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0:57: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與道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茶文化;德育功能;大學生思想道德;途徑
一提起中國茶文化,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種類豐富的茶品種、精致的茶具、優美的茶藝表演等內容,但是除此之外,我國茶文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思想內涵。尤其是思想方面,中國茶文化與我國傳統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以“禮、和、真、靜”為基礎的思想內核,長久以來對廣大的飲茶者以及我們的國民性格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而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對大學生出現的種種思想道德問題,高校若是能夠從中國茶文化中汲取營養,探索出一條合適管用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道,那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將大有裨益。
1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偏差
在我國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了顯著提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看到,受社會價值多元化的影響,以及移動互聯網普及所帶來的思想文化沖擊,作為思想前沿陣地的高校校園,是最先被影響到的地方。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諸多問題,同時一些高校在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偏差,這些問題應當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和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整體規劃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高校往往會將就業率擺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大學生入學一開始,便圍繞四年后能否找到好工作為主要目標而設置和安排教學內容以及課程安排,以此來保證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能夠適應社會需求。但是也要看到,對就業率的過分重視,必然會導致高校忽略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培育。從現實中看,一些學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普遍缺乏規劃性、系統性,一方面是思想道德課程較少,又往往是一些沒有嚴格要求的選修課程,另一方面課程內容較為落后,教師多為照本宣科,沒有創新,缺乏解讀,導致課堂質量較低、形式枯燥,難以勾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相關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在引進師資和提升教師能力時,最看重的是其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往往會忽視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缺乏有針對性及有效的培育和管理措施。因此,經常能看到一些教師雖然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但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思想道德品質,而這種現狀的存在,就難免會通過教學等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勵機制和評估機制有待健全。如何解決高校思想道德的偏差問題?一個重要辦法就是要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思想道德考核評價體系。但是在現實中,我國一些高校在對教育的考評中,主要還是以專業分數和就業率為主要內容,在思想道德教育考評上,沒有嚴格的激勵和評估機制,即便是有考試,也大多為開卷考試,學生可以帶書考試,只要抄滿試卷,基本上都能及格。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體系上的缺陷,就難以激發出教師與學生對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
2茶性對德育工作的啟示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性,茶亦如此。茶生于天地之間,長于青山綠水中,吸收日月精華而成,蘊藏著清凈、幽雅、質樸、高潔等自然特質,這與我們民族文化所倡導的勤儉、樸實、清廉的個人思想道德十分契合。茶的自然特性對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大有裨益。第一,我國的茶樹多生長于一些偏遠的山區之中,而一些名茶,往往產于山峰險峻之處,所以茶具有了遠離喧囂而親近自然、堅韌不拔的性格。茶文化形成初期,正是我國儒家思想被推崇和發揚的重要時期,因此茶文化不可避免地與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逐漸孕育了溫良恭儉讓的精神內涵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哲理,并要求人們要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種種苦難,并堅強不屈、用隱忍和努力去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小便在“溫室”中長大,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生活,缺乏足夠的拼搏精神和遠大理想,受不得一點點委屈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脆弱。當他們步入社會后,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時,很容易因為這種脆弱的抗壓能力而遭遇種種不如意。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茶性內涵,能夠讓大學生的心理變得更為強大,讓他們擁有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和不懼困難的抗壓能力,有助于增強他們吃苦耐勞的能力。第二,茶所具有的清純質樸精神,能凈化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我國古人把茶樹稱為嘉木,因為茶樹的自然特征上具有質樸、幽靜、高雅以及清純的特點。茶樹喜靜,如高士般高雅;茶樹吸收日月雨雪之精華,純凈而高潔;茶湯外觀清澈晶瑩,口感淡雅清香,讓人頭腦清晰且回味無窮,能夠給人以智慧的啟迪。這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大有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價值觀和人生觀泥沙俱下,交織出現,而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不良風氣的影響,有的沉迷于燈紅酒綠,有的沉湎于網絡游戲,覺得人生就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把理想抱負當成一種笑話,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質樸的特質,能夠讓大學生內心平靜下來,看清自己的來時之路,明白自己的未來方向,擁有清晰而明確的頭腦以及清澈高潔的內心,進而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3茶道在德育工作中的直接作用
