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2: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主要是為了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化平臺來豐富擴展專業英語知識的學習并實現資源共享。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的網絡資源來看,英語網站相當多,但涉及到化工專業英語知識的網站幾乎沒有,或者要從大量英語資料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點化工專業英語資料,往往工作量較大。
同時這些網站還存在如下幾點問題:①導航不清晰;②與專業要求相比較,不夠專業化;③形式和內容較多樣性;④建設或者維護技術較復雜等問題。
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設計的原則
為解決上述主要問題,在化工類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2.1導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專業英語網站建設的初衷在于資源共享,這就注定其內容形式繁多。為了與普通英語學習類網站區別開來,應根據化工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來設計網站內容及功能,因此網站導航應簡潔清晰。在進行網站全局設計時,可采用網狀結構進行設計,而局部性知識模塊可采用樹狀結構進行設計,并用導航條、菜單等形式突出各關鍵模塊內容。
2.2專業化風格網站風格是指,網站頁面設計上的視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整體形象,展現給人的直觀感受?!罢w形象”包括站點的版面布局、瀏覽方式、交互性、內容價值等等。為體現網站的專業性,在風格采用上必須考慮化工課程的專業性。
2.3形式和內容統一性網站的建設是為了學習化工專業英語并達到學習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單純的只是簡單的供給關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網站的內容以及功能,使網站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統一。
2.4技術簡單現在網絡上較活躍的網站均是由專業化的技術人員完成,使得網站的綜合風格越來越美觀,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技術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網站的維護對于普通的學生或者教師而言都存在一定難度。這種“技術”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開發建立起適合自己需求的網站。所以要求技術簡單化,這種簡單化不是低級的代名詞,而是指盡量摒棄不必要的一些網站設計,達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時,盡可能多的人會使用的簡單技術。
3網站設計思路
3.1課程網站模式的確定網站建設有動態和靜態之分,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靜態網站較易被檢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較弱,不支持數據庫,網站后期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動態網站則彌補上靜態網站上述缺點,但其缺點是不易被檢索到、總體而言,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動態網站更適合。
3.2網站建設軟件的確定制作網站的軟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紹Dream-weaver8這款軟件,非常適合初學者,該軟件可以實現建設網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集網頁制作和管理網站于一體的一款面向大眾的網頁制作軟件。相對于其他網頁制作軟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設計者和代碼編寫者兩種布局。而我們的網站建設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專業的普通學生和教師。設計者的布局讓初學者也可以通過相關書籍介紹和軟件教學視頻等達到網頁制作的目的。
3.3課程網站內容的確定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確立網站的內容。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網站資料的收集方向必須緊密聯系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課外學習,創新研究需要。因此,在資料收集之前,做了大量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對專業英語最具需求的化工專業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大約92%的學生都希望該類型網站能與所學專業和課程緊密聯系。除了依據專業和學生需要,也考慮到資料收集的可行性和成本。綜合分析,網站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英語學習、專業英語學習、留學英語。
①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細化分成四級、六級考試學習資料和一些英語學習技巧,如詞匯、語法、語境培養等;
②專業英語學習可分為化工類課程英語視頻資料、專業術語、英語科技文字撰寫、專業英語科研資料等方面內容;
關鍵詞:化學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
起步于1991年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至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優化研究生教育類型結構,完善其培養體系,推動碩士研究生教育從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培養應用型人才轉變,2009年全日制工程碩士開始招生。正是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在職工程碩士在培養方式、招生等方面有所區別、存在差異,因此,過去對在職工程碩士的培養經驗不能完全照搬到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上來,這就要求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模式進行創新。但如何創新以及如何真正在具體的培養實踐中體現出“創新”,是值得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1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的一種,旨在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國內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至今,其教育體系和培養模式已較為完善,研究也比較深入。其中,對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導師制、論文標準、實踐方式等方面。因此,盡管國內外對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許多積極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研究則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仍存在不少不足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3]。
1.1培養目標形同虛設
培養目標是培養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順整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過程思路的關鍵因素。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盡管與對應的工學碩士學位的培養目標有較明確的文字表述差異,但在實際培養過程各環節卻與工學碩士學位有極大的重合,并未表現出其培養目標所設定的差異所在,尤其是培養目標在反映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實踐性特點方面存在不足。美國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盡管與對應的工學碩士學位的培養目標沒有很明確的文字表述差異,但在實際培養過程各環節中,無論是學制、學分、課程設置或是學位論文考核等各方面均表現出明顯區別。
1.2培養過程缺乏實踐性
培養過程是培養模式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最關鍵因素。我國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在具體培養環節與原有的學術型工學碩士相比沒有體現出明顯差異,其實踐性和應用性在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存在明顯不足。如,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性課程,專業實踐環節薄弱,指導教師工程實踐意識淡薄等等。
1.3質量評價體系模糊不清
