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6:13: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的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
(一)發展生態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生態農業作為一種生態經濟優化的農業經濟體系,在指導思想上明確了以經濟發展與環境、自然資源的持續承受能力相適應,在不危及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尋求滿足當代人需求的發展途徑,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優化與統一,這一指導思想與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相適應。建設新農村的目標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彼此之間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統籌發展這五項要求才能建設好新農村。通過生態農業建設,有助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改變農業增產的單一方式,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礎。因此,發展生態農業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本質要求,是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能力的根本途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要走生態農業的道路。
(二)發展生態農業是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和諧發展的需要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效機制,重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今后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指導。我國農村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農村存在諸多不和諧的因素,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而人口還繼續增加。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已成為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障礙。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難點和焦點都在農村。當前,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如何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生態農業無疑是一條很好的途徑。生態農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穩步實施,建設有利于高效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產品的清潔生產和無害化,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建設生態農業對于協調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加強環境保護、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發展生態農業是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的需要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不僅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響食品安全,危害人體健康;近幾年發生的瘋牛病災難、二惡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爭論等。對于人類來說,食物衛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只有大力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才能滿足消費者對生態食品不斷增長的需要。
(四)發展生態農業是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促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的需要
在國際上,隨著關稅保護手段的弱化,發達國家轉而尋求用非關稅手段進行貿易保護,特別是在農產品進口方面,發達國家設置了各種形式的技術貿易壁壘,主要包括:有害成分含量標準、包裝和標簽的規定、檢驗檢疫制度、綠色壁壘等。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也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發展生態農業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保護我國農產品,加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促進我國農產品的出口。
二、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
(一)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土壤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文明賴以存在的基礎。但由于我國沒有及時采用先進的保護土壤的新耕作方法,如少耕法、免耕法、松土法等,導致土壤大量流失和沙化。傳統的耕作方法要每年不斷翻耕土地,土壤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經過風吹雨淋,肥沃的土壤迅速流失。以致像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東北黑土帶,只經過短短半個世紀的開發,黑土層由上世紀中期的100cm減少到目前的50cm左右。此外,世界各國都在普遍采用“草田輪作制”來提高土壤肥力的時候,我國卻連年種植消耗地力的糧食作物,使耕地得不到任何休養生息的機會,土地生產力嚴重受損。我國原本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農業又是全國最大的用水大戶,“大漫灌”式農業用水占全國用水總量的40%以上。在很多地方,形成地下水“漏斗”。其次,水源嚴重受污染,造成水質性缺水。其原因是為了高產,就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劇毒農藥;養殖業面源污染嚴重;工業污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進了河流,造成江河湖泊的富營養化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農業難以可持續發展。
(二)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斷提升
人既是系統中的消費者又是生態系統的精心管理者,人類的經濟活動直接制約著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生態系統是有生命的復雜系統,包括人類在內,系統中的生物成員與環境具有內在的和諧性。20世紀后半葉,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不僅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它農副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響食品安全,危害人體健康;尤其是近幾年發生的瘋牛病災難、二惡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爭論等,都使得消費者越來越青睞生態食品,從而推動了生態農業的迅速發展。
(三)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不斷強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陸續采用綠色壁壘來限制農產品的進口。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它是指在現代國際貿易中,產品的進口國以保護有限資源、人類、動植物的衛生健康和生態環境為名,通過制定、頒布、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和苛刻的環境保護技術標準,使國外產品無法進入或進入時受到一定限制,以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為目的的貿易保護措施,實質上是技術壁壘。生態農業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成為應對綠色壁壘的有效途徑,因而促使各國更加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并制定鼓勵生態農業發展的專門政策發展生態農業。
三、發展生態農業的政策建議
(一)以技術進步推動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科學技術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很好的收益。但有的試點創新少,科技含量不高,在模式上模仿,在技術上照搬,使生態農業建設處于常規農業的一般水平,且在建設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及時總結,有些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這些都影響了生態農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今后應加強對一些關鍵性技術的科技攻關,對一些簡單實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在理論上進一步總結提高。
