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28: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的教學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教學思想;教學任務;教學制度;管理;內容
學校教學是學校基礎性工作,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長期以來,無論是學校管理的研究還是實踐,人們對它的認識,主要停留在任務層面,認為學校的教學管理就是對學校教學任務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忽視了學校教學管理的其他使命,將教學管理工具化,等同于一般項目的分派與完成,降低了學校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復雜性。事實上,無論從內容上看,還是從范圍上看,學校教學管理除了對教學任務的管理外,還應該包含對教學思想和教學制度的管理兩部分,三者緊密相連,構成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整體。
一、教學思想管理
思想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價值體系,對人的行為起著導向和發動作用。管理具有“引導方向,規范行為”的教化與導向功能。進行教學思想的管理,能夠起到統一認識、協調行動、鼓舞干勁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因而也無疑能夠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事實上,現代管理理論把思想管理所傳承的人性化原則看作是效率邏輯與情感邏輯動態平衡的有效途徑,看作是落實人本管理的原則和方法論基礎。因此,在現代學校教學管理中,首先應該關注教學思想的管理,關注教學意識的統一。
教學思想可以在兩個層面上表現,一是理性層面,即系統理論體系層面,體現為教學思想是學校教職員工在教學實踐中所形成的比較系統和全面的關于教學問題的理論體系,反映了對教學現象、教學規律、教學問題理性認識或看法,是對教學的基本問題的哲學思考和理性升華。二是意識層面,體現為對教學過程中教學現象、教學行為、教學對象問題的意識,是比較零星的感受,尚沒有系統化理論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位從事教學活動的教育工作者,在他的教學行為背后,都存在著某種教學思想意識的支配,只不過是這種思想意識有的人有時意識得到,有的人有時并沒有意識到而已。也就是說,任何教學行為背后都有一種思想在支持。
有人說過,沒有思想的教育是一種失去“靈魂”的教育。同樣,失去“靈魂”的教學,是“死教學”。雖然,每位教學工作者,在他的教學行為背后,都存在著某種教學思想意識的支配,雖然任何教學行為背后都可能有一種思想予以支撐,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任何思想都能對學校教學工作起到積極作用。當一所學校,在教學上觀念不統一、思想混亂、各行其是;或者當學校被一種落后、教條的思想所統領時,學校的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學校的教學制度就很難落實,學校的教學就很難有生氣、有創新,學校教學質量也就很難保證。
現代學校,一位高效能的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學校管理者以正確的教學觀念來管理學校教學工作,對學校教學主體與對象、學科性質與功能、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途徑、教學氛圍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甄鑒、整合、引領。在對象上,管理者自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及時修正不合時展的落后的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更新自己的觀念;學校管理者運用多種管理措施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師的認識,幫助教師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內化到教學行為中去。
二、教學任務管理
教學任務管理指學校一種日常重復出現的例行性工作,是對學校教學任務的分派,教學計劃的制定與落實、教學事務的處理以及教學工作的檢查、評價、總結等多方面具體的內容的管理。教學任務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規范性”和“有序性”兩個方面。“有序”是學校效能提高的前提條件之一;“規范”表現在教育教學常規性工作有相對統一的要求和基本的標準。通過規范可以獲得基本的質量保證,可以形成一致的行為習慣,增加教學管理工作的目的性和自覺性。“無序”、“失范”會導致混亂,混亂會給管理帶來浪費,是管理的大敵。“有序性”、“規范性”二者結合,可以提高教學效能。
1.教學任務管理的“有序性”
教學任務的管理首先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存在。過程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軌跡和動態的存在狀態;是事物進行或事物發展的經過、步驟、程序或線索。因此,教學任務管理是否“有序”,取決于能否在這個“過程”中抓住關鍵環節,完成重點工作,做到處變不驚,有條不紊。
過程是事物發生、發展在時間上的延續和空間上的擴展,反映了事物是按照一定的邏輯展開的。關于管理過程,法國古典主義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管理過程是對這五項職能的展開。美國管理學家戴明將管理過程歸納為“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四個環節,形成了著名的“戴明環”理論。
學校是一種高度組織化了的部門。根據“戴明環”理論,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也是在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這四個基本環節上展開和體現的。在學期不同階段,學校教學工作有例行性重點工作。一般而言,按學期時間和工作過程,可分“期初”、“期中”和“期末”三階段,各自的重點工作為:
(1)“期初”教學任務管理注重“計劃”,抓好計劃制定與安排。重點抓學校計劃、教研組計劃、任課教師計劃、學生學習計劃這四個計劃,這是學校教學任務管理有序化的預先安排;重點抓班級學生名單、任課教師名單、年級組名單、教研組教師名單這“四種名單”,這是學校教學任務管理對人的因素的有序化的安排;重點抓學生用書、教師用書、教學參考書、學生學習參考書這“四種用書”,這是學校教學任務管理對工具的因素的有序化的安排;重點抓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備課組活動時間、校歷表這“四種工作表”,這是學校教學任務管理對時間和任務的因素的有序安排。
(2)“期中”教學任務管理注重“檢查”、“落實”,重點抓備課檢查、教學質量檢查、教研檢查這“三個常規檢查”和教師評教評管座談會、學生評教評學座談會、家長評教評學座談會這“三個座談會”,這是學校教學任務有序化管理促進目標計劃落實,了解工作進展的重要措施。
(3)“期末”教學任務管理注重“處理”,重點抓“一次考試”(期末考試)、“一個分析”(學生考試質量分析)和“一個總結”(包括個人、具體的教學總結與改進策略),與以上工作一起形成管理的有序而完整的閉合系統。
2.教學任務管理的“規范性”
