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英語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小學英語;情感教育;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169-02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普及,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除了受到個人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理解等認知能力所影響,而且學習態度、動機、興趣和性格等情感因素也對其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應當做好情感交流的工作,實施情感教育,豐富小學生的情感生活,強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小學生情感理念、價值得到健康發展。筆者從情感教育的觀念形成入手,對如何在小學英語中實施情感教育提出了幾點思考。
1."情感教育"觀念的形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面臨的現實考驗也愈來愈嚴峻。要知道,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知識無止境,且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和積淀,這種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加尖銳。同時,人們對社會需求和教育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教育也更具目標性,需要不斷地提高知識水平,突破過去的知識型學習方式,以個性全面發展為目標參與教育活動。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并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發展是對教育實踐的具體要求,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小學英語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巧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感教育,對培養學生良好態度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
2.小學英語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1 烘托課堂內輕松的氛圍。由于小學生的教學與初高中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這樣就要求小學老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不能夠單一的對于小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也要對于課堂上的氛圍進行創造。小學正是學生培養興趣愛好的最佳時機,老師這時如果用一種詼諧幽默的語氣或者是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來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學生就會對于英語的課程產生興趣,從而進行更好的學習。同時在這過程當中,老師也要對于那此在課堂上過于拘泥或者是有著緊張情緒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老師在課堂上所進行使用的語言、手勢、動作這此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如果上述方式運用得當,就會對于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有很大裨益。
2.2 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要發動一切智慧,結合理論實踐,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使教育方法達到最優程度。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一切條件和方法,使用直觀教學的手段,充分地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引導和激發學生參與進來。可以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枯燥的、呆板的或抽象的學習內容,用一個有趣的、形象生動的情景展示出來,讓英語課堂真正"活"起來,全面調動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良好語言氛圍。當然,教學方法非常多樣,單純地重復一種方法,慢慢地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老師還應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展開教學,發動多種感官進行英語聽、讀和寫的實踐,比如,分組討論學習、組織各種表演活動或設置謎語等手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2.3 充分利用教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用實物、標本、圖片、模型、數字和其他直觀教具,條件允許的也可以用幻燈片、多媒體、電影等,以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一個英語單詞的發音、組成、意義,在學生的大腦里變得更為直觀,學生對學習內容記得也會更牢固。在教具演示過程中,演示物要放在全體學生可見的高度上及可見度強的光線下進行演示;演示物的展出時間要適時,展示聒噪,則影響學生的集中聽課,演示完畢要及時收藏好,避免學生精力分散;演示時要引導學生科學地觀察演示的對象,教師應注意實際操作上的精確性和教育性,教師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教師的語言教學相結合,教師的教具演示與語言教學的結合,要選擇與教學目的、教學條件相適應的最佳結合形式。
2.4 大膽運用游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廣泛使用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但游戲也是有規則的,游戲的參與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一方的勝出是以另一方的失敗為條件的。游戲教學就主要是運用競爭規則實現教學目的的。小學生生性好動,有愛表現的心理,游戲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機,釋放他們的潛力。游戲教學可以分為練習性游戲和考察性游戲兩種。練習性游戲具有開放性,主要在于鼓勵學生多開口練習。考察性游戲主要是針對于剛學過的知識進行測驗,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進度。除了游戲教學法之外,角色扮演、歌曲演唱、故事復述及其他一些輔助教學手段,也可以使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有趣,使教學方法多元化。
2.5 把文化教育融入教學之中。"學習外語不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因此,要有意識的結合語言教學向學生傳授所學語言國家的社會文化等國情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他們逐步具備文化比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養并得體地進行語言交際"。把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會使課堂更生動、更有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文化最能吸引孩子們,也最容易被孩子們理解。例如,對節假日的介紹,中英用語方面的差異等均會激起小學生非同尋常的好奇心,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魏美娟.做好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 教育革新. 2016(06)
[2] 張亦弛.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與對策[J]. 中華少年. 2016(25)
[3] 楊嫻.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之小組合作表演[J]. 中華少年. 2016(25)
關鍵詞:農村 教學資源 小學英語 教育
從教育研究上講,小學階段是人一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小學開設英語是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很多農村小學開設了英語課,但是就目前來看,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教學效果也不可喜,加強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的效果是當務之急和任重道遠的。
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如下:
師資力量嚴重缺乏
相對于城里英語教學,農村小學教學中英語教育起步較遲,導致近年來專業的英語教師寥寥無幾。師資是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面臨的最大問題。英語教師不但數量嚴重缺乏,而且文化素質也參差不齊。農村的英語教師大部分都是非專業性的,真正從師范院校畢業的寥寥無幾。因此,盡管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了,但是大多數英語教師崗位只能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1—
