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5: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設施投資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期股市持續疲弱,除了缺乏強有力的政策利好刺激外,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的市場背景下,持續的低利率環境將對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提出嚴峻挑戰,隨著市場風險的累積,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市場形勢日趨復雜化,對保險機構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大類資產配置需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再加上保險資金近期的做空動態很可能是源于地震巨額理賠的需要,但不排除部分大型保險公司正在調整投資策略“
保險資金應堅持長期投資理念
目前,由于市場疲弱,出現了各種猜測,其中,有市場傳聞稱保險資金在大幅減倉。對此,監管部門首次給予官方回應:保險公司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作為市場經營主體,根據市場狀況調整投資比例是保險企業的市場行為。保監會作為行業的監管部門,主要任務是制定行業的政策,并對保險機構的投資行為合規性進行監管。保險公司只要依法合規經營,我們都不會對微觀的經營主體進行過多的干預。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同時強調:“我們也注意到,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有一定的調整幅度,而且波動也比較頻繁,面對這種市場形勢,保險機構應當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操作防范風險,從長遠看要堅定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信心。”
股票(股權)投資占比有所下降
近期這是保險資金運用歷史上,資金運用余額首次在季度、尤其是一季度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下跌和減持投資造成的。”
數據顯示,一季度保險資金運用結構具體為:銀行存款6906億元,占比26%;債券投資1.3萬億元,占比49.4%;股票(股權)投資3477.9億元,占比13.1%;證券投資基金2202.1億元,占比8.3%。相比之下,去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于上述四大項的比例分別為24.39%、43.98%、17.65%和9.47%。
盡管投資策略進行了一些調整,但保險資金一季度實現的平均收益率仍只有1.2%。而2007年,保險公司共實現資金運用收益2791.73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12.17%。其中,利息收入220.36億元,占資金運用收益的7.9%;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87.66億元,占資金運用收益的10.3%;投資收益2283.71億元,占資金運用收益的81.8%。
“與去年相比,股票(股權)投資占比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銀行存款和債券投資增長明顯,這表明保險資金投資相對謹慎。”
地震理賠影響投資策略
保險資金近期的做空動態很可能是源于地震巨額理賠的需要,但不排除部分大型保險公司正在調整投資策略。
在基金、券商等機構被要求“講政治”,維持市場穩定之際,保險資金堅定的做空態度引起市場各方關注。保險資金近期的動向很可能是由于地震賠付的需要,即保險機構為了應對巨額的理賠資金而造成被動減持其重倉股。
隨著保險理賠高峰的到來,保險公司需要拿出巨額的賠償準備金,而債券、基金等資產流動性相對較差,因此從股市將資金抽出無疑是保險公司最好的選擇。從保監會獲悉,截至6月8日,國內保險業已付賠款2.84億元。其中,人身保險已賠付1.58億元,財產保險已賠付1.26億元。保險資金賣出其重倉股還有可能是保險公司兌現年初確定的降低股票投資比例的承諾。
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拓展
目前有關保險QDII實施細則和投資政策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將擇機;保險公司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目前保監會已經向國務院提出了擴大試點的建議,以擴大試點范圍、增加試點機構、調整投資比例;為了改善保險資產配置,穩定投資收益,監管部門也正在研究保險機構投資物業的有關政策,也將擇機開展試點;保險資金投資無擔保債券的有關規定也將出臺。
