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7 15:44: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增長機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

篇(1)

關鍵詞:品牌;區域經濟;增長機制。

觀察世界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一種正向關系,這種正向關系表現在:區域品牌較好的地區其區域經濟發展的也較好,反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往往落后。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的強勢品牌越多,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則所創造的國民財富就越多,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關的[1]。

一、文獻綜述。

波特(1998)認為,區域品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產業群是區域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產業集群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率,獲得交易成本、外部經濟和創新等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區域經濟效益的提高,區域品牌效應凸現,提升區域品牌就勢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成功并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源于國家內部眾多的產業簇群,區域品牌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簇群,帶動區域周邊地區的發展。

關于區域經濟發展和品牌之間的關系,這方面國內已有許多研究。孫宏杰(2002)認為,區域品牌包含的兩個要素中的第二個要素品牌效應,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產品的主體和形象,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過對“溫州現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設區域品牌的好處以及溫州建設區域品牌的經驗。陳方方(2005)強調,地域品牌有識別、搭載、聚集、刺激的經濟效應。何鐵(2005)指出,品牌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吳程或(2005)認為,區域品牌可以增強區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能夠形成地域分工與產業分工的有效結合,是農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動力量。武躍麗(2005)認為,區域品牌比單個企業品牌具有更持續的品牌效應,更強大的吸引力,在對外宣傳和區域經濟發展中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肖志明(2009)從品牌帶動來研究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通過晉江品牌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找到品牌帶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關系,為其他區域通過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以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可見,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品牌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至今還沒有系統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品牌帶動機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更應展開清晰、徹底的研究。所以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已成為時展和經濟轉型的緊迫要求,構建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經濟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機制”一詞的含義為[2]:事物在內因與外力共同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原理及其表現形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機制是區域品牌形成過程中和形成后產生的一些變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區域經濟得到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區域品牌,使區域經濟和區域品牌共同持續發展。

1.區域品牌的內在帶動機制。

(1)外部規模帶動機制。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后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通常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企業中,多數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內部規模經濟難以觀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斷外部化和專業化生產的深入,各個企業的生產都集中于某個特定的產品和特定的經濟環節,產品和服務可以同時滿足其他廠商的需求,區域品牌的外部規模經濟也就顯現出來。相對于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對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間集聚帶動機制。

大量中小企業在大城市的近郊區或中小城市(鎮)集聚成群,空間上的接近使經濟活動高度密集。從硅谷到中關村,從底特律汽車工業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從娛樂業、金融業、釀酒業、冶煉業到高科技產業的集聚,都是因為有某種或某些優勢資源的存在,這些優勢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如農產品、礦產資源、水陸交通的便利)、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和政治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企業集群在某地誕生的個性化條件。另外,空間集聚不僅帶來生產上的外部經濟性,而且還產生智力與管理外溢。例如:對于集聚的企業,即使自己不進行科研開發,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隱性知識外溢帶來的好處,如:由于大學或科研機構的集聚使當地企業技術進步比其他地區的企業更快,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使區域品牌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好處。

(3)整體優化帶動機制。

整體優化效應是指群體內各組織由于增長上的協調而產生的收益。區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區域品牌是一個天然的區域創新系統,在某一區域的機構集中能夠形成一個共享的文化與學習區域,產生一個學習與知識傳播的網絡,積淀豐富的社會資本,從而促進區域系統的創新能力提升和技術進步。如作為高技術集群區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識密集、流動的高質量勞動力、鼓勵冒險并容忍失敗的氛圍、開放的商業環境、產學研的互動、政企與非贏利機構的合作、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機構、高質量的生活等特點而被譽為“技術進步的源泉”。

2.區域品牌的外在帶動機制。

(1)關聯帶動機制。

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是產業集群,產業集群一般都有一個主導核心企業,通過該主導核心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與被模仿而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一個區域有某個領域的產業或企業出現,隨即與之相互關聯、相互競爭的原材料、零配件供應、產品制作、銷售渠道甚至最終用戶就會在空間分布上不斷地趨向集中,匯集于區域的各企業,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求規模經濟,尋求互動式學習和創新,尋求在產業價值鏈上新的機會和更有影響力的競爭位置。

(2)擴散帶動機制。

區域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它與區域外圍之間通過雙向聯系來獲取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勞動力和技術,同時也為其他區域提品和服務。區域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同樣會形成對原材料、零部件及輔助產品等的較高需求,從而刺激相關部門的建立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促進本地區經濟的增長[4]。

3.不同類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機制。

(1)由特色資源、技術工藝形成的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

地理氣候、地貌條件和文化特質、傳統工藝是很難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區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或是因為悠久歷史的特色技術工藝,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龍井茶、景德鎮陶瓷、蘇州刺繡等。在特定區域內,基于當地獨特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人文環境或特色技術工藝,圍繞某一主導產品或產業的生產活動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步樹立起來能代表本地區特色的品牌。這種具有特色競爭優勢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它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陽毛尖、福建安溪“烏龍茶”和“鐵觀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這些地方借助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并通過區域品牌效應在市場上實現品牌對產品的增值作用。

(2)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的帶動機制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區位特征、資源共享特征),使區域內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創新優勢,形成區域品牌的特色和競爭優勢。這種具有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品牌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產業品牌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其他區域很難模仿的。這些具有特色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往往具有乘數效應,他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三、發揮品牌效應,推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樹立用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理念。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導。我們對于世界經濟強國的了解和認識大都是從品牌開始的。

