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城鄉 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19.2 文獻標識碼:A
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是我國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云南省保山市更是如此。統籌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發展,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學前教育資源城鄉均衡配置,使所有適齡兒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1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內涵
1.1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概念
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是指通過法律法規確保給予適齡幼兒以同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政策制定與調整以及資源配置而提供相對均等的教育計劃和條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科學有效的方法實現教育效果和成果計劃的相對均衡。
1.2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概念辨析
1.2.1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平均”發展
學前教育城鄉均衡發展不是平均發展,而是要根據不同區域,城市與鄉村不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分布規劃,分布實施,使學前教育走向一種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要通過更有力的措施支持、幫助基礎薄弱地區的薄弱幼兒園的發展,在共同發展中相互促進,不斷實現均衡發展。
1.2.2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不能一蹴而就
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有著長期的歷史原因,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均衡是相對的,是不斷螺旋式上升、循環發展的動態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2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狀況對比
2.1學前教育機會不均衡
城鄉學前教育機會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入園率的差異上,截止2013年8月,保山市學前教育3年毛入園率僅為50%。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緩慢,入園率偏低,保山市72個鄉鎮中,仍有17個鄉鎮沒有建中心幼兒園。目前保山市僅有一級幼兒園13所,僅占全市幼兒園總數的3%,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區。
2.2學前教育過程不均衡
城市幼兒園擁有優厚的教學資源,不僅設施齊全,而且教師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管理規范,幼兒園的包教質量較高,尤其是城市幼兒園基本實現了教學現代化、可視化、活動化,教學手段豐富多彩,貼近幼兒的心理,符合幼兒教學的要求,深受小朋友的喜愛。鄉村幼兒園由于體制不順、經費不足,設施、場地、教具、師資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連一臺VCD、彩色電視機都沒有,玩具、圖書也很少,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式老套,阻礙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一些幼兒園實行的混齡班,只有一個老師,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太大,老師一塊黑板、幾支粉筆、幾本課本就進行數學,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多媒體、音樂、美術、游戲、手工等教學活動。農村幼兒園辦園指導思想、保教活動、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小學化趨勢嚴重,影響了幼兒的發展。
2.3學前教育結果不均衡
學前教育不同于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學前教育的結果無法通過考試的成績來衡量。但是否接受過學前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的質量的高低,卻對兒童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城市兒童的入學準備水平優于農村兒童;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入學準備上的差異直接影響他們入學之后的學習和發展。
“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國家應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教育資源和入學機會,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為兒童將來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統籌保山市學前教育城鄉均衡發展的建議
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的統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通過建立一整套長效機制,促進保山市學前教育的發展。這些機制包括形式多樣的投資機制、供求均衡的分配機制、一體化的管理體制等。
3.1多樣化的投資機制
3.1.1政府是幼兒教育投入的最重要的主體
公益性是學前教育最基本的屬性。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主要是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政策引導、財政支持和管理監督得以體現的。其中,政府財政投入對其公益性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明確政府職責”,這是解決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加快學前教育普及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3.1.2確定城市和農村不同的投入機制
保山市城市學前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的背景不同,城市學前教育資源相比農村較為豐富,因此城市和農村的投資重心稍有差異。政府對于城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應實行政府支持、舉辦者投入、社會力量捐資、家長繳費的多元化的經費投入機制。政府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應主要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家長交費為補充的經費投入機制,并逐步加大政府對幼兒教育經費投入的比重。
3.2供求合理的分配機制
合理配置城鄉學前教育資源時要以供求均衡為導向,考慮合理配置資源的現實原則。
3.2.1城鄉幼兒教育供求的差異性
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的供求存在著較大差異,城市地區供給能力較高,豐富的幼教資源被用于提高幼教質量;而供給能力低的農村地區,有限的幼教資源還得(下轉第20頁)(上接第18頁)延伸到范圍更廣的地區,幼教資源分散,并且不能滿足所有農村地區的幼兒教育需求。因此,在分配幼兒教育資源時應該傾向于為不利群體提供服務,優先考慮農村地區,用于改善農村幼兒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鄉鎮示范性幼兒園,發揮其輻射能力和規模效益。
3.2.2 城鄉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的主要原則
(1)供給與需求均衡化
解決城鄉學前教育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是合理分配學前教育資源的關鍵,由于保山市城市與農村之間,城市與農村不同性質幼兒園的差異,在配置學前教育資源時應該偏向于鄉鎮和農村幼兒園,改善和加強農村薄弱幼兒的硬件軟件建設,不斷滿足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需求。
(2)因地制宜合理調配
在我國分稅制體制的背景下,保山市各級政府、不同區域的同級政府間存在著財政實力的差異。但各級政府都應該根據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前教育資源的比重,著力將有限的學前教育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功效,重點扶持農村幼兒園,以縮小農村幼兒園與城市幼兒園之間的差距。
