量占到總用水量的54.03%,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靈石縣和壽陽縣的農業用水量偏低,分別是7.7%和15.6%。壽陽縣發展生態農業水資源將成為最大的限制因素。左權縣的水資源總量15412萬m3,是晉市中最豐富的,其次是和順縣和昔陽縣,分別為13886萬m3和13660萬m3,水資源總量貧乏的是祁縣6008萬m3。
1.1.2主觀因素的限制。首先,現代生態農業是將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但是農民普遍知識水平低下,對生態農業的相關技術知之甚少,因此是快速建設生態農業的不利因素;其次,現在農村生態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仍然是處在小生產地位的孤立、分散的農戶,這樣的小規模農業生產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1.2晉中市生態農業的優勢
1.2.1特色、綠色農產品具有強大競爭力。晉中市的小雜糧以其營養價值高、品質好、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享譽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晉中市廣為種植的雜糧品種有玉米、高梁、谷子、莜麥、蕎麥、黍子、馬鈴薯、黃豆等品種,植面積約為26.135萬hm2[1]。根據晉中市資源特點和優勢,大力開發綠色農副產品加工的前景廣闊,如以紅棗、核桃為主的干果系列;以蕎麥、莜麥等為主的低糖食品系列;豬、雞為主的家畜、家禽系列等。
1.2.2應用了農業物聯網指揮系統。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實現了科學監測,科學種植,幫助農民抗災、減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了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利用無線網絡監測平臺,對農產品的生長過程進行全面監管和精準調控。開發基于物聯網感應的農業灌溉控制系統,達到節水、節能、高效的目的。
1.2.3建立了生態領導機構和管理機制。晉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大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市政發〔2011〕25號)[2],把環境、生態、資源保護作為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實現晉中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為全市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2晉中市生態農業發展目標
2.1開展糧食優化項目,提高糧食產量
晉中市發展特色農產品,重點是要把谷子、小麥等的豐產方建設放在開展特色農產品的首要位置上,積極推廣標準化技術規程,把節約成本、增加效益、優質高效作為重點內容進行推廣。同時還要根據不用環境、不同作物,確定農作物的限制因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提高糧食產量。
2.2開展蔬菜設施化項目,生產綠色蔬菜
認真貫徹全省“百萬棚行動計劃”的精神,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把日光溫室、各種型號的拱棚設施以及防蟲網棚設施作為重點建設項目,再次把108國道作為軸線,建設標準設施的蔬菜園區。將晉中市建設成為全省生產精品綠色蔬菜最大規模的地基和省城人民放心的菜園子。
3晉中市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晉中市要借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的機遇,快速發展晉中生態農業。圍繞“一個目標”,推進“三個轉型”,實施“六大工程”,建設“三大基地”[3],傾力實施糧食優質化、蔬菜設施化、養殖工廠化、林果集約化、加工品牌化、生態產業化六大工程;把晉中市建設成為全國生產精品綠色蔬菜基地、山西省第一大的蔬菜基地[4]。晉中市現行的生態農業模式有城郊種養加工綜合農業模式、平川區農林牧副漁各業協調發展模式、丘陵區林果農牧共生鏈模式、庭院生態經濟開發模式等發展模式[5]。“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在晉中市取得了顯著的效益。截至目前,全市的這種生態模式已經擴大到100個溫室,不僅有顯著經濟效益,而且社會利益也是非常顯著的。使用沼氣做飯,在減少家務勞動的同時也提高了家庭環境衛生的質量,人類和動物的糞便以及秸稈在發酵之后,殺死細菌病毒,就變成了高品質的速效有機肥料,不僅可以作為溫室蔬菜的速效肥料,而且還可提供給其他農作物,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這樣生產的農產品就是綠色的、無公害的。使用此種方法有2個好處,一是充分合理利用資源,避免資源造成浪費;二是使農村環境更加清潔,同時也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降低了蔬菜的污染度。
4建議
關于晉中市生態農業發展的研究,將對全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晉中市生態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4.1開發優勢產業
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就必須調整生產結構,開發新農業產品。綜合治理農業生態環境,改造農業生產條件,為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重建生產體系提供物質支持[6]。建設特色主導產業和發展生態經濟區域經濟的基礎工程,把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資源整合起來,綜合開發利用。
4.2加快生態農業知識普及
農民是生態農業建設的主體,同時農民又是生態農業最直接的受益者。農民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是生態農業建設順利進行的基礎保證。因此,要加快生態農業科學知識普及,提高農民的綜合文化素質和生態農業技術,把農民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4.3完善生態農業的基本組織
關鍵詞生態農業;生態旅游;重慶豐都
生態農業,就是“生態合理的現代化農業”,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方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而農業旅游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是將生產、生活及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旅游方式,是一種新興產業。
1現代生態農業的特點
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一種科學性的農業,是一種注重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一種綜合性的農業。
生態農業能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是一種優化了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具有穩定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個自我維持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2國內外生態農業發展狀況
