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西醫結合及臨床醫學

中西醫結合及臨床醫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0 18:21: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西醫結合及臨床醫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西醫結合及臨床醫學

篇(1)

關鍵詞:寓教于研;創新人才;中西醫臨床專業

經過60多年的艱難探索,中西醫結合本科教育已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即“兩個基礎,一個臨床”,并在此基礎上為社會培養了一批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教學和管理的專業后備人才和生力軍[1]。盡管目前我國高等中西醫結合本科教育已初具規模,但也存在著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2]、理論課程教學手段方法創新性不夠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因此,更需進一步理清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有力推動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本研究以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本科階段人才培養為例,探索如何在教學與科研活動的結合中培養拔尖創新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發揮科研育人的功能,探索寓教于研的創新人才培養之路。

1貫徹寓教于研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1.1樹立寓教于研的育人理念 湖南中醫藥大學是全國最早正式實施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自1993年實行中西醫結合本科教育以來,已經在中西醫臨床本科教育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在培養拔尖創新專業人才過程中,我院通過開展中西論壇、各方面經驗交流會,結合人才培養實踐,形成了"寓教于研是培養拔尖創新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寓教于研"的主要含義是教中有研、研中有教、教研一體、以研促教,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優質資源,科研育人、學術育人,科教協同培養創新人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

1.2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堅持寓教于研的理念,形成了完整的培養方案。在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夯實中西醫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基礎課程。②提高中西醫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臨床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及專業課外研究性學習計劃的實施。③完善臨床課程體系,加強臨床教學,培訓中西醫結合專業標準病人(SP)。④增大科研學分,學生從大二開始跟隨相應的導師參與并主持各級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的設計與實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⑤改革考核,重點考核學生的中、西醫學能力、中西醫結合能力和臨床實際技能、科研能力。

2構建寓教于研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1教中有研模式 建立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基于科研的高水平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式、參與式和自主學習。堅持教學的學術性,及時調整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2.2研中有教模式 科研作為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培養創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載體,是學生創新性實踐活動的主要環節。大學生早期參加科研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引導課外科技創新、設立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及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學生自主選題、自主設計方案,在老師指導下借助科研平臺,自主開展科研實驗。

3完善寓教于研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3.1建立寓教于研的管理體制 建立完備的教師管理體系,設立學院、學科、本科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科學研究中心、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等專職負責人,使科研平臺最大效用地在教學科研中發揮作用。

3.2完善寓教于研的激勵機制 完善寓教于研的激勵機制是教學與科研工作相互促進的有效保障。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對實踐創新能力強的本科生在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等方面傾斜,鼓勵創新,讓更多有科研潛質的本科生有機會進入研究生學習,設立學生科技創新專項經費。鼓勵教師寓教于研,教學與科研成果同等獎勵;對在寓教于研、人才培養中成績突出的教師在職稱評聘和崗位晉升方面予以傾斜。通過這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大大增強了師生開展科研實踐創新的干勁,在教學、科研兩個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3.3構建寓教于研的監控機制 監督機制是寓教于研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中的重要部分。學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控措施,如抓好優質生源工程和本科生論文開題、中期匯報、答辯等環節。明確教師教學、學生管理、教學管理、教學條件及教學保障等目標責任,建立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監控機制。實行學院領導及同行教師二級聽課評課制,通過聽課、檢查教案、召開座談會、舉行交流探索會等方式,指導并協助教師進行教學。

4結論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經過20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在教學和科研工作方面均獲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建立了一支寓教于研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學院教職員工多年從事中西醫臨床醫學教育,已開展了多項中西醫結合教育教研課題的研究。通過寓教于研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的推廣應用,人才培養創新意識整體提升,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先后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多項獎勵。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教學改革實踐證明,教學與科研是可以高度統一的,寓教于研,教學與科研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賁瑩,方朝義,杜惠蘭,等.中西醫結合本科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2):12-14.

篇(2)

【關鍵詞】 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改革

中西醫臨床專業的培養多以“兩個基礎-一個橋梁-一個臨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中西醫結合導論;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實習。在此教育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中醫內科學承擔了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內科理論與實踐技能等教學任務,占有主導地位,起關鍵性作用。詮釋中醫內科學在中西醫臨床學科的教學任務中包含了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雙重教學工作即“兩個橋梁”與“一個臨床”。如果中醫內科學課程的教學目的與目標不明確,甚至不注重處理好“兩個橋梁”與“一個臨床”的相互關系,勢必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筆者在臨床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強調發揮其中醫內科學的兩個橋梁作用,并指導臨床實踐教學,從而將中西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進行教學管理,對于中西醫結合的教與學具有現實意義。

1 中醫內科學的兩個橋梁作用

中醫內科學課程教學計劃是承接兩個基礎(中醫、西醫)課程率先進入臨床教學,開始中醫內科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因此具有中醫基礎與臨床銜接的橋梁課程,將中醫基礎理論融入中醫臨床實踐診治疾病,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會學生掌握中醫內科課程的普遍規律(病因病機、基本證型、辨證規律)、各系統疾病的辨證規律(各系統常見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等)、各病證的特點(各病證的特點及辨治的重點難點)、診治特點(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在從事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教會學生以中醫精髓(辨證論治、整體觀)分析處理臨床疾病,起到中醫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橋梁作用,視為臨床課之首。此教學段用一學期的教學時間完成,學生應具備一個中醫師診治疾病的能力,樹立中醫專業思想。中醫內科學科的第二個橋梁作用是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治疾病能力的橋梁作用,學生掌握中醫內科臨床診治疾病的能力,在西醫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完成西醫診斷學,進入西醫內科學的學習,中醫、西醫內科課程同步進行,正是引導學生進入中西醫結合方法與手段認識、分析與診治疾病的大好時機,逐漸學會中西醫結合思維模式,引導學生深層次地認識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學與科學研究,理解中西醫結合的真正含義在于應用現代醫學的先進科學研究手段將祖國醫學發揚光大。在此,中醫內科學具有的第二個橋梁作用更具深遠意義,此教學任務是永恒的,貫穿臨床教學的全過程,是中醫內科臨床教學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

