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5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D9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76-01
1 常規現代農業的困境
19世紀40年代以后,發達國家進入了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為特征的現代農業階段,這種現代農業也稱石油農業,或常規現代農業。現代農業使農業生產率大大提高,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常規現代農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嚴重的問題,如生產效益下降、農業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農業資源枯竭等,這些問題使得現代農業的發展面臨著重重困難,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1.1 農業的投入產出比下降
1950―1986年,世界谷物產量從7億噸增至18.7億噸,增加了1.7倍,肉類產量從3819萬噸增至14821萬噸,增加了2.9倍;與此同時,全球拖拉機總臺數增加了3.6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8.6倍,農藥使用量增加了32倍,灌溉面積增加了2.5倍,農業的化石能源(石油、煤及天然氣)使用量增加了6倍。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預測,把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計算在內,全世界的食物生產年增率應達3%~4%,如按常規現代農業的能源利用率計算,農業中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年增長率應超過6%~8%。顯然,一次性能源生產的增長滿足不了這樣的需要。另有資料表明,發達國家每公頃耕地的能耗達到24.8×109焦耳,而世界平均水平為7.8×109焦耳,發達國家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18倍。美國每公頃玉米生產需消耗760升石油,能量的投入產出比為1∶2.4,而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可達1:15。
1.2 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常規現代農業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主要表現在森林減少、土地侵蝕與土壤退化、生物物種滅絕等。森林的破壞和消失,嚴重地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引起氣候異常、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物種滅絕、大規模病蟲害頻發。就生物資源來說,據估計,全球物種有1000萬~2000萬種,但日益發展的專業化、商品化生產方式,使人們只注意其中的150種植物和15種牲畜,其他大多數物種遭到了淘汰。目前每年生物物種的滅絕數量達4萬種。20世紀初以來,全世界有75%的農作物和近半數的牲畜品種已經絕跡。
1.3 環境污染加劇
現代農業依靠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來維持農業的高產出,造成大量化肥和農藥殘留于水、土壤、空氣和生物體內,也增加了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對環境形成廣泛和長久的破壞。
農業生產是對土地、生物、水、氣候等自然條件的改造和利用的過程。但是,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忽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對立,使農業生產的代價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以持續。這種狀況強烈要求人類改變以征服者的姿態對待自然的做法,探索農業發展的新路子。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先后提出了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生物農業、自然農業、生物動力農業、超石油農業、再生農業等替代模式,試圖摒棄化肥、農藥等化學品的使用,回歸自然農業。然而這些替代模式過于崇尚自然,產出低、效益差,不能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在市場經濟中也不為廣大農民所接受。而80年代中期提出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被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
2 農業可持續發展
2.1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自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農業提出以來,對于什么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認識并不統一。有的側重資源和環境保護,有的強調增加產品以滿足需要;有的強調低投入,有的強調高效率。例如,1988年發展中國家農業可持續性委員會對“持續”的解釋是:指一種能夠增進人類需要同時不僅不破壞甚至還能改善自然資源的農業系統的能力。1989年美國農學會、作物學會、土壤學會的意見是:可持續農業是在一個長時期內有利于改善農業所依存的環境和資源,提供人類對食品和纖維的基本需要,經濟可行并提高農民以及整個社會的生活質量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1990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的《食品、農業保護和貿易法案》對可持續農業的定義是:可持續農業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動植物綜合生產系統,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能滿足人類對食品和纖維的需要,提高和保護農業經濟賴以維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最充分地利用非再生資源和農場勞動力,在適當情況下綜合利用自然生態周期和控制手段,保持農業生產的經濟活力,提高農民和全社會的生活質量。
2.2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點
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四個特點:
2.2.1生態可持續。生態系統是經濟活動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也必須以生態可持續性為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以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及生態資源的持久、穩定的供給能力為基礎,持久地保持資源的開發能力,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做到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
2.2.2經濟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經濟可持續性就是經濟活動的可獲利性和持續增長。從生產者方面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農業不能有利可圖,生產者沒有積極性,農業就不可能持續。從社會來看,可持續農業必須持續地增加農產品與就業,持續地提高土地等生產投入和資源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傳統農藝;現代農業;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S3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23
