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村小學安全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02 17:46: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小學安全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意識層面輕視安全教育。在如今素質教育實行改革的同時,在農村小學中,應試教育依然成為學校教育的主導,學習成績依然是指揮棒,安全教育被無形之中淡薄化了。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大部分給了語數外,在課余時間包括假期,更是被行行的補習班充斥著,給孩子學習強化安全教育的機會少之又少。安全教育缺失,比如他們會橫穿馬路,河邊玩耍,玩弄易燃易爆物等等。在農村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們安全第一的意識不強,隨意性比較大,在面臨危險情況時,大多不會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從而導致不良事件頻發。
2、實施層面方法不當,安全教育效果差。在談及安全教育時,農村小學為了弱化自己的風險,保證學生身心安全的方法,不是循序漸進的因時誘導和合理有效的講述,而是采用一刀切的辦法,不讓或者少讓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同時像有益開拓小學生視野和鍛煉其社會能力的活動也一概取消。打著保護學生的旗幟,而恰恰這一做法嚴重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也會因為能力鍛煉的缺失而對日后個人發展極為不利的。另外在進行安全教育的講述時,教師方法不當,沒有進行必要的安全分析和實戰演練,比如:地震、雷雨、火災發生時會有什么危險?該如何應對或逃脫?更簡單的譬如:滅火器如何使用?等等安全小細節并未引起教師的重視,因為發生幾率少,講述起來一筆帶過,孩子們自然無法掌握,但有時這一簡單問題的缺失卻會引發致命的安全隱患。
3、基礎設施不到位,安全性差。很多農村的小學資金并不富裕,設施條件也都無法達到國家標準,有限的資金可能會被優先考慮用作其他方面,升學率相關的教學投入占了很大比例,而安全設施、基礎保障則流于形式,很多農村小學上課的教室安全性差、門窗破損、消防不到位、食品不安全等等,一系列的不健全會給師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潛在危險,一旦事故發生,后果很難想象。
4、來自家庭的安全教育未得到足夠重視。諸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分數,認為孩子只要考試成績好就可以,別的都在其次,安全教育也被束之高閣。農村父母對子女教育較少,他們覺得這都是常識,不用講太多,又或者認為這種事怎么會發生在自己家里呢,沒有憂患意識,溝通欠缺,也就無從談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對于學校是否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教育有些家長完全不知也無意識。而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是在學校上學,安全自然由學校來保證,安全教育也應該在學校接受,這樣無形之中自身的教育義務轉嫁到學校,卻忽視了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的影響是多么重要。而忽視家庭安全教育的后果就是,孩子在學校學到的安全知識有限而實際生活中的直接經驗又缺失,待到事故發生時,只能手足無措。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一起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解決農村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安全問題。具體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校園安全教育制度化、深化師生安全意識。要想將安全教育在學校真正重視起來就要將其制度化、規范化,尤其在農村小學只有將其作為必備的一項教學任務,不斷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強化師生思想上的安全意識。語數外成績固然重要,素質教育也必不可少。學校不可只為了升學率而放松學生的安全教育,因為生命安全是一切目標的基礎,沒有安全一切妄談。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學校要積極發現問題,主動積極應對,以預防為主,采取防治結合的手段杜絕安全隱患。要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分數不是唯一,生命才最為重要,讓他們養成關注自己的安全,學會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牢牢樹立安全意識。
2、構建安全教育的師資隊伍,提高安全管理方法和技巧。理念是唯一的,方法卻可以是多樣的,萬法唯心造,成功亦使然。教師可以從身邊尋找素材,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資源靈活開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安全教育。比如:模擬實景演練,講述觸電的危險,如何避免觸電;火災發生時的特點,如何保護氣道,呼救消防;又或者可以采用學生們喜歡的趣味問答活動,引發學生對于安全的討論;還可以采用與其他部門聯合,請消防員、警察、食品檢驗員等人員做客學校,進行相關行業里的安全知識普及。采用復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教育方式,不僅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方式,還能更有效的使之理解并接受安全教育內容。
3、提高家長安全意識,讓家長學會怎樣愛護孩子。農村孩子的家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又從事繁重勞作,沒有過多時間教育孩子,造成了農村孩子安全事故層出不窮。所以更應對他們強化安全的重要性,使他們提高警惕,多花些精力教育孩子。假期或者休息日,孩子呆在家中時,家長要及時的提醒孩子不要制造危險。比如:要防止孩子玩弄燃氣灶、電閘、插座、鞭炮等,制止孩子在池塘、高空等危險環境玩耍。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勢在必行,家長起了安全楷模的示范作用,無數事實證明,家長安全意識的提高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安全與否。只有把家庭教育納入安全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形成無死角的教育網,防止潛在危險的發生才更有效。
以縣教委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我校本學期工作目標為指導,以首都農村教育現代化實驗區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北京市德育整體工作綱要》,以養成教育為基點,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把教育學生和管理學生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設適合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積極創建追求實效,育人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標
