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現當代文學論文

現當代文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26 06:1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當代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當代文學論文

篇(1)

一、以“文”為點,解讀經典

眾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為點進入文學史,是學好文學史的關鍵,也是讓文學課堂富有生機的方法之一。中國古代的教育與外國的文學教學一直都很重視文學作品的解讀,古代文學中的“批注法”與“點評法”可以證明文本學習的重要性。20世紀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批評”派也強調文本的重要性,認為文學作品是一個獨立的有機體。文學的感性及其人文關懷都是在具體的作品中體現的,學生的文學修養及其能力的培養也是在對文本的分析解讀中形成的。因此,解讀經典既是為了更好地掌握文學“史”的知識點,也是更好地實現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目標的保證。不能為了知識的積累而忽視了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是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目前,由于網絡、影視等媒體的發達,紙質文本的閱讀受到很大的沖擊,學生閱讀量不足和學生不愛讀是如今文學課教學中的普遍現象。因此,選擇什么樣的文學作品,是先選擇學生愛讀的還是選擇文學“史”愛選的,是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如果學生之愛與文學“史”之愛存在著很大的跨度,該怎么辦?筆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過渡法”,也就是說在兩者之間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橋。先讓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作家與讀過的文學作品,以便對學生的欣賞趣味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對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進行解讀時,尋找兩者的相似點。比如說“十七年文學”中的《林海雪原》,現在的90后大學生很難安靜地讀完這部“紅色經典”,也不愿意讀。但他們對“英雄傳奇”類的網絡小說和網絡游戲很感興趣,因此,先從中國傳統通俗小說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等談起,談報恩與復仇的觀念,談傳統觀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張飛、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諸葛亮式的儒將。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劍波,然后再分析這部作品,論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及影響。在學習當代文學,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學時,可以將流行的作家作品選出來講一下,鼓勵學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出來。在擴展學生閱讀視野、培養審美能力的同時也練習了寫作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多么優秀的教育理念都敵不過學生的“興趣”二字。學生的興趣顯然不是文學課程中的“史”,而是文學作品。相比較“史”的冷靜與機械,文學作品就顯得溫情與靈動了許多,尤其是經典的作品,總是能夠引發人的共鳴,在情感的凈化作用中升華個人的認識。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文學課是最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課程。其次是解讀經典,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產生于學生積極自覺的主動性和強烈的興趣。既要選“好”書,又要“讀”好書。鼓勵學生就文學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學觀點發表個人的看法,尊重學生的藝術感受,不隨便否定或指責學生的欣賞水平。教師應盡可能地從理論上加以引導,或者將學生的看法與“史”上存在的意見相比較來探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自由的研討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分析經典作品時,不能將教師本人的觀點強加于學生,讓學生一邊讀一邊試著和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對話,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個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試著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建立一個對話,“對話性溝通超越了單純意義上的傳遞,具有重新建構意義、生成意義的功能。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識被他人的視點喚起,這樣就有可能產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對話中,正是出現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見解,才會促成新的意義創造”。經典的作品超越時空,經典的文學觀點也能超越時代,這種對話的作用既有潛移默化的,又有顯而易見的,在這種平等的狀態下,學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論述。以解讀經典作品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在解讀經典作品的過程中,鞏固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訓練學生分析、鑒賞現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質。

二、“史”“文”相應,回歸審美

一系列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構成了文學史,文學史是文學作品的歷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學史的形成,“史”是構架,“文”是構成要素。教好文學課離不開宏觀的“史”的講解,也離不開微觀的作品解讀與文獻分析。畢竟,“文藝作品往往不是傾筐倒篋地說的,說出來的只是一部分罷了,還有一部分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沒有說出來,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才能夠領會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這一點必須通過閱讀獲得。語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內在情感的意蘊則要靠反復品味才能知曉。賀拉斯提出的“寓教于樂”原則同樣適用于文學教學,在一種愉快的形式中學習,獲得知識。如果“史”是要學習掌握的知識,那么文學作品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選出兩篇兩個時期的文學作品,讓學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兩者的異同,再與文學史上的觀點相對比。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鞏固教材中的知識點,也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作品是審美的,以情感人的,讓人愉悅的,這也決定了文學課程的教學不能只注重相關“史”的積累,在課堂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要更多的關注“文”,審美感受的獲得與文學素養的形成最終還要靠文學作品的學習來實現。現當代文學,尤其是當代文學,還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斷出現,新的研究視點也不斷出現,“史”在“文”的豐富中形成。因此在學習現有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關注新的文學作品與文學現象。讓學生把文本閱讀與欣賞能力的培養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的文學,與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寫實小說”中我們所見的是以凡人瑣事為中心的故事,敘述語言也很樸實,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因此,在對這樣的文本進行分析時,可以讓學生試著把對生活的評價和對作品的理解相對比。吳曉東指出: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文學教育是那種回歸文學本體的教育,是充分張揚文學性的教育。“本體”原本是哲學概念,提出“文學本體”也就意味著文學是區別于其他學科,有著自身的性質,“張揚文學性”不是說忽視對“史”的學習,而是指在這一課程的學習中應該注重“文學”的一面。現當代文學課不是文學理論課,也不是關于思維規律的學說,它是以感性體驗為基礎的理論升華。它的學習與教學也應該從感性的作品入手,這樣才不至于忽略這門課讓人愉悅的一面。從時代的發展來看,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還要注重這一課程的“實用”性,盡可能將課堂教學與時代的要求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這也是現當代文學課程與時俱進的一個方面。綜合來看,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現當代文學史,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爭取做到“史”“文”相應,回歸審美。