當前國外的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各國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術,重點是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其他生態類食品。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有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 000多個,其中有160多個縣級規模、10多個地(市)級規模,另有幾個省逐步發展為生態農業省。1994年國家7部委(局)聯合啟動的全國51個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順利實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過國家級驗收。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國內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國際組織對我國這一創新給予高度評價,我國已走在世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前列。
3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農業旅游發展多局限在“農家樂”項目上,多數規模不大,設施簡陋,環境較差,娛樂的方式也單一。而已形成一定規模、具有發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態農業旅游園,該園位于興義鎮水天坪村,2005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主要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觀光旅游農業。規劃發展面積250hm2。2006年,園區實現經營收入2 100萬元,其中觀光旅游收入800萬元,園區實現稅利300萬元,安置就業人口120人。
隨著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后。園區根據生態農業旅游和科技農業發展要求已投入1 000萬元改善基礎設施,但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投入相對薄弱,特別是觀光旅游道路、水、電、氣、綠化、排污管網等建設已不適應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需要。二是接待設施已不適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發展需要。園區生態農業旅游因資金制約,無法滿足接待需要和達到景區規劃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園區的資金。四是縣里未將生態旅游園納入全縣旅游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五是管理機構不健全。園區涉及多個業主發展、多個部門指導、多個單位協調,導致管理力度不大,協調指揮能力不強。
4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產業的出路
4.1各級領導重視,部門支持
我縣的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有國家級牌子,區位較好、農業發展基礎較好,打造為全縣重要旅游景區和重慶市著名農業旅游景區條件適宜,應考慮將其納入全縣旅游發展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
4.2搞好園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區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具備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點的一些功能;但與全國其他農業旅游示范點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要通過進一步規劃、改造、完善其基礎設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環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農業文化、農村文化、農村移民文化,豐富深化農業旅游內涵,帶動我縣其他“農家樂”的上檔升級,真正起到全國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的作用,促進我縣農業旅游產業化發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庫區產業發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發展等基金傾斜園區發展,主要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改善。
4.4按重慶市農業旅游景區和全縣重要旅游景區規劃打造
由全縣旅游發展基金解決一部分經費、業主籌集一部分經費,按重慶市農業旅游景區和全縣主要旅游景點定位重新規劃建設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
[關鍵詞] 生態農業 意義 存在問題 對策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基礎,以現代的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 通過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使農業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綜合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生態農業能把農業生產、農村發展和保護環境、高效利用資源等融為一體,是遏制當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經濟綜合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持續、協調、穩定”農業發展戰略的最好體現。
一、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
1.生態農業建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自上世紀50年代后期普遍出現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經營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其特點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壞了生態平衡,形成了農業的惡性循環,如種植業廣種薄收,重用輕養;林業過量采伐,重采輕造;草原牧業超載過牧,靠天養畜。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的整體惡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草地和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等等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
全國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資源基礎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巨大壓力,客觀上要求我國農業必須走一條資源節約及合理利用的道路。而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使得土地等農業資源越來越緊缺。這要求我們確立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理念,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有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減輕人口問題對資源的壓力。可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內涵式、技術型農業發展的道路,符合世界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更符合我國的國情。
