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師的責任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關鍵詞:自我責任感的培養(yǎng) 人生觀、價值觀 學習效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育人,并以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改變人;而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身上的責任感無不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尤其是農村的中學教師,其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農村中學教師的責任感在其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首先,農村中學教師責任感直接影響著學生自我責任感的培養(yǎng)。
眾所周知,大部分農村的生產力比較落后,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與城市存在一定差距,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均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進而導致其教育發(fā)展也比較滯后。農村教師隊伍量少質弱也是影響農村教育的一大原因。正因為各方面的發(fā)展跟不上,導致了農村中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狹窄,知識來源范圍較小,以至于大部分知識來源于教師的傳授;學生們把老師看成學習的榜樣,農村學生特有的一種對老師的仰慕,不僅僅因為教師傳道授業(yè),更是因為被老師本身所吸引。所以農村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甚是深刻。
自然而然,老師的品質也影響著學生們品質的形成。中學階段,學生還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人,尤其是農村的孩子。一名有責任感的老師,對學生負責,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正所謂責任重于泰山。時刻把培養(yǎng)好學生,教育好學生當己任。比如在課堂上的一些細節(jié),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又或者批改作業(yè)中的細心負責,做到認真用心地批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yè)。農村的學生心靈比較敏感,他們會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的同時,學到老師身上的那種處事方式,深受教師責任感的感染。于一名用心教學、責任心強的老師身上,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文化知識;在個人品質方面,更容易養(yǎng)成一種負責任的習慣,并逐漸成其為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一旦學生完成學業(yè)進入社會,帶著這種責任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并自覺擔負起自己相應的責任,家庭責任以至社會責任。
其次,農村中學生的文化知識來源比較局限,而中學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因此倍受教師的責任感的影響。
由于農村的孩子知識面較狹窄,生長在農村,大多數祖輩、父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樸實農民。因此,通過學習讓他們獲得更為開闊的視野,從而樹立更為偉大的人生觀、價值觀很有必要。而老師恰恰成為了他們人生的啟蒙家。這就要求老師需要具備足夠的責任心,在教給他們知識的同時,迫切需要教給他們生存的能力,立足現實社會的能力。另外,中學階段是學生們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他們慢慢學會明辨是非,學會思維;因此,中學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更是深遠。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在農村里,許多孩子的父母都離家背井,在城市務工,不在孩子身邊;于是在農村里出現了大片的留守兒童。因此留守兒童接受的教育大多僅限于在學校里;教師的責任感關乎他們的成長成才。和普通學生一樣,本來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空間,然而,留守兒童所在家庭本應具備的強大教育力量遭到了嚴重削弱,甚至已經全面喪生;家教的缺失與學校的放任往往形成了這些學生的發(fā)展問題,因此,留守兒童需要比普通學生更多的關懷。老師的責任感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如果能在學校里得到老師很好指引,樹立遠大理想并努力為之奮斗,定會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此外,農村中學教師責任感對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影響。
教師隊伍的數量、結構是否合理與素質的高下,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直接的影響。而我國農村教師隊伍數量、結構和整體素質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些許問題。今天,在一些條件艱苦的偏遠山區(qū)和偏遠農村,依然存在“一人一校”的狀況。這些因素大大地阻礙了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更加要求農村教師具備強大的責任感。
從另一方面看來,教師的責任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我們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組織學生學習等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投入百分百的熱情,那么學生自然很樂意參與其中,有效教學顯而易見。在農村中學里,這樣的情形更為顯著。農村的學生相對城市的較為內向,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順著老師的指引去思考,久而久之,老師的指導對于他們必不可少。基于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多一份付出,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責任感幼兒園家庭培養(yǎng)情感體驗
責任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質,也是社會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嬰幼兒的責任感主要表現為認真完成成人交給的任務,完成日常生活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義務,以及對同伴和集體的事所采取的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等等。從生活、學習、游戲等活動過程中,嬰幼兒的語言、行為、態(tài)度等種種表現并不令人樂觀,自私、破壞、攻擊、懶惰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這種種不良因素的存在給嬰幼兒責任感的培養(yǎng)過程帶來了一定的阻力,而對嬰幼兒來說責任感的培養(yǎng)是個性發(fā)展的核心,對嬰幼兒的終身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嬰幼兒責任感的培養(yǎng),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必要的一課。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嬰幼兒的責任感呢?
