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災害防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重組與整合教材,“用活”教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選修模塊的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習效果,我對教材進行了整合與重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鑒其他版本,聯系必修模塊,整合教學內容現行四個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優點。備課時我立足本校的魯教版教材,分析、比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膽取舍,整合到相應的教學內容。
同時本模塊許多內容在必修模塊中已有體現,例如在《必修I》第四單元第二節《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標中就有“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種主要的氣象災害:干旱、洪澇、寒潮、臺風的形成都與天氣系統有關(干旱――反氣旋、冷鋒,洪澇――氣旋、暖鋒,寒潮――冷鋒,臺風――氣旋),課前設計學案時就要考慮到讓學生回顧相關知識,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學習的內容中。
2.抓住基本線索,優化教材
《自然災害與防治》的教學重點是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和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而對于災害,我們所要探究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時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線索。將零散的知識串成串、聯成線,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網絡,理清頭緒,掌握內在聯系,并總結出相應的規律,使“教”、“學”的思路更加明確。
二、找準知識連接點和切入點,固本拓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選修課《自然災害與防治》體現了地理學科特點及其應用價值,教學以基礎地理知識為背景,同時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災害的專業知識。地理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基礎地理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架橋鋪路,以此為連接點,通過分析、比較、概括、推理,幫助學生固本拓新,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學,關注新聞報道,使知識具體化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自然災害的基本原理與案例相比較,學生對于案例更感興趣。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點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種抽象的原理、概念具體化,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從例到理,有助于學生準確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與表現,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利用案例進行教學,不只是簡單舉例,還要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辯論,自主學習,并在老師引導下對案例進行概括、提升。
近幾年,海嘯,地震,暴風,火山爆發,沙塵暴……,一次次令人慘痛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將這些及時引入課堂進行補充,運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釋說明,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汶川地震發生后,我特意設計一堂專題課,以深受地震重創的四川綿陽市北川災區為背景,以震驚、感動、奉獻為情感主線,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學習地震災害基礎知識,學會用地理知識化解危難,提高地震防護、自救能力。結果,同學對地震內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補缺,糾正偏差,準確掌握學習內容
由于自然災害貼近現實生活,學生或者經歷或者聽說過大量的實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學習的基礎,多少獲得一些自然災害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形成一定的觀念和經驗,這是進一步學習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受到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制約,以及對學習內容概括、抽象、比較能力的制約,學生學習時會產生一些思維障礙。思維障礙可能是由于先入為主的錯誤觀點、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現象的類比不當、概念內涵和外延模糊、思維定勢干擾等原因造成,使得學習中出現各種錯誤,阻礙了正確知識的獲取。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問題,如“為什么我國旱災嚴重地區在黃淮海平原,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引發學生興趣,進行討論和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印象,明辨基本概念。
