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6: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發展經濟的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當前,經濟學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當然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還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很大聯系。尤其是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于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發展經濟學對中等發達水平的研究較少。當然,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發展經濟學具有直接的聯系,但是,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較大成就后,發展經濟學對我國經濟的促進作用就很少了。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前進與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發展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經濟學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現階段研究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顯得有點過早。與此同時,發展經濟學也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為了促進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很有必要對過去幾十年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成就進行總結,并且結合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形成一種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旨在能夠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1.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經濟發展模式
1.1經濟增長優先發展模式
較早以前,很多經濟學家并沒有完全區分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區別,甚至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這兩者是統一的。但是,隨著經濟學發展的更加成熟,人們不僅認識到了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明確知道了兩者間的關系。因此,在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早期,經濟增長優先發展模式在我國受到了廣泛地認可和關注,隨著經濟優先增長發展模式的實施,我國東部沿海等地區的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優先經濟發展模式在隨著某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進其他地方的經濟共同發展。
1.2投資驅動經濟發展模式
在任何時代,經濟學家都十分關注經濟投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經濟學家普遍認識投資帶來的資本積累始終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甚至有的經濟學家認為資本積累是決定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通過投資驅動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投資驅動經濟發展模式也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經濟發展模式
有的經濟學家認為,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競爭。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先天條件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發展我國經濟的過程中,不可能實現均衡發展。在這種環境下,沿海先行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被提出并被實施,很明顯,沿海先行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取得了重大成就,當時沿海先行經濟發展模式的構想是指優先發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然后通過先富帶動后富的方式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旨在最終能夠實現全國范圍的經濟均衡發展。
2.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思路
2.1中國發展模式取得的成功與帶來的問題
隨著優先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的實施,我國的經濟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我國采取優先經濟發展模式正確性。第一,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近年來,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日本,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第二,我國已經實現經濟結構的快速轉變,加快了我國城市工業化的進程。第三,我國的經濟逐漸融入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第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顯著的提高。
2.2增長優先發展戰略向增長與公平并重發展戰略轉變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初期,采取優先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及其正確的,這種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至少在當時解決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飽問題。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現在的問題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在這種環境下,優先發展經濟的模式必須要實現轉變,進而實現公平并重的經濟發展戰略,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2.3沿海先行發展戰略向區域平衡發展戰略轉變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和人口較大,采取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改革開發初期我國必要的措施。當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取得了優先發展的機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與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導致我國存在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因此,現階段必須要實行沿海先行發展的經濟模式向區域均衡發展的戰略轉變。
3.總結
總而言之,對發展經濟學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研究,旨在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于理論和實踐是不可分的,因而發展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也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國經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發展經濟學理論的完善。(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玉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綜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9(4):26-27.
論文摘要:發展問題是發展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與傳統發展理論相比,新發展觀在許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繼續加以完善和發展。通過研究發展經濟學新發展觀的背景,內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應具備的基礎條件及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發展問題始終是人類社會所熱切關注的一個永恒課題。發展經濟學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以發展為核心來探討發展中國家如何擺脫不發達的困境。在發展經濟學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發展經濟學家對于發展這一核心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對于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較全面的新發展觀。因此,對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觀進行梳理和分析,對于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1新發展觀問題研究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從傳統的模式向新模式轉變,即經濟發展不僅限于經濟增長,而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追求實現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謂新發展觀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觀念體系,它涵蓋了當展經濟學家對于對發展問題的許多新認知。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發展的方式應當具有可持續性。可持續發展觀對增長發展觀把經濟發展看作是不依賴外部環境的孤立系統的這一重要缺陷進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補充,它認為經濟發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態系統中的子系統,經濟發展的子系統與外部生態系統之間相互關聯,互相影響,必須反對人類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的無限制索取。只有這樣,發展才能持續下去;
2.發展的目標應是實現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財富、收入、技術進步、社會現代化等只屬于工具性的范疇,它們最終是要為人的發展、人的福利服務的。新發展觀把發展看作是一種不可剝奪的人權,認為發展過程必須是公民真正參與的過程,是本著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則穩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過程”,“在此進程中所有的人權和基本自由最終都將逐步充分實現;
