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3: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閩南文化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以漫畫形式詮釋晉江鄉土文化的研究》是全國課題《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與優秀民族文化傳承相結合、與社區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實踐與研究》的子課題。在近三年的課題研究期間,本課題組以“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為理念,立足校情、學情、師情實際,注重教育教學實踐,力求課題研究實效性。課題組發動全組老師和全校基礎年段學生廣泛參與,開展務實精細的研究工作。
本課題以教育部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的要求“藝術教育對提高學生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及“充分開發利用地方和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豐富學校藝術教育內容和形式。鼓勵、支持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藝術教育資源”為依據,以“益德漫畫,漫畫益德”為突破口,落實本校“一核心,二基點,四特生”的管理哲學,探索漫畫特色教學與閩南傳統文化的交集點,嘗試以漫畫形式傳承和發展晉江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科學化、自主化,培養學生核心人文素養,豐富本校美術學科內涵和德育載體,有力助推本校漫畫特色項目更快更好地發展。
馬克思說:“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課題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以激勵教育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發現教學理論為指導。借助科學研究方法,以學校提出的“高質量,有特色”為工作標準,通過對漫畫的繪制技法;漫畫的創意方法;晉江鄉土文化的內容及核心價值;晉江鄉土漫畫進社區、進校園的活動方式;鄉土美術教材開發和應用等一系列內容研究,依托美術課堂、石鼓動漫社、漫畫特色興趣班等平臺進行實際訓練,讓學生走入鄉土、融入社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幽默品質,為學生創建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環境,發展學生綜合能力,體現課程趣味化、鄉土化、生活化等特點。課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一、理論成果
1.教育理念的提升。本課題研究嘗試培養學生運用哲學思維探索鄉土文化中核心價值,提高學生藝術技能,開闊文化視野和提升人文品質。
2.教研能力的提升。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把課題研究和學校哲學研究課題、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美術教學工作有機整合,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實現由集約型教學向科研型教學的轉變。
3.綜合實踐活動整體能力的提升。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推動石鼓動漫社、漫畫特色興趣班及多個綜合實踐活動有序開展,有效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讓同學、家人感受家鄉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師生均得到藝術體驗和能力提升。譬如,有的學生將在課題實驗課所學的“核心價值觀”閩南四句和晉江歇后語帶回家與家人分享,活躍家庭和諧氣氛。
二、實踐成果
1.出現精品課程。課題組以《美術課程標準》為依據,立足課本,從美術教材中《卡通故事》、《幽默與智慧》等文本中拓展而出,編寫教學設計。楊銀平老師從《幽默與智慧》拓展開發出精品課題實驗課《漫畫閩南四句》、《漫畫晉江歇后語》;張克雄老師從《卡通故事》拓展開發出精品課題實驗課《閩南童謠漫畫》。盧金火老師巧妙地結合學校“五店市尋根”綜合實踐活動拓展開發出精品課題實驗課《閩南古厝》。課題組老師堅持以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科哲學為導圖,圍繞課題研究內容,不斷探索課堂教學。
2.形成校本教材。通過課題研究,楊銀平老師編寫的《漫畫創意訓練》校本教材富有趣味性和啟發借鑒價值,深得同行、學生的喜愛。盧金火老師編寫的《五店市尋根》校本教材,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具有較高參考指導價值。
3.促進教學相長。課題組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鄉土漫畫創作。完成一批具有晉江鄉土文化特征的漫畫作品,體現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其中有60多幅漫畫作品在本市及全國各級漫畫比賽中獲獎或發表在《幽默大師》、《兒童漫畫》、《晉江經濟報》等報刊上,出版漫畫成果集《石鼓動漫社》和教師作品集《楊銀平漫畫集》及校本教材《漫畫創意訓練》等。2015年6月,本校被福建省漫畫研究會授予“福建省漫畫教學實驗學校”。課題研究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還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培養了一批研究型美術教師,從而促進了師生共同發展,實現了教與學相長。
4.收獲教育寫作。課題組不僅積累了一定量的圖片、視頻等材料,在教育寫作上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盧金火老師撰寫的《鄉土漫畫教學反思》;張克雄老師撰寫的《用漫畫圖解閩南童謠的教學反思》;楊銀平老師撰寫的課題研究論文《閩南鄉土文化在校園漫畫綜合實踐活動中綻放光彩》等。
5.發揮輻射作用。研究之后,本校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鄉土美術教學資源,并開始發揮輻射引領作用,課題組積極搭載當地市政府、文化部門開展的活動。先后將課題實驗成果“晉江歇后語漫畫”、“閩南四句”等成果深入毓英小學、靈水社區、蘇安社區、曾井社區、陽光社區、育德小學、五店市傳統街區等社區學校,以漫畫形式傳播晉江鄉土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市民帶去了一次次鮮活生動的鄉土文化體驗。2015年11月,福建漫畫研究會會刊《海峽漫畫》第十期展示本校漫畫特色教學成果,起到省內輻射引領作用。
本課題還有許多值得研究和完善的地方,進一步提高學生漫畫質量。完善校本教材,增強實用性,利于教師教學、學生實踐學習,提高教與學效率,把課題研究拓展延伸到校本課程研究領域。下階段以本課題研究為龍頭示范作用,推廣課題研究成果,進一步研究漫畫特色教學與鄉土文化、美術課堂的深度結合,使之成為基礎美術教育有效的補充,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實驗。
參考文獻:
[1]楊力.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涂慷.閩文化民間藝術探美.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聯合舉辦,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廣西民族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百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07年12月9~13日在廣西南寧舉行。本次年會是繼1981年在桂林舉辦的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后16年,在廣西的考古學、民族學調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收獲的背景下,再次回到西甌、駱越故地廣西。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湖北等十多個省(市、區)和香港、臺灣等地,以及美國、越南等國家的92名專家、學者與會,除了會前收到論文中精選50篇編輯成67萬余字的論文集《百越研究》(第一輯),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10月正式出版外,會議期間還有十多位境內外的學者向大會提交了精彩的民族考古調查研究新發現。老、中、青三代學者共聚一堂,緬懷百越先民,重溫東南歷史,大興學術爭鳴。這些成果既有百越民族文化的總體研究,更多的是百越各支系文化的深入探討,還有百越民族與其他系統民族文化關系、百越與當代華南民族文化關系的探討等專題,將百越民族史的學術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
一、百越民族的總體或跨地域研究
