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0:57: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加強農產品品牌培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準確把握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發展方向
掌握基本內涵。要充分明確由政府(政府部門)或非盈利機構管理的質量邊界清晰和標志監管嚴格的公用品牌(質量標識)對企業品牌的支撐作用,堅持走依托公用品牌戰略性資源推進企業品牌發展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捷徑。要充分發揮我國政府管理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簡稱“三品一標”)等農產品公用品牌作用,支持各類農業經營主體依托“三品一標”品牌發展企業品牌,引導企業品牌通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走向國際化。要充分運用現代品牌要素改造提升地方傳統優勢農產品產業,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區域品牌農產品經濟。
理清工作思路。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以特色農業資源和產業為依托,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美譽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河南農產品品牌。以農產品品牌化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大省向農業品牌大省轉變步伐,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產品品牌品質和價值鏈,增加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品牌強農興農之路。
把握基本原則。堅持市場導向。充分依靠市場手段動員要素、激發活力,主動適應城鄉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依托各地農業資源稟賦、地域文化、產業特色和發展基礎,進行有效的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和傳播,大力提高品牌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創建培育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國際化農產品品牌。
堅持企業主體。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品牌意識,依托農業公共品牌創立和培育自身企業品牌,形成公用品牌支撐企業品牌、企業品牌豐富公用品牌的良好格局,廣泛拓展品牌農產品消費市場,積極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新型農業,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農業經營主體。
堅持政府引導。加強政策體系建設,加大財政和金融扶持力度,完善品牌培育機制,創造有利于發展品牌的社會環境,營造依法誠信經營氛圍,努力形成全社會重視、支持和保護品牌建設的良好格局。
堅持質量效益。圍繞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最大限度地實現品牌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夯實工作基礎。大力推進公用品牌認證。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通過公用品牌認證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最大限度地實現品牌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大力挖掘優勢資源。深入挖掘中原五千年農耕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綠色生態資源,大力培育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大力支持農業經營主體依托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優質、安全、個性化農產品生產,大力推廣“區域公用品牌或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企業品牌”的品牌發展模式,構建完整的農產品區域品牌經濟鏈。
大力開展基地創建。在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的基礎上,大力推動開展規模化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創建。穩步推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園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示范樣板創建。通過示范輻射帶動,擴大農產品品牌經濟效應。
積極開展農業品牌推進年活動。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品牌創建活動,激發全社會參與農業品牌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各方共識,提振發展信心,加速建設進程,確保農業品牌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認真落實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農業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推進機制,協調、統籌全省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開展。工商等部門要加強農產品商標管理,防止商標惡意搶注和侵權行為。其他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作配合,構建“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社會參與”的良性互動格局。各級政府要把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納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議程,建立工作機制,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具體措施,定期研究品牌建設工作。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
搞好頂層設計。按照“統籌規劃、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全面推進”的原則,河南省農業廳牽頭負責制訂全省農產品品牌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各市、縣(市、區)、鄉(鎮)要結合本區域的產業優勢和特色產品,分別做好各自的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形成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品牌布局,做到全省上下聯動,目標一致,行動統一。
優化扶持政策。堅持公共財政導向,積極整合現有資金,優化支出結構,大力支持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發改、食藥、國土、交通、質監、工商、稅務等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主動搞好服務。金融機構要向企業提供以農產品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各地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完善以獎代補政策,支持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公用品牌農產品生產。河南全省農業生產經營投資項目,要投向獲得農產品公用品牌認證的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各級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場等,申報和評價過程中都要把獲得農產品公共品牌認證作為前置條件。各類涉農培訓,都要把農產品品牌創建納入教學內容。切實提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品牌創建意識和拓展能力,促進品牌農業發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完善“省長質量獎”評選辦法,擴大品牌農業在“省長質量獎”中所占比例,推進河南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提升。
