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1 16:36: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一歷史知識點筆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影響銜接的原因分析
高一新生的認知水平基本還停留在初中階段,進入高中,面對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現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但認為歷史很難,甚至有同學開始決定要拋棄這門課程,這就比較嚴重了。為什么會在銜接上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必要的歷史知識和理論認識,這是影響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的主觀原因。這種狀況是由功利觀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歷史所有的教與學都圍繞考試指揮棒進行。歷史教學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則就不教,同時,在中考總分中,歷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這就在學校部分領導、教師和部分學生及家長心目中,歷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歷史課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大打折扣,學生態度上的輕視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中考范圍一般只選取中國史、世界史的部分單元進行考核,學生最后只需對較少的零碎的考試內容進行強化復習、訓練,從而使學生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的積累和知識體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課程設置的巨大差異和跨度,這是影響初高中歷史教學有效銜接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這種差異和跨度主要體現在:
1.課程體系的設置:初中采用通史體例,中國史、世界史分編,基本按照從古至今的時序,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及基本規律。而高中則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采用模塊+專題的體例。這種體例跳躍性大,時序顛倒,沒有連續性和系統性,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要求很高。
2.課程內容的編排:初中課程重中國史輕世界史;重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相對薄弱;內容編寫淺顯易懂、生動有趣。而高中課程中外歷史權重大致相當;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占一個模塊,三足鼎立;內容偏深、偏難,涉及的基本理論、概念比較枯燥、深奧、抽象,可讀性不強。這樣的差異和跨度,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高一新生來說,學習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一旦由此產生畏難情緒,則十分不利于歷史教學的進行。
針對這些問題,如何有效解決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成為高一教學中的首要任務。
二、有效的解決措施
第一,做好課程內容的銜接。教師在面對高一新生時,要對初中歷史課標和教科書的要求和特點、中考的范圍等都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知曉學生初中階段歷史知識的學習狀況,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
第二,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針對高一新生歷史知識零碎,缺少知識結構的狀況,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時刻注意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盡量將三個模塊的內容融會貫通,將中外歷史在宏觀空間中聯系。比如在講授必修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給學生整理一個中國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著再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三個方面,把必修三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構成整個中國古代史的全貌。同樣,對于某一個單元甚至某一課,我們都可以幫助學生去構建知識體系。擁有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有助于更好地學習、復習,還能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
第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高一新生的學習方法基本還是沿用初中那一套,習慣于機械背誦,總以為讀讀背背是拿高分的法寶。其實,高中歷史不管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初中大的多,知識結構也更復雜。因此,在高一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指導學生如何預習、聽課、筆記、作業、復習,保證學生學習各個環節的科學、正確,以此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和意識。比如在做筆記環節,可以指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下重點、難點和一些相關的說明,而不是全盤記下。這樣既節省時間,也提高效率。同時也可以指導學生將筆記記在書本空白處,這樣便于結合教材理解掌握。
[關鍵詞]歷史教學 學習效率 預習 聽講 復習
