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17:06: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行業的政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藥行業在投資界擁有“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美譽,20**年英國《金融時報》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中,制藥業是僅次于銀行業的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醫藥行業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制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中成藥工業、中藥飲片工業、生物制藥工業、醫療器械工業、制藥機械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用品制造工業、其他工業八個子行業。
一、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行業的特點
1、高技術醫藥制造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擴大了疑難病癥的研究領域,為尋找醫治危及人類疾病的藥物和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醫藥產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2、高投入醫藥產品的早期研究和生產過程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改造,以及最終產品上市的市場開發,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藥研究開發(R&D)過程,耗資大、耗時長、難度不斷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制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20**年,世界制藥業的“三巨頭”——美國輝瑞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諾華制藥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分別達71億美元、46億美元和35.5億美元,研究開發費用占全年銷售額的比例均在15~16%之間。
3、高風險從實驗室研究到新藥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合成提取、生物篩選、藥理、毒理等臨床前試驗、制劑處方及穩定性試驗、生物利用度測試和放大試驗等一系列過程,還需要經歷人體臨床試驗、注冊上市和售后監督等諸多復雜環節,且各環節都有很大風險。一個大型制藥公司每年會合成上萬種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幾、二十種化合物通過實驗室測試,而最終也可能只有一種候選開發品能夠通過無數次嚴格的檢測和試驗而成為真正的可用于臨床的新藥。目前,新藥研究開發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美國為1/5000,日本為1/4000。即使新藥研發成功、注冊上市后,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一旦被檢測到有不良反應,或發現其他國家同類產品不良反應的報告,也可能隨時被中止應用。
4、高附加值藥品實行專利保護,藥品研究開發企業在專利期內享有市場獨占權。由于藥品研究開發的高額投入,制藥公司一旦獲得新藥上市批準,其新產品的高昂售價將為其獲得高額利潤回報。生物工程藥物的利潤回報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擁有新產品、專利產品的企業,一旦開發成功便會形成技術壟斷優勢,回報利潤能達十倍以上。5、相對壟斷醫藥制造業從根本上說,是被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大制藥公司所壟斷,并且這種壟斷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20**年,世界前10家跨國制藥公司占全球藥品市場的份額為43%,前20家占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我國制藥業長期以來以仿制藥物為主,自主研發實力不強,R&D投入較少,利潤回報、風險性等產業特征也相應表現得不如世界發達國家制藥業那樣突出。但隨著醫藥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醫藥制造業在自主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道路上,對產業特性的感受將會越來越強烈。
(二)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自20**年以來,醫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占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資產為主的規模比重僅為2%-3%,效益指標相對高一些也僅為3%-4%,是我國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來源產業之一,但并未進入支柱產業之列。醫藥行業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為人民防病治病、康復保健、提高民族素質的特殊產業。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
(三)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目前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制藥大國,可生產化學原料藥1300多種,總產量80余萬噸,其中有60多個品種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化學藥品制劑30多種劑型、4500余個品種;在全球已經研究成功的40余種生物工程藥品中,我國已能生產18種,其中部分藥品具有一定產業化規模;中成藥產量60余萬噸,中成藥品種、規格達8000多種;可生產醫療器械近50個門類、30**多個品種、110**余個規格的產品。
1、近6年醫藥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值、產量穩步增長,連年創出新高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由20**年的1712.8億元增長至20**年的3876.5億元,年均增長17.75%;工業增加值由20**年的468.3億元增長至20**年的1133.2億元,年均增長19.33%。20**年醫藥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962.1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第18位;實現利潤273.9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第11位。
2、重點子行業中的化學制藥業成為醫藥工業的主要支柱,中藥工業穩步發展,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我國醫藥工業的重點子行業主要包括化學制藥、中藥工業、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業。
(1)化學制藥業成為醫藥工業的主要支柱,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年,我國化學制藥業共完成總產值2383.76億元,完成增加值607.4億元,完成的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占醫藥工業的50%以上。化學制藥業中的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兩個門類增長速度不一,化學原料藥業增長勢頭好于化學制劑業。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化學原料藥生產國和主要化學原料藥出口國,化學原料藥已經成為醫藥工業的支柱,產值約占整個醫藥工業的1/3,原料藥生產量約占世界化學原料藥市場份額的22%,原料藥產量約有50%出口。受跨國公司“轉移生產”等因素影響,未來3-5年,我國化學原料藥業將保持較好增長趨勢,化學制劑業隨著我國醫藥健康防疫體系的完善、醫療保險覆蓋面擴大、農村醫療擴大等也將平穩增長。
(2)中藥行業是醫藥工業的第二大支柱中藥行業包括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兩大門類。20**年中藥工業完成總產值800.9億元,完成增加值294.9億元。20**-20**年間,我國中藥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54%,銷售產值年均增長18.8%。從整體狀況看,目前我國中藥行業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還不高,缺乏行業技術質量標準,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較難保證。20**年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戰略,將推動中藥、生化藥出口列為科技興貿的基本戰略之一,這對中藥行業持續穩定增長將起到積極作用。
(3)生物制藥近年來發展迅速生物制藥業是我國受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推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20**年,生物制藥業工業總產值194.9億元,增加值72.3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產發展很快,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年國家加強衛生防疫機構建設和緊急防御體系,啟動了十余億元的疫苗計劃,列出了今后幾年將重點發展的6類生物醫藥項目,這些舉措將帶動我國生物制藥業的高速發展。
(4)醫療器械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世界醫療器械市場主要由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壟斷。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占世界市場的份額較低,但我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十大新興市場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市場。20**年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188.7億元,增加值72.9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5.04%、16.27%。目前我國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為常規、普及型產品,高精尖產品數量少,缺少能拉動產業整體升級發展的核心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醫療器械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3、醫院下游市場發展趨于完善我國醫藥商品的銷售,以委托醫藥商業貿易公司和企業自銷為主。目前我國已有藥品批發企業7486家,藥品零售企業151760家。醫藥物流作為醫藥產業中的全新領域得到了飛速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較為完善的網絡結構和現代管理水平的現代醫藥物流企業脫穎而出,一大批醫藥商業企業正在向著醫藥物流企業轉變。
4、重點醫藥生產區域已經形成從地域效益分布程度來看,20**年醫藥行業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別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70.03%、實現利潤的73.12%。在華北、華東、華南及四川等具有醫藥工業基礎,有地方政府積極支持、將醫藥工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發展的地區,成為醫藥工業產業聚集、實現效益相對集中的區域格局基本形成。
(四)醫藥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20**年以前,我國醫藥產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很低,導致企業規模較小,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20**年以來,國家提高了醫藥產業的進入壁壘,在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中強制實施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CP(藥品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AP(藥材生產管理規范)等;對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分別實行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制度,對醫藥產品制訂了藥品注冊制度,對中藥、醫療器械等各子行業制定了不同的市場準入條件。這一系列制度的推廣與實施,保障了我國醫藥行業的有序發展,醫藥行業已形成了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與醫藥行業有密切關系的主要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藥品分類管理、GMP認證制度、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藥品降價、降低出口退稅率等。
