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基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基礎設施;經濟發展;關系
中圖分類號:F12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8)06-0010-04
基礎設施是一個歷史概念。縱觀人類經濟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基礎設施的內容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擴大的。1994年世界銀行發展報告將基礎設施分為兩類:經濟基礎設施與社會基礎設施。經濟基礎設施指永久性的工程建筑、設備、設施和提供居民所用和用于經濟生產的服務,包括公用事業(電力、管道煤氣、電信、供水、衛生設施與排污、固體廢物的收集和處理系統)、公共工程(大壩、灌渠和道路)以及其他交通部門(鐵路、城市交通、海港、水運和機場);社會基礎設施包括文教、醫療保健等。基礎設施具有為生產與生活等各種社會經濟活動提供生產和社會公共服務的雙重功能,是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
一、基礎設施促進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一)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
1. 基礎設施的增加導致總產出直接增加。一方面,基礎設施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產出的增加將引起總產出的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活動總量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也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有助于拉動需求,帶動經濟總量快速擴張。由于基礎設施的特性,基礎設施投資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投資乘數原理,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可以創造大量有效需求。Aschauer(1989a,1989b,1989c,1993)的實證分析說明了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極端重要性。筆者認為,美國經濟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率出現明顯下降趨勢的原因是先于生產率變動的基礎設施投資的下降。
2. 基礎設施通過提高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由基礎設施的投資所引起的服務從兩方面影響經濟增長:第一,基礎設施服務,如運輸、供水、電力、信息等,是生產的中間投入,具有規模經濟效應,投入使用后,在一定的產出范圍內,會減輕基礎設施使用者的成本。這種服務成本投入的減少意味著使用者利潤的增加,從而帶來總產出、收入和就業的增長。世界銀行對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三個發展中國家的一項研究報告說明,在基礎設施的規模經濟效應得以發揮的情況下,基礎設施的服務成本明顯降低。就尼日利亞企業而言,由每千瓦小時8.19美元下降到8美分,而印度尼西亞則由每千瓦小時4.05美元下降到8美分,這種成本非常接近于國際競爭水平――每千瓦小時7美分。①第二,基礎設施服務的改善會間接提高其他生產要素(勞動力和資本)的產出率。例如,基礎設施保障了生產從手工向機械化的轉變,減少了工人的通訊時間,促進了信息交流的進步等。基礎設施被看作生產的免酬因素(未付報酬因素),它通過提高勞動力和資本的邊際收益來發揮作用,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從而能夠“擠進”私人投資。在新增長理論中,如Bougheas,Demetriades和Mamuneas(2000)把基礎設施作為節約成本的技術引入了Romer(1987)的內生增長模型中證明了基礎設施能夠促進職業化和長期經濟增長。具體而言,基礎設施可視為一種能夠降低中間投入品固定生產成本的技術,隨著分工和中間投入品的數量的拓展,經濟獲得內生增長動力。作者利用美國制造業普查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表明分工程度與核心基礎設施確實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從而對理論模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基礎設施的空間配置效應
1. 基礎設施是地區經濟增長存在差異的一個影響因素。一種觀點認為,生產率的地區差異與基礎設施的地區差異是緊密相關的。因為后者創造了外部性,導致規模經濟和投資回報率的增長。另一種觀點認為,導致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關鍵因素是工業區位,而不是基礎設施。金鳳君②認為上述觀點主要取決于區域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和發展類型。在基礎設施相對短缺的環境下,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必然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差異的主要因素;而在基礎設施保障程度或發展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基礎設施的差異并不一定是區域經濟增長差異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的類型不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也是不同的。對于那些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設施等,對區域經濟增長差異有較強作用,而其他類別,如學校教育與衛生保健,主要是通過影響勞動效率來間接影響生產活動的。另外,那些與經濟增長無直接關系的基礎設施,如軍事基礎設施、某些環保基礎設施等,其發展就不一定會帶來區域經濟增長差異。
2. 基礎設施是決定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一個企業或地區競爭力的提高依賴于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合理的基礎設施空間配置方式可以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本地區企業或產業創造更多機會,從而會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或對某些新興行業起“孵化”作用。相反,如果一個企業不能獲得良好的基礎設施,被迫去尋求高成本的替代方案,結果會對產品的盈利性和生產水平產生不利影響,從而會降低這些行業或地區的競爭力。世界銀行提出的“孵化器假說”認為,小企業在發展之初,傾向于將廠址選擇在大城市中心或老工業區附近,因為這樣可以較容易地利用到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其他基本的服務,但是當小企業成長發展后,則傾向于離開這些地方以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由此可以看出,小企業的成長發展更依賴于良好的基礎設施的公共提供。
(三)基礎設施的結構效應
1. 基礎設施通過內部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施加影響。作為一個緊密相聯的組織網絡系統,不同的基礎設施部門對經濟增長有不同的影響。這可以通過基礎設施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加以說明。過去鐵路和能源基礎設施導致了市場與生產的巨大變化,但近幾十年來,這種作用被“信息革命”的作用所掩蓋。電子通信技術和服務的電子信息系統在現代經濟的第二和第三產業生產與分布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涉及信息加工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產出值占GDP的1/3~1/2③,在發展中國家所占的份額也在增加。電子通信技術的變化大大減少了通信成本,擴展了服務范圍,還減少了運輸費用和其他行業通信服務的費用。這種結果改變了成本結構,提高了信息的地位并由此加強了貿易、制造業、資本流動的全球化趨勢,人們之間的接觸與文化交流也日漸增多。