近10篇論文是從全局或跨地域的角度對華南、東南百越文化的總體研究,不乏創新之作。如江瑜在《古代銅鼓社會功用再考察》中,認為古代銅鼓上的太陽紋和青蛙裝飾,并不代表對太陽神和青蛙的崇拜,太陽紋的作用是分散銅鼓受敲擊的力度和傳播的聲音的,青蛙是人們對農業豐收的向往,是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觀察思考,而且不同時空的銅鼓涵義、功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有新意。周幼濤《論地域文化視野中的越文化研究》主張百越雖支系繁多,但又存在四個相對集中的地域文化系統,即江浙地區句吳、于越所在的“北系”,閩臺地區東甌、閩越所在的“東系”,兩廣地區楊越、西甌、駱越等所在的“南系”,云貴地區夜郎、滇所在的“西系”,體現了對百越文化譜系結構的深入思考。鐘《吳越水鄉地域古城形態之“夾城作河”構造初探――東南百越地域原生文化型式探索之一葉》,從淹城、蘇州、紹興、嘉定等城市平面中外濠、內塹兩重河道的“夾城作河”構造,不同于中原城市規劃傳統,是百越水鄉原生態的筑城形式。黃啟臣《先秦嶺南古越族土邦小國的社會性質》一文,全面鉤沉歷史文獻記載中存在于嶺南地區的驤頭國、縛婁國、陽禹國、儋耳國、雕題國、西嘔國、駱越國、伯慮國、蒼梧國等九個土邦小國社會,主張它們多是生產力水平低下、國多無君的部落社會。Barry Rolett在《中國東南與南島語族航海術的出現》一文中,認為東南史前航海術的出現、史前人類移民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全新世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沿海農耕地的較少所致。此外,高蒙河在《百越民族考古遺存考辨》、吳春明《東南漢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礎》、陳山漫《吳越竹文化述論》、盤立《百越文化區域中的“道緣”文化》等文也都有類似的全局角度。
二、百越各支系文化的調查與探索
西甌、駱越、夜郎、滇、南越、閩越、東甌、于越、句吳、干越等百越各支系的民族文化與考古發現、研究,占本次年會提交論文的半壁江山,其中西甌、駱越及相關的廣西考古研究自然是重頭戲,有不少新的觀點。
在西甌、駱越的關系與性質上,覃圣敏《西甌駱越新考》系統回顧西甌駱越研究中“同支說”、“異支說”之學術史的基礎上,主張兩說沒有矛盾,先秦時期兩族各自獨立,秦漢時期結成聯盟,他還把武鳴馬頭作為駱越古都、甌駱聯盟的中心,把越南河內的“古螺城”作為敗退南遷的新都。藍日勇的《駱越無國論》則從歷史文獻記載、元龍坡和安等秧山等墓地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城防設施的缺乏等角度,論證駱越族還沒有建立起國家組織。
在西甌、駱越的文化方面,蔣廷瑜《西甌駱越青銅文化比較研究》首次以青銅器資料為據,系統論述“西甌文化”、“駱越文化”的內涵特征、兩支青銅文化的異同,反映了廣西青銅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李珍在《貝丘、大石鏟、巖洞葬――南寧及其附近地區先秦駱越文化的變遷》研究中,主張8000~5500年前的貝丘遺址、起于5000年前左右的大石鏟文化、起源4300年前左右的巖洞葬-文化,是一個文化系統的不同階段,是駱越人文化的三個階段。陳遠璋、熊昭明《廣西賀縣河東高寨四號墓及其文化因素分析》則運用考古學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河東高寨四號墓所出的陶器、銅器、玉器等所反映的秦、中原、越等文化因素組合。梁旭達《廣西甌駱文化淺析》系統描述了駱越的大石鏟、稻作、干欄建筑、銅鼓文化、圖騰崇拜等文化內涵。此外,謝日萬、何安益《桂南大石鏟應是駱越先民的文化遺存》、韋江、楊清平《廣西武鳴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林強《廣西都安北大嶺遺址出土的玉器及其族屬的初步探討》也就考古資料中駱越的大石鏟、墓葬、玉器等文化分別展開論述。
在西甌、駱越的社會習俗與經濟上,覃芳《廣西新石器時代葬制與古越族食人埋骨的關系》則根據廣西新石器時代屈肢葬、二次葬、肢解葬中的資料,結合文獻與民族復原古越人的食人埋骨習俗。彭書琳《廣西古代撥牙風俗》則收集研究了廣西巖洞葬的人骨標本,分析了起源商周時期、盛于宋元明清時期的廣西古代拔牙習俗的源流、分布與性質。陳桂芬《秦漢時期甌駱社會經濟發展述論》一文,闡述了文獻記載的秦始皇統一嶺南后,甌駱道路建設、郡縣設置、軍人與移民實邊、城市與商貿發展等。楊清平《略論東周時期嶺南越人的農業經濟》則更多從考古出土實物來說明類似的課題。
此外,也有一批論文涉及百越的其他支系。彭長林《滇文化族屬再探》運用考古學文化因素分析法,深刻分析了滇文化中濮、越、氐羌三大因素的構成,是迄今研究云貴高原越文化最深入、清晰的成果。鄭超雄《夜郎國的文化淵源及社會文明》一文,也以考古材料出發,分析夜郎國的文化淵源,主張濮就是越,并研究了夜郎的王權政治與社會文明。邱立誠《香港早期歷史――百越族群中的地緣與文化關系》,分析了上起萬年前后的打制石器時代,下迄秦漢南越與南海郡時期,香港考古文化與珠江三角洲的同源一體關系。蔣炳釗在《閩越的都城與“冶”》中,論證了史、漢所記閩越“二王二都”分別在崇安漢城和福州北郊漢城,而余善所都崇安漢城就是無諸王城“冶”。是閩越都城研究中的一個新看法。王煒在《試析虎林山遺址的文明因素》一文中,依據虎林山墓地出現的高等級墓葬、牙璋禮器、戈、矛武器、刻劃符號等,分析外力作用下的閩南早期文明進程。陸建芳在《江蘇無錫鴻山越國大墓發現的玉器》中,介紹了吳國地域范圍發現的越國大墓玉器內涵。
陳元甫《漢代東甌國的發現與研究》則介紹了浙南溫嶺塘山大墓及大溪古城的考古新發現,主張大溪古城就是東甌國都。徐長青在《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葬》中,首次披露了這座重要的干越墓葬的考古新發現。張崇根《臺灣大坌坑文化來源初探》則提出了臺灣大坌坑文化來源于黃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新看法。連照美在《從考古學論古代百越時空分布上的臺灣》,在總結臺灣史前文化與大陸關系之研究史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臺灣新石器文化譜系中東南沿海的卑南文化內涵及其與大陸史前文化的異同關系。
三、百越民族與周邊民族的文化關系
楚越關系歷來是百越民族周鄰文化關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朱燕英的《楚文化對江南百越文化的影響和融合》一文,運用考古學文化比較研究方法,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楚文化對湘資流域楊越、長江下游吳越、贛鄱流域干越、閩江流域閩越、嶺南的南越與甌駱等百越文化的影響。丁蘭《紀南城周邊楚墓地出土青銅越式鼎現象初探》則談到了越文化融入楚文化、成為楚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考古證據。此外,石奕龍《兩周時期句吳與鄰族的經濟、文化聯系》,則從傳世文獻、銅器銘文、考古器物的角度,分析了句吳與鄰族的產品交換、技術交流與文化互動關系。熊傳善《論中原民族與南方民族的戰爭與融合》依據文獻記載,比較全面描述了五帝、三代、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南方民族間的和戰關系。漆招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洞庭湖農業文化的南傳》中,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地區稻作農業文化通過越城嶺山區及湘桂谷地傳播到廣西地區的考古證據。
也有學者分析了百越文化的跨界(國)關系,如蔣遠金在《史前日本列島與百越先民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考古學觀察》一文中,提出新本列島的舊石器、細石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與農耕源于華南百越地區的看法,從而證明兩地的海洋文化交流。西村昌也《從民族史的觀點來理解越南北部的銅鼓》比較全面地分析了越南北部出土銅鼓的類型、年代與使用民族,并分析這些現象背后的民族間戰爭、饋贈、交易等民族關系史問題。鄧聰在《嶺南與北越弓形格銅劍文化圈》中,提出了弓形格青銅劍的時空分布所反映的嶺南地區與越南北部的先秦漢初文化交流。
四、百越后裔及現代南方族群的文化變遷
現代南方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南方漢人族群是百越的后裔或與百越源流關系密切的族群,是百越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對象。馮孟欽在《廣東俚人遺存的考古學觀察》中,以洛湛鐵路沿線、高州、信宜、電白、廉江、遂溪、海南等地墓葬考古資料為據,討論東漢至唐代廣東、海南的越人后裔――俚人的陶器、鐵器、銅鼓、居址、墓葬等文化內涵。王獻軍在《黎族早期的物質文化》中,通過考古與文獻資料,論述了黎族的食物形態與飲食器具,服飾、耳飾與文身文化,船形腳屋等居室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李勃《黎族來源新探》、王逍《畬族傳統文化稟賦述論――兼論畬族經濟轉型》,董建輝、林宏杰《族群認同與民族身份的確認――以金竹畬族鄉的成立為例》,也屬于類似的研究。
蛋民形成也與古代百越民族的海洋文化活動有關。黃向春在《福建閩江口“蛋民”研究――兼論百越民族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中,闡述了閩江口越人后裔蛋民的分布、姓氏、生態與生計、習俗與社會組織、神靈廟宇、口傳記憶等,并提出閩越物質文化的民族考古學研究與蛋民認同“閩越”的符號意義之認知考古學研究同等重要。蘭達居在《百越海洋人文與福建區域人文模式》一文,在論述百越海洋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綜合了兩廣、福建、浙江、海南、臺灣等沿海作為百越海洋人文傳承者的水上蛋民文化,并提出福建百越海洋人文在當代傳承的三種模式――福州模式、湄洲模式、惠東模式。
