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態農業主要技術

生態農業主要技術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7 09:06: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主要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態農業主要技術

篇(1)

關鍵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分析與探究

中圖分類號:X1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8-0004-1

1 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內涵

生態農業,顧名思義,是利用農業的生態學特性,結合經濟學原理,同時運用工程學和其他現代科學技術,將農業生態環境中的積極因素進行集約化的整合,并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和運營,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顯著提高農業生態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形式。生態農業是有一種整合的農業,是將傳統農林牧副綜合后的大農業,它強調農業發展綜合的生態效益,是循環經濟在農業領域的革命性應用,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2 我國生態農業主要發展模式

2.1 農業生產環境綜合治理技術

農業生產環境綜合治理技術是一種保護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的生態農業技術,在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我國的農業技術人員率先應用了建設局部模擬生物群落、種植人工防護林、修造梯田等方法,實現了對農業生產環境的綜合治理。在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治理工程就是著名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該工程的實施,有效減緩了我國東北、西北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化的速度,在治理風沙和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農業資源的循環增值利用技術

農業資源的循環增值利用技術,在廣大農村應用比較普遍,技術也較為成熟的就是沼氣技術。利用廢棄的植物秸稈和動物糞便,在封閉的發酵池內進行漚制和發酵,最終產生可以被居民日常生活利用的沼氣。除沼氣技術之外,農業技術人員還大力推廣了氣化爐技術和秸稈成煤炭以及秸稈制門等技術。尤其是氣化爐技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成為同沼氣技術并行推廣的農業資源二次利用技術。除種植業之外,大農業中的牧業和漁業也都有針對性的進行了此類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南方湖泊集中區和沿海地區,技術人員推廣了人工魚塘和人工魚礁技術。在有些地區還推廣應用了利用河流、湖泊沉積物回填耕地,提高耕地土壤有機物含量的生物養地技術。

2.3 立體農業種養技術

立體農業種養技術,是在大農業概念下,將農、林、牧、副、漁的種養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建立起的綜合性生態農業系統。這種技術打破了單一種養一種動植物的界限,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對農業生產環境進行生態模式改造,例如,在大田作物之間進行間作和套作,在樹木、林帶中進行菌類植物間作等等。這種技術應用范圍比較廣,在我國廣大地區都可應用推廣。我國東北山區和南方林帶區域,已經較為廣泛的進行了作物間作實踐,且實際效果比較明顯。在北方地區,以利用自然或人工林帶進行間作人參和菌類植物種植最為典型。

除以上幾種農業生態模式之外,農業技術人員還在農村中推廣了圍繞水利設施進行農業環境改造、農民自家庭院內建立微型生態種植、養殖園地和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設施,以及利用農業副產品進行農業病害防治等等。

3 我國建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時間較短,加上我國農業地域性差異明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同自然環境的協調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3.1 樹立大農業觀念

生態農業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因此在推廣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大農業觀念,樹立全局思想。在發展生態農業技術時,要從系統的角度去考慮,從更寬闊的角度去進行技術的研發,即不搞“大而全”,也不鉆“牛角尖”。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建立起的農業生態產業園,實現了農副產品產銷一體化和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一體化。樹立大農業觀念,是推廣生態農業過程中必須明確的問題,在西方國家中,大農業觀念已經深入農業生產及農業生態領域,成為指導農業發展的基礎性認識。

3.2 因地制宜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普及

我國擁有幾千年的農業發展史,傳統農業生產技術根深蒂固,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從基礎做起,不盲目“嫁接”新技術,不急于推廣新技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許多西方生態農業技術逐漸進入中國,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西方農業發展環境同我國農業發展環境有很大差異,很多先進的技術在中國會“水土不服”。因此,技術人員在推廣新技術時一定要結合我國農業、農村的實際,有選擇、分步驟的進行推廣。例如,在西方國家應用較為普遍的有機農業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弊端,提高農業產量。但就中國實際而言,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與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綜合消費能力不相符,所以推廣起來困難比較大。在進行有機農業推廣時,應該換一種方式進行,將高科技的有機肥料變成農村普遍都有的動物糞便,結合生物加工技術對其進行科學利用,同樣可以起到提高土壤有機物含量,生產“綠色食品”的要求。

4 結語

在我國發展生態農業,要同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現代化水平結合起來,在原有生態農業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和實踐。樹立大農業觀念,因地制宜的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還有積極的進行生態農業試點實驗都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有效策略。結合我國國情,廣大農業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多方面的工作,爭取早日在我國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系統。

參考文獻

[1] 楊劍,魏雅麗,王立國,喻光明.區域土地利用效益評價――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8,(20).

篇(2)

1臨安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路徑

臨安市生態農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1以“五小”庭園經濟為特征的生態農業起步階段1982年的全面實行,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廣大農民以自家庭園為中心,以自留山為主攻點,在房前屋后山坡地上開發小竹園、小果園、小林場、小牧場、小桑園等,發展“五小”庭園經濟,找到了一條恢復農村生產力、開發農業生態資源的正確道路。

1.2以“新老三線”作戰方略為抓手的強勢推進階段1985年,縣委、縣政府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上促青山、下穩良田,主攻低丘緩坡”的“三線”開發戰略,發動農民在穩定糧食生產、保護發展森林的同時,大力開發利用丘陵緩坡,使田、地、山明確分工,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建立了一大批農產品相對集中的規模化、集約化的商品基地,為以后臨安市生態高效農業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縣委、縣政府在認真總結“老三線”戰略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及時提出了“前促生產,后活流通,主攻加工”的“新三線”開發方略,標志著臨安市農業從自然資源開發為主發展到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綜合開發,從縱向平面的農業資源開發發展到縱橫交錯的農村經濟全面立體開發,從廣度開發發展到深度開發、系列開發,以主攻農特產品加工來實現農業的循環增值,增加農民收益。

1.3以戰略性結構調整為舉措的鞏固提高階段從1996年開始,臨安農業進入產業化經營階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山上建基地,山下辦工廠,山外拓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推動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現代農業進程,使臨安生態農業發展進入到綜合開發、綜合經營獲取綜合效益的新階段。2003年臨安市實施山核桃等八個“億元工程”,連續三年引導、培育、扶持農業主導產業,激發了鄉鎮、村和社會各界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的積極性。2004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2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602元,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高506元。可以說,綠色生態已經成為臨安的“天然銀行”,綠色農產品是農民的“搖錢樹”,臨安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經成為全市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綠色寶庫”。

2臨安生態農業的現狀和基本評價

臨安地處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麓,東鄰杭州,西接黃山,區位優勢明顯。氣候溫暖濕潤,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內有天目山和清涼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4.9%。近年來,先后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市”、“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國家級殊榮,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距上海、杭州、南京等大都市最近的生態市。滿山的綠色,獨特的氣候,便捷的交通,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1農業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竹筍、茶葉、蔬菜、瓜果、蠶桑、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等重點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2004年,重點產業基地面積達到12萬hm2,實現農業產值18.03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83%左右,已成為臨安市農業的主導產業。

2.2農業產業布局已呈明顯的“一線四區三帶”的區域經濟新格局一線即在02省道(杭徽公路)沿線形成初具規模的農產品交易、加工及商貿流通業。四區即以02省道(杭徽公路)沿線“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工程項目建設點為中軸線,按東竹、西果、南桑、北菜的產業布局,形成四個生態農業產業區。三帶即根據臨安農業資源的特點,在海拔200m以下地區,以設施栽培為重點,大力發展畜牧業、蔬菜、瓜果等設施農業產業,形成城郊型農業產業帶;在海拔200~500m地區,結合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旅游開發,繼續發展竹筍、山核桃等多年生特色優勢產業,形成多年型農業產業帶;在海拔500m以上地區,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大力發展高山蔬菜、高山花卉等特色產業,形成高山型農業產業帶。