2. 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產業結構轉換。基礎設施的變動不僅是產業結構得以順利成長的基礎,而且它的變動有利于協調產業間關系。首先,基礎設施的合理配置能促進需求多樣化和需求結構變動。一方面,它的變動有助于深化產業加工,豐富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它的變動有助于擴充市場需求,影響不同產業的發展速度。其次,基礎設施投資能帶動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供給品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換。再次,基礎設施本身是產業結構的構成部分,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會增加服務業產值,改善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推進產業結構升級。
(四)基礎設施的福利效應
基礎設施的好壞不僅影響企業的經濟行為和活動結果,而且影響經濟的另一微觀主體―――家庭。因為基礎設施服務如清潔水、運輸、通訊、醫療等是人類健康的基本需要,具備這些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是社會福利的基本標準。缺乏基礎設施會對人類的健康、勞動生產率和生活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良好的飲用水及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有利于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由交通運輸設施引起的空氣污染和安全問題也與人類的健康息息息相關。另外,基礎設施如交通運輸、電話通訊、網絡服務等,能夠為人們提供就業、教育和消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的機會。因此,基礎設施成本的降低和服務的改善有利于增加人們真實收入和消費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有時間尋求更有效的活動。改善城鎮地區的基礎設施,有助于失業者獲得新的就業機會;能夠獲得良好基礎設施的小規模公司,會使公司利潤水平提高,從而吸引更多的公司、企業創立,從總體上增加就業機會。
二、中國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對于中國來說,正確認識和理解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十分必要。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具有基礎設施投資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之初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經濟落后的現實所決定的經濟發展戰略,導致了對基礎設施投資嚴重不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不斷加大對農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服務總量與效率大為提高。1981-2000年的20年間,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增加近61倍,基礎設施投資額由1981年的126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7 580.11億元。④大規模的投資資金的注入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于促進中國經濟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已有研究來看,雖然國外有關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的研究文獻不在少數,但是基于中國國情的分析很少。Démurger(2000)是個例外。作者通過對交通和通訊兩項基礎設施的分析,實證發現交通和通訊對地區經濟增長有著顯著影響。通過對各省增長率的進一步分析,Démurger發現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對于彌補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客觀差異起到了強化的作用,基礎設施對于幫助內陸地區接受沿海地區的輻射顯得極為重要。Fan and Zhang(2004)考察了基礎設施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從普查資料提供的數據直觀地來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非常一致。隨后,作者運用聯立方程組對農業部門的生產函數和非農部門的生產函數進行了聯立估計,結論認為,基礎設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通訊渠道起作用的,其中農業部門對東部地區的貢獻為20%,非農部門對東部地區勞動生產率的貢獻為54%。從總的農業部門來看,基礎設施解釋了40%以上的地區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也是農業增長的重要動力。范九利、白暴力(2004a,2004b)利用中國總量數據和地區數據進行了基礎設施與經濟增長關聯的一系列檢驗。實證得出結論:中國基礎設施資本具有顯著的增長推動效應,其產出彈性大約為0.695,大于非基礎設施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產出彈性;包含基礎設施資本要素的生產函數表現出顯著的規模報酬遞增特征;基礎設施對其他要素有很強的替代彈性。金鳳君(2004)重點分析了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作者指出,基礎設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模式的紐帶。由多種類型的基礎設施在地域空間上緊密布局而形成的基礎設施束(或基礎設施走廊) 是帶狀經濟發展的激發器和助推器。基礎設施束的線路走向決定了“帶狀經濟”的空間分布范圍和形態,基礎設施束的支撐能力和聯系能力決定了“帶狀經濟”內部及對外聯系的能力、強度及本身實力,基礎設施束的空間組合狀況決定了“帶狀經濟”的空間結構和組織結構(見表1)。
綜上所述,盡管有關中國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很少,但是少數的文獻同樣證實了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縱觀中國基礎設施的發展現狀,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有了極大的發展,卻仍然沒有擺脫落后于經濟發展需要的局面。比如,在交通門類基礎設施中,中國與美國國土面積大體相當,人口還遠多于美國,但是中國高速公路密度在2000年時還不足美國的1/5。在通信門類基礎設施中,中國每千人互聯網用戶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在電力門類基礎設施中,中國人均裝機容量僅為美國的1/12,人均發電量和用電量為美國的1/1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行業占GDP的比重不僅明顯低于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還存在不穩定和下降的趨勢。基礎設施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農村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后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越來越明顯,加劇了城鄉二元化結構特征。這說明中國應該不失時機地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
注釋:
①轉引自鄧淑蓮:《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關系探析》,《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第36頁。
