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采購管理案例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案例教學;采購管理;物流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程度日趨白熱化,為了強化核心競爭力,很多企業選擇把物流業務外包,這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物流行業的興起。隨著產品復雜度和規模的增大,加之企業的跨地區生產、銷售環節日益成熟,物流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壓力。為了增強供應鏈的競爭力,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勢在必行,在推動物流業發展的眾多因素中,高素質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又無疑是物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中堅力量。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該專業應用性強,更新速度快,且要求學生能夠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采購管理、物流管理和運營管理為供應鏈管理的三大重要模塊,因此,掌握“采購管理學”的相關知識是一個復合型物流人才的必要條件。作為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采購管理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目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導致很多學生僅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服務相關企業。因此,在“采購管理學”課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以培養基礎知識過硬且具有較強問題解決能力的物流人才,迫在眉睫。
1案例教學概述
案例教學法(CaseMethod)顧名思義,是基于案例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源于哈佛大學法學院,后作為一種成功的教育方法由哈佛企管研究所推廣至全球各地。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的是,教師在案例教學法中承擔的角色為設計者和鼓勵者,而非僅僅為知識傳授者。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教師基于商業管理情境或者事件設計案例,并在課程中鼓勵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解讀,最終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基本理論知識。此時,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和陳述,鍛煉自身的綜合素質。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通常采用“滿堂式”講授知識,在這種課堂中學生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通過考前突擊的方式來應付考試,甚至在考核中獲得高分。高等教育階段,課程的專業性更強,單純講述理論知識會使得課堂顯得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改善該問題。課堂中學生必須參與到課堂中,通過案例的解讀和分析來解決案例中的相關問題,通過老師和學生的雙向溝通,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并且靈活地運用知識。此外,由于案例教學需要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甚至需要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這對于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十分有利。
2采購管理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分析
2.1符合課程的特性
本科院校開設“采購管理學”課程較晚,屬于新興學科,全國范圍內關于該課程的教科書側重點均有不同,較難找到可推廣的教學成果來借鑒。在前置課程“供應鏈管理”中,學生已經對采購的宏觀概念和基本的管理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采購管理學”這門課程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細化,相對而言具有操作性強、知識點多而雜等特點。該課程主要講述了采購管理概述、采購管理流程、采購相關決策、招投標采購、供應商管理,還包括與采購相關的組織設計、績效考核、采購談判和技巧等內容。章節和章節之間的連貫性較弱,且相對而言課程內容較為枯燥。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采購不能止步于操作層面,而應該把采購當成是企業的主要收益來源之一。這推動了當代采購管理實務的發展,實踐的發展使得該學科具有與時俱進的特性。因此,授課過程中應注意實踐案例的積累。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站在企業的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相關純理論知識的灌輸。因此,從課程本身具有的特征來看,僅采用傳統教學法講述分散的知識點,不僅容易使得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綜合地使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采用案例教學法則非常有必要。此外,該課程針對學校物流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開設,由于學生在前置課程中已經對相關理論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當前“采購管理學”教學方式多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制約學生和教師雙方面的發展。一方面,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擺脫不了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雖然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也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做準備,但是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被動地聽兩節理論知識課,容易產生倦怠的心理,不利于知識的吸收。傳統的授課方式中加入案例教學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兩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從而保證教學的效果。
2.3利于推動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
目前,承擔“采購管理學”課程的老師多為博士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他們往往剛完成學生到老師的過渡,基本沒有采購的實踐經驗,因此,教師本身往往對采購管理的相關內容沒有很深的體會。案例教學的本質在于,讓學生從案例教學中掌握課程的學習目標。其實,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案例教學也是一個學習和體會的過程。在案例的搜集和準備過程,老師更多的是讓自己提前進入案例的情境,更好地感受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從而能夠把更精彩的內容呈現給學生。當然,好的案例教學還是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這對于科研壓力相對較重的年輕教師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3案例教學過程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法雖有諸多優勢,但其實施過程需要學生和老師雙方面的配合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案例教學方式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選擇合適的案例,并有正確的方式激勵學生參與案例討論中來。
3.1教師加深對案例教學的認識
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程討論中來。然而,現在很多教師對案例教學的本質認識的并不充分。他們認為在課程中單方面地給學生講述企業的實例就是案例教學,其實,這種純介紹的方式只是知識點引入的一種方式。當然,這種實際案例的介紹能夠給課堂講述的內容增添一點色彩,但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更多的是關注課堂上的雙向交流過程,需要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案例中的相關問題。如上節所述,案例教學有其特有的優勢,也贏得了高校很多教師的青睞。然而,過分地依賴案例教學,而不注重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之間的相互關系,會使得案例教學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案例教學方法的出現是為了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味地關注案例教學而放棄傳統的理論知識傳輸過程,顯然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教師在選擇案例教學之前,應首先對案例教學的本質以及該教學方法與其他教學方法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充分地認識,才能夠最終達成較好的教學目的。