對于中國保險公司來說,投資領域的當務之急,一是盡快熟悉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監管部門也應該盡快撤除保險資金投資股指期貨的政策障礙。股指期貨推出后將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上惟一可以對沖系統風險的投資工具,將有助于中國保險業化解證券投資的系統風險。二是進一步提升保險資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投資比例。從西方發達國家的保險資金投資結構變化的演進中可以看出,在工業化的起飛階段,多數國家的保險業資金流向基礎設施建設,而投資于有價證券的比例較低。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方面有利于國家的經濟建設;二方面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適合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收益穩定性、支付確定性的要求;三方面對于壽險公司由于產品期限結構較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有利于公司資產負債的匹配。
保險資金大舉買債券
今年以來,債市走勢強勁,上證國債指數連續創出歷史新高,企債指數也刷新了去年9月高點。收益率曲線方面,長短券種普遍下移。推高債市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股市的震蕩和緊縮的信貸政策,導致資金大規模流向債市。
“機構對短期內加息預期減弱明顯,現券買盤交易較活躍。” 某大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交易人員認為,“由于股市大跌,出于資本的逐利性,資金自然會流向債市。”
“2007年保險業債券投資占比下降至32.23%,新增債券/新增資產的比重為27.35%,遠低于2005年62.88%的水平。2008年隨著股市風險的加大、新股IPO申購收益率的下降以及債券絕對收益率水平更有吸引力,保險公司很可能大幅增加債券投資的比重。”
主題投資的由來
策略研究可以分為主題投資和行業配置投資兩種投資思路。
主題投資(Thematic Investing Strategy)概念起源于90年代初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當時,發達國家的投資經理們普遍意識到,用傳統的地域及行業概念界定投資目標已經變得不再準確或全面,主題投資應運而生。
主題投資的最初倡導者是瑞銀華寶證券(UBSW arburg)前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愛德華?科什納(Edward Kerschner,現任花旗集團花旗環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
目前為止,主題投資已經發展成與行業配置并駕齊驅的策略研究和資產配置方法。
主題投資是國際新興的投資策略,有別于傳統的價值投資以及行業配置策略,其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和更大的靈活度;摒棄了傳統的地域和行業概念,發掘經濟體的發展趨勢及趨勢背后的驅動因素,尋找符合產業升級要求、符合經濟增長、受益于政策趨勢或確定性事件的相關企業,納入同一主題范圍下進行投資并獲取超額收益。
主題投資實際上是建立在行為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一系列事件邏輯的推斷,從而預見性發掘預期偏差或發展趨勢,從中尋找合理的投資目標。
主題投資的分類和步驟
從投資機會的觸發因素看,主題投資主要分為宏觀性主題、事件性主題、制度性主題和產業性主題。
實施主題投資的關鍵,有賴于建立從主題分析、預期趨勢判斷、投資目標選擇以及退出時點把握等一系列投資流程的設計。在主題投資實施過程中,尤其要注重驅動主題持續的關鍵變量,關注其變化,并隨時調整預期。(見圖)
從投資機會的觸發因素看,主題投資主要分為宏觀性主題、事件性主題、制度性主題和產業性主題。
宏觀性主題指可以促進經濟長期發展趨勢或短期變化及結構性變化的宏觀驅動因素,包括金磚四國、中國城鎮化、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消費升級、區域經濟振興等主題。
事件性主題指某些確定性事件會提升相關企業的資產價值或盈利水平所衍生的主題性機會,包括奧運會、世博會、迪斯尼、H1N1流感、央企重組、上海國資重組等。
制度性主題:指因制度性變革所促發的紅利性投資機會,包括資源要素價格改革、醫療制度改革、股指期貨、創業板等。
產業性主題指來自政策扶持或者產業升級的驅動作用所引發的行業性投資機會,包括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低碳經濟、互聯網、3G、進口產業替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主題投資的核心步驟就是要素分析、驅動力分析和邏輯分析。要素分析是主題投資的內涵,一切主題投資都要依賴一定的要素,這是主題投資的出發點。驅動力分析是主題投資的外在表現,要素確立了,驅動股價上漲的動力自然就是確立。邏輯分析則是主題投資的靈魂和方法論。
專業PE及VC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在經濟結構轉變契機隱現時前瞻性地把握行業發展的方向,不同的專業投資機構對于同一投資標的投資邏輯的互相驗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犯錯的概率。
海外市場經驗移植
過去三十年,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過11次主題投資熱,主題股票的平均回報超過市場均值約150%。(見表1)