此外,還有學者重視百越與南方漢人文化的傳承研究。吳春明《東南漢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礎》著力鉤沉當代東南漢民人文中的土著文化因素積淀,如海洋文化精神、土著宗教與慣習、越式聚落與喪葬、原始制陶與無紡樹皮布、漢語方言的越語底層等,并從文獻與考古資料中所見的越人漢化、漢人越化中尋找民族考古學的解釋。彭維斌《閩南民間信仰的文化分層與漢越文化融合》一文,將歷史層位分析法引入閩南民間社會文化研究中,探討了以天公、土地、星辰、龜、蛇、狗、虎等自然崇拜為代表的百越先民“萬物有靈”崇拜的底層特征,以吳本、媽祖、臨水夫人、清水祖師、三平祖師、王爺等救生神靈為代表的百越土著巫鬼信仰的核心,漢式佛道為代表的表層特征,并從民間信仰層位的形成過程研究漢越文化融合。林汀水則在《也談閩方言的形成與發展變化》中,提出閩方言源于江浙的吳方言、吳方言與古楚語是閩方言的底層、唐宋以后隨著中原漢人的南遷又重疊著上古中古漢語,這是現代漢語方言研究上的全新觀點。
五、多學科協作、多層面探討與國際性視野的學術盛會
在這次學術會議上,與會學者圍繞百越史研究的不同專題,從多學科、多層面和國際性的角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展開了熱烈的學術研討,表現出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 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協作。考古學是百越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知識源泉,考古學者的大量參與、考古資料和方法的全面運用是本次會議的重要特點。多數與會考古學者不再是簡單列舉考古文物資料,對歷史問題作出粗淺的說明和解釋,而能通過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討百越族群文化的譜系、關系、性質,甚至還將考古類型學方法運用到當代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中,體現了考古學研究在百越史研究中的深入和提高,象西甌與駱越青銅文化的區分、滇族的三種文化因素構成等研究都是這方面的成功作品。百越史的研究離不開歷史學,傳統百越史研究主要仰仗史、漢的若干篇章,這次會議上純粹歷史學的研究不多,但也不乏深度,如對先秦嶺南古越族九個“土邦小國”的歷史鉤沉,就是代表。民族學的研究成果是本次會議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壯侗語族的民族文化的調查研究成果有限,但也有突破,尤其是將南方漢人的社會文化納入百越史的研究范疇,就是一個新的嘗試和亮點。在歷史地理學方面,從江南城市布局的地理變遷中,找尋吳越城市的“外濠內塹”的底層特征,很有新意。語言學方面,關于南方漢語的越語底層、閩方言的吳語特征等,都是對傳統語言學理論的挑戰。
2 多方面、多層面的探討。本次會議除了民族與文化性質、族群源流、文化譜系、文化因素分析與區域文化關系等基礎性時空關系研究外,還有百越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多層面的探討。在物質文化層面上,吳越城址、建筑聚落、崖洞墓葬、航海舟筏、銅鼓、大石鏟、竹器與玉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專題論述。在精神文化層面,百越的海洋精神、萬物有靈與巫鬼神靈等、圖騰崇拜、南方漢語方言與語言、婚姻習俗、拔牙習俗、食人埋骨習俗等內容,都有學者涉及。在社會與經濟層面,駱越的建國、南越的土邦小國、商代閩中的文明因素等國家文明問題,百越同秦漢王朝、荊楚文化的戰爭與融合問題,以及農業生產與經濟生活等問題,也都有爭論或討論。
關鍵詞: 官式大厝 特色成因 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泉州是中國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來,泉州就是閩南最繁盛的地區,曾有“海濱鄒魯”之雅稱。漫步泉州,隨處可見的皇 宮殿閣式建筑—官式大厝,作為璀璨歷史文化的回聲,泉州古建筑既繼承了中國的傳統建筑理念和風格,又融匯了多種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獨特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
對于所有傳統民居來說它們的的特征在建筑上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 平面布局和環境特征。它是社會制度、家庭組織、習俗信仰和生產生活方式在民居中的體現。2) 結構和外形特征。它反映了氣候、地理和材料、構造技術等對建筑的影響。3) 裝飾裝修和細部特征。它是文化、習俗和審美意識在民居建筑內部和外觀藝術上的表現。[1]
以下將從這三方面來闡釋福建泉州的傳統民居建筑特色以及成因。
2背景
泉州位于我國東南沿海,處于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匯點上。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千年來隨著往來的商旅和行客各種思想文化在此碰撞,交流,融合與傳播。在當地民居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形成了自己的強烈個性——紅磚白石、飛檐翹然、色彩艷麗、裝飾精美、中西合璧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多元化為特征的建筑風格。
3建筑平面格局與成因(圖1)
官式大厝又稱為“皇宮起”, 在泉州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閩王王審知因皇后黃惠姑,家鄉濱海風烈,因此特意恩賜黃皇后“汝母厝皇宮起”。由于在泉州話中,“你母”和“你府”的發音是相同的,于是整個泉州府,特別是達官、豪紳和富商等,便仿效王府的樣子造起了房子。
所以說它的平面在文化內涵上,吸收了中原文化帝王宮殿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沿中軸左右對稱,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2]
官式大厝的建筑格局可以用“護厝式”來概括。以主厝為核心,在主厝一側或者兩側向外擴張出一個帶小天井的護厝進而圍合出一個“院落單元”。一般間數以“三間張”,“五間張”為主。向縱、橫或縱橫結合發展起來的,此類民居布局大多由下落、頂落、櫸頭、后落、護厝、深井、埕等數個建筑單體及外部空間組成合院式建筑。
官式大厝的布局,具有按中軸線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主厝居中,兩側護厝護之,充分反映了主厝與護厝之間的從屬關系。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其間數取奇數,一般作三開間或五開間,有的加雙護厝,進深有一進(一落)、二進(二落)、三進(三落)、乃至四進、五進大門左右各有一間下房,合稱下落。下落之后為天井,天井兩旁各有一間廂房(或稱崎頭)。過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間是廳堂和后軒,它的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間(俗稱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間,合稱上落。[3]間也有講究,兄弟分家時,以東大房為尊,其余類推。光廳暗房是泉州傳統民居的特點。廳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寬敞明亮。而臥室房門懸掛布簾或竹簾,房頂天窗很小,房內幽暗。有的大厝前面加門庭(俗稱大埕),東西兩側和后軒外面加護厝,有單護厝、雙護厝、環護厝之分,作臥室或雜物儲藏間用,并且在門庭四周筑起圍墻,成為一個封閉型規整獨立的建筑群。為了避免外人窺視院內活動,大門只有逢大事時才開啟,入門處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風,平時都由兩側邊門進出。
官式大厝建筑形制(圖1)
4結構外形特征
建筑的外部材料以紅磚、白石為多,內部材料以木構架為主,建筑中精巧的雕刻,豐富生動的屋面形式,墻體砌筑形式等也很有特色。本地所特有的橘紅色貼面磚和層面瓦,使建筑呈現了統一的暖色調,色感異常強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紅磚文化區
雖然官式大厝在平面布局上延續了中國傳統的具有宗法等級的院落布局,墻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筑風格,卻又與其地處沿海的開放性有關。它們與歐洲起源于古羅馬的紅磚建筑和西亞阿拉伯建筑裝飾處理十分類似,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其特征是"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石”。
4.1紅磚材料
印象中的中國古代民居都是一片青磚灰瓦,如同靜默的黑白世界,而泉州人創造的紅磚大厝為中國傳統民居的水墨意境添加了一筆亮色。