提到歷史,有的同學就說:我們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學歷史,而且,初中、高中的歷史課本的內容大體相似,沒什么好學的,讀讀背背就解決問題了。其實,大家的認識有很大問題,在學習中就感覺出來了,知識點記不住,線索理不清,或者前后顛倒,同類事件區分不清等等,所以盲目學習是不行的,必須有好的方法指導,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想從課前、課堂、課后、課外四個環節提出一些看法。
一、課前,注重預習
預習的目的在于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對照注釋或例題,參考課后練習題。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或筆記本里,為上課作好準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現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并弄懂舊知識。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應做到看、做、思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僅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課堂上,學會聽講
上課的時候,先準備好需用的課本、資料、作業本、及學習用具等。上課時要認真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思路要跟上,要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都要積極踴躍,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盡量記課堂筆記,記學習要點,理清本節課知識線索,要記得正確、完整。把自己自學的心得和老師對新教材的闡述加以對照比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若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或課后探討。另外,課堂聽講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理解記憶課堂內容,當堂解決一部分,剩下的難點,課下再用很短時間攻克,記住,歷史課永遠離不開記憶
三、課后,溫故知新
所謂“溫故”,即不斷的復習回顧,而復習又分為三種: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不同的復習有不同的目的與要求。
平時復習,其目的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因此必須做到當天學的內容及時回顧,我認為課后五分鐘回憶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習課和晚自習時間抽半小時左右記憶當天的內容,可以進一步消化知識。或者睡覺前簡單回憶提綱也是很好的方法。 如果有條件,再進一步整理、修改、補充課堂筆記,深化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對重要的知識,經常復習,牢固掌握。我國當代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80多歲高齡還能熟練地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一百位以內的數。有人向他請教記憶訣竅,他的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
階段復習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老師講完一章后你需要及時總結 、回顧。對單元、章節知識的復習鞏固,主要是進行知識歸類,把握重點,新舊聯系,融會貫通,在這個環節中要做到四注意:
1.注意歷史事實之間的橫向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美、英、法、俄、日等國向帝國主義過渡,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先后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從而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2.注意事物本身的縱向聯系。例如分析美國經濟的發展,要考察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內戰是強大的推動力,二次工業革命是美國成為和保持世界工業大國地位的重要原因。
3.注意知識的廣度。關于國共兩黨合作,可以理解為第一次合作是黨內合作,第二次合作是黨外合作。關于,中國是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4.注意知識的深度。將初步獲得的知識加以深化,在更高層次上有新的認識。此外,適時做些概括性強的題目,注意培養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復習的目的是對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所學的知識全面復習鞏固,因此復習時要對照大綱教材的要求,首先根據復習時間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查漏補缺,解決疑難,達到全面掌握。其次,提醒大家注意,復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復習,還是學習方法的回顧和總結。多找一些理解記憶的小竅門,通過不斷總結和完善,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再次,復習時還要注意多看、多練、多想、多問。這要求大家一旦拿起課本,必須人到、心到,復習歷史課本知識,不能單純地讀故事,而要多加思考。做習題是鞏固知識的最佳途徑。做錯的練習要及時解決,弄不懂就要發問。“問”的范圍很廣。可以與同學討論,可以與老師討論。
四、課外,培養興趣
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有了興趣,學起來就省勁的多,甚至會變成一種樂趣,效率自然會提高。那么怎樣培養對歷史的興趣呢?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思想上不要抵制、厭煩。古人常說“學史可以明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史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歷史是一門很實用的學問。歷史知識縱橫幾千年,方圓數萬里,當你走進歷史長河,會發現它的博大、浩淼。