3、對發展的機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發展觀認為,由于發展中國家的信息極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場失敗是一種普遍現象。從理論上講這可以通過法律程序來糾正,但是發展中國家的交易規模普遍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過了調節爭端的預期收入。由此,新發展觀另辟蹊徑,提出了配置資源的新的經濟運行機制。只有實現國家、市場與社區三者的互補結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筆者認為,新發展觀的產生不僅昭示著發展理論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領域擴展,同時也標志著發展經濟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新發展理論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首先為發展目標的泛化。汲取傳統發展觀把經濟增長作為惟一發展目標的教訓,新發展觀把經濟增長、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環境保護、人的自由實現等等都納為發展的目標,雖然面面俱到,卻不免使人無所適從。面面俱到的發展目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各個發展目標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標之間的沖突在所難免,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發展觀所忽視;其次是缺乏對不確定性發展的關注。新發展觀提出的發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屬于確定性發展和隨機性發展——尤其是確定性發展,這種對人類發展理性的過分推崇,難免會造成發展的某種迷失;最后為發展的視野狹窄。當今時代,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速發展,世界各國的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任何一國的發展都不可能再是國別范圍內的封閉式行為。然而新發展觀的發展視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國家的界限之內。超國別范圍的共同體、非國家行為主體、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對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影響,新發展觀都沒有進行系統的分析,更缺乏建設性的理論體系建
2在新發展觀模式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思考
筆者認為,當展經濟學家植根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實踐,通過系統反思傳統發展理論的優點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關于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的新認知。與傳統發展理論相比,新發展觀在許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國國情及新的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1)樹立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科學技術觀。
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都依賴或取決于科技進步。當今世界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的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結合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美國政府把發展科學技術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由正副總統任正副主任,以加強國家對科技的領導作用。根據經濟學家的測算,二戰后的50年中,美國生產率增長的1/3應歸功于科學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亞洲來講,日本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時也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從西方其他發達國家引進技術33854項,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觀念,以科學技術為先導,這樣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及增長方式的轉變。
(2)具有培養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多層次教育體系及職業培訓機制。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經驗之一是,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是伴隨著技術含量的提高而實現的,而技術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作保證。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即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素質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和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從美國等國家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和該比重提高的速度看,這些國家都十分重視發展教育事業,這是使這兩個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條重要措施。而我們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快速轉變,政府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立多層次教育體系及職業培訓機制,其開發和投資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3)積極促進結構調整,適時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廣義的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分配結構、消費結構等。最重要的是產業結構與區域結構。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經濟的迅速發展,必須將農村的過剩勞動力轉移出來,并進行合理的產業分工及產業引導,進而實現工業現代化。發達國家普遍走過的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從粗放型經濟到集約型經濟。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我國必須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低能耗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改造高能耗的傳統產業;提升第二產業的技術含量,提高其勞動生產率;以促進投資結構的演進來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這樣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4)政府具備較強的駕馭經濟的能力,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能夠進行適度干預。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需要政府進行發展管理來彌補以確保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在一定的社會形態和一定的發展階段上,何種經濟增長方式占主導地位,應主要由市場的力量來決定。西方國家實行自由市場經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道路。如果我們從產業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預下,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則可能實現經濟集約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對經濟的有效干預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擴張,以“高投入、高消費、高排放、低效益、難循環”為特征,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雖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卻造成礦產資源和能源日趨短缺,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后果。據統計,2003年,我國消耗了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0%,水泥總產量的40%,煤炭總產量的31%,實現GDP卻僅占世界的4%,并使資源基礎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陜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開發上也經歷了同樣過程,付出了沉重代價。因而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及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
(6)依據經濟發展的進程科學選擇經濟增長方式的能力。
綜觀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歷史可以看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不是由人的主觀意愿決定的,而是由經濟發展的進程所支配,跨越客觀發展階段而人為地進入某種經濟增長方式對一國經濟發展進程而言,未必是最優的,甚至效_果會適得其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對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過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在現階段我國選擇集約化投入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繼續擴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觀現實性。當然,在投入時我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組合的優化程度,逐漸提高經濟的集約化程度,為經濟增長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轉化創造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7)具備良好的經濟體制環境和完善的市場機制。
我們所謂的體質包括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等。發展經濟學研究體制應把體制作為發展的因素。構造合理的經濟運行模式,實際上是尋找一種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機制。以發展為綱來研究體制問題,使體制更加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定要有相應的市場體系。市場是市場經濟活動的舞臺,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資源進行市場配置的空間和環境。市場狀況如何,市場體系是否完善,市場機制是否健全,決定著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這是西方國家經濟增長方式成功轉變的經驗,也是蘇聯東歐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失敗教訓之總結。
參考文獻
[1]常修澤.中國新發展模式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理論參考,2004.
[2]周天勇.發展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0.
[3]李國.自主創新任重道遠[N].經濟日報,2005,(4).
[4]張意翔.建設循環經濟實現新型工業化[J].特區經濟,2005.
