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課研究

思想政治課研究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1 17:25: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政治課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思想政治課研究

篇(1)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創新性;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2-328-02

創新性教學策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思維和能力的獨特性,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實施創新性教學策略的根本精神。作為我國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課程在實施創新性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只有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反映當代的特征,實施創新性教學策略,才能在知識經濟背景下顯示強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一、當代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的現狀

創新性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意識和教育思想,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初中思想政治課是中學教學計劃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對初中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必要環節之一。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觀的影響,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性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使該課程的創新性教學陷入困境,教學效果欠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初中思想政治課實施創新性教學的意識淡薄

針對初中思想政治學科本身而言,思想政治課程更多的是被定義為傳統的知識傳播和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材大綱除了在能力培養上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創新性教育幾乎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準則。不少教育者認為,思想政治課只是進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覺悟,難以與創新掛鉤,因而許多初中思想政治教師對思想政治課是否要進行創新性教育認識不清,對思想政治課實施創新性教學意識比較淡薄。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也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自主性思維,導致學生無法進行創新性學習,教學效果不理想。

2、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占據統治地位

長期以來,由于教育內容的限制,思想政治課教學大多處于封閉狀態,課堂教學大多局限于一種刻板、僵化和統一的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同其他純理論課程一樣過于程式化,大多采用班級課堂授課,課堂-書本-教師的教學組織形式過于單一,忽視了校內第二課堂和校外第二課堂的教學形式的靈活運用,把教師當作唯一的教學主體。這種狀況不僅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也削弱了思想政治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渠道作用。

3、關于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的研究比較薄弱

目前大多數研究者對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性教學研究僅局限于某一方面,例如僅對思想政治課如何進行創新性教學和創新思維的訓練進行了比較多的研究,但對如何更加深入的理解創新性教學的本質和形成符合思想政治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研究還不夠深入;另外,現有的針對中學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的研究大部分來源于個人,專門機構和組織缺少大范圍的研究,這樣就會影響研究的深度,多數研究停留在教育者自己對課堂教學經驗的總結和認識,難以上升為創新性教學理論的高度。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策略遵循的原則

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原則是基于創新教學活動的要求,使學生的主觀能動見之于創新實踐活動的反應,它反映了教與學的規律。無論哪種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因此,創新性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

創新性教育是問題教育,問題就應當貫穿在整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生如果缺乏一定的問題意識,必然導致創新性教學的失敗。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營造一個相對開放的教學氛圍,給予學生更多想象空間、思維空間和活動空間。鼓勵初中生“多問”、“敢問”,教學生“會問”、“能問”,打破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思維定式,鼓勵學生不拘于固定答案,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積極自主的探究和參與思想政治的學習過程。

2、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進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時,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創新性教學活動。注重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參與教學過程,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學會總結和歸納所學內容,從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從而自主的培養自己的創新素質。

3、發展性原則

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策略的選擇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處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發展自主獲得創新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語言文字表達和合作的社會活動能力。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培養學生發展創新性能力,創新性教學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掌握知識到應用知識,達到知行統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策略是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依據思想政治課程創新教育的一般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對創新教育的方法進行指向性調節,從而逐步實現思想政治課創新性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避免傳統的被動型教學,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和創新。基于創新教育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創新性教學中,可遵循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1、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策略

在初中思想政治創新性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系的原則,把學生的思想實際作為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實際出發點,在教學中注重從學生的思想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進行創新性教學,緊密結合教材,從理論與實踐方面滿足學生的需求;聯系實際的內容應與時代相符,要聯系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經驗;另外,要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實現知性的統一,這是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我們必須加強教學的實踐環節,充分結合校外實踐和課堂教學,使初中生在實踐中鞏固和學習知識,將內在的道德理念轉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品德修養。

2、研究性教學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教學策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政治、經濟、哲學等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運用政治、哲學常識的有關理論分析問題,大膽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逐漸養成學習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初中思想政治課研究性教學策略的本質就在于使學生自主的進行科學研究,培養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啟發性教學策略

啟發性教學策略的關鍵在于教師設計并提出啟發性的問題,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擴充教學內容,用鮮活的當代事例吸引學生。其次教師要注重啟發性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在新知識和舊知識的矛盾之中進行思考。除了傳統的語言模式,教師可以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因材施教和對學生的情感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思想政治課程感人、化人、育人的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只有這樣,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和心靈之門,在情景交融的氛圍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論深入人心。

四、結語

時代的發展呼喚創新,教育肩負著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的基本原理使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性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廣大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增強時代緊迫感,基于現狀探索和研究中學思想政治創新性教學策略,積極投身到思想政治課程創新教育的改革中去,為培養更多的創新性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2)

