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5: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特殊教育新課標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強力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2012年必須落實省定450所公辦幼兒園建設的具體項目、地點、改擴建或新建面積和資金來源。各地要根據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內每個鄉鎮至少建設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的要求,結合本地三年行動計劃,抓緊研究部署今明兩年的任務。
要積極爭取國家“城市學前教育發展獎補資金”和“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獎補資金”的支持,制訂具體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體、企事業單位辦園和普惠性、低收費、有質量的民辦幼兒園;堅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兒園為主,積極推動各地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園。
推進“農村學前教育投入及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這是我省承擔的國家試點任務,各地必須給予高度重視。2011年底,省里業已制發《幼兒園機構編制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解決辦法,各地要抓緊推進落實。要重點面向社會招聘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專任教師,對轉崗的中小學教師要嚴格考核,切實提高“保教”質量。
隨著學前教育加快發展,管理任務更加繁重,管理難度劇增。要糾正“小學化”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學附設學前班,健全學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學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監測機制。
(二)大力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要繼續堅持“區域統籌、縣域推進、改造薄弱、促進均衡”的原則,全力落實教育部與省政府簽署的備忘錄和省政府與各地市政府簽訂的責任書,確保完成建設400所標準化學校,實現年度階段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任務。
進一步明確基本均衡的評價標準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據這一評價標準,按照責任狀確定的建設進度,統籌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教育部從2012年開始,要組織開展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的認定驗收。為此,各地要切實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嚴格按照確定的建設進度,統籌安排各方面資源,整合人力、物力、財力,切實加快建設步伐,確保按規劃的時間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教育部驗收。及時解決好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要在縣域內科學、合理布局中小學校網點。要按照教育規劃綱要部署,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城鎮化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科學調整學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學點,堅決防止和糾正因學校布局調整出現學生就學困難、學校班額過大等問題。要貫徹“縣域統籌、傾斜薄弱”的原則要求,加快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標準化建設,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率,縮小縣域內城鄉、校際間辦學差距。在教師、校長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省里要制發推進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的指導意見,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措施,加強保障,積極探索,穩步推進。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做法。2012年要召開17個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試點縣工作推進會,召開“學區制”辦學模式改革牡丹江現場會。
(三)深入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開局基礎上,繼續以推進高中教育普及為目標,進一步深入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一是以市地為單位,對全省普通高中進行普查,對未達標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訂整改計劃,全面加強普通高中達標建設。二是深化區域和學校改革試點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促進機制,引導普通高中找準內涵發展定位,凝練學校文化,培育辦學特色,形成一批“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擬召開試點地區和學校現場會。三是落實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要求在秋季開學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規范普通高中辦學行為。依托學籍信息化管理系統,明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職責,加強和規范普通高級中學學生學籍管理。強化審批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國際班辦學行為。從規范招生行為著手,切實規范普通高中辦學行為。
(四)依法推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發展。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貫徹新修訂的《民族教育條例》,以民族教育發展項目建設為依托,加快少數民族各級各類學校建設;繼續推進民族中小學“雙語教學”教學模式改革;廣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繼續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啟動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學校建設;加強掃盲教材建設,積極推進少數民族掃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繼續推進特殊教育課程改革,大力推廣“醫教結合、綜合康復”教學模式,力爭年內取得相應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指導各學校加大校本課程開發和利用力度,組織優秀特殊教育校本課程評選。
――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貫徹執行好義務教育新課標。
為認真貫徹執行好新課程標準,一是要統籌設計義務教育新課標的學習培訓,要求各級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門、中小學校長和廣大教師,透徹理解、深刻把握新課標,內化行為,創造性地貫徹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國家新課標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課程標準指導意見》;三是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建設與管理,大力推廣普及地方課程;四是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和當地資源,開發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學校課程。
(二)創造性落實好高中課程方案。
繼續創造性地深入貫徹實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課改方案》,以課程實施為重點,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完善“課程模塊修習考核”、“學業水平考試”、“高校招生考試”以及“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三考一評”制度建設。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選修課程開設力度,實行分類規劃與指導,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加強學生選課指導和人生規劃指導,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三)深化教與學改革。
要把教學改革作為深化課改的核心環節,深入探索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貫徹“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注重維護學生的尊嚴和人格,激發學生好奇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廣大教師從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進行個性化、多樣化的探索與創造,形成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與學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制度。
(四)全面加強教研工作。
各級教研部門要切實轉變教研服務方式,進一步完善省、市、縣和基層學校以校為本、基于網絡、上下聯動、由點到面、覆蓋全省城鄉的各級教研功能互補的教研模式,強化“研培一體”教研制度,充分發揮教研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深化課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發《中小學教研工作指導意見》,各地各校要抓住貫徹落實新課標這一重要任務,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成長機制。
(五)大力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繼續加快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國家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配置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項目,加快推進“班班通”建設,完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繼續以農村為重點,加強教師培訓,加強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能力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學校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要充分運用遠程教育網絡,推動優質課程資源共享。
――強化教育管理,努力緩解熱點難點問題
