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風險管理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商業銀行 財務風險 風險管理 措施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而銀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業銀行的財務危機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金融業的安全,乃至影響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只有牢固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建立科學合理全面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及時有效的識別和化解危機,才能優化自身內部結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
一、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概述
風險是指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財產、收入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獲得收益的不確定性。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財務風險主要是銀行在其正常經營過程中,由于缺乏對相關因素的預測和分析,以及宏觀環境的變化、自身經營管理活動的失誤等難以預料的因素,導致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存在一些差異,從而使產生財務風險的幾率增大,或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應該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加強風險管理、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系,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控制財務風險,使商業銀行能夠靈活地應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表現
(一)內控風險
內控制度不夠完善。首先內控制度在設計上還是不夠科學,或者存在業務流程制定的不夠規范不易于執行的情況。有些制度只是粗略制定了一些皮毛的東西,其實用性并不強,只是形同虛設而已。而針對一些新業務的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時缺乏全面的考慮,甚至沒有相關制度來規范,使得一些新業務品種在試辦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其次,在電算化管理方面,也缺乏一套規范的內控制度和有效的監督控制系統,一旦有人利用電腦作案,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因市場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愿意交易的對手,導致未能在理想的時點完成買賣的風險。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其主要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表現為存量信貸資產的不可流動性,只能等待借款期滿,借款人償還本息。
(三)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的不利變動而導致的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根據導致市場風險因素的不同,可以將市場風險劃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及黃金商品價格風險。
由于市場風險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政治、經濟、意外事件等同時反映到市場上,短時間內銀行面臨的環境就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市場風險相對于其他風險隱蔽性更強,危害程度也更高,很容易引發銀行的系統性風險。
(四)信用風險
在銀行業中,借貸主要由商業銀行來經營,會生產顯著利潤,但是也可能導致損失。借貸是風險最高的活動,因為在發放貸款時,銀行承擔任何全部或部分貸款的本金和利息的非恢復風險,這種類型的風險,根據銀行業務的特點,被稱為信用風險或債務人的破產或違約風險,是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從而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三、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防范的主要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
構建完善的內部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從源頭上遏制財務風險。為防范財務風險,我國銀行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結合業務管理模式,建立起決策層、執行層和監督層相互聯系而又相互制衡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使內部控制制度延伸、覆蓋財務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形成全面、有效、規范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同時,對已有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重新進行評估,若存在已落后于業務發展、不合時宜的制度應及時進行調整、更新、完善;對尚未有制度規范的新業務及時制定相關制度,以規范新業務,促進新業務更好的應用與發展。
(二)加強對財務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
及時發現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降低財務風險。實行稽核派駐制度,將商業銀行中業務素質高的并具備內審資格的業務骨干充實到稽核隊伍中并采取直管方式,履行稽核審計職能,保持稽核獨立性,提高稽核工作水平。銀行應隨時監控各項指標,對風險信號及時識別、評價,例如應收的賬款增大,呆賬、壞賬等增多,成本上升等問題,就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積極采取措施,使損失降到最低的水平。在財務風險防范中,必須及時對分析資料和防范措施進行檢查和評估,建立財務風險檔案,為以后防止類似風險再發生提供參考依據。
(三)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控制機制
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要積極主動地參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建立及時有效的市場風險分析報告機制、重大市場風險應急機制、新產品和新業務中的市場風險管理機制,清晰有效地劃分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建立相應的市場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方法。
(四)加強信用風險管理
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借鑒國際先進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成功經驗,不斷強化信用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具體而言,當前要嚴格執行貸款三查制度,加大對“假權證、假報表、假按揭、假注冊資本”等“四假”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集團客戶的授信管理,繼續加強監測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防止資本市場風險向銀行體系傳遞和蔓延。同時,繼續建立和完善區域房地產市場監控體系,并積極開展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在應對財務風險上還存在許多的局限性,包括外部的和內部的,因此,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相應政策的制定,同時也需要商業銀行自身不斷的自我完善。只有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正視現實,客觀分析和識別財務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才能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在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從而獲得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聶慧.中國商業銀行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2):195-195.
關鍵詞:市場風險管理 新資本協議
