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31: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單元所對應的是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歷史必修3的第7專題(以下簡稱本專題)。根據課標①所規定,本模塊和本專題都包括史實和史識兩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就本單元而言,史實層面的學習目標是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史識層面的學習目標是要理解和認識“經典物理學對自然科學的意義”,“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意義”,“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根源”,“說明科學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顯然,認識和理解科學技術進展與人類思想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是相關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近代科技史作為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既要理清與歷史學科背景差異較大的科技發展史脈絡,又要把握科技與社會、人文的內在關系,有機呈現兩個層次的學習目標,確實不易把握。從抽到本單元參賽選手的現場表現看,基本都能思路清晰地處理屬于史實層面的近代科技發展歷程,但大部分選手基本忽略了史識層面的目標,即近代科學技術史與人類思想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主要表現在《物理學重大進展》一課只講授人類物理學知識的進展,多反復強調“經典力學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或“經典力學開創了實驗的研究方法”,幾乎沒有選手去追問“近代科學為何首先以經典力學為突破?”或“實驗何以如此重要,以致成為古代科學與近代科學的分水嶺。”結果是同學們只能“知道”而非“認識”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意義;《探索生命起源奧秘》一課的教學則集中在從解剖學到細胞學,再到進化論等生命科學知識演進上,幾乎無人概括科學與宗教在解釋生命起源或人類起源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從蒸汽機到互聯網》一課是科技與人類發展關系最直接的一課,但絕大多選手對本課的處理與歷史(Ⅱ)中的“工業革命”無異。另有不少選手可能是出于對歷史課堂人文性的追求和體現,在探索生命起源奧秘的教學中花了很多時間去介紹和討論社會達爾文主義,還有個別選手在課堂上全方位地介紹宗教與科學的關系。由于這些內容對于選手們和“學生們”都非常陌生,使教與學的活動難以在“歷史”的層面展開,而脫離了作為歷史課程的課堂要求。
顯然,學習科學技術史僅僅停留在自然科學發展脈絡的層面,課標所規定的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完全脫離課標和學情,討論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科學、宗教的關系,同樣有失偏頗。造成這種偏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將教學立意狹窄地集中于自然科學發展上。如何破解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將科技史置于廣闊的文化史視閾中,全面理解和把握科技與人文的密切關系,在此基礎上,尋找切合課標、適合學情、緊扣教材的文化史視點,將對近代科技史的深刻認識體現在教學立意中,并以此統領教學設計,當可獲得令人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從課標對近代以來世界科學發展歷程的規定看,如前所述,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從教材內容的選取和設計來看,它包含著從古代科學向近代科學、從發現以求知到發明以致用的演進過程;從科學發展自身的特點來看,科學世界本身也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人文世界。科學發展依賴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人文背景,需要社會人文因素的參與;反之,社會人文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科學的進步。只有將近代以來科學發展歷程置于縱向的歷史文化傳統、橫向的特定社會人文背景,以及深層的科學家的理想、信念、意志、興趣、激情等文化史視閾中,才能深切理解、合理解釋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才能使科技史課堂彰顯歷史學科的價值與魅力。
縱向把握西方傳統文化對于近代科學技術發展歷程的關聯。
包括科學技術史在內的人類歷史都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人是一種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文化就是這樣一些由人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人的思想、人的價值、人的行動甚至人的情感,都是文化的產物”。①可見,文化既是人的創造活動的成果,也是人的創造活動本身。進而,以往的文化傳統影響并制約著以后歷史中人的創造活動與創造成果,科學技術也不例外。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必然受到古代科學、思想意識的影響。“《天體運行論》扉頁的左頁印有柏拉圖的名言‘不懂幾何者莫入’”;②解剖學創始人維薩留所說“人是藝術品,上帝就是藝術家……男人和女人都體現了藝術家的設計思想……提示設計者的思想和意圖就是解剖學家的使命”,③是古代思想意識對近代科學影響的最生動注腳。
橫向把握近代西方社會人文與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關聯。
文化是一個包含多層次、多方內容的統一系統,或者說是由許多要素形成的有一定結構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文化按其所面對的問題可分為三個方面,即人和自然關系的方面、人與社會關系的方面、人自身精神與肉體的方面,科學、技術、政治、法律、文學、藝術等按其內容的側重分別屬于這三個方面,哲學、宗教處于核心的地位。④基于這種觀點和方法,文化史的研究不是依據個別的、零散的事實,而是將事實整理為彼此關聯的諸要素,在諸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建立一個自身完備的結構總體。唯物史觀認為科學技術的出發點是人的經濟活動。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在物質生產實踐中形成的,但同時它又始終是一種社會性的關系,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同自然的關系,科學技術是人發現自然、描述自然和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和產物。“如果有望遠鏡,托勒密不會創立日心說”,①“技術是人類意志駕馭自然的物化方式”,②都是科學技術與各種社會因素之關系的形象注腳。
深入把握重要科學家個人的思想意志對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殊作用。
西方的歷史哲學認為,“歷史不過是一群有思想的人干的事”,③科技史尤其如此,科學離不開對真理的追求和向往,離不開敢于懷疑、勇于批判的真知灼見。要理解科學技術史,不僅要關注科學技術發現、發明本身,還要透視科學技術發現發明背后的“思想”。馬克思強調,“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他在1784年4月獲得的專利說明書中,預見到蒸汽機的一切可能用途,并指出利用它來建造機車鍛造金屬的可能性”;另一些科學家強調,“發明是一回事,會不會經營發明是另一會事”,都是有力的證明。
當我們將近代科學技術史置于上述三個維度的文化史視閾中,不僅可以“看到”,而且可以“看透”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為達成課標所規定的基本教學目標、體現歷史科學魅力與價值,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畢竟,歷史課堂不是歷史研究的翻版,教師的理解更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教學設計不必也不可能是鴻篇巨制的理論專著。在深入理解科學技術史背后的“思想文化”之后,需要找到合適的文化史視點、建構合理的相關教學立意,以統領教學設計。
找尋合適文化史視點的有效路徑,就是在寬廣的文化史視閾下,將上述研究和學習科技史的三維視角聚集于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根據課標要求,本單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必須是,也只能是“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進展與人類進步的關系問題”,由此,本單元的教學立意即可確定為:人類與自然對話的過程漫長而曲折,科學技術是人類與自然對話的重要橋梁,它與一定的社會環境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技術,是在對未知真理不斷探究精神的支持下、在近代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與思想文化因素交互作用下發展進步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著人對自然、社會乃至科學技術本身的態度。