(二)以國際化標準來促進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農業與工業是不同性質的產業,但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也要進行清潔生產,而生態農業更應做到清潔生產,這是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趨勢所需。因此必須在執行的標準上與國際接軌,切實抓好目前國際、國內普遍推行的ISO14000認證、ISO19000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食品認證和水產品加工企業質量認證等工作,以保證生態農業的產品質量,提高其國際競爭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使管理工作達到現代化的水平。
(三)以優質產品開發來帶動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根據國際形勢和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國家對農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應創造條件開發優質農產品,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應是生態農業的主導產品。在生態農業生產中要控制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物質的投入,減少農產品中化學物質和重金屬的殘留,使生態農業達到高產、高效、優質的要求,真正做到生態農業生產的是“生態食品”,并以這些優質產品占領國內、國際市場。
(四)以更多的投入來支持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生態農業與其他產業一樣有投入才有產出,多年來國家和地方財政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使生態農業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從目前情況看,要把生態農業水平進一步提高,其投入尚顯不足,且由于投入不足而影響了規劃落實,使各項工程建設進展緩慢。要使生態農業得到大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就必須有大的投入,國家和地方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力度,為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
(五)以健全的法制來引導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1.創新了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和經營體制,有效破解了小農分散經營利益聯結不緊密、產業鏈斷裂等難題。
近幾年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不斷創新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和經營體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間形成了穩定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帶領大批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幫助農戶解決資金、技術、市場、產品質量等制約因素,通過保護價收購農產品、股份分紅和利潤返還等方式,保障了企業和農戶的增收,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懂經營的現代農民工人。
2.生態農業產業化政策、標準逐步確立,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
為了促進高效特色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近幾年重慶市政府出臺了特色效益農業發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態扶貧移民、退耕還林、稅收減免、財政補貼、“一貼三獎勵”、水電優惠、興建農村新型金融機構、“三權”抵押貸款等政策,大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為了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保障,加強了農業行業標準化建設。涪陵區建立條形碼電子身份證追溯系統,并率先建立起覆蓋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二、重慶庫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1.現行農村經營體制、要素資源約束,制約著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
2011年重慶市農業產業化率只有42%,庫區農業產業化率更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土地大規模集中,需要資金、技術、信息、人才、企業等要素資源向農業集聚。但實施以來,農業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為主,耕地塊小分散,不能實現耕地大規模集中,生態農業產業化要求的生產布局區域化、規?;療o法實現,使得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無法在農業聚集,生態農業難以推廣和發展。
2.較低的城鎮化水平制約著農村人口轉移、土地流轉,阻礙著市場信息和農業生物技術推廣傳播。
由于缺乏信息網絡和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農民不能及時取得商品市場信息,不能發揮城鎮經濟信息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小農生產脫離了國內外大市場,農業生產效益低下,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出現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生態農業生物技術推廣難,制約著農業生態化發展。
3.化學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重慶庫區山地多,土壤水土養分流失嚴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農村貧困面大,導致對土地資源掠奪式經營,農藥、化肥施用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經估算,庫區農作物廢棄物年產量約130萬噸,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燒、填埋方式處理。畜禽業糞便年產量約為1252.49萬噸,庫區年禽畜糞便磷流失量平均為400多噸,不僅造成有機肥利用率低,資源浪費,而且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4.資源環境保護、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監管體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與管理體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術不強,庫區生態環境制約著生態農業發展。其次,生態農業的政策和法制滯后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還未建立國家層面的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導致地方生態農業發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據,各級政府難以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時缺乏生態農業技術和農產品認證標準,未能建立生態農產品生產、養殖、加工、運輸、儲存等技術規程及農藥、化肥使用規程等相關技術標準。
5.生物循環農業沒有廣泛推廣,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推廣不充分。
生物循環農業需要運用系統工程方法、現代科學技術和大量資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較長,對企業資金形成較大壓力,社會資本投向循環農業的比重小。而庫區財力、人力不足,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低,難以掌握較復雜的生態循環技術,影響到循環農業的普及,制約著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的推廣。
6.生態農業產業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首先,生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完善。先進的生物技術、循環技術等未得到廣泛應用,實用的農業技術引入推廣速度慢。其次,庫區生態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落后。受自然環境約束,庫區多數地區地處偏遠山區,交通通訊條件差,生產要素流動、市場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態農業產業化投資引進困難。市場信息不靈也是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7.生態農產品市場培育欠充分,生產者缺乏積極性。
生態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消費市場還沒有培育起來,不能有效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絕大多數無公害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未能實現優質優價,生產者在優質農產品生產中沒有獲得相應的效益報酬,對生態農產品生產缺乏積極性。
三、促進重慶庫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1.抓住城鎮化機遇,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資源要素向農業集聚。