作者:李賢單位:蚌埠學院

篇(2)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要講授基本的文學史知識,培養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審美感悟能力,整個教學應該體現出知識性、文學性、人文性和學術性的統一。而由于課時的限制,也由于學生基礎的制約,獨立學院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更應該注重對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的分析,還原到文本,注重文學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養,淡化“史”的線索。當然,淡化不是徹底的拋棄,而應該以“史”為線索,將文學現象以及作家、作品串聯起來,點面結合,讓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有個整體的認知。同時,在教材的選擇上也應該注意兩點原則,理論性較強、研究性的教材盡量不選;過老的版本不選。既要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又要借鑒一些新的理論資源。

二、教學方法

在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中,應打破原有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還原學生的學習中心位置,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開學之初,就應該對教學過程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好老師和學生各自講授內容,讓學生分頭準備,老師給予適當指導。這種方法,筆者曾在講授80年代小說時在0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和公關文秘專業做過對比性實驗。漢語言班,提前布置,在老師講完80年代小說概況后,學生登臺介紹王蒙、張賢亮、賈平凹等重要作家及作品。由于學生課下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并自己動手制作了精美的課件,準備充分,所以學生反響熱烈,教學效果明顯。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培養了動手制作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而公關文秘班采用了傳統的授課方式,以老師講授為主,整節課學生除了在忙于記筆記外,很難有個人獨立思考和實踐鍛煉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應當增加討論的機會,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性思維都大有幫助。討論課也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精心設置問題,在確保學生閱讀過作品后才可以開始。討論課也應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適時點撥和總結。我們還可以借鑒一些比較成功的經驗,如在個別學校,每次課前拿出5分鐘,交給學生,讓他們輪流介紹最新讀過的作家、作品,在擴大了學生閱讀面的同時,也培養了一個班級濃厚的學習氛圍。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現代化教學條件也應當充分利用。在有多媒體的條件下,應盡量用課件上課,一方面提高效率,線索性的標題和重要的內容可以在課件上展示,一目了然;另一方面,適當的加入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片、資料、乃至音樂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筆者在講述郭沫若的詩歌時,在課件中穿插了一段《鳳凰涅槃》的朗讀資料。學生被其中激昂的情緒所感染,整堂課都精神飽滿,學習、接受的效果都非常好。再有,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訪問一些文學網站、文學研究或評論網站。比如百家講壇就是一塊非常好的陣地,其中曾就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老舍、張恨水、張愛玲、錢鐘書作過系列節目。還有世說新語欄目也同樣是一檔人文氣息濃厚的節目。這些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自主學習,啟發思維都是有幫助的。再者,還可以建立現當代文學名著影視資料庫,組織學生利用業余時間觀看,既可以豐富學生對現當代文學名著的感性認識,開闊視野,還可以比較文學原著與改編的影像資料的不同,從而深刻認識文學作品作為語言藝術的重要特征。甚至,部分學生可以以此為契機,作為突破口,做一種更深入的思考。筆者就有學生針對王安憶小說及影視改編進行比較寫作畢業論文。課外實踐活動的倡導也是不容忽視的,可以組織學生排演現當代文學話劇,舉辦經典作品閱讀報告會,開展現當代詩歌散文名篇朗誦會等。這些課外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煥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礎,培養健康人格,真正地愉快學習、自主成長,更好地走上社會。

三、考評標準

篇(3)

    美國中國學家奚密沒有把“歸化”與“異化”對立起來,或者說,她放棄執著糾纏于兩者誰是誰非,努力調和兩者的緊張關系,提出了“選擇性的親和”的理想方案。她在《現代漢詩:翻譯與可譯性》里說“,可譯的中國”必須到“選擇性的契合”或者說“選擇性的親和”里尋找。以現代漢詩為例,她說,首先,譯者與其翻譯作品之間最明顯的契合是它的“新”,即“高度原創性的前衛作品”;其次就是讀者、作家、詩人、翻譯家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建立廣泛的、在知性與美學共鳴基礎上的“接觸”。她的結論是,“翻譯既不是對‘同’的確認,也不是對‘異’的追求。它是相遇,是親和,是一種開啟新世界的方法”。④其實,不管是談“歸化”,還是談“異化”,還是談“選擇性的親和”,它們還都只是在封閉的純翻譯學的“小天地”里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外傳播這一“綜合工程”的“大問題”。其視野的狹窄,觀念的陳舊,顯而易見。也就是說,傳統翻譯學理論已經解釋不了,也解決不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外傳播這一龐雜的問題。我們首先有必要走出以上那些認識上的誤區和盲區。從“譯介學”的視角,分析制約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去”的綜合因素。與傳統翻譯研究不同的是,譯介學“它以文學譯介為基本研究對象,由此展開文學傳播、接受、影響等方面的研究”。⑤這是上個世紀70-80年代西方興起的“文化轉向”在翻譯研究領域所取得的一個成果。它突破了純粹的語言學研究視野,“轉而討論跨越語言界限的文本生產所涉及的諸多因素”;⑥也就是說,它不再追究“應該如何翻譯?”、“什么是好的翻譯?”、“翻譯的原則是什么”諸如此類的老生常談的問題,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一種描述性的方法是,去探索‘譯本在做什么?它們怎樣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響?”。⑦