1、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將促進一些國產普藥生產企業的發展20**年底,國務院了《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對于醫藥制造業而言,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影響,更多地表現為對藥品需求結構調整的引導。20**年6月,國家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規定基本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用藥范圍主要確定于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基本治療用藥。一些療效好、價格低、質量可靠的普藥、國產藥生產企業將會擴大在醫療保險用藥中的比重,擴大市場份額。
2、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將使我國非處方藥發展進入黃金時期20**年,我國頒布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并正式啟動了藥品分類管理工作。截止到20**年底,國家已正式公布了非處方藥物(OTC)目錄共六批。OTC藥物可以進行廣告宣傳并無需醫生處方即可購買,在宣傳和流通方式上有較大的優勢。我國OTC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1990年OTC銷售額為19億元,20**年達320億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群體保健意識的不斷加強,自我藥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OTC市場將出現發展的黃金時期。
3、GMP認證制度的實施淘汰了近千家規模小、資金實力弱的醫藥小企業,提高了我國醫藥生產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20**年,國家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在醫藥行業推行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CP(藥品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AP(藥材生產管理規范)認證制度,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針對醫藥生產企業的GMP認證制度。GMP的中心內容是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實行全面質量保證,確保產品質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藥品制劑和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在20**年7月1日前通過GMP認證,達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產。據統計,截至到20**年6月31日,全國累計有3101家藥品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占全國藥品生產企業的60%,有1970家藥品生產企業和884家藥品生產車間未通過認證。
4、藥品降價和集中招標采購制度的實施使強勢醫藥生產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藥品定價采取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三種定價方式,其中: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的10**多種藥品與醫保藥品目錄以外具有壟斷性生產、經營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和指導價;其他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20**年以來,國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藥品價格,降價金額累計達160億元,平均降價幅度在15%以上。從20**年起,國家有關部門決定擴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在全國重點城市的試行范圍,要求醫療單位在采購臨床上應用普遍、用量較大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藥品時必須進行集中招標,以進一步降低基本藥品價格。國家根據市場和醫療消費情況實施藥品降價政策已成必然的發展趨勢。藥品降價和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有利于降低藥品的“虛高”利潤,促使藥品利潤在生產、流通、使用環節合理分配,而強勢醫藥生產企業可以借助價格、成本、品牌上的優勢,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5、降低出口退稅率將使一些中小原料藥生產企業面臨淘汰,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的集中度將得到加強我國將從20**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稅率。這項政策的實施,將對化學原料藥業產生了一定沖擊和影響。我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的大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在國內原料藥生產能力過剩,銷售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稅率的影響,其盈利空間將日趨狹窄。大型原料藥生產企業由于擁有規模化生產效益,產品成本較低,在降稅后仍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藥生產企業將被迫退出這一行業。
(五)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未來3-5年,我國醫藥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化學原料藥、中藥、生物制藥成為發展重點,醫藥生產企業的結構調整將進一步加快,大批規模小、資金實力弱的小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將不斷出現。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將不斷加大,成為醫藥生產企業中一支骨干力量。
1、《醫藥行業十五規劃》明確了醫藥行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及結構調整方向重點發展領域包括:發展優勢原料藥業,繼續發揮化學原料藥方面的優勝,分層次發展化學原料藥,重點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藥的關鍵生產技術,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國內短缺的產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充分發揮石家莊、哈爾濱、沈陽和重慶等老醫藥工業基地的作用,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競爭力,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國際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促進中藥現代化,加快中藥現代化步伐,積極推進中藥材生產規模化、產業化和集約化進程,建立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標準體系,推廣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加強重點中藥企業技術改造;在現代生物制藥方面,重點研究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好產業化前景、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物工程技術藥物,加快研發關系國計民生的防治嚴重傳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載體、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針對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療性疫苗。在醫藥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方面,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引導企業投資方向,及時淘汰落后產品及生產工藝,嚴格控制新開辦企業數量;仿制產品的生產審批將考慮市場供需情況和技術水平狀況;制假售假、污染嚴重、扭虧無望、達不到GMP要求的企業,依法關閉、破產;鼓勵中小企業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與大型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協作與聯合,實現優勢互補。
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20**年4月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控制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制定了《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要求對其中的禁止類項目一律停止建設,對已建成的項目要堅決限期淘汰、依法關閉;對限制類項目中的擬建項目停止建設,在建項目暫停建設并進行清理整頓。其中涉及醫藥行業的目錄如下:禁止類限制類手工膠囊填充維生素C原料項目軟木塞燙臘包裝藥品工藝青霉素原料藥項目塔式重蒸餾水器勞動保護、三廢治理不能達到國家標準的原料藥項目無凈化設施的熱風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項目安瓿拉絲灌封機藥用丁基橡膠塞項目鉛錫軟膏管無新藥、新技術應用的各種劑型擴大加工能力的項目(填充液體的硬膠囊除外)粉針劑包裝用安瓿原料為瀕危、緊缺動植物藥材,且尚未規模化種植或養殖的產品生產能力擴大項目藥用天然膠塞直頸安瓿項目
3、外商投資指導政策20**年,國務院修訂頒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其中對外商投資醫藥制造業的指導政策:傳統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產品鼓勵類我國專利或行政保護的原料藥及需進口的化學原料藥生產維生素類:煙酸生產氨基酸類:絲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等生產采用新技術設備生產解熱鎮痛藥新型抗癌藥物及新型心腦血管藥生產新型、高效、經濟的避孕藥具生產采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新型藥物生產基因工程疫苗生產(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海洋藥物開發與生產艾滋病及放射免疫類等診斷試劑生產藥品制劑:采用緩釋、控釋、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術的新劑型、新產品生產新型藥用佐劑的開發應用中藥材、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加工及生產(中藥飲片傳統炮制工藝技術除外)生物醫學材料及制品生產獸用抗菌原料藥生產(包括抗生素、化學合成類)獸用抗菌藥、驅蟲藥、殺蟲藥、抗球蟲藥新產品及新劑型開發與生產
(六)醫藥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醫藥工業企業集中度不高20**年,世界前20家醫藥公司在全球藥品市場份額的占有率達60%以上。20**年,我國醫藥行業前20名企業(以銷售收入排序)的資產總額占全行業的16.5%,銷售收入占20.3%,實現利潤占21.2%。前60強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占全行業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國醫藥工業企業過于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從數量上來看,20**年全國醫藥工業企業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業占79.1%,中型企業占13.9%,大型企業僅占7%。從效益情況看,20**年4600多家企業中微利和虧損企業占全部醫藥工業企業的85%以上。中小企業數量過多,不利于發揮規模效益和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也難以適應醫藥行業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相對壟斷的行業特性。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生產技術水平有待改善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教興藥”政策的實施,醫藥行業總體技術實力得到了提高,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科研開發投入不足。跨國制藥公司的研究與開發投入一般都占銷售總額的15%以上,而在我國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產品較少,產品更新慢,重復嚴重,化學原料藥中97%的品種是“仿制”產品;二是裝備水平亟待提高。我國大部分制藥企業的裝備還以機械化為主,距發達國已進入以計算機控制為主的自動化裝備生產階段還有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產業化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國醫藥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僅8%左右,真正形成產業化生產只有2-3%。