通過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資產交易平臺,積極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速農村土地的流轉和集中,通過整合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推動特色生態農業產業化、區域化、規?;洜I。
2.加強區縣級保障性住房建設,推動重慶萬州至湖北宜昌生態城鎮化進程。
應適度加強重慶萬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態城市建設,加大對開縣、云陽、奉節、巫山等縣級城市投入,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減輕農村人口對土地資源的重負,通過城鎮化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空間支持。充分利用節能、減排技術及其設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鎮化對庫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確保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
3.統籌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制定農業資源開發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效益為重,堅持從實際出發,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制定符合庫區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政府應統籌規劃企業、基地、市場要素,整體協調山、林、水、路、村、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把著力點放在農業資源的節約與高效利用、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農業產業鏈的清潔工程、循環農業以及沼氣、太陽能等農村社區清潔能源建設等的發展規劃上。農業工程項目及農業開發,必須符合生態農業的總體規劃,防止因為局部利益而忽視整體利益。農業資源開發利用應堅持資源環境可承載力為界限,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原則。
4.完善庫區環境保護和資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態農產品質量標準建設、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建設。
第一,建立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性法律和農業生產專門管理部門,落實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保護、管理與監督,逐步實現農業生產向清潔生產方式轉換,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生產體系。第二,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負責”、“誰保護,補償誰”的原則,建立大氣、耕地、水資源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和耕地、水資源消耗補償制度。建立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懲戒制度,設立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機構,負責耕地、水資源、大氣的檢測、監督、治理,嚴格執行各項法律制度。政府層面加大宣傳,增強民眾的環保法律知識和環保意識,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態農產品質量標準建設、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對水資源、土壤、大氣、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標準,制定和完善生態農產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技術規程及生物農藥、有機肥使用規程等標準體系。盡快完善市、縣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網絡。加強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認證管理、服務機構建設和監管,引導生產企業申報“三品一標”食品認證,幫助消費者認知和消費。
5.完善生態農業財政、稅收、金融、價格補償等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
第一,建立庫區生態農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用于交通、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等,對庫區生態農業項目建設給予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和政策傾斜。第二,完善生態農業生產要素投入補貼和環境補貼政策,引導和激勵社會資本到農村開發特色生態產業,從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三,拓寬生態農業融資渠道,大力發展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服務農村的中小金融機構,創新生態農業金融產品,實施差別化“綠色金融”政策,將農村信貸資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術、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扶持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建立生態農業政府投融資擔保平臺,對生態農業建設項目給予貸款貼息優惠政策,加大生態農業保險,完善生態農產品保險機制,實施生態農產品支持價格等來保護和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
6.建立政府投入為主導的生物技術開發、推廣體系。
政府引導和激勵農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建產學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創新平臺。選擇和支持一批科技實力強的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科研院校到庫區建立科研基地。激勵龍頭企業加快生物技術引進,促進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推廣農業科技教育,切合實際地對農民進行生態農業培訓,傳授生物技術和循環農業技術,鼓勵農民將農用地轉向生態耕作。通過“12316”信息服務平臺,設立生態農業技術服務專欄,加強科研院所、企業、生產基地網絡互聯,將規范化、程序化的生態農業技術傳播推廣,指導生態農業生產。
7.建立循環農業經濟的激勵機制,大力發展循環農業。
政府應加大資金、技術方面的投入,建立企業和農戶積極參與循環農業的激勵機制,對節約與高效利用農業資源、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清潔生產以及農村沼氣等制定扶持政策和獎勵,特別要激勵產業化龍頭企業對循環農業經濟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沼氣發酵、有機肥生產,糞污還田”模式,桔桿、稻草、果渣等飼料養畜、“廢棄物變廢為寶”模式,“林果-兔雞”、“豬(羊)-沼-糧(茶、菜、果)”等循環模式。
8.加強生態農產品宣傳推介,培育生態農產品市場。
[關鍵詞] 鹿泉市;生態農業;發展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利用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來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其目標是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安全、高效,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并最終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發展生態農業,要立足自身優勢,協調促進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和諧。
一、鹿泉市農業基本現狀
鹿泉市地處冀晉交通咽喉,區位優越,自然條件良好,農業基礎扎實。全市山區、丘陵、平原各占1/3,擁有耕地42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3萬畝,地形條件優越,水利條件較好,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
近年來,鹿泉市充分發揮緊鄰省會的區位優勢,著力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一是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得到推廣,建成了東辛莊、臺頭兩個特菜基地和大河、永壁等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面積達到6.5萬畝。二是建成了上寨、白鹿泉、宜安3個萬畝優質大棗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小麥基地和羊角莊、南寨等6個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休閑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觀光農業園區,特別是全力扶持滹沱河都市農業、上寨休閑采摘等特色園區建設。全市17個農產品注冊了商標,農產品生產逐步走上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軌道。先后被農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糧食、小雜果、瘦肉型豬和肉牛生產基地,是省城郊型農業科技推廣生產示范基地,中國農科院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市。
