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8: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外閱讀的原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 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文學名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013-03
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修養是競技體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體育運動技術學校中,文化課尤其是語文的學習常常被學生忽視,因此,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更無從談起。面對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困境現狀,如何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督促他們養成終身讀書的良好習慣,已成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原因
青少年運動員相較于普通中學生來說,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因此,對青少年運動員的語文教學要因材施教。語文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閱讀、說話、寫作、理解能力的重任,對青少年運動員語言技能的提高、人文素質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運動員認為語文學科對自身的發展無關緊要,厭學情緒十分明顯,語文成績不理想。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增加課外閱讀量可以更好地完成課業知識的積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增強學生思想意識,養成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課外閱讀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量極其匱乏,對文學作品的了解僅限于語文課本和電視劇,人文素質修養有待提高。
當今學生閱讀量匱乏的現象比較普遍,國內有多位教學工作者對此問題進行過詳細分析討論。艾青玲老師認為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小,閱讀面狹窄,課外閱讀得不到家長、學校、社會的支持;丁瑜斯老師認為我國中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表現出閱讀時間少、閱讀面狹窄、閱讀目的不正確、閱讀的層次不高的閱讀現狀;鄭慧生教授通過問卷形式調查不同層次和處所的中學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并不理想。筆者綜合分析發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青少年運動員把精力放在玩網絡游戲、看娛樂視頻、線上聊天交友上,沒有把時間用在閱讀上。由此影響了他們的學業,影響其健康成長。另外,作為職業體育運動技術學校,與普通中學學習條件存在差別,青少年運動員沒有條件也少有時間去增加閱讀量。加之,增加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的工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他們擔心讀那些“沒用”的書可能會影響孩子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學習與訓練。綜合以上原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須具體分析并對癥下藥。
二、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調查分析
青少年時期是增長知識和見識,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但判斷力欠缺,容易被流行的直觀的實物吸引,而對傳統文化、文學經典等需要深究的內容缺少興趣。
在我們班以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了一次課余活動的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分析出,青少年運動員在課余時間安排上主要以娛樂為主,看電視、上網聊天、玩游戲的人數占到83%,僅有13%的人會進行課外閱讀活動,這說明大部分青少年運動員尚未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這是從事運動員語文教學的教師提高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首要面對的棘手問題。筆者認為,造成這局面的原因如下。
(一)課外閱讀時間明顯不足
青少年運動員日常訓練占據大量時間,且課內學習課業負擔比較繁重,這是他們沒有空閑時間增加課外閱讀量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這是客觀事實,在廣西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校,青少年運動員將學習的黃金時間(上午)用于日常體育運動訓練,而課程教學被安排在下午和晚上,這導致學時少,學習時間被安排得比較滿,學生很少有空余時間和精力分配給課外閱讀。雖然日常訓練和課程安排如此緊湊,但他們還要經常外出參加比賽,要額外花去更多的時間。只有在假期或者學校安排的時間內獲得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時間明顯不足。
(二)在意識上對課外閱讀存在偏見
除時間外,青少年運動員和家長不重視課外閱讀的態度也是造成閱讀量匱乏的原因。他們認為,增加閱讀時間和閱讀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與訓練。對學生來說,他們沒有閱讀的意愿和動力,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沒有一個確定的閱讀目標。在閱讀時間和內容上沒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在閱讀方法上,不懂得做讀書筆記,不會整理閱讀資料,更不會分享和交流閱讀心得。對家長而言,青少年運動員的家長大部分是工薪階層,他們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還要花時間處理家庭瑣事,很難有時間來督促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加之家長本身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總的來說,家長對課外閱讀存在偏見,將課外閱讀視為看“閑書”。即使有的家長鼓勵孩子多讀書,但也只是從提高某課程學習成績、參加某項競賽需要的角度考慮,推薦的閱讀內容只局限在“同步輔導”“作文大全”“課程配套練習”等,而對青少年運動員讀書興趣的培養、素質的提高、視野的開拓方面并未十分關注。
(三)把課外閱讀與娛樂休閑相混淆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使文化傳播跳出了紙質書籍,人們可從電腦、電視、手機等傳播載體獲取信息來滿足精神追求。筆者以筆者所在年級為樣本,進行了一次關于學生課外閱讀內容方面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青少年運動員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課余時間花在娛樂休閑閱讀上,而經典文學作品對其吸引力很小。青少年運動員對科普讀物和文學名著不感興趣,只有24%的人愿意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閱讀以上兩種大眾提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青少年運動員更愿意花時間閱讀卡通動漫和網絡小說。同時還應指出的是,由于提高學業成績的迫切性,一部分學生也會閱讀教輔用書,但這可能與家長的強烈要求有關,也沒有更大的主動性,而且這些閱讀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外閱讀。