山東省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計劃打造山東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到2020年,實現國內外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品牌價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山東構建品牌農產品營銷體系
籌建山東品牌農產品網上商城
《意見》指出,山東將以“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為主題,打造山東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構建品牌農產品營銷體系。計劃到2015年,完成山東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的設計方案,并面向國內外正式推出。到2020年,實現整體品牌形象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品牌價值達到100億元以上;同時,到2020年,培育知名區域公用品牌50個,打造培育一批糧食、油料、果品、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茶葉、中藥材、畜產品、水產品等十大產業知名企業產品品牌。
根據《意見》,今后將籌建山東品牌農產品網上商城,覆蓋山東主要品牌農產品的網上銷售。同時,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形象、統一推介”的原則,先期在有基礎的地區設立集展示、銷售、電商和品牌宣傳為一體的山東品牌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作為推介山東農產品的窗口。其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義烏各籌建1個,在全省17市各籌建1個,在境外籌建1個。
推進“食安山東”
力爭2020年全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超98%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方面,山東將推行農產品條形碼制度,加快建立產銷區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網絡,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明確責任主體,確保質量安全。大力推進“食安山東”“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設,到2020年,全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為大力推進我市品牌農業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全市農業綜合競爭實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我市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制定本規劃。
一、我市農業品牌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持續按照“建大龍頭,帶大基地,興大產業,占大市場”的農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業品牌帶動戰略,從====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創隴貨精品,樹全國名牌”的品牌發展戰略,農業創六大品牌的工作目標后,我市立足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名優產品,狠抓市場培育工作,在樹立農業品牌,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增強農業競爭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創立了“草王“飼草、“綠峰春柳”啤酒原料、“參樂”南瓜粉、“花季”孜然、“雅丹”紅花油、“泌馨”甜玉米六大農產品品牌,注冊了商標,制定了栽培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綠峰春柳”啤酒原料初步通過了省上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圍繞“六大”品牌農產品,全市建立專業化生產基地==萬畝,年產量==萬噸左右,興建龍頭加工企業==家,年加工轉化能力==萬噸。同時,我市積極策劃,不斷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先后組織“六大”品牌農產品,參加了**經貿洽談會,首屆**市農業科技節,在我市組織開展了“市級名優農產品”評審活動,“質量、品牌、效益”主題活動,成功舉辦了**啤酒原料研討會,通過這些形式,使我市的“六大”品牌農產品走向了市場,提高了知名度。
但是,我市的品牌農業才剛剛起步,從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一是品牌的含金量不高,權威性不夠。多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參與和引導下,“六大”品牌還只是市級名牌,沒有創成省級名牌,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品牌缺乏權威性和可比性,商標知名度還不高。二是農業生產的基地規模小和分散經營的方式,使農產品批量小,質量參差不齊,像“參樂”南瓜粉、“泌馨”甜玉米、“雅丹”紅花油三個品牌可以說只是有名無實,產品基地面積所剩無幾。三是生產企業抓質量,樹品牌,創名牌意識淡薄,缺乏品牌就是形象,質量就是效益,名牌就是市場的競爭意識和企業文化意識,企業在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創品牌的工作還更多地停留在行政運作上。同時,企業與農戶利益連結機制不緊密,影響了基地建設。四是產品與市場連接還不緊密,市場開拓不力,個別產品銷路不暢,產品質量還不高,品牌優勢還未能充分發揮。五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對農業品牌的認識不深,重視不夠,各類創建主體爭創農產品品牌的意識不強,社會對農業品牌的保護措施不足,造成品牌受損,影響了農業生產者發展品牌產品的積極性。
二、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的意義和指導思想
(一)重要意義
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培育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品牌產品,是適應農業市場化,應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的客觀要求;是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措施;是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擴大我市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我市農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竟爭力為目標,積極實施農產品品牌帶動戰略,以企業為主體,通過政府推動和引導,按照“樹立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推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堅持用“品牌的理念,市場的意識,科技的支撐,產業的思路”培育發展一批農業品牌,壯大農業品牌產品的規模和實力,加快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三、目標任務
