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規劃與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城市設計;影響因素;城市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3-034-02
一、城市設計的定義、內容
目前,國內外人們對城市設計的理論、內容和方法尚無統一認識。但在研究了國內外一些著名專家、學者對城市設計的有關論述和我國現行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的有關體制,可得到一個共同的認識:城市設計的重點是城市空間形體環境規劃。它是以“人本”觀念為核心,以功能和美學為原則,為城市社會(市民)創造一個優美的城市形體環境和良好的空間秩序。
傳統意義上城市設計有多種定義,其強調的重點各不相同。
北京城市設計學術研討會的結論認為,城市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延伸和具體化,是深化了的環境設計。城市設計是以人為中心的,從城市整體環境出發的規劃設計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體形象和環境景觀,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它是城市規劃的延伸和具體化,是深化了的環境設計。
從學科角度來說,城市設計是跨越城市規劃、園林建筑學和建筑學三個學科之間的一個獨立的學科:是在城市形體環境中創造三維的空間形式。在學科體系上,它是城市規劃的深入和具體化,與園林建筑學和建筑學的區別在于它是設計城市,而不是設計具體的形體環境元素。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城市設計是一種思維方法,是整體而辯證的,是一種能夠對城市時空結構中節點的分析,是綜合技術的設計,要特別注重城市交通道路的組織,是整體美學的綜合藝術的表現。
二、城市設計內涵之我見
1.內涵
就我個人而言,比較傾向于以上第三種觀點,我認為城市設計就是一種意識形態,是一種思想形式。它存在于城市規劃的每個階段,無論是城市的總體規劃還是詳細規劃,都需要運用城市設計的思想。城市設計的目的是給城市創造一個優美的城市形體環境和良好的空間秩序。《公共場所―城市空間:城市設計的維度》一書中作者的核心觀點認為城市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人們創造更好的場所”,因此我認為凡是涉及到城市物質環境和空間形態的改變的設計,都需要體現城市設計的思想。
2.影響因素
凱文?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中通過對城市以眾意向的調查,歸納了城市設計包含的五項要素,即邊緣(Edge)、街道(Street)、區域(District)、節點(Node),標志(Landmark)。抓住這五項要素的設計,就能創造好的城市印象。這也是近年來西方規劃界普遍遵循的城市設計指導。
邊緣:是城市或地區的輪廓,是除道路以外的線性要素。它們通常是兩個地區的邊界,相互起側面的作用。那些強大的邊界,不但在視覺上占統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連續不斷。如沿河的城市輪廓、海上的城市景觀、高架路形成的“空中邊界”等。
街道:是縱向展開的城市景觀,包括車行道,步行道乃至河道,是城市中的絕對主導元素。一些主要的交通線都會成為關鍵的意象特征。如果主要道路缺乏個性,或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難形成城市的整體意象。典型的空間特性能強化特定道路的意象。特殊的立面特征對于形成道路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路面紋理、路邊的種植都不可忽視。除了這些可識別性外,還應有方向性。起點和終點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能將城市聯結為一個整體。
區域:是觀察者能夠進人的相對大一些的城市范圍,是內部展開的城市景觀。如居住區、市場、文化區、旅游區、公園等。決定區域的物質特征是其主題的連續性。通常一個區域應具有典型特征。而創造一個強烈的意象,必須對線索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化。一些區域是內向的,一些則是外向的。
節點:是觀察者可以進入的戰略性焦點,是人們往來行程的集中焦點,往往在路與路、路與河、路與林、河流與河流的交匯點。成功的節點不但在某些方面獨一無二,同時也是周圍環境特征的濃縮。有的是通過其空間形態,有的是通過其獨特的單體建筑給人以深刻、難忘的印象。
標志:是觀察者的外部觀察對象,如有影響的古今建筑、城市雕塑,也包括自然物。標志應具有鮮明獨特、清晰醒目的特征,與背景形成對比,占據突出的空間位置,在整個環境中令人難忘。凱文?林奇認為這五大要素控制了城市意象,從而建立了城市環境形態穩定的概念。在現實中,上述各元素類型都不會孤立存在,把城市環境形象分解為五大類進行分析研究,為城市設計的推進開辟了概念明確、可實際操作的道路。70年代美國舊金山的城市設計就采用了這一方法,在世界上頗具影響。
三、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各階段的應用
城市規劃主要研究內容是以城市社會發展需要,來確定城市功能和土地利用,在研究過程中需運用城市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但從其過程和結果來看,主要是二維空間的工作;城市設計是以城市空間形體環境為主要內容的三維空間的規劃設計工作,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于城市規劃的全過程。
1.城市設計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運用
城市總體規劃是從宏觀角度對城市的功能結構、產業構成進行空間布局和調整,其規劃的結果將會形成較為合理的城市宏觀空間布局,從而大致確定了城市居住、商業以及公共設施等的不同功能的建筑分布狀態。我們知道,不同功能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從而也就形成了城市的雛形。所以說在總體規劃的色塊圖上,實際已經決定了城市的大致空間形態。
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是在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功能布局的基礎上,研究城市空間形體環境的總體布局。如道路、廣場、公共綠地系統的布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布局,城市輪廓線的布局等,使整個城市的空間形體,形成一個完整有序、有機統一的整體―即城市范圍內的空間形體布局。
2.城市設計在城市詳細規劃中的運用
詳細規劃能夠更為明顯的體現城市設計的思想,通常有一種誤區,就是一提到城市設計就會想到群體建筑的空間布局,其實我認為這只是城市設計較為深化的一種形式,也是城市設計對城市的作用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城市的詳細規劃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在控制性詳細規劃過程中,能夠控制城市大致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風格等較為模糊的城市形象。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地位,上承總體規劃,下啟修建性詳細規劃,因此其城市設計更注重其特有的“連續性”特點。從“承上”角度,城市設計應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并視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合理的修正;對特定地段要從整體環境人手進行詳盡的城市設計運作。從“啟下”角度,城市設計既要匠心獨運,為后續設計留有伏筆;又要避免規定過死,應為后續設計工作留有較大的創作余地。
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城市設計的內容、深度與指標體系的完善與否,以及對設計部門工作的評價,將直接關系到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服務對象――規劃管理的效果。