隨著各國商業銀行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產品的持續創新,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的蓬勃發展,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重大風險事件,最明顯的莫過于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而隨著我國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多項利率管制措施在逐漸放松,致使我國商業銀行受到匯率與利率雙重風險的沖擊。同時,為緩解世界金融危機,我國商業銀行積極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并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這些勢必使我國商業銀行暴露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而由于現階段我們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水平還相對較低,專業人才缺乏,所以,加強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就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難點
(一)市場風險管理模式的確立
一個獨立、高效、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式是商業銀行穩健運行的重要保障。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及風險管理委員會應履行相應市場風險管理職責,成立專門的市場風險委員會,以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與承擔市場風險的資金部門緊密結合形成有機的統一體。
近些年,在以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為代表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紛紛成立市場風險委員會及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但在實踐中還存在職能橫向交叉與垂直管理缺失的難題。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與其相關部門職能存在橫向交叉。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專業人員比較缺乏,而新成立的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多數是從資金部門中分離出來的,往往管理人員也來自于這些部門,這必然造成部分職能還不清晰。又由于關注風險的視角和層面不同,市場風險管理與傳統的資產負債管理在管理匯率和利率風險中也存在一定交叉,職責定位還不明確。
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部門缺乏相應的縱向分支管理機構。我們的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只限于總行層面,在分行層面大多還沒有設立相關分支機構。有些銀行建立了相關機構,但存在既報告給上級行市場風險管理主管,又報告給本級行資金業務主管的“雙重報告”問題。他們在薪酬考核機制上也基本依賴本級行的經營績效,這種獨立性的缺失可能影響其對市場風險的判斷。
(二)賬戶劃分與投資組合結構設置
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制定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劃分管理辦法,明確兩類賬戶劃分標準和管理要求。交易賬戶記錄以交易為目的而持有以便出售、從實際或預期的短期價格波動中獲利或鎖定套利交易的賬戶。其余交易一律劃入銀行賬戶。
西方主要的商業銀行交易賬戶規模較大,投資組合結構設置全面、細致、清晰,一般由總行層面進行統一管理。而我國商業銀行機構管理較為松散,各個交易臺或有交易權限的分行。特別是境外分行,一般自行設置各自投資組合結構。不同交易臺或分行的層級設置顆粒度不同,沒有完全覆蓋賬戶、產品類別、國家、機構、貨幣、交易臺、交易員、交易對手等信息:或者這些信息的層次順序并不統一,這對全行層面的市場風險集中管理和數據整合帶來巨大的困難。
(三)金融產品交易數據整合
交易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是市場風險管理的基礎要素。無論使用的管理方法有多么先進,計量模型有多么可靠,如果基礎數據來源出現問題,都會出現“垃圾進,垃圾出”的結果,可能導致整個市場風險管理的失效。
西方先進銀行的數據管理非常嚴格,有專門的團隊負責交易數據儲存及核對。而我國商業銀行數據儲備不足且質量不高。我國大多數銀行的各類資金產品的交易數據儲存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中,不同系統的交易管理方式各異,缺乏各個系統間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對這些數據分類、篩選、整合的工作非常復雜。
(四)金融產品定價估值能力
金融產品定價估值是計量市場風險重要指標一風險價值(Value-at-Risk)關鍵也最困難的環節。西方銀行一直以來把產品定價估值模型作為制勝法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究定價估值的方法。并且一直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不具備結構性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定價能力,交易也以代客交易為主,單純依靠外資銀行的報價。另外,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采用國外金融風險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成熟軟件產品,這些外購的軟件產品的定價估值模塊往往對我國商業銀行形成“黑盒子”,即我們只知道系統輸入和輸出是什么,無法知道其中的原理究竟如何。而且這些解決方案對有關人民幣的金融產品往往也是“水土不服”。
(五)市場數據管理
市場數據的選取和使用是定價估值的基礎。只有收集國際國內金融市場數據,將金融產品與相應市場數據匹配。完成對所有組合中所有產品的估值,并計算出按照市值計算的各投資組合的損益情況,才能為監控市場風險提供有力的支持。若直接使用不加清洗和加工,這些市場數據存在缺失或嚴重失真的可能。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西方的主要商業銀行在選擇市場數據時尤為慎重。他們成立專門團隊對這些輸入定價估值模型的數據進行管理,研究市場數據對其風險計量模型產生的影響。而我國的商業銀行使用數據源相對單一,主要是來自世界兩大數據供應商(路透和彭博),以及小部分國內數據供應商。這些來自外部的數據在一般情況并沒有進行嚴格的篩選和甄別,甚至在銀行內部各相關部門在制作分析報表時使用的市場數據都沒有統一,這給市場風險分析帶來很大的障礙。
(六)“后危機時代”市場風險管理的新興課題
各國銀行的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際間交流合作日趨頻繁,巴塞爾委員會在2009年初針對全球系統性金融危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市場風險管理新概念,如引入增量風險計提(Incremental Risk Charge)、壓力風險價值(Stress Val-ue-at-Risk)等。目前,西方主要銀行還沒有真正實踐這些新概念,我國商業銀行對它們還處在研究階段。
二、加快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橫向理順部門間職能關系,縱向延伸分支機構進行管理
我們應進一步梳理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與其相關部門的關系,將職能進一步明確,創建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互為補充的共贏管理模式。在必要時我們還應做好對銀行治理結構進行調整的準備,真正形成一套完善高效的傳導――執行――監督――控制――回饋機制,建立詳細明確、具體可行、覆蓋全面的組織管理體系。同時,還要從薪酬機制上徹
底切斷市場風險管理與資金交易績效之間的聯系,建立真正獨立、集中、垂直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式。
(二)統一設置全行賬戶和投資組合結構
我國商業銀行在市場風險管理起步階段就要夯實基礎,全盤考慮賬戶劃分與投資組合結構設置,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由粗到細、由高到低的賬戶和投資組合結構,全面準確獲取不同層級、不同業務條線和不同機構之間的各類風險信息,并形成統一的結構設置規則與命名方式,以滿足不同層面日常市場風險分析報告的需要。
(三)加強交易數據管理
由于資金產品交易要素千差萬別,數據來源渠道不同,數據處理量極大。邏輯極其復雜。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建立一套強大的數據整合與統一管理信息平臺,以免錯誤的交易數據影響到我們對市場風險的判別。
(四)提高金融產品定價估值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在引進國外的成熟軟件產品時,要選擇國內有經驗的實施商,并由金融和IT領域的專家進行共同指導,實施本土化的二次開發,甚至多次開發,在實施中摸索和總結經驗,建立一套成熟的系統實施策略和差異分析方法,以指導今后的市場風險信息系統建設奠定基礎。我國商業銀行只有真正的掌握定價估值的核心技術,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國際銀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引進國外產品的目的是加強自身學習,積累經驗,最終我們還是要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自身業務特點的自主創新之路。
(五)加強市場數據管理
我們可以通過執行相應的市場數據處理程序,包括數據儲存、異常值檢測、數據選擇、驗證、根據預先指定的規則估算缺失的數據和市場數據控制報告等。為盡可能減少市場數據不準確對市場風險分析的影響,我們可建立全行統一的市場數據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全行市場數據的與管理。
(六)積極研究實踐“后危機時代”的新興課題
一、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的種類
一般認為,風險就是一種不確定性。風險具有客觀性、不確定性、可預測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對稱性。
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是指因未來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進而存在于銀行的交易和非交易業務中。