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茶道從總體上說,可以分為環境、禮儀、形式等方面的內涵。首先來看茶道所注重的環境。中國的茶道對環境的選擇和營造特別注重,大概可以分為兩種,第一類是自然環境,飲茶者多喜歡在有著竹林小溪的靜謐環境中去追求“天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第二類是在室內,比如說一些寺院、道觀和一些極具傳統色彩的古典建筑內,能夠讓飲茶者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茶文化蘊含的這種茶道精神,能夠讓大學生充分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這對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其次是茶道中的禮儀。這種禮儀一方面體現在茶具上,我國的茶文化對茶具十分講究,煎茶飲茶,不能隨便倒茶飲之,也不能如解渴一般大口而喝,而是要選擇精致而合適的茶壺、茶杯去沏茶和倒茶,讓茶具與茶葉本身發生美妙的化學反應。另一方面,是茶道中嚴格的程序和禮節。作為煎茶的主人,會通過友善而尊敬的舉動、語言,來向客人表示出地主之誼。無論是對茶具的講究,還是在禮節上的注重,都能體現茶文化所具備的精益求精和與人為善的精神。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這種茶道內涵,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在學業上更加上進和勤奮,同時也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友好待人、和善處世。第三,茶道博大精深的特點能夠讓大學生的思想更加廣闊、胸懷更加寬廣。我國的茶道精神不僅體現在茶事活動的過程之中,更是與社會各個領域相互通融,充分融合,具有博大精深和包羅萬象的特質。譬如說,茶文化與儒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及哲學觀點相互碰撞交融,錘煉出一種對人生對世間萬物獨特的辯證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既有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養性的入世精神,也有道教追求的回歸本真、天人合一的出世精神,同時也囊括了佛教“禪茶一味”、“枯寂清凈”的禪學內涵。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這些方面,可以讓大學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建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以及淡泊明志的價值觀,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始終以一種平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之路。另外,除了在哲學思想方面,茶道精神更是集美學、科學、文學藝術于一身,具體呈現在詩歌、書法、繪畫、建筑、音樂、舞蹈等諸多方面。如果把茶道的這些特點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能夠使大學生的胸襟更為寬廣,激發起他們對各類知識的學習欲望,這不僅會讓他們的氣質更加大氣,同時也能使其知識面更加豐富,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4茶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途經分析
首先,要真正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增加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中的比重。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不能再把思想道德教育當成一種可有可無的科目,一方面要增加課程數量,另一方面要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茶文化的比重,可以從歷史、藝術、茶藝等多個方面,向學生講解茶文化所蘊含的深厚精神文化內涵。在這一點上,要針對不同院系大學生的專業實際,進行分門別類的教學,比方說,對于中文系的大學生,要多從一些與茶有關的詩詞歌賦入手,讓學生們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修身養性的精神內涵。而對于建筑專業的學生而言,則可以向他們講解茶文化對于我國古典建筑的影響,增加他們對我國傳統建筑美學的認知程度,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古典建筑所融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這不僅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大有裨益,更能讓他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進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貫徹這種精神。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機制。為什么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虛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嚴格的考核機制,因此高校就要針對這一缺陷,改變過去那種落后的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式,將其與其它考試放到同等地位,并制定更加嚴格的考評機制,以此來增加學生們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但同時也要看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相對枯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把與此相對的茶文化內容融入到考評當中,從而使學生們能夠帶著興趣學、帶著熱情考,真正做到學有所知,學有所用。
作者:王乾 單位:河北大學
參考文獻:
[1]張學連.淺談茶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開展[J].科技文匯,2009(5):58-58.
[2]羅成翼.論高校學生社團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3(05):30-32.
[3]高旭暉,張子強.論茶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培養[J].中國茶葉加工,2003(2):36-38.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許多新的社會倫理道德教育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如何更好的進行道德管理,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在道德教育管理的實踐上存在著一些困難,關心和重視道德教育管理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主題。
中日德育有不同的德育目的類型,這種不同的德育目標導向使中日德育產生不同的德育方式。中國德育強調目標,日本德育強調隱性因素對德育的影響,注重德育過程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我們應從日本德育的長處中學習,以克服我們的德育的功利化傾向。從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形成演進中對東方道德的弘揚與摒棄和對西洋道德的攝取與改造這樣的嶄新角度對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的共性特質與個性差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比較。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歷史研究與比較研究結合,宏觀把握與微觀梳理結合,一般研究與個案考察結合,整體關聯與單項發展結合等交叉并用的研究方法,對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進行分析、綜合與概括,揭示了中日近代道德教育同質與異質特征,及道德教育理念形成演進的內在規律。
一、日本道德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
商繼宗認為,日本由于其經濟高速增長的副作用和教育中重智不重德的錯誤導向,日本教育中出現了嚴重的“教育荒廢”現象,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校內暴力、逃學、自殺等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隨后,日本加強了道德教育管理,其特征表現在:
1.道德教育管理理念趨向全面主義發展
日本的道德管理在二戰前后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之前的中央集權到地方行政的分權,建立全面主義的道德教育管理理念,以社會為本位,注重品格的養成,幫助兒童適應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建立系統的道德教育管理體制
日本通過制定一系列的道理教育管理法規,建立了比較系統的道德教育管理體制,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學校,都有專門的部門或者個人對道德教育進行管理和監督。同時,日本還重視制定和實施道德教育計劃。使德育與整個教育目標和學校的其他活動聯系起來,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做到的教育管理的有章可循。
3.設立專門的機構,對道德教育活動實施指導和管理