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必須充分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續與創新。文化環境的存在,是決定城市設計特色的靈魂。城市有特色的街、巷、古樹、廣場和歷史建筑,規劃中都要從景觀方面加以保護。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城市設計要尊重地方風貌和人文環境,并將其融合在現代設計語言里,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有價值需要保護的建筑,周圍新建筑的體量、尺度,甚至設計細部,都需與其呼應,其中建筑高度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到了修建性詳細規劃階段,城市的大致形態其實已經能夠以顯現出來。詳細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是深化完善特定地段的控制性空間定位的詳細規劃,使其內容達到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深度。
3.城市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建筑設計是建筑單體工程的設計工作,是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的繼續和具體化。在建筑設計中應從城市整體角度,考慮建筑單體設計,用于塑造良好的整體建筑環境建筑設計過程中城市設計手法的運用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因素。好多建筑師往往較少的考慮建筑體周圍的環境因素,而僅拘泥于建筑單體本身的形體設計,忽視了建筑體與其周圍的城市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很多優秀的建筑實例可以證明,好的建筑一定要與其周圍的城市環境和諧融洽,運用城市設計的思維模式進行建筑創作可以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解決建筑與城市的關系,也是作出優秀建筑設計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小結
城市設計的目標已經從較為單純的美學、空間形體環境,發展為改善、提高城市綜合的生活環境質量。因此城市設計的內容還涉及到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利用及歷史傳統風貌、城市特色的繼承與發展等。城市設計的對象,也從單純的研究物質空間,發展到包括研究人的行為心理及社會文化。因此,城市設計理論正在日趨走向成熟和完善。③
(作者簡介:彭茜,女,工作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建筑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宛.城市設計理論思潮初探(一―六),國外城市規劃
[2]張錦秋.城市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3]劉玉民、白晨曦.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規劃管理相關問題探討,建筑創作
[4]Saarinen, Eliel,顧啟源譯,《城市―它的發展、表敗與未來》
[5]簡雅各布.《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
[6]麥克哈格.《設計結合自然》
[7]卡爾索普《步行地帶》
[8]西特.《城市建設一書》
關鍵詞:建筑類型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
一、建筑類型學基礎上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1.規劃不合理、建筑質量差。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某條道路被重修、某個公園被重建等,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是對城市未來發展藍圖不夠科學不夠合理的規劃。另外,城市面積的擴大使很多濕地、森林、河道受到破壞,與此同時這些空間的開發利用率低,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規劃的不合理、開發時間的倉促、開發流程的大意都使城市的環境建設區域形式化。
2.規劃尺度不合時宜。最近幾年,我國環境項目規模越來越大,沒有經過認真考核和科學規劃的商業綜合體以及眾多旅游度假村正在飛速崛起,使城市的空間負擔更加嚴重,不僅不利于城市環境的長遠發展,而且還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3.城市之間的規劃設計缺少必要的聯系。現階段的城市建設大多根據硬性的規范和控制指標而定,使建設方案嚴重缺少完整性和合理性,各個地域之間的設計分裂打破了城市的和諧面貌,使城市整體缺少人文情懷和生態特色。
4.城市建設盲目西化。西方文化作為強勢文化流入中華大地,必定會對我國的建筑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同時,在商業模式下,城市景觀建設也少不了滲透著利益因素,過于西化的建筑方案,并沒有給城市規劃加分,相反盲目西化,使得城市缺少個性化特征。
二、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的特征
1.城市景觀的歷時性??偨Y以往的實踐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在選取的類型上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幾何簡化,使其在一些方面具有普遍的抽象性。類型元素在經過簡化還原之后就可以不用再經過任何修飾地應用在建筑形式處理方面,也可以將類型轉換,以便于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果。除此之外,幾何元素在經過還原之后也可以再進一步地用圖形換喻等方式使其到達類推處理層次,進而賦予簡潔圖形更加厚重的歷史意義。而土地規劃整合的不合諧大多來自于硬性流程和追求指標,同時卻忽視了設計是否合理、完整,也沒有注意各個地域之間是否協調,城市的環境缺乏整體性與和諧性,也缺乏生態文明與人文秩序。
2.城市景觀的系統性。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是人類對大自然改造的結果,城市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空間,不同的空間類型空間性質也不相同,比如說:佛堂宗教場所等是供人們瞻仰、教育、懷念的地方,人們需要安靜的空間因素;城市中小憩的場所,需要交流、休閑,這樣的場所需要一定愉悅性。因此城市所有類型的場所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正是這些別樣的地方,才讓城市面貌整體上趨于和諧。
3.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具有地域性。類型學基礎上的城市建設并不是某種固定意義上的設計技巧,也不是簡單的模型和圖像構成的整體,而是一種可以將多種項目設計方法融合到一起的設計理念,它作為一種媒介,應用在現實建筑過程中,反映出歷史特色和變化兩大內涵,共同作用于城市規劃和發展,建筑類型學存在的基礎就是變化發展,因此尤其排斥形式主義,它是傳統文化的傳遞者,它是豐富現代人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徑,是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體現人文性、前瞻性的關鍵。
三、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建筑類型學的落實
類型學對于專業工作者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究竟該如何在實踐中做到靈活應用,并充分體現建筑類型學的優越性,將理論和景觀案例相結合,找到真正適合城市發展的景觀設計方法?