一、從小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
1、讓孩子自己抓湯匙吃東西。這時的孩子自己能力在不斷進步,當他和大人一起吃飯時,請給他一個勺子讓他獨立進食。即便吃得滿地飯菜渣也別“干涉”,這樣他會明白自己擁有和大人一樣的能力,能自己解決自己的事。
2、做簡單的家務活。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舍不得讓他一起參與家務,等到覺得孩子大了,可以幫忙才開始指揮、吆喝孩子做這做那,結果發(fā)現孩子參與家務意愿低落。追根究底即是沒讓孩子在小時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或是過去總是在父母催促、吆喝中完成指定工作,毫無樂趣而言,而導致不美好經驗,造成不愛做家務。“做家務”對三歲左右的幼兒而言,并不是和大人所想的家務范圍一樣,其實還包括生活處理能力,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試著讓他學習做些游刃有余且覺得相當有趣的事。
一歲以前的嬰兒,可以讓他自己拿湯匙吃飯,拿拖鞋或遞物品給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進籃子里等。二歲的幼兒可以讓他擦桌子、練習洗自己用過的盤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間范圍內掃地、擦地板,或將同樣式、同顏色衣服疊好放在一起、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內等等。三歲的寶寶已經要開始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可以訓練其將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清理自己吃完飯后的桌面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不是難事,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學習。一歲半至三、四歲左右,正是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階段,如果發(fā)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會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這個階段應盡量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做。若此時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將會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在人格的發(fā)展上也會出現問題。
3、自己穿脫衣物。2-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獨立意識”,會有“擺脫”父母獨立做一些事情的想法,做事的積極性也很高。父母要抓住孩子的這個特點,訓練他自己脫衣服、鞋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要讓孩子知道天冷穿衣、天熱脫衣,進門脫衣、出門穿衣是需要自己決定的事。
三、從身邊做起,讓孩子明確責任感
要培養(yǎng)嬰幼兒的責任感,首先要讓嬰幼兒明白什么是責任感。我從《詞典》中得知,“責任感是指自覺地把份內事做好的心情,也說責任心。”我們加以細分,即責任感分為歷史責任感、社會責任感、集體責任感、家庭責任感、主人翁責任感等。嬰幼兒因年齡及閱歷等種種原因理解能力不強,這樣的讀解,孩子們不但不易接受,更不用說消化吸收了,所以我們家長可以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比如說:教師教好學生是他們的責任,教書育人是他們責任感的表現;農民種好地是他們的責任,精耕細作是他們責任感的表現;工人做好工是他們的責任,盡職盡責是他們責任感的表現;保衛(wèi)祖國是他們的責任,站崗放哨是他們責任感的表現……那么,我們孩子們有什么樣的責任和責任感呢?孩子回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例如:下午點心時間——吃香蕉
下午起了床,保育員老師送來了點心——黃黃的香香的大香蕉。“哇!我喜歡吃!”好幾個小朋友圍著桌子,饞樣兒溜溜。我為孩子們每人分得一只香蕉之后坐下來為女孩兒們扎小辮。
“老師,我沒有吃到!”一會兒一個小小的聲音響起。
咦,是我把誰落了嗎?“是誰沒分到?”我趕緊追問。
“我……”怯怯的聲音來自紅紅,一個大個子的小女孩兒。
“我……我不會剝!”紅紅舉著手中的香蕉。
“哈……不會剝?真沒用!”“老師你看我會剝!”頓時教室里象開了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起來。
紅紅拿著香蕉,尷尬地看著別的小朋友在有滋有味地吃著。
“來,老師教你!”
我示范著讓紅紅嘗試著剝香蕉,但他無力的手指怎么也剝不開。“在家里吃香蕉誰幫你剝?”“外婆!媽媽!爸爸!還有……”紅紅神氣地說。
“紅紅現在上幼兒園了,說明紅紅……?”“長大了!”沒等我問完小朋友們就搶著回答。“長大了的孩子會怎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們又是異口同聲。
“現在紅紅剝不開怎么辦呢?”
