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可持續性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舟山;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1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陸地分隔成并且相互連通的廣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積的30%以上,約3.6億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總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類飲用占2%。地球主要有5個大洋,它們分別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為止,人類對海洋的認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還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是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級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即人們對海洋中各類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包括對海洋資源的開發生產活動和與之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如海洋捕撈業、海洋油氣業、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運輸業、海洋旅游業等。
1.3可持續發展
在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的時候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需要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開發、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有效地保護的基礎上進行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使海洋資源滿足后代人發展的需求,使海洋經濟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2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
2.1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海洋可以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大量資源,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海洋的開發保護,人類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態向海洋發展,國際間以海洋為中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術為核心的經濟競爭。目前海洋領域的產業主要分為海洋漁業、海洋能源工業、海洋旅游業和海洋運輸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的海洋產業實現了從勞動力資源粗放型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轉型發展,對海洋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今后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
2.2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這個新形勢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海洋的開發利用,并制定了建設海洋經濟強國的戰略,海洋經濟快速發展。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洋經濟產業的影響力不斷向各個領域延伸,表現出了迅速增長的態勢,海洋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其發展速度大大高于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經濟的區域性變得顯著,區域布局逐漸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為中心的海洋經濟區迅速發展,同時,沿海各綜合經濟區發揮各自區域比較優勢,已基本形成以遼寧沿海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為中心構成的海洋產業經濟帶,海洋產業在我國沿海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國海洋經濟現階段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經濟總量穩步增長,但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仍制約著我國海洋經濟健康穩步發展。海洋經濟發展的區域性差異十分明顯,同時,我國沿海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對海洋開發利用的層次不斷拓展。廢棄物排放過多、海洋資源消耗過多的粗放型海洋經濟會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和對海洋資源的大量浪費,造成并加劇海洋經濟及資源環境、社會發展的矛盾,影響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妥善處理好海洋經濟帶來的環境、資源問題,對我國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3對中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
3.1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分析
從漁業資源的特性看漁業資源屬于可再生生物資源。魚類通過自身不斷的生長、繁殖,實現自我更新,使種群數量維持在在一定范圍內。但要實現永續利用必須要實行適度的捕撈。如果捕撈不當,嚴重超過自我更新的速度,將會嚴重破壞漁業資源。
目前我國海洋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面臨著海洋漁業環境破壞嚴重、海洋漁業資源驟減、海洋水產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問題。這其中,最為嚴重的表現為:最近幾年,不少地方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赤潮,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也對我國海洋漁業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黃渤海區由于缺少餌料性魚類,使經濟性海洋魚類生長緩慢。對海洋魚類生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導致魚群數量減少,嚴重影響著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2海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分析
隨著我國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環保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來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陸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質的最終積聚地,而海洋本身強大的自凈能力也使它成為污染物的天然處理場所,海水的流動和海洋生物、化學、物理過程的作用,污染物通過稀釋、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反應被分解為無害物質,但是這種潔凈的能力不是無限的,一旦進入海洋的污染物質數量和速度超過了海洋自凈的能力,海洋就會被污染,海水水質必然受到破壞。
4舟山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區位優勢
舟山市在舟山群島上,具有較為優越的地理位置,處于杭州灣外緣,面朝太平洋,海域遼闊,開發利用潛力很大,離上海、杭州和寧波等大中城市較近,是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重要海上門戶。舟山還具有非常豐富海洋資源,海洋生物資源與港口資源為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擁有全國最大的漁場,漁業年產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約有120萬t,種類也非常豐富,約有500多種。舟山還擁有2447.87km的港口岸線,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線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