一般而言,引起市場風險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經濟、意外事件等,這些因素反映在市場上,就造成了市場在很短時間內的急劇波動,因此,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或操作風險等相比,往往更加復雜,更加隱蔽和突然,危害程度相當大,會引致系統性風險導致銀行倒閉。商業銀行市場風險有以下幾類:
1,按賬戶類別劃分:市場風險存在于銀行的交易和銀行賬戶中。交易賬戶主要包括因交易目的或是為規避交易賬戶其他項目風險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頭寸。銀行賬戶包括除交易賬戶外的金融工具(包括銀行運用剩余資金購買金融工具所形成的投資賬戶)。
2,按風險類型劃分:市場風險可以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四大部分,分別是指由于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所帶來的風險。由于我國目前銀行從事股票和商品業務有限,因此其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1)利率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于利率的變化和資產負債的到期日或重新定價期限的不匹配給商業銀行經營收益和凈資產價值帶來的潛在影響。利率風險按照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基準風險和期權性風險。
(2)匯率風險:是指匯率變動特別是匯率出現與預測方向相反的大幅波動,而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匯率風險也是一種典型的市場風險。
二、目前商業銀行主要使用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
目前商業銀行在市場風險管理中運用的工具包括:
1,風險價值法:運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測度在正常的市場條件和給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下,在給定的持有期間內,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因子發生變化時,某一投資組合預期可能發生的最大的損失。
風險價值通常是由銀行的市場風險內部定量管理模型來估算。目前常用的VAR的基本計算方法有3種:方差一協方差法、歷史模擬法和蒙特卡洛法。現在,風險價值已成為計量市場風險的主要指標,也是銀行采用內部模型計算市場風險資本要求的主要依據。
2,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研究單個市場風險要素(如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變動可能會對銀行的收益或經濟價值、財務狀況產生的影響。
3,久期分析:衡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經濟價值影響的一種方法,即利率水平發生一個小幅波動,某一資產、負債及表外衍生工具及銀行整體經濟價值將產生的百分比變動。
4,外匯敞口分析:衡量匯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影響的一種方法。外匯敞口主要來源于銀行表內外業務中的貨幣錯配。在外匯敞口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可能會給銀行的當期收益或經濟價值帶來損失,從而形成匯率風險。在進行敞口分析時,銀行應當分析單一幣種的外匯敞口,以及各幣種敞口折成報告貨幣并加總軋差后形成的外匯總敞口。外匯敞口限額包括對單一幣種的外匯敞口限額和外匯總敞口限額。
5,限額管理:在風險定量計量的基礎上,國際商業銀行主要運用限額管理方法對市場風險進行控制。
市場風險限額主要包括交易限額、風險限額及止損限額等,并可按地區、業務經營部門、資產組合、金融工具和風險類別進行分解,還可以按資產組合、金融工具和風險類別進行分解。
交易限額:是指對總交易頭寸或凈交易頭寸設定的限額。
風險限額:是指對按照一定的計量方法所計量的市場風險設定的限額,如對內部模型計量的風險價值設定的限額VAK等。
止損限額即允許的最大損失額。通常。當某項頭寸的累計損失達到或接近止損限額時。就必須對該頭寸進行對沖交易或將其變現。
6,情景分析:是一種多因素分析方法,結合設定的各種可能情景的發生概率,研究多種因素同時作用時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在特定情景下的壓力損失。情景分析的實踐設計方法有兩種:歷史情景分析和假設情景分析。
7,壓力測試:是分析最不利市場情形下(在極端情況下)對銀行承擔的最大損失金額進行的模擬。銀行應當通過壓力測試來估算突發的小概率事件等極端不利情況可能對其造成的潛在損失,如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要素發生劇烈變動、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下降、發生意外的政治和經濟事件或者幾種情形同時發生的情況。壓力測試應當包含定性和定量分析。
8,事后檢驗(Back Testing):是指將市場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估算結果與實際發生的損益進行比較。以檢驗計量方法或模型的準確性、可靠性。并據此對計量方法或模型進行調整和改進的一種方法。
三、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背景分析
(一)國際背景
1,巴塞爾資本協議和市場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的源頭來自于巴塞爾資本協議。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出臺,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但是只強調信用風險,也就是資產特別是放款部分的信用風險。一直到1996年。巴塞爾委員會再提出修正案,頒布了《資本協議市場風險補充規定》,加上了對市場風險做風險計提,還要撥備資本。因此,自1996年巴塞爾資本協議通過之后,商業銀行更加重視金融風險管理中的市場風險部分。
隨著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環境日益復雜。為適應復雜多變的風險狀況。1999年6月和2001年,巴塞爾委員會又先后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第一稿和第二稿。由此,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出現了顯著變化――由以前單純的信貸風險管理模式轉向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并舉。
2004年6月正式公布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風險的定義擴大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各種因素,基本涵蓋了現階段銀行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并力
求把資本充足率與銀行面臨的風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加強了對市場風險的監管
市場風險的增大以及監管要求的提高,使國際商業銀行不斷加強對市場風險的計量與控制。國際銀行業風險管控意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提升,各種風險管控的具體措施以及風險管控的模型逐漸完善,銀行業市場風險管控能力才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巴黎銀行成立了由首席運營官或相關顧問牽頭,以風險管理部為基礎的市場風險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決定相關重大事項。在市場風險限額管理上,巴黎銀行主要采用4種方式:市場風險限額(包括風險價值限額體系、普通限額體系);內部VAR,模型系統(即MRX系統)、壓力測試限額管理、普通限額管理等。法國興業銀行則要求負責內控的團隊與交易員一起工作,而全球支持團隊主要負責風險確認模型、壘球匯報機制、信息系統管理。
(二)國內背景
1,利率和匯率的改革步伐加快
我國早在1993年明確提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并先后放開了對多種利率的管制,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間國債市場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等。同時,匯率改革也逐步推進。1994年的外匯體制改革,使我國建立起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從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幣匯率又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同時人民幣升值2.1%。利率調整的加快和匯率的持續升值使對市場風險缺乏良好管理經驗的中國各主要商業銀行開始面對不斷增大的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
2,與市場風險監管相關的規章制度相繼出臺
在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市場風險管理水平相對較弱、專業人才缺乏的現實情況下,銀監會參照新巴塞爾協議的標準和要求。先后出臺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和《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監管現場檢查手冊》等一系列與市場風險監管相關的規章制度,充分借鑒了國際先進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經驗,提升了我國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意識并督促商業銀行提高市場風險監管水平。
四、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現狀
1,對市場風險的管理和監管起步較晚