1999年農業部編制了《中國21世紀議程農業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中國農業不能再走破壞生態環境、掠奪自然資源、追求短期效益的老路,必須選擇培育和保護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國生態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
2.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內外部環境的改變,我國農業目前出現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傳統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另外,我國成功加入WTO后,進口糧食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大量農產品的進口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價格,減少農民收入,加重我國農民貧困化程度。
而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它不僅有利于農民根據市場導向,增加農產品種類,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從根本上保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生態農業還有利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和資源利用率,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生態農業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綜合產業,涉及種養加、貿工農多種生產經營,可為農民提供新的就業空間。發展生態農業還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種廢棄物,做到“變廢為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發展生態農業,可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中國糧食生產從1998年的5.12億噸減少到2003年的4.367億噸。2004年上半年糧食出口106.2億美元,而進口糧食143.5億美元,糧食赤字37.3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卻持續增長,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糧食和農產品的消費將大幅度增加,而耕地不斷減少,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便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2個、生態農業示范點2000多個。進行生態農業建設的地區,糧食總產增長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單產增長10%以上。可見,生態農業是我國在新世紀促進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的一條重要途徑。
4.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呼喚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的出現。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藥,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破壞了自然界原來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農業污染使農產品中化學藥品殘留嚴重超標,致使產品質量下降,危害人體健康。而生態農業的生產原則是充分發揮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類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種或品種輪換種植的方法,注意利用天敵防治害蟲,有效地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并且生產出無污染、無公害、有益于健康的綠色產品。因而它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5.生態農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觀賞價值。生態農業以生態與環境建設為基礎,注重農業生產經營與生態狀況的協調、互補,凈化水質、土壤、空氣。所以經常處于生態農業環境條件下,人的身心狀況就會得到改善,增強抗病能力,對于減少疲勞、恢復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過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以清新的田園風光讓游客親近農業、親近自然,從而愉悅于人,陶冶情操。如北京1998年各類農業觀光園年接待游人378.72萬人次,河南省濮陽市2000年各類農業觀光園共接待游人20萬人次。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工程模式、試驗示范、生產管理以及建立植物基因庫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全國生態農業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制約著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
1.理論落后于實踐,缺乏優化、配套的農業技術體系。我國有豐富的傳統農業精華,不同地區都創建了各式各樣的生態農業技術模式。而生態農業模式本身具有較強的區域性,它必須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相適應,只有在理論成熟的情況下,才能推動和指導生態農業向縱深方向發展。但許多生態農業技術模式仍處在經驗水平,尚未進行很好的總結。
我國還缺乏生態農業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在全國范圍內仍未形成用現代農業科技裝備、支撐的生態農業格局,成果數量少且轉化率低。在技術推廣方面,因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引入農業經濟的速度緩慢。
2.生態意識較差,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認識不足。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落后,生態意識較差,只考慮開發現存資源的具有見效快、產值高的項目,很少考慮到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只重視經濟利益和眼前利益,對于提倡和實施生態農業很難接受。致使那些保護資源、培肥地力、減少環境污染等技術不易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和運用。
