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9: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召開30周年大會上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我們既不能把書本上的個別論斷當作束縛自己思想和手腳的教條,也不能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東西看成完美無缺的模式。”“我們要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人民新期待……不斷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本期我們結合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就“中國模式”的相關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人們早已認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模式是“漸進型”改革,但這樣來定位中國的改革模式是不完善的。因為“漸進型”改革除了表明中國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速度和節奏以外,不能表明其它任何特征,所以應該再探討,給中國改革模式一個準確的定位。
我認為,中國改革的模式至少有以下四個特征:
從發動和調控的主體來看,中國的改革是一種“政府主導型”改革。改革的需求雖然首先是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但是改革的提出、發動、組織和調控都是政府。
從改革的目標來看,中國的改革是為了解放社會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爭取公平與效率兼得。社會主義不能只講公平、甚至把平均主義當作公平而不講效率,更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放棄公平,以致社會出現兩極分化。這都是不能允許的。
從體制模式來看,中國通過改革要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等同于西方的市場經濟體制。它是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資源相結合的市場經濟體制。就其運用市場配置經濟資源而言,和西方的市場經濟體制是相似的、沒有原則區別的,但它出于維護社會共同利益的需要和滿足經濟健康運行的要求,政府實施對市場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這一特征使它能夠保持經濟無危機的平穩較快發展。
當前對于經濟轉軌過程中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比較少,主要有李國柱、馬樹才從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國經濟體制轉軌與生態環境質量的關系[10];侯偉麗從定性角度分析中國經濟轉軌的生態環境的效應[11];季斌、沈等從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轉軌的生態環境效應[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經濟轉軌帶來的生態環境效應,對于區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機制有重要的意義。
經濟體制的基本類型和特征
張春霖認為經濟體制是人類為解決資源配置和動力問題而確定的一組機制,包括決策、信息、激勵、約束的機制,強調所有制和協調機制并不是經濟體制的構成要素,進而又把上述四種機制分為兩組,即決策—信息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13]。張仁德認為經濟體制是借助于經濟體制實行資源配置的一整套經濟系統,或者說是對資源配置作出決策和執行這一決策的一整套組織安排[14];樊綱、光認為經濟體制是一定的經濟制度或者生產關系所采取的具體組織形式和運動方式,包括社會組織和管理經濟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經濟運行機制[15]。上述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經濟體制的特征,筆者基于上述研究結論對經濟體制的含義進行重新界定。經濟體制主要是指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也可以認為是在一系列機制運作下的制度安排,不僅僅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和企業所有制結構,還包括整個國民經濟的管理體系和制度,主要分為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兩種。計劃經濟體制是指經濟運行主要通過政府在整體的宏觀調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經濟布局等方面發揮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計劃成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方式、國家通過指標的方式直接管理企業、國家所有制是經濟體制的基礎、強調國家利益等[16];市場經濟體制是指經濟運行主要通過市場在微觀經濟領域、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有關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場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高效率地配置資源,生產者和消費者是決策的主體,追求個人、企業利益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17]。
計劃經濟的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一)“公地悲劇”的產生馬歇爾•戈德曼(MarshallGoldman)曾對這個問題有過簡練的描述,計劃經濟形成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經濟的偏離,由于不存在資源的私有產權,工廠經濟不必為其使用的土地和資源付費,這就導致了對資源的過度使用。從理論上講,計劃經濟體制可以避免外部性問題,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置資源時,真正的“公地悲劇”才會產生。整個社會或者多個單位共同占有公共資源,公共資源的產權清晰而使用權模糊,經濟主體往往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就可以獲取公共資源,最終會使公共資源枯竭[18][19],計劃體制對資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業將追求利潤作為經濟業績,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污染了生態環境。此外,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源、生態環境政策、制度、觀念不完善,往往導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生態環境污染。另外,國家作為社會成本的承擔者和強制執行者,僅具有純理論的意義,企業使用資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運營機制和價格機制也加速了資源的過渡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度;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制定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也對資源生態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重工業為重心的工業建設、和化運動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大三線”和“小三線”建設使得錯誤的工業布局引發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鋼為綱”、“以糧為綱”方針忽視生態規律,造成生態生態環境的極大破壞。
(二)重工業優先發展趕超戰略的負作用由于當時的國際背景和國內背景,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盡快實現工業化,我國采用蘇聯的工業化發展戰略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道路,然而重工業這種資金、資源密集型產業并不符合我國的優勢,因此重工業的發展必須在扭曲的宏觀政策中得以生存和發展。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業結構是生態環境效應的主要因素,是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驅動因子[20]。縱觀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是計劃經濟時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國重工業化時期大致分為五個時期,即1949年~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重工業優先、“一五”期間的重工業化、“二五”期間的“”對重工業的強化、1961年~1964年對“”的糾正、1965年~1978年備戰和三線建設對重工業優先的再次強調[21]。長久以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了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的畸形產業結構,重工業的發展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且使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研究員認為重工業一般具有兩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傳統的重工業發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發展道路,重工業的過度發展造成本來已經很脆弱生態生態環境加速破壞;二是資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業的加速發展必然使得本來已經非常短缺的水、土、煤、電、油等基本資源高度緊張,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群眾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負效應的影響[22]。