通過波音、通用、微軟、可口可樂、沃爾瑪,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強大的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我們認識了德國;通過三星、現代,lg、了解了韓國。同樣,這些國家對世界經濟和市場的滲透、占有和壟斷,也是通過這些品牌實現的。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品牌的好處,他們高度重視品牌戰略,許多國家把品牌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始終把打造品牌作為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戰略,堅持不懈地圍繞自己的品牌來提升產品質量,培育企業文化,提供優質服務,推進自主創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響力,這一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此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產業龍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樹立用品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資源的平臺。

品牌的基礎是企業和產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重視品牌的培育和研發,加大品牌創新推廣的投入,不斷開發出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牌產品;對于企業現有的品牌應該進一步鞏固提高,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同時鼓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的生產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進行品牌重組,加快生產要素向名牌企業聚集,著力打造區域經濟的旗幟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業為龍頭,以標準化生產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品牌規模效益,把現有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門,爭創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通過授權生產、授權經營、連鎖經營等方式,實現快速的品牌擴張、規模擴張、市場擴張。如吉林化纖“白山”牌商標被認定馳名商標后,大力推進商標許可使用,帶動了相關企業的發展。因此,廣泛深入地開展品牌建設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設的公共平臺,為充分發揮優勢品牌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奠定基礎,繼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3.整體優化區域資源,奠定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基礎。

區域品牌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在市場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實質就是將區域品牌放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給它一個獨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區域鮮明的品牌個性。[6]由于空間差異的客觀存在,每個區域的稟賦是不同的,每個區域的優勢也各有千秋,因此區域要根據自身的優勢準確定位。區域定位的基礎是區域最具優勢的資源,優勢資源是區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區域品牌的培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規模性、低消耗、可持續性的特有資源才是優勢資源。在培育區域品牌選擇重點產業時,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建立在可持續性的優勢資源之上且具有發展潛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重點扶持。

4.發揮品牌效應,推動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品牌之所以對任何企業都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的品牌效應。產品品牌的聲譽一旦樹立起來,就會通過消費和流通領域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贏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只要產品質量信譽不受損害,它的影響力及其經濟效果就會長期持續下去,以至延續幾代人的時間,并且品牌的信譽可以由一種產品放大到一組產品,產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為企業甚至地區的形象,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果也起到了乘數作用。由于品牌產生的擴散、持續和放大效應機制,刺激市場需求,能給企業帶來一連串的利益。市場營銷學認為,當品牌被公眾認可后,就成了一種載體,在此基礎上,利用其品牌效應,將其做強做大,形成品牌企業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經濟。

總之,只有通過積極培育區域品牌、全國品牌乃至國際品牌,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占據國內外高端市場才成為可能,由此可見,發揮品牌市場帶動作用是振興經濟,提高國力的必經之路[7]。

參考文獻[1]馬志強。區域形象—現代區域發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孫日瑤。品牌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8.

[3]劉陽。中國品牌[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愛華。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互動關系中的磁場效應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d]。碩士論文,2007∶5.

篇(2)

【關鍵詞】第三產業,衡水地區,動力機制

一、衡水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衡水地處冀東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結構的調整,衡水地區充分開發內部資源和整介利用外部條件,地區經濟增長迅速,2007年的地區GDP為536.09億元,GDP指數103.6,2012年的GDP為1011.5億元,GDP指數110.4。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一定增速。其中,從產業增加值和增速可知各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第二產業貢獻率最大約為60%,第三產業貢獻率約為30%,第一產業貢獻率約為10%。

根據衡水經濟增長數據可知,衡水地區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第二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過低。2010年,在GDP增速為13.6%的情況下,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9.6%、50.8%、29.6%。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遠遠低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比中低收入國家印度低很多。根據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知,第二產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而第二產業的快速增長依托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模式,這種產業模式在經濟起飛階段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存在規模報酬遞減效應,因此,從經濟的長期發展來講,是不可持續的。

為保證衡水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優勢,應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等第三產業,構建以第三產業為發展動力的經濟增長機制。

二、衡水地區發展第三產業的優勢條件

1.區位優勢有助于發展物流業。

衡水地處環渤海、環京津開放地帶和京九經濟增長帶上,既是沿海開放區的腹地,又是內陸對外開放的前沿,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衡水北依首都北京和重要商埠天津,南接邢臺、邯鄲鋼鐵煤炭基地,西臨省會石家莊,東靠山東德州、濟南。在周圍400公里區域內,分布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石家莊、濟南、太原、鄭州四個省會城市以及幾十個大中城市,是一個發展工業加工、輻射內銷和出口外銷的最佳區域。

2.旅游資源有助于發展旅游業。

衡水地區最大的旅游資源是衡水湖生態旅游資源。衡水湖屬于內陸淡水湖泊,由草甸、沼澤、灘涂、水域、林地等多種生境組成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景觀獨特,在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十分豐富,自然景觀包括水域景觀、蘆葦蕩景觀、觀鳥景觀、河灘濕地景觀、荷花景觀等;人文景觀包括冀州古城、竹林寺遺址等。隨著衡水湖國際馬拉松等國際性賽事的舉辦,衡水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斷提升、旅游產品體系不斷升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綜合作用,極大帶動了衡水市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的增長。

3.歷史文化優勢有助于發展文化產業。

衡水地區歷史文明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既有候店毛筆、宮廷金魚和內畫鼻煙壺等傳統文化產業,又有衡水老白干的酒文化產業,更有武強年畫、樂器制造等新興特色產業。文化產業使衡水的文化魅力提升,同時增強了衡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衡水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衡水地區經濟增長動力機制構建