3、產品質量、性能有待提高我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大國,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藥物制劑研發水平低,多數制劑產品質量不高,穩定性差,難以進入國際市場。現階段我國平均一種原料藥只能做成三種制劑產品,而國外一種原料藥能做十幾甚至幾十種制劑產品。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常規中低檔產品,產品返修率和停機率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造成臨床上所需的高、精、尖醫療器械與新型實用醫療設備多數依賴進口。
4、醫藥流通體系不健全我國前三大醫藥商業企業占國內醫藥市場份額的比例為17%,而美國前三大醫藥商業企業占全美市場份額的60%,我國醫藥商業集中度較低。醫藥流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批發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醫藥流通體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國醫藥流通的批發環節以委托醫藥商業公司銷售和企業自銷為主。近年來,醫藥生產企業出于對產品價格加以控制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加強了自營自銷力量。
二、我行醫藥行業業務發展現況分析
(一)我行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1、近三年我行醫藥行業信貸業務發展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根據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提取的數據,截止20**年底,全行公司類醫藥行業客戶1200戶,信貸業務余額181.91億元,較20**年底增加35.3億元,增長24.1%,其中:貸款余額168.3億元(含票據貼現10.21億元),占92.5%;票據承兌余額11.57億元,占6.4%;貿易融資業務余額1.19億元,占0.7%;保證及信貸證明余額0.85億元,占0.8%。醫藥行業貸款余額近三年增長較快,20**年底醫藥行業貸款余額為168.3億元,比20**年底增加29.5億元,增長21.2%,與同期全行公司類貸款15.2%的增長速度相比,高出6個百分點。醫藥行業貸款余額占全行公司類貸款余額的比重由20**年底的1.13%上升到20**年底的1.28%。
2、醫藥行業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但資產質量仍不容樂觀截止20**年底,我行醫藥行業不良貸款客戶389戶,占醫藥行業客戶總數的32.42%;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余額29.5億元,比20**年底減少4.2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55%,較20**年底下降6.8個百分點;“一逾兩呆”口徑不良貸款余額22.35億元,比20**年底減少3.5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28%,較20**年底下降5.4個百分點;欠息戶409家(其中有息無本戶20家),占客戶總數的34.1%,欠息額7.33億元,比20**年底減少2.62億元,其中催收利息7.26億元,比20**年減少2.2億元。從不良貸款形成時間來看,20**年以前發生的信貸業務形成的不良貸款(五級分類口徑)余額為19.95億元,占20**年底不良貸款總額的67.6%;欠息額6.3億元,占欠息額的85.9%。受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以及剝離因素的影響,20**年6月底,醫藥行業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額下降為12.0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7.61%;一逾兩呆口徑不良貸款余額10.2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雖然醫藥行業不良貸款額及不良貸款率不斷下降,但醫藥行業資產質量依然不容樂觀。醫藥行業的不良客戶數、欠息戶比例較高,進行結構調整勢在必行。20**年底、20**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戶貸款余額分別為16.1億元、9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54.5%、74.5%,不良貸款客戶集中度很高。
3、醫藥行業客戶總數減少,戶均信貸余額有所提高與20**年相比,20**年底醫藥行業客戶總數有所減少,其中商業客戶減少了近一半。工業客戶信貸余額有所增加,占醫藥行業信貸業務的比重有所提高。20**年底,我行醫藥行業客戶1200戶,比20**年減少170戶,其中:工業客戶1095戶,比20**年減少41戶,信貸余額173.05億元,比20**年增加40.78億元,占醫藥行業客戶信貸余額的比重由20**年的90.2%提高到95.1%;商業客戶105戶,比20**年減少129戶,信貸余額為8.86億元,比20**年減少5.44億元,占醫藥行業客戶信貸余額的比重由20**年的9.8%下降到4.9%。20**年底,我行醫藥行業客戶戶均信貸余額為1516萬元,比20**年提高446萬元,其中:工業客戶戶均余額1580萬元,比20**年提高416萬元;商業客戶戶均余額844萬元,比20**年提高233萬元。
4、區域分布分析醫藥行業在我行地區分布廣且較為分散,與醫藥行業自身的地域發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年底,全行有39個分行(含總行公司業務部)有醫藥行業信貸資產,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陜西、山東、廣東、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貸余額91.96億元,占醫藥行業信貸資產總額的50.55%,其余約50%的信貸資產分布在全國其他的31個省、區的醫藥企業中。從不良資產分布來看,除寧波、廈門、海南、、三峽等五家分行無不良貸款外,其余34個分行均有不良貸款,其中總行公司業務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貸款余額合計17.51億元,占不良貸款總額的59.30%,不良貸款分布區域較集中。從不良貸款率來看,總行公司業務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肅五個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醫藥行業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客戶結構不合理,客戶規模偏小截止20**年末,我行醫藥行業客戶共1200戶,其中:信貸余額10**萬元及以上的403戶,占醫藥客戶總數的33.58%,不良戶56家,不良率15.61%;信貸余額1000萬元以下的797戶,占總客戶數的66.42%,不良戶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對醫藥行業的信貸支持重點不夠突出,信貸余額5000萬元及以上的89戶,僅占總客戶數的7.41%,貸款投放多數集中在醫藥行業的中小客戶上,而中小客戶集中體現了不良戶數、不良貸款率雙高的特點。醫藥行業客戶結構不盡合理,在醫藥行業的營銷工作中,應加強對醫藥行業客戶結構的調整,加大對國內優勢醫藥企業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的信貸投放,逐步退出小規模醫藥企業。
2、我行醫藥行業存量信貸資產的區域分布與醫藥行業區域發展結構不相匹配我行醫藥行業信貸資產分布與醫藥行業地區發展結構不相匹配,在部分醫藥行業實力較強、發展較快的區域,我行信貸市場份額較低
3、我行與醫藥行業客戶關系緊密程度不高由于歷史原因,醫藥行業客戶多在工行、農行開戶,是工行、農行的傳統客戶,企業基本結算戶主要開立在工行和農行,在我行基本戶開戶率較低,資金結算量較小,我行對其資金回流及信貸資金風險的控制力度較弱。我行與醫藥行業客戶關系緊密程度不高,深層次的營銷難度較大。
4、競爭產品無特色,缺乏個性化服務醫藥行業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行業,呈現出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醫藥行業受國家管制較嚴,在審批、生產、銷售環節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多級審批,國家配套政策的變化對醫藥企業和產品有著直接的影響。
此外,醫藥行業技術專業性強,產品分類細,種類繁多,需要對醫藥行業技術、產品、市場進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對醫藥行業客戶提供的產品比較單一,主要以資產業務中的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貸款為主,在資產業務以外缺少與醫藥行業特點相配套的服務模式,不能有效滿足醫藥行業多層次的市場需求。營銷過程中缺乏對不同類型醫藥客戶的市場細分以及需求特點的研究,針對不同類型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
三、醫藥行業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分析
1、融資業務需求(1)固定資產貸款需求。20**年后國家提高了醫藥產業的進入門檻,與此相關帶來的固定資產貸款需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設符合GMP要求的生產廠房和生產線的資金需求;二是醫藥企業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進行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三是為實現醫藥產業化,建設新醫藥生產基地和老醫藥工業基地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2)流動資金貸款需求。醫藥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耗用或銷售而儲存的各類存貨、季節性物資儲備等生產經營周轉性或臨時性的資金需要。(3)其他融資需求。一是醫藥企業進出口業務所產生的貿易融資需求;二是由于醫療器械行業大型設備采用租賃或分期付款方式所產生的融資租賃、買方信貸和保理業務需求;三是醫藥企業由于支付及結算需要所產生的法人帳戶透支等臨時性融資需求。
2、資金歸集及電子化產品需求(1)資金歸集需求。醫藥工業類客戶和醫藥商業類客戶具有各地分支機構較多、資金結算量小但頻繁等特點,下游客戶(包括各地商、經銷商以及醫院和藥店等)相對穩定但數量較多。為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對加強資金歸集提出了要求,可通過網上銀行、重客服務系統等為醫藥客戶組建資金結算網絡。(2)電子化結算產品需求。藥品、設備招標采購網上信息平臺以及醫藥經銷商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需要銀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動POS、金融IC卡等電子化結算產品。
3、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需求醫藥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將推進醫藥流通及生產企業的重組,由此產生資產評估、財務咨詢等業務需求。同時由于醫藥行業風險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籌資的多元化,可向企業提供資產管理和投資顧問服務。隨著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醫療及保險業與每個居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可辦理銀行卡、代收費、保險等中間業務服務。
四、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定位
近兩年,我行在醫藥行業的信貸投放增長較快,信貸余額年均增長超過20%,在全行信貸余額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時,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過25%,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好轉。但是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客戶結構不合理、信貸資產分布與醫藥行業區域發展結構不匹配、優質客戶不多等。針對醫藥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結合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現狀,確定未來3-5年內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的思路是:優化醫藥行業客戶地域結構,加大對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的營銷力度,提高我行在醫藥行業發展較好地區的市場份額;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客戶結構,重點支持優勢企業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退出醫藥行業中效益及發展前景不佳的企業。