與國際銀行業日趨成熟的市場風險管理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在市場風險的管理和監管方面才剛剛起步,市場風險已成為我國銀行監管體系中最薄弱的領域之一,
2,市場風險意識普遍較低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利率和匯率沒有完全市場化,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較低,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風險控制上,對市場風險沒有足夠的重視。因而市場風險意識普遍較低,對風險管控的重視程度離風險防范的要求甚遠。
3,市場風險管理技術及計量方法等方面有較大差距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的識別、計量與控制方法、工具、系統滯后或缺失。不能適應市場風險管理日益復雜化的要求。大多數商業銀行對國際主流的風險價值(vAR)分析方法的運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能充分運用于市場風險管理的實踐。國外很多風險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國內銀行業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作用。
4,數據信息不完備
數據是市場風險管理系統的生命線,基礎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做好市場風險管理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前提。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數據儲備嚴重不足,且數據缺乏規范性,數據質量不高,有些甚至是明顯失真的或是無效的數據,往往會導致市場風險管理失敗。
5,市場風險管理體制不合理及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普遍未成立專門的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一般由風險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涉及到資金業務與非資金業務時,風險管理部門也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并且,絕大多數銀行負責市場風險管理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缺乏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難以達到市場風險管理要求的對市場風險及時識別、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預防的目的。
五、加強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對策
1,樹立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培育風險管理文化
銀行是通過經營風險獲利的金融機構,有效管理風險是立身之本。建立風險管理理念和風險管理文化是執行銀行風險管理制度的保證。建立風險管理文化就是要倡導和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包括個個部門、各項業務、各種產品的全方位風險管理理念,推行涵蓋事前預測、事中管理、事后處理的全過程風險管理行為,引導和推進風險管理業務的發展。
2,建立全新的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一個獨立、高效、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組織系統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基礎,我國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個由董事會、市場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領導,以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市場風險管理的支持部門為輔助。與承擔市場風險的業務經營部門緊密聯系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從董事會到業務層面自上而下的每個部門都有明確的風險管理責任。近年來,大多數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都對其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人員進行了調整和設置,力爭盡早成為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全面接軌的商業銀行。
3,提升和改進市場風險管理的方法和技術
我國商業銀行應廣泛借鑒國際銀行業先進的風險管理模式和量化模型,將市場風險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同時運用到市場風險管理中去。例如,商業銀行可以運用國際上普遍采用的VAR等方法測度市場風險;還可以開發有關市場風險管理軟件以完成業務的自動化及動態分析;并且,應當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有關規定。積極引進和推廣全面衡量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在內的一體化分析模型,提高風險管理效率。
4,加快市場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系統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商業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的市場風險分析、計量及監測,要求對大量的業務數據和多種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及檢驗等,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是其順利實施的基礎和保障。所以。商業銀行必須通過完備、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統來支持市場風險的計量、檢驗和壓力測試,并時時監測市場風險限額的遵守情況,提供市場風險的相關報告。
5,重視市場風險管理監督系統建設
按照銀監會關于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有關要求,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場風險監察與控制體系,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即為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監督系統,目的在于促使商業銀行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內部的制度、程序。確保市場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6,建立有效的及時報告機制
商業銀行要積極主動地參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建立及時有效的市場風險分析報告機制、重大市場風險應急機制、新產品和新業務中的市場風險管理機制,清晰有效地劃分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建立相應的市場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方法。
目前,地方中小銀行絕大多數均未開辦金融衍生產品和理財業務,涉及市場風險的主要是債券和外匯兩類業務,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
(一)外匯類凈資產在人民幣升值時所面臨的匯率風險
2005年7月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人民幣持續單邊升值,由于中小銀行均未取得衍生產品交易資格,多數機構也未獲準開辦自營外匯買賣業務,缺乏對沖匯率風險的工具和手段,除了運用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盡量保持零頭寸等有限手段控制即期的匯兌風險外,難以有效規避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營運資金匯率風險,法人機構的外匯凈資產普遍出現縮水。另外,由于外匯市場主體對于美元貶值的預期,直接導致了商業銀行外匯負債的減少以及企業和居民大量結匯造成的銀行外匯頭寸急劇增加,在外匯市場預期趨同及缺少衍生工具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很難在市場上及時平掉這些巨額頭寸,從而面臨損失的可能。
(二)利率波動可能引發的債券投資價格風險
2007年央行已經連續加息。2008年以來,隨著CPI指數上漲并高位徘徊,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根據經驗測算,假定升息0.25個百分點,銀行所持有中長期固息券平均期限為7年,如果事先不能準確預期,則理論上會有大約1.5%的跌幅。一些被調查中小銀行的交易人員反映,他們所持有的部分債券將成為“垃圾債券”。
(三)流動性約束帶來的收益風險
絕大多數中小銀行參與同業市場交易的動機,是兼顧流動性和盈利性。從調查情況看,地方中小銀行中長期債券占比較大,個別機構持債規模過大、債券結構不合理情況突出,一旦債市變盤或資金緊張時,這些機構不得不通過低價拋售債券來獲得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將會變為損失。
二、中小銀行市場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各行交易賬戶劃分工作滯后,給市場風險管理和監管帶來困難
目前省內中小銀行均沒有實施銀行、交易賬戶劃分,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交易賬戶的概念和內容。由于普遍沒有開展賬戶劃分,各行在填報銀監會監管信息系統的市場風險報表時,都將債券投資填報在銀行賬戶,而交易賬戶均填報為零,掩蓋了真實風險程度。賬戶劃分工作滯后,為以后的風險分析和資本計提帶來很大困難。
