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應該看到,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存在的道德喪失、誠信缺乏、假冒偽劣、欺騙欺詐等消極丑惡現象,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互聯網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在給青少年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渠道的同時,也傳播了一些有害信息。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課題,青少年道德教育亟待加強。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注重青少年道德修養的養成。所謂“養成”,在于啟發“道德的智慧”,進而促成“道德的實踐”。學校的教育是重點,家庭的熏陶也不可忽視,環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社會的錘煉是最終得以成就的關鍵。
同時,要十分重視道德教育。首先,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德育課程體系,開展道德知識學習活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應鼓勵學生對現實道德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實事求是地引導學生看待社會,從而培養學生對道德問題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斷能力。其次,增強學生道德完善的自我意識。要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不息的精神,增強參與意識和主人翁精神,以促進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對高尚品格的渴望;教育學生主動尋找自身道德行為的弱點,積極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這些弱點,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第三,加強滲透,寓教于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社會意識。第四,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使學生們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受到熏陶。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是構成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孩子是家庭的基本成員,他們從出生開始到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幾乎要在家庭中度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里,家庭對孩子不僅有撫養義務,而且確確實實地構成了陶冶孩子情操、品德、性格、理想的關鍵場所。“家庭教育擔負著幫助未成年家庭成員接受文化生活知識、培養道德品質、熟悉行為規范、鞏固和發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成果,逐步實現社會化的職責。”①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時期,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第一個教育過程。現代社會的文明水平首先取決于家庭文明的水平。家庭教育在每個人的成長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員的身體素質、社會素質、心理素質、和睦的家庭關系以及親密的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因為是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如果青少年家庭關系和睦、早期家庭教育良好,對培養積極、健康的性格、品德及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否則,如果對青少年的早期家庭教育不當,就會對青少年以后的教育和成長帶來許多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要以自己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健康的情趣教育和影響孩子,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如自尊、自信、尊敬師長、遵紀守法等。父母擔負著教育好下一代,提高下一代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歷史責任。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不僅全面而且深遠而持久。
我國正處于急劇的社會轉型期,社會轉型“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經濟過程,它同時是一種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轉型。由新舊體制轉軌所帶來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變動所決定,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正在發生著一場悄悄的革命。思想道德觀念的新舊更替,不僅構成社會轉型的一個重要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提供必不可少的價值支撐。”②綜上可知,家庭教育不僅對青少年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更由于外來生活環境的變化為我國目前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中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家庭教育歷史悠久,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探討也從未中斷過并在這里形成了諸多優秀的理論成果,我們主要探討當前中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重養輕教
社會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不停地刺激人們的物質欲望,體現在家庭教育中即有的家長特別注重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而忽視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培養。一些家長特別寵愛孩子,盲目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不少的家長有這樣一種共識:我們吃的苦太多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再也不能讓孩子受一點苦。殊不知,這種片面的關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大障礙,從而導致了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虛,道德理性的缺失。在一個班級中,基本不可能通過觀察學生的用品、日常的開銷來判斷學生的家庭條件到底是怎樣的,除了極富裕和極貧困家庭的孩子,絕大部分的家長不會對孩子的日常開銷吝嗇,無論那是有用還是無用的。“我家孩子用的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差,進我最大的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這是絕大部分父母的想法。家長注重的是為孩子提供了什么條件或生活,而不是教會了孩子什么。
2、重智輕德
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不僅注重文化知識的傳遞,更加注重社會規范、道德習俗的學習即青少年品德的培養。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已成為普遍生存理念,社會壓力不斷地加大,越開越多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將來要想更好的立足社會,就要有好成績、好學歷從而找到一份好工作。家長這種普遍的認識直接導致了家庭教育內容上出現的偏差,只注重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培養,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智力的開發,卻忽視了對孩子“成才”之前“成人”的教育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教育。
更多的家長重視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孩子的學習過程。家庭教育在誠信、友愛、尊重、社會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嚴重不足。這種輕視個體品德能力培養的失衡很可能造成青少年自私任性、信任度低、道德情感冷漠。忽視思想道德教育,是當今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誤。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重智輕德的教育價值觀成為家庭教育中比較普遍的問題,并在教育實踐中也較多地體現出來。
