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的興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國學對現當代文學的沖擊和影響
(一)國學熱興起的原因
國學熱興起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加上國際交往頻繁,使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復興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第二、儒家思想推動了區域經濟高速發展,告訴人們要想發展必須重視傳統儒家文化。第三、大陸學者對于港臺地區新儒學思想的研究,造就了儒家文化以及國學熱。第四、海外華人對于人文始祖的祭祀升溫了國學熱。第五、社會矛盾的影響。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人們的道德良知逐漸降低,對于榮辱觀、道德觀的提倡掀起了國學發展。其次國學熱的興起也與學界與媒體推動、全球化背景、多元化溝通交流以及青少年對于西方文化的追求等有著直接關系。
(二)現當代文學發展問題
受到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現當代文學問題逐漸暴露,給文學發展帶來一定的挑戰,導致分歧逐漸增加,核心價值觀愈發模糊。文學作品大量增加質量層次不一,使得人們更愿意接觸一些經典作品。對此需要加強當代文學的研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現當代文學面臨的問題、挑戰,保證讀者可以吸取更多的養分,增加文學傳播模式、途徑,同時有效發揮網絡文學等模式的作用,重新樹立文學信心,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三)國學對現當代文學的沖擊
國學熱的興起,給當代文學帶來不小的影響;加上電視、網絡等節目對于傳統文化的點評、講解等,讓人們認為國學要比現當代文學作品優秀的多。社會人群跟風情況嚴重,盲目追從國學,這對于當代文學的發展來說是一種限制。對此應當加強人們對于國學的認識,讓人們知道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正確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承擔起現當代文化的傳播。
二、國學在現當代文學史中的發展歷程
國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需要我們用理想的眼光去看待。文學發展史從來都是在批判、懷疑的眼光中走過的,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當代文化。在當代文學發展的初期,人們對于國學文化并不重視,甚至拒之門外,使得現當代文學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局面。直到20世紀末,人們急于打破這種局面,而且儒家思想文化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推動,也讓人們認識到了國學對于當代文學事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才出現了國學熱。但是人們沒有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國學的價值,對國學發展的盲目追從,混淆了人們的視野。當今時代需要我們以專業的態度去看待國學熱,有效發揮國學中的價值意義,將國學、現當代文學有效結合,從而更好地推動現當代文學的發展。
關鍵詞:統計分析;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發展
我國是一個擁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國家。傳統文化具有極為強大的傳承性,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繼承,才能夠不斷增強一個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信心。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不斷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從未中斷過。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文化的繼承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要改變這種狀態,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不斷的創新。由于國內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以及科研項目報告的形式出現,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等期刊網站和平臺。數據節選的時間為2000—2016年。另外,為了更好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本文統計分析的重點主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的數量、質量、關鍵詞、研究區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國內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現狀的統計分析
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上進行精確搜索,得到共計362篇期刊論文、72篇學位論文,其中碩士學位論文46篇、博士學位論文26篇;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中進行精確搜索,發現出版的相關圖書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識管理領域出版的相關圖書14本、以知識網絡命名的有關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圖書9本;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共計得到386篇學術文章。(一)關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文獻數量分析。我國國內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從2000年起經歷了萌芽期、興起期、發展期、迅速發展期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2000—2004年共計發表期刊論文24篇,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計發表期刊論文68篇,有顯著的興起跡象,為興起期;2009—2012年呈現出一個較為明顯的發展趨勢,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逐漸發力,此為發展期;2013—2016年,期刊發表數量節節攀升,圖1中坡度變化明顯,這說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受到的關注度正在迅速擴大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術地位也在持續上升。(二)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文獻的質量分析。通過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術論文和被引用次數靠前的論文進行檢索,得到的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重要論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論文總體而言被引用的頻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論文的出現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間,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間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這說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不斷的發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三)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學者的區域分布分析經過調查統計,關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者總共有348位,在我國大部分省市都有關于我國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的研究,并且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區域上比較集中,有50%的學者來自于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湖北、上海等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省市。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全國大范圍的普及說明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學者在一定區域的集中則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有利于發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識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效率。
二、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發展趨勢分析