三、增加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的對策
(一)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出來,他們的閱讀量自然而然會有所提高,同時人文素質也得以提升。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如何在課堂上培養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興趣,筆者認為應做好語文課本內容與課外讀物的恰當銜接。在語文課本上會有摘自文學名著的課文,在講述這些課文時多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和趣聞軼事,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來龍去脈。以對某篇課文的興趣作為點,拓展到對這篇名著的興趣,繼而發展到對文學作品整體的興趣。這種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循序漸進的培養方法,可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并增強興趣。同時還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在課堂上讓平時有課外閱讀愛好的同學分享閱讀感受,表揚他們通過課外閱讀開拓視野,以此激勵缺乏課外閱讀的同學嘗試閱讀,充分調動全班同學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改變青少年運動員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
如果只有語文教師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而學生家庭教育對課外閱讀重要性意識淡薄,那么勢必影響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積極主動性的培養。因此改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偏見,爭取和家長攜手創造健康的閱讀環境。家庭教育作為青少年運動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閱讀環境受家長對閱讀的態度和家長文化水平等影響顯著,在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興趣的同時,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與家長交流溝通,改變部分家長“課外閱讀可有可無、課外閱讀影響學習”的錯誤觀點,讓家長明白閱讀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營造健康的家庭閱讀環境時,如果家長能夠將娛樂時間花在課外閱讀上,為孩子做出表率作用,帶領孩子一起課外閱讀,并互相分享讀書心得,那么將對孩子的閱讀行為起到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就會使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積極向青少年運動員推薦課外閱讀內容
高爾基曾說:“熱愛書吧,它是人類的朋友。”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朋友有好壞之分,書籍也不例外,書籍的選擇對青少年運動員而言至關重要。青少年運動員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確定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還不完全具備判斷是非好壞的能力,在選擇課外閱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并不適合自己的讀物。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還要做好書目推薦工作。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會根據教學大綱和自身閱讀經歷,結合青少年運動員年齡學段、閱讀興趣等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推薦課外閱讀內容。推薦課外書目的工作不是對書籍的簡單羅列,而是要根據書籍的內容、學生心智特點和“教書育人”宗旨進行綜合考慮。就筆者所帶兩個班級小五和初一為例,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課外閱讀水平還處于初級階級,如果推薦《詩經》《論語》等文言文著作就會造成學生讀不懂,產生課外閱讀困難,就會很費力且感到痛苦,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因此,筆者會為小學五年級的同學推薦容易產生閱讀興趣的寓言神話故事以及培養道德情操的短故事,諸如《哈佛家訓》等。《哈佛家訓》每一章都有不同數量的小節,而每一小節都是不同人、事、物的短故事,是一部較好的勵志書。書中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句話都有可能觸動學生的內心,從而使學生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這為該年齡段青少年運動員人生價值觀的確定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不僅要培養其閱讀興趣,而且要將推薦書目的工作與寫作教學工作相結合。在此情況下,筆者會推薦內容精彩、人文性強、寫作有特色并與語文課本有聯系的名篇佳作,諸如《朝花夕拾》《魯濱孫漂流記》《繁星?春水》等。其中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纖柔、清新秀麗的語言寫成的《繁星》《春水》兩本詩集,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通暢而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為初一年級寫作能力的提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初一年級的學生無論身體與思想都處于青春期的成長期,或許有些許叛逆與沖動,但我們要充分結合其特點,尤其運動員自身特點,適當引導他們閱讀刊物。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初一學生相對比較喜歡《讀者》《青年文摘》《故事會》等刊物,里面的故事相對更能吸引他們,而且通俗易懂,但是在初中這個年齡階段,已經可以適當接觸四大名著和一些文學作品了,因此,在教學課堂中,可結合課文作者和課文內容,適當引導他們去讀這些作者的作品和與這些課本內容相關的著作。
目前,在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困境下,要認清原因,繼而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增加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首先,要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按照“由點到面、由面到體”的培養方式,由課本課文循序漸進到文學名著。同時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多鼓勵多表揚。其次,要改變青少年運動員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構建家校結合共同培養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再次,要正確引導,向青少年運動員推薦課外閱讀內容,綜合考慮,因材施教,篩選出符合當前年齡學段的最適書目,培養出熱愛讀書、道德品質佳的優秀青少年運動員。