1.對城市建設規劃進行全面分析。要對設計對象進行精確地分析,需要做的工作是收集某地區人口數量和地區的主要特征,對當地的交通情況進行分析,明確該部分地區的使用功能。此外還要對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充分了解,城市規劃畢竟是在大自然中進行,任何建筑行為和建筑物都需要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對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性進行大致了解,對投資金額、建設意圖、相關技術等進行分析,進而獲得分析對象和周圍環境系統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確定該區域在景觀類型學設計中應處的層級;通常情況下,對象分析可以分為文化、職能以及空間形態這三大部分。
2.類型選擇。類型選擇過程中要明確幾大原則,分別是選擇原則、層次深入原則、人性化原則。首先選擇原則主要是指城市特色原則。城市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人類越來越成熟、文明,它是人類群居的高級形式,而城市同時又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形式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同步的,由“城”來形容,代表了城市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市”則寓意著商品交換、貨幣流通,人們在這個場所中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這在某種意義上屬于商業范疇,正是因為這些個性化十足的元素就是城市存在的標志,它們的發展也就象征著城市的進步,所以說,城市規劃中,在類型選擇上,城市的景觀設計一定要符合城市本身的發展特色和發展趨勢,尊重地方性的傳統,融入的元素也要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和精神文明象征,因為這些鮮明的元素就是城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而城市居民的興趣愛好、人文素養則凸顯出了城市的精神世界,城市的特色正是通過這兩大方面共同體現出來的。例如:蘇州作為一座園林城市,做好景觀設計綠化工作固然是重要的,這一城市的存在有濃郁的園林色彩。其次遵循層次深入原則。城市特色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即外部形象、表象、內部抽象。其中我們將能夠對城市進行直觀認識的觀察稱作為形象,比如這個建筑物外表是方形的、是磚紅色的;人們通過聽覺或者觸覺感受到的為表象,表象則包括城市的主要特色、城市的發展水平、城市居民的文化程度、文化素養等;而抽象感知則是將兩種感受綜合到一起,再通過文字認識或者通過人們的介紹對城市獲得深層感悟,其中包括城市在歷史變遷中的潛在文化特征。最后要重視人性化原則?,F代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例如:目前幾乎人人一部手機,人們通過新聞客戶端了解天下事,已經習慣了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上看看新聞、聽聽音樂等等,所以說新的城市景觀設計一定要有所創新,不能照搬照抄經典和古典,在選擇類型中,更不能盲目地效仿其他國家或者其他地區的城市規劃,要求景觀設計必須站在人性化角度,使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將現有的生活和歷史相結合,使那些在社會中奔波的人群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定感。這樣一來,不僅幫助城市獲得個性化十足的歷史文脈,而且還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對傳統的愛戴,只有充滿希望和生命力的景觀才是現代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需要尤其重視的。
3.類型轉換———在歷史中尋找最原始的類型。城市景觀的設計不應該單純地考慮某一單一的元素,更應該囊括歷史人文景觀等多元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歷史邏輯以及建設依據,才能發現景觀建設原型,充分展示城市的人文價值和歷史價值,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大部分的歷史原型都需要獲得當地人民的認同,文化說到底還是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它們依靠某種介質,一代代地傳遞,活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樣的原型才能獲得人民的一致認可。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尋找原型其實就是城市問題的解決,不但能夠回歸傳統,還能在新城市中建立傳統和現代的結合點,努力將城市和歷史結合。
四、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方式
1.重視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植物配置在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不管是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還是城市內供市民娛樂玩耍的公園等場所,植物配置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多種植物的合理種植與搭配,不僅能相互促進生長,而且構成的景觀也是美不勝收,無疑是一項既省錢、又省力的景觀。其中要注意的是,植物搭配過程中要切忌違反植物的生長規律和養護原則,盡可能地對植物進行定期修剪,使它們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例如,筆者曾經到鄭州市某條公路主干道上,這里的植被可以根據顏色和品種分為三種,最矮的是翠綠色、依次向上是楓葉紅和墨綠色,這樣的顏色搭配,讓人眼前一亮,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道路景觀。而且該道路上的植被全部都是常年為綠色,即使季節變化也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觀,且易成活、易養護。
2.水景觀的生態規劃。流動的活性水,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喜歡的自然景觀,但是城市內部除了河流、噴泉,很少有活水。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的分布也參差不齊,水景觀如果能夠利用得好,無疑給城市添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例如:筆者曾在秦皇島游玩,它的某條街道就有假山瀑布,且是活水,再搭配上流水邊翠綠的植被、遠處粉紅色的城堡,真像是到了人間仙境,竟然一點都不覺得是在道路上,倒像是在一處世外桃源。再如:筆者冬天曾去過西安某博物館前,也有一處活水從最高層的臺階往下流淌,筆者看到之后因為是在冬天,這灘活水讓人覺得越發冰冷,而且博物館周圍除了零星幾棵光禿禿的樹之外,全部都是灰色的混凝土,讓人覺得此處的活水完全是多余。因此水景觀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它周圍環境的搭配,還要考慮自身的價值。
3.倡導綠色無污染,利用清潔能源。在城市的景觀設計中,必須要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自然資源,我們都不陌生的清潔能源主要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就是太陽能和風能,在城市路燈等照明用具中,可以適當地使用太陽能;同時,太陽能路燈設計成本高,在具體使用中,也要視情況而定。城市的發展、規劃受到多個集團利益的制約和影響,其中包括當地政府、設計單位、建筑單位、規劃單位等等,致使很多地區的城市環境出現量大質薄的現象,再加上多種文化理念和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空間變成一個“雜貨店”,毫無美感所言。希望本文的敘述能夠為相關工作者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羅文艷.象征特性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3.
[2]張亞南.城市景觀設計要素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
[3]陳凌.楚文化精神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
[4].論場所精神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表達[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1.