明確了本單元的核心問題和教學立意后,具體到每課的核心問題和教學立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第11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探究精神、思想解放、物質條件等與物理學近代化和現代化的關系問題”,即將課標中要求的“認識經典物理學對于理論科學的意義”聚焦在研究手段的轉型上,實驗較之數學與邏輯的方式更加客觀、更加接近客觀真理,更符合科學求真求實的精神,它對于追求真理而言如此重要,以致成為近論科學的基石。將課標要求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意義”聚焦在對世界看法的改變上,如果說用簡單法則或機械運動解釋世界的經典力學給社會帶來理性和規則,那么微觀世界運動形式的復雜和無規律則帶給社會多樣性和包容性。物理學的進展就是這樣與社會、人文交互作用。由此,本課的教學立意可確立為:對客觀真理探究的沖動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傳統,數學、邏輯都曾是西方歷史上探究和認識客觀真理的手段與方式。文藝復興后對客觀真理的探究進入嶄新階段,近代物理學、現代物理學相繼誕生的同時奠定了理論科學最本質的特征――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本課以近代物理學對客觀真理的探究歷程為線索,了解近代以來物理學在客觀真理探究中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社會、人文因素與物理學進展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論的深層意義。
第12課《探索生命起源之迷》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探究精神如何將生物學從服務信仰推向排除上帝”,即將課標明確要求的“概括宗教與科學在人類起源上的根本分歧”,聚焦在達爾文進化論誕生的過程之中,既讓同學們理解科學曾服務于宗教,宗教也曾借助自己的力量使科學得到發展,又讓同學們明白宗教和科學是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兩種不同的對世界的解釋方式。如此,既達成課標所要求的基本目標,又不必過于復雜地涉及宗教與科學的關系問題。由此,本課的教學立意可確立為:生命起源是人類自我認識的亙古之謎。中世紀西歐基督教萬流歸宗的地位,使神創萬物成為普遍信仰。文藝復興以來,伴隨著思想解放、先進工具的出現,在人們試圖用新工具和新方法進一步理解神創萬物的過程中,生理學、細胞學、進化論先后誕生并不斷完善,直到將神從生命起源中的主角位置上排除。本課將以與生命科學的關系為線索,考察生命奧秘的探索歷程,理解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根源。
第13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科學技術社會化背后的推動力”。科學技術社會化,是科技對人類社會發生影響的前提,要達成課標所規定的“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和網絡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必須聚焦于科學技術社會化及其背景的推動力上。近代以來,生產方式的改變,人對提高生產效率的追求,不斷推動科學技術社會化,直至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反之,科技社會化又為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先進的研究設備、更大規模的研究群體。如此,既能實現課標的要求,又不至于講成又一堂“工業革命”。由此,本課的教學立意可確立為:科學技術史是人類社會與自然對話的歷史。科技活動及其成果的本質是社會性的。把科技成果普及到社會中服務于生產生活、促進人類社會發展體現了科學技術社會性的本質特征。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人類對自身發展的追求推動科學技術不斷社會化,科學技術社會化程度加深反過來推動科學技術更加迅猛的發展。本課以科技社會化為線索,讓同學們感受科技社會化過程中科學家們的執著與追求,認識科技成果社會化背后的真正推動力。
簡言之,近代科學技術史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不易把握的難點。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從史實層面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又要從史識層面把握科技進步與人類思想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關系。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史學理論學習,提高史學修養,以寬廣的文化史視閾把握教學層次,以合適的文化史視點建構教學立意,進而,使近代科技史教學成為中學生拓展人文視野、訓練史學思維的園地。
1.1中國生命科學技術倫理研究現狀
生命倫理學在中國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倫理學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和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在學科建設、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對生命科學技術倫理的關注尤其是高新生命科學技術相關倫理問題的討論一直是生命倫理學的重要旨歸。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各種高新生命科學技術的倫理問題,從多重領域和視角出發進行了深入而審慎地探討,不同領域學者觀點的碰撞和交流為我國生命技術倫理研究提供了優秀的思想和學術資源。例如,邱仁宗集中討論了異種移植和基因治療中的倫理問題,認為在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某些高新生命技術不會給人類帶來嚴重危害前,應該對這些高新生命技術采取“有罪推定”,暫停人體試驗,而用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代替。姚大志和陸樹程對克隆人的合理性以及相關的道德倫理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商榷和探討。姚大志從沒有生育能力的人有權要求借助生殖性克隆享受生育繁衍后代的權利和人們的道德觀念會隨著歷史發展、技術進步而改變兩個角度切入,分析總結了人們反對克隆人類的三個道德理由:
(1)克隆人類破壞了人的尊嚴和神圣性;
(2)克隆人是否能夠健康成長;
(3)以“非自然”的方式創造人挑戰了上帝的權威。陸樹程對姚大志的觀點進行了回應,他認為人們對應用于優生優育、診斷和治療疾病及器官組織移植的治療性克隆,在倫理上是寬容的;人的生殖性克隆即使有很高的技術可行性,仍然會引發侵犯人權等嚴重的社會倫理問題,違背目前的生命價值論和道義論等倫理原則。張明國認為生命技術是一種風險技術,在其應用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安全和倫理風險,進而導致相應的倫理問題;分析和研究了生命技術風險的本質、特征、存在方式和成因,提出應建立和完善有效規避和控制生命技術風險的制度和倫理原則規范。方興著眼于高新生命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倫理委員會建設,分析了我國倫理委員會發展受制約的原因:隸屬關系混亂、組織形式和人員構成不規范、審查依據的法律規范不統一和法律定位模糊等,認為應在一定范圍內授予倫理委員會行使部分行政職權的權限,建立獨立的審查系統,充分發揮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有效作用。除了生命倫理學學術界的熱烈討論,在法律法規方面,近年來,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引導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填補我國生命科學技術相關政策領域的空白,我國在重要的生命科學技術領域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例如,原衛生部1993年頒布的《人的體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臨床研究質控要點》、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1999年的《新生物制品審批辦法》附錄九“人基因治療申報臨床試驗指導原則”和2003年的《人基因治療研究和制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這些政策法規的內容仍是主要側重于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對相關的倫理問題關注度不夠,缺乏倫理道德規范方面的詳細內容和規定,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2009年3月2日,原衛生部出臺《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對我國醫療技術創新和醫療抉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從國家政策層面對現代醫療技術帶來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倫理和法律問題的界定和解決給予了官方解釋。然而,現代醫療技術發展面臨的法律和倫理問題往往十分復雜,《管理辦法》并不能有效解決和消除現代醫療技術的倫理和法律困境。
1.2生命技術倫理研究的中西差異
