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6:5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的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發展實踐;發展理論;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1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4-0007-04
一、引言
一般而言,推動理論發展的動力有:學科內部的理論紛爭、實踐領域的影響、學科之間的相互促進等。本文主要探索二戰后經濟發展實踐對發展經濟學理論的影響。二戰后,新興獨立國家產生,為了設計適宜本國國情的發展政策,政策制定者們從率先騰飛的經濟體的發展經驗中尋求答案,學者們則對這些發展經驗進行理論上的解釋和推廣,促進了經濟發展理論的不斷演化。本文跟蹤了60年來世界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的經濟發展實踐,認為它們影響了經濟發展理論的演化。
二、上世紀50年代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理論
上世紀50年代以及二戰以前的一段時間,蘇聯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蘇聯在“一五”和“二五”期間的工業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9.3%和17.1%,二戰后,1946—1950年增長率達到20%,1951—1955年達到11.2%,它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其發展戰略的典型特征是大規模的投資以及高速的工業化、國有經濟、計劃經濟、內向發展。這些對于那些想迅速建立自己獨立國民經濟體系的第三世界國家有強大的示范效應,上世紀50年代的發展理論大都受到了蘇聯經濟成功的啟發。
50年代占主導地位的發展理論包括:大推進理論(羅森斯坦一羅丹,1943、1955、1957)認為由于“貨幣的外部性”能帶來規模經濟,所以要靠大規模投資在幾個互為補充的工業部門同時實行有計劃的工業化;由于“技術的外部性”,教育和訓練工人必須靠國家安排;他還強調了基礎設施的規模經濟的重要性。計劃化理論(錢納里,1955)認為生產部門的相互關聯和生產要素的結構性非均衡引起的外在經濟是價格制度不適合發展中國家的原因,因此強調了計劃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貿易條件惡化理論(辛格,1950)和中心—理論(普雷維什,1950)從不同側面強調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主張發展中國家應該通過貿易保護來實施進口替代工業化。起飛理論(羅斯托,1956)假定投資收益率是固定的,為了讓收入的增長率高于人口的增長率,投資占GNP的比率必須超過一個最小門檻,強調了資本的重要性。
蘇聯的經濟增長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藍本。這一時期發展中國家都把GNP增長視為主要目標。各國仿效蘇聯模式實施唯工業化戰略,采取犧牲農業的方式,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部門,通過“剪刀差”壓低糧食價格,提供廉價食品給城市工人,并減少了投入到農業中的公共資源。進口替代政策迅速在發展中國家蔓延,這種內向型的增長模式啟動了工業發展,然而,由于與發展中國家要素稟賦并不匹配,培育了大量的低效工業產業。
三、20世紀60年代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理論
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領跑是日本和巴西。日本1958年至1969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1.2%。其發展策略是:重視農業。60年代起日本大批農業勞動力流向城市,大量土地撂荒,城鄉經濟失衡,因此日本開始了以農業機械化、化學化為基本特征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重視教育、科學技術和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國外市場與資源。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與巴西的經濟增長和伴隨著經濟增長而出現的問題對這一時期的發展理論產生了影響。
舒爾茨(1960)在分析了日本和德國在二戰后經濟迅速恢復的奇跡后提出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他還強調必須給農業機會,把先進生產要素導入到農業中去。費景漢和拉尼斯(1964)揭示了增長過程中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之間功能的相互依賴關系——落后部門必須為工業部門提供資源,而現代部門必須有吸納的能力。辛格(1964)肯定了人力資本投資、研究與開發、科學與工業之間相互累積性擴張等因素的遞增收益效應,并將其稱為“投資前基礎設施”。劉易斯(1966)強調了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只有工農業平衡發展或者對外貿易取得重大進展才會出現沒有通貨膨脹的增長,當一國進口替代活力被耗盡同時又沒有取得農業上的突破就會產生結構性通脹。
日本戰后的經濟恢復能力大大超過預期,而50年代的發展戰略在實踐中受挫,各國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其戰略選擇。60年代的經濟發展目標仍然主要集中在GNP增長上,另外增長與貿易平衡之間的關系受到更多關注,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也亟待解決。60年代主流的發展戰略中,教育、科技和農業受到重視。為了找到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之間更為合適的組合,發展中國家適當地調整了其匯率和貿易政策,并因此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關鍵詞:低碳經濟 外部性 政府管理 市場機制
黨的十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因此,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一、低碳經濟的外部性分析
最早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低碳經濟”這一概念。《能源白皮書》指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也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外部性是個體經濟單位的行為對社會或者其他個人部門造成了影響卻沒有承擔相應的義務或獲得回報。同時,外部性有正負之分,正外部性是指某一經濟主體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經濟主體受益而無法從后者獲取報酬,即代表公共產品的生產,如城市綠化;負外部性是指經濟主體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經濟主體受損而后者無法獲得補償,即代表環境污染。可見,外部性是經濟活動中的一種溢出效應,對受影響者來說,這種成本或收益不是自愿接受的,而是由對方強加的,并且這種成本或收益并不反映在市場機制的運行過程之中。