保山市政府應積極把學前教育公共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使一些本來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或者使一些處于不利境況的幼兒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
3.3合理優化的幼兒師資結構
統籌城鄉學前教育發展,應加強學前教育人才建設,改善師資結構提升教師學歷層次。要探索用人新機制,將素質較高、富有潛力、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的優秀教師派到基層幼兒園擔任管理工作,以改變農村幼兒園的管理狀況。要創造條件、完善政策、設立地方支教津貼,鼓勵年紀教師、骨干教師到農村幼兒掛職任教,以優惠的待遇吸引大中專學生到基層幼兒園任教,提高幼兒園教師學歷層次。同時鼓勵學歷低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參加培訓與進修,逐步改善教師的素質,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高。
3.4一體化的管理體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保山市城市學前教育相對農村來說有了一個較高的水平,而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受自然地理條件和農民收入的限制,呈現出“辦園條件低、教師水平低、小學化傾向嚴重、安全隱患嚴重”等特點,很多散居幼兒甚至無學可上。
(1)在辦園體制方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保山市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可以建立以縣政府辦園為示范,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民辦園為補充的辦園體制。對于人口和幼兒較少、距離較近的行政村,可以聯合共同舉辦幼兒園。
(2)在管理體制方面,保山市政府要堅持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城市學前教育的管理相對已經步入正軌,市政府應該加強對各區縣農村政府的管理力度,將學前教育納入到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作為對政府工作業績的考核項目,積極開展城鄉幼兒園“對口幫扶”、“結對互助”等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幼兒園在傳播教育理念、開展教育研究、培訓師資等方面的示范輻射作用。
學前教育城鄉統籌發展是一個動態均衡的過程,會遇到各種新問題、新挑戰,適時的改革和創新有利于克服學前教育發展的障礙,推進學前教育各項政策的落實與完善,推進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的統籌發展。
基金項目:保山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保山市城鄉學前教育統籌發展研究”(12B009KZ)。
參考文獻
[1] 孟香云.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
發(20*)49號文件精神《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學前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結合我鎮學前教育的現狀,特制定本規劃,望貫徹執行。
一、現狀分析
*鎮現有11個行政村,總人口3.1萬人。全鎮0-5周歲幼兒632人(其中3-5周歲幼兒297人),目前設有中心幼兒園2所,村學前教育教育點9個(其中*片的*點、宋塘點、落塘點和官塘片的許油車點未被
統籌)。共有在園幼兒820人(包括外來民工子女)。20*年3-5周歲幼兒入園率為99%。目前*鎮中心幼兒園已達到*縣二級幼兒園,*中心幼兒園達到*縣三級幼兒園辦園標準。現全鎮共有42名教職員工,
(其中兩所中心幼兒園專職教師26名,專職保健醫生1名,具有本科學歷1人,占3%,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6人,占23%,幼師中專以上教師14人,占53%。高中(包括職高)以上5人,占19%。)。
二、明確目標
1、我鎮將繼續以社會力量舉辦的托幼園所為主體,加強中心幼兒園建設,充分發揮中心幼兒園在全鎮的示范、輻射作用。建立一個社會重視、關系順暢的幼教機制,基本形成0-5歲學前教育系統、科學
管理一體化的格局。
2、20*年全鎮3-5周歲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9%,到20*年力爭達到100%,普及三年入園。積極實施0—5歲托幼一體化教育,力爭全鎮20*年托班入托率達到40%,20*年力爭達到50%,20*年爭取達到60%,
2010年達到70%。在計生、婦聯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幼兒園努力辦好“嬰幼兒科學教育基地”,使0-5歲兒童家長和看護人普遍得到科學育兒的指導。
3、到20*年全鎮專任幼兒教師均達到《教師法》規定學歷要求,要求中心幼兒園本科學歷達到10%,大專學歷達到40%,2010年本科學歷達到15%,專科學歷達到50%以上。各村幼兒教師也要努力提升素質
,力爭拿到幼兒教師資格證書。
4、合理調整布局,實施統籌統管。努力辦好各中心幼兒園,做到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兩所中心幼兒園力爭20*年達到《*市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在規劃實施5年內使全鎮的各中心幼兒園園舍、規模
、設施、人員素質、保教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2010年*中心幼兒園爭取達到*一級幼兒園的辦園標準。*中心幼兒園達到*縣二級幼兒園標準。
三、落實措施
1、認真做好排查摸底工作,提高幼兒園前三年入園率和入托率。目前我鎮3~5周歲入園率較高,達到了99%。入托率在全縣范圍內屬于較高,但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在普及三年入園率的基礎上,重點提高
入托率。爭取到20*年入托率達到50%,20*年達到60%,2010年達到70%。
2、調整布局,提高辦園水平。根據《*鎮20*年-20*年幼兒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及全鎮學前教育現狀,本著完善管理配置資源,使適齡兒童按年齡段受到良好教育的原則,到2010年全鎮的設點布局為:2
所中心幼兒園,即*中心幼兒園,*中心幼兒園;4所村級幼兒園(不含中心幼兒園教育點),秦興村,落塘村,豐山村(宋塘片),許油車村幼兒園。
隨著我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加,為滿足外來人口的孩子入園需求,中心幼兒園可以按實際情況報鎮學前教育辦公室同意后設點解決外來人口子女入園,并適當減免外來孩子的費用。同時中心幼
兒園要逐步向托幼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的標準發展,加強中心幼兒園的標準化建設,按*市達村中心幼兒園的標準配置,確保每年投入部分比例資金用于園舍、設施的維修、改造。到2010年*中心幼兒園
爭取達到縣一級幼兒園,*幼兒園分別達到*縣二級幼兒園的辦園標準。中心幼兒園均達到《*市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村級點進入等級評估。
3、加強領導與管理,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鎮政府承擔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領導和管理。建立健全幼兒園管理網絡,做到職責明確、分工負責。由分管鎮長全面負責全鎮學
前教育工作,并成立鎮學前教育管理辦公室,重點抓好全鎮普及幼兒三年入園率及幼兒園(班)的布局調整,加強對各中心幼兒園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各中心幼兒園園長主持本片幼兒教育日常工作和
業務指導工作。鎮政府將學前教育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的整體范疇予以統籌考慮,并多渠道籌措經費,每年政府按每生不低于50元的經費標準,補助給兩所中心幼兒園,用于改善辦園設備、添置教育設施
并逐年提高補助標準,確保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素質的教師是高質量教學的保證,組織教師參加政治學習和師德培訓,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經常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及有效的測評方式,全面
體提高廣大教師的業務素質和保教水平。20*年,全鎮教師一律持教師資格證書上崗,對于不合格的教師換崗或辭退,嚴格退休制度,(原則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有關政策規定執行)。按規定配足教
師,每班均配足2名保教人員。積極鼓勵和支持在職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爭取到20*年在職教師全部達到教師法規定的學歷,其中大專學歷以上達到40%以上、2010年達到50%,切實保障幼兒教師的合法權
益,保證教師工資按月發放,解決在職合同教師后顧之憂,穩定教師隊伍。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問題 建議
筆者“以問題為導向”,到州直幼兒園進行調研,發現我校在學前雙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培養目標定位問題