日本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指導機構,加強道德教育管理。這些專門的指導機構還開展專門的道德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完善道德教育管理的渠道。
4.依據地域,暢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渠道,促進各種道德教育力量的交流、合作和配合
在1975年、1984年、1990年,日本文部省不同程度的設置了道德教育推進的相關制度,動員學校、家庭、社會各界一起開展道德教育活動,謀求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管理體制,注重發揮各方面道德教育力量的作用,使。并不斷增加師資培訓課程中關于道德教育的內容,提高教師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指導力量。
5.重視道德教育的調研工作,制定防范措施
日本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令和防范措施,防范青少年的不良行為。主要體現在:開展以防為主的青少年輔導站活動,在公共場合安排專人進行教育引導,設置咨詢窗口等。在落實道德教育計劃的同時,還在活動中開展有目的的研究與實驗。并在1985年,在日本設置了推進道德教育的試點學校,進行專題的道德教育的專題討論和改革試驗。
二、中日道德教育管理的共同性
中國和日本同屬亞洲國家,在其歷史發展中,會在道德教育管理中,存在一些相同的地方,遵循著共同的道德教育管理的原則,解決共同的問題。
1.重視道德教育管理
中國一貫把道德教育管理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思想政治工作也一直是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建國以來,我國頒布了很多道德教育管理的文件,使得我國道德教育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日本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令和推進道德教育的試點,從上到下齊抓道德教育管理。
2.面臨本土和國際的挑戰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道德教育已經超越了學校道德教育,信息時代的快速,也讓管理局面難以控制。道德教育管理已經超越國界,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也在不斷趨向融合,網絡對于各國道德教育管理的挑戰,是各國面對的共同問題,是亟待解決的由于科學技術帶來的道德問題。
3.科學的進行道德教育管理
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管理主要是經驗型,現在已經向心理教育型德育管理模式過渡,開始道德教育管理科學化的過程。日本重視了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制定了一些防范措施,建立各級各類的指導機構,并開展專門的道德教育活動。
三、中日道德教育管理的差異性
雖然,中國和日本在道德教育管理中面臨著很多相同的問題,但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各國遵循的管理理念不同,都決定了中日在道德教育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差異。
1.目的不同
中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管理也是為這一目的服務,把道德教育管理提到一個關乎國家是否健康發展的地位,道德教育管理服務于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日本的道德教育管理更注重以社會為本,強調學生品性的養成,不以改變學生的個性為目的。
2.道德教育管理中的重點方面不同
思想政治的管理是我國道德教育管理的重點方面,關注意識形態的管理,而對于具體行為習慣的管理重視不夠。日本的道德教育管理重視通過計劃和制度進行管理,也關注個體的行為習慣和品性的養成,但類似科層的道德教育管理制度讓日本的道德教育管理缺少了一些人情味。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是參與公共生活的公民。公民的道德水平對社會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除了需要巨大的物質支持之外,更需要有現代化的、能夠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具有良好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現代公民。培養合格的現代公民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礎,在中小學進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培養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徑。公民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必須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小學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道德教育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道德教育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將公民教育與小學德育融合在一起,是提升小學階段公民教育、德育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國公民教育的引入走過了漫長的、曲折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不同側重點。小學德育重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這就決定了這一階段公民教育應該重在培養孩子們的公民意識,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習慣。小學德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實現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雙贏”,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學德育課堂中彌補了公民教育缺失的不足;(2)將小學德育作為公民教育的載體突破了傳統公民教育系統性不強的“瓶頸”限制,開拓了小學德育、公民教育的新途徑,提升了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3)公民教育的融入有助于促進小學素質教育的轉型,突出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的“主體性”,逐步培養小學生獨立、平等、責任、自由的意識、能力。小學德育過程中公民教育的融入,實施小學公民道德教育,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體現,是滿足小學生個體發展必要訴求。將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學德育,實現了德育與公民教育的接軌,是對傳統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一種創新。
二、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現實問題
公民道德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公民道德教育是小學公民教育的核心。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關鍵,在于其內容和形式是否適合時展,是否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是否形成了公民道德生長的生態。按照這些標準審視,當前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存在以下需要迫切化解的現實問題。
1.教育內容陳舊。
受各種因素影響,當前小學公民德育教育依然存在內容陳舊、僵化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表現為重視時事政治的教育,不重視健全人格的教育;重視先進性教育,不重視普遍性教育,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偉人教育”和“英雄教育”,較少通過普通人的生活來體現公民基本的權利、義務、責任等普遍性要求;重視道德教育的完整性,不重視教育的階段性和連續性,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內容大而全,但是對各個年級的內容分層不夠明顯;重視對小學生義務的教育,不重視權利的教育,學生守則中規定的幾乎全是學生的義務,而學生的權利沒有明文規定。
2.教育形式生硬。