有語文教師兼任英語課的,有數學教師兼任英語課的,這部分教師往往是通過短期的培訓,再上崗的,做到“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培訓工作也常常是“虎頭蛇尾”及“雷聲大雨點小”。居于大多數英語教師未受過正規的英語新課程教學法的培訓,所以對英語教學規律及教法知之甚微,對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缺乏了應有的理論知識。有的教師上課時表現出重點不突出,目標不明確。教學時也只是把單詞、詞組、語言點、對話、課文等一項一項的掃過,對于學生來說就如同“水過鴨背”和“走馬觀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2、學校缺乏必要的英語教學資源配備
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普遍偏差,小學英語教學資源明顯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學設備、設施,現狀化的教學設備幾乎沒有,建有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的農村小學也只是占極少數。許多教師普遍借助母語來授課,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學資源的不足致使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形式單一化。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及開闊視野,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扼殺于萌芽狀態。
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未能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
學校領導對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視不夠,雖然課程表上也安排有了英語課,但大多數的農村小學沒有嚴格按照課程表上的課程去授課,有時是間歇性地上,有時就干脆不上,英語課往往被語文課或數學課代替了,導致小學英語教學形同虛設。農村小學的經費本來就緊張,連英語課都不上,更不用談學校把經費投入到英語課上了。如:大多數學校英語教學資源配備不足,就連最基本
—2—
的字母表、教學掛圖、教學卡片、教學磁帶、教師用書等等都沒有。在農村由于條件限制,多媒體教室更是“空中樓閣”了。這些因素都是英語教學上的“絆腳石”。
農村家長對小學英語的重視不足
在農村,因為人們的接觸面不廣,英語在社會生活中應用少,氛圍不足,沒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普遍家長認為小學里主要是語文和數學,自己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學好語文和數學就OK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學,學習英語就一點用處也沒有了,更不愿意花錢為孩子買錄音機、磁帶等學習用品,還有的家長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一竅不通,甚至不懂英語的重要性,無法為孩子在家中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缺少給孩子的鼓勵,更不用說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了,致使許多孩子學習英語沒有任何壓力,也沒有任何動力,更談不上讓孩子用心、用功去學習英語了。
農村小學生缺乏開口學英語
農村小學的生源主要來自于附近的一些自然村,與城里的孩子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農村小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往往會顯得較為膽小、害羞,不善言談,缺乏自信心,害怕說錯會被他人嘲笑或被老師批評,因而羞于開口說英語,“越不敢開口說,就越不會說;越不會說,就越不敢開口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同時,英語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分數或升學而展開,這樣的教學活動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和興趣的培養。
因此,要讓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能與語文、數學等其他科目那樣枝繁葉茂并一起開花結果,必須大力提高師資力量;不斷加強校領導及家長對小學英語教
—3—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師資格 職前職后培訓 教學評定
一、中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1. 概況
據不完全統計,到1999年為止,約有700萬小學生在校學習英語,每周平均3課時(梅德明,2004)。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秋季起,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從三年級開設小學英語課程的通知下發后,小學英語課程的開設,已成了21世紀初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隨著新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小學英語教學逐步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1 年起,全國各地小學開始陸續開設英語課,但各個城市,鄉村開設情況不同。總體來說,大城市比鄉村小學開始的早,課時多,師資強,設備完善。
以北京為例,1993 年起,北京市在城區和遠郊區縣中心小學的四年級開設了英語課。2001 年,北京市教委決定秋季開學后,崇文、石景山、大興、順義等區和燕山石化區的全部小學,東城、西城、朝陽、豐臺、門頭溝、懷柔等區、縣的部分小學,從一年級先行試點開設英語課,其他部分小學是在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2004 年 6 月,北京市教委又下發了《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試行)》。全市所有區縣小學一年級學生將從 2004 秋天新學期開始時,正式學習英語課程。《課程計劃》指出,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外語課,外國語學校和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設第二外語,外語課必修總課時在教育部要求的基礎上可適當增加。
國家關于開設小學英語教學的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四-六年級每周授課不可少于 120 分鐘。香港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和語言環境,小學英語課每周 7-9 節,每課時 35 分鐘,并且英語課和其他學科相容較好,孩子們在其他課上也能接觸英語。我們也認為,有條件的地區,小學可增加英語課,課時太少不利于語言的學習。現在北京市小學基本上從一年級開設英語課,每周 4 節課左右, 每課時45分鐘,一些條件好的學校每周還設有外教課。但農村小學因師資緊張,沒有英語教師承擔教學任務,英語開課年級很不統一,課時安排每周一兩次。英語教學進度不能正常完成。教學資源較貧乏,教學設備設施簡陋。同時,小學英語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不健全,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2.小學英語教材
小學英語教材是有關領導部門,組織專家和優秀教師編寫,經審批后出版使用,例如,小學英語教科書《新標準英語》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陳琳教授,英方專家 Printha Ellis 和編者 Naomi Simmons 以及英語教研員和特級教師等共同編寫,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委員會 2002 年審查通過而出版使用的。《新起點》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合作,中外專家以及英語教研和特級教師等共同編寫的小學英語教材。另外還有清華大學專家負責主編的一條龍英語教材。教材的多樣化帶來了新的觀念,那就是:教材是服務于教學的材料和工具。教師可根據本地本校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教的內容和方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從以上的實例可以看出,現行小學英語教材共同的特點是:教材由中外英語教育專家和了解小學的教研員及優秀教師共同探討,編寫,實用性較強。 2002 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主持“大中小學一條龍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100% 教師認為教材有利于說的能力。90% 認為教材語言素材真實、貼近生活。80% 認為能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82% 的小學生認為英語教材有趣(梅德明,2004)。Tomlinson (1998)提出好教材應該符合以下標準,即教材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發展孩子們的自信心,真實的語言,給孩子們發展語言的空間,考慮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情感因素,發展孩子的智力,美感,情感等挖掘孩子的語言潛能。以上調查證明,大多數現行小學英語教材與 Tomlinson 好教材的標準是基本吻合的。并且,教材的版式設計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各種教材有配套的教師手冊,活動手冊等,增強了教材的選擇性、拓展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3. 課堂教學
近兩年,筆者走訪北京中關村三小(萬泉分校)、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朝陽實驗小學、萬泉小學、育英小學、人大附小、北師大附小、清華附小和中關村一小等幾所學校,觀摩了他們的 10 幾堂英語課。