區域經濟發展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區域內外各種力量相互交織的產物。我國研究學者總結出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和服務業主導型三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針對衡水地區經濟發展現狀,結合第三產業的發展優勢,衡水地區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可以概括為社會經濟、第三產業和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三個子系統,而社會經濟系統又可分為勞動力、資源、GDP、投資四個子系統,并以此構筑了動力機制模型(圖1)。

由模型可知這三個子系統的因果關系如下:

1.社會經濟與第三產業:(1) 第三產業子系統對社會經濟子系統有GDP的直接貢獻;(2) 社會經濟子系統的投資結構影響第三產業子系統的資金投入。

2.第三產業與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1) 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子系統促進第三產業子系統生產能力的增加;(2) 第三產業子系統的服務供給能力滿足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發展的服務需求。

3.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與社會經濟:(1) 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子系統對社會經濟子系統有GDP的直接貢獻;(2) 社會經濟子系統的投資結構影響依托第三產業的其它產業子系統的資金投入。

篇(3)

一、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的兩次轉型

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從一個相對封閉的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成為開放的、以現代工業為主體的經濟體,無論是經濟結構還是體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經濟結構、經濟體制和發展階段等諸方面因素,我認為,過去30年浙江經濟發展已經實現了兩次轉型:

第一次轉型以農村工業化和建立有計劃商品經濟為主要內容,具體時間是從1978年開始到1991年。這次轉型的主要特點:一是政府直接推動或主導,以后,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即從1979―1981年)頒布允許和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并從稅收、土地、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二是大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浙江重視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包括個體私營企業在內的鄉鎮工業,逐步形成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體、輕小集加為基本特征的區域工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從以農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為主轉變;三是開放建設以小商品市場和其它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為核心的市場網絡,并通過“兩頭在外”、貿易興省戰略,促進產品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初步實現了從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的轉變。

第二次轉型以城鄉結構優化和市場化改革為主要內容,具體時間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始,到2001年底我國加入WTO之前。第二次轉型的主要特點:一是以市場化改革為核心,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目標后,在“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新改革戰略指引下,市場化改革開始覆蓋經濟體制的各個方面,如推進以產權制度改革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改革改制,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深化社會保障制度、金融體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二是與市場化改革相適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一方面,政府作為市場化改革發動、組織和實施的主體,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作為傳統經濟體制和經濟活動的主導者,在市場化改革中,政府也適時調整自身的職能,在積極扶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不斷減少對微觀經濟主體的控制和干預;三是為適應工業化快速推進,以促進資源和生產要素集聚、培育區域增長點為內容的城鄉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和人口向中心鎮和大中城市的集聚明顯加快,以大中城市為中心、中心鎮密集的都市帶或城市群成為區域經濟的核心增長極;四是對內對外開放并舉、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商品、資本以及勞動力等各類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趨勢加劇,本土企業開始走向跨區域發展。

經過兩次轉型,從體制上看,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市場機制日趨完善且在資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廣泛尊重,作用也不斷得到強化;從發展階段看,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依托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產業體系和豐厚的民間資本積累,可持續的區域經濟內生發展機制正在不斷完善,城鄉和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得到加強。成功轉型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與保障,應該說,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浙江已經從一個相對封閉的、以傳統產業為主體的經濟體系發展成為全方位開放的、以工業為主體的快速經濟發展體。

二、當前浙江經濟轉型面臨的新趨勢新特征

隨著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出《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浙江經濟發展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宏觀層面來看,一是為適應WTO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快,并促進宏觀體制改革向縱深拓展,改革內容從經濟體制改革擴展到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等領域,即進入到全面改革階段。二是伴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經濟開始全方位融入全球化進程,這對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我省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和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內需求結構快速升級。四是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央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的發展戰略,要求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從浙江自身發展趨勢看,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和發展水平的提高,決定或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都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變化和趨勢。第一,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高速增長賴以依托的要素資源出現嚴重短缺。低成本要素資源不僅是浙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構成區域經濟低成本擴張和價格市場競爭力的核心,然而在今天卻難以繼續以原有的方式支撐經濟發展;第二,長期以來支撐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產業和低端產品,不僅難以適應當前的宏觀需求結構,而且在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漲以及國際貿易磨擦日益遞增的趨勢下,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顯著下降,出現“被全球化”、“被邊緣化”傾向;第三,隨著全國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框架的建立,原有的區域性體制優勢已不復存在,然而,無論是政府職能還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與規范的市場經濟制度還存在著顯著的差距;第四,發展的協調性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如果說,在以往的發展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增長優先”、“增量發展”的話,隨著全省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集中在不同區域、城鄉之間、經濟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等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發展的協調性上,在關注經濟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的同時,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等等。

上述這些新的變化和趨勢,預示著當前浙江經濟發展正面臨著一次新的轉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實踐表明,每一次經濟轉型,始于困惑與挑戰,成于創新,關鍵在于如何審時度勢,把握主動。與以往兩次經濟轉型相比較,這次經濟轉型有兩個重大背景需要我們關注和把握:一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新趨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別是這“五化”之間的互動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以及區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影響。二是當前我省人均GDP正從5000美元向8000―10000美元跨越,這意味著經濟發展進入到更高階段,毫無疑問,在新的發展階段,區域產業結構、發展動力以及發展協調性等等方面都將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征。在這些趨勢和特征中,我們需要把握的是,哪些趨勢和特征是健康的、合乎規律的,哪些趨勢或特征是需要避免、化解或努力轉變的。

