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運行職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然而,公共管理學科幾年來的發展也遇到了對公共管理學科涵蓋范圍的困惑,究竟什么是公共管理,它應當包括哪些領域?這是公共管理學科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只有在這個問題上取得共識,公共管理學科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發展。
按照我國目前研究生專業目錄(1997年),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設: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5個二級學科。在本科專業目錄中則是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務管理等四個二級學科。這兩個專業目錄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異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也感到上述專業目錄沒有能全面、準確地覆蓋公共管理領域。因此,不清楚地回答什么是公共管理這一問題,不利于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專業的發展,不利于科學系統地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從我國目前的學科劃分看,公共管理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所以,我們首先從管理學的研究領域來探討公共管理的范疇?〇
一般認為,管理是人類對自身從事的各種社會活動進行計劃、決策、控制的過程。以人類從事的各種社會活動所產生的事務來劃分,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劃分為三個領域,即私人事務、公司事務和公共事務。公共事務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產物,它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公共管理就是基于對公共事務的管理。
公共事務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存在于各個國家。但是,公共事務會因為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會因為國家體制、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圍。一般而言,以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領域都屬于公共事務管理的范圍,例如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社會保障、國家安全(國防與外交)、公共安全(食品、交通)、公共衛生與健康、基礎教育、公共資源管理(土地、水、能源、道路)、城市發展(市政設施)、公共環境(污染防治)等。
公共管理的實施主體是政府和非營利組織(NPO),其中NPO是近年來隨著“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改革而逐漸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并日趨受到重視的。從政府角度講,公共政策是政府實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共財政是政府實施公共管理的資本資源,公務員是政府實施公共管理的人力資源。所以,公共管理不等同于我國一些學者所講的行政管理,其涵蓋的領域要寬得多。從上述判斷出發,公共管理的教學與研究應當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研究公共管理實施主體及其運行機制的部分,簡稱“基礎模塊”;二是研究公共管理具體職能的部分,簡稱“職能模塊”。我們分別論述如下:
一、研究公共管理實施主體及其運行機制的部分(基礎模塊)包括以下領域:
1、行政管理,主要研究作為公共管理實施主體的政府機構的組成、運作方式、治理機制、績效管理等;
2、非營利組織(NPO),主要研究NPO的組成方式、運行環境、管理模式與方法等;
3、公共政策,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檢查、反饋機制,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執行的有效性;
4、公共財政,主要研究公共財政的收支機制,包括稅收、政府預算、公共支出管理等;
5、公共人力資源,主要研究公共組織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宏觀人力資源政策等。
二、研究公共管理具體職能領域的部分(職能模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發展領域:包括宏觀經濟管理的有關方面,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宏觀經濟調控手段;特殊行業的管理;工商注冊管理等,可以稱為國民經濟管理;
2、社會發展領域:包括就業與勞工關系、社會保障、人口管理、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管理、文化事業等,可以稱為社會發展管理
3、公共衛生與醫療領域:包括公共衛生、醫療、食品安全等,可以稱為公共衛生與醫療管理;
4、公共安全領域:包括國際事務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管理(交通、治安)、公共危機管理等,可以稱為公共安全管理
5、公共資源領域:包括對土地、水資源、環境、能源的管理,可以稱為公共資源管理。
可以看出,上述兩個部分正好構成了兩個緯度,以基礎模塊為X軸,以職能模塊為Y軸,正好構成公共管理學科的矩陣結構。公共管理實施主體是落實公共事務管理的基礎,公共職能部分是公共事務管理的具體體現,兩部分在任何一個具體的公共事務管理中都可以實現有機結合。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根據中國的現實,在現階段,國民經濟管理中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宏觀經濟調控都是公共管理應當大有作為的領域。因為,中國尚處在經濟體制轉軌時期,20多年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這可能是中國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另外,由于在現代社會,公共管理的大部分職能是在城市中落實的,同時,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有不同的特點。我國正處在城市發展的關鍵階段,缺乏城市發展規劃和管理的人才,因此,可以考慮在公共管理下面設立“城市管理”二級學科。
同時還需要指出的是,公共管理雖然是管理學,但是,由于它涉及領域的特殊性和內容的復雜性,它需要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眾多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做基礎和支撐。特別是政治學和經濟學,對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和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根據上述分析,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研究生教育可以按照上述領域設置十個二級學科,即行政管理、非營利組織、公共政策、公共財政、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國民經濟管理、社會發展管理、公共衛生與醫療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資源管理。在十個二級學科的基礎上還可以設置三級學科的研究方向,鼓勵教師和研究生在上述領域進行深人研究。
上述十個領域,特別是職能模塊的五個二級學科領域中的問題,還有許多其它學科在研究,并且,對于這些公共事務的問題,也必須是多學科共同研究才能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不是任何一個單一學科能夠獨立解決的。對于上述領域,公共管理主要是從管理學角度進行研究,也就是說,公共管理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既定的體制、社會環境、可用資源等條件的約束下,通過選擇管理模式和制定管理手段實現對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或者說,公共管理不僅要回答“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怎么辦”的問題。可以看出,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任何一所高校想覆蓋全部研究領域都是十分困難的,應當各有側重。