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和養成教育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確立自信心和奮斗目標。工作重點為養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明禮儀的合格中學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工作中心;以全體學生為活動主體;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校訓、校歌、校徽等學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以“奧運年”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活動,從奧運禮儀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學生思想體驗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體驗,在參與中發展。
四、本學期常規工作
1。落實市縣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德育工作的創新。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開展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以和諧班風促優良校風。
2。落實全員德育,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我校實際,以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主題,面向全校教職工開展教育論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
3。加強學校德育信息化建設,創設校園德育網頁,發揮網絡德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構建師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臺。
4。加大不良行為學生轉化力度,加強問題研究,執行班級、年級、學校三級管理,落實幫教活動,開展不良行為學生轉化研究。
5。加強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規范化和制度化邁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穩步提高。
6 。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培訓,提高班、團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
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向教育性、愉悅性方面發展。
8。加強常規管理,促進養成教育。
(1)繼續加強班級量化管理,推行月紅旗班、進步生、優秀生、及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
(2)繼續辦好“知心信箱”和“面對面”的咨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咨詢率、面詢率,注重實效。
(3)堅持和完善家訪制度,深入開展家長學校活動,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4)嚴格升降旗制度,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5)辦好廣播、板報、櫥窗,充分發揮宣傳作用。
(6)規范班主任素質工作手冊的使用。
五、本學期重點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及《密云且中學班主任工作條例》,加強規范化管理。
(2)開展“學生最愛戴的教師”評選活動,促進形成全員德育工作氛圍。
(3)以我縣開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為契機,充分發揮縣、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經強驗交流和表彰,以推進我校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
(4)進一步推進新型班集體文化建設,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的培訓,充分發揮班干部、團干部的作用,加強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學生成為學校的主人。
(二)。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1。以“3。5日學習雷鋒”活動為為契機,組織全體中學生成立學雷鋒小組,開展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公物、團結互助、文明禮儀等方面美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與班級文化建設為相結合,以“清明節、勞動節、科技節、青年節、母親節”為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心內容,抓實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
1。拓展學生“十個文明習慣”的培育形式,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
2。。以活動為載體,在中學生中廣泛開展奧林匹克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1開展校級“奧運項目觀賽禮儀知識”競賽;(2)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我班的奧運項目”活動,豐富學生的奧運知識。
(四)加強法制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通過落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每兩周一次舉案說法制度和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光盤、錄像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2。加強對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學校不良行為學生的總體檔案和個體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進一步明確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職責,從思想、行為、學習、交友、家庭環境等各方面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的做好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本學期進行成功案例征集與評比。