1 傳統農藝在現代農業技術中的重要性體現
現代農藝是一個更為廣義的涉及農業生產、農業發展與技術應用的廣闊領域,它是一個將農業材料通過加工或再制改變其形狀、性質和用途轉換的工作,目前,農藝技術除了在農業、種植業技術的生產與應用方面得到很廣泛的應用,在整體大農業范疇里及工業領域中也得到很廣范的應用。
2 傳統農藝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誤區
2.1 現代農業的出現
并不意味著傳統農藝技術的消亡,現代農業發展必須要有可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做為基本條件。但基于我國小農經濟導致農村發展落后的片面思想影響下,一些觀點認為與小農經濟相關的傳統農藝必將被現代農業的高新技術所取代,但是,農業的發展與生產不同于規模化、集約化的偏工業管理模式,先進的規模化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必須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揮具體的作用,但由于我國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不特性,導致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都受限于自然環境與各種氣候條件的影響,在特殊環境下以及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存在前提下,能否將先進農業技術能否轉化成為適用農業技術,這才是發展現代農業技術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所在。缺乏實用價值和可操作性的農業技術無法轉化實用的勞動力為生產力,也無法推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2.2 高端農藝技術的盲目引進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技術發展多采用了高、精、尖復雜技術,以工業扶持農業的方式開創了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形成一套只適合于本國國情的技術體系和農業發展模式。
3 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發展過程實踐中的建議與措施
傳統農藝是長期在農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發揮傳統農藝在現代農業中的可持續發展性,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和推廣,堅持傳統農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逐步地發揮適用技術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滿足人們農業生產、農業生活的基本需要和規模化需求。
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人類經過漫長的人畜力生產歷史到今天,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農藝技術不斷按照農業生產需求日益完善,人類已實現由傳統手工化生產向機械化生產的過渡。但在農業生產中技術的選擇一定要充分考慮適用性能的發揮與相關時空條件的限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成熟的傳統農藝技術,為創新高新農藝技術創造有利發展條件,同時摒棄難以實現的高新農藝技術要求,保持相對穩定的現代農業技術,在穩定中逐漸發展,形成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技術的完美結合,使其創造力與適應力穩固發展,經久不衰。
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技術隨著農業生產的需要會逐步地由簡單到綜合、由低級到高級。例如:一些地區將農膜覆蓋栽培技術與傳統農藝結合,應用到各種農作物栽培中,在增溫保墑、增產、增收的方面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增加了農民收入。
要把握住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除了在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技術結合方面發揮歷史的繼承性,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也必須以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為主導方向,以為農業生產服務為基礎,使現代農業的科研成果和先進技術具有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為農民帶來的直觀經濟效益的目的。
世界上任何國家發展農業生產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環境條件,我國特殊的自然資源情況和嚴峻自然條件以及農戶個體經營等特點,都充分說明,要想發展我國農業,就必須確立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農業生產和技術路線。因此,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應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建立具有中國農業特色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適用技術體系和農業發展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本國國情的基礎上,才能積極推廣具有適用我國農村、農業發展的傳統農藝和現代農業技術。
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源環境是人類農業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人類在農業開發的過程中必須遵從客觀規律,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因此,環境與發展并不是相互對立、不調和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承的。
(一)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應遵從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
因為農業包括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自然再生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經濟再生產受到經濟、技術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所以說農業是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結合的復合系統。因此,在發展農業時,不僅要遵從自然規律還要遵從經濟規律。
(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必須遵從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理論
環境經濟學的理論核心之一是外部性理論。對于農業而言,如果采用低效率的方式配置資源,進行經濟活動無疑會對外界環境產生負效應。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以提高單位產量,結果可能導致水體污染、土壤退化等加深層次的負面影響。因此,在發展農業時,應當遵從環境經濟學理論。同時,生態經濟學理論也為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生態經濟學強調在生產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按照生態學原理,使生產的過程按照生態鏈耦合的方式進行。因此,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更應強調物質、能量流動的合理性。