低碳經濟也存在外部性,例如:植樹造林可以增加碳匯,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這就是正外部性;與之對應,一些生產企業向大氣中釋放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降低了社會整體的福利,這就是負外部性。低碳經濟的外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在低碳經濟外部性產生前,沒有任何交易行為;例如,企業排放溫室氣體前不會與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受害者進行討論還價,以確定這種行為的產權形式或者交易方式。對于外部性的范圍和補償支付,雙方當事人也沒有在事前進行任何的談判。(2)低碳經濟中外部性存在產權的缺失,使事后的補償和談判存在困難;例如當企業將未經嚴格處理的廢氣排入空氣時,企業所污染的空氣是很難定義其產權。而這種產權的缺失卻使排污者過度使用這些物品,不考慮其他人的公共權利。
二、基于外部性理論的低碳經濟發展策略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發現,由于低碳經濟存在的外部性,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這樣的“公地悲劇”。要解決低碳經濟的外部性所帶來的不利后果,目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府管理
1、政府管制。政府采用一些激勵性的政策及強制性規制方法,例如轉移支付的補貼、技術標準、規定限額、強制性命令及處罰等。目前我國主要采取以政府管制為主的減排政策,比如排污收費、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政策、逐步完善的各項環保制度等。
2、通過征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碳稅是指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稅,它通過對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稅,以實現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作為世界上最先采用稅收手段控制溫室氣體的區域,歐盟形成了完整而健全的征稅體系。最早由芬蘭于1990年開征碳稅,此后,瑞典、挪威、荷蘭、丹麥、意大利、德國、英國、法國等國也相繼開征。近年來,為履行《京都議定書》義務,一些國家如日本、加拿大、瑞士等國也紛紛開征碳稅。
(二)市場機制
科斯認為,外部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產權界定不夠明確或界定不當。低碳經濟涉及到減排和碳排放碳交易問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物權的確定,其理論基礎就來源于科斯所提出的“通過權利的清晰界定來獲得資源配置的效率”的論斷。解決外部性問題另一個方式是產權交易,使涉及外部性問題的各方就外部性的水平達成一個最優的協議。碳交易是其中的典型情況。碳交易是對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1997 年《京都議定書》明確提出環境合理容量是有限的,因此碳的排放權和減排量額度就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使得碳資產成為有價資產。目前,碳交易有排放貿易機制、聯合履行機制、清潔發展機制三種減排機制。根據以上三種機制,碳交易可以分為兩種形態:基于配額的交易和基于項目的交易。配額型交易指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減單位的交易,主要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附件一國家之間超額排減量的交易,通常是現貨交易。項目型交易指因進行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單位的交易,如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排放減量權證(CERS)”、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排放減最單位(ERUS)”,主要是通過國與國合作的排減計劃產生的減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貨方式預先買賣。《京都議定書》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場快速發展。據估計,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將有可能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三)企業發展
1、企業要積極進行產品結構升級,大力發展低碳化新能源產品,盡可能減少碳排放,切實做到低碳制造。這就要求企業更新設備,創新、研發新技術,圍繞節能減排、環境脆弱、低碳經濟等重大問題,提高資金利潤率,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同時,要求企業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降低管理成本,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環節,提高效率,從用車、招待、出差方面嚴格控制費用額度,有效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實現低碳辦公。
2、企業要轉變增長方式,由高投入、高產出的粗放型向依靠科技進步的集約型轉變,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首先,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科技進步對企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全面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其次,提高企業內部勞動者的素質,選拔和培訓優秀的產業工人。要把企業的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抓住“低碳”乘勢而上。