作為順應生命科學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興學科,生命倫理學于1971年在美國出現,20世紀80年代末在美國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步影響到歐洲、亞洲等其他地區。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生命技術倫理研究在認識“人”的問題時,往往局限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和“人是道德的主體”等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基礎上,認為應該充分尊崇個人的自由意志,并要求對個體自的尊重。“以人為中心”的極端后果是在思維里刻上了“人之外的萬物皆為工具”的烙印,造成對非人類生命主體的輕視和不尊重,將其視為實現人的目的而可被利用的工具。例如,恩格爾哈特在其論著《生命倫理學基礎》中論述“行善原則”時,區分了“尊重”與“行善”,認為人不應理所應當地對動物進行利用和索取,提出了人對動物負有行善義務的觀點,但仍是基于“人是道德的主體”的前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佛、墨家學說中的哲學和宗教思想中蘊含著人類行為不應只考慮人類自身的利益,還應尊重和關照動物的生存權利的先進理念,如“天地好生”、“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合一”,表達了愛護尊重除人之外的天地萬物的觀念,提倡人與天地萬物和諧發展,比西方傳統的以人為主體的生命倫理思想更具有關懷性。另外,中國傳統倫理中有很多與西方類似的原則或價值,如不傷害、有利、尊重、公正等,這些價值根源于中國本土的哲學和文化傳統,其哲學文化基礎和實現方式與西方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某些落后傳統思想與當今生命倫理思想存在矛盾甚至激烈沖突,會對生命科學技術研究進步造成一定的阻礙,應予以摒棄和改革。例如,清代名醫王清任歷時40余年通過觀察和剖視亂葬崗瘟疫致死兒童和行刑場死囚的尸體,繪成和刊行《親見改正臟腑圖》和《醫林改錯識要》,為中國解剖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卻因質疑中國傳統中醫的臟腑理論而遭到眾多中醫名家的批判,被視為“離經叛道”、“毀壞祖制”和“嘩眾取寵”的異類,認為他解剖、毀傷他人身體“極其不仁”、是“教人于胔骼堆中殺人場上學醫”。中國解剖醫學進步的腳步也因此停滯不前,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國的生命技術倫理研究應該辯證地看待傳統思想文化,繼承和弘揚其中的優良資源,如儒家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禮”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道教“重人貴生”的生命觀,佛教“因果”、“輪回”、“慈悲”、“福報”等宗教思想,更加注重結合中國的現實情境,實現生命技術倫理學研究的本土化。例如,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個人與家庭、社會群體的關系要比某些崇尚個性與自主的西方國家緊密得多。因此,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地區推進和實施知情同意等原則時必須重視和考慮家庭和社會群體因素。
1.3中國傳統儒家倫理對當代生命技術倫理困境的疏解
恩格爾哈特認為,當今西方世俗社會面臨著經濟與文化雙重危機,主要指“由于西方社會—民主制福利政策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以及西方文化由于家庭解體所引發的社會危機。”以恩格爾哈特為代表的眾多西方生命倫理學家認為儒家智慧能為這雙重危機的疏解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儒家思想既有根植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獨特道德意識和道德主張,也有隨著歷史沿革和社會進步歷久彌新的普世道德考量。儒家思想和學說作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資源,其倫理觀念和規范影響深遠,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現代社會倫理生活中仍然有著持久影響,尤其是在家庭、社會群體、人際交往和個人道德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家學說對現實生活和人事的關注及其獨特的倫理道德規范體系等,符合我國當代生命倫理學發展的客觀現實需求。當代中國的道德觀應該與儒家的優良傳統有機結合起來。生命倫理學具有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它不僅解決現實的生命技術與人的需求、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還研究人和其他生命體的生命倫理問題。而儒學在本質上也是關于人的學問,如天人合一、仁者愛人等思想,蘊含著對天理與人性的透徹看法和對生命意義、人性價值的終極思考,以及人與天地自然萬物之間關系的深刻認識。臺灣學者李瑞全嘗試建立了一種儒家生命倫理學,分析生命生殖和基因技術等生命倫理問題,對我國當代生命技術倫理研究具有十分有益的參照作用。其理論框架如下:以“不忍人之心”作為道德根源和動力;在此基礎上闡發出以“仁”為核心的自律(自主)、不傷害、仁愛(有利)、公義(公正)四個基本原則;由以具體化為咨詢同意(知情同意)、保護主義、保密、隱私權、誠實、忠誠等規則;當原則或規則在具體情境中發生沖突時,以儒家的“經權原則”來尋求反思的平衡,作出道德判斷。
2加強我國生命科學技術倫理規制的設想
我國若想在生命科學技術研究中取得先機,應靈活采納和融合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觀念等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如“以道馭術”,從我國的實際問題出發,積極應對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各種倫理難題。
2.1“以道馭術”的生命科學技術倫理實踐
盡管“道”與“術”在我國古代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引申意義,但從技術倫理學層面看,我國古代從一般意義上對技術與道德關系的討論,可以概括為“以道馭術”,其中“馭”的意思是駕馭、節制,“以道馭術”指的是“技術行為和技術應用要受倫理道德的駕馭和制約”。“以道馭術”強調人與技術、人與世界多方面關系的協調解決,已經成為解決當代技術社會各種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以道馭術”注重技術應用的正負效應,主張技術要合乎“道”和“利人”的標準,技術活動各要素和利益相關者之間和諧發展,以技術道德規范約束技術相關人員的技術活動,通過對技術的有效道德控制,消除和限制不適當的技術應用帶來的消極影響。上述理念同樣適用于生命科學技術的倫理規制:生命科學技術研究人員從事科研活動合乎于“道”,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遵循科技倫理規則和生命科學技術研究道德規范,而不是迷失和屈從于追逐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服從于“道”,以造福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避免和消解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道德滑坡和倫理困境;人們看待高速發展的生命科學技術要順應于“道”,改變嚴重阻礙生命科學技術進步的落后錯誤的倫理規范和價值理念,增強反思,建立和完善引導生命科學技術健康有序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
2.2構建生命倫理治理機制
關鍵詞: 信息素養 科學普及 圖書館
“十”報告提出要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豐富人民文化生活,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全民閱讀。如今我們生活在知識經濟時代,生活在信息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越來越快,日常生活早已與科學技術密不可分。社會公眾對科技知識的需求也正與日倶增,而公共圖書館憑借其豐富的圖書文獻和信息資源在科學知識普及中必將擔當重要角色。
1.提高信息素養從科普開始
1.1信息素養與科普
信息素養的概念是從圖書檢索技能演變發展而來的,簡爾而言之就是指人們解決問題的時候利用信息檢索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術與技能,是公民整體素質的一部分,是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發展的基本能力。王吉慶在《信息素養論》一書中對信息素養下了定義:“一種可以通過教育所培養的,在信息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信息方面的修養與能力。”且信息素養的內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地發展變化。公民信息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最根本的兩點是公民要有獲得信息的能力與意愿和社會要有提供信息資源的機構與服務。而全民閱讀的興起必將會逐步提高公民在掌握處理信息方面的能力與意愿,并且會更加主動地利用為全社會提供無償文獻信息服務的公共圖書館。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來說,是先由依靠人們簡單勞動生產經驗的農業社會演進到依憑科學技術的工業社會而后才是邁入到如今我們無時無刻不依賴的信息時代,由此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信息素養的提高與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是完全建立在相當發達的科學技術之上的。我們僅僅有想加快實現信息社會的愿望和激情是不夠的,必須針對我國的國情做好對社會公眾的科學普及工作,為進入信息社會做好充分的科學技術準備。
