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稅服務行業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營改增” 服務行業 稅負影響
“營改增”的推行,會對服務行業會計核算、納稅管理以及財務報表等造成較大影響,企業必須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對服務行業“營改增”的稅務影響進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營改增相關研究
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的兩個主要稅種,“營改增”,顧名思義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就是說某些原來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現在改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與增值稅在稅收征收上雖然存在較大區別,但也存在交叉和重復征稅的情況,因為營業稅主要是對生產單位的毛收入進行征稅,對于產品生產的每一道生產環節都需要繳納營業稅,比較容易出現重復征稅的情況。但是增值稅只需要對服務或產品增值的部分進行征稅,能夠較好地避免重復征稅的情況,所以這也是我國“營改增”政策推行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推動經濟發展。
二、營改增對服務行業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后,對于服務行業來說,稅負能否得到減輕主要取決于進行稅額的抵扣。“營改增”實施前,服務行業應繳納的營業稅率為5%,而“營改增”實施后改為繳納增值稅,一般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6%,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值為應繳納稅額。所以,在“營改增”背景下,進項稅額能否完全抵扣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也就是說如果企業能夠將進項稅額完全抵扣,就會減輕企業的稅負,如果只能部分抵扣進項稅額,則會加重企業的稅負。因此,企業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以降低企業稅負,增加企業的利潤。
服務行業在“營改增”實施前,繳納的是營業稅,因此企業所購買的固定資產和原材料,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出來的都是含稅價格,而增值稅與營業稅不同,是一種價外稅,所以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的賬面價值都是不含稅價格,賬面價值會因此而減小,扣除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后,固定資產的凈值會明顯下降,而在負債總額不變的情況下,資產的結構會因此而發生變化,資產負債率提高影響企業的貸款。在供貨商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下,進項稅額無法進行抵扣,會增加企業的負債,從而增加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對企業的聲譽和運行造成一定影響。另外,固定資產是服務行業非常重要的資產,但是在實施“營改增”后,由于其賬面價值都是不含稅值,會使得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減少,固定資產折舊也會因此減少,“累計折舊”、“應交稅費”等科目都會發生改變。
三、營改增背景下服務行業的應對措施
綜上,筆者對營改增為服務行業帶來的諸多挑戰進行了分析,為促進服務行業更好地發展,企業應加大管理力度,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有關對策。
(一)提高財務風險防范力度
企業既應該明確營改增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好處,又需要關注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想要避免違規制度核算導致財務風險現象出現,就必須對財會人員予以業務操作相關培訓,這樣他們就可以依據新稅收制度里面的要求開展財務業務核算工作,構建明確并且操作性非常強的財務制度,提高財務操作流程所具有的規范性,高效開展財務審計工作,從而確保新財務業務操作均符合規定。此外,企業全部納稅籌劃均應該與現行稅法里面的規定一致,防止出現違規避稅行為。
(二)對稅收籌劃管理進行完善
改革具體稅務體制后,我國企業需要面對不同營改增方案,結合企業實際納稅性質以及主體情況實施相應的對策,部分企業在從新的政策里面嘗到利益甜頭后,還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有效應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發展壓力,這是由于營改曾嚴格要求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所以,我國企業必須正確應對同時適應營改增相關政策,對納稅籌劃管理予以足夠的重視,盡量在具體實踐環節不斷優化并且完善該項管理工作,應該讓納稅主體通過流通環節合理轉移自己的稅負,特別是在確定合作供應商的過程中,必須保障財務管理程序相對完善,可以開出整套的有效增值稅發票等,這樣企業就可以在對營改增優惠政策進行充分利用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客源。
(三)加強票據管理
票據管理是服務行業稅務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實行“營改增”以前,服務行業的票據主要是根據營業收入的到賬情況開具營業稅發票,而“營改增”后,改為了開具增值稅發票,由于發票種類的變化,服務行業對發票的管理方式也應發生相應的改變。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是增值稅發票的兩種主要形式,普通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額,而專用發票可以抵扣,因此服務行業應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降低企業稅負,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采購人員在進行機器設備或原材料采購時,由于只有一般納稅人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所以采購人員應注意考慮供應商是否為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會使得企業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從而使得企業稅負增加,增加企業的成本費用,所以采購時應盡可能選擇一般納稅人,降低稅負。
(四)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