2.3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全市已有農業產業化組織87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47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8個,專業市場2個,從業人數8385人,固定資產總值8.3億元,帶動農戶數4.8萬戶;農業種養大戶1468個,其中種植業大戶525個,養殖業943個;農產品購銷專業戶461個,年農產品經銷額7200萬元。已有40多只農產品進入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場、超市;東林牌山核桃、小王子食品成為浙江省著名商標,郭氏牌筍干獲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

2.4農業標準化體系不斷健全全市已制訂、實施農業標準15個,其中杭州市級5個,臨安市級10個。3只農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10只農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9只農產品通過浙江綠色農產品認證。14個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規模達7533.3hm2。

2.5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加強市政府成立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在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貿市場設立了檢測點,形成以市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為中心、有關鄉鎮(街道)為重點、各主要農產品生產村(基地、大戶)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網絡,覆蓋全市蔬菜、茶葉、瓜果、菜竹筍、糧油、畜禽等主要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有效保障了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

2.6農業行政執法進一步規范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養殖基地和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農資市場和農業投入品管理進一步規范,積極組織開展對全市農資和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各類涉農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整頓農資市場秩序。

3臨安生態農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

通過二十幾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特別是在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重視下,臨安的生態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也要看到存在著的一些制約臨安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

3.1對生態農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發展生態農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生態農業的認識問題。盡管臨安市生態農業起步較早,近年來政府扶持力度也較大,但一些領導干部和農民群眾對生態農業的認識仍然比較模糊。由于認識不到位,他們更注重眼前實實在在的利益,沒有看到發展生態農業帶來的長遠利益,不愿對生態農業進行投入,不愿接受生態農業技術,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的步伐。

3.2農業面源污染不容樂觀當前,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較為嚴重,對臨安市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近年來,臨安市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而且單位面積使用量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導致了土壤污染并影響農產品質量。畜牧西進在促進臨安市畜牧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2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局部高密度養殖使生態承載負荷過大,對一些畜牧業發展較快的鄉鎮(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二是加重了畜禽廢棄物處理的難度,帶來了較大的生態壓力。

3.3生態農業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雖然目前臨安市各級政府對生態農業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視,但由于總體財力有限,對生態農業的投入仍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4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近幾年臨安市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形成了一些主導優勢產業,但農業產業化水平仍處在比較低的水平。一是生產規模偏小,生產經營方式落后。二是農業龍頭企業規模偏小,帶動能力不強。三是農業組織化程度較低。四是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不強。另外,土地資源稀缺、生態農產品優質優價難以完全體現等問題都較大程度地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4進一步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措施

針對存在的問題,總結二十年發展的經驗,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加快臨安生態農業發展,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4.1加大宣傳,提高認識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徑,廣泛地進行宣傳,以提高各級領導、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生態農業的認識。首先要提高各級領導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發展生態農業不僅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整個區域社會和經濟發展,各級領導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關系。其次要提高農民的認識。農民是農業的主體,任何農業措施和技術都必須農民來實現,只有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真正使生態農業得到推廣和普及。第三要提高全民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發展生態農業是政府的事、農民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生態農業的受益者,都應該認識到山區農民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作出了巨大犧牲,我們有義務通過各種辦法幫助山區農民致富奔小康。

4.2強化政府職能,加強引導和扶持各級政府要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充分行使宏觀調控職能,發揮引導、扶持、保護、協調作用,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是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領導。生態農業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的方方面面,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領導協調機構。市里已經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各級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協調組織。二是強化政策引導。既要制定保護環境、防止破壞性經營的剛性約束政策,更要制定促進土地流轉、利于機制創新的開放性引導政策和鼓勵生態性項目開發的激勵型扶持政策。三是增加對生態農業的投入。要把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要增加對山區生態環境整治和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加對山區發展生態農業提供生態農產品的補貼,加大對生態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

4.3以生態農業技術普及為重點,建立生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發展生態農業必須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要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增加生態農業技術的有效供給;加強農技人員與農民之間的溝通聯系,建立靈活的技術信息雙向傳輸機制。要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部門的技術開發、引進、示范、推廣、培訓和服務職能,加快推廣生態農產品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設施農業技術、畜禽規模化生態養殖技術、病蟲無害化綜合防治技術等先進農業適用技術,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科技的到位率和貢獻率;要進一步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產業協會和科技示范戶的作用,利用其組織的靈活、聯系的廣泛性和示范帶動性為農民提供發展生態農業的技術、物資保障。

5臨安生態農業發展的實踐體會

5.1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生態農業,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通過有效的產業組織化運作,以產業化的經營方式,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提高生態農業經濟效益。生態農業的發展,要求實行資金、技術、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而標準化生態的綜合應用,也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點內容。

5.2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治文明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客觀要求生態農業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農業生產體系。發展生態農業,投入較大,需要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撐,要求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相適應,要求人們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所以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治文明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客觀要求。

5.3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種養大戶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體發展生態農業,政府只能起到一個扶持、引導的作用,廣大農業龍頭其業、專業合作組織和種養大戶是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起著主體作用。要充分調動這些企業和大戶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開展生態農業建設。

篇(3)

一、云南芒市生態發展農業基本現狀分析

1.特色生態農業得到長足發展

一是優質稻產業。近年來,芒市在生態農業發展上投入不斷加大,特別是優質稻產業的發展取得良好成績。2014年底,全市以種植遮放貢米優質品種為主,種植面積超過134467公頃,每畝單產400公斤以上,總產超過8.2萬噸,總產值超過2.3億元。優質稻訂單面積4333公頃以上,產量2.7萬余噸,產值9864萬元,經濟效益明顯。

二是冬農產業。在2014年,芒市冬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超過18813公頃,總產量達到12萬噸,冬季農產品總產值為27244萬元,冬季生態農業開發效益大幅提升,特別是冬馬鈴薯、甜脆玉米、冬早蔬菜等品類的種植,成為芒市廣大農民增收新亮點。

2.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

在“特色農業穩市”戰略下,芒市生態農業產業的發展緊緊抓住產業結構調整主線,大力推進優勢生態農產品精加工,積極發展勞務經濟,生態農業結構得到優化。壩區以優質稻、冬農生態產品為主、壩邊二臺坡以咖啡、橡膠等經濟作物主,山區則主要種植優質茶葉等。根據本地發展實際,科學合理規劃和安排種植,各生態農業產業的發展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3.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有所提升

近年來,芒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得到較大提升,有些農產品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尤其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品種不斷增加,農產品的商品率不斷提升,自產自銷率降低。此外,農產品進入市場范圍不斷擴展,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其中,冬蔬菜、水果、蘑菇等己進入全國諸多大中城市。與此同時,農產品的銷售規模也得到擴大,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出口量也有明顯增加。

二、云南芒市生態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1.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

當前,芒市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還不是很高。芒市既有的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協會,還沒有形成較強的整體合力。生態農業市場基地建設和芒市農業經濟發展的地位不相符。當前,全市有不同類型生態農業試點合作社47個,包括國家、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社。生態農業產業化還不夠,輻射影響力較弱。這些都使得從事家庭經營農民很難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競爭需要。

2.農產品精深加工相對滯后

芒市農產品加工總體處于初級階段,規模相對小,產業鏈還不夠長,精深加工較少,產業化水平有待提升,農業綜合經濟效益還較低。據調查,芒市農產品加工率較低,僅僅為15%,如扣除煙草產業,生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和農業總產值之比還不到0.3∶1,大大低于國內平均水平。大多數生態農業產業仍處在粗加工階段,主要對外輸送原料或中間品,且企業生產生產設備、技術更新慢、管理上相對落后。