1.2科學普及工作
在全社會的基礎教育基本完成以后,社會公民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提高就顯得十分必要,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也只有高科學素養的公民才能成就其國家的科技實力。現今的信息社會對公民的信息素養的提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公民的科學普及便是提高其信息素養的基礎與前提。因此,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應努力營造閱讀氛圍,助力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肩負起其社會教育的重任,借力全民閱讀推進公民的科學普及宣傳工作。
科學普及,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方式向普通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1]。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科學普及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伴面行。這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科學普及。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為科學普及提供了動力,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與時代特點。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教育。而作為社會教育這也正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科學普及是圖書館的重要工作內容是顯而易見的。
1.3科學普及的現實狀況
雖然我國現階段在科普投入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各大中城市興建了一些科技館和使用現代傳媒技術推進科學普及工作,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設施仍比較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另外我國還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職業差別的因素造成了公眾的科學素養的巨大差異。因此我們的科學普及工作應該是一多層次的立體工程。全社會都應積極參與特別是文化傳媒、教育部門、科研機構及為社會提供文獻資料服務的圖書館。由于我國長期處于生產落后的農業社會的歷史及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我們逐漸缺失了尊重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的理念,阻滯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使我們漸漸地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因而應比之一般概念上的科學普及具有更豐富的內容。也就是不能僅僅是普及科學知識,而更為重要的是要著重在公眾中倡導科學的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和弘揚科學精神的理念的培養。也正之于此,從早在改革開放初始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到2002年6月我國政府頒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的科普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普及法》和隨后的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顯示出了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知識教育與科學普及宣傳工作。因此全社會應該達成這樣的共識: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是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發展科學技術、增強國家實力的前提。
1.4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指出,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于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為此公共圖書館要把公民應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這幾個方面作為向全社會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工作重點。搜集整理相關的圖書文獻資料,創建與之相對應的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已備公眾方便利用。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科普宣傳架構,形成簡便的、常態化的科學普及教育體系。公共圖書館還應作為科學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采集國內外科普信息資源,建立起相應的科普信息資源共享交流平臺,為科研機構與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文獻資源支持和為社會公眾提供科學普及服務。
科學普及工作與公共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工作在其廣泛的社會性、群眾性和知識性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交集。圖書館肩負著社會教育的職能,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圖書館在傳遞文獻、傳播知識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學普及原本就是圖書館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公共圖書館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自然地擔負起對社會公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歷史使命與職責。圖書館作為全社會的知識中心所具有的文獻資源是其他任何機構所無法比擬的,天然地具備科學普及教育工作的優勢。
2.公共圖書館在科學普及中應采取的工作途徑與方法
2.1根據當今時代的特點確定工作方式
把握當前社會的熱點,對影響公眾日常生活的有關科學技術知識進行發掘,形成相關的課題。有針對性地搜集整理圖書文獻信息資料確立專門的主題服務。例如選擇定時下社會公眾比較關注的有關地震、禽流感、環境污染等許多問題,把它們制作成與之相對應的減災防災知識、醫學醫療知識和物理化學及環境科學知識的科普主題在讀者群中進行廣泛的宣傳與推介。持久地做好這項工作就會不斷地擴大科學普及宣傳教育的知識范圍,就會對社會公眾產生積極的良好影響,就能逐漸地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
2.2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與互聯網通信等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手段
《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明確把“提高利用信息和使用計算機的能力”作為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內容之一,公共圖書館完全可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服務,在公民中普及科學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使他們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初步形成運用先進技術設備的能力。圖書館應針對不同的科普內容搜索下載整理視頻視聽資料,將其按不同的類別制作成2D或3D演示課件和利用電子計算機的虛擬現實技術仿真一些科技產品或其工作原理,在圖書館內設立專門的服務窗口向讀者受眾進行宣傳演示。采用當今大眾樂于使用的觸摸屏技術還能使讀者與科普演示活動產生互動效果,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用讀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科學普及宣傳教育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把所收藏的音視頻資料建設成有相當規模的科普宣傳數據庫并使它成為向全社會開放的共享信息平臺。
2.3聘請有關科學技術專業人員舉辦科普知識講座
公共圖書館邀請有關科技人員或專家學者舉辦科普知識講座,并可在讀者群中建立不同的科普興趣組群進行各種形式與各種不同科普主題的研討和交流活動。以圖書館為中心創建科普論壇刊發讀者有關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文章或作品,使他們在大眾化的科普活動中產生認同感和得到一定的激勵,確立圖書館的科普服務工作在社會公眾中的重要位置。還應當充分利用時下流行的短信、微信與微博等通信社交服務平臺進行科學普及信息的即時推送服務,使科普活動不受時空條件的局限,即時提供科普知識的宣傳服務。