成因:說法1:泉州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港口城市,對外交流頻繁。眾多閩南人與菲律賓有商業往來,甚至遠赴菲律賓,而當時西班牙人侵占了菲律賓,在菲律賓留下了大量使用石材和紅磚紅瓦的建筑,給閩南商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遂回鄉仿建
說法2:紅磚采用敞口窯燒制,磚培和氧氣充分接觸后就會呈現紅色。由于泉州一帶土壤中的三氧化鐵含量高,所以燒制出來的紅磚更為純正,更為鮮艷。當地人們就采用這種帶有吉祥喜氣的紅磚來建造自己的房屋,以達到人們所祈求的平安,幸福。
4.2“出磚入石”的砌筑方法
“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筑中一種十分獨特的砌墻方式。相傳,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將興盛的泉州府夷為一片平地,震后重建時,老百姓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來構筑墻體,并由此傳承下來。磚與石兩種不同材料混砌,石為豎砌,磚為橫砌。事實上紅磚多近桔,石白而帶灰,這些紅磚包裹著白石的獨特墻體,色彩對比明快和諧。用這種方法砌成的墻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
5裝飾裝修和細部特征
5.1燕尾脊
燕尾脊是屋頂正脊做成曲線的形狀,兩端往上翹起,形成美麗的燕尾狀,使厝頂形象夸張而生動別致,正是這種“雙燕歸脊”的設計,讓“古大厝”利用屋頂形式和屋脊變化豐富了建筑的天際輪廓線,灰塑雀鳥的屋脊裝飾也有如真鳥棲息,十分生動有趣,呈現出漢家建筑的裝飾特征。其“斯翼如飛”的形象引人無限遐想,被專家學者們譽為“翹脊文化”。
5.2燈號
在很多建筑上可以看到“忠孝傳芳”“渤海傳芳”“潁川衍派”等鐫刻文字,這便是閩南建筑上特有的文化產物——燈號。燈號為匾額中的一種內容:燈為傳宗接代,血統繁衍,號為記號,是泉州特有的文化產物。一般安置在民居建筑正大門的門楣上方,鐫刻這主人的姓氏所屬郡都。而這種習俗的來源是古人會將自家府第大門掛寫姓氏、大燈籠,紅白喜事也有舉姓氏燈的習俗,而閩南人正是把這種習俗安置在住宅上方,便稱之為“燈號”。
5.3大門
“皇宮起”民居的大門都裝飾得華麗精美,用各種形式及圖案裝飾正門的兩邊。常見的有磚雕,青石雕,泥雕,影雕,彩雕。雕鏤的常是花卉,山水,動物,人物,書法等傳統圖案。不同的圖案常常被賦予不同的含義,例如:圖案上有喜鵲,梅花鹿,蜂窩,猴子組成,就喻為“喜祿封侯”。
5.4筒瓦
筒瓦是中間凸起呈半拱形的瓦片。這種富麗堂皇的瓦片在舊時只能出現在宮殿和寺廟建筑上,當地人模仿閩王府建造官式大厝,體現富貴奢華。
泉州石雕技術有悠久歷史傳統。泉州盛產花崗巖,有南安石礱“礱白石”,惠安青斗石“輝綠石”,礱白石歷史最悠久,最為著名,被稱之為“泉州白”。泉州古建筑石雕工藝技法多采用線雕、浮雕、透雕、鏤空雕等幾種,工匠們以精湛的工藝、流暢的線條、別出心裁的勾勒意境,充分體現當地建筑藝術的巧、類、秀、雅的風格木雕工藝是我國古代建筑長期運用的一種裝飾手法。泉州傳統建筑的木雕喜用樟木,一是不易開裂,且木紋細密容易雕刻。木雕花飾多以團鶴、虎、蝙蝠、云龍、萬字錦、卷草、荷花,人物等吉祥圖案為主,極其豐富。磚雕工藝精湛,題材廣泛,造型生動,栩栩如生,體現閩南雕刻工藝的高超。
5.6墻飾
閩南墻飾細部形象方面有樓臺人物、巾幗人物、吉壽文字、海棠花、相思樹等,這些圖象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象征和隱喻意義,或有驅邪鎮惡的作用 ,或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通過圖案或紋樣的雙關是閩南磚石墻的特色之一。
6結語
泉州民居文化源遠流長,是幾千年來各種文化在海港泉州融合碰撞,泉州人民世世代代智慧的結晶。既承繼了由晉朝士族衣冠南渡所帶來的皇室威儀和貴族氣派,同時又糅合海派的動感變化和洋風的繁飾點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對當代建筑很有參考意義。其本身不僅是當地的歷史、文化、信仰、習俗和觀念的印記,本身也是一項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我們在保護傳統民居的時候不僅要保存其形式,而且要保護其文化的內涵,學習其對自然地尊重。
References(參考文獻)
[1]陸元鼎. 中國傳統民居的類型與特征[ A] . 民居史論與文化[ C] .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3
[2]梁振學編著.建筑入口形態與設計.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論文摘要優質幼兒園在幼兒教育領域中有著示范和帶頭作用,在這個社區發展迅速與不斷完善的今天,實現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需要優質幼兒園與社區雙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途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不斷地探索資源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開發與利用,資源的內涵與外延也不斷地豐富與拓展。教育資源是人類社會資源之一,在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給教育資源下的定義為:教育資源亦稱“教育經濟條件”,教育過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即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的總和。從寬泛的社會學意義上看,教育資源是指維持、組成、參與并服務于教育系統的一切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時空資源、信息資源、文化資源、權力資源、制度資源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資源系統。
目前我國各水平幼兒園的質量參差不齊,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優質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優質性是優質幼兒園的重要內涵, 是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高水平要求。優質幼兒園是經過評估小組與各級領導按照評估檢驗與層層篩選進行評定,是以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為指導的, 具有獨特的文化模式、經營特點和個性特征的學前教育機構。幼兒在優質幼兒園中能獲得適合其個性發展的優質教育。優質幼兒園具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每所幼兒園都有活動室、運動場、自然角、教玩具以及花圃、道路等獨特的教學、生活及環境設施,這些以物質形態存在的設施體現了幼兒園獨有的文化特征,影響著教職工和幼兒的思想、觀念與行為。
社區是孩子們生活的大環境,其中設施、設備、工作人員及居民都被孩子們所熟悉、所關注,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又指出 “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由此可見,社區資源的利用已經成為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熱點。
“社區資源”是指社區內外足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使社區居民問題獲得解決的所有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力量之總和。由居民依當地的人文景觀或民俗風情發展出自己社區特色,為社區帶入一股新的氣象與生命力。社區因為發展出休戚與共的社區意識,在社區的組織體系運作的同時,也不斷的發展其“資源網絡”,使社區資源網絡將更緊密、更活絡,而社區中的幼兒園可運用的資源也將更充沛。
從教育的角度說,社區資源的存在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分為物質環境資源、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這三個方面,這三類資源有其各自的構成狀況,彼此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共同構成了社區范圍內豐富的幼兒教育資源。(1)社區物質環境資源。社區物質環境資源主要包括社區內的山川河流、動植物以及博物館、圖書館、企業工廠、信息中心、電教館等。從幼兒園的角度說,常用到社區的物質環境資源主要有超市、醫院、郵局、銀行、書店、居委會、老人活動中心等與幼兒生活較為密切相關的物質環境資源。(2)社區文化資源。這里的文化資源主要是指一些當地的文化特征,如風俗習慣、自然景觀等等。例如:福州市花巷幼兒園,位于三坊七巷內,幼兒園設計主題活動認識三坊七巷的古代建筑,讓幼兒接受古代歷史文化的熏陶。(3)社區人力資源。社區的人力資源主要來源于社區教育的隊伍和社區居民,社區教育隊伍包括社區專干、社區志愿者、社區退休老干部等等,另外,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居民或者能夠為幼兒園教育提供幫助的家長都是社區中寶貴的人力資源。
一、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特點