關鍵詞:發展經濟學; 經濟增長方式; 技術創新;人力資本; 現代產權制度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九五”期間就提出來了,十四屆五中全會的兩個轉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但為什么十年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本上說沒有真正轉變?為什么現在到了非轉變不可的地步?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靠什么來推動?筆者試圖用發展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
一、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與我國的經濟增長實踐發展經濟學在不同的時期為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不同的經濟增長路徑。早期的發展經濟學家強調資本和勞動的數量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屬粗放型的經濟增長路徑,很符合發展中國家早期的經濟發展實際,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發展經濟學家特別重視研究技術、人力資本、制度等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屬集約型的經濟增長路徑,很符合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筆者試圖把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與我國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踐結合起來說明,作為經濟發展初期的手段,勞動和資本的作用在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已出現遞減,潛力不大,而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人力資本積累等促進經濟增長的潛力是巨大的,說明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性和所依靠的手段。
(一)貧困的惡性循環論與引進外資和政府投資
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是發展經濟學早期的一個關于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納克斯1953年在《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一書中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宏觀上存在著供給和需求兩個循環,這兩個循環相互影響,使經濟增長難以實現,使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的境地之中不能自拔[1]。
納克斯的貧困的惡性循環模型如下:
低購買力低收入低儲蓄
投資不足生產率低資本形成不足
該模型的含義是:資本缺乏造成了低水平的供給和低水平的需求,低水平的供給和低水平的需求導致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之中不能自拔。
這個理論真實地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早期,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是缺乏資本。有沒有辦法呢?有,政府集中投資和引進外資是促進本國經濟增長,走出貧困的惡性循環的有效路徑。
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是巨大的,或者說發展中國家政府對資本在初期的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的認識與納克斯的理論是一致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借助外力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進行集中投資。來自這兩方面的資本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經濟學家張軍在講“從上個世紀80年代經濟起飛以來,中國經濟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長,但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大多數中國企業經營狀況和生產率在整體上處于不斷惡化的趨勢之中,而且至今沒有造就許多與中國經濟規模和增長率相稱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自己的企業。于是問題就變成:在微觀經濟基礎上看來比較薄弱的條件下,中國經濟何以保持高速增長?結論只能是中國經濟高增長,主要不是靠本土企業,而是靠政府每年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與外企投資”[2]。但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和外資的經濟增長路徑已經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外資在給中國經濟帶來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民族經濟的安全隱患,這可以從外資對中國經濟的總量影響和對某些行業的壟斷控制進行判斷。商務部測算,如果按照現在的招商引資速度,到2009年直接外資依存度,即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將達到50%,若按投入產出比1:1計算,一半GDP是外資企業生產的,外資反客為主,左右的我們的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從行業看,目前外資已在我國的一些行業形成了壟斷,控制了定價權,從而控制了這些行業,造成了對消費者不利的局面。明顯的是啤酒、水泥、感光材料和汽車,這是外資帶來的利與弊。中國因為傳統體制的慣性,政府投資主導經濟增長的特點比較明顯,下面以7年積極財政政策為例說明其利與蔽。
政府投資以1998―2004年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為例,中央政府共發行了9100億人民幣的國債,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西部大開發以及環境保護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國債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平均每年8-9%的經濟增長中大約有2%來自國債投資。但是巨大的國債造成財政安全存在隱患。因此,無論從財政安全上考慮,還是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考慮,中國經濟增長不能再依賴政府投資。不僅外資和政府投資不能無限依賴,任何資本都不能作為長期的無限的經濟增長手段,可以永遠依賴,因為資本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目前發達地區已出現了明顯的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現象。因此,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是早期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適應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初期,無視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一味依賴資本就會出問題。
(二)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與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索洛提出來的,比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晚幾年,也屬于早期的經濟增長理論,但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經濟增長路徑比貧困的惡性循環論要寬。該理論認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只是資本,還有勞動,并且勞動和資本可以相互替換,二者的比例由市場上兩種要素的價格比決定[1](P30)。即發展中國家可以發揮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選擇勞動替代資本的低成本之路,實現經濟增長。這無疑對勞動力豐富的中國是很有意義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千方百計地引進外資,另一方面企業采用勞動替代資本,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選擇勞動密集型產業,走低成本、加工業為主的發展路子。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道路,使中國變成了世界的加工廠。但是,在繁華的背后,我們也依稀看到了比較優勢的悲愴。商務部統計數字顯示,出口工業創造的利潤中中國只獲得了8%,其余92%都歸外國了 [4]。盡管如此,反傾銷此起彼伏。我們氣憤,但我們更應該反省和深思。長期依賴勞動的比較優勢,以農耕經濟的心態忙于計算如何以更大量更低的價格占領地球另一端的低端貨鋪,卻不知道這種做法越陷越深,乃至無法脫身,一旦國際經濟有任何風吹草動,一旦對方不樂意,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與貧困的惡性循環論都是發展經濟學早期的經濟增長理論,這兩個理論提供的經濟增長路徑對發展中國家早期的經濟發展很適用。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以及要素邊際收益遞減現象的出現,主要依靠增加資本和勞動的早期的粗放的經濟增長路徑已經走到了盡頭,必須轉向以技術進步為主推動的經濟增長路徑。
(三)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理論與購買技術和市場換技術
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理論還是索洛提出來的,庫茲涅茨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在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模型中,技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經濟增長率=資本貢獻率×資本增長率+勞動貢獻率×勞動增長率+技術進步增長率 [1](P31)。198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認為經濟發展階段越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大,技術進步不會出現邊際收益遞減。因此,技術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
我國在引進外資、增加政府投資、充分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時,深知技術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勞動、資本、土地等傳統的因素潛力還較大,另一方面技術研發成本很高,風險很大,因此,理論界和政府部門都倡導進口技術和市場換技術。購買技術和市場換技術的選擇是理性的,但結果卻是悲涼的,總體上說,付出很大、收益較小,雖然既有企業的因素,也有體制的因素。但是,它告訴我們別人的技術不能成為我們發展經濟的杠桿,我們必須走自主創新的內源型的發展之路。
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傳統要素的潛力越來越小,主要依靠自有技術促進經濟增長已成為共識。但是,除技術以外,還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增加人力資本投資等。
(四)全要素經濟增長理論與產權制度改革