3、重言輕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過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并講究“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談舉止和行為習慣會給孩子的人格、性格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使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并不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家長教孩子一套自己做另一套。只是在思想上有認識,行動上不重視。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品德教育經常停留在“只有好好學習,才能……”、“不要去學鄰居某某,簡直就是壞孩子”等言語層面的說教,卻不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有些家長本身自己不干家務活、無所事事,偏偏要孩子做個勤奮文明的人,或者是一邊搓著麻將,一邊叫孩子好好學習。殊不知,孩子最好的學習的榜樣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熏陶,學習了家長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格。
4、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尚未形成合力
教育是一個系統而龐大的工程,尤其是在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密切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優良環境,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不能很好地有機結合起來。在教育內容,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上不能保持一致或者具有連貫性,甚至會產生沖突。媽媽說的與老師教的和孩子自己在社會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這會給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困擾,從而影響正確的道德觀念的樹立。
二、解決的對策
1、把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
在家庭教育中重視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投資的確是一件好事,它可以為子女將來的學業奠定基礎,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對于子女的培養,必須樹立“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觀。歷史與現實一再證明“有德無才,難當大任;有才無德,才足以助其奸”。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成人與成才,做人與做學問,孰先孰后,孰重孰輕,是毋庸置疑的。德是人才的靈魂,是立身的根本,智力的高低可能會決定一個人的發展的深度,但道德品質的好壞則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道德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任何一個健康的社會,都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即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少年除了要學會知識、學會學習,更要學會與他人共處,學會生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黑格爾認為,一個人做了一件這樣或那樣的合乎倫理的事,這不能說他是有德的,只有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才可以說他是有德的。而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通過家庭教育才能得以實現。所以,當今的家庭教育應當遵循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這不僅關系著家庭的文明更關系這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家長要遵循子女的生理、心理的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可以從提高道德認識做起,特別要注意保護并培養子女青少年時期那種同情心、正義感、榮譽感等道德情感,同時從形成道德行為的習慣開始,或者同時并進,互相促進,逐漸培養青少年的高尚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家校聯系,形成合力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事關國家命運和社會未來發展趨向,因此需要整個社會同心協力才能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這深刻揭示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針對目前家庭與學校結合、溝通的現狀,以及本人從事班主任工作的經歷和體會,認為應從三個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第一,學校及老師要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通過召開家長會、采用書面的或電話等方式與家長進行積極溝通。第二,家長要采取積極的態度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長要主動到學校或與班主任電話聯系了解學校對孩子教育和要求。及時參加家長會、接待好教師的家訪等。家長要主動地經常地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思想、學習等方面的情況,與老師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方法,盡量和學校保持一致。第三,家長應主動配合學校工作,教育子女積極參加學校所開展的的教育活動或實踐,使子女得到良好的鍛煉。
3、提高家長素質,營造良好家風
家長是家庭主導者,決定著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式等,因此家長素質高低制約家庭教育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品德發展狀況。家長的以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教育能力素質對孩子品德形成影響較大。一般來說,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家長能比較客觀把握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有正確的人才觀,比較重視對子女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另外由于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父母的語言舉止、待人處世總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比如孝敬長輩、節儉、勤奮、正直等,會使青少年在家庭中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自覺地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
家風是家庭精神文化的一個層面。父母的文化素養、道德品質等所產生的家庭文化,影響著孩子的品德發展。在長達五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我們不難發現,眾多的家庭有著自身優秀的家風,這構成了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人民的優秀品質和智慧。良好的家風主要體現在嚴以治家、節儉持家、濟貧睦鄰等。嚴以治家體現在家庭長輩避免對孩子溺愛和過分嬌寵子女,不能一味遷就孩子的錯誤,要嚴愛相濟、恩威并施。因此,處于新時代的家長更要以身作則,把建構良好的家風作為家庭建設的重點,讓孩子生活在愉悅的氛圍中。