優質幼兒園作為辦園水平較高,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的幼兒園,與社區的接觸相對而言較為密切,對社區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要遠遠高于其他一些較小規模的幼兒園。
(一)雙向性與互補性
優質幼兒園更能體現與社區之間的雙向互動,二者的教育資源達到合理、優化的共享。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幼兒的個性化得到全面發展,需要打破以往高結構化與高控制性的教學模式,構筑一種真正開放互動的教與學的機制。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領域的活動都與幼兒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很多時候需要用到周邊的社區物質環境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等。例如,讓幼兒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時,就可以帶幼兒參觀社區內的垃圾處理廠,更真實地讓幼兒體驗到環保與自身的密切關系。又如,在大班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中,可以帶幼兒參觀小學,或請小學老師到幼兒園給幼兒講講關于入小學該注意的地方。
同時,社區也需要幼兒園資源的大力協助。例如:社區在需要舉辦一些文娛活動時,也會經常請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表演節目;在宣傳普及學前教育階段育兒知識時,由于幼兒教師的專業性,社區常常會請幼兒教師開講座或座談會、咨詢活動等等。在這種資源共享中體現了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的雙向性與互動性。
(二)大教育性
幼兒教育并不單單指幼兒園內的教育,真正廣泛的教育資源存在于大環境之中,幼兒園課程范圍內的教學活動并不能滿足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 幼兒園須打破圍墻的限制,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 共同為兒童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樣,整個社區教育也不僅僅指專門的社區教育,還包含各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業余學習等等。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倡導終身教育的同時,還應樹立起大教育的觀念,不把幼兒教育囿于幼兒園教育,實現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
(三)有效性
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實現共享時還體現有效性的特點,優質幼兒園在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時,充分考慮到社區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同時能夠分析自身的教育資源為社區服務。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無法與兒童的生活脫節,對于學前兒童而言,在這個階段主要是以活動的方式獲得直接經驗,因此,幼兒園只能依托社區這個對于幼兒來說熟悉的大環境,優質幼兒園能做到挖掘社區內兒童所熟悉的一切教育資源,為兒童打造最適合他們發展的課程,并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在幼兒園現有條件不足的情況下, 開發利用社區教育資源, 讓兒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來提高身體、智力、語言、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 不僅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 滿足了兒童多方面的需求,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社區教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同時,在服務社區上,由于幼兒園本身的特點使得園所能夠獲得一些新的幼兒教育信息,優質幼兒園能夠將信息向社區開放,達到資源全面有效地共享。
二、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途徑
(一)整合與優化教育資源
從目前優質幼兒園的經營現狀來分析,優質幼兒園一般在周邊社區中具有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聲譽,在幼教專業領域中的影響力較大,往往可以影響到周邊的居民對于幼教知識的認識。因此,優質幼兒園在整合與優化所有可利用到的教育資源中起著重要作用。首先,優質幼兒園的管理者應利用其作為管理者的身份,協調好各組織、部分充分挖掘幼兒園與社區的教育資源,與社區加強聯系,引導社區在獲得新資源時主動與幼兒園聯系。其次,優質幼兒園的教師應合理設計其課程設置與安排,關注身邊可利用到的社區教育資源,并對這些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及時做出管理與規劃。第三,社區也應對本社區的幼兒園教育資源做調查與分析,統籌所有教育資源。
(二)開發利用社區特色教育資源
優質幼兒園已經能夠基本上達到與社區資源之間的互動共享,在此基礎上,優質幼兒園應開發利用社區特色教育資源,這同時滿足幼兒發展的特殊要求,符合現代教育趨勢。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模式下, 為了引導幼兒從身邊的事物學起, 主動地與環境發生互動, 開發利用本地區有特色的教育資源就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優質幼兒園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應從幼兒園所在社區的特色教育資源出發,開發身邊現有的、幼兒所熟悉的且富含本地特色的教育資源。例如,以廈門市第九幼兒園為例,該園從園本實際出發,以閩南文化為藍本,經過三年的研究實踐,目前已初步建構了具有閩南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園本課程實施體系。幼兒園的布置環境充滿著濃郁的閩南風情,在園內的各個角落,隨處可見諸如面泥館、木偶館、陶藝館、童謠室、服飾室、剪紙室、影雕室、珠繡區、戲曲南音角、織網角、閩南小吃一條街等的閩南特色布置。
(三)塑造學習型社區大環境
隨著社區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社區逐漸朝著學習型社區發展,這也有利于優質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之間的共享。幼兒要獲得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僅僅依靠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夠的,社區在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社區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社會,在這里,幼兒的社會性不斷得到提高,因此,優質幼兒園需要樹立大教育觀念,將社區看成是幼兒成長的一個大環境,社區將其獲得的信息、價值傳遞給優質幼兒園,優質幼兒園又將其教育活動與效果推向社區,通過向社區宣傳科學育兒知識,為促進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開展社區早教服務活動
示范性幼兒園具備開展社區早教服務活動的專業優勢,應該從所處的社區環境出發,探索開展社區早教服務活動的策略和途徑,開展社區早教服務活動是城市發展社區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專業機構,而示范性幼兒園實施學前教育的軟、硬件更屬上乘。示范性幼兒園應該從所處的社區環境出發,積極地探索開展0~3歲社區早教服務活動的途徑和策略,并為其他幼兒園進行示范、指導和輻射,帶動周邊其他園所為,社區幼兒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貢獻。因此,切實發揮示范性幼兒園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并帶動社區中其他園所共同為建設社區早教中心,把一批辦學思想端正、管理水平高和保教質量好的示范性幼兒園建設成為優秀的社區早教中心基地,使其成為較為成熟的社區早教服務活動中心。示范性幼兒園在為社區開展早教服務活動的同時也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程度。
參考文獻:
[1]黃堯.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社區教育發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葉謙,靳玉樂.對優質幼兒園課程文化建設的思考[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7).
