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
時間:2023-09-24 10:5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是會計學專業兩門并列的核心課程 ,二者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共同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在內容上難免有好多交叉重復,二者有其各自的角度和側重點,并且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和服務對象以及發展方向。本文旨在通過對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比較分析和研究,證明管理會計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一、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學的概念
財務管理學是以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以及其它相關學科為基礎的一門管理科學。管理會計則是屬于會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以及其它相關學科一樣,屬于會計學的基礎學科,雖然會計學從廣義上來說也是屬于管理科學的一部分,但是,會計學從更大程度上來說是一個信息系統。因此,管理會計也是一個信息系統,它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包括全部成本會計、責任會計在內的管理會計信息。
二、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具體比較
(一)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內容
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有著太多的內容重疊,不僅如此,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在內容上也有交叉和重疊。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在短期經營決策、存貨控制以及長期決策、資本預算等內容上是一致的。當然,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之間也有重復的內容,但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本文認為管理會計雖然和財務管理有著內容上的重疊,但是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能替代的。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共性
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處于不斷的發展階段,其理論和方法尚未形成科學的、嚴密的體系,故國內外專家對其定義不甚一致。但都能概括出:管理會計實際上是管理和會計的精巧結合,管理會計的目的是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管理工作,它通過對不同資產、對外投資、成本、收入、利潤及收益分配的管理來實現財務管理職能,也就是說,財務管理是主要涉及資金如何獲取、如何有效使用、如何回收與分配的管理工作。
從上述二者的定義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具有相同的管理屬性,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甚至是直接參與企業管理。
(三)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差別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理論體系都是在吸收相關學科的有關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二者發展至今,其不同點也逐漸明顯,最根本的區別是:管理會計是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系統,考慮的重點是資金如何高效地物化,還考慮物化后的資源在經營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進行配置。而且,管理的對象還包括人,它通過責任會計、業績評價與控制會計實現對人的成功管理;通過有效的激勵安排,達到人、崗位、財務的高效搭配,從而達到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的目的。而財務管理主要管理資金,考慮的重點是如何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如何提高資金運用的效能,關心資金的回收與收益的分配。財務管理是連接企業與外部環境的紐帶,它與金融市場的運行密切相關。成功的財務管理是在高度關心金融市場狀況及其動態趨勢這一前提下,考慮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從而為自身尋求寬松的資金運作空間,并達到企業價值或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的管理活動。
下面我們再詳細比較一下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差異,以說明管理會計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1.二者的本質不同
管理會計,就其本質而言,它是一個信息體統,它向企業內部管理當局提供管理信息。管理會計是會計學的主要基礎學科之一,會計學的本質是一個信息系統,它通過特定的方法,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各種信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等)進行鑒定、計量、分類、記錄、整理、匯總等方法,最終形成報告,向企業內部或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供其決策使用的財務或非財務信息。通過比較,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其本質上的差別。管理信息是為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作為財務管理進行管理活動的依據。
2.二者的目標不同
管理會計是適應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提供管理信息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最終目標,管理會計必須實現“向各級管理部門提供各種管理信息”這一基本目標。
3.二者對象不同
⑴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不同
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是包括資金運動在內的所有的經濟活動;而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企業的資金運動及財務關系。
⑵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服務對象不同
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是信息反饋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使管理者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財務管理本身就是一個管理層,是決策者。
⑶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的主體,可以是整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
的一個部門,一個車間,一個班組,甚至是一個個人都有可能,既可以是整個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也可以是只針對全過程中的某一個具體環節,均以不同的目標需要而定;而財務管理是以整個企業為核算主體,來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
⑷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所協調的關系也不同
管理會計需要協調企業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關系、人和物的關系、管理者預備管理者的關系等。而財務管理主要協調的是所有者、債權人及國家之間的關系。財務管理需要協調財務關系。即企業與投資者、受資者、債權人、債務人、政府部門、內部各單位及員工之間的關系。
4.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假設不同
