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談談對心理學的認識

談談對心理學的認識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7 09:06: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談談對心理學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談談對心理學的認識

篇(1)

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系,馮特創辦了心理學實驗室。這代表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對于心理學專業人員來說,馮特是心理學創始人是無可非議的,大家也早已習以為常。但社會輿論卻形成了一個迥異的概念,談起心理學,很多人認為就是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一位精神病醫師,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從事的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對現代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弗洛伊德的理論并不是科學,他的理論其實根本上不可以被證偽,所以,他的體系并不被現代科學心理學接受。但從另一個生活實用或臨場咨詢的角度而言,很多心理咨詢師都必定有意無意地運用他的理論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論是精神病學,弗洛伊德是怎么定義自己的理論,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后人看待這一理論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人認為他是《本草綱目》之類的東西,只是為后世的理論進行的探索;也有人把它當成心理學中的一個流派。精神分析是不是主流學派,這不是我所能斷言的,但我知道精神分析注重思辨,是很好的心理咨詢手段。

就社會知名度而言,學者總是不如文人。二十世紀許多文藝青年都受這個影響。在他們眼里,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學。

流派如此,心理學也是如此。實際上,真正令國人認識到心理學重要性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導致數萬人痛失親人,由心理學家組成的醫療隊,幫助災民進行震后心理重建。媒體的宣傳加上災后的心理輔導的科學普及,讓更多人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

現在國內心理學領域中很多從業者、學者、研究者也不能完全搞清心理學到底有多少種方向,目前國內有以下幾部分心理學勢力:①以北師大心理系為代表的認知學派,在國內已算非常注重實踐和實用性的了;②以中科院心理所為代表的研究派,重點在于研究;③以華夏心理為代表的心理咨詢師培訓派,重點在于贏利;④以豪峰科技、陽光易德為代表的心理生物反饋派,重點在于贏利;⑤眾多個人咨詢師創辦的工作室、工作坊;⑥以藍心網、優談網等為代表的網上心理社區,重點在于培養市場,摸索贏利方式。

國內一系列現象說明心理學正在引起大眾的廣泛興趣。如電視節目《非誠勿擾》《非常了得》等都邀請心理學專家分析解讀,實際上,這其實是心理學在國內不成熟的表現。只有不了解心理學的人才會說:“喂,你來分析一下我丨”心理學非常質樸。大眾對心理學的興趣,是由于不了解,如果大眾僅僅是把心理學看作心理咨詢倒也罷了,畢竟,心理咨詢是直接面向大眾的,可以說是最平民化的心理科學。然而,可怕的是大眾對心理咨詢的片面認識,它們已被披上無數神秘光環。所以,個人覺得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揭開心理學被披上的神秘面紗。從大眾對心理學產生誤解的根源來說,主要有二:一是市場上所謂的“心理工作者”不負責任的胡扯宣傳,可以說大眾對心理學的神秘性認識是與這些人緊密相關的。二是大眾傳媒尤其是一些電影的誤導。

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我也談談自己的淺見:第一,業內需要加強職業道德規范管理,使大多數心理工作者都能對偽心理學說“不”。第二,隨著大眾對心理支持的需求漸增,相關單位(咨詢機構、大學、政府等)應該加強心理科學知識的宣傳。在宣傳時尤其要強調科學,摒棄神秘。第三,合理發揮傳媒的作用,比如拍相關的電影、心理劇等進行正確的宣傳。第四,強調心理學的科學化道路,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揭開心理學的神秘面紗,我認為這是根本道路。

篇(2)

關鍵字:學生主體;應用心理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050-02

一、研究背景

應用心理學是一門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理論,干預或影響心理行為,以改變心理行為,改善心理生活質量的新興學科。應用心理學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而應用心理學碩士應用心理學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也要充分體現其心理學知識和素質要求,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培訓計劃要突出心理學實踐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由于傳統的教學環境、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的局限,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不大有機會參加實踐操作培訓。對于學生來說,心理學理論“聽起來不錯,不知道如何學習使用”。教師教學單一,只注重教的理論,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解決教師和學生的資源共享和交流、互動等問題。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新課程強調學生通過體驗,探索新知識和新知識。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在“學生試講法”的教學進行了嘗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老師和學生站在同一平臺,相互研究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完成學習課程內容。