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這些小學的英語教師 50% 有本科學歷,50% 大專學歷。教師理解課程標準,有新的教學理念,有科研意識,這些學校每周或兩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示范課等教學活動。這幾所學校基本都有英語骨干教師,教師們常參加區教學科研和教師培訓等活動。有的學校有小學英語科研項目;有的學校有國外參觀,進修的機會。
筆者在觀摩他們的十幾堂英語課時發現,教師們注意創設英語語言環境,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并掌握語言。教師們發音比較標準,課堂用語較規范。萬泉小學的一位年輕教師的語音語調給筆者留下很深的影響。清華附小的一位老師堅持課前口語練習,效果較好。教師們對教法有一定的了解,課堂教學采用綜合式,情景法,任務性,全身反映法等。育新小學一位區級骨干教師,在低年級的英語課上全身反映法運用自如。教師們在注重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注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及初步交際能力的提高。這些學校都有多媒體教室,教學條件較好。例如朝陽實驗小學,普通的教室有多媒體教學設備,一位年輕教師的課件做得又漂亮又實用。筆者在訪談中了解到,朝陽實驗小學有計算機專業教師培訓各學科教師制作課件,而且校園網有制作課件的資源,用起來很方便。在十幾堂課中筆者看到,教師們對學生的態度都很親近,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樣化。比如人大附小一位老師把評價與語言點的學習結合起來。當學習內容是有關形狀的單詞時,教師用彩紙做了各種形狀,并把它們獎勵給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顏色和形狀,然后自己去拿。總之,筆者觀摩的這 10 幾節小學英語課從理念到教學方法都給人一種新的感覺。
二、問題與隱患
我國小學英語教育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但筆者認為,全面提高師資水平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小學外語課程的普遍開設使小學外語教師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此產生了教師的總體的外語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方面的質量問題,其具體表現為教師教學技能和手段落后,教學評價標準單一,科研態度滯后。
筆者在培訓職前和部分在職小學教師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對理論知識和科研必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有一些基本英語知識,技能,上課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就是好的英語教師。有些在校師范生和受培訓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和理論知識理解不深。例如,有些教師只片面注重學生的興趣,忽視了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的目的,結果大量的教具、音像圖片、實物使學生的情緒亢奮,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英語學習上。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英語教學流于形式,更談不上學生的學習意識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形成。在當今教育改革的形勢下,更多的人支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觀念,提倡任務性教學的教學模式。但有些教師忘了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任務體驗中掌握語言,使任務性教學成了無意義的純粹的活動。
與城市小學英語教師相比,農村,大城市的遠郊區縣的英語師資的質量問題更加嚴重。從英語能力來看,大部分英語老師達不到大專水平。從其他學科轉行教英語的現象嚴重。例如,上海外國語大學主持的“大中小學一條龍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小學英語教師中大專學歷的有 61%。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松美對延慶、昌平、順義等五個遠郊區縣的調查顯示,超過50%的英語教師是從中文、數學等非英語專業轉行而來;此調查另對 181 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筆試,結果顯示,近九成的英語老師,口語和聽力更差,課程理念也跟不上新課程改革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教師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急需提高。
三、思考與建議
1. 加強多渠道在職培訓,探索職前培養模式
目前我國在職教師培訓主要是由教育學院,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電視大學等承擔,職前的教師培訓主要是由師范大學,師范專科學校等承擔。
筆者認為在職培訓不應僅依賴于培訓單位的集中培訓,還應激發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 立足于校本研究, 定期組織教學科研活動,發揮組內備課、教研優勢,鼓勵各校教師互相聽課、評課,以有經驗教師帶新入職教師,發揮優秀教師的作用;區市優秀教師跨校介紹經驗,以骨干教師帶全體教師。區和市英語調研員和大學英語教師共同研究,實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也可以通過網絡讓與小學英語有關的各個部門參與小學英語教師培養。例如,香港朗文出版社給教師提供了小學英語教材 New Welcome to English 的 website,教師在使用該教材時如遇到各類問題,可以直接通過網絡與編者進行對話,為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保證牽線搭橋,同時也建立了教師終身學習的Blog平臺。
探索職前培養模式,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和規范化創造了條件。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師的職前教育主要靠師范大學的初等教育院系。如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從2001年起設英語方向本科專業,主要負責北京小學英語教師的職前教育。為了我們在校的本科生新入職時期可以較快地進入教師角色和今后的繼續發展,我們的培養方案主要分為如下幾個部分:大學基礎課,教師專業有關的知識和技能的課程,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課程,以及教學見習和實習。畢業前一年,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科研實踐活動一年。除了要加強校內的培養模式的探索,還應該加強與小學聯系,在實踐中探索適合國情的骨干英語教師的培養模式。
2. 嚴格教師資格鑒定
筆者認為保證小學英語師資的質量是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前提;嚴格小學英語教師資格考核又是小學英語師資質量的保證。這種考核要對上崗的英語教師從英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和教師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考試考核,并要有一定合理的標準。比如海淀區就規定小學在職英語教師必須通過口語考試綠色通道6級以上,新入職英語教師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或以上標準的考試,同時也要具有“綠色通道”六級或以上口語考試合格證書。這樣的規定保證了海淀區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質量,也使海淀區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走在北京市英語教育的前列。筆者也訪問過日本奈良和京都的六所公立小學,教師大部分是本科畢業,個別是研究生畢業。小學教師在大學期間需要經過教師資格考試,還得通過采用考試。國家公立小學教師的采用考試是由各省或市教育委員會負責進行,一般有教育基礎理論,教師專業知識,英語等三,四門筆試和實際教師技能考試。一般畢業后三,五年才能拿到國公立小學教師的采用資格證。
總之,對小學英語教師任職資格規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3. 完善針對學生的教學評定手段
我國教育改革改變了很多英語教師的傳統觀念,認為對學生的評定不能以簡單的期中和期末考試作為標準,而要多方面、多角度地進行動態的評定。因此,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喜歡使用形成性評定(formative assignment)和檔案袋評定(portfolio assignment)。但在使用過程中,有些老師簡單地把各種小測驗的成績當成形成性評定、把各種小測驗成績,階段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作業成績、小組活動成績和各種獎勵放到學生的檔案袋中,不加分析地加到一起,再算一個平均成績,認為這就是對學生一個學期的評定結果。實際上這是對形成性評定和檔案袋評定的誤解。
形成性評定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評定,“直接起到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與發展的作用。”(劉道義:2005:58)老師也能從中得到反饋,根據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以便有效教學,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檔案袋評定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定,它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歷程,即成長變化的過程。教師在決定使用檔案袋評定時一定要先確定檔案袋評定目的,內容,評定的方法和規則。