其次,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既能增長見識,提高一個人的知識內涵,還能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歷史知識豐富了,對你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好處,比如:歷史知識尤其是外國歷史知識的掌握,對外語中的閱讀理解大有裨益;科技史中的數學、化學、物理、生物成就有助于對相關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文化史的成就,可以激活你們的藝術細胞。
一、教師教授
1.教授理念
有好的理念指導,使復習有章可循、頭腦清晰。高三歷史復習首先要樹立“從宏觀到微觀”的理念。其次,針對學生提出遺忘率高的問題,要讓學生明白,要記住知識,必須遵循“及時鞏固、多次反復”的生物學規律。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在測試中不敢作答主觀題的情況,要讓學生知道“歷史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合理答案”,鼓勵學生圍繞問題自圓其說。
2.教授知識
知識教授的依據是高考考綱、課程標準。此外還要關注高考動向、史學動態,按照文綜模式下的歷史高考題進行分析,把握廣東歷史高考的特點、考試內容和試題難度。作為高考改革先鋒的廣東省,歷史高考以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為主,創設新情景,引用新材料,大膽引入各種史學范式,貫通古今、聯系中外,內容多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難度在0.55左右。基于上述分析,首先要教授主干知識。所謂主干知識是指在教材的知識知識體系中最能反映出歷
史趨勢和本質特征,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大事件、大制度等。其次,教授主要專題。復習時應將大專題細化為小專題,將小專題進一步細化為一個個問題,這樣操作性才強,學生才容易接受,復習效果才好。專題復習時,先由學生將教材中或教材后大事年度中有關專題的大事,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羅列,然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再次,教授主要的史學范式。對于各種史觀復習應該融會于平時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讓學生不經意間掌握。
3.教授方法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某個具體知識點更為重要。方法包括很多:閱讀方法、記憶方法、做筆記的方法、分析方法、答題方法等。方法教授要經常性,知識與方法并重。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傳授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方法,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進步。
二、學生自學
只有學生通過自覺學習掌握的知識、技能,才能記得更牢,才能靈活運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自學什么?就要看高考考什么,考綱范圍也就是自學的范圍。歷史高考復習通常安排三輪,不同階段對學生自學的要求不同:第一輪復習要求“全”;第二輪復習要求“通”;第三輪復習要求“聯”。
第一輪復習時間最長,復習主要是扎實基礎,學生自學主要依據教材。教材按單元—課題—子目編排,系統而全面。
第二輪為通史復習,由于現行教材按專題編寫,同一時期的歷史知識分散于各冊教材之中,導致了知識相對割裂,導致學生學習歷史普遍缺乏“通感”。為此,教師要編排通史資料以供學生自學。
第三輪復習是考前20天左右,教師指導學生關注一些高考常考熱點,如,民生問題、社會轉型問題、近現代史問題等。另外就是回歸教材,特別是教材的目錄、大事年表。看到目錄、大事年表把一、二輪所復習知識通過聯想的方式回憶出來,如果不能順利地回憶,則要有針對性地回復問題,最終通過聯想達到“縱貫古今、橫聯中外”的要求。
三、教學測評
檢測是高三復習的必須環節,有利于反思教與學。進入高三,月考、周測、限時測驗、摸底考、模擬考等各級各類考試成為常態。試題質量、試卷批注、講評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提高,直接影響了高考備考質量。
批注試卷,事半功倍。在測試中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暴露出不同的問題,僅僅統一講評顯然不合實際,教師要針對性地進行具體點評、批注。這樣讓學生很快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何處,以后如何克服、避免類似錯誤重犯。批注試卷看似多花了時間,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既親和了學生,又提高了效率。
試卷講評。測后的試題一定要進行講評,而且要有針對性,主要講方法、思路。首先選擇題無非由題干與選項構成,做選擇題要遵循“三看三思”。題干要三看:一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三看關鍵詞語,明確內涵外延。被選項要三思:認真思考每一個被選項: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其次,解答材料解析題的流程可以概括為四部曲,即“讀”“審”“列”“答”。讀材料和設問,這是解題的前提。審設問,這是解題的關鍵。列出大體提綱,這是奪取高分的關鍵。在最后的整理答案階段。遵循原則為精心審題,聯系所學;逐問作答,看分給點;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號化”“整潔化”;答案內容要“面全”“點齊”“話簡”“規范”。
歷史經驗多次證明:教師只有認真落實教、學、測常規環節,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較好成績。
參考文獻:
自我介紹:我是個時而安靜時而鬧騰的女孩,喜歡讀書,鐘愛寫作,泡圖書館是我最大的樂趣。天生喜歡自由的我,經常利用假期出去旅行,開闊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與歷史對話。
畢業計劃:出國留學,去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理想宣言: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寄語: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衷心祝福大家2015年高考金榜題名!
