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22: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向城市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鄉村城市化亦稱鄉村城鎮化,體現的是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并向城鎮性質的居民點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或在鄉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漸增長的過程。鄉村城市化是一個復合的動力系統,工業化是城市化初始階段的主導推力,隨著我國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結構轉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體制轉型的“雙重轉型”的不斷推進。鄉村城市化已經與市場化和國際化取向的改革緊密相關,超越了工業化的范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探索和優化鄉村城市化的動力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命題。旅游開發是近些年來鄉村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及動力系統,科學審視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進而提出相應的調控對策,不僅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對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控城市化動力機制,科學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旅游影響研究述略及效應評析
旅游活動對地區的影響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議題,旅游從本質上講是旅游行為的空間移動,這一動態的移動過程帶來的影響層面主要涉及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三個方面,這也解釋了現有相關成果的研究視角源于地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三個學科的原因。從地理學的視角來看,旅游本身由三個主要成分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聯系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體,Smith(1978)認為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規律;Doxey(1976)對目的地居民的態度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憤怒指數”。而旅游影響機制的效應研究,則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論為代表,他認為旅游者數量、類型和發展歷史是影響旅游目的地不同發展階段的決定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響,進而奠定了地理學視角的旅游影響研究的基本基調,即從旅游地主客關系的角度探討旅游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輔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的理論闡釋,形成了日趨復雜的研究框架。這種傾向性對國內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極強的示范效應和導向作用。1980年代以來,國內旅游地理學界關于旅游影響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的感知與態度的分析方面,且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針對某一類型的案例地開展實證研究。
1963年,人類學學者努涅斯(Nunez)發表題為《一個墨西哥山村開展周末旅游帶來的影響》的論文,標志著人類學學者開始關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全面興起。人類學視角的研究重點主要從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會三個不同視角進行深入探究,認為旅游過程是旅游者與東道主進行文化接觸和碰撞的過程,其中包含著不同文化、亞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社會學的視角則主要從社會系統的整體角度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和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英國社會學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會學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對旅游現象和非旅游現象(即日常實踐和‘正常社會’)的對比研究,來揭示本來不易為人發覺的‘正常社會’的問題和矛盾。”這是建構旅游社會學的基礎素材之一,通過二三十年的持續關注,學術界對旅游社會學涉及的論題主要包括:旅游活動過程的特征、接待地社會壓力的成因、旅游業發展對接待地社會的影響、旅游與風情民俗資源的關系及相互影響、旅游者群體及其與接待地關系、旅游的現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體、個體和旅游系統等等。
從旅游影響的三重學科剖面(圖1)的研究態勢上可以看出,旅游影響的空間概念體現在居民和旅游者對目的地旅游現象形成的空間感知和心理體驗。旅游經營帶來了目的地商業化和城市化現象的加劇,這顯然給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結構帶來了深度變革;在本地文化與旅游者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機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鋒與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點與外來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難以化解的矛盾,這種交織的過程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進行不斷地調整與修正。
三、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
(一)旅游影響視角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機制
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人口和經濟活動逐步向城鎮地區轉移和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18世紀中葉英國產業革命以來,工業化的興起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化表現了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趨勢加快,各類城市形態不斷出現并得以豐富和完善。從本質上講,城市化體現了城市和鄉村的雙重視角,鄉村地區的城市化處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進程的基礎層次。
鄉村城市化的傳統模式是農村社區、鄉鎮企業、農民家庭或個人等民間力量發動的一種由市場力量推動形成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模式。推動城市化過程所需的動力的產生機制以及維持和改善這種機制的各種經濟關系、組織制度等是一個綜合體系。無論是學術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動力機制,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發展機制等,鄉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發生機理,都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由農村經濟利益主體在響應產業非農化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和組織來促成的。鄉村城市化的路徑一般從鄉村工業開始,通過發展鄉村工業,讓農民直接享受到工業、非農化的利益,進而逐步實現城鎮化。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化始終是鄉村城市化的基本準則,農業、農村、農民是鄉村城市化的利益相關者。
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總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個層次、八重動力(圖2)。其中,宏觀層次主要體現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中觀層次的動力集中體現在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各個層面的政策與制度措施的推動。微觀層次的動力相對復雜,可以概況為三個方面,即農民對生活質量需求的變化、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的加快,以及旅游影響帶來的促動。這一動力體系在市場機制和城鄉互動的交互作用下,鄉村地區在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經濟結構、聚落結構以及制度結構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即第二、三產業的比重明顯加大,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非農人口比重增加,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人們聚居方式發生顯著變化,鄉村地區的社會關系面臨新一輪的重構等。
旅游影響對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上,旅游影響并非推動鄉村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但其潛在的作用顯然也不能低估,判定這種作用的程度,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1)鄉村產業結構形態決定著旅游對城市化的貢獻程度,依托旅游業發展地方經濟的鄉村地區,旅游影響顯然是推動城市化的主導動力;(2)旅游影響的作用機理應從鄉村作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雙重視角加以解讀,以往的諸多研究多是從目的地的視角加以分析探討,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鄉村地作為客源輸出地,將會加速農民對旅游的認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響對鄉村地區而言,是一個復合的影響系統,將對旅游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動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應是一個各種要素兼顧并能保持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而單純的工業化催生的城市化現象顯然達不到這種效果。簡而言之,旅游引發的城市化能夠對其他產業形成的城市化發揮補充、提高和優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響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構成
城鎮的發展基于兩種動力,一種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種是離心擴散的力量。一般說來,城市發展的向心過程和離心過程貫穿于城市化的全過程,但是城市發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為主,中后期則以離心擴散的力量為主。自1990年代以來,城市化出現了新的趨勢,即多元城市化動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動力。在鄉村旅游開發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過程中,其中的形成機理愈發復雜,多元化和多層次性特點日趨明顯。
1旅游消費觀念的異化是鄉村城市化的基礎動力。旅游業和經濟發展水平、國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轉變等因素休戚相關。閑暇時間、非必要性開支和旅游動力是產生旅游意愿的三個條件。旅游活動的初期形態多是以觀光游覽為主,之后開始向休閑、度假、體驗、健身等方向轉變。當城市旅游、知名景點景區成為旅游者旅游行為的普遍載體之后,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促使旅游者關注新的旅游形式,鄉村旅游迎合了這一市場需求,其獨特性優勢開始成為旅游業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問題不能忽視這一前提條件。
2文化生態的異質性是鄉村城市化的原發動力。旅游作為城市化的一種動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發生作用,使城市經濟轉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為城市化的原動力,使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使其發生質的飛躍[22J。旅游對鄉村城市化的初始動力是鄉村文化生態的異質性優勢。鄉村聚落景觀的獨特性、鄉村消費文化的生態性、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本真性等優勢已然成為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帶動了鄉村旅游目的地相關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與完善。