(二)董事會、高管層對市場風險的重視程度和監控能力不足
相對于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地方法人機構董事會和高管層對市場風險的關注程度和認識程度遠遠不夠。在高級管理層對市場風險沒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要求其制定風險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要求其對市場風險進行限額管理和風險控制等容易流于形式。
(三)缺乏市場風險定價能力
絕大多數銀行反映風險定價是當前實施市場風險管理的難點,由于缺乏真實連貫的人民幣國債收益率曲線和成熟的定價模型,各行對一些產品進行日損益計算有難度。調查問卷反映,全省28家法人機構尚無一家對市場敞口風險進行計量,也沒有一家建立風險計量的內部模型,沒有一家對交易賬戶頭寸按市值每日重估。
(四)缺乏管理和對沖市場風險的工具和技術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是規避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有近70家銀行法人機構取得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資格,而山東省尚無一家。同時,市場風險管理涉及大量技術問題,如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方法,基礎數據的采集,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等,各行普遍缺乏技術手段支撐。
(五)缺乏高素質的市場風險管理人才
債券、外匯市場本身的創新層出不窮,業務對專業素質的要求甚高,必須配備專門的人才隊伍。從調查看,各行熟悉債券、外匯業務的操作人員比較稀缺,管理人員更為匱乏;另外,審計人員市場風險管理知識欠缺,不能有效發揮對市場風險管理的再監督作用。
(六)業務操作和管理層面存在較多風險隱患
根據典型調查,各行在辦理債券、外匯業務時,存在較大的操作風險隱患,加大了市場風險管理難度。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少數銀行前臺、后臺未實現嚴格分離。調查發現,個別行甚至出現后臺人員離崗后,前臺人員代替登錄業務的現象,隱藏較大的道德風險。二是授權授信隨意性較大。授權機制粗放,授權人對被授權人的授權未經充分討論和研究,對交易權限、授信額度規定得過于簡單,重大交易缺乏嚴密的審批流程。三是業務人員輪崗、交流和強制休假執行不力。由于債券、外匯業務操作和管理層面的人員普遍缺乏,大部分銀行難以執行三項制度,有的自開辦債券業務以來該部門人員從未輪崗或交流過。四是審慎規則執行不嚴。部分銀行沒有對債券投資按風險大小實施分類管理,也沒有按規定對市價持續兩年低于賬面價值的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五是績效考核導向錯位。對市場風險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混同于資金交易人員,只是下達資金交易量和利潤指標,沒有把風險防控要素納入考核
內容,放大了管理人員擴張規模的沖動。
三、加強市場風險管控的幾點建議
(一)推動劃分交易賬戶和銀行賬戶
首先,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行按照《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市場風險管理指引》要求,結合本行實際,明確制定賬戶劃分的標準和程序,并將賬戶劃分結果報告監管部門。其次,要定期對各行的賬戶劃分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其是否遵守內部的賬戶劃分政策、是否存在為減少監管資本要求而人為在兩個賬戶之間調節頭寸等。同時,建議銀監會根據地方法人的業務特點和管理能力,制定賬戶劃分的具體意見。
(二)支持加快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
監管部門應鼓勵和指導有條件的法人機構申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資格,并通過業務和產品創新,有效規避市場風險。督促地方法人機構逐步推行管理會計,引入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建立內部核算和激勵制度,加強防范市場風險。同時,要嚴把新業務市場準入關,對法人機構開辦的新業務、新產品,嚴格審查其市場風險管理能力,確保在風險可控下開展新業務。
(三)建立完整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改變目前風險管理分散的現狀,設立獨立的、綜合性的風險管理部門,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管理納入部門職責,在此基礎上,建立獨立的市場風險管理的信息傳遞路徑。進一步規范操作流程,嚴格執行崗位分離、三項制度等,加強授權授信管理,研究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把市場風險管理納入績效考核的框架。
(四)提高市場風險量化管理能力
由監管部門牽頭,研究中小法人機構市場風險計量模型標準化及其設計框架,在人才培訓、模型研制、數據庫建設、市場風險管理知識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以較小的成本推出適應中小法人機構的標準化的市場風險計量模型,應用于市場風險管理中。
一、不要孤立地看待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在很多人看來,投資與交易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市場風險方面。但是仍在持續的經濟危機告訴我們,信用風險和交易對手風險也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無論是國外貨幣市場的短期利率尤其是拆借利率的急劇上升,還是國內商業銀行對外資機構人民幣短期融資的謹慎交易,都反映出信用風險和交易對手的風險溢價在增加。在信用類債券資產方面,次貸類相關債券資產的價格大幅下挫,這主要是由于美國房價大跌,引致債務人違約率和預計違約率大幅提高,由此產生不能還本付息的信用風險。國內債券市場雖運行良好,但是在經濟下行的預期下,行業、產業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不可小視,部分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的發行人面臨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一旦資金鏈斷裂,將會導致嚴重的信用違約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銀行資產證券化、企業債務證券化的市場環境下,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等息息相關。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管理的邊界也愈發模糊,比如前面提到的次貸類相關產品,包括抵押貸款證券(ABS、MBS)、擔保債權憑證(CDO)等,還有很多結構性產品、混合證券,其還本付息取決于發行人的信用狀況。傳統市場風險管理模式與現實市場存在差距,這些產品創新的風險包含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部門認為它們主要包含信用風險而疏于管理,信用風險部門則由于該類產品被定義在交易賬戶中而認為應屬于市場風險管理的范疇。因此,不要孤立地去看市場風險或者信用風險,在交易和投資方面,三大風險聯系緊密,風險形態不斷變化,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交易和投資業務進行適當的風險整合,避免風險管理漏洞。比如成立專業團隊負責投資與交易業務的整體風險防控等。
二、風險經理的獨立性如何得以體現是關鍵
經濟危機也讓人思考風險經理的獨立性如何體現。風險經理是否要負責審批相應的業務?是否有業務否決權7這些問題似乎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至少要保證風險經理可以獨立地思考、判斷,對商業銀行整個投資與交易的風險水平進行獨立地監測與報告,根據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和實際情況設定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頭寸限額。風險經理的獨立性必須從組織設計、用人制度、績效考核上給予保證。一是實行資金交易部門的風險經理派駐制,派駐風險經理對風險管理部門負責,風險管理部門對派出風險經理進行考核、評價,還有一種派駐經理是雙線報告制度,由資金交易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共同考核與評價,其中風險管理部門考核的權重要高于資金交易部門。二是風險經理要有一個獨立的報告路徑,以確保管理層能夠及時全面知曉全行的風險狀況和所承受的風險水平。三是要求管理層要有較強的風險意識,不僅僅是站在業務發展的角度,更多要在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中按照既定風險偏好和經營原則處理兩者關系,要維護風險經理的獨立性,并不斷強化獨立性要求。如果說,風險經理只是一個建言者,筆者認為這不足以保證風險管理部門在體制和機制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根據情況靈活調整和理順管理決策機制,給與風險經理相應的權限,保證業務經營在既定的風險管理框架內進行。
三、市值重估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一個制度安排和偏好選擇問題