海洋經濟在舟山經濟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經濟正在由“涉漁型小產業”向“臨港型大產業”的轉變,初步形成水產加工、船舶機械制造等臨港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鏈、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協調發展的經濟體系,經濟發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這一些問題,仍有很多因素制約著舟山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3制約舟山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制約著舟山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主要有兩個問題制約著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一是海洋生物資源日趨枯竭。對魚群的過度捕撈大大超出了魚群的繁殖速度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很多魚群的退化現象嚴重,難以形成大規模的魚汛,很多被破壞的海洋生物資源難以恢復,海洋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威脅。二是海水污染嚴重。由于工業排放得不到有效處理、海洋資源過度開發、油污無法得到及時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響著舟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舟山的產業結構也存在著一定問題,第一產業占有的比重過高,二、三產業的相對薄弱。舟山漁業較發達,但是第二產業主要是傳統船舶工業,附加值不高,結構單一,海洋生物醫藥、新能源開發、海水生物等高新產業的比重較低,產值不高。第三產業中的對外貿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還需進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5.1產業方面
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建立,需要以新興產業為發展核心,這是促進海洋經濟升級的關鍵。為了實現海洋經濟和社會全面對接,一定要以協調發展為目標,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發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興產業,對于舟山來說十分重要,可以開拓海洋相關設備制造業、服務業等等。比如,水下檢修系統、海洋防污系統、海洋電子技術等等。這些都是和海洋產業開發有關的新興產業,能夠從新的角度來拓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空間,為海洋地質、海洋信息、海洋藥物等等領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術經濟增長點,建立系統化海洋結構,完成高效益技術的升級,實現海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
5.2資源方面
漁業捕撈行業的管理需要從強度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漁業資源保護與修復要共同維護、同步推進。舟山漁業經濟的發展核心要從“拼資源”轉移到“拼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說,海洋資源產業技術含量的提升,就意味著海洋產業發展的可升級空間擴大。對于非資源型海洋產業的發展,也要用可持續觀點來維護產業發展。舟山海洋產業需要根據新的漁業技術升級來尋找現代“綠色漁業化”的方向,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積極發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產業。尤其是海洋捕撈漁業更要向著保護近海資源方向發展,通過遠洋漁業、外海漁業來提高產品的隱性附加價值,促進海洋漁業效益型的轉變。
5.3環境方面
產業結構調整要以產業升級轉型為契機,根據新興產業的技術需求來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產業鏈建設,在推廣高新技術應用的同時,用清潔生產示范工程來強化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方式。在大力發展海洋環保產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新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來提高企業對污水、廢氣的處理能力,將污染物排放壓縮到最低程度。在進行海洋災害預警機制建設時,需要根據海洋防災減災應急響應系統能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實現海洋經濟的健康、安全、全面發展。舟山市組織的“碧海生態建設行動計劃”,就是將河口、海灣為治理重點,以海洋生物資源保護作為目標,利用新技術對灘涂等等海洋環境進行保護與合理開發。著重開發無居民海島的海岸沿線資源,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規模、速度能夠與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這是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秦宏,孫浩杰.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度實證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東岳論叢,2011(1):139-142.
[2] 楊美麗,吳常文.淺析我國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產業經濟學角度[J].中國漁業經濟,2009(3):12-15.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已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新動向:一是消費價格指數延續回落態勢(降至6.3%),通脹壓力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二是進出口在上月下滑的情況下有所回穩,出口增長較上月加快9.3個百分點;三是內需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3.3%,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也達到了近些年來的高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在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能夠出現目前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經濟在較高水平上穩定增長的局面,實屬不易。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經濟發展全局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中央對經濟形勢變化判斷正確,宏觀調控決策及時有效;經過30年改革開放和持續發展,我國經濟抵御風險、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顯著增強。無論國際經濟還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一個重要關鍵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把握中國經濟的走勢,觀察分析經濟生活中呈現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更多關注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理解并重視與基本面相關的特征和優勢。
第一,要把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區別開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長率。一般認為,中國經濟還有很大可能性繼續保持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長,有的估計還要更樂觀一些。支持這種長期持續快速增長的有一系列因素,包括廣大而持續擴展的市場,獨特的生產要素組合,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日趨改善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條件,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逐步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等等。在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大體完成以前,已經駛入快車道的中國經濟有條件、有潛力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基本面。除此之外,經濟增長中存在著由于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等變動而引致的“中周期”的變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先后出現了四次這種類型的周期波動;還存在著由于季節性因素、外部擾動和突發事件等因素引起的短期波動,如今年冰凍、地震災害對經濟的影響。當“中周期”與“短周期”的影響出現,特是兩者疊加時,容易使人們產生過于樂觀或過于悲觀的預期。這時就特別需要強調長周期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基本面的作用。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的這一輪經濟增長,已經連續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率。今年上半年出現的增長減速,很可能意味著這一輪增長達到高點后開始進入調整期。但這種變動屬于“中周期”意義上的調整。中國經濟依然穩定地處于長周期的高位平臺上,支持經濟增長的基本面因素并沒有發生實廚改變。