教學任務管理的“規范性”是指學校對教學的具體工作內容能夠按照一定標準或者原則、規則加以管理,體現出有相對統一的規矩和相對一致的基本要求。這是學校在日常工作中,根據教學實際和規律或者上級的原則要求形成的常規。主要有:學期授課計劃的規范要求、備課的規范要求(包括集體備課要求、個人備課要求、寫出教案要求)、課堂教學的規范要求、作業布置與批閱的規范要求、課外教學輔導的規范要求、校本課程的規范要求、復習考試與成績評定的規范要求、教學總結的規范要求等方面。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嚴格教學秩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規范、有序是學校教學任務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教學制度管理
學校是一種制度化程度很高的組織。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師生人數增多,課程門類增加,教學內容更為復雜,教育手段不斷改進,這時的學校教學管理就愈加復雜。管理離不開制度,要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強學校教學規章制度建設。
制度是一定組織中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新制度主義看來,制度是一套能夠決定某一群體成員行為的一致同意的規則。管理制度有成文制度和不成文制度之分。后者就是所謂約定俗成,約定俗成一方面來自成文制度,一部分被長期有效遵守的成文制度會逐漸成為約定俗成;另一方面來自社會經濟生活的自動生成。從某種意義上說,約定俗成是執行成文制度的環境,會對行為自然地形成約束。
學校教學制度就是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全體師生必須共同遵守的規章、規定和規范。它是黨和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法律在學校日常教學工作方面的具體體現。陶行知曾經指出,學校規章制度是“學校所與立之大本”,是師生“共同的約言”。依據制度規范涉及到的主體和約束的內容,學校教學制度大體可分為教師和管理者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學校考務與學籍管理工作制度、學校教學設備管理制度、學校課程改革與管理制度、教師專業發展與教科研制度、教學評價督導制度、教學獎懲制度七類。一些教學業務性制度常包括基本原則要求、操作程序、表格和記錄、獎懲等內容。
教學制度管理就是以學校教學制度規范為基本手段協調、組織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方式,它以確定的辦事方法、工作程序來約束師生員工教與學的行為,可以使學校內部各類教學人員(包括教輔人員)的職責明確,把全體教師的主要精力引導到教育教學工作上來;文件化的制度體系可以使教學工作有可知性、可見性和可檢查性,可以使教職員工更理解教學工作的要求,避免了推諉扯皮,減少了管理上的麻煩;制度管理可以降低學校教學的各種管理成本,使教學質量得到規范性、預先性保證;可以向社會和家長提供教學的實體性內容和程序性要求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學校的形象,增強了競爭的實力。
應該指出的是,任何制度解決問題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學制度管理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制定也是制度管理主體客體之間的“博弈”,所以,要充分聽取各方利益主體的訴求,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合理的高標準;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要有必要的剛性,不能隨意廢立;教學管理制度還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摘 要:學校教學管理實施期間,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利于良好校園氛圍的創建,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當前教學管理,并沒有完全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也并沒有在工作實踐中突出以人為本理念,導致教學管理工作很難在實際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從以人為本的概述、基于以人為本工作理念的學校教學管理途徑兩方面,研究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學校教學管理。
關鍵詞:以人為本;教學管理;學生;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20-01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就需要充分體現出“人”的本位性,將人擺在制度的前面。在具體的教學管理中,要始終將學生、教師作為該項工作的核心內容,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并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人的創新能力,以便全面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學校教學管理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管理。
一、以人為本的概述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教師,這些主體均屬于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部分。人的社會屬性其實就表明其本化性的過程。因此,教學管理工作不應當被理解為命令性、強制性的工作性質,而應給予師生充分的尊重。人的自然屬性可充分體現在其內在潛能與發展潛能上,并充分表現出其在社會中所應得的尊重與鼓勵。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應當先滿足人的自然發展的屬性,然后才能夠發展其社會屬性。如管理者將學生和教師單純理解為管理對象,就會僵化該項工作。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師生,調動師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師生的被管理者的角色地位。而且師生屬于獨立存在的個體,管理者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滿足師生教學相長的同時,還應滿足其精神、心理與情感上的需求,進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管理者將以人為本引入到教學管理中,將教師與學生作為主體,并在教學管理的各方面體現出主導性地位,對推進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施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如沿襲傳統教學理念,那么教師與學生會處于被動的狀態,不利于良好教學環境的形成。管理者只有深入開展以人為本的教學,才能充分體現師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此來推動師生的全面發展。同時,管理者只有使教育人性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基于以人為本工作理念的學校教學管理途徑