二、理論基礎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依據以下理論基礎。

1.主體性教學。主體性教學論認為,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認識和發展的主體,一切教育的影響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內化為主體的素質。“學生試講法”使學生從原來的“老師教我”的被動學習變成“我教學生”主動學習,使教學過程能充分發揮其能動性。

2.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僅是從老師授課所獲,而是學生在特定情況下,通過教師和其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獲得。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試講法”強調學生主動尋求知識和意義的主動建構,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協助建構知識并進行評估。

3.情境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強調知識與情境之間的動態的交互作用。Brown等人(1989)認為,知識和活動不能分開,活動不是一種輔助認知和學習的手段,它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習者在情境中通過活動獲得了知識,學習與認知在本質上都是情境性的。因此,通過建立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以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教學,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種做法也有助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到實踐的情況下,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4.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把尊重和信任學生提到了教育的重要位置,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其在學習中的作用,提倡有意義的學習以及學會學習。Rogers(1961)“相信唯一能夠影響個人行為的知識,是他自己發現并化為己有的知識”。Maslow(1970)則強調學生的內在學習,就是依賴學生的內在需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我實現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堅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和諧氛圍。

三、教改實施過程

“學生試講法”是師生之間的角色轉換,學生成為“教師”,教師扮演“學生”,學生在教師指導幫助下,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獨立地組織教學活動,把指定的教學內容教授給其他同學。其運用的基本程序是:思想動員―教師示范―指導備課―學生教學―評價討論―整理反饋。

1.思想動員,為同學講解教學改革目標及方式。在課程伊始,要對學生說明,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門課程部分內容會采用學生試講的方式,請大家也當一次“老師”。將試講的目標、意義、過程和要求向學生一一說明解釋,鼓勵學生積極、勇敢地參與試講教學。

2.教師示范,展現對整個課程的把握。開始的課程是由教師完成的,教師在授課時向學生展示課程的大綱結構、課程安排等,并示范對課程重點內容進行精彩講述,讓學生知道如何完整地講一次課。

3.指導備課,幫助學生收集可用資源。教師為學生提供講課的相關資源,并對學生在備課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指導和幫助。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處理和學習,認真準備授課的每一個環節,并搜集一些課外資料豐富其講課內容,使課程更生動有趣。

4.學生教學,獨立掌握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充當“老師”角色進行課堂教學,全程自主操控課堂。教師作為“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聽課,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學生課堂的問題討論和其他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處理課堂的突發事件,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授課任務。

5.組織討論,并給予指導評價。學生試講后,教師讓試講學生談談教學體會,再讓同學們談談試講同學的優缺點,提出一些建議。最后由教師做總評,著重在教學內容設計、方法運用、語言表達等方面給予指導,使學生的教學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還要對學生表述不清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內容進行補充,幫助學生領會所學知識。

6.整理反饋,進一步將所講課內容把握深刻。通過教師和同學們的評價和建議,學生對試講內容進一步整理學習和反饋。通過實踐性學習,學生對學習內容認識更透徹。學習效果優于傳統的聽課式學習。

四、教改對教學的影響

1.學生自主參與,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成為“老師”,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們全身心地充分體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不僅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教學內容。聽課的學生將特別注意“老師”的風范,留心聽“老師”的教學內容。這是學生全程參與的教學過程,課堂的氣氛十分活躍,充滿生命力。

2.鍛煉學生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試講”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學生的語言、表情、動作等教學表現力和課堂組織管理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有效地促進理論轉化為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

3.創新的課堂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評估。“學生試講法”也為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機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改變了傳統“一考定全部”的單一評價方式。

4.促進師生交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試講”的實行過程中,加強了師生的聯系和互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引導他們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也使學生更加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鞏固師生的關系。

我通過“學生試講法”訓練的教學改革研究,體會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心理學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應用心理學學生的實踐能力,以達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應用心理專業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秦啟文.黃希庭.應用心理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陳麗君.“心理學”系列課程案例庫建構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1):91.