質量評價是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綜合反映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水平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評價體系仍停留在對論文選題類型的探討之中,至于學位論文考核的其他環節(學位論文的選題及形式、考核方式、評閱答辯等)則仍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
2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研究
為了解決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中存在的培養目標形同虛設、培養過程缺乏實踐性、質量評價體系模糊不清等主要問題,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基于化學工程視角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
2.1建設校內和校外“兩支”師資隊伍
為了更好地針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點展開教學與培養指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通過建設校內和校外“兩支”師資隊伍,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每位全日制工程碩士配備兩名導師,校內導師為主且主要負責研究生的理論指導,校外導師為輔且主要負責研究生的實踐指導,校內外導師各負其責,共同商定研究生的個人培養計劃。校內師資隊伍。校內師資隊伍主要來自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點碩士導師,具有工科背景,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結構合理。根據學校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每年選聘、培訓2~3名校內導師。校內導師實行任期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者方可延續任職資格,考核不合格被取消導師資格。校外師資隊伍。根據學校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校外導師每年由化工企業負責組織推薦,被推薦專家應是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學術功底深厚、主持省部級及以上應用研究項目或企業技術革新和改造項目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符合學校有關導師聘任條件,由學校負責認定導師資格,并聘任為全日制工程碩士校外導師,與校內導師合作指導全日制工程碩士。校外導師應嚴格按照學校學位授予和研究生培養工作等規章制度,履行導師職責。
2.2構建“一個”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特點的培養方案
為了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方案遵循“強化基礎理論、突出實踐與創新、著重綜合素質”的原則,培養方案科學、合理。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質、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核心,要符合學校定位,具有學校特色。教學內容強調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論文課題應來源于企業,或有明確的生產技術背景和應用價值,涉及化學工程領域的新產品、新工藝、新過程、新技術、新裝備、新軟件或新材料的研制、開發、放大、設計與優化。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也可以是某一個大項目中的子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與一定的創新性。
2.3打造校內實驗平臺和校外實踐基地“兩個”培養平臺
為了更好地實施校企聯合培養機制,踐行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特點的培養方案,通過打造校內實驗平臺和校外實踐基地“兩個”培養平臺,形成有利于全日制工程碩士自我學習、工程實踐、創新應用的環境和條件。校內實驗平臺。主要包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基礎課(化學)示范實驗室、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湖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是全日制工程碩士創新應用能力培養的主要場所[4-5]。校外實踐基地。主要包括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7]、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8]、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聯合培養基地等校外實踐基地,是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主要場所。2.4完善“一個”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企業實際的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為了培養和提升化學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工程實踐采取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方式等,完善“一個”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企業實際的校企聯合培養機制[9]。實踐課程設置。為了提高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實踐課程主要有專業實踐A(集中實踐)、專業實踐B(分段實踐)。實踐課程由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其中專業實踐A以校內導師為主,專業實踐B以校外導師為主。實踐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緦嵤┝诵葘熍c校外導師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工程實踐相結合、自主學習與現場實習相結合“三結合”實踐教學方法。逐步實施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相結合、工程實踐與創新訓練相結合、工程創新與科技創新相結合“三結合”實踐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校企優質教學資源,開展現場演示、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積極開展項目式、案例式、體驗式等實踐教學改革。工程實踐基本要求。工程實踐是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中的重要環節。工程碩士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工程碩士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通過工程實踐,使工程碩士熟悉本領域中的項目規劃、產品研制、設備設計、工程強化、環境保護等某一或多個環節中的工程知識,并撰寫總結報告。通過工程碩士在工程實踐中的態度、表現、過程、實踐內容和總結報告質量,對其工程實踐課程成績進行整體評價。工程實踐采取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方式。在雙導師指導下,工程碩士通過在企業參加工程實踐活動,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提高發現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工程實踐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由校外導師、校內導師和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考核小組給出。
3結語
針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研究和實踐,建立了基于化學工程視角的“2121”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即,建設校內和校外“兩支”師資隊伍、構建“一個”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特點的培養方案、打造校內實驗平臺和校外實踐基地“兩個”培養平臺、建立“一個”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企業實際的校企聯合培養機制。該研究將為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依據,為其他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借鑒,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實踐提供參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必文,胡良斌.構筑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平臺提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J].科技視界,2013(4):47.
[2]茅艷雯.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材料工程碩士的視角[D].上海:上交通大學,2011.