估值問題對于國內外商業銀行來說,都是一個難度不斷增加的問題。顯而易見,隨著產品的結構越來越復雜,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產品的估值難度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因為:一是模型建設所需要的數據問題和參數調整問題,二是成本考慮問題。在經濟危機中,我們看到,即使是花旗銀行總裁對于其持有的CDO的價值和風險也無法準確估量和評價。從某個側面可以看到,業務發展已經超出風險管理的既有軌道。從國內商業銀行來講,其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貨幣市場資產結構相對簡單,隨著做市商制度和雙邊報價制度的推進,中債收益率曲線的推廣,人民幣債券、貨幣市場資產估值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但是人民幣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的發展也意味著在估值方面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在Callable/PuttableBond(發行人可提前贖回債券/投資者可提前贖回債券)的定價估值上目前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目前外匯資產分為三大類進行估值.第一級資產可根據市場價格或可通過其他在市場買賣的相關資產評估價值,第二級資產以內部估值模型評估價值,第三級資產則通過向第三方機構進行詢價來獲得估值結果。國內商業銀行在外幣債券資產、場外外匯衍生品方面的估值很多都是采取第三級資產估值方式。因為報價和實際成交價格存在較大差異,這類估值的可信度存在問題,也給風險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風險管理的原則應該是,業務發展要與風險管理能力相適應,對于難以估值的交易和投資,要在市場風險基本制度和風險偏好中予以明確;對于難以估值的產品,應該秉承不做或者少做的態度。此外,要在制度安排上確保估值程序的獨立性、嚴格性和一致性,要建立內部治理架構,使用可行的建模技術,定期檢查獨立的價格核對程序和數據來源。
四、除了評級和模型,風險經理還能依賴什么?
毋庸置疑,風險計量是風險經理的主要職責。而評級和模型則是風險經理最為依賴的風險管理工具。在經濟危機中,投資者往往依賴外部評級來決定其投資的品種、額度,風險經理也依賴外部評級來決定交易和投資的授權、限額和授信。但是過度相信和依賴外部評級也給商業銀行沉重的教訓。一是不少次貸類債券的資產池評級都非常高,但是跌價幅度很大;二是投資者一般都假設如果出現流動性危機,可以很容易出售其評級為AAA和AA的債券,動態調整投資和交易組合,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類債券跌幅比投資組合中非投資級的債券要大,同時更難以出售;三是投資者相信信用評級機構掌握著最準確全面的信息,風險經理的任何質疑難以獲得內部的贊同:四是這些投資可能比貸款類資產風險大,由于被記入交易賬戶和投資賬戶,但是沒有得到嚴格的審批程序,而恰恰是這些程序才能識別交易中的一些漏洞。在人民幣交易和投資管理方面,對于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一是目前的評級不能反映發行人的信用差異:二是人民幣債券的流動性與評級高低沒有直接的相關性。所以,風險經理要做到:一是定量分析要與定性分析結合:二是結合外部評級和內部實際情況.使用適合商業銀行的評級指標和限額指標。在設置限額方面,不一定要用高深難測的風險指標。一些基本的名義限額(notionalLimit)在市場變化較大時更能揭示和控制風險,原因在于其不需要太多的假設條件。例如,持有10億美元的債券敞口頭寸,同時為避免信用風險而購買信用違約互換(CDS),從表面上看,市場風險已經規避掉,但是其假設前提是債券價格和信用違約互換的相關性服從歷史分布,但是在市場上大量存在此類交易時將會導致歷史分布發生變化。
五、主動性和前瞻性管理是交易與投資業務風險管理的重要原則
論文摘要:銀行作為經營特殊商品——貨幣資金的特殊企業,是一種高風險的行業。最顯著的特點是負債經營,這一特點決定了風險管理在其經營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防范商業銀行風險,維護商業銀行穩健運營,成為了全世界銀行業監管的共同話題。本文論述銀行風險管理理論與我國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相應對策與見意。
1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概念
巴塞爾委員會將銀行風險分為八類:信用風險、國家和轉移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資本充足率也有了新的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把評估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工作與銀行面對的主要風險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有多少風險就應該有多少資本,風險越大的銀行資本就應該越多。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是指商業銀行為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在業務經營過程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其業務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處理的活動以及金融管理當局為實現金融、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要求,而對商業銀行風險實施的外部監管活動的總稱。
2銀行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商業銀行從產生至今,其風險管理經歷了資產業務風險管理、負債業務風險管理、資產負債業務風險管理、表外業務風險管理等階段。其管理范圍逐步擴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學。2001年巴塞爾委員會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篩二稿),至此,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已經基本完善和統一,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新巴塞爾協議》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如下幾個方面:(1)堅持信用風險是銀行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但新協議開始重視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影響及其產生的破壞力,并在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公式中,分母由原來單純反映信用風險的加權資產加上了反映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內容。(2)堅持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監管思路,在新協議中,保留了對資本的定義及資本充足率為8%的最低要求。同時,新協議放棄了1988年協議單一化的監管框架,銀行和監管當局可以根據業務的復雜程度、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靈活選擇使用,允許銀行選擇內、外部評級等。(3)充分肯定了市場具有迫使銀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資金和控制風險的作用,強化信息披露和市場約束。在新資本協議中,對銀行的資本結構、風險狀況、資本充足狀況等關鍵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
3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銀行風險管理權力責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勵約束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缺乏清晰的權力責任制度、激勵約束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權力責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貸款權力的分布完全根據行政級別而不是根據風險管理能力來劃分;而激勵約束制度的缺陷則表現在激勵不足、約束過度時銀行信貸人員會選擇消極怠工,而激勵過分、約束不足時則會選擇鋌而走險。
(2)風險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風險量化體系有待完善
商業銀行的信用評級主要用于銀行授信管理和授信業務運作過程。受內外部因素的制約,我國的信用評級的其他重要作用發揮不夠:在信用評級方法上,目前商業銀行的做法與巴塞爾銀行新框架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信用評級的組織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確等問題。尤其是在進行風險量化時,計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現有量化指標不能體現出行業和規模之間的差別;指標的調整速度和行業風險的變化不協調,使計算結果失真。
(3)社會經濟環境有待加強,外部作用加劇商業銀行風險
目前,我國的信用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信用評級機構的影響力不大,社會各界對信用評級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由于信用中介行業發展滯后,已有信用數據庫小、覆蓋面窄,無法對市場主題的信用級別做出公正、客觀、真實的評估。
4加強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劇烈的市場動蕩,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應充分重視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我國銀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
(1)商業銀行應努力防范和化解由金融創新所產生的金融風險