(3)貫徹縣教委《關于加強嚴重不良行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XX年11號文),認真落實六項制度,即:不良行為學生不到校追蹤制度,出現問題及時報告制度,學期轉化情況上報制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幫教人和政教處定期與不良行為學生談話制度,定期案例評析制度。要嚴格學校、年級和班級三級管理,明確各自職責。在發揮導師幫教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同伴幫教的作用,對極個別嚴重不良行為學生還要確定民警幫教人,不斷增強轉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作用,通過講座、團體輔導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另一方面發揮心理咨詢室的功能,做好學生個體、不良行為學生、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1.深入開展世博主題教育活動。緊緊抓住*世博會舉辦的契機,充分挖掘世博會的德育資源與內涵,廣泛開展世博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圍繞世博,重點實施“一個計劃”、“五大系列”活動。“一個計劃”指世博志愿者保障獎勵計劃,支持各高校開展世博志愿者工作、評選獎勵世博志愿服務典型;“五大系列”活動指世博志愿精神打造、世博文化展示、世博文明踐行、世博創意行動、世博風采宣傳等活動。
2.增強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召開*學校德育工作會議,制定《*學校德育“十二五”發展規劃》,推進德育研究,組織實施市哲學社會德育系列課題(市德育理論研究課題、市德育決策咨詢課題、市德育實踐研究課題)的申報評審工作。舉辦*高校思想政治研究年會,承辦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論壇。
3.深化中小學德育工作。完善“兩綱”課內體系,實施《*市中小學21門學科分層實施學科德育的指導意見》,注重學科德育的有效性。完善“兩綱”課外體系,召開中小學社會實踐工作會議和校外教育工作表彰會,推進校外教育課程化建設。完善創新人才素質培養體系,制定《關于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召開*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推進“溫馨教室”建設。完善師德建設與教師人文素養提升工程。加強班主任、德育骨干隊伍培訓培養,建好“班主任帶頭人工作室”,設立勞技課、信息技術課、自然課、科學課等德育實訓基地。
4.加強中職校德育工作。貫徹落實*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實施《關于加強和改進*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并實施中職德育工作專項督查指標。進一步規范中職德育課教學管理,深化德育課教學改革。制定《*市中職學生成長手冊》。舉辦首屆*市中職校園文化節。建立*市中職校網絡服務平臺,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積極構建中職校校園網絡文化。制定《*市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職責》,進一步規范班主任工作。建設*市中職德育師資培訓基地,加大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
5.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加強高校思政課建設,積極推進《六個“為什么”》進課堂試點工作。制定*高校思政課建設標準,開展教學督導,組織名師巡講,舉辦教學論壇、教學比賽,推進教學科研,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出臺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規劃,加大培訓力度,組織結對帶教,建設名師工作室,實施“陽光計劃”,著力培養思政教育專家和學科帶頭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推進輔導員培養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大輔導員培訓基地建設力度,建立輔導員境外研修基地,設立優秀輔導員工作室,推廣輔導員博客,拓展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方向,繼續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工作,舉辦年度輔導員論壇。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推出一批先進典型。加強大學生人生指導。推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規劃》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區域示范中心建設標準》,組織心理健康教育達標中心和示范中心遴選、驗收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推進學校心理咨詢師培訓和認證工作。制定開展創業教育,做好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以慈善愛心屋為抓手,推進高校幫困育人工作。召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出臺《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加強分類指導,抓好民族學生、留學生、民辦高校學生等不同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編制實施規劃綱要,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發展
6.完成《*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并正式實施。修改完善《*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文本,適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做好報請上級部門審議批準工作,完成《*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并正式頒布實施。研究制定輿論宣傳方案,利用新聞媒體進行準確解讀,加強引導,切實推進規劃綱要實施。
7.編制《*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圍繞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空間布局、加強社會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等重點,根據本市教育實際,結合中長期規劃綱要的階段性目標,完成《*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8.全面完成《*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任務。依據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實施和諧均衡、創新提升、人才強教和開放合作等四大戰略,確保落實各項指標,全面完成《*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各項任務。
