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16:2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企業是一個盈利性的組織,企業資金的清算和統計都離不開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稅務會計是傳統財務會計的延伸,兩者都屬于會計學的范疇,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影響,共同對資金經營產生積極的作用。雖然在計劃經濟時代時,兩者在企業中差異性和矛盾都不明顯,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職能的差異性越來越大,兩者的矛盾逐漸突出,給企業的成本收益帶來了巨大影響。是將兩者繼續融合在一起共同工作,還是將兩者分離獨立,成為每個企業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聯系緊密,但又存在明顯的區別。首先,兩者的核算方式不同。財務會計的核算方式是權責發生制,通過核算向企業正確、及時、完整提供資金的盈虧狀況以及財務信息的變動,利于企業負責人對資金的應用做出相應決策。而稅務會計的核算方式是收付實現制,通過核算為企業提供稅務方面的信息,防止納稅人偷稅漏稅的行為,利于稅務部門征稅并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其次,兩者的核算對象不同。財務會計核算的是企業的全部資金,而稅務會計核算的只是稅務方面的資金;最后,兩者的核算依據不同。財務會計依照會計制度的方法和程序核算資金,提供信息,而稅務會計的核算程序則依據稅法對稅收進行核算。
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與否對企業成本收益的影響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如果將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開來,則會產生巨大的成本消耗。兩者分離后,各自獨立發展,必須需要完整的核算體系才能完成各自的工作。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后,財務體系要重建并且完善起來,對于稅務核算的紕漏要彌補起來。稅務會計的核算方式和依據雖然獨特,但也需要完整的核算體系,才能界定稅法和財務會計之間的差異。這樣就產生了核算體系的成本[1]。同時,企業在進行不同方面的資金核算時,由于核算體系與過去不同,勢必會產生種種矛盾或漏洞,為企業的成本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對企業收益的影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一起運作時,可能會使運算結果不準確,從而減少了企業的收益。兩者的分離最顯著的結果是核算方式對企業收益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如果在企業中設立獨立的稅務會計,憑借其對稅法的了解,可以精確核算稅收,反映企業納稅信息,還可以開展更多合理有效的納稅計劃??茖W規劃,統籌安排。[2]提高了企業的納稅效益,改善了企業的管理經營模式,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了企業的效益。而財務會計從稅務會計分離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可以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與稅務會計信息的質量[1]。有利于企業管理層對于資金的變動做出有效地決策,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這些優點最終都會使企業的收益利潤獲得顯著提高。
三、企業應如何面對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對企業成本的收益的問題
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決定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或融合,制定靈活的會計系統,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收入效益。[3]我國的企業制度正處于改革創新和完善發展中,改革都具有兩面性。企業不僅要從理論上探討出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分離與否是否符合自身長遠發展的利益,而且要在實踐中實施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戰略措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對企業的成本收益影響深遠。兩者融合對企業成本的消耗較小,但是卻使企業無法獲得最大的收益;相反,兩者的分離則會消耗企業更多的成本,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經濟日趨激烈,企業紛紛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尋求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每一個企業合理處理好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之間的關系,雖然稅務財務會計的分離為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企業也要做好承擔更多成本消耗的準備。企業要制定良好的經營管理模式,促進自身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王海芳 王曉慶 單位: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郭費兒.就成本效益分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問題[J].財會研究,2011(08):178.