3.服務水平不能適應要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信息服務滯后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4.生產規模小,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的深度發展,必將走向農業產業化,但由于中國還是實施以為主的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體制,使得生態農業的規模效益難以實現,也影響了物質能量信息的多級轉化利用,故農業的規模效益問題將是生態農業發展中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5.農業政策亟待完善。農業是弱質產業,如果沒有農業政策的綜合性保護,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奪資源來維持擴大再生產,更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但目前的生態農業政策,還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國除了《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和其他一些指導性文件外,對全國生態農業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發展措施和保障機制等缺乏綱領性文件,這直接影響了生態農業建設的成效。
三、加速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通過電視、報刊、標語以及課堂教學等形式宣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宣傳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廣闊前景,形成建設生態農業的廣泛共識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氛圍。不斷更新觀念,把發展生態農業和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
2.依靠科技進步,注重高新科技含量。生態農業就是科學技術農業,涵蓋了農業的工業化,特別是生物工程技術中的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酶轉化工程、發酵工程等等。就是一種“幫助農民科學地選擇優良品種、土肥措施、排灌方式、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措施、栽培技術、作物輪作制度、農業與相應工業的合理配置等,以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增加農業產出,以及永續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才能使農業生產鏈條不斷拉長,才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才能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由此而生產的產品才具有競爭力。開展建設生態農業的關鍵技術和保障體系、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技術體系的科技攻關。同時要重視生態農業技術的示范推廣,把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加快我國生態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強化科技培訓服務,推廣典型生態農業模式。為了提高生態農業建設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要加大對基層科技人員和農民培訓的力度,建設技術培訓的保障體系。我國幅員廣闊,農業資源和生態類型多樣,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區域分異顯著,所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各不相同。各地應根據區域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特點,遵循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優勢,在各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型中,加以科學選擇、改造和運用,并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而更新、發展,以取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4.認真規劃決策,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根據我國各地域的氣候、水源、土壤、地質條件和生物多樣性等科學劃區,確定各區目標任務,并指導研究制定有利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產業決策。調整優化農業內部結構,改進耕作制度,集約經營、多業結合,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5.制定政策法規,加強基本保障。國家農業政策是各級生態農業建設的最基本保障,目前生態農業在我國剛剛起步,生態農業的綠色食品在國內市場上獲得的利益不明顯,利潤率較低,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農民多項補貼。國家更應抓緊制定相應法律法規,不斷調整和完善有關政策,保障生態農業建設的有序進行和建設成果能夠發揮作用。農民是生態農業建設的主體和直接受益者,更要鼓勵農戶投入。生態農業是涉及多學科、多層次的復合系統工程,也是多行業、多部門協作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因此各有關部門應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根據當地資源和社會經濟現狀制定生態農業建設發展規劃,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各項制度,從而使生態農業建設得以持續穩步發展。
6.培育規模經營的專業農戶和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推進經營體制創新。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是分散性經營的農民,多數人素質不高,水平低,能力弱,難以適應市場競爭,更不符合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要求。因此,要以組織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為方向,推進生產經營體制創新。按照“自愿、有償、依法”的原則,合理引導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促進土地向專業農戶集中,提高經營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注重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組織生產、推銷產品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鐵軍:生態農業建設障礙的宏觀環境探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4):11
[2]岳云:生態農業模式研究現狀及推廣前景展望[J].甘肅農業科技.2005,(12):7
關鍵詞: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新型農業
為了滿足農業生產與綠色農業的要求,我國20世紀70年代開展了生態農業方面的工作,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效果顯著,在很多地區已經設置了工作試點,在實際的技術推廣中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需要國家和農業管理人員共同努力,使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得到不斷的優化和改善。
1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技術推廣體系
