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5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安全防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監獄安排部署,為進一步增強監區防控公共安全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對公共安全風險的有效控制和應對能力,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和法治理念,吳忠監獄二監區按照《吳忠監獄開展“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扎實開展"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現就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開展“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安排及內容。
(一)根據活動實施方案,成立活動領導小組,任務分工,責任到人。
自接到監獄活動通知后,監區黨支部會議研究,緊鑼密鼓組織實施,根據《吳忠監獄開展“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細化了活動內容,制定了活動流程,成立了由監區長任組長,教導員任副組長,監區其余警察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
為配合活動各項環節的實施,確保實效,監區集中組織學習了活動實施細則,統籌安排,按照責任分工,使得整個活動的目標明確 、組織設置完善、任務配套合理,確保了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主要內容。
1.組織開展“公共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
在監區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一次公共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重點對監內外各類火災隱患、食品衛生、突發事件等進行排查,全面細致查找在開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訓、落實公共安全管理、防范公共安全風險能力等方面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針對存在的問題隱患進行風險評估,制定整改方案和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2.組織開展矛盾問題集中排查教育化解活動。
依托獄政部門開展的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專項活動,認真抓落實。
3.組織開展“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集中宣傳日”活動 。
組織開展了一次“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集中宣傳日”活動,采取擺放宣傳展板、懸掛標語、實物演示和組織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等形式開展,努力提升警察職工罪犯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技能。
4.利用新媒體開設“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主題宣傳專欄。
監區充分發揮吳忠監獄門戶網站、監獄政務微博、獄內電視臺、電子屏等的作用,開設“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主題宣傳專欄。宣傳公共安全防范常識,推送安全防范等主題教育宣傳內容,實現“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的“移動化、可視化”,進行互動交流,增強互動體驗,方便警察職工罪犯學習安全防范知識。
5.開展各類警示教育。
(1).開展加強治安防范、對涉眾型經濟犯罪及新型互聯網金融領域犯罪防范、加強打擊傳銷及規范直銷、網絡安全等方面的警示教育。
(2).開展加強用水、用電、用氣等生活常識、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和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警示教育。
(3).開展強化監區警察防火消防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加強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警示教育。
二、“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宣傳月”活動取得的成績。
1.排查了監區內外各方面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針對存在的問題隱患進行風險評估,制定整改方案和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機制。
2.提升了監區警察罪犯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技能。
3.提高了監區警察的健康和衛生安全防范理念。
4.提升了監區警察的安全素質和服刑人員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主要存在問題。
本次“公共安全防范警示教育”活動順利結束,我獄按照監獄活動安排,圓滿完成各項活動內容,實現了既定目標,收到預期效果,活動成效斐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生產車間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排查安全隱患的過程中發現,監區車間由于原料和成品的堆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個別警察思想認識不到位。
個別警察由于工作壓力大,任務重,對組織開展活動有看法,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
通過宣傳教育,監區警察和服刑人員公共安全防范知識得到普及,安全防范意識得到全面提升,樹立起了公共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
第二條*辦法規定的*市非指定公路道口是指無動檢、公安、陸管、路政等職能部門日常管理的公路道口。
第三條根據市政府《*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加強*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區縣人民政府主管轄區內非指定公路道口的動物防疫、食品安全監管及公共安全信息員管理工作。
市和區(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具體負責*市非指定公路道口動物防疫監管及公共安全信息員管理和業務指導工作。
第四條非指定道口公共安全信息員的具體職責:
(一)勸退駛入非指定公路道口的運載動物、動物產品車輛;
(二)對當事人進行宣傳教育,并告知就近公路指定道口動檢站的方向;
(三)對勸退車輛的相關信息進行登記;
(四)及時向動物防疫監督部門上報逃逸車輛的情況;
(五)發現疑似重大疫病及病死畜禽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六)定期向上級管理部門上報工作情況;
(七)其他上級管理部門要求開展完成的工作。
第五條非指定公路道口動物防疫、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應具備的條件:
(一)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面積不低于20平米,有水、電、通訊等基*設施);