3.2案例的選取和設計
案例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案例庫是采用案例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國內“采購管理學”教學處于起步階段,案例庫的建設并不完善,加之實踐發展的速度較快,因此,采購案例的選取對于教師而言是較大的挑戰。在案例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結合上課的內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案例。首先,雖然采購管理中單個知識點難度不大,但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較小,因此,選擇一個綜合性強且能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案例并不簡單。授課教師在案例選取的過程中要注意一手案例資料的收集和二手案例資料的整合,最終選擇與授課目的和授課時間相適應的案例。案例的選擇也不能難度太大,超出學生知識范圍的案例分析只能使得學生產生畏難的心理,而不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討論中。其次,案例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案例發生的背景和時效性,盡量選擇能夠反映時代問題的前沿案例。在采購管理領域也曾有過一些經典的案例,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經典的案例很可能已經不能為當代的新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在供應商管理方面,克萊斯勒公司曾經提出與供應商共享改進績效的提案,并在當時取得了成功。但是,伴隨著克萊斯勒公司的重組以及時代背景的轉換,該方案很快地被公司所摒棄。這類案例比較老舊,不僅不能說明問題,還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會對學生造成錯誤的引導。選取一些最新的案例能夠更好地解釋“采購管理學”的基本原理。例如,供應商管理部分,房地產的萬科是如何做供應商的層級分類工作,以激勵上游供應商改善產品質量水平;麥當勞在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中,又是如何通過價格榨取供應商的利潤,最終導致供應商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最后,在案例的后面要設置幾個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若僅給出案例主體,而不設置問題,可能會導致兩個較為極端的問題出現。其一,學生提出的問題會比較發散,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且還占用了太多的課堂時間,使得課堂時間江蘇科技信息•科教平臺的使用不合理;其二,部分學生會把案例內容當成故事一樣閱讀,而不用辨證的思維去思考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問題的給出,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難、重點,能夠使得師生更加合理地配置上課時間,完成教學的目的。此外,在案例問題的設置過程中也得適當地維持知識點的數量,以2~3個知識點為佳,太多或者太少的問題均會降低教學效果。太多的知識點會使得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無法進行深度的剖析,而太少的知識點又不能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的能力。當然,案例分析的問題一般沒有固定的答案,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思考,往往能夠讓老師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
3.3激勵學生參與討論
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個現象: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總是那么幾個活躍的學生;更多的學生則默默地聽著其他同學的思考結果;甚至有些學生只是在老師總結案例的時候,才集中注意力做一些考試可能會用到的筆記。這一現象和多種因素相關,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改變課堂氛圍或者考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個問題。
3.3.1對案例進行適當的解讀,引導學生思考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了鼓勵大部分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對案例進行初步分析和拆分,并帶領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梳理,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是否應該淘汰上游供應商這種類型的案例中,可以讓學生分別從供應商和采購商的立場去考慮,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地提出解決方案。學生給出解決方案以后,教師應做出總結并給出相應的補充,從教師的總結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課程的重點。
3.3.2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
案例分析往往不具有固定的答案且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單個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通常會有一些局限性。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常有不同的見解,通過小組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討論中集思廣益,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通常5~6人一組,每組設立一名組長),讓學生按小組討論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甚至內斂的學生也能夠在小組討論中發表自己的一些見解。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會承擔不同的角色,學生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甚至對組長而言還能培養其領導能力,這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3.3.3通過考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案例教學的課堂中,依然存在一些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這類學生在課堂中從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是默默地扮演傾聽者的角色,這與案例教學的本質是相悖的。這類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的鍛煉或者對知識的理解往往相對較弱。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增加平時成績占最終考核的比重,來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這種方式雖然相對較為功利,但卻是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方法,希望通過考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案例教學的精髓。
作者:許甜甜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寧.案例教學法在《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14(8):460-461.
[2]孔月紅.采購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電子商務,2010(8):76.
[3]劉炯艷.案例教學在采購與庫存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78-180.
【關鍵詞】采購退貨 銷售退貨 紅字單據 數據流程
企業退貨業務按照業務環節的不同,分為采購退貨業務和銷售退貨業務。購銷活動不同階段發生的退貨業務其業務處理流程不完全相同,退貨業務必須執行嚴格的審批程序。
一、企業退貨業務的類型
1.采購退貨業務分類。采購退貨業務是指因物料質量、品種、數量等不符合要求或企業轉產等原因而將已購貨物退回供應商的業務。(1)按物料是否入庫分為入庫前退貨和入庫后退貨;(2)按貨款是否結算分為結算前退貨和結算后退貨;(3)按退貨數量分為部分退貨和全部退貨。
2.銷售退貨業務分類。銷售退貨業務是指客戶因貨物質量、品種、數量等不符合要求而將已購貨物退回本企業的業務。(1)按物料是否出庫分為出庫前退貨和出庫后退貨;(2)按是否開票分為開票前退貨和開票后退貨;(3)按退貨數量分為部分退貨和全部退貨。