二、鹿泉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技術體系有待完善
生態農業是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復合農業系統。在一般情況下,農民群眾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設計,而是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盲目跟風,這往往在本地難以取得成功。目前在鹿泉市生態農業實踐中,農民群眾素質不夠高,用地不夠合理,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資源浪費,同時,缺乏技術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傳統農業技術如何與時俱進,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及在本地如何廣泛推廣等問題。
2.機制缺乏
(1)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勵機制。生態農業的推廣普及和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這種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必要的政策激勵機制。激發農民群眾的正確動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智力效應,從而保證生態農業能有效的存在和發展。雖然我市的農村經濟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落實,還存在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有些地方的土地、水等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地保護和利用。
(2)缺乏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生態農業的發展建設,需要廣大基層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就成為必要,以使農民群眾自覺自愿參與這一活動,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謀求科技致富之路。但是目前我市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廣大基層農民群眾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生態農業的整體推進存在障礙。
(3)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是目前在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只有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發展經濟才能更好地了解、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使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農業要在農業經濟中發揮主要作用,必需延長產業鏈,促進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目前,我市的生態農業產業化龍頭還不夠強大,輻射帶動能力弱,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
三、加快鹿泉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形成與鹿泉市實際協調的農戶、企業、地方政府和諧協作的整體
強化生態農業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和多元性,根據生態、自然、經濟、社會、市場條件,發展高效實用的生態農業模式。農民群眾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農民自身的積極性是發展的前提;地方政府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引導扶持農民發展生產,是推動發展、保證發展的力量;企業既可創造就業機會,又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2.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農民群眾不僅是糧食和飼料的生產者,而且是農業資源的重要保護者和管理者,在制定各項農業政策時要將這一點充分考慮,通過政策措施的激勵,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農民群眾自覺采取保護農業資源措施,從事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生產,改善服務,成為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力量。
3.加強教育培訓,加大推廣力度
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農民掌握先進的現代技術,而且需要認識理念的提高,因此應高度重視教育培訓的作用,增強生態農業發展理念的認識,提高農民實施生態農業實踐的技術水平,造就一批農村科技人才。建立起聯系學術研究者、農業管理人員和農民的網絡,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部門之間的合作,促進有益于發展生態農業的技術和方法的引進和推廣,加速生態農業的發展。
4.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
提高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科技含量。積極引進和推廣關鍵性實用技術,及時解決生態農業產業化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這就要通過高等院校、科研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與農民結合,在生產實踐上不斷創新。
重視區位優勢。區域優勢的最終體現是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應控制和減少化肥農藥的危害,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生態農產品品牌效益,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扶持龍頭企業,促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帶動千家萬戶推進技術創新。
5.把發展與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生態文明是在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社會應該包括三個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狀態。生態文明是對工業文明的一種本質超越。工業文明的出現使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環境危機、能源危機、原料危機等。更為嚴重的是,上述危機是以“問題群”的形式展現在人類面前。堅持生態文明發展道路,是人類解決生態危機的長期理論和實踐探索的必然產物,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和低碳經濟成為各先進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選擇。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選擇。在農業面源污染方面,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農藥和農膜使用國?;瘜W品高消費在支撐我國農業高產出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污染,已經達到了土壤、水源、大氣立體污染的程度。許多河流出現了“60年代飲水淘菜,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質變壞,90年代魚蝦絕代”的惡化趨勢,水質性缺水進一步加重了一些地方水源性缺水的嚴重程度。飲水不安全導致了一些農村地區疾病流行,食用了“毒大米”、“毒蔬菜”的人們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以前難得一見的疾病,部分水體有害物質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嚴重威脅人群健康和種群繁育能力。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發展中國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飲用水與惡劣的環境衛生條件造成的。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嚴重障礙,我國經濟發展已經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老路,必須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出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此,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生態農業的本質就在于它把經濟發展和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自然資源的目標統一起來,以社會勞動和自然生態潛力的最小消耗取得最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為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生態農業的持續有序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我國對生態農業的發展確立了綜合性、全面性的目標。根據本地生態農業建設實際情況,四川省選擇了具有典型、全面、科學的要素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具體體現為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三個層次。準則層包括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及社會進步三個方面。從發展生態農業的本質和核心來看,總體要求是對農業生產資料的運用要實現減量化、再利用、無害化處理,主要表現在化肥和農藥使用強度、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養殖糞便綜合利用率等指標上。