(二)有檢查需要的場所;
(三)有開展工作所需的標志及停車牌、反光衣等人員安全防護設備和夜間監督檢查所需的照明設施;
(四)有開展動物防疫安全檢查工作的公共安全信息員(每班不少于2人)。
第六條各區縣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非指定公路道口的動物防疫安全監管工作及公共安全信息員進行考核,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并向上級部門匯報考核與培訓情況。
第七條非指定公路道口公共安全信息員應著裝統一、整潔,堅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熱情服務。
第八條非指定公路道口應當在醒目的位置公示公共安全信息員上崗人員情況、工作職責等制度,公開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第九條非指定公路道口公共安全信息員的人員與工作經費應有保障。
第十條非指定公路道口動物防疫安全監管工作應當積極與糾風、公安、交通等部門配合,嚴格履行職責。
第十一條非指定公路道口公共安全信息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將依法追究工作人員*人及主管人員責任。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安關于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六大工程建設,強化責任,夯實基礎,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__市2014年安全生產工作安排意見》(__市安辦發〔2014〕1號)的要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基礎,標本兼治,全面排查治理公共安全領域重大安全隱患,加強公共安全領域監管,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重點范圍
涉及公共安全的各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消防、建筑施工及市政設施(城市燃氣、供水、熱力等)、水利、學校、特種設備、旅游、電力等行業,以及重大集體活動的安全保障。
三、主要內容
(一)交通運輸。重點治理危險路段、危險橋梁、隧道重大安全隱患;完善轄區國、省干道的安保工程;繼續完善運輸企業GPS定位監控平臺建設;加強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兩個規范”;強化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安全監管等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嚴格排查治理相關營運車輛、交通工程建設和道路養護等設施設備的安全隱患;嚴把對長途客車、旅游包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等重點營運車輛的源頭監管,深入開展“三超一疲勞”等違法行為的整治行動。(實施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市住建局、市旅游局、市公安交警支隊。)
(二)消防。重點排查治理城鄉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地下建筑、重大節慶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大力推進鄉鎮街道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加強對“三合一”、“多合一”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夯實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市政消火栓、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達100%。(牽頭單位:市公安消防支隊;配合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
(三)工程建設及市政設施。進一步落實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深入排查治理各類安全隱患,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發生;重點排查治理供水、燃氣、熱力、橋梁等市政公用設施的安全隱患,確保市政設施安全運營。(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四)水利。重點排查治理水庫、河道水利設施重大安全隱患;加大在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加強水庫大壩、淤地壩和農村人飲工程運行安全管理;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國土局、市住建局。)
(五)教育。重點排查治理校車、校舍重大安全隱患;深化校安工程,加快校舍危房改造速度,提高校舍安全等級;繼續完善校車安全管理體制,啟用校車動態監控系統,嚴格校車車輛、駕駛人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用危險品的安全管理;做好校園重大集體活動的安全防范工作。(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六)特種設備。重點排查治理特種設備重大安全隱患;深入開展學校、醫院、車站、商場、展覽館、公園、餐飲場所、居民小區等公共聚集場所電梯、氣瓶、大型游樂設施為重點的整治工作。(市質監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局。)
(七)旅游。重點排查治理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團隊使用客運車輛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配合有關主管部門排查治理旅游車船、旅游景區、旅游星級飯店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對旅游主管部門主辦和承辦的大型節慶活動的安全監管;各有關部門依照法 律法規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全面排查治理旅游經營、接待單位及其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旅游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牽頭單位:市旅游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
(八)電力。重點排查治理電網企業重大安全隱患;加強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和質量安全;督促有關單位做好供電和應急保障工作;有效落實安全檢查責令停止供電等處罰指令的執行;強化電力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牽頭單位:__供電公司。)
四、時間安排
(一)安排部署,制定方案階段(__月)
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行業監管職責,迅速安排部署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各項工作,由牽頭單位負責制定本行業(領域)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方案。各部門實施方案要科學謀劃,合理可行,并將方案于__月10日前報市安委辦備案。
(二)全面排查,建立臺賬階段(__月)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內容,深入開展監管行業(領域)的隱患排查工作,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位置的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隱患要按等級進行逐項登記,建立完善隱患臺賬。
