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人生活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國家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老年人口逐年遞增,人口老齡化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我國2000年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3億[1],占總人口數的10%,2005年貴州省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計算,貴州省老年人口比例達到了12.25%,安順市于2006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最突出的問題是“老有所醫”、“為老服務”。老年護理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關系到健康老齡化社會[2]的建設。而中醫護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點,在預防、保健、養生、醫療、康復等多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再加上中醫護理技術簡、便、驗、廉,能滿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廣覆蓋的要求,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會特點,具有很強的適用性。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老人健康及醫療護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探索和建立適合邊遠地區的社區醫療及護理模式, 該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對貴州省安順市老年人生活狀況及老年及中醫護理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1 調查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法,進行社區問卷調查、個人問卷調查及在相關部門配合下進行的全面調查。調查走訪了上百個家庭。社區調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表》及《鄉鎮老年人情況調查表》,內容主要涉及城鄉老年人口數、老年人的年齡結構、經濟狀況、居住狀況、勞動力狀況、贍養情況等方面;個人問卷調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質量調查表》發出調查表共計600張,回收538張,調查內容真實、可靠。同時,在安順市老齡委、民政局、統計局收集了相關資料。通過調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及老年人對養老護理的需求情況。
2 調查結果及資料收集 本文由收集整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60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數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農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對年輕男性占55.8%;城市大專以上的占7.3%、文盲16.4%;農村大專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農村4.1%;在城市中愿意與子女同住37.2%、無所謂22%、不愿意40.8%,農村中分別為54.4%、24.5%、21%,愿意入住養老結構的占總數的20.3%。見表1。
2.2 老年人健康狀況及老年護理的需求
健康狀況:很好8.9%,較好59.7%,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護理需求中-飲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詢41.8%,心理護理需求29.79%;護理服務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務5%,定期上門服務45.4%,隨時提供呼叫服務49.6%。見表2。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從收集的資料分析
我國城鄉均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且發展的速度很快。據預測,到2010年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12.1%;到2020年將進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長之態勢。但是,老年護理服務體系還未真正建立健全。發達地區老年護理服務擴展較好,邊遠貧困地區由于經濟欠發達,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較差,缺乏專門從事養老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及經過專業培訓及持證的專業護理人員。
3.2 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鄉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護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會對老人長期照料與護理的責任明顯加重。調查發現,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償服務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數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眾多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對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和社區養老護理的需求益加強烈,數量逐年遞增,隨之而來的社會服務需求也急劇增長。
3.3 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特點與需求
老年人臟器儲備功能低下,適應力降低,免疫力減退,應激能力降低。中醫認為老年人正氣漸衰,五臟功能日益低下,病機復雜,虛實夾雜。除了需要老年護理人員提供的專業服務外,諸多老年病更適合于中醫中藥的調理與保養,從飲食護理、情志護理、運動護理、中醫技術等方面進行日常的護理和身心保養,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用手法、腹針、中藥等方法相結合的中醫綜合療法能達到良好的效果[3]。因此,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培養老年護理及中醫康復護理的專業人才。
3.4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護理。《綱要》中透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制訂并推廣優勢病種中醫護理方案,預計到2015年培養中醫護理骨干人才2萬名,加強中醫護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養生康復中的作用。邊遠貧困地區,老年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欠理想,缺乏專門大規模的老年人醫療衛生機構及專業人員。結合中醫護理高效快速、簡、便、驗、廉、廣覆蓋等特點,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需求,開展養老護理、中醫護理教育有著較大的空間,改革護理課程,加強學生老年護理及中醫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勢在必行。
4 啟示
根據新的醫療衛生改革方案,要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做好社區老年人醫療護理工作非常重要。通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要做好欠開發、經濟欠發達的邊遠貧困地區老年護理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建立完善的老年衛生服務體系,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健康老齡化建設。開發老年衛生服務是促進健康老齡化建設的必要保障。政府需加大投入,并爭取社會福利資金注入,創辦適應邊遠地區老齡化社會發展的老年衛生服務體系。以滿足老齡化社會發展及老年護理實踐和衛生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探索和建立適合邊遠地區的社區醫療衛生護理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統、規范的社區護理服務,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②加大護理人才培養力度,改革培養模式,改革護理課程,加強老年護理及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及培養。我國老年護理及中醫護理教育的開展欠佳。為適應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在高職院校設置老年護理專業、中醫護理專業,有計劃地培養一批老年、中醫的專科護理工作者,有利于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的開拓與發展。普通護理專業應將老年護理及中醫護理課程列為必修課,增加實踐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畢業后從事老年護理工作。另外,對在校護生及在職護士進行“養老護理員”和“保健按摩師”等職業資格的培訓和鑒定,加強老年護理及中醫護理的繼續教育,強化護士的老年護理意識,引導其主動提高老年護理的技能[4]。