2.4公共圖書館與當地的企業科研機構進行科普教育合作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各地興建了許多高新技術產業區,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涉及了各行各業產品多種多樣極為豐富。公共圖書館與這些新興的企業科研機構開展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展示活動。這樣既實現了企業將產品推向社會的目的,又進行了科普宣傳工作,形成了圖書館科普宣傳與企業產品推廣的雙贏格局。
2.5科學普及教育從娃娃抓起
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家庭、社會文化教育機構三者的作用和功能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性。公共圖書館(少兒分部或少年兒童圖書館)作為專門為少年兒童提供服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有義務與學校、家庭共同培育少年兒童的綜合科學文化素質。少年兒童思想活躍接受新知識和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針對這些特點在科普教育中就要采取吸引力更強的技術手段,用更先進的科教設備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用新穎的和娛樂的方式引導他們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探求。提高少年兒童對科普知識的認知水平,便是為未來的科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
當然,圖書館在科普工作中也還存在諸多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對社會大眾如何具體地倡導科學方法,怎樣做才能正確地傳播科學思想,從哪些方面入手才是真正地弘揚科學精神,等等,所以進行深入的科普宣傳教育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科學普及工作是一個偱續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普通大眾的科學思想的形成,科學精神理念的確立,以及掌握正確的科學方法只能通過不斷的日積月累的學習與實踐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公共圖書館要認真地、堅持不懈地做好對社會公眾的這項長期的科學普及工作,真正地擔負起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科普/wiki/科普.
關鍵詞:科技館;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7-0-01
一、科技館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當今世界,全國范圍的科技革命和創新浪潮洶涌澎湃,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與經濟、文化的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綜合實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科技的競爭,誰擁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誰占領了科技創新的前沿,誰就掌握了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越來越體現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取決于國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越來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一個躋身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國家或民族,不僅要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擁有優勢,更要下大力氣提高全體國民的科技素質,增強公眾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因此,加強科技館科普建設工作對培養創新人才,開發智力,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具體表現。
二、科技館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科普的經濟功能主要表現為它對第一生產力的轉化、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1.現代社會生產力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件,即物質形態的生產力,如工具、設備等;二是軟件,即知識形態的生產力。科學技術不僅構成生產力的硬件部分,更重要的是構成生產力的軟件部分,也就是知識部分。科學技術這種知識形態的第一生產力,必須與生產力的兩個基本要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結合,科技與生產資料的結合即產生新的機器、設備和工藝;科技與勞動力相結合即必須通過推廣、普及、教育等工作,使科技為廣大勞動者所掌握,變成他們的智力、技能并創造新的生產資料,才能在實際生產中發揮作用,轉化為直接生產力。
2.通過科普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既有利于促進新興產業的形成,又有利于使傳統產業得到改造,有利于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獲得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還可以進一步刺激需求結構的變化,從而拉動產業結構的變化,使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升級轉化。
3.經濟建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科普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科普宣傳促進經濟發展從以單純經濟增長為目標的發展轉向經濟、社會、生態的綜合發展,從有形的物質資源推動型的外延式發展轉向無形的信息和知識資源推動型的內涵式發展,對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現低投入、低消耗、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對提高經濟效益、保持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4.科普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從科學技術自身發展和演變的歷史軌跡來考察可以發現,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著一個由外生變量逐漸向內生變量轉變的復雜動態過程。在這一轉變過程的前后兩個階段,科技的經濟功能又有不同的表現。作為外生變量,科學技術通過科普滲透到經濟系統諸要素之中,從而推動經濟系統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作為內生變量,科技進步成為直接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對此,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和技術是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通過教育和培訓獲得的特殊知識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它們不僅能自然形成遞增的收益,而且能夠使其他要素也產生遞增的收益,從而使整個經濟的規模收益實現遞增,遞增的收益保證著長期的經濟增長。
科學技術利用科普的廣延性和外滲性特點轉變為物質形態的生產力和知識形態的潛在生產力;物化的生產力是具有一定科學素養的勞動者和通過科學技術進步被改善了的勞動對象;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勞動對象的改變進而優化了生產力結構。潛在的生產力是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合理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應向全人類普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5.科普是科學技術應用到生產中的重要途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指科學技術對生產力要素的影響。科普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承載階段,是通過對勞動者科學技術的普及過程,提高勞動者素質。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帶來生產工具的革命,這時的生產工具只能為少數發明創造者所掌握,技術的擴散憑借科普的手段逐漸為勞動者所掌握。進入現代社會,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增加勞動力數量和提高勞動強度對提高社會生產力的作用已越來越小;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主要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需要全民的推動才能快速轉化為現實生活中的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就是要創造生產力要素不斷發生量變和質變的條件和環境。科普就是這一量變到質變的催化劑。