主題投資日益為投資者所認同推動了主題投資基金(ThematicInvestmentFund)的出現。近些年來,國際上以“主題”命名并實踐主題投資策略的基金不斷出現。富達基金、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富蘭克林天普頓等資產管理巨頭均已推出主題基金。
統計顯示,全球主題投資基金的總規模已經高達2000多億美元,國外著名的主題投資基金包括:DWS Global Themes Equity Fund、DBS Shenton Global Opportunities Fund、Sundaram Energy Opportunities Fund等。主題策略已經與傳統的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形成鼎足之勢。主題投資基金們不但給予了投資者豐厚的回報,也造就了專擅主題投資的明星基金管理者。
例如,作為美國最早一批主題投資基金,City FinancialBio Tech Fund將其全部資產投資于美國生物科技類股票,曾在三年內創造了200%的投資回報。英國最著名的基金經理之一HughHendry也以自上而下的主題投資,特別是對宏觀主題類投資的精準把握而著稱于世。他所管理的Eclectica基金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取得了31%的回報,他的評論及訪談廣泛出現在《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及彭博資訊上。
為順應近十年以來世界范圍內投資者對主題投資的追逐,著名的標普公司推出了7支全球主題投資指數,包括了從清潔能源到新興市場國家基礎設施在內的許多全球性熱點投資主題。2007年時,相關的主題投資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主題指數也顯著戰勝了S&P全球1200指數。
海外股市主題投資的表現對A股主題投資提供了“標本”,展現了強烈的示范效應,尤其是對影響深遠,持續時間長的重大歷史性主題而言更是如此:
美國互聯網繁榮始于1995年,泡沫從1998年10月開始加速,最瘋狂階段為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不到5個月時間內上漲94.98%。受聯儲調高利率及微軟遭地方法院拆分影響,泡沫開始破滅,指數在19個月時間內跌到1108.49點。
A股網絡熱潮開始于1999年初,海虹控股。
與美國互聯網浪潮相比,A股只能算是“后期之秀”。由于資本市場對網絡行業認識的滯后,后者從1998年底才逐步形成網絡股主題投資的氛圍;最瘋狂的階段始于1999年4季度。但A股短期爆發力較強,海虹控股在34個交易日從18.54元漲到83.18元,創下連續18個漲停的神話;四川湖山也在同期上漲3-4倍。A股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間也略晚于美國,相關個股低點比納指低點晚3-4個月。
同樣,對于新能源等新產業主題和迪士尼等事件性主題投資而言,海外市場經驗同樣對A股主題投資起到了重要引領和借鑒作用:
奧巴馬龐大的新能源計劃中,新能源汽車、核能和智能電網是規劃發展最為明確的三個領域:在未來10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加速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2012年前實現美國聯邦政府購買的車輛中一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或電動汽車;開始向新的數字電網轉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發展核能。中國也明確表示將在這三個領域進行重點支持,上述領域的個股也成為在新能源板塊中表現最為靚麗的。
而香港迪士尼主題性投資中漲幅最大的板塊分別是娛樂業、選址旁土地資源、黃金珠寶、商業百貨、旅游酒店。A股也正是如此,從2008年底傳出迪士尼與上海已基本確定協議內容,至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正式宣布迪士尼項目已獲國家核準表現亮麗的板塊也正是海外相應主題的超額收益者。
尋找適合主題投資的市場氛圍
盡管挖掘主題是一種可以長期運用的投資理念,應隨時對相關驅動因素和重大事件進行關注,但其能否獲得可觀超額收益卻依賴于宏觀和市場的運行環境與背景。
我們發現,主題投資往往會呈現出“星火燎原”、“全面開花”的趨勢:即在市場氛圍合適的情況下,最初對個別主題的關注會引發投資者主動尋找更多主題,進而出現短期內多個主題獲得青睞并錄得超額收益的現象;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研究,我們總結出A股歷史上主題投資比較盛行、超額收益較高的階段。(見表2)
貨幣政策的松緊和流動性充裕程度與股票市場高度相關,該因素也直接制約主題投資的效果。對照1995年以來中國流動性趨勢變化的5個周期不難發現,主題投資風靡時期往往處于流動性從偏緊變為寬裕的拐點或上行區間(6次),僅有兩次處于流動性收縮階段。
流動性擴張的前期和后期更有利于投資主題的產生。流動性好轉初期,有限的增量資金會更關注事件引發的業績預期劇烈提升的機會;而隨著資金的逐漸充裕,行業景氣成為配置的主要依據;在后期估值偏高的情形下,唯有g的劇烈變動才成為估值大幅提升的理由,因而主題性機會在受追捧。