從公共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層次上看,也應當各有側重點。公共管理的博士研究生是培養在公共管理領域研究和教學的人才,所以,應當鼓勵學生在系統掌握公共管理學科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在公共管理二級學科內細化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的碩士研究生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兩種,學術型是博士生的前期預備階段,只應占碩士生的一小部分。應用型碩士研究生是主體,對于沒有過就業經歷的碩士研究生,應當以二級學科為基礎進行培養,以利于學生畢業后尋找就業崗位。對于那些在職學習的碩士研究生,例如MPA,應當考慮三級學科的特色,使得學生可以更密切地聯系實際。在這方面,目前中國人民大學設立的17個MPA專業方向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公共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則要體現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可以按照一級學科招生。對于研究和學習公共管理的本科生而言,“基礎模塊”是教學的基礎,其中的課程是從事公共管理所必修的,要讓學生了解公共管理實施主體及其運行機制的要求。在基礎模塊中,社會對NPO、公共財政、公共人力資源方向的畢業生也許會有一定的需求量。“職能模塊”是本科生的專業方向,隨著公共管理重要性的提高,社會上的需求會增加,它們將是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領域。我們應當面向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實際工作需要,既可以按照公共管理職能劃分專業方向,也可以將有關公共管理職能加以綜合,形成“城市管理”等專業,以擴大學生的就業選擇空間。
同時,也可以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時期的社會需要,在上述二級學科的基礎上,設置一定時期社會需求量較大的三級學科,如食品安全管理、社會保障管理等專業。但是,從本科生未來職業發展的角度看,原則上不應當鼓勵本科生設置的專業過細。或者,可以根據中國高校分層的特色(教育部直屬高校、地方學校)和地方差異的特色,在地方院校中突出專業細分的特色,以利于本科生學生就業。
協作性公共管理主要就是在發生任何社會問題時,各方采取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理論上來說,協作性公共管理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實現諸多領域的整合。對一定的社會問題,比如說非典、抗洪、地震等等,單方很難處理的時候,就需要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以便達到預期的目的。
1.1社會變革。
在社會的不同階段,會經歷各種原因的社會變革,主要就是不同階級、等級間的利益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正和調整。按照此理解的話,在面對“跨邊界公共管理問題”不斷涌現的現狀,需要對全新的社會形勢做新的詮釋,在各方的配合和努力下,從容應對這些“跨邊界公共管理”問題。為了能夠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相關部門之間建立協作治理網絡是十分必要的,這是一種以資源整合為主要目標的公共管理模式,使得公共管理能夠不受地域和部門的限制,公共管理人員能有效履行工作的職責。
1.2部門失靈。
面對現代社會諸多的管理問題,原先的官僚制度早已無法適應,那么為了給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管理,需要相關政府部門采取更為有效的策略來解決現存的問題。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進入了網絡時代,極大的便利了部門管理工作,為跨行業、跨部門管理創造了良好條件,甚至使得邊界聯系的組織部門也能夠相互聯系與滲透,更好的實現協作管理。經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在處理較為復雜的社會問題上,傳統公共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用,需要實現公共管理的轉型,促進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結構升級,幫助管理體系更好的完善與發展。
2.協作性公共管理內涵及其對公共管理轉型的影響
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協作性公共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們國家主要是政府機關部門應用這種管理模式,而我們最為明顯的問題是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論早已和我們在此方面的實踐不吻合,這也從客觀實際的角度上反映了我們在管理理念上的落后。
2.1協作性公共管理內涵。
不同的管理學者對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解都不同,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但是主線還是大同小異的,就是通過各方的配合,實現一種共享式的共同資源和整體化的治理結構。在公共服務和決策的過程中,讓管理能夠實現與公眾互動、協作,將不同部門或者地域的資源與優勢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整合,從而能夠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當不同的部門與地域間需要依靠資源共享或者合作的時候,才能實現協作性公共管理,也就是說當一個部門不能依靠自身職能實現某種要求或者解決某個問題時,需要依賴其它部門或者其它地域提供的資源才能達到需求時,確切落實部門之間的資源交換和協調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如此才能為公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
2.2協作性公共管理對公共管理轉型的影響。
為了改善現今公共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問題,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革,實現公共管理的轉型,而協作性公共管理對其轉型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對于國家的行政體制改革有獨特的意義。從部門之間的職能來看,協作性公共管理能夠有效加強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分工協作,部門之間的職能交換也能得到進一步落實。政府加大整合力度,在有限的地域和職能范圍內,對公共管理進行改革,使得難以獨立解決的管理問題能在相互協調合作的方式得以解決,實現了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和管理模式的順利運轉。除了部門間的職能交換和資源共享外,協作性公共管理也能對完善統一的職能體系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避免部門間的相互牽扯與無效制約,能夠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實工作職能,建立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大部門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對部門間的較為敏感的職能分割問題也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傳統公共管理主要解決的就是不同部門間的職能混亂和交叉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門間的溝通問題。而協作性公共管理在此基礎上,還能加強部門間的配合與協調合作,而若是能夠大范圍推行大部門制度,相關部門能夠得以合并,逐步建立起明確職能分工和協調合作機制,長此以往,科學合理的協調配合機制就能夠建立起來。為了構建與完善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網絡化協同工作的框架,提高電子政務的服務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構建向公眾開放的整體化的電子公共服務網絡,將不同部門的職能、各個功能環節需要的流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及其各種信息資源都整合在一起,使得公眾能較為便利的了解所涉及的各種元素與資源,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公共管理的網絡化協同工作整合成為一個無縫隙的工作流程,促進公共管理轉型與變革,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結束語