“可以用牙咬!我就是咬開來再剝的!”一個神氣的的聲音。
“紅紅,你行的!”我把香蕉塞到紅紅手中。
看著紅紅甜甜地吃著瓣成兩半的香蕉,我忍不住笑了……
我們應順勢引導,使嬰幼兒知道: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首先明確自己的責任。要教育嬰幼兒愛幼兒園、愛集體、愛家、關心家人是有責任感的表現,在幼兒園,尊敬老師、愛護同伴、收拾玩具與學習用品;在家里,幫著爸爸媽媽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有責任感的表現等等。總而言之,要培養(yǎng)嬰幼兒責任感,首先得讓他們明白自己有什么責任,責任感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四、縮短家園教育差距,讓孩子落實責任感
當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倍受父母嬌寵,學校老師有礙于家長的各種要求與社會競爭激勵等等因素,很難真正讓嬰幼兒落實責任感。盡管如此,在學校,我們老師還是在盡力培養(yǎng)嬰幼兒的責任感。工作中,我盡量為孩子提供各種機會,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如:收拾積木、整理區(qū)域角和圖書、自己大小便及洗手、撿拾廢紙、抹洗小凳、給花澆水、自己穿衣穿鞋疊被子、獨立完成作業(yè)等等,嬰幼兒承擔了一定的工作任務后自然會形成一種責任感。
而當家長的大多舍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去做家務,根據有關統(tǒng)計,中國孩子每天家務勞動時間為0.2小時。而美國孩子每天家務勞動時間為1.2小時,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層次上的責任心難以確立,那么將來他走向社會就難以具備社會的責任心。可見家務勞動是培養(yǎng)責任感的最好時機。可有的父母卻認為讓孩子干家務活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有的父母認為讓孩子干家務活是委屈孩子;還有的則認為勞動不用學,長大了自然會做。試想,一個對家務活不管不問、一竅不通的孩子,長大了怎么能掌握維持生活的本領呢?體驗不到干家務辛苦的孩子,怎么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呢?所以父母要把引導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當做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的教育來進行。
例如:“我讓我的孩子學涮碗”——一位家長的訴說
“我女兒吃好晚飯就涮碗,這是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在一次家長會上我班青青小朋友的媽媽這樣說。
“哇,你的孩子真懂事,她能堅持嗎?”許多家長臉露驚訝之色。
“一開始她只是覺得好玩,沒幾天就不想涮了!”
“那現在還堅持住嗎?”好奇。
“堅持住了!因為我用了發(fā)工資的形式進行督促,每天涮好就得一個硬幣!”青青媽神秘地說。
“我告訴她,每天涮碗就象爸爸媽媽堅持上班一樣付出辛苦才有收獲!否則的話什么也沒有!”
“后來有一天,女兒說要用她涮碗得的錢買油畫棒!”青青媽笑瞇瞇地說。
好象知道大家想提的問題,她緊接著說:“女兒說,我自己有錢,我要用我自己勞動得的錢來買,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就象我一樣天天涮碗很辛苦!”
青青媽的眼眶有點濕潤了,教室里靜悄悄的……
孩子心地單純而又自控力弱,沒有父母的方法指導與行為監(jiān)督,孩子自身明確的那些責任無從落實,培養(yǎng)責任感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父母可對家庭勞動的時間、內容都做明確的要求,讓孩子都有自己的明確的責任,而且監(jiān)督執(zhí)行。也可以讓孩子承擔一兩項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可以讓孩子幫助父母抹桌子、掃地,平時,孩子用的小手絹、穿的小襪子都可以讓孩子自己洗;照顧老人;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幫家里買一些小物品等。當然,做得好及時給予表揚,可以激發(fā)孩子做家務的欲望,更能讓孩子在家務工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這一種形式,讓孩子有了參與家庭建設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獨立性、自信心和實際動手能力,使得孩子融入到父母的勞動中,責任感的培養(yǎng)就落到了實處。
五、樹立榜樣,讓孩子形成責任感
嬰幼兒具有強烈的模仿傾向,教師不僅是他們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也是他們直接模仿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往往對嬰幼兒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范”就是榜樣。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否則不僅使孩子不信服教師所闡釋的一切行為準則,失去對教師的尊敬和信任,甚至有時還會模仿教師的某些不良行為。
基于這一點,我時刻注意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并以身作則:熱愛班集體、團結同事、尊重孩子、愛護公物等等。我在有目的地教育教學中,發(fā)現并珍愛孩子寶貴的責任意識的萌芽,循循善誘,培育這種高尚的品質。同時,家長也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家長首先要率先示范,做個有高度責任感的人。在家庭中,家長要教育孩子關心家人、幫助鄰人、愛護財物等。這樣,孩子在我們成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會不知不覺地形成強烈的責任感。
“養(yǎng)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我們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為培養(yǎng)21世紀的實用型人才而奮斗!(3900字)
[參考文獻]
1、《心理學大語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朱智賢
2、《中班幼兒責任心水平影響因素的協(xié)方差結構模型分析》――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姜勇、陳琴
早讀課,我剛走進教室,就發(fā)現講桌下的水桶已經四分五裂,“皺著眉”躺在地上。我掃視四周,平靜地問道:“這是怎么了?”幾個班干部開始插話:“進教室時就這樣了,肯定是昨天的值日生弄壞的!”值日生一下子急得叫了起來:“我們昨天關門的時候,桶還是好的呢!肯定是今天打掃走廊的同學弄壞的!”這下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素有“小辣椒”之稱的曉莉不服氣地嚷了起來:“我們打掃走廊根本就用不著水桶!”我伸手示意孩子們靜了下來,然后依舊很平靜地問道:“那么,哪位同學知道,究竟是誰弄壞了水桶?”異口同聲的答案響起:“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曾幾何時,“不是我”這句話成了孩子們“法寶”:同學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老師去了解情況,雙方總是用“不是我”將責任推卸干凈;值日工作時,不是自己范圍的,絕不越雷池一步;班級文明衛(wèi)生扣分了,那肯定“不是我”。責任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似乎越來越少見,剛在辦公室里處理完一樁類似事件的老教師嘆了口氣說:“現在的孩子們啊,越來越‘聰明’了啊!”