3政策效應和開發成本是鄉村城市化的誘導動力。自1992年以來,國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題。其中,1995年的“民俗風情游”、1998年的“華夏城鄉游”、2002年的“中國民間藝術游”、2006年的“中國鄉村游”、2007年的“中國和諧城鄉游”都對鄉村旅游的發展發揮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結合近一段時期“擴內需、保增長”的經濟發展要求,各地紛紛通過發放旅游消費券等形式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和推廣。在政策效應和市場機制的層層推進下,鄉村旅游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比較而言,鄉村旅游具有很強的開發優勢,在規劃要素、土地成本、勞動力、相關政策等方面容易獲得額外的“關照”,開發成本的經濟性也對鄉村城市化產生了積極作用。
4鄉村經濟文化發展需要是城市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鄉村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動城市化發展的特殊因素。鄉村地區為加快旅游開發而衍生出多種產業要素,這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創設了新環境,相比較于進城務工等異地轉移方式,鄉村旅游對剩余勞動力的安置既是一種高效的就地轉移,同時也是相對于農業生產周期的錯峰式轉移。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移的結果是,以旅游業為載體的城市化現象開始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將現代服務業和現代管理的理念引入農村,有利于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鄉村的民主管理。同時,當傳統的以工業化為主導的城市化驅動模式面臨發展中的瓶頸時,旅游將成為鄉村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水平提升的優勢產業。
由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鄉村文化生態的特征、鄉村旅游的開發特點以及政策導向和基于鄉村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構成了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響的鄉村城市
四、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
鄉村旅游以各種類型的鄉村為背景,以能夠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為載體,以滿足旅游者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學習等各種旅游需求為目的的旅游活動。鄉村性作為鄉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關鍵,也是研究旅游影響下鄉村城市化的前提條件。
(一)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現
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主要表現在因旅游開發而引起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人口向城鎮人口轉變、農村居民點形式向城鎮居民點形式轉化以及由此引發的鄉村聚落生態變遷的動態過程。旅游開發給鄉村城市化帶來了三方面的變化,一是鄉村人口由原來分散的農村居民點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對集中的各類城鎮集結,鄉村空間格局發生顯著改變。二是鄉村地區土地利用方式發生轉變,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轉變,旅游資源和項目的開發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時,外來的定居人口也逐漸增多,城鎮化程度不斷得到加強。三是鄉村聚落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各種旅游接待設施的建造與完善,在優化旅游服務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鄉村景觀人工化、異域化、旅游地風格主題化和商業化等現象的加劇。
(二)鄉村城市化效應的程度界定
旅游業“食、住、行、游、購、娛”的六大產業要素,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同樣有明確的體現,這種消費網絡結構的形成是鄉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根據鄉村旅游引發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適度城市化、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三種類型。適度城市化能有效促進鄉村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和協調發展,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都會對鄉村地區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這三種情況下尋求平衡。
(三)旅游開發引致的鄉村城市化效應表現
1適度城市化。適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鄉村地區的各類資源,加快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經濟發展發揮助推作用。其次,適度的游客規模可以加強鄉村社區的內外文化溝通,合理改善農村地區的文化生態,對改進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觀念等有很大促進。第三,城市化促進了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轉變,加快由傳統農業向非農業產業轉變,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第四,有效促進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轉移,就地轉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進城務工等轉移類型引發的鄉村空心化等問題。
2滯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滯后的根源是對鄉村地區的“過度保護”,一些地方從節約投入的角度出發,認為鄉村地區的所有現象和行為都可以成為旅游活動的吸引物,“臟、亂、差”的旅游環境、缺乏專門治理的旅游接待設施等容易讓旅游者望而生畏,這顯然背離了鄉村旅游的開發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還會給鄉村居民帶來身份上的“優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難關注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責任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純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經營行為很難獲得旅游者的認可。同時,這種滯后效應使得鄉村旅游難以實現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農村地區社會分工不充分,農民就業環境很難得到改善,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就無從談起。
3過度城市化。鄉村旅游開發中的過度城市化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破壞鄉村地區的聚落結構和生態景觀
在經濟特征和自然環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鄉村存在著種種居住方式和形態特征。這些特征是鄉村地區聚落形態的特色和精華,而不少地區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費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與當地鄉村聚落景觀差異很大的接待設施。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將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現象,導致了個性化的“鄉村性”向同質化的“城市性”演變的現象。
(2)鄉村地區民俗文化舞臺化、娛樂化傾向加劇
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盡管是鄉村旅游開發的一大亮點,但事實情況是,不少地區一直缺乏科學的開發思路。鄉村旅游“急功近利”的開發套路使得許多旅游地盡可能地用舞臺化的形式、娛樂化的方式把當地文化呈現給游客,這種人為的文化表現形式使游客與當地社會隔離開來。這種做法積極的一面是使游客對鄉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壓力減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地文化;消極的一面是讓旅游業蒙上了文化優越的色彩,表現的內容也多是鄉村文化的膚淺形式。
(3)商業化帶來了鄉村居民的邊緣化
根據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論,鄉村旅游在進入發展階段后,政府政策的傾斜、游客量規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從利益相關的角度看,政府、投資者、居民成為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三方利益主體。在這一博弈環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場化的運作路徑所左右,投資者由于資本話語權會始終保持較強的談判能力,鄉村居民多處于一種邊緣化境地。鄉村居民主體地位的模糊,產生了兩方面的后果,一是商業化帶來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環境優美的鄉村地區,旅游開發之后的顯著變化是地價攀升或房價飛漲,鄉村居民往往無力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二是鄉村地區淳樸的文化氣息開始被外來文化所浸染,鄉村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開始發生變異,傳統鄉村景觀與現代文化景觀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
(4)鄉村地區出現了逆城市化的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過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過于密集、環境惡化、地價房租昂貴、生活質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環境優美、地價房租便宜的郊區、衛星城等鄉村地遷移。鄉村旅游成為承接這種轉移“任務”的載體。鄉村居住環境的優勢、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觀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這種“侵蝕行為”使得不少鄉村的“城市性”特點越來越明顯。
五、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調控對策
(一)科學規劃開發區域。營造鄉村氛圍
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要樹立“區域——城市——鄉村社區——鄉村旅游地”的多元開發維度,從“資源——產品——市場”的互動層面來規劃開發區域。參與鄉村旅游規劃的人員應包括旅游地理、經濟管理、人文歷史等學科背景的專家構成,本著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指導思想編制旅游總體規劃或概念性規劃。在此基礎上,鄉村景觀資源應由景觀園林、建筑等專業人員來完成規劃的空間設計和景觀布局。鄉村旅游的景觀應從體驗的角度出發,通過個人體驗的作用使“景”與“觀”和諧統一,營造一種天然意趣、田園詩化的獨特鄉村氛圍。
(二)重塑鄉村文化形象。凸顯鄉村優勢
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注意保護好“鄉村性”的優勢是避免過度城市化問題的前提。為此,首先要依托鄉村既有的空間布局對鄉村進行規劃和建設,防止破壞鄉村“原生態”特質的粗線條模式。其次,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護鄉土文化、鄉間民俗在旅游開發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規劃往往是一類“公園化”、“廣場化”、“舞臺化”的模式。在鄉村旅游開發和發展進程中,消除和避免這一現象的根本途徑是從鄉村旅游地的地脈和文脈出發,本著生態循環、文化保護、永續利用的指導方針,來開展鄉村旅游的規劃和設計。
在開發過程中,應從當地眾多的旅游景觀中發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觀并從中提煉出主題,以主題為基礎進行特色分區。通過對不同區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規劃設計,用具象的形態生動地表達出特定的景觀形象。在鄉土建筑風貌的塑造中,建筑風格應結合當地鄉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異域文化侵蝕鄉村聚落景觀的原始風貌。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延伸旅游效應