(一)稅務會計原則
當前我國政府為了有效籌集財政收入,通過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會計行為進行的合法性規定。當前包括我國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都并沒有對稅務會計的原則進行直接規定,而是通過稅收法律法規的制定從宏觀上對稅務會計的基本遵從原則進行規定。當前我國稅法中有關稅務會計的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客觀性原則、總體性原則和合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實質上是要求稅務會計從業人員在進行稅務會計核算過程中保證客觀公正,切不可偏離財務事實,以最終實現財務信息的中立性。因此在進行稅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時,需要以稅法作為出發點,以企業財務現實作為操作對象進行有效核算??傮w性原則實質上要求企業在進行稅務會計體系的建立時需要考慮各稅種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需要從宏觀角度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稅法方面調整核算。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稅務會計活動的完整性和總括性。合法性原則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除了遵守會計規范、利用財務會計原則外,需要將遵守稅法放到很高的高度。對于企業而言,只有合乎稅法要求,才能降低企業的納稅風險;只有靈活運用稅法,才能尋找到財務會計籌劃的空間,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
(二)財務會計原則
由于財務會計原則一般各國都通過了財務會計規范進行規定,因此具有很強的明確性和固定性。企業在從事財務會計活動中需要對資金運作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以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客觀性,維護企業相關投資人或者債權人、股東的合法權益。因此可見財務會計是企業運行的重要內容,只有進行有效的財務會計管理才能減小企業面臨的風險,同時提高投融資決策的準確性。而財務會計原則作為企業從事會計活動的基本遵循原則,一般具有以下幾點:及時性原則、可靠性原則和實質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就是企業在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時必須保證時效性,對于會計憑證及相關信息的處理必須在規定期間內完成,切不可拖延至下個期間。因為會計是動態的工作過程,其財務信息也是動態的,如果未能保證財務會計的及時性原則必然造成企業正常業務難以開展??煽啃栽瓌t實質上類似于稅務會計原則中的客觀性原則,即要求財務會計信息是客觀公正、可靠的。因此任何財務信息必須記載著相應的真實發生的財務活動,否則必然導致財務信息失真,難以向企業股東、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提供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現狀的財務信息。實質性原則就是在進行財務會計處理時通過空殼公司或者其他形式進行財務信息核算的方式是尤為財務會計原則的,在日常財務信息核算過程中必須注重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財務信息和企業發生的經濟活動實質對等。
二、稅務會計原則和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
(一)成本計量原則的比較
一般來說,稅務會計原則更多的強調歷史成本,而企業的會計準則會更在意資產的價值變化。歷史成本原則是指企業對會計要素的確認應該按照其最初的成本,而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中,也要以發生業務的實際成本來作為計價基礎。當企業會計原則與歷史成本原則發生沖突時,稅法堅決支持歷史成本原則,這充分體現了稅法對于該原則的擁護。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情況是企業所采用的會計制度棄用歷史成本原則,稅法對該原則的維護就體現為:如果企業當前資產違背了歷史成本,稅法會規定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稅收法律法規來確認和反映相關資產的價值。稅法如此強調歷史成本原則的主要原因是,征稅是一種國家法律行為,必須要有充足的證據來保證稅款征收的合法性。而財務會計準則強調的是公允價值的理念,當一個企業的資產確認偏離歷史成本原則時,可以用可收回金額等資產的公允價值來替代,以此來保證財務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關性原則的比較
在財務會計中,相關性原則是指企業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要能與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有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憑借該會計報告來做出盡可能正確的投融資決策。與財務會計中的相關性原則截然相反,稅務會計中的相關性原則更注重企業的收入確認、成本計量、費用扣除要是企業實際發生的,并且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要存在合理的因果關系。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財務會計的相關性原則是注重對企業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要盡可能地使使用者有效地評估企業的價值,做出科學的投融資決策,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必要幫助。而稅務會計的相關性原則是注重企業在進行納稅申報時要能準確核算其收入、成本與費用,稅務機關也要根據這一原則來判斷企業的成本、費用是否能扣除,并最終確定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看出,在相關性原則方面,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差別表現為適用對象的不同。
(三)配比原則的比較
配比原則是指企業的成本、費用要能夠與企業對應時期的收入進行配比,以此來正確計算企業在該期間的收益,不配比的成本、費用就不能從收入中進行扣除,因為這是影響企業營業凈損益的。稅務會計對于配比原則的體現主要是在企業所得稅中,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承認配比原則,納稅人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費用必須要與同階段的應稅收入進行配比,不能提前扣除,也不能推遲扣除。財務會計的配比原則是權責發生制的體現,當企業的收入確認的權利發生時,隨之也就產生了扣除成本、費用的權利,而企業沒有收入確認的權利,與之對應的成本、費用也不能扣除。配比原則在稅務會計中作用是,能有效防止企業少計收入,多計算成本、費用,以此來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行為。每一個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有其特定的行業平均成本、費用消耗,企業在進行納稅申報時,需要考慮其成本、費用消耗率是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營業利潤是否低于行業平均。如果企業的營業利潤長期過低,則很有可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從而產生稅務稽查的風險。
三、結語
關鍵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方針;實際選擇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初步概述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概念
會計與稅務,一直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稅務會計是隨著財務會計的發展而產生的。但隨著知識的拓展及研究,很多學者認為稅務會計已獨立發展成一門學科,其與財務會計是背離的。