【參考文獻】
[1]艾青玲.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與分析[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3(10)
[2]丁瑜斯.重視課外閱讀 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 現狀分析 對策
通過多年的教學觀察發現,現在的初中生不喜歡閱讀,好多學生以完成作業為目標,課外閱讀的時間少之又少。由于種種原因,初中語文學習走上了應試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課內,輕課外;重講授,輕閱讀;重死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這種情況既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不斷探索語文課外閱讀的新方法,從而將閱讀教學尤其是課外閱讀真正落到實處。
造成目前課外閱讀情況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幾點。
一、閱讀時間少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做題上,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
二、社會、學校、家庭沒有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和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目前的一些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學,校園文化建設薄弱,圖書少或者圖書不能充分被學生利用,學校也沒有相應的號召和引導。另外好多語文教師及家長自身的閱讀狀況難于承擔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重擔。教師、家長本身不是一個閱讀的愛好者,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就無從談起。
三、學生興趣的轉移
目前初中生的課余時間大都花在看電視、打球、上網聊天等自己喜歡做的事上了。學生對以攝取知識為目的的課外閱讀普遍不感興趣,認為“那些書難看”,而寧可把時間用在無聊的“隨便玩”上。
要解決上述課外閱讀中的問題,我認為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觀念問題。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將無從談起。要轉變農村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的被動現狀,首要的是要做好幾個觀念的轉變。
轉變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觀念,真正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建設標準的閱覽室,配備多種多樣能滿足學生不同閱讀需求的圖書;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素質,為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語文老師本身明確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時,語文教師還一定要多讀書,只有自己知識豐富了,才能有效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這樣,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展才能夠順利進行;轉變學生及其家長的觀念,根本上解決學生課外閱讀的制約因素。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必要地溝通,使家長真正理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讓家長配合學校,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督促。
2.閱讀方法問題。
初中學生課外閱讀時間有限,方法指導就顯得特別重要。閱讀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講授,使學生掌握瀏覽、略讀、選讀、跳讀和精讀等基本閱讀方法并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加以運用。同時要教給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選用適當的閱讀方法,培養自己的各種閱讀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進行摘抄、寫體會、向別人轉述等活動,以促進讀、寫、說能力的全面發展。
3.效果問題。
教師在布置好課外閱讀任務后,一定要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查,避免課外閱讀流于形式。如可讓學生做讀書筆記,讓學生將自己所讀材料的主要內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學生既積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師檢查課外閱讀。還可采用課前幾分鐘研究,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在領會理解所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這樣既檢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又鍛煉了學生的復述能力、心理素質等,以此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4.興趣問題。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一種最重要的成分,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獲得較大的成功;同時,這種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進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二者之間相互促進,使學習活動更加活躍、有效,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課外閱讀也不例外,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需求是廣大語文教師需重視的一個問題。
為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或推薦閱讀材料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愛好差異、文化基礎差異等因素,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種類、多形式的閱讀材料供學生去選用,避免只提供給學生純文學的東西。
總之,初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課外閱讀意義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綜合判斷、分析等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語文素養,提升精神境界,達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孟慶煥.中學生閱讀的現狀與對策.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4.