二、達州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
達州市位于四川省東部,是原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2013年,達州市實現農業增加值266.5億元,糧食產量達281.7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1元,農業生產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占較大的比重。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看,達州發展生態農業有其必要性。
1.達州農業自然生態現狀急需發展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必須以良好的生態基礎作為保障。達州雖然農業生產比重較大,但是總的來說,人均農業自然資源擁有量并不高。達州以山區、丘陵地形為主,人均可耕地面積僅1.1畝,地塊小而分散。達州水資源也較為貧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0立方米,不但低于世界人均9360立方米和全省人均3040立方米,也低于全國人均2185立方米,屬于世界公認的人均1000-1700立方米的用水緊張型地區。由于多種自然因素的共同相互作用,達州成為了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農業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難以抵御較大的自然災害,急需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應對日趨惡化的農業生態狀況。
2.達州農業基礎的薄弱呼喚發展生態農業達州的農業基礎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農業基礎設施與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達州農業水利設施較差,農業灌溉系統不健全、不配套,全市69.3%的耕地不能保證充分灌溉,31.7%的耕地無法得到灌溉,只能靠天吃飯。農村公路建設滯后,公路路面過窄,等級較低,維護保養落后。水土保持、耕地改造等治理工作進展緩慢,成效不大,環境承載力不強。養殖業規?;蕵O低,大量養殖廢水直排河道,嚴重污染水體,有的河流甚至完全喪失了水體功能。在種植業方面,由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民為了取得高產而在農業生產中盲目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農用薄膜。2006年達州全市化肥平均使用量分別達到670/公頃,遠遠超過發達國家設置的施用上限225公斤/公頃。2006年,全市農藥施用強度達32.2公斤/公頃,地膜平均施用量為15.1公斤/公頃。而根據科學測算,這樣的施用強度下化肥的利用率不到35%。農藥、地膜使用量和殘留量都比較高,危害有益生物生長,污染農田土壤、地下水和空氣。達州的農業基礎薄弱還體現在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力和畜力,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農業主導產業不突出,規?;?、集約化程度較低,全市農業產業化區域布局尚未形成,沒有形成產業優勢;科技人員缺乏。農村青壯年普遍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出,在家留守的多是老人、婦女、兒童,投工投勞的公共工程很難組織。
3.達州生態農業發展起點很低由于導向政策出臺晚、技術標準和手段落后及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達州生態農業發展起步晚,水平低,農戶發展生態農業所得純收入還相當少。在傳統生產方式下,由于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污水亂倒、垃圾亂扔、秸稈亂燒等不良生活習慣,達州農業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資料顯示,1983年州河達州城區段的水質是一類,河里有魚有蝦有野鴨;1993年是三類,魚蝦變得稀少;2003年是五類,河水呈暗黑色,有異味,魚蝦幾乎絕跡。2010年1月,四川省生態縣驗收工作領導小組考核認定的符合省級生態縣標準的9縣(市、區)中,達州市沒有一個縣(市、區)進入名單。在生態村評選方面,在2010年5月公布的四川省第四批省級生態村名單中,達州僅有10個,這與達州在全省農業產值比較中的農業大市地位很不相稱。
三、對達州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議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是達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延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同步增長的必然選擇,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廣大市民提高生活品質的需要。同時,發展生態農業,需要達州地方政府、社會組織及農戶各方面力量的協同行動。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要求:
1.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淡化經濟發展指標在政績考核和生態農業建設評比中的比重,則生態農業的發展會更加符合良好生態效益的預期目標。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增強資源環境憂患意識和節約環保意識。
2.要建立健全專門環境執法機構,配齊專職環境管理干部,加強部門間協調,建立多部門聯合工作委員會,完善工作職能,賦予環保部門更多執法權能。農業生態環境的維護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責任和利益關系。環境執法主體對污染責任主體要具有教育、罰款、關停生產場所等權能,保證環保執法的震懾力。
3.要強化環保執法監管,嚴查環境違法行為。農業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的是執法不嚴、執法不規范的問題?!罢诃h境保護方面不作為、干預執法及決策失誤是造成環境頑疾久治不愈的主要根源”,“政府不履行環境責任以及履行環境責任不到位,已成為制約我國環保事業發展的嚴重障礙?!币淖兊胤秸诃h境保護方面不作為、選擇性作為、干預司法及決策失誤等現象,廣泛深入地宣傳各項相關法規,花大力氣抓落實、抓細節、抓基層,實現環境管理由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從源頭上減少或防止生態污染。
4.要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為了生態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全社會的誠信體系,減少直至杜絕交易體系中的道德風險。首先是地方政府要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要嚴格落實國家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補貼和優惠政策,防止以各種名目挪用和扣減。其次,企業要嚴格落實對生產農戶的合同責任和對消費者的質量保證責任,避免損害農戶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防范違約行為。第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要切實維護好農戶利益,發揮好農戶與企業、市場連接的紐帶作用。第四,農戶要自覺履行自己的合同責任,確保按照生態農業標準從事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可為了短期和狹隘的利益而損害其他主體的合法利益。
5.要加強質量檢測,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健全獎懲制度。農產品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生態環境、生產過程、產品檢測等多方面著手,既要控制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污染,也要完善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督體制,提高檢查的力度和技術水平。政府應當在工商、稅收、信貸、質量監管等環節,有效監管相關主體的生產運行,對符合標準的生產主體要切實落實優惠政策。要改變目前生產經營者守法成本大大高于違法成本的不合理狀況,對一些不符合生態農業標準的生產生活方式要實行嚴格責任追究制度,使生產經營主體的違法成本大大高于其守法成本,在全社會普遍樹立不能污染不敢污染的氛圍。
6.要建立環境問題曝光信息平臺,建立環境保護公眾監督機制。公眾參與是環境保護社會監督的重要內容。環保問題與公眾利益直接相關,公眾環保意識的覺醒,是環保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增強環境保護工作透明度,注意傾聽群眾環境保護意見,引導人們提高環境維權意識。要建立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網絡,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強衛生、水利、環保等部門的信息溝通,提高環境問題應急處置能力。