管理者要了解以人為本的內涵,認識到以人為本對推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管理者要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實施教學管理,以此提高教學管理效率,促進全體師生的全面發展。
(1)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管理者應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在維護和實現教學根本利益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此期間,就需要管理者堅持以教師和學生為本,為教師和學生的切身利益服務,充分尊重教師和學生,有效引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管理者從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出發,解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管理者應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精神,尊重教師和學生的生存與發展,促使教師和學生由被動式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以此來調動教和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
(2)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斷探索教學管理的長效機制。在實施教學管理工作期間,管理者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并給予教師和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以此來提高管理水平。要想教學管理工作在實際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管理者建立完善的科學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學校教育與時展保持相同的步調。同時,管理者要借助現代化科學信息手段,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實現對教師和學生的系統化管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便捷性。管理者只有堅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模式,才能實現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3)堅持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管理工作。教學管理工作,并非是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約束。從現代化的角度來看,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既要不斷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又要不斷完善為學生服務的保障機制。管理者為學生提供服務時,可從經濟、精神以及就業等各方面予以支持,以促使教學管理工作在校園環境中形成良好的人文關懷。同時,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將心理指導與資助學生作為主要內容,加強與他們的精神溝通。針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管理者要予以安慰與疏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如教師和學生有實際困難,管理者應給予一定的資助,從多方面關心教師和學生。
三、結束語
總之,在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既有利于良好校園氛圍的創建,又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管理者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開展教學管理工作,不僅對學校教育的發展,而且對學校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一、強化人本意識,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學校管理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種要素,以實現培育人的學校管理活動。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在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師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學校管理應該“教師第一”,在“以人為本”中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作為管理工作者,校長是學校管理者隊伍中的重要角色,理應具有而且必須強化這種意識,來實現教學管理的民主化。
現代學校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管理者應該把對象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以整體優化的觀點協調各基本要素間的關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標逼近。教學管理實現“教師為本”的思想,其實質就是要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使教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性得到最完善的發展。為教師創設和諧的心理時空,將是實現教學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標志。
1.學會換位思考。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考慮學校領導意圖多,注重教學任務分配多,重視教學活動開展多,卻很少考慮教師究竟在怎樣的心態下接受任務,很少顧及他們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務的壓力與快樂,等等。如果我們在布置或檢查工作時作一番換位思考,就會避免許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會使教師樂意接受任務,并愉快地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學會尊重與信任。教師是學校的主人,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師對民主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他們希望和歡迎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領導對教師的尊重與信任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在校內,學校領導和教師只是分工上不同,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尊重他人的管理氛圍,使人與人之間感情融洽,互相發生積極的影響。其次要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使教師懷著快樂的心情參與各項教學活動。