【關鍵詞】課外閱讀 現狀調查 策略
一、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結果與原因分析
筆者所在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本校剛剛由城中村轉為城市人口的學生占學校人數的60%;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占30%;另外10%是較遠鄉村學生。前不久,筆者對所在學校七級共100位學生進行了課外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具體結果如下:
(一)、課外閱讀時間嚴重不足
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平均每周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占22%,平均每周閱讀2小時以上的學生占15%,平均每周閱讀1小時的學生占37%,甚至還有26%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
究其原因:1、由于學業負擔重,各科作業較多,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被擠占。尤其是剛進入初中一下要應對八門文化課的七年級學生和備戰中考分秒必爭的九年級學生。2、大眾文化的負面影響。影視文化代替了課外閱讀。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的活動為看電視和上網。3、閱讀氛圍不濃厚,業余時間正確引導從而使得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減弱。
(二)、課外閱讀目的實用性、消遣性強
調查數據顯示課外閱讀的目的:為了提高文學修養占9%;為增長知識的占45%;為便于與人交流的占10%;為消磨時間的占36%。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后應該“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但從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實用性目的和消遣性較強,失去了閱讀本身的陶冶情操和了解社會,感悟人生的意義。
學生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應試教育的束縛。學校、家長稱課外閱讀書籍為閑書,不讓學生去碰、更不允許帶入教室。“學生閱讀中的主體意識在逐漸喪失,逐漸淪為被動閱讀者”①。這無疑是一種人才培養上的短視行為,不能不說是語文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三)、課外閱讀書籍選擇面較窄,隨意性大
學生購買的課外書籍中有45%為新課標規定的必讀篇目;25%為消遣性讀物,如漫畫、青春小說、故事會等類圖書廣受歡迎;12%的喜歡讀科幻類書籍,剩下的18%則為期刊雜志,如《中學生》、《課堂內外》等。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是存在有片面性的。片面地認為與學習相關的就是課外書;片面的認為課外書是新課標要求的必讀篇目。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選擇課外書時有從眾心理,追求時尚,流行什么看什么,閱讀趣味少了個性。深究原因,一是升學考試促使閱讀本質的蛻變,讀書變的急功近利為考試而讀書。再者,老師對課外閱讀從不過問,任由學生想讀什么讀什么,閱讀書籍良莠不齊,學生的閱讀完全處于一種放任的狀態。
(四)、課外閱讀方法單一
綜上各種問題及原因,“課外閱讀情況并不樂觀,閱讀量少,閱讀名著的同學少……閱讀質量也不高。”② 城鄉結合部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極不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不當閱讀和閱讀不足不僅影響語文課的學習,同時還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針對城郊初中生課外閱讀存在問題實施的對策
(一)、明確閱讀目的,了解閱讀重要性
要想更好的進行課外閱讀,首要明確閱讀的目的。《閱讀學新論》指出:“閱讀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緣文會友的交往行為,是書面文化的精神消費,是人類素質的生產過程。”③閱讀是一種多維互動的交流活動,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讀者之間的三極碰撞和交融,有著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實質。只有學生放下功利的心態,端正閱讀態度,在教師的引導下真正進入這個五彩紛呈的世界,去認知,去感悟,去品鑒,才能獲得語文素養和精神境界的雙層提高。
(二)、介紹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優秀的閱讀者區別于一般閱讀者的主要特征表現在擁有多種有效的閱讀策略。”④成功的閱讀教學關鍵在于提高閱讀效率。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能,我們必須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記下來,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檢查學生讀書筆記,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并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2、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續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縣各級刊物及校刊投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3、分層次引導,合理推薦書籍
由于是義務教育,初中學生都從小學直升上來,水平參差不齊,語文閱讀時就應該有所選擇,分層次指導。一般我們都分成上、中、下三檔。
素質較高的讀名人傳記、世界名著、短評政論、精美散文,以提高思想水平,擴寬語文視野,淀積語文素材為主。中等的以閱讀短篇小說、時文游記、作文指導、報紙雜志為主,目的是了解各類文章結構,積累文學詞語,奠定初步的語文基礎。學習困難生以閱讀漫畫書、圖文并茂的雜志、連環畫、神話科幻故事為主,目標是喚醒讀書欲望,引起閱讀興趣,由無知的境界導入語文殿堂。這樣分層的結果,控制好閱讀的質,照顧了學生不同層次的不同要求,高層次的得到滿足,低水平的不致于寡味無聊,大家各得其所,其樂融融!