3.生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芒市生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處在中等水平,和國內、國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一是生態農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加強,農藥、化肥應用不夠科學合理。二是生態農業科技創新不足。當前,芒市生態農業大多數為傳統農業,科技含量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未達到30%,不適應生態農業發展需要。三是生態農產品品牌建設滯后,難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

三、促進芒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龍頭企業

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是選準并有效開拓市場、培育龍頭農業生產企業。龍頭企業主要是在主導產業重點環節有關的產品上建立,可以是加工企業、專業市場或中介組織,可以是國有、集體或個體私營企業,是能夠嚴格依照生態農業經濟規律發展的企業。要選定生產規模大、起點較高、技術及資金力量較強的強龍頭企業,努力將其打造成生態農業產業的骨干,要積極推進企業和農戶的合作,形成“公司+基地+農戶 ”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2.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

要積極解決生態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市場拓展及生產技術研發的制約問題。需要地方政府重視科技創新,應設立科技創新基金,指導并扶持生產企業進行精深加工技術研發 。對于局部技術研發條件企業,可享受一定的稅收減免、人才培養、補貼等優惠政策;應對政府設立的精深加工農產品項目和滿足精深加工要求的生產企業自建項目,應給予一定的研發補貼。

3.增強生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一是有效控制和減少農藥化肥的危害,全面提升生態農產品質量。通過科學合理的農作物布局、農作物合理搭配輪種等方法預防和減少病蟲害,進而減少農藥、肥料使用率,實現生態、綠色農產品種植。二是重視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生產科技水平。在發展芒市生態農業中,一方面要積極有效的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再利用好現代科技,通過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及先進技術等提高農業生產力;另一方面,要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與省內、國內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合作,利用好人才、技術優勢,重點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和技術,提高綜合競爭力。三是強化生態農產品品牌建設。根據各鄉鎮地理環境、歷史人文,選出重點優勢農業產業,打造特色品牌。現階段,應立足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品牌農產品,并做好品牌整合工作,要保護好傳統品牌,并深入挖掘,提升品牌影響力。

篇(4)

我國的生態學家馬世駿等人經過近30a的探索,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借鑒國外關于生態農業的研究理論,于1981年提出了“中國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的定義為:運用農業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把現代科技成果與傳統農業精華結合起來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農業體系。農業部頒布的《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技術規范》中將中國生態農業定義為:因地制宜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并與傳統農業精華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達到生態與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2高效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2.1農村人口文化水平低。農業發展的關鍵是農業主體——農業勞動者。農業勞動者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是否能夠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而我國總體農業勞動者文化水平都比較低,《自耕農村統計年鑒》的關于我國農村勞動力受教育情況數據顯示,文盲或半文盲的比例達到5.47%,小學程度達到26%,而大專及以上程度達到2.65%。雖然我國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很多年了,但是限于農村經濟水平的落后,農村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大多向二、三線城市流動,從事農業的高素質人才較少。我國傳統農業經濟是以粗放型經濟為主,從事農業活動都是體力活,通過體力不斷地重復生產,對文化水平的要求很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的升級,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對農業勞動者的文化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發展這種生態農業,傳統的落后的觀念肯定不能理解生態農業的相關內容。2.2農業可耕地面積少。我國雖然幅員遼闊,土地面積廣闊,但是可用于耕種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山地或荒漠,又或是鹽堿地,根本不利于種植。加上近年來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城市向農村擴張,占用了大量的農田土地,使得我國可耕地面積逐漸減少。加上我國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劣,森林砍伐嚴重,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荒漠化也越來越嚴重。我國曾經出現過圍湖造田、大面積的開荒,希望能夠擴大耕地面積,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更加嚴重的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加劇,于是人們又開始退耕還林。事實證明,只有通過生態農業方式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產量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3生態農業模式的類型

3.1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豬,就是豬圈;沼,就是沼氣池;果,就是果園。這種模式是國內南方目前應用比較多的一種循環經濟模式,主要流程就是把養豬場產生的廢物排到沼氣池,通過沼氣池轉化成沼氣,用于照明或做飯,然后沼氣池里面的污染物又可以用來做果園的生態肥料,種植果樹。這一圈循環下來,把凝聚了復雜的生化反應的沼氣池作為中心,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能夠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的提高。這種豬-沼-果的生態農業模式以養殖業為主,以沼氣池為核心,同時還能進行相關的果業和漁業,是對現有資源的一種充分利用。3.2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種養模式。這種模式是把水田作為基礎,通過沼氣和水田的有機結合來種養。通過把豬牛欄和廁所都與沼氣池連接起來,把產生的廢棄物全都排放到沼氣池,通過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可照明、做飯,沼肥排放到水田,水田里種植著農作物,還放養著鴨子。因為沼肥的有機肥含量比較高,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促進了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資料顯示,水稻吸收沼肥以后能夠降低紋枯病和稻曲病的發病率。相對于傳統農業的施肥方式,不僅生態環保,而且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的總體效益。這一系列的循環對生態環境具有很大的保護意義。

建設高效的生態農業模式,首先要發揮農民的主體優勢,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農村開辦農民培訓班,對農民進行先進的農業知識培訓,改變農民傳統的落后的農業生產模式。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進程的逐漸加快,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必將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作者:李源 單位:河南省葉縣農業局

篇(5)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因為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國家戰略發展決定了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與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經過了改革開放后,我國的農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發展速度緩慢且模式落后,沒有給國民經濟帶來保障。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生態農業建設模式的提出,我國的農業經濟逐漸走上正軌,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應用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提高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化發展的理念還未普及,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對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對策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一、可持續發展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一)意識形態與體制上受到約束

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是需要經濟體制的支持的,但目前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制約,導致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約束。現在我國仍然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的社會體制問題,“三農”問題逐漸受到了重視,但也出現了不公平待遇的情況;同時由于我國在不斷的推動農業機械化,使得原有的家庭聯產承包制的經營體制缺陷逐漸暴露出來,這種體制不再適用于現代化的農業經濟發展,無法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增長,不能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這類的意識形態和體制上的因素對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二)生產方式與科學技術發展受到限制

在我國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間內,農業經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但作為粗放型的農業經濟增長模式并不是可以長期發展的方式。這類依靠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和資源的產出方法不再適應國家經濟的發展,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需要對生產方式進行改革。但由于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沒有得到創新,導致發展的速度較為緩慢,國家在農業技術的研究上投入較少,形成了科學技術人才流失的情況,出現了農業科技成功低轉換率的情況,這樣就形成了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低效果、低發展的現狀。

(三)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嚴重缺乏

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的模式,需要與現代化發展的步伐相適應,而經濟模式的發展是需要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相互配合來發展的。目前在可持續發展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和物理資源都出現了嚴重缺乏的情況:在我國農村地區,普通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尚未普及,農村人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況,盡管在國家政策下,許多的大學生群體投入到農村的經濟發展中,但農村本體的人力資源還是處于較低的水平;在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時,物資與資金供給經常出現短缺和不到位的情況,這就使農業經濟的發展后備不足,盡管政策上已經給了農村經濟發展許多的優惠但由于物力資源沒有普及,導致了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只存在小范圍內,對生態農業的經濟增長帶來嚴重的阻礙。