管理會計假設,是會計人員對那些未經確切認識和無法正面論證的經濟事務和會計事項,根據客觀的正常情況和趨勢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斷和解釋,它對于架構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財務管理假設說明財務管理的發展基礎和產生原因,它是聯系財務管理的本質、目標、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論要素的中介。
5.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原則不同
長期以來,管理會計常常被誤解為高等數學方法和模型的簡單堆砌,因此根本不需要準則指導或者與財務會計共用一套準則體系。實際上,管理會計的綜合性及系統性決定了它必須有恰當的準則來規范,同時它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又決定了它不能全盤照搬財務會計準則,因此,對管理會計原則的討論就成為必要。財務管理原則是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是從財務管理實踐中概括出來的體現財務活動規律性的行為規范。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管理會計的原則、財務管理的原則中,除了貨幣時間價值原則和投資風險報酬原則基本相同外,其他原則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恰恰相反,比如,管理會計要求精確可靠,而財務管理則要求適度寬松。顯然,二者的研究對象以及目標各有差別,應遵循的原則自然會不相同。
6.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內容以及所運用的方法不同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在內容上雖有交叉,但是絕大部分還是不同的。現代管理會計包括預測決策會計、規劃控制會計和責任會計三項基本內容。而財務管理的重點起初是研究和分析公司的成立、證券的發行及公司合并等有關法律性事務,為企業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及利潤分配的管理服務。
在研究方法上,二者還是有明顯的差異的。主要表現在:管理會計主要運用成本-效益分析、預測分析、經營決策分析、預算編制、成本控制、責任會計以及業績評價控制等方法。而財務管理主要運用的是時間價值分析、風險價值分析、財務比率分析、資產日常管理及股利政策等方法。
7.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工作環境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著眼于企業生產的直接經營環境。而財務管理主要涉及并注意的是金融市場、國家宏觀調控等外部環境的變化。總體上來說,管理會計
主要涉及企業內部管理,一般不涉及外部環境,而財務管理的研究范圍不但涉及企業內部,而且更多的要涉及到外部環境諸方面。
8.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職能不同
管理會計的職能是計劃、評價、控制、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報告。向有關管理層匯報管理工作的進行情況和結果,是信息反饋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使管理者進行有效的控制。從目前看,管理會計提交報告的對象,不局限于企業內部和管理層,也向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適當的管理會計報告。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研究對象;資金運動;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是會計專業的兩門重要課程,但這兩門課內容重復嚴重,以至于一些學校把其中的一門砍掉,不予開設。這樣做雖然可以避免教學內容重復之弊端,但也使許多有用的知識無法進行教授。筆者認為:我們對這兩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及其關系的認識模糊不清甚至混亂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聯系——研究對象均為資金運動
從最早的管理會計專著之一,奎因斯坦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一書的書名上我們不難看出,奎因斯坦所指的管理會計是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另外的一門學科。其次,從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來看,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雖然學術界有各種表述,但都不可避免地與財務管理對象重合。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盡管各派觀點存在差異,均離不開資金二字。即管理會計的活動目標也離不開資金或價值。1999年第11期《財會月刊》發表了王曾清、樓勝亞《淺論管理會計的對象》一文,文中對管理會計研究對象的描述可以說頗具代表性:“由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質上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創造和實現的過程,而價值量是通過貨幣來表現的,因而在商品經濟社會里,必須同時運用實物的形式和商品的價值形式即貨幣形式來保證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資金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現金、原材料、產成品和固定資產等。它們雖然形式不同,但具有質的同一性,都代表了一種價值,可以用觀念的貨幣來統一表現。由于商品生產運動從價值形式來看就是價值運動,而價值量用貨幣來表現,價值運動也就表現為貨幣的運動。在貨幣轉化為資金的條件下,資金運動成了價值運動的表現形式”。“資金運動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完整地描述著價值系統靜態和動態的變化,從而更全面的反映著企業價值運動”。會計“作為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直接面向企業的資金運動,也即會計的對象是資金運動,因為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也是聯結作為法人的企業和企業內部、外部的紐帶。而管理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和財務會計同屬于一個系統,因而兩者的對象應是一致的,即管理會計的對象仍應是資金運動。”由此可見,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在研究對象上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造成兩門課程內容的大量重復。
二、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研究對象的區別——資金運動的不同層面
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都是資金,卻是資金運動的不同方面。財務管理區別于管理會計的顯著特征在于其主要是一種實體管理。日本學者宮匡章在《會計信息手冊》一書中這樣寫道:“財務是以資本為對象的實體活動,會計是以財務活動及其結果為對象的情況處理活動。會計的機能是組織情報,不處理資金籌集、供應與運動,僅在必要時反映其結果,這就是說財務是進行有關資金籌集、供應與運用的意向決定,會計是為這種意向決定提供情報的。”因此,財務管理內容應涉及財務制度制定,財務機構設置,財務人員安排,外部財務環境的適應,內部財務環境的協調及資金籌集、運用、分配等方面,并要具體組織財務預測、決策和財務控制等財務方法的實施。而管理會計只是為財務活動的組織及財務關系的處理提供相應的信息。如在投資籌資活動中,企業高層財務管理者根據企業內外部理財環境,確定企業長遠發展目標,并據以提出投資戰略,圍繞投資戰略,管理會計應廣泛搜集資料,進行預測、決策分析,為高層財務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當投資方案確定后,高層財務管理人員應按照決策方案制定籌資戰略,提出各種可能的籌資方案,管理會計人員則圍繞這些方案廣泛搜集資料,進行預測、決策分析,為籌資決策提供信息依據。并據以編制財務預算。財務管理人員負責安排預算的執行、協調,控制。
根據企業運用管理會計的目的,可將其視為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為財務管理提供價值信息,換言之,就是對企業資金管理活動提供信息。目前,管理會計的內容雖然較多,但最終均可歸到企業資金運動過程中。這樣的處理有利于確定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可使管理會計的其他理論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也有利于理順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關系。作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會計,應將籌資、投資、資金運用、資金耗費、資金收回及資金分配活動作為其研究對象,將預測分析、決策分析、控制分析和評價分析作為其主要環節,目前管理會計的內容在系統的分析整理后均可找到適當的歸屬。