力爭經過=至=年的努力,培育、造就一批具有我市地域緣優勢,在省內和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影響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農業品牌產品,扶持壯大農業品牌產品的規模和實力,發揮品牌帶動效應,推動全市農業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的優化升級,從根本上提高我市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
====年,在鞏固已有“六大”品牌的基礎上,繼續培育、發展農業品牌產品,擴大農業品牌產品的數量和覆蓋面,將我市具有特色優勢的啤酒原料、飼草、孜然、茴香、洋蔥、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韭菜、***大田蔬菜、***的南瓜、***的胡麻油、**的紅花、食用瓜、**的肉羊等確定為重點,進行培育引導,品牌打造。沒有注冊商標的要盡快搶注,搶注時要盡量能體現**域特色和鐵人精神的知名度。同時,建成=萬畝啤酒花、大麥和=.=萬畝以洋蔥為主的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爭取通過產品認證。
到====年底,使全市各類龍頭加工企業產品的商標注冊率達到==%以上,打造國內知名品牌=個(“馨綠”麥芽),爭創省級名牌=個(“綠峰春柳”酒花、大麥和“草王”飼草),將**羊和“花季”孜然培育成特色農產品品牌。累計爭創市級名優農產品==個以上,無公害農產品==個以上,使我市品牌農產品的數量達到==個以上,全面提高品牌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競爭力和占有率。
到====年,全市品牌農產品數量達到==個以上,使我市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全部通過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創建綠色食品=個,將“綠峰春柳”牌啤酒原料和“草王”牌飼草打造成國內知名品牌。
四、對策措施
=、進一步增強農業創品牌意識。樹立品牌觀念,增強創品牌意識是農業創品牌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不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農業創品牌就無從談起。就政府而言,要做到切實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樹立品牌觀念,將推進農業產業化、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當作今后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其次要加強對農戶的引導,幫助廣大農民改變陳舊的農業觀念。政府可舉辦各種學習班,將農村中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青年農民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借助一定的宣傳手段,使農業創品牌的新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再次要加強企業的引導與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對農業創品牌給予積極支持。就企業而言,要充分認識到農業創品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從而自覺地走農業創品牌之路。就農戶而言,要擯棄傳統的生產觀念,樹立農業創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證思想,積極投身到農業創品牌活動中去。
=、加強組織領導。做到部門配合、各司其職、協調工作、形成合力。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應當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義,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要突出重點,緊抓我市優勢特色產品,本著扶持一個,發展一個,成功一個的原則來推動農業創品牌。為此,建議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為主任,由市農牧局、鄉企、工商、質監、環保、科技、財政、衛生、糧食、經貿、宣傳等部門組成的全市品牌農產品培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具體負責品牌農業建設的日常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班子和工作班子,加強對品牌農業建設的組織領導,及時制訂發展規劃,整合當地資源,發揮區域優勢,落實工作措施,扎實推進品牌農業建設。
=、明確部門職責。市***在做好牽頭工作的同時,負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名優農產品的組織申報工作,并幫助指導各鄉鎮及有關單位制訂產品質量標準和相應的生產技術規程。市鄉企局負責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和品牌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市質監局負責品牌農產品的標準化知識培訓、標準備案工作和各級名牌產品的組織申報工作,加強產品質量的監管。工商局負責做好農產品的商標注冊服務和監督管理,加大打假護農力度,保護品牌產品,同時做好***知名商標、著名商標的培育申報工作。市環保局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切實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市科技局要抓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培育建設和農業科技經濟對接活動,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效益。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做好相關創建協調工作。
=、廣泛宣傳發動。品牌農業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有關部門要廣泛宣傳發動,提高各類創建主體爭創農產品品牌的意識。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各類典型和扶持政策。提高全社會的品牌和質量意識,提高公民對我市品牌農產品的認知度。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中介組織,要加強宣傳和信息溝通,營造上下聯動、合力爭創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協調和服務,積極組織名優產品的展銷、訂貨、招商等活動,搞好品牌產品的市場流通,建立和完善品牌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網絡,促進品牌農產品的銷售,真正發揮品牌效應,實現品牌價值。
=、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品牌農產品優質衛生安全質量。買方市場條件下的農產品競爭的實質是品牌競爭,而農業標準化是農產品創品牌的必由之路。因此,需進一步制訂完善各類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和相應的生產技術規程,全面強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及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的申報認定和認證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逐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鼓勵加大農業投入,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規模;強化為農服務,為品牌農業建設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管理服務。