(一)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已經成為文化發展領域研究的重點。從近幾年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論文中所出現的高頻率詞匯來看,雖然在2000年就有學者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進行研究,但是那時候的研究成果與現在的研究成果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有著迅速的發展,但是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等待著我們去不斷完善。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完善發展,傳統文化必定會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出它積極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學者將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主力軍。近幾年來,青年研究學者越來越有成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主力軍的趨勢。雖然當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經典論文的發表作者較多的還是中年群體,但是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上來看,青年研究學者由于在搜索和學習先進的方法與執行力等方面的優勢逐漸成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主力軍,這也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從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補助資金上來看,2012—2016年,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所提供的補助資金還是十分可觀,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資助于青年研究學者所申請的研究項目上。從圖書資料上看,青年研究學者在網絡研究著作的發表中占極大比例,幾乎占據了網絡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碩士學位論文和絕大多數博士學位論文都來自于青年研究學者。總的來說,青年研究學者在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三)國家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力度。通過對歷年國家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項目和資助資金進行統計分析,我們對國家未來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力度可以進行預測。我們預測未來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將會得到國家穩中有升的資金資助支持,這意味著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將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并保持著它具有的獨特優勢,受到整個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在國家資金資助的幫助支持下,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熱潮將會有一段時間的持續,在這段時間中,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相關成果數量將會增多,并且會呈現出更加優質的研究成果,從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完善補充。(四)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的數量將不斷增多。通過對歷年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圖書資料的發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我們了解到,由于受到學術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資金的補助力度不斷加強,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的成果會越來越豐富,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也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有關學術專著的發表數量也會慢慢增多。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會走向完善化和多樣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樣化的研究成果會反過來帶動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發展,從而將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推向一個更深更高遠的層次。
三、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中的應對策略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學者認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來解決。第一,去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必須堅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繼承傳統文化并不是頑固不化、封閉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現實的需要。第二,在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化發展著的,傳統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對于傳統文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要適應時代文化發展的潮流與需要,不斷拓展傳統文化的內涵,創新傳統文化的形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也能開出絢爛的花朵,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一直正確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第三,不斷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推動傳統文化的融合。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雖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甚至在某些內容上還形成了對立,但是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擁有屬于它自己的優點,這就是為什么傳統文化能夠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斷加強國際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國外傳統文化中的優點來豐富本國的傳統文化,可以增強我國的文化實力,促進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相互借鑒,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合理的文化借鑒可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充實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使得傳統文化可以更好的適用于當今文化的發展需求。
2000年以來,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國內對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發展顯現得十分明顯。從2005年開始,發展變化顯現得就更加明顯了,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數量迅速增加。國家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金補助力度也是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科研學術期刊上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載文數量的不斷增多也表明了我國學術界也開始投入到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的研究當中。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傳統文化更加能夠適應現代文化的需求,也讓相關的科研學者能夠展開更為深入的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長清 左福國 鄧秀武 梁志強 單位:灤平縣文化旅游廣播電影電視局 灤平縣局 灤平縣民政局 灤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灤平縣生產力促進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成越.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開封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5.
[2]鄭文堂,鄧蓉,華玉武,高建偉.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J].現代化農業,2015,(2):46-48.
[3]季曉蓮,吉文麗,康晉.西北地域傳統文化保護背景下的景觀設計研究[J].北方園藝,2014,(17):212-216.
[4]王艷,淳悅峻.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問題芻議[J].山東社會科學,2014,(6):103-106.
[5]亞合亞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區維吾爾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4.