關鍵詞生育期;自然災害;早稻;單季稻;雙季晚稻
近年來,自然災害頻頻突發,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使水稻產量的提高存在一定的難度,嚴重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民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響[1]。縱觀水稻整個生育期,其中的自然災害主要表現為低溫凍害、內澇災害、高溫熱害、臺風冰雹災害和雪災等。蕪湖地處長江下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屬南北冷暖氣候交匯區,因而四季有時不太分明,會出現倒春寒現象;雨量充沛時可能一夜成澇災;夏秋季交替不明顯,秋后高溫天氣持續;亞熱帶臺風雖不直接危害水稻生長,但其過境后的威力也很強大,為遷飛性害蟲提供有利條件;冬季提早來臨或下雪天提早,這些反常的季節表現都給水稻生產帶來極大的破壞。早稻、單季稻和雙晚稻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災害也有所不同[2]。現就蕪湖地區水稻生育期和自然災害進行總結,并提出防治措施。
1自然災害類型
1早稻
蕪湖縣早稻播種一般在清明以后或谷雨前,7月中下旬收獲,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災害有低溫凍害和內澇災害。
(1)低溫凍害。主要發生在播種后的四葉期。由于低溫、陰雨、冷害、深水灌溉,使秧苗呼吸受阻,缺氧窒息,營養物質失調,造成爛秧,并可能誘發病菌的侵染,使病害更嚴重。
(2)內澇災害。主要發生在5—6月的黃梅雨季,此時正值早稻孕穗至抽穗灌漿期,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關鍵期。現在一夜成災的現象時有發生,低洼稻田絕收現象也常有。另外,暴風雨可提早帶來稻飛虱的危害。
1.2單季稻
蕪湖縣單季稻一般是在5月上旬播種,在6月中旬移栽。單季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災害有內澇災害和高溫熱害。
(1)內澇災害。主要發生在5—6月的黃梅雨季,此時單季稻正處在分蘗期,是大田有效穗形成的關鍵期。若這時稻田淹水3~5 d,單位面積有效穗不足,難以達到高產。
(2)高溫熱害。發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正值單季稻孕穗至抽穗揚花期,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對溫度極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 d),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 ℃,日平均溫度30 ℃以上就會對水稻生產產生不利影響[3-4]。孕穗期如遇35 ℃以上的持續高溫,水稻花器發育不全,花粉發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揚花期如遇35 ℃以上高溫就會產生熱害,影響散粉和花粉管伸長,導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殼粒,造成結實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絕收。
(3)臺風災害。臺風雖然不直接危害當地水稻生長,但一般從蕪湖縣過境時形成大風和強降雨,一般發生在8—9月,以9月上中旬臺風危害重。此時單季稻處于灌漿成熟期。臺風過后,造成水稻倒伏,損失一般3~5成,嚴重的達7成甚至絕收。另外,臺風可帶來遷飛性害蟲的危害,也會引起病害的暴發,如細菌性條紋葉枯病和稻曲病。
1.3雙季晚稻
蕪湖縣雙季晚稻是6月上中旬播種,10月底至11月初收獲。雙季晚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災害有臺風災害和低溫雪災。
(1)臺風災害。一般發生在8—9月,此時臺風災害會帶來遷飛性害蟲,也會引起病害的暴發,如細菌性條紋葉枯病、稻瘟病。
(2)低溫雪災。一般發生在10月底,雙季晚稻進入收獲期。低溫雪災造成雙季晚稻倒伏,時間長引起爛谷,因而增產不增收。
以上所述是蕪湖縣水稻生育期中遇到的幾類主要自然災害。在農業生產中自然災害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可根據水稻生長過程中的補償機理采取補救措施,有的可以采取預防措施,切不可大意。面對自然災害,首要的任務是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其次才是考慮如何減少自然災害。
2防治方法
2.1預防措施
主要是通過加強水稻的栽培管理來達到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5]。首先,要適時選購優質種子,早稻要選用早熟抗寒耐澇的品種,單季稻選用抗倒耐高溫抗病品種,雙季晚稻選用早熟抗病品種。其次,培育壯苗,適時栽培,蕪湖縣早稻一般是在5月15—20日移栽,近年來早稻直播面積逐年增加,因此早稻直播應選擇清明后氣溫相對平穩上升的時候搶播,避開低溫凍害天氣,另外,采取地膜旱育的技術培育早稻壯苗;單季稻應控制在立秋后抽穗,也應避免立秋后氣溫轉變期的影響,通過水肥管理和適時收獲也可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加強水肥的管理可以提早成熟。如單季稻后期遇稻飛虱的暴發,可選擇收割早熟的品種,在低溫雪災來臨時,應選擇收割早熟的雙季晚稻。
2.2治理方法
首先,根據水稻生長過程中的補償機理采取補救措施,在自然災害發生后,加強田間管理可減輕災害的危害程度。如單季稻遇到高溫熱害天氣時,可以對稻田灌溉深水,改變田間小氣候,以達到降溫的目的;對發生內澇的稻田,除及時排水外,要清洗葉片上的泥土,適當的增施氮肥,加強養分以促進生長;另外,要適時烤田,控制好無效分蘗,增強植株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對倒伏的水稻田塊,可以用人工扶持的辦法使水稻直立生長;對臺風帶來的遷飛性害蟲和病害的暴發,可以提早用藥防治。
總之,在水稻生長過程中,要了解當地的氣候特點,因地制宜搞好田間管理,以減小因天氣變化對水稻生長進程的影響,發揮水稻的最大增產潛力。
3參考文獻
[1] 邱新法,曾燕,黃翠銀.影響我國水稻產量的主要氣象因子的研究[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0,23(3):356-360.