2 中醫內科學在“一個臨床”的重要任務

“一個臨床”即”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教學”,包含中醫內科學課間見習、臨床實習,占據學生的三年臨床學習時間,近年由于學生數量增加,基礎教學的實踐見習隨著教學模具研制的不斷增多,模擬教學不斷完善,多數院校的基礎課程見習教學多在實驗室完成,大多數學生對臨床實踐的實質是空白的,學醫兩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臨床見習實習中醫、西醫查體手法、順序不規范、定位不準確、把脈手法錯誤以及匯報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數。所以,中醫內科學臨床實踐見習課程首先是重復與強化中醫診斷學的臨床見習教學內容,教會學生臨床診視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體、病歷書寫規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再進入中醫內科課程的見習教學任務,進一步教會學生如何運用中西醫基礎理論認識、思考、分析臨床上紛繁復雜的各種案例,與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完成中醫內科學見習教學任務,這是中醫內科學需要完成的“一個臨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醫結合臨床帶教,這部分臨床技能培養中醫臨床內科的教學任務占據主導地位,是本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中醫內科學》課程的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定位于本專業的橋梁課程,具備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學科的橋梁課程,又是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理論與臨床學科的橋梁課程,具有傳授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科研能力培養等教學工作的責任和義務。縱觀中西醫結合專業教學進度,中醫內科教學與臨床實踐課程,占據本專業教學近2年半時間,對學生完成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專業課程,系統掌握中、西醫兩套理論的結合方法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科研創新思維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培養意義。

3 如何處理好中醫內科學課程的雙重橋梁作用

3.1 強化中醫內科理論教學 中醫內科學理論課程是中醫學的主干課程,上好中醫內科學課程是培養中西醫結合臨床與科研人才的前提,中醫內科學教學內容涵蓋七大系統,有60個專業示范病種,內容多,教學任務重。如果就書講書、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講課,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難懂,抓不住重點、難點,更不會舉一反三,真正學懂并掌握辨證論治的精髓。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注重強調內科疾病病因病機的基本規律,如情志致病、飲食所傷、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內科各論中是最多見的,掌握其病因導致疾病的演變規律,基本的臨床表現,結合疾病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歸納,舉一反三,靈活變通。辨證論治強調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六經辨證的重要性,結合傷寒、溫病、金匱等經典著作條文講述,治法方藥注重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為基本點,強調方與證合一的內在聯系規律,講述共性;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是特點,講述其個性,譬如具備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納差,舌淡,脈細弱等癥屬于心脾兩虛(氣血虧虛),歸脾湯證的定義,即可用此方治療,在中醫內科疾病中,既有39個疾病選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暈、郁證、血證、癲證、癡呆等),但在藥物加減中則以各病癥的特點選用相應的藥物,如郁證則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機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與病機見于36個病癥,同時又有郁證專篇講述,但發生的病癥卻不一樣,如不寐、癲證、狂證、郁證等都與情志致病有密切關系,而且女性為多,分析病因與先天稟賦(遺傳基因)、性格暴躁有關,病機落實到氣機郁滯,治療除了解郁疏肝理氣,還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療。

3.2 增加臨床實踐教學是保障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學科教學離不開實踐教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課堂教學是從疾病的病名定義開始講述,由此展開其病因病機、因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鑒別診斷、證型分類及治療等的討論;實踐教學則是針對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資料齊備后再進行分析診斷,再確定治療方案。因臨床表現與書本知識存在偏差,且學生臨床經歷太少,出現只會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的現象,這在臨床上并不少見。譬如一次考試病案水腫病機分析,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但教材對水腫分型為脾陽虛、腎陽虛而無脾腎陽(氣)虛,有不少學生就提出教材上沒有此證型,應如何診斷,再如心脾兩虛與氣血虧虛二者的聯系,心脾兩虛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礎上導致氣血生化乏源所致,屬因果關系,治療應補益心脾,健脾益氣恢復氣血生化之源以達治療目的。如果學生臨床實踐見習機會多了,臨床思維開闊了,則可逐漸適應臨床診治疾病的規律與特點,縮短臨床與理論的差距。應對增加實踐教學的途徑和機會可利用課外輔導、導師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帶教、科技興趣小組等多種形式實現多臨床、早臨床的目的,給學生更多的實踐見習、技能操作與訓練的機會, 對鞏固理論知識大有好處。