關鍵字:規劃低碳城市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城市的規劃與設計,無疑是為城市居民的居住、工作、學習、交通、休息以及各種社會活動創造良好條件。隨著城市不斷地發展,規劃設計與建設實踐不斷進行,自然環境資源消耗速度的加速很大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人們對于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考。
目前,自然資源日漸匱乏,能源危機悄然而至,“低碳”、“零能耗”等先進理念已經逐步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但是這些先進的理念并沒有十分完善地貫徹于中國城市規劃的建設實踐中。通過對北京市的分析,探討“低碳”深入城市規劃建設的方法。
1.北京城市現狀與面臨問題
1.1城市規劃與建設現狀
作為元、明、清古都的北京,歷代王朝給北京遺留了無價的財產,天壇、故宮、景山等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中軸線;皇城的城墻則無疑對后來環路的規劃產生直接關鍵性的影響;棋盤式道路格局,有利于城市采光,為城市逐步向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漫長的建設中,每個時代都在北京留下了痕跡,而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也讓北京朝著新的方向前進。目前,北京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建設:(1)故宮、北海等古建筑、綠地面積很少的胡同民居等生活區,這類建筑群已經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逐步碎片化,最終集中于一個很小的區域里;(2)建國后建設的中低層建筑帶有俄式風格或由簡單的幾何體塊構成,不涉及大面積綠地的建設,這一時期的建筑在學校和老舊居住區中較常見,通常為磚結構、多為坡屋頂,內部十分破舊;(3)現代化的CBD地區、現代化的高層建筑,作為辦公寫字樓等;涵蓋居住小區或者居住組團并擁有社區公園的大型居住區……幾類建設互相穿插,幾種元素之間的矛盾成為制約北京城市規劃發展的隱患。
總體來說,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建設速度也很快;綠地建設比較完善,綠地類型比較豐富,各種綠地類型構成了北京完整的綠地系統。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綠色”意識的提高,我們被越來越多的綠地包圍,也越來越意識到低碳和生態在生活中的運用。
1.2城市面臨問題
歷史留給了北京城無價的遺產,然而,這些遺產卻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存在著較大的沖突。目前,北京人口的急劇膨脹造成了嚴重的用地緊缺,而盲目的建設高層居住區又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應。例如在北海公園東門的陟山門街地段,整體建筑均為1~2層,然而在此地塊,一座5層高的居民樓嚴重影響了附近的視景線,而正在申請世界遺產的北海公園首先要做的就是還原附近街區的歷史原貌,而對這座居民樓的拆遷則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與“低碳”理念背道而馳。
1.2.1城市過度建設弊端
城市硬質面積的增加,以及相對綠化面積的減少,加強了城市熱島效應,使得市區內夏季溫度升高,空調等設備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電力的消耗,而電力的過度使用又加速了線路的老化、資源的浪費、環境的破壞……以硬質鋪裝為例,如今的園林工程中雖然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透水材料,但粘結層選擇水泥等不透水材質,這樣使得土地對雨水沒有任何的吸收保持能力。雨水集中到下水道排放,每到夏季北京就會出現“水城”的景象。另外建筑高度與密度的增加,加強了城市的風力,城市中出現很多“拔風”的場所,使人們使用起來非常的不舒適,到冬季氣候更加惡劣。另外,風力的增加、塵土飛揚,也不利于城市環境的保持。
1.2.2城市資源短缺
雖在雨季來臨時北京成為“水城”,但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限制北京發展的首要因素也是水資源問題,且北京的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不足以供應市民需求,市區的用水均取自密云水庫,而大量水資源的調取則同時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人口高密度地聚集,也使得北京電力短缺,通過與北京海淀區部分居住小區居民的談話得知,常會有一天之中間歇性斷電的現象,十分不利于生活的連續性。
2.低碳城市建設的建議
對于很多大城市而言,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如何進一步的維持這種狀態就成為當下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城市由一個中心向多個中心發展已經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同時在資源方面如何將使用不可再生資源轉向可再生資源也是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低碳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狀態……這既需要由上到下的貫徹,也需要從每個居民開始,從下到上的提高自身素質。
利用城市地形高差的優勢來合理布局城市各功能區,有意識的降低綠地高度,使得雨水可以排到耗水量大的綠地中,為防止雨水的大量淤積,在綠地中設置儲水設施,以備干旱之用。例如在河道的兩端利用高差進行河道的綠化,在城市雨水匯集到河道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對兩側綠化帶進行雨水的補充,有效地減輕人力物力。
設計連續性的楔形綠地,將自然風引入,有效疏散城市的熱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在城市規劃中,綠地并非是建筑的附屬物,應該將綠地與建筑同時規劃設計,使城市中軟質建設與硬質建設相結合,統籌兼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城市整體性規劃固然重要,而將其真正落實到城市建設中還是要依靠實踐環節,這也就警示我們要注重細節的建設。北京的老城區中存在著大量的低層坡屋頂建筑,通過合理的設計,利用坡屋頂來收集雨水進過循環處理,可用于供應附近城市行道樹的灌溉用水;中低層建筑在室外雨水管的最底端通入儲水設備中,而非排到地面上,經過沉淀過濾等環節用于澆灌社區的植被;高層建筑的內排水結構,可以通過建設儲水設施來達到收集雨水的目的,可以有效地減小建筑自身的能耗,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輕城市下水管道的壓力;北京市區內相當數量的公園中都有水系湖泊的存在,基于北京的氣候,水不斷地蒸騰,想要保持湖泊中的水量一般需要調水。例如柳蔭公園擁有7公頃水面,每年需購買17萬噸清潔水。隨著水資源的短缺和干旱的天氣,同時水質缺乏保障,致使湖水污染嚴重,水生植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經過多方分析論證,建設污水處理站,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將流經公園西北部的市政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并循環使用以達到補充湖水的目的,而公園的中水處理站以假山為外型,既不會影響視覺效果,又解決了水資源,成為低碳環保措施一個范例。
另外“零能耗”建筑的建設與改造勢在必行,可以在不影響建筑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對建筑進行太陽能板的加設,并與城市的電網相連,在北京夏季等光照較強的時節,建筑可自行發電并供給城市電網,而在冬季等光照較弱發電較少的時期,則依托城市電網,而這互相依托,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能耗;在建筑設計中,有效地控制建筑的采光量,也可以減少電能的消耗。
3.總結
之所以在飛速的城市建設進程中,人與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城市大規模建設破壞了自然界自身的更新循環變成了最關鍵的所在。而如何使城市發展與自然界循環更加和諧,甚至可以融為一體,使得人能夠成為自然環境中的一份子,而不是單純的依托環境、破壞環境,則是人們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低碳不僅僅是要依靠城市規劃的引導,依托于科學技術的進步,還要依靠全民意識的提高與配合,只有從低碳經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環境和低碳社會等多個角度入手,才能使得城市建設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舒適。
參考文獻:
[1]馬曉蕓.低碳城市建設的發展途徑研究—以杭州市為例.北方經濟,2010(15):48-49
【關鍵詞】山地城市;城市規劃;城市整體設計;方法
前言
我國山地城市較多,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百分之60-70。如何做好山地城市的開發工作,是我國當今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工作重點。在山地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城市,如何做好山地城市規劃和山地城市整體設計,是當代規劃設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本文通過對山地城市規劃和城市整體設計兩部分進行分析,揭示在山地城市建設中,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目的。