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主要是針對高中學生的思想狀況,運用哲學原理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從而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所要培養的科學人生觀,就是要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在實踐中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一,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課堂教學中滲透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既要做到不搞形式主義,落到實處,又要讓學生樂于思考,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收獲。

一、要立足于現實,有針對性,增強時代感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有價值,不可能從人自身得到說明,而必須通過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才能說明。這就要求我們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而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教材固然給學生真知灼見,使其明辨是非,但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不僅是知,更主要是行,是知與行完美結合。教師教給學生的往往僅僅是教材中的一些死知識、老觀點,有些東西學生已經聽了許多次,教師如再不停的講,不停的要求,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結果。這種注入式的教育手段受到學生的抵制,品德思想教育要求更多的開放性、民主性,價值觀、人生觀教育要更加務實,必須貼近學生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教育的終級目標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德才兼備的人,所以,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必須要有針對性,要結合學生當前的思想實際,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統思想越來越受到西文思想文化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意識形態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式上的選擇性在不斷加強。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社會、家庭的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以往的一些舊觀念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往往不相符合,這樣學生在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的選擇就面臨著更大的空間。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把握住這種情況,不結合學生的所處社會環境、家庭情況以及他們個人的思想實際,我們所傳授給他們的那些思想就會受到抵制和質疑,甚至會出現更惡劣的后果。所以,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必須要有針對性,增強時代感,結合學生的現實,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所預期的那種效果。

二、利用矛盾,促進教育

德育過程中一個主要矛盾就是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與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之間的矛盾。針對這一矛盾,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教程中,要明確提出要求,讓學生結合要求,進行討論、辯論,教師再加以輔導,這樣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取向的沖突已是我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所面臨的一個更大問題。過去我們比較重視社會責任,無私奉獻的教育,但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道義型價值取向與現在的功利型價值取向并存,這是我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這一問題解決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們的教育效果。大學生張華的事跡在社會上的不同反響,正是這一問題的最好體現。而對于這一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辯論,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辯論可以解決一些我們在教育中所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應加強情境化教育,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實實在在的德育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選擇判斷,進行自我教育。在情境化教育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培養學生判斷能力,利用以往所學的知識,結合問題,從中分析出善惡、是非。我們在提出問題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從而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學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將進一步促進我們的教育,提高我們的教育效果。

三、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篇(3)

輯始點和終點;生活化則是思想政治課實施生命化教學的過程和必要途徑。基于此,提出思想政治課生活化

與生命化必須有機融合,在融合中幫助學生立足日常生活,學會由死觀生;建構德性生活,喚醒生命意識;置

身公共生活,激發生命熱情;瞄準未來生活,創造生命奇跡。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生活化 生命立場

民國老課本中有一個閃耀著教育靈光的句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生命敏感,物換星移不及一

個小孩在谷倉一角沉思麻雀之死更加動人。”這與

今天我們主張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必須堅持生

命立場有同曲之和,亦有異工之差。這一主張除了

基于對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也自然地順應了個體

生命與生活兩者之間關系的呈展。在思想政治課教

學生活化的目標引領下,我國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

改革正沿著生活化路徑在延伸、在行進。然而回首

之間,筆者感覺到越是深入的改革越不能忘記甚至

脫離了根本,這個根本就是生命立場。目的催生動

機,立場決定觀念,思想導引方法,只有堅定這一立

場,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才具備了沿著正確的方向

走得更遠的可能。

一、生命立場: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

邏輯始點和終點

關于生命與生活之關系的研究,生物學、哲學、

社會學上不僅源遠流長,而且成果豐富。考察思想

政治課教學視閾內個體生活與生命的內在聯系,通

常離不開以下三個視點:一是生命對生活的價值,

二是生活對生命的意義,三是自主、獨特、超越的生

命與現實、詩意、未來的生活彼此交織融合所生成

的新樣態。

1.從生命出發,脫離了生命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從生物學角度看,生命是個體生活的自然前提