三、財務分層理論為界定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如果更進一步分析的話,管理會計屬于經營者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在現代企業兩權分離的體制下,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是出資與受資經營的關系,這種關系實質上是一種財務關系,因為出資與受資經營本身都是一種財務行為。企業財務管理權必然要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分割,形成所有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所有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均需要相應的信息體系,會計的兩大分支正好可以分別側重于其特有的服務對象。財務會計,我們通常稱之為對外會計,即主要通過記賬、算賬,并定期編制報表的專門方法,提供企業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盡管財務會計也向企業管理當局傳輸財務信息,以便加強財務管理,但它的服務主要是外向的,側重于對企業外界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和個人進行報告。企業與所有者的財務關系作為現代企業的主要財務關系,所有者作為企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理應作為財務會計的主要服務對象。換言之,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而言,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所有者財務;而管理會計主要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它有關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對比、分析,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并幫助經營者作出各種經營決策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管理會計的服務主要是內向的,側重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而言,管理會計主要服務于經營者財務。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這樣構架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關系:即企業財務首先可分為出資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兩部分,財務會計作為出資者財務的信息系統,管理會計作為經營者財務的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概念的界定是管理會計研究的起點。目前對管理會計概念的界定,還沒有統一、權威的解釋。概念的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因此,嚴謹、科學的確定管理會計概念的內涵十分重要。根據邏輯學的知識,一個概念最常用的定義方式是由“種差”加“屬”構成。所謂“屬”就是被定義的事物的類別;所謂“種差”是指被定義的事物與其所在屬中其他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就管理會計來說,其內涵是與其構詞方式和邏輯緊密相關的。“管理會計”可以分解成“管理的會計”,準確的說就是“基于管理的會計”。據此,我們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管理會計的“屬”是會計,即管理會計是屬于“會計”這個大類別的。而“管理”則是其“種差”,這是管理會計區別于會計中其他同類分支的顯著特征。因此,確定管理會計的概念,關鍵是確定“管理”的含義。對管理會計來說,它是與企業情景相伴生的。這里的管理指的就是“企業管理”。那么何為“企業管理”,這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解釋。就知識經濟形態下說,企業管理的根本或者說核心就是“管人”。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把人管好了,物自然也就管好了。在知識經濟里,企業通過管理人及其行為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即企業管理就是對人價值創造活動的支持和控制。因此,管理會計的定義可以被界定為對企業組織中人的價值創造活動的支持與控制的會計。據此,我們可以說,只要是對組織中人的價值創造活動提供支持和控制的帶有會計特性的部分都屬于管理會計。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在傳統的思維邏輯里,會計理所當然地被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但是由于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滯后性,目前的管理會計內容零散不成體系,管理會計變得“無足輕重”。以致在很多時候,大家說的“會計”就是指“財務會計”。雖然如此,這并不能掩蓋管理會計本身應有的存在和其真實的內涵。我們要更好地發展和構建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就必須弄清楚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是什么。目前,大家比較統一的認識(說法)是財務會計主要是面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而管理會計主要是面向企業內部經營者。筆者認為,這種劃分標準客觀上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去理解和發展財務會計。由于財務會計被界定為面向外部利益相關者,所以財務會計需要采用公認、統一的會計準則。所以我們在財務會計研究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對會計準則的研究。但是管理會計則不需要遵循統一的會計準則,只要圍繞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意圖就可以進行會計處理,但是這種靈活性帶來了管理會計理論建構的困難,也客觀上造成管理會計的模糊不清。筆者認為,根據信息使用者的不同來區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非常錯誤的做法,也是極不科學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會計信息難道不是企業管理者需要的嗎?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了達到更好的管理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是全面的。通過統一的會計準則進行加工處理形成的信息,能夠較好地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但同時這些基于公認會計原則和準則加工形成的會計信息也是企業管理者重點需要的信息之一。也就是說,企業內部管理者所需求的信息包括基于政府的規定、市場的壓力等以會計準則為依據加工成的會計信息。據此,筆者認為,面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加工過程是財務會計,但是絕不能將其作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劃分的標準。以前之所以形成這個錯誤,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過去著重研究財務會計,而忽略了從管理會計角度完整思考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財務會計只是管理會計系統的附屬系統。會計被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只是一種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是由于過去我們太過于注重財務會計的研究所導致的。如果我們深入思考管理會計的內涵,這種劃分的錯誤就顯而易見了,管理會計概念發展的路徑可以很好地佐證這一點。1922年Quaitance撰寫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中首次提出“管理會計”的概念(馮巧根,2009),但對概念進行系統闡述的則是Wckinsey(1924),他在其《管理會計》一書中將管理會計確定為決策信息支持和控制。由此在20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初管理會計基本被認為由“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兩個部分組成。