②參見金鳳君:《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年第4期,第71頁。
③參見Christine Kessides,“The contribution of infrastructur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1993,p16。
④參見王任飛,王進杰《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現狀評析》,《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第38期,第2頁。
參考文獻:
[1]唐建新,楊軍.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
[2]金鳳君.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發展環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4).
[3]李伯溪,劉德順.中國基礎設施水平與經濟增長的區域比較分析[J].管理世界,1995,(2).
[4]王任飛,王進杰.我國基礎設施發展現狀評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6,(38).
【關鍵詞】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基礎
前言
自從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以來,國內外理論界就進行了熱烈地研討,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邏輯思辯的角度,缺乏實施層次的研究。從經濟學角度的研究情況來看,雖然也出現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缺乏一個統一的理論基礎,沒有抓住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本文不揣淺陋,提出并論證此問題,以期引起經濟理論界的關注與思考。
1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基礎建設現狀
目前,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研究現狀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①從理論定義的角度來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由于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中缺少相對統一的理論基礎,所以目前的理論定義一直是次啊用的布倫特蘭夫人定義,其中比較推崇的思想是“當發展能保證當代人福利增加時,不會使后代人福利減少”,對上訴內容進行分析的話,很容易得出:可持續發展可以被看作是無代價的發展過程。可是事實卻并非如此,生態環境一定會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壞,而且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可能對生態環境沒有任何危害。
②從理論內涵的角度來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這一現象也是由于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沒有統一的理論基礎造成的,內涵中并沒有確切的指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及內容,甚至對發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項也模糊不清,在發展于環境中不能有效區分重點。那么如果二者在運行過程中不能相互協調,該如何進行可持續發展。
③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中統一理論基礎的缺失,導致可持續發展經濟課題研究停滯不前,其自身的統一性于整體性得不到發揮。
所以針對這種現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夠建設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統一理論基礎,在這一基礎結構要求下才能夠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從而使可持續發展在各個方面能夠層次清晰的開展。
2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我們都知道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應該是非常廣泛的,它關系到生態環境、資源環境以及人口環境等等方面的發展與治理。同時我們也知道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與經濟環境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需要和生態環境中的能量與物質做交換的,那么人類的經濟發展行為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會使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總的來說就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干預生態環境與系統的良性循環,在這一干擾過程中就會對生態環境的資源造成破壞,凸顯出的使社會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以此表現出的效應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
那么這種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不會因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將這種經濟發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圍內能夠對二者產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態系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得到良好的修復,其二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這一循環過程是遵從了成本-收益法則。那么,從這樣的實際發展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要將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有效治理,從而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生態系統能夠得到良性循環,從而使社會經濟發展能夠利用有效的資源,最終實現控制人口增長的目的,這樣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能夠大大縮小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3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續發展概念。根據上訴扥內容我們可以講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總結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是依托在人類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二者有機結合之上,從而實現的制度以及政策,在發展過程中以激勵與約束制度遏制當代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負面采集,同時講人類經濟發展的成本減少到一定范圍,在經濟發展中實現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的結合,最終保證經濟發展的持續性。