    美國華盛頓大學伯佑銘教授認為,“中國國際綜合實力、意識形態差異、影視傳播、作家交流、學術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的地域風情、民俗特色、傳統與時代內容,以及獨特文學經驗和達到的藝術水平等,都是推動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重要原因”。⑧質言之,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傳播,不僅僅是如何翻譯,翻譯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要綜合考慮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內因和外因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諸多文本之外的影響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外傳播的因素中,首當其沖的是,傳媒的介入和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電影化、電視劇化助力了它的域外傳播,比如,電影《紅高粱》、《人到中年》、《活著》、《邊走邊唱》(《命若琴弦》)、《大紅燈籠高高掛》(《妻妾成群》)和電視劇《從森林里來的孩子》(張潔)等。談到自己的作品在國外的影響,莫言說,客觀地講,有張藝謀的功勞在里面。1987年,《紅高粱》在德國得了金熊獎,很多人先是看了電影然后找小說、找作家。80年代末,早一點被翻譯出去的作家都沾了張藝謀的光,他的電影開路,后面的小說跟上去。⑨這一點是不能否定的。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就把電影、電視劇的助力強調到極點。其實真正能持續影響讀者的還是小說本身的魅力,像莫言的《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作品并沒有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但它們在域外的影響不比《紅高粱》低。尤其是近年來,域外翻譯家、出版社和經紀人開始摒棄意識形態、文化隔膜和流行“跟風”,理性化地、審美地關注中國的作家和中國的文學。比如,葛浩文對畢飛宇、蘇童等作家作品的翻譯就是例證。此外,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與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國立大學合作正在建設中的中文翻譯網站“譯道”,專為翻譯提供中國文學作品的作者和譯者介紹以及翻譯時間等信息,可以用中英文進行查詢。它將大大便利于中國文學的對外翻譯與研究,等等。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之大背景下,政府著力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對外譯介和對外宣傳。中國作家協會開展的與文學對外譯介相關的工作有:一是中國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國作協組織推薦作品,如果國內外翻譯家有興趣,可以補助翻譯出版費用;二是國家圖書推廣計劃的工程,中國作協也接受漢學家、翻譯家的申請;三是互譯出版,中國作協與某個國家或當地文學組織相互出版文學作品,具體作品由雙方商議決定,方式是各負其責;四是到目前為止,中國作協資助在域外出版的當代中國小說選有:俄文版4卷、英文版5卷、波蘭版3卷、韓文版1卷、捷克版1卷、德文版1卷,涉及100位中國當代作家的中短篇小說;五是從2009年起中國作協在境內舉辦了中美、中法、中德、中西、中意、中澳、中日韓論壇活動。國務院新聞辦每年都會提出“對外譯介推薦書目”。由國務院新聞辦主導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也加大了支持中國作家和作品的創作推廣力度:2006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正式實施,通過資助翻譯費用鼓勵國外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的計劃;2009年“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啟動,以資助系列圖書為主,不僅資助翻譯費,同時資助出版費用和推廣費用。2005年國家新聞出版署設立中華圖書特別貢獻獎,已有22人獲獎。2005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設立主賓國,至今有法國、俄羅斯、德國、希臘、西班牙、印度、荷蘭、韓國等為主賓國,并在“文學之夜”等主題活動中提供中外作家交流的機會。高等教育出版社與美國老牌Springer出版社聯合推出英文版的季刊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先由編委會從近年來中文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挑選出優秀者,翻譯成英文,然后交美方出版社定稿。在此基礎上,有人建議:一是建立“中譯外”基地,如翻譯夏令營、工作坊、翻譯研討班等;二是通過網絡形成了幾個翻譯圈子,如著名的PaperRepublic(紙上共和國)等。三是設立域外譯介獎。

    許多中國學家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化懷有深厚而真摯的情感,有個別人為此停止乃至放棄原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對外譯介和研究中來。因此,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相關部分應因勢利導,募集“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外譯介”專項基金,獎勵那些翻譯、評論、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國外翻譯家、圖書評論員、媒體記者和中國學家,以資鼓勵他們及時翻譯中國文學的最新力作,撰寫新書推介文章,并發表在域外主流媒體上,像當年拉美國家打開美國市場那樣。真正要使翻譯出去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在域外得以廣泛傳播,乃至有產生深度的接受和影響,落地生根,就必須把“走出去”方略與“中國學”建構聯動起來。也就是說,鑒于目前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去”和“中國學”建構的有限性、零散性和可能性,我們有必要進行如下的多維度思考:既要建設好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去”工程;又要開展好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推廣活動,讓自我傳播與他者傳播相融,把文化認同與文化改寫結合,使小眾話語與大眾話語互滲,同時,要處理好本土經驗與普世價值、文化自信與文化自省、仿造性與原創性的關系;⑩還要分析外媒的相關報道;最后要研究現代文學的域外傳播史與接受史。因為悠久的漢學傳統,良好的漢學環境,以及領先的綜合國力,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域外傳播的堅實基礎。像法國那樣有著深厚漢學傳統的國家,18世紀就掀起了“中國熱”,還由此催生了世界的“中國熱”。那時,法國的啟蒙思想運動是全世界的榜樣,而中國的道德哲學,乃至康熙皇帝又是法國的楷模。也就是說,經由法國,漢學在世界進入了一種良性互動的傳播軌道。正是有了這樣的氛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基本上在法國都有譯介。另外,像美國這樣的世界超級大國,面對中國的崛起,在21世紀加緊了對中國的研究,而在美國譯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可以同時影響到整個西方國家。因此,為了使中國現當代文學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把“走出去”的戰略考量與夯實“中國學”基礎結合起來予以通盤考慮,以使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域外傳播得更長久,更有實效。質言之,我們需要從翻譯層面、譯介學層面、國家與社會支援層面以及中國學學科層面規劃中國文學域外傳播的戰略方案。至此,對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去”與“中國學”建構的探討并沒有停止。在此基礎上,有的專家又作出了如下進一步的提醒。他認為,不要以為僅僅“依靠文本翻譯輸出、文學史擴容或者文學教學課程”,中國文學就能順理成章地走向世界,更不能以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就真的成了世界文學了,要“重新理解和建立關于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新觀念”,要把中國文學作為一種世界文學來反觀自身,也就是說,只有以這種“文學外位性的普遍理解”,克服民族文學僵化的片面性和封閉性,中國文學最終“才有可能在鮮活的存在層面真正成為世界文學的有機部分”。