[2] 龔紹先.糧食作物與氣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3] 汪壽康,汪更文,汪又佳.2003年水稻高溫熱害情況的調查[J].安徽農學通報,2004,10(1):27,35.
為有效防治我社區自然災害,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上級自然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社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社區基本情況
xx社區位于xx街道辦事入東 2公里,轄區有企事業單位8個,4個家屬院落,2個物業小區及1個城中村,另有學校1所,轄區共有常駐居民2187戶,4000余人。
二、工作機構和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我社區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指揮、組織、協調、監管。
組 長:xx(社區主任)
副組長:xx(社區黨支部書記)
成 員:xx(副主任) xx(委員) xx(委員) xx(委員)xx
下設辦公室,負責社區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辦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職責分工:
(1)組長:分管組織、指揮、協調本轄區自然災害群測群防和突發性自然災害各項應急處置工作;負責自然災害災情報告,在強降雨期間執行“零報告制度”,并負責向社區居民公布本預案。
(2)副組長負責組織搶險小分隊及其人員分工;組織自然災害臨災搶險、排險。
(3)成員負責本轄區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負責地質災害監測資料和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巡查資料的整理、匯總和上報工作。
(4)小組組長:負責組織本轄區居民小組范圍自然災害點監測和自然災害易發地段巡查;負責臨災時組織受威脅群眾撤離;負責及時向應急工作組組長報告自然災害災情。
(5)應急工作組其他成員:負責物質保障、災民安置、救護和汛期值班等項工作。
2、社區巡查小組:社區兩委會、社區居民小組、社區志愿者組成社區巡查小組。
二、防災搶險
1、自然災害點監測、易發地段巡查防災避險。
2、預警及搶險救災措施。
當遇強降雨和上級自然災害預警預報,立即加強自然災害點監測、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巡查。發現險情征兆,立即組織受影響群眾撤離,并及時上報。疏散安置地點必須在汛期前實際調查選點,確保安全。劃定臨時危險區,在危險區邊界設置境界,同時明確具體監測人。在強降雨過后,根據自然災害點具體情況,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溝、埋實裂縫等簡易治理措施。
3、監測、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監測、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發現監測自然災害點有異常變化和暴雨天氣前后,應增加觀測次數,每日觀測次數不少于3次,災害體處快速異變狀態的,應每1-2小時監測一次;易發地質災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響社區居民加強觀察、巡查,發現險情立即報告。監測、巡查必須做好數據記錄、歸檔。
4、災后處理
災情發生后,社區應急工作組將與上級部門一道做好災區群眾的思想工作,安定群眾情緒,并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及時組織災區群眾開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組織到位。做到機構落實、組織落實、人員落實,不斷把社區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應急領導小組、應急工作組成員、搶險小分隊成員、社區巡查小組成員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調查補充,修改本預案,并向社區居民公布。
2、宣傳到位。向社區居民宣傳自然災害防治的基本知識,公布本預案,充分認識防御自然災害工作的艱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區民有自我防范意識。
3、措施到位。自然災害點監測到位、易發自然災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組織對避險路線、臨時安置點進行勘查,并向社區居民公布。
4、物質到位。每個社區居民小組購雨衣、手電、應急燈(具體數量由社區組具體實際確定)等必備物質設備,并由俞厚祥保管。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成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P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5-0134-02
隨著工程項目的逐年增多,各種資源開發的力度逐漸加大,地球環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雖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是面對頻繁的地質工程建設,各種的自然資源也逐漸地呈現出匱乏的趨勢,而且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都發生了變化。
1 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
巖土工程是一個土木工程中的一門學科。作為一門科學技術,其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有巖石和土地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對其進行科學性地整治或者合理地改造。在二十世紀末期,我國開設地質工程學學科,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地質勘探已經進入了新的研究領域,并展開研究。這一學科主要是針對地質工程的建設而展開的。從礦山工程的規劃、實施,以至工程的竣工,包括工程運行的后期影響等等,整個的過程都會對于施工現場的地質現狀產生各種影響。地質工程學所研究的,就是其中涉及與地質有關的問題,研究范疇涵蓋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兩個方面。