(三)、創造校園閱讀氛圍,讓學生進校聞書香
1、班級設立“讀書角”
由于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的特殊位置,學生家庭中藏書量也極為有限,閱讀資源匱乏。可以在班里創設“讀書角”,教師指導學生有選擇的從家里帶來正能量的書籍擴充讀書角。每班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創設了資源共享的平臺,豐富了閱讀資源。
2、開放學校閱覽室和圖書室
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豐富的圖書及報刊雜志資源,讓學生分班辦理閱覽證,每周按時借閱學校書籍,保證在學生在校內能借閱到自己想讀的好書。
3、開設閱讀課,填寫讀書卡
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安排,開設閱讀課,讓學生帶來自己愛看的有益書籍。并在不影響閱讀興趣的前提下,為提高閱讀效率,填寫讀書卡。
4、組織系列讀書活動,形成良好閱讀氛圍
學校可以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所得或感受,或舉辦展示會,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或開展讀書征文活動等,各項活動。通過這些有趣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愛上讀書。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閱讀主,樂于閱讀,那么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偉杰.閱讀教學:培養自主的閱讀者【J】.當代教育學,2003年(7)
一、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為了解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筆者以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三所農村初中(劉老莊中學、徐溜中學、凌橋中學)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了300名學生進行調查。
我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問卷288份。通過觀察、調查問卷、統計分析等方法,我發現農村初中課外閱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閱讀時間偏少,閱讀量不夠;閱讀目的不明確,主動性不強,有一味追求情節刺激的現象;閱讀方法不恰當,大多數草草了事,不能有效 “輸出”。
二、農村初中課外閱讀存在問題原因探究
為什么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會出現上述種種情況?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個因素:
1.思想陳舊,認識不足
應試教育大背景下,面對升學壓力,教師不愿下力氣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總盯著眼前分數,大搞題海戰術。學生和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提升成績費時長,見效慢,寧愿沉浸在題海中。
2.資源匱乏,指導不夠
因為種種原因,很多農村初中圖書室藏書少且圖書陳舊,一些新鮮的優秀讀物學生沒機會在圖書室找到。雖然有些農村家庭生活條件已改善,但給孩子買課外書的寥寥無幾。一線教師每天面對“本山卷海”,還要應付各類檢查匯報,所以即便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也很少對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指導。
3.評價失衡,機制不全
面對“只看分數,不顧過程”的評價方式,有的老師直接印發一些詳細分析主要內容、人物形象、寫作特色的導讀材料,不讓學生們讀名著,只讓他們死記硬背。此外,缺乏合理的評價機制,也是影響農村初中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農村初中有效課外閱讀的策略
面對前文所述的種種現象及原因,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都有可為之事。但限于本文的篇幅,筆者只從教師層面來探討開展農村初中有效課外閱讀的策略。
1.有效選擇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知識越多,他的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就越容易,他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威信和信譽就越高,孩子們就越把他當作知識之源而被他所吸引。”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他必須先做一個真讀書、愛讀書的讀書人,有大量的閱讀實踐,有豐富的閱讀經驗,有可人的閱讀體悟,他才能成為學生的閱讀榜樣,才談得上選擇策略的有效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智還未成熟,不能清楚地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辨識哪些是能讀的,哪些是對自己有害的。而教師在學識、閱歷等方面都優于學生,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推薦和自己的經驗,向學生推薦相關閱讀書目。教師在確定推薦書目前,還要將所推薦的書籍讀一讀,這樣才更有發言權,才能更好地為學生解疑釋惑。
除了教師的選擇推薦,學生能自主進行有效的選擇才是根本。一方面,教師要交給學生挑選書籍的基本方法,如看作者(譯者)、出版社,翻閱目錄、前言等;另一方面,針對農村初中的實際,還可以鼓勵、幫助學生走進大書店,徜徉于大書海。去年寒假前,筆者曾布置一項社會實踐作業――和家人一起逛書店,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有效質疑策略
宋代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這就是“存疑而讀”, 即“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又帶著問題去閱讀探究。循環往復,才能將閱讀縱深推進”。怎樣才能做到有效質疑?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西游記》時,曾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教師建議學生從人物、情節、寫法等角度發現問題,也可以于矛盾處設疑。其次,學生自主閱讀,自行設計問題,小組匯總后進行初步篩選,然后交給老師。最后,老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評價,保留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
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不能打擊那些所提問題不合適的同學,要保護他們的質疑精神。如有學生問“為什么這塊仙石孕育出的是一只石猴,而不是其他生物?”筆者在課堂上沒有討論這個問題,但私下和他進行了交流。第二、防止目的偏差的閱讀,即注意力被某個細節所左右,而忽略實質性內容。如問“如來帖子上的‘嘛呢叭咪恕是什么意思?”他的注意力被如來帖子上的字所吸引,而忽略了孫悟空被壓這個情節。
3.有效課堂策略
有效課堂策略的主旨,是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上好輔助課外閱讀的課,包括導讀課、自讀課、討論課、展示課等。
導讀課,主要解決閱讀方法、閱讀計劃、閱讀要求等細節問題,從技術層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自讀課,師生共讀,同期閱讀,同步指導,從實踐層面提高閱讀效率。討論課,按計劃研討師生提出的問題,形成自己的認識,預備在展示課上使用。展示課,展示階段性閱讀收獲。
4.有效評價策略
通過評價,教師不僅可以確定初中生具備怎樣的閱讀基礎,還可以了解課外閱讀的真實情況,引導課外閱讀的方向,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結合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的評價建議,筆者認為應進行多角度評價。
一是動機。初中生閱讀課外讀物的動機不盡相同,有的因為興趣,有的想追求刺激,有的為了消磨時光,有的純粹為考試,也有的希望提升個人能力素養。通過評價,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追求合乎價值規范的動機,減少不良動機。
二是內容和方法。評價課外閱讀的內容,不僅關注書籍的內容是否適合、主題是否有益,還可以考察學生在某個時間段內課外閱讀書籍的數量和范圍的廣度。評價課外閱讀的方法,主要看初中生能否依據不同書籍類型、不同閱讀目的適時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
【關鍵詞】課外閱讀 現狀 對策
一 、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研究
(一)閱讀態度
當前,大多數小學生都認識到課外閱讀活動的重要意義,并且也相應地開展了課外閱讀活動,相當部分的學生會自覺自愿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但是受到課業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因素的影響,有少數學生,或者教師及家長會認為課外閱讀可能擠占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效率。因此,對課外閱讀活動持觀望的態度。