7.要加大農村環保投入,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必須伴隨著對環境的高投入。我國目前投入的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農村環保建設水平更低于城市,農村生產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場所的建設及其容量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政府要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本價值取向,就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確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投入。必須對農業面源生態污染實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全面全域全程治理,尤其要抓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
8.要加強生態農業的宣傳教育與技術培訓。發展生態農業成效大小最終取決于廣大農戶的生產方式及行為選擇。政府應當廣泛宣傳建設生態農業的重大意義、基本要求、法律法規及經濟利益等,提高各方面群眾建設生態農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積極實施農村人才工程,解決農村經營、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培養越來越多的懂技術、善經營的生態農業建設帶頭人,使生態農業建設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千百萬農戶的生產活動。
9.要出臺鼓勵農戶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優惠政策,提高并全面落實生態農業的補貼標準,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在土地使用、市場流通、政務服務等方面對從事生態農業生產的主體提供優惠政策;在資金支持方面,對生態農業生產主體實行“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的高補貼、低稅收或無稅收的財稅政策,在信貸方面適當拓寬貸款擔保對象,實行綠色財稅、綠色信貸。對施用農家肥或退耕還林等生態保護行為的農戶提高補貼標準,并確保能夠按時足額發放到位,使生態農業從業人員收入穩定高于常規農業從業人員。
10.要充當生態農業產業化服務者的角色,為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制度支持。要建立和完善生態保護制度,如垃圾集中處理制度,秸稈綜合利用制度等,營造一個滿足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的經濟環境,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環保部門牽頭協調、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社會各界積極支持”的工作機制。從社會經濟組織和涉農企業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要求:
(1)加快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打破地域和農戶之間的界限,連區連片發展,確立優勢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發展實行適度規模的產業化經營。在實踐中,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具體形式主要有“龍頭企業+基地”、“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模式,在市場運營和技術創新方面還可以實行農產品加工及銷售企業與科研單位共同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
(2)要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推廣種植養殖能源三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發展發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農業標準化是指為了有關各方面的利益,對農業經濟、技術、科學、管理活動中需要統一、協調的各類對象,制訂并實施標準,使之實現必要而合理的統一的活動。建立實行標準化生產的農業產業基地,能夠形成規模優勢,有利于采用先進技術,降低成本,提高市場適應力和競爭力。
(3)要做好品牌宣傳,減少交易環節。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生態農業的生命力關鍵在于市場經營的成敗。生態農產品主要優勢在于其食用安全性高,但仍然需要通過生態品牌宣傳提高其社會認可度,同時要通過便捷物流鏈條減少交易環節和費用,使其購買和消費變得觸手可及。在實踐中,提高生態農產品流通便利性的主要途徑是農(產品)超(市)對接,可衍生出農校對接、農院對接、農店(含農家樂)對接等,還可建立網絡農產品信息平臺等。從農戶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要求:
(1)要創新農業發展模式,積極參加產業化經濟組織,認真履行合同義務。農戶家庭生產必須在經營項目上體現一定范圍的地域共同性,實行規?;a,凸顯地域特色,發揮規模優勢。農戶實現規模化生產必須參與產業合作社組織,以此降低生產成本,加強生產協作,獲取更充分市場信息,從而獲得更多經濟效益。
(2)要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減少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建成高產、優質、安全、高效、低耗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在技術方面可以利用具有抗病蟲害能力的農作物品種;利用生物電子自控綜合設施系統,自動控制光、溫、水、肥、氣等環境條件,調控作物生長發育,獲得高額產量;根據耕地地力狀況和作物需肥特性,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運用農藥減量增效集成技術,采取無害化防治蟲害技術;對廢舊農用薄膜采用重復使用技術等。
(3)廣大農戶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自覺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倫理道德素質,形成科學的、文明的、綠色的生活消費意識和生產生活習慣。發展循環經濟有助于節約寶貴資源,減輕環境污染,降低經濟成本,推動社會進步。具體來說,在村莊整治中就是要實行人畜分離,建立養豬-沼氣-水果、魚-桑-雞、雞-豬-魚等立體養殖循環經濟模式,要建立基礎的衛生設施,合理處理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和垃圾,在村組層面上聯動開展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活動,徹底改變“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的不文明現象,保持農村秀麗山水的自然風光。
[關鍵詞] 生態農業 發展重點 發展目標 貴州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1-0013-01
一、貴州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1.發展生態農業可以促進貴州農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
生態農業吸取我國和貴州省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從貴州省情出發,遵照生態學的原理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農業生產,可以大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力促進貴州農業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環境污染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2.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貴州農業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發展生態農業,可以避免掠奪式經營和濫用、浪費資源的現象,對農業可更新資源注意增殖,對不可更新資源注意保護利用。這樣不僅能減少水土流失,避免生態環境惡化,而且有利于占耕地2/3以上的中低產田土和400萬hm2宜林宜牧荒山荒坡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改造,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持續地利用,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促進生態良性循環,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貴州農業發展開辟新的廣闊的途徑并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3.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貴州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促進農業長期穩定地發展
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力和資源利用率,從而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生態農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環境和能量轉化,有著顯著的生態效益。它又能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因此,生態農業的發展,必將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4.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增強貴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生態農業是一種綜合性農業,它因地制宜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聯合經營。這就會大大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的全面發展和農工商的聯合經營,需要大批的勞動力,這就為農民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它將對推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二、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