和存在形式,通常以自我更新、變異與選擇以及新

陳代謝作為判別生命與非生命的標準。這一點人和

動物并無區別。然而不同的是,人可以在生命的基

礎上有意義地生活,人在生活中體驗著自己的生存

狀態,享受著生命的快樂和生活的樂趣;動物則只

能聽從生命的自然延續,毫無目標和意義可談。因

此,西方生命哲學實現了生物學對生命詮釋的超

越,關注生命的精神性、意義性。總之,脫離了生命

的生活就像沒有地基的建筑成為空中樓閣一樣虛

幻而不可想象。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作為培養有

思想、有覺悟、有情操、有能力的人的工程,不能不

首先從關注學生的生命開始。

2.為生命而生活,離開了生活的生命毫無意義

認為,動物的生命是預成的,與周

遭環境保持著一致的關系。動物的生命活動是其本

能的體現,依附于特定的環境生存,延續生命。而人

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有著根本的區別,人的生命是

“有意識”活動的產物,使自己與自然的生命活動區

別開來。這表明,意識使人具有了“超生命”的生命。

所以,生命對于人來說是雙重的,是自然生命和超

自然生命的統一。可見,人生存和發展的最大意義

就在于借助于“高質量”的生活來涵養生命、提升價

值。生活是生命的旅程,是生命的一種自主、自由的

伸展,它弘揚著生命的個性,體現著生命的靈性和

律動。脫離了生活的生命同樣令人費解,因為它不

符合人的本質屬性和特征。可見,思想政治課教學

關注生命又必須借助于生活化教學這一途徑。

3.由始而終,思想政治課生活化理應堅持生命

立場

思想政治課的性質、目標、功能決定了其最高

價值在于培養人的高尚情感、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

值觀,其意義在于讓個體的現在生命得以豐實、得

以快樂,未來生命能夠更有意義。因此,思想政治課

生活化過程中沒有理由不關注生命,不堅持生命立

場。只有堅持生命立場,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才能

有根有本,有血有肉,教學結果才能符合人的發展

需要和社會的持續發展需求,否則思想政治課教學

將失去本真的意義而淪為機械的命題的系統或者

傳授知識的形態。

綜上分析,生命與生活是解不開的繩索,相互

交織,彼此共存。思想政治課生活化的研究與發展

無論如何也離不開堅守生命這一立場,而這正是很

長一段時間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所忽視或日忘卻

了的一個最基本的東西。

二、生活化:思想政治課生命化教學的過

程和必由路徑

如何讓學生具有生命意識、為意義而生活、為

生活提升生命品質?思想政治課教學承擔著重要的

對學生進行生命化教育的任務。如何進行生命化教

學?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和途徑。

1.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生活為本源,為學生提

供更為豐富和真實的生命體驗

從人類教育的產生、發展、變革以及理性回歸

的歷程來看,教育從來都與生活有著不舍的聯系;

從目標、性質、根本任務角度看,思想政治課教學也

必須基于生活、為了生活。如今學生身處一個整體

性、復雜性的泛生活背景之中,并且面向一種具有

很強不確定性的未來生活;有可觀可感的現實生

活,也有電影、電視、網絡提供給大家的虛擬生活

……那么這里作為教學本源的生活究竟應為什么

樣的生活?學生在學校作為受教主體,其現在生活

具有選擇性,因此政治教師和學生均應自主選擇具

有代表性、集中性、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有利于解決

學生中普遍存在問題的生活場景、生活方式,幫學

生進行豐富而真實的生命體驗,從而理解生活、珍

愛生命,真正達到教學為生活和生命服務的根本目

的。當然,對于虛擬生活場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不

能選擇回避,因為它是對學生有著極大沖擊力和吸

引力,對學生產生著深刻影響的“客觀存在”。對此,

政治教師理應在課堂上加以理性而深刻的剖析,讓

學生明辨是非,分清良莠,真正懂得我們歸根到底

要生活在現實而不是幻想中。

2.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依托生活來進行。為學生

提供“詩意棲居”的機會

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核心表達就是“讓生命在教

育中詩意地棲居”,這也是生命化教育的最高境界

和追求。然而生命化教學一刻也離不開生活,從過

程來看,生命化教學必須依托生活來進行,這首先

是因為人的生命不僅是自然的,而且是社會的、文

化的,人的本能的發展和成熟只是自然生命的發

展,一個自然生命體要發展成為社會生命體,就必

須在其自然生命體的基礎上,獲得文化、智慧、道德

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不可能通

過“生理遺傳”來實現的,它只能通過“社會遺傳”來

實現,也就是必須借助于生活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

實現。其次,思想政治課教學所依托的生活是日常

的、簡單的生活,所面向的就是平凡而普通的生命。

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懂得生命無限和尋求生

命意義的重要,懂得自我精神的滿足才是生存的本

質所在,懂得生活是基于現實而不是基于幻想。第

三,“詩意棲居”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能力。培養學

生的這種能力可以有多種方式,思想政治課的生活

化教學即為其中重要的一種。依托這種師生共同營

造的現在生活,在一種愜意的生活化方式中為美好

的未來生活做準備,這個過程是區別于現時教育被

動的填壓的那種主動建構的過程,這怎能不算是一

種“詩意的棲居”?