鄉村地區在確立了旅游開發的主體地位之后,合理設計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命題。首先,加快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的推廣。其次,科學調整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類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設置“門檻”,強化基于環境保護的產業準入制度。鄉村旅游是當地產業鏈條的主體,如摻雜其他工業元素,特別是污染嚴重、能耗高的工業項目很容易失去本真,從而產生“一損俱損”的局面。第三,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要求,合理推進農村地區的城鎮化建設,政府應把一些小城鎮按旅游集鎮的風貌進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時,依托這些農村小城鎮發展旅游商貿流通業,如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旅游紀念品的生產與銷售等,使小城鎮成為承接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的中轉站。
一、積極引導城市工業向鄉村拓展,以完善鄉鎮工業企業的經營管理,促進鄉村工業的發展
鄉村工業由于受自身條件的制約,往往經營分散、技術落后、產銷脫節。鄉村工業的發展必須以城市為依托,充分利用城市的窗口作用。城市在鄉村工業的發展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一)資本市場。鄉村工業的發展,除自身融得的少量資金外,主要來源于城市。城市資本往往利用鄉村原料產地的優勢,對鄉村勞動力進行雇傭,當地生產,然后再以城市為據點進行銷售。外來資本往往也是通過城市進入農村的。
(二)技術市場。城市資本在進入鄉村工業的過程中,除傳統工業外,經常輸入較高級的生產技術和職能,以促進資本的活化和增值。另外,城市往往也是外來先進技術進入鄉村的中轉站,起到傳播中心的作用。
(三)信息市場。與鄉村工業生產和經營有關的資料和動態一般都是由城市發出的。城市收集著所有信息,然后再用這些信息指導鄉村工業的生產和經營。
(四)商品市場。鄉村的工業原料和產品在本地區的集散,以及從外地的輸入和分發,一般都以城市作為交換場所進行。鄉村工業的產品不僅以城市為市場,而且還必須依靠城市來開辟更大的市場,因此城市在鄉村工業產品的發售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城市經濟向鄉村工業輻射,有利于鄉村工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活化城市中的人力、財力資源。
二、積極促進城市商品意識向鄉村滲透,打破農村小農生產自給自足的經濟意識和經營方式
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農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一直占主導地位,直到改革開放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統治著絕大多數農民的思想。表現為:一是農民的耕種意識。農民在耕種時,往往將本來面積就不大的土地再加細分,種植的作物五谷雜糧樣樣俱全,而不愿集中耕種一種作物,出售這種作物變成貨幣以購買其他所需;二是農民的手工業意識。很多農民在閑暇時從事一些手工勞作,然后肩挑背扛到集市變成現錢以得到一些副業收入。很少有人愿意組織起來進行統一生產,協同勞作,統一出售。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農村,農民的商品意識簡直少得可憐。因此,必須使商品意識深入到農村,并成為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中的新鮮血漿,為農村落后機體注入活力。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功能。城市作為商業中心,儲存了一定的商業資本,要充分利用這部分商業資本,融通城鄉之間互需商品的交換。并通過城市商業資本運往鄉村市場進行銷售,使農民能夠買到價廉質高的商品。積極發揮大工業生產的優點,逐步淘汰農村的手工操作。其次還必須重視構建農村農產品市場,使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近交換,從易變現,強化農民的商品意識。同時還要從商業上引導農民從事大規模經濟作物的種植,從產品收購上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第三,要積極開展多種儲蓄,收集農民手中的閑散資金,使農民獲得增值的好處,同時也可以保證農業售貨有充足的資金來源。
三、加強城市文化氛圍向鄉村的輻射,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鄉村經濟建設
經濟和文化向來都是不可分割的,經濟的繁榮必然促進文化的發展,反之,科技文化的發展也會帶動經濟的騰飛。在我國,農村的文化水平是不容樂觀的。要解放農村生產力,必須從科技文化上入手。與經濟相關的文化是一種綜合文化,不僅是書本上有記載的文學文化,還包括人的內在思維方式和思想意識。通過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的交流,可以提高鄉村人的文化水準。從而帶動經濟的逐步發展,最終消除城鄉差別。此外,城市文化的滲透還體現在企業文化的滲透。加強城市企業文化的輻射力度,是建立鄉鎮企業文化、改變鄉鎮企業形象的主要渠道。
四、加快交通通訊設施建設,為促進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融合鋪平道路
要溝通城鄉之間的聯系,一靠交通,二靠電訊。閉塞的難以與外界進行交流的鄉村,必然會造成經濟上的落后和思想上的封閉守舊。交通通訊順暢便捷會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一)促進工業生產的發展。交通的通暢、運輸的便利使工廠接近原料產地成為可能,并可以吸收當地勞動力,避免了勞動力轉移費用的發生,節約了勞動,維護了社會的安定。
(二)保證農產品的購銷通暢。無論是農民進城銷售還是城市人下鄉收購,都需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民手中的農產品順利轉化為現金,同時又使工廠所需原材料有充足的供應。
(三)促進鄉村商業的發展。交通順暢,打開農村的大門,使大工業產品進入農村市場,鄉村商業也就會迅速地發展起來。鄉村商業的發展還可以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商業活動,解決農村從業不足的問題。
關鍵詞:鄉村 度假 旅游產品
1 概述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與輻射功能日趨增強,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將旅游作為城市與新農村建設相銜接、城鄉統籌一體化的核心要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產業獲得了空前發展,單業態的觀光旅游轉向觀光、休閑、度假三駕馬車并行的復合型業態。與此同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區域交通條件的大大改善,人們的旅游時空觀念發生了徹底改變,在空間上逐漸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在需求上逐漸由觀光獵奇向舒適型、享受型方向過渡。旅游發展與旅游消費的轉型客觀需求,一種新的旅游產品――鄉村度假旅游應運而生。
2 鄉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國外研究綜述。國外對于鄉村旅游的研究開展相對較早,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產品體系以及其旅游管理體系上,相對比較集中在鄉村旅游對于當地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作用,大多數學者們都認同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國外學者還探討過政府對鄉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對鄉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制定開發政策、提供人力和財政支持、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組織市場開拓等。一些學者還提出,應積極倡導鄉村“社區參與”的管理模式。盡管不同國家由于國情不同,鄉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強調社區參與在鄉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國內研究綜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鄉村旅游的四種成長模式:借助于緊鄰城市的區位優勢開發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與該鄉村自己的或者相鄰的原有名勝地的引力優勢所開發的目的地依托模式;產品組合中混合著許多不屬于鄉村,或者鄉村關系并不明顯的產品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種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組成的復合模式。
國內鄉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區邊緣型、大中城市郊區型兩種,城郊鄉村旅游往往最為發達和典型,在經濟發達的大都市郊區有比較多的成功案例。吳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國鄉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邊出現兩個鄉村旅游密集區域,第一個最密集區域往往出現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區,第二個次密集區域出現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區。在第一個最密集區域的城郊鄉村的客源市場、產品結構來看,都受城市影響顯著而強烈,區域內旅游景觀特征和產品構成具有從大都市旅游產品向典型鄉村地區的旅游產品過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稱為都市型鄉村旅游。
都市近郊鄉村旅游表現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鄉村背景,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閑度假、娛樂放松的空間場所;②受城市化進程影響顯著,鄉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為鄉村旅游的一種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區25-30km范圍內,是都市環城游憩的有機構成部分;④主要產品以田園風光欣賞、農事活動體驗、農家樂餐飲等為主。
3 鄉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國鄉村旅游的消費模式主要是“住農家院、吃農家飯、干農家活、學農家藝、享農家樂”。這種旅游產品的缺點顯而易見:產品以農副產品品嘗、購買及觀賞田園風光為主,兼及農事體驗活動,游客多樣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滿足;游客活動空間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農”味不濃,鄉村景觀特色不明顯,城市化、現代化痕跡明顯,核心吸引力不強;環境衛生不佳,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服務水平不高。因此,我國的鄉村旅游亟需轉型升級,極大滿足旅游者休閑度假需求,由單一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
3.1 農家野趣的恬淡追求?,F代鄉村旅游的主要形態之一:農家樂,起初很多都是以農家餐館的形式開辦的。農家菜意味著純樸、綠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營銷學的名言:“賣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的洞”,農家樂里吃的不是菜,或許是游客對自然、綠色與健康的心理期望,對回歸自然的親切和愜意。如何讓心靈放松?值得鄉村旅游的建設者從“心”考慮,避免迷失于項目“硬件”的開發與建設之中。
3.2 城市環境與壓力的平衡、釋放。在城里,人們的內心裝滿錯綜復雜的壓力和人事:剪不斷,理還亂;到鄉村,人們可以寄情于山水、親近自然,勾起內心柔軟的對大自然無私無欲的情感,投入純樸、簡單的懷抱。通過旅游活動,擺脫了社會關系的羈絆,拋卻了大堆的日?,嵤聦ふ疑钪辛硪粋€擺脫束縛和壓力后的真實自我。通過捕捉美好景物的聲、色、形,獲得感觀的愉悅,繼而通過理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深入領會景物的精粹,從而獲得由外及內的舒暢感覺。
3.3 在鄉村旅游中養心,在養心中融入自然。我們去旅游的每個鄉村,每一處山水、田園,某種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寶庫,我們的心靈很現代,也因此很疲憊,但鄉村的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長青。面對自然,我們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靈何不在山水間作一次回歸原始與天真的“保養”呢!鄉村度假旅游是調整自我、實現身心和諧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鄉村度假旅游的實質就是給旅游者一個真實的、質樸的、原美的鄉村度假環境,一個與都市完全兩樣的旅游天地,一種恍若隔世的視覺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
4 鄉村度假旅游開發