當前,一些學校公民道德教育還停留在道德知識的傳授上,把灌輸道德規范、準則、條例等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忽視人格的培養,不善于把道德教育與提高小學生道德價值選擇的能力結合起來,公民道德教育實效性不高。為了某種短期效果而采取背誦、默寫等簡單生硬手段,很少以平等的姿態與小學生一起思考為什么要遵守這樣的規范、為什么要執行這樣的準則。教師訓誡成為一種外在的約束力量,小學生機械地、被動地按照道德規定的要求去行動,長此以往,容易養成被動、脆弱甚至是虛假的道德人格,而導致公民道德價值認同和道德價值實踐的困難。
3.教育方法簡單。
現代德育以人為本,重視小學生內心的感悟體驗,重視在豐富多彩的道德體驗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促進的道德內化,引導學生自覺踐行。但在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實踐中,還存在教師方法簡單、陳舊,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樣性和藝術性還未能得到有效地運用的問題。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但小學課堂德育是以知識灌輸為主,靈活多變、喜聞樂見的德育方法不多。在活動中體驗、實踐,是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小學生公民道德實踐、體驗活動難以普遍開展。這些問題容易導致小學生德育認知與德育情感、德育行為脫節。
4.教育合力不強。
現在,在校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庭生活的中心,都受到長輩們最好的關心愛護。長期以來,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知識層面上的教育抓得特別緊,藝術層面上的教育也不放松,導致小學生公民意識的缺乏和淡化。家庭、學校、社會對小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缺乏強有力的配合,素質出現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公民道德教育脫節“5+2=0”的現象。當代社會,多元經濟的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增強對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同時,其承載的不同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關心支持,形成公民道德教育的合力。
三、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對策思考
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意義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何在小學生的道德生活中,找準公民道德教育的針對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實效性,已經成為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當務之急。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必須針對小學生德育的目標要求、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實效性強的對策,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內容
道德教育的內容是實現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小學公民德育教育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促進小學生個體發展、道德品質培養為主要目標,明確小學各個年級段教育的具體內容,繼承和發展社會文化的傳統美德,注重品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增強他們的公民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小學低年級要以基本生活常識、學習常識教育為主,高年級則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初步公民意識、個體道德意識方面,引導小學生來認識自然、社會,逐步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在小學階段現有公民道德常識教育的基礎上,還要順應全球化趨勢,拓展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內容,注重引導學生建構社會公共品德,從個體維度、公共道德維度兩個角度強化公民道德教育,例如可以結合垃圾分類教育,把生態倫理拓展為學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教育和引導學生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這不僅是現代社會人類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而且是維護人和生物生存和發展權利的道德行為。
(二)深化公民道德實踐體驗
小學公民德育教育效果如何,最終還是需要通過“行動”來檢驗。組織參與社會公共活動,是實施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實踐載體。小學生參與公共活動的積極性、公共活動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小學公民道德的成敗。小學生年齡比較小,知識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僅僅是進行枯燥的理論教育,往往會適得其反,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引導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各種各樣的公共活動中去,能夠讓孩子親身來體會、感受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公民教育,感受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給他們帶來的轉變,從而將公民教育落到實處。豐富多樣的公共活動,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責任感,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敢于承擔責任、敢于質疑的小公民。小學公民道德教育要基于小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參加豐富多樣的公共活動,將公民教育內化于心,內化公民教育情感,例如,小學高年級可以采取由學生自己來推選班干部的形式,讓小學生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時,感受公民權利給他們帶來的收獲,感受同學們的信任給自己帶來的榮譽,從而將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情感內化于小學生的“心”。
(三)形成道德教育民主文化
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學校是一個小社會,校園文化生活能夠為具備一定能力小學生踐行公民道德提供條件和機會。小學階段民主文化是社會的民主化的基礎,一切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都必須要以民主文化作為保障,這決定了小學階段公民教育的開放程度、小學階段公民教育的成敗。因此,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要落到實處,實現小學公民教育目標,必須為小學公民教育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小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必須明確各個年級公民教育的目標、重點、實施過程以及實踐途徑,將公民教育與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班級事務、學校事務中來,從公民教育的觀望著、接受者成為公民教育的行動者、參與者。民主文化的建立為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建立民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使他們養成尊重別人的習慣,學會與人如何進行交往。當校園生活中的民主文化成為小學公民道德的保障,公民教育活動能夠順利實施、有效實施。
(四)完善公民道德教育體系
一、關于德育的本質內涵