對一個階段的學習成績的評價可以用終結性評定,比如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低年級以口試和聽力為主,并通過觀察、與學生交流等方式對學生做出描述性評價。高年級以口試、聽力和筆試為主,可采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記成績,不用百分制。香港小學英語卷面百分制,通知家長的成績是等級制。北京很多小學也是這樣做的。
為了合理而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績,學期總成績評定指標應參考學生的語音、語調的掌握情況,學生課堂活動表現和合作能力的情況記載,學生口頭,筆頭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內容掌握情況記錄等。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另一方面也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我們的評定目的就是要鼓勵學生學英語,而不是緊緊根據測試成績給一個結論。
四、結論
盡管對是否在小學開設英語課有不同的看法, 但由于在小學開設英語課符合國際英語教育的潮流,因此,小學英語教育仍然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又為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帶來了小學英語教育的大膽改革與研究,從小學英語教材的多渠道開發到課堂教學手段和教法的多元化;從教師培訓模式和內容到教學評價手段與方法;從對系統理論的研究到實踐經驗反思都成為人們研究的焦點,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研究仍處在摸索中,缺乏系統的理論和實踐的經驗;城鄉小學英語教育的差別仍然較大;教師資格認定標準還不統一;職前、職后教師培訓課程開發與設置還不夠合理有效;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理論與實踐仍然脫節;新的教學評價方法和手段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嘗試。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資金上的投入,更需要對教育落后地區的扶持。
總之,中國的小學英語教育還需英語教育專家,教育學專家,以及一線教研員,小學英語教師共同努力,借鑒先進經驗摸索出適合我國國情小學英語教育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 Arthur Hughes. 2000.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Tomlinson. B.1998. Introduction in Tomlinson, B.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丁朝鵬,新課程評價的理念與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5. 郝建平,英語教學與評價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 2006(3) P64-65;
6. 林立,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年;
7. 劉道義,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5(10) P58-60;
8.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1(7) p36-38;
9. 束定芳、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0. 梅德明,大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1. 王薔,國際小學外語教學研究及其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05(1) p88;
教育部于2001年1月關于小學英語教育的政策,改變以往從初一學英語的傳統,要求小學生從3年級開始學英語,并且此政策于2002年秋在城市實施,于2001年秋在農村逐步實施。
此項政策實施至今,小學英語教育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變得非常火熱,各類小學英語輔導班和培訓機構也應運而生。我從一些小學生及家長的接觸中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在正式學英語前參加過諸如劍橋英語之類的培訓機構;在進入3年級的正式學英語之后,更是學校學習和校外輔導班兼顧。
針對目前小學學英語的熱潮,我有所思:國家政策提前學英語的時間,其理論根據是什么?有什么政策目標?較早學英語的優勢何在?學校為小學生提供的學習環境如何?現行小學英語教育的師資隊伍如何?現行的英語教學法,哪一種更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下面將對以上問題進行剖析。
二、關鍵期假設(年齡問題)
“關鍵期假設”最初是由Lenneberg提出的。此假說認為,語言學習存在一個確定的年限范圍,在此階段內,語言能夠自然而不費力氣地被習得,而超過此學習階段,習得就不可能達到完全的成功。Penfield和Roberts(1959)認為語言習得的最佳時期為前十年,因為在這段時間,大腦保持其彈性,這與Lenneberg(1967)提出的人的語言能力在青春期(10歲前)后便完成其大腦側向功能是相互支持的。
教育部要求學校從3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我認為教育部還是比較認同關鍵期假設的,認為英語還是開設得早一些比較好。從3年級開始學英語,國家有什么長遠目標?關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我十分認同RodEllis教授關于幾個亞洲國家開設小學英語教育分析:(1)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的語言,在貿易、國際關系等方面發揮這越來越來重要的作用;(2)培養學生的不同文化意識,了解異國文化;(3)提高英語水平,為將來的事業生涯打基礎。
與成人相比,學生從3年級開始學英語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其優勢有:(1)兒童模仿力強,因而有望習得純正的英語口音;(2)兒童記憶力強,大腦皮層具有彈性,因而在詞匯的吸收和擴充方面占很大優勢;(3)心理障礙少,不怕犯錯誤,因而在交際中能夠不斷糾正自己,使自己的交際能力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其劣勢為:(1)智力欠發達,認知能力不及成人,因而英語知識主要靠死記硬背;(2)學習動力及學習持久性較差,兒童時代是頑童時代,他們的學習動力需要激發,學習持久性需要保持。總而言之,兒童在語言習得方面比成年人有明顯的優勢,但其必要的前提是必須有良好的語言環境。
三、語言學習環境
語言學習環境從整體上可分為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根據我國教育的現狀,英語學習主要是在學校進行,我主要分析學校的英語學習環境。
根據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3-6年級英語課程,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共2-3個學時。但據我了解,由于師資短缺和地區間的不均衡,并不是每所小學都能達到此標準。
語言學習,強調自然習得環境的重要性。學校學習環境畢竟不同于二語自然習得環境:在班中學英語的小學生幾乎都是中國學生(一些外語類學校及國際學校除外),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他們更傾向于用母語進行交流;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英語教師也不可能用全英文授課;小學生除了聽老師講英語,接受語言輸入,練習英語,進行語言輸出外,接觸英語的時間很少,更不用說接觸標準的英語;英語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受母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負遷移對英語學習產生不利因素。
五、教學方法
上面提到師資隊伍很重要,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可以說是教好英語的硬條件,也可以說是教好英語的軟實力,但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活動要通過某種具體教學方法體現先出來。可以說,教學方法是傳承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載體或媒介。
小學英語教學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師采用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即綜合的教學路子。大家比較熟習的英語教學方法有語法翻譯法、情景法p視聽法、聽說法、直接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這些方法就可以適當采納。
但據我了解,有些學校在進行英語授課時,仍然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語法翻譯法。此方法在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在歐洲比較盛行。此方法強調讀寫的重要性,與當今強調說的重要性,強調交際的重要性相違背;此方法強調語言的準確性,與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是一個二語習得機制不斷進行假設,進而不斷進行修正此假設的過程不相符;并且在此教學方法中,母語是教學的媒介,這就使英語語言的輸入量進一步減少,缺乏二語習得的環境,對英語的學習很不利。我不是全盤否定語法翻譯法,它也有自身的優點,但此方法要根據教授對象、教學目標等進行恰當應用。
針對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等特點,英語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一種或幾種比較合適的教學方法。我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情景法、直接法、交際法及任務型教學法都是不錯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激發,教師適當運用情景教學法,如設置打電話、生日聚會等一些貼近現實生活的情景能夠激發學生說英語的熱情,增加求知欲。而當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會得到加強,學習興趣也會變得更加濃厚。
