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8: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教育指導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我國中學體育正在向終身體育并軌,按照終身體育思想進行體育教學,傳授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也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這既保證了學生在校期間能夠身體健康,也促使學生在脫離學校后仍能繼續堅持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由此可見,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研究也極具現實意義。
一、終身體育思想與學校體育教學
(一)終身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辯證關系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教學也在進行嘗試性的改革,而終身體育思想的提出為當前學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二者存在一定的辯證關系。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石,終身體育則是學校體育的培養目標,因此,將終身體育思想貫徹到中學體育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我國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就明確指出:全民計劃綱要的實施對象是全國人民,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將增強人民體質作為最終目標。其中心思想是面向全國推行終身體育,其中心環節加強學校體育教育,二者結合在一起,就體現了《綱要》的最終目的,就是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大力發展學校體育,使學校體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
(二)中學體育教育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的必要性
目前,終身體育思想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已經得到了肯定,體育教師對終身體育思想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等方面的指導作用也有了充分的認識。從終身體育角度來看,以往學校體育教學非常注重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學生體育觀念和習慣的培養,這種階段性教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脫離學校后的情況,沒有實現體育教育讓學生終生受益的目標。學校實施終身體育后,開始重視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提高了對體育課的興趣,在體育活動中,學生有了強烈的內在鍛煉動機,真正讓身體得到了鍛煉。由此可見,中學體育教育貫徹終身體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學體育教育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的現狀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學校體育教育的主要目標,體育教師正在努力利用學生在校的有限時間來培養他們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為實現終身體育創造條件。然而,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并不高,體育鍛煉的情況也不理想,這種現狀主要由應試教育的束縛和體育教育的發展不均衡所致[2]。
(一)學校片面強調升學率,學生升學壓力大
中學階段受教育選拔制度限制,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備受學校、家長、社會的關注,因此,提高學習成績成為學生的努力方向,追求高分數也是學校和教師的努力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忽視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的發展,形成了重文化教育輕體育教育的氛圍,減少了體育課時,有的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甚至取消了體育課時。學校片面強調升學率,直接影響了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學生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即便有體育鍛煉的機會和條件也無時間參與,即便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得不對其進行割舍,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
(二)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不統一,教學條件有待提高
體育教學活動是圍繞一定的體育教育指導思想展開的,但是,隨著多元的體育思想和理念被引入中學體育教學,中學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變得分散,中學體育教育目標變得不明確,使得體育教學的評價標準難以統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學體育教育的最終效果。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不統一直接作用于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特別是缺乏對體育文化的有效滲透。此外,學校對體育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一些體育設施得不到完善,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3]。
三、中學體育教育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的具體措施
中學體育教育階段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培養學生體育活動興趣的基礎上促進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應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主,逐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一)全面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基礎上建立的,中學體育教育應以終身體育思想為指導思想,來構建課程,注意對學生的差異化培養,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全面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的教學體系能夠促進學生有目的的進行體育鍛煉,養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4]。
(二)中學體育教育應實施開放型教學
開放型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要求開設選項課,引導學生自主練習,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全面發展。在開放型教學中,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伙伴的關系,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也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開放型教學的手段靈活,內容豐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應自己的體育項目,通過對這一項目的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這種教學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激發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內在動力,有利于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三)完善體育教學的評價模式
中學體育教育應以終身體育思想作為制定教學評價標準的依據,為學校教育評價注入新的活力。這種體育教學評價主要涉及的內容有:評價目標、教學目標和指導思想應具有一致性,避免體育教學與課程評價相脫節;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形成互評機制,不能脫離學生僅以體育教師為評價主體;評價指標應具有多元化、多樣性的特點,要涉及認知、技能、情感多方面的內容,從整體上準確、公平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注重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5]。
結束語:綜上所述,中學階段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對體育的認知,中學體育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中心環節,應當承擔起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責任,中學體育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在校期間接受體育教育,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此,中學體育教育一定要貫徹終身體育思想,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的束縛,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確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鄭軍.對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5):23-24.