市場經濟的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生態環境正效應
1.市場機制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市場經濟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場機制或稱為價格機制,市場機制在反映資源稀缺性、提高資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微觀層面上,企業對于市場上的價格信號能夠做出靈敏的反應。市場價格的波動,及時地反映出市場對各種產品的需求,以及各種資源的稀缺程度,通過企業的自發行為,促使生產要素流動,經過一定的過程,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23]。宏觀層面上,由于堅持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宏觀調控,價格信息真正能夠在資源配置中起導向作用,市場經濟體制資源配置實現較計劃經濟體制高的效率。以水資源為例,研究表明,市場發育程度越高,水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國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無償供水或者低價供水,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的價格也是嚴重扭曲,極為嚴重浪費水資源[25]。由于水資源的無價或低價,使用者很難通過技術創新來減小成本,據調查灌溉農田比噴灌、滴灌分別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還造成了土地鹽漬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態生態環境問題出現。市場經濟體制下水資源有償使用法律、辦理辦法等明確規定了各類用水全面實行有償使用[26],不僅使供水單位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對節水工作的開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經濟杠桿的作用。另外,市場機制促進了非國有企業的發展,集體、三資、私營等各種產權類型的企業大量出現,這些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開了競爭。市場機制的引入建立了資源市場,在價格機制的引導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擴大。
2.市場化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全要素增長率和產出增長的貢獻率遠高于傳統經濟時期,這將有利于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在前蘇聯、東歐國家及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由來已久,政府多次強調轉變經濟方式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學者樊綱認為歸根結底這不是認識、管理、政策問題,也不是發展戰略問題,而是體制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國外延式發展的問題不可能根治[28]。劉國光學者也認為,相比較而言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對經濟增長方式制約性更大,這種制約性不僅反映在微觀層次的企業經營機制上,而且體現在宏觀層次的經濟調控體系和調控手段上[29]。劉傳江學者認為傳統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因其忽視個人利益和經濟激勵、排斥市場制度與市場機制,因而不僅會因為缺乏技術創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勵和動力機制而內生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而且還決定了這種增長方式的鎖定狀態[27]。上述觀點表明,經濟體制轉變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應該是同步的,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市場化可以通過三個渠道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一,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形成靈活、準確反映各類自然資源相對稀缺性的價格體系,逐漸替代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資源價格體系,從而為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價格幾乎全部決定市場上供需變動的產品,受指令性價格影響的工業品占工業總產值的份額較低;第二,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市場調整,形成有別于計劃經濟體制的高度化和協調化的產業結構;第三,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促進企業研發和采用新技術以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以增進資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態環境污染程度。
3.市場化有利于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生態環境政策是協調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手段,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延伸和實現其發展目標的重要調控手段[30]。生態環境政策包括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生態環境法規制度、生態環境公眾參與等三個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經濟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費、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資源生態環境稅收等方面,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對于降低生態環境保護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政府補貼、擴大財政收入以及提高公眾生態環境意識諸多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在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漸進的改革時期,這些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生態環境政策與市場經濟手段相結合,比較有效地緩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兩種手段,一種是政府干預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的經濟手段,如環境資源稅、環境污染稅或排污收費、環境保護補貼、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種是市場機制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的經濟手段,如自愿協商制度、污染者與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權交易制度等。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環境價格和收費改革、綠色資本市場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的實施、排污交易市場的試點、綠色貿易和綠色保險的實現、環境污染責任強制保險、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綠色信貸和銀行綠色評級、企業環保債券等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的市場手段更加健全,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建設日臻完善,注重市場機制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作用。
