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微觀經濟學分析的核心
時間:2023-09-18 17:07: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微觀經濟學分析的核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本科生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特點.內容繁多,教學時間緊湊經濟學和管理類本科生在入學第一學期便需要學習微觀經濟學課程。目前各高校常用的初級微觀經濟學教材有曼昆著的《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薩繆爾森等著的《微觀經濟學》和高鴻業著的《西方經濟學原理(微觀部分)》,這三本教材分別有22章、19章和10章,每本教材的內容均十分繁多,涵蓋了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消費行為、生產行為、市場分析、外部性,有的還涵蓋了簡單的博弈論、一般均衡分析等。而本科生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入學時需要參加近一個月的軍訓,第一學期的學時被大大壓縮,一般高校初級微觀經濟學的學時只有36個學時。在較短的時間內需要向學生教授如此多的教學內容,無論是給老師還是給學生都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數理分析方法微觀經濟學采用了大量的數理分析方法,包括統計方法、圖形和數理模型。經濟數學、統計學等數學分析工具在現代經濟學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觀經濟學中也大量使用了這些方法,即使在初級微觀經濟學中也包括了邊際分析、最優化方法等。這對于剛進入本科生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他們同步學習的高等數學中還未學習到極限、微積分等相關內容,很多知識無法用高中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準確的解釋,對教師授課造成了一些困難。
.學生需求各異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需求是不同的。大部分管理類學生在本科階段只會學習初級微觀經濟收稿日期:2012—04一學,但是如果需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同學需要掌握的則是中級微觀經濟學。初級微觀經濟學雖然與中級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章節是類似的,但是各章節內容的深度和分析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區別。如果對這類學生只教授初級微觀經濟學的內容,那么將給這些專業的學生深造、繼續研究生學習造成較大的障礙。
二、本科生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針對以上微觀經濟學課程和授課對象的特點,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科生微觀經濟學進行教學改革:
.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不同層次的微觀經濟學課程大部分學校對于經濟類和管理類的學生均開設的是初級微觀經濟學公共課,即經濟類和管理類的學生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學習初級微觀經濟學。由于經濟類的學生還需要學習中級微觀經濟學,因此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要求對于他們而言并不存在問題,但是對管理類的學生就會有學習與考察脫節的問題。因此,對于管理類學生而言,應該在初級微觀經濟學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將內容拓展到中級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要注意初級內容和中級內容的銜接。
雖然中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比較數理化、講授內容也比較深入,但是可以以初級微觀經濟學為基礎,將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的本質內容、內在核心解釋給學生,便于他們今后自學和考試。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微觀經濟學的內容繁多,概念也較零散,幾大塊理論之間的聯系性也不算特別強。因此如何在較短的授課時間內,讓學生全面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方法講授消費理論和生產理論,用案例分析方法講授市場的結構,分析完全市場和不完全市場的特征,用參與式教學講授初級博弈論的概念。同時還可以通過討論課將課程中所學習到的各種原理用來分析國內和國際經濟熱點現象。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對各種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如何利用經濟學原理解釋各種經濟社會現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由于學時安排有限,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安排助教為學生的課程作業進行講解和答疑,幫助學生在課下更好的學習和消化。
.盡量采用雙語教學,與國際接軌微觀經濟學的大多數經典教材均是國外經濟學家撰寫,很多學校也采用原版教材進行教學。利用原版教材和雙語教學的好處在于可以讓學生知道經濟學概念和原理的原始表述,這種表述比翻譯后的表述更加準確,也便于學生以后閱讀國外文獻,同時在學習經濟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強對英語的學習。
.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灌輸二十多章的經濟學內容,利用單一的閉卷考試方法很有可能無法準確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除了采用閉卷考試方法,還可以采用隨堂測試、學生分組討論、課程論文等方法多方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1.微觀經濟學課程及其教學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經濟學說,其理論體系和教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理論體系具有綜合性
微觀經濟學以價格理論為核心,以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為研究對象,主要由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構成;微觀經濟學中的眾多學派,產生了眾多的經濟學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有些經濟學理論是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經濟理論則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因此,對微觀經濟學各學派的理論和觀點要有分析、有鑒別的加以學習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具有多樣性
微觀經濟學的方法論方面有抽象化、數學化的特點。數學方法在微觀經濟學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積分、求導,幾何圖形,圖表等,但是學生習慣于以普通語言邏輯來分析問題。但是我們說數學在微觀經濟學中的應用只是為了說明經濟現象經濟規律,所以說如果只有數學是萬萬不行的,它會使經濟學流于形式主義;必須把數學與其他說明的經濟現象經濟規律聯系起來才能更好的理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以實證分析為主,廣泛運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需求函數、供給函數、生產函數等。在基本理論的論述中多將語言邏輯分析與數學分析相結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圖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別是邊際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鑒性。
1.3 研究的內容具有理論性與實用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會資源進行生產,以滿足人們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經濟制度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的經濟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價格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觀經濟學中的價格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等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對我們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雖然微觀經濟學來源于西方,但它對于市場經濟運行環境、運行方式、調節手段的理論卻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通過學習使學生擴展理論分析的空間,懂得多角度、多范圍、多層面來分析社會經濟問題,能對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進行客觀的描述。
1.4 教學表現出以下明顯的特點
一是現代微觀經濟學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門派很多,有的觀點針鋒相對,這種理論體系上的開放性和挑戰性要求我們要有所鑒別、博采眾家之長。二是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我們不能割裂它們的歷史性。在應用上是如此,在理解上也是如此。大多數理論在教科書中都缺乏充足的介紹,這是每本教材無法避免的特點。但學習過程中不了解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尤其是有關的學術背景,則不可能準確把握理論的淵源,對理論的認識就是不全面的。比如微觀經濟學中的關鍵術語,如邊際效用,我們最初是難于接受的,如果我們知道了邊際革命產生的歷史背景,邊際主義者的實用哲學主義的由來,邊際量的理解就不如現在那么生硬了。再如經濟學中的各流派的觀點,每一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我們沒有對這些理論體系的研究,就不能了解理論的基礎。
2.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基本特點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是未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是未來的職業經理人的主要成員,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這個任務要求經濟管理類專業不僅要培養他們學習“知識”,更要培養“能力”,不僅要介紹具體的管理、營銷等方面的方法、知識,也要研究公司運營中的戰略問題、生產問題、激勵員工問題,更重視實際應用性,因此就要求教師在使學生接受良好的知識性教育的同時,不斷進行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改革,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接觸,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所處的知識氛圍、校園文化及其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未來就業方向與其他類專業的學生有很大不同,把握這類學生的特點對講好微觀經濟學這門課有十分重要。總的來講,這些學生的基本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學生人文知識豐富,數學基礎相對薄弱
財經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豐富的歷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識,在學習時,更希望把微觀經濟學作為一門純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來學習。微觀經濟學是經管類學生所學的一門專業課,一般在二年級上學期開設,這些剛剛接觸專業課的學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他們雖然讀過或聽說過一些經濟理論,但經濟學知識不夠完善,沒有一條貫穿于經濟知識的主線,也不能形成體系。他們在一年級已經學習了微積分課程,但由于經管類專業文理兼收,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財經類院校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要求與工科專業的要求不同,他們只需學習“經濟數學”。這一明顯的知識結構特點,導致學生普遍對定性分析感興趣,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驟不愿深入。
2.2 學生思維方式偏重于感性認識
教學中講到經濟學家的生平、經濟學的淵源時,學生非常感興趣,而講到邏輯推導、圖、表、公式、數學證明等內容時,則不習慣接受。西方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經濟學之處就在于它廣泛使用數學工具進行經濟分析。但經濟學畢竟不是自然科學,而是社會科學,對許多經濟理論的深刻理解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人文知識、歷史知識和社會學知識,這正是財經類院校學生的優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因勢利導,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組織教學,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教師要在教學中要把感性的東西理性化,理性化的東西給感性化。
2.3 學生缺乏對企業和社會的深入了解