聽了這句話,我陷入了深思……
二、學生心理分析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亦然。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是非判斷不明,還不太懂得對自己所做的事負有責任。這時,當他們“犯錯”了,第一感受是要逃避和推卸責任。因為他們最擔心的是老師的批評,這是他們的正常心理反映。雖然這是一種消極心理,但作為直面他們錯誤的“法官”——老師,首先要持寬容心態(tài),切不可將他們與成年人相提并論。
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階段性比較明顯,同時他們的可塑性極強,對他們的責任感的培養(yǎng)應當予以高度的重視,不可忽略。我們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切不可放任自流。如果孩子們一旦形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毫無責任感,甚至有推卸責任的習慣,將十分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發(fā)展,對他們將來健全的人格形成,都會有極大負面影響。因此,對小學生的責任感培養(yǎng),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視。
三、應對策略及措施
(一)實事求是,正確對待
追溯學生責任感缺失的根源,我認為還得從教師這兒說起。教師得端正心態(tài),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對癥下藥”才是關鍵。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有一雙細心傾聽意見的耳朵,耐心地詢問孩子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并做出適當的評價。責罰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只有當孩子覺得老師是“自己人”,才會實事求是地反映當時的情況;只有老師心平氣和地聽他們講述當時的情況,而非不分表紅皂白地訓斥時,他們才會去進一步考慮這件事情的對與錯。這時,教師才可以分析情況,不失時機地向孩子進行責任感教育,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兒。這樣,當下一次類似事件發(fā)生時,學生心中對承擔責任不再害怕,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才會使責任感這顆幼苗,在孩子們心中深深地扎根,并且茁壯生長。
(二)細處入手、春風化雨
1、讓責任感培養(yǎng)滲透于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學《沉香救母》一課時,課文學完了,我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想,大多數孩子都說到了沉香是個勇敢、孝順的孩子。聽完了他們的發(fā)言,我追問了一句:“為什么沉香會這么孝順?”大家都不吱聲了。我趁勢引導:“孩子們,這就是一種責任,母親對孩子有撫養(yǎng)的責任,而孩子呢?又該怎么樣呢?”這下安靜的課堂沸騰了。有的孩子說“沉香愛自己的媽媽”,更多的孩子說“沉香有保護媽媽的責任”。我推波助瀾起來:“是啊,正如沉香一樣,李老師有教好大家的責任,爸爸媽媽有做好工作的責任,同學們又該有什么責任啊?”他們聽了,睜大眼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2、讓責任感培養(yǎng)萌芽于點滴小事的教育中
兩個孩子對著一株折斷的花互相推卸責任,都說不是自己折斷的。這時,我說了一句話:“聽,花兒好像在哭呢!”兩個孩子頓時止住了爭吵,真的聽了起來。我又說:“唉,可憐的花兒,因為不能說話,只能偷偷地哭了。”一個孩子忍不住說話:“花也會哭嗎?”我很嚴肅地說:“花和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你想想,你被別人打了一下,會疼嗎?”孩子漸漸地低下了頭。我繼續(xù)開導著,他們終于說出了實情,并表示后悔極了。
3、讓責任感培養(yǎng)扎根于講故事中
學生們愛聽故事,平時的晨會課上,我總會講些故事給他們聽。在其中穿插些責任感教育的故事,那是再合適不過啦。
美國總統(tǒng)里根小時候,曾經打碎隔壁鄰居家的玻璃。他的爸爸給了鄰居12.5美元作為賠償,但卻鄭重地告訴里根:“這是借給你的。”為此,里根幫人割草坪、打掃衛(wèi)生,端盤子,洗碗碟,辛苦打工近一年,才賺得12.5美元還給他爸爸。這時,爸爸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并不是要你這12.5美元,我是要讓你知道,每個人得對他做過的事負責任。”這件事深深地刻在小里根的心中。正是因為這種對事負責的認真態(tài)度,才使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與12.5美元的故事讓孩子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我順勢導入,談了責任感對一個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于是,我又講了敬愛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孩子們聽了很受啟發(fā),一雙雙充滿童真的眼睛睜得滾圓滾圓的,安靜的教室里,聽得見他們“嗵嗵嗵”的心跳聲。“遇事有敢于負責任,做人要有責任感”的種子深深地扎入他們的心田。
(三)率先示范,根本保證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作為為人師表者,教師更應做 “敢于負責,不推卸責任”的表率。我們應該時時、處處、事事注意,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坦誠地面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并且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讓學生認為,老師是永遠值得信賴的,老師是最能情達理的。這對于我們開展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的工作,是一個根本性的保證。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自我責任感;教育探索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18-0026-02
自我責任心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和品質,也是中學生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情感,中學生應該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責任心。但我們在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過程中發(fā)現,農村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明顯低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由于家庭生活環(huán)境等原因,他們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缺乏責任感和上進心。比如,在班級分組進行活動時,如果沒有老師管理,很難把活動進行下去。
一、在班級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心
學生在班集體中,應該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者。作為中學生,應具備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責任感。但農村學生大多數習慣于被管理,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識和習慣。例如,一次校園衛(wèi)生掃除活動中,班主任把任務分配下去以后,由于當時沒有指派活動小組的負責人,結果在檢查時就發(fā)現大多數學生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有的學生不知道在集體活動中應該充當什么角色。他們習慣于被指揮,習慣于被分配,不習慣主動完成任務。