財會人員是企業稅務管理的主體,財會人員的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服務行業稅務管理的質量。尤其是在“營改增”背景下,財會人員素質的提高顯得更加重要。在推行“營改增”的過程中,大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需要專業的稅務人員進行處理,所以企業應注重財會隊伍建設,增加優秀財會人員,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和專業素養,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支出。“營改增”的推行,也使企業面臨進項稅額不能充分抵扣以及增值稅發票相關的法律風險,這都需要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來避免這些問題,從而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
(五)推進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營改增”是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需要,而且是經過科學調查研究后所推出的稅收政策,“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我國服務行業的稅務管理都有著較大影響。為使財稅管理部門能夠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的實行情況,收到稅負改變的反饋信息,就必須加強服務行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使各種信息能夠通過軟件或網絡及時準確地傳遞,從而推動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四、結束語
“營改增”的推行,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稅收制度完善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在營改增背景下,服務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所以服務行業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營改增”的優勢,未雨綢繆,做好“營改增”的各項準備,分析營改增實施后對我國服務行業管理帶來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必須依據市場經濟發展情況與產業升級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改善自身財務管理效果,對營改增政策給所在企業造成的各種影響進行充分研究。依據政策優化企業納稅管理相關工作,進一步優化財務管理制度,準確判斷社會發展形勢,緊隨社會潮流,合理調整自身經營理念與發展策略,促進我國服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忠超.淺析“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稅負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3
[2]田志偉,胡怡建.“營改增”對各行業稅負影響的動態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財經論叢,2013
[3]任智英.試析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稅負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5
點評:
把握行業趨勢,鞏固企業服務市場地位。目前,市場上對此次收購事件褒貶不一:正面觀點認為收購后雙方的業務得到有效互補,可進一步提升雙方在職場領域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反面觀點則主要集中在收購溢價過高以及對LinkedIn未來發展的擔心等方面。但我們認為,作為一家科技巨頭公司的重要布局,此次事件是企業級服務市場的催化劑,它反應了微軟對行業的重視以及對行業趨勢的判斷:正如微軟CEO Satya Nadella所說,本次交易是全球領先的職場云與全球領先的職場網絡的結合,通過對LinkedIn的收購,微軟旨在加固其在企業級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
打通職場網絡,優化企業服務能力。通過此次收購,我們發現企業級服務市場的行業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業務層面,通過打通企業云平臺與職場人士之間的網絡連接,為企業服務引入社交元素,更好地幫助職場人士獲取動態信息,協助企業拓展銷售模式以及加深企業對員工的認知、優化企業運行效率等;2)技術層面,結合企業云平臺的數據與職場社交數據,補強數據庫數據來源,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信息流和廣告投放的精準性。
重點關注
科技巨頭在企業服務領域的強勢布局體現著其對行業的重視,也從側面反映了行業的發展前景。我們看好符合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現狀并憑借各自稟賦積極布局的相關上市公司,建議重點關注:
豐東股份(002530.SZ):公司通過收購方欣科技,切入企業納稅服務行業。方欣科技專注于財稅服務領域18年,并作為核心供應商承建了國家金稅三期工程的納稅服務系統。依托金稅三期工程,公司憑借財稅云服務平臺承載財稅申報等服務,為企業用戶提供多種財稅增值服務。
*ST明膠(000606.SZ):公司通過收購神州易橋,進軍企業級財稅SaaS服務領域。神州易橋的核心產品為財稅大管家,基于財稅大管家公司可為企業用戶提供包括財務管理、財稅申報在內的企業財稅綜合解決方案及技術開發服務。
北信源(300352.SZ):公司深耕終端安全多年,在政府、軍工、金融、能源等行業擁有眾多客戶。2015年9月,通過收購中軟華泰100%股權,切入服務器安全市場。基于現已覆蓋的5000多萬臺終端產品,公司可獲取海量的數據信息,在大數據分析的技術支持下,為客戶提供內網安全服務。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稅收政策;增值稅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8-0047-04
1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
1.1增加值
“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實現“十一五”末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即由2005年的40.5%提高到43.5%。根據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預期目標恰好完成(如表1所示)。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之后,服務業增速超過GDP增速,僅2008年略低于GDP增速,服務業整體發展形勢良好,對我國GDP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拉動作用。然而,世界服務業最主要的增長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大都在一半左右,到80年代末,相當部分發達國家這一比重達到了2/3。而進入21世紀,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比重基本上都達到了2/3的程度。對比可見,中國服務業的增加值還有待提升,產業結構亦有待優化。