[3]柴松波.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4]申少華,周虎,李國斌,等.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現有基礎與建設思路研究[J].廣州化工,2014,42(21):204-205.
[5]申少華,李愛玲,李國斌,等.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運行管理研究[J].廣東化工,2014,41(21):227-228.
[6]申少華,彭青松,劉愛華,等.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工作現狀及建設思路研究[J].廣東化工,2014,41(18):191-192.
[7]申少華,周虎,曾堅賢,等.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48-149.
[8]劉國清,申少華,黃念東,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工程實踐教育研究[J].廣州化工,2015,43(6):176-177.
另外,研究生實驗和實踐課學時較少,主要是以驗證性為主的實驗,設計性和驗證性結合的實踐課程不足。而且,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工廠流水線的專業實習形式收效甚微,一些重要的實踐環節,學生難以了解和體會。尤其對于工科研究生教育占有很大比重的高校,課程體系結構中實踐性課程比率相對較低,這已經明顯跟不上社會對應用型研究生的需求。通過對用人市場進行調研,全程的評價“反饋”發現,目前化學工程專業研究生存在專業理論知識面不夠廣,實踐能力弱等不足。
2應用型化學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
應用型研究生主要是把已發現的科學原理應用于社會實踐,為社會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和物質財富的高端人才。應用型研究生既要有較寬廣的基礎知識,又要具有較強的科研與技術開發能力,能夠有效地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因此,應用型研究生化學工程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研究生具有化工學科方面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化工學科的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具備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較強的交流能力。同時,從產品生產過程是學科集成的結果角度看,應用型研究生要具有較強的知識集成能力,同時,在科學研究或專門工程技術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組織和管理能力[1]。
3應用型化學工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的探索
3.1理論教學改革
(1)優化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應不斷更新完善,以符合不斷變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而構建有利于增強研究生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研究生課程體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擺在廣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任務[2]。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的培養理念、培養目標,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建立富有化學、化工特色的化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具體實施遵循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整合已有的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刪掉重復或內容陳舊的課程,合并相近課程。其次,增設跨學科課程和符合社會需求的課程,發揮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以適應科技發展的綜合化和人才培養復合化的趨勢。第三,增設一些前沿性、前瞻性的教學內容,引領研究生了解本學科的前沿動態,開闊思路,使學生在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后,針對跨專業入學的研究生,增設最基本、最必要的專業修補課程,以加強跨專業研究生的專業基礎,以利于后繼學習和研究的深入。
(2)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傳統教學方式的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忽略了教與學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從而減弱了整體效能。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已經具有了較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因此,研究生的教學應采用廣內容和多方法相融合的課內教學手段。即從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知識兩個方面著手,改變目前靜態、呆板的教學方法,采取更為有效的新方法,如互動式教學、探討式學習、探索性研究,探討傳授知識與探索研究相結合的多層次教學新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教師可在教學內容上增加探索性內容,努力把課題研究融入理論教學中,鼓勵學生查閱各類文獻,讓學生有機會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營造出自由的學術氛圍,開拓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水平[3]。
(3)改革考核方式??己耸墙虒W工作中檢查教學效果、鞏固學生知識、改進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和督促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建立符合研究生課程體系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評價學生的綜合水平。比如基礎理論和基礎原理考核可采用試卷形式;專業課程可通過分析文獻、提煉思路、歸納總結、撰寫學術小論文等形式進行評定;實踐課程則可通過任務設定、實驗操作、實踐等進行考核??傊?,要立足于以強調實踐能力的多樣化標準取代單一的學術性標準,通過考核促進研究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4]。
3.2實踐教學改革
化學工程作為一門實驗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對實踐教學有很高的要求。實踐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與創新性的特點,在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培養創新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
3.3實驗體系的設置
化工類碩士學位研究生應該具備的最直接的實踐技能就是實驗操作技能。在本專業的實踐實驗體系設計中,可增加一項實驗技能訓練,此項訓練可以開放選修實驗或創新實驗的形式開展,內容不同于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主要集中于本專業的熱點實驗,增強本專業特色實驗技能,也可開拓學生的專業接觸面和眼界。另外,在實驗過程中,應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導相結合的模式,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6]。
3.4產學合作與校企合作的開展與建立
利用各種條件(如教師科研合作企業、校友主管的企業等)建設各類實踐基地,研究生可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短期實習,目的是使學生熟悉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生產和研發流程。此外,要求研究生選定一個或幾個相關企業或研究機構進行實地調研或實習,重點了解與本人碩士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的企業技術需求,主要生產或研制流程、工藝等,并要求研究生須撰寫調研實習報告,加強認識。
4結語