(二)閱讀興趣
影響小學生閱讀興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課外讀物是否符合小學生的閱讀需求以及課外閱讀的形式。課外讀物的種類多樣,通常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動漫、名著為主,一部分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主要是以自身的興趣為基礎,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大部分小學生之所以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是希望通過課外閱讀補充課堂內容,增長文學知識。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是一個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動機去開展的,而不是因為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使然。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的小學生是在教師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動地進行,這種背景下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難以得到保障。
(三)閱讀習慣
當前,雖然大部分小學會在固定的時間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但仍有很多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課外閱讀的意義,不能科學地進行課外閱讀規劃。就閱讀時間而言,每天超過一小時的人數非常少,閱讀場所的選擇缺乏科學性。在閱讀方法上,大部分學生還是會從頭到尾讀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篩選能力上相較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一部分學生會通過翻閱工具書尋找答案,或者向家長、教師尋求幫助,但仍有許多小學生會直接跳過問題,如此一來,使問題持續積累得不到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摘抄和筆記以及閱讀后進行讀后感寫作是輔助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許多小學生不會或者不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與家長有必要對學生課外閱讀良好習慣進行幫助與引導。
(四)閱讀環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壓力等因素影響,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關注度普遍不高。與此同時,受社會活動、時展等因素影響使得大多數家庭閱讀氛圍不濃。再次,學校與班級閱讀交流頻率不高,教師的輔導與幫助欠缺都影響到小學生的閱讀效率。
二、課外閱讀的改進方法探討
(一)幫助建立正確閱讀態度
只有正確地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自覺自愿地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獲。作為小學教師,應以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對學生的情感、興趣各方面進行關注與培養,在課內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重視科學的閱讀評價。例如鼓勵學生在課堂閱讀中尋找問題,并自主分析問題與找到問題的根本,多以鼓勵性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閱讀的信心,同時對學生的優點進行發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對學生閱讀積極性進行提升,幫助小學生養成端正的閱讀態度,以及終生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結合兒童文學,提升閱讀興趣
小學生因其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喜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閱讀需求,指導與提供學生閱讀優秀作品.讓小學生在作品當中進行角色、故事、情感的體驗,將課外閱讀的體驗當作一次充滿樂趣的旅途。作為教師與家長,要協調小學生選擇有價值的課外讀物。相對于其它讀物,兒童文學作品中對“真、善、美” 的表現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作品通常由一個個完整的故事組成,角色特點鮮明,包含了喜怒哀樂的豐富情感,還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內容,這些情感的體驗更符合小學生知識架構與審美情趣,促使小學生主動積極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愛上閱讀。
(三)通過多種方法,培養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課外閱讀活動的時間,課外閱讀活動的場所,課外閱讀的方式(是否會做摘抄、在書本上劃上標記),課外閱讀過程中遇到生字生詞的處理措施,以及課外閱讀活動感受分享等等。要培養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動筆的習慣。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閱讀時,通過將喜愛的語句進行標注或者抄寫,在閱讀間隙思考為什么這些語句會帶給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難點時通過摘錄下來或者標上記號方便自己查閱資料或者向他人請教。帶著疑問進行閱讀,帶著解決問題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閱讀完后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記錄下來,如此對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寫作能力也得到了相應提升,這種一舉兩得的閱讀習慣,何樂而不為?其次,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實現閱讀信息的分享。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喜歡扎堆討論,在閱讀一本好書后,可以鼓勵學生推薦給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個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薦給同學進行閱讀的原因。如此一來可以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促進課外閱讀的交流和溝通,使小學生實現博采眾長,補己之短,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四)家校聯合,創造閱讀環境
影響小學生閱讀的環境主要有來自學校和家庭兩部分。來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對小孩課外閱讀的支持程度,是否參與小學生閱讀活動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與及家庭閱讀氛圍等因素。來自學校的因素主要是學校或者班級閱讀交流活動的開展,學校閱讀資源是否滿足閱讀需求,以及課外閱讀中出現問題,教師是否能及時有效地幫助解決。家庭與學校作為小學生成長與發展的主要空間,要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創造良好閱讀氛圍。作為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影響者,父母也要有意識地進行閱讀習慣培養,加強與學生的閱讀互動,通過閱讀作為情感的紐帶,開展親子閱讀等活動,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學校方面要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通過進行放映活動、讀書交流活動、作品研討活動給予學生展現自我與學習他人的良好機會。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在感受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的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承受著新世紀不斷變化下社會環境帶來的嚴峻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的小學生不僅要在課內教學活動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在課外也要廣泛涉獵,對自己的綜合能力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潘蔚賢.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課堂指導策略初探[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0.3(3).