(一)關于抓好“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為習慣培養等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關愛服務體系,盡力滿足農村留守兒童上寄宿制學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農村留守兒童就近上學。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教育“兩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兩為主”為“兩個全部納入”,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二)關于抓好規范辦學行為工作。
一是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嚴格落實省政府《關于全省中小學深入實施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意見》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制發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構建小學、初中與高中有機銜接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積極推進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為主要標準來評價學校和校長的工作成績。二是切實規范辦學行為。堅決治理人民群眾反映還比較強烈的亂辦班、亂補課,擇校亂收費,教輔材料濫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購等領域還時而發生的違紀違法問題。三是切實推進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各地要切實落實好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要求在秋季開學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時,繼續鞏固義務教育階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對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后的運行情況逐校進行排查,發現問題迅速糾正解決。
[論文摘要]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山東省要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幾乎很困難,怎樣縮小區域間的教育不平衡,挖掘發展基礎教育的有利條件,是山東省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為出發點,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分析了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利條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措施,希望能給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山東是一個經濟大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為發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對現有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現有的教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需求,尤其是對于優質教育的需求。具體而言,教育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是基礎教育不平衡的一個表現。為此,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實要求,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求。
一、山東省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利條件分析
(一)蓬勃的經濟發展為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山東省的基礎教育資源配置走到目前的水平,是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已改制的省重點企業有88.6%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全省已有上市公司60多家,數量居全國第4位,流通股總數超過100億股。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在這樣經濟發展背景和條件下,山東省教育的發展,無論在經費投入、辦學條件,還是師資配置等方面都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二)豐富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氣氛
自古以來山東就被成為人美物豐、山靈水秀之城,有著豐富的人文底蘊和富饒的人化自然。山東地區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卻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其中,最為璀璨奪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在中國歷代杰出人才名錄中,都占全國之首。加之山東父母對教育的特殊重視,特別對于孩子教育的投入,在這種環境下,促進了當地教育的不斷發展。
(三)政府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責任主體
從現代政府職能管理上來說,政府提供社會公平和資源的均衡配置,而市場提供經濟效率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山東省政府等領導對于教育的關注以及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重視,為山東省的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礎和輿論氛圍。省政府把科教興省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戰略,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積極實施政策傾斜。
二、山東省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建議分析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框架內規劃和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首先要確保教育的戰略地位,優先發展義務教育。要將義務教育發展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框架,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基礎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不斷加強政府的責任,發揮政府統籌與協調的作用。其次要依法加大投入,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資基礎。政府部門要提高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保障范圍,公共教育經費的投入要向農村和城區薄弱學校傾斜,促進教育公平。最后要調動各方面辦學的積極性,實現辦學主體多元化。政府要拉動社會、家庭對教育的投入,形成辦學主體多元化,擴大教育融資渠道。
(二)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義務教育發展實施分區規劃,分類指導
目前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應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呼應、相協調,發展好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創造出一條均衡發展與優質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讓盡可能多的人享受到好的教育。山東省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是有一定的區別和差異性,這必然會影響到各地的基礎教育,為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就應因地制宜,實施分區規劃,分類指導的方針,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對與相對欠發達的地區,要大幅度增加教育基礎設施,完善經費補償制度,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切實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三)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
政府在制定和執行教育預算過程中要加強農村和城區薄弱學校建設,堅持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對初中進行相對公平的生源分配,立足辦好每一所學校,著力提升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緩解初中的升學競爭壓力,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減少義務教育階段均衡發展的障礙。各地要嚴格依據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編制本地區村小布局調整的總體方案,并按“一次規劃、分類達標、典型引導、示范導向,對達到基本標準的學校授予“合格村小”,達到較高標準的授予“示范村小”,要改革村小的管理制度,在考核評估鎮中心小學時,將重心放到其下屬小學、對通過考核評估的學校給予褒獎。
(四)完善機制,促進義務教育階段群體之間的均衡發展
從整體上看,基礎教育均衡是全方位的均衡,因此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第一,加大弱勢群體的資助力度,認真做好免費義務教育工作,對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提供必要的補助,做好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工作,搞好特殊教育辦學條件,讓全社會積極投入到這項活動中去;第二,加強外來務工子女教育管理工作,要讓外來務工子女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同時要制定相關的政策,規范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的辦學條件,另外各級教育部門要做好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的檢查與指導工作,進一步促進辦學質量。
(五)加大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力度,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學校要圍繞新課程標準,提高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保證就是要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深化教學改革。首先要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制定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便于學生獲得新舊知識和感性知識,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認知規律。其次要優化教學過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具體而言要強化教學目標意識,強化反饋矯正意識,樹立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總之學校要以校本課程的建設為核心,以校本管理為紐帶,全面推動學校的自主發展,創新發展和特色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斯輝.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J].湖北教育,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