三、科技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科技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系統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強大的發展動力。因為“作為一種文化,科技文化所表征的是一種在科學技術實踐活動中積淀而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這就表明了科技文化的實質是“人類將自身自然對象化,即人把自身投射到自然對象上,在自然對象上實現人的價值,這既是一個人化對象世界的過程,也是一個對象世界又作用于人而化人的過程,也就是說,科技文化的形成是人把自然世界塑造成人的世界,同時人按照自然環境所造自身世界的結果。簡言之,科技文化是人化自然、自然化人的產物。”由此可見,科技文化的內在特質是建立在科技知識、活動和體制基礎上的對于其價值觀的培養過程,是人類在其觀念上對于外部自然世界把握后所形成的思想化結果,是人類對于自然世界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而由這些觀念所形成的科技實踐應用的技能和藝術則是人類獨有的,它是建立屬人世界存在方式中最具有人類學意義的重要構造。作為一個歷史性的概念,科技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并不是恒久存在的,它依托著人類對于近代自然科學技術的逐漸認知而形成和發展的。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對于科技文化的認知理解大體經過了三個重要的階段并形成三種逐漸深化的理念。第一個階段所形成的理念是將科學技術理解為一種獨立于文化之外的社會現象,它將科學技術看成一種“真正的、方法的目標是把新的發現和新的力量惠贈給人類生活。”第二個階段所形成的理念則是將科學技術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這就認證了科學技術內在地具有文化屬性,它不僅能夠對人類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還能夠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相對于前兩個理念,第三個階段所形成的理念就更加深化,它將科技文化同文化自身有機融合并認同其是社會文化系統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表明科技文化不僅具有自然科學的功能,同時也具備著社會科學的功能,所以,這一階段對科技文化的理解已經認知到它對于社會生活的全方面滲透和干預。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科技文化理念的不斷深化和拓展將促使人類形成一種內化為思想觀念的科技文化理念,它將改變人們思想文化的認知,同時也會促進科技哲學在建構方式上的完善,以便為科技文化學的建立提供著實際化的理論架構。
二、科技文化建設的時代價值
作為人類社會文化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高級表現形式,科技文化不僅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先進要求,還彰顯了社會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加強社會文化建設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巨大的時代價值。科技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能夠為社會文化建設中民眾科學文化素質的養成提供積極有效的方法。民眾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乎著國家整體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建構。所以,加強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教育以及提升科技文化建設的層次不僅可以提高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還能夠從本質上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能力,提高國家在文化方面的競爭實力,形成良性的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當今時代,國際化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各國人才實力的競爭。所以,人才培養也就成為了各國發展的先決條件。可是,少數的高尖端人才并不能真正地將國家整體實力提升一個質的變化,它更多的是需要社會科技文化的普及才能夠達到目的。所以,只有依靠著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普及才能夠切實地將科學精神和科學文化知識有機地融入社會整體的發展進程之中,從而使得市民在科學文化的深度和廣度上提高自我科技素質的整體發展。科技文化在提升民眾科技素質整體發展的過程中,也客觀地推動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建構。
因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不僅需要社會經濟層面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同時也需要人在精神層面的提升,這樣的人才是全面發展的人。而科技文化恰恰就起到了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推動器作用。科技文化既現實地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以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內化人的精神財富以提升人的思想觀念認知。所以,通過科技文化的全面建設以塑造科學文化,堅持先進性文化發展方向就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和價值基礎,它也是中國化的最近成果,因為,中國特色的科技文化要在理論和現實中積極地尋求適合中國基本國情,并在這一基礎上來滿足時代所賦予其的要求。只有這樣,科技文化才會在社會文化建設過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種有助于科技發展和民族發展的文化形式。從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科學技術無時無刻不體現其巨大的創造性并以此改變著每個時代下的世界面貌。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大背景下,對于科技文化的需求尤為明顯。作為社會現實化的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持已經達到主要性地位,所以,科學技術所形成的科學文化也將成為社會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第一文化形態,并將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力量。雖然它不如經濟和政治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但是它依然是科技進步所必需的一種平臺和載體,積極地影響著科技的生成和發展。而作為國家在文化方面的軟實力形式,科技文化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思想觀念上的改進和創新作用。因此,科技文化已經成為了推進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重大力量,同時也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給予著積極的智力保障。
三、社會文化建設視角下的科技文化建設路徑
(一)建構具有中國特色化的科技文化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的科技文化體系要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上,科技文化體系要有中國特色。多年來的文化強國實踐進程使得我們越發地感覺到對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學習過多到已經開始否定本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容。所以,在社會文化建設的視角下來看科技文化的建設就要求我們“特別需要的是下大力氣發展科學技術文化,真正補救我國社會文化結構中科學技術文化不足的缺陷。這才是真正從我國國情出發,強基固本,從基礎上下功夫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切實的道路。”所以,中國的科技文化體系要秉承著中國式的文化傳統以適應中國的現實國情,在這基礎上來滿足時代化的需求,只有這樣才會使得科技文化成為一種利于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文化形式。因此,加快中國特色化的科技文化體系的構建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國社會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二)積極加快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機融合