微觀經濟學有很強的實踐性,但大學生剛剛從高中畢業,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理論知識學了很多,但實踐活動卻很少,有少數同學甚至對國家的基本經濟方針都難以理解。現代社會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學生迫切需要了解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指導企業運營管理的微觀經濟學理論,了解我國現在的企業的管理體制、管理現狀及其深層次原因。因此,“理論聯系實際”是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必然選擇。
2.4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
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題不及時完成,在上課時有些同學才趕作業,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同學直接就是抄別人的作業答案。
3.提高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3.1 把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體系
這點學生往往容易忽視,他們在遇到問題以后不知如何使用頭腦中的知識,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理論、什么樣的工具來解決。學習過程中他們關心的是知識點而不是微觀經濟學的統一性,結果是他們難以將知識點串起來。微觀經濟理論是一個系統的學科體系,把握它的基本框架更易于掌握它包含的知識點。我在講完這門課時進行復習時歸納出如下幾點: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稀缺性、均衡、機會成本、市場結構、市場失靈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與供給的均衡,消費者均衡(需求的均衡)生產者均衡(供給的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十大規律(定理):比如需求規律、供給規律、供求定理、恩格爾定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科斯定理等。四是要掌握二個失靈: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也就是說市場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陷,需要政府調節;同時政府有時也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斷改革完善。通過復習歸納使學生掌握了這門課的內容體系及重點。另外要區分政治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它和宏觀經濟學構成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在學微觀經濟學這門課之前,許多同學已學過政治經濟學,學習微觀經濟學,要注意不能把這兩門課混淆起來。雖然他們都屬于經濟學,但它們的理論體系與內容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經濟學以研究生產關系為主,要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展及將來滅亡的規律,微觀經濟學不研究經濟制度本身,只研究具體經濟問題;政治經濟學屬于規范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屬于實證經濟學,二者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經濟問題的。所以,它們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都完全不同。
3.2 著重講清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
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很多。學生要在短暫的時間內掌握這些內容是有困難的。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時就要務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點,講清講透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其概念,決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要側重于理解。對于理論要注意它本身的推理邏輯,不要以個別現象來否定或批評一種理論。
3.3 講授法與案例教學法的并用
以講授法為主,案例教學法為輔。講授法是一種傳統的、也是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知識,學生在課堂上聽取知識,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微觀經濟學內容較多,這種教學方法適合于人數比較多的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內容的含量比較大。對于大堂課主要使用這種方法。但是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對于小班課,也就是學生人數30—60人之間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教學,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了解眾多企業的營運狀況,培養了自己獨立處理企業經濟管理問題的能力。組織案例教學可以結合我國當前經濟改革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收集信息、數據、案例,組織學生圍繞著老師給定的思考題進行課堂或課外討論。在案例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和有理有據的論證,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可以采取辯論的形式,發揮財經院校學生能言善辯的特長。講授法與案例教學法并用能取長補短,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的實施方法如下:課前,教師布置一個案例或閱讀材料讓學生準備,提出討論的問題。要求學生對布置的案例或閱讀材料中的有關問題進行解析;課堂上,通過提問、記錄,促使學生討論及提供可能有益于班上思考和學習的數據、理論或見解來引導案例討論;最后對學生的參與進行評價,根據原定的教學目標對案例和其他材料進行評價并更新教案。在這里要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時先小組討論,再由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發言。教師最后總結。另外案例討論也必須在講解了相關的經濟學原理之后進行。
3.4 傳統方法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法緊密結合
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各有所長,應該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多媒體教學可以形象直觀展示教學內容,信息量大,生動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僅僅拘泥于多媒體,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體僅僅是一個工具,是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橋梁,學生有時候往往重視了那些華麗的外表而忽視了課程的內容,加之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速度快,學生可能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傳統方法粉筆加黑板,學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理解所學的內容。所以要把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一部分內容可以采取板書,涉及到的案例、圖表等資料用多媒體展示以節省課堂教學時間。
3.5 考核方式要多樣化
考試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對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的一次客觀的評價。科學的考試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使老師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因此,應該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考試制度,變過去一次性閉卷考試為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成績可包括課堂發言、課堂討論,課堂出勤等,目前我院這一部分可占到總評成績的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我們認為應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平時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而不至于只在考試之前突擊幾天,臨時記憶以應付考試,使學生能牢牢掌握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體系。
3.6 注重習題訓練,多做習題
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其是理論教學的補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意識。在實踐教學中學生能夠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高,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更透徹的理解理論知識。微觀經濟學與當前社會的經濟現象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經濟學的基礎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論實際上與我國的當前的國情和經濟發展情況等都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使得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會面臨一些障礙。而實踐教學,與傳統的讓學生硬著頭皮去背理論不同,它強調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對理論獲得感性認知,在此基礎上去重新認識抽象的理論。對學生來說,實踐教學能夠讓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能夠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生通過實踐中的觀看和操作,能夠更深刻的了解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知識。他們可以透過一定的經濟現象去理解和參悟知識,能夠通過操作實踐驗證知識,這對于提高他們對理論知識的領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觀經濟學開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經濟理論和知識,但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這些理論知識去認識社會現象,去分析當前的經濟問題。如果不注重實踐教學,學生看似死記硬背記住了很多生澀的理論,但是卻不具備利用這些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紙上談兵式的教學勢必會削弱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影響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而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利用各種分析模型分析經濟現象,例如可以讓他們利用邊際分析和各種動態模型完成對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分析。學生將來必定是走向工作崗位的,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他們的職業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時期社會和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一)師資隊伍因素。很多學校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上配備的都是經濟學相關專業畢業的教師,這些教師本身對微觀經濟學缺乏深入的了解,這使得他們專業素質不夠硬,不能夠駕輕就熟的完成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在課堂上更多的選擇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影響了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的開展。此外,學校實踐設施配備問題,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的開展需要先進的教學軟件的輔助,需要實訓場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辦學資金、教學觀念和場地條件的制約,沒有為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的開展創造硬件條件。
(二)實踐教學方法單一問題。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由于微觀經濟學涉及到諸多理論,部分教師在教學時習慣于沿襲其他教師的實踐教學方法,不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實踐方法,使得實踐教學陷入和理論教學一樣的困境。學生感受不到實踐教學的氛圍,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踐教學形同虛設。
(三)實踐教學模式僵化問題。隨著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模式必須要進一步完善。但是當前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存在模式僵化問題,實踐教學依賴于課內實踐教學或者校內實訓或者頂崗實習來實現,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也就不能夠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不能夠系統的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微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的有效策略