1.2就業
“十一五”規劃《綱要》目標提出,實現“十一五”末期服務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從表2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距“十一五”所制定的服務業就業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但服務業就業人員增速始終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潛力巨大。雖然從服務業占總就業的比重來看,服務業已成為吸納新增勞動力的主力軍,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顯著差距。“根據WDI數據,北美國家的服務業就業比重最高,例如美國和加拿大平均分別達到75%和74%;歐洲國家以法國和英國最高,分別達到74%和73%;亞洲國家則以日本和韓國最高,分別為64%和62%。”[2]由此可見,中國服務業還處在發展不足階段,解決就業的能力有待提高。
1.3貢獻率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志。根據產業結構變化規律,在產業結構處于初級階段,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在產業結構處于中級階段,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在產業結構進入高級階段,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于第一、第二產業。但從表3的三次產業貢獻率,即三次產業貢獻率=各產業增加值的增量GDP的增量,我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都落后于第二產業。數據表明我國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2稅收政策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影響
國家綜合運用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貿易政策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服務業政策體系,努力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其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提高其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下面主要分析稅收政策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2.1服務業整體稅負過重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全國稅收產業分布情況分析,與服務業產業稅收比重上升的趨勢相反,第一、第二產業稅收比重整體呈現遞減趨勢,如表4所示。從2004—2009年全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提供的稅收比重與三次產業增加值之比計算出服務業的創稅能力,同時也反映出服務業稅負越來越重,如下圖所示。從2007年起,服務業產業稅收比重與產業增加值比重之比呈上升趨勢,而第二產業則呈下降趨勢,服務業在2008年甚至超過第二產業。
從表5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來,第一、二產業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幾乎逐年遞減,而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卻逐年升高,因此,2009年增值稅轉型后,服務業稅收負擔偏重的情況更加突出。
2.2稅收不公對服務業的影響
2.2.1服務業與其他產業間的稅收不公
(1)稅種設計造成產業間稅收不公。“我國增值稅范圍窄,制造業和服務業在抵扣上存在明顯不公。制造業固定資產可抵扣,服務業技術支出不可抵扣,影響了生產企業對服務業的投入,形成生產業稅負較高。”[3]我國增值稅實行憑專用發票抵扣進行稅額的制度,對于服務業購入服務的生產企業來說,由于得不到專用發票,這部分服務不能獲得增值稅抵扣,影響了生產企業對服務的投入,制約發展。我國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在勞務方面只包括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一些現代服務業,如物流業及交通運輸業等一般是按收入全額繳納營業稅。
消費型增值稅有利于將出口產品中所含的所有增值稅退凈,而生產型增值稅無法做到。由于服務產業資本有機構成逐漸提高,貨物成本中長期資本投入的費用所占比重大,原材料等費用所占比例小,如果能扣除長期資本費用中所包含的稅金,就能提高出口產品價格優勢。
(2)重復課稅導致產業間稅負不公。營業稅作為服務業主體稅種,對服務業影響大,1994年增值稅改革很好地解決了產品重復征稅和出口退稅問題,對制造業作用明顯,但對營業稅改革力度不大,因而對服務業作用不大,表現為:服務業每發生一次對外交易,都要征收一次營業稅,重復情況嚴重。如在房地產取得環節,對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征收耕地占用稅;在房地產交易流轉環節設有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而針對房地產交易征收的契稅在理論上既同產權轉讓征收印花稅重疊,又同房地產轉讓征收營業稅重復;在房地產保有環節,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征收城市房地產稅,對國內企業和個人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2.2.2服務業內部產業間的稅收不公
(1)稅收政策缺乏系統取向,許多現代服務行業存在政策空白,導致服務業不同行業間稅收不公。例如,近年我國金融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而稅收貢獻卻仍處在較低水平,甚至存在稅收空白。在證券二級市場上,金融債券、企業債券等金融產品也具有能通過轉讓而增值獲利的交易工具的性質,但這些金融產品的交易并不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此外,由于新興服務業的出現,現行營業稅制無法涵蓋現代服務業的全部,尤其是新興行業和新型經濟現象,會展業、物流業、教育服務業、物業管理業、信息服務業等不在營業稅的覆蓋范圍之內,再比如信托行業稅收征管辦法至今仍未出臺。導致服務業不同經營者之間稅收不公。[4]
(2)稅種、稅率設計導致現代服務行業間稅收不公。我國流轉稅采取增值稅和營業稅平行征收的辦法,服務業中增值稅征收范圍窄、營業稅征收范圍寬。在現代服務業中,除商貿服務業征收增值稅外,大部分行業征收營業稅,其他行業如交通運輸業、物流業、房地產業、電訊業等均按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營業稅計稅依據是營業收入全額,其稅收負擔比征收增值稅的生產行業重。