1 山地城市規劃
1.1 城市規劃相關概念
城市規劃是一門自古就有的學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知識組成。 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也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三個階段管理的龍頭。
1.2 山地城市規劃特點分析
山地城市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種,其特點是地形地貌復雜。在規劃過程中,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交通規劃等不同于平原城市,相關規劃人員要注意規劃過程的合理性。另外山地城市規劃過程中,由于地形限制,可能導致城市不集中的情況出現。所以在規劃過程中如何進行合理用地規劃也是山地城市規劃的重點難點。下面本文將介紹山地城市規劃要點中的用地布局要點進行你個分析。
1.3 山地城市規劃的要點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自然條件是城市規劃的母體,城市規劃要基于自然條件。在山地城市規劃過程中,基于山體的地形地貌多變特點,城市的用地面積將受到限制。相關規劃人員要在山地城市規劃過程中保證對土地利用、資源利用、地形地勢利用等利用效率。
(二)合理的交通設施及基礎設施布局。出行已經是人們當前進行經濟活動的必要步驟。對山地城市來說,自然生態環境復雜導致了城市交通設施布置和城市間公路布置等收到巨大限制。往往山地城市的公路長度會遠遠大于城市公路長度。所以在進行相關基礎設施規劃過程中,規劃人員要本著以人為本,適應交通需求的原則進行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布置。例如在山城重慶的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如果利用平原城市的中心放射性規劃,施工量會很大,另外也不適應城市的交通流需要。所以在重慶的道路規劃過程中多半采用自由式網絡規劃。依托地形進行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工作,有效的減少了施工難度和施工工程量,是山地城市交通規劃的合理布局。
(三)合理的城市用地分配。在山地城市規劃過程中,對山地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是保證城市規劃順暢完整的前提。山地城市土地資源有限,人-地矛盾往往比平原型城市表現更為顯著。在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道路用地、綠化用地、行政設施用地等方面,規劃人員應該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進行合理分配。例如,部分山地城市都存在著綠化用地受限制、綠化面積小等問題,往往是在對城市用地分配上做的不夠盡善盡美導致的。在山地城市規劃過程中,應該充分把握引山用水的技巧進行綠化、景觀布置。
總之,在山地城市規劃中,相關規劃人員要做到既重視又合理規避“人-地矛盾”,通過相關規劃技巧的使用、布局合理安排、基礎設施的平穩有序布置等來避免人地矛盾的放大化。
2 山地城市設計
2.1 城市設計相關概念
城市設計是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間環境質量,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社會生活、市民行為和空間形體藝術對城市進行的綜合性形體規劃設計。
城市設計(又稱都市設計,英文Urban Design)的具體定義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的設計工作,介于城市規劃、景觀建筑與建筑設計之間的一種設計。相對于城市規劃的抽象性和數據化,城市設計更具有具體性和圖形化;但是,因為二十世紀中葉以后實務上的都市設計多半是為景觀設計或建筑設計提供指導、參考架構,因而與具體的景觀設計或建筑設計有所區別。
2.2 山地城市設計不同點
山地城市設計不同于平原城市設計,在山地城市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山體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進而合理規避。同時在當今的城市設計中,往往存在著無序設計的現象,導致城市被分成幾部分,無法形成統一合理的利用效果。山區城市設計中應當充分考慮城市支柱產業、礦產資源等一系列經濟因素,對山區城市的設計方案進行符合經濟要求的改變。
2.3 山地城市設計的思路
山地城市設計在整體上應該把握以人為本、地盡其用的設計原則。在設計思路上應該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山地城市脈絡設計。道路建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根本。尤其在山地城市這種天然交通較為困難的地區。設計優秀的道路,是改變山區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結構緊湊的城市設計。在山地城市設計過程中,土地利用率的高低決定了設計方案的成敗。在相應山地城市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充分集中城市各區域,進行居住密集化、商業密集化、工業密集化處理,達到土地的高效利用。例如,遼寧省本溪市,本溪市多山,在本溪工業區設計時,設計人員創新性采用復合工業區設計,實現相關產業的復合化、密集化。據相關數據表明,密集型工業園區的布置,為本溪市提供了2.2萬平方米的剩余土地。所以相對結構緊湊的城市設計,能給城市土地帶來更高效的利用空間。
(三)適當的空間填充。在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等山地城市區域間隙,可以通過良好的設計加入城市景觀、城市綠化、城市公共設施等一系列的設施。從而柔化區域間的過度感,并且為城市的風景、文化等都有良好的體現。例如,貴州某城市,在工業區域和住宅區域中間增加了以公交公司和綠化設施相輔相成的過渡帶,從而有效的避免的工業區產生的噪聲污染、空氣污染給居住人民帶來危害。同時由于工業區到居住區人員流動大,合理的公交系統布置,為該城市的高速高效、節能環保方面帶來了幫助。
3 總體規劃如何和城市設計相對應
山地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的根本出發點不同。城市規劃從大戰略出發,城市設計則以人為本。另外山地城市規劃側重于數據表現城市特點,城市設計更傾向于圖像表現城市特點。
山地城市規劃側重于城市空間利用效率,而山地城市設計更傾向于土地使用效率的高效性。山地城市規劃更傾向于宏觀的城市表現形式,而山地城市設計則是從細部微觀來表現城市。
4 總結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行,西部多山城市的開發已經成為城市開發的主旋律。長久以來,我國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重點都多半集中在平原型城市。針對山區城市的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較少,相關范例較為缺乏。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多山大國來說,這樣不失為一種設計缺失。通過相關山地城市的規劃和設計研究,應該形成一套適用于我國的山地城市規劃和設計準則。
充分結合山地地形地貌的自然條件,應用科學有效的規劃手段和設計方法對山地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已經成為了當代山地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手段。通過本文對山地城市規劃的剖析和對山地城市設計的剖析,通過借鑒、解決等方法來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通過對用地效率的良好提升,能夠使山地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有效結合,打造優秀山地城市。
參考文獻
關鍵字:城市規劃;小城鎮規劃;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形態城市不斷涌現,城市建設規劃也日趨復雜化。有效的實施城市規劃設計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戰略。城市的規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進行擴張,這就打破了原先在大城市周邊的小城鎮相對獨立發展的情況,同時使小城鎮的規劃設計提升到了較高的層面。但是小城鎮的典型特征是大城市所不具有的,在社會組織、空間結構以及經濟因素等,都與大城市相差甚遠。因此,大城市的規劃和小城鎮的自身發展需要相互結合,尋求城市規劃和小城鎮規劃設計的共贏局面。
一、城市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的概述
1、城市規劃
在城市產生之后就有了相應的城市規劃思想,現代的城市規劃要考慮更多的 影響要素,涉及到建筑設計、能源、地理環境、生態、人居舒適度等眾多方面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現代的城市規劃主要指向未來,是進行城市管理和建設的重要依據,有利于人類自身開展生產生活是城市規劃設計的根本原則,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城市規劃部門將保障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2、小城鎮規劃
目前我國對小城鎮并沒有明確統一的足義,在不同的研究內容和語境中,小城鎮的范圍和含義就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在本文中,將小城鎮與大城市和農村相區別是其原則,作為農村向城市過渡的中間狀態。城鎮一般是指具有一定數量的非農業人口聚居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3、城鎮化進程