這一時期有兩個比較經典、且具有代表性的定義:一個是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在《基本會計理論》中認為:管理會計是指運用適當的技術和概念,對經濟主體的實際經濟數據和預計經濟數據進行處理,以幫助經營管理人員制定合理的經濟目標,并為該目標的實現而進行合理決策;一個是1982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在《現代管理會計》一書中對管理會計作了如下定義:管理會計是一種收集、分類、總結、分析和報告信息的系統,它有助于經營管理者進行決策和控制。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對管理會計認識的深入,管理會計定義逐漸擴展開來。1986年美國全美會計師協會管理會計實務委員會對管理會計所下的定義為“向經營管理者提供用于企業內部計劃、評價、控制以及確保企業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經濟管理責任的履行所需財務信息的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報、解釋和傳遞的過程。”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從技術上講管理會計其實涵蓋了財務會計。所以說,隨著人們對管理會計認識的逐漸深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關系就會更加清楚。基于以上分析,筆者總結認為財務會計系統只是管理會計系統的附屬系統。財務會計信息是基于企業內外部各利益相關者博弈之后的最大公約數的要求(財務會計準則)從管理會計系統中采集數據形成的規范的、統一格式的財務會計報告。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從字面上去理解是比較好區分的。但是由于過去對管理會計認識的模糊性,導致在《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交叉嚴重。管理會計的很多內容重復出現在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中(孟焰,2007)。就一般的大學教材來看,管理會計的內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態分析與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預測分析、經營決策分析、投資決策分析、全面預算、存貨管理、責任會計、戰略管理會計、作業成本管理與資源消耗會計、業績評價與激勵、環境管理會計等內容。財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貨幣時間價值、財務預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控制、企業價值評估等內容。顯而易見,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如果再除去屬于成本會計的內容,那么剩下沒有爭議完全屬于管理會計的內容就很少了。這也造成傳統管理會計可有可無的感覺。也正因為如此,大學的教學中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在逐漸下降。究其原因,不僅是我們對管理會計的重視不夠,更為重要的是管理會計迄今仍沒有一套完整的能夠解釋、指導并可以應用于管理會計實踐的理論框架(李玉周、聶巧明,2005),由此造成其他學科知識對管理會計的“擠占”。因此,明確“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是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區分,從構詞的方式和順序來看是比較好理解的。管理會計是管理的會計,而財務管理則是財務的管理。對于什么叫管理會計,本文在前文已經述及。所謂財務管理,即為財務的管理,詳細地說就是對金錢和物質等財產的事務進行的管理。因此,財務管理的內容就應該限定在金錢和物質籌集的管理、金錢和物質投資的管理、金錢和物質日常運營的管理、金錢和物質分配的管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的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分配的管理。筆者認為,這四項內容和與其緊密相關的基本原理與特殊業務專題屬于財務管理的范疇。除此之外的部分都不應該作為財務管理的內容。目前財務管理中與管理會計重合的內容,大部分都應該歸為管理會計的范疇。
四、管理會計學科內容
體系的范疇及其邏輯關系財務管理的范疇界定清楚了,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也就明晰了。但管理會計學科內容體系的范疇到底包括哪些?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這是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又一個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一)管理會計學科內容體系的范疇
我們說,“對組織中人的價值創造活動提供支持和控制的帶有會計特性的部分都屬于管理會計”。那么要確定管理會計學科內容體系的范疇,首先必須清楚認識“何為會計特性”,也就是何謂“會計”。說文解字里,“會”意為聚合在一起有益處;“計”意為核算、打算與謀劃。綜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為有意義的聚合在一起的核算或者謀劃。因此,何為會計特性,可以解析為兩個方面:第一,它具有統計核算或者具有統計謀劃與打算的特征;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意義。在為組織中人的價值創造活動提供支持和控制、符合這兩項特征的事項或者活動都屬于管理會計學科內容體系的范疇。依據時間秩序來分,人的價值創造活動分為人的價值創造活動之前、之中和之后。因此,我們可以將管理會計學科內容體系據此進行梳理。在人的價值創造活動之前的符合會計特性的支持和控制的內容主要是通過統計核算進行預測和謀劃,包括:預測分析、經營決策分析、全面預算、目標成本確定等;在人的價值創造活動之中的符合會計特性的支持和控制的內容主要是進行即時核算和控制,包括:人的行為(或產品)價值核算、成本核算、責任核算與控制、標準成本控制、存貨即時管理等;在人的價值創造活動之后的符合會計特征的支持和控制的內容主要就是進行事后整體結果的核算和控制,包括:業績核算、業績的評價與激勵。
(二)管理會計學科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
關鍵詞:醫院 管理會計 財務 探究
一、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的基本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約開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多年時間,管理會計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近二十多年來,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性競爭日益激烈,信息產品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高速進步,便企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全面質量管理、適時制、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會計方法的出現,大大強化了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成本計算的正確性。隨著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技術的發展,人們在成本管理會計中引入戰略管理思想,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功能擴展,從而形成戰略成本管理,至此傳統的管理會計也開始向戰略管理會計轉變。
二、管理會計在我國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及其現狀