一些市場經濟的支撐行業稅負偏重,而一些仍然屬于奢侈的行業稅負偏輕。目前,作為服務業的洗頭洗面、高級美容美發(理發)、洗浴桑拿(沐浴)、豪華酒樓(餐飲)等,其服務內容、服務對象和盈利水平已不同于傳統的理發、沐浴、餐飲等,都屬于高消費的休閑。“無論從引導消費角度,還是從組織收入角度,對這些高檔次的服務繼續執行5%~20%的比例稅率,顯得偏低。[5]”
2.3稅收優惠政策對服務業的影響
稅收優惠有別于其他稅收政策,從一般意義上說,稅收優惠是政府為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在法定基準納稅義務的基礎上,對一部分負有納稅義務的組織與個人免除或減少一部分稅收。從政策目標看,稅收優惠可作如下分類:一是以經濟發展為目標的稅收優惠;二是以社會發展為目標的稅收優惠;三是以政治、軍事、外交等其他領域發展為目標的稅收優惠。因此,稅收優惠對于發揮稅收調節作用,促進產業、行業結構調整十分重要。
2.3.1稅收優惠的政策目標對服務業的影響
清晰的稅收優惠政策目標首先要明確劃分優惠項目與不優惠項目,形成此消彼長的政策導向。中國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具有普遍優惠的特點,沒有將優惠項目與不優惠項目清晰地區別,沒有形成此消彼長的政策導向。
在多個政策目標同時存在并具有交叉關系時,清晰的稅收優惠政策目標要求排出不同政策目標的先后順序。否則,在多個政策目標同時發生作用時,就會出現某一政策不給予優惠而其他政策給予優惠的狀況。中國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具有產業結構、區域經濟、技術進步和利用外商投資、擴大出口的多項目標,經常出現根據某一政策不給予稅收優惠而根據其他政策卻給予稅收優惠的現象。例如,按照產業政策的要求,第二產業特別是其中的加工工業稅收優惠最少。但是,根據技術進步、利用外資和擴大出口的要求,第二產業特別是其中的加工工業卻享受較多的稅收優惠。
2.3.2稅收優惠政策傾斜角度不同對服務業內部均衡發展的影響
我國稅收優惠現代服務業中傾向于能源、交通、郵電等壟斷企業,例如,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電力建設基金、養路費等政府性的基金和收費,可以免征營業稅和所得稅;從事能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外資投資企業,經營期十年以上的,可以從開始獲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稅等。然而,對于軟件開發、產品技術研發和工藝設計、信息服務、創意產業等科技含量高、輻射廣的現代服務業的稅收優惠不足,或者說傾斜度不夠。在我國,政府壟斷著金融保險、郵電通訊等現代服務業的主要行業,在稅收優惠政策上也逐漸形成了對這些行業的傾斜政策。從而造成行業間、企業間、地區間競爭機會不均等,擴大了行業差距,也逐漸使得服務業本身的產業結構趨向不合理。
2.3.3稅收優惠的成本—收益分析的缺失對服務業的影響
我國實行稅收優惠多年,尚未建立稅收優惠分析和評估機制來檢驗政策真正實施效果,致使監督管理缺位,稅收優惠效應無法保障,甚至被用作避稅逃稅的途徑。
稅收優惠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政府支出。要提高稅收優惠的效率,必須對稅收優惠進行成本—收益分析。中國現階段沒有稅收優惠的成本—收益分析。在設置稅收優惠項目時,從來不考慮稅收優惠的有效性及效應大小,更不考慮稅收優惠的成本構成與成本大小。其結果,一些憑借主觀意向設置的稅收優惠,很可能在實踐中只有成本,沒有任何收益,給國家的經濟利益造成重大損失。
3我國現代服務業稅收政策改進
3.1稅種改革
3.1.1改革增值稅
為解決增值稅征收范圍過窄所導致的增值稅鏈條中斷、重復征稅等問題,國際經驗如歐洲國家的做法是將征收范圍擴大到所有服務業,實行全范圍的增值稅,即取消現代服務業中征收的營業稅。誠然,這種做法的確有利于減輕服務業稅負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稅負公平,但是,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一個現實問題,在許多服務行業,準確檢測增值額有非常復雜的信息需求,如果此問題無法解決,即便將增值稅范圍擴大,也會引發新的諸如逃稅或征管成本過高等問題。因此,我國不能馬上全面擴大服務業增值稅征稅范圍,而應優先將問題最為突出的交通運輸業與物流業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在循序漸進逐步尋找解決辦法,最終實現增值稅全面改革。
3.1.2調整營業稅
針對目前服務業中無法納入增值稅范圍的行業,在征收營業稅時,補充原來無法覆蓋的稅目,對原有的劃分不合理的稅目重新歸類和細化。此外,在盡可能創造公平營業稅政策環境的前提下,根據政策目標調整稅率,鼓勵或限制部分行業,如降低金融業營業稅率,公平稅負,使名義稅負和實際稅負相一致。
3.2稅收優惠
3.2.1確定服務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目標和重點
服務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確定,應當重點明確、層次清晰,目標不宜過多,目標的限定性應更為直接有效。對一般目標應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則,避免稅收歧視,對特殊目標應盡量縮小納稅人的適用范圍。例如在界定稅收優惠范圍的基礎上,科學確定各項稅收優惠的先后順序,把技術進步作為稅收優惠第一目標,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稅收優惠的第二目標,把利用外商投資作為稅收優惠的第三目標。政策重點應放在有利于服務業總體規模的增長、服務業促進就業增加、服務業結構優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服務業競爭力增強方面。
此外,要完善對自主創新、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利用等方面的稅收政策優惠,盡快完善和細化支持服務業發展財稅政策的配套政策。
3.2.2建立稅收支出制度,對優惠政策進行分析、評價
要逐步加強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管理和評估,關鍵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稅收優惠分析、評價制度,綜合評價稅收優惠執行、效果、成本等方面。通過對服務業稅收優惠的分析和評價,可以為優惠政策的取舍、改革方向的選擇以及監督的實施提供基本的評判依據。借鑒國際稅收優惠管理經驗,為能夠使稅收優惠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可以建立稅式支出預算管理制度,“結合目前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可優先選擇重點優惠項目進行分析與評價,并不斷深入,逐漸形成系統完善實用的稅收優惠評價體系[7]”。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Z].〔2011〕58號.
[2]周振華.現代經濟增長中的服務業:國際經驗與政策意義[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3]高麗麗.現代服務業稅收政策研究[J].天津經濟,2010(8).
[4]黃海梅.對現代服務業財稅政策的探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5]夏杰長,李小熱.我國服務業與稅收的互動關系[J].稅務研究,2007(8).