參考文獻: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時代的變換,始終與青年的責任聯系在一起,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在正確的榮辱觀指導下才能健康成長。青少年,特別是大學時代是一個特定的人生階段,是青年學生立志立德的關鍵時期。當前,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相互激蕩,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均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倫理道德在多元價值觀的沖突和碰撞中受到挑戰,不少學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一方面,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正義感、責任感成為廣大學生道德價值的主流;另一方面,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會責任感不強、團結協作意識較差,有的艱苦奮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質脆弱,有的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影響較深等等,這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廣大青年學生在榮耀感和羞恥心的價值對立中,提供了一面檢驗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鏡子,能引導學生在內心深處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確的道德意志,構筑抵御誘惑的堅固防線,凸顯了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主題,規范了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行為,對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前,對于學校教育來說,要從提高青少年辨別是非榮辱的能力和意識入手,大力加強榮辱觀教育。學校是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單純停留在課堂講授知識上,而是必須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過感化、熏陶等各種途徑,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念和行為。因此,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過提高學生的認識,幫助他們形成識別善惡美丑的能力,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同時,還要通過各種課內、課外的活動,陶冶他們的情感,鍛煉他們的意志,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信念,養成良好的習慣。
多年來,一些學校通過開展“團風”志愿服務等主題實踐活動,強化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學校的教師、管理、服務人員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積極通過提高師德、開展“三育人”活動等各種途徑,提高教育者的素質,使他們對學生起到表率和榜樣作用。與此同時,學校教育并不是封閉的教育,社會上的各種觀念和思想,都會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為了給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的榮辱觀培養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必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改善社會風氣。
關鍵詞:思想道德建設 雷鋒精神 培養模式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近代學者康有為曾說:“育人重在育心。”“育心”就是要加強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大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道德素養水平,不僅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也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題中之義。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勢下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戰略性任務。
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社會環境更趨復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問題和新挑戰。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的作用是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我們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點,加大學校德育體系及校內外教育網絡建設力度,要積極拓展德育途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努力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道德認識產生道德情感,并有助于指導道德行動。小學生還沒有形成明確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還不夠自覺,不夠堅定。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小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力度,努力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是具體、形象的,而不是概括的口號和抽象的結論。榜樣示范是加強學生道德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只要被模仿的對象具有權威性和可接近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雷鋒精神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優勢
雷鋒,一個我們熟識的平凡而偉大的士兵,這個22歲的年輕生命為我們樹起了一座內涵豐富、意蘊深刻的精神豐碑。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雷鋒精神以其不斷與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與社會進步潮流相契合、與黨的先進本色相融匯的獨特魅力,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我們共有的寶貴精神財富,影響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弘揚雷鋒精神是引領文明道德風尚、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呼喚。
雷鋒精神所蘊含的價值、信念、理想,它所代表的社會公德、艱苦奮斗與刻苦鉆研的精神,已經成為和諧社會的內生動力。中央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進行理想和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導青少年成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和良好道德情操的合格接班人。在這項教育中,重點宣傳雷鋒精神,可以賦予思想道德建設具體和形象的內容,使其更生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應該重提雷鋒精神。
在加強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培育良好風尚的社會期許中,學校開展學雷鋒活動順應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烈呼喚。在新時期學習雷鋒精神,是為了繼承和發揚雷鋒的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輝。開展學雷鋒活動,用雷鋒精神教育和激勵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學習雷鋒精神,能夠切實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弘揚雷鋒精神,能夠引領孩子們知行統一,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因此,學習雷鋒精神應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永恒課題。
三、用雷鋒精神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實踐
雷鋒的光輝名字和崇高品格,始終具有感召人心的獨特魅力。雷鋒的精神內涵和優秀品德具有廣泛的推廣性。學校要引導學生在理解、踐行“雷鋒精神”內涵的過程中,培養愛黨愛國、助人為樂、勤儉節約、團結合作、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新一代接班人。
用雷鋒精神進行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其活動的主題首先要體現時代性。雷鋒精神之所以既能引領時代,又能超越時代,就在于其能把握時代主題,融入時代潮流,體現時代旋律。我們開展“雷鋒學校學雷鋒”活動,要以更加寬闊的視野來把握,以更加深邃的思想來謀劃,立足于新時代、新要求,將雷鋒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起來,使其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富時代氣息。