全要素經濟增長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又叫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其含義是經濟增長除取決于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以外,還取決于技術、制度、人力資本、知識、生產規模等。其經濟增長模型為:經濟增長率=資本帶來的經濟增長率+勞動帶來的增長率+全要素經濟增長率。即全要素增長率是指除資本和勞動這些傳統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帶來的經濟增長率[1](P32)。全要素增長率的提高反映著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全要素增長率的高低是衡量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綜合指標。我國以農村土地和城市公有企業為主的產權制度改革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舉世矚目的。目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促進提升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等實現經濟增長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的潛力是巨大的。
二、發展經濟學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啟示
通過前一部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1、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更新經濟增長理念
庫滋涅茨對經濟增長下的定義是最經典的,其含義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的長期上升,而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的相應調整的基礎上的”[6]。該定義包括兩個重要的內容,其一是,經濟增長的實質是提供經濟產品的能力的長期上升,即經濟增長不是單純的供給量的增加,而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供給能力的提高,而且這種能力具有持久性,抵抗外力和不確定因素的能力較強;其二是經濟增長需要的條件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思想意識的進步,即經濟增長表現為全要素增長率的提高。
3、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人力資本的積累等
經濟增長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隨經濟發展階段的推進而加深。我國從總體上說處于工業化中期,一些發達地區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階段,科學技術的作用愈來愈顯著,自有技術成為支撐微觀企業和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的源泉。因此,同志認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進步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環節”。目前,制約我國自主創新的因素既不是人才,也不是物質條件,而是科技體制。因此,進行科研體制改革,建立產研結合的體制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通過技術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國大多數人口在農村,因此增加對農民的投資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源泉之一。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分析了美國200多年農業發展的歷史,得出一個結論:美國農業的成功在于向農民投資,在該書中他提出了兩個著名的觀點;“一個受傳統農業約束的人,不論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產出很多糧食,節儉和勤勞工作并不足以克服這種農業的落后性。”“發展特別是農村、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實物資本的投入,更需要在農民身上的教育培訓和醫療等方面的投入”[7]。。這些真知灼見對農業人口龐大的中國意義更大,如果我們不加大對農民及其子女的投資,就會導致“盲流的子女還是盲流,民工的子女還是民工”,集約式增長的后勁就不足。
(作者楊宏翔系紹興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主要參考文獻:
[1] 周天勇.發展經濟學教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0
[2] 張軍.中國經濟強大了,為什么企業沒有強大?. 解放日報[N] .2003.10.23
[3] 楊繼繩. 經濟學家茶座第一輯[J],山東人民出版社
[4] 李國.自主創新任重道遠. 經濟日報[N].2005.4.13
[5] 張五常.經濟解釋[M].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0.9
[6] 胡希寧.當代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M].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4
[關鍵詞]商品經濟學;生產和分配;人生存和發展;人的發展經濟學;經濟學革命
一、社會的生產和分配行為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
(一)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原因
關于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似乎沒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其實不然。在經濟學史中,有過非商品經濟的思想,這一點在經典文獻中是可以找到的,也可以在一些國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的教科書中找到已經建立但并不完善的理論。然而,由于西方商品經濟學的堅持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放棄,當前的經濟學幾乎可以說是清一色的商品經濟學了。在經濟學史中,還有一個問題被中國的很多經濟學學者(也包括非經濟學學者)忽略,那就是在對經濟學的分類中,西方經濟學其實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簡稱。非商品經濟的思想源于人們認為解決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可以不通過商品經濟的辦法,而商品經濟學則認為經濟學只能是研究商品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正因為這樣,現實經濟發展的原因被經濟學的目的搞混了,在指導經濟發展實踐的時候,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目標指向。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試驗后,經濟發展的目標指向因生產效率、GDP、資本的利潤率和政府財政收入的強烈動機所掩蓋,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一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發展的實踐中被淡忘了,以至于我們今天不得不認真討論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這一古老而又現實的經濟學問題。
筆者在《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一書中曾經提出過“解決人的生活需求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這個觀點已經包含了“人的生活需求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的命題。而在對觀點的進一步闡述中,經濟發展的目的被分解為“解決好我們人的生活需求”和“解決好人的發展”兩個方面。“人的生存”問題應該說是可以與“人的生活需求”問題相對應的。但“人的生存”條件的保障與“人的生活需求”條件的保障不同,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樣一個涉及經濟學研究出發點的問題,并未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筆者所批評的經濟學家撇開經濟目的讓經濟學研究脫離現實的狀況至今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經濟學的研究仍然遵循商品經濟學的思路,那就將永遠也走不出分析商品經濟運行規律的局限,也就意味著經濟學的研究永遠也就別希望走到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中心中來。這就是說,商品經濟學不能使經濟學理論的指導與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經濟學的研究要回到經濟活動的本源,即回到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中來,使經濟學真正成為研究經濟發展與人生存和發展緊密聯系的學問。事實上,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原因,作為一個事實、一種常識,并不需要經濟學來做什么證明。經濟學需要關注、或者說經濟學要表明自身存在的科學性,得說明清楚為什么只局限于對商品經濟運行的研究,而不去研究商品經濟運行的社會思想基礎、不研究商品經濟為什么這樣運行而不是那樣運行?特別是它為什么可以不關心社會中每一個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都應該獲得保障?換句話說,經濟學必須回答經濟學研究關注不關注入的經濟活動與經濟活動的目的相一致的問題。
(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生產和分配行為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
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行為有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其中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人的生存和發展最為密切,在沒有商品交換即物物交換時,人類就依靠生產和分配的行為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換句話說,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自商品經濟學產生以來,商品生產、商品分配、商品交換和商品消費就作為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生產和分配的行為與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漸行漸遠,商品生產的效率、資本的利潤、生產要素的分配和商品消費與商品生產的關系成為商品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方面,從而使商品經濟學成為忠實服務于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顯學。然而,社會發展對人生存和發展條件保障的需要并不因商品經濟學對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忽視而減少,它反而要求經濟學對自身的理論進行反思,特別是要對現實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脫離作出解釋。但是,由于商品經濟學在一開始就忽略了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這樣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問題,它有意回避生產和分配行為需要對每一個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條件負責的問題,用“看不見的手”的理論來說明商品經濟活動以追求資本收益最大化的合理,即認為商品經濟活動在追求資本收益最大化的過程里無形中也使社會福利得到增加、就業有所保障。商品經濟學對資本利潤最大化的獲得需要以犧牲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甚至未來人的發展條件為代價的事實視而不見,實際上也是不認可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這樣一個事實。
二、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需要相應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來保障
(一)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必要前提