財務會計,即傳統的企業會計,通過貨幣計量,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反映和控制,確認、計量、記錄企業的經濟活動并形成信息,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以及對外提供財務報表的一門會計。
稅務會計,是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對企業稅務征收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系統的規定和準則,目的在于促進稅收公平。
(二)二者之間的區別
1.目標不同:財務會計主要目的是為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顧客、政府管理部門,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信息以進行有效的決策。稅務會計主要目的是提供稅務征收的依據和基礎,將稅收依據形成一個系統性的學科。。
2.核算基礎不同:財務會計的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應計制),它對收入和費用的是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確認,而不考慮何時收到或者付出現金。在反映企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規定,企業應采用權責發生制。稅務會計的核算基礎為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結合,收付實現制是指交易或者事項只有在收到或者支出現金時予以確認。
3.核算對象不同:財務會計的核算對象是核算和監督企業的資金運動,為內部管理者、債權人、顧客、政府有關機關提供有用的信息,進行相應的正確的決策。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是國家納稅而引起的稅款的形成,其核算的僅是與稅務形成有關的經濟事項。
4.核算依據不同:財務會計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其基本前提概括為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期間、貨幣計量和權責發生制五項。稅務會計依據國家規定的稅法,根據法律規定進行稅務核算計量。
二、分析兩種國際模式
(一)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合一模式
1.基本特征: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合一,會計服從于法律的要求。
2.形成背景:首先,德國、法國國際資本市場不是很發達,以獨資企業為主,其投資者樂于持有政府的證券和儲蓄存款,而不愿擁有私人工商企業的股票,所以銀行業較發達,造成企業主要依靠大銀行籌集資金,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投資;其次,德國、法國屬于成文法系國家,會計職業界不發達,其會計準則必須由政府制定,嚴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財務上要求“極度穩健”和“形式重于實質”;最后,法國、德國重視企業長期財務實力,很少要求企業提供財務狀況變動表。因此,德國、法國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是相合一的,會計服從于稅法。
(二)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背離模式
1.基本特征: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分離,二者之間彼此獨立。
2.形成背景:美國、英國都是發達國家,具有強大的國際資本市場,企業面向社會群眾籌資,并且其財務報告要求充分披露,強調“實質重于形式”。美國和英國同屬不成文體系,會計職業界發達,其會計準則可以只取得相關權力機構支持的權威性制定和。因此,美國、英國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是背離的,財務會計不受稅務會計的約束,獨立發展。
三、我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
(一)從會計環境論角度分析我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選擇
從前章分析國際兩大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關系的兩大模式可以看出,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的選擇與國家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文化環境等方面密不可分,從而導致二者間的關系處于不斷發展協調的過程中。
1.政治、經濟環境: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形成并穩步發展前進,一方面,為了保證我國眾多大小企業的健康綠色發展,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在財務會計方面嚴格要求,要求提高財務報表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合理提高市場“無形的手”和國家宏觀調控“有形的手”的平衡,稅務機關在稅法方面嚴格立法,獨立發展。
2.法律環境:我國當前法律體系不完善,相關配套法律及相關法規的實施有待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不完善,稅法存在漏洞,往往是根據會計準則制定的。但隨著法律制度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背離是無可厚非的。
3.企業組織形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數量與日俱增,一方面信息披露嚴格要求,投資者和債權人對企業的信息需求越來越大,提供真實、有效、及時、重要性的會計信息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必要,但提供有用的信息不能一味的遵循法律的要求,這就導致會計與稅法的分離。
(二)我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關系的改進方針
1.加強會計法律監管,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當前法律規章制度存在欠缺,體系尚不健全,稅務會計很多方面存在漏洞,導致和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不明確,存在差距。加強法律方面的監管,明確監督主體,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
2.稅務會計核算應采取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可以更加有效的反應會計主體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使得征稅更加有依據,同時也遵循了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更加體現稅收公平原則。
3.稅務會計核算要遵循實質重于形式、適度穩健
“實質重于形式”在會計上強調披露原則,稅務會計應該依據企業是否實質性發生經濟活動來判斷是否納入征稅范圍。如“視同銷售”實際是沒有現金流入的經濟業務,若對此征稅加重了納稅人的繳稅負擔。稅收制度應該較少此類規定,一方面減少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另一方面調整了納稅規定的合理性。
4.實行企業分層管理
對于大型企業,其融資渠道廣泛且多元化,大型企業一般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宏觀調控和綜合征稅能力,應采用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適度背離”的模式。對于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單一,應采取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相一致的模式,使按會計核算出來的利潤與按稅法核算出來的應納稅所得額一致,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刺激員工積極性,實現更高的利潤。