《伊犁師范學校學前“雙語”教育專業實施性培養指導方案》的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政治合格、數量充足、素質優良、業務精湛、有較強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樂教適教的中專層次學前‘雙語’教師”。
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對培養目標的界定,其對應職業崗位有幼兒園保育員、育嬰師、幼兒園和早教機構教師。因此,目標定位不準確容易導致培養方向、教學模式等出現偏差。需要說明的是,我校學前雙語教育專業多了“雙語”二字,是根據新疆實情突出強調雙語素質和能力,符合自治區要求,但絕不意味著其培養目標定位與國家標準基本達成一致的可行性。筆者建議將原“培養目標”做如下調整: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城鄉、農牧區各級各類幼兒園、早教機構,培養從事幼兒園保育、教育等工作,具備雙語素質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教學模式定位問題
《伊犁師范學校學前“雙語”教育專業實施性培養指導方案》主要闡述了課程體系構建,但對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必要的關注。在“四大塊”教學課程中,雖然安排了足夠數量的“學前教育專業課”,但在教學目標制定上過多強調知識積累,而忽視技能培養,課程教學多半未能實現“理實一體化”。如對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活動、學前兒童衛生保健、幼兒園游戲等課程教學只突出知識積累,缺少實操、創編或體驗環節,難以培養能力和技能。要積極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大力推行仿真模擬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及技能打包教學等教學方法。
三、課程體系定位問題
1.保育課程沒有引起重視。
幼兒園的工作任務由保育和教育兩大塊構成?!兑晾鐜煼秾W校學前“雙語”教育專業實施性培養指導方案》制定的課程體系對幼兒園教育涉及較多,但對幼兒園保育卻涉及很少,如現行教學計劃并未將幼兒園保育、0-3歲嬰幼兒撫育與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筆者曾走訪過多家州直幼兒園,園領導普遍反映我校實習生保育能力欠缺,實際工作中存在不知所措或上手慢的問題,這大概與我校課程體系定位有關。因此,將保育課程納入實施性教學計劃并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我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
2.課程類別劃分不盡科學。
我?,F行教學計劃將課程劃分為通識教育課、教師教育課、專業教育課和實踐課四個板塊。這種劃分看似結構分明,但存在不少問題,如過度強調每一板塊的獨立性,但忽略整體性。如“教師教育課”和“專業教育課”刻意強調各自的功能,不盡科學,應整體考慮,將二者合二為一,即合并為“專業技能課”。《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劃分為兩大類: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在專業技能課中又劃分出“專業核心課”、“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三個板塊,這樣劃分既重視了課程的整體性,又兼顧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的構建。
四、教育教學理念問題
我校將學前雙語教育專業作為自治區級精品專業進行建設,廣大教師為之付出了相當多的心血,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發展定位看,“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職業教育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存在重理論輕技能、重知識傳授輕能力應用的缺陷,教育教學觀念相對陳舊,對人才培養沒有考慮市場多元因素。市場調研不夠,畢業生的就業去向調查不夠,人才市場崗位標準了解不深,學生技能訓練與就業崗位需要難以對接,有的甚至能力素質弱化,不能勝任崗位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標準,強調了“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根據這一要求,我校學前雙語教育人才培養必須本著理論與實踐并重、觀念與技巧并重的原則,培養既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又具有突出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五、幾點建議
1.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廣泛征求用人單位對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意見和建議,突出實踐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2.優化教學條件
增加教學投入,逐步完善教學設施、圖書資料及其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優良的物質條件,包括:繼續建立和完善學前教育專業校內實訓場所和實訓設備,提高利用率,提高實驗、實訓課程的比例。
3.深化教學改革
根據社會對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本著適當壓縮基礎理論內容,強化專業基本技能的原則,增加與幼教職業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如增設兒童營養、保育、保健等專業課程,并把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鑒定培訓內容納入教學計劃,提升學生的從業能力。
4.教學方法改革
強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學習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改革傳統的、單一的學習成績考核方法,將學生的平時表現(討論、作業、試講、見習、技能競賽成果展等)按一定比例計入總成績,將學生的學習重點轉向平時技能訓練和幼兒教育經驗積累上,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實踐性和創新性。
5.制定或修訂校本教學文件
關鍵詞:西部農村幼兒園;面臨的困境;發展對策
一、西部農村幼兒園發展的困境
1.農村地區入園率低
據統計,全國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園率為47.3%,城市近60%,農村僅為37%,兩者相差23個百分點。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學前三年兒童入園率均在90%以上,而西部一些省的學前三年兒童的毛入學率最低僅為10%,由此可推,我國西部農村的學前兒童毛入學率會低到何種程度。由此可見,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嚴重不平衡,城鎮學前三年兒童入園率顯著高于農村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學前教育率遠遠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際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影響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發展。
2.幼師資源分配不均,資源配置較差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實施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要求幼兒園保證“兩教一?!钡呐浒嗄J剑员WC幼兒教育的質量。然而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園教職工與幼兒的比例嚴重失衡,這將直接影響到幼兒接受教育的質量。從我國農村兒童入園效果的分析來看,顯然,低水平的幼兒園教育質量限制了幼兒在學前教育機構中可能獲得的發展,可見,我國農村幼兒園的教育效果無法使人們滿意。
3.辦園規模質量差異顯著
城鄉幼兒園發展之間差異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硬性條件的差異,由于幼兒園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很多幼兒園實行自負盈虧,這勢必造成兩極分化。據調查,在鄉村幼兒園中98%是家庭作坊式辦園,利用居民住房作為園舍,房間內部空間不足,光線偏暗,空氣較差,這些基礎設施的落后將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西部農村幼兒園的發展對策
1.政府統籌兼顧、合理規劃
合理配置師資,集約辦園是進一步提升西部農村地區辦園質量的一條必經之路。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各縣市、鄉鎮在深入調研、科學預測生源的基礎上,根據“就近入園,擴大規模,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堅持做到合理配置幼兒教育資源,提高保教質量,保證幼兒安全,對轄區內的幼兒園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建立起以縣市區政府辦園為示范,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村集體及學校辦園為主體和公民個人辦園為補充的一體化的農村幼兒園體系。