我是差生,但我不服輸
猶記得當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市重點高中時,親戚們都說“老李家的姑娘準能考上重點大學”。可是升入高中后,我很快便對進度快、難度大的高中學習產生了排斥感,每天得過且過,作業都是應付著做。高一期末考試,在全校1600多人中,我排在第730名。
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到名校去念大學,也為了追尋自己喜歡的繪畫,在和爸爸進行了一次長談之后,我決定走藝考生路線。
學藝術是一條辛苦的道路,除了要學習陌生的繪畫技巧,我還要應付沉重的文化課任務。高二一年,每天早上7點我都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里晨讀,而每次放學都是我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為了確保學習更有成效,我養成了“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的良好習慣。通過預習,提前了解課本的知識框架,我基本上做到了在課堂內理解和消化老師講解的重點、難點。課后的大部分時間,我都交給了各科的課堂筆記和試卷,保證各科均有固定時間復習。每到周末,我都會堅持做兩套數學、英語真題,并對照參考答案對自己的答案進行修正。
憑著認真的學習態度,我確實做到了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繪畫技巧逐漸成熟,文化課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的成績上升到了年級第34名。
棄藝從文,執著的信念支撐我
成為普通班第一
成績的巨大進步讓我認識到我在學習方面是有潛力的,也讓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放手一搏,以文化生的身份參加高考。參加藝考意味著我將有8個月的時間與文化課學習絕緣,我擔心的是藝考結束后我能否拿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以及我的文化課學習進度能否趕上來。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我決定專心走普通高考路線。
由于我沒有進入年級前30名,因此我沒有能進入學校開設的重點班學習。為了證明自己不比重點班的同學差,我要求自己必須比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三開學后,班上一半的同學都在校外為藝考做準備,班上的學習氛圍冷冷清清,課堂的秩序很差。身處于這樣一個環境,我全憑著“每天進步一點點,考上重點大學”這個信念硬挺著去學習。我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不能受外界影響,因為學習是自己的事,不管在哪里,只要勤奮努力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一定能夠創造人生最大的輝煌。
現在想來,我真的很佩服那時候的自己,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和一群人對抗,這種感覺既孤獨又催人奮進。
高三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我排在年級第18名,成了普通文科班里唯一能和重點班的同學一爭高下的學霸。但我沒有向老師提出轉去重點班學習的申請,因為我已經適應了普通文科班的學習環境,并獲得了老師的重視。
學渣逆襲秘籍
鑒于我背書的能力很差,所以整個高三我一直在文科綜合里面摸索科學的學習方法。我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借鑒高考狀元們的學習方法,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獨特復習技巧。
在地理學習中,我主要是采取通讀法和聯想法來進行記憶,具體做法是邊通讀課文邊進行大腦風暴,將所有知識點連成一串進行記憶。另外,我還通過畫地圖來記憶地理知識點。常常是一張地圖畫完后我就可以準確背誦出地圖所包含的內容,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復背誦還記憶不住的情況。當然,畫地圖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但只要耐心地堅持畫完,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歷史是讓我最頭疼的一門學科,因為不僅要熟練掌握教科書上的內容,還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怎樣才能同時解決這兩個難題呢?我的方法是以歷史事件的性質為中心點,把同類性質的事件放在一起比較、分析,進行聯系記憶。如將美國獨立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等進行比較,有利于區分繁雜的知識點,從根本上掌握歷史知識。
政治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我的方法是進行聯想記憶,做好知識的遷移。因為政治知識點是有連帶性的,很多新知識是對以往所學知識的補充,所以只需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加以補充、整理即可。由于政治考試與時事的聯系比較大,因此我堅持每周看一份《人民日報》,仔細閱讀學校發的《時事》雜志,保持對時事政治的高敏感度。
另外,文科綜合的學習還要做到及時復習和定時復習。遺忘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遺忘的程度與時間的長度成正比,解決遺忘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復習和定時復習,鞏固記憶。
在第一次模擬考試中,我的文科綜合成績從之前的不到200分,上升到250分。而在二月到五月的四次月考中,我的年級排名均排在全校前25名。
樂觀沖刺,高考無悔
在高三最后的一百天里面,秉持著“該復習的都復習完了”的樂觀態度,我沒有和別的同學一樣瘋狂地刷題,而是在保持平和心態的情況下,重做高三復習時做錯的題目,一遍遍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我知道高考前的自我心理調節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并沒有對自己的娛樂時間嚴加控制,反而騰出了更多的時間用于閱讀報紙和雜志,保持對時事的高敏感度,為高考作文和政治考試積累更多的材料。雖然那段時間我的情緒很不穩定,但我從沒有想過要放棄我的名校夢。每天傍晚我都堅持和同學一起去操場慢跑,放松身心,緩解精神壓力,我堅信,堅持到最后就會勝利。