關鍵詞:公共管理;作用和地位;分析研究;作用探討;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8-0138-01
伴隨著近年來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社會對于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使得公共管理學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深刻。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對于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的并不透徹,本文主要結合實踐,就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開展了分析和探討,以期能夠更好的提升對于公共管理的認識,促進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公共管理的內涵分析
公共管理學科在我國出現以來,在學術界關于公共管理的界定一直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是哪一種看法,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公共管理著為了有效的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以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作為主要形式,對涉及到公眾利益的社會事務開展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各種管理活動。公共利益是基于社會成員不同的個人利益而產生和抽象出來的,有著較為普遍的社會性和共享性。眾所周知個體的利益是十分現實的利益,因此公共利益也就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另外個人利益也是有著一定差異性的,公共利益很難彌補這種差異性,有時候還會因為這種差異性的存在造成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因此公共利益并不是個人利益總和,而是要以實現和維護公共利益作為目標。因此公共管理并不能滿足每一個體的實際需求。
二、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動中有著一定的優勢地位,發揮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政府為了能夠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就必須要保障自身權利能夠比較平穩的運行,時刻牢記自身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能因為開展公共管理而過度的對經濟進行干預。政府在工作中通過對社會秩序的規范,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以此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以此來獲得公共管理職能的轉變。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首先要轉變政府自身的職能,解決以往的歷史遺留問題
伴隨著政企公開改革的進一步的深入,政府的管理也從微觀的細節方面的管理轉變為宏光方面方向上面的管理。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政府的公權來有效的解決政企不分,產權模糊的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深層次的問題,以此來更好的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另外政府在開展公共管理的活動中也應該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的規劃,改變以往國有資產經營責任不清楚,資產條塊不清等一些遺留問題,以此來實現國有企業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
2.其次對社會秩序進行規范,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政府掌握著國家公權力,在公共管理中處在―個比較強勢的地位。在實踐過程中,作為社會活動的維護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政府有義務也有必要在公共管理活動中應用自身的權利從醫療、社會保障以及經濟方面為地方的老板姓提供更好的華寧,以此來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
目前我國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定位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一些政府對于自身的職責認識不夠明確
一些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動中沒有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的重要職責。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對于權利的不當使用,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會尋找制度的空隙來謀求自身的利益。而在大部分情況下群眾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是相對的,作為政府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要自覺地服務于群眾的利益,為群眾的利益著想,這樣才能夠增強群眾的滿意度。而如果政府過度的追求自身的利益,群眾的利益必將受到一定的損害,進而會產生對于政府的不滿。這不僅僅使得政府的公權力遭受到了破壞,也是的政府形象受到一定的影響。
2.一些政府的辦事的效率比較低
目前一些地方的政府還沒有能夠發現團隊協作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而實踐中所開展的大部分的公共管理活動都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的協作才能夠順利的完成。地方政府因為自身的利益較為復雜,多個部門之間的利益存在著隊里的情況,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部門之間缺少一個統一的核心領導部門,這使得公共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沖突,在有利益的過程中會出現推諉的情況,在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則會有相互推諉的情況發生,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辦事效率。
對政府公共管理的建議分析
1.政府公共管理要具備一定的服務意識
服務是現代社會公共管理最為主要的職能和手段,也是提升公眾對于政府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內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要為社會成員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和優質的公共產品,通過服務的最優化促進公共管理能夠產生良性的循環。這中間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公共管理所需服務的提供也應該是以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的,能夠為民眾進行自愿選擇的。但是目前政府所義工的服務,很多還有著強制性的特點,這不利于公共對于政府滿意度的提升。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政府應該從“管理型”向著“服務型”的方向積極進行轉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促進公眾對于政府管理滿意度的提升。
2.樹立起“公共”意識
公共價值觀是整個公共管理最為重要的核心,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可以被理解為“大家”的意思,她的主要含義是指整合社會成員之間的集合。由此可見公共管理強調的是一個大眾化的公共意識,是整個公共管理理念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所以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政府首先要能夠樹立起“公共”的意識,這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參考文獻:
[1]余敏江,劉麗華.公共管理職能:涵義、邊界及當代定位[J].現代管理科學.2005(02).