(一)優化醫藥行業客戶地域結構,確定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從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來看,在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總量較大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醫藥行業有著良好的市場基礎,發展較快、較穩定。該區域醫藥行業的銷售收入達到全國醫藥行業銷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為醫藥行業產業聚集、實現效益相對集中的區域,醫藥行業中的重點優勢企業、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也集中在這些地區。根據醫藥行業發展的地域結構,結合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現狀,將江蘇、浙江、山東、廣東、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龍江和陜西等十二個省(市)作為我行醫藥行業發展的重點地區。
(二)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進一步優化醫藥行業客戶結構
1、重點支持類客戶各分行應視本地區醫藥企業的發展狀況,選擇本地區的重點支持類客戶。重點支持類客戶應符合以下標準:①符合國家產業政策;②有發展潛力、市場競爭力強,財務指標在同行業中保持先進水平;③我行信用評級在AA級及以上。十二個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所在地分行可選擇1-5家醫藥企業作為分行重點發展的客戶,其他地區的分行可選擇1-2家醫藥行企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對象。各分行應根據企業發展狀況以及與我行合作情況等,及時對重點支持類客戶進行動態調整。對分行確定的重點支持類客戶,應根據醫藥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制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提供授信、組建資金結算網絡、提供保理、投資理財、財務顧問、個人金融服務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增加我行在醫藥行業優質客戶市場的業務份額。各分行在確定重點支持類客戶時應注意:①企業所處的子行業。我國醫藥行業重點發展的子行業是化學制藥業、中藥業和生物制藥業,其中:化學原料藥業具有較大優勢,預計未來3-5年內,受跨國公司“轉移生產”等因素影響將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營銷中應重點關注具規模、有成本優勢的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生產藥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以及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中藥行業營銷中應重點關注已實現規模化生產、有傳統品牌優勢、拳頭產品突出、擁有中藥材生產基地和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銷售網絡暢通的大型中藥生產企業;我國生物制藥行業尚處于初創階段,表現出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特點,目前不宜進行大規模信貸投入,營銷中重點關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術藥物生產企業。②企業產品的特點。將醫藥企業產品列入醫保目錄的銷售額占企業銷售總額的比重作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一項指標;對仿制尚在專利保護期的國外新特藥的國內生產企業應持謹慎態度;關注非處方藥市場的發展,支持具有明顯品牌優勢、強大營銷能力的非處方藥生產企業;對主導產品品種相對單一的化學制劑藥生產企業的支持要慎重。
2、維持類客戶對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貸業務但未列入分行重點支持類的醫藥企業,密切關注企業發展動向并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對其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管理規范、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進入規模化生產、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及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可根據企業發展狀況維持現有的市場份額,但原則上不增加新的信貸投放。對維持類客戶應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努力拓展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增加存款收益、中間業務收益,減少信貸風險。新晨
3、退出類客戶目前,中小型醫藥企業客戶數在我行醫藥行業客戶中占較大比重,這部分客戶集中表現出客戶數量多、戶均余額低、不良戶數及不良貸款率雙高的特點。各分行應把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根據本地區醫藥企業發展狀況及與我行的合作關系等,制定本地區醫藥行業客戶退出標準和退出名單。退出類客戶應包括:①未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通過GMP、GSP、GCP、GAP認證的醫藥企業;②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產品列入國家20**年《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中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的醫藥企業,列入20**年《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的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的醫藥企業;③產品無特色、競爭能力不強、發展前景不明朗,年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4000萬元以下的小型醫藥企業;④貸款余額在200萬元以下的小型醫藥企業及在我行有不良貸款記錄的醫藥企業。對退出類客戶應制定具體的退出計劃,同時注意保全我行債權,以免債權被懸空或各種逃廢債行為的發生。
五、醫藥行業客戶營銷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醫藥行業是受政府管制較多的行業,醫藥產業結構的調整、藥品降價、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藥品分類管理、國家環保標準的變化以及出口退稅等與醫藥行業相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對醫藥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表現為對醫藥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及藥品供求結構的引導,國家政策最終將影響企業產品的成本和價格。因此必須積極關注醫藥行業相關政策的變化以及對醫藥企業帶來的影響,在確定醫藥企業項目成本和收益時,也必須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二)關注市場變化由于地方保護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藥企業重復投資過多,整個市場呈現出過度競爭的狀態,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科技含量高、企業實力雄厚的大型醫藥企業逐漸會形成壟斷態勢,那些科技含量較低,沒有形成規模經營的小企業將會逐漸被淘汰。關注醫藥企業的市場變化,一是要關注產品的市場特征,如產品的生命周期、產品的替代性;二是產品的發展前景,產品的市場潛力及潛力的持續時間;三是關注產品價格波動對市場的影響。
(三)關注醫藥行業技術風險醫藥行業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相對壟斷,對技術要求較高,一旦技術失敗,整個項目的投資將不能收回,因此技術風險是制藥項目的首要風險。對于新藥項目來說,技術風險包括新藥是否能夠研發成功、是否能夠通過國家臨床研究和生產上市的審批,以及取得生產批文后在工藝和技術上是否存在問題等。對于仿制藥來說,主要是生產的工藝路線是否成熟和穩定。
(四)加強對客戶的審查
1、針對行業特點,加強對醫藥客戶的準入審查醫藥行業是一個市場準入限制極嚴格的行業,制藥企業從取得生產資格到藥品上市以及最后價格制訂都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管制,如果不能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產品將不能在市場銷售。在客戶和項目審查中應注意:(1)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審查企業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目前國家對醫藥行業產業政策主要有醫藥“十五”發展規劃、20**年下發的《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20**年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目錄》;(2)根據醫藥行業準入要求,審查企業是否具備行業準入資格:醫藥工業企業應通過GMP認證,具備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生產批文、醫藥產品注冊證等;醫藥商業企業是應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通過GSP認證,進口藥品應具有進口藥品注冊證等。
2、借款人應具備較好聲譽醫藥產品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藥品的藥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選擇藥品時往往依賴以前的經驗。因此制藥企業以往的產品記錄對于現有產品的銷售成功與否至為重要。
關鍵詞:河北醫藥;石家莊綜保區;契機
本文為河北經貿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關于‘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的建立給河北省醫藥行業帶來的紅利’的研究”階段性成果;指導老師:張希穎
中圖分類號:F74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月4日
“十二五”之后,河北省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打造為后續支柱產業,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生產制造業基地,使石家莊成為京津冀地區的“藥都”,從而充分發揮河北省技術和產業優勢。“十三五”的時候河北省醫藥行業雖發展勢頭良好,但作為河北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如何發揮比較優勢、發展規模經濟、突破技術瓶頸、擴大正外部性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河北省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規模。從2000年的111.01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807.98億元,河北省醫藥行業生產總值一直持續穩定上升,企業單位數也由2012年的196家上升到2014年的213家,增加了17家。但生產總值增長的同時,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卻呈現下降趨勢。統計表明:河北藥企銷售收入由2012年的752.43億元下降到了2014年的548.08億元,由此銷售收入增長率由19.18%下降到3.08%,利潤總額也由2012年的4,835,308千元下降到3,760,957千元。
(二)出口情況。河北省醫藥主要出口至亞洲國家和歐洲國家,亞洲主要有日本、香港、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歐洲重點為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對亞歐國家的出口額占據總出口額的80%以上,其中對日本、香港地區的出口總額占據對亞洲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出貨值由2012年的7,868,969千元下降到了2014年的4,666,311千元,同比增長從5.49%跌至-5.45%。
(三)產品結構。醫藥行業產品類型主要分為中成藥生產、中藥飲片加工、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獸用藥品制造、制藥專用設備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9大類型。在全國看來,河北省主要以生產大宗原料藥而著稱,特別是在化學原料藥、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的生產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中藥、生物生化制藥比重比“十五”期間提高近3個百分點,化學制藥比重降低7個百分點左右。
從以上分析看來,河北省醫藥行業擁有自身獨特的生產優勢,出口范圍十分廣泛,盈利能力穩步增長,整體呈現高速良好的發展態勢,而關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營業利潤巨額下降,說明當今河北藥企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新的途徑和渠道來解決。