【關鍵詞】地方產業需求 技能型 人才培養體系 能源化工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BY60);榆林學院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學院在陜西省高等學?!百|量工程”和“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導引下,以“育人為本、夯實基礎、廣泛聯合、突出實踐、注重應用、提高能力”為指導思想,以知識、技能及素質的培養為主線,在地方應用型高校中首次構筑并實踐了“重基礎、寬口徑、廣聯合、突實踐、強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養新體系[1-2],即從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理論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交叉學科理論課程體系演變;從傳統實踐教學體系向“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演變。
四元三階理論課程體系
現代化工學科的發展已經和能源、材料、機械等多個學科深度交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傳統課程體系已經無法為這一發展提供充足動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藝師、化工設備師、化工儀表師、化工產品分析師等復合技能型人才,這意味著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面臨重新“洗牌”的形勢,不少課程需要減少學時,一些新課程又需要開設?;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從傳統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現論課程體系演變。全新的現論課程體系可以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達到“產教融合,卓越培養”,既具備扎實的工科基礎,又具備與時俱進的工程思維,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3]。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產業發展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新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了思路。圖1顯示了已構建的四元三階理論課程新體系的框架。
“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均由學科平臺課(必修課)、專業方向課(必選課)和選修課組成,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工基礎和良好的工程素養,為學生提供了適應地方產業特色的知識體系,為區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大量復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
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注重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工程思維能力的培養?;W科作為一門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學科,人才培養更需要深入了解實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加強基本技能培養,強化應用能力訓練并提升綜合工程素質。[4-5]我校構筑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已從傳統單一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實習)”演變為“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圖2顯示了三元三階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框架。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中,三層次實驗包括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專業技能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包括課程設計與專業見習、仿真與綜合實訓、生產實習;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包括畢業論文、科創活動、產教融合。其中,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和畢業論文為必修內容,科創活動、產教融合為選修內容。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貫穿了本科四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嫻熟的實踐應用技能。通過系統的、綜合的技能訓練,使學生了解了產業發展方向和地方經濟特點,強化了學生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養質量。
3、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工程特色顯著、專業口徑寬、覆蓋面廣,作為榆林學院升本后的第一個本科專業,在榆林煤、氣、油、鹽四種資源轉換驅動下,專業培養目標不能局限于單一方向,適應性要廣,因此只能實行化工大類招生。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的趨勢一是加強專業基礎、實行大類培養;二是重視實踐、突出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實施“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的培養方案,對于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經濟建設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鵬、高維平、李健秀:《化工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頁。
[2] 劉崢、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施》,《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頁。
[3] 姚干兵、王雅瓊、張曉紅:《拓展化工專業實踐 優化創新人才培養》,《廣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頁。
[4] 陳田田、趙宜江、徐繼明:《新建化工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陜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12期,第58-59頁。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115902)、上海電力學院重點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1130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2-0030-02
目前,上海電力學院材料、化學類專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材料科學工程、應用化學與材料化學五個專業,這些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實驗和實踐,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要求很高。但在當前普遍的實驗、實踐性教育環節中還不能完全適應或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實踐與動手能力進行培養,特別是依托學院的高水平學科基地,如上海市電廠化學與環境保護重點學科、國家電力公司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上海高校電力腐蝕控制與應用電化學重點實驗室、上海熱交換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等。這些研究基地有非常先進的儀器設備,同時又有很多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加大對化學類專業學生動手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梢愿鶕煌瑢W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放研究基地,鼓勵學生到這些研發基地進行開放性實驗與設計性實驗,同時也可以加入教師的研究團隊,以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制定政策,確保學科基地面向本科生開放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學院制定了相關政策與規章制度,《上海電力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研究基地與學科平臺對本科生開放實施辦法(暫行)》明確了高水平學科基地向化學類專業學生開放的具體內容與方式,主要包括本科生使用研究基地和學科平臺須事先向相關研究基地或學科平臺負責人提出使用申請,詳細說明實驗內容、使用的儀器設備和使用時間。研究基地或學科平臺負責人需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實驗時間,通知使用者及其指導教師,提前一周安排人員對使用者及其指導教師就儀器設備的使用進行培訓,并確保可熟練操作。使用者使用實驗室和相關儀器設備的最初兩天須由指導教師全程指導與陪同。使用者必須遵守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管理制度,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異常現象應及時與負責人聯系。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及其指導教師應保證實驗室的安全和衛生。使用完畢后關好水、電、煤,經實驗室負責人檢查驗收無誤后,簽字離開。本科生利用學院研究基地或學科平臺獲得的成果(論文等)須對相關研究基地或學科平臺進行標注。