一種觀點認為,從學理上講,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應該堅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國的學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總稱。這兩種觀點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一是學理的思路,一是約定俗成的思路。會議爭論的焦點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當作德育。雙方都不反對學校應該開展這些方面的教育,問題是應該用什么來概括。從學理上看,用德育來概括是不理想的,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究竟用什么來概括目前學校德育的內容?有的學者提出用社會性教育,有的學者提出用價值觀教育。會議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統一的結論。關于德育的本質,從教育哲學的高度來看,主要有兩個視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還是適應的?第二,德育是工具,還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種超越”曾經被人指責為“理想主義”。對此,有學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種超越”所表達的是道德教育“應該”超越,反映的是人類對道德教育“理應如此”的期望,是從“道德教育應該怎樣”來說的。它從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質(道德是人類主體精神的自律)中獲得理論支持,是對時代誤區(經濟至上、物質主義)的超越,是對傳統德育指導思想(機械適應論)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們習以為常的規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還是工具?一種觀點認為,德育是一定社會為教育下一代而進行的活動,它是社會、階級或集團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種觀點認為,德育應該擺脫一時一事的功利限制,堅持以人為本。當前的學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價值。有學者在分析中外學校德育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指出:學校德育只有建立在個體德性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之間,應該是以個人為本位。
對德育本質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對此要與德育功能聯系起來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傳遞道德文化,延續人類道德生活。還有學者認為,要進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問題,即學校德育的條件性。應該思考這樣一些問題: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樣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應該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徑?學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徑?最有效的學校德育是怎樣的?新時期德育理論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之中。
二、關于德育哲學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論思維,這是與會的專家、學者的共識。理論思維的更新,集中體現為構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學,這正是目前德育學科的新的“增長點”,也是“九五”期間德育理論發展的重大課題。
作為對社會變革的反映,新時期的德育思維也相應發生了轉折。第一,德育思維的出發點由“泛政治”轉向人的發展。第二,德育思維的根據,從唯書、唯上的教條主義轉向現實基礎和可能。第三,從德育思維的價值尺度來看,從片面抽象的集體主義轉向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集體主義。
本次會議反映了專家學者們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如何估計當前學校德育的歷史進程?絕大多數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的德育正在實現根本性轉換,但這種轉變遠未完成。甚至可以說,學校德育存在著“危機”。有學者把它概括為“德”——“育”生態的危機。這種危機不僅僅是“德”的無奈——在文化沖突與價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處于困惑之中;也不僅僅是“育”的無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驚人地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還是道德精神與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沖突的危機。要擺脫危機,就必須確立“德育生態”的理念。“德育生態”的理念強調:第一,德育的具體性。它強調德育過程中“育”與“德”的適應性,強調“育”的特性與“德”的品質一致性,認為只有在二者匹配時,才會產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態性。它強調道德教育的諸要素所形成的有機結構對實現德育目標的影響,突顯的不是個別要素,而是諸多要素構成的生態?!暗掠鷳B”的理念提醒我們注意德育環境建設,注意德育的文化環境。
三、關于市場經濟與學校德育
我國的學校德育何去何從?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時代精神、文化傳統、市場經濟和人類發展是確立新時期道德教育的價值選擇必須加以觀照的四個基本點。
關于德育的規律,有學者認為應該研究進行德育的可能性問題。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應該以什么樣的人性觀為基礎?性善論?向善論還是反映論?現在一講德育,就是說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開課。那么,兒童道德的形成、發展主要依靠什么?學校起多大的作用?課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兒童不上學難道其道德就不發展,就沒有道德嗎?有學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學生有道德需要,因此應該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層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為了解決問題,以管住學生和不讓學生出事為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四、關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實現對傳統德育的根本改造,還需要構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講的“模式”不是一種操作步驟,而是指從理論建構到實踐嘗試的系統過程。本次研討會主要探討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的三個模式。
第一,整體構建德育模式。該模式著眼于學校德育的整體構建,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德育途徑和方法體系、德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的構建。其中德育內容構建,就是把德育內容的要素結構和層次結構劃分出來,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為緯,以各項要素的不同層次為經,按照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的原則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關于德育的本質內涵
一種觀點認為,從學理上講,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應該堅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國 的學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總稱。這兩種觀點反映了兩種 不同的思路:一是學理的思路,一是約定俗成的思路。會議爭論的焦點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當作德育。雙方都不反對學校應該開展這些方面的教育,問題是應該用什么來概括。從 學理上看,用德育來概括是不理想的,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究竟用什么來概括目前學校德育的內容?有的 學者提出用社會性教育,有的學者提出用價值觀教育。會議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統一的結論。關于德育的本質 ,從教育哲學的高度來看,主要有兩個視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還是適應的?第二,德育是工具,還是目 的?