二、可持續發展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有機性

在可持續發展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將各類資源與生產技術相結合,并且保證資源技術能夠互相協調發展。生態農業主要的目的是將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同時進行,因此在這個前提下能夠不斷地對農業的生產結構進行優化和推動發展。生產結構的優化過程中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生產技術以及自然資源,對資源進行充分的開發以及利用,降低了資源浪費情況現象的發生率。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提高了經濟發展的速度。

(二)生態農業發展的開放性與局限性

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要隨著現代化經濟的發展來不斷的改變農業發展的方式與更新農業發展的技術。但由于我國的農業技術還未達到先進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在不斷的摸索中發展,發掘農業生產中的巨大潛能,有效利用我國的土地優勢,對這些固有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

(三)有效地提高經濟水平并優化產業結構的模式

生態農業資源的開發是為了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生態農業利用了農作物生長的規律采用了科學技術手段來才對農業的產業機構進行不斷地優化,在優化的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行了保護。利用生態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作物更好的生長發育,再對科學生產技術進行提高,將農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發展到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生態農業經濟通過了對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不斷優化,在保證了環境的基礎,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資源的合理應用,有效地提高了經濟發展的水平。

三、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對策

(一)保證生態農業經濟生產力

生態農業經濟是發展農業的重要方式,而經濟的提高是依靠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在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要同時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對發展的結構的整體性進行優化與調控,有效地將能源與資源結合在一起,并進行合理的循環,以上均以環境的承載量為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要和環境的保護結合起來,保證可持續發展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與開放性,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安排農業經濟發展的活動,保證生態農業經濟的順利發展,(。)

(二)大力發展環保農業,促進產品結構優化

環保農業是指的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農業,這是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根本。通過改善與控制生態環境來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嚴格農業生產的環節,多多開發綠色產品以及搞生產量的農產品。增加生產無污染和無農藥以及無副作用的農業產品數量,并帶動該類農業產品的生產。對于沒有符合生態經濟與綠色經濟的產品征收稅,以此約束企業和農民來發展生態企業和綠色食品。能夠從基本上保證環境不受污染以及人類的健康不受影響。同時還要建立有關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的優惠政策,來提高企業和農民生產綠色食品的積極性。

(三)可持續發展下的能源型生態農業經濟模式創建

在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時,要盡量減少工業產品的發展并降低化工產品的使用程度,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發展生態農業時采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讓生態農業的發展能夠自行完成生產和組織。通過采用能源型的經濟生產模式,采用自然能源如充分的利用生物質能源、太陽能和水能等來有效地減少石油等化工產品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強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態農業的潛力得到挖掘。

(四)優化農業地區的環保產業發展

環保產業在農村地區進行建設和發展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在發展環保產業的同時也可以帶動農業的有效地發展,并且通過將環保產業與農業相結合與生態環境建立友好的聯系,在農村建立“環境友好型農村社會”,這樣一方面能夠開發出具有環保價值的農副產品,另一方面還能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的現狀。對優化農業地區的環保產業增加了動力。

結束語:

基于可持續發展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經濟發展的重心大部分在農業發展上,對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發展較為薄弱。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平衡農業發展的環保事業的發展,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優化能源結構,從降低環境污染的角度來發展農業經濟的效益,這才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金松.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解析[J].農業經濟,2013,(4)

篇(6)

關鍵詞:生態農業 可持續發展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一、生態農業的形成:

農業發展到現階段再生產能力受到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不利因素的嚴峻挑戰,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業的不可持續性發展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

1. 可利用農業資源相對匱乏:

我國的人均耕地資源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趨勢,耕地的逐年減少以及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水資源等農業所需資源的嚴重污染和短缺造成南方沿海諸多省份人均耕地占有率以低于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警戒標準。

2. 農業相關資源利用率較低:

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這兩個農業主要資源整體使用粗放,基本上沒有集約化,資源的產出率和使用率均嚴重偏低,農業秸稈、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程度不高,有的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并沒有起到真正的肥效,或者干脆的焚燒,燃燒熱效率低,對環境污染嚴重。

3.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農業生態環境的整體形勢依然嚴峻,土地的過度利用使土壤狀況逐年惡化,土壤中有機肥含量嚴重不足,土壤沙漠化、鹽堿化嚴重,整體環境的破壞造成極端天氣的頻繁發生,由于整個農業生態鏈的破壞,農業病蟲害嚴重影響著農業生產。

4. 農業環境的破壞造成農產品的污染加劇:

農業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于工業以及農業作業過程中的帶入性污染,工業對大氣污染會產生酸雨等大面積影響農業生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濫用化肥、濫用農藥以及大面積地膜等化學物質的使用對土壤以及水分的損害相當嚴重,進而造成農產品受到污染,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鑒于以上農業發展的現狀,就需要建立一套既保護農業資源又充分利用農業資源;既追求單純的農業經濟又要尋找經濟、社會和生態等三大利益的平衡點。生態農業就由此產生。

二、生態農業與農業循環經濟:

在農村,加大循環經濟的推進力度是建設和諧、節約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循環經濟是根據農業發展的生態規律,在充分考慮利用自然資源以及環境容量的基礎之上將實際的經濟活動向生態經濟轉變,進而形成一種物質不斷循環,再生利用,經濟效益日益提高的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它追求的是資源能源利用的最大化,生產過程中產生廢物量的最小化,是針對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矛盾入手,改善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實現農業的循環可持續發展。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事關我國農業、農村以及農民問題,是我國實施新型經濟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

三、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對策:

1. 從政府層面加強宏觀引導:

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項長期舉措,需要從國家層面上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思維,摒棄原來過于片面的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環境和資源問題的錯誤理念,放眼于長遠,對農業生態經濟的發展進行宏觀引導以及政策性支持,例如:發展庭院經濟入手,讓農民感受到循環經濟給生產和生活帶來的益處,首先可以建立沼氣的扶持政策,即增強了秸稈的利用效率,又提供了農業生產所需的有機肥料,并且根本上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狀態。加強輿論引導,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合理布局,合理規劃,建立循環經濟生態示范區,讓農民真正體會到生態農業帶動下的循環經濟給現實生產、生活帶來的改善,給經濟效益帶來了提高。

2. 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我國農村幅員遼闊,氣候等自然條件也不盡相同,所以說,各地發展生態農業也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在構建循環農村經濟體系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區域經濟的自身背景,環境的承載能力,并與人文歷史、生活習俗、技術積累充分結合,目前相對成熟的模式有: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利用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池為轉化紐帶,充分使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的“四位一體”模式;豬舍、沼氣、果園模式,無論哪種模式都是在充分調動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基礎之上,使這兩個行業有機結合,完成資源的互補與循環。

3. 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發展可持續性農業,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統籌規劃發展,努力做到農業生產的無害化,生產過程中的低排放化,對環境的零破壞化,尋求一種高效率,可持續的生產之路,作為農民,要改變臟亂差的居住環境,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使種植、養殖以及生活區徹底分開。合理處理生活垃圾、作物秸稈、人畜糞便,推廣節水、節肥、節能的新技術,推廣沼氣技術。

4. 努力改善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為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硬件支持:

發展生態農業就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條件作為硬件支持,例如,節水灌溉的河道、管道、渠道等設施,農業配套的電網等設施,人畜生活用水設施,鄉村交通設施等等。要想從根本上發展生態農業,這些配套設施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同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承受能力進行階段性,有步驟的改善。

5. 積極探索尋找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生態農業技術,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助力:

發展生態農業是一項涉及到國家、農業相關部門、農民等多方面的一項繁雜的工程,單純依靠現有的農業技術很難完成生態農業的建立,也就無從談起對農業循環經濟的促進,這就要求我們的國家和政府,農業的相關管理部門,相關研究機構以及農民本身共同研究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農業經濟技術,并對現行的生態農業技術進行持續跟蹤、改進。努力延長循環鏈,豐富循環的相關因素,同時確保各循環鏈之間的獨立性,建立一套良性的循環系統,真正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技術雙贏。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合理的結構,是物質與能量的傳輸與轉換,實現高效,經濟。這也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最核心技術。

6.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示范園區:

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是循環經濟的有效載體之一,是在充分運用我國傳統農業幾千年來的發展經驗的基礎之上有效結合,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精華而形成的一套適應生態學原理以及經濟發展規律的有效模式,將種植業的發展同農林牧副漁緊密結合,形成大農業體系,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協調農業相關領域的發展,促進技術的提高。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符合我國國情,具有可操作性,可在我國大面積推廣,是目前發現的具有明顯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對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有著非常明顯的實際意義。

總結:

建設現代農業,完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是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方向,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農業仍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階段,基礎薄弱,實力不足,任務繁多,要如何應對諸多挑戰,應怎樣謀劃發展對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從人多地少水缺的國情出發,抓住機遇發展現代農業,不僅要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不僅要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要提高土地產出率;不僅要切實轉變農業增長方式,而且要有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走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而牢固的基礎。顯而易見,深入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的探討,是前進時代的強烈呼喚,更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1]吳生泉.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區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J].杭州農業科技,2007,(05) .

[2]朱麗君.淺談建設生態農業示范縣的工作措施[J].杭州農業科技,2006,(02).

[3]梁英香,梁蘭香,嚴惠群.積極探索生態農業模式 努力提升余杭牧業水平[J].杭州農業科技,2007,(05) .

[4]謝澤力,晏鋼.云南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2) .

篇(7)

[關鍵詞] 生態農業; GAP; 中藥材; 種植; 生態經濟學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uture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UO Lan-ping, ZHOU Liang-yun, MO Ge, WANG Sheng, HUANG Lu-q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i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we introduced the origin, concept, features and operative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worldwide, emphasizing its modes on different biological levels of landscape, ecosystem, community, population, individual and gene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w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proposed its development ideas and key tasks, including: ①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the production patter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national wide. ②Typical features extrac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③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nd its mechanism between typic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each region and the micro-ecology of rhizosphere soil. ④ Study on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⑤ Extraction and solid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e mod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⑥ Study on the theor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lso we pointed out that GAP and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re both different and relative, but they are not contradictory with their own features. It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to promote eco-agriculture in th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nd coordinat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agriculture); GAP;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ultiv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doi:10.4268/cjcmm20151707

現代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不但造成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性下降,也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導致農田蚯蚓等有益生物及微生物數量急劇下降,大規模的單一機械化種植,加劇了土壤惡化的程度,使資源與環境問題不斷凸顯。全球環境惡化、食品安全隱患成為當今最嚴重的問題,引發人們對建立在化肥與農藥基礎上高投資、高能耗的化學農業的反思,并由此產生了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思潮,繼而在農學、生態學、資源學、環境毒理學等相關學科中迅速發展。

2015年,國務院《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挑戰”,要求“做強農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而資源與環境并重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就是當代最先進的生態農業。

中藥材規范化種植(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簡稱GAP)推行1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基地布局不合理、基地產出中藥材占市場份額極小、盲目引種造成道地性消失、地緣經濟和小農經濟耕作與規范化和規模化不協調、栽培技術不成熟導致一些品種的生產風險較大及比較效益偏低等限制GAP發展的問題。其中土壤微生態惡化及連作障礙是不少GAP基地建設的瓶頸,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可持續生產[1]。分析可知,以上中藥材GAP中的問題,或與資源經濟相關,或與生態環境相關,均是生態學或經濟學中的熱點問題。那么,中藥材GAP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攻克中藥材GAP面臨的困難呢?本文圍繞生態農業的形成背景、概念及特點等關鍵問題,探討生態農業在中藥材GAP生產中的應用前景及策略。

1 生態農業

1.1 生態農業的起源

綠色革命在帶來增長奇跡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和環境問題,水土流失、氣候變暖、環境污染為現代農業帶來的巨大的挑戰,生態農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2]。1935年,岡田茂吉提到的“自然農法”[3];20世紀40年代J I Rodale出版的《堆肥農業與園藝》[4],以及1962年Rachel Carson的《Silent Spring》[5]等均表達了生態農業的思想。1974年,日本成立IE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1975年,英國成立國際生物農業研究中心;同年,美國建立了Rodale有機農業實驗場;1982年,出現了地區性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系統研究網(SUAN)”。1987年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1992年里約地球問題首腦會議上通過了《21世紀議程》,提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準則[6]。21世紀以來,生態農業的實踐在全球范圍內,尤其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以色列等很多國家得到飛速發展,如在美國已有2萬多個生態農場。

1.2 生態農業的概念

生態農業是目前國際社會最先進的環境友好型種植模式。作為一個古老而嶄新的概念,生態農業的內涵和外延尚不完全清晰,不同國家的不同學者對生態農業進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自然農法(natural farming)、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可持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生物農業(biological agriculture)等類似概念。以生態學家馬世俊為首的科學家認為,“生態農業是生態工程的簡稱,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為原理為基礎,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以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為指標,應用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設計,通過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農業生產,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達到生態和經濟發展的循環及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使農業資源得合理用的新型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即從系統的思想出發,按照生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運用系統方法能力起來的綜合農業發展模式”[7]。而盧永根等認為,“凡是把生態效益列入發展目標,并且自覺地把生態學原理運用于生產中的農業,都可以稱生態農業”[8]。這2個概念代表了對生態農業理解中的2種極端,前者強調系統、循環、再生的工程,后者則強調關心生態效益和生態學的理念和立意,2種概念相輔相成,可為不同尺度、不同生產水平的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指導。

1.3 生態農業的特點

作為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及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的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追求生態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對生態環境負面影響;②注重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重視綜合經濟學;③不用或少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減少能源消耗,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產出;④內部組成與結構復雜,形成良性循環,有較強的抵抗外界干擾的緩沖能力和較高的自我調節能力,有穩定和持續發展能力;⑤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輪作以及正確處理和使用農家肥料等技術,副產品循環可再利用,盡量減少廢棄物輸出,能自我維持。總體來看,生態農業在生態上低輸入、能自我維持,在經濟上有活力,在環境、倫理道德、審美、人文社會方面不引起大的或長遠不可接受的變化[6]。

1.4 生態農業遵循的原理

生態農業的理論主要涉及生態學和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此外,由于生態農業通常體現為生態工程的設計管理,因此,系統學和工程學的相關理論也是生態農業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一直很活躍,主要包括對生態農業概念、內涵的界定,生態農業特點的分析,生態農業發展中生態策略的研究,生態農業原理的分析,生態農業類型的劃分,生態農業技術的提煉及整合,生態農業模式的構建和推廣,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功能和能量流動的研究,生態農業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及生態農業效益的評價等[2]。生態農業原理是指導生態農業發展的核心理論,主要如下。