地質災害,簡稱為“地災”,即為由于地質環境的變化以及地質活動的異常而形成的不良地質現象。一旦地質災害來臨,其所發生的地質現象,爆發的威力,不僅會給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作用,而且還危及到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這其中形成地質災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當地質災害是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使地質環境發生了變化,即為“第一環境問題”;如果由于是人類的活動而引起的地質環境破壞,則屬于是人為災害,即為“第二環境問題”。
人類要在地球上生存,環境是賴以維持生命的載體。對于自然因素所引發的災害,人類是無法抗拒的,那么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將災害再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而由于人類的活動而給環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而引發的自然災害,則需要人類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并付諸實際。中國關于地質災害的防治條例已經于2003年11月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并且在2004年3月份開始正式實施。在“條例”中,對于地質災害以明確的界定,即所謂的“地質災害”,是一些在地質活動的影響下,而引發的諸如泥石流、滑坡以及地面出現裂縫或者是山體崩塌等的各種地質變化,這些地質作用主要是在自然因素或者是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其直接危及到了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
從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些年來,中國的自然災害頻發。在各種的自然災害中,地質災害的威力之大,其所造成的損失已經達到了20%~30%。著重研究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我國地質災害的成因
我國幅員遼闊,在很多地區呈現出地質構造復雜多變的狀況。加之全球生態環境不斷地發生變化,導致了各種自然災害發生。作為一個農民大國,中國在近些年來雖然社會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處于自然災害易發地的經濟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種自然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泥石流的破壞等等,使這樣的地區成為了災情嚴重的地區,并因此而導致越加貧困。
2.1 自然因素的存在
以四川省綿竹市為例,由于這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了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因素。
①地形地貌特點。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綿竹市處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這里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作為一個水系豐富的地方,也成為了山洪暴發的危險之地。從地形特點上來看,綿竹市的地貌形態高差懸殊,西北部為山地區,山區的河谷的落差很大,非常的陡峭。山地區的支流也發源于這里,呈現出樹枝狀的分布特點。從地貌特點來看,這里呈現出高山、中山和低山,而且東南側位平原。在平原的斜坡處的平原,都呈現出一級階地沖洪積扇狀。
②水文氣候特點。在四川盆地中,綿竹市屬于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天趕海,消極多暴雨,洪澇貧乏,冬季連綿陰雨不斷。
③地質環境特點。地質環境特點在西北部的山區體現得較為明顯。斷裂發育,褶皺多表現為方向多變的推覆體內部的次級褶皺,而且陡傾和平緩性并存,這里巖體破裂,而且各種裂隙已經呈現出來。
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一旦有外界條件的刺激,就很容易形成自然災害。
2.2 人為因素的影響
在所有的地質災害中,超過一半以上都與人為因素有關。亂砍亂伐、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等等,都是造成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
在山區地帶,如果大面積毀林,并且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就會在進行大量的開發利用之后,特別是礦山的開采,不但使植被遭到了破壞,而且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產生出來的大量礦渣和廢土被傾倒與河流當中,一旦造成河道的淤積,那么,如果氣候變化導致河水流量猛增,泥石流災害就很有可能會形成。
山區地帶出現地震,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因素。隨著地震的發生,各種地質災害都會出現,而且多處頻發。經歷了地震之后,也會留下災害的隱患。加之外界因素的刺激,一些較為地質較為脆弱的地帶成為了災害多發地。而這些地方,也成為了做好防止措施的重點地區。
3 地質災害的防治
發生地質災害,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要具有受災體,也要具有災害體。那么,災害多發地進行災害防治,也要首先從這兩個方面考慮。為了將災害的活動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將可能性的災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將災害體活動的能量降低,以使災害活動所發揮的能力減弱。我們都知道,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災體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災體提高防御能力,盡量避免遭到破壞。
①地質災害勘察。鑒于地質災害的發生,與地質狀況存在著直接的關系,那么就需要對災害多發地的地質勘測工作加大力度。成立專門的勘察小組和調查小組,對于地質災害的發育狀況進行調查,請有關專家進行分析,從地質的特點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災害程度,都要進行評估,并定期地深入現場進行觀察。
②保護和治理區域自然環境。對于災害頻發地,可以采取積極的措施,調動各種力量進行自然保護。將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得以改善,在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就會將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降低。