由于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是因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那么,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就是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必要前提,即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產生就是為了要保障人的生存和發展。所謂生產行為,指的是人用自身的勞動與生產資料結合并生產出生存和發展必需品的過程,亦即人創造并保障自身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一種行為。生產行為有三個要素:人、生產資料和人的勞動。生產行為的目的是創造并保障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所謂的分配行為,指的是按照生產條件和生產目的對生產出來的產品(或產品的價值形式)進行分配并使人生存和發展條件得以具備的行為。由此可見,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是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的。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說的人的生存和發展是社會中每一個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而不是商品經濟學因資本收益最大化而獲得的生存和發展。在商品經濟學里,因資本收益最大化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每一個人不一樣,一些人(主要是資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員)會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傭工人)勉強維持生存和獲得一定的發展,一些人(失業者、待業者和無業人員)被作為自由市場競爭的條件而大量“儲備”起來,要靠社會救助或靠別人供養。
(二)一定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給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發展條件
從商品經濟學理論指導下產生的經濟行為對人的生存和發展所造成不同后果我們不難看出,在不同的社會思想下產生的生產和分配行為,其給人所造就的生存和發展條件是不一樣的。這一點是經濟學不能忽略的。不幸的是,現有的經濟學,特別是商品經濟學,并沒有把這一點當作其研究的重要方面。即便是在研究人的發展經濟學問題的學者中,能夠這樣看的也不多,更不用說深入研究了。
我們這里講一定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給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發展條件,就是要我們的經濟學研究特別關注“一定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一定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是一定社會思想影響下人的行為,帶有主觀色彩,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商品經濟學把生產和分配行為定義在資本主義社會上,非商品經濟思想把生產和分配行為定義在社會主義社會上,這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事實。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經濟學指導下的生產和分配行為造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條件,社會主義經濟學指導下的生產和分配行為造就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條件。可是,一些經濟學者卻在不遺余力地宣稱經濟學與意識形態無關,并有意回避自由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性質,希望用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分配行為來造就社會主義社會中人的生存和發展條件。
轉貼于
(三)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取決于相應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
從上文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出,人的“一定的生存和發展條件”需要在一定的社會思想影響下的生產和分配行為來保障,即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取決于相應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這就是說,人生存和發展條件保障得好壞,取決于人對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選擇。好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才能使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得到真正保障;不好的生產和分配行為將導致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受到破壞,人將得不到好的生活,更談不上全面自由地發展。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從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否得到好的保障來判斷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好壞,從而判定經濟發展方式的好壞。現實社會中許許多多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經濟發展不等同于人的發展,而判定人是否得到好的發展似乎找不到一個客觀標準。因此,長期以來人們無法很好地評判經濟發展方式的好壞,當然也就不能及時認識到經濟發展方式的偏差,更談不上糾正。其實,這是商品經濟學理論誤導的緣故。商品經濟學把人們評判經濟發展方式的好壞放在商品經濟活動收益的最大化上,資本收益的好壞、GDP的增加的快慢和財政收入的增加速度等一系列經濟指標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經濟發展好壞的標準,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已經被掩藏在這些指標背后,讓人錯誤地認為資本收益最大化的實現、GDP的增加、財政收入的增長也等同于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獲得了保障。不可否認,沒有經濟的發展,是不可能使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獲得保障的,經濟發展是人生存和發展得到好保障的前提。但是,從經濟發展是為了保障人生存和發展這樣的本質要求出發,在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取決于相應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思想指導下,把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能否很好地使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得到保障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方式好壞的標準是有必要的,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經濟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三、以商品為中心的商品經濟學傳統是使人生存和發展條件與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相脫離的原因
(一)以商品和資本利潤為中心的生產和分配行為是商品經濟學錯誤導引的結果
以商品和資本利潤為中心是商品經濟學的顯著特征,與人們認為經濟學只能是研究商品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有關。筆者認為,把經濟學定義為是研究商品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這是西方經濟學因要服務于資本主義所產生的偏見,由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泛濫,它又轉變為中國經濟學界的一個偏見。這個經濟學偏見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是正常的,在社會主義中國出現就很不正常了。社會主義國家把適用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經濟學當作顯學、作為主流學科,用于指導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實踐,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不管它是通過什么辦法做到這一點的。
毫無疑問,在以商品和資本利潤為中心的經濟學影響下產生的生產和分配行為,必然要以(不擇手段、不顧資源浪費、不斷增加無效消費和大量耗費社會資源)獲取商品最大價值和資本最大利潤為目標,因而使生產和分配行為嚴重背離其要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初衷。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需要相脫離,完全是商品經濟學錯誤導引的結果。關于這一點,馬克思早在150年前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中就已經有所揭示。馬克思的《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生產行為如何為獲取資本的最大利潤而犧牲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分析就更加透徹了。
(二)在商品經濟學中人被作為生產資料或生產要素,甚至淪為商品
商品經濟學把手段當目的,就是把發展經濟從而得到財富這一創造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手段,當成了發展經濟的目的——即以獲得財富為目的。這一點,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起因的研究》(又名《國富論》)體現得非常充分,它探討的就是財富怎樣增加得更快的問題。在商品經濟學里,由于把追求財富當目的,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問題就被擱置不管了。人作為生產的主體變成了僅僅是生產工具(當然不是全部,資本持有人和他的人是生產和分配行為的主體,另外的人只能是生產工具或稍好一些——即生產要素),人的需要就必須服從于利潤的需要了。在這個情況下,勞動者的勞動力,這一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成為資本持有人爭奪和充分利用來增加利潤的對象,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變成對利潤源泉的保護,把勞動力按質論價、當成商品就是其有的保護,即便是這種特有的保護,也只出現在能夠為資本帶來最大化收益的少數人身上。
(三)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脫離是商品經濟學理論的必然產物
由于人類的經濟活動與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要尋找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脫離的原因,得從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結合情況來判定。我們必須承認,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脫離不是從來就有的。在遠古社會,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結合是非常緊密的,人們是因直接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生產和分配。那個時候,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們幾乎不可能擺脫依靠直接的生產勞動來解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應該承認,出現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