1.農田生態工程
即按照推廣農田優化模式,適應市場變化需求,積極調整結構,穩定糧田面積,強化用養輪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品,增加物質投入,努力提高單產,擴大復種面積,推廣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適當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保持生態、經濟系統的動態平衡。具體來看,其一,調整作物布局。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形成作物種植區域化、專業化、商品化;在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和城鎮郊區適當調減糧食面積,增加蔬菜、瓜果生產面積;逐步將不宜種糧或經濟作物的土地,退耕還林、還牧、還漁,對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堅決停止耕作。其二,調整作物結構。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擴大適銷對路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改變單一、僵化的種植模式,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提高經濟作物和飼料糧面積在種植業面積中的比重,使種植業與養殖業、加工業銜接配套,協調發展。其三,調整品種結構。推廣優良品種,提高種植業作物單產和品質,提高經濟效益。農田生態工程的重點是實施中低產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
2.林果生態工程
這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點工程,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長期利益與近期利益的結合。實施林果生態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責任制,加強技術服務,提高林農生產積極性。其二要調整林業布局,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大力發展以集體林場為主的商品林生產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態系統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種改良和標準化栽培外,還要搞好畜禽養殖配套,形成林果立體種養生態系統,以增加效益,改善環境,提高品質。林果生態工程的重點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四大建設項目。
3.養殖生態工程
養殖生態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單一養殖傳統模式,將畜、禽、漁等養殖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多物種搭配,連接種植業,配套沼氣,巧用食物鏈,循環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并且,通過調整優化草山草坡草場畜牧業產業結構,發展培育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創立名牌,經過商品化、專業化和現代經轉變,逐步建設區域性重要畜產品生產基地。根據“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副則副、宜工則工”的原則,適合山區型養殖生態工程的發展模式主要有“種養型”“、共生型”“、立體型”“、庭院型”“、節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幾種類型。
4.生態能源建設工程
在農村能源建設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和“節約與開發并重”的方針,解決農村能源短缺,促進和保護生態平衡,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這是一項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的建設工程。在貴州山區,生態能源建設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氣工程。應以點帶面的形式,以沼氣為紐帶,與種養相結合,抓規模化推廣與綜合利用技術推廣相結合,工程技術實施與組織管理措施相結合,建立多種模式,推廣擴大示范成果,寓生態環境建設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之中,推動山區農村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的發展。另外,科學利用秸稈還土還田,也是山區型生態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5.環境生態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優勢,大力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突出生態特色。在山區,重點實施四大環境生態建設項目。一是城市生態形象塑造工程。運用現代園藝技術對城鎮進行規劃實施,重點突出“特色”與“園林”,綠化率達到人居環境指標,改變臟、亂、差現象,對街道、樓群院落、屋頂、墻面等城市綠化體系進行生態建設。二是生態家園建設工程。每個縣重點抓好幾個生態家園示范點建設,每個鄉鎮分別抓好一個村的生態家園示范點建設,生態家園示范村要實現農田林網化、水渠潔凈化、村莊花園化、庭院立體化的目標。三是生態走廊建設工程。發展帶狀生態經濟,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設生態經濟走廊。四是生態觀光農業工程。廣泛利用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現代科學為支撐,金融資本為基礎,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業生產、生態、生活合一的區域,在實現高科技、高效益、集約化、市場化的現代經營活動的同時,達到美化景觀,保護環境,搞好觀光旅游的生態建設。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農業 政府失靈 市場失靈 NGOs
生態農業的內涵與特征
所謂生態農業就是從系統論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與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以期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最佳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一方面要求以較少的物質投入提供品種多樣、質量較高的農副產品,另一方面強調保護自然資源,不斷增加可再生資源量,提高環境質量,為人類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因此,生態農業不只是“作為產業的農業,作為商品的農產品”,而是具有經濟功能、生態功能、社會功能等有機結合的綜合多功能性的人類活動(朱啟臻等,2008)。從生態農業的功能來看,生態農業就是要綜合統籌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
經濟功能是生態農業的首要功能,是其他功能產生的前提,具體是指生態農業提供農產品,作為人們生活消費以及工業原材料的來源。生態農業通過構建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和生產方法,不但要實現農作物的高產,促進農民增收,而且保持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這樣,對于維護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李曉燕等,2010)。生態農業的生態功能,一是指生態農業在農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通過農產品投入要素的“減量”、農業廢棄資源的“循環和再利用”,實現減弱碳源能力的目標;同時,通過耕地、林地、草地和濕地等碳匯資源,增強農業的碳匯能力,從而減輕農業發展對氣候變化的壓力。二是指更強調對國土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如水資源涵養、土壤保護、凈化水質和空氣質量、提供自然景觀和避難場所、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
生態農業的社會功能是指農業的生活或社會文化功能;消除社會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保持社會的創造性、多樣性、穩定性和永續性;提供社會交流和身心娛樂的休閑空間,感受勞動的創造性,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功能以及人性回歸的體驗。不僅如此,生態農業還具有文化傳承功能,是記錄和延續農耕文明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因而也應該起到傳承生態文明的作用。另外,生態農業是技術和勞動雙重密集型產業,既需要高素質人才還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的投入。由于生態農業具有吸收剩余勞動力的巨大能力,因而能充分發揮“民農則樸”的效應,有效化解社會風險,這也是生態農業發揮社會治理功能的一個重要表現。
生態農業發展困境: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