[3]章志光.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和學新.主體性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

[5]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Education Vol.9 No.2,1995.

[6]鐘貞.新課改視野下大學心理學“學生試講法”教學的探索[J].梧州學院學報,2010,20(3):73-74.

[7]Brown,J.S.,Collins,A.,& 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32-42.

[8]羅杰斯.關于教學和學習的若干個人想法[J].外國教育資料,1984,(2).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皖南醫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資助。

篇(3)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采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為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類型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系,學生人格特征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談談對教與學的心理學的認識,當然這些是來自對書上內容的吸收和思考。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門把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兩個分支學科結合起來,闡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的習得過程,以及教師如何為學生有效學習創設適當條件,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學習的心理學新學科。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一方面深刻的體會到教與學這是兩個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過程,對于我們重點研究學校教學或更細些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這么多年的學習生活體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認識到教學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都應當有正確的理論去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教與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與學的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學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了解學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征,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為教學技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復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并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6、學習的測量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發學生行為或傾向的改變,因此,教師就要善于運用測量來評價學生學習后的情形。目前,教師往往忙于教學,比較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測量來改進教學。但是,事實上,考試影響著教與學,錯誤的考試引導錯誤的教與學,影響教學質量。

個人收獲和體會

《學與教的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了解學生的特點,并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何種影響。作為一名教師,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于“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發掘自身的潛能。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和模式。在學校,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著人的一生,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讓學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學習觀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情感,態度,方法,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而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學習活動的創新性,以前習慣于接受老師或書本的現成知識,懶得思考。因為只要掌握了老師講的東西就一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自己的懶惰情緒,而現在要轉變成發現式,創造性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學習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需要建立靈敏,完善的反饋調節機制,通過對學習評價理論的學習,更新了評價觀,評價決不僅僅是考試,老師的評語。同時也要重視自我評價,而它才是學習過程的出發點與歸宿,只有更多地進行自我評價,才能形成自我意識,獲得自我超越。

學習的過程,首先要端正態度,在學習上勤奮,踏實,一絲不茍,在此基礎上,要尋找并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巧學”,有些學生整天埋頭苦讀,雖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們看重的是成效,結果,沒有人會同情這類人。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類學生要從書本,題海的泥潭中走出來,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而不是“死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學習的最根本要求是實踐,要反復練習,從而熟練掌握。在此過程中,特別要注重開始時動作的正確性,如果開始就是錯的,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學習錯誤的,還不如不學。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

篇(4)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狀態,而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由無數個“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構成的。所以了解心理學首先要了解心理現象中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今天先介紹心理過程的基本內容。

心理過程指的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它包括認識、情感、意志等活動過程。

認識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人腦對客觀對象的屬性及其規律的反映。我們來以一個簡單的認識活動說明認識的基本概念。

我們面前擺著一個水果。

首先,我們會用眼睛觀察它的形狀、顏色、大小,還可以用手摸摸它的表面,用鼻子聞聞它的味道,然后你可能還忍不住咬上一口嘗嘗它的味道。我們這些通過眼、耳、鼻、舌等身體的感官去感受和反映水果的形、色、、味、外表的過程,就叫作“感覺”。這是人最簡單的認識過程,也是認識的基礎。概括來說,“感覺”就是人通過自身感官反映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過程。

其次,我們對一個水果有了基本感覺后,會通過自身的感官和以往的經驗,把這個水果的基本屬性聯合起來,對這個水果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判斷這個水果的來歷和名稱。這個過程就叫作知覺。因此,“知覺”就是人在感覺基礎上結合自身經驗形成對客觀事物的整體認識的過程。感覺和知覺常常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我們都知道,通過我們感覺和知覺的事物會在我們的大腦中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跡,以便于我們再回憶起它時會在大腦中呈現原來留下的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相應的資訊,這種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就是我們說的“記憶”。