“道德教育是一種超越”曾經被人指責為“理想主義”。對此,有學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種超越”所 表達的是道德教育“應該”超越,反映的是人類對道德教育“理應如此”的期望,是從“道德教育應該怎樣” 來說的。它從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質(道德是人類主體精神的自律)中獲得理論支持,是對時代 誤區(經濟至上、物質主義)的超越,是對傳統德育指導思想(機械適應論)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們習 以為常的規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還是工具?一種觀點認為,德育是一定社會為教育下一代而進行的活動,它是社會、階級或集 團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種觀點認為,德育應該擺脫一時一事的功利限制,堅持以人為本。當前的學校德 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價值。有學者在分析中外學校德育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指出 :學校德育只有建立在個體德性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之間,應該是以個人為 本位。
對德育本質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對此要與德育功能聯系起來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 是傳遞道德文化,延續人類道德生活。還有學者認為,要進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問題,即學校德育的條件 性。應該思考這樣一些問題: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樣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應該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 徑?學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徑?最有效的學校德育是怎樣的?新時期德育理論的突破,可能就在于 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之中。
二、關于德育哲學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論思維,這是與會的專家、學者的共識。理論思維的更新,集中體現為構建新的道德 教育哲學,這正是目前德育學科的新的“增長點”,也是“九五”期間德育理論發展的重大課題。
作為對社會變革的反映,新時期的德育思維也相應發生了轉折。第一,德育思維的出發點由“泛政治”轉 向人的發展。第二,德育思維的根據,從唯書、唯上的教條主義轉向現實基礎和可能。第三,從德育思維的價 值尺度來看,從片面抽象的集體主義轉向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集體主義。
本次會議反映了專家學者們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如何估計當前學校德育的歷 史進程?絕大多數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的德育正在實現根本性轉換,但這種轉變遠未完成。甚至可以說,學校 德育存在著“危機”。有學者把它概括為“德”——“育”生態的危機。這種危機不僅僅是“德”的無奈—— 在文化沖突與價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處于困惑之中;也不僅僅是“育”的無力 ——教育者的教育努力驚人地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還是道德精神與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 “育”沖突的危機。要擺脫危機,就必須確立“德育生態”的理念?!暗掠鷳B”的理念強調:第一,德育的 具體性。它強調德育過程中“育”與“德”的適應性,強調“育”的特性與“德”的品質一致性,認為只有在 二者匹配時,才會產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態性。它強調道德教育的諸要素所形成的有機結構對實現德 育目標的影響,突顯的不是個別要素,而是諸多要素構成的生態。“德育生態”的理念提醒我們注意德育環境 建設,注意德育的文化環境。
三、關于市場經濟與學校德育
我國的學校德育何去何從?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時代精神、文化傳統、市場經濟和人類發展是確立新 時期道德教育的價值選擇必須加以觀照的四個基本點。
關于德育的規律,有學者認為應該研究進行德育的可能性問題。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應該以什么樣的人 性觀為基礎?性善論?向善論還是反映論?現在一講德育,就是說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開課。那么,兒童道 德的形成、發展主要依靠什么?學校起多大的作用?課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兒童不上學難道其道德就不發展, 就沒有道德嗎?有學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學生有道德需要,因此應該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層 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為了解決問題,以管住學生和不讓學生出事為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四、關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實現對傳統德育的根本改造,還需要構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 講的“模式”不是一種操作步驟,而是指從理論建構到實踐嘗試的系統過程。本次研討會主要探討了列入教育 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的三個模式。
第一,整體構建德育模式。該模式著眼于學校德育的整體構建,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 體系、德育途徑和方法體系、德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的構建。其中德育內容構建,就是把德育內容的要素結構和 層次結構劃分出來,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為緯,以各項要 素的不同層次為經,按照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的原則有機地結合起來。