但是,大部分農村中學生的閱讀僅限于課本,極少有學生有課外閱讀的習慣。即使有少數學生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大都以消遣為目的,讀些“武打小說”和“言情小說”之類,閱讀時也只注意故事情節,無語言積累意識,更談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和審美樂趣。
目前,制約農村高中生健康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圖書資源匱乏,學生難以得到優秀讀物;另外,其他學科的教師普遍認為課外閱讀占用了時間,耽誤了學習,所以反對或限制學生課外閱讀,使多數學生不能光明正大地進行課外閱讀,更顧不上閱讀的效益與質量,不能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基于這兩點原因,我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開展課外閱讀,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
一、激發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主要靠語文教師的培養和引導。要從認識著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輔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用古今學者勸人博覽群書的名言警句啟迪學生,以酷愛書籍,通曉各學科間的生動事例教育學生,體會廣泛涉獵的必要。
開展課前5分鐘演講活動。每節語文課課前5分鐘讓兩位學生發言,或講名人故事,或說說自己讀了某篇文章的感受。這項活動能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興趣,讓學生把閱讀當作每天的必修課,久之,就會養成了習慣。
二、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健康的、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好處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所以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1)統一讀物,便于指導。初始時,教師可從課外讀物中選擇幾篇同一主題的感人文章印發給學生,指導學生邊看邊思考:文章寫了哪些人?哪些事?表達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節操?哪一情節最能打動你?讀后你有什么感受?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班上交流。
(2)支持學生自由選擇讀物。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就要適宜地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物。對于學生自由選擇的讀物,我也給予宏觀上的指導,教會學生選擇內容積極的讀物閱讀。如《格言》、《讀者》、《中學生閱讀》、《青年文摘》、《新青年》、《世界之窗》、《美文》、《小小說選刊》等。也可建議學生自己訂閱一些報紙。
(3)結合課文推薦課外讀物。教師要做有心人,平時積累有關材料,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如學習了課文《〈吶喊〉自序》后,介紹學生自讀魯迅小說集《吶喊》,學習了《祝福》后,介紹學生自讀《彷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魯迅的思想發展歷程。除了自己向學生推薦讀物,還發動家長、學生互相推薦好的作品,鼓勵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內,并給予鼓勵,以強化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著作。為了不占用學生在校的時間,放假時間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著作閱讀,如《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子夜》、《家》、《圍城》、《堂?吉珂德》、《巴黎圣母院》、《復活》、《老人與海》、《簡?愛》、莫泊桑短篇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歐?亨利短篇小說等。收假后安排一節經典著作閱讀交流課,讓學生談談對某部小說感受最深的地方。
2.讀書方法點撥
教師在指導課外閱讀時要系統地對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點撥,將精讀法、略讀法、快讀法三大讀書方法相結合,要讓學生明白“精讀是準備,略讀、快讀是應用,是人生閱讀活動的主體”,課外閱讀應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著重培養略讀和快讀能力。
3.要求人人有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重在積累,這是古今中外的讀書經驗,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要“豐富語言積累”的原因。為此,要求學生人人都備讀書筆記本,或摘抄一些好詞佳句佳段,或寫一些讀書心得,旨在避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只注意欣賞故事情節,引導他們積累語言,在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每周檢查一次學生的讀書筆記,讓“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思想深入學生的心靈。
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后,還應鼓勵學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堅持每周抽出適當的課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實踐證明,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開發了智力,培養了閱讀和寫作能力,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
被人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沒有發揮出它神圣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終身受益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
我帶著我的班級一路走來,現在已經升入五年級了,語文課的第一組課文安排的都是幾篇關于名家讀書的故事。學完后,我更加迫切的感覺到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然而,在農村,在農村小學,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影響,課外閱讀倍受冷落,它沒有被人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沒有發揮出它神圣的作用。