學生在學校期間主要是在班級學習和生活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心和責任感,就要從班級管理入手。在班級的每一項活動中,都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與集體活動的責任感。在班級活動中,要改變以往都由班主任指派學生做什么,而是把任務提前在班級的公示欄公布、然后要學生自己認領的辦法,去完成活動任務。由于任務是學生自己認領的,所以,他們在活動中就有很強的自我責任感,能主動完成任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如初二學生小李,平時對班級活動都沒有興趣,也很少去主動完成集體活動分配給他的任務,可采用自己認領的辦法后,他對自己每次認領的任務都能認真完成,而且完成得很好,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的任務就要自己完成。
二、在活動中養(yǎng)成獨立完成任務的良好習慣
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責任感,就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完成任務的好習慣。只有在獨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才知道自己的責任,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怎樣去更好地完成任務。在班級和家庭的活動中,許多事情是靠集體的力量完成的,在集體活動中,許多同學都有很強的依賴性。有一件事情,總希望別人來完成,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特別是農村學生,他們長期生活在自由的農村生活中,沒有緊迫感和壓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感,就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習慣。每一件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
例如,做社會調查,以往一般是以調查小組集體完成的,集體小組的好處在于能發(fā)揮每個人的長處去協(xié)作完成調查任務。但實際上,有少數學生缺乏自我責任感和主動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基本上是由少數人去完成的,有一半的學生根本沒有做任何事情,更不要說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了。改成獨立完成任務后,可以要求每個人都去完成一項調查任務,獨立完成調查報告。這樣就會促使他們主動想辦法去完成任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用鼓勵的辦法激發(fā)學生自我責任感
鼓勵學生在自我成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初中學生的好勝心很強,他們希望被肯定,希望被表揚和鼓勵。要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我責任感,就要多鼓勵,多表揚,用激勵的辦法去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班級和家庭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責任感。例如,當學生自己主動做一些事,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老師給予的鼓勵和表揚,能產生積極的作用。適當的贊美言辭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學生能主動做好班級的值日,老師就可以說“你今天的地面打掃得真干凈,黑板也擦得很好。”對于學生的一個微小的進步,老師可以對他說,你做得很好,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個自覺遵守紀律的好學生。這些很簡單的鼓勵和表揚,會使學生在遵守紀律方面充滿自信心。
鼓勵和激勵學主動完成任務,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也能激發(fā)起學生積極上進的信心和勇氣。以后在集體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能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創(chuàng)設責任教育氛圍,處處感受社會責任。
關鍵詞:高中班級;責任感教育
通過在班級管理中推行責任感教育,可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從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并且使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來走出學校的大門將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并為社會的進步做貢獻。而在班級管理中推行責任感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作,需要班主任統(tǒng)籌抓好相關方面的工作。
一、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推行責任感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一)滲透性原則。在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推行責任感教育,主要是為通過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形成和鞏固學生的自覺承擔責任的行為,因此,進行全方位的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為此,班主任要注意遵循滲透原則,即:把責任教育滲透到德育活動、各科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對他人、對國家、對世界的責任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關鍵是從教育實際出發(fā),抓住關鍵,進行巧妙的滲透。
(二)實踐性原則。責任感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個民主寬松的環(huán)境,使學生敢于、樂于參加班級的責任感教育,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學會承擔責任,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責任感的人,今后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并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三)激勵性原則。班級管理中的激勵手段,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法寶,在班級管理中貫徹激勵性原則,可把班級成員的相互作用化為激勵要素,充分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責任意識,鞏固和提升承擔責任的行為水平。
二、在高中班級推行責任感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一)利用班級德育活動進行學生責任感的理性教育。責任感的形成,需要經過一個道德認識的啟蒙到道德情感的激發(fā),再到道德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其中,道德認識的啟蒙教育是基礎。因此,利用班級德育活動進行責任感的理性教育是培養(yǎng)高中生責任感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為此,班主任可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從正面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什么是責任感,力求學生在深刻理解相關事實的基礎上激發(fā)強烈的情感震撼,從中領悟道理,最終能自覺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做到知情統(tǒng)一、言行一致。充分發(fā)掘班級管理的德育資源,特別注意在班級管理中十分注重利用學生身邊的榜樣來使他們感到責任感。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注意結合現實生活的鮮活事例,本著寓教于樂的原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責任意識。