用雷鋒精神進行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其活動的載體要講究鮮活性。學雷鋒不能簡單化、庸俗化。實踐證明,好的活動還要有好的載體。沒有生動豐富的載體,活動就會缺乏吸引力,沒有生命力。學校要適應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創新載體和形式,大
提升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性。要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不同活動特點,精心設計一些特色更加鮮明、更受師生歡迎、成效更加顯著、更能長久堅持的有效載體。
用雷鋒精神進行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其活動的機制要確保長效性。學雷鋒,學的是精神,見的是行動。只有把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外見于行,雷鋒精神才能發揚光大。學校學雷鋒要避免“運動式”“臨時性”,要引導學生時時學、處處學,形成思想上的認同、心靈上的契合、感情上的交融,最終轉化為實踐中的行動。
具體活動可以如下開展。
首先,加強學雷鋒環境建設,營造濃郁的學雷鋒氛圍,讓師生時時處處感受雷鋒。要將校園環境布置與師生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凸顯雷鋒因素,形成濃厚的育人氛圍。這樣可以將校園與學校教學樓、走廊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富有特色的教育園。
其次,以課堂為載體,培養學生崇敬雷鋒的思想感情。課堂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渠道,也是教育學生做人的主陣地。學校應以學雷鋒為主線,以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為切入點,將德育活動融于其中。通過多形式多角度,滲透雷鋒精神,經過教學、示范、學習與實踐,抓住契機,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崇敬雷鋒、學習雷鋒的思想感情。
現代社會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個凸顯的問題已經不是某個國家特有的,而是全世界所共同面臨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都在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做出努力。
一、世界各國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
1、美國人吃驚地發現其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狀況與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成反比例發展,美國人對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
2、在英國的教育發展歷史中,宗教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英國青少年的道德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社會情況的日益復雜與多元化,社會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強,光靠宗教的力量對其進行道德教育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目前,英國青少年的犯罪率正逐漸增多。因此,英國政府擬向倫敦 100 多所學校派全日制駐校警察,其任務主要是負責學校治安,同時在學生中開展反和公民道德教育。可見,英國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面臨著重大的危機。
3、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識急劇下降。這已經引起了法國民眾和政府的重視,提高公民道德教育水平,改革現有的公民道德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呼聲越來越大。
4、新加坡實施的是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一體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社會公民。
二、國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及我的建議
(一)加強對儒家倫理道德的繼承和發揚我國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儒家思想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在我國代代相傳,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思想寶庫。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把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拋之于腦后。雖然儒家思想殘留著很多封建思想,但是儒家思想中那些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仍然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注重把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與當代的時代精神和我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時代精神的儒家倫理道德觀,如注重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培養人的平等、尊重、團結和協作的意識,培養人的國際理解與關愛精神等等。
(二)改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使其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三)采取以課程為主,輔以各種道德實踐活動的道德培養模式。
(四)完善思想道德教育途徑,注重發揮社會與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與責任。
三、結合我園實際開展的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課程。
第一,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重新確定道德教育的內容序列。我幼兒園主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實際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根據傳統節日來制定不同年齡段的教育,如母親節,我們引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知道媽媽對自己的喜愛和關心,自己也要愛媽媽,要跟唱一首歌如《我的好媽媽》,或者通過涂色一朵花來送給媽媽表達對自己媽媽的喜愛;而對于四歲以下的幼兒,我們重在引導他們認識媽媽每天的繁瑣而細致的關懷工作,媽媽對家庭的付出等等,要求幼兒能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減輕媽媽的負擔,表達對媽媽的愛;學習主動關心和照顧媽媽,做個小大人而對于六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我們則重在引導他們完整講述出媽媽的優點和不足,認識媽媽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此類尊敬長輩、關愛家人或者同學師長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多數在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教師節、五一節、六一兒童節、婦女節中去實施。