三、加快經濟轉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浙江經濟轉型的主題是,一是根據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積極推進市場經濟法治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它要求法律和制度成為規范和調整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的常規手段:市場主體的資格需要法律的確認和保障;市場主體的行為要用法治來確認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要用法治來保障;宏觀經濟調控需要法治來完善。二是在國際化信息化背景下,發揮動態比較優勢,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推進浙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核心,它要求在充分發揮區域動態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利用信息化和高新技術產業,構筑新的競爭優勢,提升區域產業體系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和層次。三是在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下,推進空間結構優化,統籌協調城鄉和區域發展。要在綜合考慮經濟增長、人口集聚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加快都市經濟圈規劃和建設,進一步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

應該說,經濟轉型與發展方式轉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經濟轉型比發展方式轉變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它不僅包括了發展方式轉變,而且也內含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與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發展方式也是加快經濟轉型的應有之義。

根據浙江發展的現實,要加快經濟轉型,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實施創新強省戰略,促進經濟增長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隨著原有增長動力的不斷弱化,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途徑,也是經濟轉型的重要標志。創新驅動的核心在于突出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積極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聯動推進知識產權戰略、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使創新成為企業和區域產業競爭力的核心。

第二,實施人力資本強省戰略,提高區域要素稟賦結構素質。區域要素稟賦結構是比較優勢的核心。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提升,以低成本低價格為核心的比較優勢已難以維持。無論是構筑新的競爭優勢,還是促進新一輪創業創新,都必須依托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實施人力資本強省戰略,要把重點放在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質量,吸引全國優秀生源到浙江高校就學,從而為我省創業創新提供豐富的高素質人才資源。

第三,加快區域產業升級,構筑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浙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必須是以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為基礎、以浙江創造為核心。要積極把握全球產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積極引導和扶持一批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和商業模式,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主動淘汰一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第四,以都市經濟圈為支撐,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既是空間結構優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本著經濟增長、人口集聚和資源環境生態承載能力相協調的原則,以三大產業帶為依托,進一步優化要素資源的空間布局,促進人口和產業在更大范圍內的集聚發展,使都市經濟圈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第五,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執法機制、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是創造財富的主體而是服務的主體,要努力為城鄉居民和各類市場主體提權保護、激勵競爭、規范市場秩序、創業創新等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加快推進資源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改革,完善資源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等專業性要素市場體系,積極推進公事的市場化改革。

篇(4)

1.增長極理論的提出

經濟增長極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關于一國經濟平衡增長抑或不平衡增長大論戰的產物。佩魯最早提出以“增長極”為標志的不平衡增長理論。在他看來,經濟增長是在不同部門、行業或地區,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長的,經濟增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而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的部門,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在空間的某些點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長中心或增長極。它們會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離心力和向心力,即極化作用和擴散作用。佩魯的發展極理論雖然涉及產業和企業的不平衡發展,但最終歸結為城市和區域的不平衡發展,并且強調聚集和吸引效應,擴散效應,以及地理、區位和中心優勢。

2.增長極理論的補充和完善

總體上看,佩魯的增長極理論還有兩大缺陷:一是過分強調發展極的正面效應而對負面效應不置一詞;二是將發展極建筑在抽象的經濟空間基礎上。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和赫希曼,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彌補了這二方面缺陷。

(1)繆爾達爾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繆爾達爾提出“循環的或積累的因果關系”原理,即“累積的地區增長和下降”理論,并使用“回波”和“擴散”的概念,說明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極)對其他落后地區的雙重作用和影響,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論,以及相應的政策主張,豐富和發展了區域經濟和增長極理論。

(2)赫希曼的“邊際不平衡增長理論”。赫希曼認為,凡有關聯效應的產業,不管是前向聯系產業還是后向聯系產業,都能通過該產業的擴張和優先增長,逐步擴大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帶動后向聯系部門、前向聯系部門和整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經濟增長。

(3)布代維爾的“地理性增長極”理論。布代維爾把增長極概念從抽象的經濟空間發展成具有更廣泛的區域范疇,將地理學中的“增長中心”這一地理空間概念引入佩魯增長極,并正式提出“區域發展極”概念。認為創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導產業中,而主導產業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長極,它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腹地的發展。

3.增長極理論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至今,增長極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向新區域經濟理論的滲透。在向新區域經濟理論滲透的過程中,很多理論推動了增長極理論的發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①內生增長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資本或人力資本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特征,不存在規模收益遞減對經濟增長的約束;②新經濟空間(場)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大空間是自然空間和經濟空間的總和,內含各種事物,具有廣泛性、疊加性、波動性、聯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論,該理論指出增長極定位的原則是競爭優勢而不是比較優勢;④核心-理論,該理論認為核心和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平等的發展關系,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會阻礙核心區本身的發展,但隨著市場的擴散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核心、之間的差距將逐漸縮小,空間經濟將呈現一體化格局;⑤點軸理論,該理論更加強調非均衡發展、區位優勢和區域效應,凸現凝聚力、協同力、聚集效應或規模效應,以及多種生產要素的互補,并力圖打破僵化的行政區劃的約束。

(2)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這里講的新產業主要是指高科技產業,在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的過程中,誕生的主要理論有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和“粘膠效應”理論。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強調:新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崛起和繁衍是新興區域發展的重要標志,政府應通過各種措施和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和生長機制,用以降低創新企業的創業風險和開發成本,提高新興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防止新興增長極或增長中心資金、企業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殼化”,“粘膠效應”理論應運而生,同時衍生為四種類型的粘性區域:一是馬歇爾或意大利式工業區;二是舵輪式工業區;三是國家拉動式工業區;四是衛星式工業平臺區。