3.2強化可持續發展制度安排。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相關制度安排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慮:第一,要充分考慮市場機制對制度安排的影響與作用,所以要在生態系統資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價格機制,之后利用市場機制來科學合理的控制生態系統中的資源利用,以促進我國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節約經濟發展成本。第二,強化我國政府部門的宏觀經濟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市場秩序性的合理維護以及相關法制法規的有效建設,要按照政府的要求來實施行政規制中的內容,以法制手段來約束社會經濟的合理發展,使之在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環境污染指數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場制度的健全與完善,這樣才能夠使資源環境市場占有一定的優勢,進一步實施市場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3.3建立可持續發展政策機制。政策的引導與約束作用使無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續發展想要從理論向實踐過度的話,需要政策性的強化與引導。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已經明確了關于環境保護以及生態保護的內容,所以生態環境這一內容在我國的法律條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額的,所以針對經濟發展主體來說,政策性的引導應該體現出減免、補償、鼓勵、優先等形式,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引導其保護環境,使我國的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能夠相互協調。
4 結論
綜上所訴,就是對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的深入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態環境系統對于人類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有效保護環境資源,這也是可持續經發展經濟學的統一理論基礎,在這一基礎上我國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能夠長期、有效的依存發展,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基礎設施;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作用機制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1.1公共交通方面
臨沂市第一產業比重較大,通過開展公共交通建設,開通城縣客運和縣際快運,初步形成了“內成網、外成環”的城鄉一體化交通網絡,實現了農副產品的便利銷售,對于進一步加快構建“農-超聯合”、“農-企聯合”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2教育科技方面
教育事業和科技發展是提高農村整體文化水平的動力來源。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的青年勞動力流失現象嚴重,農村人口以老人和留守兒童為主。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以及管理方式的影響,農村地區兒童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輟學率較高,這就更加凸顯了開展農村科教事業建設的重要性。截至2015年年底,臨沂市共有各類學校1781所,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生的入學率達到100%,有利推動了農村地區教育設施的完善和教育事業發展。
1.3環境衛生方面
由于環保意識淡薄、缺少必要的污染處理場所,農村地區的生態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臨沂市積極開展農村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建立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點、沼氣池等,大大改善了農村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在醫療衛生方面,實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高效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殘暴人數達到916萬(2015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升到85元。
2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瓶頸
2.1整體水平落后,資金投入不足
雖然近年來臨沂市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重視,但是仍然不能忽視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偏低的客觀情況,基礎設施的全面普及仍然面臨巨大工作壓力。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逐年上升,但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仍然滯后于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速度。除此之外,農村地區需要發展的基礎設施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礎設施建設的總投入,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提出了較高要求。
2.2缺失政策支持,資金管理困難
如何發揮有限財政資金的最大利用價值,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所必須考慮的焦點問題之一。客觀來說,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前期投資高、回報周期長等特點,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鄉鎮企業,都更愿意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產業經濟發展中來,以便于在短時間內獲取可觀的經濟收益。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可行性建議
3.1適當增加投資,優化資源利用
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需要政府增加必要的財政支持,也需要相關建設部門合理、高效的利用資源,以便于利用最少的資金投入,取得最高的建設成果。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拓寬融資渠道,除了中央財政部門劃撥的專項資金外,還可以倡導地方企業進行融資,并給予地方企業一些政策優惠和便利條件。近年來,臨沂市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可以采用"旅游反哺農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的協同進步。
3.2拓寬融資渠道,完善管理體制
在有些情況下,國家增加了某些地方農村基礎設施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但由于管理不善,而導致政策的失效,所以必須完善經營管理體制,應將政企分開,企業應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為農業生產提供的各種服務都要收費。所有農村基礎設施要盡可能實行資本化和價值化管理,實現保值、增值。農村各類小型基礎設施可改建成各種合作經濟、股份經濟、股份合作經濟等形式,明晰產權,按企業化原則經營。
參考文獻:
[1]胡立凱,陳夏萍.綏陽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提高農民收入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3(08):164-165.