③建立災害預警系統。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更為有利于災害的防止。將跟蹤技術應用到其中,建立災情檔案以及防止數據庫,一旦有相關的異常狀況發生,就會迅速地將信息出去,從而得到多方的支持。災情預警系統作為動態的系統平臺,可以為有關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便利,從而提高了災情防治水平。
4 結 語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的發生,與地理環境、地質構造以及當地的氣候環境特點都存在著直接的關系。而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一些工程類活動,加劇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幾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入了新的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 彭小建,程偉,陳小麗.談談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四川省綿竹市為例[J].城市建設,2013,(4).
[2] 安東哲,張立軍.試述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成因及防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5).
[關鍵詞]山體崩塌 自然災害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0-0331-01
前言:山體崩塌在我國的一些山脈地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自然災害。山體崩塌給人們的生活與健康甚至生命都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那么山體崩塌是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呢?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更好的去防治山體崩塌呢?本文將會介紹這方面的內容。
1.山體崩塌的含義
什么是山體崩塌,大家或許對這方面的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知識不夠專業,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科學上山體崩塌又稱之為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之一。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會給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工程建設山體滑坡的防治和預防工作。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目的是更好的去抵御自然災害。
2.山體崩塌的成因分析
2.1 地理因素
為什么會發生山體崩塌?發生這種自然災害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呢?其實引發山體崩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種是地理因素,另一種是誘發因素,還有一種就是人為因素。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引發山體崩塌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它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巖土的類型。巖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巖、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松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巖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第二方面是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巖[1]、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容易發生滑坡;第三方面,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第四方面,水文質地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上面這四方面的因素就是形成山體崩塌主要的地理因素。
2.2 誘發因素
誘發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造成山體崩塌的、但是一定程度上誘發了山體崩塌的因素。從誘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對斜坡坡腳的沖刷和浸泡都是誘發滑坡的自然原因。我們了解到,發生地震的過程中,地址版塊會發生大規模的運動,而降雨量或冰雪融化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使得短時間內水質大幅度增加,從而改變土壤結構。此外,經常發生地震的地區,震動使山體變得破碎、松散;當出現暴雨和長時間降雨時,雨水在斜坡上滲入到土體或巖石縫隙中,巖石或土體的強度降低,從而導致滑坡的發生。增加了山體崩塌的發生率,從而對人們的生活財產造成一定的威脅。
2.3 人為因素
人為的因素也會使得自然界發生山體崩塌這種自然災害。從人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如開挖坡腳、坡體上堆載、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誘發滑坡。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時,如進行大力爆破、強行開挖,會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滑坡。使得巖土或土體的結構遭到嚴重的破壞,更加容易或直接引發山體崩塌。
3.山體崩塌的防治措施
3.1 消減水害