西方增長極理論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理論演衍和有力的經驗驗證,日臻成熟。它盡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為發展區域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論之一,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增長極理論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

1.合理選擇增長極。增長極要能夠完成區域技術的創新和擴散,資本的集中與輸出,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產生聚集經濟效果。通過極化和擴散作用,增長極不僅要促進自身發展,產生“城市化趨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擴散作用進一步推動其他地區的發展,從而形成經濟區域和經濟網絡。

篇(5)

【關鍵詞】廣西北部灣 經濟區 物流中心

一、引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北海、欽州和防城港,同處于我國西南地區與東南亞鄰國形成的兩個扇面的樞紐位置。北部灣經濟區是作為我國西南地區出海的大通道和中國與東盟國家距離最近的港口城市群是最理想的交往平臺。北海港、欽州港和防城港之間相距不到100公里,且有高速公路、鐵路、海路相連。3個城市地域相通、干線相聯、腹地相疊,定位趨同、產業同構,存在許多共性,統籌規劃建立“組合港”是最理想的選擇。南寧與北、欽、防城市群已成規模,目前陸上已有高速公路連接,今后還將發展為以輕軌和高速鐵路連接,交通便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環境和條件非常優越,以內外兩個三角形為框架,大三角是南寧、海口和河內,小三角是北海、欽州和防城港。從“泛北部灣”和“中國―東盟‘M’型區域經濟合作”的地緣格局和發展大勢來看,應該效法廣東之深圳、上海之浦東,成為振興大西南、連接東盟、呼應珠三角“9+1”和東盟“10+1”的首要地區。2007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外貿進出口首超40億美元,達到41.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6%,超過同期廣西外貿增幅11.5個百分點,占同期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4.5%(人民網:廣西視窗,南寧1月15日)。2007年防城、北海、欽州3個港口的貨物流量超過2000萬噸,未來三港海輪可通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港口。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億噸,區域優勢非常明顯。同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面臨著多區域合作的新興機遇。北部灣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區域經濟合作成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一個新亮點。2008年2月16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將成為我國西部大開發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對于國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據此,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的時機已經成熟。現代物流業發展開始由珠三角、長三角地區,迅速向環渤海灣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延伸,是經濟大開發條件下的必然。物流業發展對于提高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是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的重要指導思想。

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現狀及分析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現狀不容樂觀。物流行業才剛剛起步,規模小且相對落后。并且物流行業管理中存在著條塊分割、部門分割等問題,多數物流建設項目是屬于供應能力的擴張,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應能力,物流信息未能實現共建共享。物流企業規模小,大多是民營企業或個體經營戶,80%的資產在10萬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少。據調查發現,北海、欽州、防城三港口的物流企業總計有50多家。且大多是半封閉式的作業,等人上門聯系業務,物流信息不暢通。三港口的倉儲能力有限,遠遠不能滿足港口貨物儲量的需要。電子物流還是空白,傳統交易市場商流還占據著統治地位。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較晚,這種后發展經濟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跟不上港口發展的步伐,而且這種局面還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對物流發展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港口功能定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原“三港”功能定位在指導港口規劃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局限,表現為港口僅局限為本地區服務,對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區貢獻少,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腹地經濟發展要求和港口發展趨勢,不利于整合港口資源、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綜合競爭能力。再者,港口疏運條件有待進一步完善。鐵路輸送能力已成為制約港口發展的因素,目前,沿海三港的進出港鐵路規模小,直通港口的鐵路專用道少;另外港口與鐵路、公路及場站之間缺少銜接,造成效率不高,未能發揮綜合交通的整體效益。

第三,南寧、北海、欽州、防城四市缺乏統一規劃,物流的整合條件差。四市在物流業中各行其是,缺乏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仍然處于分散狀態,嚴重缺乏一體化經營管理機制,此外還嚴重缺乏德才兼備的物流人才,物流法律、法規不健全,局部地區的地方保護主義還較嚴重,一旦得不到及時的監管和處置,就會嚴重影響到整體經濟效益。

第四,各級政府對物流行業的政策性傾斜和扶持力度不夠。在增加稅收的同時,而對物流行業的投入或減免稅收也要相應加大力度。資金短缺嚴重影響了經濟區物流行業在信息化建設和引進先進物流技術方面的推進速度。國內物流發達企業雖然對信息化和引進先進技術手段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但由于信息化和新技術往往投資巨大,且要求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同步實施才能真正產生成效,大部分物流企業只能望洋興嘆。何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企業才剛起步,雖則有發展前景,但無發展后勁。各級政府對物流業的政策性傾斜和扶持力度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各級政府也是手中無錢,招商引資也還不能顧及物流行業的發展。

第五,理論研究的滯后,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還處在小經濟狀態。對于如何開發區域物流、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經濟效益、區域市場等內容結合上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因此,理論研究上的不深刻導致實踐上投資商對物流信心不足,抑制了物流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區域物流規模的擴張。加之物流企業自身規模小,經營能力有限,致使物流需求增長乏力,物流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推動力。

三、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的設想

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應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現有的經濟條件,通過引資和調整物流結構,形成特色物流集群化、優勢產業組團化,改變小而散的格局,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和第三方物流,通過物流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由于廣西北部灣經濟開放開發區的物流研究才剛剛起步,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物流一體化