產權經濟學家哈羅德·德姆塞茨指出,產權是“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損的權利”。意即“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產權”。著名產權經濟學家巴澤爾指出:“產權界定越明確,財富被無償占有的可能性就越小,產權的價值就越大?!薄ⅰ碍h境產權的模糊性導致經濟主體享受環境資源獲得收益而使他人或社會承擔其轉移成本”。生態、環境等自然資本往往被看做是自然界免費賦予人類的、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產品,其供給具有弱彈性特征和產權界定的模糊性特征,市場通過價格機制配置資源的方式失靈。同時,生態環境也因其產權邊界的模糊和價值損耗的難以計量,使得經濟主體加于其上的無論是外部經濟性還是外部不經濟性均無法通過市場機制獲得有效的補償或承擔相應的成本。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和消費者,其行為均不同程度地具有“經濟人”的特征。作為“經濟人”的生產者,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所追求的往往是局部和短期利益,而忽略社會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因此會產生兩種利益的沖突和不一致性。“經濟人”的消費者追求的是特定預算約束下的個人消費效用最大化。目前國民的消費水平尚未達到追求消費質量的較高階段,人們往往根據消費替代成本和替代效應來選擇消費對象,以此來調整消費偏好(張健等,2011)。因此,具有公益性、高成本性等特征的生態環保產品,一時還難以成為人們主動的消費選擇。此外,中國消費者環境保護意識普遍淡薄,往往忽視個人消費的負外部性,將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割裂開來,也使得發展生態環保型產品的需求動力明顯不足。
論文摘要:強調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棗莊市農業環境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出了對策措施,能為生態農業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重要課題。近幾年來,棗莊市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探索了一些經驗,具備了逐步推廣的條件,通過發展生態農業解決農業發展難題的時機已基本成熟。
1利用現代工程技術,解決農業污染難題
農業污染,主要是指化肥、農藥以及養殖場排出的糞便所形成的面源污染,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秸稈廢棄物對水體以及焚燒后對大氣的污染等。中國農科院土肥所調查顯示,全國已有17個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過國際公認的上限225kg/hm2。目前,我市化肥使用強度超過600kg/hm2,在施用的化肥中,只有1/3被農作物吸收,1/3進入大氣,1/3沉留在土壤中,殘留化肥已成為巨大的污染暗流。
化肥污染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化肥中的氮元素等進入大氣后,增加了溫室氣體,導致溫度升高;二是殘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被暴雨沖刷后匯入水體,加劇了水體的富營養化;三是一旦土壤中某種營養元素過多,還會造成土壤對其他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從而破壞了土壤的內在平衡。
化肥污染源于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首先危害的也是農業。過量施用化肥直接影響了農產品品質,降低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甚至出現“城里人吃啥都不放心,農民種啥都不賺錢”的狀況。因此,建議我市在”生態農業”建設中,一是著力建設農業治理面源污染示范工程。通過配方施肥,科學施肥,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量,逐步減少化肥施用量;通過綜合防治,推廣利用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大力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和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加強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和處理,有效控制農業殘留物的污染。二是在畜禽糞便的無公害化處理上重點發展戶用沼氣和大中型沼氣工程。我市山亭區的藤花峪村和薛城區的店子村,通過戶用沼氣工程建設,基本解決了糞便污染問題,應引以為示范。由于農村自來水普及的有限性,戶用沼氣的發展對改善全市農家自備水井的水質,保障全市農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應積極推廣“一池三改”(建設1個沼氣池,配套改善豬圈、廁所、廚房)和“一池五改”(一池三改再加上改水、改路)項目,結合我市生態文明村的建設,形成種植—沼氣—養殖為主體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食物結構的改善,養殖場特別是一些大中型沼氣工程更是當務之急。三是加強秸稈的綜合利用。秸稈的綜合利用仍有局限性,用作飼料、燃料仍是農業的首選,要徹底地變廢為寶,還有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裝備的進一步發展。省柴灶、小型秸稈氣爐、種蘑菇、青貯(氨化)等設備和技術的推廣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秸稈綜合利用的大門。
2建設技術體系,解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難題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表現為食品有害物質超標。為此,要充分利用全市特有的生態農業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一是建立以生態農業環境建設為基礎的綠色食品物質、技術支撐體系。把消除面源污染、培肥地力、加強病蟲害生物防治和農產品質量監測等,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工程的主要內容去抓,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標準規范的有機和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平原地區可依據資源優勢,重點培育發展蔬菜、瓜果、畜禽產品以及專用優質小麥、玉米、大豆等;沿湖沿運河地區(如臺兒莊區、薛城區),可依據水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優質水稻、藕和淡水魚等水產品;丘陵山區(如山亭區)可立足山區生態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優質蘋果、大棗、石榴、葡萄、梨等水果,以及花椒、花生、藥材等名貴特稀優質土特產品;市、區近郊,可發揮城市近郊資金、技術、交通、信息優勢,重點培育種植基地、規?;B殖基地和農產品深加工、保鮮、花卉基地等。二是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服務便捷的原則,加快全市生態農業環境監測體系建設。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全國農作物測報網棗莊監測站為依托,建立市級生態農業環境監測中心;以區農業局農產品質量監測站為依托,建立區級生態農業環境監測站。加強土壤、大氣、水質等生產環境要素,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飼料及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病蟲害、藥肥殘留量及最終產品質量等監測,把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都納入監測的范圍,保證最終產品質量。
3拉長農業產業鏈,解決效益增緩難題
農業的出路在于科技興農,農民的出路在于大規模的從種植業轉移出來。我市農業的主導產業多年來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牧、漁、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規模小,且分布不均衡。農業產業鏈的拉長應以種植業為基點,實行農牧結合,向精深加工延伸,提高附加值,實現農業生態體系的物質和能量平衡。要以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民,以合作經濟組織組織農民,以加快市場建設服務農民,挖掘農業資源潛力,提高農業和農民收入。山亭區洪門村的兔(羊)—沼—葡萄立體種養庭院經濟使全村人均增長1000元左右;臺兒莊區泥溝鎮的農作物秸稈—食用菌—有機肥模式使秸稈變廢為寶;嶧城區做大石榴產業,開發出石榴汁、石榴茶,以石榴皮萃藥品,以石榴籽榨取石榴油,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增收潛力;魯南牧工商聯合公司通過龍陽鎮養雞協會,帶動全鎮飼養合同雞,依靠企業聯協會、協會帶農戶的機制,形成物質生態循環利用的產業鏈,致富一方農民。
4遵循生物多樣性規律,解決抗風險能力差難題
物種越單一,農業生態系統就不穩固。我市現有農作物32種,但主要栽培的只有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幾種;瓜果蔬菜有150余種,但大面積種植的卻不足20種;林木果樹共有100余種,但大面積栽培利用的只有10余種,特別是用材木、行道樹,成了“楊樹天下”。我市農業利用的動植物資源,不僅種類單一,而且品種單一,像肉鴨基本上是“櫻桃谷”品種;黃瓜基本上是“新泰密刺”系列。種類和品種的單一,不僅在自然災害面前容易造成全面減產甚至絕產,更重要的是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脆弱,容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因此,我市“生態農業”建設要在生態理論指導下,遵循生物多樣性規律,加強對種養生產上的計劃和指導。具體做法:一是明晰產權,獎補結合,在綠化上變追求經濟利益為追求生態效益;二是保護、開發野生物種資源,開發農家品種資源,豐富生產作物(畜禽)的種類和品種;三是積極引進優良物種或品種,但要先試驗后推廣,避免造成生態災難;四是要加強外來物種入境檢疫及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防止生物入侵。要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結構穩定,生產能力持續、高效,與自然和社會環境和諧的農業生態體系。超級秘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