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醫院財務管理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許多醫院對管理會計的內容和其對醫院財務管理的作用知之甚少。在我國正在推行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加強管理會計在我國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運用,對增強醫院的市場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降低醫院運行成本,促進我國醫院優質、高效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是醫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一種全新管理思路。重視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對提高我國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三、管理會計在我國醫院財務管理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現代會計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分,兩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在目的上,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了滿足醫院的內部管理需要;在內容上,管理會計既規劃未來又控制現在、評價過去,特別是規劃未來,即對經濟效益進行預測;在核算對象上,管理會計既可以把各個科室或責任中心作為核算對象,又可以把成本控制等管理環節作為核算對象;在核算方法上,管理會計既可以采用會計核算方法,也可以用數學、統計方法以及數理統計方法進行核算;在核算要求上,管理會計不需要數據的準確,計算出的數值只要能反映問題就可。總之,管理會計有別于財務會計,在醫院的財務管理中起著不同于財務會計的重要作用。
現代管理學認為,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醫院要為其發展制定短期經營決策和長期投資決策,管理會計中的決策會計則可以滿足醫院管理決策的需要。因為管理會計并不僅僅只為醫院財務管理提供信息,而還要對醫院財務部門所掌握的大量會計信息進行計量、加工,并通過一系列決策理論和方法的適當運用,對現實經濟技術條件下的不同備選方案的預期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后,提供決策咨詢意見,從而減少決策失誤。借助貨幣時間價值理論、凈現值、內含報酬率等方法,對醫療儀器設備購建與更新、產品開發、外資利用、技術引進等方面的可行性方案進行經濟評價。借助管理會計中的本、量、利關系分析,及變動成本計算法、盈虧平衡分析法、邊際貢獻法開展定量分析,以患者為中心,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實現對醫院經營活動的科學規劃和嚴格控制,充分合理利用各種技術設備,引進行為科學的激勵理論調動員工降低成本消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疾病診斷治愈率,不斷增加效益。
四、現階段我國醫院強化管理會計運用的意義
關鍵詞:管理會計 成本會計 財務管理
隨著企業經營管理規模逐步擴大,企業經濟管理體系逐步實現完善,企業經濟管理系統下對會計職能精細化分,明確會計管理職責,降低企業經濟管理風險,保障企業發展經濟效益,推進我國經濟平穩發展。
一、基礎概念概述
(一)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應用對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經濟換分管理的重要管理部分,管理會計的主要宗旨是提供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經濟運行循環體系。管理會計又稱為內部報告會計,能夠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準確的分析數據,是企業逐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經濟管理途徑。
(二)成本會計
成本會計是一種新型會計理論,成本會計是基于商品經濟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對企業產品濟生產、運輸、銷售中產生的成本進行評估預算。成本會計能夠對市場經濟靈活運行的規律進行把握,把握市場經營管理成本動向,實現經濟成本投資合理規劃,企業生產成本投資風險。
(三)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運行中與一切經營財務交易管理。即會計賬目整合后的一種綜合性經濟管理手段,包括企業財務賬目管理、利潤劃分管理等多重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從企業經濟管理的整體入手,注重把握企業經營管理的總體動向,形成系統的財務運行管理思路,為企業經濟運行管理提供科學的劃分依據。
二、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之間的關聯
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都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組成部分。三者之間積存在關聯,又存在差異。首先,管理會計主要針對企業中各個部門內部的經濟運行制定數據管理,注重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部分,管理內容和管理數據核算精細化程度相對較高;成本會計是從企業整體經濟運行管理入手,側任重與對企業生產成本投資的管理,其中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的成本管理部分,同時對企業投資風險進行評估預測;財務管理是對從企業財務管理的整體入手,在企業經濟支出、賬目核算數據的基礎上,將企業經濟管理實施系統劃分,注重分析和把握經濟投資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其次,管理會計的管理內容精確化程度較高,實施部分經濟投資方式設定中需要依據成本會計分析數據評估經濟投資方案,同時也需要依據財務管理的規劃發展趨向,確定企業各部分的生產運行方案。成本會計的制定受到企業財務管理整體經營管理和各部分設定的經濟管理目標影響,企業成本會計只有明確整體性規劃動向,才能夠對企業經濟投資風險合理評估。財務管理的實施是基于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多方面會計管理數據上開展的,是企業制定財務管理計劃,實施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劃分的重要依據,一旦企業某一會計管理的小部分出現數據管理問題,都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規劃的確定和實施。由此可見,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各司其職,企業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增加經濟收益,必須合理把握企業經濟管理中各個部分,實現企業經濟發展運行良性循環發展。
三、實現會計管理優化措施
(一)依據會計職能做好經濟核算與經濟支出控制
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部分。為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平穩增長,需要做好經濟核算與經濟支出控制。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進行經營資金管理控制是對部分內部經濟投資支出和匯入的數據實施科學核算,提高賬目數據管理的準確性,實現財務管理體系科學性分析。例如: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和管理部門將數據核算進行周清數據總結,將每個大數據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小部分,設定經濟核算支出管理目標,提高企業內部數據應用管理的準確性,充分發揮會計數據監督管理職能,做好企業經濟運行控制。
(二)實現會計管理三部分之間的層次性管理
實施會計管理三部分之間的層次性管理,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經濟平穩運行,逐步形成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的層次性劃分:管理會計應用內部管理數據為成本會計經濟提供成本運算依據,壓縮企業投資成本,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規劃管理數據。同時,企業依據財務管理制定的管理曾略,形成內部賬目投資目標。成本目標等子目標,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經濟管理體系。例如:某企業為了實現企業經濟細致化管理,實施企業經濟細致劃分,形成了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系統,降低企業經濟投資運行風險,促進企業發展。
(三)做好會計管理的經濟風險分析
為了實現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形成系統的會計管理體制。一方面,做好企業經濟數據應用管理的風險評估,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數據應用檢測管理體系,提高數據分析、引用的準確性。例如:某企業中對會計數據管理實施人工檢驗為主,計算機網絡系統檢驗為主的數據監測管理制度,保障該企業會計數據應用的準確性,降低企業財務投資運行的風險性;另一方面,形成配套的會計人員應用管理制度體系,設定不同層次的會計管理目標,明確企業內部管理責任,實現企業人力資源應用管理系統的逐步完善與創新應用。
四、結束語