3.滿足成就需要。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被認可、被贊揚、被發現、被重視。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每一位教師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標培養教師,不以同一目標評價教師,使每位教師在不同的工作層面上都能嘗到成功的甜頭;要善于搭臺子、鋪路子,使每位教師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顯露身手的空間。
當然,為教師營造和諧的管理氛圍,必須以一定的規章制度和常規要求為前提,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民主化。
二、強化科研意識,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課題化
學校教學管理的決策者必須是先進教育思想的傳播者,其首要職責是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幫助他們明確教育發展的新動向;其次是建立學校決策者親自過問教學科研工作的制度。學校教學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管理工作者承擔著管理網絡的角色和目標實施角色,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管理質量的高低。
在學校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強化科研意識,提升教學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條必由之路。首先,管理者要有較強的科研意識,用心去研究管理工作,向科研要質量;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去引導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要有較強的感召力,去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帶動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朝著課題化、科研化方向發展。其次,管理者要努力實行常規管理工作的課題化,使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運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拓寬常規管理的視野和范圍;在嚴把靜態要求關的基礎上強化動態管理;在工作進程中要逐步實施多層次分類別管理。
三、強化創新意識,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現代化
如今,人們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本是知識創新的水平,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知識創新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校教學工作要參與激烈的競爭,并且獲得競爭的勝利,管理者必須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初級中學教學管理問題建議一、初級中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教學管理工作,是學校教學活動正常進行、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目前,很多中學都制定了一系列繁瑣冗雜的規章制度規范教師與學生的言行,這樣雖然有助于督促教師如期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卻弱化了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及創新意識,還應注意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正處在認知、成熟和轉變的時期,對壓抑他們的規章制度有天生的反叛思想,如果教學管理處理不恰當,則很容易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一些中學對教師的管理十分苛刻。比如,要求教師提前幾周備課,每周做一次教學效果測驗,當眾公布測驗結果;進行平行班評比;召開各類質量分析會,并要求教師書寫測試后的總結報告。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時刻嚴格監督學生的日常行為,把學生的在校活動全部細化,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多且嚴格地規范了學生的言行,教師必須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日常教學及管理,嚴重挫傷了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一些教學規范和制度十分陳舊,與時代嚴重脫節。教學管理違背教學實際,造成教師疲于遵守這些規章制度,很難發揮自身優勢。再加上一些中學本身處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緩慢甚至極其落后的地區,辦學條件差,教育經費不足,各項教學活動的展開受到限制。缺少必要的物質支持,教學管理也跟不上,管理水平較差。
二、加強和改進初級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探討
1.明確教學管理中的各部分職責
應積極明確教學管理過程中起主要作用且負直接責任的校長與各年級主任的職責分工,要明晰各自的分工。比如,負責教學工作的校長,應該了解中學教學理論,明確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協助管理教學的教務主任,應該明確教學管理的目的和目標,做到及時提出問題,有效組織聽課、教學檢查,保證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各教研組領導應組織好教師的業務學習,管理教師的教研活動;年級組長負責督促學生學習,有計劃地管理學生,幫助教師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2.分清教學工作的主次,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教學管理只有深入教師課堂,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和意義。定期對教師課堂教學方法、課堂突況的處理能力、作業的批改情況及是否遲到、早退等一系列有關課堂教學的行為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處理意見。教師上課的基本步驟是備課、講課、教學反思,同時還要寫教學后記。這些是教學日常需要做到的工作。教師應當不斷完善備課技巧,一份好的教案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出一份足以激發學生興趣,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案,真正的教學反思應該在了解、分析學生的課堂反映的基礎上,及時反思自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漏洞,給出改進措施,對教案進行補充、修改,在下次課前或自習課上講解學生不清楚的知識點,但要注意不能影響其他課程的進度。
3.加強中學教學的細節管理