(二)抓住教育機智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責任感教育。班主任要注意與科任老師協(xié)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為學生做出表率。注意挖掘各學科教材中的責任感教育因素,并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情境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樹立起對同學、老師、父母、集體、社會責任感。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艱苦奮斗、立志成才等責任感教育內容,通過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吃苦精神、恒心和毅力,不斷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教育氛圍不斷提升學生責任意識水平。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出的活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更有利吸引學生投身到班級的責任感教育中來。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如,班級管理中目標的制定,制度、措施的形成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吸收各種合理化建議,最后定奪后由學生監(jiān)督執(zhí)行。注意把班級德育工作變成一種民主的生活方式,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下學生相互鼓勵,關心集體,能獨立承擔某些責任,使每個人就都有機會履行班級管理職責,增強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三、在高中班級中推行責任感教育要注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和輿論的導向作用
(一)發(fā)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學生的向師性心理決定了教師言行對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在班管理中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師要重視自身言傳身教的作用,以自己高尚的師德及人格魅力作學生最直觀、最生動、最重要的表率。班主任要注意與各科任教師通過交流形成共識: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水平,以崇高的思德作為深厚思想和感情基礎,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覺地以自己的責任意識去引導學生責任意識的養(yǎng)成,即教師要用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時時做到對已、對人、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
(二)要重視班級輿論對責任感的培養(yǎng)作用。班級輿論是反映班級多數人對某一或某些問題的態(tài)度或傾向性,因此它一經形成,就會對每個班級成員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健康向上的班級輿論能扶持正氣,抑制錯誤思想,阻止不正確的道德習慣的形成,它通過對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言行能及時作出褒或貶,肯定或否定,倡導或抑制的評價,對所有成員進行直接的監(jiān)督和調節(jié),從而影響著學生責任感的形成。
四、結語。眾所周知,責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礎,而班級教育只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一個組織部分,同時,學生責任感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應與學校其他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銜接、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多好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班級推行責任感教育要求班主任樹立“大德育觀”,自覺地把班級的責任感教育與學校相關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配合起來,力圖通過教育教會學生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類負責,做一個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的社會主人。另外,培養(yǎng)責任感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而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日積月累形成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堅持不懈地遵循相關原則,通過相關途徑對學生樹立責任、承擔責任的行為不斷加以督促,并逐漸的強化,使責任感自覺轉變成學生的實際行動。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對策探究
當前,和諧社會的發(fā)展對新時代青年提出了新要求,作為社會青年的高職學生除了要樹立遠大志向、積極學習科學知識、提高自身職業(yè)技能以外,還應當培養(yǎng)起崇高的社會責任感。
1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
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的強烈程度與和諧社會構建工作的成效有直接相關的關系,前者是途徑和手段,后者是目標和理想。一個當代青年如果沒有樹立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便具備著高水平的職業(yè)技術和職業(yè)素養(yǎng),也極有可能會走向歧途,沒有將自身能力發(fā)揮在正確的方向。在國內教育事業(yè)中,高職教育的重要地位已越來越明顯,對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任務應當引起各高職院校和老師的重視。
2當前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現實狀況