第二,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大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挑戰轉化為機遇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這里要把發展上升期的問題與衰落期的問題區分開來。遇到這些問題,是因為我們發展了;問題會形成壓力和挑戰,應對得好。就會給進一步的發展開拓空間。比如,這一輪的通脹壓力,主要是國內外生產要素和初級產品價格上升引起的,是發展階段、體制轉軌和融入全球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嚴重的、不可控制的通脹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特定階段的物價上漲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積極作用,如農產品漲價可以使農民增收;勞動力成本上升有助于提高勞動者收入,減小收入分配差距;能源資源價格上調和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是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治本之策。更重要的是,要素成本上升推動的物價上漲,“逼著”我們在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步減弱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形成以技術進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特征的新競爭優勢。所以,面對通脹壓力,一方面要采取得力措施,增加有效供給,管理通脹預期,防止物價過快上漲;另一方面,要利用通脹引出的壓力和挑戰,在發展方式轉變上盡快取得實質性突破。事實上,不在發展方式轉變上有大的進展,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將難以從根本上級解。
第三,中國經濟在抵御風險、應對不確定因素上有自身的獨特優勢。首先是大國優勢。中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進人工業化中后期的大國,對國內外的種種風險和不確定性,比小的經濟體有更強的調整、化解能力。其次是后發優勢。中國作為一個后起的工業化國家,不僅可以引進先行者成熟的科技、設備、工藝等,還可以引入管理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知識,借鑒其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力爭少犯或不犯錯誤。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政治優勢。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在改革開放實踐中確立并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能夠為經濟發展創造長期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如果說風險和不確定性難以避免,利用好我國的大國優勢、后發優勢和政治優勢,就可能贏得多一些的主動權。
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將有助于我們從全局和長遠視野觀察、應對短期問題。從7月份的數據看,雖然消費價格指數有所回落,但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攀升,達到10%,工業品出廠價格經傳導對消費指數價格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釋放。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要素成本上升所推動通脹壓力還會相當大。7月份的王業增加值增速有一定幅度回落,其走勢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這一輪增長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保持較高增長水平的同時增長的穩定性較好,增長中的波動幅度明顯小于以往。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是在把物價水平控制在社會可承受范圍的前提下,保持增長穩定性好的特點,使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得以持續。即使經濟進入這一輪增長的回調期,也應避免短期內回調過快,避免波動幅度過大。與此同時,要高度重視、切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一是繼續理順生產要素價格體系,使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這是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所在。當然,這方面的調整和改革需要必要的宏觀經濟條件的配合。二是在外需拉動作用減弱后,采取有效措施把發展的重心放到擴大內需上來。三是多種途徑加快自主創新,使增長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依靠生產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這幾個方面有突破,不僅對短期增長有好處,也將鞏固、加強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使經濟增長的潛力在中長期內得到有效發揮。
【關鍵詞】cta;可持續性;資本理論;辯證性評估
一、可持續性資本理論內涵及本質
cta主要從資本論角度研究可持續發展,cta內包含的資本可分為四種表現形式:自然資本、人造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cta起源于20世紀70年的經濟增長和資源耗竭性理論,其本質是提出以貨幣價值估值的資源積累量作為可持續性的指標,用于可持續收入或凈資本積累的測算。索洛在早期研究中建立模型,哈特威克的工作促使不變資本規則成型。在這些早期模型包含單一的非再生資源和貨物制造資本存量的模型。一個生產函數產生單一的產出,既可用于消費又可用于投資,二者都是有兩個投入條件的。兩種投入的替代彈性為1,意味著自然資源是必要的,但在有足夠生產資金的條件下,資源的平均產品可以無限制地上升而不會反彈。可持續發展模型中,假定福利是單調遞增的消費函數。在這些模型經濟中,隨著時間推移的消費路徑依賴于跨時期優化準則。根據rawlsian maxi-min條件,消費必須是恒定不變的,允許沒有儲蓄,認為儲蓄是強加在當代人身上不公正的負擔。拉姆齊效應里零貼現消費增長沒有約束。如果這能造福子孫后代的話,當代人可能被迫接受生活標準,積極貼現率凈現值的最大化路徑通常是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他們是不可持續的。pezzey提凈現值最大化受效用非下降的跨期約束。在這種情況下,效用會上升直到達到可持續的最大值。這一點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般優化標準已達成共識。
geir asheim[1]指出在在替代彈性為1的假設前提下,非下降消費取決于對總資本存量(傳統資本和自然資源)的維持,來生產消費或投資物品。總資本和總資本改變量定義如下:
其中表示不可再生資源存量,為每個時期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表示人造資本存量,表示人造資本變化量,表示相對價格。
哈特威克規則界定不存在生產資料折舊時,維持資本存量意味著消耗自然資源的租金的投入。希克斯界定收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與福利相一致的最大消費量。因此可持續收入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與資本總量保持一致的最大消費量,且可維持收入流量包含可持續的最大消費量,資本存量需保持不變或隨時間增加。[2]
支持cta的理論模型通常假定一個收益規模不變且沒有人口增長且沒有技術變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但試圖對現實做出近似估計的任何一個凈資本累計量的指標都必須考慮到收益規模人口增長及技術變化這些變量。而近期的實證研究沒有做到這一點。
二、從新古典經濟學內部角度評價cta
(一)從生產替代限值和“可持續性的強弱”角度評價cta
弱可持續性以保持資本總量近似不變為出發點,假設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之間的替代彈性是1。該理論認為對人類福利做出貢獻的自然資源可近似替他形式的資本,自然資本的減少可由人造資本的增加來補償,這暗示著該條件不僅是實現可持續性的必要條件而且是充分條件。弱可持續性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雖然可能存在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之間的替代,但某種特定存量的“臨界自然資本”是不可能存在替代資本的。其次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每一單位能量需要轉化為經濟上有用的產品并且能源不能在經濟系統內部產生。再次它違背物質質量平衡的第一定律。生態原則關注系統彈性多樣性,這暗含需要多種不同資源存量的最小量來維持生命系統。cta討論人造資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替代自然資本,而berndt和wood早在1979年就在制造業的計量經濟學研究中指出能源和資本在整體上是互補的。更進一步分析,與其說各種自然資源可以相互替代,不如說人造資本可以替代自然資本的某些功能。石油儲備如何替代清新的空氣,礦物質如何替代表層土壤?