=、增加投入,多方扶持。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和有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各部門各鄉鎮應制定重點培育和扶持農業品牌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政策措施。財政部門要把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對獲得省級品牌產品稱號的企業給予獎勵;有效期內的省級農業品牌產品生產用電、用水、用地按農業用途計價;興辦省級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免收地方各種規費;有效期內的省級農業品牌產品優先獲得市場準入資格,其營業稅、所得稅列收列支,全額返還;運銷省級和市級農業品牌產品優先享受綠色通道待遇;工商和質監部門對列入省級品牌產品名錄的產品在商標注冊、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等給予優先辦理,在產品商標年檢、企業年審等方面享受“一站式”服務待遇,免收相關費用。
=、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護機制。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工商、質監、食品、衛生防疫等部門,對我市創立的品牌農產品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做好農業品牌商標、商號、標識、域名的注冊登記、監督管理和依法保護工作,防止惡意搶注商標和域名的行為,嚴厲打擊假冒品牌農業產品商標、標識的違法活動,實行打假與扶優相結合,保證我市品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
在全黨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縣政府安排召開了冬季農業生產暨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會議,充分表明了縣政府對農業工作的高度重視。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縣農業局講兩方面內容。
近年來,我縣積極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強化品牌意識,開展品牌宣傳,重視扶持培育,把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來抓,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縣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1.政府重視,主體參與,農業品牌氛圍逐漸形成。近年來,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強,國內外的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產品市場競爭就是品牌競爭。在這個背景下,縣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專門建立了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了農業品牌化戰略及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對獲得各級農產品名牌和著名商標、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農產品基地認定、qs認證、標準化建設的進行獎勵,縣政府在落實農發資金和扶貧資金的基礎上,每年再安排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農業品牌化建設。全縣已形成農業品牌建設良好的管理班子和創建機制,全縣農業品牌建設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競爭力開始成為部分生產經營主體的共識,一些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積極申請注冊商標和質量認證,創建自己的品牌。消費者越來越講求產品質量,把品牌作為識別農產品品質的重要標志,優質名牌農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經濟形勢和品牌知識宣傳活動,全社會品牌意識有所增強,品牌氛圍逐漸形成。
2.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夯實品牌質量基礎。近年來,我縣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夯實品牌質量基礎。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有標可依”。20*年我縣制訂的《*香柚地方標準》通過省級驗收,到目前為止,我縣已制訂國家級標準《*早無公害生產國家級標準》1項,省地方標準《*早茶地方標準》、《*省柚地方標準》等10項,縣級地方標準《無公害田魚?田魚質量》等32項,實施標準化生產,推廣無公害示范基地建設。同時實施《*早茶標準化生產推廣實施示范》、《無公害獺兔標準化生產推廣示范》、《無公害香芋標準化種植推廣示范》項目通過農業部和省質量技術部門驗收。
3.加快發展農產品安全認證,提高品牌農產品質量。農產品安全認證是農業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縣積極開展qs、無公害農產品、森林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農產品認證,20*年我縣新增qs認證3個、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12個。截止目前,我縣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初具規模,通過qs認證21個,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9個,擁有無公害農產品21個,綠色食品8個,有機食品29個。
4.積極開展名牌農產品推薦認定,樹立品牌信譽和形象。名牌農產品認定工作是現階段推進農業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支持做大做強名牌農產品和保護知名品牌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縣積極推薦農業企業參加省著名商標、市知名商標的認定評選活動,“*早”商標于20*年獲得了省著名商標稱號,“*”商標20*年獲得了省著名商標稱號,“*早”商標20*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同年獲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等商標獲得了市知名商標稱號。我縣1999年獲得了“*之鄉”稱號,20*年獲得了*早原產地域保護標志產品;20*年獲得“*之鄉”稱號。
5.發展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品牌支撐體系逐步形成。近年來,我縣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品牌支撐體系逐步形成。20*年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全縣龍頭企業總數62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12家,省級1家。20*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28家,目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91家,其中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6家,市級8家;縣級17家。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由于我縣農產品品牌建設起步較遲、基礎較差、認識上有差距,農產品品牌還處于低、小、散的局面,競爭無序、規范不夠,短期行為較為普遍,總體競爭力還不強。具體體現在:
1、品牌認識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品牌宣傳推介的深度廣度仍不夠,全社會的品牌認識仍有待提高。部分生產經營業主缺乏戰略眼光和長遠謀劃,注重眼前利益,抱有投機心理,品牌創建、保護意識還不強,對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動性,沒有成為自覺行動。一些規模基地沒有自己的品牌,一些經營企業沒有自己的基地,存在品牌與基地脫節現象。大多數農戶認為創品牌與己無關。部分消費者質量品牌觀念淡薄。