原始形態的德育是與社會生活混沌地融合在一起的原始氏族的全民的、生活式的德育。這種德育主要存在于原始社會中,也叫習俗性的德育。維護氏族、部落的團結或存在是整個社會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道德教育是維護社會存在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當時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并具有人人參與的全民性?!吧罨笔橇曀仔缘牡掠怀龅奶攸c。兒童通過日常生活以及參加宗教或節慶的儀式、歌舞、競賽等形式接受道德教育。習俗性德育以培養年輕一代對神靈、首領的虔敬、對年長者的尊敬、對氏族與部落的責任的理解、對原始宗教儀式的掌握以及形成其他社會習俗所鼓勵的道德品質等為主要目標。原始形態的德育的缺點是強制性和沒有批判性。由于習俗道德是道德教育的內容,因此它具有全社會認同的天經地義的性質。在古希臘,“智者派”受到排擠、打擊,蘇格拉底甚至因煽動青年的罪名被處死就是明證。除了不允許批評之外,對那些不合規矩的行為懲罰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盡管宗教并沒有令人敬畏的性質,然而希臘人卻毫不猶豫地把敬畏與肉體懲罰當作一種有益的手段,借以幫助人們使個人符合道德的社會準則?!币虼?習俗性德育不容置疑的局限性使它只能算是德育和學校道德教育發展的一個原初的起點。古代學校德育是一種私有者、剝削者、統治者、勞心者的階級性、等級性的德育,它進行的是一種精神統治術的教育,扼殺人的思想和創造性的愚民教育,主要存在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之中。從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個教育目的、教育過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會或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的。在歐洲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完善,為進入天堂做好準備。在中國,人們將道德規范的合理性歸結于“天理”,道德教育最終成為一種“存天理,滅人欲”的事業。①古代學校德育還有更多的專制色彩,因而失去了習俗性德育原本存在的生動性。兒童往往被認為是“欺騙上帝的小滑頭”,因此“為了不讓孩子墮落,把他們的意志徹底粉碎吧!只要他剛剛能夠說話———或者甚至在他還根本不能說話的時候———就要粉碎他的意志。一定要強迫他按命令行事,哪怕因此而不得不連續鞭打他十次?!雹谕瑫r這一時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規模的師徒授受的方式進行的,教育的內容也是對圣賢經典思想的解釋。犧牲理解、強調記誦是全部教育也是這一時期道德教育的特征。陳舊的道德觀,由于漠視人的主體性,把道德看作是一種單純外在的約束和管理人的法,因此熱衷于灌輸、控制和訓練人。③這一切都極大程度地體現了古代學校德育的局限性。
二、現代道德教育的困境
北京師范大學胡厚福教授指出:現代德育是一種科學化、民主化、社會化的德育,是促進人的精神解放、個性自由的發展性德育,是培養人的創造、開拓、革新精神的變革性德育,主要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盡管現代學校德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他關于現代德育特性的研究尚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所總結的現代德育的特性也充滿了烏托邦的色彩,相反中國的道德教育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現實的沉淪和潛在的危機。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國際全球化的趨勢加劇了利益分配的主體多樣化和價值標準的多元性。有人認為功利主義使現代德育迷失了方向;有人認為科學主義使現代德育喪失了自我;有人認為政治的壓力與霸權使道德變成了政治、道德教育變成了政治的教育。正如山東師范大學唐漢衛老師所分析的:目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科學化傾向”“泛政治化傾向”“理想化傾向”,以及“成人化傾向”等,導致了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最終異化了道德教育的本來面目。魯潔老師指出: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方面看,我國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還處于一種傳統的模式之中。這種模式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看作是對學生施加外部道德影響的過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響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的是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樣的道德教育過程也就是科爾伯格等人所批判過的“用刻板的灌輸、管理、訓練等方法,強制兒童去服從各種既定規范的‘美德袋’式的傳統道德教育”。由此可見,現代學校道德教育還沒有徹底擺脫傳統道德教育思維慣性的影響,對道德教育有效機制還沒有清晰地再認識。無論在師生關系、學習內容、教學方式、還是對現實生活道德教育背景的復雜性的應對等方面,都不太盡如人意,尚在困境中掙扎徘徊。
三、學習地位的日益凸現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學會生存”,指出人類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終身不斷地學習和訓練他們自己。④1989年又提出了“學會關心”,反映了教育自身發展的人性化走向,表達了現代教育的“關愛”品格。這兩種提法都是表述為“學會”,而不是“教會”,這是否意味著教育的重點在“學”,而不是“教”?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提出了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也都是強調“學會”,而不是“教會”。當然,我們不是要簡單地從表述方式的推斷來理解問題,而是因為這種表述方式的背后蘊含著21世紀教育哲學精神,強調“學習”已成為21世紀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正如《學會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樣:教育已不再是從外部強加在學習者身上的東西,也不是強加在別人身上的東西。教育必然是從學習者本人出發的,今天教育的重點不再是“教”,而轉移到了“學”。21世紀接受教育從事學習,已是一種生存方式,是一種權利、義務、責任?!艾F在社會難道不應該把‘學習實現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最優先的地位嗎?”“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彼摹W校道德教育的重點從重“教”轉向重“學”教育應當領先于社會變革,教育應當人性化。因此,筆者認為道德人格成長的另一支驅動力———學生“學”的維度應該得到重視,道德學習是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構的過程。⑤學校道德教育的重點應從重教育培養轉向重道德學習。
(一)
人的道德品質,包含著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種基本因素。這三種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質這一統一體中是彼此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一般而言,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產生的根據,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過來影響著道德認識的傾向。道德行為則是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指導與影響之下,通過一定的培養練習與鍛煉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這些基本因素共同發生作用的一種綜合過程。道德品質的三種基本構成因素決定了道德教育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這就是:道德知識的講授(或傳授),道德情感的培養,以及道德行為的養成。這三個環節在道德教育上同樣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忽視或削弱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給道德教育帶來嚴重影響、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這樣的論斷,不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論所認同,同時也被我國道德教育的實踐所證實。