3.3 強化中西醫結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醫結合學科以“診斷和療效評價的規范化,醫藥并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相結合”的模式涉及臨床醫學各學科領域,國內外著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陳可冀、沈自尹、吳咸中等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教授的針刺鎮痛原理研究、陳竺教授等對中藥砒霜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藥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療腎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藥研究及劉耕陶教授的中藥研究等。中西醫結合已引起世界醫學界的重視,在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紛紛成立中醫學院及其各種團體,所以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醫結合研究學術動態已經形成以流行病學的調查、“證”實質的深入研究、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證論治與微觀辨證論治相結合、同病異證異治、異病同證同治等的”病證結合”治療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論:活血化瘀療法的基礎、臨床與藥物實驗研究內容廣泛涉及血液流變學、血流動力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疾病;(2)清熱解毒學說:清熱解毒藥物具有解毒、抗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交感神經、腎上腺功能,保護實質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廣泛應用于中西醫結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3)補益藥物的研究:注重脾虛-腎虛-脾腎兩虛的研究,根據“腎主骨、藏精、生髓”、“血為精所化、精足則旺血,精虧則血虧”的理論,診治各種虛弱性疾病研究取得顯著成績。將中醫科學化、現代化,建立一種適應中國國情的、新型的民族醫學。因此,中西醫理論教學必須將這些成果灌輸給學生,了解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和科學性、可行性,開設中西醫結合內科課程,講述中西醫結合治療經典案例、科研成果、診治特色優勢,強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技能、樹立中西醫結合學科的專業思想。

篇(3)

急診、急救、危重病、ICU醫學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門新型、邊緣學科,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科交叉最多的綜合學科[1]。急危重患者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所醫院的管理水平和醫療技術力量[2]。中醫急診學是運用中醫藥理論和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急危重癥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和診療技術、救護措施的一門跨學科、跨專業的臨床學科,用以指導急危重癥的中醫臨床救治與現代急危重癥醫學密不可分,是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3]。根據急診醫學臨床治療的特點,如何培養既具有扎實的中西醫急診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和技能解決急診醫學臨床實際問題的實用型人才,是我們一直在思索和探討的問題。其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直接面臨的問題。近幾年來,我院急診醫學教研室就中西醫結合急診醫學教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現總結如下。

1中西醫結合急診醫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我科承擔了我院急診醫學教研室的工作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急診醫學課程教學,在教學過程發現目前教學中明顯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固守中醫不能治療急危重癥的觀念。急診醫學是運用醫學理論和現代科學手段研究急危重癥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和診療技術及救護措施的一門學科。急救意識的強弱和急救能力的高低是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乃至某個地區醫療水平的重要體現和標志,而中醫藥由于種種歷史原因被人誤解為只能治療慢性病,不能治療急癥、危重癥,這樣就限制了中醫急救治療的發展。從臨床教學角度看,如何培養中醫專業學生的臨床急診思維、急危重癥搶救能力、中西醫救治能力是我們所面臨的嚴峻問題[4]。第二,中西醫不同醫學體系的混淆。盡管中西醫結合急診醫學專業的教學模式是“兩個基礎,一個臨床”,但中西醫對疾病的認識方法不同,講授的重點也因此不同[5]。每個疾病的中西醫病因病機大多是講課的難點,學生容易將兩個不同醫學體系的發病機制相互混淆,甚至相互排斥。如何將中西醫教學內容整合,中西醫知識融會貫通是我們必須探討的問題。

2中西醫結合急診醫學教學的實施

2.1合理安排中西醫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首先在學生頭腦中清晰地建立起中醫、西醫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在認識上不能混淆;其次,根據臨床經驗,以中西醫兩個體系對疾病的療效來分配內容和課時[5],旨在達到中西醫之間的相互銜接、有機聯系,使急診醫學成為中醫、西醫兼容結合和交叉滲透的課程體系,達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內容與臨床醫療實際結合。例如,膿毒癥的治療就很具有代表意義,該病具有綜合征的特點,其發生、發展與感染、免疫和凝血系統功能改變等因素有關,具有復雜的病理生理機制;而從中醫角度分析,該病屬于中醫學“熱病”范疇,感染性休克和多臟器功能障礙則屬于“厥證”“脫證”,主要病機為陽氣來復,邪熱熾盛,正邪交爭,陰津耗損;若進展至代償性抗炎癥反應綜合征(CARS)階段,正氣嚴重耗損,常表現為正虛邪盛。將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多臟器功能衰竭(MOF)與溫病學說的衛氣營血辨證體系的關系歸納如下:前驅期(衛分證)-急性典型期(氣分證)-各器官系統感染(各臟腑氣分證)-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營分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營分證、血分證)(炎癥介質異常釋放)-多器官功能衰竭(內閉外脫證)-炎癥介質正常釋放[6]。這樣培養學生逐步掌握中醫的辨證論治體系,掌握西醫的客觀化指標和科學研究方法學的思路,將兩者有機結合,在認知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相互交叉滲透,由此形成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思維方式。

2.2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方式急診工作的首要原則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而不能因為強求中醫治療卻違背醫學倫理道德,所以中醫急診階段仍以中西醫結合急診學為方向。例如,在搶救重癥“中風”昏迷的患者時西藥“甘露醇”的降顱壓的作用優于中藥,而中藥“安宮牛黃丸”開竅醒神的作用則優于西藥,把兩種藥同時應用于同一患者時,既讓學生看到了中藥“安宮牛黃丸”開竅醒神的很好的臨床療效,又體現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所以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方式是培養臨床急診觀念的重要方面[4]。

篇(4)

1.從事中西醫結合醫學教育授課教師的現狀

在授課教師方面,教授哲學課程的教師幾乎都是畢業于綜合性大學的人文專業,對醫學知識知之甚少,也很難在教學過程中將哲學與醫學聯系起來。與此同時,專業課教師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學知識,尤其是哲學知識。由于醫學專業知識龐大而復雜,許多專業課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一直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在有限的學時內,主要通過教師單方授課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然而,醫學各門課程之間相互聯系緊密,如果沒有哲學思維的引導,學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的精髓,易學而又易忘,將已學內容無法深刻理解并記憶,新內容學習起來也很吃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醫學教學也經常會出現專業課教師“反復溫故”的情況。此外,授課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礎與臨床的科學研究中,也同樣忽略了哲學思辨能力在教學及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導意義。