為了進一步提高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必須要著力解決微觀經濟學這門基礎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要構建一個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課堂,多種實踐教學方法并用。微觀經濟學課程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較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教學上。課堂是實踐教學實施的最佳平臺之一,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減少理論教學的比重,增加實踐教學,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結合。適用于課堂上的實踐教學方法也有很多種,以下介紹幾種適用的具有較好成效的實踐教學方法:
1、討論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針對經濟學理論或者某一經濟現象各抒己見。通過思想交鋒式的討論,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觀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能夠讓他們運用這些知識去分析和認識當前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問題。討論教學法符合學生在這門課程學習中渴望交流的學習特點,能夠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時,可以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協調能力等,進而能夠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建立在討論教學法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微觀經濟學教材中的內容都是偏理論的,學生要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難度較大,但如果能夠讓學生結合實際的經濟活動去理解這些理論知識,將會容易許多。采用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展示與補充實踐資料或者實例來達到輔助理論教學的目的。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應用案例教學法:
1)案例討論教學法。這種討論又可分為專題討論和實際應用討論兩種。首先,專題案例討論教學。所謂專題案例討論式教學主要是在學生學習過微觀經濟學某一系統的知識之后,組織學習結合當前社會領域內的熱點或者焦點問題進行學習和討論。這種討論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解放思想。但是這種專題案例討論教學對案例的要求是極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爭論性,這樣才具備專題討論的價值。教師可以選取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案例,也可以選取我國頒布的某項經濟政策作為案例,例如,在學習完微觀經濟學中關于收入分配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我國當前的分配制度進行討論人,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現階段在收入分配時應該堅持效率優先還是應該堅持公平優先。學生為了得到觀點,必須要去尋找理論證明自己的觀點,必要時還要查詢資料,這種討論能夠避免學生討論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當然。這種討論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較高,需要精心的組織和設計。其次,應用式的討論教學方法。這種案例教學就是通過讓學生對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們應用知識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要素市場理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前學生普遍關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讓學生就勞動力要素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應用式討論,既能讓學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問題,又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生產要素理論。
2)穿插式案例講解法。上文提到的討論教學法,主要是在學生完成某個知識點的學習之后,讓他們利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時,海域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在微觀經濟學知識講解時穿插一些案例,通過案例來解釋這些理論知識,從而讓學生消化知識。例如在講解需求彈性這一理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選用超市促銷和特價活動的案例,讓學生知道超市的促銷和特價活動就是用需求彈性理論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達到吸引消費者購買的目的,這樣學生就能夠利用需求彈性理論來分析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經濟現象,就能夠更好的理解需求彈性知識。例如在講解邊際概念時,為了讓學生知道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的數量可能產生的效應,教師可以選取饑餓時吃包子的案例,當人們感到饑餓的時候,他們吃第一個包子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滿足感,第二個包子會覺得非常香,等到他們吃第十個包子的時候,他們的滿足感將會消失殆盡,甚至會產生嘔吐反應。這說明了效應的遞減作用。讓他們通過案例中效應的變化,更深刻的理解邊際理論知識。
(二)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采用項目教學。為了提高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要組織他們進行各種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是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內實訓室,模擬項目實踐。學校可以成立校內實訓室,可以開發配套的經管專業實踐教學軟件,讓學生進入到模擬的項目情境中,讓他們更清晰的理解經濟學現象。例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這一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教師可以利用校內實訓室,將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作為兩個公司來競爭同一個國外項目。而教師可以挑選學生組成國外項目負責小組,兩個公司要想爭取到這個項目,就必須要和外國項目負責小組進行交流和溝通,他們在辦事的時候有兩個選擇,一是不行賄采用正常的方法爭取項目,另一種則是通過行賄來完成對項目小組人員的收買。通過賄賂或不賄賂的選擇,讓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這種實踐教學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操作項目的平臺。
2、鼓勵學生走出校外,做項目調研。微觀經濟學包含了諸多經濟學理論,如供求理論、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等等。這些理論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即經濟活動。因此,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這些理論,就必須要讓學生置身于一定的經濟活動中。因此,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經濟活動項目調研。在校外項目調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選擇適合的項目。校外項目調研活動要求項目是現實的、真實的,因此,在選擇項目時要選擇附近的,這樣可以便于學生到實地進行走訪、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選取可行的項目,例如有些企業是全封閉管理的,學生根本無法進入其中搞調研,對這類企業經濟活動的項目調研必然很難實行。
2)明確項目設置。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到企業做項目調研,就是為了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觀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知識,因此,教師一定要在項目調研活動開始前,讓學生明確調研任務,要設置好調研項目。可以將微觀經濟學中幾大重要理論設立為分項目,讓學生依次完成分項目的調研。如以某某企業微觀經濟學分析為總的項目,讓學生進行如下子任務研究:一是對企業的供給與需求進行分析,在這個分析中,學生需要完成對該企業需求、供給、均衡價格和需求價格彈性等任務的調研和分析。二是對企業的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在這個分析中,學生需要完成對企業消費者行為的初步調查,并給企業提建議,為其如何做到讓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寶貴意見。三是對企業的生產者行為進行分析,分析企業的生產投入要素,考察企業短期生產函數,考察企業生產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通過這些項目設置,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消化相關的微觀經濟學知識。
3)做好項目展示和評價。要將學生項目調研實踐成果展示出來,讓學生將自己的調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調研報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時,要建立針對學生實踐的考核方法,要將實踐部分的成績納入到微觀經濟學考核中,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三)校企聯合,讓實踐教學現場化。經管類專業人才將來多數是要走上企業的經管崗位的,因此,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必須要密切聯系崗位實際,學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開展微觀經濟學的實踐教學。例如在實踐教學環節,可以聘請企業的優秀經管人才到學校進行現場講解,讓他們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對微觀經濟學相關理論的理解,讓他們說一說在實際的工作中哪些微觀經濟學理論是常用到的,哪些現象是能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解釋的。通過他們的現場解說,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微觀經濟學的實用性,能夠讓他們重視實踐教學。也可以利用企業發展中相關經濟活動的完整案例,讓學生去分析如何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問題,并讓學生了解企業經管人才這些經濟活動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機的。還可以讓學生走到企業經管崗位上,讓學生近距離的了解經管類崗位工作的要求,讓他們樹立崗位意識,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四、結語
西方經濟學是本科院校經濟和管理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而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專業基礎課,由于它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而且要有較好的數學功底,所以大學生對這門課程普遍叫苦,提不起很高的學習興趣。本文就是針對民辦本科院校中的這一點展開探索性研究,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使得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文章認為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要從注重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引導和激勵學生更多興趣和投入。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很多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石,其在整個經濟管理專業知識體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民辦本科院校教師現狀和學生現狀
1.教師方面:教師隊伍年輕,缺乏教學經驗。相對于公辦本科院校,民辦院校教師數量少,年輕化,師生比嚴重不合理。很多老師的授課任務重。同時從事一線教學的多數是年輕教師,尤其是那些剛成立的本科專業。年輕教師剛剛從學校畢業缺乏教學經驗,往往以自身的學習情況去要求學生,很注重微觀經濟學里的理論論證與模型推導,且不會取舍,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對學生要求嚴格,教學內容過難、過于全面,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他們自己的事情也多并且由于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很難開展實踐教學。這都使得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2.學生方面:學生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差。民辦院校的地位使得其所招收的學生比一本、二本學生的高考成績低不少,基礎也薄弱很多。通過對民辦院校學院和周邊地區的二本院校新入學考生的高考成績的充分對比,可以發現民辦院校文科新生的成績主要在數學成績上低于二本院校新生,其次是英語成績較低。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以招收文科學生為主,因此可以說,民辦學院經濟管理類學生基礎最薄弱的環節是數學。而微觀經濟學對數學要求較高,這就加大了該課程的教學難度。此外,民辦學院學生和一本、二本院校學生相比,學習主動性相對缺乏,往往需要教師督促。