2、生產經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規模化經營水平較低。多數農產品生產規模較小,產量低,沒有相對穩定的產量和供應能力,適應不了本地及周邊市場的需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二是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農產品標準還不夠完善,亟需提升,許多農產品還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雖有標準,但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三是市場化建設落后。目前我縣還沒有綜合性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四是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還處于發展階段,真正意義上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3、要素保障不夠有力。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創建、培育、扶持農業品牌的政策還不夠穩定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信貸支農力度不夠,貸款擔保等制約因素較多,農業企業融資艱難。農業作為弱質產業的傳統格局仍未改變,抗風險能力弱。二是農技保障不夠有力。由于體制原因,鄉鎮農技組織網絡不健全,存在農技人員不務農現象;務農隊伍年齡老化、文化水平低、信息不靈,導致盲目引種、濫用化肥農藥、管理落后等問題較為普遍;農業企業科技開發投入不足,農產品精深加工少,高科技產品更少,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三是土地制約明顯。一方面,農村土地分散到千家萬戶,難以有效整合,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還不健全,不利于農產品基地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存在傳統經營無效益、集約經營無資源的兩難境地。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地市場建設、基地設施建設等急需用地得不到有效解決,制約著農業產業的發展提升。
(三)扎實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
推進農業品牌化是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下階段,我們要按照“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的原則,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培育、壯大和保護農產品品牌,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支持做大做強品牌農業。
一要突出產業培育品牌。重點圍繞茶葉、水果、田魚、畜禽、蔬菜、中藥材等主導產業和*薰雞、*粉干、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加快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知名農產品品牌,加快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要提高質量爭創品牌。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打牢農業品牌發展基礎。要制訂簡明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農業標準,廣泛推廣標準化生產模式圖,推行生產記錄制度,強制使用相關標準。要繼續組織“綠劍”集中執法行動,嚴肅查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充分發揮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等3個檢測分站的作用,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自行抽檢,及時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還利用多種途徑,推廣應用植物病害和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治、各種無公害生產技術,加強農產品生產的源頭管理,通過監管來提高農民的質量品牌意識。
三要培育主體創建品牌。深入實施“強龍工程”,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加快培育一批有較強開發加工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的龍頭企業;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規范,圍繞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生產型、加工型、營銷型、服務型的規范化合作社,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壯大農產品生產者規模和實力。
當前,我國農產品總體上處于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市場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規范性約束有限,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政府的責任重大。農業部將通過著力推行全程管控,深入開展食物食品農產品營養功能評價,積極開展農產品獨特品質形成機理、污染物阻控消除、農產品品質營養保持與質量安全全程控制關鍵點及配套管控技術研究。
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穩定向好。最近幾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6%以上,2016年前三個季度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以上。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執法檢測能力大幅提升,標準化生產、全程綠色防控、“三品一標”、風險評估、科學研究體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四個工作重點:通過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農獸藥殘留標準制修訂、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推進農產品認證和品牌培育;強化執法監督,深化專項整治和督導巡查,實施嚴格的監督抽查制度;還將做好監測評估預警與應急處置、加強科學研究與科普培訓。
農業部將積極構建四個長效性機制:首先要抓好追溯體系建設;抓好質量安全縣創建;著力完善基層監管體系、檢驗檢測體系、標準化生產與“三品一標”推進體系、風險評估體系、科學研究體系和執法應急處置體系;抓法律法規制度建立完善,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相配套的農藥、獸藥、屠宰等法規制度的制修訂。
消費日益追求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農產品食品,源頭入手、全程控制和質量可追溯,是未來農產品食品發展的新趨勢;標準化生產、綠色化發展、規模化經營、品牌化創建、法制化監管,是未來農產品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向。
關鍵詞: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9-0070-03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市場競爭不僅表現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以及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另一種新的競爭方式即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競爭也開始出現了。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是農業市場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中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市場經濟是品牌經濟,加大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實施農產品創區域品牌戰略,挖掘農業的潛在能力,提高農副產品在競爭市場上的占有率,是弱質農業向強質農業發展的戰略問題。只有實施農產品創區域品牌,創名牌戰略,才能不斷增強福建省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推動福建省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全面發展。