[2]陳佳慧,張婷婷.農村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4(14):131-133.
一、農村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
1、農村社會事業投入低,設施簡陋。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差、衛生基礎設施落后、基層計劃生育服務能力滯后、公共文化設施不足等問題仍未從根本上改變。由于農村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占有率低,農村居民公平享有上學、就醫的機會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使得農村地區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的困難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高。
2、近期農村公路建設的突出矛盾。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國農村公路已初具規模,解決了大多數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但許多地區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仍然以土路交通為主,遇到天氣不好,道路泥濘;已建成的鄉村公路密度偏低,路網結構不合理;部分已修建的瀝青公路堡坎基腳不扎實、路面薄、使用時間短;路政管理力度不夠,養護資金缺乏保障;在農村公路新建、重擴建過程中,少數農民缺乏大局意識,依賴性強;農村公路建設占地、拆遷和青苗補償等工作難度加大,所有這些問題,給農村運輸帶來諸多不便,阻礙了商品的流通,給農民帶來不少損失,影響了農民奔小康的步伐。
3、飲用水安全隱患大,供水水質、水量不達標。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人類不合理活動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仍較為突出。受工業污染影響和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固體廢棄物等影響,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和農田滲漏,造成飲用水重金屬礦物質農藥等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受工業發展影響,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嚴重下降,造成飲用水水量短缺;受經濟發展影響,偏遠地區吃水困難,而自建水窖等儲存的飲用水中微生物、細菌超標,使用時雖經過煮沸,但依然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亟須加快解決。
4、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農業仍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目前,全國仍有近一半左右的耕地缺少灌溉條件,基本上是“望天收”;現有灌區大都修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受當時經濟和技術條件限制,一些工程設計標準低、配套差別,相當一部分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現有的水資源短缺矛盾突出,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較為短缺的國家之一,人均和耕地畝均水資源占有量少,季節性、區域性缺少問題突出;農業用水浪費、效率低的狀況較為普遍,全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7,與發達國家的70%~80%相比,中國灌溉用水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矛盾。
5、農村電力設施落后,用電貴、用點難。在農村電力改造方面,盡管國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得農村電網結構明顯改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度顯著提高,但和其他地區相比,在總體上還比較薄弱,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明顯落后,用電難、用電貴現象仍然存在;部分偏遠地區甚至仍然沒有解決生活用電問題。
三、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
首先一是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中國人均耕地少,而有基本灌溉設施的耕地更少,還不到總耕地面積的一半,并且其中有1/3灌溉耕地的農田水利設施已經年久失修,無法發揮正常功用。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只有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鼓勵和支持農民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小流域綜合治理、山區水利建設,普及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重點發展投資大、效益高的噴灌、滴灌、霧灌等節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軟帶微噴等經濟實用的節水灌溉模式,同時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與改革,以提升農田水利設施整體水平。二是大力建設農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區唯一的運輸通道,也是支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農業結構的調整、農副產品的深加工,都離不開公路交通提供的基礎保障。只有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才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是加大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盡快解決水污染嚴重地區和水量不足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努力爭取飲用水安全,使廣大農民群眾都能喝上安全清潔放心的飲用水。四是加大農村電力設施建設力度。農村電力是農村地區重要的基礎設施,為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就要加大農村電力設施建設力度。繼續進行農村電網改造,解決農村居民用電價格高的問題,實現同網同價。啟動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逐步解決無電地區居民生活生產用電問題。五是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就是要加強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繼續實施農村校舍改造工程,推進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疫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文化體育事業,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擴大農村生活保障覆蓋面,努力推進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
另外,要處理好中央與地方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關系。要明確劃分中央、地方政府和農村組織的責任。統一財政來源的渠道,避免重復或推卸責任的情況。建立自上而下的資金管理體系,做到資金的統一性和管理的統一性,避免個部門各自為政的弊端。因地制宜,根據當地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來提供基礎設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方政府的優勢,控制資金成本的外溢。