[2]馮超.中學體育教學向終身教育發展演變的淺談[J].科技創新導報,2010,8(10):16-18.
[3]余貫中.對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4,1(9):26-27.
一、現今我國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的現狀探析
1.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的指導思想仍處于不明確的發展階段
自從1976年結束后,我國的中學教育就開始不斷在語文課本中引入古典詩歌文學,但是由于每年的中學大綱都會發生不同變化,使得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的內容與課程一時陷入了僵局。再加上大綱對詩歌的指導思想不明確,使古典詩歌的教學一時陷入了僵局。例如,在2000年的教學大綱中“誦讀古代詩歌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種模糊不清的指導思想,使得我國古典詩歌教學陷入僵局。
2.中學古典詩歌教學中的教學定位問題
由于現今的中學古典詩歌教學往往都是一些無據可依的文章,雖說其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但由于大多數文章沒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與現實的歷史年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勢必造就中學古典詩歌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隨意性。例如,在學《論語》的過程中,只是在教學中簡單解釋了論語的每一句意思,就讓學生進行背誦,使得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古文只是簡單地增加一些文學底蘊,只是為了應付當今的應試教育,天天背背就可以了,完全沒有把詩歌的意境學到心中。
3.現今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仍缺乏新意
由于現今的教學方式仍是以教師說教為主,使得整個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的方式過于陳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整個課堂死氣沉沉,沒有任何氣氛。這種教學方式使得整個中學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與理念產生嚴重的分離,在本質上影響了古典詩歌的教學。
二、提高我國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的解決對策探析
1.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國中學教學的綜合素質水平
(1)教師本身要對我國的古典詩歌教學有濃厚的興趣。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學素養。
(3)教師要具有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從而使得比較沉悶的教學課堂變得“靈活”起來。
(4)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不斷與學生進行溝通,來增加整個中學古典詩歌課堂的氣氛。
2.教材大綱的不斷完善
只有不斷完善中學的教學大綱,才能最大限度地讓教師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了解古典詩歌的真正意義。
3.教師在上古典教學課的時候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更好地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
(1)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增加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愛上古典詩歌課堂。
(2)擴展課文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利用文章的歷史背景,讓課堂能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注重遷移,立足于今。通過現今與古代互相聯系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
一、 指導思想
德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尤其是素質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德育工作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為此,為使我班德育工作落實在實處,特擬定本工作計劃。
二、工作要點
1、促使學生養成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校規班紀的習慣。
2、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對學生行、情、操、教育,心理教育和行為教育。
4、規范學生的語言美、形象美、行為美。
三、途徑和方法
1、 途徑
A、加強班級日常管理
B、學科教學
C、家訪
D、利用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升降國旗、衛生評比、各種表彰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操教育、心理教育和行為教育。
E、 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在班內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體育、文藝和娛樂活動,培養學生健康、高雅的興趣愛好。
2、 方法
A、 說服教育法:結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靈活采用談話、討論、報告、參觀訪問、調查等方式,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并提出行動上的要求。
B、榜樣示范法:教師除了處處能做學生的表率外,還要利用先進人物光輝事跡教育學生,注意引導學生多向身邊同學的優點、長處學習,讓其自覺改正自己的缺點,團結同學共同進步。
四、 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組織報名
2、 初步了解學生情況及其家庭情況。
3、 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三月份:
1、家訪
2、教師環境布置
3、財產登記管理
四月份:
1、家訪
2、日常行為規范檢查
3、 禮儀教育
五月份:
1、 家訪
2、升降國旗教育
3、 整頓班容班貌
4、 表彰先進積極分子
六月份:
1、行為規范教育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宗旨,全面發展為目標,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握新課程的理念,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致力教改,建設具有新區大港中學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標任務:
1、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的基本常識,掌握簡單的參加體育鍛煉、娛樂的技能和方法,培養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初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并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和能力,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培養終身學習習慣,活到老,學到老,每人每天必須保持2小時學習時間。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運動隊長年訓練計劃,并積極貫徹落實到位。
4、認真備課,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體育組開課表
姓名周次星期節次班級
張體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繼忠11一4八(8) 張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翟慶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揚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強聽課評課活動,有教師開課時,其他無課教師都應積極主動地走進課堂,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認真總結,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8、開展以老帶新、傳幫帶活動。使得年輕教師迅速掌握教育教學技能,能夠盡快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
三、 本組的基本情況及重點工作:
(一)本組的基本情況
新區大港中學體育組成員名單
姓名畢業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術職稱訓練主攻方向及擅長項目
宣 揚蘇州大學1966、11本科中學高級總教練,負責運動隊訓練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擲、跳躍及運動后的恢復手段
翟慶梅蘇州大學1968、3本科中學高級大型運動會入場式及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籃球隊技術及裁判規則指導
王桂林江蘇教育學院1954.5大專中學一級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田徑裁判
邵繼忠江蘇教育學院1969.1大專中學一級短跑,田徑裁判
張征兵蘇州大學1973.3本科
中學一級投擲,中長跑,體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揚州大學1974、3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一級教研組組長,長跑及“冬鍛三項”
常玉春揚州大學1973、6本科中學一級短跑及跳躍,籃球隊
於海燕南京體院1974、7大專中學一級教研組副組長,年輕運動員的選拔及長跑
劉岳松江蘇教院1967、1大專中學一級主攻方向:“冬鍛三項”
張體成揚州大學1980.5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二級體育保健、籃球裁判及訓練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一次科研活動,具體時間為每周一上午第一節和每周四上午第一節課。初一備課組組長:於海燕 初二備課組組長:翟慶梅 初三備課組組長:邵繼忠
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撰寫教學論文。
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市級課題《多種力量訓練方法對初中學生爆發力提高的實驗研究》的攻關工作。迎接11月份市課題組的檢查。
五、 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安排
學科德育特點及其實施
(1)學科德育有共同特點又有各自學科的特點
學科德育的共同特點:一是以知識為載體。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學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同 本門學科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語文學科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文質兼美的愛國篇章的學習相結合; 歷史學科以祖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實為載體,尤其是通過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實、中國人民前赴后繼反侵略斗 爭和無數仁人志士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地理學科通過祖國的地理環境、遼闊的 疆域、豐富的資源、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運用我國 燦爛的科技文明史,我國歷代科學家熱愛祖國和創造發明的事跡,解放后我國在這些領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對 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等,以上這些事實充分說明,德育以知識為載體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給 予學生深刻的影響,形成強大的內化力量。
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就在于更加重視知識載體的作用,而任何知識、技能的傳授又總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 教育相聯系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體現了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二是面廣量大時間長。僅以必修課來說,小學有10門學科,初中有13門學科,高中有12門學科。這些學科 遍布所有知識領域,其延續時間,短的一年兩年,長的貫串12年。授課的時數,義務教育九年,23門學科7792 課時,高中三年,12門學科2513課時,普通教育12年35門學科共10305課時。各門學科都具備德育滲透的功能, 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三是有切實保證。學科德育有固定的課程、相對穩定的教材、排進課表的課時、專職的教師和評價考核的 制度,而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在學科的學習上。這些條件切實保證了各學科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在 教學中實施德育。
四是細水長流、潛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從品德行為的養成、基本觀點的確立到世界觀、人生觀、 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知識經驗的積累是基 礎,對教育內容的領會、接受、內化是關鍵,實踐、認識不斷反復由量變到質變是過程。各學科教學給學生提 供大量的感性知識經驗,學科德育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有采取灌輸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滲透的方式,使 學生在接受各科知識的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潛移默化,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利于學生吸納,并在學習 運用和實踐活動中逐步深化。