9.啟動部市合作共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配合做好*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協議簽訂等相關工作,制定實施細則,試驗區工作有實質性啟動。
三、堅持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水平
10.加大幼兒園園所建設力度,深化學前教育內涵建設。應對入園高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學前教育資源,加大學前教育新五年發展規劃的推進力度,2010年全市新增50所幼兒園,并做好教師需求的預測與配備工作。重視農民工同住子女接受學前教育需求,指導區縣做好民辦三級幼兒園的建設與審批工作,制定學前農民工同住子女看護工作管理要求和標準,規范農民工同住子女學前教育工作。召開幼兒園教學工作會議,加強教學規范,切實提升保教質量。研究制訂幼兒園質量保障標準體系,開展新一輪市示范園建設認定工作,進一步加強保教隊伍專業化建設。深入開展“0―3歲教養活動”質量研究,提高早教指導工作水平。建立城郊幼兒園結對發展的長效機制,提升郊區農村幼兒園辦園水平。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制定學前教育信息化標準。
11.加快郊區學校建設步伐,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力度。認真落實本市郊區學校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指導各區縣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人口增長、分布及流動趨勢,合理調整學校布局設點,并大力推進郊區學校建設工作。組織中心城區品牌學校赴市大型居住基地學校對口辦學,落實當年交付使用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辦工作,努力提升這些學校的辦學起點。推進新一輪區縣教育對口合作交流,提高對口合作交流工作的水平。做好44所委托管理學校的過程管理和中期評估工作,推進郊區相對薄弱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與辦學水平的提高。
12.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內涵發展。以推進素質教育為抓手,引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向輕負擔、有特色、高質量方向發展。總結交流義務教育學校特色發展經驗,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特色發展。圍繞校長課程領導力、教師教學有效性,分別舉辦初中、小學教學展示活動,提升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推進農村40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信息化與課程整合水平,逐步改變農村學校教師的專業生活狀態和文化環境。
13.加強高中教育發展的分類指導。完成12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發展性評估,引導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找準內涵發展的定位,形成辦學風格,培育辦學特色。探索特色高中建設,開展對完中教育情況的調研,加強對完中的引領和指導,初步形成一批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完中。進一步探索高中階段創新素養培養的不同模式和途徑,構建創新素養培養的網絡。啟動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組織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和地理學科學業水平考試。
14.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修訂《*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提高學科內容標準對教學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切實提高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評價等的指導作用。實施提高校長課程領導力三年行動計劃,從課程規劃、實施、管理、評價等環節加強專業指導和支持,推動中小學開展校本化實施新課程的研究和實踐。進一步加強教學規范,規范教學各環節的管理,指導教師正確把握教學基本要求,有效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扎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健全體制機制,激發基層活力,鼓勵各區縣因地制宜,創造區域推進素質教育經驗,形成一批各年段的特色學校和典型經驗。以建設創新實驗室行動為基礎,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工作,構建一批科技、藝術、語言、人文類的實驗室和學校課程,豐富學校課程文化內涵。積極開發和利用各類課程資源,拓展教育時空,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課程學習和體驗經歷。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研究和實踐,規范區縣學業測試的內容與次數。推進網上教研活動,構建網上教研新模式。形成一批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教育改革項目。在部分學校探索利用“電子書”開展教學。研究制定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學籍管理的信息化標準。
15.認真做好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繼續擴大公辦學校接收農民工子女就讀比例,基本完成農民工子女學校納入民辦教育管理工作,基本實現全市農民工同住子女全部進入公辦學校或政府委托民辦小學免費就讀任務。制訂并頒布《進一步加強以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為主民辦小學規范管理的若干意見》,引導以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為主的民辦小學規范辦學行為,提升教育質量。繼續改善此類民辦小學辦學條件,為每一所此類民辦小學建設一個符合規范的圖書室,并按基本標準配備體育運動器材。規范此類學校的招生工作,切實保障農民工同住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益。