(三)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需遵從“3E-R-T”模式
所謂“3E-R-T”模式是指,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要考慮到5個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態、環境、經濟、技術、資源,即在技術可行、有利于生態恢復、環境保護的條件下,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資源,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實現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一)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建立現代農業耕作模式
按照相關政策要求:要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調整種植業、養殖業內部結構,優化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鄉鎮企業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所以,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走資源節約、生產集約高效、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合理地進行生產區域布局,改進和完善傳統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走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指導思想的現代農業耕作模式,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道路,盡量減少或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農業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要積極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保護生態環境工作,才能夠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建設良好生態環境。要建設好生態環境,就必須加強城鄉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把對環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而不是污染之后。
(1)要積極做好城鄉工業布局的規劃,只有實行好的規劃,才能改善農業環境的污染現狀,使農業環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綠色的農業生態環境,才能保證小康社會的建設。
(2)還要積極加強對城鄉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采取分離垃圾的做法,把垃圾分成不同類別,然后積極探尋處理方法,要增加除填埋、焚燒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處理做法;要盡量使垃圾能夠得到利用,使垃圾變廢為寶。
(3)要在農村大力發展沼氣的應用,農村沼氣得到大力應用,就可以解決資源的循環利用。沼氣使用量的增大,一方面可以凈化農村環境;另一方面還有利于緩解能源的消耗,還能夠為農村的植物增加有機肥料;使有機肥料得到大量利用,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這樣就會提高農業生產力,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4)還要積極建立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設施,要提倡節約用水,增強人們節約用水意識,這樣才能夠把有用的水用到實處。
這樣才能改善農業環境的污染現狀,使農業環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綠色的農業生態環境,才能保證小康社會的建設。
(三)要積極保護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資源,失去了耕地,農民就失去了基礎,因此,在農村要對耕地資源實施合理開發和保護,農村耕地的紅線要始終記在心中,實施在行動中,保護耕地是防止資源退化和縮減的有效揩施,因此,對于農村的耕地,要從保護農村耕地資源出發,進行科學研究。因此,當地政府要把加強農村生產的建設用地,一定要加強規劃管理,堅決不能觸動底線,這樣才能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基本農田建設,達到嚴格限制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在調整中絕不占用耕地面積,這樣才能使農村有限的耕地資源得到保證。
此外,還要積極加強保護水資源,要對農村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模式,要利用高科技保護水的蒸發速度。主管的農業部門,應積極推廣節水技術,要組織農民,積極構建節水型的農業生產體系,這樣就可以轉變傳統的大水灌溉農業的生產方式,建立創新的,可以提高農業灌溉利用率的農村生產方式。
(四)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科技促進農業可持發展
現代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是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它有利于緩解中國農業資源的短缺問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利用中國現有的水資源、土地資源、動植物品種資源等,在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農村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使農村資源得到大的收益,逐步轉變只是片面追求農業生產量的傳統觀念,要從原有的觀念的轉化中,緩解生態環境被不斷污染和破壞的現狀,這樣才能使中國農業生產之路,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五)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農業
在發展農業模式方面不能搞“一刀切”,盡量避免“風格雷同的現象,應在不同地區發展具有優勢特色的地方農業,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果業、林業、畜牧養殖業。在丘陵地帶,應根據其自然環境,選擇合適的農業發展方向。在平原地區,如果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由于城鎮化的發展,因其農地稀少,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規劃、節約用地,利用高科技發展高效、生態、觀光農業;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應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擴大灌溉面積,大力推行節水和干早農業在貧窮落后地區,應建立完善服務體系,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耕地的生產率,控制人口增長,以及加強環境建設。
參考文獻
1.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1.1發展觀念落后