我國農業技術更新的速度極快,但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并沒有隨之進步,仍然延用傳統的技術推廣方式,由政府直接負責,將國家的農業技術部門作為工作的主體。這一體系應該具有健全的職能和功能,實現對技術、人力資源以及資金等方面的統一調配與管理,在技術方面,通過專家研究討論,選擇最具推廣前景的技術成果,然后開展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機構運轉中,農業技術的開發工作與推廣工作相脫節,導致不同系統、不同部門的協調工作不妥當,工作效果不好。很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職能僅停留在銷售作物種子、地膜以及不同生產資料的階段,并沒有進行實質的技術研究與推廣,這些部門的服務工作基本沒有開展,導致生產方式與生產技術的嚴重滯后,制約了生態農業的新發展。
1.2技術推廣方式單一
現階段農業推廣然延用傳統的推廣方法,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實驗、示范、指導與咨詢等,通過這幾項工作,將農業新技術推廣到實際的農業生產中。但是這幾項工作并不能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技術推廣,沒有考慮到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方面的問題,對農業工作者以及土地的安全問題也沒有全面的考慮。單純的在農業生產前進行技術宣傳,并沒有將農業推廣貫穿于農業生產過程的始終,應該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生產中以及生產后期,做好技術宣傳與指導,避免由于工作的不全面、不合理而導致土壤質量下降、耕地衰竭、水資源大量浪費等現象發生。
1.3資金投入不足
生態農業和其他形式的農業相比較,主要區別是綜合效益最大,長遠效益明顯,很多農業生產單位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并不做長遠考慮,關注程度最高的就是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國生態農業亟待國家大量注入資金,來支持科研以及推廣工作的大規模、有序開展。我國政府目前用于農業方面的資金投入總量本來就不多,具體分配到生態農業方面的資金就更有限了,在這樣的條件下,由于部門的管理問題,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占用、挪用資金的現象,所以,能夠應用與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資金數量根本不可能滿足正常工作運轉的需要。我國和其他國家相比,用于生態農業方面的資金數量占農業總資金投入的比例過低,世界平均水平為1%,而我國的比例為0.2%。可見,資金問題已經對生態農業推廣工作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1.4人才數量不足
生態農業是一類新型的農業,只有對技術的合理應用,才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業,這方面工作對人員水平的要求很高,但是我國現階段專業性人才數量不足,學歷偏低,沒有足夠的機會接受再次培訓,限制了工作的開展。
2我國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的措施
2.1建立新型創新體系
要想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大范圍推廣,應該建立農業科技發展綱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現代化與科技化,使農民的收入增加。第一,構建創新結構體系,體系需要將企業作為創新工作的主體力量,從事主要的研究與實踐工作,將高校等科研單位作為工作的依托和保障,使不同單位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實現有效的農業技術創新。第二,技術人員和農業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效的配合與協作,避免研究與實際耕種的嚴重脫節,理論無法與實際相連接。第三,健全保障體系。基于生態農業技術的生產特點,具有較差的保密性,國家應該建立并且在實踐中逐步完善關于這方面的保密制度,保證生態農業技術的私密性和知識產權,技術人員將新技術新方法及時申報專利,提高對技術的安全保護意識,同時促進生態技術能夠在我國不斷的優化和更新。
2.2建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我國地域廣大,由于距離較遠的地區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差別較大,所以農業的種植條件也就有所不同,在進行生態農業的推廣當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需要意識到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充分考慮到地區的自然狀況,保證生態作物種植的合理性,包括:第一,對農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大家懂得如果利用生態規律,對土地資源進行高效、合理的利用,種植適合在當地種植的作物,同時,也要注重地區的生態平衡,不允許盲目種植;第二,建立信息的網絡平臺,農業工作者利用平臺,及時宣傳國家關于生態農業方面的政策和方針,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生態農業專業知識的教學與指導,使農民通過平臺獲取大量的信息與資源,來指導農業生產。
2.3加大資金投入量
國家適當進行政策傾斜,鼓勵生態農業技術創新以及技術推廣,促進技術以及投資方的多元化發展,避免只顧眼前利益,盲目種植,需要從長遠的利益著眼,重視生態農業種植的長遠效益,這些都有賴于國家持續的支持和幫助,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與農業生產部門多合作、多聯絡,通過多種渠道的投資來支持農業生產。
2.4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
設立農業生態科技研究機構以及農民培訓機構,對農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農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好員工的培訓,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對于在技術推廣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以及在創新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績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以此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
綜上所述,作為一項新型農業,生態農業技術近些年得到了持續的發展,但是在技術推廣工作中,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因素的影響,我國政府近些年對生態農業推廣工作的重視力度持續加大,在今后的技術推廣中,技術人員需要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將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貫穿于農業生產過程的始終,使推廣成效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田維舉,楊博.探析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和創新.北京農業,2012,(15)
一、實施原則
(一)回歸生活。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案例來設計教學內容。
(二)立足實踐。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要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索、發現、體驗,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從中提升語文素養。