關鍵詞:家庭訪視護理;老年慢性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029-02
引言: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經濟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中國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市場經濟體制中,這種經濟體制的變化也使得中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人口老齡化現象也日趨明顯,養老壓力越來越大,養老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老年人慢性病的滋生促使人們對老年人護理人才及護理質量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家庭訪視護理對于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所以,對于此問題的研究也逐漸增多,旨在減輕老年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一、家庭訪視護理的含義
家庭訪視護理簡稱家訪,主要是為了促進和維護個人以及家庭的健康,在服務對象家中進行有目的的交往活動,家庭訪視護理是開展社區護理的重要工具,家庭訪視護理可以通過訪視的方法,了解居民的健康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并展開有針對性的家庭護理?健康教育?保健指導等服務,由此可見,家庭訪視護理有利于幫助老年人預防疾病,保障老年人健康,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質量具有深遠影響?家庭訪視護理能夠有效的建立起老年人支持系統,并鼓勵每個家庭充分利用各種健康資源,與此同時,家庭訪視護理會為老年慢性病病人提供各種需要的保健和護理服務,從而降低老年人患病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在護理過程中,相關人員還會提供一定的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的健康知識,以此促進家庭成員的正常生長發育,家庭以及家人對于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家庭訪視護理的有效開展可以充分發揮家庭功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心,進而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二、家庭訪視護理現狀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我國老齡化進程卻在不斷加快?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3.26%,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1.1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的8.87%,相比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別上升2.93與1.91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與此同時,由于年齡的原因,老年人群體屬于慢性疾病高發人群,在當前獨生子女時代背景下,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老人無人照顧,很多研究顯示,未來空巢家庭將成為我國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很多老年人的子女或外地打工?或因各種原因而死亡?或者遠嫁他鄉,種種原因致使很多老人成為空巢老人?社區照顧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家庭訪視護理也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老年人具有相應的年齡特點,更加需要關愛與照顧,而倘若子女不在身邊,則必然會使老年人生活單調寂寞,少了精神慰藉,就極其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因此關愛城市老人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一個重要責任使命,開展積極并深入的研究在當前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指導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對老人的護理水平?
但是,關于老年服務與管理,目前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現在實踐與理論都不充分,院校中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專業項目,但是在社區以及養老院中還沒有有效的實踐,目前對于實踐領域的老年服務與管理的研究還沒有進行,基本上是對于養老問題方式方法的探討,基于此,本文試圖從老年服務與家庭訪視護理的新視角出發,探討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時促進我國社區養老整體水平的提升?
三?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我國在上世紀末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與此同時,老年人中患有老年慢性疾病的占到了65%,而且心血管?腫瘤等老年慢性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成逐年上升趨勢,所以,針對此種狀況對老年人慢性病預防和救治已經迫在眉睫,同時,由于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等特殊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照顧,他們不管是身體健康還是患有慢性疾病,對護理的依賴和需求都明顯增強,所以,家庭訪視護理對于老年人首先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其次,由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心理上更加脆弱,對于護理需求會更加強烈,與此同時,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按時服藥?控制飲食?體檢,所以,家庭訪視護理可以取代一部分的住院治療,從而滿足患慢性病老人對家庭的依賴,病人在自己家中會產生一種安全感,同時體會到家庭支持,細心的照顧和情感的呵護對于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同時,得到家庭支持的老人情緒會相對穩定,生活幸福感和滿意度高,家庭方式護理可以使病人在家中獲得專業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家庭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同時增加家人互相陪伴和照顧的時間,同時,家庭訪視護理有利于老年人建立起一個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總而言之,家庭訪視護理可以積極調動社會支持系統幫助老年人解決疾病帶來的不安情緒,同時有利于慢性病的控制?預防復發?緩解癥狀,家庭訪視護理使老年慢性病病人軀體?心理?社會功能方面均有明顯改善,不僅可以起到預防和救治疾病的作用,同時還能幫助老年人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助于全面提高社區人群的整體生活質量相一致?家庭訪視護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實現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的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對老年服務需求進行探討?現階段,我國在老年服務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養老服務供給以及老年養老需求管理的研究上,其中對于老年養老需求的研究是重點?傳統的老年需求認識是基于經濟贍養的層面,注重經濟的補貼給予,并不重視服務管理,而目前老年養老需求為“養?醫?樂”等方面,需要生活的照料?經濟的贍養?醫療以及娛樂方面的需求?家庭訪視護理正是基于這一需求,強化對老年人的照顧和關注,以此促進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
結語: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的老齡化發展趨勢日益嚴重,老年人慢性疾病也逐漸增多,基于此,要不斷完善家庭訪視護理在社區護理的功能,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支持和心理支持?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社區護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1-24.