相脫離的情形是在生產力水平較高的近現代社會中,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后,才具備有只為了追求財富增加而獨立或相對獨立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存在。但是,即便是在現代,人類社會也曾經出現過直接按照社會中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需要來有計劃地開展的社會生產和分配活動,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已經堅持了50年以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朝鮮、古巴,其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就基本上能夠與保障本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現實相結合。與朝鮮和古巴的情況不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目前出現的嚴重貧富差距、“新三座大山”等情況,就是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沒有能夠與保障本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很好地結合起來的結果。實際上,出現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相脫離情況的國家,主要是實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國家,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每一個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得到較好保障的如北歐的幾個國家,都對商品經濟運行的方式進行了較大改革。這樣看來,以資本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生產和分配行為,是商品經濟學理論指導下必然出現的結果,也是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相脫離的原因。
轉貼于
四、人的發展經濟學研究要關注社會生產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發展
(一)人的發展經濟學應該擔當起糾正商品經濟學偏差的責任
從上面的闡述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學應該把以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為中心的研究與以商品分析為核心的研究相分開,即把經濟學區分為人的發展經濟學和商品經濟學。由于商品經濟學會誤導經濟發展的實踐脫離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或者說商品經濟學會使經濟發展的實踐脫離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意愿,人的發展經濟學應該擔當起糾正商品經濟學偏差的責任,引導經濟學回歸到能夠指導經濟發展為社會中每一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都得到保障的服務上來。鑒于商品經濟學思想已經在社會中造成深刻的影響,許多領域已經被其徹底滲透,為清理和消除商品經濟學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做到經濟學指導經濟實踐時真正能夠保障好人的生存和發展,用人的發展經濟學糾正商品經濟學的偏差很有可能會引起一次經濟學的革命。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隨著以人為目的發展經濟的呼聲不斷高漲,經濟學革命的到來是遲早的事。對于中國而言,經濟學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人們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經濟學變革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人的發展經濟學需要把研究的視角從商品分析轉向社會生產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發展
由于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的好壞直接決定經濟活動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好壞,因此,經濟學的研究、特別是人的發展經濟學的研究需要從傳統經濟學以商品分析的視角轉移到以分析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發展上來。前文已經指出,經濟學要表明其自身的科學性,必須說明經濟學為什么只限于對商品經濟運行的研究而無需研究商品經濟運行的社會思想基礎?必須回答經濟學為什么不關心社會中每一個個人生存和發展條件都應該獲得保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經濟學不能回避的,因為經濟學首先是研究與人的生存和發展有關的學問,離開了人的生存和發展,經濟學就不成其為與人關系密切的科學了。由于經濟學首先是人的經濟學,那么,經濟學的研究必須解決人的經濟活動怎樣與經濟活動的目的相一致問題。而要解決好經濟活動與經濟活動的目的相一致問題,除了研究怎樣的社會生產和分配行為才能使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得到真正保障,應該不會有更好的辦法。這就是說,以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己任的人的發展經濟學,需要把研究的視角確定在社會生產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發展上。
注釋:
①筆者了解的主要是中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的經濟理論。本文作者對蘇聯及東歐、蒙古、印支三國社會主義時期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的了解,僅限于書本介紹;對目前仍然在實踐著的朝鮮、古巴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則知之甚少。此處講非商品經濟理論的不完善,是鑒于世界上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先后放棄了計劃經濟而言的。同時也表明,本文所講的人的發展經濟學,與經濟學史中出現過的非商品經濟學不同,也不同于現有的商品經濟學。
②在筆者看來,以研究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商品消費為主的經濟學理論,都屬于商品經濟學的范疇,中國目前正在試驗并冠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理論被包括在其中,西方經濟學是商品經濟學的典型代表。
③參見《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第1版第198至199頁。
④原本的表述是:“把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這個問題提出來,是要說明,我們的經濟活動、我們要使經濟運行良好,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好我們人的生活需求、解決好人的發展問題。”參見《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第1版第199頁1至3行。
⑤筆者對經濟學研究脫離現實的批評,原話是:“在一些經濟學家那里,經濟學不管經濟的目的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經濟學研究的技術化傾向也表明這一點。而經濟學撇開經濟目的不管,只研究經濟的手段、技巧、過程,最終就會變成技術表演,探求純粹原理,與現實的經濟運行脫離得越來越遠。實際上,正是經濟學的這種脫離現實的傾向,使我們忘了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解決人的生活需求。”參見《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第1版第198頁最后一段。
⑥據筆者所了解,意識到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是人的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的,除了筆者本人,還有中國人民大學胡鈞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許建康教授和廣西民族大學陸壹東。但把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人的生存和發展條件結合起來并作為人的發展經濟學的重要內容進行研究的,目前只有筆者本人。
⑦關于中國1978年甚或更準確一點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開始以來的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中國的新自由主義學派經濟學家會得意洋洋地認為是來源于資本主義國家的自由主義經濟學,一些學者則堅決不認同,認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在指導中國的經濟實踐。筆者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試驗,明顯受到具有商品經濟學顯著特點的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影響,它不同于純粹自由主義經濟學行為的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試驗的社會基礎為社會主義社會,因此,它不可能象在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自由”,但生產和分配行為與保障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脫節,存在較大問題,“新三座大山”在中國的出現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⑧為了弄清資本積累的問題,馬克思分析了不以財富僅以需要為目的那個年代的生產。“我們在古代人中間,根本找不到有誰去研究哪一種土地所有制形態是最生產的,是能創造最大財富的。雖然伽圖曾經很詳細地研究過哪一種耕地方法可以取得最大的收獲量,甚至于布魯圖(Brutus)還曾研究過把他的金錢怎么樣貸放出去才能弄到頂多的利息,但并沒有把財富看作生產底目的……所以在古代,盡管處在那樣狹隘的民族、宗教、政治境界里,畢竟還是把人看作生產底目的;這種看法就顯出比現代世界高明得多,因為現代世界總是把生產看成人底目的,又把財富看成生產底目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蘋稿)》(第三分冊),劉瀟然譯,人民出版社1963年6月第1版第104頁。)——參見巫文強《論以人為目的發展經濟及新時期經濟學的使命》,《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12期第4頁。
關鍵詞: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 相關性 思考
寧夏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差異比較大,適合于發展各種特色經濟產品。如何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寧夏經濟,保護和改善寧夏的生態環境,實現寧夏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寧夏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需要解決和處理的關鍵問題。只有很好地把握經濟和環境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解決和處理好二者之間的各種矛盾,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寧夏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來,寧夏人民艱苦奮斗,努力改善生態環境,緩減了生態環境惡化的速度,但由于寧夏是全國生態系統最脆弱的省區之一,森林覆蓋率只有全國的一半,森林調節氣候、涵養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與荒漠化功能較弱。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寧夏又地處中緯度內陸地區,變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來全區平均氣溫已達到了有歷史記錄的最高階段。在氣溫升高的同時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干旱日趨顯著。干旱的頻繁發生,加劇了荒漠化進程,也給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了巨大困難。生態環境整體改觀的態勢還沒有形成,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從根本上改變惡劣的生態環境任重道遠。