筆者在2015年里針對本省的四所高職院校展開了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如下:在受調查學生里有87.45%認為當代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足,他們有這樣的想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有34.8%的學生認為是社會風氣欠佳所帶來的影響;有28.68%的學生認為是學校人文教育工作沒有落實好所導致的;有16.34%的學生認為家庭教育方面也應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可見,當前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情況還有眾多不足之處,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3如何增強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1營造出和諧的社會輿論氣氛:當前國內經濟的突飛猛進導致社會價值觀也變得多種多樣,政府和媒體需要對此實行必要的引導,使一個和諧的社會輿論氣氛得以建立起來。網絡、報刊、廣播電臺與電視臺等媒體需要樹立典型的榜樣,為高職學生構建起和睦、團結、友愛的氛圍。政府應當對高職學生就業(yè)情況進行調控,引導用人單位將社會責任觀因素加入到對人才的招聘錄用考慮因素里,并引導用人單位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增加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的課程。3.2發(fā)揮高校作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首先,應當加強研究學生責任感的形成機制,將高校的科研優(yōu)勢以及人力資源發(fā)揮到最大化,學校掌握對學生培養(yǎng)責任感的有效途徑和機制,幫助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構建起責任習慣和責任行為方式。學校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講座、主體課程、主題活動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得到極大提高。可以將啟發(fā)式的教育模式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比如建立BBS、QQ群、微信群、網站論壇等等,使課外效果得到延伸。還應當將學生社團和組織的作用充分調動起來,為校風和學風的建設發(fā)揮作用。其次,為學生構建起社會實踐的途徑。只有實現知行合一,才能夠使學生的責任感得到有效構建。學校可以組織一系列向社會獻愛心、回饋社會的活動,比如組織學生探望敬老院、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舉辦向貧困人員獻愛心等等的活動。學校可以組織一個指導團隊,幫助學生獲得社會實踐方面的指導,使他們在從事社會實踐時能夠提高有效性和科學性。注重寢室文化、校風和學風的建設,增強學生對社會現象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再次,應加強對高職學生的情感教育。只有當學生具備積極進取的情感和較強的心理調控能力,才能夠建立起較好的社會責任感。所以,學校和教師應當注重對激勵手段和價值目標的運用,將能夠帶動起學生情感和共鳴的典型事例向學生進行宣傳和教育,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天津港炸案件和上海外灘廣場踩踏事件,使學生在關注分析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塑造起健全獨立的人格,并樹立起強烈責任感。教師還應當對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加以重視,使學生的心理品質水平和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3.3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引導作用:家庭教育對于個體的人格塑造和品質養(yǎng)成都有深遠影響,家長應當將家庭教育的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責任心與行為習慣。首先,應注重對學生自我責任感的培養(yǎng)。社會責任是以自我責任作為前提和基礎的。一個人若對自己都負不起責任來,就更不用談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了。家長應當致力于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獲得足夠的選擇權,促進孩子自我意識和自我責任感的提高。其次,應注重對學生家庭責任感的培養(yǎng)。學生應當真切地意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成員,對于家庭負有極大的責任。家長應當在擯棄溺愛和望子成龍的落后教育觀念的同時,引導學生多對身邊的親人朋友和社會表達關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懂得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意義。再次,應注重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家長應當培養(yǎng)孩子觀察社會、關注時事的良好習慣,為孩子提供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機會,例如義務勞動、希望工程、志愿獻血等等。家長還應當以身作則,將社會公德深深根植于孩子心中。3.4高職學生應當注重自我修養(yǎng)的提高: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不是政府、媒體、社會、家庭或學校單方面的努力,而是上述各方與高職學生自身共同努力的成果。首先,大學生應當博覽群書,以知識來武裝自己的大腦,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完整的人格,不能人云亦云而陷入容易被人煽動的處境;其次,大學身該應當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在貢獻自己、發(fā)揮余熱的過程中體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樂趣和幸福感,使自身的個人品質和社會公德得到培養(yǎng),使自身社會責任感得到極大提高。
4結束語
作為社會新時代青年的高職學生是當前國家構建和諧社會任務的重要力量之一。我們相信,在各高職院校和老師的重視之下,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好成果。
作者:王靖 單位:冀中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嚴平昌等.社會責任感教育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12):73-76.
關鍵詞素質教育責任感培養(yǎng)途徑
托爾斯泰說過:“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與失敗。”在當今社會,責任感已經成為人們普遍認可的重要的個人素質,對自己、對他人要有責任感,對集體、對國家以及對自然也要有責任感,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呢?本文就此談談個人的淺見。
一、找準切入點,提升責任感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征、心理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規(guī)律等實際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在對個人的責任、他人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教育側重在對“智”與“學”、“克己”與“寬容”“孝”與“慈”的理解,引導學生對自我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的責任意識以及養(yǎng)成尊重、理解他人的品格和能力;在對集體、社會、自然的責任重點放在“協(xié)作”與和“諧”、“誠”與“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理解和認同。在提升學生責任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是要確定目標,塑造學生高尚的品性。當今社會人們的思想日漸多元化,而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是塑造力、模仿力強的時期,培養(yǎng)責任感必須提高個人的鑒別力,防御不良影響,把“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之一,把“責任感”作為最美好的品性去追求,不斷完善自我。二是要注重養(yǎng)成教育。責行是責任感的外化,是責任感的最終歸縮。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必須重視個人的實踐活動和養(yǎng)成教育,嚴格遵守“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把“責知、責情、責意”變?yōu)榭陀^現實的“責行”,不至于淪為“口頭上的將軍,行動上的矮子”。養(yǎng)成教育必須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履行行為規(guī)范,盡職盡責去完成自己的職責。