2.大力宣傳,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大部分農村地區家長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育兒方面缺乏科學的理念。因此,政府應該大力宣傳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政府應當對民眾進行科學的引導,用科學的依據使民眾信服。同時,幼兒園應該創造優質的環境,以保證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幼兒園要特別注重“家園教育一體化”的思想,這樣能夠極大地促進幼兒教育問題的解決。
3.幼兒園按年齡對幼兒進行分層教育
在幼兒園結構的布局中,要根據當地的幼兒年齡及數量進行分班,靈活調控進行編班。立足于農村幼兒的入園情況,加強對3歲以下以及5歲以上的年齡段幼兒班的建設,以保證幼兒教育的整個覆蓋面。在當前中國農村,幼兒0到3歲這一階段的教育是缺失的、不完整的,該階段的幼兒教育仍停留在家中,并沒有專門的教師和專門的機構。因此,我國應該將早期幼兒教育置于終身教育體制中去,從以前的主要發展3到6歲幼兒教育向下延伸至0到3歲嬰幼兒教育,以改變我國0到3歲的幼兒早期教育薄弱的狀況。
4.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幼兒
伴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大幅度向大城市轉移,我國出現了大批量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國家應該準確地預測留守兒童以及流動兒童的變化趨勢,根據變化趨勢設立幼兒教育機構,盡量保障每一個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幼兒教育。政府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應當根據當地各年齡段兒童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對幼兒園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局。
總之,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園教育環境十分惡劣,國家和政府都要加大扶持力度,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盡最大努力給兒童提供最佳的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當前,在我國教育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先進的教育理念、培育模式、管理方式等對農村產生了深刻影響,并逐漸滲透到農村的教育當中,特別是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影響,加之農村生活生活條件、思想觀念的革新,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教育城鎮化也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農村教育城鎮化是指“基于農村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質量低下,教師流失嚴重等實際,將農村教育的主陣地由鄉村逐步轉移至辦學條件相對優越的城鎮地區,最大限度地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藉離鄉進城之手段,達到城鄉教育均衡化之目的,為完善意義上的城市化及城鄉一體化創造條件。”隨著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閑置,大批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部分學前教育適齡兒童留在農村,優質教育的需求使得農村教育城鎮化逐步實現,但由于城鄉學前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等,使得農村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遠遠小于城市,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沒有縮小貧富差距,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農村學前教育在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給于高度重視。首先,與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我國是人口大國,且農村人口所占比重較大再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我國農民工在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流轉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流遷地域、職業轉換的路徑,農村勞動力在進入城市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地域轉移、職業轉換,還要實現身份的變化。大部分農民工迫于生活的壓力進城打工只是暫時地居住在城市,并沒有將戶口遷入城市,城市有限的資源使其難以取得城市戶籍,子女也無法在城市公辦幼兒園就讀。目前農民工子女隨父母進城的只占總數的20%~30%,留守農村的學前教育適齡兒童數量龐大,分布范圍寬廣。其次,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工業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工業化資本積累的來源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積累主要來自殖民統治,而偏遠的農村是我國資本來源的一部分。從20世紀50年代“一五”計劃的實施到1978年的,20多年間我國的工業化走的一直是農村支援城市道路;改革開放以后,城市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農村,這就導致原本差異較大的城市與農村間的發展更加不平衡,城鄉差距拉大。在學前教育領域,農村學前教育與城市學前教育差距顯著,教育部2005年的《中國全民教育報告———聚焦農村教育》中指出,我國仍有19%的農村兒童還沒有條件接受幼兒教育;2008年全國城鎮毛入園率達到55.6%,而農村毛入園率則只有35.6%,比城鎮低了20個百分點。學前教育資源的空間分配不均等,不管是師資隊伍、環境設施,還是交通工具、生源比例城市學前教育遠遠超于農村,使教育公平成了一片空白,不利于農村教育發展和社會穩定。
2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的癥結
2.1農村學前教育教師整體水平較低、師資力量匱乏教育公平一直是輿論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但是,在幼兒師資資源的分配上,農村師資隊伍在許多方面都遠遠落后與城市教育,嚴重影響著農村幼兒的教育質量和整個學前教育水平的提高。最明顯的問題是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學歷和技能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據統計,2010年全國農村幼兒教師(包括園長)中,僅有0.03%的幼兒教師獲得碩士學位,5.69%的幼兒教師是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大學??茖W歷的幼兒教師占38.3%,高中畢業的約占49%,還有約占7%的幼兒教師是高中階段以下畢業。由于幼兒師資的短缺,相當一部分小學教師和社會臨聘人員兼任或直接擔任幼兒教師,由于沒有受到專業的培訓和學前教育知識的匱乏,加之年齡過大、思維僵化,使得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幼兒興趣、個性的培養,幼兒學不到該學的知識、才藝,違背了幼兒本身的學習心理特征,農村教育從學前教育開始就遠遠落后于城市水平。
2.2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多年來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整體不足,難以逾越國內生產總值4%的比例,而學前教育領域的經費投入只占全國教育經費總量的1.2%~1.3%。一方面,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學教機構短缺,加之偏遠地方幼兒上學距離的遙遠,大批幼兒被拒之門外,無法接受教育,入園率與國家規定的比例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多數農村學前教育辦學環境差,教學設施簡陋、生活環境封閉,缺少基本的游樂場、圖書室、午休室等,現代化的媒體教學設備、音樂器材就更少了,許多方面存在著漏洞,特別是安全問題,如房屋建設、衛生設施、兒童桌椅等都不達標,一些幼兒園的生源比較分散,配備了校車,但是超載、道路不便、校車質量不過關等情況致使事故不斷,幼兒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這與當地相關部門的監管關系重大,農村孩子在教育開端之際就處于不利狀態。