鄉村度假是在農家樂、鄉村旅游基礎上提出的新概念。它與農家樂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過客轉變為滯留度假休閑。鄉村度假不是簡單的農家樂華麗轉身,而是新時代的功能升級、業態延伸、服務提高,是游客依托鄉村地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而開展的休閑度假活動。用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的話來說,是“鄉村旅游業轉型升級”。與鄉村觀光游相比,鄉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環境氛圍(鄉村人居環境、農業生產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條件;與其他類型度假產品不同,鄉村度假以鄉村景觀資源為依托、以“鄉村性”為核心吸引力。
鄉村度假旅游產品開發
■
4.1 以鄉村資源為基礎,以寧靜、松散的鄉村氛圍為依托。人們走出都市出游鄉村總體可分為健康、生態、經濟、文化、體驗、社交動機。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角度看,健康、生態和經濟動機主要源于對生理和安全層次需要,文化、體驗和社交動機主要源于對社交以及更高層面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是一次鄉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夠帶回的不僅是照片和土特產,還有心靈與智慧的深刻體驗,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將更大。通過整合以鄉村景觀為代表的自然資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為代表的人文資源,以人與人交往、鄉村生活方式為代表的社會資源,將農業的文化與休憩完美結合,營造出寧靜、松散的鄉村氛圍。
4.2 打造以休閑、教育、體驗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區。過去的鄉村旅游多是以農業觀光和農家樂為主,功能單一,層次較低,現在的鄉村度假旅游產品已不滿足“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農家樂。還需開發鄉村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資源,增加休閑、娛樂、養生、健身和回歸自然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游產品。從而使鄉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層次、多功能方向發展。通過建設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娛樂項目、體驗項目、配套項目,打造成個性突出、服務上乘的鄉村度假功能區。
4.3 鄉村度假旅游產品的全面升級。吃,傳統地道鄉菜。農家餐廳的未來發展方面應該是“定位主題化、管理專業化、菜品特色化、服務品質化”。住,拙樸野奢鄉居。鄉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種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覺,在房間裝飾中適當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煉主題元素,與鄉村旅游的整體市場定位吻合。最終,要形成與眾不同的睡眠體驗,回歸自然的睡眠空間。行,綠色生態鄉徑。將綠色、生態、環保的出行理念植入產品設計中,使行走藝術化、幸福化。游,美麗鄉村田園。在鄉村原有景色的基礎上,經過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經過修飾與包裝,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來,引導消費者領略美麗的鄉村田園。購,安全健康有機農產品。娛,農趣活動參與、農耕文化體驗。
4.4 結合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全民教育,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國務院第53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旅游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旅游發展需要硬環境,更需要軟服務,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環境。新加坡、日本和臺灣地區旅游業發展經驗表明,美麗的山水風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訪的本底資源,但是服務人員的專業與效率,民眾對游客的友善與包容更能夠讓游客有美好的體驗和滿意的評價。臺灣旅游業界在對外宣傳推廣時最自豪的一句話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如何培養市民、村民特別是窗口行業的員工對游客的友善性,至少與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和大活動同等重要。
4.5 尋求切實可行的開發模式。在項目規劃建設中只有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民”等多種方式使農民直接參與到項目開發、運營中,直接受益,才能使鄉村度假旅游有穩定的發展基礎;然后通過有市場吸引力的鄉村度假旅游項目體系帶動農村的城鎮化、社區化發展;再通過借鑒、引入日本、臺灣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經驗,實現農業從大田農業到精細化、多元化農業的發展轉型。
5 結論
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首先是產品鏈的延伸拓展,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藝術寫生、康體療養、運動拓展、商務會議等;其次是產業鏈的橫向整合,豐富鄉村旅游產品的體系,如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三是利益鏈的縱向共享,加強旅游開發商、農戶、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最后是要素鏈的全面升級,包括交通、飲食、住宿、通信以及環境衛生等配套設施。構建多層次、內容豐富、市場針對性強的鄉村度假產品體系,對于促進現代鄉村旅游快速發展,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城鄉統籌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樊岸青.淺談發展鄉村旅游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趙承華.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經濟,2012,1:13-15.
[3]張曉慧.鄉村旅游一體化戰略發展路徑以及啟示――以成都五朵金花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鄉村旅游深度發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5]孫明泉.鄉村體驗與環都市鄉村休閑[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234.
[6]黨寧.休閑時代的城郊游憩空間:環城游憩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謝彥君.旅游體驗研究――一種現象學視角的探討[D].東北財經大學,2005.
[8]王云才.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模式[J].旅游學刊,2006,21(4):8.
[9]鄉村旅游轉型發展新方向――婺源的實踐.http://davost.
【內容提要】鄉村地理學在我國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中發展比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論體系的欠缺最為突出。本文試圖從多重角度(職業的、生態的、社會文化的)對鄉村這一概念進行系統的剖析,認為鄉村界定的困難在于鄉村本身的動態性、不整合性及相對性,以及城鄉連續體這一背景,最后,筆者提出了以鄉村性定義鄉村的設想。
【英文摘要】Rural Geography is a weak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omebasic concepts.First of all,this paper analyses rural definit-ions systematically from a multi-dimention point of view (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 an occupational de-finition,"rural"means an area where farming is the main mode ofproduction.As far as ecological definitions are concerned,it means a settlement whose population scale is smaller,outside urban area,with rural landscapes showing unmistakable signs of being dominated by extensive use of land,and with discrete s-patial units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Socio-cultural definitions are in terms of clea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nd attitude between peopl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uch as ways of life,spatial behavior and aspira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l the definitions are lack of delimitations of rural totally and essentially.Rural can not be summarized by a simple definition,because it is a complicated and indistinct conception.Difficulties of defining rural lie in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hole rural,unconformity among rural elements,relativ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and relevant rural-urban continuum,which makes the boundar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more indefinite.To a certain extent rural is regarded as areas differing from urban greatly and the difference can b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activities,ways of life,etc.The close ext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presents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suggests rurality should take place of rural defini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Rurality refers to the manifestation of rural characters which take urban as criteria of reference within a specified area.The author draws his conclusions.First,every region can be looked on as a unity of urbanity and rurality.The more urbanity a region is,the less rurality it will have.Urban and rural are continuous and there is not any broken locality between them.Second,the size of rurality index takes urban as unit of reference.Using different urban criteria can reflect difference of rurality and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 is concerned with scale,index and method which are used in our research.
We can weaken some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regi-onal urbanity in practice such as village-town plann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 by estimating rurality index of different aresa.In order to be favourable to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 also need to put forward rural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correctly.