二、ERP環境下企業購銷及退貨業務數據流程分析
(一)采購及退貨業務數據流程分析
1.采購退貨單可以參照采購訂單、采購到貨單、不良品處理單生成,也可以手工新增,但選擇“普通業務必有訂單”選項時,不可手工新增。采購退貨單是采購到貨單的紅字單據。
2.已審核采購退貨單可以參照生成紅字入庫單,紅字入庫單是采購入庫單的逆向單據。此外,如果發現已審核的入庫單數據有誤(多填數量等),可以原數沖回,即將原錯誤的入庫單以相等的負數填制紅字入庫單,沖抵原入庫單數據。
3.紅字采購專用發票是采購專用發票的逆向單據,據以進行反結算,結轉退貨成本、往來核銷。
(二)銷售及退貨業務數據流程分析
1.銷售退貨單是發貨單的紅字單據,可以手工新增,也可以參照發貨單生成或參照原有合同錄入,據以處理客戶的退貨業務。
2.紅字銷售出庫單是銷售出庫單的逆向單據,可以參照退貨單生單,如果銷售選項中選擇了“銷售生成出庫單”,則紅字銷售出庫單在退貨單審核時自動生成。
3.紅字銷售專用發票是銷售專用發票的逆向單據,據以進行退貨成本結轉和往來核銷。
三、ERP環境下企業退貨業務處理模式及案例分析
(一)采購退貨業務
1.入庫前、結算前部分(全部)退貨。例1,2012年5月12日,收到本月8日采購的女士服裝200套,單價2 000元。13日驗收入庫時發現其中2套存在質量問題,經與供應商協商,退貨2套,驗收合格的女士服裝辦理入庫手續。操作流程為:(1)采購管理系統――8日,采購訂單(200套);12日,到貨單(200套);13日,采購退貨單(2套)。(2)庫存管理系統――13日,采購入庫單(198套)。
案例分析:尚未辦理入庫手續的退貨業務,只需開具退貨單即可完成退貨業務的處理。待收到供應商按實際驗收數量開具的發票后,再按正常業務流程辦理采購結算。
2.入庫后、結算前部分(全部)退貨。例2,2012年5月8日訂購的女士服裝200套,單價2 000元,12日全部到貨,13日辦理了驗收入庫手續。14日發現其中2套存在質量問題,經與供應商協商,退貨2套。當日收到對方開具的采購專用發票,但尚未結算。操作流程為:(1)采購管理系統――8日,采購訂單(200套);12日,到貨單(200套);14日,采購退貨單(2套);14日,采購專用發票(198套);14日,采購結算(200套-2套)。(2)庫存管理系統――13日,采購入庫單(200套);14日,紅字采購入庫單(2套)。
案例分析:如果已經錄入采購入庫單,同時退貨時已經收到采購發票,則需要根據退貨數量錄入紅字采購入庫單,并錄入采購發票,其中發票上的數量=原采購入庫單數量-紅字采購入庫單數量。這時需要采用手工結算方式將紅字采購入庫單(2套)與原采購入庫單(200套)和采購發票(198套)進行采購結算,以沖抵原入庫數量。
3.入庫后、結算后部分(全部)退貨。例3,2012年5月8日訂購的女士服裝200套,單價2 000元,12日全部到貨,13日辦理了驗收入庫手續并收到供應商開具的增殖稅專用發票。14日發現其中2套存在質量問題,經協商退貨2套。該批服裝已于13日辦理采購結算,貨款尚未支付。操作流程為:(1)采購管理系統――8日,采購訂單(200套);12日,到貨單(200套);13日,采購專用發票(200套);13日,采購結算(200套);14日,采購退貨單(2套);14日,紅字采購專用發票(2套);14日,采購結算(-2套)。(2)庫存管理系統――13日,采購入庫單(200套);14日,紅字采購入庫單(2套)。(3)存貨核算系統――13日,正常單據記賬并生成憑證(200套);14日,記賬并生成沖銷結轉成本憑證(-2套)。(4)應付款管理系統――13日,應付單據審核并制單處理(200套);14日,審核紅字應付單并制單(-2套)。
案例分析:如果在采購管理系統中選擇了“普通業務必有訂單”選項,則紅字采購入庫單必須依據紅字到貨單生成。已經辦理結算手續的采購退貨業務,需要輸入采購退貨單,據以生成紅字采購入庫單和紅字采購專用發票,并進行采購反結算,即采購成本沖減和應付款項沖銷。
(二)銷售退貨業務
1.出庫后、開票前部分(全部)退貨。例4,2012年5月28日,批發部賒銷給某客戶20臺彩電,單價4 500元,已出庫發出。29日因質量問題退回2臺,已入庫。30日開具銷售專用發票,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結存單價3 600元、先進先出法)。操作流程為:(1)銷售管理系統――28日,銷售訂單(20臺);28日,發貨單(20臺);29日,退貨單(2臺);30日,銷售專用發票(18臺)。(2)庫存管理系統――28日,銷售出庫單(20臺);29日,紅字銷售出庫單(2臺)。(3)存貨核算系統――30日,正常單據記賬并生成憑證(18臺)。(4)應收款管理系統――30日,應收單據審核并制單處理(18臺)。
案例分析:對于不退款只退實物的退貨業務,退貨單可參照訂單或發貨單生成,參照發貨單生成的退貨單自動沖減原發貨單數量。待開票時參照發貨單即可,開票數量為沖減后的數量(18臺)。開票前退貨流程應注意參數對業務處理的影響。
2.出庫后、開票后部分(全部)退貨。例5,2012年5月28日,批發部現銷給某客戶20臺彩電,單價4 500元,從電視機庫發出,當日開具銷售專用發票,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30日因質量問題退回2臺,入電視機庫。操作流程為:(1)銷售管理系統――28日,銷售訂單(20臺);28日,發貨單(20臺);28日,銷售專用發票(現結20臺);30日,退貨單(2臺);30日,紅字銷售專用發票(2臺)。(2)庫存管理系統――28日,銷售出庫單(20臺);30日,紅字銷售出庫單(2臺)。(3)存貨核算系統――28日,正常單據記賬并生成憑證(20臺);30日,記賬并生成沖銷結轉成本憑證(2臺)。(4)應收款管理系統――28日,應收單據審核并制單處理(20臺);30日,審核紅字應收單并制單(2臺)。
案例分析:對于退貨退款業務,可手工填制退貨單,根據退貨單開具或生成紅字專用銷售發票。退款時,可對紅字銷售專用發票進行現結處理,也可在應收賬款中進行付款處理。
3.開票后、出庫前部分(全部)退貨。例6,2012年5月28日,批發部現銷給某客戶20臺彩電,單價4500元,當日開具銷售專用發票,生成發貨單,但對方尚未提貨,30日因質量問題經協商全部退回。操作流程為:(1)銷售管理系統――28日,銷售專用發票(現結20臺);28日,發貨單(20臺);30日,退貨單(20臺);30日,紅字銷售專用發票(20臺)。(2)應收款管理系統――28日,應收單據審核并制單處理(20臺);30日,審核紅字應收單并制單(20臺)。
案例分析:對于只退款不退實物(先開票后發貨)的退貨業務,可手工錄入退貨單并審核,據以生成紅字銷售專用發票,對沖原有應收賬款即可。
(作者為教授)
參考文獻
Abstrac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rchase management practice”course status and go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leading to curriculum reform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地位和目標
1.1 課程地位
隨著采購對企業貢獻的不斷增加,企業對采購管理越來越重視。所以在采購人才培養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對采購人員現代采購管理理念和現代化實用技能的要求。高職院校是企業補充現代采購人員的主要途徑之一,理所當然對《采購管理實務》這門課程的開設和學習顯得非常重要。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核心課。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要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采購與供應實踐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從整體上具備對采購與供應工作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業采購的流程,具備從事采購員崗位所必需的知識及相關的職業技能。
1.2 課程目標
(1)能力目標包括:會準確地填寫采購申請單;能科學、合理地編制采購計劃;能正確選擇預算方法編制采購預算;能分析采購環境的各種因素;能夠對采購市場進行劃分;能運用供應商開發與調查的基本方法;能運用評估指標對供應商進行評估;能夠做好采購談判準備并進行談判;能夠正確評估采購合同的風險;能夠進行采購合同審核;能夠正確分類不同的采購績效評估方法;能夠設計采購績效評估的相關指標。
(2)知識目標包括:掌握經濟訂貨批量計算公式;掌握價格分析相關原理;理解影響采購價格的因素,了解采購價格確定的方式;掌握采購申請單編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計劃編制的流程;熟悉采購預算編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場結構的構成;掌握供應商考評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購談判收集資料的范圍及內容;了解談判步驟及談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簽訂的相關法律知識;掌握采購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購合同審核措施;掌握采購評估的各項指標;掌握采購績效評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質目標包括:通過實戰演練、現場體驗、案例分析等課程安排培養學生自信心;通過按時按量完成工作任務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通過實訓項目組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培養學生較強的責任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角色扮演、項目組分工合作等活動訓練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通過模擬訓練,使學生具備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識;通過設置項目中的出錯、意外、突境的處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變通力和靈活性。