2.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的現狀

在當前醫學生哲學思辨能力的培養中存在突出問題。首先,學生受既有理論的束縛,不敢對書本、教師說不,滿足于接受與背誦現成的結論;思考問題的思路單一,缺少思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哲學思辨能力的欠缺極大地限制著醫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次,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醫學生的專業學習任務比其他專業學生更為繁重,沒有時間去進行哲學思維的拓展,當然也無法將各門類專業課知識相互聯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將所學的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融會貫通。此外,相對于感性直觀、有現實實效性的醫學理論,哲學思維則更為抽象,大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去重視它,更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興趣去探究。以上3點對于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來說,矛盾尤其明顯。學生既要學所有的現代醫學基礎和臨床知識,同時又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及臨床的內容。由于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的巨大差異,如果沒有哲學思維、思辨的引導,讓學生將兩種醫學體系融合于自身,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幾乎所有的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都會提到一些很尖銳的問題,比如“為什么兩種不同醫學模式要結合在一起?”、“學中西醫結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調查統計表明安徽中醫藥大學10-12屆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畢業生中,對于“經過五年的本科學習,你認為什么是中西醫結合?”問題的回答中,有56%的學生回答就是用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釋中醫;有49%的學生認為中醫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很難真正結合在一起;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對中西醫結合的未來發展沒有信心。如果沒有一定的哲學思辨能力,很難對中西醫結合醫學具有整體性的把握,也很難將中西醫結合發揚光大。這種現象無疑嚴重影響了中西醫結合醫學教育的未來發展。以上3個方面決定了中西醫結合醫學生在哲學思辨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創新能力上有待進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醫療能力的核心,是臨床醫生科學素養的集中體現。而在高等醫學教育中普遍缺乏相關的內容和指引,使得學生不會思考,不愿思考,極度缺乏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及發展潛能。對于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他們很難自發自主地將兩種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融合于自身。沒有二者的有機結合,他們就不能創新地發展中西醫結合事業。因此,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醫學教育中學生哲學思辨能力的探索,對培養具有批判精神、創新思維能力的新世紀中西醫結合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中西醫結合醫學教育中加強哲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及意義

1.加強哲學思辯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對中西醫學整體內容的把握

現代醫學的各門基礎課程之間是密切聯系的。加強哲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運用事物的普遍聯系的哲學觀去學習相應的課程,進而才有可能將知識融會貫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穿針引線”,運用跨學科的綜合問題組織教學,運用辯證哲學思維打破學生的思維框架,訓練學生從普遍聯系中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前后學習的內容中架起橋梁,對學習內容進行思維加工,上升為真正意義上的醫學知識。比如將現代醫學中具有普遍聯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學中代謝的協調調節與代謝平衡、免疫學中的免疫自穩及生理學所強調的穩態)與傳統醫學中的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相互類比并建立哲學上的關聯;又比如介紹被譽為21世紀醫學發展的新方向、終極目的和最高階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醫學。其強調的“Prevention(預防)”就完美的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個性化治療)”更是體現了中醫中辯證論治的思想。通過相關內容的講解,將中醫學和現代醫學這兩種表面上的矛盾對立體通過哲學思維中的事物普遍聯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用聯系的、發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了他們進一步探索的熱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積極探索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醫學課程體系改革,就是從局部與整體的聯系中把握醫學理論。在實驗教學方面,積極探索基礎醫學實驗課程之間的整合,增強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開設了一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讓大腸桿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養基上生長,要求學生利用辯證思維及綜合思考的能力,將微生物學實驗中的細菌的培養與分子生物學實驗中質粒的提取與轉化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利用多學科知識綜合設計實驗的能力。

2.加強哲學思辯能力的培養為醫學生批判性、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動力

哲學是科學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是提高醫學類大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繹推理能力和培養創新能力的指導思想。學生具有了哲學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學科的局限,對事物的理解才能趨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學課程中講授基因敲除技術時,強調雖然該技術是現代醫學研究中研究單個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說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這種方式過分強調了單一基因的作用,對理解復雜的基因網絡幫助不大。事實上,很多耗費巨大的基因敲除實驗未觀察到任何陽性結果,或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這是因為任何特定的基因產物僅是復雜調控網絡的一小部分。另外,背離還原論和決定論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實驗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學家貝塔朗菲所說“當我對生命中各個分子都了解清楚時,我對生物的整體圖像反而模糊了。”通過以上內容的引申分析,既讓學生明確現代醫學的優勢,同時也了解其不足之處,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為增強醫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講授課程中采用了將相關知識與創新思維實例有機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質變性的時候,引入腫瘤治療的熱療法,將學生在醫用化學課程中即學到的堿金屬遇水產生的放熱反應與腫瘤治療聯系起來,介紹中國科學院理化研究所在腫瘤熱療法方面的相關進展,通過學科之間的普遍聯系引導學生什么是創新。在講解PCR技術產生的背景時,強調生物體內的有關DNA合成的理論都已掌握,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體外的試管中進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通過以上內容的引申,讓學生在領略到醫學大家創新成就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醫學教育也應如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所倡導的那樣,讓新思想的產生不是教育者給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結論。因此,哲學思辨能力的培養對醫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啟迪與導向作用。

3.加強哲學思辯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對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本質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篇(5)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肝外膽管結石