3、企業要根據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逐步完善本企業的節能低碳目標體系。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時增設節能低碳目標項目,同時,嚴格規定產品在生產、流通領域內的碳排放,保證企業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朱四海.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的選擇[ J ]. 發展研究,2009,(5)
[2]鄧越月,金仁椒. 低碳經濟: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J ]. 社會科學家,2010(5)
進入經濟轉型期的我國農業所展現出來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的變化。原來是農業輔助工業,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足以表現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政府先后出臺若干政策法規,對整體的結構形式做出宏觀調整,保證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平衡。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化差異明顯,這是國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農村的支持,也就沒有當前的良好形勢。目前,我國城市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帶動農村一同發展,國家也開始實施以城帶鄉的戰略。這一整體局勢的變化,必將影響到農村生產要素的模式。
2轉型期給農業經濟管理帶來的挑戰
2.1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問題,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生產機制滯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與以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不相適應,增加了發展現代農業的難度;農業從業人口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我國當前農業產業從業人口知識結構單一,整體教育水平偏低,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2.2現代化農業發展戰略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現代化農業戰略的推進,會對農業經濟管理內容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轉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甚至阻礙農業的發展進程。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全面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大力推進了農業現代化進程。但是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體系,相對滯后的農業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農業生產的外部條件及農業現代化的內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在:首先,現在農業發展提出了“生態化”這一概念,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表現了人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發展觀。在這一理念的倡導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定會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下足功夫,隨之會帶動農業管理思維的改變;其次,雖然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但是農業的發展水平較世界上先進國家來看還是落后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原因,發展比較緩慢,缺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讓使我國農業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也是今后農業管理中重點研究的內容。
3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淺析
3.1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工農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會打破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拉長農業的整體產業鏈,改變以往只注重片面性的管理體系,將目光重點放在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管理上。不僅如此,還要細化農產品的加工,構建服務于農業的大物流,開辟農村綠色食品市場,并抓好質量關,這些都是未來農業經濟管理項目中的重點。
3.2推進城鄉間的循環流通
接觸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勢必要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而這也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探究的課題。目前,我國城鄉間的聯系模式主要還是生產要素之間的流通,城市的工業化作為農產品加工的中間過程,農產品作為工業的原料基礎。對于今后來說,城鄉間的聯系模式必定會增多,提升生產要素的大循環、大流通,將會是今后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所要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