【關 鍵 詞】鄉村/城鄉連續體/鄉村性rural urban-rural continuum rurality
【 正 文】
鄉村具有區別于城市地域的諸多特征,在當今城市化潮流下,鄉村的功能不斷發生變化,對鄉村這個概念的認識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們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鄉村問題的理論研究受到影響,也困擾著鄉村政策的制定,雖然在有關文獻資料中已有大量的關于城鄉劃分標準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個足以說明鄉村的總體性、本質性的概念。本文嘗試從多重側面剖析鄉村這一綜合性概念,以期對鄉村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有所裨益。
1 鄉村概念的多重側面
1.1 職業的定義與功能屬性
鄉村作為一個職業概念是與這個詞在歷史上的用法聯系在一起的,這就是農村,指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體的地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就是農民,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人民聚居的場所就是農村聚落。這一定義的出發點是把農業產業作為農村賴以存在、發展的前提,沒有農業的存在,農村就不成其為農村,農民就不成其為農民。從界定農村的角度分析,這一定義的內涵和外延都缺乏嚴密性。
首先,以農業生產為主體,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來決定,還是以農業生產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或者是以農業生產用地在整個土地利用結構中的比重來確立呢?這個主體的含義是模糊的,沒有明確說明以什么為主體。不管是以人,還是以經濟、用地來確立主體都難以正確地把握當今的農村與非農村。
其次,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農民而言,農業人口=農民=農村人,也許在單一從事農業生產的地方,這個等式是存在的,但農業人口兼業化的發展,使這一性質日趨復雜,他們既從事農業生產又從事非農活動,這些農戶可以根據其兼業的行業分為一兼農戶(主要就業于農業,其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經營)、二兼農戶(主要就業于非農產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非農業經營),還不包括農業內部的兼業活動,或者已經有固定的非農就業崗位的農戶。
第三,從場所和地域的角度來看,農村聚落往往是農業活動與非農業活動并存,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混雜。而且在某些非農業發達的農村地區,不管是從非農化水平還是從總量上看,都超過了中心城區,出現了所謂的“農村包圍城市”現象,這樣就更難以對該地方或地域進行歸類。
1.2 生態的定義
鄉村作為生態的概念加以認識存在著不同的視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來指人口在空間上的分布狀況,指的是單個聚落人口規模較小的地方,這些聚落之間則是較大的開敞地帶。該定義抓住了鄉村與城市之間人口集聚規模差異這一特征,最為接近于人們對鄉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許多國家都把鄉村與城市的分界線以聚落人口規模加以確定。
(2)鄉村用來指一種地域的概念。鄉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嚴格地講是城市建成區以外的地區,這樣,鄉村是一個空間地域系統,與作為一個產業部門的農業有本質的差異。
(3)用來表示某種特殊的土地利用類型,也就是鄉村型的景觀。維伯萊(G.P.Wibberley)認為:“鄉村這個詞指的是一個國家的那些地區,它們顯示出目前或最近的過去中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跡象。”[1]
(4)從生態構成上看,鄉村不但用來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與人口多的地方來往較少的隔離開的定居區。在當代社會里,絕對的隔離很少見到,但只要聯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較高這種情況還存在,那么相對隔離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鄉村就是受城市影響較小的地方。從城鄉相互作用的角度來看待鄉村,考察鄉村的相對隔離程度,牽涉到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看待隔離,是用物理性距離、交通費大小,還是有無交通工具、時間等來說明[2]。二是在確定是否易于接近時應該用哪一個人口中心作為參考點。如英國諾??丝ひ巹澗?Norfolk County Planning Dept)就采用了距離2萬人口城鎮8.045km和距離10萬人口城鎮16.09km這一指標。
鄉村的生態學定義建立的假設是:社會形態(Social form)可看作是人類文化適應環境特征的產物,并為人類的適應所修正。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人口分布、景觀、土地利用特征、相對隔離程度等生態環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是引起城鄉差異性發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態定義鄉村,避開了經濟職能上專門化的問題,盡管粗放的土地利用、開敞的鄉村、小規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較低等特征隱含著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從城市的影響程度來考慮的,具有重要的社會學內涵。
以生態環境狀況來定義鄉村地域,雖然是當今最為廣泛采用的標準,但許多研究人員發現,這一定義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級界限的相對性、可變性,不同國家采用的標準不一樣,國際可比性較差;其次,從人口密度較小來理解鄉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個靜態的、容易產生誤解的統計指標,它大多依賴于計算密度單元的大??;第三,社會學者對生態定義的質疑是:城鄉之間最本質的差異是社會的結構與功能方面,社會經濟的特征與鄉村的問題更為相關,如高女性比例,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狀態,勞動力中婦女就業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長者受到過多的重視等。盡管人口分布狀況對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響,但兩者之間并不是相對應的。
1.3 社會-文化的定義
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從社會文化構成這一角度來定義鄉村,著眼于城鄉居民之間行為與態度上的差異性。主要特征有:
(1)鄉村社會生活中,社會接觸多為直接的、面對面的關系,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
(2)鄉村社會行為的標準比較單一,風俗、道德的習慣勢力較大。
(3)鄉村社會生活以家庭為中心,家庭觀念、血緣觀念要比城市為重,居民以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謀生手段,經濟活動簡單。
(4)鄉村地域遼闊,人口數量少、密度低、變動慢,因而人們具有保守心理。
(5)鄉村的物質文化設施較城市差,鄉村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較城市低。
(6)從政治標準上看,農民在國家中處于從屬的地位,要服從有權階級的法令和要求。
鄉村的社會化定義抓住了鄉村居民、鄉村社會的最本質屬性,而且在它與城市的比較中理解其相對性。但問題在于:
首先,用極端化的方式來定義鄉村,大量的過渡型、中間型地區就是不確定的。隨著城鄉關系的演變,不僅大量的鄉村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市,還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種不同的動機遷往鄉村,鄉村本身的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和勞動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人類社會嚴格地劃分為鄉村社區和城市社區的時代最終將為城鄉結合或城鄉融合發展所代替。
其次,認定鄉村地區是同質的,這是值得懷疑的。從個人角度上看,大多數人都不能劃分為純粹的某種文化類型(如鄉村人或城市人),傳統的農民逐漸從封閉、半封閉、半自給性的小生產者向開放性、經營性的商品生產者轉變,由質樸、純厚的傳統型向開拓進取的新型農民轉化,農民內部發生著階層、職業的社會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國人時,認為88%的美國人都可歸入鄉城混合類型[1]。弗林(Flinn)也把鄉村地區的價值體系分成三種類型,即小城鎮理想(Small-Town Ideology)、平均地權論(agrarianism)和鄉村主義(ruralism)[3]??梢姀泥l村社會角度看,鄉村并不是單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間行為、抱負等來定義鄉村,在實際應用于具體的空間地域劃分時非常困難。在城鄉隔絕發展的態勢下,也許鄉村的社會文化特征與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鄉作用日益加強的當代社會里,城市里包含著諸多的鄉村特性,鄉村里也納入了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與鄉村之間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經濟、社會問題,而且絕大多數的聚落都可歸入鄉城、城鄉混合體之中。
2 鄉村界定的困難
從多重角度對鄉村進行剖析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見鄉村不是一個簡單的定義所能涵蓋的,它是復雜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鄉村的困難在于鄉村整體發展的動態性演變、鄉村各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相對性,以及由于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鄉連續體。
2.1 動態性
鄉村人口以各種方式向農業以外的其它產業部門轉移,鄉村地域向綜合化方向發展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基本目標。歷史上的鄉村與當代的鄉村有很大的差異,不同地域的鄉村演化過程也不一樣,城鄉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鄉村居民單純從事農業生產的格局、鄉村嚴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狀況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除了城鄉之間地理景觀的明顯差異外(景觀界限隨著城市的蔓延而不斷變化)無論是經濟職能還是社會文化上,當代的鄉村社會經濟轉型明顯加快,正在日趨向城市靠攏。因此,鄉村的概念與內涵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以傳統的農民、農村來定義當代的農民、鄉村。動態性特征使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分界日趨模糊,農民與非農民之間的二分法也日趨不適應。
2.2 不整合性
傳統格局下城鄉界限非常明晰,鄉村的職業、生態和社會文化特征相吻合,農民未走向分化,鄉村的單一性、同質性顯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對鄉村的影響日益加強,鄉村本身的社會經濟結構急劇變動,職業、生態與社會文化特征之間不相吻合了,農業、農村、農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適應了。