1 緒論

膽道結石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疾病,一般與膽道感染(尤其是寄生蟲的感染)有關,膽汁的淤積及膽固醇代謝失調為結石的主要原因,且往往是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結石。在膽道結石中,肝外膽管結石是一種常見的形式,約占20.1%左右[1]。為了探索中西醫結合方法對肝外膽管結石的治療效果,我們收集并分析了2006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間本院收治的86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臨床治療資料,并分析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性資料 選擇2006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間本院收治的86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其中男52例,女34例,最小年齡為25歲,最大年齡為81歲,平均45.8歲。86名患者臨床均表現為發熱、寒戰、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B超發現肝外膽管擴張,經ERCP證實有肝外膽管結石,86名患者中原發性肝外膽管結石24例,繼發性62例。將86名患者隨機分為2組,一組為中西醫結合組,另一組為西醫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肝外膽管結石種類上均無顯著差異。

2.2 治療方法 中西醫結合治療首先采用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術,隨后在術后第3天輔以中藥治療,本次使用的中藥為疏肝理氣的藥物,其組方為:金錢草、雞內金各30g,柴胡、郁金各15g,制半夏、枳殼、白芍、川楝子各12g,木香、黃芩各10g,生甘草 6g[2]。西醫對照組僅采取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術。兩組患者中有膽囊結石的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同時均采取常規術后護理。

2.3療效標準 痊愈:患者肝外膽管結石全部取出,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好轉:肝外膽管結石部分取出,臨床癥狀緩解。無效:結石部分取出或者未取出,臨床癥狀未能緩解。

2.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用的軟件為SPSS 11.0統計學分析軟件,采取卡方檢驗分析數據。

3結果

43名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后,41名患者痊愈,其肝外膽管結石全部取出,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占患者總數的95.3%,剩余2名患者好轉,占4.7%。而西醫對照組表明其痊愈患者人數為37人,比例為86%,4名患者好轉,無效的有2名,占4.7%。詳情見表1。兩組患者在痊愈率上差異顯著,P<0.05。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有5例患者其未能取盡結石,但加服中藥治療后3名患者結石消失,2例好轉。兩組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和死亡病例。

表1 43名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分析

4 討論

肝外膽管結石,可原發于膽管系統,也可從膽囊排出至膽管的。大多數膽管結石病人都有在進油脂食后、改變后膽絞痛,這是因為結石在膽管內向下移動,刺激膽管痙攣,同時阻塞膽汁流過所致[3]。腹痛多發生在劍突下和右上腹部,陣發性劇烈刀割樣絞痛,常向右后肩背部放射,同時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其臨床癥狀均表現為發熱、寒戰、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其符合肝外膽管結石的臨床癥狀。

肝外膽管結石一般采取手術治療,特別是近年來發展出來的微創膽道外科技術,其有效的提高了肝外膽管結石治療的成功率。肝外膽管結石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原則是:盡可能在手術中取盡結石;去除感染的病灶;保證手術后膽管引流通暢[4]。在本次研究中,無論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組還是西醫對照組均采取了微創手術治療的方法,其療效較佳。

膽道病的中醫理論為: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所以情志失調或暴怒可傷肝;肝失條達,疏泄不利,或氣郁致血流不暢,氣滯血瘀,瘀血停結或外濕內侵;或飲食所傷,脾失健運。痰濕中阻,氣郁化熱,濕熱內蘊,均可導致膽內結石的發生[5]。因此,在中醫治療方面,一般選用疏肝理氣的藥物,在本次研究中,中西醫治療組首先采用了微創治療的方法,在取石后,采取疏肝理氣的藥物治療,其痊愈率顯著高于西醫對照組。因此,綜上所述,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肝外膽管結石療效由于單純西醫手術治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守銘,陳煒,陳燕青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膽管結石183例的體會[J]. 中國醫師雜志,2006,4(4):42-44.

[2]周宗慶,王志敏,傅志紅等. 內鏡加中藥治療肝外膽管結石療效觀察[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6,16(5):285-287.

[3]李杰原,蘇樹英. 肝外膽管結石的微創治療及術式的選擇[J]. 浙江臨床醫學,2010,12(6):646-648.

篇(6)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急腹癥;學科發展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8(b)-114-04

中西醫結合是20世紀我國對人類醫學發展的一大創舉和貢獻,是貫徹衛生工作“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結合”基本方針的具體實踐。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中西醫結合發展方向,加強中西醫結合內涵建設,保持可持續創新發展能力,力爭使南開醫院成為醫療服務能力較強、科研教學水平較高、中西醫結合優勢明顯的現代化、研究型、綜合性的中西醫結合醫院。

1現狀

1.1重點學科優勢交出

中西醫結合臨床(外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全國“211工程”建設子項目和天津市高校“重中之重”學科建設單位。是由全國中西醫結合膽胰病醫療中心、全國中西醫結合胃腸疾病診療專科、全國中西醫結合腦病專科、全國中西醫結合急診專科、天津市微創外科中心及微創技術推廣中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和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外科危重癥專科共同組成的優勢學科群,已經成為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急腹癥研究所和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研究院是全國聞名的科研機構。

1.2醫療業務發展迅速

中西醫結合治療復雜膽胰、胃腸疾病和外科危重癥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項目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如重型急性胰腺炎、重癥膽管炎和外科疾病引起的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微創外科居國內領先水平,首創3鏡聯合(腹腔鏡、十二指腸鏡、膽道境)治療復雜性膽管結石新技術。并承擔市內8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和部分省市疑難病例的會診和業務指導工作。2010年,醫院總收入達4.5億元,較2009年增長約29%,年門診診療人數達370 358人次,出院17539人次,病床使用率為120.9%。