強可持續性觀點以保持自然資本本身存量不變為出發點,不僅承認自然資源是經濟生產中的關鍵投入,消費和福利不可被物質或人造資本替代,而且強調環境本質上的權利和完整性。很強的可持續性意味著自然環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或亞系統和每一種物質存量都應該得到保護。
pezzey和stern指出,如果替代率是有限的,技術進步可能會降低每單位產出所需要的自然資源的投入量,但對于技術進步的標志的確定還存在爭議。生產過程中的替代限制可能存在更廣泛的形式,包括非線性或閥值效果。common和perrings把這種觀點描述為可持續性的生態觀點或保持生態系統(而非特定存量或物種)還原能力的重要性。這種方法從holling[3]的研究工作中誕生出來。在這種觀點中,生態系統在面對小的沖擊或擾動時是局部穩定的,但在面對大的沖擊時可能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諸如人類干預并且極其簡化手段而造成的生態系統結構的變化可能使這些系統喪失還原能力,出現永久的退化。
(二)從價格聚集角度評價cta
假定滿足各種必要條件,資本存量的積累量是可能存在的,學者們不得不去獲得合適的價格集,以保證資本存量的價值是一個可持續的價值量。但這些正確的“可持續性的價格”未知且不可知的。solow于1986年發表聲明指出在這類模型里,沿有效路徑(如凈現值最大化)以競爭市場價格測量的非下降的財富量確保可持續性。這種結果是錯誤的,因為只有在零折扣率情況下,該路徑才是有效的。折扣率為正時,凈現值最大化的消費路徑是單調的先上升后下降。pezzey表示在有限時期內,經濟非可持續,但財富總量是上升的,因此消費量的最高水平可完全保持不變,但可能會少于當前的消費量,盡管財富總量是非下降的。此外,在有限時期以外的時間內使用保持總資本存量的政策不能保證可持續性,一旦采用該決策,消費必須馬上下降。asheim進一步發展了相關結論。這一觀點對于綠色核算有一定的意義。norgaard和perrings都認為實際的財產權利等制度會使環境問題惡化而不是減少。perrings反對在任何條件下對環境資源配售價格。
許多環境研究者和環境經濟學家認為對自然資源的任何定價都比不定價好。但michael common認為除非新價格是真正的可持續性的價格,否則,在被定下價格后,不同資源相對價格的轉換將使一些比以前情況下容易獲得的資源遭到過度開采。價格率是否在資源之間轉換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可持續性更加重要。非市場定價方法如連續估價,有可能導致更有用的資源或物種的較高價格。這些資源對于維持生命并非是最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發展的壓力將由更重要的資源反映出來。
三、從總體角度看cta在應用上的局限性
cta理論已經成為經濟可持續性策略的主要理論基礎,旨在提出較簡單的原則和指標,幫政府和國際組織彌補可持續發展的模糊部分,并且快速地采取行動來實現發展的持續性。
cta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新古典經濟學的內部角度看,應用可持續性資本理論會有實施困難。如:在制定策略時界定的可持續性是強可持續性還是弱可持續性?現實條件下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間的替代性具體如何?在衡量可持續性時,資源總量指標的估算標準是什么?如何制定“正確的”可持續性價格?在消費的有限替代條件下,有效的資本總量如何獲得?等等一系列問題。從新古典經濟學之外的角度分析可持續性資本理論,也會發現問題,如通過可持續性資本理論所獲得的可持續性條件或指標必須是真實的。可持續性資本理論分析必須依靠一定的經濟模型。但預測可持續性方面,可持續性資本理論暗含了一定的科學假設和價值判斷。能否充分滿足科學假設以及價值判斷的標準不同都會影響可持續性資本理論的分析結果。可持續性資本理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彌補其缺陷和不足。
參考文獻
[1]asheim,geir b.unjust intergenerational alloc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54.1991.350-371.