有的時候,山體崩塌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預防,當無法阻止山體崩塌這種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降低它帶來的傷害。其中消減水害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巖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于巖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征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鉆孔疏干、垂直孔排水、豎井抽水等。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消減水害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山體崩塌發生的頻率與概率,更好的保護了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3.2 加強邊坡的修筑
加強邊坡的修筑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邊坡的堅韌程度對山體崩塌發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此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巖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2]。可以加強邊坡修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巖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巖土體不應削減。但是這種方法并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第二種方法是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擋土墻、護墻、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等作為阻滑支撐工程等。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對邊坡進行人工加固;第三種方法是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巖質邊坡;此外,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巖體或土體的強度、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鑲補溝縫等方法也是常用的加強邊坡修筑的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4.山體崩塌有效的自救與互救的措施介紹
4.1 人工呼吸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關于山體崩塌的防治措施,但是當這種自然災害真的發生的時候,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進行自救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發生山體崩塌的時候我們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哪些。其中人工呼吸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施行人工呼吸前,應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動義齒,然后使其頭部后仰,下頜抬起,并為其松衣解帶,以免影響胸廓運動。人工呼吸救護者位于患者頭部一側,一手托起患者下頜,使其盡量后仰,另一手掐緊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氣,然后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將氣吹入患者肺內。吹氣后應立即離開患者的口,并松開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氣體自然排出,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進行最及時的救治
4.2 心臟按摩
心臟按摩也是在進行互相救治的過程中常采用的一種方式。如果患者心跳停止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立即施行心臟按摩。若有兩個人人搶救,則一人心臟按壓五次,另一人吸氣一次,交替進行。若單人搶救,應按壓心臟十五次次,吹氣兩次,交替進行。按壓時,應讓患者仰臥在堅實床板或地上,頭部后仰,雙手重疊,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壓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處,垂直、均勻用力,并注意加上自己的體重,雙臂垂直壓下,將胸骨下壓三到五厘米厘米,然后放松,使血液流進心臟,但掌根不離胸壁。從而使得受傷的人員及時的接受救治。
結語:以上內容就是本文介紹的關于山體崩塌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雖然山體崩塌給人類帶來了不可預估的傷害,但是通過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還是可以降低或減少這種傷害的。因此,相關的人員應該加強防治措施工作的開展,從而更好的保障人們的安全。
參考文獻:
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與生存能力。反思一下我們現在的地理課堂。問題多多:其一,課程設置,在我省中考指揮棒下,地理已經淪為小學科中的小學科,實際上已經是放棄了地理教育,學生習慣于開卷思維,沒有老師會在課堂上具體講解海嘯的成因與特征,更不可能在真的災難來臨的時候學生還會有時間去打開課本查找這到底是什么自然災害。其二,從教材內容來看,打開各個版本的高中地理課本,與自然災害相關的內容多是從最基本的原理泛泛而談,如浮光掠影,學生沒有留下多少印象。比如,高中地理課程必修I的課程標準對于地震相關知識的介紹是宏大而無當的,關注更多的是諸如非洲,地中海遙遠的地方,而對近在咫尺的我國眾多的地震帶一點都沒有涉及。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指導意見中對此特別作出的說明:火山、地震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不作教學要求。在介紹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一節中的要求中指出:結合重大自然災害,能運用所學知識、原理分析其危害,探究其發生機制和規律,且不說其只注重地理原理的應用帶來的弊端,單說在當前的低下的地理教育地位,被從教育行政部門到學生忽視的現狀下,地理學科能夠有多少時間對如此眾多的自然災害進行分析研究,探究其發生機制和規律?連在地理課堂上都沒有對自然災害研究的時間與空間,哪里還會有?這樣教育體制下教育出來的學生能夠有多少防災的意識?談何生存能力?難道這不應該引起教育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反省嗎?