    簡而言之,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傳播不僅僅是淺表上的、空間上的“擴容”問題,而是深層次的、時空兼備的、靈活的“融入”問題。看來,重新梳理、反思我們現有的文學觀念、翻譯觀念和譯介學觀念,從觀念的改變著手,才不至于出現方向性錯誤,更不至于最終導致將西方文學永久放在“超經典”的光榮榜上,相應地,把中國文學始終釘在第三世界文學/弱國文學的恥辱柱上。對此,陳思和作了更為深入的反思。他說:“這時候‘走向世界’就成為文學界的一個時髦話題,這個語詞里隱含著時代的焦慮與渴望:所謂‘走向’,即意味著中國至今尚未走進‘世界’,尚未成為世界的一個成員,那么,是什么樣的‘世界’既排除了中國又制約著中國呢?(與此相伴的是當時的流行語‘落后要挨打’‘開除球籍’等,都反映了類似的時代情緒。)顯然,在現代化的全球性語境里,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成為一種時間性的同向差距,中外文學關系相應地趨向于這種詮釋:中國的現代文學是在世界文學思潮的影響下形成的,中國文學惟有對世界文學樣板的模仿與追求中,才能產生世界性的意義。雖然在影響研究中也注意到民族性的關系,但所謂‘愈是民族的愈具有世界性’的格言,使用的仍然是‘世界’的標準,潛藏其背后的依然是被‘世界’承認的渴望”。

    今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及此前許多現代中國作家獲得國際各級各類文學獎項后,是否意味著中國現當代文學與現代西方文學不存在“時間性的同一差距”了?是否能夠就此證明中國現當代文學與現代西方文學已然處于“空間性的同一位置”上了?說到底,有沒有一個所謂的終極的“世界文學”?有沒有一個所謂的同一性的“世界”標準?面對“中國走向世界”、“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的時代呼聲,以及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紛紛建立,有的學者認為這些現象的背后,隱藏著一系列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即中國文化走出去,到底是為了向世界解釋中國崛起的意圖?還是要另立一個足以與西方抗衡的主流文化標準?還是與西方攜手建立一個公正、和平的東西文化秩序?我想,后者才是中國文學“走出去”的理想境界。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以上這些思考純屬“遠慮”或者說“愿景”。而愿景終歸是愿景,現實終歸是現實。現實是在中外文學的輸出與輸入中,我們的文學赤字驚人!如果我們暫時還達不到雙向、多向交流,那么在“走出去”不暢達的情況下,進一步“請進來”仍是必要的。這樣以退為進、攻防并舉的目的是,進一步促使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互相聚首,尤其是讓世界文學理解中國文學,長此以往,中國文學“走出去”就順當了。也就是說,增強溝通、對話與理解,在“走出去”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請進來”。因為,我們既在世界中,也在世界外。同

篇(4)

關鍵詞:小教大專 現當代文學課 教學研究

師范院校是培養教師的重要基地。小教大專培養的學生將來是小學階段的骨干教師,在大專階段的教學中。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小”就是要突出培養小學師資的特點,“大”就是要使畢業生具有大專水平,因此培養大學專科程度小學師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不同于一般的師專和中師。而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來說,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中文專業課,它應有其獨有的特點,以適應小學教師培養目標的需求。因此,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中如何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小教大專現當代文學課教學進行了初步性的探討。

一、小教大專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素質和自學能力較差。

小教大專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生源較差,兇五年制專科的錄取分數線很低,只有少數優秀的學生因家庭貧困等原因成為五年制專科的學生,這樣就造成了小教大專學生素質較差、底子薄的現象。而現當代文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自學能力,在課外自覺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初步具備對作品的賞析、閱讀、分析能力,而這些對于小教大專的學生來說根本不具備。

(二)教學方法、手段相對保守、陳舊

目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手段都處于相對保守、陳舊的狀態。在教學觀念上,缺乏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與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的明確認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注重知識積累,而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而教學方法則基本上是“滿堂灌”,忽視實踐環節,不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考試考查中,依舊偏重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力的測試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上。