[2]hartwick,john m.substitution among exhaustible resour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5.1978.347-354.
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由于各國國情不同,農業發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產生了對可持續農業理解上的差異。由于發達國家農業生產力水平相對較高,因此更加注重農業產業的綜合功能和重視食品安全與營養,并且更多地強調資源環境的保護,這是一種現代化農業觀念。而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投入水平低,經營粗放,農業發展更多地集中于數量的增長。也就是說,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由于起點不同,對農業發展的要求各有側重,但共同點都是要求保護資源和環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續農業”定義已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即可持續農業是“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久的發展(包括農業、林業和漁業)維護土地、水、動植物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不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會能夠接受的的農業”[3]。
2農業可持續性的特征
農業可持續性是農業可持續發展中一個關鍵性概念。由于不同學者所從事研究的學科背景不同,其對農業可持續性的認識角度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農業可持續性的內容基本都包括生態、經濟與社會3個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續發展中,公平主要有2個方面的含義:①代內公平,即當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也就是說,要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給全體人民以同等機會,滿足他們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際公平,即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縱向公平。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認識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當代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與需求而損害人類世世代代滿足需求的基本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農業系統發展的公平性,即農業生產不能以犧牲后代及其他地區人的長遠利益為代價,從而剝奪他人生存發展權利。農業發展既要消除農村貧困,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農業生態資源和環境[4]。
2.2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性包括生態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與社會可持續性3個方面。資源與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持續性保持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農業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農業發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保持農業經濟長期、穩定的增長,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
2.3協調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促進生態平衡;農業發展必須在開發、利用、保護和重新培植資源與環境動態過程中來實現,決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5]。
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
農業是一個包含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在內的復合系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綜合性的,因此需要對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全面考慮。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較多,可以概括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類是社會的主體,也是農業系統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說,人口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影響因索。適度的人口規模與優化的人口素質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而目前我國的人口現狀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人口總量大,增長速度過快,且農村人口比重多,龐大的人口總量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由于生產結構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產資料有限,使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效率差,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3.2經濟因素
農業的本質特點是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交織,經濟系統是作用于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與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具體影響農業發展的經濟因素很多,主要有農業GDP、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農業要素生產率、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村非農產業比重、政府財政對農業投入的比重、農業機械裝備水平、農業信貸以及農村市場發育狀況等。這些因素有的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有的間接影響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6]。
3.3社會因素
我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占農業人口的40%,農民文化素質總體偏低,觀念落后,創新能力弱,農業科技成果難推廣和普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農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資源不足,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的根本出路是加快農業技術進步,不斷研究和推廣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
3.4自然環境因素
資源是人類衣食之源,是經濟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口增長和人類社會發展必須與資源的承載量相適應,才能謀求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我國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資源占有量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國耕地的2/3為中低產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積達1.35億hm2,約占草地總面積的1/3;從1950年至1980年,中國的自然湖泊從2800個減少到2500個,減少了10.7%,湖泊的總面積減少了11.5%。由于農業生產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農業遺傳資源損失,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近50年來約有200多種高等植物滅絕,現在約有4600種高等植物和433種脊椎動物處于瀕危狀態[7]。在全國城市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業廢氣超過12億m3,二氧化硫排放量達1341t,約有60%的城市出現過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總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以及廢氣、廢水,不斷地向農村排放[8-9]。