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受到無辜的“冷落”,期待點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與“讀書之樂”無緣,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科越分越細,越來越多,小學的科目也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并且面對考試的壓力,學校對老師和學生的評價標準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這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為課業所占。
二、書源不足。大部分學生反映家中沒有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家中基本沒有藏書。很少有學生有零錢買書,也沒有養成攢零錢買書的習慣,即使有家長主動去幫孩子買書的,買的也只是練習冊各類試卷或作文書。另外,學校圖書室藏書的陳舊與不正常開放也是學生無書可看的原因之一。
三、家庭重視不夠。除了受經濟約束外,大部分家長的觀念滯后,他們不支持孩子去買課外書,認為那是看閑書,與學習無關。還有部分家長出外打工,子女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爺爺奶奶自身文化素質偏低,根本不懂得去關心孩子課外閱讀,更沒有能力指導孩子課外閱讀,同時,自身讀書、看報太少,未能給孩子作榜樣。再加上經濟不寬裕,對于購買課外讀物也無暇顧及。
四、課外閱讀涉及的范圍小。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提高作文分數的“法寶”,所以各類《作文選》非常流行,當問及學生最希望讀哪類課外書時,他們只能籠統回答出童話、寓言,而很少說及自然、歷史、地理、科學、中國發展史等,另外,各類少兒讀物出版較少,即使出版了的,也超過了學生的購買能力,也是學生閱讀種類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許多大教育家也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作過闡述,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所以,就農村小學課外閱讀這一現狀而言,迫切需要改觀。
根據以往課外閱讀教學的經驗,我認為要想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學生、家長都要實現觀念的根本轉變
著名教育家張立公說:“以我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將課內與課外三七開。”我們不應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自我封閉,要乘改革之機轉變觀念,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
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不為當前“應試教育”所困擾,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認識到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作用。要創造一個大氣候大氛圍,形成一種課外閱讀蔚然成風的格局。同時,也要通過家長、學校、家訪等形式,讓家長不再只看重孩子的成績,不再認為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并且能積極支持孩子進行課外閱讀。
二、解決好書源
要想孩子能夠正常地進行課外閱讀,解決好書源是關鍵,我想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書。孩子開始識字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看一些漫畫書和笑話書。帶插圖的童話書和故事書也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還應該盡量選一些有趣的書籍,如探險、旅游、科幻方面的書籍。只要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起來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他自己會找書看,小說和散文他都會看。
(2).幫助學生多渠道籌集課外讀物。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除了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其支持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外,還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開放學校圖書室。學校圖書室一般來說很少向學生開放。所以我們要更新觀念沖破阻力,充實圖書室的藏書,定時向學生開放。二是建立班級圖書角。以一班40人計算,一人帶一本書,就可以讀40本書,鼓勵學生把自己擁有的、有益的課外書拿到班級圖書角來,讓大家共享,當然要明確專人管理,制定借閱制度,每周利用一定的課外時間讓學生借書閱讀。
三、保證閱讀時間
要想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時間是保證。根據農村孩子的特點,中午他們或是在學校吃飯,或是回家吃飯后就早早到校,因此,完全可以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安排一些優秀的學生組織開展,如詩歌背誦、朗誦散文;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讓學生來推薦好書,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活動以課外閱讀的內容為主,促使他們閱讀。
四、榜樣激勵
從教師本身做起,用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讀書。在學校生活空閑時,上課改作業之余,老師要經常拿一些課外讀物來看,用行動讓學生知道老師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而在課堂上教師則經常引經據典,道古論今,利用大量的課外知識來輔教課內知識,苦心經營每一節課,努力地把語文課上得精彩,巧妙地告訴學生,老師的這個知識是在哪本書中得到的,學生逐步體會到原來文學的魅力這么大。平時注重觀察孩子們的讀書動向,經常對一些喜歡看書,知識面廣的孩子進行表揚,獎品通常是再借一本書,或請他們給同學們介紹讀書經驗和收獲,啟發引導不太喜歡看書的孩子。這樣,漸漸把學生引入課外閱讀這個知識樂園。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他就會終身受益。他才會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讓我們一起關注農村的孩子,讓他們告別課外閱讀的空白,也能在書香的伴隨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