1 農村社區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
1.1排泄問題:在機體老化的過程中,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可出現生理功能減退,老年人的排泄形態發生改變,如便秘、腹瀉、尿失禁、尿滁留等。
1.2睡眠問題:失眠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失眠是指睡眠不足,導致正常睡眠受到擾亂,失眠不僅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情緒,甚至使意外傷害的危險性增加。因此,老年人的失眠既涉及健康問題又涉及社會問題。
1.3安全問題:由于衰老,老年人可出現意識模糊、失去方向感、判斷力減弱、記憶力減退及應變能力降低,老年人自我防御能力明顯下降,對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老年人常見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跌倒和用藥問題。農村老人存在用藥較隨意,缺乏科學性。
1.4健康知識缺乏問題:農村老人普遍文化層次低,自我保健意識差,獲取信息途徑局限。所以他們往往缺少有利于健康這方面的知識。
1.5角色改變的適應問題:進入老年期,面臨離退休問題,這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離退休后,生活規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長期習慣的作息制度被打亂,許多老年人一時難以適應,常常會產生頹喪情緒和失落感。另外大多的農村老人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他們隨著逐步勞動能力的喪失。擔心在家庭中的地位發生變化而變得敏感,顯得羅嗦、嘮叨、固執,造成家庭氣氛緊張。
2 農村老人護理要點
2.1老年人因神經系統反應遲鈍,常缺乏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很容易延誤診治,因此護士不但要掌握老年人發病的一般規律,還要注意觀察細微的病情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老年人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護理,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
2.2護士可通過一切與老人接觸的機會進行有效溝通,收集正確完整的資料,從而做出護理評估,為準確、及時、完整地實施良好的整體護理打下基礎。評估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能否有效呼吸;能否維持身體各部位組織的血液循環;營養狀況;大小便排泄是否正常;肢體活動能力及協調程度;休息與睡眠狀態;感覺器官的功能;記憶力、智力及人格類型;適應能力;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自我照顧能力及安全情況;護理需要等。
2.3農村老人普遍健康知識缺乏,所以健康宣教就顯得猶為重要,可通過集體講座、利用傳播媒體講座和社區健康咨詢等形式來指導老年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采取積極的健康行為。另外,在健康教育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醫學用語,態度謙和,尊重聽眾。
2.4重視社區家庭訪視護理,做好飲食、排泄、休息與睡眠、安全用藥等方面的指導,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的生理需要;改變老年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對日常生活技能進行指導,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摘要】從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特征幾方面進行闡述。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患者;心理護理
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的護理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因素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如何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度過晚年,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心理護理愉快的情緒是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情緒愉快對內外各種制病因子也有較強抵抗力,故因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心理調節治療和護理,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1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隨生理功能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特征變化而變化,隨著心理功能減退而出現老化。
1.1 老年人生理變化:由于智力的變化,老年人在限定的時間內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比年輕人難且慢,記憶的變化,老年人機械記憶力下降,記憶能力較差,人格變化,老年人往往對健康和經濟過分擔心,常會產生不安,焦慮,保守,孤獨,任性,易生氣,發牢騷等現象。
1.2 老年人社會特征
1.2.1 退出領導崗位,退出與收入的下降會使老年人感到社會落差,帶來許多社會心理問題。
1.2.2 從緊張有序到無所事事,使老年人產生焦慮,缺乏生活興趣的的動因,
1.2.3 從體格健康到體弱多病,使老年人對家庭和社會的依賴性和壓力增大,對醫療保健和服務質量的要求提高,
1.3老年人心理變化
1.3.1 老年人離開工作幾十年的工作崗位和社交群體,易滋生被社會邊緣或“老而無用”的失落感,從而出現心理或精神抑郁,變得主觀固執,不合群,有些老年人年老多病,行動起居需要人照顧,常常會感到自己成為了家庭的累贅,變得絕望
1.3.2 老年人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因患病希望醫院有高明的技術,先進的醫療設備,舒適的休養環境,良好的醫療作風,熱情的服務態度,來為其服務。
2 老年人心理護理常用方法及其針對性護理措施