我國社會的文化建設過程中,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間的融合問題既是未來發展趨勢,也是未來發展理想。它更多地應將其放在一種戰略化的高度上給予看待。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所以能夠形成融合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補,兩者及其延伸不可分割地構成了人類文化。正是這種同源、共生、互通、互補,使得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成為當今時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理論和實踐中也都是可能的。”這就表明,科技文化是當代社會文化建設的基礎,而人文文化則是當代社會文化建設的保障。依托著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機融合推動社會文化建設的發展,會充分地發揮出社會文化建設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巨大力量。而從我國現實的國情來看,要想將兩者有機的融合,不僅需要將以人為本作為推動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機融合的契合點,還要在教育方面促使科技教育同人文教育積極有效地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此作為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性方式,而這些最終的落腳點是要以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為最終目標。
(三)創造科技文化發展的文化氛圍
【論文關鍵詞】生態文學批評;人類中心主義;基督教;科學技術
二十世紀后半期以來,人類面臨著空前的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如果危機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遠的將來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種群將有可能從地球上消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全新的文學批評理論:生態批評應運而生。生態批評的主要訴求是重審人類文化,揭示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態思想家沃斯特明確指出:“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生態系統本身,而在于我們的文化系統。要度過這一危機,必須盡可能清楚地理解我們的文化對自然的影響。”生態批評以當代生態整體主義哲學為思想基礎,從跨學科、跨文化的視角探討文學、文化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雄辯地揭示了生態危機本質上是人類文化的危機。反對簡單地將生態問題還原成經濟問題或技術問題。要從根源上解決生態危機,僅靠自然科學技術或經濟手段遠遠不夠,必須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積極廣泛的參與和引導。要解決生態危機,必須走出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論、機械論的傳統學科的界限,從跨學科、跨文化的視角探尋解決生態危機的對策。
生態批評家們達成的一個共識是: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類中心主義,所以要想徹底解決生態危機,必須多視角、深層次地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是一種以人為宇宙中心的觀點,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是一切價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內在價值而只是工具價值。因此,人類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類中心主義將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關懷范圍之外。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整體主義和生命倫理相對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類中心主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科學史家林恩·懷特是第一位抨擊基督教的生態思想家。1967年,他發表了頗具影響的文章《我們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懷特認為,猶太一基督教的人類中心主義是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它構成了我們一切信念和價值觀的基礎,指導著我們的科學技術,賦予人類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奪、統治自然的神圣權利。首先,從教義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創造的最高產物,是自然的絕對主人,對人來說任何存在物都是為他安排,歸他統治的。在《圣經·創世紀》中,上帝造人時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讓他們管理海中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動物及地球上的每一個爬行動物。”這段話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過命名所有的動物而確立了對他們的統治。其他生物除為滿足人類的目的外沒有任何價值。其次,基督教通過摧毀其他宗教的萬物有靈論,通過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實現了人類把自然視作沒有生命、沒有情感的物質而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的目的。人類曾經懷著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這種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將自然賦予神性,摧毀了古代宗教的萬物有靈論。從此,人類剝削自然的禁令也隨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為以后的科學世界觀奠定了基礎,科學世界觀將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極的,適宜于被人操縱、控制的。可以說,科學技術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礎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觀。
在歐洲的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期間,基督教統治自然的思想影響深遠,主宰著歐洲與美洲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科技等方面。人類中心主義,人的優越性,人對自然的征服與統治是最常見的主題。在歐洲,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活動的目標是征服自然。在這種背景下,西方現代科技開始壯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譯成“知識就是權力”似乎更貼切,其實質是,科學為人類統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至高無上的權力。基督教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成為現代科學基礎的笛卡爾哲學。笛卡爾哲學認為,人與其他存在物的區別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語言能力,人的優越性證明人統治自然的合理性;動物由于缺乏這些品質,只能被看作是自動機器,只有人兼有物質的肉身和理智。笛卡爾凸顯人與自然的區別、人對自然的優越,與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為人對自然的統治提供哲學思想上的依據。在其文章中,懷特還提出了僅靠科學技術解決生態危機的片面性。
西方現代科學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強化人對自然的統治,因此,現代科技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惡化,相反,賦予了人類主宰自然的無窮力量。懷特指出了解決問題的兩個辦法。一個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從其他宗教尋找生態智慧,另一個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態資源,綠化基督教。人類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人必須從主宰地位退出,賦予萬物主體性,用包括人在內的萬物平等的觀念代替人對自然的統治的人類中心思想。
二、科學技術——社會危機與生態危機的根源