(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生態環境負效應
市場經濟相對于傳統經濟體制在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市場經濟體制的調節有以下缺點:①只能解決微觀經濟平衡問題,不能解決宏觀經濟平衡問題;②市場機制只能反映現有的生產結構和需求結構,而不能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長遠的目標和結構;③市場機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競爭為前提的,而現實條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壟斷等因素下難以實現充分競爭;④許多社會消費的公共產品難以通過正常的市場價格機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態環境資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屬性使得市場經濟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生態環境問題,相反有些資源生態環境問題反而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變得更加惡化。一方面生態環境和資源往往屬于公共財產,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資源將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外部不經濟性,但卻可以降低生產者的邊際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費者的邊際私人效應。換句話說,對于外部性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問題來說,市場機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場機制往往只能反映眼前和局部利益,難以解決長遠和整體利益,因此市場經濟難以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32]。另一方面,我們的經濟體制轉變僅僅30年的時間,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制轉變卻用了上百年的時間,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在制度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由于生態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往往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外部不經濟性,卻能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眼前與局部利益,然而企業和消費者行為的不規范就表現為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惡化。以海洋漁業資源為例,隨著水產品價格不斷升高,以及資源保護、維持水產品資源再生能力的意識極為淡薄,缺乏資源持續利用的觀念,20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漁業市場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近海捕撈過度,水產資源嚴重衰退,傳統的底層魚類資源衰退最嚴重,形成了“見有就補,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惡性循環[33]。又如農村資源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幾乎沒有有效的經濟手段對農業生產中的社會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給予一定補償,對社會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費用。這實際上鼓勵了農村居民采用掠奪式生產方式。由于生態環境保護尤其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于責任主體難以判斷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者投資回報率較小的領域,對社會缺乏資金吸引力。同時由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資金利用率較低,有限的農村環保資金沒有產生出最大的生態環境效益。目前在實施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項目上,還存在著資金分散、重復建設和“自上而下”的決策現象,資金分散到多個部門,難以達到協調統一效果[34]。綜上所述,市場機制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生態環境問題,由于資源生態環境的公共物品屬性,市場體制也有不能企及之處,因此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市場建設方面的作用。
如何體現市場經濟體制為主的客觀要求
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作為我國現階段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既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心,應該是市場經濟。或者說,在本質上首先是市場經濟。也在客觀上要求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和客觀規律的基本特性。(一)確立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主體地位市場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已充分證明市場經濟生產方式,適應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主體要求,并且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生產方式。因此,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也應當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經濟基礎中占據主體地位。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不僅是我們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經濟基礎規定性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國在基本經濟制度體制、社會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社會治理方式與法律制度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與創新的主坐標。第一,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所有制關系。市場經濟的基礎是私人經濟,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是它的基本特性。與此相聯系的是每一個市場主體,都是自主、自由、理性地追求私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生產經營者。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熱情,這也是經濟發展動力、活力,以及市場效率的根本所在。因此,市場經濟的所有制關系必須以私人所有為主體,否則就難以成為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雖然自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民營經濟也獲得了極大發展,但始終步履艱難。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就應當構建以私人所有為主體的生產關系,制定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民營經濟更快、更大發展提供制度支撐。第二,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權關系。一是重在產權明晰,利益主體明確而實在,二是重在產權保護,利益主體的權益不受侵犯,三是重在產權規范,利益主體具有平等的市場地位。我國的產權制度改革,雖然也是沿著這個方向,普遍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在實施的領域范圍和落實成效方面,都還有著不小的差距。第三,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市場經濟的初次分配關系,在本質上是生產投入的收益分配關系,也是參與價值創造與實現的各生產要素之間的分配關系。分配權利的決定因素是各生產要素的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其公平與否的標準是各生產要素的市場價格。二次和三次分配關系,在本質上是政府和社會運用非市場方式,而建立的財富均衡轉移的再分配關系。其分配權利和公平標準,則是來自于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要求。可以說,這三個第次相互補充的分配關系,最大限度地兼顧了效率與公平。