綜上所述,當前地理課堂中的防災教育是極不正常的,加強防災教育刻不容緩。在第九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減災防災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自然災害孕育、發生、發展、演變、時空分布等規律和致災機理的研究,為科學預測和預防自然災害提供理論依據。二是要加強自然災害監測和預警能力建設,在完善現有氣象、水文、地震、地質、海洋、環境等監測站網的基礎上,增加監測密度,提升監測水平,構建自然災害立體監測體系,建立災害監測――研究――預警預報網絡體系。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種自然災害之間、災害和生態環境、災害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開展全國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加強防災減災關鍵技術研發,強化應對各類自然災害預案的編制。四是要加快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以及防災減災高技術成果轉化和綜合集成,建立國家綜合減災和風險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國家和地方災情監測、預警、評估、應急救助指揮體系。五是要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將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災害防御體系納入國家和各地區各部門發展規劃,并將災害預防等科技知識納入國民教育,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納入全社會科普活動,提高全民防災意識、知識水平和避險自救能力。六是要圍繞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和災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決的科學難題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既學習國外的有益經驗和先進技術,也對人類社會共同防災減災作出貢獻。
從以上的講話內容可以看出黨和政府加強防災工作的決心和有力措施,作為教育部門,特別是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改變我們的地理課堂開始。主要思路如下:
1.進一步修訂地理課程標準,建立一整套從小學到高中的地理減災防災的課程體系,以完善當前的不足,中心理念應該是立足于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通過地理課的學習,學生應當能夠比較詳細地了解自然災害的的分類,能夠分析其危害,探究其發生機制,首要是要知道如何辨別與防備災害的發生。
2.其次是要努力提高地理學科在各個學段的重要性,不能使它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要讓地理素養真正成為每個公民應有的素質一部分。要增加地理科的課時,在初中應該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取消開卷考試。在高中要讓“自然災害與防治”列入必修科目,而不是文科生的選修課中不會選修的一門課。災害怎么會有文理分科?
3.完善教材中對于自然災害與防治內容。下面以高中地理為例來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論文關鍵詞]防汛工作 防汛為主 防治結合
冷空氣弱、副熱帶高壓偏北、赤道幅合帶活躍是臺風頻繁登陸我國沿海的重要原因,尤其臺州位于浙江省東南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臺風經常襲擊臺州地區。臺州市政府防汛指揮部門及其成員單位在船只避洪、河道疏浚、河面保潔等工程措施在防汛(包含防臺和抗旱,下同)預防中嚴格貫徹環境和資源保護法學中“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由于臺風頻繁對于東南沿海地區來說并不完全是件壞事,盡管臺風帶來的暴雨以及洪水可能會對當地的農業、漁業、林業、畜牧業等基礎設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因它產生的充沛降水也增加了當地的水資源,對緩解東南地區的高溫干旱,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在防止洪澇、臺風災害以及保護人身、財產安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浙江省2007年頒布的《防汛防臺抗旱條例》第三條首次明確了該原則。本文試圖以臺州市在抗擊臺風和洪水中的經驗總結,來論證“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在我國防汛工作的重要性。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是指各級防汛責任主體采取各種預防措施,加強對有關基礎設施進行檢查活動,做好全面隱患排查工作,消除事故隱患,或者把自然災害破壞控制在能夠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限度之內。這項原則,明確了預防和抗擊的關系,確定了抗擊自然災害與破壞的途徑和方式。它要求抗擊自然災害的破壞,要以預防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從根本上消除產生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害,減輕事后抗擊所付出的代價。