[2]湯韶蕓.建設企業家政府理論及對我國公共管理的啟示[J].云南社會科學.2003(S2).
論文摘要:“新公共管理模式”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趨向和實踐模式,其出現具有深刻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從哲學層面看,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哲學的單一主體范式向后現代的多極主體范式轉移的具體顯現。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向度,具體闡釋行政管理由傳統的官僚體制向新公共管理轉移的歷史過程與原因,分析其背后內蘊的哲學墓礎是管理主體由單一性向多樣性的范式轉型,對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重要啟迪。
世紀之交,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漲。在西方各國曠日持久的政府改革過程中,公共部門管理研究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以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為基礎的官僚制的傳統公共管理理論被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理論所取代。故“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或“管理主義”( Managerialism)的范式就成為當代西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趨向和實踐模式。本文擬從公共管理模式殖變背后的哲學基礎的向度進行闡釋,以求對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論啟迪。
(一)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利益分化和階級分化以來,就有了公共管理的問題。但是,在傳統的階級統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屬于階級統治的。近代以來,階級統治變得越來越隱蔽,而公共管理卻日益彰顯,人們到處可見的是政府對社會的公共管理。特別是在二戰以后,這種狀況愈加明顯。公共管理從隱到顯的殖變,不僅是管理行為量的增加,也不僅僅是管理活動范圍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變革,是從以統治為主導的模式向以管理為主導的模式轉化的過程。人類社會早期的公共管理在運用行政的和宣傳教化的手段對社會實施管理時,往往訴求于強制性的措施,管理行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覺。近代社會的公共管理在許多領域中無疑也包括強制性的行為,帶有傳統的統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許多領域,公共管理日益趨向采用民主和參與等方式。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務于政治統治的終極目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迅速分化為許多專門領域;政府機構日益膨脹;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運行的高成本、低效率。總之,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是與西方工業社會的政府管理相適應的。但是,隨著西方各國由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的轉變,這種理論及其模式就顯得力不從心,無法適應迅速變化的信息社會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論假設和原則均受到普遍的懷疑與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
其一,作為傳統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體制已被證明是一種過時的、僵化的和無效率的政府體制模式。這種等級劃分、權力集中、控制嚴密的官僚體制的組織模式在二十世紀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繼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門逐步被學習型組織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門作為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者的壟斷地位已被動搖。政府通過補貼、規劃與合同承包等方式間接運行,各種私人公司、獨立機構和社會團體參與了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機構也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務而展開競爭。與此同時,私人部門發展起來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也被公共管理部門所借鑒。市場機制在公共部門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法被人們批評為是一種不真實的假定,而且,在現實的生活中政治事務與行政事務是難以真正分開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體制及模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公務員的永業觀念已被打破;業績評估和績效工資制成為一種主要的報酬方式;傳統的片面強調對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養與開發、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見,在現實的公共生活中,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經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各國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適合本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這就導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變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
“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理論,起源于二十世紀70-80年代的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并迅速擴展到西方其他國家。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臺,在整個80年代,英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展反對浪費和低效益運動,成立了效率工作組,對政府的有關項目計劃和工作進行效率審計;大力改革公共部門的工會;實行大規模的私有化,將英國的石油、電訊、鋼鐵、航空等40多家主要國有企業賣給私人;對地方政府的預算開支實行總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公開競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效率工作組1988年提出的報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動》,英國政府開始將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從政府各個部門中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半自治性的“執行局”來承擔這種職能。部長同執行局在談判的基礎上就該局要完成的任務及其在具體運行方面的靈活度達成協議,也即績效合同。這樣,部長們主要只關注預算總額和最終的結果,而各局在預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體事項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權。尤其是執行局的局長是由公開競爭產生,三年必須重新申請一次,不實行終身制。到1996年,英國有近75%的公共服務是由執行局來承擔的。