二、河北省醫藥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優勢不明顯。河北省醫藥行業生產總值持續上升,在全國排名中處于中上游水平,與山東、吉林、江蘇、四川等醫藥強省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隨著醫藥行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和競爭力的增強,河北省醫藥行業利潤處于下滑階段。2015年規模以上醫藥行業9月份增長速度為7%,1~9月份累計增長僅為2.8%,規模經濟效應并不明顯。
(二)創新能力仍不足。創新是推動河北省醫藥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河北省醫藥行業在創新方面的投入遠遠不足。2010年,發達國家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為15%,我國的醫藥大省江蘇為3%,河北省僅為1%左右。2012年,江蘇省作為醫藥大省申請專利數是河北省的3.5倍,遠遠超過河北省。“全國最佳研發產品線十佳工業企業”評選中江蘇省有五家,河北省卻沒有企業入選。
(三)產品結構需優化。醫藥行業產品類型種類繁多,河北省產品結構卻相對單一,化學原料藥產品結構偏重,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65%。并且河北省產品附加值較低,下游產品開發落后,深加工程度不夠,產業鏈也急需完善。除“華藥”、“石藥”等少數行業巨頭憑借多元的產品結構、強大的競爭優勢走向國際外,河北省醫藥企業中跨國公司少之又少。
(四)發展環境要提升。河北省醫藥行業的發展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投資環境、企業生存環境和人才環境三方面,河北省醫藥工業一方面受招標、價格和環保等政策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受能源動力供給方面約束趨緊的制約,市場的不規則競爭、原材料的價格波動、產品成本的上漲等方面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相比于其他醫藥強省,河北省的醫藥行業投資政策優惠力度小、差異化不顯著、政策落實效果大打折扣;同時,醫藥產品生產成本也較外省同行高,生產要素供給不足,這使藥企面臨著供應緊張的窘境。此外,河北省醫藥行業高端人才資源匱乏,且高端人才引進少,后備人才成長速度慢,醫藥企業人才的流失現象十分嚴重,人才環境存在“青黃不接”的隱患。
面對國內外較大的需求彈性、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各國不同的政策風險,河北省醫藥企業如何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河北省行業龍頭的帶動下應對要素供給偏緊、行業競爭加劇、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規模經濟?總體功能定位為河北省創新發展新平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新引擎、京津冀地區高標準新興產業聚集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無疑是河北藥企最好的選擇。
三、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給河北醫藥企業帶來的機遇
繼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成立之后,石家莊綜合保稅區于2014年9月獲批,經過一年的建設,石家莊綜合保稅區工程建設完成了90%,已具備驗收資格。石家莊綜合保稅區位于中國北方重要的集政治、經濟、文化、國際交往于一體的外向型、多功能國際化省會城市石家莊,必將在區域經濟中發揮巨大的集聚、輻射、服務和帶動作用,成為省會高標準的新興產業聚集區、高效率的國際物流分配中心、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平臺以及對外開放格局的增長極,為醫藥企業釋放巨大的紅利。
(一)自由貿易的基地。石家莊綜合保稅區通過一道虛擬的關境線,使企業在稅收方面,“入境不入關”;貿易管制方面,除特殊規定,無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保稅監管方面,區內保稅存儲貨物不設存儲期限;區內企業之間貨物可以自由流轉。如此種種優惠政策,必然有助于河北省醫藥企業自由貿易的開展。并且保稅區內保稅加工區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為河北省藥企優先利用政策福利提供了機遇,使降低高投入的醫藥企業生產成本和流動資金的壓力成為可能,由此帶來的競爭機制更有助于在河北省具有比較優勢的醫藥行業加強與國內外企業貿易的開展,提高自身服務質量,同時貿易便利化也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機,從而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減少企業融入國際市場的成本,給企業帶來收益。
(二)規模經濟的載體。石家莊綜合保稅區是一個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由生產企業、貿易公司、物流企業、相關政府機構在空間上相對集中分布而形成,將是一個價值創造的平臺,價值鏈信息的載體,更是價值鏈上各個環節企業的集結點。生物醫藥需求彈性大,價值增值高,綜合保稅區通過價值鏈的方式把各個環節醫藥企業集聚到一起,優化企業供應鏈,形成產業間的前后聯系,充分發揮各個醫藥企業的專長和優勢,產生強大的規模優勢,在成本利用政策優勢本就降低的情況下,提高企業利潤。同時,集聚企業與外部市場保持的長期聯系也將形成一種動態累積優勢,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快速應變能力,進一步打造品牌優勢。
(三)創新發展的平臺。為避免保稅區貨物與區外出口加工區形成同類產品競爭,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的加工貿易并未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短平快加工項目,而是充分利用保稅區作為省會貼近國際市場、接軌國際潮流的增長極優勢,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等高科技項目,吸引其更多的科技專利成果在保稅區內孵化、轉化,進而產業化。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當今世界競爭已由傳統的制造業轉為集技術、資金密集型的服務業,河北藥企可充分利用石家莊保稅區為其提供的了解國內外市場的窗口,抓住學習國內外企業國際管理、商事法律等知識的機遇,把握國內外頂尖企業入駐保稅區技術外溢的優勢,利用保稅區對高素質人才、熟練勞動力的集聚效應,積極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帶動自身傳統產業,促進自身產業結構的更新升級,開拓更多產品類型,突破技術瓶頸,發展清潔產業,以技術進步為動力,提升創新核心競爭力。
(四)物流倉儲的中心。石家莊綜合保稅區以保稅倉儲、保稅加工、保稅服務功能為核心,其保稅倉庫不僅具有傳統的保稅功能,也期望為醫藥等敏感貨物根據藥品特性,提供專用保稅倉庫,滿足藥品存儲需求。保稅區醫藥企業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分批提取貯存在保稅倉庫的貨物、分批繳納關稅,這樣不僅可節約倉庫空間,還可避免一次性繳納大額關稅,便于資金流轉。同時,保稅區也應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利用當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打造平臺經濟,幫助企業規避原料漲價,降低經營風險。此外,位于正定國際機場東側的石家莊綜合保稅區,擁有集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轉變既方便又便宜,又可以通過區港聯動為醫藥企業實現一體化運作,為其提供現代化和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方便醫藥產品運往有需求的世界各地。
(五)綜合服務的窗口。在全球信息化迅速更新換代的今天,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變動頻繁,無論是貨物貿易還是資本交易,通信和信息都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石家莊綜合保稅區不僅發展與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相關的研發、設計、檢測、維修、展覽展示等功能,還積極拓展醫藥試劑的檢測、供應鏈的管理以及經濟法律咨詢等業務。高投入高風險的河北省醫藥企業可以在保稅區內獲得各種優質的市場咨詢、業務咨詢、金融信息咨詢等服務。保稅區內完善的基礎設施、多樣的金融產品、便利的外匯政策、跨境電商貿易綜合的服務中心,都將有利于入區醫藥企業優化資金管理、抓住市場機遇、幫助其規避投資風險,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維護自身利益。
醫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也是河北省經濟發揮發展的支柱產業,隨著醫藥商業市場不斷的發展變化,國內外大型藥企擴大經營的現象層出不窮,使行業內競爭加劇。河北省醫藥企業應充分意識到自身發展的不足,深入研究企業發展環境、企業創新能力、企業盈利水平、企業生產結構以及客戶需求變化趨勢,抓住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機遇,充分利用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為其提供的政策優惠、區位優勢、綜合服務這一系列“福利”,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促進自身快速崛起,成為醫藥行業的翹楚。
主要參考文獻:
[1]宋冰.百年鹿特丹港“啟示錄”.珠江水運,2010.15.
摘要:文章選取2009―2014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建立實證模型,基于實際稅負的基本理論,以所得稅實際稅率作為衡量實際稅負的指標,通過實證的方法研究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資本密集度、盈利能力、公司規模和股權集中度與企業實際稅負負相關,第一大國有股權比例與企業實際稅負正相關,而資本結構對企業實際稅負沒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實際稅負 所得稅率 醫藥行業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醫療保健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出臺,進一步提升了藥品的標準,建立起了完善、高水平的藥品質量體系等。這些政策的頒布無疑加快了醫藥行業的發展,滿足了人們用藥方面的需求,改善了生活健康水平,切實提高了我國醫藥行業的創新性和積極性。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所繳納的稅收,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和最終的利潤額,作為被動的一方,必然要遵守市場價格波動的規律,但如何利用規律的波動來減少企業實際稅負,而不是逃稅避稅,也成為每個醫藥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因此,本文研究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實際稅負的影響因素,為企業合理制定降低實際稅負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設計
(一)理論假設
1.資本結構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資產負債率作為資本結構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的綜合性指標,也是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的資金來進行經營活動的指標,其表示上市公司的總資產中有多少資金是通過負債來籌集的。2009年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達到46%左右,而2013年有所下降達到43%,到2014年降到39%,由此可得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不斷下降,企業負債水平在減少,負債的抵稅效應在降低,稅負水平將會提高,因此本文認為,醫藥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承擔的實際稅負就越高。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1: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資產負債率負相關。
流動比率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是衡量企業短期債務到期之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債務的情況,若企業的流動資產越高,說明企業的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強。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普遍不高,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相對較低,當流動資產不變的情況下,流動負債越高,企業的流動比率就越低,債務程度就越高,則企業所要承擔的實際稅負就越低。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2: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流動比率正相關。