3.3建設現代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將“服務于民,幫民致富”作為行動的基本指導原則。現代農業管理服務體系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務占,將建設、運營和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整套服務于中國農民生產與生活的解決方案,解決中國三農領域的現實問題。科技服務體系必須把農業生產的基礎要素組合在一起,強調市場重新配置生產要素,為農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間,進而幫助農民解決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多方面的民生問題。把科技的管理模式作為農民致富方案和工具的提供者,問題的解決者,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貼身管理運營商,為農民生產、生活建設一個管家式平臺。科技管理體現在:首先,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業生產領域生產資料一站式交易、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科學種植技術指導、農用機械及勞務的農事服務等內容,解決農民“買難”與農村“有地沒人種”的問題;其次,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搭建農副產品收購、糧食銀行、農副產品期貨、現貨交易平臺,解決農民“賣難”問題;此外,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農村市場引入金融信貸服務、互聯網應用技術,提供就業信息、擇業指導培訓等,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幫助農民開源節流,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3.4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
首先要以實際為出發點,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科學服務于農業生產。組織三農問題專家,針對具體情況研究制定出符合農村生產發展的科學管理方案,通過基層調研,聽取群眾意見,證明方案可行后便大力推廣到全國各鄉村實施。
3.5多渠道融資,解決資金困難
農業經濟管理離不開資金的支撐,除了政府的撥款外,還應借助于社會多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工業反哺農業的特點。此外,政府還要統一規劃,出臺惠農扶農政策,鼓勵吸引社會各企業的加入,引導他們向農村投資,興辦鄉鎮企業,這不僅可以加快新農村建設速度,重要的是能夠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6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當前我國政府鼓勵大學生下鄉做“村官”,但這一舉措還遠遠解決不了農村技術人才缺失的現狀。如今農業生產已經不是原來單靠人力簡單耕種的情形了,大型機械化播種收割設備已經遍及全國的農村地區,農業生產走向多樣化,這些都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支撐和骨干。當地政府在提倡大學生下鄉的同時,還應免費開辦技術培訓學校,面向的對象是基層農民,主要培訓內容是基本的生產技術常識和信息化生產設備操作知識等。
4結語
【關鍵詞】貴安新區 區域經濟發展 轉變
一、背景及意義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貴安新區,成為全國第八個國家級區。貴安新區規劃面積1795平方公里,涉及貴陽、安順兩市所轄4縣20個鄉鎮,所轄區域是黔中經濟區核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設立至今,其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范區。自開工建設以來,城市骨干路網基本完成,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中心觀等一批引領性項目建成投產,一批綠色環境建設重大工程啟動實施,城市統籌初見成效。“三年有形象、五年大發展、十年建新城”,貴安新區藍圖繪就。“新區的規劃和建設,一定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不能降格以求。”6月17日,視察貴安新區時做重要指示。作為全國第八、西部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緊緊圍繞“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范區”三大戰略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開發建設中堅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民營經濟作為開發建設的重要力量和新興動力,堅持創新與創業環境并重,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最大限度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全力打造中國西部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經濟全球化可以定義為區域經濟集團之間不斷增長的相互依存和經濟活動的跨界功能一體化,是一個經濟活動的地理范圍不斷擴大和國際聯系不斷加深的過程。”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表現是貿易擴張、直接投資的資本流動、新技術的浪潮和區域一體化。在區域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推動下,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趨勢。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問題日益凸現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落后病”、“膨脹病”,區域問題如同區域“病癥”一樣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由于區域問題的出現,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區域”或者“問題地區”。一國區域經濟發展是否穩定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問題區域”的解決。因此,在將來的區域經濟學發展中,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文獻中數學模型形成了幾種模型,分別為:投入產出模型、?線形規劃模型、區域空間均衡模型、區域經濟增長模型、動態城市模型、城市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三、經濟新區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一)點軸開發理論
點軸模式是從增長極模式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開發模式。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把產業部門集中而優先增長的先發地區稱為增長極。在一個廣大的地域內,增長極只能是區域內各種條件優越,具有區位優勢的少數地點。一個增長極一經形成,它本身日益壯大,并使周圍的區域成為極化區域。點軸開發理論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空間線性推進方式,它是增長極理論聚點突破與梯度轉移理論線性推進的完美結合。一旦地區的主導產業形成,源于產業之間的自然聯系,必然會形成在主導產業周圍的前向聯系產業,從而形成乘數效應。