1.4.1 生態農業遵循的生態學原理 ①生態位原理。作為半人工或人工的生態系統,人為的干擾控制使農業生態系統物種單一,從而產生了較多的空白生態位。因此,在生態農業工程設計及技術應用中,應合理運用生態位原理,把適宜而有經濟價值的物種引入生態系統以填充空白的生態位,以此實現各層次空間生態位光、氣、熱、肥資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浪費,增加生物量與產量;同時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物和穩定性,阻止一些有害的雜草、病蟲等的侵襲。②限制因子原理。只有與生境條件高度相適應時,生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資源,表現出最大的增產潛力。因此,在生態農業生產時,必須高度重視生態因子的限制作用。③食物鏈原理。生態農業系統中縮減的食物鏈降低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利于能量的有效轉化和物質利用,加重環境污染。因此,生態農業生產中,通常會通過利用因食物選擇而廢棄的生物物質和作為糞便排泄的生物物質,延長食物鏈的長度,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如林下養雞,雞糞喂豬等。④整體效益原理。整體效益的取得要取決于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因此,生態農業強調不同層次上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的有機組裝和調節,以達到高產、高效、持續發展的目的。⑤互惠共生原理。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中多種生物共生的現象,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工誘導多種共生互利關系,加強物質能量的循環,以提高生態和經濟效益。⑥生物與環境的適應與協同進化原理。生物不只是被動地受環境作用和限制,也通過排泄物、死體、殘體等釋放能量和物質作用于環境,使環境得到物質補償,從而保證生物的延續。封山育林,植樹種草,退耕還林,合理間套輪作等措施都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資源再生和循環利用。⑦效益協調一致原理。農業生態系統是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具有多種功能與效益,只有生態與經濟效益相互協調,形成良好的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交織的復合生產過程,才能發揮系統的整體綜合效益。因此,要將經濟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促進資源的利用與增殖。⑧自適應原理。當遇到外界壓力受損后,生態系統通過自適應或自組織在一定范圍內可逐步回復。因此,調動和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能力是生態農業的重要目標之一。⑨區域性原理。生態系統類型與當地氣候和土壤因子密不可分。因此,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土壤類型,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⑩結構穩定原理。生物與環境協調進化的結果是生態系統內各組分及結構具有穩定性。生態農業要求物質投入和物質輸出的平衡,避免由于投入過大造成某種物質在生態系統中的滯留而帶來結構的非穩態,甚至造成生態系統的崩潰和解體[9-10]。

1.4.2 生態農業遵循的經濟學原理 ①農業資源價值理論。自然資源是有價值的資產,其開發利用具有經濟效應及環境效應,資源開發會付出環境消耗及生態代價。因此,生態農業要尋求經濟與生態兩者之間的平衡,在獲取最大收益的同時,應盡可能減少在資源利用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負效應。生態農業特別注重循環經濟的理論,“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產品”是生態農業常見模式。②生態經濟理論。生態農業是由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和技術系統有機組合形成的復合系統。生態系統是生態經濟系統的基礎,技術系統作為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橋梁,使兩者融合為一體。生態農業要求生態循環及經濟循環過程的良性發展與耦合。③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農業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要求在維持農業高效生產力的基礎上,強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9]。

1.4.3 生態農業遵循的工程學原理 作為系統設計與工程建設的結合體,生態農業必須遵循系統工程的整體協調優化原理,生態工程的層次結構理論,生態農業工程的系統調控原理(即生態農業工程的自然調控原理和生態農業工程的人工調控原理)等[9]。

1.5 生態農業的常用技術

由于自然環境不同,各國在實踐中采取的生態技術不完全相同,國際上主要的生態農業技術有:①立體種植(養殖、種養)技術;②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病、菌根真菌技術、輪作和保護天敵以控制病蟲害);③測土配方施肥技術;④設施農業技術(地膜覆蓋栽培、日光溫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⑤有機肥料與農作物秸稈的循環高值利用技術(生物固氮、牲畜糞便、作物秸稈提供氮素營養、秸稈沼氣高效生產、秸稈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循環利用、秸稈青貯及氨化技術、秸稈氣化及壓縮成型技術);⑥現代機械技術(多用園盤形或鑿形裝置淺耕,不用或少用有壁犁耕作,不翻轉土壤);⑦水土保持技術(采用梯田、帶狀或等高作業,防止土壤侵蝕);⑧田間管理(采用豆科綠肥和覆蓋物作為基礎的輪作技術,主要通過輪作、耕作、中耕除草來控制農田雜草);⑨抗性品種選育技術(應用作物新品種抗病蟲害、抗干旱等);⑩合理牲畜管理技術等[11]。

2 中國的生態農業

2.1 中國生態農業的起源

在我國,自古以來勞動人民積累了大量生態農業的經驗,如間作、套作、輪歇地及農業措施等自然的生態農業的經驗。1908年F H King主編的《四千年農夫》[12]和20世紀30年代A Howard主編的《農業圣典》2本書均提到了中國有機肥保持地力的經驗[13]。如稻田養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呂氏春秋?審時》載“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14]。《齊名要術》載“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少力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入泉伐木,登山求魚,手必虛;迎風散水,逆坂走丸,其勢難”[15]。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則。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學者對生態農業進行理論探討,并在此基礎上組織技術力量開展試驗研究。1984年初,我國召開了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5月出版了《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11月召開了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經驗交流會。1985年國家頒布了《關于發展生態農業,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是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的里程碑。1991年國家環保部編著的《中國的生態農業》中指出,中國的生態農業是在總結和吸收各種農業生產實踐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生態學和經濟學的原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所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集約經驗管理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表明我生態農業的理論框架已初步建成[16]。Chen Xinping等[17]在覆蓋我國大米、小麥和玉米主產區的153樣地開展了基于土壤-作物系統綜合管理的田間試驗,證明生態種植在實現了氮素高效利用和作物高產的同時,還降低了氮盈余,從而降低了單位產量的活性氮排放和碳足跡。據報道,在改善生態環境,增強農業后勁的同時,我國開展生態農業試點地區的糧食總產平均增幅15%以上,單產較試點前增加10%以上,分別為全國平均增長水平的4.5,9.2倍[11],表明生態農業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前景。

2.2 中國生態農業主要措施

3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遵循生態規律,結合我國傳統農業的優點,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國生態農業的主要措施有:①加速太陽能向生物能轉化,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②在大力提高種植業第一級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畜牧、水產養殖和其他養殖業,大力發展飼料和農畜產品加工業,加強各種剩余物的綜合利用;③因地制宜地發展沼氣、節柴灶,積極開發小水電;④積極推進林下種植、立體種植;⑤促進有機質還田;⑥大力推行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科學施用農藥和化肥,防止農藥、化肥對土壤和農產品的污染,提高農畜產品的品質;⑦積極推進多種經營和綜合利用的農業結構等。以上做法都有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植被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18]。

2.3 中國生態農業特點及常見模式

2.3.1 中國生態農業特點 作為生態強烈干預下的開發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具有明顯地域性,受自然生態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的雙重制約[9]。生態農業應根據當地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及歷史,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發展和推廣適宜的栽培模式及技術。我國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復雜,民族眾多,文化習俗多樣,即使在現代農業得到大規模發展的今天,傳統生態農業在我國很多地方仍然是主流的農業生產方式。人口眾多,水資源缺乏和生態環境脆弱,決定了我國既不能全面推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大規模機械化現代農業模式,也不能模仿日韓等國依靠高補貼維護農戶高收入的做法。因此,中國生態農業在強調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和多元化發展,體現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高效循環統一,重視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相結合的同時,表現出豐富的區域特色[2]。