永春倉滿幼兒園課題組執筆 方莉梅
一、問題的提出
“美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當前,將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觀念上的一個新的發展和追求。美育作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開啟心智、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種潛在力量,對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特別是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音樂一般是指世代相傳,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樂。民族音樂,它源于生活,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并且有著豐富多彩、令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有著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易于接受的內容。開發并利用鄉土音樂資源中有鮮明民族特色,內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對幼兒進行熏陶教育,可以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永春地處閩南中部,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各種傳統民間音樂豐富,如:鼓隊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布袋戲、山歌等。 然而,當前幼兒園對具有鄉土特色音樂資源的利用較為貧乏,缺乏對周圍生活與地方本土音樂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造,以至許多富有鄉土特色的音樂漸漸失去流傳……
因此,我們試圖通過以開發利用鄉土音樂資源為主線,對弘揚民族文化,萌發幼兒愛國意識,完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的教育目標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藝術教育內容,開展有家鄉、民間特色的藝術活動,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現實的。而且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還注重形成園本化音樂課程。
二、理論依據
建構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布魯納提倡使用發現學習法、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標、內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適合學前教育的音樂教育內容。
2、探索民間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途徑和方法。
3、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強的園本化音樂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獻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03.1-2003.3)
1、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曹冰潔、李晉媛音樂教育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觀。
2、制定課題計劃,確定研究小組成員并進行分工。
3、研究小組成員搜集材料并進行研討。
4、課題組成員共同制定前測的測量指標。
(二)具體實施階段(2003.4—2005.5)
1、對實驗班進行前測。
2、進一步收集有關本地區民間音樂的教育資料,學習許卓婭的音樂教育理論。
3、制定教育目標,根據目標選擇活動內容,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區的民間音樂。
4、探索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手段與方法。
5、針對幼兒水平設計記錄表并進行跟蹤記錄。
6、能大膽運用各種表現形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7、請高甲戲團、木偶劇團的演員來園表演。
8、建立學園小戲團、木偶團。
(三)總結階段(2005.5-6)
1、整理成果資料,分析相關數據。
2、匯編成果集(反思記錄、活動設計、民間音樂教材、主題活動方案、自編兒歌等)。
3、參加撰寫課題報告,課題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調查結果
利用鄉土音樂資源的研究調查統計表(單位:人)
項 目
指 標
能跟隨音樂節奏節拍協調地手舞足蹈
對各種本土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幼兒看電視、錄像等對其中的本土音樂很敏感?
能聽辯出幾種民族
音樂?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
興趣
比較興趣
興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種
3種
4種以上
前測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后測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對1-2小節的音樂節奏能協調地手舞足蹈。
對本地音樂的典型節奏能拍對1-2小節。
比較興趣:對1-2種本土音樂表現出的興趣時間30秒左右。
基本敏感:聽到本土音樂能做出反應。
項 目
指 標
能聽辯出本土音樂
能拍出本地音樂的
典 型 節 奏
能哼唱出幾種本土
音樂?
會用幾種樂器演奏
簡單的本土音樂
不會
1-2種
3種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會
1-2種
3種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測
22
10
3
35
17
11
7
25
6
4
后測
2
5
28
3
3
29
1
34
1
3
31
《綱要》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教育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會資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幼兒的本土意識和鄉土意識,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從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兒不能聽辯出本土音樂、100%的幼兒不能拍出本地音樂的典型節奏、72%的幼兒不會用樂器演奏簡單的本土音樂、82.8%的幼兒只能聽辯出一種民族音樂。經過兩年的時間,大部分幼兒對本土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樂有高甲戲、南音、布袋戲、木偶戲、鼓隊舞、游戲童謠等,高甲戲、南音是我們閩南最具有特色的戲曲,深受大家的喜愛,加深了對家鄉的熱愛。82.9%的幼兒能拍出本地音樂的典型節奏、97.3%的幼兒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間童謠,如《打鐵哥》、《掩烏雞》和《抓啄歌》等,91%的幼兒能跟隨音樂節奏節拍協調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鳥仔》、《老鼠嫁女》、《群丑獻藝》、《碰球舞》。93.9%的幼兒會用兩種樂器演奏簡單的本土音樂、90.9%的幼兒能聽辯出三種以上民族音樂。在游戲中學習,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愛家鄉民間藝術中的美。我園將本土音樂引入到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中,不僅開拓了幼兒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還增強了對本土音樂的審美敏感性,體驗了創造與表現的快樂,激發了幼兒熱愛鄉土文化、愛家鄉的情感。
實踐成果
在開展課題研究中,我們把幼兒與老師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給了教師、幼兒一個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間,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做學習的主人。從查找資料、主動發問、參與環境創設、參觀訪問等都能看到老師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兒與老師成了活動的主體。2003年4月,民間舞蹈欣賞《碰球舞》參加省音樂課題組觀摩活動,2003年5月節奏活動《采茶撲蝶》園課題組觀摩活動,獲得專家的好評;2004年10月藝術活動《小小新娘》獲馬來西亞幼教考察團的高度贊賞;2003年12月藝術體驗《群丑獻藝》參加縣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獲一等獎。2004年1月《幼兒園開展本土音樂欣賞新視點》一文獲泉州市幼教年會論文評比優秀獎。學園匯編了兩本教師反思集、活動設計和經驗總結,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學上的收獲
1、營造濃郁的氛圍,對幼兒進行本土音樂的熏陶。