長期負債比率又稱為資本化比率,若此值越小,說明企業負債的資本化程度越低,長期償債的壓力就越小,一般情況下,大公司往往傾向于選擇長期債務,而小公司則會選擇短期債務,因為大公司可以在發行長期債務的同時取得規模效益,若長期負債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規模越大,現金流較為穩定,則所需要繳納的稅負就越少。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3: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長期負債比率負相關。
2.資本密集度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上市公司的資本密集度主要用固定資產比率來衡量,可以用固定資產與資產總額的比率來表示。根據我國會計準則,固定資產折舊產生的相關費用要計入到當期費用中,當期費用可以在計算稅負時予以扣除。醫藥行業的資產總額中,固定資產占有較大份額,屬于資產密集度較大的行業,所以計提折舊會對企業稅負產生較大的影響。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4: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資本密集度負相關。
3.盈利能力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包括營業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率等,本文選用銷售凈利率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盈利能力較強的行業,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受到稅務機關的監管力度較大,因此,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更有能力有動機進行稅收籌劃,更有利于減少企業稅負。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5: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
4.公司規模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醫藥制造產業近幾年發展迅猛,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原料藥材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之一,醫藥行業市場規模較大,公司規模較大的企業,其相應的設備以及資源與小型公司相比較為豐富,其可用資源也較多,在繳納稅收方面則會占有較大的優勢,會通過企業內部政策繳納相對較少的稅額,從而降低企業的實際收負擔。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6: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公司規模負相關。
5.股權結構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國有股權比例是衡量企業股權的重要指標之一,許多國外學者在研究上市公司實際稅負影響因素的時候,把股權結構也列入其中假設。醫藥行業的國有股權比率平均每年為35%左右,且醫藥行業股權集中度較高。大多醫藥企業的管理層為了確保自身在社會經濟中的競爭地位,會積極迎合政府的相關政策,積極納稅,維護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據此,提出假設:
假設7: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國有股權比例正相關;
假設8: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股權集中度正相關。
(二)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1.解釋變量。衡量企業實際稅負的方法一般分為三種:波士頓矩陣法、稅負的評價指標法和實際稅率法。實際稅率法是衡量企業微觀稅負水平的基本方法,很多外國學者在無法取得重要數據的前提條件下,一般采用平均實際稅率法,該方法是研究企業實際稅負影響因素問題的較好的替代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因此本文采用實際稅率法衡量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實際稅負,企業的實際稅率等于企業實際繳納的各種稅費與企業所得的比值,所得稅與流轉稅是主要的兩大主體稅種,但是,由于消費者是流轉稅的最終承擔者,而企業的稅負主要體現在所得稅上,所以本文以企業所得稅率作為衡量企業實際稅負的標準。
2.被解釋變量。本文選取資本結構、資本密集度、盈利能力、公司規模以及股權結構作為被解釋變量,具體定義如表1所示。
3.模型構建。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實際稅負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根據上述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構建的實證回歸模型如下:
ERT=α+β1 LEV1it+β2 LEV2it+β3 LEV3it+β4 CIit+β5 NPMit+β6 SIZEit+β7 GQit+β8 GZ it+θit
其中,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t表示從2009到2014年度,α指截距項,β表示自變量的估計系數,θ表示回歸分析后的殘差。
(三)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2009―2014年在滬深公開上市的醫藥行業公司,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以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查找最新調整后的數據,在此基礎之上,還執行了以下篩選:(1)剔除財務報表數據不完整的上市公司;(2)剔除以前年度有虧損,且在本年度尚未彌補完的上市公司;(3)剔除利潤總額或所得稅費用小于0的上市公司;(4)剔除所得稅實際稅率小于0或大于1的公司;(5)剔除樣本在研究期間某一年度被ST或PT的公司。最終經篩選,得出42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共252個有效樣本,數據來源于國泰安金融數據庫和銳思金融數據庫。統計分析軟件運用Excel和SPSS 19.0。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1.所得稅實際稅率的描述性分析。從表2可以看出,所得稅實際稅率的最大值為2013年的52.08%,最小值為2009年的0.97%,實際稅率的不斷波動意味著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在不斷改變。2013年的所得稅實際稅率平均值和標準差與其他年份相差較大,說明實際稅率值和平均值之間差異較大,稅負不穩定。
2.自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從表3可以看出,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為31.81%,表明企業具有一定的償債能力。從流動比率看,其標準差與方差值相比其他自變量而言相對較小,說明該行業數據波動較小,較為穩定。固定資產比率的平均值為21.28%,由于本文研究的行業為醫藥行業,需要大量醫藥醫療機器設備的投入,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大。從銷售凈利率看,極大值為173%,說明該行業的產出水平較好,銷售收入獲利的能力較強。公司規模的標準差為1.0882,值大于1,說明醫藥行業各個公司之間的規模存在較大差異。從持股比例來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第一大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平均值為37.75%,股權集中度均值已超過了50%,說明醫藥行業第一大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和股權集中度較高。
(二)相關性分析
下頁表4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表,從該表可以看出,與因變量存在顯著性的有長期負債比率(LEV3)與ETRs之間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銷售凈利率(NPM)與ETRs在0.01的水平上顯著相關,股權集中度(GZ)與ETRs在0.05的水平上顯著相關。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相關系數最大的為第一大國有股權比例(GQ)與股權集中度(GZ)之間的關系,但未超過0.8,所以均可納入本文回歸模型中。
(三)回歸結果分析
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F值為5.445,Sig值為0.000,說明建立的模型通過了檢驗。反映資本結構的資產負債率(LEV1)、流動比率(LEV2)、長期負債比率(LEV3)三個指標對實際稅負的影響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與假設1―3不一致。從資本結構看,在整理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數據時發現,2009年與2014年之間上市公司的變化較為突出,新興的醫藥企業占多數,企業的資本結構處于不穩定狀態,資本結構對企業的實際稅負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固定資產率(CI)作為資本密集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上市公司實際稅負與固定資產率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假設4一致。醫藥行業作為技術密集以及資產密集的行業,其生產經營需要投入大量設備,資本密集度越高時,企業所要計提的折舊就越多,所得稅額就會越少,則稅負越低。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銷售凈利率(NPM)與實際稅負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假設5一致。盈利是投資者本金與利息的來源之一,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更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投資者會十分重視,因此投資者會通過稅收籌劃來減少企業實際稅負。
公司規模(SIZE)與實際稅負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假設6一致。醫藥行業企業的規模越大,其避稅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對于大型醫藥上市公司來說,稅務部門會為了擴大稅基,對醫藥上市公司給予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其生產與經營活動,從而使稅收部門得到更多的稅收,因此稅收負擔水平就會下降。
第一大國有股權比例(GQ)與實際稅負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假設7一致。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比例較高,為保證醫藥行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大股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納稅,目的是維護醫藥行業的發展地位,因此,第一大國有股權比例會對企業的實際稅負產生積極影響。
股權集中度(GZ)與上市公司實際稅負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表明醫藥行業企業的股權集中度越高,企業需要承擔的實際稅負越低,假設8沒有得到驗證。
四、研究結論
本文對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實際稅負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資本結構對企業的實際稅負影響并不顯著,資本密集度、盈利能力、公司規模和股權集中度與企業的實際稅負率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第一大國有股權比例與企業實際稅負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目前,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發展迅速,醫藥行業不僅要面對政府對藥品價格的掌控,并且還要維護企業的順利發展與經營,從微觀角度來說,醫藥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通過不斷擴大企業的投資規模和研發力度,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完善企業的股權結構,更好地達到降低企業實際稅負的目的。J
參考文獻:
[1]王新安,張力多.煤炭企業所得稅稅負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10):150-153.
[2]亓紅紅.電力企業所得稅稅收負擔的實證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3,(7):67-69.
[3]劉崇明,陳思璐.關于企業實際稅負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證券期貨,2012,(6):203-204.
[4]曹志鵬,李倩.石油行I稅負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滬、深兩市公司財務數據[J].財會通訊,2014,(15):108-110.