當高考到來時,我很平靜,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激動。最后,我的高考成績排在全校前十名,以平行志愿A檔A志愿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是2013年電子科技大學在山東省錄取的最高分文科考生。高一的迷茫、高二的奮斗和高三的沖刺終于凝結成了電子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向當初嘲笑我的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一、講談——接受式
講談——接受式是在改革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形成的。
傳統歷史教學模式是50年代初我國歷史教育工作者以蘇聯的教學模式為基礎,融合我國的一些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家庭作業”五個環節為結構程序。它的優點是方便了人們對歷史教學活動過程的準確把握,有利于歷史知識的系統傳授,對歷史教學實踐的指導也更為明確具體。其教學過程由教師直接控制,通過教師對歷史教材內容的系統講述,使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過總結新課和家庭作業的完成,鞏固所學的歷史知識。它能使學生比較有效地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較多的歷史知識,比較突出地體現了歷史教學活動作為一種簡約的認識過程的特性,使系統性較強的歷史知識得以有效地傳授,歷史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顯的,最主要的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教學實踐中,就是過分強調書本知識,忽視能力培養,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教師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的被動學習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為授受關系,表現在教學內容上以知識為主,在教學方式上以傳授、灌輸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們對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鞏固了教師系統地講述歷史知識、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上,采用師生談話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自主積極地接受歷史知識,教學雙方形成了雙向的反饋交流,這一改革后的模式,從其特征上看,可稱為“講談——接受式”。
講談——接受式的教學要素的關系如圖(一)所示。
圖(一):
附圖{圖}
該模式所依據的教學理論,源于現代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信息加工理論〔1〕。它把學習過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貯存和在需要時提取出來加以運用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分析講談——接受式,可以形成這樣的認識,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刺激——反應的過程,而是信息播發者與接收者之間用語言交流的傳遞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過程。學生接收了教師播放的信息后,經過大腦神經系統的加工,引起反應活動,并把反應活動后得到的信息反饋給教師,再經過教師的大腦神經系統的加工,對其反饋的信息作出再反應。
講談——接受教學模式,就是依據這一原理,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以師生談話的方式逐步展開教學過程、完成歷史教學任務的。其中,既有教師對歷史知識的系統講述,也有學生的積極反應、自主探索;教學的過程是信息的傳遞過程和反饋過程的結合。它繼承了傳統歷史教學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發展了重學的一面,把教與學、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證了歷史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該模式適應了歷史知識因果聯系性的特點和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特點。歷史知識的各個部分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歷史事件既可能是前一個歷史事件所引起的結果,又可能是后一個歷史事件所產生的原因,它們互為因果,環環相扣,構成了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正是從歷史知識的本質聯系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結構,進而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的。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歷史教學,可以達到以故引新,學新聯舊;以舊啟新,新舊相連的目的。運用得當,學生的歷史認識也就會象鏈條一樣,一環扣一環地向前邁進,螺旋上升。
該模式的結構程序為:導入新課教學新課總結新課檢查鞏固新課。
1.導入新課:通過談話聯系與新授歷史知識內容有關的舊的內容,既復習鞏固已有知識,又引起新知識的學習。
教學示例:(材料選自“人教版”初三《世界歷史》第1冊第23課《美國內戰》,下同。)
師:美國獨立戰爭發生于何時?它對美國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國獲得了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師:如果說獨立戰爭掃除了殖民統治這一大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的話;那么,70多年后的美國內戰則掃除了另一大障礙,為美國經濟強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有關這方面的內容。(板書):第23課美國內戰。
2.教學新課:通過談話聯系已有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教學。層層相扣,使新知識逐步呈現,學生逐步接受新知識。
教學示例:(教學目標是引起“美國領土的擴張”的教學)
師:獨立戰爭結束之時,美國的領土主要在哪些區域?后來有了什么變化?