1、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主要是將部分行業原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征增值稅。增值稅是對實現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對服務業等大部分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從現代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試行并逐漸的推廣開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小型企業的影響最大。
2、營改增的重要意義
營業稅改增值稅減輕了企業的稅務負擔,有利于小型企業的發展。首先,試點之前,對服務行業收取營業稅,是對營業額全額收稅,沉重的稅賦使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缺乏投資能力,不利于企業的在生產。一些新興的服務行業發展薄弱,如果沒有政策的優惠和扶持很難發展。營業稅改成增值稅,能使企業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生產方式。其次,在試點前,進行出口是不會退稅的。這樣出口的貨物競爭力就較低。對出口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阻礙作用。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國家的稅務制度與國際接軌。這樣就便于在國際市場上站住腳,有利于出口行業的發展,同時對企業的多元化發展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1、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
企業的固定資產對企業意義重大,企業資產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而固定資產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固定資產結構的變化,會引起企業整體資產結構的變化,同時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發生變化。營改增后,固定資產的原值入賬金額減少,相應的積累折舊也減少,資產余額會發生改變。長期看,企業資產負債總額會因利潤和資產規模的增加而變大。
2、影響企業利潤表
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的固定資產的原值和折舊額減少,營業收入總額會因不含營業稅而減少。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率要低于營業稅率,因此營業稅及附加科目金額要減少。兩個金額差相比較,最終結果是企業的利潤增加了。應該是降低了企業納稅的費用,等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給企業創造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從而提升企業的合作、經營實力。
3、影響企業現金流量表
企業現金流量主要指企業的籌資、投資、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量。營改增后的現金流量變化表現為:首先,在籌資活動中,企業短期的融資現金量增加,但是長期看,融資的階段性特征及其利息會導致企業現金流量的減少,從而影響企業的負載率。企業的現金流量反映的是企業短期資金流量,直接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企業的現金鏈和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成正比,和資產負債率成反比。其次,在投資活動中,有的企業為了發展,必須購買相關的設備、儀器等。因為增值稅有可抵扣性,所以從現金流量上看,會使先進流量減少。再次,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的成本下降,營業稅稅額相應減少,因此現金流量相應降低。
4、影響稅務負擔
營業稅中常見的弊端是對一個應征稅額重復征稅,必然造成企業稅負嚴重,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營改增有利于解決此類問題。營改增還有利于健全我國的稅務制度。例如在建筑服務行業中,計稅依據是經營王秀波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150020的全部業務的營業收入,不能夠扣除相關的費用,同時試驗檢測行業中進行試驗的檢測,需要引進先進的儀器以及軟件的投資。在硬軟件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這部分在營業稅的情況下是無法抵扣的。在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試驗檢測行業自身的硬軟件的更新的成本費用是不包含在計稅范圍內的,減輕了企業的稅務負擔。營改增試點以來,大多數企業收益,但是部分企業卻沒有獲得改革收益,要想使稅收改革真正的發揮實效,必須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利用好營改增,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營改增形勢下,完善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
1、利用改稅契機,加強納稅籌劃
小規模納稅人在營改增后,可以將5%的營業稅率降為3%;但是一般納稅人,必須結合自己的經營實際,研究新稅政的規定,制訂最佳的財務方案,從而開發出更多的業務和銷路,抓住商機。首先,增值稅對流通環節進行征稅,一般納稅人可利用挖掘客戶資源轉移稅負,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常見的是商品流通中,客戶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后,可以抵扣增值稅,減少稅收費用,降低企業成本。一般納稅人就可以利用營改增的進項稅額抵扣爭取更多的客戶,提高經濟效益。其次,營改增中有些特殊條款,如一些試點行業經過有關機構批準,可以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當業務的稅負超過3%時,可以獲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優惠,因此開展這類業務有較大的利潤開發空間。
2、改進企業賬務處理流程
企業的賬務處理,必須根據營改增的相關政策要求進行,要對企業情況嚴格區分,完善財務處理流程。改變稅務籌劃,正確計算和申報納稅,不偷稅漏稅,要維護企業的正當權益。有的企業在很多地區建立了分公司,應該科學規范公司業務項目,對相關機構和業務進行整合,獲得更多稅收方面的政策支持。財務人員要對增值稅熟練掌握和計算,有關部門要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和清繳情況作出明確規定。
3、嚴格篩選合作伙伴
加強供應商的管理“營改增”之后,由于企業可以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進項稅額,企業應更加重視對供應商的選擇,對供應商的選擇可以上升到戰略問題上。對供應商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是否能夠防范企業經營風險,也要考慮是否給本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4、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其管理水平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營改增形勢下財務管理水平的完善需要財務管理人員的操作和掌控。要注重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財務會計專業能力,加強財稅方面的知識學習,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服務大局的意識。財務部門主管要率先垂范,增強自身基本功,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考核與指導,做好營改增試點條件下的財務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管理風險,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和規范的財務信息資源和管理的保障。
關鍵詞 地勘企業 “營改增” 體會
一、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的必然性