2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設計和實施思路
本門課程設計思路應打破原有的以理論為主的學科體系,根據企業采購管理和工作任務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凸現實踐教學,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教學特色。其教學過程設計可以采用:“任務/案例引入――學生團隊成員分配工作/討論任務――學生分頭準備、老師指導監督――小組匯報――教師歸納總結――學生課后反思深化”的方式進行。
在內容設計上主要分理論和實踐教學兩部分進行。在內容選取上要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采購管理人才為目標,強調教學內容對學生的適用性;結合工學交替的課程開發思路,針對采購管理工作崗位要求選取教學內容,強調教學內容對工作崗位的針對性;兼顧現代管理思想,引入供應鏈管理思想和現代采購管理理念,強調教學內容對社會發展的先進性。
2.1 理論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改革思路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采用單元模塊化教學,將采購管理工作劃分為采購認知、采購計劃與采購預算編制、交易條件控制、供應商管理、采購談判與合同管理、招標采購、其他采購操作、采購風險控制和采購成本與績效管理九個單元任務。在每個單元之后都配套有相應的實訓任務,教師可以靈活的根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學生分階段或集中完成。
本課程在改革過程中應結合地區產業特點,依托物流師、采購師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采購員職業崗位技能要求為標準構建課程內容,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教學內容設計。精心選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務,形成教學模塊和經典案例,充分體現本門課的職業性與實踐性。在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誠實守信、敬業精神、責任意識、遵紀守法”職業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
2.2 在實踐教學中實施的困難與改進建議
(1)在小班教學條件達不到的情況下,可以只對采購方向的學生就本門課開設小班教學,其他物流方向的學生可以合班上課。這樣既重點保證了采購方向學生學習的質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學生的知識面,也緩解了師資教學條件的壓力。
(2)針對企業采購崗位人員有限,實踐課實施難度大的問題,可以實行輪崗制,再通過“傳、幫、帶”的方式讓有采購現場經驗的學生以現身說法,來幫助其他學生獲得現場體驗和模擬技能的提升。
(3)針對在實踐環節難以展開集中教學和考核問題,可以靈活設置考核模塊,將考核分為現場操作和模擬描述兩種大的方式進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體現學生的能力水平。
3 對《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改革進行的嘗試和探索
3.1 教材的選用和編寫要符合現代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理論和實踐操作的要求
當前,高職院校已經發現其本身存在的問題,采用工學結合、任務驅動、單元模塊化教學,而很多教材已經陳舊過時,教師面臨沒有合適的可選用教材的壓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自發編寫教材。但是,編寫的結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們缺少企業現場的實際操作經驗和技能。所以,筆者認為要選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選,就要必須從教材的編寫抓起,其中的關鍵是要深度推進校企合作。就是學校要和企業緊密合作開發編寫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學中,可以由企業的資深人員參與進來,編寫最新的實用案例。同時,對整個教材的結構、邏輯、內容和簡明實用性做好把關和審核。
3.2 在教學方式上科學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在理論課教學當中,要求老師以“必須夠用”為原則組織課堂內容,以情景教學、視頻教學、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完成任務驅動、單元模塊化教學內容的組織,要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把企業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
在實踐技能教學中,要選在實訓室或就在企業現場進行,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單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購要涉及到和供應商的溝通交流、協商談判、簽訂合同,不可能做到現場有較多學生的參與。所以可以請采購部門的負責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購事例編寫成經典的采購案例,供老師和學生在理論教學中通過模擬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終獲得采購崗位上的相關技能,以達到實踐教學目的。或者通過錄像的方式,錄取采購談判現場、招標采購過程相關視頻,供師生觀摩學習,同樣可以獲取現場經歷和相關能力水平的提升。當然,這其中會涉及采購方和供應商的一些機密,實施起來難度較大,但也不失是一種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學管理制度,保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和落到實處
一般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大一第二學期就會開設這門課的學習,在每年暑假會有為期2周的社會實踐活動,或在正常學期內被派出去進行工學交替式學習,在企業內進行現場學習1~3個月。校方要根據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方案,并同步派老師跟蹤做好相應的指導方案。另外,指導老師要和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做好溝通和協商,安排好學生在此期間的調查任務和學習任務。在不影響企業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教會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
4 高職《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服務企業一線的技能型實用人才,和企業對基層人員的需求緊密聯系。所以,其課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和企業合作的程度。在這方面,上海商學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鑒。
例如上海商學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標、定模式、定規章、定學生數量、定學生去向,與“好又多”的合作,為其培養門店店長。雙方約定以工學交替為課程計劃,以過程性、多元評價為評估標準,以企業承擔全部學費和獎學金為管理和激勵措施,以擇優錄用為崗位就業原則,來達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學校專業定位的準確性,實質性地促進了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密切了學生學習與就業的聯系,實現了學校育人和為社會服務的宗旨。這樣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改革的成功,也應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進行才行。筆者以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須或盡可能的實施小班教學,尤其在實訓環節。這個措施看起來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經常以節約教學成本或師資不足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學,所以實施起來并不是那么順利。從長遠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發展來看,這個措施遲早會得到校企雙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職院校要與合作企業密切聯系,高度配合。企業畢竟是以盈利為目的,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場需求的變化為依據的。所以帶有很大的隨機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實習學生,淡季可能一個實習生都不要。所以學校理應要先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理解企業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時靈活安排和調整課程的教學計劃。