(三)著眼創新。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語文學科課程相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二、課型簡介
(一)“專題整合型”
案例:《鳥》專題――觀鳥、詠鳥、贊鳥(八年級下)。
準備:背誦詠鳥詩;熟讀《白鴿》《空山鳥語》,寫好讀后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寫鳥的詩歌、散文。
活動:
觀鳥 出示收集的鳥的圖片,感受鳥的外形美。
詠鳥 誦讀詠鳥詩文,領略關于鳥的文學精品。
贊鳥 請學生寫詩文來贊美它。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設置了十個專題,分別是《狼》、《荷》、《長城》、《漢字》、《鳥》、《葉》、《氣象物候》、《廣告多棱鏡》、《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和《我心中的語文》。從選材上看,這十個專題范圍非常廣,和自然、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為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是溝通學生與社會的橋梁。
(二)“實際應用型”
案例:我愛文學――制作讀書卡(七年級上)。
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我愛文學”活動,我們可以請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由此開展主題活動。
活動: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進行深入研究,想想自己最喜愛這本書的原因是什么,我該怎樣把它介紹給大家,讓大家都愛看這本書。同時在閱讀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和自己的感悟等寫下來,完成讀書卡。
篇名: 出版社:
作者: 國籍:
內容梗概:
我的摘抄:
我的感悟:
這樣的活動,把生活和學習緊密結合了起來,學生在充滿活力的氛圍中學習,綜合素質的提高當然就更快了。在課文中,很多材料我們都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如名著閱讀《水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及綜合實踐活動《走進圖書館》等。
(三)“拓展延伸型”
案例:《阿里山記行》(八年級上)。
1.分組上網、走進圖書館搜集臺灣的相關歷史及風物人情。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3.暢所欲言,談談對寶島臺灣的認識。
4.結合熱點時事談談對、國家民族統一等焦點問題的認識。
通過深入了解臺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家、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現行的蘇教版教材中類似于《三峽》、《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怪現象》等都可以設計類似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四)“關注生活型”
案例:遠離煙毒,走進健康。
1.主題:“遠離煙毒,走進健康”的實踐活動方案來自于學生生活,產生于他們對生命的熱愛。
2.研究過程:①網絡調查組進行有關“吸煙與被動吸煙危害”的資料搜索;②針對“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健康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采訪保健老師;③對自己所在的居民小區進行《吸煙與健康問卷調查》。
當然平時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比如“限塑令”、“秸稈焚燒的危害”等,如果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那么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將很有好處。
(五)“科技創新型”
新版的蘇教語文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關注了科學,在7-9年級的每冊課本的最后一單元基本都是科學小品,旨在讓學生關注科學。
案例:關于“生態農業”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長安初中)。
研究內容:①生態農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生產模式?有哪些具體的形式?②生態農業產品人們是否能夠接受?對農村經濟有什么樣的好處?
③我地的生態園是如何實施生態農業生產的?前景如何?
④世界各地有哪些成功的實例?
研究過程:第一小組利用書籍、網絡等媒體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以及有哪些具體的模式;第二小組進行社會調查,看人們對生態農業的了解程度及生態產品的銷售情況;第三小組到調查當地的生態園是如何實施生態農業生產及前景;第四小組調查我國及世界各地是如何開展生態農業的,有哪些成功的實例。
總結匯報:①各小組匯報調查研究成果;②觀看各小組制作的小報、PPT,并進行評比;③同學們暢想:如果我是一個村的村官,將如何帶領大家搞好生態農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特殊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在我國具有比世界其他國家更為重要的地位。盡管我國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讓占世界總數22%的人口豐衣足食,但人口規模迅速擴張、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等問題,使我國農業發展面臨多重危機。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生態農業產業化是遵循發展農村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增殖相協調的原則,基于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當地生態、區位優勢及產品的比較優勢,在農業生產與生態良性循環基礎上開發優質、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經濟、環境效益高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它通過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系列化加工、網絡化鏈接、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使農業和農村經濟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循環軌道。生態農業與產業化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是對小農經濟經營形式的革命。實行生態農業產業化,把千百萬分散的小農戶聯結起來,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形成大規模的產業群,延長產業鏈,實行產品的深度開發,從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通過對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組織制度的創新和改造,可在更大范圍內和更高層次上實現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促進農業與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生態農業產業化同農業產業化一樣,均可突破所有制界限,把國營、集體、個體融合在一起,形成多組織、多方位、多層次的經營體制,可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形成跨鄉、縣、區、省甚至跨國的聯合企業可突破行業部門隸屬關系的界限,將農、工、商、貿、科教等諸行業部門連結起來。