二、小教大專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教學探討

(一)因材施教,精心選擇授課內容。

對于小教大專生來說,除了具備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文學史知識外,應注重培養對問題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鑒賞和創作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上應簡化思潮論、流派論和作家論等內容,側重展開對作品的閱讀和批評。以重點作家的作品深入分析來示范,對其生平及作品閱讀分析提供必要的前人研究成果的資料,對陳舊落后的觀點,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來替代。

對于課時所限及教學深度和廣度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還精選講課專題,對重點作家作品的選擇,更多考慮作家的代表性,尤其是在新時期有了新認識的作家。同時要注意不同體裁的作品分析。同一體裁的作品也要根據不同的藝術風格來設置精講的關節點,比如同是小說教學,魯迅的小說定位在“解析阿Q”上,茅盾的小說定位在《子夜》宏大的結構上,而沈從文的小說定位在散文化和鄉土風格上,做到每個精講課各有側重,各有方法。

(二)傳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教大專的教學中,傳授必要的知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而在傳統教學中,任課教師包攬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等五個環節,學生只是機械地聽和記,最后形成了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的不良學習習慣。這種教學方式過分重“教”:而忽略了“學”,因此,我們應努力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使他們具有主動構建自己知識能力結構的自主性,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指導作家作品的分析方法

在小教大專階段,學生的自學尤為重要,而學生往往對大專學習手足無措,這就要教師進行指導、傳授和啟發。我們教師的課堂講授在注重指導性、啟發性、示范性的前提下,更要注意使學生明白教師是怎么分析的。為什么要這樣分析,從而讓學生掌握方式、方法,獲得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對作家作品及各種文學現象的分析要強調怎樣著手分析、講思路、講方法,使學生通過聽課獲得的是一種能力,學到的是一種本領,有效地貫徹“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比如介紹一個作家藝術風格的形成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從這位作家所處的環境、生活道路、個人氣質、文化教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分析講解,并且在課下布置學生運用此方法來分析其他作品,寫出讀書筆記。如講完“解析阿Q”就布置“解析高覺新”、“解析祥子”,講完舒婷的《致橡樹》就布置分析其他朦朧詩的代表作品,使學生學會方法,舉一反三,能自己獨立閱讀鑒賞文學作品,這樣的上課就不再是“滿堂灌”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講和導。學生離開了教師之后,面對其他的作家作品,也完全可以自己獨立賞析、評價,真正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是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必備條件,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然而許多學生只是背筆記以應付考試,而不是通過閱讀來體味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意蘊。所以,教師在開課之初就可給學生列出課外閱讀的書目,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督促他們多讀好的作品,通過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師要創造性地指導學生閱讀,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學需要學會選讀,重要作品學會精讀,泛讀篇目學會略讀。為快速積累知識學會快讀,初步嘗試對比閱讀,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轉變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手段并用。

改變過去一個人、一支筆、一本書的“灌輸型”教學模式,除教師講授以外,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配合課堂教學。一是通過教學課件充實和拓展教學內容,凸顯該課程教學內容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藝術性、審美性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形象感和抽象思維能力,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二是組織學生觀看根據現當代作家的作品改編的影視片、戲劇表演等,并引導學生談改編的得失,開展分析評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賞析水平。這樣,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增強了內容的直觀性,而且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視聽愉悅中更深切地感覺到現當代文學作品雋永的意蘊。三是大力開展第二課堂。針對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被動接受,積極性不高的弊端,我們設計并實踐了以興趣帶學習的教學活動,即成立話劇團,開展現當代詩歌朗誦會等活動,增強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審美感受力,使學生在興趣中增長知識,在思考中培養能力,在實踐中提高素質。

(四)加強思想品德和審美教育,突出面對小學的培養目標。

從小教大專學生的年齡來看,他們是未成年人,從小教大專的培養規格上看。他們是師范教育專業的學生,思想素質應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對于未來從事小學教育的小教大專生來說,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審美情趣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最感興趣、最能開啟他們思路、最能撥動他們心弦的地方人手。聯系作家創作思想及文學思潮、文學風格的演變,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來觸感共振,從而進入較高層次的審美狀態。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有機地融合在我們的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加強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既可提高教育質量,又可優化教學效果。

(五)變革考試方式,側重學生能力考核。

篇(5)

關鍵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中文系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同時由于它與現實聯系緊密,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有較大影響。筆者在從事現當代文學教學十多年的實踐中,力求把教書育人的宗旨貫徹其中,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文素質,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搭建一個教學的平臺。近幾年來,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尤其在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教育創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是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力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型教學,主要是從歷時的角度梳理文學史的線索,在此基礎上,評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學現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應有的文學史知識。而作為文學史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審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紛繁的文學史知識和抽象的理論分析所遮蔽和掩蓋,并沒有充分發揮它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潛在功能。從教學實踐看,許多同學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名作的理解,過于依賴文學史教材中的學術定論,而忽略了個體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將自身的情感體驗、生命意識融入對作品的審美體驗,因而雖然獲得了知識,但對自身的人格養成和素質培養并未產生太大的影響。加之課時的限制,如當代文學部分在我校是開設一個學期,每周3個課時,卻要講授從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內容,更使得這種講授淺嘗輒止。為使這種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向素質型的教學發生轉變,筆者在教學改革中,對《當代文學作品選》教學大綱做了較大調整,在宏觀把握當代文學史發展脈絡的前提下,把教學的重心傾斜到了作品方面。緒論部分對當代文學的概念、分期、發展概況、重要的文學史事件進行介紹,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生對50年的當代文學史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輪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選能夠覆蓋當代文學三個發展階段的十幾部作品進行精講,作品的選擇原則是既要考慮審美性,又要兼顧文學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時在文體方面兼顧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多種體裁。