二、以知識積累為載體,培養(yǎng)責任感
思想政治課要解決學生的政治導向、理論導向、價值導向以及道德導向等問題,在實施德育教化和進行責任感教育,有其他教育途徑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它通過課堂教學,以知識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教育、法律意識教育、國情教育、經濟、政治、哲學等理論教育,使學生了解、明確社會賦予每個人的神圣使命,并將其內化為自我體驗,增強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因此,思想政治課應是進行責任感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應當仁不讓地承擔起對學生進行責任感素質教育的重任。教師應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突出責任感教育。
三、寓責任感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
教材中富含深刻的道德思想內涵,要善于開發(fā)其培育人的功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懷,“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壯志雄心,“為中華的富強而孜孜以求”的不息精神,都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最優(yōu)秀的教材。用教材中偉人的事跡,科學家的故事來喚起學生為中國的富強而奮發(fā)的責任感。同時,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近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接近適當的哲學、歷史作品,培養(yǎng)他們開闊的胸襟和敏感的心性,以優(yōu)秀的文化來培養(yǎng)學生。經過自身感知、覺悟的拓展與升華,取得實效。
四、強化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教育,培養(yǎng)責任心
一方面,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教師盡量給他們安排為集體服務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習、生活、工作的主人,讓他們能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這樣,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管自己,學會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在學生履行職責時,難免出現差錯,教師要及時分析原因,及時找他們談心,適時提醒他們,使學生逐漸學會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約束自己,促使學生的責任感日益增強。
另一方面,使學生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社會的責任心。作為社會成員之一,每個人都在享受其它社會成員上所提供的服務。反過來,個人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別人貢獻自己的力量,要對社會盡義務、盡責任。敢于承擔責任就是敢于面對社會、迎接挑戰(zhàn),無論自己在社會中是什么身份、地位,都要努力做好符合社會的份內之事。只有樹立了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得到社會的信任、信用,才能促人奮發(fā)向上、催人思考、勇于探索;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社會作為貢獻。
五、運用好榜樣示范作用,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作用在個體性格形成過程中影響極大,學生正處于心理過渡期,是非觀念還不夠明確,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況。因此,應當重視運用榜樣的經驗作用,卓有成效的幫助學生。在教育中注意發(fā)揮三種榜樣的示范作用:一是古今中外的偉人和楷模的榜樣學習,如:為抓緊時光多讀書,一生好學不倦的司馬光;為弄清求學過程中的一個疑難,“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竟然在冰天雪地里步行了一百余里拜師求教;為汲取前人典籍的精華,幾十年如一日苦讀的馬克思竟然把座位下的水泥地面踏出了一雙腳印……每次的介紹都會引起學生們對名人們高度的學習責任感的認同和模仿。二是學生群體中先進分子的輻射作用。由于是同齡伙伴關系,共同語言多,而且朝夕相處,耳濡目染,那種無聲勝有聲的親切、潛移默化式的影響會更顯著。經常流學習上的心得體會,對講述者是一種肯定激勵,對聽眾更是一種見賢思齊式的熏陶。三是教師本身的示范作用。在學生心目中,老師作為知識的播種者、集體的組織者、靈魂的塑造者,理所當然的被要求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我們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作用,盡量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對學生起表率作用。老師對教學的一絲不茍,對作業(yè)批改的嚴謹認真,板書字跡的工工整整,都會以高度的責任感無聲地教育學生。我們也很難想象一位工作馬虎的老師能培養(yǎng)出高度責任心的學生。
六、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合力強化責任意識
健康的輿論是培養(yǎng)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對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言行能及時作出褒或貶,肯定或否定,倡導或抑制的評價,對所有成員進行直接的監(jiān)督和調節(jié)。集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的成長需要集體生活,特別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得到集體輿論的認可,他們就會更熱愛集體,更愿意為集體貢獻力量。健康的輿論使學生更信任集體,更依賴集體,從而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責任感。例如,我們在總結表彰會上,表揚學習積極分子,技能標兵等,讓學生覺得是集體給了自己榮譽,自己的優(yōu)點也得到了老師、家長的認可,所以他就更加努力,更加希望得到更多的表揚,為學生積極向上鼓舞了信心。所以輿論的作用使學生對自己有了更新的認識,知道自己追求目標而要努力為之奮斗。
七、完善考核評估,推進責任感提高
責任感的培養(yǎng)要落實到實處還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評估機制。有了評價的標準,學生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認識到責任,學會履行職責。要建立學生個人評估、班級評估和班主任評估、家長評估多個層次的考核機制,在評估方式上采取自評、互評、家長評、領導評等多種形式,形成公平、公正、積極向上的評估機制。張榜公布考核結果,并將考核結果作為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評選、班團先進評定、獎學金的評定、優(yōu)先推薦就業(yè)等獎勵的重要依據。對盡責者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失職者以輿論譴責、行政處罰,必要時給予制裁,揚善抑惡,真正形成盡責者光榮,失職者可悲的環(huán)境,以推進責任感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