5.結合會計環境發展情況,遵循規律,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動力。會計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思維性的拓展。在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發展的歷程中,會計人員需學會遵循客觀事實,在創新的過程中謀求發展。
6.引導會計行業自律管理,提高稅務會計的重視程度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跟會計管理人員密不可分。會計監督存在遺漏,必然會導致會計監督效益的較少,因此完善會計行業自律管理有利于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關系,相互促進,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四、結論
結合我國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法律環境的發展,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呈現著分離的模式。但由于我國當前稅收有些方面依據企業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需獲得法律允許才有效??傊攧諘嫼投悇諘嫾扔新撓涤钟袇^別,但真正消除二者之間的聯系是不可能的。我國應遵循國家現在發展情況,遵循客觀規律,不斷創新,實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適度分離”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常勛,常亮.國際會計(第六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6.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析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
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支出和收入進行核算和監督,可以為政府機構、債權人以及股東匯報企業的盈虧情況、財務現狀、經濟情況等。進行財務會計管理是促進企業進步的重要因素,經過財務會計的統計可以展現企業現在的運營情況和發展方向。通過專業的數據可以讓公司的管理者根據公司的現狀作出正確的決策,及時糾正錯誤,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而稅務會計主要負責企業經營項目涉及的稅務的會計工作,稅務會計工作是按照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稅務方面的核算和管理,同時要按照國家規定,積極進行申報和納稅工作。在另一方面,財務會計是主體,而稅務會計是輔助財務會計重要部分。兩者互相維系,互相進步[1]。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共同點在于: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是會計的內容,兩者互相維系,互相進步,共同對公司的運營情況進行核算和監督,為公司管理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提供參考;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不同點在于:第一財務會計的目的是經過會計計算,為決策人員提供正確的經營信息;而稅務會計的目的是經過會計計算,讓管理者按規定進行納稅[2]。第二需要進行財務會計的多是和公司利益有關的經營者、債權人和股東;而需要教學稅務會計的多是公司經營者和國家稅務機關。第三財務會計的核算內容是有關公司經營的所有資金活動;稅務會計的核算內容是公司由于需要納稅而出現的所有資金活動。第四財務會計要遵守的制度是會計規章,而稅務會計要遵守的制度不單單是會計規章,還要按照國家稅法的規定進行操作。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統一時的效益分析
首先在成本方面進行分析。當公司統一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時候,要注意的是:第一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進行統一時,需要建設分離的、單獨的計算系統。要為稅務會計有關工作建設單獨的計算系統,這會提高公司的管理成本。第二是人員成本[3]。當建設專業的計算系統之后,為維持需要增加專業的稅務人員進行稅務工作,這會提高公司的人員成本。其次是在收益方面進行分析。在企業統一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時候,管理者在一般情況下不用向外界提供保密性的財務報告等項目,而且不用對股東或者債權人進行負責,有利于促進公司收益的提高。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時的效益分析
首先在成本方面進行分析。當公司分離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時候,會提高公司的經營費用。這是因為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分開之后,就需要兩個單獨的會計計算部門[4]。其次是在收益方面進行分析。第一當公司分離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時候,其均可以選擇適合各自部門運行結構,更加精細的資料可以幫助公司的管理者根據公司的現狀作出正確的決策,促進公司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第二當公司分離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時候,可以使公司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企業稅務工作,從而核算出更正確的納稅資料,幫助公司進行合理的避稅,減少公司支出[5]。
三、結束語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分離;協調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8-0140-02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都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了嚴格執行稅收制度,體現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要求,降低遵守稅法的成本和財務核算成本,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兩者的關系,以便更好地將會計和稅法結合起來。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與區別
財務會計是通過對企業已完成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和監督,為有關各方提供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會計信息的經濟管理活動。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與繳納進行核算和監督的經濟管理活動。稅務會計是稅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區別于財務會計的一門特殊專業會計,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1.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
稅務會計對納稅人稅務活動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必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和依據,但需對財務會計記錄進行合理加工。稅務會計的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它只是按稅法規定正確計算企業應交的各種稅費,并對涉稅經濟業務進行調整,做出調整會計分錄,再融于財務會計賬簿,最終反映到財務報表和各稅種的申報表中。