(二)積累因果理論
累積因果理論,又可以稱為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其的形成是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于1957年提出的,后來經卡爾多和瑟卡爾沃爾等人發展并具體化為一種模型。根據研究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這累積效應有兩種相反的效應,即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前者指比較落后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落后地區要素不足,相比發展更慢;后者所指的發達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落后地區流動,促進落后地區的發展。這一理論對于發展中國家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問題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三)理論
中心理論是拉美國家的“依附”理論的重要體現。中心是決定經濟體系發展路徑的局部空間,這也就是決定了被稱為“”的依附的局部空間的發展。中心和共同構成了體系,是以權威性和依附性關系為主要標志的。中心和存在了不同層面:一個區域的局部范圍之間,區域之間和國家之間以及在全球層面上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間。第三國家的大城市是該地區的中心,但與發達國家的關系中,是所屬于地位。由這些中心向周邊地區擴散,周邊地區依附于“中心”而獲得發展。因此,發展本身就包含極化過程,在這一點上同極化理論一致。
四、貴安新區現狀
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貴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出臺《貴安新區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從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創業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加大財稅支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用工成本、支持市場開拓,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貴安新區統籌協調推進“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以著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為主要任務,以實施專項服務、精準服務、貼身服務為重要抓手,,建立民營企業問題臺賬,逐項明確各相關職能部門和主要工作任務,深入開展規范化、常態化并且長效化的“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
【關鍵詞】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天人合一;整體觀;中國哲學
1 經濟和環境之間關系
經濟和環境之間存在著三種關系,即共生關系、二者基本上不存在影響的關系、二者存在相互影響的負面關系。首先,就共生關系而言,經濟和環境之間,本身就存在著相互促進的一面,經濟和環境相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如生態農業模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其本身又對環境產生正面而積極的影響。其次,就經濟和環境基本上不存在影響的關系而言,經濟的發展本身并沒有對環境產生太多的負面影響,經濟和環境共同都在發展,二者是并行不悖的關系。如新加坡的發展模式。新加坡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服務行業,在推動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自身環境的發展,所以新加坡也被稱為花園城市。再次,就第三種關系而言,其又可以分為兩種關系:第一、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并沒有超過其本身的承載能力。第二、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已經超過環境本身的承載能力。就前者而言,環境雖然遭受到了破壞,但并沒有超過其負荷能力,在采取相應措施后環境依然能夠逐漸恢復,甚至達到原有水平。對后者而言,環境已經在質上遭到完全破壞,環境已經不可能通過自我的自凈能力恢復到原有水平,經濟的發展已經對環境本身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影響,那么這也是人們認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二者不能并行的重要理由。
值得強調的是,在經濟和環境二者的關系中,共生關系和二者基本上不存影響的關系這兩種關系中,并不存在環境的保護。環境本身就可以在被促進或自我不受影響的前提下良性的發展。而只有在第三種經濟對環境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才談環境保護,才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并行關系。但筆者認為,就第三種關系中的兩種情況而言,都存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能夠并行的可能性,即使是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產生了不可修復的影響,其理由如下:首先,環境保護的主要目的還是建立良性的生態平衡系統,其并不是一定要恢復到原有絕對理想完滿的水平。其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過程,不能說環境在遭受到嚴重破壞后就置之不理或不加以保護治理。再次,不管是經濟發展也好,還是環境保護也好,二者都是為了服務于人類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應當也必須并行。最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二者不能并行的理論假設是錯誤的。
2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能并行的理論前提是錯誤的