2、水資源日益緊缺,發展節水農業投入較大
寧夏是水資源極缺的地區之一,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區。據水文資料統計,近10年來,寧夏黃河來水與正常年份相比減少近30%,灌區遭遇了50年來最為嚴峻的缺水困難。面對嚴峻的缺水形勢,全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灌溉設施老化失修、田間節水灌溉設施建設滯后、先進的節水措施難以推廣等主要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加之近年來寧夏工業用水逐年增加,為加快工業發展,自治區采取農業水權轉讓的方式,提供工業用水。雖然農業節水潛力大,前景好,但從根本上改變引黃灌區灌溉條件,投資大,任務艱巨。
3、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特色產業優勢發揮不足
盡管寧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產品、馬鈴薯、糧食、蔬菜等產業比較優勢明顯,但因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技術水平、資金投入、生產效率和營銷管理比較落后,產品科技含量較低,品種、口味、保鮮、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約了優勢特色產品產業的發揮。
4、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
經過近30年的扶貧攻堅工作,南部山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2008年,寧夏山區8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長17.7%,已基本解決了溫飽,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寧夏全區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總數為33.6萬人,西海固地區貧窮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別是中部干旱帶還有20多萬人居住在生態失衡、干旱缺水、偏遠分散、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地方,全區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
二、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
1、抓住機遇,發展經濟
寧夏必須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創造一切條件,大力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業同步發展。經濟的大發展,使科學、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有了經濟保障,也使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也就有可能發展科學、文化和教育事業,才能使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廣泛提高。因此,寧夏社會發展的根本是發展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2、寧夏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要統籌兼顧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注重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環境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發展變化規律,人類只有引導和順應其發展變化,才能夠從生態環境中不斷獲取人們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才能夠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和諧生活。由于歷史的原因,寧夏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做到時時、事事不忘生態環境保護。寧夏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者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好和諧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生態環境和諧發展了,寧夏的經濟發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三、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
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機遇和挑戰并存,西部大開發為寧夏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條件。當然,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也面臨許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歷史機遇,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處理好各種矛盾和沖突,大力發展經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使二者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更新觀念,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加快寧夏經濟社會的協調快速發展,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1、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公民環境保護的意識
要通過對領導干部和公民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要使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公民牢固樹立環境意識,堅決防止那種將環境保護只掛在嘴邊,只當作一句口號,而不付諸實施的錯誤做法。在具體的經濟活動中,要狠抓落實,真正做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復寧夏美好的生態環境。
2、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作用,進一步增大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對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發揮政府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動員各方的力量,通過引進外資、發行國債、發行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采用投資補貼、減免稅收、財政貼息等政策,積極引導民間閑散資金、企業和個人投資,實現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投資的多元化。
3、植樹種草,增大綠地面積
森林、植被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風固沙的重要作用,對寧夏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和強化植樹造林、種草種樹工程,全民動員,開展植樹造林,植樹種草。進一步加強林地和草地管理,開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綜合治理,逐步實現沙漠綠洲化,使寧夏人均綠地面積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的步伐。
4、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
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是寧夏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寧夏資源豐富,人口稀少,有著發展生態經濟的巨大優勢和潛力。通過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能夠使寧夏的經濟、環境統籌兼顧,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發揮,能夠把生態資源的社會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正回饋,使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寧夏的經濟發展必須打破常規,決不能重走以生態環境惡化作為代價換取暫時的“經濟發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使寧夏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雙贏”。生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循環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該模式是建立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建立在人類的環境和資源意識非常強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極大地發展社會經濟,實現資源的經濟、節約利用。環境優先,盡可能地保護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實現工業發展和農業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實現生物物質鏈的循環利用,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實現資源利用、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友好發展,為人類生存創造美好的居住環境。
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當前的能源結構、資源結構、環境狀態已不能支撐現有的發展模式,特別重要的是隨著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環境保護的需要,如果沒有基于科技進步的大力開發,能源和資源將難以支撐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必定走到盡頭,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道路。基于碳氫化合物的經濟將逐漸轉變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經濟,逐步地將工業革命世紀轉變為生物技術世紀。在這種轉變過程中,要依靠生物技術才能將來源于太陽能的可再生資源―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工業原料和能源。這種能源結構和資源結構的轉變將直接關系到寧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寧夏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狀況決定了寧夏的經濟發展必須走生態的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
5、進一步加強生態產業經濟的發展
在寧夏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根據本地區自然條件及資源特點,使產業結構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產業市場的調節作用,大力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真正實現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之,寧夏生態環境的現狀決定了寧夏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只有充分認識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預見性地提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策略并著力實施,才能使寧夏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持協調、可持續發展。