從農業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在非農部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成為工人、商人、教師等,從職業角度講,他們已不再是農業勞動者或農民。有一些勞動力并未實現就業的完全轉移,出現了亦工亦農、亦商亦農、半工半農等形式。有的人實現了地域的轉移,進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節性或常年性)的形式,還有一些人則在本地實現了職業的轉化。這樣,城市里有了鄉村的人、鄉村的社會文化特征,鄉村里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城市生產活動、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鄉村等。這種社會文化特征、經濟特征、生態特征三者之間在城鄉的相互重疊,帶來了復雜的不整合性。
2.3 相對性
城和鄉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鄉村是與城市相比較而存在,也只有在與城市的比較中才能正確地理解與把握,因此,所謂的鄉村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指與城市之間差異較大的地區。這種差異可以從生產、生活方式等多種要素進行比較,城市與鄉村之間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鄉村發展的不同階段。
鄉村的相對性還體現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異上。我們可以從個體的角度著眼,研究農民的行為和抱負、個體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大小,在整個社會結構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發揮什么樣的功能等考察個人的社會化程度。也可以從不同的聚落來加以研究,從小的村落到小城鎮到大城市等不同的鄉村特性表現程度。也可以從一個小的區域到較大的區域進行不同層次的解剖。
鄉村定義的相對性是依據選擇的指標而有差異的,以人口密度差異、職業的不同、距城遠近等相關指標來描述定義鄉村,或者以復合的綜合性指標來對鄉村屬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鄉村類型的多樣化。
2.4 城鄉連續體
我們通常用兩分法把人類聚落劃分為城市與鄉村,從鄉村的動態性、不整合性和相對性來分析,不論是聚落還是文化、經濟活動,城鄉都是一個連續體,在這個連續體中,區分兩個極端是很容易的,而眾多的中間類型則是難以確定其斷裂點的。
2.4.1 聚落連續體 從聚落的規模來看,從巨大的城市集聚體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間沒有明顯的斷裂點,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鄉村的開始點,聚落連續體是沿著一條線從極點的一端——農村向另一端逐漸演變,因此城鄉聚落的規模劃分必然是人為的。
事實上,從聚落的職能上也存在著連續性,從純粹的單一化農業村落、農副業村落、兼業性村落一直到非農業聚落,都代表著城鄉職能上的差異性。
2.4.2 鄉村—城市連續體 與地理學者對聚落連續體的關注不同,社會學者從社區、文化角度進一步分析這種連續體現象。在當代現實社會中,社區類型既不是完全的鄉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從典型鄉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個連續譜,鄉村與城市的差異只不過是某種程度上的問題,許多城市郊區和城鄉交錯區就處于這個連續體中間的位置。特定社區在這個連續體中的位置取決于:社區人口多少、社區人口密度及社區內鄉村與城市之間規范的強度。社會學研究還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區仍然存在著鄉村的文化。
3 鄉村性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傳統鄉村特征逐漸在轉化,表現在經濟上從農業向非農業轉型,社會構成上農民的分化(農民—非農民或新式農民),聚落從鄉村型向城鎮型轉化,鄉村文化的轉型等,這些要素的變動帶動了地域的轉型,出現了介于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鄉城地區,這種經濟、社會、文化、地域的演變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如何在城鄉連續體的現實態勢下構建鄉村概念的新思維?大多數研究人員嘗試著在城鄉之間劃分一個過渡區,如在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之間再分出一個似城聚落類型,在城市地域與周圍鄉村地域之間的交接地帶劃出一個城市邊緣區,甚至從更大的地域范圍著眼,劃分出鄉村城鎮化區域。對處于轉型階段的地域作為城鄉之間的過渡地帶來加以研究,部分地解決了城鄉界限日趨模糊的問題,但就象區劃中劃分過渡區出現的問題一樣,過渡區本身,城市、鄉村與過渡區之間也存在著過渡現象,因此就出現了鄉村、準鄉村、準城市區、城市化地區等多種多樣的過渡類型。
鄉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特大系統,它包含著生態、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極其豐富的內容,在每一個側面又包括著各種不同的層次和諸多的因素。因此從單個方面來定義鄉村不會得到廣泛的接受,尋求綜合方面的界定更為人們響應。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鄉村,我們不應受某種概念的束縛。用極端化的傳統鄉村作為參照來套用當今的實際,這種理念支配下的歸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筆者認為,在當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鄉村的定義應讓位于鄉村性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內考察鄉村性質的強弱(從對立面來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強),比起不斷劃分過渡地帶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確定一個地區的鄉村性:
首先,每個地區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與鄉村性的統一體(鄉村性與城市性合計為1),城市性強的地區就是鄉村性弱的地區,城市性弱的地區就是鄉村性強的地區,鄉村性強的地區就是鄉村地域,城市性強的地區就是城市地域,兩者之間不存在斷裂點,城鄉之間是連續的。
其次,鄉村性指標的高低應以城市為參照單元,用城市的標準(如市區、市域、不同規模的城市)來衡量鄉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統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不同地域之間具有可比性。也許會出現有的我們認為是鄉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鄉村性指數低于有些城市地域,這樣我們對城鄉的認識會有新的本質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實體為標準,可以反映城市性、鄉村性的質量差異。
第三,鄉村性除了與選擇的參照標準有關,還與研究的尺度大小(如個人、單個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單元)、選擇的指標與采用的方法有關,社會學家可以從社會發展指標來定義鄉村性,經濟學者可以從經濟結構狀況來分析,地理學者可以綜合社會、經濟、地理特征加以選擇,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行調整。
第四,由于鄉村性概念是以區域為基礎的定義,依據的是更為廣泛的地理類型,而不是專門化的單一聚落特征,體現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想。因此,某些與土地面積廣大相關的密度指標很難與城市同步發展,但某些人均指標、結構指標則有可能超過城市,如人均GDP、非農產業比重等等,對此應區別對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項指標均要求與城市同樣考慮。
據此,鄉村性指數可以用下式粗略計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區域的鄉村性指數;UI[st]表示t年份s區域的城市性指數;R[st,i]表示t年份s區域城市性的第i個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計算:
式中:E[ot,i]表示第i個反映t年份城鎮特征的標準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區域城鎮特性的第i個指標值[4](i=1,2,…,n)。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是從理論上初步探討了鄉村性這一概念,作為推論,筆者認為可以在實踐中(如村鎮規劃、區域規劃等)通過削弱某些鄉村特征,提高區域的城市性。在城鄉規劃和管理、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貫徹城鄉一體化的思想,在當今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要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更要貫徹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與削弱鄉村性并舉,進一步推動空間地域城市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Guy M.Robinson.Conflict and Change in the Countryside.USA:Belhavan press,1990.
2 Edited by Rodefield R D et al.Translated by An Ziping,Chen Shuhua et al.Change in Rural 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and alternatives.Beijing:Agricultural Press,1978.(In Chinese)[羅德菲爾德等編。安子平,陳淑華等譯。美國的農業與農村。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張孝德:首先來說“城市”這個概念。城市就是一個由生態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等系統構成的載體,也是資本、土地、資源、人力、技術等經濟要素配置的空間。一個城市怎么來裝載這些系統,怎么配置這些資源,這就是城市發展的模式。城市發展模式好不好,不僅是這個城市自己的問題,還關系到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所以說,這是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過了三十多年,經濟、政治和社會都開始進入轉型期。這個時候進行的城鎮化,必須要和轉型時期的要求相適應、相匹配,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為了追求GDP,搞大干快上,高能耗、高浪費、高污染的病態城鎮化不行。學習外國的那一套模式搞中國的城鎮化建設也不行。中國的城鎮化要有中國的特色。
《金融博覽》:您怎么理解城鎮化中的中國特色?
張孝德:我認為要從新能源革命、中國傳統文明傳承和“三高技術”這三個維度來思考中國城鎮化的特色。
先說第一個,新能源革命。
之所以要從這個維度出發研究城鎮化,是因為能源形態問題非常重要。它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當代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進而對人們從科技范式到文化形態的一系列生活發生影響,從而推進人類文明進程。新能源革命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才開始的,這場革命對現代工業化城市的影響,當然也不僅是單純的能源替代,而是會對城市發展模式和城市生活等產生革命性影響。
《金融博覽》:新能源革命是世界性的,對城鎮化來說也會產生世界性的影響嗎?這個影響是怎么體現出來的?