其次,建立資金的效績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監督和確認資金的來源和走向,實行抽查和監督制,提高財政農用資金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庫區移民;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青海,西部水資源重點開發區,與其他地區一樣,由于當時國家財力所限,庫區移民的前期安置補償標準較低,又缺少有效的后期扶持,致使移民安置區生活生產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長期存在。因此,做好庫區移民安置工作,實現移民安置區和地方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對解決青海省庫區移民安置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1研究范圍和方法
1.1研究范圍
為確保調查研究結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文選取青海省龍羊峽水庫作為研究樣本。龍羊峽水庫位于青海省共和縣與貴德縣之間的黃河干流上,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灌溉、防洪、防凌、養殖、旅游等多種綜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龍羊峽水庫地處高寒干旱地區,淹沒涉及海南州共和、貴南兩縣的曲溝、鐵蓋、沙溝、拉乙亥、茫拉等5個鄉,28個行政村。截至2009年,后期扶持人口29700人,其中農業安置21200人,分散安置1275人.在農業安置人口中,庫區后靠安置7300人、縣內近遷安置13100人、遷縣安置800人,兩次移民共投入安置資金1.5億元。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調查問卷為基礎,并結合半結構式的訪談對青海省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
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及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1.2.1移民收入水平較低
由于庫區移民群眾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種植的經濟作物較少,農業經濟效益低。加之移民的文化水平低,農業技術落后,大部分移民區以傳統的手工勞動為主,生產方式落后,根本談不上產業化。
1.2.2耕地資源少,糧食保障率較低
移民安置區耕地少、質量差。青海省地勢高聳,坡地多,土質多為濕陷性黃土,保灌困難。開墾的土地需要多年才可以熟化和穩定。新開荒的耕地土質差、未熟化、肥力低,其中部分耕地由于土質疏松出現了嚴重的塌陷、裂縫等現象,部分耕地土壤透水性差,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生產與收獲,無法滿足當地群眾吃穿住行的需求,喪失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特別是壩區安置區,幾乎無宜農開發的未利用土地,農業后備資源特別是耕地后備資源嚴重短缺。
1.2.3公共基礎設施薄弱
移民安置區雖已實現“三通一平”,但移民安置區的公共設施任存在嚴重老化、不配套,工程質量差、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在排水和灌溉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故而,庫區醫療、教育、水利基礎設施的供給不足,不能滿足庫區移民群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嚴重影響庫區經濟的良好發展。
3制約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的原因分析
3.1認識不夠
在移民安置初期由于當時人們對移民工作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移民安置規劃深度不夠,移民安置方案與實施脫節。
3.2投入不足
如果要從根本上提升移民收入,必須加強完善農業相關基礎設施,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出發,進而提升移民收入。在龍羊峽庫區和移民安置區,薄弱和落后的農業基礎設施無法支撐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大多移民安置區的生產條件惡劣,農業生產方式落后,嚴重制約區域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公共服務設施嚴重不足,是農村經濟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移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3.3移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移民增收困難
龍羊峽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大多數移民由于前期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科技運用不足以此制約了移民增收的渠道,阻礙了移民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通過入戶調查,我們發現填寫調查問卷的人中,有59.36%的村民,教育程度僅為小學或小學以下,18.75%的村民教育程度為初中。村民接受教育層次低,技能水平不高,也限制了當地村民尋求其他的經濟增長方式。缺乏有利于當地農民開展生產、生活的技能培訓。
4對策建議
4.1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轉變工作重心
在政策扶持上,建立健全移民補償款撥制度和方式,例如:可以直接發放補償款給移民,雖然總體上補償的面比較大,移民具體也拿不到很多的補償費用,但是可以從根本上、直接性的對移民生活進行貼補。又如:可以直接負擔移民的水電費用,進而減輕移民生活負擔。
4.2增加教育資金投入,辦理培訓類學校
當地村民普遍教育層次比較低,對于文化知識和生產生活技能需求高。截止目前,全鎮共有化技術教育學校9所,其中鎮級學校2所,村級學校7所。在調研過程中,許多村民希望能多參加畜牧類知識培訓,以滿足自身家庭畜牧業的發展。當地政府應貼近群眾,開展適合群眾需要的培訓類課程。
4.3大力發展庫區經濟,增加移民自身“造血”功能
要建立專項用于移民直接受益的資本金補助或小額貸款貼息,發展投入少、見效快的種植業、養殖業和小型加工廠。在此基礎上,幫助移民建立實現產銷一條龍的穩定收益渠道,使大多數移民有一個支持家庭經濟的項目。
參考文獻
[1]李丹,白月竹.水庫移民安置的社會風險識別與評價[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06)
[2]楊志平,胡寶,賴璽婷.廣西庫區移民安置問題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選擇[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
姓名:桑知措,出生年月:1986年10 月,性別:女,民族:藏族,籍貫:青海省黃南州
學歷:在讀研究生,職稱: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續發展
桑知措、女、藏族、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009級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可持續發展
一、區域循環經濟的本質
從社會的整體角度來看,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主線,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卻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社會發展的根本是既能保證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也能夠處理好與自然界的關系,以實現全人類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平等、誠信。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沃土”,也是社會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區域循環經濟的本質就是將循環經濟與區域發展有機結合,高標準、高起點推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務必將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價值重構等融合為一體,構建循環區域經濟發展新體系。
二、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分析
1.區域的自然生態基礎。