導致人類過分看重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應是西方的主客二分思維方式,“按照這種思路,人和世界之間的關系就只是一種主客二分式的關系:人和世界萬物是兩個相互對立、彼此外在的實體,人是主體,世界萬物是客體,人通過認識(這里指廣義的認識,其中包括實踐―通常理解為人從世界萬物之外進入和深入到世界萬物之中,對外物加以改造的活動)以解決 世界萬物的本質究竟是什么的間題”[1]。和這種理論構成直接相關的則是人類中心主義,這一理論認為,在人與自然的價值關系中,只有擁有意識的人類才是主體,自然僅僅是客體。一切活動都必須滿足人類這一主體的生存和發展為前提,人才是價值評判的尺度和標準。于是在“主客二分”和“人類中心主義”這種不是你就是我,不是主體就是客體的單一線型思維指導之下,人類開始瘋狂而不計后果的向自然開采和掠奪。做為回報,自然開始反過來報復人類:生態的惡化,自然災害頻發,海平面上升等接踵而至,這些災害無疑都是自然在遭受嚴重侵犯后,為了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而產生的正常現象,但是卻對人類和其他生命體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和影響。
同時,由于“主客二分”、“人類中心主義”這種單一的不是主體就是客體的思維模式,主體性的人類在遭受到客體性的自然的打擊和報復之后,人類往往又顯得無能為力,人類的這種渺小性頓時又和自然的強大性形成鮮明對比。于是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發展經濟是不能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和環境本身都對人類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整體觀、系統觀、協調觀等也開始逐漸代替了“主客二分”、“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而中國“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就是這樣的理論之一。
3 中國“天人合一”的整體觀
按照中國“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真正有生命力的深層和諧必然是天下、世界、人類社會的整體性和諧,也只有在此情形下,一物、一人、一地、一國才可能獲得真正持久的和諧。”[2]這種整體觀認為,人本身就屬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萬物構成平等的關系,“宇宙洪荒的實質是生生不已的創造力,其中涌動的是無窮的生命力。對于人與自然的所有生命而言,天地是所有成員的父母,萬物和人類構成天地之間的生命共同體,即所謂“民胞物與”,有了這種情懷之的一,人在宇宙中不再具有疏離感,不再深懷孤獨感,而是覺得自然與其他生命、山川草木,都是創化的產物,都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存在者。”[3]我們可以說:人和自然的生命不再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主客相分關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相互支持也相互制約的合一關系。
在這種整體思維的指導之下,“人的存在境域不是一個狹小的人類社會,而是一個天地宇宙。”[4]人做為萬物之靈,又是一個理性的存在,這就必然要求他把自我當作生命存在的同時也把外在生命當作一種存在,在重視自我生命的同時,也重視外在的生命。人其實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之人,而是主載之人,所謂主載就是有義務和責任去考慮或承擔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發展,承載自我也承載他人。
所以,人和外在環境在本質上都屬于宇宙洪荒的一部分,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大宇宙式的生態系統。人在從事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必然要去考量其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人類如果要真正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把自我置身于這個生態系統之中,平等地考量所有的生命存在。
這樣,可以說在任何時候,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并行應該是可能的,而且應當變得可能,即使在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之下。倘若我們在理論前提上就認為二者不能并行,經濟的發展最終在實際上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失衡以至消亡。從而使經濟發展變得不可能,人類也將變得難以生存和發展。
當然,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的指導下,傳統的五行觀,中醫學理論則給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了實踐上的可能。傳統五行理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他們存在于一個動態的系統之中,構成相生、相克的生成和制恒關系。事物在這樣的生化克制關系中保持著平衡和發展,而中醫學則以傳統五行理論為基礎,并將其應用到中醫理論和治療上,把人的身體看一個動態的平衡系統講究:辯證施治、陰陽調和、抑強扶弱等。
同樣,經濟和環境二者都構成整個自然社會的一部分,二者都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其中哪一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其他二者的正常存在。人類社會同樣也是一個大的生態平衡系統,人類在自我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經濟和環境的生克制化,重視調節和平衡。所以以五行理論為基礎的中醫學理論正是解決經濟和環境內在矛盾的良藥,也值得進一步挖掘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世英.“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的結合―論精神發展的階段[J].學術研究,1993(4):1.
1.1產業發展趨勢
2004年以來我國三次產業的國民生產總值,其中,第一產業產值僅從2004年的21412.7億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47486.2億元,曲線呈現平坦狀,而第二、三產業分別從73904.3和64561.3億元增長到了220412.8和204982.5億元,均增加了3倍左右,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揚狀。根據灰色關聯理論,經濟系統中的第二、三次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協同性,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而農業與國民經濟整體的關聯程度比較小。