3.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有利于改善學生的未來生

活,為學生升華生命價值奠定基礎

梳理我國思想政治課開設的歷史和進程,任何

歷史時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無不具有鮮明的時代

特色和具體任務。那么如今,思想政治課教學所要

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在人本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發

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個最本質、最關鍵的任務就

是幫助學生塑造靈魂,通過現在生活達到改善未來

生活的能力。通過思想政治課的系統教學,學生培

養起強烈的愛國熱情、集體觀念、服務意識、奉獻精

神、吃苦耐勞的品行等,這是升華人身價值不可或

缺的思想、認識和能力基礎。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

做到對學生的未來生活有益?首先,在教學目標的

確定上,要以學生的生活和生命為旨歸,以有利于

學生的生活和生命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標準,而不

是精確的、機械化的、冰冷的分值。其次,在教學過

程中,緊緊依托學生的生活和生命狀態,助其全

面關注、科學分析、享受或批判當下的政治、經濟、

文化和社會生活,從而心生對理想的未來生活的向

往和奮發熱情,激發改善未來生活的愿望,為升華

學生的生命價值奠基。最后,學習是為了生活,通過

思想政治課教學升華價值觀念,為完滿的生活奠定

基礎。

三、有機融合:實現思想政治課生活化與

生命化教學的統一

思想政治課生活化與生命化教學的有機融合

是最佳的教學狀態,有利于師生在教學中獲得超越

的價值,有利于改變當下師生關系的緊張狀態,有

利于師生更好地善待生活、善待生命。

1.立足日常生活,學會由死觀生

現代社會的人類生存危機已經變成為由生活

意義的喪失到生命價值的隱去,它成為當前人們面

臨的最大、最嚴重的人生問題。為此,我們必須解決

好人之生活與生命之間的關系,所得與所欲之間的

關系,個我與類我之間的關系,解決好生、愛、死三

大人生主題之間的關系。而這一切問題的解決,又

必從根本上求之于“由死觀生”的方法與途徑,也就

是通過對死的現象的觀察來領悟生的可貴及價值。

因此透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

個迫切任務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化教學中引導學

生由死觀生,進而懂得存在的意義和生命的寶貴,

初步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

2.建構德性生活,喚醒生命意識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被權力、金錢、知識、美色

等有形的東西主宰著自己的世界觀。但越來越多的

人發現,這些其實都是有限的人生無法帶走的事

物。可見,人性之中有種追求外在的不屬于自己的

事物的傾向。那么,什么是外在的,終究可以不屬于

自己的事物?那就是精神、思想諸類。因此從這一層

面來看,學生有建構德性生活的必要。所謂德性生

活,就是蘊涵道德因子、區別于一般生活、具有某種

道德意義和價值的生活。建構德性生活既是思想政

治課教學要達成的目標、任務,也是每個學生自我

建構的目標和任務。比如,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一課的教學就要幫助并促進學生自主建構一種

誠信的德性生活,在學生的內心世界建構起呼喚正

義、崇尚理性的德性經濟生活世界。再比如“民主監

督”,我們不僅要學生懂得監督的必要性和監督的

方式途徑,還要從內心喚醒學生參與監督的欲望和

積極性,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構對社會的

責任德性,這種民主監督才能由紙上談兵落到現實

行動,學生的政治生命意識才能真正喚醒。

3.置身公共生活,激發生命熱情

思想政治課的目標具有社會性,思想政治課教

學要為社會服務,那就必須引導學生接觸并融入公

共生活。先生曾說:“生命本身沒有什么意義,

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

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作點有意義的

事。”這對我們的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指導意義。思

想政治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學生在公共生活中激發

生命熱情,生成生命正義,成就有意義的生命。

4.瞄準未來生活,創造生命奇跡

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長遠目標是為了學

生的未來生活,因此只有指向未來生活的思想政治

課教學才能讓學生產生創造生命奇跡的欲望和可

能。教學如何指向未來生活呢?首先,教師的情感和

態度會影響整個的教學,政治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一

個積極、樂觀、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

能把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所受打擊的負面情緒帶進

課堂進行渲染。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對社會的負面

現象避而不談,也不意味著消極遁世,而是要用一

種特別理性、辯證的觀點幫學生分析現象、抓住本

質,激發學生改變社會的責任感和動機。其次,思想

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切實通過生活化的途徑,幫助

學生通過生活的體驗,產生對現有美好生活的珍愛

以及改變和創造新生活的動力及能力,從而能夠在

未來生活中更多地創造生命奇跡。第三,這一指向

不只針對學生而言,對于教師也具有相同的意義。

在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和生命化教學中,師生要實

現雙向互長,既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生活,又有利于

教師的現在生活及未來生活,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享受生命的樂趣而不是職業倦態和無限怨言。