二、民辦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現狀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教育部制定的財經類專業的重點主干課程。學好西方經濟學,對于后續的會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及專業拓展課的學習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并且,在當前地方民辦院校就業壓力巨大,考研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作為考研專業課的必考科目,學好西方經濟學尤為必要。通常情況下,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其中,微觀經濟學又是基礎,從這些年的西方經濟學教學來看,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如何對于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解和把握至關重要。
但是,就地方民辦本科院校而言,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這與該課程的特點及民辦院校學生在學習上的思想特征有一定關系。
1.先入為主,認為理論基礎課無用。上述民辦本科院校學生的務實特點,導致了部分學生在沒有正式開課之前,對于要上微觀經濟學課程就缺乏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門課程,沒有直接教他們在實踐中如何具體去做,看似無用理論假設條件與現實的差異,加深了理論無用性看法。剛開始學習課程,他們發現經濟理論的得出,都存在與現實有差異的理論假設基礎,把復雜的經濟現象用文字、公式和圖形來表示,與他們了解的部分現象有出入。而且,由于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經濟單位行為,部分理論直接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終加深了學生的理論無用性看法。
2.理論抽象,數學基礎薄弱,學習存在困難。微觀經濟學理論推導與應用過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數學知識,而民辦本科院校學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導致部分學生有學好的愿望,卻學習困難。另外,理論的抽象性,也令學生理解費力。 課堂上,經常聽不明白最終會使學生參與度降低,轉而干與課程無關的事情,比如,用手機上網或睡覺。
3.知識點多,學生鮮有復習,“今會明忘”現象普遍。學時有限,而教學內容又多,學生每次課學下來,都會新學不少概念和理論。當老師在課堂上用了多種方法,終于讓大多數同學理解清楚一個理論的由來及其應用時,過了一段時間,再問到之前學過的理論,學生們又忘了。這種情況不僅對學生后面知識點的學習不利,也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原因就在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的主動性極差。
4.理論應用于實踐能力較差。經濟學教學目標在于,學生應用學到的理論來解釋復雜的經濟現象。教學中發現,學生這方面能力較差。
三、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優化探討
1.任課教師要多讀報紙多瀏覽新聞,增廣見聞。上面也有提到,老師要多舉例子學生才能提起興趣聽,但是例子從哪來?怎樣做到信手拈來,收放自如?俗話說: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裝有一桶水。這就要求老師要多讀多看多聽,使得自己的信息量足夠大,更要與時俱進,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看看新聞。如果老師的視野都很窄,在講課的時候怎么能做到舉例分析呢?
2.圈子案例教學,增加理論課的趣味性和應用性。圈子案例教學,是指要用發生在學生們身邊的,他們感興趣的例子來闡述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對于經濟學初學者,面對著厚厚的既有數學公式又有圖形的經濟學教材,總覺得經濟學充滿了統計數據和專業術語,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只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一些現象,就會發現經濟學就在身邊,因于經濟學源于社會經濟現象。通過對大量此類案例的討論學習,可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觀點的討論分析,學生會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從而全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最終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其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被動復習方法的使用。 學生課后鮮有復習,可通過課堂提問作業布置等來提高學生的復習頻率。課程內容的回顧,應以學生為主角,或提前布置,由學生來講,或通過隨機提問檢查,督促學生在課前要做復習工作。經濟學教學,要有好的效果,作業量少不了。可通過作業,讓學生去復習學過的知識點,并從中發現學生的問題,采用作業講評或組織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課堂管理。課堂上,學生從教師處接收的信息,除了知識,更多的還是從細節上感受教師對人對事的態度。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效管理課堂,引導學生更正課堂上的不當行為,如使用手機,或是睡覺等,創造好的學習氛圍。
5.加強教材建設。目前國內教材有一個特點注重西方經濟學整體的邏輯結構,體系完善。這雖然有助于學生在入門階段從整體上了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主張,但對觀點只進行提綱挈領式論述,內容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困難。因此鼓勵民辦本科院校加強教材建設能根據學校的校情自己編一些教材。這些教材的針對性強,即直接針對新升本院校自身的學生。新升本院校學生的基礎差,決定了這樣的教材要博采國內外教材的優點力戒內容抽象,數學成分重。對于部分難點可不作為必須掌握的內容設計。補充閱讀在補充閱讀里適當增加對經濟學人物、經濟學流派以及經濟學最新發展前沿的介紹。理論聯系實際,力爭補充一些來自生活的案例,使理論分析通俗易懂。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后習題的設計上要參考國外西方經濟學教材的做法,課堂教學注重案例分析法。
6.完善職稱評審制度,重視教學活動。如前所述目前中國高校的職稱評審制度一刀切現象嚴重。無視學校的差異和教師個體的差異都以課題和數量作為評定職稱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質量并不作為評定職稱的考慮因素。這會嚴重挫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必須把教學質量納入職稱評審的考核體系中,只有這樣才能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實際上高校教師的個體差異明顯,有的喜歡課堂教學,有的適合科研。
四、結束語
微觀經濟學作為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對于傳播市場經濟理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有助于我們了解和吸收國外的先進經濟理論和分析方法。但是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學科內容復雜、龐大、綜合性強、主流理論講解甚多,非主流及前沿理論講解偏少,國外原版教材難與中國本土經濟融合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存在非常不利于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和核心內容。因此加強教材管理、調整課程設置、聯系實際引進圈子案例教學、增加主流學派及前沿理論內容等成為提高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改革的深入,經濟與金融行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增長,金融是經濟學研究領域應用性強的分支,融合經濟學與金融學的學科理論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在行業人才需求和學科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經濟與金融本科專業的增設顯得尤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華大學試點開辦經濟與金融專業。至2015年,我國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開設了經濟與金融專業。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建設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相關研究還很少。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經濟與金融專業發展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發展歷程
2006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批試點招收經濟與金融專業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這標志著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建立并進入試點招生階段。在建立之初,經濟與金融專業的代碼為020120S(S表示少數高校試點目錄外專業),歸屬于經濟學科(02)經濟學類(0201)[1]。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第一屆學生畢業。據統計,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達到了100%[2]。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試點的成功,加之國內其他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創新經濟學與金融學本科教學,教育部開始在各高校逐步推開設置經濟與金融本科專業。與此同時,教育部對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位置也進行了調整。在2012年的新目錄中,經濟與金融專業進行了細微的調整,雖然還是屬于經濟學科門類,所授予學位還是經濟學學士,但是從經濟學類調整到了金融學類。這一調整,表明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學生培養應偏重于應用型更強的金融學。
目前,我國雖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各高校正處于經濟與金融專業建設的起步階段,尚未在課程體系設置、培養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識。因此,有必要參考清華大學試點辦學的經驗和國外經濟與金融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的成果,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
二、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清華大學是我國第一所設置經濟與金融專業的高校,2007―2011年間,教育部未批設經濟與金融專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設置與發展上處于先試先行的地位。因此,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培養方案對探索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經濟與金融專業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在培養目標上,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經濟與金融學理論和方法,具有國際視野,了解中國國情,能夠解決現代經濟,特別是金融領域實際問題,有較高的中英文溝通能力,未來能夠從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金融機構、企業與政府部門的經濟分析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培養方案中,采用“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在通識教育學習后,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在課程體系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培養方案課程分為三大課程模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和專業相關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大學第一、二學年,不分專業均需修讀。第三學年,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專業課由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構成。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原理(1)、經濟學原理(2)、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應用數理統計、金融學原理、信息管理導論;專業必修課一共8門,為中級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1)、公司財務、公共財政學、投資學和貨幣銀行學。專業選修課需修夠27學分,學生可以在經濟統計學、國際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博弈論、金融數據庫、計量經濟學(2)、發展經濟學、經濟控制論、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經濟學專題研究、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金融學專題研究等課程,或在經濟學院其他專業、甚至其他學院的課程中選修。