(三)加大措施,集中治理階段(7-11月)
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已排查出安全隱患的治理力度,對能夠督促整改的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要制定專門的整改方案,并落實整改措施、資金和整改責任,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整改。要加大行業安全監管力度,特別是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管,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安全大檢查等專項行動,嚴格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
(四)督查總結,鞏固提高階段(12月)
各有關部門要在12月1日前將本行業保障工程實施情況書面報市安委辦。年底,市安委辦將對各行業落實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的情況進行督查檢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實施牽頭單位要充分認識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把公共安全工程作為民生工程來抓,把公共安全保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與行業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推進。各實施單位要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公共安全保障工程領導小組,督促落實各級部門和企業安全責任,推動公共安全保障工作有序推進。
(二)統籌兼顧,有效推進。各有關部門要將落實公共安全保障工程與“打非治違”、隱患排查治理、安全大檢查行動相結合,以督促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主線,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有效落實重點行業領域安全保障工程。各牽頭單位要在各階段工作完成后10日內將工作完成及進展情況報市安委會辦公室。
(三)加大投入,整改隱患。各有關部門要確保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到位”,加大對治理公共安全重大隱患的資金投入,落實公共安全設施設計、建設、管理、維護資金,嚴格實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式”管理。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健全綜治網絡,強化治安防控,深化平安園區建設,提供和諧平安穩定的發展環境。
二、工作目標
努力實現園區內“六個零”的工作目標
1、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問題為零。
2、影響社會穩定的為零。
3、刑事案件為零。
4、職工違法犯罪為零。
5、危及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為零。
6、“”等人員聚集滋事為零。
三、工作措施
1、突出工作重點。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戰略方針,扎實有效地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嚴打整治,打黑除惡,打擊,懲治“兩搶”預防偷盜等,提升管、防、控打能力,實現發案率為零,治安秩序好的目的。
2、健全工作制度。堅持定期召開工作例會,認真分析綜治形勢,排查不穩定因素,梳理矛盾糾紛,研究提出階段性工作重點,總結工作經驗,提出應對方案。
3、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按照工作要求,落實排查調處責任,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好員工工作,及時發現矛盾、化解矛盾,堅決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嚴厲防止危害公共安全、破壞公共秩序的極端行為發生,做好園區周邊協調工作,開展周邊聯防工作,做到無周邊糾紛和治安案件發生。
4、深入開展“平安企業”創建活動。按平安創建要求,完善平安創建制度,加強員工平安創建教育引導,形成平安創建合力,以企業的平安,保園區平安。
5、切實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及員工安全生產教育。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于一切的責任感,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隱患,加強安全防護,注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6、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對縣外在企業職工進行登記,并報管委會備案。提高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水平,確保流動人口群體穩定平安。
7、嚴格信息報送。對涉穩信息及時報送,不得遲報、漏報、瞞報。確保研判準確,處置有力。加強敏感時期值班防守,維護大局穩定。
8、理順勞資關系。樹立人本思想、善待員工,盡可能地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員工福利,健全勞動合同,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和增長機制,營造和諧穩定的用工環境。
9、注重綜治網絡建設。調整充實企業綜治工作機構,建立企業內部義務防控組織,加強內保綜治機構的協調,形成合力和互補。重視企業綜治組織建設,健全工作制度,確保有人管事,按章辦事。
10、嚴密治安防控。警務區要堅持巡邏制度,形成治安防控高壓態勢,企業內部要充分發揮內保組織的作用,加強內部防控、特別是重要場所、重點區域防控,形成多層次立體式的防控體系。
關鍵詞: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法規體系
Abstract:Learning foreign city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legal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afety regulation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normal rule of law in large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large city public security crisis management regulatory system,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the mega-cities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mega-cities;public safety;management regulation system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01-49-(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條例》,對于實現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常態管理法治化,解決當前城市存在的諸多公共安全危機問題、順利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十二五”規劃,具有積極現實意義,也是特大型城市走社會管理創新之路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1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條例》是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常態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趨勢