當現代化的浪潮襲面而來,發展迅猛的大眾傳媒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娛樂化,我們能否緊緊抓住傳統文化的手,執子之手,與子共生?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執起傳統文化之手,與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實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蘊。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為主要特征的,當它與傳統文化、經典文化相背離時,它只能帶來思想的浮躁與淺薄,淪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時、曇花一現。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編的刊物和影視作品,其內容竟是賈寶玉與眾姐妹進行多角戀,唐僧與眾妖女談情說愛,庸俗得不堪入目。還有某些包裝華麗內容空洞的書,同樣是缺乏價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與經典和傳統相結合,才能真正成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開胃酒。
執起傳統文化之手,與子共生,只有這樣,流行文化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淘洗,成為明日的經典。在這方面,韓劇的興起給了我們極好的啟示。近些年來,熒屏“韓風”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韓劇中普遍流露出的對傳統文化的肯定,對仁、義、禮、謙等傳統品性的弘揚,而這些正是一些國產劇所缺乏的。如熱播劇《大長今》,就處處有傳統文化的身影。
傳統文化不可拋,忘本是沒有前途的。只有執起傳統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備長久的生命力,真正促進民族和個人的發展。當網絡的發展一日千里,傳統文化也能借此契機再次流行;當手機成為最平常的通訊工具,言簡意賅的“紅段子”也能隨之成為時尚;當學者的課堂從校園搬到屏幕,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論語》《莊子》《史記》等經典著作的再次火熱;當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相結合并創造出令人驚喜的效果,我們不能不被傳統音樂的美妙所吸引......
這便是傳統與流行相結合的魅力!
關鍵詞:漢服;漢服熱;民族文化;傳承
華夏民族幾千年以來都是漢民族的美稱,《左傳定公十年》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1]漢族,又名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的古老民族,它的名字“華”便是源于她瑰麗的華裳——漢服。如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為了尋回屬于漢民族自身的服飾,喚醒酣睡的民族文化,在網絡陣營中發動起了漢服運動。隨之帶動起“漢服熱”的潮流。“漢服熱”遠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找回衣服,它隱藏著的是一群華夏兒女對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片赤子之心。
一、漢服的命運沉浮
(一)從顯貴到被排擠
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的宗周尊儒形成完備的服制體系。[2]這個完備的衣飾文化體系由最初其他民族對于漢人傳統服飾的稱謂,經過歷史的發展演變進而成為了漢民族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征。宋元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的國服,甚至在元代修《遼史》時專門為漢人國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3]到了清朝,統治者則推行“剃發易服”政策,這是因為在滿清時代,“漢服”是政治高壓下的敏感詞,同屬于文字獄性質的政治問題。雖然在統治者手中被判了死刑,但漢服仍以巨大的魅力吸引著廣大民眾,甚至雍正、乾隆父子也對漢服欲罷不能。查看保存至今的藏圖,有大量他們父子倆穿著漢服的畫像,例如《松石流泉圖》、《觀畫圖》、《行樂圖》等。這就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漢服就在這種矛盾又糾結的夾縫中生存著。
(二)從新生到象征
漢服見證了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的興盛衰敗,伴隨著中華民族共同成長。從黃帝登基到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地區,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它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如今尋回華夏文化,重塑中華文明的“漢服熱”,讓人們逐漸了解什么是深衣襦裙,什么是交領右衽。漢服已經成為華夏民族傳承千年的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漢服熱”的興起
(一)“漢服熱”的燈塔
2001年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上,與會代表們身穿唐裝出場亮相,之后漢服漸漸回歸到了大眾視野。在這之后,唐裝聞名遐邇,并被一度視為中國的國服。然而,在中國很多學識淵博的漢服愛好者不贊成這種說法。其實,唐裝并非唐朝時期的服裝,不能望文生義。如今,中國的經濟迅速增長,中國人開始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榮,中國的其它民族文化也開始重返當代社會,因此“漢服運動”應運而生。“漢服運動”成為了“漢服熱”的指明燈,“漢服熱”在現代化的中華大地上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
(二)“漢服熱”的意義
近年來,由于民族自豪感的需求和漢服愛好者的推動下,漢服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影響范圍日益擴大。追溯“漢服熱”的源頭,漢服愛好者們只是單純的宣傳和推廣漢服文化來實現“使漢民族有衣可穿”的理想。如今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傳統的漢民族服飾近乎消散,而日韓這兩個鄰國卻始終傳承和保護著本民族的傳統服飾。在他們看來,一件衣服是可以維護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漢服熱”使漢民族人人能夠認識漢服、了解漢服,能夠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身穿我們的傳統服飾,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來自何處,以此為基重拾傳統漢文化,展現華夏民族千年的文化魅力。