但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要真正發揮成效,還需要三個前提:一是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二是完善的政府公共財政職能,三是成熟的民間社會組織機構。雖然我國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可收入差距卻又不斷擴大,其實質問題就是這三個前提還沒有真正形成。(二)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地位由市場配置資源,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規定性,是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主體方式,因而也必須具有資源配置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這種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并不在于有多少資源是通過市場配置的,甚至也不在于其數量是否在總量中占有絕對多數,而在于資源是否真正由市場機制的作用來配置的,并且是否已成為最主要、最基本、最普遍的配置方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條件下,特別是權力在資源配置中占據主導地位時,通過市場運作配置資源,往往會淪為掩蓋權力配置資源的“形式”,甚至淪為“漂白”權錢交易的一種方式。而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我國經濟體制目前所存在的各種“失衡”現象,在客觀上也是不斷滋生這些行為的“溫床”。因此,要真正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地位,就必須破除現存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這不僅要確立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還要改變目前經濟體制的各種“失衡”現象,構建能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支配作用的市場經濟體制。第一,構建自由的市場選擇機制,取消行政性投資審批制度。投資作為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行為,既是投資者理性的經濟活動,也是投資者對市場機會的選擇。自主和自由是選擇的基礎前提,其收益和風險自有投資者來承擔,其投資是否過熱也自有市場來調節,因此無須政府從微觀層面予以審批。政府在微觀經濟領域的主要責任,應是依據相關制度、政策和標準,一方面引導投資方向、促進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一方面嚴格查處各種危害市場、環境和社會公眾生活的生產經營行為。第二,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確保所有市場主體享有平等的市場地位。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是公平競爭的基本保證,主要體現為市場機會、待遇和保護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形成正向發展激勵,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競“優”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促進要素資源優化組合,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權力配置資源的機會。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消除各種壟斷,全面放開市場,實現充分競爭。第三,構建單一的市場定價機制,取消“雙軌制”定價模式。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依據的是價格信號,市場的競爭機制,也依據的是價格信號。市場價格既是商品價值的體現,也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反映,只能由市場來確定。任何非市場的定價行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扭曲市場的價格信號,降低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對于某些關系民生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應該由市場來定價,政府可用發放專項消費補貼,或提高社會保障的財政補貼標準等方式予以彌補。第四,構建嚴格的市場治理機制,建立法制化的市場管理體制。法制社會之所以是市場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場競爭的結果,只能是以“優”勝“劣”,絕不允許“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所以,市場的治理機制必須法制化,必須從管理到執法、從方式到程序、從審理到判罪、從監督到問責的各個方面,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制化管理體制,不給任何憑借權力、勢力、欺詐的不法行為以立足之地。唯如此,才能維系市場經濟的交換關系、契約關系和信用關系,才能顯現市場的功能,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三)確立市場調節的主體地位我們知道,由于市場主體作為個體的理性經濟人,在逐利的經濟活動中,都不免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易引發經濟運行的波動和無序化現象,因而政府對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就顯得非常必要。但必須是在確立市場調節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按照以下原則來實施:第一,必要原則。雖然不會有經濟運行的絕對平穩狀態,任何時候的經濟運行都會處于一定的波動中,但只要在適度的范圍內,就不要貿然采取宏觀調控措施。除非出現下列三種情況,一是經濟運行出現明顯的非正常波動或無序的跡象時;二是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出現明顯的衰落跡象或瓶頸類困難時;三是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出現影響我國經濟運行或危害全國經濟安全的跡象時。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的程度,只能采取必要的、適度的調控措施。第二,有利原則。宏觀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經濟運行的平穩和有序,但更重要的目的,應是提高經濟體擺脫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其政策和措施在抑制經濟波動時,一是要有利于市場調節作用的發揮,不能違背市場規律;二是要有利于市場機制的完善,不能影響市場機制的正常發揮;三是要有利于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不能只限于市場供求關系的平衡;四是要有利于產業體系的優化整合,不能影響產業鏈的銜接、配套和組合;五是要有利于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不能影響大眾經濟、消費經濟的正常運行。第三,間接原則。宏觀調控就是間接調控,最忌諱直接干預微觀經濟運行,特別是用行政手段干預正常的市場行為。否則,不僅會影響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也容易成為計劃經濟的市場,甚至是權力控制的市場。因此,宏觀調控最好通過運用諸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以及產業政策等政策工具來實施。主要是形成一種市場預期,以引導資源配置的方向,從而達到調整市場波動和提升經濟發展能力的效果。所以,宏觀調控重在它的引導作用。第四,授權原則。宏觀調控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資源,并且對經濟運行和社會經濟生活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宏觀調控既有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益問題,也有社會經濟發展的責任問題,其措施具有顯著的公共經濟性和公共政治性,甚至是公共道德性。這就決定了宏觀調控的決策和具體措施的制定、解釋,都具有著立法的性質,其權利不應歸于政府行政部門,而應歸于國家立法機構。政府部門只有得到國家立法機構的授權,才能實施宏觀調控。這也是防止利用公共資源追求部門利益和權力尋租的有效制度之一。
如何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的制度要求