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都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組成部分。分別從不同方面對企業經濟運行提供經濟保障,實現了企業經營經營管理水平和管理計劃能夠順利實施,挖掘潛在市場,為企業發展提供低風險經濟投資運行管理管理策略,推進國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朝曦.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交叉關系研究[J].財會研究,2015,(3)
[2]郭曉玲.對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學科內容交叉問題的探討[J].財會月刊,2015,(3)
[3]牛彥秀.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容交叉問題的探討[J].會計研究,2012,(6)
[4]楊忠智.試析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課程體系的整合[J].財會月刊,2013,(4)
關鍵詞:管理會計 成本會計 財務管理 整合
會計人才的培養與發展需要不斷推出優秀的會計教材,然而會計專業相關課程之間經常出現內容交叉、重復現象。其中,最為嚴 重的是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內容上的交叉與重復。我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中也把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合并起來形成一門《財務成本管理》科目。以上種種都給會計專業的學習帶來不便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對其內容體系設置現狀,內容交叉原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整合思路,以期促進教學內容合理分布,提高教學效率。
一、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容交叉的現狀
1.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其目的是用最少的企業資金為股東創造最大的財富,同時還需要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進行協調管理。財務管理以資金運動為主線,進行有關資金的預測、計劃、控制、分析、檢查,對資金運動進行組織、調節以及監督,以引導和調節資金的流向與流量。其課程教學內容歸納如下:①財務管理總論(包括財務管理概念、目標、原則、環境);②財務分析(即財務報表分析);③財務管理價值觀念(包括時間價值、風險與收益、證券估價);④資本成本;⑤長期籌資(包括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增長率與資金需求、股權籌資、債券籌資);⑥短期籌資(包括商業信用、短期銀行借款);⑦長期投資(即資本預算或項目投資);⑧流動資產管理(包括現金與有價證券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⑨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包括杠桿原理、資本結構理論、股利政策);⑩財務預算;{11}邏輯化財務管理專題。
2.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管理會計在實質上是利用財務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采用會計、統計和數學的方法進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并對實際執行結果進行評估與考核,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從而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其課程教學內容歸納如下:①管理會計概論(包括管理會計概念、形成與發展及其與財務會計的關系);②成本形態分析;③變動成本法;④本量利分析(含敏感性分析);⑤經營預測(包括銷售預測、成本預測、利潤預測、資金需要量預測);⑥經營決策(包括定價決策、生產決策、成本決策);⑦投資決策(包括資金時間價值、現金流量分析、評價指標與決策分析);⑧全面預算(含財務預算);⑨標準成本法;⑩責任會計(含責任中心業績考核);以及邏輯化存貨控制、邏輯化作業成本法、理論化財務分析、理論化戰略管理會計等內容。
3.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現代成本會計是成本會計與管理學的直接結合,它根據成本核算和其他資料,采用現代數學和數理統計的原理方法,建立起數量化的管理技術,用來幫助人們按照成本最優化的要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業生產經營實現最優化運轉,以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其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如下:①成本會計導論;②成本核算(含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③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工具(包括成本預測、決策、計劃)、預算控制(含財務預算)、定額成本控制、標準成本控制、存貨控制;④成本報表分析;⑤成本考核;⑥成本會計專題(含戰略成本會計)。三學科內容自成體系,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在沒有充分有效溝通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課程內容的完整性,一般不會減少或簡化各自的教學內容,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同一專業教學中出現教學內容的重復。
二、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容交叉的原因
1.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內容交叉的歷史原因在于成本會計的產生先于管理會計。20世紀初,受泰羅科學管理思想的影響,在會計領域出現了標準成本制度,幾乎同時又出現了預算控制制度,標志著管理會計的原始雛形的形成。二戰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成本會計內容不斷完善,出現了成本的預測和決策、責任成本的核算等,從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為基礎,重在管理的經營型成本會計。與此同時,管理會計也不斷與現代科學管理的最新成就相融合,成為一門以預測為基礎、以決策為重心、注重內部控制的綜合性邊緣學科。近年來,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引入企業,與其相適應的會計概念和方法也大有發展,這些方法的出現一方面表現為成本管理系統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標志著企業內部控制方法的變革,從而使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研究領域與內容更趨同一。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是密不可分的。
2.相同的研究對象導致了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交叉。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均以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為研究對象,其具體范疇涵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會計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內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導致的交叉重復無法避免。
3.理論工作者不斷拓展各自的研究領域,從而使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三科職能不斷擴大。目前成本會計已不再是單單為財務會計而進行的產品成本核算,它還包括成本的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核以及目標成本管理等。與此同時,管理會計理論工作者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為目的,也在不斷地擴展其研究領域,把觸角伸到成本會計的各個部分,造成了其內容與成本會計的重疊。另外財務管理以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為目的,其工作環節不僅包括財務的預測、決策、規劃,同時還包括財務的控制、分析及考評。顯然這三科的部分職能明顯一致,由此導致的教材內容重復在所難免。
三、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容整合的思路