第三、簽訂科學嚴謹的校企合作協議,包括對學校、學生、教師及企業的利益問題。校企合作應當以“雙贏”為合作目的,校方應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能為企業帶來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經費又從哪里來?同樣企業也應清楚地明白自己能為學校帶來什么?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利潤從哪里來?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條件是:具有正確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互相了解合作單位的類型與目的,具有彼此合作的利益點,具有較為完善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具有“雙師型”的教學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資金保障,具有與培養目標一致的首次就業崗位。明確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條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
關鍵詞:化工企業;采購管理;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采購是為了保障企業物資供應,在確定采購需求等情況下,通過商務考察和談判,簽訂采購合同,進行驗收和財務結算等整個過程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的管理活動。采購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做好采購管理工作,不但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也能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采購管理的目標是確保采購對企業的供應保障工作,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一、企業采購管理的特征
(一)企業采購管理是從資源市場獲取資源的過程。資源市場是指經過買家認可的采購資源,由一些供應商組成。企業采購管理對于生產和生活的意義在于能提供生產和生活需求而自己缺乏的資源。
(二)企業采購管理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結合的過程。企業采購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將資源從供應商轉移到用戶的過程。首先,在資源市場中對所需物資的資源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和加工處理,獲得有用的資源信息;其次是通過商品交易、等價的交換和租賃等方式來實現將資源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從供應商轉移到用戶;最后主要是通過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等物流手段來實現將資源的物資實體從供應商轉移到用戶。因此,采購過程實際上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結合的過程。
二、采購管理現存的問題
(一)庫存管理問題。在當期的一些企業的庫存管理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通過定期分析來決定下階段的采購計劃,庫存管理存在經驗主義,缺少先進管理手段和科學的決策系統,以保證存煤結構的合理性及存煤成本的最小化。
(二)運輸問題。一些企業對于原料煤的運輸工作只停留在有貨可供、有運力可裝的環節上,而未對運輸環節的成本和損失納入到管理范疇,達到優化布點、優化裝卸作業程序、優化運輸路徑、優化調度,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內部管理問題。從該企業供應鏈的內部層面看,原材料采購和調運、進廠管理、生產、資金管理分屬不同部門負責,分管領導也各不相同,也沒有建立機構和制度對內外部供應鏈進行協調,協同能力的先天不足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導致原料供應總成本增加。
(四)管理意識問題。一些化工企業原料煤采購的管理意識薄弱,對原料煤供應緊張的被動局面無從下手,在與供應商存在目標沖突時,更是顯得一籌莫展。在原料煤保障供應中長期處于苦苦煎熬狀態,對原料煤成本的控制難以收到實際成效,對提高原料煤質量的要求更是無暇顧及,“保供、控價、提質”的燃料管理目標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三、推進化工企業采購管理的策略
(一)轉變采購管理理念
認識到專業化的采購為企業帶來的戰略意義,全面推行集中采購模式,克服在多級分散的傳統管理模式下突出保供應、輕效益的取向。建立一套與企業其他制度相匹配的科學、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和一套嚴格規范的采購工作流程,從而提高采購的效率、效益。
(二)利用信息手段
采購防止腐敗的關鍵是信息公開、透明,提升采購工作效率也離不開信息化手段的支撐。在電子商務日益發達的今天,開發和運用信息系統輔助采購,對采購需求計劃提報、采購尋源、合同簽訂、配送、倉儲、回收等實行信息系統全過程閉環管理,利用信息手段在更大程度上實現采購信息公開,采購流程固化,減少人為干預,提高采購效率、效益。
(三)統一搭建物資成本分析平臺,實施臺賬式管理
化工原輔料較強的市場特性,決定采購成本分析的重要性。過去,對采購物資成本分析沒有定式,存在成本項目不統一、重數據輕分析的情況,直接影響采購成本及價格的研判。基于不同的產品渠道產生不同的成本構成,可以搭建統一物資成本分析平臺,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建立部門成本分析臺賬,細化到每一具體品種,成本分析表格鏈接到管理臺賬,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變個人自主、分散、無序管理為部門集中、統一、標準化管理。
四、ERP在企業采購管理中的應用
ERP系統的應用推廣為整個企業部門運行更添了新意,系統化了企業運行管理機制。其中,建立在ERP基礎上的采購管理系統的主要流程為:
1.設立供應商。供應商的選取是企業經營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ERP系統首先要對各個級別的供應商設立不同類別的供應檔案,細化供應商供貨方式、時間、具體價位、種類等等,供應商的確認資料必須經過仔細核對,甚至實地考察確認。
2.制定采購單。ERP生成的材料采購單要考慮到采購數量、運輸方式、周期和庫存等等,需要進行系統自動生成,必要時進行人為干預操作。
3.刪選供應商。次系統程序設定的主要目的確立最后某采購材料的實際供應商。企業采購人員需要根據系統提供的資料進行刪選,仔細比對供應商供貨的時間、地點、運輸方式、價位、數量、技術含量等等,對用到的各個材料的供應商進行刪選,最終確認穩定的專項供貨商。
4.款項意見下發。采購訂單確認后,系統會自動生產符合企業生產規律的款項計劃,并對其進行后期維護。企業財務根據實際生成情況進行數據分析,下達款項意見給企業采購部門。
5.訂單下發。綜合考慮采購提前期、數量、運輸方式等影響因素后,在物料合并的前提下讀出企業采購單,經過工作人員仔細核對后進行訂單打印輸出,供應商獲取。當然,也可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求購信息,對于額外增設的特殊訂單可直接與供應商獲得聯系。
6.查收貨物。工作人員仔細核對下發供應商訂單的詳細信息,對上交的產品進行一一核對,并及時納入企業收貨單。當然,也可以通過ERP系統集成的統籌優勢,由貨物管理員對供應商供貨進行驗收,對于某些供貨商提前或延期交貨的狀況,要根據企業實際工作流程進行控制。
五、化工企業采購案例分析
近年來,化工生產原料的產品價格以及質量更是發生了巨大的市場變化,化工企業的生產、建設、維護和維修等所用的材料、原料等種類非常廣,每種材料和原料的需求量、市場供應量也各不相同。而采購卻沒有真正的發揮應用的作用,成為討價和還價的工具,無法與供應商建立一個良好的、長期的、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和創新體系,最終導致供應商出現了供貨能力下降、抬高物價、互相推諉、以次充好等現象,影響了化工企業的正常生產進度。
以上說明,保證化工企業的正常生產進度和工程的工期,表面看來要靠采購部門才可以完成,實際上是供應商的高質量服務和持續的供貨能力來完成的。化工企業的采購任務是非常明確的,對于我們的企業實際來說,我們根據原料市場的特點進行分析,在供應鏈模式中,為了高效的完成采購工作,我們充分的做好市場調研,靈活掌握市場的變化,預測好產品和原料的價格走勢。采購部門根據產品的銷售情況進行合理的預測,結合實際生產的存量,生產的實際需要量,以及市場的供應狀況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進而編制完善的采購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批量貨工作,減小庫存量和采購費用。經多年考核通過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的供應商,我們會簽訂一份戰略協議,戰略協議后我們可以做到零庫存。
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經濟效益觀念日益加強,采購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采購管理作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業管理中的戰略性地位日益受到國內企業的關注;一個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采用何種采購管理方式。我們應該隨著管理科學的進步不斷調整更新企業的采購管理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自身的、包括無形的和有形的資源,實時、適地、適量地進行采購。
參考文獻:
[1]石剛.淺談信息化在企業采購管理中的運用[J].經營管理者,2014,06:61.