改革以確保當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續地滿足。這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能維護土地、水、動植物遺傳資源,它是環境非退化的,技術上適當,經濟上有活力,并能為社會所接受[1]。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農業的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我國的生態農業是通過精耕細作、培肥地力、間套輪怍、農牧結合等傳統農業精華與現代化技術相結合,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2]。
2 生態農業的重要性
當農業滿足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農業開始向現代農業方向過度,農業生產方式及發展模式也隨之發生明顯的改變[3]。現代農業與其他部門的融合變得更加緊密,現代農業與工業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現在以農產品為加工對象的輕工業、服務業等部門,農業與其他部門的一體化體系正在形成。現代農業的基礎地位比以前任何時期都要重要,它對其他部門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日益增強。1993年,國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國生態農業縣建設領導小組”,生態農業正式被納入政府的工作議程、成為政府行為。1994年,國務院批準了七部委(局)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的報告”,要求各地積極開展生態農業建設試點工作。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其基本內涵就是要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4]。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把建設生態農業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紀將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歷史階段,而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必然選擇和正確方向。可見生態農業在我國現階段農業有著重要的地位。
3 發展可持續生態農業的可行性分析
農業的可持續性大體上包括3個方面,即農業的生態可持續性、農業的經濟可持續性和農業的社會可持續性[5]。我們這里主要分析農業的生態可持續性。農業的生態可持續性是指農業生產所依賴的耕作和生態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如果不具備耕作條件或者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農業生產就不能實現可持續;相反,如果保證了耕作條件和生態環境能滿足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要求,那么就可以實現生態農業的可持續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論,分析了河南生態農業系統的可持續性,發現生態農業系統能值產投比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環境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均較強,整體運營狀況良好[6]。顧永芬等人認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保障城鄉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眾身體素質的根本措施,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7]。發展高產高效的可持續性農業,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對我國生態脆弱地區發展農業農村經濟、推進現代農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建立種植業與養殖業互相促進、相互協調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等生產體系,是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可行的模式之一。楊謹等人將種植業、養殖業和生態旅游業作為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對沼氣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進行了評價,認為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和沼氣工程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發展可持續的生態農業是可行的[8]。
4 我國生態農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4.1 存在問題 雖然我國已發展了多年的生態農業,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1)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農村環境污染,主要體現在過量使用化肥,忽視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機肥,造成土壤板結、堅硬、地力下降和農作物減產;2)規模化養殖業造成農村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我國農村禽畜養殖業發展迅速,并且日漸規模化和集約化,畜禽養殖污水排放量已遠遠超過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造成生態破壞,如亂砍濫伐、荒地濫墾、草場過度放牧等掠奪性開發[10];4)快速發展的農村工業對生態農業造成了較大的環境污染,主要體現在印刷、造紙、化工等污染大的工業主要集中在農村,致使農村局部污染嚴重,對生態農業造成巨大壓力。
4.2 解決措施 為了保證生態農業的可持續性,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點:1)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立法,使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法制化。盡快制訂農村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以及農村各級政府法 律職責、污染環境的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2)加強環保法規宣傳,提高農村環境意識。農村環境保護牽涉千家萬戶,只有依靠大家動手,才能取得積極成效,可通過村規民約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機制,起到互相監督和互相制約的作用;3)加大環境執法力度,遏制農村環境面源污染。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采用規范、科學的環境管理措施,提高執法
能力,強化環境執法與群眾、人大政協、社會輿論監督相結合,增強環保執法的自我約束性。
參考文獻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農業的可持續性分析與評價[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2] 李新平. 中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動態. 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 張攀春. 現代農業的主導功能及其可持續發展.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5): 548-551.
[4] 劉思華. 生態農業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4):1-5.
[5] 楊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宏觀經濟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趙小泛,郝晉珉. 河南省農業生態經濟系統運行特征及可持續性分析. 農機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顧永芬,顧永江,陶宇航. 推廣高效有機循環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綠色科技,2012(9):
99-102.
[8] 楊謹,陳彬,劉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氣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以恭城縣為例. 生
態學報,2012(13):4007-4016.