三、“漢服熱”的背后:民族文化回歸
任何一種內容都需要形式來承載寄托,漢服承載的是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傳統漢服為外表,充實中國古典文化之內里。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漢服,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是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部分,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制度、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4]在清朝之前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服飾一直是許多民族歷史記憶、審美認知和族群識別的重要載體。與本民族的歌舞、詩史、節日等形式結合,具有豐富的美學藝術研究價值。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導致的經濟社會等評價標準的差異,人們開始淡忘了對本民族服飾的認同感。提出實現“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實現“中國夢”必然要傳承民族文化。隨著中央到地方對優秀傳統文化復興所展現出來的強大號召與政策導向,更多的漢服商家開始積極尋求文化產業的跨領域合作,還有一些外國游客也訂購漢服等民族傳統服飾。透視“漢服熱”的背后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回歸與傳承。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一、學習和傳播國學的重要性
國學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國學經典中,讀書、修身、立德,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強調的忠孝、仁愛、誠信、道義、廉恥是良好的人格品質和道德操守;倡導的“慎獨”,講究“吾日三省吾身”,是自律,是價值取向,這些精神正是我們當今社會迫切需要樹立和弘揚的。
首先,學習傳播國學,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優雅人格,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厚德載物的寬廣胸襟,培養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國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突出代表,學習傳播國學,能夠提升我市在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
其次,學習傳播國學,是提升人們道德修養的需要。國學有著非常豐富的道德理念,它教導人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獲得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加強國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改變不良社會風氣,引導市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特別是在當前社會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的情況下,繼承和發揚這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呼喚社會的道德良知,呼喚人性中善的本質,找尋支撐人們精神的養料,是時代的需求。
最后,學習傳播國學,是提高人文素養的需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快速推進,社會對公民的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習國學,從博大精深的國學知識中汲取營養,繼承國學知義明理、文明禮讓的人文價值,對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質,對改變社會上人心浮躁、行為不文明等現象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青少年情緒的感染、人格的熏陶、習慣的養成和文化的積淀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國學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開展國學教育已經很多年了,重點是在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如,中小學校加強了校園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班級文化建設,打造了儒雅書香校園環境,課前背誦詩歌、《弟子規》、《千字文》等國學經典。特別是2010年起,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文明辦共同實施了“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在中小學校開展了誦讀比賽、書法比賽,并利用傳統節日或重要紀念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國學文化教育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不少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學習態度開始好轉,不良習慣得到改變。
但國學教育還只是起步階段,在全民蓬勃興起國學熱的大環境下,還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對國學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夠,傳統文化教育缺失。不論是大眾意識還是相關部門,對國學的重要性都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沒有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學習宣傳國學“熱潮”還沒有真正熱起來。二是國學教育學習宣傳范圍較窄,系統性不夠強。僅在學校開展活動,且沒有形成完整的國學教育體系,教學時間、課程安排、教學內容隨意性較強,不明確、不統一、不完善,做得還不夠實,國學教育難以深入持久,市民國學知識欠缺,思想認識上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還有較大差距。三是師資、經費缺乏,發展不平衡。僅就學校來看,目前,各學校基本上沒有專業國學教師和專項國學教育經費的強有力保障,時間、效果不能得到保證,且發展不平衡,幼兒園、小學要好于中學,市區及縣城內學校好于農村學校,鄉鎮中心學校好于村小。