2.3相關學前教育教育政策法規得不到真正落實學前教育政策作為開展和實施學前教育工作的依據、出發點,理應認真落實、嚴格執行,但是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制約,學前教育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甚至與政策初衷相悖,得不到應有的實際效果。在規劃城鎮學前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的具體定位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農村地域分布寬廣,農村幼兒教育機構的規劃一般只落實到鄉鎮,部分地方不能滿足村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小的偏遠山村,由于資源不足,交通不便,家長思維意識的保守,難以發展學前教育,相關政策得不到落實。此外,農村幼兒教師任職資格、職稱評定還不成熟,教育培訓機會也很少,加之工資待遇的不均等,嚴重影響了從教的積極性,一些幼師迫于生存和環境的壓力紛紛流向城市。
3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路徑
3.1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提高辦園水平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原因,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對農村幼兒教育意義重大。要調整城鄉學前教育經費投資比例,加大農村學前教育投入比例,把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完善縣、鄉、村教育網絡系統,并將其拉入政府財政預算中。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緊密結合教育城鎮化發展趨勢和適齡兒童的變動規律、分布狀況、未來發展趨勢,統一布局、規劃、調整學前教育機構的空間分布和數量,改善農村學前教育環境,提高辦園水平,努力建設、配備好游樂場、讀書室、休息室等場所,充分發揮縣幼兒園、鄉鎮幼兒園的示范帶頭作用,力爭滿足適齡兒童的教育需求。
3.2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水平認真落實《教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等政策法規,加大農村學前教育投入力度,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以及辦園水平,給予偏遠農村幼教一定的福利補助和優惠政策,并使其真正落到實處。各級政府、領導要把幼兒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深入基層,發現、解決問題,為其辦實事、辦好事。針對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低的問題,政府應調整農村幼教的整體工資水平和工資構成比例,如高學歷獎勵、超工作量補助、效益獎勵等,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的生活水平,今后應擴大農村幼兒教師編制數量,削減無證無學位、臨時幼兒教師數量,確保師資隊伍的穩定。此外,保護幼教的合法權益、解決好其住房、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關乎自身利益的問題,減輕工作負擔,增加更多機會和時間學習新知識、接收培訓,從而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3.3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師資業務水平學前教育事業在聯結教育和社會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必將不斷被社會認知,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事業,提高保教質量,要根據“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幼教理論與農村實際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培養與造就一支穩定而合格的幼兒教師隊伍,提高其專業水平。任何先進的教育理念的落實都要靠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完成,顯然,建立一批業務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的農村學前教育教師隊伍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借助高校資源及其他渠道的培訓平臺。農村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是畢業于???、高職、職中、中師等學校的,部分是非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倡導的學前教育所需求。利用一些高校學前教育這一專業的設置,可定期將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送到高校進行培訓,也可定期參與國家、地方組織的統一培訓;同時,積極邀請學前教育學者定期舉辦相關講座、講授課程,走進農村、交流經驗、指導幼兒教育等,使農村學前教育及時更新觀念、提高質量。另一方面,采取一些獎勵措施,鼓勵幼兒教師自我提高。可通過一些定期考核、考試、比賽等方式,督促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與時俱進。今天的網絡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即使偏遠的農村,也可共享最新的國內外學前教育資源、日益更新的學前教育知識等,利用網絡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從而客觀上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
一、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以來,縣學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縣城基本普及了學前三年教育,農村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75%以上,幼兒教育管理體制逐步理順,新建改建了一批民辦幼兒園,撤并了一批不符合條件的民辦幼兒園。全縣現有注冊登記幼兒園54所,幼兒看護點69個,在園幼兒1.5萬人,幼兒園教職工550余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傮w上看,學前教育仍是當前我縣教育發展最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學前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資源短缺的矛盾突出;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滯后;民辦幼兒園存在不少無證辦園現象;幼兒園教師編制不足、數量不夠,整體素質不高,待遇偏低,幼兒教師社會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實;各類幼兒園整體辦園條件較差,管理不夠規范,保教質量不高。
二、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幼兒發展為本,健全和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學前教育規模與內涵同步發展,妥善解決“入園難”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多元需求,切實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以農村為重點、財政投入為支撐,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13年,公辦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新建、改擴建鄉鎮公辦幼兒園13所,新建縣城公辦中心幼兒園1所,力爭完成13個鄉鎮新建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發展規范有序;幼教師資隊伍日趨優化;全面提高學前教育保障水平和保教質量。努力實現農村學前三年適齡幼兒入園率達到85%以上,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
(二)年度目標
——年,啟動“幼兒園建設工程”。以農村為重點,新建、改擴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4所;新建縣城公辦中心幼兒園1所;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啟動幼兒園師資隊伍培養培訓計劃??h級示范性幼兒園達到4所。
——2012年,大力推進“幼兒園建設工程”。以農村為重點,新建、改擴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4所,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加大幼兒園師資隊伍培養培訓力度??h級示范性幼兒園達到8所。入園難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2013年,繼續實施“幼兒園建設工程”。以農村為重點,新建、改擴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5所,實現全縣十三個鄉鎮建有一所達標的中心幼兒園。進一步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幼兒教師專業合格率明顯提高。市級示范性幼兒園達到2所,縣級示范幼兒園達到13所。辦園條件和教育質量明顯提升,農村學前三年適齡幼兒入園率達到85%以上。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