2.3.2 中國生態農業常見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可被看作是用于發展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包括自然、社會因素等的最佳組合,是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效益的實體,是資源永續利用的具體方式[19],是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在開展農業生態建設中的具體運用[7],是一定尺度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過程的動態模型,該模型可作為樣板進行借鑒和推廣[20]。我國大多數生態農業模式是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提升的,成功的生態農業模型,可以為相似地區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成功經驗[2]。不同的專家針對不同區域從不同的角度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的生態農業模式。中國生態農業的常見模式有:①立體種養模式,指充分利用氣候和地形地貌條件,使不同高度的光、溫、水、氣、熱得到充分利用,如海南文昌的“膠-茶-雞”復合模式、廣東鶴山“林-果-草-魚”復合模式;②物能(實物/功能)的多層次利用模式,包括以沼氣、農副產品加工或生態旅游為紐帶的不同形式;③“貿-工-農-加”綜合經營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閑時勞動力,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較好地解決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矛盾;④水陸交換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典型的如“桑基魚塘”,即池中養魚、池埂種桑養蠶的綜合養魚方式;⑤多功能的污水自凈工程系統等[7,18-35]。

其中,駱世明等[31]按照生物層次所提出的生態農業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圖1,表1)。處于上一層次的生態農業模式基本類型可以與向下各層次的模式套疊,形成復合模式,包括:景觀層次上以農業土地利用布局為核心的景觀模式;生態系統層次上以組分能量流為核心的循環模式;群落層次上以生物種群結構安排為核心的立體模式;種群層次上以食物鏈關系設計為核心的食物鏈模式;個體與基因層次上以品種選擇為核心的物種與品種搭配模式。

圖1 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及其層級和套疊關系[31]

Fig.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l models and it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2002年,農業部向全國征集到了370種生態農業模式或技術體系,通過反復討論,遴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模式,并正式將這十大類型生態模式列為后期推廣的重點。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術是:①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②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表1 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31]

Table 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 models

③平原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④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⑤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⑥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⑦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⑧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術;⑨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⑩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36]。

3 中藥生態農業

3.1 中藥生態農業的背景及現狀

中藥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整個中藥產業的源頭。歷史上,中藥材栽培一直處于小農經濟的種植模式,多數品種種植歷史短、規模小,產區局限,栽培技術落后。近年來,伴隨著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中藥材需求量劇增,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歷史上很多以野生或少量栽培為主的中藥材開始大面積種植。據估計,全國中藥材栽培面積達3 000萬畝,常見栽培品種達到200多種[1]。目前已實現人工栽培的藥用植物中,95%以上具有連作障礙。中藥材的連作障礙不僅表現為重茬,還表現為多年生同種藥用植物隨栽培年限增加自毒作用顯著加劇,如栽培4~5年后的人參隨栽培年限增加發病率顯著上升。連作障礙導致中藥材產量和質量下降,病蟲害高發甚至絕收。為克服連作障礙,中藥材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不但不能有效改善中藥材生長狀況,還造成土壤和藥材中農殘及重金屬超標,既危害人民的用藥安全,又污染生態環境[36-39]。最近十幾年來,GAP的推行,特別是固定產地和單品種機械化的規范種植,導致中藥材可持續種植與環境(尤其是連作土壤環境)的矛盾異常突出[1]。

中藥生態農業的理念及生產實踐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由于中藥栽培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其種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內。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有效恢復中藥材生產立地條件與土壤微生態環境修復技術”首次支持中藥生態農業相關的研究。該課題針對當前中藥材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壤退化,連作障礙嚴重及土壤農殘重金屬超標的現象,選擇栽培生產立地條件要求高、適宜用地緊張、土壤退化嚴重、連作障礙突出的大宗常用中藥材,開展中藥生態種植研究及土壤立地條件綜合治理。相關研究初步形成了中藥生態種植的技術體系,包括:病原微生物防治技術、自毒作用克服技術、農殘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土壤理化性質改良及土壤綜合修復等關鍵共性技術[40-58]。

“有效恢復中藥材生產立地條件與土壤微生態環境修復技術”是首次在國家層面立項探索栽培中藥材立地條件恢復及土壤微生態環境修復的項目,其對中藥生態農業的研究和實踐起到的作用是重大而深遠的。應當看到,相對于大宗農作物生產,當前中藥生態農業剛剛起步,中藥生態農業的相關理論研究還相當薄弱,成熟有效、推廣價值高的生態種植模式尚未形成,高效實用的生態種植技術還有待大量開發。當前,大力宣傳和普及中藥生態農業的理念,形成中藥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共識,是中藥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首要任務。

3.2 中藥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及重點任務

生態農業實踐的基本做法是:在對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條件等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區域特征,確定對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和限制因子,借鑒國內外生態種植的經驗和教訓,將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實用有效的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合理開發、綜合利用農業資源,因地制宜地選擇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2]。中藥生態農業的思路也大體如是。

據此,從科研的角度提出當前中藥生態農業的重點任務,包括:①全國中藥材生產格局分析及規劃。在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獲得大量環境數據的基礎上,完成中藥材分布區劃、產量區劃、質量區劃;參照大農業規劃,分析中藥材分布格局,制定我國現代中藥農業規劃,完成中藥材種植分區。②區域中藥農業典型特征提取。明確各區域優勢特色中藥材品種及其生產特點和規律,確認該優勢與當地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相關性,分析優勢特色中藥材品種中藥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和限制因子。③各區域典型中藥材與根際土壤微生態互作規律及機制研究。在各類農業區劃內選擇代表中藥材,開展典型中藥材與根際土壤微生態互作規律研究;并運用土壤宏基因組、代謝組等現代技術研究中藥材與根際土壤互作機制。④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研究。依據各區域中藥農業特征及各類典型中藥材的生理生態學特性,綜合研究品種篩選、栽培物候期、播種密度、養分平衡、測土配方、立體栽培、間作套作、輪作、中藥材與其他農林牧副產業的綜合生產等各種實用技術。⑤中藥生態種植模式的提取及固化。綜合考慮土地利用布局、生態系統組分能量流、生物種群結構安排、食物鏈關系設計、品種選擇等因素,在景觀、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個體和基因等不同尺度不同生物層次總結、提煉并固化經濟適用、高效低毒的中藥生態農業模式,開展大田推廣應用(圖1,表1)。⑥中藥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利用TEEB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原理[59],分析各種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對提高中藥材產量和質量、減少病蟲害發生率、減少中藥材生產中化肥和農藥用量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貢獻,提出和完善中藥生態農業的理論,并指導中藥生態農業實踐。

3.3 中藥材GAP與中藥生態農業

中藥材GAP與中藥生態農業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表2),二者各有特點,但并不矛盾。當前,制約中藥材GAP生產的關鍵問題一個是經濟學問題(比較效益偏低),另一個是生態學問題(土壤微生態惡化,連作障礙嚴重),而這兩個問題正是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的核心。

表2 藥材GAP與中藥生態農業的比較

Table 2 comparison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項目目的手段缺點

中藥材GAP[1] 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安全。高度關注中藥材本身 制定制度、規范、SOP及標準,嚴格記錄,保證可追溯。較大規模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 記錄過程繁雜,比較效益偏低;土壤微生態惡化,連作障礙嚴重

生態農業 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安全、保證生態環境的持續利用,關注中藥材、環境,及二者的相關關系 借鑒合理的農業生態模式,開展農業生態設計,配合各種使用的農業生態技術,利用循環經濟等手段,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實現持續優質高效生產。各種尺度、各種方式的中藥材生產 早期技術要求高,需要生態學經濟學方面的專業人士進行設計和指導

作為一個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生態農業將種植生態系統與種植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可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農業模式,生態農業既體現了中藥農業生產的科學配置,又體現了多學科多部門交叉合作的現代產業模式。為此,在GAP生產過程中,引入生態農業的理念和方法,按照遵循生態與經濟整體統一的原理,在中藥材GAP生產中建立生態與經濟兩者之間的協調和統一,不僅是有效控制中藥材栽培土壤污染及連作障礙,確保中藥材產量和質量,保障人民用藥安全及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保護中藥農業立地條件及土壤微生態,減少農殘重金屬污染,解決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中藥材GAP,發展中藥生態農業對落實國家中藥農業發展部署,轉變中藥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生態治理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 郭蘭萍, 張燕, 朱壽東,等. 中藥材規范化生產(GAP)10年:成果、問題與建議[J]. 中國中藥雜志, 2014,39(7):1143.