一、體驗式教學的相關概述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用親身的經歷去感知、理解、感悟、驗證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操作流程包括情境設置、主體體驗、評價體驗和遷移體驗四個步驟[1],具有親歷性、個體差異性、緘默性、趣味性、互動性的特點[2]。體驗式教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3],其理論基礎主要為大衛·庫伯的體驗式學習循環模式、杜威的經驗自然主義和構建主義的學習觀[2]。1995年,體驗式教學模式進入我國,成為一種“自然的表演、活動的道具、能動的參與、廣泛的受眾”的教學方式,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4]。由于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驗式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已廣泛地運用于高校專業課教學中。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時,可采用游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講評教學、主題辯論、項目教學、情境模擬、沙盤模擬、實地參觀、戶外拓展訓練、社會實踐等方式[3],[5]。體驗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他們在實踐層面和思想層面積極參與,即學生不僅要親身參與體驗,還要在思想上對體驗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5]。但是,體驗式教學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在實踐中容易沖淡教學中心任務,且傳統的評價方法不適用于體驗式教學效果評價等[6]。
二、體驗式教學在經管類專業課中的應用現狀
高校經管類專業課教學模式缺乏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缺乏對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持續創新和改革,未能解決知識傳授與能力、素質培養的矛盾[7]。然而,經管類專業的培養方案普遍要求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體驗式教學注重綜合性知識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經濟管理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中,非常適用于經管類專業課教學,尤其適合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學者對高校經管類專業課體驗式教學的探索尚少[4],[6-7]。體驗式教學模式在經管類專業課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情景教學、啟發式教學、創新實訓課程、共建實習基地等[7]。《采購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物流管理專業課,要求學生掌握常見的采購方式及流程,能夠制定采購計劃、進行采購談判、完成采購成本控制等。而常規的理論傳授并不能達到培養采購管理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需要運用體驗式教學來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目前,學者們對《采購管理》的體驗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設計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本文擬以《采購管理》課程為例,針對經管類專業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探索系統化的體驗式教學內容設計。
三、《采購管理》課程中的體驗式教學內容設計
《采購管理》的課程中可以通過模擬招投標、模擬采購談判、制定采購計劃、供應鏈采購管理游戲等方式開展體驗式教學。招標采購是一種國內外廣泛運用的采購方式,采購流程包括策劃、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6個階段。在我國開展招投標工作,需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等法律依據。通過模擬招投標的過程,有利于鞏固招標采購理論知識,提高采購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因此,本文選取模擬招投標情景,圍繞教學目標、情景與規則、現場指導、效果評價等方面,對其體驗式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設計。(一)教學目標。通過開展模擬招投標活動,讓學生體驗招標、投標、開標、唱標、評標、定標等工作,掌握招投標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招投標流程,掌握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報告的撰寫,形成法治意識和團隊意識。(二)情景與規則。1.學生分組。首先,根據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為了讓招投標工作符合規定(投標小組數量應超過3組),將小組數量控制在4組以上。可以采用抽簽或學生自愿的形式,選出1個小組擔任招標小組,剩余的小組均為投標小組。2.情景設置。教師設置一個招投標情景,如“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某單位擬于2021年10月通過招標的形式采購100臺筆記本電腦”。為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教師給出擬采購物品的數量和名稱即可,不必限制具體的參數和規格。另外,如果班級分組數目較少,需要和學生說明,此次模擬招投標將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3.流程與規則。模擬招投標活動大約歷時3周,第1周招標小組撰寫招標文件,第2周投標小組撰寫招標文件,第3周課堂模擬開標和評標現場,具體流程如下:(1)招標文件的準備。招標小組撰寫招標文件,完成初稿后將電子版提交給教師審核,在班級微信群/QQ群招標公告和電子版招標文件。(2)投標文件的準備。投標小組針對招標文件撰寫投標文件,在投標截止日期內將密封好的投標文件投入投標箱,并準備好電子版投標文件和講標PPT。(3)課堂道具準備。準備投標箱、投標文件袋、密封條、白紙、筆。(4)模擬開標、唱標。1)現場隨機抽取5位學生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抽取產生1名主持人、1名監標人、1名唱標人和2名公證人;2)進行座位調整,評標委員會成員、主持人、監標人、唱標人和公證人坐前兩排,其他同學按照小組坐在一起;3)主持人請招標小組介紹招標工作情況,招標感謝投標單位的支持;4)公證人將投標文件從投標箱中取出,檢查密封完好性,公布檢查結果;5)監標人對密封合格的投標文件進行拆封和整理,查看報價、價格折扣等信息;6)唱標人唱標,監標人審核唱標人所唱內容的準確性,并將投標公司、報價(元)、交貨時間等關鍵信息展示在黑板或屏幕上;7)公證人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招標文件等要求,對整個招投標活動進行現場見證;8)投標小組抽簽決定講標順序,各投標小組展示PPT并進行簡要闡述,展示所具備的資質、優勢、競爭力。(5)模擬評標。1)招標小組與評標委員會成員私下溝通,提出具體的要求,如果設有標底需告知標底,商量應對圍標或搶標的策略,告知是否直接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單位等;2)評標委員會公布評分標準;3)各投標小組在班級微信群/QQ群分享電子版投標文件;4)評標委員會進行評標;5)評標委員會提交書面評標報告,向招標單位推薦合格的中標候選單位或直接確定中標單位。在評標環節,為了保證所有同學盡可能地參與到評標過程中來,招標小組對招標文件進行打分,提交評標報告;投標小組查看競爭對手的投標文件,預估中標情況,提交評標報告。(6)模擬定標。1)評標委員會公布中標情況及理由;2)公證人公證致辭。(7)評標委員會和各小組進行工作總結。評標委員會、招標小組、投標小組進行工作總結,并對招投標文件和評標報告進行評價。(8)教師對模擬招投標工作進行總結。教師對模擬招投標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評價,總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三)現場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按流程完成整個過程,注意控制時間和和維持秩序,保證每個環節有效率地進行。對于學生在評標過程中出現的任何疑問,教師需要給出及時、準確回答。(四)效果評價。采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模擬招投標的體驗式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比例設置為各占50%,也可以適當提高過程評價的比重。評分方法可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小組分工與協作情況、招投標文件完成情況、評標報告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四、《采購管理》的體驗式教學的啟示
體驗式教學對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過程的控制、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采購管理》課程中的體驗式教學實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一)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為了避免體驗式教學流于形式而忽略教學任務的問題,教師應首先樹立體驗式教學為教學任務服務的觀念。因此,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之前,需要明確相應的教學目標,詳細設計體驗式教學內容,包括流程安排、角色分工、道具材料準備等。(二)優化現場秩序管理。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維持現場秩序,嚴格控制時間,讓學生有效率地完成各個環節。如果發現學生的操作方式與方法出現偏差應及時糾正。另外,教師需要隨時回答學生的疑問,盡量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揮創造力完成任務。(三)改革教學效果評價。對于體驗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可采用過程性與結果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中,結果性評價考察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而過程性評價考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變化)、團隊分工與協作、溝通能力等。另外,可以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效果評價方式,如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對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進行打分。(四)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每一輪體驗式教學過后,教師需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和評價體系。另外,教師要結合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和新聞時事,開發新的教學案例、游戲、項目、現場等,為開展下一輪體驗式教學準備。