從社會層面上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工作隊伍,使其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三、加強國學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要凝聚共識重引導,構建國學教育強有利社會氛圍。國學教育關乎全市的道德進步和人文素養提高,需要黨政認同及有關方面齊抓共管。把學習、宣傳國學作為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市民素質提升培訓的一項工作予以規劃和實施,給予經費保障;宣傳部門將學習宣傳國學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實踐的重要內容予以部署,加大對高尚道德人物的評選表彰力度,豐富社會文化活動形式;新聞廣電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功能,依托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國學知識,對道德高尚的先進人物予以大張旗鼓的宣傳報道;群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國學和道德建設為主題設計載體活動。教育主管部門要擔當起學習宣傳教育主陣地作用,發揮其特殊使命,形成共識和合作,讓國學教育的精髓照亮神州大地。
關鍵詞:語文;小學教育;國學;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09-00
近年來重新興起的國學熱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全社會需要在傳統文化和中華思想文化中尋找和汲取精神文化營養的表現。國學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國家國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體現和概括,是國家民族的性格表現和智慧結晶。中國人最早在課堂上接觸國學是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而在小學課堂上較早對學生教述國學的思想對于養成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建立起學習熱情,弘揚國學文化都非常重要。
一、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是學習組織和傳達語言知識和文化的統稱,是學習其他文科學科和自然科學的基礎,是最基礎的一門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交流思想和保存傳遞知識經驗的載體。哲學上對語文的認識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的口頭或是書面的文字言語的物質存在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事實、引證思維、陳述思想、表達意志、抒懷等。語文是語言和文學的簡稱。在系統地訓練和教育小學生時,不僅要進行語言和文學的教育,更要注重蘊含在語文中的文化和哲學教育。語文的概念是解放后,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將“國語”和“國文”兩門課合二為一而稱為“語文”。
二、語文課堂與國學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一般是概指一個國家的傳統歷史文化與學術。廣義的國學是我國歷史所有文化與學術的集合,包括思想、哲學、戲劇、琴棋書畫、數術、中醫、星相、農藝、宗教、禮教、倫理、文學、史學等等。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接觸到的國學是以文學為基礎的凝練著國學思想和道德文化的文學作品。
三、適合小學語文的國學內容
(一)三字經
三字經是宋朝時期創立的,至今已經七百多年了,是家喻戶曉的國學經典入門文章。其三字一句的經典形式朗朗上口、極易成誦,是公認為的國學入門教材。其中包涵了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教育、人文、地理、民間傳說等。
由于三字經創立的目的是為了初學的兒童,因而歷朝歷代都是兒童學習文化知識的入門教材。三字經雖然簡單易懂、朗朗上口,但是其引經據典、引用擴展的知識非常多,其本身是優秀的小學語文教材,其引申出來的典故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底蘊更是擴展小學生知識面和穩固道德觀、價值觀的經典教材。三字經可以說是小學生國學教育的啟蒙和寶庫。三字經不僅可以是國學的入門經典還是儒家思想的入門經典,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知識更是小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學基本思想的重要啟蒙知識。
(二)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時期周興嗣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選取的一千個字做成的文,其中一千個字沒有一個重復(據考究,重復了一個“潔”字,實為999字不同),千字文中以999個不同字寫成的敘事性很強的啟蒙性文章,是以999字勾畫出的一部完整中國地方文化簡史,是我國傳統文化啟蒙教育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的文風和目的就是指引兒童的行為習慣,按照我國傳統文化的塑造素質行為,進而為小學生的人格養成灌輸我國傳統國學的營養成分。
(三)千家詩
現代概念中常提到的國學啟蒙教育讀本是“三百千千”即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其中的《千家詩》為明朝時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著,其實際內容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格律詩,其中大多為唐宋名家詩句,較為廣泛地反映了我國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唐宋時期的社會風貌。千家詩作為我國詩歌文化的入門教材在小學生國學入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于三字經和千字文的敘事性文體,千家詩是精選的唐宋名家名句的精華詩篇,是小學生欣賞傳統文化魅力和古典文學魅力的啟蒙之作,更是培養小學生文學素養和提升對國學關注的重要經典。
(四)論語
論語是教師之祖孔子的言行語錄,由其弟子整理完成,是儒家思想的入門材料。其中以語錄的形式集中體現了儒家文化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同時論語也是教育學的經典教材,其中提起的因材施教、學而時習等教育思想也是教育的經典理論。
論語作為儒家四書五經中四書的第一部,也是四書五經中寫的較為淺顯、句子較為簡單的書籍,是最適合小學生學習閱讀的國學經典教材。其中朗朗上口的句式也適合作為小學生早讀誦讀和背誦的段落。