2.1 仔細觀察患者的喜惡情緒變化:向患者家屬及其周圍人了解其情緒的行為, 從老年患者情緒和行為表現上分析其心理狀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學會自然適度的贊美,言必用尊稱,避免直呼其名或床號,以減少心理和社會落差,多給予老年患者特別的關心,經常與老年患者溝通,幫助老年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盡可能滿足患者心理上生活上的照顧與幫助,康復老年患者鼓勵安排豐富的業余活動,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生活動力,擺脫孤單,消除不必要的擔心,如介紹同齡同愛好的人一起說話,跳舞,扭秧歌,下棋,玩牌等活動,使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得到滿足。
2.2 幫助老年患者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培養適當的興趣和愛好,并要考慮到老年人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鼓勵老年人參加適當的活動,如唱歌,跳舞,打太極拳,練功,健身活動等,可促進身體健康延緩衰老,豐富離退休后的生活,并鼓勵老年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社會貢獻點余熱,培養生活情趣,鼓勵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3 保持家庭關系和諧:老年患者身邊關心親近的人越多,對戰勝疾病更有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因此要維持家庭關系和諧。需在護理工作中多與老年患者的家庭進行多方面聯系;教育家屬密切配合,多關心體貼老人,特別是一些喪偶及患有身體疾病的老年人,行動起居需要別人照顧的老年人,在經濟上生活上心理上需要家屬多給予支持和幫助,使老年患者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的態度,減輕其孤單恐懼的心理。
2.4 消除老年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應:積極主動做好老年患者及家屬思想工作,主動介紹環境人物。在各項操作上應細致輕柔莊重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給老年患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應有計劃地征詢老年患者對治療護理環境以及生活方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盡可能予以滿足其需要。
3 體會
隨著社會發展,老年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比列逐漸增加,老年人的身心問題及社會環境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了提高。因此,護士在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幫助老年人改變不良的心理行為和生活方式,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從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純燕主編,社區護理學,湖南 湖南出版社,2001。142-14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保健事業的日臻完善,人們的壽命也不斷地延長。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值得全社會關注。我院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辨證施護,在疾病的預防、治療、促進康復等方向有很大的收獲,現說幾點體會。
1 老年人的心理表現[1]
1.1 孤獨感和失落感 離退休的老年人失去了與同事們共同學習的機會,而兒女成家立業,沒有時間陪伴在身邊。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而大多數子女只注重對老人們生活上的照顧,忽視了情感上的交流,特別是當老人生病時,這種孤獨與失落感與日俱增。
1.2 焦慮和抑郁癥 老年人離退休后,過去長期習慣了的生活日程驟然改變,再加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不勝唏噓,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產生自卑、無用感,甚至焦慮、抑郁。此外老年喪偶、親友生死離別等,對老年人都是最強烈的生活事件,從而感到無限悲傷。以至于難以解脫,對生活失去興趣。
1.3 自尊心強、固執 老年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人生體會,事業上成功、工作時得到同事們的尊敬,退休后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提出的意見和想法不能被采用和重視,易產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從而封閉自己。不再表達自己的意愿,拒絕與他人交談。
1.4 控制力下降、易怒 老年人性格的改變,同老年人的腦退化有密切關系,腦的各部分發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腦額葉比其他區域先退化,而額葉與性格關系密切。故老年人性格易發生改變,同時皮質的退化,對皮質下的控制減弱,造成皮質下原始沖動占優勢,也可影響性格。所以,出現控制下降,易發怒。
1.5 自私、多疑 人的行為受感知覺、思維、情感、性格、智能等影響,因此,有的老人由于大腦皮質功能的減退,上述心理活動發生變化,致行為異常。如自私、多疑、孤僻或像老小孩一樣出現一些原始的幼稚行為。自私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住院后希望醫護人員每天圍繞他一個人,只關心他。
轉貼于
2 護理措施[2]
2.1 創造溫馨的住院環境 老年人在住院時,醫護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進行接診,并及時向老人及親屬詳細介紹醫院內環境及病房的各種護理設施以及我們開展的各項服務措施。如在病房中設有老干部活動中心,中心有象棋、跳棋、電視、報紙、橋牌等娛樂項目,由此減輕因生病導致的恐懼感,使他們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
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士要主動、熱情、友好地介紹自己,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拉近護患關系。同時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尊重、關心他們。做任何治療和檢查都要詳細說明,消除他們心中的恐懼感。做檢查時,安排外勤人員全程陪同,并詳細交待注意事項。在生活上主動關心、體貼他們,如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給他們過生日,送蛋糕和鮮花等,使他們感受到親切、溫暖,有如在家的感覺。