2.現行的財務會計報告適應了稅法的要求,體現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性
按照稅法的規定,對涉稅經濟業務進行調整后,應按調整后的會計憑證、賬簿等資料編制財務會計報告。財務會計報告是企事業單位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并對外提供的反映單位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企業的稅務會計處理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種影響體現在財務會計報告中。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核算對象和目標不同
財務會計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記錄和核算,目的是向企業的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滿足各方決策的需要。稅務會計反映和核算企業的涉稅經濟活動,即有關稅款的計算、核算、申報與解繳等內容,目的是為國家稅務部門和經營管理者提供納稅信息,保證國家及時、足額地征收稅款,同時,通過合理籌劃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2.核算依據不同
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為核算依據,會計人員按照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真實、客觀地核算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不必考慮稅法的規定。由于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有一定彈性,對某些會計事項,允許會計人員根據客觀環境和自身理解,選擇會計方法,這往往導致對相同經濟業務的核算出現不同的會計結果。而稅務會計以稅收法規為核算依據,按照稅法規定計算企業應向國家繳納的各種稅費金額并做出調整的會計分錄,由于稅法的強制性和統一性,對于相同經濟業務的處理結果是一致的。
3.核算基礎不同
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遵循配比原則,允許企業在一定的情況下合理估計收益和費用,將某一會計期間的收入和費用相配比,反映該期間的經營成果。稅務會計體現了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結合,以收付實現制為主,依據稅法規定,確定當期應稅收入和扣除費用,計算當期應繳納稅費,一般不允許企業對收益和費用進行估計。
4.核算原則不同
一是根據會計準則,財務會計的計量屬性有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例如,為了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可靠和真實,對某些經濟業務的核算放棄歷史成本原則而采用公允價值。而納稅是法律行為,其合法性必須有可靠的證據作支持,因此稅務會計恪守歷史成本原則。二是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財務會計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對于某些會計事項需采用主觀估計方法,應充分估計風險和損失,且不得高估收益或資產,不得低估損失或負債。而由于稅收的強制性,稅務會計不考慮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對任何涉稅事項的確認、計量都應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不能估計。
5.基本要素不同
財務會計有六個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為了反映經濟活動的具體內容,對各要素進行詳細的分類。稅務會計有五個要素,即計稅依據、應稅收入、扣除費用、應稅所得、應納稅額,按稅法規定反映與納稅有關的經濟活動。應稅收入、扣除費用與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是不同的概念,即稅法對于收入、費用的確認范圍、時間、標準、方法與會計準則不同。
二、我國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及協調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同屬于會計領域,財務會計立足于微觀層次,真實、客觀地反映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而稅務會計立足宏觀層次,保證國家及時、足額地征收稅費,二者在各自的方向獨立發展。由于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目的和導向不同,且我國的稅法很難與財務會計完全融合,因此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我國的稅務會計仍然要采用以分離型為主、混合型為輔的一種稅務會計模式。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原因
1.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由于會計信息使用主體單一,我國采用財稅合一型稅務會計模式,稅務會計未從財務會計中分離。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會計信息使用主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開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發展。由于各信息使用主體有著不同的需求,例如:投資者、債權人利用會計信息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政府利用稅務信息監督納稅人的納稅情況,這使得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區別加大,二者相分離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2.有助于完善中國稅制及稅收征管
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入時期,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從不同角度監督經濟活動,保證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相分離,有助于完善中國稅制和稅收征管,有利于發揮稅收征集國家財政收入和調節經濟運行的雙重作用。
3.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會計準則體系
我國會計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適應市場經濟需求,建立和完善會計準則體系,保證會計核算的客觀性和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只有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才能使企業在遵循新的會計制度和準則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充分發揮財務會計的核算、監督作用,提供真實、客觀、公允的會計信息。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適應了不同信息使用主體的需求,但兩者的分離會產生一些問題,如:使得征稅困難,提高了稅收征管的成本;增加了納稅人財務核算成本及人員培訓成本等。因此,為了實現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各自目標,在分離的同時,應注意兩者的協調與配合,構建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良性互動關系。加強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協調,能使國家稅收管理成本降低,從宏觀角度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有利于對企業制度和結構進行優化,減少企業的納稅風險。
為了使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更好地協調,應注意以下方面。
⒈完善稅務會計理論構建