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主動、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成長的。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注重設計環境,豐富環境,變化環境,利用環境對幼兒的熏陶,使幼兒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瀏覽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首先將本土音樂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間操中;利用晨間、下午起床、離園等自由活動時間播放閩南歌曲、童謠 、樂曲、戲曲等,教師引導幼兒在本土音樂縈繞的環境中心情愉悅地自由游戲、活動。
其次教師在各種活動區增設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的玩具材料,如體育角的兩人三足、竹高蹺、滾鐵環;動手角的“東西南北中”;音樂角的拍子響拳、壓腳鼓;表演角的高甲戲、惠安服飾、木偶表演;閱讀角的家鄉小傳、自制民謠小圖書等,便于幼兒耳聞目染、潛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樂文化。
此外根據主題開展的不同時間,通過布置臨時性的墻飾,對幼兒進行本土音樂文化熏陶。如:在開展《服裝設計師》活動時,將收集到的高甲戲、梨園戲等照片、戲服和頭飾等掛在“曲苑雜壇”舞臺四周,使幼兒真切感受到地方劇種的精華所在;在“精彩十分” 設計、動手制作高甲戲服、教師與幼兒共同制作閩南地方劇種中各種人物的臉譜;在表演角中進行自編自演。又如:春節、元宵節傳統節日活動中,在活動室周圍布置永春鼓隊舞、碰球舞、拍胸舞圖片、幼兒制作的花燈等,并在節日中利用中國結、紙、燈籠、紅綢等別具民族風味的工藝品進行裝飾,讓幼兒置身于民族工藝的海洋中,體會到家鄉的美,先人的和,傳統的樂。
2、選擇適合的素材,激發幼兒探索本土音樂的興趣。
本土音樂雖然來源于生活,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樂都是適合幼兒,關鍵在于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要鮮明、生動,所描寫的內容應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和興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喚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喚起他們欣賞的興趣,充分發揮幼兒的聯想和想象。
首先,挑選淺顯易懂,幼兒興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點燈紅》《直入花園》《春節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園內開花》《心花怒放幸福來》;永春游戲童謠——《天黑黑》《掩烏雞》《雞角公》《祛啄歌》《楸楸雞》《打鐵歌》;高甲戲——《新娘上轎》《群丑獻藝》等等。《天黑黑》這首用方言朗讀的民謠,詼諧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間透露出民間藝人在文字編排上的深厚造詣。可以在朗誦上配上了閩南地區南音表演中常用的響掌、拍子、壓腳鼓等民間樂器,家鄉的味道更濃了。這些歌曲的內容生動、有角色、有情節、藝術形象特點鮮明,受到幼兒的喜愛。又如高甲戲《群丑獻藝》的舞美獨特、新穎,表情詼諧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藝術形式、表現手法,歌詞淺顯易懂、節奏明快,民樂配上響盞活潑韻律,幼兒朗朗上口,易學便記,幼兒體驗了欣賞——感動——體驗——表現——創造的學習過程,幼兒在歡歌笑語中領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諦、美好,產生對音樂活動較為持久的興趣和向往,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體驗審美愉悅的機會。
其次,挑選具有教育作用,幼兒興趣的素材。音樂教育是用音樂打動和熏陶幼兒的心靈,引導幼兒熱愛音樂、熱愛生活。我們在選取教材時注重選擇健康向上的內容,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多方面協調發展,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良好個性,為一生打好基礎。例如木偶戲的傳統曲目《石敢當》、《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揚民族正氣,激發人們勇敢、善良、勤奮等良好的品質。又如童謠《楸楸雞》中,押韻的兒歌與手指游戲相結合,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多吃蔬菜;《雞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覺的讀書,還會幫媽媽做事。這些資源即蘊涵著許多文化藝術知識,又有著濃厚的民俗風情,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傳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其融入到幼兒生活中,整合各個學科的知識經驗讓幼兒感受、體驗活動的樂趣。
3、滲透創新教育,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的源泉。”創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創造的前提,如果在音樂活動中,注重運用形式的多樣化,不僅能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而且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讓幼兒在本土音樂藝術活動中體驗到了快樂。
?? ?首先,巧妙結合文學、美術等藝術形式,引導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真實感受,,使感受與想象融為一體。如欣賞南音《正月點燈紅》時,教師在活動的開始先播放一段音樂,讓幼兒閉目想象,引導幼兒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畫音樂,借助簡筆畫把聽到的和想到的畫出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接著教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受,產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間;然后進行體態律動,創編出各具特色的動作:有的走起圓場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動作;有的拿著長條插塑(當燈籠)跟著音樂舞起來-----表現出他們的天真活潑的一面,幼兒在感受音樂情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想象和創造力。
其次,提供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地創造性地進行表演。在讓幼兒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還需要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不斷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在區角活動中,經常可以見到創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們運用鐵線、毛線等來制作胡須,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頭、各種顏色的紙、油漆等制作生、旦、凈、丑的臉譜,有的直接在T恤上畫上臉;“曲苑雜談”中,女孩子就蓋上用絲巾做的紅蓋頭、穿上皺紋紙做的水袖、戲服;男孩子帶上自己做的胡須、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裝,跟著音樂唱起來、舞起來;在“動感世界”中聽到《碰球舞》的音樂他們跟著老師舞動的彩球創編出許多動作:用頭來碰、用后踢腳來碰、用膝蓋、腳尖來碰、用肩膀、手掌來碰……由于孩子們參加了一系列的活動,在他們欣賞、了解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加深了對本土音樂的體驗和理解,孩子們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大膽的表現自己。
第三,以想帶動,注重培養幼兒嘗試、創新。童謠節奏鮮明,富有韻律,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為兒歌配上流暢、樸實的旋律,將兒歌與音樂有機結合,不僅讓幼兒有更多機會接受音樂的熏陶,而且能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在學習《拉勾勾》活動中,教師逐步引導幼兒尋找與“拉勾勾”歌謠相吻合的歌曲,讓幼兒進行一小節的編唱練習,師給予指導調整,經過不斷引導、培養,幼兒完全有可能為熟悉的童謠創編曲調表現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既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又讓幼兒在本土音樂與藝術活動中獲得快樂的體驗。
兩年來,我們充分挖掘利用了鄉土音樂資源,并建構了以歌、舞、樂三位一體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將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樂融入幼兒的活動中,我們驚喜的看到:孩子們不僅對本地區的節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較深的了解,而且還會創編唱兒童歌謠、民歌。因此,對本土優質資源進行重新組織,靈活運用,創新發展,將民俗文化與幼兒的學習相融合,不僅可以讓幼兒植根于民俗文化這一豐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內涵,繼承其精華,萌發熱愛家鄉、民族的意識,又能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八、存在的問題