加強常規教學管理的關鍵,在于加強細節的管理。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個和諧的、民主的師生關系,共同推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教學管理工作的宗旨。因此,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認真落實教師對學生的培優補差制度。比如,對品學兼優的學生應該重點培養,使之取得更大的進步,對學習成績稍差些的學生應該補其知識,教其方法,增其信心。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應該隨著學生的特性、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而靈活轉變,應該將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同時,在教學過程的監控和引導方面,首先要以教案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幫助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讓新思想、新觀念走進課堂,注重教案的創新性。在教學常規管理中,教師可以采取每節課后反思,寫好教學后記附于該節教案后,每周的教研活動時間同年級組交流,討論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改進的方法,提出改進目標。期末將每個教師的教學后記收集起來展示評比,對教學設計有創新、有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師應予以表彰。
4.主管教學領導應帶頭進行監督、管理
在中學教學管理中,起領導作用的是學校的各級主任、校長,他們隨時對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監督,但是,在檢查監督的同時,還要注意領導自身的教學、管理工作,檢查教師的業務時,務必先對領導等人的工作進行抽查、考核,并公布于全校教師面前,不搞特殊化,做到判斷與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在管理機制方面,課堂教學管理改革必須建立一種激勵創新的機制,從而創設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教學氛圍,建立鼓勵教師教有創新、學生學有創新的管理制度。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向自己發問,任何創新都是以發問為前提的,學習前人的知識,就是要把前人走過的創新過程再發現、再體驗,由己知不斷引出未知,使學生每掌握一個新知識,都能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也是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在管理方法方面,課堂教學管理應提倡全過程管理,注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管理,提倡全方位管理,不僅要抓“教”的管理,關注教師的教育方法、教學效果,還要抓“學”的管理,關心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效果。
5.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校園氛圍
論文關鍵詞:學校,體育教學,管理效能,策略
管理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學校體育課教學效果起著主導作用。而體育課管理的程度如何,又直接影響學生主動性的啟動和運動興趣的激發,并牽動著體育課的主線,即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習心境和情緒。要想讓學生按教師預定的教學內容、任務、方法、步驟去積極主動配合并付諸實施,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探折學校體育教學管理效能策略。本文從目標認同,心理平衡,啟動主動性和激發興趣方面加以闡述:
一、闡明目標認同,奠定學生的心理基礎
目標認同是指所制定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符合客觀實際,得到體育教研體系和全體學生的認可,使整體目標與個人目標形成統一體。
教學實踐中發現,目標管理的心理潛力是巨大的,只是當整體目標轉化為個人目標時才會使學生產生潛在的積極向上的主動性,產生向心力,形成凝聚力。學生一旦認識到在實現整體目標的過程中會獲得個人需求的滿足和才能的發展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與教師配合, 全力以赴地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師生之間會無形中產生互相關心、支持、認同的心理力量。
在教學中教師的管理藝術就在于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積極因素,不失時機地調動具有特長的學生在群體中發揮骨干作用,利用骨干傳幫帶,讓他們的能力得到體現。同時還應注意抓差等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贊同與肯定,一旦每位學生的才能被教師肯定和重視,就會增強其對集體的歸屬感,體驗到自身在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可提高自身價值觀,同時也就會領受到集體對自己的關懷和溫暖,從而提高其對集體目標的認同感和心理投入程度。學生對集體目標心理投入程度越高,集體形成的合力就越大,集體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就越有把握。可見目標認同是優化體育課管理效能最主要的心理基礎。
二、維持心理平衡溝通師生情感效應
心理平衡是指在體育課管理中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受教師和同學的尊重和信任的,因而會產生一種舒暢歡快的心理感受。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加之對體育的認識、興趣和能力均有差異,難免會產生各種逆反心理,若不及時解決,則會形成心理障礙,影響教學效果,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應力求做到下列四點:
1、教師要重視、尊重、信任每個學生,使他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否則就容易產生忌妒、敵視、不合作的逆反心理狀態。
2、教師應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才智,使他們感到自己有用武之地,心理上得到滿足和平衡,從而產生積極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熱情。
3、教師在安排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時應對學生的年齡和性別特征、興趣、愛好、心理需求等因素,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關鍵詞: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方法
一直以來,國家對中職教育都十分支持,使中職學校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中職學校出現了招生難的問題,還有一部分中職學校面臨關閉的危機。雖然有的中職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是效果不夠顯著。因此,中職學校的當務之急是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切實保障教學質量,為國家輸送符合經濟建設的人才,從而提升中職學校的實用性和實效性。