在相對均衡的調整震蕩行情中,主題投資特有的驅動因素能規避市場下跌的系統性風險,從而獲得獨立于市場的漲幅,使市場體現出結構特征,如2009年下半年的低碳概念行情、物聯概念行情和2010年初的區域振興行情。
主題投資是積極的攻防皆備的策略,適用條件不僅僅在于橫向的震蕩整理行情,也貫穿于單邊上漲行情的始終;牛市中單邊上漲行情的領漲板塊,往往就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主題投資板塊。
從歷史上主題投資盛行的時期來看,處于市場單邊上漲階段(5次)和震蕩平衡市行情中(3次),僅1次出現在下跌趨勢中亦為2007年12月市場下跌初期的大幅反彈之時。可見,主題投資在單邊下跌市場中難覓佳績;但在市場上漲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前期)都可能醞釀主題投資的盛宴。
風格切換時引發主題關注的導火索,主題投資盛行是中小盤風格延續的內在動力。在2005年之后的四次主題投資黃金年代,恰好都居于中小盤風格占優時期。更具體一些,主題投資主要集中在小盤風格盛行的中期。
除了人民幣升值、重工業化等宏觀主題能夠帶來權重股的大幅上升以外,中短期事件往往對市值、利潤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未來業績和成長預期提升更為明顯;因而,大多數投資主題標的都躋身于中小板塊。這導致主題投資和小盤風格的表現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
中小盤的活躍往往由個別備受關注的主題引發。當這些主題錄得了良好回報,“羊群相應”會促使投資者進行“演繹”,搜尋類似的主題,進而使投資主題全面開花。例如新能源主題對新材料、節能環保主題的拉動;新疆主題對海南、皖江、成渝等區域主題的拉動,均使市場進入主題投資盛行期。當主題已被充分挖掘之后,市場只能關注零散的“題材”投機,這時風格行情也就行將結束了。
基于上述幾點,對于挖掘主題投資機會而言,我們建議應當首先分析主題的生命周期及主題性機遇的生存環境:來自于促進經濟長期發展趨勢的宏觀驅動因素所產生的投資主題會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甚至會延續數十年之久;但大多數主題機會均受中短期的財政、貨幣、出口、產業政策或者制度性變革等驅動因素影響,一般延續時間不會太長;而事件性投資主題則大多數都會受制于明確時間節點的限制。應當密切把握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并判斷主題投資處于其生命周期的何種階段,進而完成投資決策。
年度推薦主題表現
在2009至2010年度我們向投資者推薦了十余個主題投資,包括:新疆板塊、股權激勵、以及世博科技系列之節能建筑、科技創新、新媒體展示技術、新空調技術、新能源汽車、智能信息技術、水利建設、新材料、上海國資整合、央企整合、移動物聯網板、資產重組股改承諾等,推薦的股票達130余只。
截至8月底,上述推薦股票自首次推薦日算起,絕對收益均值在15%以上,其中有45只股票絕對收益率達20%以上;相對上證綜指的超額收益均值則高達25%以上,更有29只股票相對收益率超過40%。而從區間最大絕對收益角度看,達到20%以上的股票多達64只。
一、我國保險投資現狀
在保險投資結構方面, 債券投資占比逐年增加, 到2005年首次超過銀行存款成為第一大類投資工具, 證券投資基金比重也不斷上升。在資金規模方面, 2005 年末我國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5225.94 億元, 保險業資產總額超過15000億元, 是2002年的5 倍, 顯示整體承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投資占資產比例也逐年上升。
在投資收益方面, 2005 年中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為3.6%, 比2004 年的2.87增加了約0.7個百分點。2005年銀行存款收益率3.43%,國債投資收益率4.53%, 證券投資基金收益6%。但是保險業行業整體承保收益率逐年下跌, 目前是負增長。
在制度建設及法規建設方面, 保監會陸續出臺了《關于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登記結算業務指南》、《保險公司股票資產托管指引〔試行)》等等一系列規定和辦法, 擴展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 規范了投資行為, 降低了投資風險。
二、目前我國保險投資存在的一些問題
1.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方面。(1)保險投資結構不合理。目前, 受保險資金監管體制的約束, 我國的保險資金大多數投資于回報率低的現金和銀行存款。國際保險市場上, 保險資金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有價證券。綜合來看, 我國保險資金10%的證券化投資程度, 遠落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證券化投資程度。(2)保險投資渠道狹窄, 投資工具和品種過少, 注重安全性、穩健性, 但對盈利性的重視程度不夠。從某種意義上講, 保險投資是現代保險業的支柱。因此, 現代保險監管的理念是在安全性監管的基礎上提高保險公司的贏利能力。而流動性要求保險資金的運用要在證券投資、房地產投資、直接投資等投資渠道之間按比例進行匹配, 在獲利的同時保證保險資金要有充分的變現能力。主要運用于銀行存款的資金運用, 事實上存在著較大的利率風險。若不能有效地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的效益, 我國保險業將會出現未來支付缺口的潛在風險。目前我國保險資金在實業等投資渠道存在缺失。(3)投資策略多為短期行為,與資金來源不匹配。保險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保費收入。從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來看, 保險公司不分資金來源如何、期限長短與否, 多用于投機性大、收益率低的短期投資, 而缺少回報率高且穩定的中長期及長期投資項目。這種資金投資策略與資金來源的不匹配, 又導致我國保險資金的收益率很低。