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不能僅限于對其制度特征的把握,而應該結合社會生產力的現實發展水平,更多的去把握其內在本質。要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堅持,乃至發展和完善,首先要符合其內在本質的要求,其次才是與此相適應的制度特征。在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的性質要充分體現在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社會主義制度要有利于更多的解放生產力,更快的發展生產力。而市場經濟又被實踐證明,是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要求的,并能更快的解放和發展我國生產力的社會生產方式。這既是二者之間的共同點所在,也是二者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和現實的結合點。這也應該是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二者關系的基本點。從這個基本點來認識,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二者的關系,就應該是一個促進與被促進的關系。其中社會主義是促進的力量,市場經濟是接受促進的主體。而是否真正促進的客觀衡量標準,自然就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的發展能力、人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及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發展的水平。如果從長遠看,就是能否更快、更好、更堅實地奠定最終實現社會主義根本目標的社會基礎。有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現階段,就是要能真正有效地加快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加快提高市場化的水平,加快提高治理市場經濟的能力。第一,要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體現在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完善上。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僅必然導致結構失衡、功能失衡,甚至社會發展失衡的市場經濟,也必然導致產業競爭能力和經濟發展能力,以及全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喪失,從而也必然會導致社會主義制度合理性的不斷喪失。所以,要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就必須增強經濟制度體制解放與發展生產力的促進能力,堅決革除一切有礙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弊端,加快構建規范與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這也是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制度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著力點。第二,要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市場化的水平上。市場化水平的高低,一要看市場一體化發展的程度水平,二要看宏觀調控措施的科學水平。前者是促進自由、公平、充分競爭,激勵創新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市場體系,后者是引導宏觀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手段。如何能使二者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也是能否促進經濟發展,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展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關鍵。因此,能否加快提升我國當前市場化的水平,也是檢驗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方面。第三,要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體現在市場經濟的治理能力上。市場經濟作為競爭性經濟,之所以能夠促進創新提高經濟效率,其生命力就在于公平競爭。核心是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規范的自由、平等交易。這既是市場經濟與封建自然經濟的本質區別,也是社會經濟制度是否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否先進的標志。然而,規范的自由、平等交易,必須依靠民主法治來作為保障,否則,公平競爭的市場就必然會演變為權貴市場、灰色市場、欺詐市場。所以,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應通過民主法治,體現在市場經濟的治理能力上。
關鍵詞:財務管理 經濟 環境 作用
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科技、教育、文化發展水平,經濟法規的完善程度,企業自身的生產規模、經營管理水平、銷狀況等,都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都屬于財務管理環境的范疇。在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各項環境因素中,經濟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是指對有限資源進行配置而制定并執行決策的各種機制,它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企業必須以一定的經濟體制為背景,開展財務管理活動。
在這兩種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存在著根本的區別:
財務管理的立足點不同。計劃經濟體制要求企業面向國家計劃從事一切財務活動;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面向市場從事一切財務活動。
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同。計劃經濟體制要求企業以實現或完成國家計劃為目標,相應地,產值、成本和資金占用等成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相應地,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最大化成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財務管理的主體不同。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企業的資金由國家供應、投資由國家決策,分配政策由國家規定,企業只不過是國家財務管理政策的執行者,沒有成為財務管理的主體;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財務管理的主體,企業從市場上自主籌資,投資由企業自行決策,企業的利潤除按國家法律規定分配外,剩余部分也可自主分配。國家不直接管理企業的財務活動,而是從宏觀角度通過市場調節企業的財務行為。
財務管理的手段不同。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各種財務管理計劃,企業以國家下達的計劃為基礎,編制自身計劃,組織計劃的實施,并以計劃為依據考核企業完成計劃的好壞;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市場預測和決策,企業以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信息為基礎,預測市場變化,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做出財務決策,并組織實施。
財務管理與經營管理的關系不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資金運動從屬于實物商品運動,所以,財務管理從屬于生產經營管理,處于服務的地位。財務管理的根本任務就是如何為完成生產經營目標提供資金、分配資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活動是企業的重要業務活動之一,資金運動具有相對獨立性,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可以獨立完成籌資、投資和分配的財務活動過程,特別是獨立進行金融商品的經營活動。
二、經濟周期
在通常情況下,經濟不會出現長時間的持續增長或持續衰退,而是呈現波浪式前進。經濟的發展往往要依次經歷蕭條、復蘇、繁榮、衰退等四個階段并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周期。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有重大影響。在經濟蕭條時期,宏觀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長處于停滯狀態。此時,社會公眾的消費水平下降,企業的存貨大量積壓,機器設備閑置,生產萎縮,購銷停滯,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企業沒有籌集新的資金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也就談不到資金的籌集與運用。這一時期,企業所能采取的最佳財務決策就是在努力保持原市場份額的同時,削減管理費用等各項開支,減少存貨,裁汰冗員,耐心等待經濟增長時期的到來。在經濟繁榮時期,經濟高速增長。此時,社會公眾的需求旺盛,企業的購銷活動活躍,企業會不斷籌集新的資金,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更多利潤。如何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風險籌集資金,如何選擇好的投資項目、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這一時期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
三、產業及行業特征