閩南傳統民居建筑中的節能技術探析
福建九地市和諧社會構建的量化分析
福建經濟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及就業相關性分析
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及其對福建高等教育的啟示
Cr原子鏈的幾何結構與電子性質研究
魚眼鏡頭的光學系統設計
MOCVDGaN/InN/GaN量子阱的應變表征
雙向超越離合器星輪成形工藝分析
基于BP神經網絡的高速磨削磨削力預測研究
廈門環東海域規劃區土地覆被變化的遙感分析
智能型寬電壓交流接觸器控制器的研制
基于CC2530的電流及溫度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交流特高壓并聯高抗無功補償的暫態過程研究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復合乳液的合成研究
侗族南部方言區擇偶婚俗價值觀的嬗變研究
盈余持續性綜合指標體系的測度研究——以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
轉換成本對顧客感知價值與忠誠度的調節作用
投資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傳導機制探究
漢日合成詞構詞方式的比較分析
英語時態一致性認知機制探析
論記體文文體觀念的演進
希思克利夫的“替罪羊”形象探究——《呼嘯山莊》男主人公新解
福建省高校學報關于聯合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
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對策研究
廈門市集美區第三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退火處理對鐠離子摻雜鎢酸鉛晶體的光譜影響
正交試驗法優化四針狀納米ZnO的制備參數及場發射性能
亞克力大把手注塑成形工藝優化及模具設計
輕型電動汽車電子差速器設計
基于LabVIEW軟件的磨削力信號采集與提取程序設計
MatlabGUI技術在小球振動實驗可視化中的應用
遺傳算法在排課系統中的應用
基于PSPICE的聲表面波器件仿真研究
基于雙重不確定性理論的水資源決策系統研究
風暴潮疊加天文大潮下的沙灘循環與海岸侵蝕
閩江河口區由淤積轉為沖刷的演變及其原因
公司股權性質對其現金持有水平的影響研究
我國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問題與對策
區域人口安全及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研究
基于超循環的供應鏈網絡仿生協同演化
陶瓷裝飾圖案設計的創新途徑探略
對我國職業足球若干熱點問題的思考
體育強國視野下民族體育發展的思考——以腳斗士運動為例
MSAA四維螺旋循環認知模式的構建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試論《升官圖》的狂歡化特征
尋根文學的文學形態論——基于尋根文學文化立場的思考
我校數字創意學院隆重揭牌成立
2010年《廈門理工學院學報》論文索引
我校承辦第17屆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國際學術會議
數百名專家學者匯聚我校交流探討模具技術
廈門政府在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鼓浪嶼詩歌節的品牌營銷
城鄉統籌下的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探索——以廈門市三個試點村為例
快速原型網絡協同系統的研究
基于構件的虛擬實驗室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溫度測控系統研究
關鍵詞:僑刊;期刊;經營
中圖分類號:Z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330-01
福建省目前有《閩南》、《環球客家》、《中華媽祖》等90多家僑刊鄉訊[1],自創辦以來,在傳遞鄉情、聯絡鄉誼,團結海外鄉親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福建省作為中國的著名僑鄉之一,是僑刊鄉訊發展的良好土壤,新時代僑刊鄉訊應該在更高的起點上,創新性地改革規劃,使之真正成為僑務部門聯系海外鄉親的橋梁紐帶,成為外宣工作有力的陣地平臺。
一.海西區獨特背景和新時代僑刊定位
海西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周邊區域,對應臺灣海峽,是具有獨特優勢的區域經濟綜合體。因此,當前福建本土僑刊鄉訊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對海西區域經濟文化的進行全面的報道,介紹家鄉投資環境、會展和產品信息,對海西優良的投資環境進行宣傳促進交流、促進投資。
此外,當前海外僑情發生了重大變化。有濃厚愛鄉情結的老一輩華僑華人減少,新移民增多并且力量增大,華裔新生代成為華社的主體。現今僑刊鄉訊的作用已經不只局限于簡單的訊息傳達,而是要成為促進交流、帶動經濟、促進投資的紐帶。致力于將僑刊辦成促進交流、促進投資的重要載體。
二.僑刊僑報網絡化和經營市場化
互聯網的出現,使地球變成一個“平面”。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也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僑刊鄉訊如能與互聯網結合起來,長期存在的讀者面窄、時效性差的軟肋都將得到較好改善。如《福清僑報》《鷺風報》等都創建了自己的網站,實現了報紙的網絡化,其中屬《鷺風報》做的作為精美,可以點擊仿真版報紙,還可以自由切換簡繁體字,并有新聞搜索等完善的功能。[2]
目前僑刊普遍存在經費不足、人員老化、稿件質量不高、編輯手法老套、未能跟上網絡時代步伐、不能適應海外讀者新的需求等一系列問題。許多百年僑刊都紛紛面臨著生存的大考驗。而經營的問題首先是內容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廣告形式,增加和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要加強刊物內容的選題策劃工作,在雜志的版面設計上做足功夫。
三.加強選題策劃工作,做足版面設計功夫――以《時代列車》為例
《時代列車》雜志公開發行于海西區域、全國鐵路系統及港澳臺地區,是一本發行量大、受眾數量較多的渠道媒體刊物。作為福建本土僑刊其定位為宣傳海西和鐵路文化,引導消費與休閑,力求為港澳臺同胞提供一個了解家鄉的窗口。
(一)報道新鮮資訊,促進兩岸多方交流
《時代列車》雜志開辟“閩臺資訊”版塊,專門報道該月內閩臺兩地的重大新聞,以及兩地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交流活動。如《時代列車》2011年10月刊中針對2011年廈門9?8投洽會的專題系列報道、2011年11月刊中國慶閩臺歡樂游的報道等。這些報道都客觀生動地反映了福建與港澳臺三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閩臺兩地的經貿往來。
(二)展現兩岸經濟文化,促進旅游產業
《時代列車》的宣傳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臺灣經濟、文化的宣傳;二是對福建本省各項資源的宣傳。《時代列車》雜志中的“深度報道”、“旅游”等欄目都是基于這一定位進行選題。如2011年10月刊旅游版塊中的《洗湯,很快活》,“洗湯”是福州方言直譯而來,有舒服、愜意的成分。文章用鄉土平實的語言將“溫泉古都”――福州的特色用生動、極富鄉情的語言表達出來,向海外同胞推介福州,希望能帶動更多的港澳臺同胞來閩旅游探親。
(三)溯源閩臺民俗,推廣華人文化
僑刊鄉訊的文化功能最主要體現在文化教育的功能上。以福建為例,雖然臺灣同胞祖籍多數來自福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一代的華僑、華人對家鄉的了解和情感都遠不及上一代移民。[3]因此尋根溯源的華文教育、華人文化普及不可或缺。《時代列車》2011年11月刊中對湄洲祖廟舉行的海峽兩岸海上祭媽祖大典進行了詳細的報道。湄洲島作為媽祖的故鄉代表著獨特的民俗文化,能夠喚起華人對文化、民族的認同感,對普及華文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增進海峽鄉情,發揮“五緣”優勢
鄉情功能是僑刊鄉訊特有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溝通鄉親、維系鄉情、聯絡鄉誼。臺灣同胞中80%祖籍來自福建,閩臺關系源遠流長,閩臺之間還具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關系。
《時代列車》2011年6月至9月刊中的《憶龍巖》《話武夷》《品廈門》就是針對福建城市所進行的一系列策劃報道。報道中所提及的客家風情、閩南語歌、蠔仔煎、沙茶面……這些地域風情、傳統美食是福建與臺灣居民熟悉的“共同話題”。系列報道立足于“日常生活”,報道普通但卻親近,最能引發認同感,打動人心。
(五)以圖說話,充分發揮設計功能
“讀圖時代”受眾閱讀習慣已逐漸發生了變化,在文字與圖片的比例上應加大圖片所占的比重。使用更加活潑、明快的主色調,改變僑刊一貫太過沉重的黑白形象。《時代列車》在旅游、美食等欄目中刊載了大量精美的配圖,增加刊物的時尚感、設計感,以求給予讀者一個全新的視覺體驗。旅游版塊中采用的大幅圖片,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現海峽兩岸城市的迷人風貌。
僑刊鄉訊類刊物,緣起于海外僑胞懷鄉思親的情感需要,這種產生與特殊時代的刊物想要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必然要走上創新的變革之路。但革新不意味著放棄自身的“僑”味。“鄉情”永遠是僑刊鄉訊最鮮明最動人的特色。以務實、創新的姿態,積極探索健康發展新路,應當是僑刊鄉訊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清.僑刊鄉訊是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J].福建理論學習,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