注:本文為08校級課題《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良性互動機制研究》部分內容
參考文獻:
[1] 胡儀元.西部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模式選擇――生態學的視角[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論文摘要:在分析發展經濟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前提下,對發展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和學術流派作了回顧,著重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綜述,最后對發展經濟學未來的發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發展經濟學的來源
對任何學科的研究都應該從它的起源開始深入研究它的發展歷程。發展經濟學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發展是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萌芽,經過十年,該學科就被冷落。從發展經濟學定義看這一問題,在上個世紀經濟迅猛發展,很多國家漸漸擺脫了發展中國家的桎梏,逐漸走上經濟發展道路。
最早的經濟學萌芽是從1938年威廉姆·呂彼克用法文發表的《農業國的工業化問題》。一般把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初。這是結構主義興盛時期t經濟學在這一階段得到迅猛的發展;第二階段,60年代中期。這是新古典派理論在發展經濟學中復蘇并出現依附論,這是發展經濟學發展昌盛時期,緊接著在7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斷節。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為發展經濟學的第三發展階段,這是一個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和新增長理論時期,這個時期發展經濟學達到了理論成熟的時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學家漸漸地在理論上有所創新。
二、發展經濟學的定義
廣義的發展經濟學概念是:凡是研究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都可以算是發展經濟學;狹義的概念是:發展經濟學主要任務就是研究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或者說實現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的問題。
三、發展經濟學研究方法
經過戰后50余年的探索,人們對增長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在研究方法選擇上,以及方法論認識上均達到了較高水平。不過,即使如此,人們尚無法解釋與經濟發展相關的許多問題。可見該學科知識體系的復雜性。了解發展經濟學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這有助于在研究過程中減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選擇不當帶來的各種困難,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學地解釋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大體劃分為三類:實證主義、規范主義和實用主義。實證主義的哲學觀點認為,只有通過觀察(感覺)獲得的知識才是可信賴的,舊的實證主義甚至認為推理亦不可靠,而較新的實證主義則信奉事實的邏輯延伸產生的知識也可以認為是可靠的,稱為邏輯實證主義。自然科學中的實證主義認為,只有直接可以觀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關系才是真實的,認為只有當理論或命題能夠用數量表示時,這種理論才是有效的。
四、發展經濟學的發展
如果說發展經濟學中工業化理論對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那么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對工業化進行了比較準確的定義。前世行副行長、經濟學家錢納里把工業化界定為“一般可以由國內生產總值中制造業份額的增加來度量”,我國的張培剛教授則運用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從技術創新角度對工業化進行解釋,認為“工業化是國民經濟中一系列基礎的生產函數(或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或變革)的過程”。概括起來說,工業化的實質就是高效率的工業部門比例上升,低效率的農業部門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業化理論歷經幾十年發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論體系,也成為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參照物。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這是發展經濟學研究工業化問題的最初階段,以劉易斯模型為代表。劉易斯認為,主導經濟發展的是工業部門,決定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工業部門自身的擴張過程,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是工業化的前提條件;他還提出了發展中國家的三種工業化戰略:農產品出口,強調國內市場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學派這種發展觀點,顯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客觀實際。事實上,市場機制起不了合理調節的作用,經濟增長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貧困,失業、社會矛盾、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現象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有增無減。除了前述對發展的基本看法外,發展經濟學也承襲了新古典學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經濟發展的質的規定性。
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之下,發展中國家在和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中處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從而在貿易條件、商品出口、跨國公司投資各方面都蒙受損失。但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卻往往從發達國家的角度去解釋和辯護,從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1、林業行政機構職能定位不科學林業行政機構職能定位跟不上市場經濟改革的步伐,越位、錯位和缺位同時存在。
(1)林業行政機構職能界面過寬,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
(2)是責任泛化,模糊了責任主體。
(3)是職責不到位,應由林業行政部門履行的職責沒有很好地承擔起來。
2、機構設置不合理。機構的設置和精簡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科學性、法制性。我國的行政機關雖然經歷了5次機構改革,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走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
3、管理方式、手段落后。在管理方式上,主要表現在重事前審批、輕曰常管理,習慣于傳統的管理方式、方法,忙于繁瑣的行政審批。
二、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依靠科技發展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發展,因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經濟的發展和對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的保護。那么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證資源與環境的發展力,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科技來發展經濟,改變傳統的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因此,在林業發展上,實施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提高現代化管理和服務水平要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加快實現機關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現代化,并以此為契機,重組優化組織結構、工作流程;要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資源;要充分利用現代辦公手段,如電子郵件、視頻會議、移動通訊、遠程辦公等,改進辦文、辦會、辦事方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要以門戶網站為政務信息、網上辦事服務的總平臺,通過內網改造和業務系統建設,逐步構建全天候、一站式的“電子”,從而極大地提升林業行政效能。
3、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核心、以效益為目的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以促進林業生產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數字林業”的概念,即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動林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科學化,加快實現林業的現代化。
4、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研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指導林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與生產建設脫節的問題。要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服務、聯合開發、創辦經濟實體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5、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實踐中的對策
(1)造林多樣化。采用多樣化的以林養林方式,有的以發展苗木養林,有的以發展林木加工養林,有的以發展經濟果林養林。農民還采取林苗結合、林禽結合、林菜結合、林果結合等方式,提高林地產出和經濟收益。
(2)林農結合式。應用和推廣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成果,采用科學的生產、管理方法,以林為主,林農結合,多種經營,逐步建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林業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兼備的生態經濟兼作。如實行林草間作、林藥間作、喬灌混交等種植模式,最終使退耕還林成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收入的良機,同時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的綜合效果。
(3)造林規模化。從提高生態效應、景觀效果、經濟效益出發,成片造林力度明顯加大,片林建設以發展苗木基地、經濟果林、速生豐產林等經濟型林地為主。
6、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