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適當運用直接法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在進行詞匯教學,尤其是教授實意詞詞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實物、圖掛、展示等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們把所學詞匯與實物聯系起來,印象更深刻,因而也更加容易記住該詞匯。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強,交際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需要培養能夠進行無障礙交流的學生,而非“啞巴英語”,因而交際教學變得很重要。交際教學強調教學活動應能夠推動真實的交際,能夠完成有意義的任務。這些都符合我們的教學目標,因此此種教學方法值得提倡。
任務型教學法也是目前比教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教學法通過設計任務型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此具體活動來學習語言,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型教學法在某些方面與交際教學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可以認為此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一種更具體的實現方法。
教學方法本無好壞之分,這要與實際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相聯系。適合特定的教學對象,能更有效地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就是好的教學法。
小學英語教育TPR方法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也被稱為直接式溝通教學法、完全生理反應理論等。將其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較強的參考意義。同時,TPR作為上世紀90年代新引進的教學方式,在中國的小學英語教育乃至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TPR 與小學生英語教育的契合
(一)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三年級開始,聽力在學習過程中占的比例約七成,而且會有明顯的同學圈。四年級同學的自我意識增加,在教育方法上灌輸教育的作用漸漸變弱。五六年級同學學習壓力增強,課業負擔變重,團體合作變得重要起來。現代的小學生心理需要可以歸結為:
1.對交往的需要。21世紀的小學生大多數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大部分都處在缺乏兒童伙伴、獨自玩耍的狀態。我們將來的人才要求會生存、會生活、會交往。而今天的生活狀態,對他們來說是十分殘酷的。但這些孩子們的內心卻很需要獲得小伙伴們的支持和友誼。
2.情感的需要。小學生對周圍的反應很敏感,他們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因此他們的情感需要更為強烈。在小學接觸第而語言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情感上的引路人,讓他們可以迅速地與陌生語種接軌。同時也需要情感上的傾訴者,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和心得。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對他們的說教是令人振奮、愉悅、有幫助、有關心感的,他們往往會積極地接受;反之就會消極地接受,影響人的活動。
3.求知的需要。小學生正處在對世界萬物都很好奇的階段,求知欲很強,他們渴求接觸、了解、學習各種知識。這種求知的需要,不僅包括我國文字記載的,將來也會涉獵到國外的很多領域,這就需要他們在年幼時就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4.對評價的需要。小學生的表現欲都是極強的。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特別是心理承受力弱,敏感的學生,要多肯定,盡可能地激發他們對這種語言的興趣。讓這種興趣成為他們學習動力的誘因,長期地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TPR的優勢
1.它能夠有效地、迅速地吸引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自覺的參加課堂活動;讓他們在生活情境中身臨其境的體驗英語。教師在TPR教學的重點不是很枯燥地告訴學生如何考高分,而是在于幫助學生學會用英語交流,能夠理解英語,這樣做有利于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心理,讓學生在一個不用害怕挫敗的環境中學習,而不是著眼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TPR教學方式所營造的這種氛圍是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見的,這樣可以巧妙地改善學生害怕做錯而畏手畏腳、不敢嘗試的狀況,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2.它能夠提供一個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各種生活情境的活動中、在循環反復的練習中學會英語。讓學生樹立一種“學以致用”的心理,而不僅僅是為了考高分。予學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真實的運用到所學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而生活中遇到問題,反而促使學生去探索、去求知。
3.協調學生的左、右腦。人類的預先功能分區是在大腦的左腦,而TPR教學模式卻是通過開發右腦進而開發左腦的一種方式,從而達成學生的左腦發展語言學習的成效。具體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左腦的聽覺來吸收信息,隨后再通過右腦的肢體動作將這些信息用表達出來。
4.教學形式主要以句子為教學單位。主要表現在運用指令性句子。一般都是簡短的以動詞為主的句子,如“Lingling,get up!”一些生活中的常用句子,如“what's the time?”“It's half past seven.”以及與課堂相關的對話,如“Sorry, I'm late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發出指令,進行聯系。整句學、整句用,重視語言內容和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對英語的快速理解和長時記憶,使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英語。
二、TPR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讓TPR在小學教育中發揮作用的理論基礎,是當人類通過大腦的聽覺功能所獲得的信息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自然而然地運用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學習英語更具目的性。根據心理活動決定生理活動的規律,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出他們學習英語的真正原因;進而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充分調動學生盡快掌握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英語課堂從來都不缺乏情景演練,新課改后,課堂教育讓學生之間的互動、協作更多,有效地增加了同學的熱情,讓學生自己要學、自己愿意學。
三、TPR不是萬能鑰匙,還需要其他的補充措施
全身反應教學法需要的是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因為學生在緊張、急躁的情緒中,對于學習英語來說是不利的,而在一個比較放松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效果最佳。而我們國家的教育模式還是比較傾向于嚴肅的教學氛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改變教師“有錯必糾”的傳統教學法。教師對待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錯誤生怕會影響到將來,尤其是初學者。其實,對于英語初學者來講,最重要的是教師的肯定,在肯定的基礎上加以訓練,從而減少出錯率。TPR教學法對待學生的錯誤則采取寬容的態度,只糾正一些較大的錯誤,在糾正時也注意方法,不使學生感到壓力。從而避免學生因為害怕出丑而只是機械跟讀,不敢大膽開口講。從而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心和創造空間,符合新課改的潮流,是我們今后發展的方向。
人類的語言功能大多分布在大腦的左側,而TPR是一種通過開發右腦來激發左腦的教育形式,在遇到比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很難用TPR來表述,教師在向學生解釋一些抽象事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有經驗的老師進行引導。
四、新形勢下TPR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展望
TPR與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出入,現在的家長大部分對小學的英語教育都處于想關心但是又有心無力的狀態,相對專業的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更是知之甚少。
面對遠程教育,我們所倡導的TPR就會有很大的限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很好地捕捉到同學們的理解進度,同學們不能面對面地感知對方的情緒和動態。但是,遠程教育(或者網絡教育)在將來的某些地區將用來彌補區域空間差異,所以TPR的推廣是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的。