在泛北部灣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為經濟大發展的必由之路。國內現代物流業發展開始由珠三角、長三角地區,迅速向環渤海灣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延伸,是經濟大開發條件下的必然。因此,必須用全新的科學發展觀去思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資源的整合和一體化,以期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資源高效、合理運營、區域物流一體化。雖則成立了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管委會領導機構,但發揮的作用有限,希望在這個機構的協調下,構建區域內各級政府間的長效合作機制,這些機制包括:政府官員績效考核制度、合理的政府競爭秩序、協調物流政策、市場微觀調節、稅收優惠政策等等。以期達到區域經濟高效、有序、協調發展的目的。

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物流規劃化

區域物流規劃的目的是優化區域的產業發展環境,提高區域的整體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經濟的規模化,集群化。在區域物流方面要加強物流業的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加快現代物流業網絡體系建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要實現產業優化、發揮區域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科學、合理的區域物流規劃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政府要與理論者們一道積極參與區域規劃實踐,而不是簡單模仿他人的發展模式,更不是盲目地進行粗放式的建設規劃。要避免重復建設,要在高起點上建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物流增長機制

建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物流增長機制,其主要內容有:區域物流的優勢,發展區域物流的動因,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物流市場的供求關系,優質的區域流服務等等。這些機理關系到從根本上激發區域物流市場的需求,真正促進區域物流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樹立建設“大物流”的目標,發展包括商業區域配送、倉儲、大宗貨物配載、聯運服務、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現代化的信息平臺以及加工增值服務等在內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為北部灣經濟區域輻射腹地和泛北部灣經濟區進行全程控制和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中心建設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物流中心。

4、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物流的相關政策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王慧敏就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工作及中國物流政策取向發表講話時指出,繼續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為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搭建聯合互動平臺;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強做大,為物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政策保障;協同各部門共同研究解決物流業發展的現實問題;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動物流現代化;推進區域物流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加快重點行業和重點品種物流發展,重點支持農業和農村物流;繼續完善行業基礎性工作,建立和完善物流企業信用等級評價體系等等。因此,要根據物流市場特點,制定相應政策來規范區域物流市場主體行為,引導區域物流業順利、健康發展。為了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的發展,應該采取更加優惠的物流政策,甚至可采取免稅政策,鼓勵和支持物流行業的發展。

5、加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若干個物流園區建設

進一步突出港口優勢,通過新建和改造,重點完善沿海三港口集裝箱運輸系統、大宗散貨運輸系統,形成專業化、規模化港區。利用深水港灣的優勢,以港口帶動臨港工業園區發展。充分發揮港口方便、靈活的運輸條件,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滾裝運輸系統,完善集疏運、口岸等綜合服務配套體系。加強港口與鐵路之間的貨物運輸承接能力,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6、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要實現重大交通設施互通

大交通、大物流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達成物流聯動的共識。研究制定“集卡”過境和駐地運輸的統一管理口徑,實現運管機構對資質條件核準的互認;建設區域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區域內的海港、陸港、空港物流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的貨運交易中心,匯集有效的車源、貨源、倉儲、交易等信息,提高道路貨運資源利用率。發揮區域內物流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建立行業誠信公約、建立失信通報機制等,建立物流企業誠信守法等級評估互認制,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代物流行業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培育發展物流市場、優化物流發展環境,是今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代物流聯動發展的重點。

7、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要推進口岸大通關合作、加強物流標準制定和推廣、培育品牌物流企業等措施

形成聯網申報、核查和作業的通關協作機制,對信譽好的企業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收的區域通關模式,推進實行異地報檢,拓展港區物流服務范圍,增強港區對內陸國際物流中心的輻射力。

篇(6)

關鍵詞:差距視角;和諧;富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1

黨的十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也對“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提出了“五個翻番、六個提升”的具體要求。“五個翻番”即:2016年比2011年相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翻一番,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翻一番;“六個提升”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升,社會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建設水平明顯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寧夏地域小、人口少,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集區,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氣候、生態、經濟發展水平等在西北地區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研究寧夏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問題對其他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借鑒意義。

一、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

寧夏屬于西部欠發達少數民族地區,全區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人口640萬,其中回族人口占35%。自古以來,寧夏一直是多民族融和相處的重要地區,既是保障國防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西北邊疆重鎮,也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性機遇,奮力拼搏,攻堅克難,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生態建設成效明顯,邁出了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的堅實步伐。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060億元,與2006年相比,5年年均增長12.5%;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2375元,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92.3%,比5年前提高了19.3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5年年均分別增長29.1%和27.8%;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7579元和5410元,5年年均分別增長13.9%和 14.4%;城鎮化率達到49.8%;啟動了新一輪35萬中南部生態移民攻堅工程;森林覆蓋率由2005年的9.8%提高到2011年的11.4%。