2007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本科培養總學分不低于170學分,其中春、秋季學期課程總學分不低于140學分,夏季學期實踐環節15學分,綜合論文訓練15學分。在學分的分配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40學分,自然科學基礎課程31學分,專業相關課程6分,其中專業相關課程又可以分為專業基礎課(1分),專業必修課(23學分),專業選修課(27學分)。從學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華大學的課程設置強調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均衡,專業基礎課、必須課和選修課的學分占比也相差不大,這體現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對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的培養原則。
總體而言,清華大學2007級經濟與金融專業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體現出在寬廣的知識面基礎上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理念。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中包括了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的核心課程,在選修課中,不僅開設了眾多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學生還可以跨專業和跨學院選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建設和課程體系開發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其他高校進一步結合學校特色建設經濟與金融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提供了借鑒樣本。
三、國外高校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一)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徹斯特大學是英國會計與金融學研究和教學最好的大學之一。該校的社會科學學院和商學院聯合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學制為三年。課程教學采用講座、教程和研討會相結合的形式。課程的考核方式多樣,包括考試、完成課題項目以及論文報告。第一年的課程是關于社會科學的通識性教育,同時開設會計和金融學的基礎課程,為學生開展第二、三年的學習和研究做準備。通過第一年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方向,金融經濟或會計金融。第二年的課程主要是金融學與經濟學的專業課程,難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課程包括金融學基礎、中級管理會計、金融市場與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概論等。第三年開設公共部門會計、審計、公司財務、信息系統案例研究等。從曼徹斯特大學經濟與金融學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在突出培養學生國際化的商業思維和視角下,該專業更偏向于金融學理論知識,尤其注重會計學相關理論與實務能力的培養。
(二)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學的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培養期為三年。該校經濟與金融學專業的培養注重數理統計分析在經濟和金融學中的運用。該專業要求學生在第一、二學年修讀至少一門經濟學課程,第三學年至少修兩門經濟學的課程。從該校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該校在以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等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來解決經濟和金融實務中的問}。
(三)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頓大學經濟與金融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綜合掌握經濟學的原理與分析方法,強調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南安普頓大學的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學制為三年。在第一、二學年開設課程,每學期四個課程模塊,一年共八個模塊。第一學年的課程均為必修專業課,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數學、經濟統計分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第二學年的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程構成。必修課程為微觀應用經濟學、投資組合理論與金融市場,選修課包括計量經濟學概論、統計學理論等。第三年,學生自選課題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相當于兩個課程模塊。從該校的專業課程開設情況來看,在第一學年注重教授學生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經濟學分析手段的訓練,第二學年則促使學生通過計量經濟學的深入學習,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數學分析工具。在此基礎上再開設投資組合與金融市場,從而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和分析工具來認識和解決金融學問題的能力。
(四)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蘭卡斯特大學開設有金融與經濟專業(Finance and Economics),學制為三年。蘭卡斯特大學該專業的學生可以從第二學年開始,轉入會計與金融專業學習。課程教授采用講座、團隊合作、個別指導、討論等多種方式。該校在專業課程開設上,第一年必修課包括會計和金融學概論、經濟學原理、經濟定量方法,注重為學生打下會計學、金融學、經濟學的學科基礎。第二年的課程以金融學和會計學的課程為核心,必修課包括金融學原理、高級金融學原理、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估值、管理經濟學、商業和國際宏觀經濟學、經濟數學、經濟學概論,學生還需在會計審計信息系統、金融會計原理、商業決策管理會計三門選修課中選修一門。
第三年的必修專業課程包括企業融資、投資學、國際金融管理、計量金融學,這些課程是是對金融學理論和知識的進一步深化。學生還需在高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微觀經濟學、宏觀貨幣經濟學、人力資源經濟學、廣告經濟學、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工業組織學、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商業學中選修4門。從課程設置可以看出,蘭卡斯特大學對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金融學的課程為核心,經濟學的課程作為鋪墊或拓展,始終貫穿了經濟數學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訓練。
國外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曼徹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南安普頓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各有特色,但總體而言,又有共同之處。在這些學校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都是以金融類和會計類的課程作為核心,輔之以經濟學的課程,用經濟數學或計量經濟學的課程將這些課程加以貫通。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經濟學原理的基礎上,注重教授金融學理論,強調提高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四、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當前我國高校的經濟與金融專業還處于初步建設階段,亟需建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我國高等學校經濟與金融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廣泛經濟學知識和金融學理論,并能夠熟練運用經濟學和金融學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和金融問題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從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參考清華大學和國外高校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經驗,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下,建議采用“經濟為基,金融為核,計量為法”的基本思路來構建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
“經濟為基”是指以經濟學的核心課程作為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經濟與金融專業屬于經濟學科,是在經濟學與金融學不斷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性學科,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也是金融學發展的源泉。因此,培養經濟與金融專業的人才,首先應該使其具備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課程體系構建中設立經濟類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具體設置課程上,可以在不同學期開設經濟學的核心課程,如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
“金融為核”是指在專業課程的體系中以金融類的課程作為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學的理論和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現實金融問題的能力。經濟與金融專業從開設之初歸屬于“經濟學科(02)經濟學類(0201)”到2012年調整到“經濟學科(02)金融學類(0203)”的這一變化,也表明經濟與金融專業應以金融學的課程為核心。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根據教育部規定的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設置金融類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
“計量為法”是通過開設計量經濟類的課程,使學生能熟練運用數學工具來解決經濟與金融問題。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發展,越來越注重數學工具的運用。掌握了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技能,才能更為科學的認識和分析經濟與金融問題,在投資實踐中發現規律,進行決策。同時,計量經濟學也是將經濟學與金融學理論融會貫通的重要途徑。而計量經濟學相關課程的學習,需要以高等數學為基礎。因此,在課程設置時,要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開設相應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如經濟數學、初級計量經濟學、中級計量經濟學等。
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下,依據“經濟為基,金融為核,計量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構建由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和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三大課程模塊組成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模塊是為通識教育服務,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素質,包括政治理論課、數學、英語、體育等課程。專業課程模塊是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的課程,由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技能課組成。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類的基礎課程,如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經濟學、會計學等。專業核心課以金融類課程為主,如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專業技能課以經濟計量類課程和金融實務訓練為主,如計量經濟學、經濟數學、金融數學、商業銀行實務、投資理財實務等。商業,專業方向課程是根據學生興趣和結合社會需求,來細分的專業方向,如會計金融、金融經濟、證券投資等,根據不同專業方向開設理論和實踐課程,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2012.
[2]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1屆畢業生就業報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號,教育部關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經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名單.2013.