一、當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管理流于形式
從當前的教學管理形式中我們發現,日常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很少注重對教師個人專業的發展。在備課階段,一些教師直接按照課本內容照抄,甚至有教師存在著抄襲別人備課本的現象,備課管理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存在的,并且沒有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上級領導的聽課、檢查也只是進行籠統的給分評定,沒有對教師的具體課堂表現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過分重視升學而不重視育人
當前中職學校功利心太重,過分重視升學率,看重地區中職學校之間的競爭,因此在教學管理方面強調學生的學習規范、學習效果,將學生當作產品進行加工,雖然從表面上看升學率得到了保障,但是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不一定得到發展,使得中職學校本質上的“育人”功能沒有得到實現。
(三)抑制了教師的個人發展
當前,很多中職學校依然沒有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教師不具備科研能力,限制了教師在個人專業上的發展。中職學校沒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學水平提升、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使教師一門心思撲在提高升學率上,限制了教師個人的專業進步和提升。
二、如何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一)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
教育教學管理對于整個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達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能夠使中職教育的目標更快、更好的達成,在教學過程中,應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完善內部組織結構。一般來說,教育教學管理系統應該分成三個管理層級,分別是高層、中層、基層三個管理層次。高層是由校長進行決策,負責對下級進行戰略指揮:中層是由教研組長進行負責的管理系統,負責上傳下達;基層負責對上級的教育教學計劃進行落實,從而解決教學中的難題,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二)完善課程體系
中職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有著明顯的不同,比較注重實用性,因此,為了能夠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效果,就應實現對課程的科學規劃和構建,使其更加符合中職學校學生的培養要求。中職學校的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最好按照四比三比三的結構進行課程設置。基礎文化課是打好學生文化基礎的關鍵,學生之后具備了扎實的文化基礎之后才能夠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專業理論知識是讓學生了解專業、培養專業技能的重要環節,為技能操作做好準備工作。技能培訓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踐行,通過實踐操作,能夠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鼓勵校企合作訂單式辦學
由于中職教育對師資、設備要求的特殊性,單靠中職學校本身是難以解決師資和設備需要不斷更新的問題的。只有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辦學的方法,才能解決。校企合作期間,企業可以參與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培訓活動,為合作學校提供專業師資、實訓設備,并接受中職教師和學生進行見習和實習。這樣既解決了職教實訓條件差的困難,又為幫助學生實現由實習到上崗的“零過渡”奠定了基礎。學校要依靠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在人力資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學指導中的作用,及時根據市場需求、企業需求來確定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和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適時的教學內容安排。學校應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的人才供求合作關系,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力度;鼓勵畢業生到校外實習基地參加“頂崗實習”,使校外實習基地真正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
關鍵詞:技工學校;教學管理;發展
【中國分類號】G718
教學管理是技工學校當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不僅關系到技工學校的教學水平,更會對技工學校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然而,在技工學校的實際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基本上都存在著“重教育輕管理”的情況。實際上教育與管理是不可分割的。為了實現技工學校教學水平的提升,滿足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技工學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工作水平,從而更好的發揮出自身在現代化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
一、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技工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不僅影響著技工學校的教學水平,更決定了技工學校的未來發展狀態。在社會需求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技工學校的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其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改變,技工學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才能保證教學行為能夠在正確的發展方向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另外,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技工學校的數量與日俱增,這種情況的出現為技工學校的生源數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激烈的生源競爭,技工學校要想實現對生源的保護,就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理念上不斷的向高素質、高技能、高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戰略上靠攏,從而成為眾多技工學校當中的領航者,為實現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技工學校自身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基礎動力。