我們對事物有了感覺、知覺,就可以直接地感知事物,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并且還能通過我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間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內在的本質特征。而這個對事物本質特征的概括過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思維”了。

在我們的心理過程中,我們不僅能通過感知、記憶再現客觀事物的形象,而且還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新事物的形象。我們把這類心理活動稱為“想象”。

以上“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就基本構成了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我們把它們統稱為認識過程。

我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態度體驗,比如成功時的喜悅與快樂,受挫時的沮喪和憂愁等等。心理學就把這種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稱為“情感”。

我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還能自覺地確立自己行動的動機和目的,并且根據自己的目標來調節支配自己的行為,努力克服困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個心理過程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一個人的“意志”。

所以,一個人的心理過程主要就是有認識、情感、意志三方面構成,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認識是基礎,情感和意志是我們行動的動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動,都在認識、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由于各自的生活環境、知識和生活經驗的不同,有著自己的特點。因此,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風格和面貌上就會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個性心理”。

人的個性心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個性的傾向性。主要包括興趣和愛好、需要與動機、信念與理想等等。

二是個性心理特征。主要通過我們平時很關注的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表現出來。

“能力”是指一個人保證自己能完成某種活動的必要的心理條件。比如你在感覺能力可能較好,而你的思維能力可能偏弱,就是指一個人的能力;

“氣質”通常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脾氣或者說性情。是表現在人的情緒與行為活動中的動力性方面的個性特征。比如有人是急性子,有人是慢性子;有的人脾氣暴躁,而有人則性情溫和等等。這就是指一個人的氣質。氣質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和靈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學上一般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類。

“性格”指的是人在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而且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人的性格是人和人之間個別差異的重要特征。如果說人的氣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遺傳性,更多的時候受到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那么性格則更多是人在后天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受到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它有著非常復雜的結構和特征。

也許有很多人看了類似的心理學知識,會覺得沒有什么太多的用處。接下來就結合我自己的認識談談學習心理學基礎理論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為看此帖的朋友提供些啟示。

雖然每一個人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認識事物,但如何結合上述所提及的人的心理過程的幾個內容: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恐怕有不少人就往往會在現實生活中忽略自己的認識過程。

你相信“一見鐘情”嗎?

篇(5)

由誰來從事心理咨詢呢?籠統地說是由心理醫生來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也許人們要問:心理醫生和一般醫生有什么不同,他就是專門為人看心理疾病的醫生嗎?從狹義上說,這種看法不算錯,但從廣義上說,心理醫生所面臨的“患者”,不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所以不一定是醫院的醫生去做這項工作,非醫務人員如專攻心理學的專家學者也可從事心理咨詢工作。

在國外的學科中,有“臨床心理學”這項專業,就是專門培養心理醫生的。他們畢業后有資格做這方面的業務,其他相近的專業如一般心理學者乃至一般醫學工作者都不能算作正規的心理醫生。由于我國目前尚沒有培養這方面專業人員的院校學科,故而現在出現在社會上的“心理醫生”基本上都是從醫生(主要是精神科醫生)或普通心理學者轉軌而來(甚至有些是從事哲學和教育學的人員),因此等次參差不齊,水平高低不一。

所謂的咨詢,就是參謀、顧問、分析和商量的意思,心理咨詢主要是就心理問題、心理矛盾、心理沖突以及心理障礙等,對當事人進行幫助,以解其困擾的一種有效手段。可想而知,困擾人的心理因素來自各個方面,疾病僅是其中之一,諸如生活、家庭、社會、婚姻愛情、發育成長、人際關系以及學習就業等都可能給人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打擊。因此,它不像處理細菌感染那么簡便,所以對心理醫生的要求相對地要嚴格一些。

就我國的現實情況而論,一名合格的心理醫生必須具備4種條件:一是應當懂得醫學,對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經驗;二是應當經過心理學理論訓練;三是應當具有豐富的社會學知識和社會經驗;四是應熟練掌握專門的心理咨詢技術和技巧以及心理治療手段。通過這四條可以引申出:一個心理醫生(指能獨立從事咨詢工作)應當是一個性格穩定,自身沒有心理問題和沉重負擔的人;他有既定的專業,也應是個雜學家;他應當是個既嚴謹又風趣、和藹可親的人。