我們對于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中生命立場

的研究將隨著時代的演進和人對自身解放之渴望

的加強而不斷深入,但這對傳統以及如今的思想政

治課教學生態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它需要批判的精

神、建構的意識和生長的理念。但我們也要注意防

止一些錯誤傾向迷亂了我們的視線,一要防止享樂

主義的滋長,二要防止學生過度追求自由、民主、解

篇(4)

1.價值的多樣性

首先,中學思想政治課程中有很多價值主體,既要體現國家的意志,又要體現社會的需要,還要滿足中學生的需求,價值的主體不是只要一個方面就可以的,必須從多個角度下功夫。

2.價值的歷史性

主體的需要是一種社會性需要,它要隨著社會的需要進行改變,社會需要什么,就要在思想政治的教材中出現什么,進而對學生進行培養,產生社會想要的結果,在歷史的長河中,社會需要不斷在改變,思想政治的內容也在改變,這就是價值的歷史性。

3.價值的客觀性

中學政治課程價值的客觀性是指構成它的因素:主體及主體的需要、客體及其屬性,是客觀的,客體對主體的意義也是客觀的。無論是國家、社會還是中學生,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需求都是客觀的,中學政治課程及自身所具有的屬性以及它對主體的作用也都是客觀存在的。

二、如何確立學生的價值取向

1、構建先進的核心價值體系

大學生雖然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但他們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培養相對欠缺,很多老師和學生只重視學習成績,一心一意要把成績搞上去,讓學生考上好的學校,這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學生,他們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讓他們確立好價值取向和人生理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時,大學生的心理不是非常成熟,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有的學生還會非常幼稚,知識與思想存在巨大的反差。因此作為思想政治課程,必須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征,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先進思想感化他們,引導和塑造當代大學生健康、穩定的核心價值體系,我們的課本中有很多優秀的思想,例如“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這些思想都是比較接近現代社會的,對學生的幫助比較大,讓他們充分理解這些思想,并把它們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充實自己的內心。

2.抓好抓實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的主體和對象是人,教師是教育的具體操作者,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必須依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大學生正處在思想活躍的時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成熟的價值取向,要想讓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要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活動,了解他們的思想特點,分析他們感興趣的政治內容,發現他們思想中的矛盾點,研究影響他們價值取向的因素,進行因勢利導和因材施教。此時的思想政治課程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針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對學生進行國際形勢、國情及民情教育,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講解、形象直觀的電子教學方法、以及開展社會實踐等手段,在學生與社會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培養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引導學生尊重理想、聯系實際

在中學的思想政治課程中,有哲學的范疇,哲學中又有價值觀的內容,哲學中的價值觀是讓學生進行思考,什么是價值觀,為什么要確立價值觀,有什么途徑等,而我們所學的各種思想、主義、決策其實也是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引導學生的途徑,讓學生按照這些思想,確立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同時還要讓學生把理想和實際結合起來,現代社會不需要陶淵明一樣的隱居人才,而是需要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學生們在確立價值觀時,要先通過實踐的檢驗,價值觀必須是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價值觀真正發揮作用。

三、總結

篇(5)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啟發式教學;教學改革

常言道:“教育為立國之本。”從古至今一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進程,好的教育不僅可以為國家培養大量的人才,還可以為國家帶來先進的技術。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則顯得更為重要,啟發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帶給學生們的將是思想上的碰撞。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建立獨立人格,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

一、啟發式教學特點

對于大多數的高校學生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的更多的是枯燥無味,不講求方法的進行填鴨教學。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理論性強,理解難度大等特點,傳統教學就更加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心理,事與愿違。但啟發式教學就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老師起到的是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加積極自主的加入課堂,讓自己成為參與者。啟發式教學創新,新穎的教學特點也在不斷地吸引著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