通過調研分析學科基地現狀,明確了哪些儀器設備可以對本科學生開放,并列出儀器設備清單在網上公布,這些儀器包括光電化學測試系統、帶箱罐式電阻爐、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紅外光譜儀、原子力顯微鏡、鹽霧箱、動態模擬試驗裝置、惰性氣體純凈系統、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很多科研設備;經過調研,目前上海電力學院高水平學科基地的儀器設備均可以向本科生開放,當然一些大型貴重儀器需要專人操作。一些相對簡單的儀器設備(如分光光度計、電化學綜合測試儀、電池測試儀等)經過專門培訓后本科學生就能直接使用,這將大大方便學生進行科創工作或相關試驗研究,有利于他們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學科基地改革創新學生的實驗教學模式
1.提升傳統實驗教學水平
傳統實驗有它的局限性,但就實驗教學體系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面對新技術、新理論的不斷涌現,數字化技 第一論文 網術的快速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提升實驗內容和實驗教學手段。但由于傳統教學實驗室的發展有一定的滯后性,而學院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學科基地能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很多先進的儀器設備能及時更新,因此通過學科基地面向本科生教學開放這一方式能及時提升傳統的實驗教學水平。
2.完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是教育部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提出的規范性要求。因此在提高傳統實驗教學水平的過程中,對復合型、知識面廣的專業實驗進行重新設計,提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并列入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有依據地規范操作,對提升學生的實驗教學水平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學科基地所承擔的研究大都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與創新性,如何將這些內容通過一定的方式融合到本科生的培養中大有文章可做,既包括研究方法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等都可以通過增加一些新穎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來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實踐,成效顯著
1.積極開展學生的科學研究訓練
長期以來,科研資源和課題研究與本科教學之間的聯系很少,而本科實驗室由于投入不足等因素,實驗教學的條件和教學水平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通過教學改革實現科研資源對實驗教學的促進作用是實驗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能力培養的潛力所在。近年來,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以這些高水平學科基地為依托,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訓練培養了材料化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每年都有近70名學生通過兩周時間進行專門的科學研究訓練,包括課題的確立、文獻調研、實驗方案制定、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等各個環節。通過科學研究訓練不僅能使學生初步熟悉科學研究的各個步驟,而且能使學生近距離接觸并使用這些學科平臺基地的儀器設備,使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通過動手實驗也培養了他們的綜合實踐動手能力。
2.成為學生科技創新的基地與平臺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自1998年開始進行優秀生導師制活動以來,至今已有14年的歷史。在通過導師制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是一個重要手段,而在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工作時需要利用一定的實驗儀器與設備。隨著學生科技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實驗設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一些常規的實驗儀器設備有時難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將這些高水平學科基地的儀器設備及時向進行科技創新的學生開放很有必要,這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保障。如2011年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學生獲得了42項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其中有18項都需要利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的儀器設備,這也為學生完成相關研究提供了 很好的便利條件。近一年來學生利用這些平臺基地不僅很好地完成了一些科研項目,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創新性的成果,發表了6篇學術論文,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
3.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與考研成效
自學院通過開放學科基地加強本科生的培養以來,參與的學生普遍感到這種方式能增加就業與考研工作中的競爭力。一方面,學生的 第一論文 網視野開闊了,更好地了解了本專業最先進的儀器設備,更好地滿足了社會對相應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切實加強。很多學生認為這種方式對研究生復試與就業面試都很有幫助。據統計,2011年參加該教學改革后相應專業學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比前幾年的平均數增加了30%左右。這些學生大都考入了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化學、環境、材料學科實力較強的高校。
四、結束語
隨著高校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一些高水平的學科基地建設也將更加完善,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對本科生進行培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因此,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將這些高水平學科基地建設成為提高相關專業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鄧凌峰.材料化學專業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廣東化工,2009,36(10):219-320.
[2]黃佳木.依托學科基地創建實驗平臺 培養材料專業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6):13-15.