改革和完善稅制,借鑒國際慣例,使稅法主動向會計準則靠攏。一是應進一步完善稅務會計理論,形成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狀況以及我國稅法的稅務會計理論體系,在管理層面上稅收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要相互配合與合作,協調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關系,讓兩者在協調中得到良性發展。二是完善稅務會計核算的內容,減少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差異。例如,在所得稅的處理方面,減少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在內容上的不一致,要以所得稅制度為基礎,保證會計制度與稅收人之間的統一。與此同時,放寬應稅費用的列支標準,加大納稅扣除,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⒉加強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信息方面的溝通
首先,會計通過披露真實有效的信息來配合稅務工作,稅務機關應充分利用披露的會計信息,督促企業及時、足額納稅,以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效率。其次,各相關部門應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和推廣稅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及其他經濟法規,使社會群體樹立法律觀念,促使人們自覺按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業務處理,并按稅收法規對涉稅業務進行調整。
⒊統一會計核算基礎
[關鍵詞]稅務會計 分離 差異 財務會計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一樣,同屬于會計學科范疇。它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因此,稅務會計的資料一般來源于財務會計,它只是對財務會計處理中與現行稅法不符的會計事項或出于稅收籌劃目的需要調整的事項,按稅務會計方法計算、調整、并作調整會計分錄,再融于財務會計賬簿或報告之中。
雖然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但稅務會計是一門特殊專業會計,與財務會計有著一定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目標不同,財務會計是按照會計準則核算企業的財務成果,并為企業利益相關人提供真實相關信息,便于他們投資決策;而稅務會計則是按照稅法來核算企業收入、成本、利潤和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系統,為國家稅務部門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二是核算法律依據不同,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而稅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稅法。稅務會計在會計核算和納稅申報時往往會排斥財務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的規定;三是核算對象不同,財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企業以貨幣計量的全部經濟事項,而稅務會計核算的對象只是與計稅有關的經濟事項;四是核算原則不同,財務會計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為使報表公允地反映某一會計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允許企業在一定情況下對收益和費用進行合理估計;而稅務會計主要遵循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共同作用的原則,是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一般不允許企業估計收益和費用;五是稅務會計堅持歷史成本,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動,而財務會計則在特定情況下也會考慮時間價值,這種價值正是財務會計進行核算的重要內容,其計價方法較靈活,如可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六是計算損益的程序和方式不同,財務會計:收入-費用=利潤;稅務會計:法定性收入項目金額-稅法允許扣除的項目金額=應納稅所得額。區別表現在是否承認政府有權對納稅人的非營業收益的確認和征稅問題。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存在著差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細化差異及需要進行的納稅調整更多,這就促使我們考慮以下的問題:一是在稅務會計未分離的情況下,有時為了照顧財務會計的靈活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靈活處理的規定。由于稅法和會計準則的某些規定的不一致性,很難做到財務會計有關稅收的處理結果嚴格符合稅法的規定,從而影響稅收征管工作,也不利于維護稅法的嚴肅性。二是針對這些差異,如何做到建立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使兩者之間的差異得到事先、事中、事后的控制。三是由于一些時間性差異所帶來的納稅調整過程可能涉及若干個會計期間,應通過何種必要輔助手段幫助企業記錄、調整和申報這些差異。四是稅法中對納稅人會計核算有特殊要求的,如營業稅適應稅率的問題,是從高適用,還是分別適用,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方向,那就是必須重視稅務會計的工作和重要性。
因此,為了適應納稅人的需要、為了納稅人適應納稅的需要,稅務會計應該從財務會計中獨立出來。建立稅務會計以后,稅務會計可以專門研究如何保證納稅活動按照稅法來進行、如何處理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關系,以保障稅法的嚴肅性。所以說稅務會計的意義重大,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應該各做一套賬,避免使兩者混淆在一起,不然稅務會計則無法真正的從財務會計中獨立出來。
就我國目前的會計形式來看,稅務會計還是主要依靠財務會計為基礎,進行調整與計算,還沒有單獨的形成一個體系,如何讓其初具雛形,還要做出以下方面的努力:
1.加強人才方面的培養。稅務會計資料大多來自財務會計,對有關事項進行相應調整,這就決定了稅務會計既要熟悉財務會計又要精通稅法。稅務會計是融會計知識、稅務知識、法律知識及實際工作經驗為一體的高智能活動主體,這就需要社會為其提供充足的業務培訓機會、培養專業人才。
2.加強組織方面的建設。健全的組織形式是保證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的必要條件。以我國現狀來看,要設立企業稅務會計,還必須建立注冊稅務師協會,定期組織稅務會計職業培訓和資格考核,保證企業稅務會計具有一定執業素質和業務水準,并對稅務會計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為完善稅收規定和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3.加強法治方面的建設。隨著稅務會計的誕生,企業會計可能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在合法或不違法的情況下為企業制訂出最佳的納稅方案上。稅收法制化反映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建立我國現代稅務會計學科的靈魂和方向,對企業管理及稅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而言之,在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稅務會計脫離財務會計而獨立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筆者認為我國目前適于采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離、且相互協調的稅務會計模式。