由于底子薄、人口多,信息閉塞,居住分散,大部分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一些人頭腦中固有的傳統方式和因循守舊的思想根基深厚,創新和競爭意識不強,缺乏進取精神,這與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新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積極而有效地借鑒和吸收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1.2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
農村經濟農業為主,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以糧食生產為主,農村和農業結構矛盾依然突出,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表現在:一是種植結構單一,優質產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經濟作物面積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夠,農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二是林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比重不高,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緩慢;三是同經濟結構的不合理相聯系,農業資源過分集中在產中領域,結構調整也在產中領域進行,原料農業占據主導地位,農產品加工增值轉化率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訂單農業不規范、約束力不強,農戶與企業尚未建立起穩固的利益共同體,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從而制約了農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1.3水土流失嚴重隨著人口的增加,非科學的人類活動,導致了森林枯竭,植被稀疏,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嚴重,蓄水、保土功能減弱。沙漠邊緣地區流沙以每年5-7米的速度侵移,嚴重威脅著平原的安全。
1.4農業投入相對不足受自然條件差,農戶經營規模小,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農產品商品率低等因素制約,農業投入產出比只有1:2.5左右,農業經濟效益欠佳;鄉鎮企業不發達,勞務輸出困難,農民收入甚低,農民由于農資價格上漲負擔加重,至使農業投入不足,部分群眾甚至以減少投入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農優惠政策大打了折扣,延緩了農民致富進程。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施策略
2.1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
只有將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前途所在。應該引導全民關注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樹立全民的可持續發展觀,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農村經濟發展中切實貫徹可持續發展觀念。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強化領導的可持續發展觀。只有具備了強烈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各級各部門各行業的領導在生產決策和管理中才能有效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2.2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實現現代化的核心之一。“三農”問題的解決,其根本出路在于減少農民的數量,實現農村富裕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城鎮化為工業化載體,為農業產業化創造條件,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大膽將一些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推向市場,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場出資金,走綜合開發、滾動發展之路。二是加快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統籌城鄉發展、搞活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要搞好城鎮定位,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廣辟投資、融資渠道,集中建設一批工業帶動型、農業產業化型、資源加工型、商貿旅游型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小城鎮。吸引非公有制企業布局,使鄉鎮企業和城鎮規劃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集體作用和輻射作用,綜合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2.3推進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沒有農業的發展就沒有新農村的發展,離開農業的發展談新農村建設是不現實的。因此,要把農業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要充分利用當前土地流轉制度和林權制度兩項改革的契機,走活土地流轉這盤棋,要讓土地活起來,農民樂起來,鼓勵企業、公司、種田大戶承包經營農村土地,要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變過去傳統的小規模經營狀況,發揮當地的優勢,積極開發特色產品。政府在農村土地流轉中充分扮演好引導和服務的角色,減少行政干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要大力鼓勵和引導農民開發種植特色農業,推廣使用新型農機機械,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本領,建設新農村。
2.4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
綜合考慮地形、土壤以及水分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調整,最有效地利用氣候變化后的新資源,如熱量資源,CO2資源等。特別是光、熱、水綜合匹配優勢資源的利用,以趨利避害,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采取各種政策措施保護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重點保護耕地資源,嚴格控制非農用地的擴張,加強對林地和草地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重新審視人類活動的合理性和適度性,主動使人類活動適應氣候變化,實行在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2.5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充實和完善鄉村兩級領導干部隊伍,解決干部隊伍中,部分同志為誰工作、怎樣工作、工作為什么的模糊認識;加強干部隊伍的教育管理,增強工作的責任心、使命感;著力解決要求不高、隨意性大、黨性不強、有意不循、執法不嚴的問題;樹立黨風廉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方面存在的問題;關鍵解決領導集體、干部隊伍、上下級工作關系中的團結問題,克服有利益就上,遇困難就讓,作風漂浮,推諉扯皮的缺點或錯誤;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有法必依,堅決糾正有令不到、有禁不止、政令不通的現象,提高執政水平和執行力。