商業銀行應改變傳統的業務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收付結算、擔保、融資管理、咨詢、衍生金融工具等為代表的中間業務,以降低成本、減少風險,優化負債結構。同時,全球金融危機也警示我們要審慎地進行金融創新,做好風險管理,通過風險管理使資金得到合理地運用,讓更多的人得到便利的融資。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的金融政策和法律,用市場需求來檢驗各種創新業務,商業銀行應及時建立并調整其金融創新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風險預防體系以及嚴格的后續監督機制,保證對創新的業務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避免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商業銀行應通過完善其內部評級系統,充分揭示交易對手特定債務的信用風險,為此應對影響交易對手未來償付能力和履約能力的各種因素及變化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以便全面、真實、動態地反映信用風險的程度,并根據不同金融衍生產品的特性對其進行管理,實行產品多元化策略。
(2)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貸風險的管理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波動性較為寬裕的條件下,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的前景較為樂觀,往往會低估風險,但是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商業銀行應始終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位,從預防經濟周期波動和外部沖擊的角度,充分估計風險,實現自身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應做到一下五點:第一,設立合理的資本結構,擴大資本總量;第二,積極推動抵押貸款證券化水平;第三,盡快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第四,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重視信貸風險的早期防范;第五,信用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3)改進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方法
商業銀行對風險控制的關鍵在于提高對市場風險的識別與計量水平,這離不開現金的理論、復雜的軟件系統和強大的數據庫作支撐。我國商業銀行應充分識別、準確計量、持續監測和適當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業務中的市場風險,確保在合理的市場風險水平下穩健經營;商業銀行應建立與本行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通過設計合理的信用級別,區別不同層次的風險;商業銀行應指定專門部門負責市場風險管理工作,并應當將市場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與全行的戰略規劃、業務決策和財務預算等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有機結合;通過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級方法,合理計量風險:隨著世界金融環境的變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已不僅僅局限于信用風險,還必須加強對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的監控,以及時針對市場變動調整策略規避風險。
(4)完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體系
我國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涵蓋各項業務的全系統的風險管理系統,開發和運用風險量化評估的方法和模型,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進行持續的監控”。①構造合理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②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和網絡管理;③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5)提高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素質
關鍵詞:金融危機;商業銀行;風險防范
一、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現狀
本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源頭是美國房地產金融機構在市場繁榮時期放松了貸款條件、推出了前松后緊的貸款產品,尤其是相關監管部門沒有對新的衍生工具了解透徹并管理到位,在整個風險管理中,商業銀行并未按照嚴格的信貸準入規則進行發放貸款,割裂了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之間的關聯風險。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存在資產質量不高、資產重組率偏低等問題,在全球金融危機及我國不完善的金融市場背景下,由于歷史原因,其風險管理體系還很不健全,無論是風險的評估與防范還是內部控制的措施都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風險現狀
由于受體制、技術、宏觀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主要表現為數量擴張,金融創新的品種少、規模小,創新的業務范圍涉及商業銀行的各個層面,但大多是直接從西方國家引進的,真正由我國首創、具有我國特色的原始性創新較少。與西方國家以追求利潤和規避管制為直接動機的金融創新不同的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金融、證券化程度較低,還沒有完全建立創新金融工具的風險評估機制,銀行風險意識較差,導致我國金融創新傾向于在無序競爭中搶占市場份額,忽視了對金融創新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客觀上導致我國商業銀行風險規避能力不高。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但這種繁榮基本上是建立在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快速增加的基礎上的。商業銀行都傾向于向國家重點大型企業和特定行業發放貸款,貸款過于集中導致風險無法被有效分散,同時由于中長期貸款比例較高,一旦某一行業出現經濟滑坡,極易造成商業銀行資金鏈的斷裂。商業銀行為了自身生存和發展,在未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完善的貸款人資信評價體系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存貸款促銷,為了滿足競爭需要,存在放松信貸審核、忽視市場風險現象,致使信貸存在一定盲目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貸款人按期合理償還貸款的風險,使商業銀行面臨較大的呆賬風險。由于我國缺乏嚴格的金融審查制度和個人評級制度、貸款前首付比例較低及虛假信用帶來大量投機性借貸、超支能力貸款不斷增加等問題的存在,不能確定住房按揭貸款就是“優良資產”,如果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個人按揭貸款在沒有信用評級的情況下迅速擴張,其中的次級信用的比例到了一定程度,必將危及我國金融市場的安全。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手段現狀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比較單一,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標準不統一,風險管理分散在各部門,各部門之間沒有統一的協調管理;風險評估方法過于簡單,一般采用“打分法”,對于風險的定量揭示不足;風險評估局限于信用風險,缺乏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的監控。
(四)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建立了一套內部控制,但由于內部控制組織構架不完善、內部控制措施不足,導致內部控制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往往只依靠幾個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各職能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制約,缺乏整體協調和配合,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其實施效果并不理想。自我約束機制的缺失,導致商業銀行無法以資金來源制約資金運用,出現超越經營原則發放貸款現象,導致資本金普遍不足、資本充足率低、抵抗風險能力較弱。
二、加強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劇烈的市場動蕩,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應充分重視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我國銀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應努力防范和化解由金融創新所產生的金融風險
商業銀行應改變傳統的業務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收付結算、擔保、融資管理、咨詢、衍生金融工具等為代表的中間業務,以降低成本、減少風險,優化負債結構。同時,全球金融危機也警示我們要審慎地進行金融創新,做好風險管理,通過風險管理使資金得到合理地運用,讓更多的人得到便利的融資。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的金融政策和法律,用市場需求來檢驗各種創新業務,商業銀行應及時建立并調整其金融創新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風險預防體系以及嚴格的后續監督機制,保證對創新的業務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避免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商業銀行應通過完善其內部評級系統,充分揭示交易對手特定債務的信用風險,為此應對影響交易對手未來償付能力和履約能力的各種因素及變化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以便全面、真實、動態地反映信用風險的程度,并根據不同金融衍生產品的特性對其進行管理,實行產品多元化策略。