[論文摘要〕生態經濟理論將人類的可持續性經濟行為看作是實現場所潛在環境價值與現實經濟、社會價值整合的途徑,啟示了可持續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單純的環保性目標,而是更切實地將環境價值與以經濟為衡量的人類福利的提高直接聯系在一起的過程。
1生態經濟理論
生態規劃:這是生態學中的概念,也稱“環境規劃”,是指在編制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規劃時,不單純考慮經濟因素,而把地球物理因素、生態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密切結合在一起考慮,使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能順應環境條件,不致使生態環境遭受重大破壞。所以城市生態規劃應該促進經濟發展。經濟水平提高,科技實力增強,反過來也可以促使人們為保護環境改善生態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進行城市生態規劃時,將社會文化、歷史文脈等因素考慮進去,同時提倡公眾參與,這樣才能使城市規劃為公眾所接受,才能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城市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是區域環境中的一個特殊的生產綜合體,區域和城市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生態系統。因而進行城市生態規劃必須把城市系統與區域生態視為一個有機體。將“生態學”原理引人城市規劃,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城市規劃模式,而是一個與未來緊密相連的動態發展過程。
生態經濟理論將人類的可持續性經濟行為看作是實現場所潛在環境價值與現實經濟、社會價值整合的途徑,它對建筑設計帶來的啟示是:可持續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單純的環保性目標,而是更切實地將環境價值與以經濟為衡量的人類福利的提高直接聯系在一起的過程。實際上,可持續性建筑的每一次成功實踐都是自然資本生態價值的實現過程,如對于自然排水系統的利用,通過相應人工系統建設成本的降低實現了自然系統的價值;由各種節能措施的采用而帶來的能源消耗降低和建筑經濟效益的提高也是自然資本轉化為現實經濟價值的體現。
2建筑經濟構成
普通建筑的效益評價體系主要考慮三個基本要素:成本、質量和時間,達到三要素平衡的行為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少的時間達到目標質量要求的行為被認為效益最高,由于對環境效益的忽視,使得產生于這種評價體系的建筑往往僅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在早期的生態建筑營造中,出于對建筑環境效益的重視,在傳統三要素評價體系之外又附加了關于資源消耗、有害物排放、環境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樣性等環境內容,這實際是以全生命周期的觀念拓寬了成本要素的時空意義,以生態評價拓寬了質量要素的含義。可持續性建筑的發展則帶來了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經濟約束、社會公正和文化傳承等要素成為可持續性建筑效益評價的新維度,它們為原來的時間要素注人了新的內容,從而形成了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的完整建筑效益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建筑經濟分析中,建筑在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于如木材、金屬等有限資源的消耗、建造以及最終拆除過程所產生的建筑垃圾處理等方面的費用均未被納人考慮的范圍,而恰恰是被忽略的部分構成了建筑總體成本的主要內容,據英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能量或水資源的消耗方面,施工階段的影響只相當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所具有影響的10%左右”,傳統成本觀對于建筑在使用與廢棄過程費用的忽視,使得對建筑經濟性能的評價相當不完整,使人們失去了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效率的動力。而建立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新的成本觀,將有助于人們了解在建設初期采取節能與資源的保護措施,對于建筑生命周期全程的經濟意義與生態價值。 轉貼于 生態經濟理論認為要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共贏,首先要將經濟、生物和人類的各個系統統一為一個整體,要創設一種“做好事輕而易舉,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為理所當然而不是有意識地利他”的新體制,據此需要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設立一系列目標,根據這一系列的經濟發展目標,首先應把可持續性建筑設計的目標明確為:①仍然以有利于減少能量與資源消耗的技術策略為基礎,盡量減少建筑的資源消耗量與廢棄物的排放量;②通過各種途徑想方設法降低可持續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各階段成本;③提高可持續性建筑設計中的經濟分析與環境影響分析的整合程度,從提高經濟一環境復合價值出發,科學計算可持續性建筑節省的生態成本與其長遠社會經濟效益間的關系,使由建筑活動所帶來的“人”與“出”一目了然;④通過建筑的建造行為策略性地向自然資本投資,促進自然資本價值的實現,使可持續性建筑在環境與經濟評價中都表現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優越性。
整合經濟的可持續性建筑設計原則生態經濟學給建筑設計帶來了深層次變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堅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經濟觀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目標的關鍵,它形成了在可持續性建筑設計中應遵循的若干原則:①可持續性的規劃設計必須貫徹整個設計過程,前瞻性原則保證在設計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決策;②這樣的可持續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種特定的外觀或風格,而是將建筑看作是一個有效實現各種價值的系統;③可持續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著更大的經濟投入,也不應該比普通的建筑營造更加復雜;④可持續性建筑應對系統的每個部分進行更廣義的整合性設計以實現最佳成本一效益;⑤將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和促進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續性建筑設計需要同時達到的兩個目標。
3生態經濟理論對建筑的重構
在生態經濟理論應用中,綠色生態住區是一個典型例子。分析綠色生態住區系統之間的關系,生物的如生物之間各個食物鏈上的能量流動以及物質循環;非生物的如凈化水體、土壤、空氣流動等諸多復雜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生物和非生物的過程;分析系統生態環境的相融性;分析實現生態建筑目標結構體系中影響系統發展方向的排它性;分析環境效益與可持續發展機制建立的完美和諧性。
――安藤忠雄
從安藤忠雄的這句帶有城市風景格言中,我們可以想象他的美好與和諧。追求生活在一種至美的環境中是人類的理想之城。偉大的自然界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人類利用龐大的知識寶庫,試圖創造一個天堂,一個城市的規劃設計此時變得尤為重要。城市風景就是人類進行可持續性規劃與生態之城的作品。
【關鍵詞】可持續性、生態系統、規劃設計、生態環境、景觀綠化