1.3人才結構日趨合理

擁有以吳咸中院士、崔乃強教授、李平教授、秦鳴放教授等為學科帶頭人的一批著名專家,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名,天津市授銜專家3名,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4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帶徒導師4名。有2名專家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1名科技骨干入選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從1994年以來已培養博士研究生56名。目前,全院共有工作人員1058名,其中,高級職稱142名;醫療系列中,博士、碩士人員135名,占專業技術人員的15%,護理人員344名,大專以上學歷191名,占護理人員的56%。

1.4科研能力穩步提升

醫院實施“三名戰略”(名醫、名科、名院),極大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4年來,取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攻關項目、天津市科委攻關項目共6項,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新技術填補天津市空白8項,專利8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各4項,出版專著8部,460篇,并成功舉辦國際、全國和區域性學術會議27次。受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的委托,承辦《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并作為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

2問題與分析

通過走訪中醫藥方面的知名專家、院士、學者等,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新醫院建設、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載體、查找醫院發展存在問題等主題。搜集第一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相關資料,并參考相關文獻及文件,對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工作目標與要求》、《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指導意見》及《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遴選條件指標體系》,同時對比除南開醫院外的10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建設情況,發現我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院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水平和文化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中西醫結合內涵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2.1優勢學科數量不足。學科發展尚不均衡

2.1.1特色優勢學科是醫院競爭力主要構成部分的核心,我院雖擁有一批以中西醫結合臨床(外科)為龍頭的優勢學科群。但市級以上重點專科的數量僅接近國內10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302醫院除外)評審驗收時的平均水平(7.4個),相比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還有一定差距。見表1。

2.1.2對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而言,多學科協調發展尤為重要。盡管我院重點學科優勢突出,但范疇卻相對局限,高層次人才結構單一,承擔國家級重大課題能力不足,獲獎級別和發表文章的層次均需提高,而其他學科相對薄弱,已經影響到醫院的綜合實力和服務功能的提高。

2.2育人機制創新不足,后備力量挖掘不夠

中西醫結合事業重在傳承基礎上創新,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是保持學科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2.1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是建設研究型醫院的基本思路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在這方面特色突出,成績顯著,不僅通過人才工程建立了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特別是組建起7個以名老中醫命名的上海市及上海中醫藥大學級“名中醫工作室”,使中醫(藥)傳承和創新工作取得有益經驗,還培養出了現在上海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學術領軍人物。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實施“五大”人才培養計劃。有效提升和優化了中西醫結合人才隊伍。

2.2.2中西醫結合事業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后,已經與中醫、西醫并駕齊驅,成為醫學三大主流。但相對中醫和西醫而言。中西醫結合仍屬新生力量。中西醫結合后備力量不足已經成為各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共同問題,“后繼乏人”或“后繼乏術”的問題在我院亦有所表現。

2.3科研激勵機制欠完善。中藥研發領域待深入

2.3.1創新性科學研究是研究型醫院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衡量醫院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以創新性科學研究推動臨床醫學的發展。是“研究型醫院”與“非研究型醫院”的最大區別。縱觀近幾年我院對科研的投人和產出,比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302醫院等單位相差很多。見表2。

我院在科研投入力度方面較武漢和上海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少,自2004-2007年甚至有逐年下降趨勢。根據國家衛生部《衛生科技“十一五”發展規劃》,各醫療衛生單位每年用于科技發展的經費不低于年度業務收入的1%-3%。以2008年我院業務收

入總額為2.8億元為例,同年我院的自主科技經費投入應為280萬,實際上我院差距還是很大。投入不足的同時,往往伴隨激勵機制不完善,以致人才進行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見表3。

2.3.2在中藥研發領域,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批有代表性的中成藥制劑已經被臨床廣泛應用,且收效顯著,但相比國內其他幾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而言,我們仍有待提高中醫藥自主創新能力。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堅持醫藥并重的發展策略,在中藥研發領域成績卓著,在自主開發、合作研究、成果轉化、高水平等方面已形成獨特優勢,在全國有重要影響,業已成為國家和省級中藥研發重要基地之一;中國人民302醫院堅持走“臨床經驗方一科研制劑一臨床應用”的道路,始終突出臨床療效的主導地位,逐步發展成為全國肝病特色的中藥研發基地,并形成了專業化、系列化的研發格局。醫院制劑生產已建成硬件設備配套、劑型齊全、臨床應用廣泛的良好局面。僅4年間制劑產值就達5 300萬元。

2.4尚未實現數字化醫院。管理模式仍顯滯后

信息技術是當今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數字化也是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打造數字化醫院,使大樣本信息采集、分析、儲存成為可能,而這些資料、信息的準確、完整、高效、便捷,是研究型醫院開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已形成完整的提高醫療質量的管理體系,成為上海和全國的數字化醫院試點單位。尚未實現數字化。阻礙了我院實現全面現代化管理,必須積極改進。

2.5硬件設施相對滯后,嚴重制約醫院發展

目前,我院硬件設施不與醫院發展相適應,醫院建筑面積約3萬平米,因為醫療用房緊張,交通不便等因素,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醫院發展受到限制,與全國其他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相比,硬件條件已明顯滯后。在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期間,大多數建設單位都爭取到大量資金用于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為同步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創造了便利條件。其中,302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福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均籌措億元以上資金,用于擴大醫院規模,新建或改擴建門診和病房樓。見表4。而我院和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兩家醫院尚未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2.6醫療收入含金量偏低,需進一步發揮管理效能