“營改增”改革主要是指以前需繳納營業稅的企業改為需繳納增值稅,由于增值稅繳納只需要針對企業增值額進行征稅,其不需用對其他相關過程中已經征過稅的部分再進行納稅,所以,我國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相關行業中全面實施“營改增”納稅改革。該納稅改革首先以上海市作為試點,逐漸向全國范圍展開。自“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其有效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加快了中小企業組織結構模式的轉變。
自2013年以來,我國各地區交通運輸業和部分服務業開始全面實施,其后,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將工程勘察、勘探服務行業也納入到了部分現代服務業行列之中,這也成為了地勘企業“營改增”實施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已成必然,其實施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快地勘企業經濟轉型,推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營改增”稅制改革全面不但給地勘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納稅風險,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稅務政策推廣,地勘企業應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做好應對措施,進而確保地勘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與良性發展。
二、地勘企業“營改增”產生的影響
(一)“營改增”的積極影響
從稅負角度來看,“營改增”稅務政策的全面實施加大了地勘企業的稅負負擔,而從地勘行業長遠發展來看,“營改增”稅務政策實施能夠有效加強和規范地勘企業內部管理,并在實施過程中,地勘企業能夠逐漸將“營改增”產生的壓力轉變為動力,這給地勘企業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國之所以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其主要是由于“營改增”能夠有效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增強企業分工合作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提升地勘企業市場整體化規范意識,調整地勘企業經濟管理結構,進而增強地勘企業核心競爭實力。同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還能夠通過合理避稅來減輕企業稅務負擔,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實現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一方面,在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之前,企業所購買的材料和辦公用品都采用零星采購的方式,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這些材料和辦公用品的采購可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來實施稅額抵扣,因此,一些地勘企業將零星采購轉變為了到正規商店去進行采購。這使得地勘企業的進項稅抵扣額大幅度提升,從而有效刺激了企業經濟生產方式的轉變,實施產業整個經營模式升級,加快了地勘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另一方面,為了取得更多的進項稅額來降低地勘企業稅負,一些地勘企業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和分包商來作為其合作伙伴,并能夠向小規模納稅人索取其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保障了國家的稅收收入,避免了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同時,一般納稅人能夠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實現進項稅額抵扣,進而提升了一般納稅人在市場行業中的競爭實力。
(三)對各業務板塊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有效起到了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從根本減輕了企業的稅負負擔。由于地勘行為與其他相關行業存在明顯區別,其地勘企業普遍具有地域分布廣、管理層多以及經營種類多樣化等特點,也由于其特點使得其擁有多種不同的業務板塊和內容,比如地質勘探行業、地質勘查延伸行業、地勘加工制造行業以及地勘賓館旅游服務行業等。其中,對地勘加工制造行業而言,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稅務政策后,對其影響并不是很大,其行業都是按照17%的稅率來進行增值稅繳納的,但考慮到地勘加工制造行業可從“營改增”實施后擴大的行業中取得更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增加了其進項抵扣稅額,所以總的來說在實施“營改增”后對地勘加工制造行業增值稅負起到了降低的作用;對地勘賓館旅游服務行業而言,其繳納的增值稅稅率同原行業營業稅稅率相同仍然是5%,所以地勘賓館旅游服務受到“營改增”的影響極小;對地質勘查延伸行業而言,其已被國家稅務總局納入到現代服務行業范疇之中,其主要是以建筑工程施工為主;對地勘企業和地質勘查企業而言,其企業經營業務都受到“營改增”政策影響,稅務籌劃在該政策實施條件下將出現較大的變化。
三、地勘企業“營改增”應對措施
(一)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管理
地勘企業被納入“營改增”稅收政策范圍內后,其應當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管理。地勘企業要實現增值稅額抵扣,應當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加大對施工材料采購和加油等發票的取得管理。當前,我國加油站都具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然而各加油站專用發票數量都受到國家稅務總局的控制與管理,其開具要求和手續相對較為復雜,地勘企業不但要向加油站提供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明等材料,同時還要汽油使用完才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地勘企業應統一以企業名義辦理加油卡母卡,其后將加油金額分配到各子卡中,這樣便可直接通過母卡來進行加油卡充值后,其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不但規范了專用發票的取得管理,同時還簡化了管理環節。與此同時,地勘企業還應統一采取大宗物資采購,從而便于取得更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進項稅額。
(二)明確新老項目適用稅率及管理
隨著全國各行業“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地勘企業也被劃分至該稅改范圍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改增值稅相關政策指出,地勘企業施工項目合同簽訂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其稅率仍然按照3%進行簡易征收,而合同注明開工日期在2016年5月1日后的項目,其視為新項目按照“營改增”后的11%進行征收。這就使得,當前地勘企業應全面加強勘探施工項目管理,并根據國家稅務局規定來判斷和明確該勘探項目應選用的稅率和會計處理方法,避免納稅重復或少繳稅現象的發生。
(三)規范會計科目設置與會計核算
由于地勘企業實行了“營改增”稅收政策,這就使得其相關會計處理也同樣發生了轉變。地勘企業應當根據“營改增”后所能夠涉及的相關業務來增設相關增值稅會計科目,其后根據地勘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情況來設置相關賬戶,進而規范會計科目設置和實現會計核算與納稅申報對接。除此之外,地勘企業還應當對稅制改革后的稅負變化情況進行比較與分析,嚴格依據國家制定并頒布的相關“營改增”稅法規定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只有地勘企業嚴把抵扣稅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和規避“營改增”稅收政策改革給地勘企業會計核算所帶來的相關財務風險。
四、結語