TPR即將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教學層面上,同時對學生能力、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和價值觀等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也非常重要。總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各學科教師都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習并應用到教學工作中,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經濟的持續發展使我國逐步走向世界,我國的國際交流范圍不斷擴大,英語做出國際通用語言,從小培養孩子學習英語對我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關研究表明,孩子在小學期間開始進行外語的學習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因此,發展小學英語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一、小學生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教育與初高中教育存在本質區別,學生在小學期間由于年齡較小,對各項事務的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然而語言的學習中主要靠良好的記憶力,因此在小學開展英語教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機,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具有貪玩好動、自主學習能力差的缺點,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或其他語言的學習時要求老師與學生家長多進行溝通并且更多的監督,才能保證學習效率。小學期間學生是在形成自己個性的時期,在這個年齡階段發現自己喜歡什么,愛好什么的重要階段,英語在這短時間中老師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孩子后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觸動作用。
二、小學英語教育應該與現代教育相結合
1.現代教育的特點。幾年來我國科技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2010以后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國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質的改變,對我國各行業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科技發展的進步,我國科技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教育事業也隨之發生變化。現代科技的進步要求學校在教育中也提倡科技與教育結合,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教興國,其中主要體現在教學設備上,多媒體的運用,改善了教學環境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現代教育的主要特點則是“新”,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設備,新的教學環境,這也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到新的高度鋪下了平坦的道路。
2.現代小學生的特點。現代小學生生是幸福的一代,享受著現代科技的幸福,目前,我國小學入學的最小年齡為6歲,因此從年齡推斷我國小學生基本屬于00后一代,是信息化時代中的一代,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基本成熟后的一代。在信息化的大背景與優越的經濟條件下也形成了其獨特的特點。由于家庭的幸福,00后學生的通病為不能吃苦、好動、貪玩、叛逆期早,但同時現代小學生也更加的聰明,學習能力更強,在國際化環境下成長的他們,也更具備學習英語的環境,同時也能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等優點,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發揮出現代小學生的優勢,相信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學生也能成為國家的優秀后備人才。
3.小學英語教育應該與現代教育結合。近幾年來我國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之后也在不斷對教育進行改革,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進行創新,現代教育中更提倡素質文化教育的培養,小學生是孩子養成獨立個性的最佳時期,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心理年齡還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還在逐步形成,因此在小學教育中則更應該提倡素質文化教育,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英語教育對孩子的素質培養具有重要的存進作用,小學生在小學期間學習一門外語有助于拓寬孩子的視野,學習西方的優秀品質與先進的理念對我國走向世界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三、將英語教育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對策
將小學生英語教育與現代科技、教學理念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我國小學生英語教學水平與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我國走向世界舞臺有重要意義。在結合中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現代科技、環境并且與現代小學生的特點相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傳統的英語教育中主要對孩子進行更多的讀寫練習,課堂中缺乏趣味,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首先應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小學生與以前比較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嫻熟,因此在英語教育中應該多使用現代媒體技術,例如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觀看英語視頻,同時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對話,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的科技教學設備,利用學生的多媒體教室多對孩子進行聽力練習,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把握英語教學的實質是讓孩子掌握一門語言能進行交流,而不是向傳統教育主要注重孩子的寫與讀的能力,交流才是語言學習的重點,因此鼓勵孩子多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英語的魅力,之后應該多對孩子進行語法的學習,學習語言應該掌握語言的基本結構與法則,英語老師應該多對其進行語法的學習。在學生掌握了基本語法的基礎上盡量避免采用傳統形式讓小學生學習單詞,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對事物的好奇心強,讓學生多讀英語的簡單故事,在學習故事中的單詞的同時,讓學生明白故事的內涵,這樣也能提高小學生的思想。
四、結束語
關鍵詞:國際化 多元化 交際能力
Abstract: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international , the persifi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of young beginners ,in the face of that student wh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is the golden age of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shoud be bring up and keep on the interesting of learning English , grasping the opportunity to play up the atmosphere in English class, motivating the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full study materials about the book,make learning English is truly from a interactive tool to culture, firmly grasp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the main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and enhancing Students the level of spoken English skills, focus on "people-oriented",ensure students play the main role; establish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d be importance the feelings of the exchange,make English will be a real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to learning, as a genuine culture to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persificati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跟隨這世界發展的腳步,當下中國的發展已漸入國際軌道,而培養與其發展相接軌的人才則成為當前教育的目的--培養面向世界的人才,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要了解各國的語言和文化,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然培養面向世界,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英語要過關,英語--一種國際語言,一枚讓學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從娃娃抓起,則是培養面向世界人才的關鍵,根據兒童智能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抓住幼兒,小學低齡時聽說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在幼兒時就開始學習英語,在一年級時正式開設英語課,大力推廣“興趣,情景,活動”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則成為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趨勢。