1.保留管理會計課程,目前,高校采用的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這三門課程的教材在內容上的交叉、重復主要表現為,管理會計的很多內容與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重復。有學者主張將管理會計課程取消。我個人認為,仍應保留管理會計課程,不能簡單地將其取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單是財務會計已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要想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和有效地進行管理控制,就必須擁有實時性、前瞻性的管理會計信息。管理會計在西方企業組織中得到了更為廣泛地應用,世界上許多會計組織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會計的專門委員會,如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協會(IMA)、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CIMA)和加拿大注冊管理會計師協會(CMAs)等,CIMA甚至已經進入我國吸納人才。
2.三門課程重復內容的協調與劃分,筆者認為,成本核算可以作為成本會計課程內容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則可以放在管理會計中進行介紹;財務管理課程應以資金運動為主線,以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回收和分配為主要內容構建教材 體系;管理會計應以其職能(規劃和控制)為主線,以經營決策為核心構建教材體系。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可以將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重復內容有一個比較好的協調與劃分。具體如下:(1)成本會計作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基礎課程(也是財務管理的基礎課程),應以成本核算、成本報表、成本分析為主,其中成本核算應重點講述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并兼顧其他行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而有關成本管理的內容并入管理會計課程。其中,作業成本計算作為作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可以在管理會計中講。(2)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課程的一個重復點。管理會計課程可以從全面預算角度出發,圍繞全面預算(包括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調控、考評來展開,使學生對預算管理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3)投資管理是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課程的重要重復之處。筆者認為,財務管理課程應以證券投資為主,管理會計課程應以項目投資為主。由于管理會計課程先于財務管理課程學習,因此,二者的時間價值基礎,可以在管理會計中學習。(4)存貨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存貨資金的管理與運用,應將其列入財務管理課程,作為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歸屬于管理會計。(5)責任會計應屬于管理會計的特定內容,不必在財務管理課程中進行專門敘述。(6)標準成本制度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預算管理的必要手段,應歸屬于管理會計課程,不再納入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課程。(7)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屬于財務管理籌資的范疇,經營杠桿放在資本結構內容中加以講述,學生可以對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有一個全面認識,不必再在管理會計中予以闡釋。
參考文獻:
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其發展同我國整體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進程息息相關。管理會計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應當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從我國目前的實踐來看,盡管管理會計有一定的實踐基礎,社會各界對發展和運用管理會計的呼聲也極為迫切,但管理會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個獨立部門,其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隨著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擴大、辦學資金來源日趨多元化,高校財務管理的弊端逐漸顯現,管理會計作為現階段一項熱門改革,若被應用在高校財務管理之上,對其應用途徑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目前高校財務管理的缺陷
1.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所有者缺位
高等教育的投資者與所有者是國家,高校無須償還國家支持高校發展的大量資金,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對其進行撥款與宏觀調控,卻未對資金使用和投入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由于高校不以營利為目的,做到收支平衡就算達到了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因此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不必計算盈利、虧損和相關成本支出,缺乏成本管理意識,在資源優化與配置、優化資金支出結構、規劃資金使用方面沒有發揮最大的效能,也就是說,即便高校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也應將“績效最大化、可持續發展”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而不僅僅局限在收支平衡上。
2.高校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
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少系統的評價指標,二是缺少必要的財務分析。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體制不斷地與市場融合,高校的教學科研活動、辦學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等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高校的經濟活動呈多元化,這就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且對高校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決定了高校財務工作不僅要在核算上精益求精,更要注重財務工作的分析、預測與管理。盡管一些高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設定了特定的評價指標,但多數羅列簡單的加減法公式用以反映收入、支出、結余的關系,并未融合高校發展的規模效益等因素,也并未對財務數據的內在聯系進行深入研究,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的實質作用。
3.財務管理的分析環節重視不夠
高校財務管理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就是做好財務分析。目前,各高校的財務分析工作開展的差強人意。具體來說,目前高校會計的工作重點主要在賬表的填制、核算、報送上,對資金運動無法開展有效性分析,在預測與決策上更是空白,這往往導致面上的賬務處理很正確,但沒有多大的實踐應用,使財務管理失去了本身的管理效用。只有對高校一段時期的財務活動作出客觀的分析與評價,才能對未來的財務工作進行參考與指導。
4.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加強