[5]王素榮,徐明玉.房地產行業稅負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上市公司的數據[J].財經問題研究,2012,(8):111-116.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2009年醫藥行業走勢全面弱于大盤。面臨“新醫改”政策的不確定性,行業盈利增速回落。2009年大盤走出上升行情,市場風格轉換,醫藥行業卻出現“抗漲”局面。截至6月11日,滬深300指數漲幅63%,而醫藥指數僅40%,列于所有行業倒數第五位。雖然4月底、5月初突如其來的甲型H1N1流感對醫藥股有所提振,但是其市場表現僅是曇花一現。從個股來看,醫藥股熱點并不明顯,三線、四線、ST、題材股(尤其是流感概念)表現較好,而主流藍籌卻集體“休息”。
從未來6個月的投資周期看,醫藥行業最悲觀的結果是和大盤持平(逢低吸納)。醫藥行業經歷了6個月“休眠”,其相對估值水平調整已經相對充分。目前醫藥行業估值水平約26xPE也基本反映了我們對于09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盈利增長25%的預測,估值處于合理區間(但尚不顯著便宜)。我們目前明確的觀點是:行業期待“新醫改”政策明朗,未來3個月最大的事件是“基本藥物制度”出臺。最重要的投資機會是“獨家基本藥物”(事件投資和價值投資完美組合)。
核心投資邏輯是:我們認為“獨家基本藥物”將成為中國版“重磅炸彈”,獨家=專利保護,基本藥物意味著需求。堅定認為巨大需求將可以彌補降價影響,并且大膽假設獨家基本藥物銷售費用率下降,提升企業盈利增速。原有的市場認識(銷售飽和、產品進入成熟期等觀念)將受到巨大挑戰,例如,復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桂枝茯苓膠囊等。企業成長和估值得到雙重提高,建議關注獨家基本藥物投資標的。
首先,目錄尚未公布,考慮落選風險,我們建議可先關注候選品種較多的企業。即使被剔除個別,也不會影響公司未來三年的成長,受益明確。其次,從企業機制看,我們更看好民營機制。第三,我們會重點考慮現有品種的銷售渠道和增長潛力,認為以銷售規模5000萬元-1億元以為佳,爆發力較強。另外,我們還必須考慮現有主力品種可能遭遇的政策風險。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重點推薦的公司是:康緣藥業(600557)、天士力(600535)、可以關注的公司是:三九醫藥(000999)、千金藥業(600479)、中新藥業(600329)、東阿阿膠(000423)、廣州藥業(600332)。
【論文摘要】利用因子分析和相關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醫藥行業的績效和營銷渠道模式選擇之間的相關性,提出了在醫藥行業里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固定的適用于該行業的渠道模式的結論。
引言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產品到達消費者之間流動的載體,是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及資金流動等功能,是企業實現銷售目標的工具,也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一個對目標市場全方位覆蓋、全渠道控制的營銷渠道是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成功的先決因素。
營銷渠道已經變成了企業核心竟爭力的一個源泉,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渠道資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但我國企業的營銷渠道方式選擇對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有正面促進作用還缺乏科學和一致的實證研究結論支持,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深人研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特殊行業,它的渠道模式也與其它行業有所差異。為此,本文選擇醫藥行業進行研究,考察營銷渠道決策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
2相關理論
2.1營銷渠道治理理論
營銷渠道治理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Weld是渠道管理結構研究的奠基人(劉偉宇,2000)。他論及營銷渠道管理的效率,認為職能專業化產生經濟效益,因而專業化的中間商所從事的分銷是合理的。Converse等(1940)研究了營銷縱向一體化的潛在優勢,即營銷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銷路的確定性;同時指出,一體化也帶來了相應的管理和協調間題。
20世紀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營銷渠道治理理論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1954一1973年間,渠道治理結構理論研究達到一個高峰。營銷學者利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營銷渠道管理產生、結構演變、渠道管理設計等問題。Balderston(1958)提出了一種顯示了專業化經濟性和競爭過程之間的互動模型,指出設立在一組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商如何通過減少交易的數量來減少系統成本。Cox等(1965)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了分銷渠道管理的結構,使用‘、營銷流程(marketing flows )”這一概念來描述通過分銷網絡發生的營銷活動。McCammon (1965)認為,協調營銷體系的潛在經濟效益日益明顯,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約型3種方式有效地協調營銷渠道管理體系。Baligh等(1967)進一步擴展了Bolderston (1958)的有關渠道管理結構的經濟分析,涉及了更多種類的營銷活動。還有一些學者試圖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網絡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的變化(Moyer等,1968 )
近期的研究中提出治理決策是在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之間做出的,本質上與交易費用理論中所使用的方式相似(Hei-de,1994)。這些模型的基本決策標準是經濟效率( b4allen ,1973)和效益。于是,渠道管理結構治理的重點是優化渠道管理結構來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本文研究討論的正是醫藥行業采取哪種治理結構更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
2.2渠道結構模式分類
按照國內家電行業具體情況,本文對渠道結構進行了劃分,其具體結構形式如下:
(1)常規渠道。按照科特勒(1999)的說法,傳統或常規渠道由一個或一組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體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損害系統整體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沒有一個渠道成員對于其他成員擁有全部的或者足夠的控制權。
(2)垂直渠道。為了解決常規渠道所存在的不足,產生了垂直渠道形式,又稱縱向一體化公司渠道形式。如果制造商向分銷職能整合,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分銷工作,這被稱之為從生產向前整合或向下游整合;如果下游的渠道成員,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向后承擔生產供應職能,這被稱之為從分銷或終端的后向整合。不論是制造商向前整合還是下游渠道成員向后整合,結果都是由一個組織來承擔所有的工作,這就被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或內部一體化或一體化公司渠道。這里,分銷角色雖然被替代,但分銷的職能卻是相同的。
(3)混合渠道。為了獲得兩種渠道模式的好處,一些企業將常規渠道模式與一體化渠道模式混合使用,產生了所謂的混合渠道模式,即一個企業的渠道模式中既有一體化渠道又有常規渠道,兩種渠道各自對應于不同的銷售對象與目標,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的同時,達到較大的市場覆蓋面。
3實證研究
在這部分研究中,為了具體考察渠道治理決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對醫藥行業企業效益和營銷渠道結構選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文中選取了醫藥行業的134家上市公司,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幾個主要效益指標進行了提取,并且利用SPSS應用統計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綜合后得到了對企業的最終效益考察指標,然后利用相關性分析對這個效益值與渠道結構分類相關性做出了分析,得出行業的效益與營銷渠道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數據,進而驗證醫藥行業營銷渠道結構與績效關系。
3.1數據來源
文中所采納的醫藥行業的各項原始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上市A股公司近一段時間提供的數據,而其營銷渠道指標則是在對每個企業的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后歸類確定的。以行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研究行業渠道治理抉擇方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相對高一些,研究結果就會有代表性,并且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同時也便于綜合整理。
3.2變量設定
原始變量:企業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為便于運算將這些變量所對應數值記為Xi,XZ,XS.xa,XSo
因子變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提取后得到的降維后的因子記為f},fz>f3,'二。
綜合指標:對因子變量進行加權運算后得到的最終指標即是綜合指標,記為y。
定量變量之間的運算關系:
fi,fz,fs'二為原始變量xi,xz,x;,xa,xs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其中f;在總方差中所占比例最大,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也最強,其余成分綜合原變量的能力依次減弱。主成分分析就是選取前面幾個方差較大的主成分(本文選取其相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xi,xz,xs,xa,xs對應的系數向量是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第一列)對應的特征向量二
綜合指標與因子變量的關系:Y-wife十wzfz+...}y} 其中因子變量的系數(即權重)來自于Total Variance Ex-plainedo
定性變量的設定,由于渠道選擇模式均為定性變量,為使之便于考察,按照常規將其定量化為:1代表垂直營銷渠道,2代表常規營銷渠道,3代表混合營銷渠道。
3.3模型假設
W所分析的醫藥行業選取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基本上可以體現行業整體營銷渠道治理狀況。
(2)模型提取的企業近期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值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該企業的運營狀況。
(3)醫藥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企業選取的營銷渠道是有利于企業績效的,該渠道是適于企業使用的渠道。
(4)醫藥行業中大多數績效較好的企業都使用的營銷渠道治理方式是與該行業相匹配的方式。
(s)如果最終獲得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比較高,
則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里營銷模式有趨同性,也就是說適合該行業整體的營銷產品銷售模式相近。
(6)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推斷醫藥行業企業效益與渠道相關性不會存在相關性。
首先根據已有數據對醫藥行業做一個初步的分析,考察一下各原始變量與營銷渠道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3.4統計分析
步驟1
表1醫藥行業相關性數據表
從表1可以發現營銷渠道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28 ,0.015 ,0.057 ,0.078 ,-0.017,從*標記可見營銷渠道的選取與企業考察指標相關性都較弱。從這些數據初步推斷出醫藥行業的營銷渠道與效益間不存在相關規律性,但仍需要進一步進行綜合考察以明確驗證這一點。
步驟2
為了進行因子分析,首先檢驗已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為此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
表2醫藥行業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表
表2分別給出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其中K&10值為0.479,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給出的標準,KMO取值小于0.6,不是很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零假設,認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步驟3
由表2檢驗知所提取的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接下來進行因子提取。
表3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I)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
表中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其中,Component列和Initial Eigenvalue,列(第一gIJ到第四列)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對原始變量總體描述情況。