一、福建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必要性
1.有利于形成農業主導產業,提高農業經營層次
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名牌戰略,必須依托農業標準化,以標準化規范、帶動千家萬戶生產,并以農業龍頭企業為載體,形成農業產業鏈,逐漸形成一個主導產業。農產品區域品牌、名牌戰略的實施必須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實施農產品差異化策略。但特色農業的做大做強,要有恰當的組織形式,產業化經營提供了特色農業發展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因此,實施農業品牌、名牌戰略能有利于形成主導產業,主導產業的形成,反過來又促進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推進,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可以進一步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經營層次和水平。
2.有利于品牌資源整合,提高農業經營效果和經濟效益
一個品牌的成長要靠長期的市場考驗,靠用戶的考驗,要使一個農副產品成為名牌,不僅是質量的競爭,價格的競爭,服務的競爭,而更主要是一種文化和智慧的競爭。由于品牌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特別是要培育出著名品牌,往往需要很好的文化底蘊。一個地方的品牌資源是有限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創牌必須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農業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農業品牌名牌的創造速度和市場競爭力。因此實施農業大品牌可以合理利用資源,整合各種優勢,減少浪費,保證品牌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克服農業經營的高度分散性
目前,中國農業的突出特征是非企業化的小規模,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中國從事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主要是農戶和進行農產品批發與零售的個體戶,而農業企業非常少。這種非企業化小規模經營,難以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經營,而且在經濟上也不合算,因為實行品牌化要付出成本,如品牌的設計制作和注冊、產品包裝的設計與制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廣、品牌的管理與維護等,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如果經營規模過小,農產品生產與銷售量過低,就會導致單位農產品成本大幅度提高。這種小規模經營,建立單個品牌是不現實的。而同一區域范圍生產經營同一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共同使用的共有品牌――區域品牌則是可行的。
4.有利于提高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水平
農業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進行,要圍繞某種商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絡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經營系列,做到每個環節的專業化與產業化相結合,使每一種產品都將原料、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制成最終產品,以區域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從而有利于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經濟效益。
二、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現狀分析
福建雖不是農業大省,但福建省的農業已初步形成了三大產業帶,即閩東南沿海臨海產業帶、閩西北綠色產業帶、閩東南高優農業帶,食用菌、水果、茶葉、蔬菜和林產品、水產品等十大類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也已初具規模,福建不少的農產品產量、銷量、創匯在全國名列前茅,當前,福建省僅綠色食品就達300個左右。近年來福建省農產品品牌創建意識逐漸增強,如2006年全省農產品注冊商標達到4萬件,在全省新認定的257件福建省著名商標中,52件為農產品商標,占20.2%。
近年來,福建各地十分注重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以品牌促規模,以品牌拓市場,農產品名牌效益呈現。在福建出現了許多有一定名氣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如榕城的橄欖、柘榮的太子參、漳州的柚、安溪的鐵觀音等等,這些農產品區域品牌的打造,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安溪鐵觀音為例,目前,安溪全縣各類茶葉加工企業1000多家,龍頭茶企十多家,骨干茶企100多家。擁有全國最大的烏龍茶精制廠――安溪茶廠有限公司,以及安溪八馬茶業有限公司、安溪縣華芳茶廠、安溪縣興溪茶廠、安溪縣遠榮茶廠、安溪縣恒發茶廠等骨干企業。全縣有茶園50萬畝,主要分布在內安溪,其中感德、祥華、西坪、長坑等十個鄉鎮種植烏龍茶面積在1萬畝以上;全縣年產茶葉5萬噸,占全省烏龍茶總產量的二分之一,約占全國烏龍茶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涉茶產值達50億元,從業人員30多萬,受益人口近80 萬。其中感德、祥華、西坪、長坑等十個鄉鎮年產茶葉達到1 000噸以上;以發展成集生產、加工、機械制造、包裝印刷等產業為一體的大產業格局。創造了茶園總面積、茶葉年產量、茶葉平均單價、茶農年均收入和茶業受益人口等十多項全國第一,“安溪鐵觀音”還在茶業界受摘中國馳名商標,安溪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三、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宏觀統一規劃和指導
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開發中一個突出問題是缺乏宏觀統一規劃和指導,造成了農產品品牌較為混雜的現象。農村生產在計劃經濟時期,絕大多數農民或農業經營者幾乎沒有商標的概念,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也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由于缺乏統一規劃指導,許多企業對品牌簡單隨意,品位較低,根本談不上什么文化內涵,出現了農產品品牌較為混亂雜的現象。農業經營的迅速轉軌,給管理帶來了一些新問題。農產品種類繁多,加上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客觀上給品牌管理帶來了困難。
2.思想觀念落后
商標是品牌的標志,農產品有了自己的商標,只是品牌戰略的第一步,要使品牌成為名牌,還需要在提高農產品品質的基礎上,下大力氣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做到質量有標準、生產有規程、產品有標志、市場有監測,只有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形成完整的品牌質量系統,步步為營,才能創造出優質名牌產品來。我省多數農民,特別是福建西部山區的農民受交通落后、信息閉塞等原因影響,小農意識較濃,缺乏長遠目光,只顧眼前利益、短期行為,對農產品質量意識、品牌意識較為淡薄,把商標與品牌等同起來,認為農產品只要有了商標就是有了好品牌,對品牌創建在思想上較簡單。
3.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經營規模過于分散和細小,知名度不高