引用出處
[1]張蓉.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06):63-64.
[2]馬麗娜,南紀穩.探究體驗式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6):70-71.
[3]張金華,葉磊.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6):143-145.
[4]張微微,薄瀾,王軼英,王書林,劉志杰,康鵬.基于體驗式教學的經管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課程為基礎[J].教育觀察,2021,10(13):120-122.
[5]劉書艷.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34):57-60.
[6]何忠偉,李華,劉芳.體驗式教學與經管類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8(35):116-117.
規范課程名稱
在分析“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過程中,筆者注意分析比較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物流學”“供應鏈管理方法”“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等有“供應鏈”關鍵詞的課程教學大綱內容,發現主體內容就是“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該課程教學主要內容重合率非常高。盡管不叫“供應鏈管理”課程,但有的高校采用的教材就是“供應鏈管理”教材。另外,從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來看,物流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個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這些課程實質上就是“供應鏈管理”課程。名稱上的不統一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學工作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把這些課程名稱統一為“供應鏈管理”課程,為促進各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的交流以及提高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規范內容體系
課程內容體系包括的內容說法不統一,但課程內容體系應該既要有對教師“教”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對學生“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比較合理的“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體系應該包括課程性質(依據面向的專業而定)、課程教學目的與目標、課程教學內容及相應目的與目標、學時分配、教學要求(對各個教學環節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學生自學、作業環節和考試環節等)、教材選用及參考書推薦和其他說明(如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
科學設定教學目的和目標
應緊密圍繞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這個根本目標來明確“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整體教學目的和目標,并把整體教學目的和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個章節之中,形成以各章節具體教學內容為基礎的具體的教學目的和目標。總的來說,“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應該是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一些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論觀點,以及結合管理技術、物流技術、工程技術的分析思路與方法。
需要指出,在設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過程中,要注意二者的區別。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應采用“了解、領會”等描述心理過程的內隱體驗動詞或“掌握、應用”等詞語。教學目標則著眼于學生學習的結果,宜采用“歸納、說明”等表述特定動作的外顯行為動詞,表義具體,深廣度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鑒于“供應鏈管理”課程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特點,在設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過程中,還要注意避免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缺陷。
精選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是課程內容體系的核心,要通過課程內容的教學最終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和目標。由于“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每一方面的內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精選課程內容就成為完善該課程內容體系的關鍵。從對我國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的分析來看,精選后的課程內容應該包括供應鏈管理概述、供應鏈構建、供應鏈業務外包、供應鏈合作伙伴、供應鏈采購管理、供應鏈物流管理、供應鏈生產計劃與控制、供應鏈庫存管理、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業務流程重組、供應鏈管理方法和供應鏈績效管理等12部分內容。這些內容也是供應鏈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考慮到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在不斷提高,也要把供應鏈管理戰略作為供應鏈管理概述的一部分納入課程內容。為了體現供應鏈管理課程的特點,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這些課程內容中都要以案例分析、模擬實驗、課程設計、現場參觀等形式加入實踐教學內容。
合理分配學時
學時分配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總學時的分配,二是每個教學單元(或每章)學時的分配。總學時方面,鑒于各高校的做法以及“供應鏈管理”課程的重要性,建議給物流類專業學生每周上3學時,總學時為48學時~54學時;而給非物流類專業學生每周上2學時,總學時為32學時~36學時。具體總學時數的多少還取決于每學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周數。在每個教學單元(或每章)的學時方面,具體學時的分配不僅取決于總學時,而且還要看課程具體內容、相應的教學目的和目標、教學具體環節以及與其他課程內容的交叉程度等。就前面的12部分課程內容來說,如果總學時分別為32學時和48學時,則建議各教學單元(每章)的學時分配如下:
供應鏈管理概述為4學時~6學時;供應鏈構建為3學時~5學時;供應鏈業務外包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合作伙伴為4學時~6學時;供應鏈采購管理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物流管理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生產計劃與控制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庫存管理為3學時~4學時;供應鏈信息管理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業務流程重組為2學時~3學時;供應鏈管理方法為3學時~4學時;供應鏈績效管理為3學時~5學時。其中,前面的數字為32學時所分配的各教學單元(每章)的學時,后面的數字為48學時所分配的各教學單元(每章)的學時。當總學時為48學時時,各教學單元(每章)可根據需要擴充理論內容、增加案例分析、安排課程設計、現場參觀、實驗等。
選用合適教材及參考書