如何建造一個生態之城?如何延續生態系統的和諧?如何進行有序的可持續性規劃?這是每個城市規劃設計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共同去認識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環境。進而產生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城市的規劃建設活動與生態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人們的建設行為無疑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在城鄉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域生態結構。一個健康的城鄉規劃應該具有功能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城市的生態變化反映了人類的歷史進程。把握可持續性規劃重點,協調好生態系統的和諧性。充分考慮生態和人文景觀特征,尊重地域的生態條件和歷史文化背景,利用地域的自然生態系統、地域文化的延續及地方民風民俗,以強化人文精神和生態系統的良好關系。
我們先來了解“可持續性”和“生態”之詞的歷史軌跡。首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人類對工業文明進程進行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為了克服一系列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特別是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廣泛的生態破壞,以及它們之間關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選擇,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其次,生態一詞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環境之間環環相扣。人們常常用“生態”一詞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生態發展。
按照“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園一體、園城共融”的現代田園型都市發展定位,遵循“規劃先行、建設有序、管理規范”的原則和“一城三帶五組團”發展目標。加快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系統推進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營造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整潔有序、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城鄉建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江濱新區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的設計。對于這次的參與我更深刻體會到“生態城”的非凡意義。這也是江濱新區的首秀。
一、通過可持續性規劃獲得較好的生態效益
綠地空間是居民主要的室外活動空間,拾城市生態系統中分布最廣、使用率最高的組成部分。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正處在江濱公園和梅峰公園的中間地帶。有中心綠地、組團綠地、宅旁綠地以及公共設施專用綠地。這也正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輔而成的天作之合。通透、自然、開放共享一體。居住區的綠化面積和綠化質量一直是小區所關注的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的設計正是采用開花結果的植物,吸引鳥類來此棲息。使居住區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不也是一幅活生生的風景畫嗎?在這個項目中有開放中心綠地,又稱“小游園”。與兩座公園相互對應。也集中反映了整個項目的生態小環境,有綠林花香,更有鳥語相伴。宅旁綠地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綠地,結合居住建筑群布置,在滿足周圍住宅道路系統交通順暢的同時,形成了植物、光、水廊道。生態小環境的形成已經不是花邊配角,而是整個小區主題思想的一部分。也說明了通過合理規劃把無序空間變成一座生態小城。
生態環境規劃是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規定明確的環境目標,以及防止環境污染與破壞,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它既是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的相對獨立部分,又與各部分密切相關。生態環境規劃管理是設計人員對未來進行預測和選擇行動方案的過程,是制定、實施可持續性規劃的全過程。城市可持續性規劃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蓬勃興起,產生了不少規劃設想和來自于實踐的理論。在《綠色城市》一書,探討了城市空間的生態化途徑。可持續性規劃師對一定時間內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措施所作出的規劃,其目的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使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所謂城市可持續性規劃是運用系統分析手段,生態經濟學知識和各種社會、自然、規劃、調節和改造城市各種復雜的系統關系,在城市現有的大環境下尋求擴大效益,減少風險程度可行性對策所進行的規劃。在城市可持續性發展過程中能有效的遏制環境破壞的問題,化干戈為玉帛把存在社會發展的經濟地帶變為生態棲息地,使其進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二、注重局部生態空間形成整體可持續性發展規劃
局部生態環境應以植物作為主要景觀,能給人清新感受。這也符合當今人性發展的需要。細分生態環境的形成,景觀設計是重頭戲。需要考慮到適應當地氣候特點的規劃布局,由于人的活動造成區域內的環境質量變化,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空間的舒適性。
在局部生態環境設計中,植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小區的整體規劃主要是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來組織空間。植物除了是生態的構成要素外,它還能使環境充滿生機,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在整個小區規劃設計中,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具有可持續性。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是運用局部設計元素來貫穿整個新城區的線性設計。從而充分表達了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在新城中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的規劃設計構思下,配置得宜并完善的構出整體規劃藍圖。
我們所有設計尊崇的理念是點、線、面的完美結合。點是設計當中的最小成分,也是基礎部分。在可持續性規劃中,局部綠地組團是設計當中的“點”。線的作用是從點連成線,也是點的延伸,它處在局部生態設計中的中間部分。也是在綠林與建筑之間形成的圍合空間。經過若干條“線”的結合,形成整體規劃設計的“面” ,從宏觀上來說,這也是可持續性規劃的最后完善。在之間線與線的交集中,出現了整體融合的效果。只有在多方面的配合下,一個完美的設計才能出現。
自然式的設計有著渾厚的效果。它也是在遵循大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展可持續性規劃。可持續性規劃設計是一個龐大、內容豐富、涉及面十分廣泛的學科。我們從人類自我需求的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總結了傳統的規劃設計經驗和現代城市規劃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自然和人文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