繼英國之后,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隨著兩國工黨分別于1983年和1984年上臺執政,也開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蘭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統性而備受人們的關注,被學術界稱作“新西蘭模式”,新西蘭財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書被譽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盡管不像英國那樣,有明確的起點和目標,但似乎開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實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帶有更明顯的管理主義傾向。里根政府大規模削減政府機構和收縮公共服務范圍,當時負責推行改革的格魯斯委員會的基本職責是將私人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門管理領域之中,來提高政府效率。格魯斯委員會診斷出美國政府公共部門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國會對聯邦政府機構的日常管理干預太多;其二,人事特別是高層人事缺乏連續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經濟的誘因;其四,會計和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財政和會計管理。1993年克林頓上臺后,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塑政府”改革運動。其目標是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并堅持顧客導向、結果控制、簡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則;改革的基本內容是精簡政府機構、裁減政府雇員、放松管制、引人競爭機制以及推行績效管理。這場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獻就是戈爾所領導的國家績效評價委員會的報告《從過程到結果: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的政府》,簡稱“戈爾報告”。“戈爾報告”指出:從本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美國建立了龐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體制來處理公共事務,這種體制以那時的公司結構為模式,采用分等級的科層制形式進行管理。由于對標準化程序的先人之見、垂直的指揮鏈條和標準化的服務,這些官僚機構是穩定的,但與此同時也造成機構膝腫和反應遲緩。當代迅速變化著的世界、閃電般的信息技術、全球性競爭和需求式的顧客,使得龐大、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的)己經失效。該報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項主要原則:消除繁文縛節,由注重過程的系統轉變為注重結果的系統;把顧客放在首位;授權雇員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創造出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的政府。
歐洲大陸各國(德國、法國、荷蘭、瑞典等國)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國、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的行政改革的那種系統、全面、連續和激進的特點。但是歐洲大陸各國的行政改革同樣帶有明顯的管理主義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國,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連續性漸進主義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內容:調整公共事業、削減公共服務人員、壓縮公共人事開支、轉變公共組織結構等均是在某種程度上以管理主義為價值取向的。特別是在90年代,借鑒了荷蘭的經驗,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實行“地方治理模式”,與英、美等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首先,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之后的經濟衰退,公共財政也因為收人減少和福利開支過大等原因出現了連續的赤字,各國政府都面臨著財政緊張的困境。按照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一書中的觀點,解決財政赤字問題從原則上講有三種途徑:一是限制開支和公共任務的終結;二是增加收人,特別是稅收;三是用較少的開支來實現公共使命,即“少花錢多辦事”。由此可見,只有第三條道路才是較好的選擇。“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現就成為各國政府的自然選擇。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政府職能的不斷擴張,政府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這使得西方各國政府普遍臃腫、效率低下,傳統的科層制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正如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說:“工業時展起來的官僚體制,專注于各種規章制度及其層疊的指揮系統,已不能有效運轉;它變得機構臃腫、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它在變化迅速、信息豐富、知識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運轉了。”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促使各國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適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時代的來臨以及“數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對瞬息萬變的經濟迅速作出反映,同時它打破了長期以來政府對公共信息的壟斷。新通訊技術以及接觸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會團體更容易參與公共管理活動。這要求對政府組織及其運作過程作出變革與調整。最后,經濟的全球化對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趨勢加強了西方各個國家對本國經濟競爭力的高度重視,政府能力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經合”組織把政府改革當作其成員國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一個重要途徑,認為順應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內在需要,為公共部門改革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
(三)
綜觀西方社會的這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運動,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現出政府繼續充當運動主體的角色,每項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現實而表現出對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協,但就這場改革運動的發展趨勢而言,無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蘊:即對近代以來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傾向進行全面的檢討。雖然檢討的結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與傳統的公共管理已經有著較大的差異。從哲學的向度來看,它是中心邊緣化與邊緣中心化的雙向整合與建構的過程,其實質是管理主體的單一化向管理主體的多極化的轉化。