城市化或都市化也稱為城鎮化,城鎮化是一種社會轉變過程,主要針對農村社。這種轉變不光是由農村傳統民居向高層建筑發展,同時還對農村的社會保障、就業環境、精神文明、經濟結構建設等問題進行總體規劃和布局。規劃設計小城鎮能夠對城鎮化提供良好的借鑒,推行城鎮化,實現傳統農村社會向以服務業和工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的穩步轉變,將會對中國社會的整體結構產生深遠影 響。
二、城市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的設計理念
1、全球一體化理念
現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加深了國家之間的合作來往,在教育、經濟、工農業、科學技術、環境等方面買現了信息和資源的共享與交流。小城鎮在很大程度上承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壓力,對我國的經濟增長有突出貢獻。在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時,應將小城鎮樹立起全球化意識,打造成為國際化城鎮的理念,使小城鎮的規劃發展著眼于世界,著眼于未來。
2、區域整體化理念
區域整體理論是世界規劃設計領域內的成熟理論,區域整體理念的中心是區域的規劃設計,區域是一個有機的運作系統,城市只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區域規劃設計不僅要注重整體效果,更要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先進理論。在實際操作時要求將城鎮與鄉村相結合、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相協調。從資源的角度分析,城鄉之間、大小城市之間時刻都在進行著資源的流動和再分配,每一個區域內的組成要素都是以其他區域的接收或供給為條件而產生 的。因此,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將不同發展程度的區域進行合理的整合,使產業間的關聯度更加密切,這樣以便系統更加高效的運行。
3、可持續發展理念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引起的能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危機,可持續發展思想是目前最主要的發展理念。在小城鎮規劃設計領域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可以有效避免生態能源效益與經濟發展的沖突。在城市規劃設計領域中,可持續發展理念可以更加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
三、城市規劃設計的研究
1、加強城市規劃與城市土地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合。
1.1、建立信息平臺,暢通信息渠道
通過工作信息、簡報等工作內容的實時交流,可以及時了解對方的工作重點、工作動態、工作進展等情況,針對性地調整工作思路,使城市規劃與土地管理更好地實現融合。
1.2、建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建立規劃管理與土地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協調機制、重大問題快速應對、資源共享機制和磋商決策機制等,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召開聯席會議,根據城市發展和規劃特點,提出階段性的既定目標和合作重點。
1.3、加強業務協作,解決突出問題
加強兩部門間的業務溝通,合理規劃、制定和配置土地資源,解決“土地效益低”“規劃實施難”的問題,召開專題會議,共同研究對策,解決城市規劃與土地管理中的突出問題。通過兩部門的合作努力,形成“互援共助、優勢互補、通力合作、高效協調”的良好局面。
2、城市規劃過程中土地資源的節約
2.1、合理利用土地,協調發展城鄉資源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建設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有效的協調城鄉發展就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不能因為追求城市化建設而做出一些破壞耕地的舉措,要合理的布局現有的土地空間,使其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
2.2、密集城市發展,協調城市功能
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位置土地實現合理利用,重視各個區域的土地資源的價值,同時也要注意對城市內的各個土地功能進行有機的協調,這樣可以有效的推動該地區的發展,使城市發展更加的集約和集中。
2.3、科學合理的開發公用空間
城市活動中的公共空間對城市規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城市土地規劃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有關部門對各種公共空間的綜合功能開發,這樣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現有的資源,建設更加完善的城市需求網絡,使資源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整合建筑的整體功能
目前,我國城市政府辦公建筑占公共建筑的比例較大,不管人員多少、單位大小,都是一個單位一幢樓一個大院,這已成為我國城市的一大景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威信。為了改變目前這種政府部門新建辦公樓多占土地多的現象,我國應充分發揮和強化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職能,立法制定嚴格的政府辦公用房管理規定,分類整合現有的公房資源,節省大量土地,使城市的建筑土地更加有效合理的應用。
4、交通能源的節約
我國的主要國策就是節約能源,城市是能源集結和消耗的集中地,我國的大部分機動車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私人用車爆炸式增長,能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城市有關部門應該通過總體規劃,利用道路網規劃、用地布局、交通設施布置和交通方式的選擇等手段,有效地節約交通能源。
四、小城鎮設計規劃的研究
1、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
在小城鎮規劃中,一味地求增長、求發展,從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小城鎮規劃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甚至有些規劃部門存在任期間污染,后來者治理的自私狹隘觀念。所以在規劃時,一定要做好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共同進步,對已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從根本上鏟除破壞生態環境的毒瘤。
2、樹立特色理念,打造小城鎮特色
中國的很多小城鎮沒有受到外界影響,其地方性強,特色明顯而具有“世外桃源”的稱號。這些小城鎮注重特色開發,在國際上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進行小城鎮規劃時,要注意特色理念,避免出現“千城一面”的弊端。利用特色為指導因素,有效地為小城鎮的發展服務。
3、完善小城鎮規劃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對小城鎮的規劃設計方案和方案實施后的具體效果有一定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評價體系中能夠幫助規劃設計朝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并及時糾正在具體環節中產生的偏差,給后期的小城鎮規劃設計提供借鑒。
4、提高小城鎮規劃管理水平
規劃理念可以從總體上指導小城鎮的規劃設計,但由于于現今的規劃設計涉及到很多景點保護、建筑設計、工程技術、水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需要專門的人才和技術支持,所以在具體的實施階段,需要借助先進科學的規劃技術和管理水平。與此同時,提高規劃設計的系統性和全局性,使各部門協調工作。
結束語
城市不僅承載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向往,也承載著區域政治文化經濟的發展。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劃管理和小城鎮規劃管理已成為影響城市建設的重要發展因素。城市規劃設計和小城鎮規劃設計應該協調發展,體現出自身的特色,提升服務水平,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居民生活和諧安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關聯
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一方面要注意到環境因素,另一方面要考慮到人文因素,因此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要將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結合起來。城市規劃設計是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而建筑作為城市的主要組成部分,要順應城市的發展趨勢,在各個方面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城市飛速發展。