近幾年,我院的醫療業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經過比較,我院在年門診量、病床周轉次數、住院外埠病人比例、費用收益率等方面水平較低,藥品比例偏高。說明我院業務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余地,收入總量和含金量也有大幅上升空間。見表5。而職工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數、職工人均每日擔負住院人次數、醫師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數、醫師人均每日擔負住院人次數都處于較低水平,與之對應的每床衛生技術人員數、每床醫生人數和每床護理人員數都處于較高水平,結合以上兩方面可以看出,我院職工工作量偏小,工作效率偏低。

2.7文化建設力度不大。特色文化尚待有力促成

醫院文化建設是醫院軟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是醫院的底蘊和靈魂。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通過文化建設工程,形成了特色的岳陽醫院文化,促進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結合,提高了全員素質和醫院品味,這也是該單位躋身于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特色之一。與之相比,我院尚需系統考慮特色文化的形成機制,發揮醫院文化的作用。

3對策

中西醫結合是中國醫學的特色和優勢。南開醫院作為中西醫結合重點建設單位,將緊密圍繞科學發展觀,經過“十一五”的系統建設和發展,以改擴建工程為契機,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并在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努力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中西醫結合醫教研、中藥開發的示范基地。南開醫院事業發展的目標和功能定位概括為以下幾點:①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示范醫院和中醫臨床研究基地;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研究院的主體單位;③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④國家級重點學科和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西醫結合臨床,成為重點學科建設的精品工程;⑤天津醫科大學和天津中醫藥大學的臨床學院;⑥國家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基地;⑦國家臨床藥物試驗機構。

3.1注重學科均衡發展。全面加強學科建設

3.1.1繼續推行“三名”戰略,努力改變“大專科小綜合”現狀。“三名”即名醫、名科、名院,其中,名院是目標,名醫是基礎,名科為關鍵。學科建設是中西醫結合發展的重要措施。是形成創新型團隊、推動事業發展和學術進步的組織保障,也是一個單位經過幾代人積年累月奮斗的積淀。堅定不移地走中西醫結合之路,抓好重點學科(專科)建設,帶動醫、教、研的全面發展,成為全國中西醫結合領域特定學科(專科)的研究中心。繼續保持中西醫結合外科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同時使各學科協調、全面發展,打造更多優勢學科。

3.1.2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夯實學科建設基礎條件。嚴格圍繞《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指導意見》的建設原則,在專用儀器設備配置、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抓好學科建設。①建設3個以上國家(局)級中醫重點學科,并使每個國家(局)級重點學科病床達到300張以上,床位使用率達93%以上;在重點學科建設點設立臨床研究室和實驗室,確定3~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并依據重點學科建設的需求。根據學科不同配置相應的科研條件及設備;②建設6個以上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專病),確保每個重點專科(專病)病床80張以上,床位使用率達93%以上,重點專科(專病)床位總數達醫院總床數的50%以上;設立科研門診和科研病房,其中,科研病房的床位應占本專科(專病)床位數的25%以上;依據重點專科(專病)建設的需求進行專用設備和專科(專病)實驗室設備配置;③確保重點專科(專病)保持穩定的研究和發展方向,針對本科主要病種(至少3個)開展單病種質量控制、診療規范研究等工作,以總結治療經驗,優化診療方案,提高臨床療效。

3.1.3促進臨床研究成果推廣應用,確立中西醫結合學術地位。在加強基本條件建設的同時,根據各學科重點研究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取得原創性成果,使診療水平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積極進行臨床評價、優化綜合方案、制定診療規范、總結診療技術、開發有效藥物、研制診療設備等。而且要積極促進臨床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促進中醫藥科技與臨床實踐和產業的緊密結合。當前任務是推廣已經取得相當級別獎勵的臨床研究成果,以確立中西醫結合的學術地位,促進成果轉化與深度開發。避免這些成果僅限于個別單位或區域,甚至被束之高閣。

3.1.4加強傳統診療技術繼承研究。形成中醫藥臨床特色和優勢。要使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還要積極圍繞學科發展的重點方向和領域,在一定范圍內收集、整理和研究相關傳統診療技術,對確有療效但成本低廉

的傳統診療技術,積極引進、普及使用,開展規范評價,以形成鮮明的中醫藥臨床特色和優勢。并采取先進可行的措施,認真做好名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的繼承總結和推廣。

3.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才培養導向

3.2.1培養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在一段時期內培養高層次的“西學中”人才是解決“后繼乏人”和“后繼乏術”的有效途徑。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快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步伐:建立“名醫工作室”。每年選1-2名具有發展潛力的醫師進工作室研修。認真研究總結名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舉辦高水平的“西學中”、“中學西”培訓班、研究生班和強化班等。選拔中青年西醫臨床骨干進行系統的中醫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配備導師指導,選拔優秀青年,確定導師培養制。

3.2.2提高人才培養層次,提升學科人才水平,緊密結合各學科特點,開展學科帶頭人、后備學科帶頭人、臨床科研骨干的培訓,加強重點學科的師資培訓、接收人員進修、承辦繼續教育任務、開展臨床診療技術培訓和成果推廣等工作;并針對重點專科(專病),開展帶頭人、繼承人培養和技術骨干培養等,在外出學習、出國培訓、接收本專科(專病)進修、承辦本專科(專病)繼續教育等方面予以支持。

3.2.3大力培養專業隊伍,提供科研支撐人才基礎。積極開展全員培訓,提高全員科技素質,營造良好的臨床研究氛圍;通過承擔課題研究。培養建設一支梯隊合理的高水平中醫臨床科研專業化隊伍。在臨床研究重大項目的頂層設計、質量控制、療效評價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培養一批掌握中醫規律、熟悉現代科研方法、能夠領銜組織重大中醫臨床研究項目的學科和學術帶頭人。形成中醫臨床科研的精英隊伍。