2011年10月29日,上海市政府了《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規劃》,該規劃的核心是“四個堅持”:第一,堅持“規范”:通過健全制度和程序,促使政府嚴格按法定權限和程序辦事,規范政府共同行政行為,并建立通過媒體回應社情民意的機制,主動回應群眾關切的問題;第二,堅持“創新”:強調政府應當積極破除影響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制度。第三,堅持“效能”:建立健全促進及時執法和有效執法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解決執法不作為和遲作為的問題。同時按照“職能最相近、處置最有利”的原則,建立健全指定管轄和協議管轄機制,解決部門或者地區執法推諉扯皮的問題;第四,堅持“參與”:要求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制度,并建立公眾意見反饋機制,對意見采納情況以適當形式反饋或者公布。[1]依法行政,涉及到上海公共安全危機常態管理的大量問題,這也是加快實現上海公共安全危機常態管理法治化的良好契機。
“適應風險社會的治理需要,睿智的政府應學會未雨綢繆,從制度層面上實現從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從事后管理向前瞻性管理、從危機管理向風險管理的轉變,將公共安全危機納入法治化治理軌道”。[2]上海目前正處于公共安全危機的多發時期,每年社會安全事件、自然災害和事故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不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而且給廣大市民的社會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面對無所不在的社會風險和多發頻發的安全危機,加快實現上海公共安全危機常態管理法治化,切實保證在提供公共產品服務的同時,及時承擔并化解社會公共風險,為公眾提供強有力的公共安全保障,是上海政府的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使命和當務之急。針對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殊性與緊迫性,上海應當率先制定一部專門的《城市公共安全條例》,同時完善不同類別、不同行業應對重大安全事件的專門法規,以增強政府公共安全治理的合法性、權威性與規范性。
2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條例》,促進建成創新型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法規體系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法規體系,是實現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就國家層面而言,自2003年非典危機以來,加強了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立法,初步建立起包括《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在內的應急管理法律體系,已經制定了若干有關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規,例如《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和調查處理條例》、《藥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但這些法律法規都是用于針對某一領域某一行業的,目前尚沒有一部全國統一的公共安全管理法,部分公共安全領域至今仍沒有法律法規,且已有的法律法規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強、實施不到位或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依據缺失等缺陷或不足。此外,目前公共安全法律建構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形式上缺乏與憲法相銜接的《緊急狀態法》、《災害救助和補償法》等高位階立法,使得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法律依據缺乏周延性、對受害人的權益保護操作存在局限性;內容上則缺乏足夠的程序性制度建設。諸如此類問題的解決,有待于通過進一步完善立法。
就地方層面而言,以上海市為例,近年來上海人大、市政府相繼出臺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食品衛生法規、食品安全法規、生產安全管理法規等,充分體現了政府的強烈公共安全意識,以及政府高度重視運用法律手段應對公共安全事件,但是上海同樣存在上述國家層面公共安全管理立法缺漏問題。有鑒于此,上海應從法治創新角度出發,及早考慮制定一部統一的跨部門、跨行業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規,使公共安全管理有統一的法律依據,避免不同領域的公共安全問題適用不同的法律。
統一公共安全管理法規,須對以往出臺的各種公共安全法規及時進行梳理,以形成一個公共安全管理法規體系,方便管理和方便使用。根據不同行業的公共安全業務行政,可以將各種公共安全法規具體劃分為:公共衛生安全法規、食品公共安全法規、安全生產公共安全法規、藥品管理公共安全法規、地震公共安全法規、防汛防臺公共安全法規、刑事公共安全法規、治安公共安全法規、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法規、消防公共安全法規、出入境公共安全法規、人口管理公共安全法規、安全保衛公共安全法規和重大突發事件應對法規等。近年來,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規文件數量越來越多,建議市人大法工委和市法制辦公室組織力量,進行梳理歸類,匯編成冊,并經常進行此類法規的立、改、廢的通盤考慮。不僅要方便執法部門全面了解掌握使用這些法律法規,還要讓社會各有關非政府組織、廣大民眾通曉這些法律法規,以形成公共安全危機管理執法有據、有法可依的法治化局面。
3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條例》,促進建成權責明確的法治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體系
2011年2月,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講話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體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我國2011年3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也專門辟出一章對“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進行規劃部署,提出要“適應公共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推動建立主動防控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的公共安全體系”。