1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簡介
1.1城市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是指通過專業人員提前結合城市的現狀和城市內現有建筑的布局等相關因素對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建筑布局進行分析與設計,對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建設做出綜合性的部署,為城市的更好、更快發展打好基礎,是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藍圖。城市規劃設計是進行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依據。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協調好局部建設和整體建設之間的關系,做到功能明確、主次分明,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使城市內各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二是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城市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科學分析,做到量力而行,對城市現有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其次,要注意城市的生態平衡,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進行合理分配。只有維持好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人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1.2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是指在進行建筑物的建造之前,工程設計師根據建設的目標、環境條件和現狀對工程進行預想和設計,事先分析好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做好解決方案。以便做好措施和問題出現后,更快、更好的解決。使工程順利、快速的進行,并且可以更好地完成目標建設,充分滿足客戶和使用者的要求。建筑設計不僅需要將建筑物內部空間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使建筑物做到經濟、實用,還需要將建筑物和周圍的自然環境、建筑環境進行協調,使其更為美觀。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設計行業飛速發展,不僅完成了大量的建筑設計任務,而且創造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1.3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區別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雖然都是對未發生的事進行分析與設計,但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些不同表現在很多方面。對于設計的復雜性方面,城市規劃設計是對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空間的整體布局進行統籌,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更是需要結合資源、經濟、社會狀況和發展趨勢以及城市環境等眾多因素。而建筑設計只是針對建筑物的設計,只需要考慮建筑目標、建筑物的功能性、穩定性、實用性和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就可以了,工作量較城市規劃設計而言,比較少。在設計的目標性方面,建筑設計是隨著工作的進行,越來越簡單的,建筑的目標是確定的,建筑設計需要做的就是設計出最好的方案,通過方案的實施,來達到建筑目標。而城市規劃設計自始至終都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城市規劃設計的目標是不確定的,設計者往往需要預測出城市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方向,城市規劃所做出的只是城市的發展趨勢,而不是確立明確、精準的目標。
2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
2.1二者的關系
城市規劃設計對于對于城市有著統一的規劃和安排,在規劃過程中要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理念要和城市的發展理念保持一致。而建筑設計是在城市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按照整體的設想和實際的情況進行規劃的,這個設計內容包括空間組合、構造等,要有自身獨立的原理和方案,不僅僅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還是城市規劃的延伸。
城市規劃對建筑設計有指導作用,城市規劃通過合理的利用城市的資源,結合城市的發展理念對城市進行科學的布局。建筑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文、環境、美觀等,使得建筑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偟膩碚f建筑設計要遵循城市規劃設計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城市的發展。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形象的突出表現,是城市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的設計要保持協調,在建筑設計時,不能因為想脫穎而出就將建筑設計的風格和環境、其他建筑很不協調,這樣不僅不會增加美感,還會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要服從城市規劃設計,搞清主次關系。
2.2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
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關系密切,要明確的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做到兩者協調發展。
科學對待規劃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的類型越來越多,現階段的城市規劃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在內容上更加強調綜合性和綠色性。城市規劃設計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區,交通等情況,同時設計時還要注意城市規劃設計最基本的特征結合在一起,考慮到一個整體的美感,要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城市規劃設計,只有這樣才符合當今時代的需要,促進城市化的進程的發展。
建立完善的評審制度。建筑物是一個城市的象征,建筑的好壞能夠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發展進程,一個科學完善的評審制度是城市規劃的需要,要建立一個科學的評審制度,對建筑設計進行審核,只有這樣才能更加的促進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協調。在評審過程中,一方面是要看建筑設計的理念和規劃理念是否相符,這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另一方面是專家的評審,找到設計的不足之處,從而能夠完善設計方案,只有這樣才能選出更好的作品,在決策時把握住正確的價值取向,將評測制度完美的落實下去,真正的起到制度的作用。
處理好建筑設計和規劃的關系。在建筑設計時要結合環境,一個好的建筑設計不能脫離城市而獨立存在,要和周圍的環境保持協調,突出建筑設計的理念,將建筑當做環境的一部分,達到環境結合的完美統一。在造型方面,要保持自身建筑的風格,既簡單而又不簡約,在進行風格設計時要考慮到整體性的效果,做到從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完美統一。要正確的處理好建筑設計和規劃的關系,建筑和城市規劃的統一。
3總結
建筑設計和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城市設計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建筑設計則是城市規劃設計的組成部分,城市規劃和建筑要保持相同的理念,共同促進城市的發展,建筑設計既要滿足城市綠色發展的需要,在植被設計上要有足夠的觀念做指導,又要滿足城市整體化的需要,各個建筑保持整體性,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建筑的獨特性,慢慢的發展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理念。要保持兩者的一致,但是不能完全的主導關系,而是要加強溝通,兩者相互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同樣也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強.探討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6:209.