自國家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以來,其給地勘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不但加大了地勘企業的稅收壓力,同時也更好的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從而減輕企業稅負負擔。地勘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析“營改增”稅制改革能夠給自身帶來的影響,規范企業財務管理,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合作,為“營改增”稅務政策實施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推進地勘企業持續經營與發展提供幫助。
(作者單位為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
參考文獻
摘 要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自2012年對上海的交通運輸業及部分現代化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至今,“營改增”應用已有一年多,本文對“營改增”的創新、效應及其實施對策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以便于今后擴大試點行業及地域,做到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
關鍵詞 營改增 創新 效應 實施對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自2012年1月1日在我國試點地區實行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化服務業等行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制度。經過1年多的實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我國其他各大中型城市也在積極申請“營改增”試點,本文就“營改增”的創新、效應及其實施對策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現分析如下。
一、“營改增”的稅制改革
在我國的現行稅制結構中,兩個較為重要的流轉稅稅種是增值稅與營業稅。我國實行的稅務種類在2009之前主要是生產型增值稅,即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的稅款不能抵扣,這就造成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存在。后我國全面改革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其特點是部分固定資產可以進行抵扣,自消費型增值稅法的實施以來,我國累計減少了8000多億元的稅收,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稅收方面的負擔。然而稅法明確規定了不能進行抵扣的項目,這就造成了重復征稅的問題未能得到徹底消除解決。隨著商品與服務行業的越來越高的融合度,對商品和服務共同進行增值稅征收是大勢所趨,且較為常見。“營改增”能有效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發展轉型,既是體現國際慣例的一項重大的改革舉措,是結構性減稅的重要內容,又是我國稅制改革得以深化的必然選擇。自2012年實行“營改增”稅制改革以來,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的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及6%兩檔低稅率,取得了積極成效。為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2013年8月營改增在全國范圍 “1+7”個行業中實施,“1”指的是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管道運輸服務;而“7”指的是部分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制作播映發行服務。
二、“營改增”產生的效應
自設立“營改增”試點以來,吸引了許多跨國公司落戶中國,尤其是上海,設立跨國公司營運總部的業務量大幅度增加。跨國公司的選址能對所在城市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對城市的發展具有較重要的意義。這種現象的發生,將有效促進產業的結構調整,消除重復征稅的弊端,廣受企業好評。我國根據各城市的經濟發展特點可考慮增加更多的“營改增”的行業試點,則大大凸顯了“營改增”的“虹吸效應”。另外其波及效應具有更重大的意義,其系統的動態變化,使政府越來越意識到其帶來的極大經濟效益,各城市都在積極爭取試點的范圍擴展。這次稅制改革為深化產業分工、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營造了良好的稅收環境,對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三、“營改增”產生的影響
自“營改增”在上海試點實施以來,各項政策措施總體運營狀況良好,使小規模的納稅人的增值稅有所降低,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因進項稅額抵扣范圍的擴大而有所降低,占試點企業的約70%的小規模的納稅人,由原來的5%營業稅調降到3%的稅率征收,下降了將近40%左右,有效為企業降低了稅負,給小規模納稅人增加了生存機會。這就表明了該稅制減輕了大部分納稅人的稅負,對試點行業及企業有制造更大的試點空間,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及技術的快速進步,并對商品的出口能力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制造型企業及服務制造混合型企業,其本身有進項稅額,企業每月的進項稅額可抵扣“營改增”中的增值稅額,這就降低了企業的稅負。而對于服務型企業來說,其特點是人力資源在整個企業中所占比例較大,企業主要經濟來源就是服務收入,該類型的企業會由于“營改增”沒有進項稅額而導致稅負明顯增加。另有報告顯示,自“營改增”稅制實施以來,物流企業方面尤其是交通運輸業的物流企業的稅負明顯增加。交通運輸服務的稅率是按11%、物流輔助服務行業是按6%稅率進行征收增值稅的,加上物流企業最基本的服務就是貨物運輸服務,實際抵扣項目較少,故導致企業實際稅負大幅度升高。
四、推進“營改增”的對策
4.1 完善政策體系 首先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基本國情制定“營改增”政策體系,對“營改增”試點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對于部分行業,要明確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應納稅的義務、稅率及征收率、應繳納的稅額計算及征收管理等;明確試點區域及非試點區域、試點納稅人及非試點納稅人的政策銜接問題;充分考慮各行業特點進行增值稅改革具體實施補充,確保“營改增”的目標的實現。
4.2 實現“營改增”試點和全面鋪開的有效銜接 “營改增”試點這種模式導致經濟收支不平衡是在所難免的,其涉及的生產、經營的鏈條較多,其周圍的非試點地區不可避免的會處于稅負劣勢,增值稅在非試點的公平性難以表現出來。故為使稅負公平化,應考慮“營改增”的全面鋪開,逐步擴大試點在各行業的范圍,待時機成熟就面向全國開展。
4.3 建立健全財政扶持資金的管理機制 在“營改增”稅制實行中,對于那些產生稅負增加情況的企業,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企業需要政府扶持時要向政府提交申請,這就設計到申請的操作流程、條件及相關手續的辦理,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實則需要設立專門的資金撥付的有效管理機制。對于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的原因開展針對性的研究,確保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及有效性,根據試點行業具體情況給予政府資金扶持,制定申報、評估、核實、撥款及監督的系統化制度,真正落實結構性的減稅工作,從而使“營改增”試點稅制能夠穩步前進,為全國范圍內的稅制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章雁.“營改增”的創新、效應及其實施對策.新會計.2012,6(56):78-79.
[2]孫衛.“營改增”稅改對財稅的影響.當代經濟.2012,10(8):48-49.
[3]王文貴.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跟蹤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12,11(10):12-13.