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在防汛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臺風、洪澇問題一旦發生,往往難以消除和恢復,甚至具有不可逆轉性
由自然活動所造成的洪澇和臺風問題不象其他社會問題或法律問題一樣具有較快的逆轉性,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自然災害發生之后,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比如因去年因山洪發生的湖南平江大橋倒塌事件導致人員失蹤、人員死亡、財產損失。大多數因自然災害損害都是在人們無法察覺的情況下發生,在發生洪澇情況下,即使人類采取一切辦法應對災害活動,但由于洪澇災害破壞范圍極大,其他衍生的災害會不斷緩慢的釋放出來。
(二)事后防汛費用巨大,在經濟上不合算
事前防汛與事后防汛相比,不僅在費用支出上合理、合算,而且在社會效果上會起到把自然災害降低到社會和公眾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這如同在治理環境污染中的原理一樣。以“先污染后治理”的一些發達國家為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些發達國家曾經作了一個估算,如通過事后治理解決環境問題,總投資需占國民總產值的3%,若以正常國民經濟增長率為5%計算的話,大部分要花到環境投資上去。在中國,據80年代初的不完全統計,環境污染部分和自然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兩項合計高達955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4%左右。其實事后治理環境支出的費用比例與事后防汛費用支出比例存在同樣的道理,有可能事后防汛承擔的代價比事后治理環境更大,因為臺風和洪澇造成的損失不僅是公眾和國家的財產損失,而且很有可能涉及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費用和損失無法估價。記者對一些大橋倒塌事件的調查表明,重則人員死傷慘重,輕則給當地經濟產生巨大損失,這些損害難以用金錢的計算來撫慰遇難者家屬。
(三)對自然災害損害的事后救濟得不償失
洪澇災害產生損害的特點是損害范圍廣、損害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有可能產生人身生命危險,難以用金錢填補各種損失等。因此,靠事后的法律救濟一方面在經濟分析上對受害者不利,另一方面因生命無價,沒辦法用金錢賠償給受害者。這兩方面的原因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共同阻礙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后,對災害造成的工程損失可以用重新設計、施工,但對死難者家屬來說用再多的錢也無法使死者起死回生。
(四)臺風和洪澇問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可變性很大,對它的認識也具有科學的不確定性
以臺風和洪澇為例,因自然災害發生的不可確定性,科學家也無法準確預測出幾級臺風和洪澇以及造成多少程度的損害。正如科學家對氣候變化認識一樣,有些認為工業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會導致“溫室效應”,使全球變暖;另外一些則認為這些氣體會產生“陽傘效應”,從而使全球氣候變冷。實際上,無論怎么預測臺風和洪澇,在臺風和洪澇多發區的自然環境下,臺風和洪澇的發生都會對社會和公眾造成嚴重影響。本文認為,盡管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是,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對于人為活動相關的措施如海塘江堤、水庫、水閘、河道清障等水利工程措施和漁港、船只避風、地質災害整治、城防工程、農業防臺等工程措施,以及體制、機制、法制、預案等非工程體系建設,無論如何都會對維持現存和改進環境生態系統有益,而不能等到臺風和洪澇的出現。否則,后悔也為時已晚。臺州市政府防汛有關部門在事件發生前積極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預防手段,每年都把自然災害產生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因此,將環境和資源法學中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作為臺州市政府防汛實踐工作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對過去防汛問題深刻教訓的一種總結,也是科學技術發展對防汛認識的提高所提出的要求。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在臺州防汛工作中的貫徹與實施
(一)全面規劃與合理布局
全面規劃就是要求臺州市政府各級防指成員單位、基層防汛組織對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生產和生活、經濟發展與防汛工作各方面的關系作統籌考慮,進而制定防汛體系和預案,使各項事業得以協調發展。合理布局主要是指在臺州工業及其發展過程中,要對工業布局的各個建設工程合理性作出專門論證,并且對老工業建設工程不合理的布局予以改變,使得工業布局不會對周圍環境和人民生活環境在臺風和洪澇發生時造成不良影響。
(二)增強風險意識,并以防范風險作為決策的直接依據
由于預防的本意在于防患于未然,因此增強公眾的風險意識尤其是決策者和管理者的風險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大型水利建設項目、改造項目(如在河川筑壩、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興建等項目),更應將可能因臺風、洪澇造成的長久不良環境影響放在首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