2.保險投資效果方面。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較低。由于我國保險資金很大部分都投資于現金和銀行存款, 股票、債券等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投資模式所占比例低, 也使我國保險資金6%的投資收益率, 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2%的投資回報率。近幾年, 雖然我國放寬了對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限制, 各大保險公司資金投資率逐年上升, 但是受我國傳統文化及公眾對風險的相對保守的態度的影響, 我國保險資金利用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 仍然還很低。
3.保險公司管理方面。一方面, 由于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管理落后, 投資缺乏科學決策, 隨著市場一體化改革的推進, 長期沉淀于國有保險公司內部深層次矛盾充分暴露。保險公司管理水平的落后, 嚴重影響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 其業務組織架構及業務平臺無法滿足資金運用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 我國保險公司專業投資管理人才匱乏。保險投資是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 目前我國保險企業缺乏專業性、技術性的投資管理人才。這種人才的匱乏已經嚴重影響了保險投資的決策和經營管理。
三、保險投資新渠道探討
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 借鑒國外的經驗, 我國的保險資金可考慮投資于以下一些渠道:
1.創業投資。在西方發達國家, 保險資金以小量比例參與創業投資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歐洲,根據歐洲創業投資協會(VCA)的統計,保險公司在風險資本來源中一般占10%以上的比例,保險公司在風險資本來源中已經僅次于養老金、銀行和專業基金, 居于第4位, 成為創業投資的主流機構投資者之一。在美國, 20 世紀80年代以前保險公司在風險資本來源中占有較大比例, 但隨著養老金迅速增加創業投資, 使得保險公司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占據5%以上比例。保險資金參與創業投資是一種國際慣例,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保險公司在本國風險資本來源中所占比例并不相同, 保險資金在風險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約為10%左右。這個資金量占保險資金比例一般在1%左右, 所以, 各國在保險資金投資類型統計中都把創業投資劃入其他 類, 很少有專門的統計資料。但比例小不等于可有可無, 更不等于排除在外。因為, 創業投資的收益率是高風險高回報的。
目前我國的保險資金需要進一步拓展投資渠道, 創業投資產業需要吸引國內資金參與, 兩者存在歷史性的機遇。2006 年6月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保險業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它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 為保險投資創業提供了政策依據。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屬于長期的、較穩定的資金, 完全可以參加到風險投資領域, 這樣既解決了保險資金提高收益的要求, 也滿足了風險投資業的資金要求。保險公司的經營特點和風險意識給保險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提供了安全保證。我國創業投資業經過20多年的摸索, 已經基本具備制度條件。國際上保險資金參與創業投資有成熟的經驗。我國保險資金可以走先創業投資試點, 再推廣的道路。
在試點過程中先從與國內外著名的創業投資機構合作起步, 從與專業機構的合作中去學習累積知識和人才。然后, 有條件的保險公司成立或收購專業創業投資公司, 先管理內部資金, 逐步向引入和擴大外部資金比例發展。為了保證投資收益率, 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間接投資, 都要堅持適度分散的原則, 不能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所以在建設過程中, 保險資金進行創業投資不可冒進, 需要采取小額、分散、安全的投資原則。加強保險資金創業投資的制度建設, 借鑒西方的先進經驗和制度, 保護好出資人利益。