(二)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貸風險的管理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波動性較為寬裕的條件下,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的前景較為樂觀,往往會低估風險,但是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商業銀行應始終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從預防經濟周期波動和外部沖擊的角度,充分估計風險,實現自身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
1.設立合理的資本結構,擴大資本總量
我國商業銀行應參照巴塞爾協議, 設立合理的資本結構,擴大資本總量,以增強銀行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調整貸款和負債結構,改變重開發輕消費的傾向,擴大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從而減少籌資成本; 合理協調負債和資產的期限結構,做到短負債來源短資產運用,中長期負債中長期運用,避免搭配不當引起的風險。
2.積極推動抵押貸款證券化水平
抵押貸款債權證券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同證券公司緊密合作,根據抵押貸款的不同風險狀況確定不同的證券化程度,鼓勵開發抵押債券新品種,利用衍生產品或者證券化分散風險,避免抵押貸款風險高度集中于商業銀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相關機構必須嚴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并針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設立最低資本金儲備。以我國商業銀行住房按揭貸款為例,通過抵押貸款證券化,拓寬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增強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使原來集中在商業銀行的抵押貸款資產變為資本市場上很多投資人持有的抵押債券,有效地分散和轉移了風險。
3.盡快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
盡快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集合各種重要的信用信息,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把握個人的信用狀況和償債能力,能夠保證首付政策的執行,適度提高貸款首付的比率,杜絕出現零首付的現象;通過采取嚴格的貸前信用審核,有助于避免出現虛假按揭現象,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我們可以借鑒美國在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的經驗,完善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對借款人能夠進行有效地分割,這將使我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能夠有效地規避和控制風險,從而提高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促進經濟的發展。在建立評級體系的同時,還應建立財務報表信息的甄別系統,對于變化比較大的需要進行審核,保障進入評級模型數據的準確性。為了控制信用風險的發生,商業銀行可以采用信用升級、凈額結算協議等措施,通過要求交易方提供抵押、擔保、信用證、保證金、第三方擔保等方式,實現交易對手的信用升級。
4.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重視信貸風險的早期防范
商業銀行應改變陳舊觀念,重視對信貸風險的早期防范,通過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對貸款者審查和監控。商業銀行可以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對資信情況進行審核,通過現代計量方法和模型對客戶進行動態評估,使市場參與者掌握有關風險和資本的最新信息,正確處理好風險管理與提高效率的關系。
5.信用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改革信貸管理體制。我國已將四級貸款分類法改為五級貸款分類法,這有助于把貸款質量和風險與借款人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市場環境、抵押品、信用記錄等各種因素聯系在一起,客觀評價借款人清償能力的高低和貸款的風險程度。
(三)改進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方法
商業銀行對風險控制的關鍵在于提高對市場風險的識別與計量水平,這離不開現金的理論、復雜的軟件系統和強大的數據庫作支撐。我國商業銀行應充分識別、準確計量、持續監測和適當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業務中的市場風險,確保在合理的市場風險水平下穩健經營;商業銀行應建立與本行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通過設計合理的信用級別,區別不同層次的風險;商業銀行應指定專門部門負責市場風險管理工作,并應當將市場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與全行的戰略規劃、業務決策和財務預算等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有機結合;通過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級方法,合理計量風險;隨著世界金融環境的變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已不僅僅局限于信用風險,還必須加強對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的監控,以及時針對市場變動調整策略、規避風險。
(四)完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體系
我國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涵蓋各項業務的全系統的風險管理系統,開發和運用風險量化評估的方法和模型,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進行持續的監控”。
1.構造合理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
構造合理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需要監事會針對全行進行監督,包括重要的業務管理情況、高級管理人員遵紀守法情況以及經營管理行為。同時建立獨立于決策經營機構之外、直接對監事會負責的監督總部,對全行經營管理活動和經營風險進行控制。
2.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和網絡管理
完善的信息系統和網絡管理可以降低內部控制交流成本,便于信息在各部門之間的流通和信息交流,使各部門及時掌握相關部門的最新動態、及時把握所有的重大業務活動,以便據此對自身行為進行調整、發現其他部門存在的問題。
3.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商業銀行應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針對不同的業務部門和崗位,明確工作任務,避免部門間扯皮,以有助于各部門樹立風險管理意識,明確自身職責權限,使所有的雇員都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特別是基層機構工作人員都應該認識到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真正內涵,將其真正落實到行為上。
(五)提高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素質
世界經濟環境的新變化需要有一只懂得國際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運用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的加入,才能保證商業銀行對國際、國內市場風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增強商業銀行搜集、識別和處理市場信息的能力,從而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息風險。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在當前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與國內金融存在潛在風險的條件下,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我國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因此,我國各商業銀行應在吸取全球金融危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從我國銀行監管實踐和各自的管理實踐出發,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理和規避。
參考文獻:
[1] 歐陽金瓊,蔣志輝.從“次貸”危機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J].管理觀察2008.10
[2]戎鋒.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