16.大力實施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召開*市特殊教育工作會議,扎實推進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實,實現特殊教育領域醫教結合工作的穩妥推進。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學前特殊教育機構和特殊教育康復指導中心的建設,健全隨班就讀的支持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作用,加大研究和咨詢服務力度。
17.切實提高民族班學生綜合素質。貫徹落實教育部等擴大內地新疆高中班和內地高中班招生規模的文件精神,認真做好內地中學民族班擴招工作。大力加強民族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觀念。加強民族班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組織匯編民族班(校)教育教學工作案例集,加強經驗交流。
四、堅持大力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18.推進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深化職業教育集團化建設。推進中高職教育的銜接與貫通,整體構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繼續推動有條件的區縣組建區域職業教育集團,推動機電數控、化工、建筑和現代農業等行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建立保障職業教育集團持續發展機制,建立職業教育集團運作監管機制。進一步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項目。努力拓展職業教育集團服務功能。
19.持續保持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穩定發展。堅持普職比大體相當,保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穩定。改革中職校自主招生辦法,試行航空、藝術類專業和自薦生網上錄取工作,吸引本市優秀初中畢業生報考中職校。繼續完善本市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就讀中職校的招生辦法,擴大農民工同住子女招生計劃,探索建立在滬農民工同住子女中職教育后升學制度。積極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多模式、多形式和多元化職業教育與培訓。
20.全面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全面落實《*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行動計劃(2009-2013年)》,全面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結構調整優化工作,研究制定大類專業設施設備裝備配置指導標準。進一步加快中職校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保障機制和評價指標,用三到五年時間在本市中職校開展全面的教學質量評估工作,2010年上半年先行試點,下半年對20%的學校進行評估。完善新設專業網上登錄備案工作,建設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信息服務平臺。在實施已頒布的42個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再選擇5個左右的專業,啟動專業課程改革,制定相關的專業教學標準。研究制定“*市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操作指引”和“*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訓包開發指引”。開展*市中職校第二屆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評比工作。推進教研網絡信息平臺更新工作,研究制定網上教學指導實施方案與意見。
21.加強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全面推進*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布局結構優化與調整工作,以*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為依據、以技術要求或服務規范為要素推進重點專業建設,2010年重點扶持建設50余個強勢型專業、特色型專業或急需型專業。繼續開展高職高專院校師資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在數控、電子電工等招生數較大的專業領域培養一批既掌握專業技能又具備大眾化高等教育教學方法的高職雙師型教師,采用國內項目學習和國外進修的方式重點對教學理念、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實踐能力進行培訓。全面啟動新一輪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完成*市高職高專院校網上教學質量監控平臺建設,通過教學質量的有效評估和監控,引導學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內涵建設上來。
22.加強職業教育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根據本市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求導向,啟動國家級示范性中職校創建工作,爭取三分之一的國家級重點中職校達到國家示范性中職校的基本標準。完成江南造船(集團)技校異地新建工程,加快臨港科技學校新建校舍進度,支持新聞出版技校、電力學校等與產業發展和促進就業緊密結合、實效明顯、具有品牌優勢的國家級重點中職校進行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市中等職業學校開放實訓中心運行績效評估工作。全面建成*中等職業學校基本情況信息資源庫。繼續進行高職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第六期建設。繼續推進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完成第一、第二批示范高職驗收。
五、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
23.繼續開展高校發展定位規劃工作。繼續開展市屬本科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發展定位規劃認定工作,啟動開展部屬高校發展定位規劃和學科專業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工作。主動創新管理制度,調整宏觀管理模式,進一步尊重和維護高校依法自主辦學,促進高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營造良好學術氛圍。