文藝復興,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在張揚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義的影響和推動下,科學技術獲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進程,賦予科學以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義。對很多人來說,科學是現代的宗教,是永遠正確的,永不犯錯的。但事實是當代科技不僅成為統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變成統治人和社會的工具。科技的發展不僅引發了嚴重的生態危機,也造成了嚴重的人文危機和社會危機。主要表現在技術導致自然異化,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人性異化,人與人的關系的異化,從而導致整體生態系統的崩潰。
生態批評家指出:科學不僅加劇了人與自然的疏離,導致生態危機,而且成為統治人、壓迫人的工具,造成人與人關系的異化,人與社會的異化。這一切都歸因于現代技術的四個特征:技術的齊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術失控。首先,技術的齊一化,即現代化大生產制造標準化產品,均質化的民族文化,單一二的工業化使得個性喪失,地區差異消失。其次,對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價值被忽視,數量替代質的東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另外,技術社會的關系是專業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際關系受到威脅。技術創造各種方法操縱人,人被客體化,人成為物體。最可怕的是技術的失控。當各種技術形成一個復雜、交錯的網絡時,它們仿佛有了生命,成為人類無法控制的力量。技術最終控制了人與自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和人文危機。
科學技術造成了人與自然的進一步疏離。由于現代工業的發達,宗教的衰落,人的自然觀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人類依靠技術的力量在遠離自然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人的靈魂似乎達到獨立自主的境界,導致人與自然的疏離日益加強,人與自然成為了相互對立的主客體。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變得更加傲慢,認為自己是萬能的,凌駕于自然之上,從而忽視了自然之根。但是當人類認為自己已經征服自然,成為大地的主人時,自然卻對人類進行了無言的懲罰,生態危機出現了。自稱靈魂超越自然的人類,其肉體卻不能脫離自然,所以人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人與自然再次發生沖突。
關鍵詞:近代 科技倫理思想 發展
一、近代科技倫理思想出現的歷史條件
封建社會中生產力緩慢發展的結果,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我國古代的許多重大發明傳到歐洲后,促進了歐洲經濟文化的發展。從14、15世紀開始,資本主義因素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發展起來。富裕的手工業主把貧困的手工業者變成資本的附庸,逐漸辦起了集中勞動的手工工場,這是最初的資本主義經濟。航海業的發展促進了地理學的進步,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前所未知的地域。掠奪殖民地的罪惡活動從此開始,但也帶動了天文學、大地測量學、數學、力學等學科的進步,是科學家們在地質、氣象、動植物等領域中收集到了大量的資料,也促使技工們在紡織、造船、機械、采礦、冶金、鐘表等生產部門致力于改進技術的研究。生產技術的提高又推動了工場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工場主、商人等新興的資產者也就不斷從這里產生并成長壯大起來,他們的經濟實力越來越雄厚。于此相反,手工業行會日益瓦解,封建制走向衰亡。資產階級展開了奪權斗爭。這反過來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必然引起質變。長期處于休眠狀態的技術,這時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18世紀70年代的英國,發生了近代科技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始于紡織工業的機械化,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主要標志。第一次技術革命雖然得益于生產的推動,但科學的威力已初露端倪。到了第二次技術革命,科學對技術與生產所起的巨大作用才顯著地表現出來。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二次技術革命,實際上就是運用經典電磁理論,來解決歷史提出的日益廣泛的各種技術問題。它表明,在生產與技術推動下產生的科學理論,反過來又可以走在生產與技術的前面,對生產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起重大的指導作用。
資產階級同沒落的封建貴族根本不同,十分重視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資本家要賺錢,要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就需要改進生產工具與技術設備。為此,他們采用重金懸賞、高額獎金等各種手段,來鼓勵科技人員進行創造發明。這樣,一批致力于科學技術研究的學者便應運而生,各種倡導科研的團體也相繼出現。科學技術事業從此成為一種公認的高尚和豪邁的事業。隨著社會生產分工的擴大和科學技術分支學科的增多,科技人員的隊伍日益龐大,他們的相互關系日趨復雜。這些不同于古代的新的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條件,必然會產生新的科技倫理思想。
二、近代科技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近代科技倫理思想不僅不含了古代優秀的科技倫理思想,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批判沒落階級的倫理思想和總結科技人員道德實踐經驗等途徑,還形成了一些新的科技道德觀念,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重視科學技術對道德進步的推動作用。在古代,盡管有些思想家能夠從知識與道德統一的角度來研究科技倫理問題,但由于缺乏發展的觀點,并沒有明確地提出科學技術能夠推動道德進步的問題。相反,沒落剝削階級的思想代表卻武斷地認為,技術進步會使人道德墮落,因而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封建制度的沒落,這種阻礙作用越來越大。
第二,尊重科學知識和科技專家,給以較高的榮譽與地位。在古代,就整體來說,大多數上層統治者或其思想代表,均以技術活動為恥辱,視工匠為賤民。為此,近代科技倫理思想是從提高科學的地位,使它擺脫神學婢女的角色,提高人的地位使他擺脫皇族的奴仆的角色開始的。新的科學技術替資本家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也給整個社會生活射進了新世紀的曙光。經過對以往歷史與現實生活的思索之后,勞動階層也逐漸歡迎它的進步。這使科學技術與科學家、技術專家們的地位大大提高。
第三,大膽實驗,勇敢創新。古代知識分子大都迷信經典,輕視實踐,抱守殘缺,還自譽為“遵循古訓”。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知識分子大都鉆研儒家經典的微言大義,不敢違背孔孟、朱熹等人的遺教。他們熱衷于功名利祿,無意于百工技巧。這是我國在明代以后科學技術從宋元時期的高峰上跌落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徹底改變腐朽作風,面向世界,大膽實驗,破除迷信,拋棄陳規陋習,才能把科學技術向前推進。
在歷史的新時期,成為時代特征的冒險精神、創新精神,推動著科學家們擺脫陳舊的道德信條的羈絆,大膽地進行各種探索,他們或在夜深人靜時獨自觀察星宿、天體,或蜷身在實驗室里搞化學、物理實驗,或到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科學實驗,或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對收集到的感性材料作抽象概括,終于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做出了一項又一項重大發現。在向科學進軍的征途中,許多科學家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第四,提倡自由研究,崇尚平等交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以后,封建社會的人身隸屬關系或依附關系逐漸被廢除,科學技術普遍商品化,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地位顯著提高,他們不僅人數眾多,而且人格獨立。這時,他們大都不以受命著述為榮,而以自由研究為幸福。分散在各處獨自探索的科技人員,很需要彼此交流思想觀點與研究成果,傳遞與獲取信息。于是,適合這一需要的學術團體應運而生。
近代科技領域群英輩出,產生了許多不同于古代的新的道德榜樣。這些科學人物學識淵博、意志堅強、明智勇敢,為了崇高的理想而愿意獻出個人的一切。科學上的英雄作為理想的人格要具備三個基本特點:一是不迷信盲從,在知識的高度上達到極致,即達到對自然認識的最高階段;二是在個性和道德的完美程度上達到極致,即達人格完善程度的最高階段;三是能夠不斷磨練和提高自己。為了真正成為科學英雄,在知識上和道德上達到最高、最完善的境界和道德上達到最完美的境界,實現人與自然的合一,就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練。
參考文獻: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人民出版社1971年,P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