[4]清華大學.清華大學2007級本科生培養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關鍵詞:拔尖創新人才 培養模式 經濟學專業 課程設置
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因此培養拔尖型創新人才已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的一項戰略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大學經濟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我國的經濟學教育與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的要求仍有較大的差距,教學內容空洞,教學手段單一,基本保持教師填鴨式授課、學生記憶背誦的傳統模式。每年大量的經濟學學生畢業,但合格的經濟學人才卻非常稀少。如何盡快改變經濟學專門人才的培養環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經濟學本科畢業生的專業水平,不僅關系到我國高等院校經濟學教育的長期發展,而且還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本文在系統研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經濟學課程體系設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稱MIT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經濟系為例,從專業要求、課程設置等方面研究美國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教育的先進經驗,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我國經濟學教育的建議與對策。
1.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設置的理論分析
拔尖創新人才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品格,在某個方面或某個領域能夠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而課程體系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總目標的物質載體。課程體系是承擔特定人才培養職能功能、具有特殊結構和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開放性等特點的知識組織結構,課程體系構成了一個學科的基本范式,這種范式使得各門課程形成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具體落實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確立專業規格與專業品質,區分不同人才學科的人才特征,同時課程體系設置海必須反映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要求,跟蹤本學科發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識體系的穩定性,也要有知識內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時還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應在以下幾個方面與課程體系的設置實現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1.1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經濟學課程體系
經濟學課程體系要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實現課程體系的組織和優化。要按照經濟學科的特點,實現課程的豐富性、回歸性、聯系性與嚴密性,使得課程的規劃、研究和設計過程逐漸完善。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應當培養學生具有結構合理的基礎知識、自覺的學習意識和較強的自學能力。
1.2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經濟學課程體系
經濟學課程體系要實現科學性與發展性相協調。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意見中明確指出:“必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反應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從整體優化角度開展課程體系的優化及教學內容改革”。經濟學是一個涉及面廣、分支多、理論性與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而且變化頻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理論和體系層出不窮,需要我們結合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需求,將整個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各個模塊、各門課程科學合理地、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方法相配合、傳承與創新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同時,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隨著手機、電腦、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的強勢傳播,青年學生的閱讀習慣也在不斷變化,手機閱讀、互聯網閱讀成為閱讀的主流,這樣在當代學生中,知識碎片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許多學生難以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課程體系的設置更要重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經濟學課程體系
經濟學課程體系要做到普適與特色相結合。經濟學是研究資源配置效率問題的科學,因而具有普遍適用性,因此在課程體系設置中要尊重經濟學體系的一般內容與范式,做到課程體系的普遍適用。然而,每一個高校的研究與教學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觀點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完全一模一樣的課程體系設置不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差異化生存、特色化發展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課程體系設置而言,也要體現差異化、特色化,學校要因校而異,根據自己的教學定位和理念,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著眼經濟建設的前沿變化,預測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趨向,開發出相應的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1.4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經濟學課程體系
經濟學課程體系要做到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平衡。拔尖創新人才應具有全面的素質和廣博的知識結構,只有深入掌握本學科理論知識、廣泛的相關學科知識,才能具備觸類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論上有所突破,眾所周知著名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經濟學界的大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也是著名的計算機專家,曾榮獲美國最高的計算機科學獎項。因此,在經濟學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必須重視通識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大量開設理工、人文、社科、藝術等方面的基礎課程,開設交叉學科的綜合課程以及跨學科的講座等等,打破專業限制,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2.美國四所著名高校經濟學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一是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美國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培養目標、培養制度,教學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內容,就教學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在課程設置上,美國多數高校實施的是通識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程結構設計,但各校的課程分類與組合不盡相同。如麻省理工學院為理工類學生開設人文社會課程,以保證文理學科相互滲透。二是在教學內容方面,研究型大學處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討課,還有跨學科的專題學術討論課程、導師輔導課以及問題情境式教學課,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美國還十分重視開設創業課程,硅谷60%-70%的企業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和教師創辦的。三是教學方法靈活,研究性教學等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經濟學教學方面,為了使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分析方法,美國大學在設置本科經濟學課程時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計量學以及經濟分析與應用等方面課程細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層次,在經濟學專業一年級,開設初級經濟學原理,二年級學習中級經濟學在初級課程中對新生只講授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不涉及高等數學方面的內容在學生具備基本的經濟學素養和相關的數學知識后,才允許修讀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中級微觀應用分析、中級宏觀應用分析等方面的課程,有的學校在選修課程上還開設高級微觀理論。以下是MIT、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學校經濟系課程設置。
2.1 MIT本科課程設置[1]:
2.1.1一般經濟學理論,這一類課程包括微觀經濟理論與公共政策、微觀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原理、中級微觀經濟理論、中級應用宏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經濟學閱讀與討論、經濟學專題、博弈論的經濟應用、經濟學與心理學、戰略與信息等課程。
2.1.2產業組織,包括產業組織與競爭策略、衛生經濟學、經濟學與激勵:理論與應用等課程。
2.1.3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包括經濟學中的統計方法、計量經濟學、經濟學中的研究與交流:主題、方法與應用、高級計量經濟學等課程。
2.1.4國民收入與金融,包括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環境政策與經濟學、能源決策、市場與政策、能源經濟學與政策、金融經濟學、教育經濟學、信息技術與美國勞動市場等課程。
2.1.5國際、區域與城市經濟學,包括城市與區域經濟學、國際貿易等課程。
2.1.6勞動經濟學與勞資關系,包括變化的經濟中的美國勞動力、勞動經濟學與公共政策等課程。
2.1.7經濟史,包括中世紀經濟史的比較研究、金融危機的經濟史、資本主義以及對它的批評、世界貧困問題等課程。
2.1.8經濟發展,包括發展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與經濟發展等課程。
2.2 MIT研究生經濟學課程設置[2]
2.2.1一般經濟學與理論,包括經濟學家的數學、微觀經濟理論Ⅰ、微觀經濟理論Ⅱ、微觀經濟理論Ⅲ、微觀經濟理論Ⅳ、博弈論、契約理論、博弈論專題、獨立研究論文、討論:經濟學專題、經濟學閱讀討論等。