2.3 尊重、關心、體貼老人 老年人思維反應相對緩慢,語言表達較遲緩,記憶力也有所下降,有時一個問題要交代好幾遍也聽不清、記不住。遇到這種情況應耐心解釋,不急不躁、態度和氣,語速要放慢。并且要耐心地聽他們訴說病情,要經常深入病房到他們病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如當時解決不了,要給予他們答復。遇到他們要主動打招呼,言語間要尊敬。做治療時,動作要干凈利索,使他們都滿意而積極配合治療。遇到天氣寒冷時,科室備熱水袋,給患者輸液時用。
2.4 做好健康教育 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疾病的診治、護理及預后情況如何,并希望醫護人員重視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我科實行患者挑選醫生和護士,為他們治療和護理。并設立健康咨詢知識小卡片,每天早晨讓護士跟著醫生一起去查房,跟著醫生學習一些講解的技巧,然后護士再根據患者病情收集資料,準確、通俗給他們講解病情的發展、化驗結果、治療方案,并及時了解他們的用藥后效果,及時反饋給醫生。在健康知識小卡片中把老年人易患的常見病的病因、治療、飲食和如何防止并發癥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來,以便老人攜帶方便和隨時看。出院患者每人有復診指導小卡片,卡片中有我科咨詢服務臺的電話以及他們所選醫生和護士的聯系電話,以便及時咨詢、聯系。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時,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做到慎言守密,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耐心講解,不用含糊語言來搪塞患者。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教會其家屬或保姆做好家庭護理,鼓勵患者適當運動,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避免產生依賴性和懶惰性,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
總之,護士擔當著老年人生命周期中專業健康維護的角色,只有結合其身心特點,運用自身的心理護理技巧,才能對老年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這對提高老年人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更是全方位整體護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張理義.臨床心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0.
【關鍵詞】 老年人;心理特點;護理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人口發展的普遍趨勢,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漸增加。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老年人比較特殊的心理狀態,成為護理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面臨新的挑戰。患者的護理應做到腿跑勤一點,觀察細一點,關心多一點,行動不便時多幫一點,做到對每一個病人心中有數。
1老年人心理特點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導致身體各種功能受限以及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的變化易產生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資歷大、經驗足,喜歡得到周圍人的尊敬,所以對護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產生急躁情緒,甚至不服老,固執己見。住院以后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就倍感孤獨、寂寞或循環重復訴說一件事情,情緒反復無常,像常說的老小孩。
2護理措施要點
2.1基礎護理
2.1.1生活護理
是各項護理的基礎,病室內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房間清潔安靜,使患者心情舒適,保證充足睡眠。
2.1.2護理操作
操作前耐心細致做好解釋,操作時盡量做到輕柔,準確熟練,最大限度減少病人的痛苦。
2.1.3飲食護理
老人牙齒脫落,嚼而無味,消化能力減弱,食欲缺乏,因此飲食要適量,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少食多餐,營養豐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多的飲食,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2.1.4安全護理
患者身體不適時,如頭暈、頭痛時應臥床,避免走動防止跌倒受傷,并發其他疾病,需有人陪護,交代改變動作宜慢,防止性低血壓而摔倒。
2.1.5用藥護理
老年人隨年齡的增加機體各器官和組織發生衰老,肝腎功能降低,藥物清除緩慢,血藥濃度增高,易蓄積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須特別慎重合理用藥,用藥劑量間隔時間根據肝腎功能作相應調整,用藥前嚴格查對,正確給藥,盡量讓老人熟悉用法,用藥時密切觀察,避免不良反應,提高藥物療效。
2.1.6鍛煉指導
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適當進行活動以老年人能耐受為原則。
2.2心理護理
2.2.1加強舒適護理
老年人就診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適的醫療護理服務,因此應將舒適護理貫穿于護理程序的始終,使他們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佳狀態,降低因疾病帶來的不愉快程度。
2.2.2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始終以和藹可親的面容,熱情中添幾分平靜的表情來接待他們,介紹醫院的環境、主管醫生、護士,消除緊張陌生感;尊重患者,讓患者信任,需經常與其交談,了解其思想情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全面溝通,使病人感受到溫暖、誠懇以及自己被尊重[1]。
2.2.3鼓勵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有些老年患者對疾病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護理人員要鼓勵病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面對及認識疾病,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對自己機體功能產生恐懼失望,對周圍人的言語舉止非常敏感,因此護理人員在對其病情密切觀察的同時,要做到給予病人積極的暗示,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給予指導,解除精神上的壓力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治療的目的。