對企業而言,其所處產業及行業的特征,是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最為直接的因素。產業或行業的現狀及其變化,都會對公司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例如,產業結構不合理時,國家會通過制定產業政策來干預資源在各產業之間的分配。其中投資政策會引起企業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的變動,利率政策、稅收政策、進出口政策等所提供的優惠貸款利率、優惠稅率等,則會降低某產業內企業的籌資成本、稅收支出等,從而使其籌集和使用更多的資金,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進行的產業兼并、產權重組等,也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所處行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獲利能力。
四、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現代經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輕度的通貨膨脹不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當物價持續上漲并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對社會經濟生活造成危害,并增加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在高度通貨膨脹時期,物價飛漲,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債權資產膨脹、產品難以售出而獲得現金,使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特別旺盛。同時,政府為控制通貨膨脹的幅度,往往會緊縮銀根,銀行等金融機構所能提供的資金量有限,企業所需資金的供給相對不足,信貸風險也隨之加大,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面對企業自身無法改變的通貨膨脹,企業只能事先預測物價上漲的幅度,然后用提前購買設備或存貨、買進現貨賣出期貨等辦法來減少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蔡曼琳.談財務管理體制探討,交通財會,2006.12
[關鍵詞]會計發展會計制度
一、滿足恢復、發展經濟需要,在計劃經濟體制內進行會計制度的恢復、完善和重建 ,形成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會計制度體系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在經濟工作中貫徹實施“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與此相適應,通過對企業會計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在這一時期我國按照計劃經濟體制的要求,對“”期間遭受嚴重破壞的會計制度,進行了恢復和重建;在重建過程中,對企業會計制度進行了修訂與完善,基本建立了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企業會計制度體系。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以后,我國制定實施了《折舊條例》、《成本管理條例》、《成本核算辦法》等,以規范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行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為。通過這些法規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加強,經濟效益的提高。這一企業會計制度體系,對于加強國民經濟計劃管理,促進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財、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自20世紀80年代起,招商引資,外國資本不斷進入我國,我國在接受外國資本投入時也有義務為外國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可理解,有用的會計信息。為此,我國于1985年適時制定并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以滿足外國投資者、債權人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并在1992年了《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
總之,這一過程的企業會計制度建設,是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建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會計制度日臻完善的時期,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會計制度體系。在這一時期,對于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會計制度也進行了一定的積極探索,為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會計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嘗試。
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而推行的企業會計制度改革
進入20世紀90年代,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蓬勃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變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國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一方面為鼓勵企業發展頒布了若干法規,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另一方面也將企業推向市場,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迫使經營者必須具有敏銳的經濟頭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場需求、發展趨勢,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起步,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創立。資本市場參與者開始關注中國的資本市場,會計信息不只是少部分人(或部門)使用。資本市場的眾多參與者開始重視和使用會計信息。為了適應會計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滿足資本市場對信息有用性的渴望,我國適時制定和實施了《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企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投資者要求資本保全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為了向社會公眾(包括外國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可理解的通用會計信息,轉變企業會計核算模式,滿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成為會計標準制定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國于1993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會計制度改革,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13個行業會計制度)并實施,奠定了會計信息向市場化需求的方向發展的基礎。 《企業會計準則》以及13個行業會計制度的制定實施等,使我國初步建立起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會計制度體系,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進一步完善。由于在企業會計制度的建設中,大膽地借鑒國際通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和會計報表體系,使我國會計制度逐步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接軌,被國際會計界所認可和接受。這對于促進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我國經濟國際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借鑒國際會計慣例,逐步實現會計標準的國際趨同