2.2.2產業組織,包括產業組織Ⅰ、產業組織Ⅱ、衛生經濟學討論、集體選擇理論:經驗檢驗、集體選擇理論:制度與實證政治理論等。
2.2.3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包括經濟學中的統計方法、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非線性計量經濟分析、高級應用計量經濟學專題、應用計量經濟學專題、經濟研究討論。
2.2.4金融經濟學,包括金融經濟學簡介、高級金融經濟學Ⅰ、高級金融經濟學Ⅱ、高級金融經濟學Ⅲ。
2.2.5宏觀經濟學與貨幣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Ⅰ、動態最優方法應用、宏觀經濟理論Ⅱ、經濟增長、宏觀經濟理論Ⅲ、經濟波動、宏觀經濟理論Ⅳ、經濟危機、宏觀經濟學專題、高級宏觀經濟學Ⅰ、高級宏觀經濟學Ⅱ、高級宏觀經濟學Ⅳ。
2.2.6公共經濟學,包括環境政策與經濟學、公共經濟學Ⅰ、公共經濟學Ⅱ、高級公共經濟學專題、環境經濟學與市場失靈的政府反應。
2.2.7國際、區域、城市經濟學,包括城市與區域、城市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國際經濟學Ⅰ、國際經濟學Ⅱ。
2.2.8勞動經濟學和勞資關系,包括勞動經濟學Ⅰ、勞動經濟學Ⅱ、高級勞動經濟學專題、勞動市場關系與職業流動性。
2.2.9經濟史,包括經濟史等課程。
2.2.10發展經濟學,包括發展經濟學:微觀學問題與政策模型、發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政治經濟學:制度與發展、經濟制度與增長政策分析、政治經濟學1:國家與經濟的理論等課程。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項目主要課程:核心課程:價格理論(分為Ⅰ、Ⅱ、Ⅲ)(應是微觀經濟學)、收入理論(分為Ⅰ、Ⅱ、Ⅲ)(應是宏觀經濟學)、數量分析方法(包括經濟學中數理方法導論、經驗分析Ⅰ、Ⅱ、Ⅲ);專業課程:數理經濟學(包括博弈論、信息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專題)、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包括高級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專題、市場專題(貝葉斯方法在營銷與微觀經濟計量學中的應用)、經濟史(包括人口與經濟、商業倫理、市場營銷的經濟學與人口統計)、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本(包括應用價格理論、人力資本、知識與技能經濟學)、數量經濟分析(生命周期動態學與不平等、社會相互作用與不平等)、經濟增長/國際貿易(經濟增長專題、國際貿易與增長、國際貿易中的數量分析)、公共部門經濟學(政治學的經濟模型、公共部門經濟學、公共部門中的發展經濟學)、計量勞動經濟學(微觀數據分析Ⅰ、Ⅱ、Ⅲ)、宏觀經濟動態學與金融市場(宏觀經濟的隨機模型、公共財政與宏觀經濟動態學、金融市場的動態模型)、金融經濟學(金融決策理論Ⅰ、Ⅱ、Ⅲ)、資產定價(資產定價、實證金融專題、資產定價專題)、產業組織(高級產業組織理論Ⅰ、Ⅱ、反托拉斯與產業組織)。另外有很多討論課程,還有方法論的訓練課程。[3]
哈佛大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一般經濟學、經濟理論、經濟思想史為一類,包括微觀經濟理論Ⅰ、Ⅱ、文化經濟學、宗教與資本主義的產生、博弈論Ⅰ、Ⅱ等;計量經濟學與數量方法,包括應用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學專題等;經濟史、發展經濟學,包括經濟發展、發展經濟學Ⅰ、Ⅱ、發展政策設計、經濟增長理論;貨幣和財政理論與政策、公共部門經濟學,包括公共經濟學與財政政策Ⅰ、Ⅱ、衛生經濟學等;國際經濟學,包括國際金融、高級國際貿易專題等;產業組織與規制、環境經濟學,包括產業組織Ⅰ、Ⅱ、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包括公司金融、企業家精神的理論與經驗研究、行為金融;勞動、人力資本與收入分配、城市經濟學為一類,包括社會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科學經濟學。另外有大量的閱讀、研究、討論課程安排。[4]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課程設置:1)第一年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分析Ⅰ和Ⅱ、經濟學家須掌握的數學方法,計量經濟學Ⅰ和Ⅱ;2)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與發展Ⅰ和Ⅱ、科學、技術與經濟增長、產業發展、公共財政Ⅰ和Ⅱ;3)計量經濟學,包括微觀計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經驗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專題Ⅰ和Ⅱ、計量經濟學討論會;4)經濟思想史,包括經濟思想史;5)產業組織與規制,包括產業組織專題、產業組織專題Ⅰ、Ⅱ和Ⅲ、產業組織討論會;6)國際經濟學,包括國際金融、貿易與金融政策中的戰略問題、貿易協定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貨幣與金融、貿易與發展專題、國際貨幣經濟學專題、商業政策專題、全球經濟政策、經濟地理專題、國際貿易討論;7)勞動經濟學,包括勞動經濟學Ⅰ和Ⅱ、勞動經濟學專題;8)宏觀經濟學與貨幣理論,包括宏觀動態學專題、高級宏觀經濟分析Ⅰ和Ⅱ、宏觀經濟學與一般均衡理論、經濟分析專題Ⅰ和Ⅱ、應用宏觀經濟學與金融、經濟模型中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貨幣理論與政策、高級經濟學經驗研究專題、貨幣經濟學討論會、經濟波動討論會;9)微觀經濟理論與數理經濟學,包括高級微觀經濟分析Ⅰ和Ⅱ、群體決策的建模與分析、經濟學家的高級數理經濟學方法、數理經濟學專題、金融與貨幣的一般均衡基礎、博弈論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控制論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機制設計、契約與組織、政治的經濟分析專題、市場設計、產業競爭的經濟學與政治學、微觀經濟學討論、應用微觀經濟理論討論、應用微觀經濟理論研究方法討論;10)公共財政,包括公共財政Ⅰ、Ⅱ、Ⅲ、公共經濟學基礎;11)其他課程,包括美國經濟史、歐洲經濟史、日本的經濟組織與發展、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專題研討、蘇維埃與后蘇維埃經濟、中東歐、后蘇維埃國家以及東亞改革國家的轉軌問題、城市經濟學、集體行動的政治經濟分析、政治經濟學理論、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轉軌經濟學、歐洲一體化的經濟分析、日本經濟問題、衛生經濟學專題;12)討論,包括經濟理論、貨幣與宏觀經濟學、勞動與人力資源、國際經濟學、發展與環境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組織與戰略、應用微觀經濟學與勞動。[5]
3.美國高校經濟學課程設置的特點
從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國高校經濟系課程設置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3.1課程體系完整,數目龐大
每一所大學開設的經濟系課程幾乎都涵蓋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從一般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到經濟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如勞動經濟學、衛生經濟學、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等無所不包,課程數量龐大。哈佛大學2009年秋季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有20門,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有50門之多。由于課程內容豐富,數量龐大,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術興趣以及今后的職業選擇,靈活選擇要學習的課程,有助于實現經濟學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權衡,也有利于教師專注于某一個研究領域,提高研究與教學的質量,同時也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課程層次豐富,結構合理
美國高校經濟學課程體系布局合理,課程之間內在的結構關系、邏輯聯系得以完善。
首先,課程層次性強,課與課之間的縱向銜接緊密。在課程設置上,遵循知識傳授的漸近規律,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方式,構建完整的經濟學課程體系。各大學都把一些主要的經濟學課程分解成幾個由低至高的級別,如微觀經濟學Ⅰ、Ⅱ、Ⅲ,宏觀經濟學Ⅰ、Ⅱ、Ⅲ,計量經濟學Ⅰ、Ⅱ、Ⅲ等等,讓學生拾級而上,步步升高,幫助學生既打好專業基礎,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識。
其次,注重經濟學方法的訓練。美國高校在經濟學課程體系的設計中,特別強調現代經濟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學,開出了大量統計方法、數學方法、計量經濟學、微觀宏觀經驗研究方法、數理經濟學方法等課程,并且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這樣的課程設置,有助于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的主流理論和方法。通過經濟理論與經濟方法課的結合,以突出定性經濟學與定量經濟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既理解相關的經濟學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論的定性表述,又能把這些理論化解為具體的假設,并運用統計資料和方法,對其進行規范化的定量檢驗。
第三,注重跨學科培養。以哥倫比亞大學為例,經濟系設有經濟數學(Econ-Mathematics)、經濟統計學(Econ-Statistics)、經濟運籌學(Econ-Operation Research)、經濟哲學(Econ-Philosophy)、 經濟政治科學(Econ-Political Science)五個跨學科方向,學生的培養由兩個系共同完成,各個方向均有自己的學分要求,其中前兩個對數學的要求很高,分別占總學分的22%和44%。這樣的跨學科培養是緊跟經濟學發展前沿的表現,有助于培養學生利用經濟學和其他學科共同分析某個領域的能力。本科生畢業后,學校會鼓勵他們去別的大學繼續深造(不同于我國的基地班),基本上沒有近親繁殖現象。通過跨學科的培養,不斷拓寬經濟學教育領域的學科目標。這些跨學科的經濟學擴展課程,如社會經濟學、人口經濟學、法律經濟學、文化經濟學、宗教與資本主義等課程,為經濟學的理論論證和方法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和空間,而且還在和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中,發現本學科的缺陷和不足,促進自身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3.3課程的應用性強
美國大學本科經濟課程設置特別注重提高課程的應用性,以適應大部分本科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具體經濟職業的實際要求。課程的應用性既體現在每一門課程的內容里,又顯示在眾多課程之間的結構關系之中,從每一門課來看,其內容設計一般是從具體的經濟現象著眼,在提出、分析和解決存在于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相關的經濟學概念、理論和方法,因此,整個課程的學習不是和經濟現實脫節或割裂開來,而是形成積極互動的良性關系,即在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中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知識的拓展,又提高對經濟現實的思考層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學術視野
美國高校的經濟學研究在全世界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因而其學術視野并不僅僅局限于美國本國的經濟問題,對全球經濟問題都有研究。因而其開設的課程幾乎涵蓋全球各國的主要經濟現象,開出了大量涉及各國經濟問題的課程,如歐洲一體化的經濟分析、日本的經濟組織與發展、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經濟問題研究、國家經濟問題、中國經濟問題等課程,開闊了學生的學術視野,避免了過度本土化所帶來的問題。這些課程安排,也會促進多學科的融合,促進學生探討和研究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經濟問題背后所隱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課程設置重視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