生活提出問題,哲學解答問題,哲學是生活的解答邏輯。任何具體科學背后都蘊含著哲學理念,因而哲學主導范式的轉換,總會在不同的具體學科中得到或遲或早的彰現。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出現也概莫能外,它是哲學的單一主體范式向后現代的多極主體范式轉換的具體顯現。傳統的政府行政管理把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組織管理原理奉為圭桌,將政府看作是唯一的行政權力運行主體,其中心是追求社會秩序的穩定,管理的穩定性主要是依靠剛性的規范來維持。可是,我們可以看到,規范化對行政體系自身的整體協調、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把人們關注的焦點聚集在行政體系自身。原本是為了社會秩序的目標,但是在對行政體系自身的關注中,目標常常被疏遠、淡化,行政體系自身的存在和運行卻異化為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推崇的終極目的,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被置于整個社會的中心位置。在這種單一管理主體中心主義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中,管理者以自我為中心,將被管理者置于客體的地位和從屬“我”并為“我”而存在,從事管理活動,是為了張揚自我的存在。由于傳統的行政管理將行政主體的單一性看作是不可移易的原則,當政府規模太大時需精簡機構,而職能分化的必然性又客觀上要求增加機構;當權力失控時,則強調權力制約,而權力制約不僅需要增加機構,而且會增加權力運行的成本從而降低權力運行的效率。因而行政改革陷人精簡一膨脹、再精簡一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中,要走出這一怪圈,就必須打破行政主體的單一性。新公共管理就展示了打破行政主體單一性的趨勢,將公共管理的職能對象性分化轉變為主體性分化,即公共管理的社會化。
1.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內在要求
經濟發展與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落后的公共管理制度會束縛人們的思維方式、行動法則,會不斷制約生產力的發展。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就是要破除生產力發展的楞楞框框,摒棄那些阻礙生產力進步的制度,不斷用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制度創新去武裝人們的頭腦。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是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完善市場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選擇。
2.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的內驅力
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健全民主制度,而制度的健全離不開制度創新。因此,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規范化、制度化必須加強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要貫穿于這一過程的始終。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水平、保證實現依法治國、規范黨政關系、優化公共資源的配置。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方面,要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辦事的長效機制。
二、我國公共管理制度創新面臨的困境
1.公共管理多元主體競爭不充分
由于歷史因素影響,我國公共權力的配置表現出單極化、單向性的特點。公共權力多為國家壟斷,國家與社會、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劃分不清晰。改革開放后,社會階層日益分化,社會組織逐漸興起,但不管在運行機制還是組建模式方面,都是政府占主導地位,突出表現在政社界限模糊、運行模式固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社會組織缺乏市場競爭的自主性。政府的行為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貫徹執行并不是自下而上的公共抉擇,加之法律制度與民主化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公共管理多元主體的競爭環境很不充分,多元利益與公共權力的分散不能很好地整合,一些社會組織的利益與公共事業的利益很可能發生矛盾,導致新的不穩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數量龐大的職能性社會團體擠壓了公共主體的競爭空間,也造成了主體競爭不充分。
2.政府與民眾面臨的困境
公共事業的決策者可能會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忽視大多數人的利益訴求。在公用事業的決策過程中,如果在決策中沒有社會的監督,就有可能出現損害人民利益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存在行政效率低、執行力不強的問題。這些情況就要求公共事務的管理必須出現新思路、新方法。而民眾的參與是現代社會治理民主化的重要標志,公共事務的管理有賴于民眾的參與。但在公共事務的具體管理中,民眾的參與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一些在經濟上處于優勢或者具有較強政治話語權的人或組織往往拒絕民眾參與公共事業。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運動;鄉鎮事業單位改革;企業型政府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福利國家”制度帶來的困境,都實行了政府改造運動。雖然這一改革浪潮在各國的名稱不同,但實質上都是將私營企業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術運用于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它對以往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態度,要求建立與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公共管理組織。雖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具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條件,但是其獨特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對世界任何國家都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本文試圖在對西方公共管理運動的理論基礎和特征進行闡釋的基礎上,挖掘可供當前我國的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借鑒的經驗。
一、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內涵及實質
“新公共管理”是一種國際性的思潮和運動,它起源于美國、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并迅速擴展到其他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意味著公共部門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領域范式的轉變。有如休斯(OHughes)在《公共行政與管理》一書中所說:“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發達國家的公共部門管理已發生了轉變,曾經在本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傳統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種刻板(僵化)、層級官僚體制形式逐步轉變為一種靈活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形式。后者并不是一種改革事務或管理方式的微小變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與公民社會關系的一種深刻變化。傳統的公共行政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已受到懷疑。新公共管理的采納意味著公共部門管理領域中新范式的出現。”總體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與傳統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論基礎和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
如果說傳統的公共行政以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為其理論支點的話,那么新公共管理則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