第五列至第七列則是從初始解中按照一定標準(在前面的分析中,設定了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它反映了原變量的約一半的信息。第九列(%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1是45.162。由于所提取的公因子反映初始變量的程度太小,所以根據表中第二列特征值基本情況重新設定特征值為0.97,重新提取后得到表4a
步驟4
表4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0.97)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它們反映了原變量的大部分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l ,F2和F3分別是38.646 ,23.805和22.1500
步驟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因子1解釋了每股公積金和每股凈資產兩個原始變量,因子2解釋了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兩個原始變量,因子3解釋了主營收人增長率。
步驟6 表6是輸出的因子攣量的協方差矩陣,該矩陣為一個單位矩陣,恰好證明了3個因子變量之間是不相關的。這也正好滿足了因子變量應該是正交、不相關的條件。
步驟7 表7是最終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表,綜合指標是由公式(2)計算得到的。在本行業中,二者的相關性系數是0.047,相關性很低。通過該相關性數據說明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效益與其采取的銷售渠道是沒有關系的,這證明了假設(5)是錯誤的,同時證明了假設(6是正確的。并且事實上在本文中所考察的所有企業中只有三種渠道模式,而且其數量差別不大,也就是說采取垂直型、常規型和混合型營銷渠道的企業比例均衡,而且經營狀況也沒有太大差別,根據對醫藥行業資料的查證發現這個結果直接與我國的行業情況有關系。多年來,醫藥行業依靠一些保護政策運作的情況很嚴重,這導致了渠道結構對其效益沒有很明顯的影響,就出現了本文調查所得的結論。但在反商業賄賂的政策旗幟下,2006年醫藥行業已經加速進人行業規范階段,同時多年以來行業內部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不斷稀薄,整體行業在政策的洗禮下進人洗牌階段,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戰略上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在此環境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可持續運作的經營模式,而營銷模式的轉變是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課題。所以醫藥行業營銷模式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也更需要對醫藥行業結構模式進行研究,以求獲取更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式。
4結論
通過對醫藥行業企業的樣本調查和數據分析,對營銷渠道治理機制和醫藥行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探討,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醫藥行業目前的營銷渠道治理決策對企業績效是沒有多少影響的,二者之間相關性很弱。
自4月中旬大盤步入調整以來,醫藥板塊可謂是一枝獨秀。然而,一系列行業發展遇到的問題,硬生生把醫藥板塊拖下水。據媒體報道,湖南省某醫院1盒蘆筍片出廠價不過15.5元,批發價也才30元左右,但湖南省藥品管理部門設定的指導價達136元,零售價更是213元,利潤高達1300%。與此同時,發改委公布了《藥品價格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對藥品定價給出了具體標準。多種因素影響下,端午節過后醫藥板塊遭遇跳水。
從今年以來的表現來看,醫藥板塊是5月唯一保持上漲的板塊,而醫藥板塊順利跑贏了滬深300指數,也大幅跑贏整個A股。有券商分析師表示,醫藥板塊之所以能一枝獨秀:第一主要是因為大盤的大幅下跌,大量資金因避險需求而尋找避風港,而醫藥行業良好的防御性早已經是市場的共識,資金推動使醫藥板塊出現普漲的現象。二是醫藥有真實的業績支撐。
而從估值來看,在所有的行業中,醫藥板塊2009年的靜態市盈率為43倍,高于滬深300整體的17倍,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7位。醫藥各子行業中,生物制品制造業為33倍,化學制劑為37倍、醫療器械為64倍、醫藥商業為70倍、中藥為50倍、醫療服務為101倍。
湘財證券分析師葉侃表示,根據《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不少上市公司由于期間費用率和銷售利潤率超標而將受到不利影響,化學藥類康芝藥業(300086)、信立泰(002294)等影響最大;生物藥類雙鷺藥業(002038)、華蘭生物(002007)等影響最大;中藥類紅日藥業(300026)、奇正藏藥(002287)、沃華藥業(002107)、上海凱寶(300039)等影響最大。
關鍵詞:現階段 醫藥企業 財務管理 解決方案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醫藥行業也呈現出發展迅速的趨勢,已逐漸成為一個朝陽行業,尤其伴隨著整個醫藥流通企業進入高速擴張期的過程中,醫藥行業之間的競爭也顯現出日趨激烈的趨勢,在這種大背景之下整個行業要求我們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迫切性與日俱增。財務管理在整個醫藥流通過程中是組織整個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相關關系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醫藥行業的財務管理是基于整個醫藥行業進行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一種有資金流動和價值管理相銜接的管理關系;對于整個醫藥行業而言是組織醫藥資金鏈運動、處理醫藥企業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因此,對于醫藥行業而言,搞好財務管理,不僅能夠很好的對各生產要素之間組合進行協調,而且能夠保證整個醫藥企業的正常運轉,從而使企業在現代化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醫藥流通行業整體環境分析
國家經貿委在我國醫藥行業 15 年規劃中明確提出計劃用 5 年左右的時間,以我國現有大型醫藥企業為基礎通過股票上市、聯合、重組、兼并等現代化企業運營方式來對我國 10 個銷售額達 50 億元以上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進行重點培養;繼而還要建立扶持 40 個左右年銷售額達 20 億元的大型公私合營企業,以上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均要達到全國醫藥銷售總額的 7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于醫藥流通領域進行大規模資產重組的決心與行動。國家經貿委提出,計劃用 5 年左右的時間在整個醫藥行業扶持建立 十個左右在國內外享有知名度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政策中規定這些企業在國內外擁有的分店數目要達到 1000 個以上;這些數字都顯示出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具有一片美好的前景。但是,隨著醫藥界負面輿論的不斷增加,更加嚴格的醫藥市場監管措施應相繼出臺來是這一大好政策真正落實到人民的生活上造福于民。雖然國家相關機構對醫藥行業通過藥品限價、集中招標采購等一系列控制暴利措施出臺,但在高度市場化的當代社會里,幾乎所有行業都要在產品營銷上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任何一個企業能夠做到不計算其在營銷上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可以稱做暴利行業行業的話,整個市場的競爭當人也就蕩然無存了;因此,對于醫要流通行業的藥物流通而言最主要的還要從自身管理制度與企業內部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上面下功夫。
三、我國醫藥流通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國家制度與企業結構方面。就現階段而言,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中仍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并未充分的認識到財務管理對整個企業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性,更有少數醫藥企業認為對醫藥行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與普通的會計工作同日而語,這使得原本不景氣的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更加臨亂不堪。在當今社會里,部分醫藥流通企業內部出現財務管理松散以及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小集體”現象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了,對于醫藥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經常將企業各種收入歸到自己囊中通過主張一些不正當競爭來謀取私利的情況屢見不鮮;在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醫藥企業在對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查時所制定的相關工作內容并沒有結合現代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特點,而只是停滯在本企業內部會計核算的工作層面上, 根本沒有對在整個醫藥企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投資管理和戰略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約束與優化。這無疑成為了整個醫藥行業的一個大毒瘤,嚴重的阻礙著醫藥企業的正常發展。
3.2 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方面。財會人員低學歷、低職稱、業務技能低的顯現在我國醫藥流通企業仍然普遍存在。就整個醫藥企業的內部制度設置而言,企業管理層仍然沒有對財會人員所起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將財會人員的作用還停留在“只要會記記賬,算算賬”就可以了的層面上。這無疑與現代管理理念出現了嚴重的脫節。在對財務人員任用方面為親是舉,而不是任人唯賢,并不以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技能素質為整個財務人員任用的標準,而是以自己對財務人員的控制程度作為選拔財務人員的依據的,在整個醫藥流通企很多連基本的財務會從業資格證都沒有的財務會計已數見不鮮。 這樣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企業會計核算混亂、會計數據失真和違紀違規等問題。
四、加強醫藥流通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對于現階段我國醫藥流通企業來說,對于確保財務管理能夠工作正常穩定的開展的話,就必須對內部領導層的結構和整個領導層的管理理念進行脫胎換骨的改變,是整個醫藥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在整個醫藥流通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對于企業高層管理者而言,不僅要樹立起正確的現代財務管理觀念,對現代化醫藥企業管理手段與方法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還要將整個醫藥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與實際生產貫徹落實到整個企業的管理與決策中去。在整個醫藥行業,健全本企業內部的結構,對本企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工作有著明確的區分與認識,各部門之間各司其責;就當前的大背景而言,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加之與之相關的諸多稅務法規的頒布,毫無疑問醫藥企業財務工作者的素質要求將會越來越高。 因此,面對這些挑戰,作為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工作者而言就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嚴把整個醫藥企業的財務人員資質關,凡是未通過國家相關測試未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均不得參與本企業的財會工作,整個企業還要對本企業的財會人員定期不定期的進行相關的職業教育,使得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中企業財會部門的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地提高;醫藥流通企業也要對本企業其他部門員工的業務素質進行提高,為整個企業流通的產業鏈進入良性循環做準備。
五、小結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醫藥行業相關藥品的流通來說,對于整個流通鏈中的財務管理要進行重點管理與加強。企業對于重視財務管理工作要重視起來;一方面在整個流通鏈中加強資金流通管理、存貨管理,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靈活地健全并優化企業內部各種制度;另一方面,作為整個企業的管理層要跟的上時代的步伐,作為管理層的財務人員更要對自身的素質進行不斷的提高,這對于增強整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為整個企業謀求健康迅速的發展之路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潘文泓. 有關醫藥流通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的討論[J]. 經營管理者. 2011(02)
[2] 楊琦. 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思考[J]. 國際商務財會. 2010(02) [5] 楊永. 在醫療改革背景下對我國中小型醫藥流通企業的思考[J]. 時代金融.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