[2]胡永峰,賈博.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淺析[J].科技展望,2015,02:31.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關系
建筑是一個城市建設的關鍵性因素,建筑行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城市建設,建筑行業與城市的發展是離不開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設計的,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系,建筑設計可以讓城市規劃設計更加完善,對城市規劃的內容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城市的建設中一定要重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夠讓建筑行業為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
1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
1.1 主要內容
首先,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要想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就要對城市規劃設計的概念有著一定的了解,城市規劃設計實際上就是對城市的空間結構、基礎設備、功能建設和環境類型等進行規劃,將這些因素合理結合,這就是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城市規劃設計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發展中,需要對城市進行規劃,只有將城市規劃好,城市才能夠從建筑、交通、產業分布和規模投資上獲得效益,加快城市的發展,讓整個城市的建設都處優化當中,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提高城市建設的質量。
其次,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建筑設計,建筑是城市風貌的體現,需要良好的建筑設計來促進城市的發展,建筑行業要想發展是離不開建筑設計的,建筑設計在建筑行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M行建筑施工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但是現在有很多人對建筑設計還不能夠完全理解,建筑設計涉及的知識是非常多的,有設計知識、建筑知識、地理知識等,其實建筑設計就是建筑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功能、結構、風格和標準等內容,這些內容構成了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就是將這些元素進行完美的展現,讓宏觀的知識具體應用到建筑中,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將建筑工程與周圍的環境結合起來進行整體的規劃,這樣的建筑設計才是有意義的,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但是只要施工人員能夠準確把握建筑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建筑物的建設就不會出現問題,建筑物也能夠滿足空間性、美觀性和功能性這幾大要求,這樣的建筑設計才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
最后,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是有著緊密的關系的,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建筑設計,到但是這兩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僅僅是在設計的內容上有著聯系,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整個城市的設計理念,這樣的設計才能夠為城市規劃做出貢獻,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建筑設計,因為建筑是城市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建筑設計的內容,因此,可以說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這只有將這兩者結合,城市的建設才是完整的。
1.2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關系分析
1.2.1 從學科內容上看
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設計工作,在設計理念上也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要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建筑設計,從以人為本上可以看出,城市規劃設計與城市建筑設計在內容上是有相互依托和配合的關系,城市規劃設計離不開建筑設計,建筑設計也不能夠脫離城市規劃設計而存在。
1.2.2 從設計內容上看
從設計內容上可以看出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相關內容都包含了空間性、結構性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等具體內容,同時建筑設計的內容還需要依靠城市規劃設計的內容作為相應的設計基礎,建筑設計的內容也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某些要求和規則,因此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事實上是存在著v彼此獨立但又可以作為整體設計的聯系的。
1.2.3 從發展趨勢層面上
從發展趨勢層面上,城市規劃設計已經逐漸朝著立體化、精細化、全面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而建筑設計則逐漸朝著環保、和諧、整體、地標等等方向發展,這種情況下城市規劃設計的內容將逐漸朝著建筑設計的設計優點靠攏,而建筑設計則正在朝著城市規劃設計的優點靠攏,因此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事實上是存在著彼此靠攏的聯系的。
2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措施
2.1 將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兩者設計上的方向
上文中關于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兩者之間的關系已經有了全面的分析,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設計應該始終將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兩者設計上的重要方向去看待,也即建筑設計應該始終將城市規劃設計內容作為自身設計過程中的服從要素,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的整體和諧型,不至于出現建筑設計過于突兀,完全不適合當前城市規劃設計實際內容的現象,建筑設計應該失蹤將城市規劃設計作為自身設計過程中的指導內容,保證建筑設計過程中能夠對城市規劃設計的資源進行全面充分的利用,促進城市規劃設計內容的有序發展。
2.2 加強對建筑設計相關內容的吸收與借鑒
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建筑設計相關內容的吸收與借鑒,建筑設計在作為與城市規劃設計完全獨立同時又保持密不可分關系的設計工作,其自身在結構創新、空間創新、功能創新以及設備創新上的設計內容是非常值得城市規劃設計借鑒吸收的重要經驗,因此城市規劃設計應該將建筑設計作為單獨設計內容來重點考慮,在兼顧整體設計方向的同時鼓勵建筑設計的創新與個性化。
2.3 建立完善的建筑設計方案標準評審制度
建筑設計方案標準評審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針對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重要關系進行考量的一種評審標準,城市規劃設計單位應該針對建筑設計的相關內容建立標準、系統、創新以及個性化的評審制度,保證建筑設計方案評審制度的公平、公正、公開以及評審內容的專業、全面、細致和標準,同時建筑標準評審制度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之間的協調性,進而保證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之間的關系得到充分的協調與發揮。
3 結論
對建筑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是降低工程造價,提升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建筑設計的企業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建筑水平,就一定要重視設計質量、適應城市發展、完善城市設計方案,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促進建筑事業的發展,使之取得良好的設計效果,有效的發揮建筑設計在其中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