二、與和諧富裕新寧夏建設目標相比存在的差距

寧夏在區域發展、城鄉發展、居民收入等方面與全國平均水平產生了較大差距,而且區內不同區域也呈現出一定的差距。一是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寧夏中南部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7%,總人口占全區的36%,是寧夏的“半壁河山”。但是,由于受自然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制約,2011年經濟總量不到全區的10%,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相當于全區平均水平的69%和57%,城鎮化水平僅為14%,低于全區平均水平近36個百分點。二是城鄉發展差距較大。寧夏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滯后,職業教育基礎還比較薄弱。城鄉衛生資源配置不足且不平衡,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依然較差。飲水安全問題依然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全區還有109萬人生活在水源保證率低、水量水質達不到飲水安全標準的地區,遇到干旱年份農民必須到幾十里外取水,飲用水支出較高。三是居民收入差距較大。2011年,寧夏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81%和78%,還有收入低于2300元的農村貧困人口100萬人。區內不同區域相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興慶區為21235元,比最低的紅寺堡區高出76%;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興慶區為7804元,比最低的海原縣高出1.2倍。四是生態環境依然脆弱。寧夏西、北、東三面分別被騰格里、烏蘭布和、毛烏素三大沙漠所包圍,荒漠化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70%以上。北部灌區鹽漬化土地面積占灌區面積的41.5%。中部干旱帶人口密度超出聯合國標準上限的1.5倍,絕大部分地區“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人與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南部地區中坡耕地占耕地的70%以上,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現,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三、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概括起來講有四個方面:一是自然資源稟賦條件。區域之間的自然資源稟賦狀況不同,影響到它們之間的區域分工格局、各自在區域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的多寡。由于產業發展水平低,寧夏地域分工的重要依據就是各區域的自然資源稟賦狀況,資源豐富區域的主導產業往往是資源型產業,這與資源貧乏省區的主導產業一般是非資源型產業恰好相反。二是經濟基礎條件。一般而言,經濟基礎條件好的區域往往在分工中占據主動地位,并能獲取更多利益,就會利于其經濟總量的進一步擴大。多年來,北部地區的發展基礎條件明顯好于中南部地區,對資本、人才的吸納力也好于中南部地區。據了解,寧南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低,除固原市外,其他市縣國有四大銀行撤銷了原來的營業網點,使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難度進一步增加。三是社會基礎條件。社會基礎主要包括區域的人口狀況、文化水平、社會觀念及創新能力等。比如,人口增長一方面為區域發展提供充裕的潛在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人口的過快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經濟增長的成果,使人均經濟總量水平降低。此外,區域文化水平對區域開放與區域發展往往具有促進作用,人口的現代思想意識、市場經濟觀念、價值觀念等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四是要素區域流動的差異。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素往往按照收益率的大小從收益率低的地區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區進行梯級流動。因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持續的要素區際單向流動現象,即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對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差異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四、縮小差距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的思考

(一)以加快沿黃經濟區建設為核心,推動山川統籌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沿黃經濟區建設,輻射帶動中南部山區發展。推動沿黃城市帶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培育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一體化進程。全面提高綜合服務功能,加快建設和完善符合國際化發展需要的綜合服務體系。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重點推進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態紡織、清真食品產業集群化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創新符合城市帶發展需求的人口服務管理制度。

(二)以加快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為抓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促進教育公平。建立公辦民辦并舉的幼兒園辦園體制,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重點發展農村、社區學前教育,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入園,實現鄉鎮中心幼兒園全覆蓋。增加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有效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不斷提高健康水平。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滿足群眾就醫需要,穩定解決看病貴問題。加快完善城鄉文化、體育、廣電等服務體系,力促公共服務逐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三)以提高居民收入為核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加快培育統一、規范的城鄉勞動力市場,加大就業服務和就業培訓力度,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購買公益性崗位。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加大各類惠農補貼力度,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流轉。以經濟和財政增長速度為參照,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長效補貼聯動機制。繼續提高企業基本離退休費、城鄉低保等各類社會保障財政補貼標準。加大對五保、殘疾等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

(四)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基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完善水資源市場調節機制。實施大六盤生態經濟圈、“三河源”保護、賀蘭山生態防護林體系重點林業生態工程,推進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加快防沙治沙示范省區建設。建立新建項目與污染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相銜接的審批機制。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推進重污染行業的環保生態化轉型。加強重點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及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及集污管網建設。

參考文獻:

[1]吳愛芝,楊開忠,李國平.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變動的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11(05).

[2]郝大江.基于要素適宜度視角的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研究[J].財經研究,2011(02).

篇(7)

區域品牌即是對一個地區內包括名勝古跡品牌、自然景觀品牌、文化品牌以及個別企業亦或是產業品牌在整體上的一個綜合概括,是區域特征的重要體現。區域品牌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包括:視覺標識、品牌內涵以及最為重要的區域特征。一般而言,我們所說的區域品牌多是從俠義的角度來看的,特指一個地區產業的特色化集群發展,是對該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歷程、現狀的重要反映。在法律層面上來看區域品牌多以“商標”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區域品牌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區域品牌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較強的聚集能力。能夠憑借自身特有的產業集群效應的發揮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相關企業經銷商、供應商、專業技術人才、中介機構的關注,以為其大量發展資金、資源、人才的獲取提供相應的便利,為區域經濟的創新式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性保障。另一方面,區域品牌的樹立能夠通過品牌導向作用的發揮,來對當地企業的銷售業績起到一定的促進功能。就如同當今的“德國制造”一樣,幾乎已經成為了高精密度、高性能、高質量的代名詞,在全球范圍內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區域品牌是在區域政府部門以及各大實力企業的工作努力作用之下,所建立起來的,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而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同樣為當地區域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基礎性的條件。因此,總體而言,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助關系。并且又由于區域經濟與該地區的資源含有、創新能力、產業布局規劃等有著必然的聯系,為此我們對于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探究也必須結合這些因素來進行逐一分析。(一)區域品牌促進區域資源的有效開發,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區域資源包括一個區域內的所有有形亦或是無形資源。包括自然礦產、水文資源,社會組織結構、建筑、人文資源以及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最為重要的人才資源。區域資源在數量、種類、質量方面的總和反映了一個地區資源的整體情況。對于區域資源來講,當地區域品牌的構建,能夠更好的發揮政府、企業對資源的調和作用,使當地資源無論貧乏、富饒與否都能夠得到充分、合理的規劃與開發,從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在區域品牌構建過程中,良好的區域資源保有情況無疑為當地特色區域品牌的建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而特色區域品牌又能夠有效的帶動當地特色經濟的發展。如,蘇杭刺繡、景德鎮瓷器、杭州龍井茶等這些地區特色化的區域品牌就是建立在其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基礎上而形成的,反過來這一區域品牌在當地的建立又無疑在市場上形成了一股“特色品牌化效應”對人們的消費行為產生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極大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以資源特色建立起來的區域品牌也有助于當地產業化標識的建立,使人們在潛意識中形成對當地產業、產品高度的認同感,便于投資者對該地區龍頭產業的了解,以快速的吸引市場投資,并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實現區域內各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從而使區域經濟形成更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二)區域品牌促進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區域創新能力是一個地區各種創新行為的綜合體現,內含各項或大或小的創新,是在一種互相學習、協作過程中知識不斷積累條件下所形成的必然結果。區域品牌的建立有效的保障了區域內企業之間競爭、運營的有序化發展,這對于區域內知識的有效傳播、積累以及產業化轉換而言無疑構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助于當地創新型經濟的發展。同時,區域品牌憑借自身資源聚集功能的發揮,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人才、技術資源,而這些也為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不僅有助于那些專業技術、成果等顯性知識的傳播,也有助于經驗、教訓等隱性知識的傳播。總體來講,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能力能夠為區域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超額利潤,使企業超前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