二、實行啟發式教學的要求

(一)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啟發式教學的第一步。老師發自內心的關心愛護學生,才能讓學生放下自己的不安,用心的傾聽老師的講授內容。對老師所講內容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數需要情感的表達,讓學生們更直觀的感受到思想的教育。當老師和學生已經有了很好的情感聯系,學生才能更容易的感同身受。老師的關懷對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學生會更容易也更愿意與老師交流,老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獲得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為更好地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二)充分理解尊重學生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把老師的話奉為宗旨,甚至不加思考與判斷全盤接受。這樣的教學結果只會培養出不動腦筋,不會思考的無用之才。老師在啟發式教學中,應該調整好心態,打破傳統教學框架,避免老師獨大的現象。老師在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即使觀點有所偏差,也不要打擊批評,這時老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平等的交流方式會讓學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如此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學習理論課程。

(三)多元的活動形式調動積極性

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也讓學生們接觸外界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老師在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也要采用多元豐富的教學活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圍繞課題內容展開調查討論,最終得出調查結果。課題小組的成立可以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其中,不同任務的分配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責任感。活動結束過后,還可以組織評選活動,制定獎勵規則。最大限度的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大學的課程成績分布大多包含平時成績,老師可以將學習小組的完成優劣程度作為平時成績打分的一個依據。獎懲結合,讓努力的人得到獎勵,也要讓不參與的學生得到一定的懲罰。

三、實行啟發式教學的方式

(一)老師講授的啟發

啟發式教學并不是否定老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重要性,而是讓老師更多的起到引領和解惑的作用。知識的傳授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切勿一上來便長篇大論,把學生搞得不知所以然,逐漸失去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先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或者生活中的實例將學生引上路,再一點一點的深入講解。如此一來將抽象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輕松,不再畏懼學習課程。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也可以使教學更加豐富有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更加豐富教學內容。而不是一味對照課本做文字教學。多媒體的快速便捷也可以節約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老師答疑解惑。

(二)互動的啟發

課堂上不僅需要老師的講解,還需要學生的參與。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多添加一些互動環節,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例如老師的隨機提問,在講到重點時,老師可以提問一些同學。一方面老師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在講到難點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一系列的課堂互動中學生的積極性不僅得到了調動,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刻。同時老師還應對積極性高,勇于發言的學生提出表揚,保護學生勇于表達的勇氣。

四、結束語

篇(6)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倡導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基礎的一種嶄新的學習模式,基于網絡技術的研究性學習是以網絡技術為媒介和手段,改變傳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突出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作用,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本文擬通過論述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如何在基于網絡技術條件下進行研究性學習,探討適合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網絡技術、研究性學習、思想政治課

研究性學習,是指以學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學習為基礎,從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的專題,獨自自主開展研究,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享受極大的信息資源的同時,在學習手段、學習過程、學習方式上大大的改變。網絡技術教學就是以網絡技術為物質手段,學生自主化學習,對需要的網絡信息進行查找、篩選、核實、分析、研究,用網絡信息為自己的學習服務,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學會解決生活中與網絡技術學習有關的問題。基于網絡技術的研究性學習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出的。

    1、我國傳統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現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體現了國家、社會對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從學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理解國家社會對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來看,必須強調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即應當充分重視學生人格的形成與發展的規律,充分考慮學生今天能否適應社會生活。思想政治課本身又具有開放性、綜合性、時代性、前瞻性和社會性特點,與時代和社會息息相關,與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上出發,思想政治課的組織與教學應該是開放的、發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個體(學生)融進教學環境,接觸生活、社會的過程。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與塑造完整人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社會、國家是一致的,而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為考試而學,為考試而教”,教學的基礎性在歪曲目的驅動下徹底毀滅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傳統思想政治課與機械“倒灌”的教學方式教學,師生關系被禁錮在輸入與輸出的簡單系統性,缺乏反饋、信息,學生思維僵化,實踐能力差,創新與創造能力意識薄弱,培養一批又一批機械的“知識”型人才。在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改進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理念,讓學生適應以新科技革命為主導的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來臨具有深遠而中大的意義。

    2、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的整合與思想政治課的改革一致。

    (1、)實施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符合思想政治課的時代性。在中學各門學科中,思想政治課與社會變革的聯系最為緊密,社會、生活中的信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而發生變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隨時關注時事、政治理論的新動向,研究性學習主張探究社會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會、生活的變化,學習的過程和終結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現和評價,保證學習內容的更新,時代性得以體現。而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網絡巨大的信息量,使網絡技術教學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開展學習活動,網絡的同步新聞、滾動信息保證了學習者涉足知識的時效性。

    (2、)實施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符合思想政治課開放性的要求。一方面,當代中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較多地接觸日新月異的現實收獲和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中學德育教學注重培養完善人格,發展個性,而德育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和基本點。無論是中學生接觸社會社會、了解時事,分析問題,培養完善德育,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通過政策粉絲、社會調查,具體通過研究性學習和網絡技術開拓視野,發展興趣,完善人格。