學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和基本任務,不僅僅在于要使學生具備相應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以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諸方面知識和感情,同時更在于要使學生將這些道德知識和情感落實到實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決于教育的針對性。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受社會的影響更甚于受家庭的影響。所以,有針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會現實的—它需要借助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樣一種方式,對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內容實現不斷更新。這種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針對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之中常常也就轉化成了道德行為教育,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這種道德行為反過來又鞏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從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環。我們認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識教育是重要基礎,道德情感培養是重要特色,道德行為養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應具有道德教育應當具有的三個重要環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思想道德知識;而高尚情操的培養往往由“第二課堂”承擔;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則一般由主管學生工作的部門和人員—學工部、系總支、輔導員來負責。思想道德教育三個基本環節脫節。德育教研室的純教學活動,對于思想道德知識的傳授無疑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德育教研室的純教學活動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在道德品質的培養上,這種課堂講授和課堂考察,很難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養和道德行為的養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師的純教學活動更多地重視的是思想道德倫理學說的系統性和學術性,由此從總體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學效果!
今日中國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遺憾的是,人們在著力檢討德育效果時,更多地是從資金到位的多少,課時安排的增側,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來思考、分析間題,幾乎沒有看到人們從道德品質構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環節的有機銜接來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問題的。德育教育缺乏針對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過,但他們在分析間題時更多的是從存在問題的本身出發而不是從問題產生的根源出發的,由此而提出的解決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三)
無論從道德品質構成的三個因素來認識,還是從道德教育的三個環節來分析,以及從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學效果來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應是一個純教學單位,而應既是一個教學單位。又是一個教育單位。德育教研室理所當然地應承擔起思想品德課的各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德育教研室還應當參與、了解學生的各項教育管理工作,并協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組織管理手段,將德育課堂教學中獲得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行動,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環。我們認為,將德育教研室既作為教學單位,又作為教育單位,促使德育教師參與到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去,至少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師了解和掌握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全過程,從而為提高其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有利于解決德育教育幾個環節中存在的銜接間題,從而使道德教育幾個環節有機協調而產生良性互動。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師對教育對象—學生的思想和道德認識狀況的了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針對性。
……賦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職責的好處或許還不止這些。今日中國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歸屬總的來看無非有四種狀況:一是歸黨委管轄,與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歸宜傳部管轄,仍屬相對獨立部門;三是歸社科部管轄,成為其屬下的一個教研組;四是歸學工部管轄,成為其屬下的一個教學部門。無論把德育教研室劃歸哪個部門管轄,絕大多數都把德育教研室當作純教學機構來看待,并未賦予德育教研室相應的德育管理職責!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參與組織學生的道德實踐活動是無可厚非的,德育教師不深人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間題、道德認識狀況也是順理成章的—這難道不是導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嗎?由此看來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師,而在于高校管理機制本身!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為了提高21世紀中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提出如下設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僅應承擔德育教學任務,同時也應承擔德育教育任務。因此必須賦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師道德教育的管理權或參與權,通過這種對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師任務的增加來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師參加到德育教育的全過程中去。
第二、將德育教研室劃歸學生工作部管轄是較理想的,因為學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學生的工作,是將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轉變為道德行為的“中介”工作的組織者,德育教研室劃歸其管轄,正好分擔其工作任務,并與其中諸部門(學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協調,取長補短,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