生: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后來擴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師:這些變化是怎么形成的?[板書并依次講述以下內容:1.領土的擴張(時間、方式、結果)]
3.總結新課:通過與學生的談話,使所學的歷史知識逐步形成歷史概念和歷史原理,建立起新的歷史知識結構,并使之系統化和科學化。
4.檢查鞏固新課:一般通過口試練習和筆試練習兩種方式進行。測試題目,不僅要達到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目的,而且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講談——接受式教學模式,以講述法和談話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采用指導閱讀、看圖、圖示、討論等法,屬于接受學習的教學范疇。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種變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初中的歷史教學。
二、自學——輔導式
自學——輔導式,又稱導學式。它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學,和教師有的放矢、相機點撥的輔導,使自學和輔導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教學要素的構成關系,如圖(二)所示。
圖(二):
附圖{圖}
錯綜復雜的教學過程,從理論上可以作這樣的剖析:以教師為主體,作用于教材、學生等客體,構成了教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作用于教材、教師等客體,構成了學的過程;教師、學生均具有主客體雙重角色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因其職業的特點和年齡、智力及知識水平的優勢,理應發揮主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即主導作用,主要用于對學生的指導、點撥和引渡上;同理,學生的學習活動也理應接受教師的主導。然而,學習活動是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一切都有賴于學習主體主動積極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識,并構建為自己特有的認知結構。“從宏觀上看,人的健康成長過程也必然是受動性遞減,主動性遞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達到‘自由王國’的過程,故學生的主動性必須受到重視和珍重。”〔2〕這樣,教的主導性和學的主動性的契合,就構成了“自學——輔導式”的主旋律。顯然,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論是支撐該模式的主要理論依據。
實際上,早在80年代,該模式就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試驗。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師提出了“四段式歷史教學法”〔3〕。他把45分鐘的歷史課分成四段來進行。第一段,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閱讀新課內容,時間約5—7分鐘;第二段,教師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講課,約25—28分鐘;第三段,師生對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提問,教師回答提問,約5分鐘;第四段,課堂作業,約5分鐘。這一方法明確而具體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此后,上海的錢昌明老師將一堂課分為閱讀、整理和練習三段,1985年總結為“讀、理、練三段式教學法”〔4〕。后來,杭州、蘭州等地的歷史教師又先后提出了“讀、講、議、看、練”五字三段式教學法和“自學、精講、練習”三步式教學法等,雖然名稱各異,但都具備了自學、輔導和練習的環節,并改變了“講”的內涵,針對性強,效果好,都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它們都為該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自學——輔導式的結構程序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材學生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精講練結。
第一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材。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問題,閱讀教材課文。通過閱讀,了解新課的主要內容,并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和能力。
教學示例:(材料選自“人教版”高一《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一節《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二課時)。具體實施如下:
教師用幻燈或小黑板等教具,向學生展示閱讀本課內容的要求:(按一課時的量進行)①、閱讀第1、2自然段,歸納16—17世紀早期英國國內經濟領域的變化;②、閱讀第3自然段,總結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及其在階級關系方面的變化;③、閱讀第4、5自然段,思考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樣評價?④閱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目,概括英國革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主要采取了哪幾種形式?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了什么?“光榮革命”的實質是什么?怎樣認識英國革命的功績和對內對外的影響?