關鍵詞:寶泉嶺;農業;可持續發展
1 引言
黑龍江墾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示范性地區之一。然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持續增長的人口數量,日益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問題,還是會在黑龍江墾區農業生產中出現,尤其是隨著黑土層的進一步破壞,墾區可以利用的自然條件優勢明顯減弱,如何積極有效地轉變農業發展模式,是未來墾區農業發展的重要議題。國外對于如何進行農業可持續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時也形成了具有地區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其中,最為著名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有以下幾個:(1)美國的“低投入可持續農業”模式;(2)日本的“環保型可持續農業”模式;(3)德國的“生物農業”模式。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相對歐美國家較晚,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才真正開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其中,制定符合我國及區域發展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重點內容。
本文以寶泉嶺分局為例,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為研究區乃至黑龍江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議和意見。
2 研究區概況
寶泉嶺分局是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下屬九個分局之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黑龍江和松花江匯合的三角地帶。地理位置為東經139°35'至130°36',北緯46°33至47°54'之間。土地總面積575667公頃,下轄13個國有農場,寶泉嶺分局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其中,耕地面積31.75萬公頃,占整個墾區耕地面積的13.53%,占黑龍江省耕地面積的3.68%。
3 研究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3.1 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農業方面,由于積極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工程,農機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大型灌區建設加快推進,土地復墾整理成效顯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增強。實現糧食產量252.7萬噸,種植業增加值27.6億元,同比增長9%。糧食單產持續增長,從2012年的7856kg/hm2,增長到2016年的9986kg/hm2,處于黑龍江墾區9個分局中較領先水平。畜牧業增加值36.3億元,同比增長21%。
3.2 機械化程度
2015年,機械耕整地面積為415350公頃,在整個黑龍江墾區而言機械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也有利于整個分局糧食產量的提高。但是,從各個農場來看,區域差異還是比較明顯。其中,290農場機械耕整地面積最廣,達到51820公頃;依蘭農場機械耕整地面積最小,僅為4536公頃,差距達到10.8倍之多,可見寶泉嶺分局機械化發展程度極為不平衡。
3.3 水利化程度
2015年,寶泉嶺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了248711公頃,其中,綏濱農場有效灌溉面積最大,為40102公頃,湯原農場有效灌溉面積僅為323公頃,處于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寶泉嶺分局水利化灌溉程度區域差異比機械化區域差異更加顯著。
3.4 生產資料消耗程度
從農藥施用量來看,2015年,寶泉嶺分局農藥施用量為1230噸,相對于2014年有所下降。從各農場使用情況來看,290、軍川和綏濱農場農藥施用量較大,而江濱、名山、延軍、湯原、依蘭、梧桐河六個農場的農藥施用量均小于100噸。從化肥施用量來看,2015年,寶泉嶺分局化肥施用量(折純量)為63431噸。可以看出,整個分局13個農場的化肥施用量還是比較高的。
4 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1 部分農場規模過小,產業化水平低
農業產業化水平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依蘭、湯原等部分農場由于規模小,無論從土地面積、生產規模、人口總數、農墾生產總值,還是資金、設備、技術力量等等,都與其他農場或者墾區其他地區無法抗衡)。因此,造成了許多單一農墾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環節都要受到農墾外部的制約,農墾抵抗不確定因素影響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較弱,農墾企業內部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產業體系,農業產業化實施難度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著寶泉嶺分局農業可持續發展步伐。
4.2 農墾單位分布過于分散,不利于統一管理
寶泉嶺分局土地總面積575667公頃,下轄13個國有農場,這對于農墾系統的統一經營管理非常不利,這也是制約該分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先天性因素。最近實施的農墾農場體制改革過程中,還暴露出有些農場不能真正融入到地方經濟、省級管理部門與地市管理部門相互推委、農場管理力度趨弱、農場與地方糾紛加劇等問題。
4.3 生態環境壓力加大
近年來,為了追求產量和生產效率,農藥,化肥,大量的除草劑應用程序,不僅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化肥施用量,農藥,除草劑損失中的水,植物區系和動物區系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同時,化肥在土壤中的硝化反應,轉化成亞硝酸鹽積累在土壤,蔬菜,飲用水,食品,飼料中的硝酸鹽含量增加,農藥在一些化學性質穩定的農藥(如六個六,DDT),通過植物,動物或人體對人類產生致癌作用,其毒性可能進入食物鏈。尤其是長期使用農藥,使一些抗蟲,使用農藥的使用越來越大,而且減少的影響,害蟲猖獗發生,加劇了環境和食品的污染,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5 結論
寶泉嶺農業經濟發展現狀:由于積極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工程,農機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大型灌區建設加快推進,土地復墾整理成效顯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增強。機械化發展程度極為不平衡。水利化灌溉程度區域差異比機械化區域差異更加顯著,整個分局13個農場的化肥施用量還是比較高的。存在的主要問題:(1)部分農場規模過小,產業化水平低;(2)農墾單位分布過于分散,不利于統一管理;(3)生態環境壓力加大。
參考文獻
[1]黃小黎.珠江三角洲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熱帶地理,2004,24(1):23-27.