三、構建區域品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一)發揮政府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導作用。在區域品牌的規劃與打造中,政府部門發揮著主導作用。在此過程中,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與經濟管理職能,為區域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服務。具體而言,首先,政府部門需要構建起完善的管理體系。如對品牌企業給予優惠政策與獎勵、利用企業品牌基金扶持中小企業打造自身品牌、在品牌開發與打造過程中的技術引進給予政策優惠等;其次,政府部門需要重視潛力品牌的重點培育。在引導品牌企業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政府部門應當重視培育具有潛力的企業與品牌。在此過程中,政府需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定位做出明確,對于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定位的企業和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二)發揮企業在品牌培育中的主體作用。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而言,區域品牌能夠提供不容忽視的助力,而對于企業而言,自身品牌更是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品牌的形成,與企業行為具有著緊密的關系,在品牌的打造中,企業更是發揮著主體作用。因此,在區域品牌的打造中,企業應當在政府扶持下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識,完成品牌的構建。具體而言,企業品牌的打造與培育,要求政府與企業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品牌技術創新體系做出完善。技術創新是形成品牌、強化品牌影響力的關鍵。在品牌技術創新體系的完善中,政府部門需要強化品牌基礎建設,提升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從而強化這些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此同時,企業也應當對區域產業集群優勢和市場需求做出認知,積極開展品牌研發與推廣,從而構建起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優秀品牌;其次,完善區域品牌服務體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不僅要具備品牌意識,而且需要重視為顧客提供良好的產品與服務。特別是在產品銷售階段,企業更是應當以提升自身的品牌服務、彰顯自身的品牌價值為核心工作內容,通過售前服務、售后服務,實現品牌形象乃至區域經濟形象的塑造與提升;最后,對品牌營銷體系的完善。品牌的宣傳與推廣,對于提升區域品牌的影響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品牌營銷體系的完善時間中,企業需要對自身品牌做出合理的定位,并將品牌的內涵傳遞給目標受眾。與此同時,企業需要以市場特征、市場需求為依據,合理的制定品牌營銷策略,使用多樣化的營銷方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從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助力。(三)打造區域經濟發展共同體。一方面,任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與其他地區具有著緊密的關聯,這也決定了區域經濟發展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充足的發展資源作為支撐,而對經濟發展資源做出充分的開發和整合,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資源價值得以最大化體現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見,在區域品牌的打造與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區域經濟發展共同體的打造具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此過程中,區域之間的不同地區應當加強合作,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經濟發展戰略的共同打造,通過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完成區域經濟發展體系的構建。區域經濟發展共同體的打造中,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是一個成功且值得借鑒的案例。在京津冀一體化中,京津冀地區分別具有著清晰的職能定位,不同地區之間的資源能夠實現共享和合理配置,這讓三個地區所具有的經濟優勢、資源優勢實現了良好的互補,從而為區域品牌的打造、區域經濟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在區域經濟發展共同體的打造實踐中,首先,不同地區之間的產業結構需要得到調整,并且區域工業化發展與城市化發展進程應當加快。在對區域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基礎上,區域不同地區間需要強化協作與分工,從而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所具有的綜合競爭力;其次,區域大中城市應當發揮出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實現優勢產業、優勢資源的共享,與其他地區形成共享共贏的局面,推動不同地區根據自身情況構建起具有特色的產業群體與對應的品牌。

總之,區域共同體的打造應當強化地區之間的合作,通過共創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作者:隋玥 單位:牡丹江大學

【參考文獻】

[1]高式英,姚家萬,歐陽友權.文化產業集群與區域文化品牌的關系及其“經濟磁場效應”[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2]索紅.區域品牌經濟的戰略競爭機制探析[J].學術探索,2012(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无线乱码一二三区免费看| 在线观看a级片|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丁字裤少妇露黑毛|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日本孕妇潮喷高潮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成人网站 | 中国老太丰满毛耸耸| 7194中文乱码一二三四芒果|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被强到爽的邻居人妻完整版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美女裸体视频永久免费|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永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外国男同志网站|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