健全權責明確的法治化公共安全危機統一管理體系,是實現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基礎。我國的公共安全體系雖已初步建立,但該體系仍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在于公共安全管理主體過于分散,“有預案而無預警,重預案而輕預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預案側重于處理突發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發性事件引發的公共危機的應急處理;預案過多地強調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的約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以及應急保障資源的規劃、建設和綜合管理機制;預案側重危機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方案,而缺乏公共危機的預警機制和危機過后的恢復機制。對于許多新城市災害及非傳統危機領域,應急預案還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危險關鍵控制點的全面調查和定期系統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評估,致使應急預案大多是上行下效,沒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3]
城市公共安全系統需要事故預防、災害預警、應急反應和災后處理形成一個整體,而各個環節的協調一致需要政府和各級組織管理部門的積極組織,這需要從立法上給予保證。明確責任,建立統一的組織機構,理順城市公共安全綜合管理體制,從而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同時,通過立法程序確定社會各界和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責任、義務和權利,以確保社會體系在緊急狀態下的穩定和有序。
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上海政府各部門的公共安全危機管理迄今尚存在條塊分割、職責混淆、管理分散等弊端,處在各自為戰局面,例如安全監察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均只是自顧自地針對本行業本領域實行內部安全管理,缺乏一個綜合的、常設性的協調管理機構。為解決各自為政問題,亟需形成公共安全體制化管理統一管理體系,以實現公共安全管理的統一目標、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局面。該管理機構的名稱擬可考慮為“上海市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該機構由信息資料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決策系統等組成,負責分析突發公共安全事故的性質,制定解決公共安全問題的方案,并協調組織各相關部門迅速有效地解決突發公共安全問題。與中央相對應,各地方可成立相同性質的、隸屬于上級公共安全管理機構和本級政府的公共安全局或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組織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處理突發公共安全事故。[4]城市規劃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理念,此理念的梳理有助于將不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把“安全規劃作為硬性指標寫入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提高公眾和規劃者的安全意識,保障安全規劃的開展程度。其次,還應在法規中明確規定規劃者的法律責任,采取規劃方案負責制,增強規劃者的責任感,確保他們能夠嚴肅、認真地對待規劃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5]
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條例》,促進完善特大城市常態化公共安全管理執法機制
建立完善常態化的公共安全危機管理執法機制,是實現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關鍵。實踐證明,現代公共安全危機往往具有輻射效應,亟需改變以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一管理機制,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從日常“危機管理”層面著手建立執法機制,既要善于以強大的動員能力來處理緊急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更要依法防范和處理公共安全危機。
建議上海政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常態化的公共安全危機管理執法機制:一是進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危機管理預案設計:特別是要從上海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建設實際出發,著力加強防范和應對各種公共安全危機的實戰能力;二是進一步強化信息,落實保障:及時獲取可能引發影響公共安全危機的的各種信息;政府部門要及時、公開、透明地向社會相關信息,使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對可能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從而增強應對公共安全危機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三是堅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積極整合管控資源,形成機制保障,多元社會資源的參與是實現公共安全危機法治化管理的重要力量支撐,政府要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將社會和公眾資源納入危機管理的制度框架,全方位做好人力、物力、財力的準備工作,一旦發現有各種影響公共安全的隱患和苗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置,四是要抓緊建立突發性事件應急指揮平臺,完善社會聯動工作機制,健全統一協調、部門負責、社會聯動、公眾參與的工作網絡,組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公共安全突發性事件的防范和處置。五是把綜合治理的思想變成機制、變成保障,各有關部門應把公共安全管理、應急管理與對政府業績的評價結合起來、把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公共安全防范上去,使公共安全應急預案更好地與危機處理結合起來,以多元的路徑實現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最大社會效益。
5 積極借鑒國外城市公共安全法制與機制保障經驗
以俄羅斯和德國為例,在維護城市公共安全的法律制度方面,俄、德兩國分別具有相當完備的相關法律體系。俄、德兩國作為市場經濟國家都十分注重城市應急管理的依法行政。在蘇聯解體和兩德合并的十多年間,先后建立了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
上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先后制定了《關于聯邦執行權力機構結構》、《民防法》、《防疫法》,規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組織系統的相互關系;民防辦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作用、任務、法律地位;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職能等。