24.加強共建高校重點建設。結合*高校內涵建設“085”工程的實施,推進“985工程”三期建設;加強“211工程”三期建設,重點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25.繼續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開展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完善和優化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布局結構。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搭建研究生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和暑期學校。設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專項資金;開展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省級初選及*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深入開展專業學位建設工作。
26.落實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繼續實施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2010年度(第六期)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評選第8批市級高校精品課程,推動課程教學改革。建設好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推動實驗教學改革。做好教育高地建設工作,推動專業教學改革。開展優秀教學團隊和高校教學名師獎的評選。進一步完善本科新專業設置管理工作,做好年度專業設置審批工作。
27.深化高校重點學科建設。堅持“一流學科帶動一流大學發展”理念,深化重點學科建設和績效評價,制定具體落實舉措,著力推進國際一流學科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建立并完善國家、省市、學校三級重點學科體系。按照“扶需、扶特、扶強”的原則,強化分類指導,強化學科優勢,突顯學校特色,形成“校校有特色、校校有發展”發展格局。繼續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加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啟動實施精品計劃和專題數據庫等建設。
28.推動高校產學研合作。繼續貫徹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目標和任務,布局并重點建設一批與“四個率先”和“四個中心”建設目標相銜接的高校知識服務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研發基地。鼓勵和支持學校與企業設立聯合研發基地,以興辦大學科技園、共建產學研聯合基地等多種形式,推進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提升高校知識服務的能力,研究部署知識服務平臺建設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推進*高校技術市場建設,深化技術市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29.繼續推進本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和基本建設工作。繼續推進本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建設,重點抓好*金融學院浦東校區、*電力學院平涼路校區擴建及*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浦東新校區建設等項目。認真執行和完成2010年投資計劃安排,繼續做好高校建設項目協調推進工作。
六、堅持形成合力,積極建設學習型社會
30.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體系基礎平臺建設。進一步探索社區學院功能,探索社區教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制度試點建設。繼續指導與組織開展創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工作,組織開展*市社區教育實驗街鎮(鄉)和*市社區教育實驗項目的評估工作。拓展和加強“*市市民終身學習網”建設,進一步辦好“*老年人學習網”,督促加強收視點的規范管理,年內爭取老年人網上收視點布局達到居(村)委數的80%。繼續開展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制定《*市街道社區學校建設標準》和《鄉鎮成人學校建設標準》,年內對20所街道社區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開展達標評估。繼續開展創建示范性老年大學(學校)評估工作。完善以“學分銀行”為基礎的繼續教育立交橋,從辦學模式、學習模式、學校招生等方面探索建設“*開放大學”以及開放教育的體系。
31.深入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會同相關部門深入開展學習型組織3711創建工作,即組織推選300個機關,70個街鎮,100家企事業單位,1000戶家庭開展創建活動,培訓學習型組織創建單位的骨干,組織相關專家和專職工作人員對創建單位進行評估。召開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組織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介紹典型經驗,交流優秀創建成果,表彰先進集體,引導創建工作深入持久開展。
32.積極開展群眾性學習活動。舉辦第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第四屆學生與市民網上讀書評書活動、第四屆市民詩歌創作比賽和家庭講故事比賽、第三屆市民好書換好書活動。完善市民優秀學習品牌項目的聯動機制,合作推進機制,不斷提高品牌學習活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探索建立優秀學習項目的評估機制,更好地指導基層開展群眾性學習活動。
七、加強教師教育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3.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雙名”工程,從首批名師名校長后備人選中遴選優秀人選,授予“東方名(教)師”稱號。拓展國內教師培養基地,創立海外校長教師培養基地。加大優秀青年校長和教師培訓力度,形成市區聯動機制。深入推進區級骨干校長教師培養工程。加大農村教師的培養力度,針對各年齡段農村教師,分別實施不同類型培訓項目。構建教師教育資源聯盟,整合機構、課程、師資和信息等資源,確立區縣教師進修院校作為培訓機構主體,建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庫,形成可共享的優秀教師資源庫,整合遠程教育集團教師教育網、各區縣教師進修院校培訓網和雙名工程基地網,形成互聯、互通、互用格局。構建開放、高效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學分互通互認機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師職務評聘與崗位聘用相結合的用人制度。