高校財務管理若想達到效能最大化,必須通過對財務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剖析,查找當前資金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解決高校可持續發展與資金配置不相宜的問題,突破高校發展的瓶頸,促使財務工作良性循環。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高校的財務會計將財務工作重點放在日常核算和報表填報上,很少有高校能夠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瑣碎的財務工作中,且相關管理人員的財務思想停留在“收能抵支就好”的層面上,并沒有樹立起與時俱進的創新理念,再加上缺乏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這必然導致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難以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三、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1.理論意義
首先,本課題的研究將豐富和發展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方面的理論成果,為有關高校建立與社會相適應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提供指導和借鑒。其次,本課題將從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等角度來分析說明相關的問題,必將對高校財務管理提供全新的理論視角,且對相關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1)有助于加強高校的宏觀調控的能力
管理會計時刻處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因此,管理會計的應用所反映的信息更能接近高校未來發展狀況的事實,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通過尋找經營活動與管理會計分析結果的差距,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有利于高校管理層始終保持對未來經營活動的全盤考慮和規劃,保證高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高校的教育經費性質多樣,涉及教學、科研、后勤、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于項目周期長、資金數額較大的工程項目,實施管理會計機制可以確保目標建設的明確性以及工作進展的高效性,從而使財務管理在高校運營中具有更大的前瞻性。
(2)有助于高校可持續發展
管理會計作為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內部管理服務,重管理過程、結果對企業內部各方面人員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影響,按照企業經營目標而努力工作,起作企業向導功能,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高校經費的多樣化決定了財務管理中對支出項目的側重點各有不同,高校日常教學科研經費的建設目標一般以一年為單位,由于其目標建設期較短且業務性質不復雜,因此變動幅度不大,但對于在規劃期內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就需要研究其政策目標、運行機制、評價辦法,利用多系統來支撐其組織與控制,借助管理會計手段使高校局部規劃與整體目標相協調。
(3)有助于高校財務管理更加精細化
高校為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都邁出了堅實的改革步伐,試圖建立一種節約資源、科學高效、適合自身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科研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提上高校議事日程。高校內部業務錯綜復雜,資產、人事、后勤、教學、學生工作等各種業務交織在一起,各項工作和業務的開展都離不開經費的支持,對工作效果的評價時的財務管理水平已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績效評價體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校加快理順業務流程,細化財務管理,加大對資金流量、流向的監管力度,對各類資金使用效果進行科學評價,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途徑
1.完善管理會計制度使之與高校財務管理相適應
現階段,管理會計的理論是從企業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高校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有著很大的區別,若想將管理會計理論應用在高校財務管理范疇,那么就要針對高校的特點,進行深入的專門研究,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到不過分求全,不生搬硬套,廣泛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投資決策、本量利分析等管理會計理論,協調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點的、適合高校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
2.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構建財務管理評價體系
本量利分析法是管理會計理論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根據有關產品的產銷數量、銷售價格、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分析計量而確定企業目標利潤的一種方法,該種分析方法的關鍵是確定盈虧臨界點,可將高校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其中:直接費用中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即變動成本,比如:各院系等部門的辦公費、材料費等,反之則為固定成本,比如:教職工的工資、獎金、福利費等,間接費用可列入固定成本,包括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相關費用等。利用本量利分析確定基本數學模型,然后利用邊際貢獻法確定高校招生保本點,進而預測學校計劃年度的目標利潤,即事業結余。
3.推動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2014年1月29日的《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鮮明地提出“推進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建設”,正式標志著將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廣泛應用于企業,同時,這也給高校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在高校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首先要配合高校總體經營戰略目標,借助信息技術,將會計信息系統將高校綜合業務有機聯系起來,由于管理會計工作是財務管理精細化的重要內容,可將責任會計作為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監督框架,因地制宜地針對不同層次的組織成員分配適當的崗位職能,確保會計組織結構具有兼容性,在高校不同發展階段各部門之間都可以很好地進行溝通和融合,便于今后的分析和預測。
4.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
管理會計是一種更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行為,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的管理進行服務,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獲取數據以供管理層進行決策。管理會計信息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因此,管理會計更注重“人”的專業素養。高校的財務管理應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將“報賬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在思維方式及知識層面上進一步提升,不僅要做到精通財務會計原理與方法,還要精準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熟知高效財務狀況,具備對未來經濟活動進行預測和規劃的能力。此外,還要對其信息化操作的技能水平進行相關培訓,在優化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管理會計的理論水平,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手段,提高高校管理會計的整體素養。
五、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