學科德育又有各自學科的特點。這次課題研究中,我們分析了中小學所有必修課20門學科德育滲透的主要 內容和特點(詳見《學科德育滲透一覽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顯性課程,擔負著比較全面和 比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既是學科德育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學校德育體系中的 一條主線,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類,包括語文、英語、歷史、地理和作為史地綜合課的“社會”,具有廣泛的德育內容和很強的感染 力,既有顯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隱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類,包括數學、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和理化生的綜合型課程“理科”,結合自然科學知識進行辯 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最具特色,說服力強,效果一般都比較好。
技藝類,包括體育與保健、唱游與音樂、美術、生活與勞動、勞動技術、職業導向和計算機,這些學科的 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訓練結合在一起,其德育內除共同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外,在思想、品德、 行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學科德育的實施
課程改革方案是學科德育實施的依據。
課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了加強德育的指導思想;在總的培養目標中,規定了提高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 質”,“適應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目標,并相應地規定了思想品德素質在小學、初中、高中的分階段、有層 次的目標;設計了顯性與隱性結合的“三線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課程體系,要求面上各門學科、各 個領域都要滲透在貫穿德育工作,落實到各科課程標準和各科教材中去,使顯性德育課程外的各科,都作為德 育的隱性課程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之中。 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有明確的德育要求和內容。
學科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和教學的依據,這次我們分析了中小學20個學科的課程標準和部分教材德育滲透 的情況。總體上看,課程改革方案加強德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得到了貫徹和實施,各學科的課程目標、教 材編寫要求、實驗操作和練習、教學評估,都有相應的學科德育要求。各學科課程教材德育滲透的主要內容, 我們在《學科德育滲透一覽表》已作了歸納。這里僅舉高中數學的課程標準為例作為說明。 學科德育滲透在教師的教學中逐步得到體現。
課程改革方案、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所有關于加強德育、進行學科德育滲透的要求,都必須通過各學科 教師的教學來實施,而對教師是否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最有發言權的則是學生。為此,我們于6月底、7月初在 10所小學(一師附小、二師附小、虹口區三中心、復興東路第三小學、長寧區實驗小學、江寧路小學、青浦縣 實驗小學、金山縣實驗小學、控江路第二小學、曲陽路第四小學)作了1000份學生問卷調查;在11所中學(大 同中學、育才中學、曹楊二中、向明中學、松江二中、梅隴中學、婁山中學、尚文中學、羅店中學、青浦中學 、下沙中學)作了1006份學生問卷調查,了解中小學各項德育內容在各科教學中的體現。調查問卷顯示,在小 學各類課程中,思想品德課作為德育顯性課程,學生認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其次為小學社會 學科、小學語文學科,而學科之間在德育滲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調查中得到進一步了解。中學學 科德育的問卷調查則比較清楚地反映了各學科德育的特點和實際。詳細請見《中學學科德育調查問卷》匯總表 。從調查問卷的匯總表上可以明顯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課在20個德目中,除“審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 50%以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占到90%,顯示出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并為學生所公認。(二) 語文和歷史是學生所接受德育內容最廣泛的學科,地理相對次之。(三)音樂、美術學科在德育方面審美教育 和情操熏冶最為突出,而體育學科在愛集體、團結互助和頑強意志鍛煉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較顯著。(四)縱 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學探索精神的培養,尊重事實以及一絲不茍的態度等四個方面以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教育等方面則為文科、特別是理科所共有。(五)職業導向、中學社會、綜合理科等三門課 程,由于試點的學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實際和說明問題。調查結果清楚地表明:課改方案中加強德育的指 導思想,課程教材在實施學科德育任務方面的要求,在各學科教師的教學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實;而學科 德育滲透所具有不同的學科個性和側重,已為廣大教師所認識。
實施學科德育滲透的成效
一、不少學校的領導重視并組織教師進行學科德育滲透的專題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區教育局總 結了該校學科德育滲透的三條經驗:一是具體內容的直接滲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觀點的滲透;三是結合課堂和 學生實際的隨機滲透。南市區尚文中學。對初中各門學科的教材,逐課排出了德育點,并印發給全體教師,使 學科德育扎扎實實地進行。青浦縣青浦中學組織各科教師研究在學科教學中發揮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 都總結出各具特色的經驗。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逐步由第一課堂教育延伸至第二課堂教育,剖析第二課堂在思想政治教育層面的主導地位和創新作用,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課堂中的表現形式,有利于改革和完善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及利弊分析
目前,國內高校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然是課堂教育為主,輔以極少數的講座,交流,辯論會等形式。近年來,有高校開始嘗試更多的教育手段來豐富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學雷鋒活動月”、“與時俱進的五四精神”、“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等系列主題活動都能起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二課堂的現實意義和活動設計