與所講篇目有關的文學史知識會在篇目講授時再次強化,以區別于一般的當代文學作品鑒賞,這樣在講授過程中就能進一步把文學史教學具體深入到作品的閱讀和解析中去,雖然講授篇目不多,卻能通過引導學生細致深入的閱讀和體驗作品的思想與藝術特質,把獲取文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人文素質結合起來,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接受藝術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潤。內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傳統表述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等幾個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詩意或哲理的小標題,如“人———詩意的棲居”、“了悟死亡”、“活著,永遠的追問”等,給學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觀上也給予了學生美的感受。

為了彌補講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節課就擬定了一份本課程的必讀書目,讓學生課下閱讀,并要求他們制作索引卡片,寫出評論摘要和自己的閱讀感悟,期末檢查評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計入期末總成績。每堂課后再為他們提供與本節課有關的閱讀文獻與參考資料,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資訊,拓寬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同時我還要要求他們充分利用教材。本課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棟霖等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該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學術界公認為本專業和本課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著重從“文本”的角度出發,在編寫方法上,注重宏觀考察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在編寫內容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經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講述和評析。配套作品選(四卷)更保證了學生的一定閱讀量。與學界其他《現當代文學史》相比,它有著突出的優勢,即所觸及的內容相當扎實、條理清晰、詳略得當。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結合,力爭多角度、多維度、多側面地向讀者展示現代文學史豐富的內蘊。教材編寫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閱讀、寫作和批判、審美能力。正因為教材具有先進性,因此對教材的研讀成為學生必做的功課。這樣,課內與課外結合,點與面結合,經典性、人文性與審美性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種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嘗試。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整堂課基本是教師一個人的自我表演,這種教學方法有其優點,可以條理系統地傳授知識,但缺點也很明顯,即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十分被動,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無法發揮,因而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教育思想則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啟發性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突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為達到此目的,我根據課程內容特點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有的內容以老師主講為主,但重視課堂上師生的交流,經常采用“提問式”教學法,提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每次上課開始,都將上次教學中的精華和難點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回顧,加深學生印象,促進學生有重點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有的內容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前幾周就告訴學生要討論的題目,讓學生提前閱讀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寫好發言提綱,然后課堂上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因為課前學生作了充分準備,所以學生參與積極、討論熱烈,05級本科班的《黑駿馬》討論課,學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我再加以點撥引申,對學生不懂處詳加闡述,將討論導向了深入,教學效果相當出色。

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一是學生參與面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二是真正實現了師生互動,讓師生能夠形成思想的碰撞。我還將實踐式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如組織學生舉行現當代詩歌朗誦會,要求學生全員參與;表演話劇《雷雨》片段;讓學生編制“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簡表”,平時的教學中就貫穿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撰寫學術小論文,將所學內容與思考判斷、文字表達訓練相結合。這樣,結合專業課教學內容,把素質教育貫徹到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培養知識和能力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為以后的畢業論文寫作積累了素材和經驗。超級秘書網

大學課程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學的現代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在教學手段上,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最終制作出與課程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我在06級本科班的現代文學教學中,開始引進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且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實踐證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以直觀、豐富的畫面提高了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極大地擴充了課堂教學信息含量,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學習效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是非常必須的,但同時還必須提高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質量,不能隨便在網上下載。一個好的課件要經過自己的精心打磨,內容不宜過多,不能把講義內容全部搬到課件上,但重點的東西要在課件中反映出來,也不能完全依賴課件。多媒體教學還須與傳統的板書相結合,這樣方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篇(6)

[關鍵詞]應用型文科專業;現當代文學;教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5-011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54 [本刊網址]http://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應用型文科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差等問題。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新專業的要求是重要原因。其中,教學方法的陳舊與單一,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文本細讀為基,泛讀為綱

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等應用型文科專業來講,培養目標并非是研究型、學術型人才,所以課程定位也應與中文專業相區別。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應以作品選講的方式通過作品分析讓學生學會如何鑒賞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培養人文情懷,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安排上,應減少“史”的內容,以文學閱讀為主,“這個領域雖然不像古典文學那樣,有大量經過歷史沉淀的非常精美耐讀的作品,但也不能不重視文學分析,特別是現代特點的審美分析。”

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作品,量多不說,單篇的篇幅也長。這給教學造成的直接影響是課堂容量與作品量的矛盾。如果求多求全,有限的時間里每部作品只能泛泛而談,其弊端是學生只能囫圇吞棗。戲文專業的學生本就較中文專業的學生而言閱讀量少,對文學的興趣不高,且現當代文學課程一般都會安排在一年級,作為初學者對文學鑒賞的路徑并不熟悉,泛讀不如細讀更容易引導學生進入文學的世界,逐步掌握一些文學鑒賞的理論與方法。