34.加強和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逐步擴大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工作范圍,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深化職業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設旅游服務與管理、現代物流、模具設計與制造、國際商務、烹飪及德育等6個骨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滿足相關專業骨干教師業務提升和素質提高的要求。完成200年度骨干教師市級培訓,啟動培訓400名專業骨干教師。籌建*市師資培訓中心職業教育分部,組織和協調指導本市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培訓工作,提高本市中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培訓能力和水平。
35.實施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工程。開展“東方學者”工作評估,完善“東方學者”崗位與地方和國家級人才計劃對接辦法,編印《“東方學者”崗位目錄指南》。設立“*高校教師出國留學進修資金計劃”,選派學術帶頭人、領軍人才及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出國深造。設立“*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問學者計劃”,選派*高校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內重點建設高校進行訪問研修。設立“*高校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提高高校教師尤具有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等實際部門工作經歷的比例。繼續實施“*高校優青科研專項基金”項目,開展五年工作總結與評估。
八、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36.全面推進學生體育衛生藝術科普工作。完成學校體育基礎設施達標和布局建設規劃,啟動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和中小學示范課程建設,實施體育教學創新團隊和體育名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切實提高體育課的質量,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本市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實施學生體質健康公告及健康干預制度,開展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實現學生陽光體育聯賽品牌化、市場化運作。繼續推進游泳項目的普及。啟動學校衛生保健室建設計劃,啟動中小學校專業醫生進校園計劃,實現“一校一醫”,加強學校衛生保健人員培養,提高衛生保健隊伍專業素養。開展近視眼防控工作。完成學校食品衛生、傳染病防控的網絡化管理建設工作。加強藝術、科普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學生原創藝術作品的創編,規范重點藝術團隊的管理。完成全國第三屆藝術展演活動承辦工作及迎世博系列活動。全面完成中小學教室燈光亮化改造工程。
37.加強學校安全后勤保衛工作。進一步加強高校及周邊安全管理,提高綜合防控能力,確保世博會期間高校安全穩定。制定《*高校反恐防范指導性意見》以及各類應急預案匯編。適時組織高校開展反恐防范專項檢查和安全演練。進一步加強高校保衛隊伍建設,健全常規培訓制度,開展高校保衛干部專項培訓。完善高校技防系統建設,提高技防系統的實戰能力。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繼續開展本市教育系統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完善學校后勤服務績效評估體系建設,研究制訂實施細則。推進學校后勤安全設施和技術防范建設。做好學校節能減排工作,研究制訂《*市實施〈教育部節約型校園評估標準〉細則》,進一步推進本市高校節約型校園創建工作。
38.做好青少年保護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安全管理制度和學校傷害事故預防處置機制,推進師生防災自護技能演練活動。重點加強納入民辦教育管理的農民工子女學校風險勘查和安全監管。繼續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完善網吧和娛樂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信息抄告制度。繼續推進預防犯罪格局建設工作,舉辦第七屆工讀教育論壇,推進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行為不良未成年學生教育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重點抓好中職校預防犯罪工作,舉辦第五屆*市網上禁毒知識競賽,繼續開展系列預防教育活動。做好本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的修訂工作。
39.穩步推進*高校招生考試改革。重點做好高考報名梳理規范工作。加強對本市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工作指導,引導院校在自主招生中凸顯院校特色與定位。做好部屬院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研究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配套的高招政策。積極推進成人高考改革工作。
40.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一步完善就業機制,鞏固就業工作局面,開辟就業渠道,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繼續實施并努力擴大*各專項計劃規模,進一步拓寬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渠道。全面推進創業教育,積極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扶持,加大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進一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加大推進大學生職業指導服務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做好特殊學生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逐步建立完善高校、用人單位供求信息聯動機制。
41.進一步健全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落實各項助學政策,建立長效資助機制。建立快速應對突發事件資助工作制度。積極籌建*市學生資助工作研究會,推進*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問題調研、經驗總結交流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中職校農村、海島家庭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教育政策。
九、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教育管理規范化水平