在人才培養中,遵循工程“實踐、集成與創新”的特征,將工程設計貫穿整個大學四年,其內容包括: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單元設計、設備設計、工廠設計,即要實現從分子到產品,從燒杯到工廠的整個過程。其中產品設計是工程設計的源頭,處于產品鏈的頂端;工藝設計是工程設計的靈魂,是產品競爭力的源泉;單元設計、設備設計是工程設計的基石,是生產實現的重要保障;工廠設計是工程設計的最終體現,是所有設計的系統集成。
2構建完善的工程設計課程體系
以強化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新修訂教學大綱,整合相關課程,對應工程設計內容體系,構建完善的工程設計課程體系。大一為工程設計啟蒙階段,以激發興趣為主,課程為生物工程(化學工程)概論;大二為單元設計和工程設計技能培訓階段,包含: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工制圖、化工儀表自動化;大三為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和設備設計階段,包含: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設備、分離工程、化工設計與模擬、工藝學課程(化工工藝學、發酵工程、制藥工藝學、釀酒工藝學等);大四為工廠設計和綜合實訓階段,主要進行生物工程(化學工程)工廠設計和畢業設計。為適應行業的需求和時展,在各課程教學中突出工程思維和工程方法學的同時,著力介紹行業規范、標準以及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并將計算機輔助制圖、計算機仿真模擬、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主要技能進行培養。
3構建完整的工程設計實踐環節
工程設計是面向對象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只有突出實踐環節才能讓學生鍛煉能力、積累經驗、有所感悟。整個工程實踐環節包括化工AutoCAD制圖、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化工設計Aspen仿真模擬、生物工程(制藥工程)創新綜合性大實驗、湖北省化工設計大賽、全國“三井杯”化工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生產實習、工廠設計項目、畢業設計。工程設計以校企組合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如尿素仿真實訓平臺、啤酒發酵實訓基地、藥物制劑實訓平臺)和校外企業實習基地(如安琪酵母生物工程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為依托,注重選題的針對性(面向地方企業)、設計的規范性(符合行業標準)、操作的可行性(綠色、經濟與安全),并將化工設計競賽、制藥工程設計競賽融入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中,大力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效性。
4構建合適的工程設計評價體系和管理模式
工程設計的系統性、協作性較強,因此在工廠設計和畢業設計中采用小組制、導師制、課題制進行管理、操作和評價,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即每小組5~7名學生和1~2名指導老師,每個學生完成每組設計項目下的一項子課題,最后采用學生答辯與互評、教師評價、企業專家點評等構成綜合評價體系。另外,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考慮給予競賽獲獎和設計達優秀等級的學生相應的創新實踐學分,代替相關選修課的學分,以此激發更多的學生參與工程設計的學習。
5結語
[關鍵詞] 專業碩士學位;全日制;導師組制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11-0023-03
一 引言
經濟全球化趨勢迫使國內企業必須瞄準國際市場,對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實行轉型升級,這就對我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原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下,學生缺乏工程實踐訓練和創新能力等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使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在十二五末期,我國將實現學術型與專業型碩士的培養規模相當。近年來,在國家研究生教育政策引導下,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在要求具備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對工程應用和創新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盡管學術界對于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概念存在爭議,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可以明確的是它主要涉及“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及“怎樣培養”兩方面的內容。其中,指導教師在培養工作中顯得至關重要。單一導師制起源于德國,其特點是每一研究生由一位導師獨立指導,類似于學徒式研究生培養模式[1]。這種單一導師制弊端明顯,已基本被淘汰。為解決單一導師制帶來的困境,近年來我國在探索研究培養模式中經歷了單一導師制向雙導師制或導師組制的轉變[2-4]。根據《關于開展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工作的通知》(學位〔2014〕17號)要求,將在5年時間內完成全國范圍的研究生學位授權的合格評定[5]。這無疑為研究生培養模式中的導師制改革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每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單位都必須認真對待。因此,本文言說的雙導師組制正符合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發展趨勢。正如湖南大學姚利民教授所指出,必須強化導師的指導責任,增加導師的指導投入,使研究生在全程學習、研究中得到所需的指導[6]。
二 現行導師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大多數高校已采用了雙導師制或導師組制培養碩士研究生。這種導師制一般是由來自高校和企業的指導教師對需要實施指導的研究生進行聯合指導培養[7]。校內導師是具有碩導資格的專業教師,校外導師則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技術專家。校內導師側重理論教學和學術指導,校外導師側重實踐教學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但現行導師制在運行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以下不足。
1 缺乏制度規范