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在城市公共安全法律立法上,國家層面由內政部牽頭,聯手國防、經濟、交通、建筑、財政、農村、環保、郵政、勞工等部門,制定了《民防法》、《災害防護法》、《民防工事建筑法》、《基本法》、《國防法》、《民事保護法》。在州的層面,則由各州制定《防火法》、《消防法》、《災害防護法》、《救護工作法》等法律,為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提供了法律法規依據。[6]
美國的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機制,包括政府安全危機管理、社會危機管理機制、經濟危機管理機制、道德危機管理機制和緊急事態管理機制等。
第一,政府安全危機管理機制。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方面。它是以總統為核心,以國家安全委員會為決策中樞,國務院、國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屬的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局)等有關部委分工負責,中央情報局等跨部委獨立機構負責協調,臨時性危機決策特別小組發揮關鍵作用,國會負責監督的綜合性、動態組織體系。
第二,社會危機管理機制。負責美國國內治安、執法、勞工權力、民權、移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涉及美國勞工部、司法部及其所屬的聯邦調查局、移民與歸化局及各州警察局、消防局等。
第三,經濟危機管理機制。它旨在解決經濟生活中不斷出現的問題和危機。財政部是美國管理經濟危機的最初機構。
第四,道德危機管理機制。它是美國政治生活中鮮為人知但作用重大的管理機制。20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道德危機后開始在聯邦及各州均設立了道德(倫理)管理機構,負責聯邦及各州官員的廉政監督。
第五,緊急事態管理機制。在美國公共安全管理中,全面緊急事態管理是最基本的原則和實施方案,其中包括幾個部分:一是全危險方法:應用公共安全管理的危機理論、處理和應對所有種類的緊急事態、災難和民防需求。二是綜合緊急事態管理系統。使用該系統有助于促進聯邦、州、地方等政府的充分合作、加強對已知的緊急事態管理措施的有效實施、實現緊急事態管理規劃與州、地方政府決策及行動體系更完全的整合,在現有緊急事態管理預案、系統和能力的基礎上,擴大對所有類型的緊急事態的適用范圍。三是開展有恢復能力和減除災害社區的建設,將社區的住宅、企業、醫院和公共安全中心坐落在安全地區而不是高風險區。[7]
上述三個國家國家層面與地區城市層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危機管理機制互相銜接配套,既體現國家大法的權威性,又維護地方城市特色性需求。相比之下,我國在《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法》出臺后,上海至今沒有一部實施該法的地方性法規細則條例,許多與城市公共安全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由于制訂的年代較早,在2008年發生的一連串的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過程中,已暴露出不適應或缺陷,亟待進一步梳理和完善。目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難度空前加大,進一步整合健全相關的法規、規章,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策。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平安城市 安全技術防范 系統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平安城市就是通過三防系統(技防系統、物防系統、人防系統)建設城市的平安和諧。一個完整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是由技防系統、物防系統、人防系統和管理系統,四個系統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來完成安全防范的綜合體。安全技術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范為基礎,以技術防范和實體防范為手段,所建立的一種具有探測、延遲、反應有序結合的安全防范服務保障體系。他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公共事業。
一、安全技術防范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1.安全技術防范的主要內容
在近代科學技術中,安全技術防范(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是用于安全防范領域的,然后在獨立防范手段的形成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型防范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技術防范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其概念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知道,得到了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的認可和接受。
安全技術防范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減少治安災害事故、維護公共安全、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安業務,在安全技術防范工作中,公安機關實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方針,建立探測、延遲、反應的有效機制,對安防產品與系統的質量技術監督,對安全防范行業的指導與管理等,都是安全防范公安業務的重要內容。我國安全防范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公安機關是安全防范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其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2.安全技術防范的主要特點
2.1安全技術防范的規范化。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安全技術防范的商品屬性使其日益被人們所接受,作為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手段,它與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直接相關。所以,規范安全技術防范極其重要,政府必須從管理和技術上進行規范。
2.2安全技術防范的社會化。主要包括資本投入的社會化、安全技術防范實施的社會化和行業管理的社會化三方面。
2.3安全技術防范的規模化。現階段,安防行業是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的支撐下發展的,安全技術防范的需求決定其規模化,安全技術防范的社會化保證其規模化。
2.4安全技術防范的網絡化。主要包括安全技術防范社區的網絡化,安全防范城區的網絡化。安全技術防范網絡化的要求是準確實時、要求性高、可靠性高和可擴展性。
二、安全技術防范在平安城市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
1.在平安城市系統中,安全技術防范的地位
1.1安全技術防范是建設“平安城市”的必要組成