可以發現工業與第二產業產值序列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曲線波動趨勢較為一致,而建筑業與上述兩者之間的協同性不高。根據比例測算,2004~2011年間工業占第二產業的比重一致維持在86%左右,但有明顯的緩慢下滑趨勢,比重從88.24%降低到了2011年的85.5%,這可能與當前我國房地產業在近十年中的迅猛發展有關,但隨著房價的合理回歸,工業占第二產業比重下滑的趨勢將會停止。
第三產業中包含交通運輸、住宿餐飲、金融和房地產等四大子產業,根據時間序列圖示,除住宿服務業外,其他子行業都存在著較大的協同性,表明第三產業發展的協同性很強。從增長趨勢來看,第三產業2011年產值是3.17倍,其中金融業倍數高達4.63,其次是房地產業,為3.72倍。一定程度上說,大力發展金融業和規范房地產業是帶動第三產業的關鍵。
1.2能源、消費、科技與國際收支
在支持經濟增長的諸多因素中,能源消費量呈現出嚴格的直線上揚狀,其次是消費支出,而R&D經費支出呈現類似平坦狀,國際收支為無序波動。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能源、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來拉動,然而2007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長呈現方式的轉變,2007年前,消費支出大于固定資產投資,而在2007年后則相反。這意味著,在當前固定資產投資趨于飽和的情況下,以刺激消費使其成為經濟增長支柱力量,以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從國際收支態勢來看,對外貿易順差與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的協同關系并不顯著存在。從科技投入方面來看,R&D投入僅從1966.3億元增長到8687億元,總量增加了4倍有余,但占國民經濟產出的比重仍比較低,隨著我國產業升級轉型與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傳統資本人力要素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大力實現科技創新和多資源匹配對新時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灰色GM系統的實證分析
2.1宏觀經濟系統運行的優勢分析
在經濟系統中,不同的因素對產出變量的影響錯綜復雜。因而,經濟學研究需要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投入因素對產出因素的影響性,并按照影響大小進行因素排序,為改善經濟結構指明方向。本文假設有m個產出指標,y1,y2,……ym,n個投入因素記為x1,x2,……xm,用關聯度來衡量每個因素對每個指標的影響,構造關聯度矩陣R=(rij)m×l,具體含義是每行中的數值最大所對應的每列因素對該行影響最大,而每列中的最大元素所在的行表示某一特定因素對該行代表的產出影響最大。在此基礎上,設置我國宏觀經濟各參數與產業類別,收集相關數據運用matlab軟件進行編程,共有12個產出單元和7個投入單元,經過計算得到結果如表1所示。
各行系數排序可得到各因素與行指標的關聯度。其中,與GDP關聯度最高的是政府消費、居民消費,最低的是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因而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取決于消費,而對外貿易的貢獻不大,這也是當前經濟發展方向調整的出發點。影響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為能源消費和居民消費,同樣工業發展也取決于上述因素,建筑業與消費、固定資產投資、R&D支出間的關聯度很高,對第三產業而言,居民和政府消費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關聯因素。從縱列上看,最后一行代表了每個因素與產出關聯度的平均值,政府消費與三次產業發展的關聯系數達到了0.914,其次是居民消費達到了0.887,R&D經費達到了0.835,所以大力刺激消費水平和提高科技投入是當前帶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和改善產業結構的主要任務。
2.2GM(1,1)和Verhulst微分方程
對于具有明顯指數規律的時間序列可采用一階一元素的GM(1,1)方程,而對于呈現擺動狀的S型序列,則需要建立Verhulst方程。本文除國際收支及包含的兩項之外,均可適用于GM(1,1)方程,為了保證建模的合理性,進行級比檢驗,如對于能源消費而言,對2012~2015年的能源消費量進行預測,分別為:375552、403105、432680、464425萬噸標準煤。同理可以得到其他若干經濟變量的灰微分方程和預測值。從三次產業發展來看,第三產業在2015年將會達到了390508億元,比2011年近乎增長1倍,而第二產業從2011年的25288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91850億元,農業將僅增長25%左右,這說明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將會改變我國的產業結構,第二產業中的工業與建筑業占GDP的比重將會進一步降低。而農業作為基礎產業,由于城鄉二元結構和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使其發展相對緩慢。能源消費中,增加了10000噸標準煤消費,年平均增長率為7.36%,居民消費年平均增長率為14.35%,固定資產投資在未來幾年還將有一個大幅增長,增速高達23.08%,R&D經費在4年內實現翻倍,但因基數較低故在2015年也僅為20102億元。根據以上分析,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依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仍然很強,居民消費增速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緩慢下降的趨勢,這是值得警惕的。
3總結
本文通過灰色關聯理論研究發現,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與國民經濟整體關聯度較弱,而第二、三產業與國民經濟整體關聯度較強,同時第二、三產業之間的協同性較強。從產業發展來看,基本穩定第一產業,大力促進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實現聯動發展,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發展效能。
根據經濟增長因素的關聯度分析,本文研究發現消費對GDP關聯度最大,同時農業與工業的經濟發展主要因素也取決于消費。這也進一步驗證我國經濟發展方向調整為消費的合理性,以擴大內需帶動經濟發展政策的科學性。此外,實現科技創新對新時期經濟發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增長極理論的提出