[2]張久銘,王孟洲.平頂山市城郊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17(3):17-20.
[3]周玉翠,周竟成.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J].生態經濟,2003(10):156-158.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傳統農業,調整
1. 我國農業發展模式的調整
1.1 調整的原因
(1)我國農業化組織程度較低,沒有或者很少存在很強的開拓市場、組織生產及綜合服務功能的龍頭企業;
(2)關于農業的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發性;
(3)我國的產業結構劃分不夠明確,因而會出現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對癥下藥”的情況,會導致“錯診”、“亂診”;
(4)受傳統農業的發展的模式的影響,在技術上的投入還遠遠不及國外。
1.2 調整我國農業發展模式的對策
1.2.1加速培育和完善農業市場體系,建立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業龍頭企業。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深,我國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逐漸轉變成為市場經濟,一個產業運營的好壞,主要是由市場所調節和控制的。所以努力加速培育和完善農業市場體系是農業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手段。。在建立起市場體系的同時,還要確立農業領域的“帶頭老大”,那就是農業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就如同該行業的一個航標,任何小的方面的發展,都必須由該龍頭企業的引導和支持。
1.2.2建立數字化平臺,促進農業信息化發展。
“知訊者生存”,信息對于現代社會是很重要的,較早地知道信息就能掌握整個市場的規律,因而也就能立足于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社會的各個因素都需要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農業也不例外。及時地提供農業信息,可以準確地掌握市場變化的規律,這樣就能弄清供求關系,適時地、合理地發展農業,以使農業朝著市場需要的方向發展,即使其完全以市場為導向。
1.2.3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面積大就會在不同的區域形成不同的農業體系。如在我國的北方,天氣較干燥、冬天溫度很低,根據這一區域特點,這些區域就適合種植小麥,而在南方,則適合種植水稻。這個例子充分地說明了區域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農作物,因而農業的結構體系也不盡相同。只有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才會產生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
2.堅持走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
2.1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一種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不造成影響的發展。。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也必須走這樣一條發展道路。。可以這樣說,可持續農業是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針對農業發展所產生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通過重視可更新資源的利用,更多地依賴生物措施減少化學資源的投入,在發展的同時,保護資源、改善環境和提高食物質量,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走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可以使農業的發展不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可以對農業資源的最大化、最優化利用,可以真正地達到“農業的生態性、市場性”。
2.2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2.2.1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我國大部分地區生態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些都是人類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而造成的,如過度放牧和亂砍濫伐。對于那些生態脆弱的區域,一旦遭到破壞,恢復起來那就相當地困難了,所以必須避免以追求經濟利益而不考慮生態破壞的行為,這就要求人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弄懂經濟與生態之間的關系以及破壞生態對農業發展影響的嚴重性。
2.2.2加強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把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資金收益率作為主要目標,強化農牧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堅持普及技術與引進和研究技術相結合,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促進區域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建立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鏈,即農業的商品化、專業化、社會化和現代化,重新建立農業基礎結構和科技結構。要根據農業科技工作長期性、地域性、綜合性和以社會效益為主的特點,制定農業科研機構增強持續發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進合理流動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進農業科技事業的發展,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2.2.3加強環境保護,減少農業生產的污染
環境,作為以人為中心的外部世界,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影響重大,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任務。在農業生產中可能會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致使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那么,我們就要利用技術,不斷地探究減少農業生產的方式及途徑。如在肥料的使用上,我們可以選擇使用有機肥。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我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千萬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而是首先要考慮將污染降低到最小。
3.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得出我國需要走一條“調整農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道路。只有這樣,我國才可以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才可以使我國的農業朝著科學、穩健、和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書敏.傳播科技為農民 服務百姓將奉獻[J].新農村建設,2000(51).
[2]黃萬綸,李文潮.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60.
[3]王冬生.中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J].農業現代研究,2003,(11).