有的培養單位在形式上倡導雙導師制或導師組制,但缺乏制度保障和運行機制。校外導師僅僅是掛名作擺設,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根本沒有得到校外指導;有的為應付校外實習報告的撰寫,臨時安排學生到企業生產線走馬觀花地參觀一下,最后讓企業在學生實習報告上蓋章存檔了事;有的聘請了校外指導教師,但沒有出臺校外指導教師的相關薪酬待遇規定,從而挫傷了校外導師的積極性。除上述情況外,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責任認識不足也妨礙了雙導師制的實施,一是部分企業在開展聯合培養工作時主要考慮市場最大化和利潤收益,而是企業自身認為國家沒有強制規定其承擔研究生培養的義務,“教育”功能被弱化;二是部分企業基于知識產權保護不愿意讓學生接觸核心技術項目,學生很難對產業背景和新產品研發有深刻認識。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歸結于培養單位對雙導師制或導師組制重視不夠、校企之間在導師制建設上缺乏科學合理的制度規范和合作雙贏機制,直接影響著現行導師制作用的發揮。
2 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長期以來,受到“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影響,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沒有真正落實。目前,全日制專碩研究生培養大體涵蓋校內+校外導師、課堂、實驗室+實習基地等三個系統。整個培養過程基本以畢業論文答辯為考核目標,教學過程往往過分強調課堂教學,以至我們的學生懶于動手,不愿參與工程實踐;實習過程是學校的指導教師安排,注重形式,很難真正鍛煉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工程意識。理念只是一個精神、意識層面的哲學概念,要把“以學生為中心”落實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辦學理念,必須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培養為中心,為學生打造一個校企合作的培養平臺。首先,應在培養目標與定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設置、工程實踐訓練、過程監控與組織管理等方面,始終圍繞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其實踐創新能力。其次,應積極探索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權,實現自主選專業、選課程、選導師、選實習單位的培養機制。第三,通過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和激勵機制,以各種方式鼓勵企業、導師和教學管理者投入更多精力去關注學生、關愛學生、指導學生,踐行教育以學生為本的真諦。
3 學術型學位培養觀念尚未完全轉變
近年來,高層次應用人才在就業大潮中越來越受到青睞,專碩研究生人才培養已成為研究生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類型。然而許多專碩學位點培養單位仍沿用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來制訂專碩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學術型碩士生導師兼任專碩研究生導師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專碩研究生指導過程中,校內導師仍然沿用原有學術型研究生的指導模式或方法,過分強調理論知識傳授和學術研究能力,不太注重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校外導師只負責企業實踐環節,沒有參與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不了解甚至不參與校內培養環節。特別是,許多高校在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保障方面沒有建立工程實踐的的過程監控和考核評價等制度,致使通過工程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初衷無法真正實現,其培養成效也就難以體現。
三 “雙導師組制”的構建
我?;瘜W工程與技術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授權點已有十余年的培養經歷,其中“化學工程”是專業學位授權點專業。近年來,我校對“化學工程”專碩培養模式進行了實踐。筆者所在的“化工新材料”導師組在專碩研究生培養中探索出了一種新的導師組運行機制──“雙導師組制”。這種“雙導師組制”堅持“以校內+校外責任導師培養為主”的原則,圍繞每位研究生指導,組建“校內導師組+校外導師組”的結構模式。
在校內導師組組建方面,圍繞每位研究生培養,除了通過研究生與導師互選機制確定1名校內責任導師以外,還配備1-2名副導師和1-2名導師助理協助指導。副導師應具有碩導資格,且具備基礎理論雄厚、知識視野開闊、學術思想活躍的特點,主要協助責任導師指導項目研究方案、學位論文撰寫、工程實踐等。導師助理應具有一定科研實力和指導能力,但條件上又未能達到碩士生導師遴選標準的年輕博士教師。導師助理可擔任研究生重點課程和學位課程的主講教師,參加學術交流、訪學和帶領研究生參加工程實踐鍛煉等。導師助理不納入碩士生導師的管理序列,但需上報研究生培養所在二級學院備案。對于進入導師組的導師助理,二級學院在職稱晉升、人事任用方面鼓勵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在校外導師組建立方面,以校外工程實踐基地為平臺,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為紐帶,企業根據校內責任導師的研究背景和與企業的項目合作研況,為每位研究生確定一名具有較強實踐水平和研發能力的高級職稱技術人員作為校外責任導師,并配置1-2名項目共同研發工程師作為導師助理。其中,校外責任導師是學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職導師,享受學校發放的相應薪酬待遇。每位專碩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課題與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的研發內容直接相關。校外導師組除負責企業實踐環節的培養任務外,還全程參與培養方案制定、課堂教學、學術講座等校內培養環節。
四 “雙導師組制”的實踐探索與優勢分析
近年來,“化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所屬的“化工新材料”導師組與自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知名企業合作,對“雙導師組制”的實施進行了積極探索。
1 “雙導師組制”有利于校企導師資源的共享
“化工新材料”導師組利用學校科研團隊優勢、圖書館文獻資源和省重點實驗室科研設備條件,通過科研技術合作與企業導師組密切合作,為川南地方企業的新產品研發,技術推廣等服務。由于校外導師組中的責任導師是我校正式聘任的兼職教師,享有相應薪酬待遇,借助他們在企業的工作便利條件,對專碩學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訓練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在校內培養環節運行期間(前2學年),以校內導師組指導為主;校外實踐環節(第3學年)則以校外導師組為主;所有導師組成員在研究生培養中全程參與,各有側重。導師組成員具有不同院校畢業背景,使得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學術觀點和思維方式,從而大大拓寬研究生的科研視野,促進了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