3.3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完善科技平臺建設

3.3.1團結合作、協同攻關,不斷提升醫院研究能力。當前,需進一步強化與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水平教學研究單位建立的合作關系,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不斷提升醫院研究能力。以急腹癥研究所為依托,爭取承擔更多高水平課題,并作出一批標志性成果,以此帶動醫療上高度上水平。

3.3.2繼續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完善科研激勵機制,加大新技術、新設備和技術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科技平臺建設。我院將以國中局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研究院為新的戰略出發點。形成在全國具有示范作用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的開放性共享平臺。為促進中醫藥現代化和構建中醫藥創新體系提供支持條件,成為中西醫結合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

3.3.3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堅持醫藥并重,提高中醫藥自主創新能力。借鑒其他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在中藥研發領域的經驗。逐步形成科學、合理、規范的中藥研發產業鏈,構建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中醫藥科技創新技術平臺。

3.4抓基礎建設,重醫院管理,推進醫療業務上水平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患者就醫環境。目前,醫院正在進行醫院新大樓的建設,總建筑面積86 800 m(sup)2(/sup)。新大樓的落成將極大地拓展醫院發展空間,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狀況,必須抓住機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投入,為新醫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硬件保障,為同步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創造有利條件。

加強經濟管理,確保還貸能力。加強經濟管理,包括實行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管理;建立激勵機制,為提高職工福利待遇創造條件;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強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設數字化醫院。

著力提高全員素質,建立健全績效評估體系。建立相應的績效評估體系和獎懲措施,對院黨委領導班子、中層干部、科主任、護士長、職工和黨工團組織提出具體要求。

3.5創建特色醫院文化。提高醫院文化品住

在積極推進醫院內部體制改革的同時,不斷重視和加強醫院文化建設,以信任、尊重、關心、培養、發揮人的潛能為著眼點,以追求人和設備相結合為總體環節,在對我院的文化建設現狀進行全面的調查與分析基礎上,找出優勢、問題與差距,在文化建設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篇(7)

1尋找中西醫結合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掌握中醫、西醫婦產科學三基知識,同時根據婦科理論特點和臨床疾病的證治規律,找準中西醫結合的結合點,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如月經的產生與調節,西醫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調節軸,與中醫的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進行整體對應,既突出了各自理論之特點,又強調了兩種醫學異曲同工的調節作用。對于具體病種講述,則要探尋每個病種的中西醫結合點,根據每個疾病的治療特點和療效分別采用以中醫為主,或西醫為主,或中西醫結合為主進行講述。重點培養學生的中醫辨證和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也易于接受。

2問題導向式教學培養學習方法

問題導向式教學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在臨床醫學課程教學中以患者問題為基礎,以臨床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法[1]。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圍繞典型病案展開某一疾病的學習探討。如講述不孕癥、異位妊娠、閉經等較復雜的疾病時,根據臨床常見病案自行設計案例,采用PBL教學方法,一幕一幕地給同學們提出導向性問題及其各種信息,同學們經過各種渠道的資料收集,然后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得出正確答案。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導向作用,學生在查詢資料和討論中獲得新的知識。這種既重視個性發展,又重視集體合作的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啟發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并提高溝通協調能力,為日后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案例式教學培訓臨床思維

在醫學臨床課程的教學中,案例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對于尚未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接觸臨床機會有限,在課堂教學中用案例營造臨床環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比如,在宮頸癌一節的授課中,可以通過著名演員李媛媛的案例強調該病普查和預防的重要性;在晚期產后出血(產后惡露不絕)一病講解中,聯系《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案例,強調中醫情志致病和體質因素的重要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不但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并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愉悅的學習體驗,增強了學習效率。當然,更多的案例來源于臨床,可根據每個教學內容的目的,將教學中的知識點完全融入到病例中,使病例與整體課程的基本理論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案例教學法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臨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2]。

4融入信息技術拓展學生視野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3]。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教學中可應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教學、教學軟件、教學視頻以及在學校網絡課堂平臺上構建《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課程。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可利用多媒體編制的課件、臨床各種病癥的視頻文件以及互聯網資源上的各種照片,創造出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和體驗,充分發揮自我能動性,從而將教學轉向以啟發和探討為主要方法的新型教育理念[4]。

《中西結合婦產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需要直觀感受和動手操作才能掌握。如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配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各種圖像可準確定位。又如婦科臨床常用檢查方法以及產前檢查,從檢查器械到檢查步驟及注意事項,配合圖片、動畫講解,則示范作用明顯。而在講述產科中分娩機轉及正常分娩過程處理等重點難題時,多媒體視頻、錄像、動畫等技術的標準操作示范,可以使學生加快理解掌握,提高動手能力。同時也促使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摸索信息技術和教學的結合點,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多媒體中有關婦科操作技能、常見疾病臨床表現、解剖及婦產科手術過程的展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在直觀性、立體感等方面的不足,擴大了教學空間。

5模擬式教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五月婷|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日韩在线 | 中文|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蜜芽|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毛片在线播放a| 东方aⅴ免费观看久久av|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一区| 成在人线无码aⅴ免费视频|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25p| 欧美激情乱人伦|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播放|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蜜臀av在线一区尤物| 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解开警花的裙子猛烈进入| 太深太粗太大太猛太爽了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 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苍井空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av|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办公室啪啪激烈高潮动态图|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男人网站在线亚洲影院|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