2.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 根據保監會的要求, 各保險公司對資金運用體制進行改革, 健全投資管理體制和投資組織機構, 建立科學、規范的決策體系和業務流程, 形成比較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 引進和培養了一些人才, 保險公司近年的資金運用經驗為其投資基礎設施打下了基礎。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投資額大、期限長, 但由于它具有自然壟斷性, 因而回報相對穩定、風險較低, 幾乎不存在血本無歸的風險, 還本付息多為時間問題。從投資收益率來看, 一般較銀行存款、國債的回報率高。其市場廣闊, 不存在投資容量問題, 對保險資金而言, 很具有投資價值。我國法律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 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已經不存在障礙。
從國際經驗及方法上來看, 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的路徑有設立信托、購買集合信托計劃、委托貸款、購買項日債、購買資產證券化產品、購買企業債或股票等。從我國日前情況看, 保險公司以購買企業債、股票方式投資基礎設施已無法律障礙。其投資比例上, 可結合國外規范(一般為10% -20%左右)和我國實際情況設定在5% -10%之間, 而無須對壽險、非壽險公司加以區分。由于我國關于項目債發行、基礎設施投資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環境還不十分完善, 故以購買項日債、資產證券化產品方式投資基礎設施障礙較多, 短期內難以實現。需要加強這方面法律及制度建設, 對于保險風險管控體制的建設深化工作也需要同步進行。當前需要放開保險公司間接投資基礎設施渠道, 主要是應允許保險公司以設立信托、購買集合信托計劃、委托貸款方式投資基礎設施。
3.保險證券化。保險證券化是指保險人或者再保險人通過創立和發行金融證券, 將承保風險轉移到資本市場的過程。這是20世紀9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出現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也是保險公司為提高承保能力、分散風險而在資本市場推出的一種創新工具, 對保險業、資_______本市場乃至整個金融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加入WTO后, 我國保險市場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 為了應對國際競爭, 加強銀行、保險、證券業之間的協調和合作, 促進金融服務一體化, 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保險公司;投資策略;產品競爭;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4;F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7-0013-02
1保險公司的投資現狀
1.1投資渠道狹窄
我國原《保險法》要求:“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必須穩健,遵守安全性原則,并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這一規定的表述決定了國家對于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管理一直處于一個較為嚴謹、保守的狀態。雖然新保險法重新擴大了投資渠道,由原來僅限于投資銀行存款、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轉變為可以參與債券、股票、有價證券和不動產等領域投資,但受國內銀行利率未完全市場化、股票投機心理治理不徹底、不動產投資影響因素復雜等多條件的約束,保險公司資金投資渠道仍不具備完全的市場靈活度,被迫局限在一些風險較低、回報相對穩定的銀行協議存款、國債、股權投資等有限的渠道內。
1.2投資收益不佳
受限于國內資本市場發展階段的影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在近年來表現一般。雖然自2009年新保險法實施以后,保險公司迅即加大了在股票市場的投資比重,并隨著中國股市的黃金大潮獲得了階段性的高收益,但隨著近幾年國內股票市場的深度調整,加之保險資金其他投資渠道的不成熟,使保險投資收益長期處于持續低迷的狀態。
1.3投資風險集中
國內股票市場投機現象的存在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這種存在也影響了主要參與者之一的保險資金的投放策略。正是這種不健全的市場運行因素影響,造成了與股票市場相關的保險投資收益畫出了一條由高點劇烈下滑并持續低位徘徊的曲線。這種結果的呈現恰恰充分說明了當前我國保險投資風險集中化的現象較為突出。為了高收益而將大量的保險資金過于集中在一兩個投資渠道,這本身就違背了保險資金運用穩健、安全的監管要求。