四、主要措施
(一)加快發展,多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1、以財力保障公辦幼兒園發展。縣人民政府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時,將根據未來人口出生狀況和變化趨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學前教育資源。城鎮新區教育園區要規劃建設公辦幼兒園。積極支持街道、農村集體和有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原則上各鄉鎮設置一所公辦幼兒園。每所幼兒園規模為城鎮地區不超過500人,農村地區不超過360人。
鼓勵各鄉鎮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大膽創新辦園體制和機制,積極探索“名園辦分園”、“強園帶弱園”、“集團辦園”等辦園方式,引導、扶持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園所建立發展共同體,增強我縣學前教育發展活力。
2、以機制推動農村幼兒園發展。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基礎和需求,建立靈活多樣的推動農村幼兒園發展的有效機制。以新建、改擴建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重點,逐步實現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財政全額撥款、質量較高、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大村獨立建園,小村設分園或聯合辦園。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育資源和其他公共資源舉辦農村學前教育機構。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網絡。探索實行鄉(鎮)村一體化辦園模式。鄉鎮中心幼兒園在行政村舉辦分園,實行村鎮一體化管理。鄉鎮中心幼兒園的管理參照鄉鎮中心小學模式,由縣教育行政部門直接管理。小學附設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應逐步實行剝離,獨立建園,并合理配備公辦幼兒教師。逐步停辦農村小學附設學前班。創造條件,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入園。
3、以政策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采取購買服務、專項經費支持、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對辦園規范、質量合格、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給予獎勵;對辦園規范的民辦幼兒園,符合稅法規定的給予免征企業所得稅;對民辦幼兒園報經有關部門備案并公示的收費標準范圍內收取的教育費、保育費按規定免征營業稅;對民辦幼兒園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居民價格執行;對民辦幼兒園新建、擴建用地,按照國家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保障民辦幼兒園在審批注冊、分類定級、評估指導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幼兒園同等的權利。
4、以管理促進小區幼兒園發展。各城鎮在新城開發、新住宅區建設、舊城改造時,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劃建設好配套的幼兒園,優先保障幼兒園建設用地;未按規定安排配套幼兒園建設的小區,不得批準建設規劃;已經改變性質和用途的,要限期整改。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與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產權國有,建成后應移交當地政府,由教育行政部門舉辦公辦幼兒園或組織舉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不具備配套幼兒園建設條件的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商應向當地政府上繳幼兒園異地建設經費,由當地政府根據本地幼兒園建設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用于幼兒園新建或改擴建項目。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
(二)加強建設,提高學前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1、科學核定幼兒園教師編制??h編制部門會同教育、人保、財政等部門按照國家確定的幼兒園教師配備標準和編制指導意見,根據我縣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與需要,合理確定幼兒園生師比,在年底前核定并下達各地公辦學前教育機構教職工編制數額,并統籌考慮幼兒園應配備保育員等工勤人員編制。要按照省定學前教育教職工編制標準,重新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配齊配足學前教育機構教職工,滿足幼兒園正常保育教育工作需要。
2、拓寬幼教師資來源渠道。各地要進一步健全幼兒教師、園長資格準入制度,嚴把入口關。從年起,將幼兒教師培養列入全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計劃”,通過各級師范院校每年定向培養三年制中師和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茖W歷農村幼兒教師;實施“農村幼兒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每年選派具有學前教育專業資質的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任教;縣教育部門要會同縣勞動人事部門每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幼兒教師,基本滿足新建與改擴建各類幼兒園的師資需求。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通過學前教育專業培訓,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充實到幼兒教師隊伍中。
3、完善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改革、創新幼兒師資培養機制,完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幼教師資培訓體系。將幼兒教師培訓納入省級“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劃”。各鄉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要設立幼兒教師專項培訓經費,建立每五年一周期的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從年開始,通過省、市、縣三級培訓,五年內基本完成首輪全縣幼兒教師和園長全員培訓。每年對10名園長和100名骨干教師進行省級培訓,重點打造一批名園長和名教師。從農村中小學校轉崗進入幼兒園的教師,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市級示范幼兒園要積極實施園本培訓,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和保育教育能力。
4、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與待遇。將幼兒園教師納入中小學教師管理系列。確保公辦、民辦幼兒園教師在專業培訓、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和表彰獎勵等方面享受與當地中小學教師同等待遇。建立和完善幼兒教師人事管理和社會保障制度,落實聘任制幼兒教師工資保障、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政策,切實維護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公辦幼兒教師,按國家規定實行工資傾斜政策。對優秀幼兒園教師進行表彰。民辦幼兒園舉辦者要與聘用教師簽訂勞動合同,并參照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標準合理確定民辦幼兒園教師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足額發放教職工工資和福利待遇,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不定期對民辦幼兒園教師合法權益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三)加大投入,多渠道保障學前教育發展經費
縣人民政府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縣、鄉兩級財政設置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重點支持農村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教育費附加中用于學前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達到5%以上。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城市務工人員子女、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各地要依托特殊教育學?;蚱渌逃龣C構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