為了適應新形勢、新階段、新要求,各級政府作出了推進建設“平安城市”重大戰略決策。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實現社會長治久安、開創維護穩定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能夠有效保證加快城市發展的步伐。
1.2安全技術防范是平安城市建設的新型安全防范模式
安全技術防范工作是綜合人力、物力和技術并以此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防范工作,其是安全防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型防范”,安全技術防范改變了原來人防、物防各自為戰的完全被動的防范模式,針對現代犯罪特點,適應現代治安手段,可以說是實體防范和人力防范功能的延伸和加強,使人才防范和實體防范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礎要素中不斷地增加高科技的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這種防范能力和水平遠遠超過單純的人防或物防。
2.在平安城市系統中,安全技術防范的作用
2.1增強打擊力度。 在打擊街面犯罪時,治安動態網絡監控系統有著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在繁華商業區、風景名勝區等街面案件多發地段,通過安裝密集的電子監控設備,這樣就可以獲得現代的立體監控,并且銜接著網格化警務機制,實現有效的人機結合,使得發現和打擊違法犯罪的能力大大提高。
2.2嚴密防控網絡。通過公開安技術防范信息,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使違法犯罪人員明確實施犯罪的成本,起到心理威懾作用,同時增強群眾安全感。
2.3提高指揮能力。通過安全技術防范可以直觀掌控現場,提高公安機關現場組織指揮協調的能力,尤其是在大型活動安全保衛和處置時,對通過安全防范技術獲得的原始資料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及時掌握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使事態的發展得到有效控制。
2.4促進城市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安全技術防范作為參與城市管理的一種輔助手段,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獲取的信息是社會公共信息,做到向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職能部門開放,實現資源的充分共享,有利于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提高管理和服務的質量。
三、開展平安城市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的對策
經過十余年的不斷發展,安全技術防范在平安城市的建設系統中的地位已逐步顯露,全面建設平安城市的時機不斷成熟。但是,技術防范工作面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其在立法、工作運行機制建設等方面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必須采取相應對策。
1.加強立法建設,理順工作機制。目前,在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方面,我國僅僅出臺了一些籠統的條款和比較原則,沒有較強的操作性,很難滿足發展的需要。沒有法律保障,無法可依,勢必會影響安全技術防范的健康、有序發展。所以,建立與此相關的一部全國性的、權威的、完善的法律刻不容緩。同時,加強宣傳力度,使得部分單位和群眾對安全技術防范的只是擁有足夠的了解。
2.正確處理人防、物防和技防的關系,互相促進。為了有機地結合人防、物防和技防,通過進一步發展技術防范,形成社會治安防控的完整網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假設人防、物防、技防的防范能力均為1,則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防范能力應該達到1+1+1>3的效果,即三種防范手段相互作用,默契配合共同形成立體全時空的防控體系。
3.正確引導,加強監管。現階段形勢下,安全技術防范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如果沒有政策引導只通過市場調節,安全企業就會不顧社會效益,一味關注經濟效益,對有利可圖的技術防范趨之如騖,而無人問津利潤微薄、風險較大的技術防范,導致安全技術防范的發展失衡。同時,如果沒有及時對有漏洞和空白的安全產品采取相應對策予以補救,導致這些品隨意流入市場,危害社會。公安機關在技術防范工作過程必須正確引導,加強質量監督管理,保證工程質量,保障技術防范工作健康發展。
4.把握關鍵環節,解決難點問題。安全技術防范的建設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和社會各個領域,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在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的實施中,會出現問題多、矛盾多和難點多的現象。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建設應該以質量為前提,以規模為基礎,以應用為目的,以管理為關鍵。因此,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上,把質量、規模、應用和管理四個關鍵環節統一為重點,縝密把握,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努力實現建設效益最大化、效能最優化。正確認識和把握安全技術防范建設過程出現的問題難點,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從更大的范圍、更寬的領域來認識社會穩定問題,從更高的層次來謀劃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結語
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當今時代,安全技術防范在平安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開展安全技術防范建設,完善平安城市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實際工作中,對于我們來說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平安城市的安全技術防范理念,用安全技術防范保障和鞏固信息化建設成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不斷開拓進取,為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和建立平安城市的嶄新局面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肖建國.現代社會治安防范[M].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9:109.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和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省委、市、縣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樹立大平安理念,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實現社會安全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基本目標,以夯實基層基礎為基本保障,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深入推進平安建設,為重塑形象、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行動時間