(五)史記
史記是我國傳統文學中的不朽明珠,由司馬遷撰寫,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史記由于其紀傳體的特點,與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相比,歷史性、文學性和故事性都較強。其中可以采取“糖葫蘆”式的教學方式,引入史記紀傳體的小段歷史故事在給小學生講故事的同時潤物細無聲地傳遞蘊含在傳記中的民族性格、道德觀念、做人道理。
(六)諸子百家
我國傳統思想百家爭鳴時期的諸子百家是我國春秋時期各派別的總稱,其中最為顯赫的派別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在我國的國學教育中儒家思想傳播廣遠,但是諸子百家中其他的一些流派如墨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對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諸子百家的精神也相互滲透,共同在我國傳統文化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七)西游記、三國演義
我國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中,較為適合小學閱讀并且廣受小學生喜愛的《三國演義》、《西游記》具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其中的故事學生早已通過電視劇熟悉了知。老師們需要做的是在熟悉的故事情節基礎上提點出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和文化。把故事情節擴展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立文.國學的新視野和新詮釋[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01).
[2]田立君.小學階段國學教育及其研究的現狀、問題與成因[J].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3(04).
1以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兩重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切東西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好的一面應當吸收,而壞的一面則應拋棄。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個人,每種理論都有這種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每件事物,每個人,每種理論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壞的。傳統文化本身具有精華與糟粕兩重性的特點,我們需要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
(2)中國傳統文化既然是一種傳統,它就必須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實現現代化,否則,它就不能得到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根據傳統文化本身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部分,能夠更好地發展,并盡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來彌補傳統文化中不足的一部分,使其發展得更加完善。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存在兩重性,致使中國傳統文化對既有豐富發展,又有消解異化。所以,我們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既肯定又否定,以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它;另一方面,理論也需要不斷創新與發展。只有在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中,才能促進自身的完善,實現的創新與發展,成為適合中國的。
2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崛起。這種崛起,也必然要求讓我們中國特色的文化給多樣化的世界文明注入活力。文化的崛起,不僅僅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推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并吸收和借鑒其他一切文化的優秀成果,以構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3必須堅持的指導地位
隨著以知識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中,思想文化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各國逐漸認識到,在和平發展的年代,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無形的爭斗中,思想、意識形態,起著決定性作用。西方打算用和平演變,也就是用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思想、意識形態,通過文化滲透,去取得資本主義世界的勝利。特別是在當今文化產業興起,這種文化滲透,通過文化產品以及各種媒體,潛移默化的把西方的價值觀、意識形態滲入中國,而給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帶來嚴重挑戰。這要求我們,在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的指導地位,應學習借鑒西方文化,批判吸收西方乃至西方馬克思學的一些積極成果,但不能全盤吸收,盲目借鑒,我們要不斷增強抵御西方思想滲透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推進大眾化。
4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意義
4.1有利于豐富的民族特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千年來的寶貴財富,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傳統文化為發展提供豐富的民族性語言和豐富的思想寶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實事求是思想、和諧思想、民本思想等。不斷促進體現時代性與民族性的特征,開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4.2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