相關資料表明,在福建省已注冊的眾多農副產品商標中,真正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知名度和形成規模的不多,產品結構單一,既缺乏微觀基礎上的組織規模和產品系列,也缺乏產業規模。各地都有熱衷于以行政區域為單位搞開發,商標注冊也同樣存在各自為政現象,沒有形成合力。產品特色也不明顯,不論是品質、加工,還是名稱、包裝設計,甚至在宣傳上都有雷同之處。由于生產者和企業間在各自小圈子里惡性競爭,往往造成相互殘殺,難以形成品牌效應,任其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是自毀生路。
4.沒有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應鏈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創建必須依賴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供應鏈是指農產品沿著農戶、合作組織、加工企業、物流中心、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運動的一個網狀鏈條。農產品區域品牌與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關系密切。這是因為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出于整體利益的考慮,它要求整個鏈條中各節點的農戶、加工企業、零售商必須遵守統一的質量標準,以及根據統一標準制定的各環節標準。此外,供應鏈上下游也依靠統一的標準相互約束。比如,農產品加工企業出于本環節的質量與利益考慮,它就會嚴格要求供應鏈的上游――農戶必須遵循供應鏈統一標準,農戶為了能夠存在于本供應鏈中并依靠供應鏈獲得利益,它就不得不根據統一的標準組織生產。由于供應鏈整體利益的要求,就會使得位于該供應鏈所有節點上的個人、企業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從而保證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
四、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培育策略
1.區域政府加強宏觀的規劃和指導,搞好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
和企業的經營模式相一致,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主導者是區域政府。因為在經營手段上,我們雖然強調用市場經濟杠桿,但區域作為一個經濟整體必須由區域政府根據區域資源及市場狀況對區域進行規劃、指揮、協調,認清區域優勢,整合區域資源,使區域經濟在一個開放的分工體系中獲得分工利益,同時塑造區域品牌形象,打造區域品牌,創造區域競爭優勢,實現區域經濟利益最大化。
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土質、溫濕度、日照等自然條件的差異,直接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形成。各級政府應根據本地的農業資源狀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農產品區域布局,避免特色農產品生產的無序性和盲目性,真正做到特色農產品有特色。
2.區域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目前,農產品進入超市銷售為農產品供應鏈的建立提供了基礎,現代物流要求農產品在配送和銷售過程中,符合現代物流的技術標準,并要對流通過程中的包裝、搬運、庫存等質量進行控制。因此,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供應鏈體系,并整合供應鏈中各部門、各單位的資源,按照相關的統一標準,實施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才能切實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標準體系的完善。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1)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要廣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開展全程質量控制。(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結合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以特色主導產業為重點,建成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優化整合檢測資源,配備現代化監測儀器設備,加強檢測機構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3)增加科研投入,積極開發新品種。
3.區域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品牌管理體系
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分散性,給農業品牌的開發、培育、管理和使用,以及在運作機制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分散的農民作為市場主體在直接面對市場時,很容易受自身眼前利益驅駛而出現不規范的市場競爭行為。農產品品牌建設中表現出品牌不名、有牌無品;同品異名、一卵多生;缺乏規劃、管理滯后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農業品牌管理體系問題。農產品品種繁多的自身特點決定了農業品牌沒有必要每種產品都要去注冊一個商標,更不可一哄而起,搞形式主義,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品牌應該具有豐富的內涵,特別是要培育出著名品牌,往往需要很好的文化底蘊,因此,一個好的地方品牌資源是有限的。實施農業大品牌可以合理利用資源,整合各種優勢,保證品牌資源利益最大化。建設有特色、有規模、有競爭優勢、有效益的品牌,才能創出農業馳名品牌。為確保農產品名牌的長盛不衰,必須建立和完善農業品牌管理體系,加強對品牌農產品的管理。
4.區域政府要大力推動企業與農戶聯合運作機制的建立
企業與農戶聯合運作機制是采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協會作為載體,一頭牽著千家萬戶的生產,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同時要著力培育以產業服務為主體的專業協會,讓協會去組織農業名牌戰略實施。可先由市政府牽頭,成立福建省主導農業的市級各類產業協會組織,由協會制定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質量等“幾統一”標準,對品牌實行有序管理。
5.區域政府要支持和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
政府要積極爭取發改、財政、科技、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創造條件,從人才、資金、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盡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的良性互動格局,共同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 政府重點要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對農業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首先,資本市場可以給龍頭企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多元化資本運作平臺。其次,龍頭企業上市能夠提高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對業務拓展和區域品牌建設也有正面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高洪深.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李小建.經濟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延輝.城市經濟制度管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 金發忠.關于農產品品牌問題探討[J].中國禽業導刊,2005,(14).
[5] 郭守亭.對中國實施農產品品牌工程的幾點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5,(12).
[6] 肖雙喜,徐玲.農產品品牌建設探索[J].鄉鎮經濟,2003,(6).