選用合適的教材,按教材進行生動的教學,是高校完成人才培養要求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在各種《供應鏈管理》教材層出不窮的今天,如何滿足學科自身教學需要,科學、合理地選用教材,已成為各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管理者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從內地高校目前選用教材情況來看,選用最多的是馬士華教授等所(編)著的《供應鏈管理》一書,同時由于這本書與精選后的“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符合度非常高,因此建議在選用教材時首選此書。至于參考書,可以推薦5本左右,其中至少應該包括一本英文版的《供應鏈管理》和一本《供應鏈管理案例》,為學生全方位學好“供應鏈管理”課程創造有利條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es the case driven teaching method, discuss the process of case driven teaching practice, and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of case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f the actual cas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of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case driven not only deepen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but also exercises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Last, good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Key words: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case driven; practice
《軟件項目管理》課程是軟件工程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軟件開發方法學與管理學交叉的產物。《軟件項目管理》主要介紹軟件項目管理相關的概念、過程及方法,使學生掌握軟件項目管理相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軟件項目的管理能力。在軟件系統開發中,軟件項目管理直接會影響到軟件的質量、成本和進度。
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本科學生沒有軟件開發經驗,更加沒有軟件項目管理的理念,并且許多學生將自己定位為軟件開發中的程序員角色,很難理解軟件項目管理在軟件開發中的重要性。同時還發現,如果僅按照教學大綱簡單的重復課本上的知識,教學效果較差,并且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鑒于此,通過幾輪的教學,結合本課程實際情況,筆者根據《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的自身特點,采取了在《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實施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并進行了實踐,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1案例驅動教學方法的引入
案例(case),也叫個例或實例,指已經發生或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或事實。案例教學法最早可追溯到1870年,時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首次將案例引入到其法學教育課程,隨后,哈佛醫學院、哈佛商學院也引入了案例驅動教學方法。之后,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在許多專業領域進行了較廣泛的應用。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將已經發生或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實或碰到的問題作為案例,引導學生去分析和研究問題,并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從而達到引導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深化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鑒于《軟件項目管理》課程較強的理論性,及對軟件項目開發管理實踐提出更高的要求性,在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0級、2011級和2012級《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我們采取并實施了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下就是我院的具體實施過程。
2案例驅動的教學實踐過程
2.1總體思路
由于《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如果過于強調理論,則容易出現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較弱的“高分低能”現象;如果過于強調實踐,則容易出現缺乏理論指導,盲目“瞎”實踐的現象,也不利于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知識,并不能建立本課程完整的知識體系。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采取“理論+案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課堂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并穿插精選的案例作為啟發,實現師生互動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實驗課中,我們采取“案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教師輔導為輔,學生實踐為主,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2.2案例設計
2.2.1案例設計的原則
為了使設計的案例更加合理,我們在案例設計中遵循了以下設計原則:
1)案例應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案例,與授課內容和授課知識點緊密結合,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更能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該知識點。
2)案例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選擇的案例從易到難,并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達到逐步理解軟件項目管理思想,逐步分層掌握軟件項目管理過程。
3)案例難度適中。選取的案例不易過難或過于簡單,否則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或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2案例設計范圍
在案例設計中,我們以美國項目管理學會的PMBOK知識體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為參考,將軟件項目管理分為項目集成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和采購管理九大知識模塊,分別設計案例,并在不同章節穿插這些案例。我們設計的案例大致包括:軟件項目管理成功案例、軟件項目管理失敗案例、項目集成管理案例、范圍管理案例、時間管理案例、成本管理案例、質量管理案例、人力資源管理案例、溝通管理案例、風險管理案例和采購管理案例等。
2.3教學實踐
2.3.1理論教學部分
在課程的理論教學環節,我們采取“理論+案例”的教學方法,圍繞前期準備的案例展開知識點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此引出本課程的理論知識。在不同章節,引入不同的案例,有層次有步驟的引導,使學生逐漸接受枯燥的課程理論知識,并從有趣的案例中輕松的理解枯燥的理論。比如,在成本管理部分,首先介紹幾個成本超支導致項目失敗的案例,并分析其中導致成本超支的原因,最后啟發、引導學生分析該案例如何才能使成本不超支的解決辦法等,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本章節的理論知識。
2.3.2實驗部分
經過了理論的學習,學生基本了解了軟件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及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能力依然較弱。為此,我院的《軟件項目管理》課程還安排了8學時的實驗環節。在實驗環節,為了使學生對PMBOK知識體系理解深刻,并強化學生軟件項目管理的能力,我們選擇了Microsoft Project作為軟件項目管理工具,實施“案例+實踐”的實踐教學。鑒于《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的特點,要求學生只要能夠完成與軟件項目管理相關的計劃內容即可。我們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或以前做過的系統為基礎,完成這個系統的計劃及管理工作,這樣不至于給學生造成太大的困難。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動手能力,同時也為了防止部分學生出現“搭車”現象,我們要求學生一人一組,以軟件項目經理的角色,進行項目的任務劃分、成本預算、資源分配、進度計劃及安排、計劃跟蹤等內容的設計,并在每次實驗課結束時提交作業,任課教師給每位同學提交的每次作業打分,作為其實驗成績。
2.4效果評價
目前,我院《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總學時為40課時,其中,理論講授32課時,實驗8課時,并采取傳統期末筆試的考核方式。鑒于此,我們將學生最終成績分為:平時考勤占10%,課堂表現占10%,實驗成績占30%,期末筆試占50%。這種成績比例設置,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注重過程考核、實踐考核和理論考核的考核機制,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上課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的熱情,并同時強調了課程理論和課程實踐的同等重要性。
該教學方法及考核方法在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0級、2011級和2012級《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進行了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僅激發和鼓勵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更加激發了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和興趣,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案例中學習,并以案例為參考,進行本課程的實踐。通過幾輪的實踐發現,學生的最終成績明顯提高,不及格學生數量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