2017年9月10日-12月10日
三、工作目標
全面構建黨工委領導、政府負責、綜治協調、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平安建設工作格局,通過開展大宣傳、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進一步提升下半年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堅決防止發生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事)件,堅決防止發暴力恐怖(案)事件,堅決防止發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堅決防止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堅決防止發生,順利完成縣委下達的綜合目標任務。
四、行動內容
(一)平安建設集中宣傳行動
1.廣泛發動社會宣傳。政法委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在高速公路醒目位置制作1幅平安建設大型公益廣告,在鐵路沿線制作。
2.幅關于鐵路安全的大幅永久性的宣傳標語。街道辦事處落實永久性標語2幅,村社區不少于2幅。縣綜治辦先行試點,在城區打造一條平安建設宣傳街道和一個平安建設宣傳小區,并在全縣組織學習推廣。全縣召開平安建設攻堅行動動員會議,各村社區要將《平安來敲門-居民安全防范手冊》及《平安建設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一封信要在全縣范圍內張貼。各村社區層層召開動員會議,宣傳平安建設及培訓滿意度測評內容,要充分利用群眾壩壩會議和村村響廣播會議等多種形式讓平安建設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全面推進入戶宣傳。結合扶貧攻堅入戶走訪工作,發放網格員、片區民警明白卡,張貼“網格員、片區民警公示牌”,收集填報矛盾糾紛排查表、治安隱患排查表,動員機關干部、村(社區)干部、網格員、片區民警、矛盾糾紛調解員、平安建設積極分子等深入開展“進千家、入萬戶、送平安”活動,向群眾上門送平安建設宣傳單(卡、冊)、小樣宣傳紀念品、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測評問卷等,全力推進平安建設家喻戶曉。
責任單位:黨政辦、司法所、黨建辦。
堅持依法從重從快處理的原則,圍繞最大限度地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和消除各類社會治安安全隱患,突出嚴打、嚴防、嚴控、嚴治,確保不發生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重大問題,不發生造成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不發生嚴重影響公共安全的極端暴力事件,不發生嚴重危害公眾安全感的重大惡性刑事案件,不發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災事故。
五、工作重點
(一)強化重點矛盾化解。針對拆遷、涉軍、97、98年未分配大中專學生等特殊利益群體事項,強化落實穩控、矛盾化解等各項措施,嚴打非訪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針對因企業欠薪討債等問題引發的不穩定因素,重點對建筑
領域、生產企業開展一次全面摸排,并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對風險企業及時談話并跟蹤隨訪,嚴防出現意外事件。
責任部門:辦、拆遷辦、城建中隊、黨政辦公室
(二)強化重點人員穩控。結合“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常采常新工作模式,針對個別群體串聯集訪等問題,逐一見面談話,引導其通過正常渠道、法律途徑解決,嚴防出現集體非訪等擾亂公共秩序行為和極端個人行為。針對個人極端暴力人員、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整合人民調解委員會、各村治保等社會基層調解力量以及強制醫療所等專業看護場所,實行“每日排查、每周梳理、每月匯總”滾動摸排,確保“不漏一人”。
責任部門:辦、司法所、黨政辦公室
(三)強化敏感人員管理。針對、門徒會等高危人員,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行分級分類管控,逐人建立監控檔案,發現可疑跡象及時上報。
責任部門:司法所、黨政辦、各村社區
(四)強化黃賭毒整治。重點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各村社區要組織專門隊伍,對轄區開展拉網式排查,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告,通過公安機掛牌整治、打擊整治一批隱藏在會所、場所內的黃賭毒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取締一批無證經營場所。
責任部門:綜治辦、司法所、黨政辦、各村社區
(五)強化刑事犯罪打擊。打擊整治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盜搶騙”及命案等嚴重暴力刑事犯罪,各村社區要完善網格化巡邏組織,建立和完善群
防群治隊伍建設,建立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配合公安機關嚴打嚴防“兩搶一盜”、通訊(網絡)詐騙、電動車盜竊等多發財案件,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責任單位:黨政辦公室、辦、司法所
(六)強化公共安全管控。針對消防安全,以人員密集場所、大型綜合體、高層地下建筑、居住出租房屋、養老服務機構、宗教廟宇等為重點,全面排查火災隱患,采取常態嚴管措施打擊消防違法行為,督促單位落實巡查、演練等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針對大型活動,以繁華商區為重點,提前對促銷、祈福等群眾自發聚集節慶活動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指導督促落實主辦單位安全責任。針對重點部位,進一步強化對金店珠寶行、大型商場、企業單位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加強指導、督導工作力度,補全技防安全漏洞,加強加強重點部位巡防,強化安全防范宣傳,嚴防暴力搶劫犯罪案件發生;加大對車站、賓館、網吧、歌廳等復雜場所的巡查、管控力度,嚴防打架斗毆和違法犯罪行為。針對危爆物品,會同安監部門大力加強危爆物品儲存、運輸、使用等環節的安全監管,特別是煙花爆竹的運輸和銷售,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堅決防止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責任部門:安全生產辦公室、城建中隊、黨政辦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精心組織。為強力整治社會治安,濱江街道黨工委、專題研究當前形勢任務,科學制定行動方案,及時成立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各部門必要充分認識這次整治行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按照方案部署,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
(二)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各單位要采取超常的措施,打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等各種有效手段形成強大的整體工作合力。要加強與法院、檢察院等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協調配合,統一執法思想,形成打擊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