一.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與保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閱讀大量教育著作后,我對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以下幾點看法。
1.1 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和手勢,抑揚頓挫,風趣幽默的語音語調,必定能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敢于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內驅力自然逐步增強。
1.2 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學習材料和內容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教師在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在使用教材前,教師要想辦法使教材中的情景新穎可信,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1.3 教材內容盡量與時代同步,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方式以交流互動為主
教材只是人類浩如煙海的知識的一種“樣本”并不是學習的唯一素材,迎著21世紀的曙光,我們進入了數字化信息時代。受到網絡等多種資源的沖擊后,教材的局限性就更加凸顯出來了,經過篩選的網上語言資源就成了教師經常使用的素材,并被廣泛應用于學習英語的課堂中,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聽說讀寫的英文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授課,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例如:我們在教"do you want to have a pet?" 這一內容時,我們就可以運用實物圖展示,課件輔助的教學法把方法,引導學上講出身邊的animal,并提出哪些動物可以作為”pet“被他們擁有,這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讓學生參加其中,使得課堂氣氛接近并融入日常生活,而課堂中營造的真實的語言環境和文化氛圍則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從的工具到文化:開創外語學習的新境界
真正的外語學習,應該是從工具到文化的互動過程,語言只有在相對應的文化氛圍中才能真正被激活,而文化也只有在積極的語言應變和交流中才能充滿魅力【1】尊重語言學習的規律,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多元化的,要給學生提供多種平臺。
2.1 使學生積極參與,口腦并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外語教學的重點不再是“老師該教什么”而應該是“老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口腦并用的條件”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其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2.2 為學生創造思維空間,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恰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因此我們應多為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并提出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例如,我們在教授“Ask the way”的內容時,應避開傳統的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講解式,而采用多媒體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現場情景,然后讓學生設想自己便是情景中的迷路者,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學生分小組自行討論“如何向他人問路”和“如何給他人指路”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后再有老師點評,在學會“Ask the way”的技能后,可以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非常積極,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還有的“Ask the bathroom.”,氣氛特別活躍。這樣一來,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并通過創造情境為其提供自主的思維空間,幫助他們跳出了被動灌輸的境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2.3 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
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了解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應用英語的自信心,也可以經常性地編輯英語學習園地或辦英語壁報,解決疑難問題、分析常見錯誤,開展學習課外材料、如舉行英文書寫競賽、朗誦比賽、單詞聽寫競賽、等智力比賽。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水平。
2.4 從工具到文化的互動過程
掌握源自于運用,作為一種交際語言,英語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交際工具,其工具的作用只是為讓彼此進行交流,然而只有單純機械的語言學習而不涉及其文化過程的學習終將是不完善的。例如:“ luck dog"如單單只是給學生講“luck"“是幸運,運氣,好運”的話,想必大部分的中國小學生都會將“luck dog"翻譯成“幸運的狗”“好運氣的狗”吧!而導致這樣后果的直接因素就是學生們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不了解,很顯然,犯這樣錯誤的直接原因就是“漢語言,漢文化”的負遷移,同一個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內涵,并會引起不同的聯想,在當下的中國社會里,“狗”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和狗有關的習語大多都含有貶義,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腿子”等。但在西方國家,“狗”則被認為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如"happy dog""luck dog"等【2】學習英語的過程,絕不僅僅是對單詞,語法,句型的簡單學習,而是從工具(語言)到文化(具體)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時,可適當的舉行一些英美文化,英美風情,以及中英文化差別的知識講座來使學生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
三.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
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這是共識,如何培養,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不過從近年來國內對第二外語的交際意愿與與日俱增的研究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要真正提高學習者的外語交際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用外語進行交際的愿望,換句話說,除了交際能力外,外語教學的么表還應該包括對交際意愿的培養.【3】
3.1 標準的.國際化的發音
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母語”來說,發音難免會有漢語的負遷移現象,而標準的國際化的發音則是我們開口說英語的第一步,那么就必須要求老師要有標準的發音,同時還應讓學生多聽看英語的原版影片.如:采用動畫電影,因為動畫電影畫面豐富,場景感人,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深受孩子們的歡迎,讓他們在觀看英文原版電影的基礎上,練習并模仿片中的標準發音,嘗試根據片中的場景與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配音,這樣不但滿足了孩子們愛看動畫片的要求,還為孩子們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標準地道的發音,是他們英語發音標準,口語的以提高.