張孝德:我們應該清楚,新能源革命對中國城鎮化的影響與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影響是不同的。因為西方那些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早就完成了,而中國城鎮化正在進行,處于模式形成時期,又剛好同這場革命遭遇上,所以新能源革命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會貫穿在這個過程的始終,成為城鎮化的一個內生因素。
至于對中國城鎮化的影響應該有三個方面。
一個是新能源需要我們對城鎮化的方向和目標進行重定位。依靠不可再生能源的現代工業屬于成本外化的工業化,而可再生能源使今后生態文明走向成本內生成為可能。在不可再生能源支撐下的城市是一種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城市化。所以工業文明時代的城市患有“工業文明病”。這種高能耗、高成本的城市化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城市化模式。在生態文明時代,我們需要探索低成本、低能耗的生態化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從中國自身情況看,人口這么多,人均自然資源又這么少,如果不能探索出一個充分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低成本生態城市之路,無論是中國環境容量,還是世界環境和能源承載力,都無法承受一個13.7億人口的大國城市化。
西方發達國家城鎮化已經定型,已經形成對傳統能源的高度依賴,它們對生態化城鎮的改造只能是存量改造,會產生退出成本。中國城鎮化率到2011年還只有51%,城鎮化正好是在中期階段,走生態城鎮化的模式,是增量嵌入式的、低成本的城鎮化之路。
再一個是中國城鎮化一定為中國鄉村文明復興留下足夠空間和地位,城市不再壓倒鄉村,城市和鄉村兩種不同文明和文化共生共存。從工業文明邏輯看,負載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鄉村文明沒有什么價值。但從生態文明看,中國鄉村文明恰恰獲得了復興的機遇,因為新能源更喜歡中國鄉村。鄉村利用新能源方面存在著城市沒有的優勢。原來的傳統的化石能源,分布不均衡,適合大規模開發和集中使用。這種特性決定了越是大城市使用能源的成本越低,越是小城鎮和農村使用成本越大。而新能源不是這樣,它的分布相對均衡,比如太陽能、風能等,而且可以就地取材,隨用隨取,根本不用運輸。這決定了新能源的使用優勢和市場不在大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和農村?,F在中國農村,到處可見太陽能熱水器、電動自行車、沼氣使用等,就是鄉村使用新能源具有優勢的最好證明。
在化石能源支持的工業文明時代,鄉村發展空間被擠壓,鄉村文明日漸式微,面臨被城市文明替代和終結的命運。但在新能源支持的生態文明時代,中國鄉村文明有機會重新崛起。西方國家的城市化是在工業文明時代進行的,所以是城市替代鄉村、城鄉兩元文明歸于城市一元的模式。中國城鎮化將是一條鄉村與城市兩元文明共生的發展模式。
如果說,化石能源的使用,是大城市成為工業文明時代的主要發展模式,那么在新能源支持下的城市發展模式,將是小規?;?、田園化的城市。
《金融博覽》:您剛才反復提到中國的鄉村文明。為什么鄉村文明在城鎮化過程中顯得如此重要?
張孝德:這要從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模式來考量,中國的五千年文明屬于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的根基不在城市,在農村。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鄉村文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之載體、文明傳承之根基。所以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承,必須保護中國的鄉村文明。這和西方完全不同。西方文明根源于工商業文明,城市是文明之根。由此決定了西方文明的興盛衰微,與城市的發展緊密聯系。歐洲中世紀是農業文明發展的世紀,同時也是被稱為歐洲黑暗的中世紀。近代以來,西方文明的復興,也是依靠近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恰恰是西方文明從歐洲走向世界的過程。
西方的城鎮化,不用擔心文化傳統的中斷。中國搞城鎮化,就不能像西方那樣,必須考慮我們的文明傳承,我們不能走斷根的城市化。要解決這個難題,就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必須為中國鄉村文明復興與發展留下足夠空間,中國必須走城鄉兩元文明共生的城鎮化之路。
《金融博覽》:看來,中國城鎮化置身在一個難得的、也非常有利的歷史機遇期。那我們帶著城鎮化發展的任務,怎樣走進這樣一個生態文明的時代?需要完全放棄上一個工業文明時代所遺留的一切嗎?
張孝德:其實,工業文明時代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我經常講,今天中國城鎮化是站在西方文明的肩膀上往前走的城鎮化。因為今天中國的城鎮化是依靠工業文明時代留下的“三高技術”,即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高速信息網進行的城市化。
“三高技術”是影響中國城市發展的模式最重要的技術。從大方面看,“三高技術”對中國未來的城鎮化模式有三大影響:一是由單中心的金字塔城市結構向多中心的扁平化網絡化結構轉變。由于“三高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生產要素機動性和集聚速度,徹底改變了原來大城市通吃的競爭格局,使不同城市之間獲得了相對均衡的發展機會,不同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與多功能組合成為區域城市群發展的新趨勢。二是將會出現由人口大規模移動的城市化向要素流動的城市化轉變?;趥鹘y技術的城市化,是人口跟著要素的集中而流動;而“三高技術”導致要素自由流動的結果是,形成了要素流跟隨人口流動的新趨勢。這樣就可以使原來分散居住的許多農村和中小城市,就地分享現代城市化帶來的產業發展機會。使大城市、小城鎮與鄉村共生的城市化發展成為可能。三是在傳統技術支持下的要素流動由原來的單向流動向雙向流動轉變。20世紀70年代之后在西方出現逆城市化,就是從根本上打破了生產要素單向大城市中心流動的格局,形成大城市與郊區、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雙向流動新格局。
《金融博覽》:“三高技術”作為人類共享的技術,在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方面,是不是也像新能源革命一樣,對西方和對中國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張孝德:是這樣的。高速信息技術和現代高鐵技術,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后才出現的,當時西方國家已經完成了城市化。而“三高技術”對中國未來城鎮模式影響是內生的。這也可以說明,中國的城鎮化模式不能簡單跟著西方走,中國該走一條不同于西方的特色道路。
《金融博覽》:您講了這么多,能不能用一句話幫我們概括一下,中國城鎮化道路的特色?
張孝德:好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應該走城鄉兩元文明共生的城鎮化之路,這是核心。
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如何讓鄉村文明在城鎮化中成為獨立一元而保留下來,這是個世界性難題。但是生態文明時代的新能源技術,工業文明留下的“三高技術”,讓中國的城市和鄉村文明共生發展成為必然和可能。如果說生態文明為中國鄉村文明復興提供天時,那么中國文化則為中國鄉村文明復興提供了地利,而被現代人類創造的“三高技術”就是人和。
在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和諧共處的情況下,中國的城鎮,從空間上看,應當是人口均衡分布、人與自然和諧、城市與鄉村、小規模城市主導的城鎮化格局。在生態文明和社會主義的目標導航下,中國要建設的新型城鎮,一定是為居民提供人文與綠色、物質與精神、為大多數人幸福生活服務的城市。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鄉村文化;鄉村文化產業化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順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而提出的重要戰略,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舉措,如何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繼承和發展傳統鄉村文化,將成為重要的時代課題。
中國鄉村文化發源于傳統農耕社會,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認為:中國社會是鄉村性的,中國文化是土地里長出來的。鄉土社會的特征就是經濟活動附著在土地上,形成一個超級穩定的鄉土社會結構。鄉村文化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其傳承發展主要憑借著鄉村社會的世代相襲。我國鄉村社會目前正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城鎮化正在加速前進的過程中。城鎮化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但城鎮化也同時縮小和破壞了中國鄉村的整體規模。作為鄉村文化的載體,鄉村文化的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制約。市場化對鄉村的改造和鄉村文化的侵蝕顯示出城鎮化對鄉村社會的巨大沖擊。鄉村文化與其傳統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傳統生活方式是鄉村文化產生流變的根源。隨著鄉村形態的改變,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對封閉性狀態等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其中承載的傳統鄉村文化也在逐漸消亡。城鎮化快速發展使中國鄉村文化逐漸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與文化生態環境,大量鄉鎮和村莊開始衰敗消失,城鎮化的生產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蝕著鄉村文化的價值內涵,最終導致鄉村文化的生存空間全面萎縮。城市文化在不斷消解著鄉村文化的內在價值,影響著鄉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社會改革帶動了鄉村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破壞了鄉村文化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經濟結構”這一概念,“二元經濟結構”主要是指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工業和技術落后的傳統農業同時并存的經濟結構?!岸洕Y構”則是相當穩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鄉社會格局。在“二元經濟結構”下,中國鄉村和城市之間處于一種斷裂狀態。因為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和根深蒂固,鄉村經濟發展落后導致了對鄉村文化的整體性否定,使鄉村文化處于一種被嚴重邊緣化的地位。鄉村和城市不僅僅是簡單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價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絕對優勢凌駕在鄉村文化之上。鄉村文化價值因此受到輕視,甚至被扭曲和否定,這進一步擴大了既有的城鄉差異的范圍。以城市文化為標準對鄉村文化進行改造就獲得了合法性基礎,結果導致了鄉村文化的整體性衰敗,并逐漸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下,中國農村勞動力由邊際生產力低的地區向邊際生產力高的地方轉移。人口流動使農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聯系開始逐漸消失,鄉村文化與風俗習慣也隨之發生劇烈變化。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鄉村文化資源中有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民間工藝和地方戲曲等都與鄉村特定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節慶儀式也與農業生產節律相一致。傳統文化活動逐漸衰減,鄉土秩序隨著生活方式的變遷而改變,與鄉村勞作相聯系的民間文化的不到有效傳承。長期城鄉二元分立導致中國鄉村文化趨于畸形化發展,致使鄉村文化認同感的疏離,從而導致鄉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國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鎮化時期,在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文化走產業化發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選擇,是鄉村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的現實路徑。其中,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文化產業的優勢產業,也必然是鄉村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鄉村旅游是城市資源與鄉村資源的一種互動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進入鄉村的行為帶動了包括經濟、技術、資金、人員、設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資源在城鄉之間的交換。鄉村旅游開發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鄉村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并且將其附著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載體之上,載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使其在旅游消費經濟的語境下重現出來。這種文化價值的提煉和再現,要根據原有的鄉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種迥異于城市擁擠與充滿人造環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會再現。在旅游體驗中,人們表面在消費的是鄉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備的形式和功能,實際則更關注的是附著其上的文化內涵和生活理念,這甚至成了驅動鄉村旅游的核心動力,旅游地則借由消費內含了豐富地方意象的服務和物質商品而消費地方文化。人們在親自體驗鄉村勞作的過程中,逐漸地了解傳統鄉村農業生產方式并且對其有著真實的體會,通過這一方式,鄉村文化的價值內涵融入當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生活價值理念。(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 周金良,高艷娟,等.新型城鎮化的科學內涵與戰略路徑[J].唯實,2014,(6):67-70
[2] 王太斌.鄉村文化建設與保護研究[D].鄭州:中原工學院,2012:17-19.