目前國內的心理咨詢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由精神科醫生主持的,主要工作在醫療機構,按門診接待形式進行;另一類是由心理專業者主持的,咨詢室或設在學校,或設在機關,大多數為在職兼職人員。至于專設的心理咨詢機構和私營的咨詢所寥寥無幾。

由醫療系統開辦的心理咨詢門診,大多數咨詢者為各種類型的心理癥患者,而一般心理問題尚未達到病態程度的人到醫療部門來的不多。相對地,教育、社團經辦的心理咨詢室,大部分咨詢者是來咨詢有關婚戀、個人心理發展、家庭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當事人的狀態實際上已進入疾病狀態,如果不具備醫療水平的心理工作者就難以處理,這往往是第二類咨詢機構的缺陷。同樣,一名醫務工作者如果不熟悉社會和法律知識,也將無法就心理調節做更細致的心理疏導工作。可見,一個比較全面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至少應有醫生、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人員,以三者結合的形式來彌補各自的不足。

心理咨詢是新興事業,目前,社會發展的進度和物質與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心理咨詢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相對地,心理醫生的來源卻嚴重地供不應求。估計這種情況的解決還要較長時期。為此,我國心理學科研部門和醫學研究部門合作,在北京開辦了一所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函授教育學校。在函授過程中,無論是醫生、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都能較全面地學習各種必修課程,彌補專業之不足。

心理咨詢和心理醫生應當是魚水交融的關系,但現今存在的矛盾又是非常突出的,即心理咨詢需要的是時間,因為傾聽了解當事人的心理內容遠比內科醫生檢查一個心臟病患者要復雜得多。按我國目前醫療咨詢的收費標準,在時間與收費之間難以成正比。由于收費有限,醫生就無法用較長時間去接待咨詢者。現在人們的觀點是不怕藥價貴,但為數不多的咨詢費卻不認可,以為談話不值幾文,這也是有些專業人員不愿涉足于心理咨詢行業的一個原因。

再者,由于心理咨詢的技巧與技術水平欠缺,使咨詢人未能從咨詢中得到領悟和啟發,沒解決個人的任何問題,所以常一次作罷,不愿再堅持下去。而旁觀者又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當事者,以為去心理咨詢就是有“精神病”,為了回避這種眼光,也是有些人不愿再次涉足的一個原因。

有些人誤解心理咨詢就是談談聊聊,豈不知心理咨詢有心理治療的成分在內,所謂“心病要由心藥醫”,就是這個道理。但由于時間和經濟上的矛盾,所以出現了現今心理醫生喜歡開處方用藥物去緩解當事人的焦慮、抑郁和不安。

最后,人們對心理醫生的認識和位置問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部分人對心理醫生存在神秘感,對他們職業的位置認識模糊。這種看法有好處,就是提高了其權威性,不足之處是使人們和心理醫生之間產生了一種人為的距離,給溝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人,是一般的人,只是多些心理學知識,以及與人接觸的技巧和手段而已。

篇(6)

【關鍵詞】中學生;耐挫力;培養

在深化改革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里,培養廣大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他們進行磨難教育,培養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的意志品質和耐挫力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獨生子女群的不斷增大,如今的家長從小對孩子實行過分保護,只要讀好書,一切該由小孩自己動手去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代勞了,許多學校也為了追求升學率,只注意學生考分的高低而忽視了他們的心理素質的培養。這樣下去,就會導致中學生經受不住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敗的考驗,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心理均衡能力差,因挫折而引發自卑、怯懦,或發展到心理封閉乃至心理障礙而走向深淵。那么,怎樣培養中學生的耐挫力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耐挫力培養內容研究,形成科學體系