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完善學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擔機制的基礎上,根據我縣城鄉經濟發展水平、辦園成本和居民承受能力,依據幼兒園等級確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核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制定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加強各類幼兒園收費管理,實行收費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四)加快改革,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1、深化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指導,促使各級各類幼兒園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保教結合,寓教于樂,為兒童創設豐富多樣的教育環境,注重對兒童進行情感態度、行為習慣、交往與學習能力培養,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不得使用小學低年級教材。將學前教育機構教師用書納入全省中小學教材審查范圍,研究制定幼兒園教師指導用書審定標準及辦法,加強對幼兒園兒童讀物、操作材料和玩教具的配備與選用指導,統一編寫、使用幼兒教材。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絡,引領各類幼兒園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與園本教研活動;各地應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互動機制;面向社區積極組織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工作,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
2、建立科學的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加強對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按照普及普惠的原則,根據不同類別幼兒園實際,對幼兒園辦園情況進行分類評估與指導。對達標升級的民辦幼兒園予以獎勵。完善幼兒園教育教學自我評價機制。加強對幼兒教師培訓機構資質和質量的監管。
3、健全城鄉幼兒園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加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向農村輻射力度。省、市級示范幼兒園要成為當地學前教育資源中心、教學研究中心與保教指導中心。繼續深入實施省、市級示范幼兒園結對幫扶鄉鎮中心幼兒園活動。探索建立城鄉幼兒園教師“結對子”和城鄉幼兒園園長、教師互派制度。開展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實現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區域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五)加強領導,確保學前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1、明確政府職責。各鄉鎮政府要認真落實學前教育發展責任,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統籌協調,健全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合力。建立省級統籌、縣級為主、鄉鎮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h教育行政部門設立專門機構,對學前教育實行統一歸口管理。
2、建立幼兒園監管體系。加強幼兒園準入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幼兒園準入制度??h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批各類幼兒園,建立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動態監管??h教育行政部門依據《省幼兒園分類定級標準》和相關規定,對轄區內幼兒園在評定等級的基礎上實行分類管理、分類指導,每年開展一次年檢并向社會公布結果。未取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園許可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加強對社會各類幼兒培訓機構和早期教育指導機構的監督管理。
妥善解決無證辦園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調查、了解轄區內民辦幼兒園基本狀況,通過引導、整合,優化民辦幼兒園布局。年底前,各地要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省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府廳發〔〕83號)精神,對目前存在的無證辦園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通過分類治理,基本解決無證辦園問題。對未達到基本辦園標準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要加強指導,限期整改,逐步規范;對衛生條件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等問題的無證園所,由縣人民政府組織教育、衛生、工商、公安、綜合治理等部門,通過聯合執法予以關停撤銷,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兒。
強化幼兒園安全監管。要高度重視幼兒園安全保障工作,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加強安全設施建設,配備保安人員,落實各項措施,嚴防事故發生。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建立起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防護體系,加強對幼兒園安全工作的監管與指導。各幼兒園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幼兒園所在街道、社區、鄉鎮和村民委員會要協助幼兒園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發展目標。到2012年,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5%以上,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9%以上,85%以上的幼兒在等級幼兒園就讀;各鄉鎮均有一所規范的中心幼兒園;全市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5%以上,高學歷比例達到40%以上,教師資格證持有率達到80%以上,幼兒園保健醫生和保育員均持有崗位資格證書;城區要積極拓展0-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指導服務功能。到2020年,所有幼兒園均達到省定辦園標準;95%以上的幼兒在等級幼兒園就讀;全市適齡兒童均能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幼兒園按有關規定配齊配足專任教師、保健醫生和保育員;培養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優園長和幼兒教師;全力構建0-6歲學前教育整體、系統、科學的一體化管理體制。
2.指導思想。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十個部門《關于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20*〕13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及《*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意見》(浙政發〔20*〕81號)文件精神,確立學前教育的基礎地位和公益性質,堅持“多元、均衡、優質”的發展思路,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相結合的發展格局。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優化學前教育空間布局,健全學前教育投入和質量保障機制,促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的均衡發展,促進學前教育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切實提高學前教育水平,實現我市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二、理順管理體制,強化規劃實施