[3] 周軍.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鄉村文化的變遷及其構建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4] 孫慶忠。離土中國與鄉村文化的處境[J].江海學刊,2009,(3):137
[5] 李佳。鄉土文化變局與鄉村文化再生產[J].中國農村觀察,2012,(4):71-73.
[6] 李陪林:《村落的終結―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39頁。
一.統籌城鄉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緊迫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了很多問題,其中最核心的矛盾是城鄉矛盾。這些矛盾是中國所處發展階段的矛盾多發性所決定,是中國制度改革滯后導致了矛盾積累的結果。長期以來我們實施的是城鄉分割的管理制度,導致了城鄉發展嚴重失衡。
城市是發展中的贏家,享受了發展中的絕大部分成果;同時,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城市居民與農民收入差距不斷加大,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公共財政等優質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而農村社會各個領域的資源遠遠落后于城市,使各類社會問題在鄉村中不斷積累。在城市化的時代,鄉村的問題反過來又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傳統的以城市為核心的發展道路已經走到盡頭,必須改革發展方式,將鄉村發展統一納入國家發展的戰略框架,謀求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農村和城市共同享受發展的成果,就是要把城市的優勢資源和優惠政策轉移到農村,就是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帶動農村的發展。
中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是中國發展的孿生姐妹,統籌城鄉發展是手段,城鄉一體化是目標,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城市化是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斷提高的過程。第二,城市化是產業結構轉變的過程,是一個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是一國中產階級形成并占主體的過程,是一個國家現代社會結構形成的過程。第四,城市化是農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統一。第五,城市化是一個城市文明不斷發展并向廣大農村滲透和傳播的過程,是城鄉一體化的過程。
城鄉一體化包括四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經濟一體化——發展以農業現代化為核心的農村經濟,縮小城鄉產業效率差距;二是社會一體化——提高鄉村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三是制度一體化——為農村地區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四是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淡化與消除。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一個較好的水平,小城鎮建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也和全國一樣,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縣城得到發展的同時,全縣農村經濟社會各方面都沒有取得更大的進步,農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群眾的整體素質嚴重滯后,特別是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沒有達到全縣經濟增長水平。所以,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全縣農村的傾斜力度,加快全縣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實施“四步走”戰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縣城石碌人口不足四萬,二十多年來全縣農村人口快速向縣城轉移,目前達到了七萬人,說明解決人口流動問題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所以,我們必須實施“四步走”戰略:
第一,大力發展新型工業,擴大就業,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發展空間,解決全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如何“流”的問題,這是統籌城鄉發展的起點。
第二,通過城市的戶籍制度創新和改革,使進入城市的人口及其家屬成為真正的城市居民,解決富余勞動力如何“留”的問題,這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核心內容。
第三,“三個集中”謀求規模經濟效益,解決全縣富余勞動力及鄉村入口往“哪里流”的問題,這是統籌城鄉高效有序發展的關鍵。
第四,為全縣農村地區農業現代化和農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解決“不流入城市留在鄉村”的居民的發展問題,是統籌城鄉發展的落腳點。
“四步走”戰略,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村人口的合理流動,使統籌城鄉發展進入到一個很好的循環,我們需要把這4個環節有機串聯,成為良性互動,相互促進。
三、構建新型健康的人口管理制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既是城鄉發展的動力,也是城鄉差距的矛盾所在。所以,統籌城鄉發展不能就農村論農村,一定要將城市的發展、以及建立城鄉之間開放的人口流動制度納入框架之下。
現存人口管理制度與公共服務供給制度,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兩大制度障礙。例如,我縣城市居民貧困補助是每月440元,高于鄉村居民人均收入,城市醫療補貼、教育資源遠好于鄉村。這就決定了城市戶口還不能完全放開,全縣鄉村人口只能有條件向縣城遷移。因此,我們必須改革戶籍管理制度,構建新型戶籍改革模式。新型戶籍改革模式是:就業+社會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戶籍。
這個城市戶籍管理改革模式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門檻,農村要向縣城石碌流動,必須滿足新型健康戶籍的三個條件:就業、社會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我們要構建新型戶籍改革模式,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創造條件:一是擴大就業。要完善鄉村地區的基礎教育和城鄉的職業教育體系,提高流動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力;要完善企業職業培訓制度,將全體就業人員的職業培訓納入常態管理,保障將新增城市人口及時培訓為合格的現代產業工人,減少失業。要充分利用勞動力優勢創造財富,為未來社會積累財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推行強制性的社會保障制度。充分考慮企業效益與社會公平的問題,減少低效的經濟增長,構建健康的社會保障運行機制;構建全縣統一的跨區域、行業、單位的轉移制度框架與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三是自建、購買、租賃健康合法住宅。我們可以采取以下辦法:(1)政府規劃住宅小區,儲備建房用地,出售給進城農民,用于自建住房;(2)政府可以通過行業規范認定、引導民間提供低價格合法健康住宅;(3)滿足“就業+保障”條件達到特定年限的人及其家屬可以申請公共住宅;(4)建設以普通住宅為主的住宅體系,努力開拓城市房屋租賃市場,建立規范的租賃、進退機制;(5)政府與民間合作發展公共住宅。特別是在郊區城市化的進程,借助郊區民間力量合作發展公共住宅租賃產業。
四.大力發展中心現代服務業,促進農村人口在城市的良性管理
市場規模及其和專業化水平是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城市服務業與制造業相比具有較低的技術門檻和投資門檻,但由于其不可運輸性和不可儲存性,只是其需要較高的本地化市場門檻。鑒于××的情況,我們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的四大市場:(1)為鋼鐵、水泥等制造業發展提供的生產業市場,如運輸、建筑等;(2)居民提供的生活業市場,如賓館,為企業職工提供食品等;(3)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的綜合性高層次服務業市場,如金融、保險等;(4)服務于基本民生的公共服務業市場。當市場規模充分大的時候,就發生細分的市場,城市服務業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服務變得更加昂貴,效率也更高。通過做細、做好、做高,促進服務業做大做強。
五、推動公共政策向農村的轉型,構建城鄉均等公共服務,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我國的公共政策,在過去長時間里和很大程度上傾向城市,忽視了農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就是要推動公共政策向農村的轉型,將鄉村發展規劃統一納入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的框架下。
(一)調整公共政策,構建城市與鄉村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建設。一要全縣各級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有關農村的優惠的公共政策,加大實施力度。二要不斷豐富農村優惠政策的內容,加大經濟社會規劃及其政策保障體系的建設,將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建設作為鄉村地區規劃的重點和核心,實現以下的農村公共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