以葉紹鈞的《潘先生在難中》為例,這篇小說篇幅不長,但有很多精彩的細節值得討論。例如潘先生一家到上海下火車后,因為人多一度走散,葉紹鈞僅用寥寥用數句描繪了潘先生的形容情態,卻非常引人尋味:“心頭悵惘到不可言說,只是無意識地把身子亂轉。轉了幾回,一絲蹤影也沒有。家破人亡之感立時襲進他的心,禁不住滲出兩滴眼淚來,望出去電燈人形都有點模糊了。”現在是和平年代,學生不可能有逃難的經歷,但都從電影或電視里獲取過間接經驗,或者有在車站、商場等人多的地方與親友暫時走散的經驗,設身處地或兩相對比,不管是程度高或者程度低的同學都有話可說。一般同學都能夠感受到他對妻子孩子的濃厚感情,肯定他的家庭責任感。此后教師再略加以引導,讓學生進一步分析潘先生“灰色”人生的成因,學生即能感受到潘先生這樣的小人物在時代動蕩中所遭受的苦難,又能反思潘先生作為“教師”與“知識分子”性格上的缺陷與社會責任感的不足,從而思考當代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品質與承擔的社會責任。

這種細讀的方式,利于程度好的同學在預習自學后進行二次思考,程度差的同學也不至于因為跟不上課程而厭學。即便是對文學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在沒有閱讀原文的情形下,也能夠慢慢進入到作品的世界中,因此喜歡上文學的學生也大有人在,而非再單純為修學分而完任務。當然,單篇細讀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弊端。文本細讀之前,可先對作家生平創作等背景知識稍作講解,這樣能夠讓學生對作家有雖簡單但較為完整的認識,形成綱要性的印象,為進一步閱讀提供線索,也為學生解讀作品提供背景知識。

二、傳統與現代教學方法交互運用

文本細讀要達到預期效果,也需改變教師單純講授的課堂教學模式。講授法是課堂教學經常采用的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述、講解、講演,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信息,在傳授新知識的早期階段必不可少,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基本知識。但若一直以教師講授為主,則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不利。

戲文專業的學生比中文專業的學生文學基礎弱,很容易形成學生學習能力差的誤解。其實不然。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例,學生能夠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對這些人物形象的解讀卻感覺困難。這種茫然并非是智力問題,而是因為魯迅的作品經常被安排在課程之首,學生此時還不懂文學批評的方法導致一時無從人手。但如果將文學鑒賞的方法單列出來講給學生,必將枯燥無味,不如將方法以問題的方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問題教學法是將知識以問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文學鑒賞的過程也可以視為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習初期,通常需要教師設計問題,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后期則應逐步轉變到學生提問題。教師安排學生課前閱讀作品,讓學生課前自主探究,課中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提問,一組回答;或者一組將學習成果以學術報告的形式展示出來,另一組則提問質詢。知識的學習之外,探究型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討論則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若再以作業形式課后形成論文,亦可鍛煉戲文學生較為欠缺的論文寫作能力。

現當代文學課程所面臨的另一難題,是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與有限的課時之間的矛盾。由此,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選的作品應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課過程中也應注意總結、歸納文學鑒賞的規律。以《沉淪》為例,解讀潘先生時很多同學還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則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學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人手對人物加以分析和評判;更有部分同學將這一知識分子形象與狂人、潘先生等知識分子形象相對比,反思現代史上知識分子的道路與命運,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現代教學方法的運用,要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強調教師的教法歸根到底是通過學生主體活動來獲得效能,著眼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而正所謂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漁,傳統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法的交互運用,是學生掌握文學鑒賞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三、文學鑒賞與專業實踐的融合

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與研究能力相比,他們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實踐能力。這也是他們對理論類課程興趣不高的一個原因,是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掣肘,卻也是創新的切入點,若能發揮文學與戲文的雙重優勢,則將實現雙贏。

講授與表演的結合,是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講課程可選用的教學方法。表演是戲文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他們的興趣與特長,將表演帶人課堂,截取文學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表演并加以陳述,能夠檢測他們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巴金的《家》為例,可表演覺民逃婚后眾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開放“觀眾”進行點評。在互動環節中,對覺新幫覺民說話到底有幾分真心等問題經常產生分歧,“演員”表演時對人物內心的揣摩與“觀眾”對人物的認識在碰撞中激發思考的火花,在討論中加深了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時間較多,即便課前準備所耗費的時間不計,一節課時間學生表演加上點評與討論,最多只能完成一到兩個片段,很難全面鋪開。若要實現全部學生的參與,所需課時量占的比重勢必過多。

當下社會,早就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標志著圖像主因型文化取代傳統的語言主因型文化。”圖像文化的流行對于以文字作為表達手段的文學來講是巨大壓力,而當大眾習慣于通過各種影像資料側面了解文學文本時,誤解與偏見也隨之而來。但與其排斥,不如將影像資料引入課堂,化危機為轉機。影像之于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也不能不重視,其一是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難以體味文字之美。對于不喜閱讀文字、只通過電影或其他藝術形式了解文學作品的學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種固化了的形象出現的,這就弱化了小說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再者,電影與文學作品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轉化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編,一部分圖像無法或很難展示的部分必然會丟失,其他內容也會經由導演或編劇的理解產生一些“誤差”,或增或減或變。

篇(7)

摘要: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漢語言文學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主干課程。由于中國當代文學是正在發展、變化的學科,對這門課程的研究、教學和教材編寫也呈現出難以把握的情況。所以本文探討了中國當代文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改革的措施建議。