首先,新公共管理從現代經濟學中獲得諸多理論依據,如從“理性人”(人的行動都是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利益)的假設中獲得政府績效管理的依據;從公共選擇和交易成本理論中獲得政府應以市場或顧客為導向,提高服務效益的依據;從成本―效益對比分析中獲得對政府績效目標進行界定、測量和評估的依據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從私營管理方法中汲取營養。新公共行政管理認為,私營部門許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為公共部門所借用。如私營部門的組織形式能靈活地適應環境,而不是韋伯所說的僵化的科層制;對產出和結果的高度重視(對私營部門來說,產出就是為了追求利潤,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要獲取利潤就必須給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產出;人事管理上實現靈活的合同雇傭制和績效工資制,人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而不是一經錄用,永久任職,等等。
總之,新公共管理從私營部門的管理方式出發認為,那些私營部門所成功地運用著的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目標管理、組織發展、人力資源開發等并非為私營部門所獨有,它們完全可以運用到公有部門的管理中。這也奠定了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獨特內涵和改革走向。
(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個非常龐雜的概念,它既指在當代西方公共行政領域持續進行的改革運動,又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同時還指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其名稱在西方各國也不盡相同,如在美國則稱為“企業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英國叫“管理主義”,在其他一些國家又稱為“市場導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們都具有大體相同的特征。
1、以顧客為導向,引入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建立企業型政府。新公共管理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公務人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經理和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則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回應能力。近年來,英、德、荷蘭等國政府采取的簡化服務手續、制訂并公布服務標準、在某一級行政區域和某些部門或行業開辦“一站式”服務等,就是在這種新的政府―社會關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體措施。與傳統公共行政熱衷于擴展政府干預,擴大公共部門的職能和規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張對某些公營部門參與市場競爭,讓更多的私營部門參與公共服務的供給,即通過擴大對私人市場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門的某些服務。但是需要明確的是,許多新公共管理的擁護者和支持者也認為,公營部門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與傳統公共行政排斥私營部門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等)和競爭機制,取消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如“政府業務合同出租”、“競爭性招標”等,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固然是向社會提供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公共服務都應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應根據服務內容和性質的不同,采取相應的供給方式。
2、引入競爭機制,注重政府服務效率和質量。與傳統公共行政只計投入,不計產出不同,新公共管理重視政府活動的產出和效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由此而重視賦予公務人員以職、權、責,如在計劃和預算上,重視組織的戰略目標和長期計劃,強調對預算的目標和總量控制,給基層公務人員在資源配置、人員安排等方面充分的自,以適應公眾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新公共管理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法規、制度控制,實現嚴格的績效目標控制,即確定組織、個人的具體目標,并根據績效評價標準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由此達到經濟、效率和效果等三大變量。在人事管理體制上,新公共管理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提高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環節上的靈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實行不以固定職位而以工作成績為依據的績效工資制等等。
3、強調“政務”和“事務”的合作。在看待“政務”與“事務”的關系上,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存在著明顯的分野。傳統公共行政強調政治與行政的分離,強調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新公共管理則正視行政所具有的濃厚的政治色彩,強調文官與政務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主張讓文官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以保持他們的政治責任感,而不應將政策制定和具體管理職能截然分開。這樣不僅可以使文官承擔相應
的政治責任,而且可以挖掘文官在專業知識、信息、任期等方面的優勢以提高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效益。
二、對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述評
西方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對西方國家政府的公共行政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西方官僚制政府的運行陷入困頓的情況下,它提出的一系列主張和革新作為人類的一種革新范式和實踐模式,反映了人類社會在進入信息化時代和全球化時代后對各國政府管理的必然要求,其所展示的一些理念在很多方面實現了對傳統公共行政的突破。
(一)適應了時展的要求
經濟的市場化、全球化以及社會信息化,必然要求各國政府采取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與以往工業社會相適應的傳統官僚制不應主導公共行政的指向,其科層制的管理方式、僵化的公共組織和絕對統一的公共服務的做法,都應該被納入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之中。這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
(二)積極探索了解決傳統行政管理體制弊病的途徑和方式
對傳統的官僚體制所生成的財政開支、人員膨脹、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士氣不振等弊病,新公共管理運動采取的企業化、市場化、競爭制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和解決了這些弊病。
(三)把當代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1、它否定了傳統行政所持有的政治和行政二分法,主張公務員參與政府政策的制定,認為這樣更有利于實現良好的治理。
2、主張公共服務市場化,主張政府和企業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進行有效的競爭,確立了政府和市場的新型關系。
3、強調公共服務的顧客導向,提倡回應,將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價政府績效的標準。