美國高校課程設置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以及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每個高校都開設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課程,由任課教師主持,每個班級不超過20人,在教師指導下閱讀論文,對本領域的問題進行研討,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討論課還須提交自己的研究論文,這樣的課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懷疑精神和創新思想的學術品格,有利于培養學生學術研究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是一個極大的欠缺。
4.完善經濟學課程體系設置 實現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對美國幾所著名高校經濟學課程設置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完善我國經濟學課程體系設置、實現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科學設置教學層次
把經濟學專業的西方經濟學課程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明顯的層次,初級經濟學原理在一年級開設,不用數學表述,只是講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輪流講授。中級微觀經濟學和中級宏觀經濟學,涉及一定的數學語言,在二年級開設,我國一些院校的經濟學專業已采用這種課程設置,可以在經濟學其他專業推廣。與之相關的計量經濟學、應用微觀、應用宏觀等課程在三年級開設,加強課程的應用性。
4.2加強經濟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
我國的經濟學教育,注重理論內容的講授與灌輸,但對經濟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卻有所忽視。就目前我國經濟學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來看,大多數院校僅在二三年級開設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等課程,授課時間為一學期。而前面我們看到,美國高校在方法論方面開設的課程非常豐富,包括微觀計量、宏觀計量等專門化的課程,這樣學生可選擇的課程較多,也容易培養他們對這些比較枯燥的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建議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統計學等計量經濟學等方法論課程也應分為不同的層級,在二、三年級開設,在培養基本理論功底的同時,注意學生的選修課建設,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
4.3逐步提高討論式教學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學,對我國高校來說是一種新課程,不能拘泥于課本知識,應當更加注重實際問題的研究,注重理論分析能力的培養,要將最新科研成果引進Seminar教學,尋找突破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Seminar課程應由對本領域學術發展趨勢較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門專業課之后都應開設類似的課程,由教師指定研究領域和文獻,學生對該領域的問題研究、討論,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討論。Seminar課程應從原屬課程分離,單獨設立,課時比例也應提高。
4.4拓寬專業口徑
從以上美國著名高校的辦學理念看,這些院校均秉承寬口徑、少分類的原則,使得經濟系課程設置反映經濟學理論各個組成部分的有機聯系,尊重知識之間的普遍聯系,加強課程的廣博性和基礎性,避免了高等教育過度專業化的問題。我國各高校專業口徑狹窄,財經類院校表現尤為明顯。在某個財經類院校,西方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撰寫的有關股票市場有效性問題的論文,竟然被學術委員會評為不符合專業方向,因為該校有金融學院,委員會成員認為股票市場問題只能由金融學院來研究。如此狹隘的專業劃分只會局限學生學術視野,限制其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應吸收這些先進的經濟學教學經驗,減少專業分類,實現院系教學之間的互通,使學生打下寬厚的知識基礎。
4.5以科學研究為導向,改革人才培養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經濟學的課程提示設置中,要大力推進以學生探究活動為主線的研究性教學,運用案例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等教學方法,大力加強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增加探索性課程,加大教育資源對學生開放程度。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每一名課程都要以問題探索為導向,在科研時間獲得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從學生入校就開始科研訓練,大學生科研項目要提供明確的科研計劃,安排導師專門指導,提示經常性地舉辦學術研討會和成果交流活動等,不斷激發學生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釋:
①資料來源:
②資料來源:。
[5]MIT經濟系研究生課程設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博士項目課程設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學經濟系課程設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關鍵詞:創業教育;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
一、創業教育理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樣定義創業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因為用人機構或個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冒險精神,創業和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管理技能。“總而言之,創業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能夠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領域內進行行為創新,開辟或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并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機遇的探索的教育活動。
一般來課,實施創業教育的形式有四種:第一,滲透性教育。即營造創業的校園文化,把創業理念在各學科、各專業的教育活動中進行滲透與介入。第二,普及性教育。即把創業精神、創業知識與創業實務、創業講座結合起來。第三,重點性教育。即在各專業中設“創業經濟學”、“創業管理”課程。第四,專業性教育。即創建創業學專業,開設包括創業精神學、創業知識論、創業實踐論三大板塊,進行體系化的創業學課程。
二、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
西方經濟學在我國指的是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范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逐步完善,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也得到了普及,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是加深學生對于經濟理論理解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第一,西方經濟學是財經類課程的基礎課程。
在我國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是國際貿易、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一系列應用經濟學課程的基礎。
第二,西方經濟學內容豐富。
西方經濟學主要研究市場經濟運行下的資源配置與利用問題,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但同時,不同學派的學術觀點、經濟理論和學術爭議在豐富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同時,也給初學者帶來許多困擾與疑惑。
第三,西方經濟學數學化傾向明顯。
西方經濟學廣泛采取數學分析方法建立了自身的理論框架和內容。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大量地出現在西方經濟學的教材中,這種方法的使用讓初學者感到困難。
(二)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
鑒于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和更好的理解經濟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已勢在必行。它主要包括:
1.實踐教學內容
西方經濟學課程主要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微觀經濟學以供求分析為主線,討論市場運行的基本機制、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公共部門經濟學以及福利評價等。宏觀部分分析了短期和長期的宏觀經濟的不同理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與實踐。西方經濟學的實踐教學內容也在此基礎上展開。
2.實踐教學實施
首先,進行模擬場景教學。根據相關理論內容進行小組建設,并讓小組成員在模擬場景中進行實地踏察。例如在講述供求理論后,模擬一個服裝市場,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成立公司,到模擬市場中進行采購,感受價格這只無形之手。
其次,對經濟學理論進行驗證實驗。通過搜集數據和相關的計量檢驗,將課堂教學內容置于可控操作環境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提高對經濟分析和運行的認識,最后完成相關的實驗報告。
第三,組織學生實地調研。由學生設計問卷并深入實際進行調查,能夠發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形成調研報告,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四,采用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針對某些理論,可采取以上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
第五,參加經濟學社等社團活動。通過與其它同學的交流、辯論和傾聽經濟學者的聲音,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經濟學的樂趣,并為后繼課程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充分體現了創業教育的內涵
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以西方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并采取模擬場景、驗證實驗、實地調研、翻轉課堂、社團活動等方式,學生既掌握了經濟理論,又培養了創業所具有的素質和能力,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了學生的經濟學素養。
第二,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三,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增加了學生的自信能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第四,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了學生團結協作和與人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