[4]閆書麗,文興斌.加快生態農業建設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03,(11).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
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與自然農業受到冷落的處境不同,可持續農業思潮一出現,國際社會即刮目相待。許多國際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開發計劃署、環境署、世界銀行以及許多國際性農業研究機構都紛紛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有的國家政府或議會還通過相應決議與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發展與環境”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成為一個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術討淪會”,1994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其中將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可持續性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贊同。強調農業的當前與長遠的結合,重視持續能力的建設,這是具有重要理淪與現實意義的。當然,由于時間尚短,對于可持續農業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見仁、意見各異。可持續性究竟只是一種思路或農業的屬性,還是一種策略與模式等問題尚在爭論中。至于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內涵、技術體系等更是眾說紛壇。一些西方國家專家簡單地將環境保護技術或自然農業提倡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移花接木就作為可持續農業的技術內容,有的甚至以傳統技術排斥現代科學技術,或只強調環境而排斥發展。這些觀點招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異議與批評。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農業的思路與戰略,而不是一種具體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將某些西方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續農業的頭上。也有人認為可持續農業內容空洞難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農組織盡管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轉而將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讓給了“新的綠色革命”。
至于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我們的認識是,這兩者不是對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化是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戰略,可持續性強調了農業發展的態勢與后續能力,彌補了原有農業現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農業現代化中有關物質裝備現代化、技術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等各項內容。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今后的任務,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
四、綠色革命思潮——發展中國家振興農業之依托
本世紀六十年代,在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綠色革命。這一思潮與行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推廣高產新品種(如矮稈小麥、矮稈水稻、雜交稻)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但只改變品種而不改變生產條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形成了種子十化肥+灌溉三駕馬車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稱之為“肥水農業”。其實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衍生與前奏曲。由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勞力多、規模小,因而與發達國家不同,其強調的重點不是機械化而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品種與化肥、農藥等,水利對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綠色革命在亞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六十年代以來,整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快于發達國家。以1961~1965年作為100%,1992年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指數149,而發展中國家為238(中國280)。八十年代后期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發達國家增加0.86倍,而發展中國家達1.64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農業總產值之比也由2:1變力1:1。
可惜,作為一種思潮,綠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運。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批評綠色革命造成了農村兩極分化,貧苦農民困無力購置新品種種子、化肥、農藥等而難以從綠色革命中得到好處。隨后自然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潮又接踵而起,這樣,綠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來。但是,這一思潮指導下的行動卻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開花結果。其中,中國與印度被認為是綠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紀以后,綠色革命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重新被提了出來。出乎許多人的預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并未將當前世界的熱點——可持續農業——作為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將“新的綠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種、化肥、灌溉、農藥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別強調化肥與灌溉是“新的綠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謂“新”主要有兩點。一是綠色革命的四大技術手段必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科技進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將綠色革命的各項技術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也曾有人主張將新的綠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礎之上,但鑒于來自生態保護主義的強烈反對與抵制,聯合國糧農組織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總的認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發展中國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處”。
五、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業
以上四種思潮各有所長與所短,各有它的背景與適應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的思路、目標、內容、技術體系都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類60公斤,而發展中國家卻分別只有250公斤與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將關注的熱點放在環境上,而后者仍將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與會的60位首腦中,來自發達國家的僅有一位,說明了立場與愛憎的分明。因此,我們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種農業思潮與理論精華的同時,一定要冷靜地加以辨別,關鍵在于“中國化”。
1949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村生態環境獲得了持續的發展與改善。但是目前農業生產與環境形勢也日趨嚴峻,怎樣養活養好十多億中國人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你認為中國真的能夠達到糧食自給嗎?”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如果我們真正去努力搞好農業,而且按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道路去進行的話,做到糧食
基本自給(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國式的農業發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們要力爭在30~5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內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盡管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而不再將這口號作為他們的目標,因而國際學術界農業現代化的聲音已甚為微弱,西方已將現代農業稱之為常規農業,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待于完成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物質上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現水利化、化學化、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這是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談不到農業現代化。第二,在技術上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實現高產化、良種化、耕作制度與農業結構優化、栽培技術規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節約化。第三,在經濟上,用現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指導農業,實現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土地或經營規模化、社會化。第四,資源環境良化。保護資源,減少污染,凈化美化農田與農村環境。最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持續地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農民的富裕化。那種匆忙將農民真實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美元時就拔高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