只有讓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差異變小才能使各行各業都規范起來、才能更好與國際接軌、更好地進行國家宏觀調控,從而適應我國現實財稅實務的要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成本收益;思考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China's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and tax system reform and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as fiscal, taxation system and accounting function transition, change and perfect, tax accounting and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of the gap between more and more bi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related departments in reflect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s independence and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 to a certain re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 differen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lso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 separation of cost effectiveness.
Keywords: financial accounting; Tax accounting; Cost benefit;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E23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會計體系的改革意味著我國企業經營制度處于不斷完善之中。然而任何一個新興改革必然有其兩面性,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踐行。不僅是從理論上,更應該從實際上辯證的思考相關改革是否符合自身長遠利益。只有符合發展的利益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相關企業在進行會計體系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深入了解自身實際情況,隨后再實施相關措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近年來,隨著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企業中融合或者分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因此,從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兩者在企業中的定位原則、關系以及模式分析對比對我們理清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對企業收本收益造成的客觀影響有一定意義所在。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在公認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的指導和規范下對己發生或己經完成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并由此形成財務信息,對企業和外部有利益關系的各方面提供報告,以滿足其經濟決策的需要為目標的會計。稅務會計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會計學科,它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令為準繩,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核算方法,連續、系統、全面地對稅款的形成、計算和繳納,即稅務活動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門會計。
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企業成本收益核算中的差異性
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同屬于會計學科,兩者互相補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共同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財務會計核算的結果會影響稅務會計核算結果,稅務會計核算結果也會影響財務會計核算結果,當企業中兩者沒有分離的時候,最后進行制定財務報表為兩套。企業中財務和稅務同為會計遵循的原則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稅法導向原則使稅務會計首先要遵從稅法;第二,稅務會計核算必須如實納稅,不能偷稅,不能引起風險,數據真實,調整要真實,財務會計進行企業成本核算要根據稅務真實的數據而進行;第三,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進行核算的時候,稅務會計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程序,這樣有助于增加財務會計核算的靈活性;最后,企業中財務和稅務會計核算的核心內容:一是納稅活動,應納的稅額進行全面核算,形成準確的納稅申報表。二是在核算基礎上,依據稅法對企業經營活動和業務產生的成本基礎上進行真實的財務數據和報表以協助企業管理層進行企業決策。二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差異:
1.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的核算目標的差異
企業財務會計是給投資者報告信息,為投資者服務。稅務會計是為依法征稅,依法納稅服務,目標不同。
2.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的核算依據不同
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而企業稅務會計的核算依據是以稅法為依據。
3.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的核算對象不同
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對象是企業資金投入周轉循環產生的一個過程,而企業稅務會計核算對象主要是反映稅款用的過程以及稅款從征集、上交到退還的過程。
4.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的核算原則不同
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肩負收付實現制的原則,是以現金收到或付出為標準,來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按照收付實現制,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間將與現金收支行為的發生與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換言之,現金收支行為在其發生的期間全部記作收入和費用,而不考慮與現金收支行為相連的經濟業務實質上是否發生。企業稅務會計是以稅務為導向原則,兩者側重點不同。
5.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的核算程序不同
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是做報表、記賬的程序,而企業稅務會計核算是按照在會計核算基礎上進行納稅調整,形成納稅申報表這樣一個方式運作。
三、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企業成本收益核算中的職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