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狀況,由低到高,耐挫力培養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挫折認知理論教育。通過挫折認知理論的教育,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挫折,樹立正確的挫折觀。一方面,讓中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挫折是必然的,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難免的,面對挫折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生的成長的歷程;另一方面,挫折具有兩面性,挫折既會給人帶來煩惱和痛苦,也能使人奮起、成熟,讓人從中得到鍛煉,受到教育,因此要讓中學生充分認識到挫折的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引導他們正確對待,樹立正確的挫折觀。

(2)加強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耐挫力的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死教育,引導教育中學生理解生命的尊嚴和意義,認識生命的寶貴,從而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努力發揮生命的價值,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只有這樣,中學生在遇到挫折時才不會有消沉、輕生等行為發生,才會珍惜他人生命。學校進行生命教育要結合中學生的實際,從他們成長中常見的煩惱和困擾出發,用身邊的事例引導他們認識生命的價值,懂得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外表的美麗,而在于心靈的美好、人格的健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獨特及自己存在的價值,學會接納自我,熱愛生命,把失敗受挫看作是豐富自身生命的經歷,即使在遇到挫折時仍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生命滿懷信心。

(3)強化耐挫力養成教育。耐挫力養成教育即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意志,幫助其建立心理防御機制和心理調節機制。心理防御是指個體遇到挫折后內心不安而通過自覺調節心理恢復平衡與穩定的心理適應性傾向。自我防御一般有積極的、消極的和妥協的三種形式,我們要培養中學生積極的自我防御機制,即在理智的指導下采取應對挫折的行為。積極的自我防御主要又有這樣幾種:一是改變策略,降低目標或改變實現目標的方法;二是補償作用,即改變目標,尋找新的環境和目標來補償原來的未實現的目標;三是升華作用,即將原有為社會所不容的本能沖動凈化提升,成為某種高尚的追求,達到心態平衡。自我調節機制是指個體受環境的影響而促使原有的心理狀態發生變化與創新以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自我調節機制有:調整心態、調節情緒、總結經驗、放松調節、傾訴等。教育者要在教育的過程中有意培養中學生的這兩種自我心理防御和心理調節機制。

二、改進教育方法,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增強教育效果

耐挫力培養的形式應豐富多樣,但總的要求是要符合中學生的實際,使他們樂于接受,這樣才能增強其教育效果。下面來具體地談談幾種方法:

(1)為中學生開設普通心理學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可以使中學生明白各種心理活動產生的機制和一些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克制一些不良習慣,建立良好的心態。中學生的有些過激行為,如激情犯罪,純屬中學生心情過分緊張、情緒過分激動所致,如果中學生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產生。

(2)在中學生遇到挫折而感到痛苦時,要進行情感教育。首先應對中學生遭受的挫折表示同情和關心,起到慰撫中學生受傷心靈的作用,拉近雙方的心靈距離,然后向中學生輸入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念,增強他們的斗志和克服困難的信心,使之從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

(3)開展一些鍛煉中學生意志的活動,創設一些情境,讓他們身臨其境,進行自我鍛煉。如組織一些假期夏令營活動、軍訓、游泳比賽、長跑、登山、遠足及下鄉勞動鍛煉等活動,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還可以開展模擬求職、應聘,調查采訪、公關等活動,模擬參與多種情緒體驗,鍛煉其靈活各種情境應對能力。

(4)針對中學生感性認識較強的特點,開展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律素質。可以通過邀請改造成功的少年犯現身說法、組織中學生模擬法庭、法制講座預防中學生犯罪展覽等形式,增強中學生法制觀念。

(5)對中學生進行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我們要借助課堂教學,挖掘各學科中耐挫力培養的有利因素,有目的地對中學生進行耐挫力培養,培養中學生的耐挫能力。如語文課、思想政治課、歷史課中有大量的耐挫力培養的背景材料,我們可以在教學中自覺地對中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教育。