2 以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為紐帶,有利于校內外導師間的真誠合作
目前,就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校企合作而言,大部分高校主動積極,而企業顯得十分被動。我?!盎瘜W工程”專業碩士授權點,通過與自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橫向科研項目合作,讓校內外導師們組成若干課題組,既為校內外導師之間搭建了合作平臺,又兼顧了企業追求經濟利益的宗旨,而且研究生可以在校企合作項目中得到科技創新和工程實踐鍛煉。例如,近年來,我們與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省科技支撐計劃、校企橫向合作等項目中聯合申報、合作研究、共享成果。2011~2014年,共有8名研究生參與這些項目研究,并在該研究設計院完成工程實踐訓練環節,既推動了研究院的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又借助項目研發完成了工程實踐鍛煉環節。最近,我們正聯合中昊晨光、自貢硬合和中橡碳研院等十余家川南知名企業,積極推進省科技廳立項支持的“川南納米新材料基礎科研服務平臺”建立??梢灶A見,未來幾年借助于該基礎科研服務平臺,以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為紐帶的“雙導師組制”,將繼續堅持以研究生科技創新和工程實踐能力為主線,以校企雙贏、平等合作為基礎,協同完成專碩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3 設置導師助理崗位,有利于吸納青年教師進入校內導師組鍛煉
目前,在我國高校實施的雙導師制中,大多數學校要求導師組成員具有導師資格,吸納青年教師進入校內導師組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難以實現“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導師組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在“雙導師組制”的實踐探索中,“化工新材料”校內導師組目前吸引了5名36歲以下的博士青年教師擔任導師助理,形成了包括正高、副高和中級等不同職稱和學歷層次教師的研究生指導小組。這種年齡結構合理的成員結構,既發揮了老導師的經驗優勢,又考慮年輕教師的活力。因此,圍繞“雙導師組”制,在校內導師組中設置導師助理崗位,吸納青年教師進入導師組鍛煉,不僅可以讓青年教師接受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導,還可以進入導師組的學術團隊參與課題研究,有利于實現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為培養導師助理的學歷和研究能力,目前“化工新材料”校內導師組有1名青年教師正在川大讀博進修,1人在國家炭黑材料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另1人獲得“西部項目”教師出國留學計劃資助。
4 “雙導師組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和解決就業難題
近年來,通過“雙導師組制”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我?!盎瘜W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明顯提高,其中2013-2014年有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3人獲得校級優秀論文,1人獲省優論文,申請發明專利6項,11人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研究生在工程實踐鍛煉期間的積極表現獲得了企業的好評。例如,2012級研究生付曉燕在成都拓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為期1年半的工程實踐鍛煉中,全程參與了校企合作項目“改性硅酸鹽膠粘劑的研制”,并以此為基礎完成了學位論文。通過工程實踐鍛煉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研究生們發現地方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為他們施展個人能力提供了實踐舞臺,一些研究生表達了畢業后留在實踐單位工作的意向。例如,2014和2015年,各有1名研究生與中昊晨光化工院和中橡集團碳研院簽約留在單位工作。正是這種校內、校外“雙導師組”制讓研究生有更多機會直接參與企業的工程實踐和科研項目,從而有效幫助研究生在學術和實踐能力上同步提高,同時還可以為實踐單位提前考察人才,并優先獲得畢業生的挑選權。
五 結語
在未來幾年,國務院學位辦將陸續對全國專碩學位培養工作進行全面檢查。這必將促使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深化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其中導師組的構建與運行實踐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通過“雙導師組制”在筆者單位的實踐來看,以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為紐帶,將研究生培養過程與企業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工作有機結合,是保障校企合作框架下導師組制長期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周欣,張志毅,倪超.醫學院校以導師組模式培養研究
生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112-114.
[2]耿相魁,王慧.雙導師制是專業碩士研究生質量的可靠
保障[J].決策咨詢,2015(1):88-92.
[3]趙慶華,熊倩,謝莉玲,肖明朝,王富蘭,劉智平.導師組
制模式培養護理研究生的實踐[J].護理教育,2015(2):
190-192.
[4]高久群,鄭華,余全紅.交叉學科設置和研究生培養的
實踐與思考――以中山大學為例[J].高教論壇,2015(2):
98-101.
[5]楊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
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工作的通知》[J].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4(10):36.
[6]姚利民,朱黎F.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高等教
育研究,2013(11):55-59.
[7]向誠,張云懷,王東紅,郭瑜.基于導師團隊的專業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