關鍵字:當代文學教學改革語言文學

一、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區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專業實際及其教學現狀以及培養對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決定了中國當代文學課程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是我國一些地方區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結構大調整中對教育市場化趨勢做出的戰略選擇。所謂應用性人才,是指適應社會需求、動手能力強、基礎寬的多面手。這里包括如下涵義:其一,在專業知識的掌握上以基礎為主;其二,在知識結構上要求面比較寬:其三,在綜合素質上要求實踐能力強:其四,在培養方向上以社會適應性為主要特征。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教學的指揮棒.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實際上是一種高等職業教育,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與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一致,是專業課程在教學上必須解決好的問題。中國當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無疑迎來了一次教學上的挑戰,必須進行改革。

高校設置的專業從性質上分為理論素養型和應用技能二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高校的一個傳統專業,屬于理論素養型的。它主要是以培養和提高教育對象的人文素養為目標的,而在實踐技能方面的要求則比較低.其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并不是一致的。應用性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所設置的專業及其課程應該是技能型的。這種疏離現象也造成了專業課程教學的尷尬。目前,由于專業源遠流長的慣性影響,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和許多課程一樣,在教學上依舊照搬素養型的教學傳統。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授課方式以教師灌輸為主,即使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也僅增加了一些內容的直觀性,并沒有偏離教師講授這個中心:教學內容依舊按照傳統的要求進行安排,知識傳播居于主導地位,能力的培養依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考試考查中,依舊偏重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力的測試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上。這就明顯地形成了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兩張皮的現象。要打破這種現象,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培養目標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適性原則。教育的普通適性原則是因材施教。對教育對象來說,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潛質、潛力也是不一樣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為更高級的人才,具體表現為對讀碩讀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數,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多;二是現實型,即滿足現狀,希望學有所用,期望本科學習能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畢業就業打好基礎,這是大多數:三是模糊型,既沒有明確的目的要求,更沒有理想期待,這是極少數.這種情況對專業課程的教學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無疑適應不了,必須進行改革。

二、中國當代文學教學改革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文學課作為中文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大多教師都把專業知識的傳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注重文學知識的傳授,注重文學史的勾勒,強調文學史規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論爭等等,而忽略了現當代文學課的“文學性”特點。在這種教學思想主導下,豐富的文學個案都塞納進一個靜態的文學史框架中,鮮活的文學作品成為文學史知識學問的填充物,這樣,文學便成了枯燥乏味的東西。如果文學課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們的文學課教育也就有了問題。這種死氣沉沉的文學課堂令我們反思,現當代文學課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是文學史知識還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識的灌輸還是審美能力、欣賞力的訓練?反思的結果讓我們認識到文學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一種文學審美能力和文學想象能力。根據這一認識,我們調整了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減少文學知識的授課時間,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來。通過精細的文本分析學生可獲得對作品的豐富感受,培養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審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觀念與教學目標的轉變,使我們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由專業知識傳授的層面上升到人文素質教育的層面。

2.教學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就是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以老師傳授、學生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學生構建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綜合、貫通、運用,提升出新的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講、記筆記的教學模式,采用三種教學方式:

①講授與討論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辯證地處理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系,不僅強調學生要傾聽教師的觀點。更強調教師要傾聽學生的心聲,重視探究學生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并引導學生積極反思。讓學生躍出教材的刻板與束縛,系統地、立體地、動態地研究討論作家作品。

②學生走上講臺主講。

學生自選作家作品,經過大量閱讀、研究,上講臺對作家作品作富有個性的講評、這樣,學生不但積極主動閱讀作品、查找資料、確立論題,質疑先賢定論,而且,通過講評,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也使全班學生都拓展了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公眾場合的儀態儀表等綜合素質。

③認知實踐活動。

盡可能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作家故鄉實地考察,研究特定時代的人文環境和文學底蘊。

3.改革教學內容,體現中國當代文學的“當代性”

中國當代文學即包括已經過去的文學,如“十七年”的文學,“”十年的文學;和剛剛發生不久的文學,并且,隨著當代文學的歷史延續,中國當代文學還將包括已經產生和正在產生的21世紀的文學。而以往的教材、教學大綱的編寫,限于時間的關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學做為教學重點。而常常忽略中國當代文學最切近當代人生活節奏和審美情趣的文學現象,這應該由中國當代文學這門課程來關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顧整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有定論的名家精品的同時,應該把最新產生的文學做為研究的重點,甚至應該專門討論那些最新發生的、沒有定論的、甚至引起爭議的文學現象。

4.變革考試模式

考試模式的變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最終保障。一方面,考試方式要由全閉卷考試改為半開放式的考試。也就是說不只是憑期末一卷定成績,平時作業、小論文要在成績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試內容上要作調整。減少客觀題目的內容比例,增加主觀發揮題的比重。北京大學溫儒敏教授為學生出的考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例:“你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誰?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各抒己見,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如“或許一個略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盡管我承認這有些勉強。但似乎比由于稱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認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戲劇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間的神秘力量。”“我們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義為‘最掙扎的人’,我以為周萍無疑是‘最掙扎的人’”。等等。這類考題沒有標準答案,測試的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文學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鴻漸”等這類題目,都可以做成小論文,發揮學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文學評析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立新.大學生素質教育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黃濟,于策三.現代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放荡的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玩弄白嫩少妇xxxxx性|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日韩免费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精品igao视频|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ai| 99re久久资源最新地址|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在线| 国模雨珍浓密毛大尺度150p|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八十老太另类|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绿色| 爆乳高潮喷水无码正在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