1.明確管理職責。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市政府負責實施本行政區域學前教育的規劃、布局調整,統籌管理和扶持城鄉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各鄉鎮(街道)承擔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責任,負責舉辦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籌措經費,改善辦園條件。市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學前教育,負責全市學前教育規劃實施的日常管理,做好幼兒園申辦行政許可、管理和督導評估,承擔對幼兒園業務指導和教師培訓等。市財政、人事(編辦)、勞動保障、物價、衛生、民政、公安、消防、建設、規劃等有關部門按照《指導意見》及有關文件規定,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加強指導和服務,促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2.強化規劃實施。根據《*市市域總體規劃》及《*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認真落實《*市域幼兒園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020)》。根據人口出生及人口流動趨勢,合理確定辦園規模,優化公辦幼兒園布局,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強化實施科學合理的城鄉幼兒園空間布局。
3.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強化公辦幼兒園的示范作用,市財政加大對公辦幼兒園改造、提升的支持力度。鼓勵公辦幼兒園探索集團化辦園的新路子,在符合布局規劃的區域投資建分園,與民辦幼兒園聯合辦學,帶動提升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水平。
4.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各鄉鎮要通過多種投資方式,負責辦好一所示范中心幼兒園,其中省級中心鎮中心幼兒園必須達到省一級標準,平原鄉鎮中心幼兒園必須達到省二級標準,山區和偏遠鄉鎮中心幼兒園必須達到省三級標準。
三、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政策扶持
1.落實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學前教育事業經費納入公共財政體系,逐步提高事業編制幼兒教師的工資、福利、津貼等財政補助比例;探索建立規范幼兒園的教育券制度;逐步提高財政性學前教育事業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事業經費的比例。鄉鎮(街道)應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學前教育經費,力爭逐年增長。
2.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工程”,市財政從2009年開始安排專項經費50萬元,今后逐年增加,并主要用于規范幼兒園的考核獎勵和教師培訓。
3.促進社會力量投資舉辦幼兒園。按照“民弱公進,民強公助”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國有民營”、“民辦公助”、“公建民辦”等辦園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在經濟發達、人口集聚的城鎮,舉辦上檔次、上規模的民辦幼兒園,鼓勵中心幼兒園在本鄉鎮(街道)所轄的偏遠地區舉辦分園(幼兒班)或教學點。市財政對投資新辦的省二級以上幼兒園,或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擴建工程,按其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民辦幼兒園在建設過程中規費收取等方面享受政府性投資教育項目政策;布局調整后閑置的農村中小學校舍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優先用于舉辦幼兒園。對一次性投資2000萬以上(含2000萬)的新建民辦幼兒園項目,相關激勵政策實行“一事一議”。鄉鎮(街道)對新建的等級幼兒園也要制定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
4.鼓勵幼兒園上等級。積極鼓勵辦園主體加大對幼兒園建設的投入,不斷改善辦園條件,提升保教水平,爭創等級幼兒園,對新評為省一級、二級的幼兒園,由市財政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市教育行政部門在開展民辦幼兒園分等定級、教師培訓、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具有同等地位。市物價部門要根據有關規定,合理制定不同等級幼兒園的收費標準。
四、優化師資結構,強化教師保障
1.完善幼兒教師事業編制。合理確定全市幼兒教師事業編制,根據工作需要,有計劃地面向社會公開招考事業編制幼兒教師。有序推進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公派制度,逐步實現鄉鎮中心幼兒園有公派教師;市財政對公派教師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
2.提升幼兒教師素質。嚴格執行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和園長、教師持證上崗制度,持證上崗情況納入幼兒園等級評定和年度考核。有計劃開展按需、分類、分層培訓,鼓勵幼兒教師取得高學歷。實施“名師名園長”培養工程,選派骨干園長、教師,通過掛職鍛煉、名師結對等多種途徑提升素質。
3.保障幼兒教師權益。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徹實保障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完善非事業編制幼兒教師社會保障制度,幼兒園應依法為教職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女工生育等社會保障費用。逐年提高非事業編制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非事業編制幼兒教師在職稱評定、評獎和評優等方面,享受事業編制教師同等待遇。
五、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1.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各幼兒園要認真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學前教育改革和創新,嚴禁舉辦各種違背學前教育規律的實驗班和興趣班活動,尤其要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2.積極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確立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加強幼兒園保育教育的實踐研究與教育行為的研究,突出素質啟蒙教育,注重兒童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探索適合兒童的教育,開展各種有益兒童身心發展的活動,培養兒童形成健康活潑、好奇探索、文明樂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等良好基本素質。
3.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作用。實施“資源共享、名園帶動”策略,搭建全市學前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加大幼兒園結對幫扶力度,通過名園、優質園幫帶和扶持弱園、小園,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城鎮與農村師資對流,通過園長、教師帶教、對口科研課題指導、教研活動交流等,提高農村幼兒園園長與教師管理和教學水平。
六、加大管理力度,促進規范辦園
1.完善學前教育考核督導制度。將學前教育納入教育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從2010年開始,把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幼兒園布局調整實施情況列入鄉鎮(街道)工作目標考核。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定期開展對學前教育的專項督導評估,并將結果面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
2.建立市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市府辦牽頭,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參與的市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全市學前教育發展工作,定期協調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3.加大幼兒園依法管理的力度。依法規范辦園行為,嚴格執行幼兒園審批和年檢制度。建立市政府牽頭,教育、衛生、公安、交通、安監、民政、物價、建設、規劃、鄉鎮(街道)等部門(單位)參與的清理整頓領導小組,定期開展非法幼兒園清理整頓行動,依法堅決取締非法幼兒園。物價等部門要建立完善以“成本核算、等級收費、備案公示”的幼兒園收費管理制度。同一鄉鎮、同一性質、同一等級的幼兒園,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