高校的第二課堂簡單理解就是課堂教學之外的校園活動的統稱。它是第一課堂的發展和延伸,是學生鍛造人格,激發興趣,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第二課堂活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
第二課堂活動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上:1.寓教于樂,融會貫通政治素養。第二課堂化解了第一課堂的煩悶與枯燥,特別是思想素質類的課程。第二課堂中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接受,由知識的理解變成知識的踐行,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2.踐行思想道德理論,全面提升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思想道德水平建設,學生只有在長期的具體實踐中才容易培養出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3.培養學生興趣愛好,鍛煉學生意志品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學生人格魅力。通過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教育,使大學生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表現為更濃厚的興趣愛好,更堅強的意志品德,更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更全面的綜合素養。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的設計指導思想、設計原則
活動設計總體指導思想為中國化的理論,并處于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同時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大學生“精神文明家園”,以加快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為目標,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校園、魅力校園。
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總結,初步計劃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活動設計總原則為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具體為: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走形式主義路線,摒棄一切“虛、假、空”的教育活動。在實行普遍教育推廣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即尊重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2.刪繁就簡、有的放矢。簡化教育活動的形式,全部緊緊圍繞指導思想,從針對核心內容,針對核心人群方面發力,堅決杜絕“撒大網”形式。
三、第二課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現內容和表現形式
第二課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現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并不非得按照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來同步開展。在遵守總體指導思想和總體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具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在國家層面上教育學生“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上教育學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上教育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另外“群眾路線教育”、“四進四信教育”、“三嚴三實教育”、中國傳統美德教育等也都是重點教育內容。表現形式不拘泥,靈活多變,有主題班會,茶話會,分享交流會,主題活動,主題演講,主題征文,主題匯演,社會服務,實地參觀等。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中國工會十四大精神,積極推進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指導思想的落實,突出維護職能,團結和動員教職工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教育改革,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目標與工作計劃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提高工會委員的理論水平、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提高教職工的敬業愛崗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形成人人對教學質量負責,對學校聲譽負責的局面。
2.完善制度,提高質量。促進學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把桂中辦成高質量、有特色、有影響的自治區級、國家級示范性學校。
(1)加強民主監督。依法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深化校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
(2)嚴格工會財務管理。擴大工會的創收經費,遵守財經紀律,健全工會財務工作制度。
(3)召開教代會,討論確定新時期學校的辦學思想,完善學校聘任制度等。
(4)評選年度工會活動積極分子。
(5)加強對各興趣小組的評估指導,評選優秀興趣小組(方案另附)。
(6)完善和充實桂林中學工會網頁。
3.加強對奎光學校的管理,力爭在2004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擴大辦學規模,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1)聘用合同制的專職教師。
(2)加強奎光學校的宣傳工作。
(3)擴大招生:秋季計劃招生8-10個班。
(4)加強奎光學校培訓部的各項管理工作。
4.豐富生活,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教職工福利。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 在活躍教職工業余生活的同時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1)組織三八節聯誼活動(3月)。
(2)設立教職工活動室。
(3)開放健身房。
(4)組織教職工體檢(9月)。
(5)編印新版桂林中學通訊錄。
(6)開展工會間的校際聯誼活動,組織各興趣小組的對外交流。
(7)組織教職工運動會(4-6月為第一階段;10-12月為第二階段)。
(8)組織教職工到農村體驗生活、鍛煉身體的活動(8月)。
(9)組織迎新教職工聯歡活動(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