[7] 張程遠.品牌帶動原理方法和海西實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
The Fujian Regional Trademark PRE-TE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NGQing
(Fuzhou university sunshine college, Fuzhou 350015, China)
一、吐魯番地區農產品品牌營銷現狀
(一)缺乏農業品牌的經營與運作當前,吐魯番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臨著新的困惑,農產品結構不合理、標準不符合市場需求、銷路不暢等矛盾日漸突出,這本質上都是缺少農業品牌經營運作的結果。雖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但這些特色產品目前大多仍處于“有名品無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數農業產品是沒有品牌商標的初加工產品,根本就沒有體現當地農業產品的優勢和特點。因此,吐魯番地區的農業應通過不斷加大特色農產品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著眼于創建吐魯番特色農產品自有品牌,指導當地企業及廣大農戶創出自己的牌子,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規模化、品牌化經營,走出吐魯番農產品品牌開拓國內市場、打開國際市場的路子,為發展本地經濟服務,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產品品牌價值沒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魯番是我國葡萄干的主產區,當地生產的葡萄干優勢明顯,但是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產業優勢沒有得到完全發揮,品牌價值提升的潛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價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體的意識、產品的檔次、產品的質量、供應數量的均衡和供應商的規模這五個方面,因此提升品牌價值的途徑和策略主要應從以上方面入手。
(三)農產品品牌建設速度緩慢吐魯番地區農民的設施農業主體建設的積極性不夠高,主要是農民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小富即安”思想嚴重,更愿意依賴傳統的技術,實行“春種夏管秋收”的種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費工、費力、費心的種植技術。另外,設施農業作為一項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吐魯番地區大規模推開不到兩年,規模效益整體顯現的尚不顯著,群體示范效應輻射力尚不夠大,部分農民存在著等待、觀望、徘徊等心理,這些因素影響了設施農業果蔬品牌的建設速度。
二、吐魯番地區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可行性
(一)吐魯番地區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是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基礎吐魯番地區有豐富的熱量與光照資源,它獨特的盆地自然條件有利于農產品生長,自然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全區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優勢為依托的特色農產品,許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紅棗、葡萄干等等,這些都是享譽國內外的農產品資源。如果將這些農產品資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傳營銷推廣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不是一件難完成的事情。
(二)當地農民有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的現實需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看重商品質量,喜歡用品牌的商品,寧愿少買點,也要買好的,特別是農產品。長遠來看,通過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提高農產品市場認知度,并且在社會上獲得良好口碑,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
(三)各級政府的支持是吐魯番地區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的有力保障吐魯番地區各級政府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和發展,提出一縣市一品牌的發展思路和產品定位中高端市場,主要面向集團采購、禮品和高端消費群體的銷售策略。大力發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設施蔬菜等特色產品品牌建設,對優勢農業龍頭企業、優勢品牌給予項目、資金方面的扶持,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優勢農產品品牌,增強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有力地保證了農產品品牌營銷取得實效,為促進吐魯番地區的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和銷售提升,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吐魯番地區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必要性
(一)吐魯番地區農民增收致富需要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在吐魯番地區對農產品實施品牌營銷,將會提高當地特色農產品附加值,使品牌農產品的銷售價格高于普通農產品銷售價格;而且,隨著人們的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品牌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銷量和價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當地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質量,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積極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需要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戰略可以挖掘國內各地對品牌農產品的消費潛力,提高對本國農產品的消費水平,拉動消費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已經改變,開始越來越注重消費質量,消費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從原來的單純追求數量需求,轉變為對農產品質量,營養,綠色環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滿足其心理需要。由于農產品具有同質性強的特點,實施品牌營銷戰略,可以更好地將其與市場上的普通農產品區分開來,滿足消費者的品牌需求,實現品牌農產品市場份額的增長。
(三)提高吐魯番地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應對外來農產品的沖擊需要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品牌農產品一般都經過嚴格篩選,種植,加工和包裝,最終產品必須通過多重程序檢驗,產品質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通過品牌營銷推廣,極大地提高其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于提高本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應對外地農產品對本地市場的影響,將會起到非常有效的積極作用。
四、做好吐魯番地區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基礎工作
(一)加強商標的培育和推薦工作,發揮企業和政府主體作用各級政府應緊緊圍繞吐魯番地區設施農業、特色林果業、畜牧業積極培育吐魯番地區農產品品牌,通過規模經營,產業管理,推廣先進技術,健全質量檢測,農業標準化和動植物疾病的預防控制系統的安全保障,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知名度。在加強商標保護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和發展吐魯番地區農產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選擇一批有實力、有潛力的企業及產品進行重點培育和引導,在商標注冊、品牌創建推廣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幫助,把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爭創馳名商標,做成一批全國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過舉辦營銷專家講座、品牌商標論壇和法律培訓、學習考察等活動,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企業充分認識品牌建立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提高企業經營者注冊商標保護企業品牌意識,做好品牌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和促進吐魯番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重點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標準的宣傳,嚴格按標準生產引導企業和農民增強主體意識和品牌意識,加強質量工作,積極抓好質量體系認證、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大力推廣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作為帶動地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做大做強原產地證明商標,加強品牌管理,努力營銷拓展市場,提高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品牌農產品占有率和整體規模,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和整體效益,全面提升吐魯番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