    (3、)實施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符合思想政治課實踐性的要求。研究性學習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在指導學生對研究專題(課題)的選擇和研究方案的設計,著眼強化學生實踐意識,提高學習直接經驗并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積極感性體驗的機會和途徑,如社會調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熱點問題研究等等;而網絡技術教學尤其是泛義上的信息技術教學,同樣需要較強的社會實踐活動,從教育、教學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學習網站建立,資源庫、網絡平臺營運,都需要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參與其中,充分體現實踐性。

    (4、)實施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符合思想政治課綜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課的綜合性體現在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和教學要求、目的上的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所涉及的面都是相當廣泛的,既可以是傳統學科,也可以是新興學科;既可以是科學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單科性,也可以是綜合性,充分照顧不同學習主體、學習內容的具體學習條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質和綜合行為素質,在這個層面上,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另外,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在思想政治教學學習評價體系改進,與具體相關學科融合與綜合,推崇人本主義理念上,具有積極的意義。

    3、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在思想政治課的具體運用

   (1、)基于網絡技術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中學思想政治課實施過程。根據研究性學習特點與網絡技術教學的要求,基于網絡技術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實施的流程可以分為:研讀(初學)教材——確立課題——制定方案——指導并開展研究——成果表述與評價,共五個階段,具體實施簡單介紹如下:

    研究教材。這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它決定著以后學習開展的內容、手段、過程,甚至最終的成果表述。按照經驗,研讀(初學)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誦、表演、圖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進行。通過研讀教材,使學生對教材對所需要再深入學習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也能明確教材中的難點和疑點,從而 研究課題奠定學習基礎。

    確立課題。選擇課題應當以課本知識為依托,關注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趨勢與走向。一般說來,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確定課題可以教師選題,學生選題等形式進行。在實際的操作中,無論是教師選題還是學生選題,教師應當著力指導學生側重一個方面作為研究方向,依據具體、可行、新穎、現實的原則,確立學習課題。

    制定方案。在確定研究學習課題之后,學生依據分組,各個課題小組結合自己的課題構思、目的、目標等,查詢資料、調查訪問,確定自己課題小組的具體研究內容,寫出課題研究方案,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應當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的各課題小組子課題的研究方案,以便進行課題的開題論證與評審。

    指導并開展研究。在前面的幾個準備環節之后,便進入了研究性學習的實質階段,既開展學習活動。首先要向學生介紹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文獻法、調查法、咨詢法等,以網絡技術為主要手段,開展學習。其次,要求學生制定一個學生目標,學生就可以上述目標和方案進行自主研究學習。在獲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對已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和綜合。研究成果的表達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教師要教會學生用恰當的方式表達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與評價。這是整個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交流研討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學生的認識水平會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見的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論文、多媒體、表演、展覽,成果可以同網頁(校園網)展示,體現網絡技術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優越性。

   (2、)基于網絡技術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整合實例。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的學習形式不僅是開放的,而且還是多種多樣的,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最好是由學生從顯示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課題,教師可以指導,也可以推薦課題,凡是與思想政治課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大膽地運用兩項教學技術,發揮學生主動性,實施研究性與網絡技術教學。

   本文以“加入WTO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例,對在網絡技術教學條件下的研究性學習作一簡單敘述。

[1]研究課題的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了解“入世”對我市經濟結構、文化結構、社會結構的影響,尤其是讓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網絡信息處理與現實生活的體會,著力解剖“入世”后,同學們身邊的微妙變化和對未來形勢的展望。

[2]研究課題的具體實施:

階段一:準備和指導。專門安排一節課,介紹該課題的研究意義、程序,對于開展研究性學習較晚的學校,可請校外的專家或其他有經驗的人員做一個專門講座,對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知識做必要的輔導。同時,向同學們展示有關利用網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學理解和增強實驗信心。

階段二:設計方案,開展研究。首先,讓學生通過上網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我國為爭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入世”我國在經濟、教育、社會等領域將實現怎樣的改變與為“入世”條款做怎樣的承諾。其次,了解本市的經濟基本概況,尤其是對本市歷年經濟的發展,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屬于什么產業結構、出口和對外貿易占全市的經濟總量是多少、國有企業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資料進行匯總,開展研究(研究的方法這里不作贅述,可參考有關開展研究性學習常規方法進行),得出結論,在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研究報告。