關鍵詞:服務業;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一、鹽城市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及特點
(一)市場主體不斷擴大,就業能力明顯增強
2004年全市服務業法人單位7488家,2013年發展為25654家,增長242.6%,年均增長14.7%,比全部法人單位年均增速快4.3個百分點,比工業年均增速快8.7個百分點。
從就業情況看,2004年7488家法人企業吸納就業18.42萬人,到2013年25654家企業吸納人數達到了32.34萬人,增加13.92萬人,年均增長6.5%。比全部法人企業年均增速快0.9個百分點,比工業企業年均增速快1.2百分點。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要產業。
(二)經濟總量成倍增長,貢獻作用明顯提升
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為1350億元,比2004年增長380.4%,年均增速19.1%,比工業年均增速快2.3個百分點,比GDP快1.5個百分點。
從營業收入看,2013年全部服務業法人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64億元,比2004年增加1851億,增長360.4%,年均增長21.7%,比工業年均增速快1.3個百分點。
(三)新興行業發展迅速,結構優化明顯加快
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8.9%,比2004年提高6.7個百分點,年均遞增0.74個百分點,主體經濟地位逐步顯現。
從行業類別看,新興服務業、生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服務業新興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13億元,是2004年的7倍,年均增長24.1%,比傳統服務業年均增速快13.2個百分點。2013年生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43億元,是2004年的5.79倍,年均增長21.5%,比生活業年均增速快12.1個百分點。
從行業結構發展看,文化產業、科技服務業、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發展迅猛,2013年營業收入比2004年分別增長2450.3%、1994.2%、1284.6%、1286.9%和638.3%,年均增速分別達到43.3%、40.2%、33.9%、34.0%和24.9%。
從行業內部結構變化看: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科技服務業占全部服務業經濟總量的比重明顯提升,比重分別提升了11.0、3.9、2.4、1.5個百分點,而批發零售業、金融業、信息傳輸服務業、居民服務業所占比重下降較快,分別下降了8.3、6.1、2.3、2.2個百分點。
從增長貢獻率看,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列增長貢獻的前5位,年均增長貢獻率分別為29.7、24.4、13.3、12.2、12.2個百分點,5個行業累計增長貢獻率達到92.8%。
從稅金及附加看,2013年全部服務業法人企業實現64.5億元,是2004年的6.1倍,年均增長22.2%,其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貢獻作用列前5位,分別完成28.5億、18.3億、7.4億、5.1億、4.1億,5個行業累計占全部的比重達86.8%,稅收貢獻作用顯著。
(四)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職工薪酬明顯增長。
2013年全部服務業法人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928億元,是2004年4.1倍,年均增長17.1%,企業平均資產達到1920萬元,比2004年平均資產增加810萬元。
從職工薪酬看,2013年服務業法人企業薪酬總額達到113億,人均年報酬達到34930元,是2004年的2.78倍,年均增長12.1%。
二、我市服務業發展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前快后慢特征明顯
根據三次經濟普查數據,對2004-2008年(合稱Ⅰ階段)和2008-2013年(合稱Ⅱ階段)前后二個階段的主要經濟指標普查數據分析后發現,服務業發展呈明顯的前快后慢特征。單位數、從業人員、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工資總額,Ⅰ階段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0.8%、7.7%、40.4%、26.5%、22.9%,而Ⅱ階段只分別為9.6%、5.5%、19.2%、17.9%、16.4%,分別下滑了1.2、2.2、21.2、8.6、6.5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從2004年以來,盡管我市服務業占比提高了6.7個百分點,但與周邊及全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全省服務業占比到2013年提高了9.7個百分點,周邊的連云港、淮安、南通、泰州、揚州服務業占比均超過了40%,分別比我市高1.4、2.9、2.2、1.9、2.1個百分點。因此存在縱向比結構優化較好,橫向比明顯緩慢的現象。
(三)企業規模明顯偏小
2013年我市列入國家服務業規模企業為817家,占全省的5.4%,列第8位,但企業平均資產規模,平均營業收入,平均利潤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48.2%、49.6%、41.4%,平均水平分別列全省的第10位、第12位、第13位,這既與我市無特大服務業企業有關,也與發展不快有關。
(四)行業發展不平衡
2013年傳統服務行業經濟總量仍占全部服務業企業總量的69.5%,而信息傳輸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文化產業等反映服務業現代水平的行業占比為11.6%,僅比2004年上升了3.3個百分點。同期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占比提高了11個百分點。而金融業的發展相對于其他行業滯后,貢獻作用下降較大,比2004年下降了6.4個百分點。
三、對策建議
(一)放寬市場準入。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范的服務業準入制度,堅決執行非禁即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并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凡是對本地資本開放的領域,都要向外地資本開放。民辦非營利性機構享受與同行業公辦機構同等待遇。
(二)加快集聚區平臺建設。加強規劃布局,重點發展生產業集聚區,尤其是港口、物流、商務、金融等與工業、農業相配套的服務業平臺建設。在土地、金融、人才、財稅等資源要素上給予特殊政策重點支持,逐步形成集聚、擴散、帶動效應。
(三)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建議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由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現代服務業投資基金,重點發展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現代居民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態。建議出臺鼓勵企業進入“新三板”資本市場的扶持辦法,推動服務業企業上市和中小企業在“新三板”等場外市場掛牌工作,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要素資源,促進企業規范運作、做優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