經濟增長極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關于一國經濟平衡增長抑或不平衡增長大論戰的產物。佩魯最早提出以“增長極”為標志的不平衡增長理論。在他看來,經濟增長是在不同部門、行業或地區,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長的,經濟增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而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的部門,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在空間的某些點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長中心或增長極。它們會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離心力和向心力,即極化作用和擴散作用。佩魯的發展極理論雖然涉及產業和企業的不平衡發展,但最終歸結為城市和區域的不平衡發展,并且強調聚集和吸引效應,擴散效應,以及地理、區位和中心優勢。
2.增長極理論的補充和完善
總體上看,佩魯的增長極理論還有兩大缺陷:一是過分強調發展極的正面效應而對負面效應不置一詞;二是將發展極建筑在抽象的經濟空間基礎上。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和赫希曼,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彌補了這二方面缺陷。
(1)繆爾達爾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繆爾達爾提出“循環的或積累的因果關系”原理,即“累積的地區增長和下降”理論,并使用“回波”和“擴散”的概念,說明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極)對其他落后地區的雙重作用和影響,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論,以及相應的政策主張,豐富和發展了區域經濟和增長極理論。
(2)赫希曼的“邊際不平衡增長理論”。赫希曼認為,凡有關聯效應的產業,不管是前向聯系產業還是后向聯系產業,都能通過該產業的擴張和優先增長,逐步擴大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帶動后向聯系部門、前向聯系部門和整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經濟增長。
(3)布代維爾的“地理性增長極”理論。布代維爾把增長極概念從抽象的經濟空間發展成具有更廣泛的區域范疇,將地理學中的“增長中心”這一地理空間概念引入佩魯增長極,并正式提出“區域發展極”概念。認為創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導產業中,而主導產業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長極,它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腹地的發展。
3.增長極理論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至今,增長極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向新區域經濟理論的滲透。在向新區域經濟理論滲透的過程中,很多理論推動了增長極理論的發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①內生增長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資本或人力資本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特征,不存在規模收益遞減對經濟增長的約束;②新經濟空間(場)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大空間是自然空間和經濟空間的總和,內含各種事物,具有廣泛性、疊加性、波動性、聯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論,該理論指出增長極定位的原則是競爭優勢而不是比較優勢;④核心-理論,該理論認為核心和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平等的發展關系,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會阻礙核心區本身的發展,但隨著市場的擴散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核心、之間的差距將逐漸縮小,空間經濟將呈現一體化格局;⑤點軸理論,該理論更加強調非均衡發展、區位優勢和區域效應,凸現凝聚力、協同力、聚集效應或規模效應,以及多種生產要素的互補,并力圖打破僵化的行政區劃的約束。
(2)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這里講的新產業主要是指高科技產業,在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的過程中,誕生的主要理論有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和“粘膠效應”理論。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強調:新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崛起和繁衍是新興區域發展的重要標志,政府應通過各種措施和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和生長機制,用以降低創新企業的創業風險和開發成本,提高新興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防止新興增長極或增長中心資金、企業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殼化”,“粘膠效應”理論應運而生,同時衍生為四種類型的粘性區域:一是馬歇爾或意大利式工業區;二是舵輪式工業區;三是國家拉動式工業區;四是衛星式工業平臺區。
西方增長極理論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理論演衍和有力的經驗驗證,日臻成熟。它盡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為發展區域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論之一,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增長極理論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
1.合理選擇增長極。增長極要能夠完成區域技術的創新和擴散,資本的集中與輸出,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產生聚集經濟效果。通過極化和擴散作用,增長極不僅要促進自身發展,產生“城市化趨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擴散作用進一步推動其他地區的發展,從而形成經濟區域和經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