2.2.4有針對性地提供護理服務
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一切從老年患者的需求出發,讓護士有足夠時間貼近患者,使護理觀察被動變為主動。
2.2.5關心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變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經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護士的細心關照。護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細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煩外,還要充分考慮其特點和習慣,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處,考慮老人的飲食特點的同時盡量滿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強老人接受不喜歡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設備和布置也需考慮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輪椅,走廊和清潔室設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對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既要遵循醫學護理原則,又要用個人心理特點和規律來指導工作,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能起到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結果:接受護理干預后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標均優于接受護理干預前,其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且使老年人具有更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陽光公寓進一步完善對老年人的護理工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30-01
隨著我國人口數目的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由于老年人行動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降低,使得老年人的醫療保健問題成為我國目前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 [1]。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也隨之下降,從而發病的幾率增加。因此,應當對老年人的護理工作予以重視,通過適當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增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2]。本文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陽光公寓生活的56位老年人,探討護理干預對福利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取得顯著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陽光公寓生活的56位老年人,其中男性為32位,女性為28位,其年齡跨度為63~94歲,平均年齡為(72.5±8.1)歲。經檢查本組老年人中17例患有冠心病,12例患有慢性支氣管疾病,14例患有糖尿病,11例患有高血壓。本組老年人中均無其他相關影響調查的疾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老人在接受護理干預前均填寫一份問卷調查表,了解老人的睡眠狀況、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要對看不懂調查表的老人進行幫助,在得到老人的許可下,將問卷上的內容對老人進行詢問,并且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運用醫療設備對老人的血糖、血脂、血壓以及心率等身體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與記錄。
1.2.2 護理干預:
1.2.2.1 運動訓練:護理人員應當為老人制定相應的運動的計劃,使老人每日的運動時間為25min。在早飯前,帶領老人到戶外進行10min太極拳訓練。每日進行5min的系紐扣訓練,傍晚時分,帶領老人進行10min的慢步跑或者快步走訓練。通過運動增強老人自身的機體免疫能力,同時提高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使老人身體內的新陳代謝得到增強。
1.2.2.2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經常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陪老人聊天,聆聽老人的故事與心事。耐心的解答老人的疑問,并且向老人宣傳合理、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增強老人的生活觀念。同時,也可以為老人表演一些娛樂節目,使老人開心并具有樂觀、積極的精神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
1.2.2.3 組織活動:定期為老人舉辦親子活動,讓老人與子女一起聚餐、觀看電影,并且與子女開展聯歡會儀式,讓老人與子女共同參與其中。每逢老人過生日時,可以一起送蛋糕慶祝生日,共同送上祝賀。
1.2.2.4 常規檢查:護理人員要每隔一周的時間便為老人進行一次身體的常規檢查,對老人的肝功能、腎功能以及血壓等指標的數值進行記錄,并與之前的記錄進行對比,從而避免老人經受疾病的困擾。
1.3 觀察指標。對接受護理干預前后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標進行記錄,以供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5統計分析軟件包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P
2 結果
接受護理干預后老年人具有良好睡眠的為48位(85.7%),具有良好自理能力的為39位(69.6%);接受護理干預前老年人具有良好睡眠的為41位(73.2%),具有良好自理能力的為32位(57.1%),接受護理干預后老人的各項指標均優于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