(6)開設心理咨詢機構,對遇到挫折產生心理障礙的中學生進行疏導。通過疏導,教給他們遇到挫折后自我調節和宣泄的方式,提高他們應對挫折、轉化挫折的能力,使那些面臨挫折而無所適從、情緒低落、心理抑郁的中學生看到光明、得到依靠、恢復自信,使那些缺乏健康知識或受不正確思想影響而產生煩惱、憂慮的中學生調整不正確的認知結構或觀念,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總之,培養中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趁年齡小時效果更好,所以更應注意培養中學生的這種能力,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并使挫折向積極作用轉化,使學生更完善更成熟,讓挫折成為新的努力的起點、新的成功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慧莉.論中學生耐挫能力培養的策略與技巧[J].職業,2010(05)

[2]余洪奎.加強中學生挫折教育正當時[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9)

篇(7)

一、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的現狀。

幼兒時期是人生發展的基礎階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樹,小苗的茁壯健康與否,為將來它是否能長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筆。由于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轉變,不少家庭、嬰幼兒教育機構也開始認識到幼兒時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現為:不少家庭父母們通過電腦下載幼兒教育節目、購買相關育兒書籍,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貼心”地為孩子報名各種智力開發班,筆者就曾在一個幼兒智力開發機構中,見到了一個剛剛6個月大的“學生”。

應該說,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讓孩子將來比同齡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筆者的一些走訪和調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開朗的孩子在經過這樣“魔鬼”訓練之后,出現了自閉、自卑的性格情緒,有的甚至出現了叛逆心理。學校方面主要表現為:一些教育機構尤其是各種智力開發培訓班和幼兒園,讓孩子通過各種類目繁多的智力開發活動和練習,但這些教育機構的教育目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這樣的一些教育機構經營得紅紅火火,在家長們中間也是好評如潮,但筆者對這樣的教育方式表示擔憂。

二、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的問題

目前幼兒教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學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這一時期家長決定著幼兒的教育質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觀念和經濟水平的不同,幼兒所接觸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萬別。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較高,對于幼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科學,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樂觀開朗、文明禮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動輒就對孩子連打帶罵,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極易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將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學校方面,有很長一段時期,“應試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口號深入人心,雖然目前新課標倡導素質教育,但考試體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試,這就迫使學校為了保證考試升學的水平而紛紛重視應試教育,疏于學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學生在面對各種身心壓力和煩惱疑惑時,不知道如何疏導和排遣。這樣的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很容易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埋下隱患。

三、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的方法

通過上述對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現在和問題的分析,下面筆者來談談幼兒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教育問題起著決定的影響,下面筆者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方法的闡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發展體現著一個家庭關系和諧與否。所以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心理教育,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必不可少。在和諧家庭氛圍下的幼兒,心理是健康的、陽光的、有活力,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反之,心理則是病態的、陰暗的、憂郁的、對生活毫無希望的;心態不同,他們對待社會上的人、事、物,態度都會不同。首先,家長們一定要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修養,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樹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長要積極學習相關的育兒書籍和關于心理學的知識書籍,采取積極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勵孩子,增強孩子信心,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長輩要保持和諧的關系,做到相親相愛,互敬互助,給幼兒一個安全、穩定、和諧、幸福的家庭。

第二、學校教育方面。學校教育對于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其中影響孩子的關鍵環節主要有教材內容和教師引導兩個因素。教材是幼兒學習知識的載體,教材的內容直接決定了孩子接觸到的學習對象,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一定要嚴格把控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甄別,要保證教材內容的可行、健康,適合學生,切實確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觸到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同時學校應當及時對教材進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與不斷變化著的幼兒教育任務相匹配。

第三,教師因素方面。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全面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說出自己對所講內容的看法,對于回答好的同學,要不吝表揚,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要采取妥善的辦法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在有愛心的教育環境中,在有鼓勵的氣氛中快樂地學習,這樣才更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健忠;;幼兒教師及家長對幼兒健康關心程度的調查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靈;劉偉偉;;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年1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猫咪av| 脱了我奶罩亲我奶头好舒服|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麻豆md0077饥渴少妇|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扒开粉嫩小泬视频| 欧美性少妇xxxx极品高清h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8|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 又爽又黄无遮拦成人网站|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中国熟妇人妻xxxxx|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久久人妻天天av|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啊轻点内射在线视频|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性天堂av系列| 欧美日韩无套内射另类|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