第二,注重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道德品質,如禮貌、尊重、勤奮、謙讓、遵守紀律等。所謂校園無小事,處處皆教育就是這個道理。此類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無意滲透。其中,選擇專業規范的思想品德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愛國題材、誠實等品質、堅強樂觀、團結互助、友好相處、有寬容憐憫之心等也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我幼兒園也曾今嘗試誦讀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傳遞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為了加強地區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社區堅持以人為本緊密結合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特點,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探索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規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健全組織,搭建平臺,系統性地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社區非常重視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把關心、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工作作為一項精神又明建設的重要工程。一是加強領導。社區把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并召開會議研究未成年人教育有關工作。同時,社區主任親自抓、親自落實督促,進一步加強了末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健全機構。社區通過在轄區內發展熱心于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群眾加入關協組織,進步健全了機構。據統計,目前社區離退休人員共計386人、關協會員62人。通過健全機構,落實措施,社區關協會員正用火樣的熱情投身到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三是搭建平臺。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社區建立了50余個平方的未成年人活動室,500余個平方的室外活動場地,購置了1000余冊青少年益智圖書,豐富了未成年人的生活,促進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四是三方聯動。為進一步樹立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社區通過促進學校、家庭、關協的互動,切實加強健全青少年教育網絡,注重對他們的關心、引導、溝通,讓青少年離校不離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社區劃的具體落實下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和經常化的軌道。
二、深入調查、有的放矢,針對性地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為做到有的放矢,社區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在轄區范圍內深入開展調查,特別對那些無心向學、家庭貧困、單親家庭、性格巨癖、思想壓抑的未成年進行走訪調查。經分析,問題出在學生,責任卻在家庭。我們認為對“問題學生”要先關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在啟迪疏導,正面教育的同時,運用必要的反面典型以警示,促其醒陪。社區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重調研,重實效,針對性強,以濃厚的文化教育氟圍熏陶人,讓末成人易懂、易記、易運用。一是開展法制教育。社區以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為載體,圍繞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內容、青少年成長中的圍惑、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知識輔導等方面,舉辦專題講座,聘請專家教授與社區的青少年和家長們共同探討未成年八成長過程中的法制司題、心理困惑、家庭教育中的溝通等問題,同時向學生提出了“拒黃、拒賭、拒毒、拒幫派”的“四拒措施”。二是開展艱苦奮斗教育。社區針對現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嬌氣懶惰、不能吃苦、講吃講穿的不良風氣,發動未成年人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組織未成年人志愿者隊伍參加社區組織的義務大掃除、慰問孤寡老人等活動,并對他們提出了“不嬌摜、不懶惰、不攀比、不奢華、不怕苦”的“五不要求”。三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區充分利用地區濃厚的又化資源底蘊,組織地區青少年開展“尋偉人足跡,仰偉人豐功”參觀又化教育勝地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并提出“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已”的“五心自勵”教育。今年,社區就分別組織未成年人參觀了李富春故居、賈誼故居等,讓青少年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四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社區積極鼓勵和倡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時間,每人每年至少要讀本好書,寫出學習一心得,養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并定期為社區青少年開放圖書閱覽室,積極開展讀書、品書、評書活動,讓青少年們在社區這個大家庭掀起了要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熱潮,并提出認識自我、戰勝自我、培養自我、發展自我“四個自勉”。社區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札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受到未成年人的普遍歡迎。
[關鍵詞]學校德育 社會現實 環境因素
良好品德的養成是有條件的,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對塑造人的靈魂,培養理想信念、保證方向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在其現實性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環境是影響青少年道德內化、社會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學校德育的目標、內容、方法等與當代社會生活存在不容忽視的裂解,嚴重影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的一切積極因素的作用的同時,如何與社會影響同步教育,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培養學生道德判斷能力,引導學生在復雜的社會道德環境中理性掌握并自覺運用道德原則,堅持做人準則,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人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現實性的社會基礎。從青少年德育的角度來看,良好品德的養成不是無條件的,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校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對塑造人的靈魂,培養理想信念、保證方向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社會環境是影響青少年道德內化、社會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學校德育的目標、內容、方法等與當代社會生活存在不容忽視的裂解,嚴重影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的一切積極因素的作用的同時,如何與社會影響同步教育,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培養學生道德判斷能力,引導學生在復雜的社會道德環境中理性掌握并自覺運用道德原則,堅持做人準則,加強德育有效性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德育目標的實現,離開受教育者的關心,離開學生的需要是不可想象的,脫離當代社會生活、脫離學生實際的德育就脫離了學生的需要,就不會得到學生的關心,就像是建在沙灘上的海市蜃樓。因此,學校德育必須研究當代社會生活,以現實為維度。
首先,設置適宜的德育內容,反映當代生活。德育內容是指用來培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道德觀點、原則和規范體系。每門學科都有自身的邏輯結構,道德教育的內容確實很難與社會實際問題一一對應,也不可能“學到了就能在社會上派上用場”,目前,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傳遞的通常是經過過濾、篩選的純而又純的做人道理、基本原則和完美的道德典范,呈現給學生的只是美好、善良、非真實的一面。然而客觀現實并非學校德育教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單純,它是一個充滿是非、真假、美丑、善惡、沖突的世界。其結果是學校德育工作不但與現實生活脫節、學生實際脫節,淪為不切實際的空談,而且會導致一些學生以純理想的態度去對待現實。而脫離現實的道德理想主義只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當這種落差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變異就會產生。“除開該被時代所否定、揚棄的腐朽道德,凡屬對現時代具有進步意義的道德,都同時具有超前性和現實性兩個方面的屬性。德育教育的適度超前無疑對社會進步具有“導向”上的功能,但脫離現實的道德理想主義只會帶來消極效果,造成“超時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