2011年,我國已有340個縣(農場)創建了479個標準化基地,種植面積1.1億多畝,生產總量6547萬噸,對接龍頭企業1256家,帶動農戶1686萬個,每年直接增加農民收入8.4億元以上,2010年基地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100%。七年來,全國綠色食品系統以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設為抓手,走出了一條以品牌化帶動標準化、以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農業效益的新路子;推行“以品牌為紐帶、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農戶為基礎”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基地建設與產品認證、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實現了有效對接,強化了企業和基地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改善和穩定了農企關系,成為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重要舉措,不僅有效地把“小生產”和“大市場”聯接起來,把標準化與品牌化結合起來,把質量安全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發揮了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作用,成為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而且有效保護和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成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
二、農業龍頭企業實施生態品牌化戰略是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路徑
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至少有兩條路徑,其一是依托生態農業資源發展相對獨立的循環經濟模式,其重點是解決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兼顧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如贛南的“豬一沼一果”模式等。其二是在原有的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上,促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等健康農產品,通過農業龍頭企業實施生態品牌帶動生態產業的發展。顯然,前一種模式的優點是立足特色資源、變廢為寶,但產業化程度不高,類似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后一種模式的優點是容易產業化,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更為明顯。而龍頭企業是生態產業化發展的關鍵角色,具有引領市場、帶動農戶生產的重要功效。農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伴隨著其實施生態品牌的進程。從我國發展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的現實操作層面來看,通常是政府管理機構鼓勵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申報綠色農產品標志、有機農產品標志,申報企業也必須具備前期基礎,即兩年農業產品生產基礎,有一定規模且符合生態條件的生產基地。因此,現有的農業企業實施生態品牌戰略是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的主要路徑。2008年,江西省120家省級龍頭企業實施生態品牌戰略,即綠色食品認證,占比30%;15家國家級龍頭企業成為綠色食品企業,占比80%,“雙十”食品企業實施生態品牌戰略占比約39%。江西省綠色農產品產業隨著龍頭企業發展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態勢。截至2010年7月底,江西省綠色食品企業達218家;綠色食品產品總數達685個,居全國第十位;全省擁有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47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900多萬畝,列全國第二位;綠色食品合格率達99%;綠色原料基地帶動農戶190.2萬戶,戶均增收500多元。江西地處經濟欠發達的中部地區,是傳統的農業大省。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以鄱陽湖為核心,以鄱陽湖城市圈為依托,以保護生態、發展經濟為重要戰略構想,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范區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先行區。國務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標志著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種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對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涉及9市38個縣,面積5.12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國土面積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經濟總量占江西省60%。農業是該經濟區重要的產業。長期以來,鄱陽湖是江西的“魚米之鄉”,是全國糧、棉、油優質產區,也是江西省水產品商品率最高、出口水產品和外銷水產品最多的地區。許多農業龍頭企業開始大規模實施生態品牌戰略。例如,南昌國鴻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無公害生豬,進賢縣軍山湖魚蟹開發公司生產的綠色食品大閘蟹等。顯然,江西省農業龍頭企業實施生態品牌戰略成為推進生態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從全國情況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伴隨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興起,我國開始出現農業龍頭企業創業熱潮,它們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等經營模式,連接農戶走向市場,從而發展成為引領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企業龍頭。2009年初,全國農業龍頭企業有8.15萬家,其中,已經發展成熟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有1222家,而與此同時,至2010年,在農業企業中,新認證綠色食品企業2526家,產品6437個,分別比2009年同期增長6.4%和3.9%。與此同時,這些企業中一部分條件良好的企業快速實施生態品牌戰略,2009年,全國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企業總數為6391家,產品總數為16748個,分別比2009年同期增長5.1%和4.4%。新認證有機食品企業372家,比2009年增長7.9%。全國有效使用有機產品標志企業1202家,產品5598個,分別比2009年增長19.8%和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