二、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體制
教學管理體制的科學性與全面性是影響技工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關鍵。在技工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體,為了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管理制度就必須要圍繞著學生展開。在制定教學管理制度時,教學管理部門必須要廣開言路,通過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對學生的實際調查,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教學管理體制,切實提高技工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當中學生與教師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學生與教師在職業教育過程中的有效性,為現代化高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2.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素質
教學管理人員素質是影響技工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關鍵。技工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要隨著社會需求發展趨勢進行不斷的調整,才能夠使技工學校更好的完成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提升他們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實現對教學管理人員創新意識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更加充分的認識、理解現代化社會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掌握最前沿的教學信息,帶動整個技工學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創新,為培養社會所需的創新性專業人才提供內在動力。
3、重視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按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發展規劃和現有教師的現狀,制定全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規劃、培養計劃和實施辦法。有計劃地安排教師深入生產、管理和服務現場,參加專業實踐活動,提高專業實踐技能;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證考試,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重視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與使用,強化學術研究,加強平時的教學質量監督檢查和考核,并將考核和獎勵結合起來,爭取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重視教學方法的突破
因專業和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目標不同,教學方法也不能強求同一,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允許百花齊放,當然,這種方法上的突破要在學生可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也必須在學校大多數人的認同之下才能進行。教學的場地也絕不能再宥于教室、校內實習場所,更多的是要走出去,貼近工地、生產線,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培養出實用型人才。
5.實現教學考核方法的創新
教學考核是考核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考核的重要性是客觀存在的。然而,由于技工學校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存在特殊性,那么如果采用傳統教學考核方法,肯定會出現諸多問題。我認為技工學校的終極教學目標,就是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因此可以對教學考核方法進行適當的創新。例如可以利用公休時間對已參加工作的學生進行考核,也可以讓用人單位對學生在試用期的表現作一個評定,并借此作為學生的成績依據,還可以用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生產出的產品作為教學考核依據等等。
綜上所述,在專業化人才需求量逐漸加大的發展背景下,技工學校想要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突破,進一步實現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就必須要做好教學管理這一基本工作。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站在學校的角度上去分析問題,還必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理解問題,使自己能夠站在一個絕對客觀的角度上,去為技工學校的發展及人才的有效培養提供支持。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要加大對社會人才需求力度和方向的把握,通過準確的分析和把握,及時的調整技工學校的人才培養策略和方向,在保證學校人才培養效率的同時,使每一個從學校當中走出去的人才,都能夠迅速融入到社會工作崗位上去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為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與和諧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孟晶,趙永亮.淺談技工學校教學手段與模式的創新[J].職業,2010,02:148-150.
[2]畢予華,冀燕釗.技工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機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0,11:61-62.
[3]張曉明,肖少斌.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之人本管理初探[J].職業,2010,3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