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并試作課題筆記。
第二步:同桌學生或相鄰學生展開討論,交流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其間,教師要善于掌握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對那些基礎知識薄弱、歷史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要作重點的輔導,并作方法論上的指導。
第三步:教師精講。本環節著眼于對全班學生的輔導。主要針對學生在前面環節中所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疑難問題進行精講。所謂精講,一是講授的內容要精,教師主要講本課的知識結構和重點、難點問題;二是講授的語言要精,教師的語言要點到為止,讓學生從中得到感悟。
其中,知識結構的講授尤為重要,要使學生明確各教學內容的歷史知識體系、框架和線索,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常常采取圖示法進行。
第四步:練結。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通過讓學生完成各種類型的作業,進行評價、小結等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并得到及時的鞏固。如上例,既可以針對閱讀要求上所出的題目檢測學生,進行總結;也可以針對課文中的思考題和練習題,進行練結。
自學——輔導式在功能目標上突出強調了學生自學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但是,這一模式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和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它比較適合于高中的歷史教學。此外,它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提出有利于啟發學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問題,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識的結構,熟諳知識之間的聯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達;還要有較強的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要善于和學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輔導。
三、參與——活動式〔5〕
參與——活動式是近年來出現的較為新穎、同時也是引起較大反響的一種教學模式。
其教學要素的關系,如圖(三)所示。
(圖三):
附圖{圖}
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主張〔6〕。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教師扮演的角色不是學生的導師、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生的朋友、學習知識的顧問。教師的任務是創造促進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獨立性與創造性,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這一模式強調師生的,共同參與和活動。所謂參與,一是指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二是指師生共同參與包含了教學活動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所謂活動,則是指學生的主動活動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資料,定課題,做實驗,搞制作,既動腦又動手。它既表現于課堂教學,更表現于課外活動。
歷史課外活動的推行,特別是歷史“活動課”課型的確立,以及歷史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教學法的實驗,為該模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及推廣創造了條件。
參與——活動式的基本結構由三個環節組成:創設歷史情景參與各類活動總結轉化。
第一步:創設歷史情景。該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以多種具有生動形象的歷史場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情緒,使學生樂于參與活動。創設歷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創設模擬歷史場景的方法,如把教室布置成手工工場、歷史會議的會場;也可以采取再現歷史背景的方法,如展現文物、音樂渲染、電視和電影播放等;還可以把學生帶入社會,選擇典型的歷史遺址或博物館,作為學生活動的場所。
第二步:師生在預置的場景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展開活動。可以采取由教師一邊講課,一邊指導活動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由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教師指導的方式。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供具體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既有聽課、學習的過程,又有參與活動的過程,既動腦,又動手,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第三步:總結轉化。通過教師的啟發,使學生感悟所學內容的情感基調,做到情與理的統一,使這些認識、經驗轉化為指導他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其方法可采取教師與學生一邊活動,一邊點撥的方式;也可采取活動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內容,加以啟發講授的方式。
例如,上海有位教師曾經運用這一模式教學“宋元時期的社會生活”(“上海版”初一《歷史》新教材,二課時)。大致情形如下:
第一步:在教室里創設宋元時期民間風俗的模擬場景。墻上貼滿春聯、年畫,桌上擺滿春卷、月餅、臘八粥及煙花、爆竹等。經過布置,教室儼然成了宋元時期的一個“小社會”。
第二步:師生雙方在模擬的“小社會”中學習。活動開始后,教師以一“長者”的身份向學生講述春聯、春卷、臘八粥等實物的來歷和嬗變,并概略介紹有關的宋元時期社會生活的文化背景、主要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等。學生一邊對照實物,一邊聽故事似地了解有關知識。接著,師生一起在“小社會”里開展活動:觀看年畫,學寫春聯、學做元宵、學包春卷……個個忙忙碌碌,人人喜氣洋洋,師生仿佛正在忙著過年。
第三步:臨下課時(下午二節課連上),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的內容,啟發學生通過宋元時期社會生活的“參與”和“活動”,自然地感悟到我國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文化傳統的神奇魅力,并以此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情感和愛祖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
參與——活動式特別適合于地方史和有關專題史的教學。它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學效果明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是實施中學歷史素質教育的較好的教學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的運用要求較高,它不僅要有恰當的教學內容,明確的主題思想,還要有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最好與校、團、隊的活動結合起來,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時機進行。
此外,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發現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模式和目標教學模式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注:
〔1〕參閱:鐘啟泉編譯《現代教學論發展》[+]“著眼于信息處理的教學模式”,1992年10月版,教育科學出版社。