階段三:評價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應該先進行自評,總結整個研究過程的不足與成功;然后,有條件的學校通過校園網上的論壇、BBS、留言板進行交流,也可向有關媒體(如報紙、雜志、有關網站)投稿,盡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課題的評價:

根據有關學者的觀點,在對課題研究報告的評價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評語式與定量的記分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評價的根據可以依據課題的目的、研究過程的積極性、成果的價值與創新等指標來進行。

(字數:3600字)

 

 

【參考文獻】

[1]張  健  徐文龍,《中國教育新走向——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展望》,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篇(7)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

一、 合作學習概述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但布魯納、布魯姆等人的教學實驗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20世紀60年代,越戰加劇了美國社會種族沖突和歧視問題的凸顯,傳統班級授課制的弊端局限了討論深入進行,在此背景下,合作學習的倡導者們積極開展個案研究,到了 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目前,合作學習被歐美等國家教學廣泛運用。我國雖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就開始對合作學習進行研究,但大力倡導和推廣,是在實施新課標準之后。合作學習主要依據社會互賴理論、認知發展理論、行為學習理論,因為這三個理論都預測,合作學習比競爭和個體化學習更能促進學習成績。合作學習有斯萊文、約翰遜兄弟、沙倫、嘎斯基、戴維森、賴特和梅瓦里克、文澤、王坦、林生傅等較典型的定義。從這些定義來看,其基本內涵是強調合作、強調合作學習是以完成共同任務為目標。合作學習的特征首先是有合作小組或合作團體作為合作學習的基礎和載體。其次是有始終堅持的學習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指向標。再次是有足夠長的合作時間作為合作學習的時間保證。此外是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性。合作學習的類型有共同學習、小組調查、拼圖法和團隊游戲競賽等。合作學習與合作的聯系是合作(cooperation)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合作的顯著特征是具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和積極的人際互動,這兩個特征也是成功進行合作學習的必備條件;因而,要成功進行合作學習,離不開共同的目標和積極的人際互賴。合作學習與教學合作的區別主要是二者地位不同、教學方式不同、教師角色不同、學生地位不同和教學目標不同。

二、合作學習與高中思想政治課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在前言部分介紹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性質,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價值觀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這與合作學習的價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用合作學習教學不乏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如下:認為有分組、有討論就是合作學習;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指導不及時,評價不到位;盲目照搬,脫離實際;準備不周,要求不到位;形式主義;時間安排不合理等。

三、 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側重于課程的普遍性,主要包括合作學習的教學準備策略、教學互動策略、教學設計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策略四個部分。其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準備策略主要包括合作意識的培養策略、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和合作學習的課程資源開發策略。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策略需要注意對合作學習過程和成效的回顧與總結就是評價,需要注意評價目的的激勵性、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與系統性和評價標準的科學性。注意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的綜合運用。注意評價方法的選擇和各種評價方法使用的場合與時機。做到倡導個體內差異評價法,靈活運用絕對評價法和慎重應用相對評價法。主要涉及學生自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具體教學過程設計是首先需要向同學們解釋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原因。其次,需要穩妥確定合作學習的分組和主題。再次,需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行動過程。此外,還需要及時對合作學習進行總結評價和安排合作經驗的交流。

四、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的教學對策思考

為了克服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需要注意:一切從實際出發。合作學習方式應當多樣化。教師的教學觀念要加以轉變。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意識。教學評價應公平、客觀、全面,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用程序公平來保證小組成員機會均等,將合作學習的話題引向深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要利于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積極性。妥善解決合作學習的方式與教師素質間的矛盾。處理好集體教學、合作學習和個人學習三者間的時間安排,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等。

總之,在信息時代,培養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日益引起重視,培養高中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是中小學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我所進行的合作學習做法還是嘗試性、淺層的,僅拋磚引玉。對合作學習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學習方式的探索和應用沒有終點。

【參考文獻】

[1]Johnson,D.W.&Johnson,R.T.(美).合作學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David.W.Johnson & Roger T.Johnson 著,伍新春等譯.合作學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美)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Martin G?Brooks.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案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4]王淑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李彰有.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優秀案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6](美)George M.Jacobs,Michael A.Power,Loh Wan lnn.合作學習的教師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7]代蕊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8]陳旭遠,張捷.新課程實用課堂教學藝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另类老熟女hd| 日本丰满熟妇hd| 免费人成自慰网站|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无码成a毛片免费|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国产午夜伦鲁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沙发系列|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 gogo全球大胆高清人体444|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中国性少妇内射xxxx狠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外b2b网站毛片|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国模叶桐尿喷337p人体|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色www|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99精品产国品一二三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