4、主張政府部門的領導者具有企業家的精神,以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5、主張精簡機構和人員,減少管理層級,以消除官僚制的繁雜。這些措施都是對傳統行政管理理念和措施的顛覆,開辟了公共管理的新時代。
(四)存在著一系列的缺陷
1、片面追求政府的企業化管理原則,抹殺了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本質區別。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部門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性原則和私營部門以營利為目的的利潤最大化原則。新公共管理過于強調公共部門企業化,必然導致公共管理部門對公共利益的逃避,造成對公共利益的侵蝕。政府的存在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的實現,“自由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盡管它有不可懷疑的力量,但是他們不足以確保許多牽涉到人類幸福以及能讓人類持樂觀進步態度的社會目標的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從本質上混淆政府與企業等私營部門的區別,最終會從根本上喪失公共利益。因此,政府的管理可以借鑒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但不能全盤套搬。
2、過于注重效率原則,容易導致政府忽略其所肩負的政治民主責任。追求效率是政府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公共管理的本質是以民主為基石,強調追求人民、自由平等權利、社會公正、公共利益和社會責任等多元價值,過于強調效率必然導致社會公正和長期公共利益的缺失。
三、新公共管理運動對我國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啟示
新公共管理是當代西方社會行政改革的一個潮流,雖然它還存在如上的一些缺陷,但總體來說是現代政府改革的一個趨勢和方向。盡管我國是一個初步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具體國情與西方國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改革所面臨的問題與西方國家也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思想和操作方案對我國各級政府的改革仍然具有啟發和借鑒作用。
(一)明確鄉鎮事業單位的職能范圍和權力邊界
西方國家政府職能的大幅度擴張始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經過幾十年的演變,政府規模急劇擴張,財政開支大副增長,最終在70年代形成嚴重的財政危機。這促使人們對以往政府的職能范圍進行思考,反思以往政府無所不能、無所不包的行政方式進行反思。就我國的鄉鎮政府來說,也經歷了一個職能不斷調整和機構不斷膨脹的過程,最終導致了近年來大規模的機構和人員精簡。這種現象主要反映在鄉鎮事業單位機構和人員的增減方面,可以說鄉鎮事業單位改革是我國鄉鎮機構改革的重要環節。
就我國的鄉鎮事業單位改革來說,最重要的是明確其在特定歷史階段的職能和使命,根據宏觀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要求確定其具體職能,依其承擔的職能來進行機構和人員配置。具體要劃清哪些基層事務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哪些公共服務可以通過市場化和社會化手段來提供的。對于由政府承擔的事務要設置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對于可以回歸社會的公共事務要大膽放權。
(二)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工作鄉鎮事業單位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基層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鄉鎮事業單位的活力來源于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鄉鎮事業單位的競爭來源于兩個方面,即人才崗位的競爭和公共服務的競爭。長期以來,在人事方面,我國鄉鎮事業單位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人浮于事,導致鄉鎮事業單位職能的虛化;在基層公共服務方面,實行的是由鄉鎮事業單位獨包獨攬,缺乏有效的競爭,各種市場主體和公共組織被排除在公共服務提供主體之外。因此,提高我國鄉鎮事業單位的活力和服務水平,一方面要加強事業單位內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引入人事競爭制度,打破只進不出、只上不下的傳統思想觀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流動機制;另一方面,對于可以實行市場化和社會化方式供給的公共服務項目,要吸收社會力量參與競爭,形成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競爭的局面,以提高基層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三)推進基層公共事務管理改革
管理鄉鎮公共事務是鄉鎮事業單位的重要職能。推進基層鄉鎮公共事務管理體制改革是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內容。這需要在資金來源、資金監管、工作思路上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
1、加大對鄉鎮公共服務的投入。就西方國家來說,新公共管理有效施行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國家財政對公共服務的有效保障。長期以來,在城鄉二元體制下,我國政府對農村基層公共事務的投入較為薄弱。在以城帶鄉、工業反哺農業的新形勢下,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入,這既是加快農村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的需要。
2、加強對基層公共財政制度進行改革,優化公共財政資金的投資渠道,增強對公共財政資金的監管力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一方面國家對農村基層公共事務投入的資金較少,亟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財政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益極低,亟需優化財政資金的投入渠道和強化對投入資金的監管。
3、對一些公共服務項目,可以實行合同承包,吸納社會力量和資金的參與。當前,一些地方對公共事業民營化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但總體而言,這些改革設想還處于初始階段,規模較小,相關制度還需要完善。對于可以實行外包的公共服務項目,可以實行合同承包,嚴格規定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標準,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層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吸納社會力量的參與,實現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從而減輕政府的負擔。通過相關的探索,形成制度化的措施來改善基層公共服務狀況。
參考文獻:
1、(美)理查德·布隆克.質疑自由市場經濟[J].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2、陳振明.評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國社會科學,2000(6).
內容提要:該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簡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劃分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在此基礎上,闡釋了社會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學科共同內涵。另外,簡要闡述了社會性與政治性的相互關系,提出了有關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械!N頤?nbsp;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
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形枷潁?nbsp;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
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