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資本市場的發展,適應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進程,我國加快了會計制度國際化的進程,制定了《現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體會計準則,實施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以規范公司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以適應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需要。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信息透明度提到了議事日程,要求上市公司要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提升會計信息有用性,日益成為資本市場監管者,投資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國將滿足資本市場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要,作為制定會計標準的主要目標。1997年了第一個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1998年并實施了《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等7項具體會計準則。
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要求有限的社會資源向優化的企業流動,利用會計信息達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社會各界共同的希望,由此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眾多的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提升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呼聲越來越高。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標準制造虛假休息的事件多次發生, 1999年重新修訂的《會計法》,要求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同時確立了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原則;2000年國務院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對會計要素重新進行了定義,以符合會計要素的質量特征。
2001年,中國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國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合作。立足中國會計改革的實際情況,放眼國際會計協調發展的美好前景,中會計準則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有利于境外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中國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2000年12月28日了《企業會計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實施;2001年修訂了債務重組、非貨幣易等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引入了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資產減值的概念,修訂后的債務重組,非貨幣易更多地考慮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其后,2000年和2001年又陸續了無形資產、或有事項、借款費用、租賃、固定資產、存貨和中期報告準則;2001年了《金融企業會計制度》、2003年了《證券公司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2004年了《小企業會計制度》,在這期間又了一系列專業核算辦法。這些標準都體現了高度穩健的會計政策,如計提八項資產減值準備、待處理財產損失不掛賬、嚴格資本化、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易核算時按賬面價值反映,不形成利潤等等,其目的就是增強我國企業的長期發展后勁,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這些會計標準的建立,為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滿足眾多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有用性的需求奠定了基礎。
當今,經濟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國市場經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新的會計準則包括一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新準則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執行,其他企業鼓勵執行。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這種體制尚未完全確立和不盡完善的情況下,經濟犯罪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本文著重從四個方面論述經濟犯罪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一、經濟犯罪及其特征。1、經濟犯罪并不是一個法律術語,而是經濟和犯罪這兩個概念的相加與組合。經濟犯罪指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直接有關或者具有財產內容的,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讓利法規定為犯罪,并且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特征:(1)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直接有關或者具有財產內容。(2)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3)被刑法規定為犯罪或者違反了刑法規定的行為。(4)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二、市場經濟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權利經濟。(2)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3)是契約經濟。(4)是競爭經濟。(5)是法制經濟。三、經濟犯罪對市場經濟的危害。1、侵犯經濟活動主體的合法權益。2、擾亂市場競爭的有序、正常運行。3、妨礙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4、破壞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外部環境。四、抑制經濟犯罪對市場經濟危害的途徑。1、嚴格執法是抑制經濟犯罪對市場經濟危害的根本保證。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經濟犯罪對市場經濟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強公民法律意識,養活經濟犯罪,是抑制經濟犯罪對市場經濟危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經濟犯罪、市場經濟、法制、刑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空前活躍。但與此同時,由于歷史的現實的各種原因,也由于商品經濟本身的各種負面效應,經濟領域的犯罪現象也不斷出現,這極大的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并直接或間接的引發了很多經濟犯罪,嚴重的妨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經濟犯罪也因此成為當前的突出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這種經濟體制尚未完全確立或不完善的情況下,經濟犯罪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思考探索經濟犯罪,市場經濟二者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名法學本科生,對于正確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關規定,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經濟犯罪及其特征和特點