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生態環境,必須把環境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相結合。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生態條件差異較大,主要包括:一是南北差異;二是東西差異;三是山區與平原地區差異;四是沿海與內陸差異;五是城市與鄉村差異;六是邊疆與腹地差異。每種差異均包含著土壤差異、地形地質構造差異、動植物差異、氣候氣象差異等。
2.區域經濟基礎。
經濟發展一直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主旋律,人的衣、食、住、行均離不開一定的經濟基礎,區域經濟的發展仍然離不開特定經濟基礎。從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濟基礎好的地方越來越富饒,經濟基礎差的地方發展速度較慢。我們發展區域循環經濟,仍然離不開經濟基礎,但這個基礎可以進行人為地調整與約束。例如,為了促進某經濟基礎薄弱地區的發展,可以進行適度的經濟扶持,這就類似于招商引資,但這種經濟扶持又不等于招商引資,最大的區別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目前,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不一定是真正的循環經濟,這些地方的自然生態環境可能已經被破壞得很嚴重,但進行循環經濟建設有著較好的經濟基礎;而落后地區,想發展循環經濟卻困難重重,缺錢可能導致這些地區永遠地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
3.有關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發展區域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承擔著最重要的角色。從整個社會來看,發展區域循環經濟的技術基礎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關自然資源科學利用的技術,這些技術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技術;二是有關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這些技術為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起到保護作用,讓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相融合;三是零污染技術的研發,目前的許多科技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對生態環境沒有任何的負面影響,這些經濟實體也應該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技術。技術基礎決定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的質量,現如今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只是在技術的推廣方面存在著較多的障礙。這些障礙不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問題,而是技術推廣中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支持。我國的許多企業存在著兩類運作問題,一是引進環保的技術設備資金缺乏,就只能隨意或偷偷地排放生產中的廢水、廢氣和廢渣;二是迫于某種因素,雖然配備了較好的環保設備,但出于運作成本問題,只有在有關部門檢查的時候才啟用這些設備。
4.有關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
我國的相關部門,制定了許許多多的促進經濟發展政策,對于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制度基礎。這些制度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宏觀指導性政策,給經濟實體以較大的發展空間,促進投資與再投資;二是微觀性的約束性政策,凡是涉及人民大眾利益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的,均有必要引導與約束。出于特定的目的,有些地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做得很自私,說是自私主要是因為引資只考慮能否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而較少或根本不考慮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員出于政績,明明知道某些投資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也要大肆引進,在自己榮耀地去往他處后,留下的是千瘡百孔的“繁榮”局面,也留下了影響子孫萬代的毒瘤。所以說,制度建設也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社會文明的過程,每一名有良知的社會分子都應該以人民大眾的利益、社會整體的利益選擇自己的行為。
三、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策略
1.深
入研究循環經濟發展理論,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理論是全新的經濟領域,既包含傳統經濟的理論內容,也包含著適應全人類健康發展的全新內容。這個全新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重新考量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二是經濟發展對人類幸福指數的相關關系研究;三是新經濟實體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四是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在循環經濟的作用與地位。
2.出
臺刺激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政策與制度,這些政策與制度既能約束經濟實體的運作,也能保護經濟實體的運作,但是,特定的政策鼓勵,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推動力。這些政策與制度的制定、執行、監督必須由政府承擔,而且其內容必須包含以下兩方面:一是獲得優惠政策經濟實體的資格;二是優惠政策的具體內容及執行標準。
3.強
化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技術研發,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我國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能源等戰略性資源短缺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全,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生存;而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綜合利用率低、生產效率低、能耗高等不合理利用等問題比較嚴重。生態環境的透支仍很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狀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日益嚴重,正在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形成影響。這些問題的解決將依賴于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的技術研究。
小結:
第一,中國經濟發展與中國會計夢是基礎前提關系。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也是中國會計夢孕育、產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中國經濟發展是中國會計夢產生的基礎與前提。廣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中國會計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為中國會計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養分,中國經濟發展是中國會計“強國夢”的堅實基礎與重要前提。因為經濟發展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所以,黨的“十”明確指出,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科學發展。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與會計改革發展是相輔相承關系。經濟學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與該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筑,體現出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同樣,一定的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也有一定的影響和反射作用,體現出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生產力屬于經濟基礎范疇,它包括:資金、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生產者及其所具有的知識水平、生產技術等要素。生產關系屬于上層建筑范疇,它包括:經濟政策、財經制度、會計準則、思想認識、人與人的分配關系等要素。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就促進經濟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就阻礙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和會計改革發展是同一矛盾的兩個側面,它們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統一于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當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促進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當時的經濟政策、財經制度、會計準則、分配關系等已經逐漸不適應生產力的要求,阻礙了經濟發展。這時,生產力迫切要求生產關系中的經濟政策、財經制度、會計政策、會計核算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發展,以適應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我國企業引入了大量外資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政策、財經制度、會計改革等發展,因為會計改革等要素的發展,所以促進了經濟進一步發展,體現了經濟基礎對經濟發展的決定作用。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既要充分利用現有經濟條件和基礎,在繼承中轉型,也要順應形勢變化在創新中升級。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三者聯動起來,重點推進,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方面的作用,推動我國企業轉型升級。以上措施都是根據經濟基礎的范疇,結合我國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這些措施綜合反映了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主要問題和生產力的基本內涵,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關系中的經濟政策、財經制度、會計準則、思想認識、分配關系等要素在較短時間內容易改變。生產力中的資金、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者及其所具有的知識水平和生產技術等要素在較短時間內不易改變。但在特殊情況下,生產力的某些要素快速發生改變,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使生產力實現了從低一級向高一級“質”的飛躍,從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與會計改革發展互為因果、相輔相承,循環往復不斷地進行下去,促進了經濟的不斷發展。
第三,中國會計改革發展與中國會計夢是動力源泉關系。會計改革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和人力資源支撐,為中國會計“強國夢”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和源泉。會計改革發展對中國會計夢提供的動力和源泉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的。中國會計夢是一個較長歷史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在會計行業的反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目標,所以,會計改革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國會計“強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要經過三個階段,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也要過三個重要階段,即:中國會計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提升階段、建設會計理論強國階段和建設會計強國階段。為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與“中國夢”,每個會計人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牢記會計強國夢。會計強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和“中國夢”的力量蘊藏在每個會計人的心底,體現在具體工作上每個會計人要用苦干實干的具體行動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用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的優異成績助推“中國夢”,為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和“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二,牢記會計人的使命。服務經濟發展是會計工作者的本質任務,每個會計人要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在認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會計制度和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前提下努力促進本單位、本系統經濟的快速發展,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三,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一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與新會計準則體系,認真落實會計核算規則制度、財務報告制度、會計內控制度、會計考核制度等。二要認真執行會計工作規范化標準,從會計賬戶設置、會計科目的使用、會計憑證的審核與制作、會計報表及附注的編制等都要認真制作,符合規范化標準要求。三要堅持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堅決杜絕違法違紀現象,忠于職守、廉潔自律,保證各項經濟業務及時、準確、完整地入賬,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第四,克服無關論。會計人員要把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進行分析、歸納、提高,并向有關部門或有關雜志反映,遴選出對我國經濟建設和會計改革發展有益的意見和建議,為建設會計強國做出了貢獻。第五,認真撰寫論文。會計人員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式、新任務,用鮮活的經濟活動和會計改革發展的實踐,采用科學嚴謹的方法,總結出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價值的會計理論,以豐富我國會計理論寶庫和世界會計理論寶庫,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會計準則的制定,為實現中國會計“強國夢”貢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