42.促進民辦教育健康規范發展。實質性啟動落實民辦高校法人財產權工作,對民辦高校進行分類梳理和指導,總結經驗并穩步推廣實施。修訂《*市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發揮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引導和扶持作用。重點推進民辦中小學年金制度相關工作。建立科學規范的民辦高校成本核算的規范和機制,健全民辦高校辦學成本核算和審批制度。組建*市民辦教育指導服務中心,承擔民辦教育各項指導和服務職能,為各民辦學校健康發展提供政策咨詢和日常指導。繼續做好向民辦高校派駐督導專員、黨建督查員工作。做好民辦教育各項行政許可和審批、檢查工作。
43.完善非學歷教育規范管理工作。認真實施《*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設置審批和管理辦法(試行)》和《*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設置標準(試行)》,促進依法辦學,加強政府監管力度。指導各區縣進一步加強對社會非學歷教育培訓院校(機構)的準入審批和日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分批依法組織對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院校(機構)辦學狀況依法進行評估。完善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信息公開查詢系統和網上管理服務平臺。指導本市普通高校制定相應措施,健全管理體制,規范辦學,促進高校繼續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44.深入開展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立法相關工作。繼續推進教育城鄉一體化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研究,積極推進*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深入開展非*戶籍人員子女教育政策研究,推動城市建設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深化“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項目研究,籌備召開“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研討會”。繼續開展*市終身教育立法工作,起草并修改完成《*市終身教育促進條例》(草案),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市人大常委會對草案的審議工作。深入開展《*市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草案)的立法調研工作,形成《*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草案)的立法調研報告。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創建工作。開展中小學校長教育法制培訓工作。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繼續推進教育法制普法宣傳工作。
45.實施教育督政督學工作。繼續做好對區縣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責任的公示公報工作。深入開展以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新一輪綜合督政工作。積極開展對“以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為主的民辦小學”辦學情況的專項督導,提升依法辦學、規范管理水平。推動引領學校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發展性督導評估工作。開展以提升校長課程領導力為核心的新一輪課程與教學督導調研工作。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近入學專項督導工作。深入推進督學資格制度的試點工作。
46.加強教育監察,改進政風行風建設。做好行風評議整改工作,認真分析梳理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逐項整改。落實招生“陽光工程”,繼續抓好招生“六公開”。進一步加強招生計劃管理,加大對招生章程和各級各類招生考試報名資格審核的力度。不斷強化對自主招生、體育特長生、藝術特長生等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招生考試安全保密工作的監管,嚴格規范招生行為。加強對各級各類招生工作的監督檢查,實施招生監察全覆蓋。加強規范教育收費專項檢查,進一步完善規范教育收費長效機制。開展基建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基建采購、財務等工作監管,深入推進高校反腐倡廉建設。
47.加強教育經費管理與審計工作。依法做好教育經費籌措、管理和使用工作。進一步做好部門預算執行工作,推進預算制度的不斷完善,增強部門預算的規范性、嚴肅性和實效性,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進一步推進科學合理的公共財政撥款制度改革,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績效監管。進一步規范經濟責任審計,提高審計質量。籌備召開*市教育審計工作會議。
48.進一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結合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力度,重點推進教育公共政策、教育公共財政和群眾關注的熱點信息的公開。繼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信息公開工作,優化政府教育行政門戶網站建設。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提高行政效率,繼續規范教育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完善突發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努力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的能力。改進和加強對教育公共管理薄弱環節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對教育事業的公共服務職能和行政監管職能。
十、堅持統籌協調,推進其他各項重點工作深入開展
49.實施本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一步理順市、區縣校安工程工作機制,各區縣在排查鑒定的基礎上,落實三年規劃、年度計劃的制定工作。組織有關技術專家根據*市中小學校舍現狀和特點,制定加固技術方案、指導文件,加強校安工程檔案管理工作。建立各區縣校安工程視頻采編專業技術隊伍,強化校安工程各階段視頻資料采集工作。按照市、區縣簽訂的責任書,落實責任機制,開展專項檢查和日常督查,確保校安工程工作進度、施工安全、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