絕大多數的犯罪行為,歸根到底都與經濟有關,但是人們通常并不把這些犯罪都稱之為經濟犯罪。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是把某些與經濟活動有關聯和具有財產內容的犯罪行為稱之為經濟犯罪。從嚴格意義上講,經濟犯罪并不是一個法律術語,而是經濟和犯罪這兩個概念的相加與組合,是在犯罪這一整體范疇中從經濟這一角度或者層面對犯罪中部分范圍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認為是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違反刑法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經濟犯罪中的“經濟”一詞本身是一個多義詞,在這里應該理解為,經濟活動或者財產。因此經濟犯罪就應該定義為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直接有關或者具有財產內容的、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被刑法規定為犯罪、并且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可見看出經濟犯罪的這一定義,3、具有以下四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直接有關或者具有財產內容的行為。只有這樣的行為才可能是經濟犯罪,沒有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經濟犯罪直接危害著社會經濟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這種危害性達到了一定程度,否則不是經濟犯罪;三是被刑法規定為犯罪或者違反了刑法規定的行為。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所決定了的,刑法沒有規定為犯罪的不為犯罪,只有被規定為犯罪的才可能是經濟犯罪;四是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犯罪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當然要受到刑罰的處罰。這四層涵義密切相聯,共成一體,構成經濟犯罪的一般特征。經濟犯罪與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區別是經濟犯罪的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直接有關或者具有財產內容,這一區別也是經濟犯罪的獨有特征。另外,我們從經濟犯罪的這一特征入手,可以將經濟犯罪分為兩個類別,一是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經濟犯罪,它直接破壞著經濟秩序,可稱之為經濟活動犯罪;另一類是具有財產內容的犯罪,它破壞著經濟秩序,同時也破壞著其它秩序,比如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可稱之為財產犯罪。
經濟犯罪嚴重的擾亂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經濟犯罪浮動呈現上升趨勢,有其以下特點:1、經濟犯罪發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額越來越大。近年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大案要案不斷出現,犯罪金額在幾十萬元以上,甚至數百、上千萬元的大案時有發生。2、職務經濟犯罪以及非職務人員與經濟領域工作人員相勾結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趨勢。犯罪分子利用從事政府的公務或在經濟領域工作的職務之便實施經濟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當隱藏性,社會危害也較其他犯罪更為嚴重。3、單位犯罪已成為當前經濟犯罪的顯著特征。這類犯罪后果嚴重,查處十分困難,經濟犯法案范圍的加大,犯罪主體身份的復雜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隱藏性等特點,導致了司法機關對經濟犯罪的查處阻礙重重,十分艱難。
二
、市場經濟及其法制特征
關鍵詞:市場經濟;道路運輸;特征;現狀;加強
1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道路運輸管理特征
1.1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路運輸管理包括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道路運輸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更為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生生不息的活力。隨著我國道路運輸方式的增加、道路運輸網的不斷密集、道路運輸量不斷提高,道路運輸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2體現市場經濟的特點和政府宏觀調控的特點
我國道路運輸的發展,遵循著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也推動著道路運輸管理的發展。在我國的部分地區,對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規律理解的不夠深入,部分政策的制定不符合運輸發展的需要,制約了道路運輸業的發展。當前熱門的網約車更是體現著政府宏觀調控的特點,網約車作為新興租車行業,對城市傳統的出租車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政府政策的出臺不僅影響著網約車未來的發展,也對城市出租公交車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我國道路運輸管理的現狀
2.1體制健全,整體情況穩中趨好
我國政府十分注重道路運輸管理,制定了許多相應的配套措施。不論是從國家的法律法規,還是省級規章制度以及市級條例辦法等,各級政府機關都結合了當地的特征,制訂了一系列的道路運輸管理制度,使我國道路運輸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道路運輸情況發展穩定,且逐漸向好的方面發展,不論是從道路運輸自身來看,還是從其對經濟的推動來看,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
2.2一體化發展,管理理念仍需更新
城鄉客運一體化是道路運輸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當前“十三五”期間,國家十分重視城鄉客運一體化的發展,制定了相關的文件、出臺了相應的燃油稅費的改革政策。但是,我國仍然存在著許多經濟發展程度不高的農村地區,究其原因,在于當地管理部門對于城鄉客運一體化的認識不夠,所制定的相關文件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發展的需要,導致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格局。
3把握機遇,加強道路運輸管理
當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可多得的良好時機,也是道路運輸發展的黃金期,“十三五”開局以來,我國緊抓道路運輸管理,道路運輸行業蓬勃發展,實現了良好的開局。當前,應把握住經濟發展的黃金機遇,加強道路運輸管理,推進我國道路運輸管理上新臺階。
3.1把握市場經濟規律,實現充分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因此,作為政府的管理人員,一方面應當對市場經濟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結合市場規律,制定出適合道路運輸發展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完善我國現有的道路運輸管理體系,通過自上而下的規范,使我國道路運輸管理呈現出科學化、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特征。使市場主體能更好地把握市場經濟規律,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也使我國道路運輸在發展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結合市場經濟,體現出自身的特征。
3.2結合行政手段,實現相互發展
道路運輸的發展如果單純依靠市場經濟規律,是難以實現高效、健康的發展,因此,必須結合相應的行政手段,才能實現政府管理效率及道路運輸二者的相互發展。通過宏觀調控,對我國道路運輸采用一定的行政杠桿管理,如通過賦予部分壟斷權力,道路運輸市場的發展能緊跟國家的政策,在國家正確道路的指引下發展,更好地提高道路運輸發展的效率。在采用行政手段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指導為主,更多地從市場的經濟格局出發,減少對市場主體具體行為的干涉,使市場主體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寬松、自由的環境下發展。
3.3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實現成本降低
道路運輸的發展并不是毫無風險的,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發展。當前,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能有效地降低道路運輸的成本,對各個環節進行成本考量,通過監控和引導來實現對業內問題的解決,使道路運輸能更好地實現其自身的發展。要做好全面預算,必須進行詳細的成本預測、成本測算,通過縝密的計算、精密的考量,結合市場主體發展的需要,實現對道路運輸的全面預算。
4結語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道路運輸管理有其獨特的地方,也有其普遍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實現道路運輸管理,促進道路運輸發展,應當結合其特點及普遍性特征,利用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發揮其獨特性特征,利用市場經濟規律發揮其普遍性特征。在我國當前發展的大背景下,道路運輸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當把握當前的發展機遇,充分實現發展,不斷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玉清.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道路運輸管理[J].科技經濟市場,2016(12).
[2]李楷.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運輸經營管理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3).
[3]段水云.論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