3.2 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三心.六忌.九堅持
三心:
三心即樹信心,下決心,立恒心.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要給孩子足夠的信心,使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能學會母語,外語就沒什么可怕的.橫下一條心:"in for a penny in for a found"“不干則已 干則到底”,堅信"it's dogged as does it"“堅持就是勝利”
六忌:
1.忌難為情,別怕出錯,別怕被人笑話,“丑”盡甘來。
2.忌自卑心,相信你能說,你能行,相信你可以把英語說得像漢語一樣棒。"practice makes perfect"
3.忌完美癥,不要追求無誤,更不能追求完美,這些都是羞于開口,練習口語的最大敵人。
4.忌默譯法,不要時時借助漢語,不要時刻在自己的心里把想說的話想成漢語然后再用英語翻譯,有母語的干擾,英語是說不流利的。
5.忌挫敗感,不要因看不到進步而灰心,不要因一時的挫敗而放棄,語言的學習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要相信進步與投入成正比。
6.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語言的學習,重在練習,只有天天說英語,才能說好英語.
九堅持:
1.堅持仔細聽辯,這是口語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對語音的連讀.強讀.弱讀.吞音等都要聽清楚,這樣才能首先做到發音清楚并可以聽懂他人說話.
2.堅持認真模仿,要堅持模仿英美人的地道口音,只有模仿到位,口語才有保證.
3.堅持大聲朗讀,大聲朗讀有助于發音器官,改善語音語調,提高口語質量。
4.堅持豐富詞匯,只有掌握了足夠常見的口語詞匯,口語表達才能游刃有余。
5.堅持段篇背誦,背誦有助于豐富大腦中的“資料庫”有助于英語口語表達的布局謀篇。
6.堅持知識的積累,只有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和交際知識,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7.堅持使用英語思維,只有堅持使用英語思維方式考慮問題,才能做到在口語交際中反應靈敏。
8.堅持積極參與,要積極參與各種口語練習,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9.堅持大膽實踐,要大膽用英語交流,特別是若有機會和外國人交流,增加感受,獲得信心。
3.3以英語教育為核心,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程度和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由一定的觀念或核心內容支配其教學行為,對學生施加影響。而學生也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師的影響,并在行動上做出反應。因此,教師在面對當代小學英語教育問題上,要擺脫其應試性和啞巴式英語,不要跟學生施加“負壓力”。比如說“今天上課老師講的那些單詞我應該會默寫嗎?今天老師講的那些是重點,今天老師講的那些在考試中可能會考到?”等等。而應該給學生一種愉悅的心態去接受和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絕不是僅僅會寫幾個英語單詞,會做幾道語法題,英語是一種語言,而語言的作用就在于交流和溝通感情,所以學習一種語言,重在其運用的靈活性,因而在小學英語教育的課堂上,教師應當以英語基礎知識為教育核心,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只有學生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聽說能力,他們才有想要展示自己英語水平的欲望,這種欲望的強烈程度取決于起學生的英語基礎,影響與學生的交際意愿,成長與學生的持續練習。相信有了這些內因和外在動機的支配,其交際能力則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3.4將學生推到風口浪尖,真用,實戰,英語口語才會真正提高
語言學習是完全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語言學習是需要環境和氛圍的,想想我們學習自己的母語時,并沒有人去教我們怎樣問路,怎樣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怎樣.......但慢慢的,我們不是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嗎?不都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嗎?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學習漢語是的種種經歷與過程,不難得出結論:“學習一種語言,環境和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都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試想:“從他們一開始學習英語,我們便做到在英語課堂上絕不出現漢語”也許這樣的做法起初會讓老師覺得授課很難進行,因為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純英文的授課會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和理解,但是不用擔心,想想我們對漢語沒有“概念”時,我們不也無法理解它嗎?但不過是短短三四年的耳濡目染,我們便可以對其得心應手,因此,在小學生初學英語時,我們便采用純英授課,甚至可以將校園的標語全都換成英語的,相信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學生將不再會有那種“漢轉英”的轉換思維,相信用這種方法將學生推到風口浪尖,學生的英語將會脫口而出,交際能力就會得以真正的提高.
四.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感情交流.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么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初學者的創造力與稟賦。【4】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4.1 合作的師生關系
合作要求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學習的興趣。合作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過去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使學生樂于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
4.2 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尤為如此。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 ”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
4.3 融洽的師生關系
朱小蔓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基因學生喜愛這門課業得有利因素.
4.4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4.5 讓英語對學生有持久的吸引力
學生初學英語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象,我們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具體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進行目標激勵,分層互促。知識層次低的學生,做問答練習、轉換練習,對于他們的提問更要保護其積極性,簡單的問題要盡量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為他們能回答更難的問題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對于知識層次高的學生,,也不能輕視,否則會使他們盲目自大,進而喪失積極的思維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待這部分學生,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擴大難度和濃度,也可以在練習或檢測中增加信息量,讓他們不斷受到新的信息刺激。總之,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則有所獲.
2、關心鼓勵。
對學生關心,會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老師要不吝表揚和鼓勵,尤其對于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比如,我在班上實行平時成績計分制,鼓勵學困生平時多表現,多加分,增進了他們學習的動力。
總結:隨著“地球村”的來臨,作為一種國際語言的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就英語教師而言,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把外語教學的內涵發揮到極致 ,真正的做到從工具到文化的新境界,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其將英語的聽說能力發展到“第二母語”的水平,同時,教師在培養方式上應摒棄傳統的師生觀念,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重視師生的感情交流,給學生提供多種發展平臺,在教學工作中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表現,欣賞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的問題,接納學生的意見,寬容學生的錯誤,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根平 人民教育2008年20期
中國教育報刊社
2008年10 月18 日
【2】戴丹妮 我與英語有個誤會.中式英語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
【3】王初民 現代外語(季刊.第31卷 2008年第三期)
《現代外語》編輯部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