〔2〕楊小薇著《中小學教學模式》,第127頁,1990年4月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3〕茅蔚然:“四段式歷史教學法”,《教學月刊》,1983年第1期。
〔4〕錢昌明:“以三個面向為指導,加速歷史教學改革筆談”《歷史教學》,1985年第2期。
[關鍵詞] 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 學生
課堂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新知識,實施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優化課堂教學的核心工作是重新認識教與學的關系。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關系,其指導思想就是主體教育思想,其根本宗旨就是落實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直接參與學習過程,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歷史課堂教學成為利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課堂教學。
從歷史學科的特點來說,歷史講述的是過去的事情,時空相隔太遠,學生對悠遠迷離的歷史知識不易理解,學習起來難度大,為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探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樹立新的學生觀、教師觀
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課堂秩序的維持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維護教學秩序的井然有序,用嚴格的紀律來限制學生的活動,教師在課堂上一講到低底,擔心講漏了知識點,學生忙于記筆記,劃重點。從表面看,教學秩序井然有序,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多少時間在思考、學生又真正理解了所學的知識,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是學生是發展的人,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有獨特的人,他們在興趣、愛好、需要、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有自己的觀察、思考與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清楚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連自己的知識也不能強加給學生。
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轉變,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遞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發展,健康發展;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要求教師不僅僅向學生傳播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向更高不目標前進。
二、建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
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問題,“親其師,信其道”。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催化劑,師生只有取得心靈的溝通,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一個對學生漠不關心,諷刺挖苦的教師是得不到學生尊重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愛增。如在高一新生剛入學時,有一位學生特別提問和給教師提意見,對教師怎樣上課,應該如何解決教學問題都提出了許多建議。作為教師我立足于尊重學生,注意研究教材與學生,對學生能夠大膽的向教師提出的建議,給以了充分的肯定與鼓勵,經過認真的思考學生提出的建議,選擇了一些適合教材與學生的建議實施后,使這位同學在后來的學習過程中自覺性比較強,能夠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開展探究性活動,他感于質疑的的課堂行為又帶動了班上的其他同學,通過這個事例,使我意識到要使教學提高,師生平等對話,先要建立良好的民主和諧師生關系。
三、注重學生實際,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一個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教師只有在全面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才會使學生有學習的興趣。
由于每個學生思考的方式、學習優勢、學習的需要、學習風格不一樣,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速度也不相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組織中兼顧到成績好、中、差三層學生,對各個層次的同學提出的問題難易要有區別,目標也要有區別。有一次,讓一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時,這位同學一問三不知,教師心里也挺別扭,后面的課堂教學是在沉悶的氣氛中結束的,后來問這個同學,為什么上課精神狀態不好,他說:“教師提問回答不出來,覺得自己太差,上課時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對上課也就沒有興趣。”通過這個事例,在之后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提出相應的問題,使絕大部分同學在經過思考后都能夠回答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對于暫時后進生,提問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平時多給以他們鼓勵,使學生有學習的信心。
四、課堂形式多樣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變的一個方面就是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有時可以是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有時也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開展一些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意思,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起指導作用。開展的的活動有:(1)舉行歷史知識故事會;(2)組織專題辯論;(3)進行歷史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動;例如在學習到卓爾不群的雅典,讓班長組織同學進行了“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的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們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通過自己溶入角色,教師不講,學生們對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了認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4)撰寫歷史小論文;(5)組織討論。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例如,關于在教學中有一問題:有人說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第一次就不會爆發,是嗎?為什么?學生對此類問題非常感興趣,立刻展開激烈的爭論。這樣,學生通過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煉了學生雄辯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就應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去了解歷史,感知歷史。只有這樣,歷史教學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