[2] 薛達元, 戴蓉, 郭濼,等.中國生態農業模式與案例[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3] Kristiansen P, Merfield C. Overview of organic agriculture[M]// P Kristiansen, A Taji, J Reganold. Organic agriculture: a global perspective. Colingwood Australia: CSIRO Publishing, 2006.

[4] J I Rodale, Pay Dirt. Farming and gardening with composts[M]. Montana USA: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7.

[5] 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 (40th)[M]. Boston USA:Mariner Books, 2002.

[6] 金鑒明, 卞有生, 田興敏. 生態農業――21世紀的陽光產業[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7] 馬世駿. 生態工程――生態系統原理的應用[J]. 農業經濟問題, 1983(9):46.

[8] 盧永根, 駱世明. 中國農業發展的生態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1999, 21(2):1.

[9] 楊京平. 生態農業工程[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9:14.

[10] 孫治旭. 生態農業的基本知識[J]. 云南農業, 1994(5):38.

[11] 劉德江.生態農業技術[M].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4:116.

[12] 富蘭克林?H?金.四千年農夫[M].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11:6.

[13] 艾爾伯特?霍華德.農業圣典[M]. 李季譯.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3:7.

[14] 呂氏春秋[M]. 陸玖注譯.北京:中華書局, 2011.

[15] 賈思勰.齊民要術[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16] 金鑒明, 金冬霞. 中國的生態農業[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1999, 21(2):10.

[17] Chen Xinping, Cui Zhenling,Fan Mingsheng, et al. Producing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J]. Nature, 2014,514:486.

[18] 駱世明. 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

[19] 張壬午, 計文瑛, 徐靜. 論生態農業模式設計[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1997, 5(3):1.

[20] 呂富保, 王紹仁. 一個資源節約型生態農業模式的配置結構[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1993(2):58.

[21] 劉彥隨,吳傳鈞. 國內外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典型模式與途徑[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 2001, 24(2): 119.

[22] 李新平. 中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動態[J].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0, 21(6):341.

[23] 張壬午. 國內外生態農業研究概況[J]. 農業環境與發展, 1994(4):6.

[24] 王兆騫. 生態農業的發展與生態農業縣建設[J]. 新農村,1994(9):6.

[25] 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專家組. 發展中的中國生態農業[M]. 北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1.

[26] 王東陽, 程廣燕, 張永霞,等. 中國生態農業發展前景展望[J]. 農業展望, 2006, 2(1):4.

[27] 閔慶文.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一種新的世界遺產類型[J]. 資源科學, 2006,28(4):206.

[28] 李文華, 劉某承, 閔慶文. 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與展望[J]. 資源科學, 2010, 32(6):1015.

[29] 駱世明. 區域環境與生態農業模式[M].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2.

[30] 盧永根, 駱世明. 中國農業發展的生態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1999, 21(2):1.

[31] 駱世明. 論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9(17):405.

[32] 孫鴻良. 我國生態農業主要種植模式及其持續發展的生態學原理[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1996, 4(1):15.

[33] 李金才, 張士功, 邱建軍,等. 我國生態農業模式分類研究[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8, 16(5):1275.

[34] 王洪濤, 張玉芳, 劉東斌.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模式與效益分析[J]. 農業環境與發展, 2001, 18(3):19.

[35] 汪慧玲, 張茂忠. 西北干旱地區高效生態農業建設的模式選擇[J]. 水利經濟, 2004, 22(4):48.

[36] 張國強. 中國十大生態農業模式和技術[J]. 農家參謀, 2004(8):37.

[37] 郭蘭萍, 黃璐琦, 蔣有緒,等. 藥用植物栽培種植中的土壤環境惡化及防治策略[J]. 中國中藥雜志, 2006, 31(9):714.

[38] 郭蘭萍, 黃璐琦, 蔣有緒,等. 不同化學型蒼術根莖及根際土提取物生物活性及化感物質的比較[J]. 中國藥學雜志, 2006, 41(10):734.

[39] 郭蘭萍, 黃璐琦, 蔣有緒,等. 蒼術根莖及根際土水提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質的鑒定[J]. 生態學報, 2006,26(2):528.

[40] 劉大會, 黃璐琦, 郭蘭萍,等. 中藥材仿生栽培的理論與實踐[J]. 中國中藥雜志, 2009, 34(5):524.

[41] 楊光, 郭蘭萍, 黃璐琦,等. 藥用植物的叢枝菌根接種方法研究[J]. 資源科學, 2008, 30(5):778.

[42] 張重義, 牛苗苗, 陳婷,等. 藥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對栽培技術創新的啟示[J]. 中國現代中藥, 2011, 13(1):4.

[43] 張重義, 林文雄. 藥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與連作障礙[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9(1):189.

[44] 張子龍, 王文全. 植物連作障礙的形成機制及其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 生物學雜志, 2010, 27(5):69.

[45] 周潔, 郭蘭萍, 黃璐琦,等.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藥材栽培中的應用[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07, 9(5):34.

[46] 張子龍, 王文全. 藥用植物連作障礙的形成機制及其防治[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9, 11(6):19.

[47] 張麗潔, 張瑜, 劉德輝. 土壤重金屬復合污染的化學固定修復研究[J]. 土壤, 2009, 41(3):420.

[48] 孫浩, 黃璐明, 黃璐琦,等. 基于生態位理論的藥用植物化感作用與連作障礙的探討[J]. 中國中藥雜志, 2008, 33(17):2197.

[49] 劉大會, 郭蘭萍, 朱端衛,等. 施肥和覆蓋地膜對福田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 中草藥, 2009, 40(5):788.

[50] 王勇, 馬承鑄, 陳昱君,等. 土壤處理對三七根腐病控制作用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8, 33(10):1213.

[51] 孫玉新, 李永明, 劉德輝. 錳對栽培丹參的生長和丹參酮類物質累積的影響[J]. 土壤, 2011, 43(1):95.

[52] 陳昱君, 王勇, 劉云芝,等. 三七根腐病防治技術研究Ⅰ復配劑拌種(苗)與土壤熏蒸配套技術應用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8, 33(11):1329.

[53] 張雪松, 侯順利, 高微微,等. 土壤處理對連作西洋參生長及根病發生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 2008, 24(11):416.

[54] 楊光, 郭蘭萍, 郭曉恒,等. 藥用植物與叢枝菌根真菌的選擇染研究[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2, 19(1):53.

[55] 李娟, 黃劍, 張重義,等. 地黃化感自毒作用消減技術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11, 36(4):405.

[56] 吳慧貞, 劉德輝, 王培燕,等. 銅鋅不同施用方式對栽培丹參生長和丹參酮類物質積累的影響[J]. 土壤, 2011, 43(5):781.

[57] 楊立, 陳美蘭, 邵愛娟,等. 生防菌對藥用植物土傳病害的抗病機制及應用探討[J]. 中國中藥雜志, 2012, 37(21):318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摸视频|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日本xxxx裸体xxxx免费|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内射夜晚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xxxx日本少妇做受| 亚洲 都市 校园 激情 另类|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欧洲大肥女bbw|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国内外精品激情刺激在线 |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岛国aaaa级午夜福利片| 国产女主播白浆在线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色欲天天天天天综合网| 日韩丰满少妇无吗视频激情内射|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