2保險公司的產品競爭現狀
2.1產品同質化嚴重
產品同質化一直是國內保險業長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這與有關于保險產品涉及內容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的不到位有直接關系。一款新型保險產品的出現在短時期內即被同一市場的競爭對手進行概念模仿和要素置換,造成市場上相同保障類型、相近保障級別的產品過于集中,比如壽險公司的大病保險、投資(分紅)保險,這給本身就因保險產品條款格式復雜,無法完全理解透徹的客戶增加了產品辨識上的難度,進而加重了保險公司在產品競爭上的難度。
2.2產品競爭手段單一
正是由于國內保險市場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存在,造成保險公司和保險客戶在銷售和購買的供求行為關系中,自然而然地去尋求影響商品供求最原始的要素――價格比較。而影響保險產品價格的三個直接要素:死差、費差、利差當中,由于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存在,保險公司在死差和費差上的區別微乎其微,只能單向追求保險產品在利差(即投資收益)上的差別,以形成屬于自身產品的偽特色。由此造成保險產品的競爭集中在投資收益而不是保障利益上,將保險產品等同于一般商品,形成了價格競爭的單一局面。
2.3產品依賴度集中
由于保險公司和客戶都過于關注投資收益帶來的產品價格因素,造成了市場需求的導向性非常明顯,這直接惡化了保險公司對于投資型產品的過度依賴,造成了目前國內保險市場,特別是壽險市場保障型產品占比過小、投資(分紅)型產品占比過大的局面。這種現象的產生加劇了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投資型保險產品比例最高時超過50%,正是這種依賴度過于集中的產品結構造成日本國內多家保險公司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資本市場繁榮泡沫破裂的一瞬間大批破產,嚴重影響了日本金融保險業的發展。
3投資策略對產品競爭的影響
3.1對產品形態的多元化影響
不同的投資策略必然產生不同的投資結果,激進型的投資行為會對風險偏好低的客戶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而保守型的投資行為會對風險偏好高的客戶產生負面的鎮靜效果。因此,客戶會出于風險選擇的不同而購買不同的產品,這種選擇與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果直接關聯并直接影響到保險的產品形態。所以,保險公司可以依據不同的投資策略,選擇性的將其投資結果轉化在產品上。如體現在利差上,可以設計出不同風險投資等級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如體現在費差上,則可以設計出不同風險保障程度的保障型保險產品,從而形成多元化的產品格局,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避免出現單一的價格競爭結果并降低客戶對于產品價格的敏感度。
3.2對產品銷售的規模化影響
按照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論(Kahneman,Tversky,1979)而言,在面對風險的不確定選擇時,人們總是對盈利表現出喜好,而對損失表現出厭惡。這個理論性假設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了不同的投資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投資結果對于當前國內保險產品銷售的影響。當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運用得當并獲得良好的收益時,往往會提升客戶的滿足度,贏得客戶的喜愛,從而相應提高其產品的銷售規模,形成規模效應,使保險公司擁有更多的資金量或現金流來滿足二次投資或日常經營支出。反之則會造成該產品被市場快速淘汰,在規模效應形成之前,無法抵消保險公司在銷售前期投入的程序開發、人員培訓、市場推廣等成本支出。
3.3對產品周期的穩定性影響
保險產品所具有的長期性保障是基于風險的大數法則精算假設基礎之上的,只有足夠多的風險主體(投保客戶)參與其中,才能滿足一定程度保障條件的充分存在。這種特點的存在決定了保險產品的生命周期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不能出現非保障風險因素對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干擾。而在風險未發生的前提下,好的投資策略所產生的超越客戶期望的投資收益無疑是降低客戶對于損失的厭惡心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從而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延長保單的持續率,否則就會因為投資策略的失誤,引發客戶忽視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本身,產生非理性的退保行為。
4應對策略
如何充分發揮和借助投資策略對于保險公司產品銷售、產品競爭上的正向作用,引導客戶關注保險產品本身所擁有的保障功能,避免投資收益波動的過多影響,成為當前國內保險公司需要認真總結應對的主要內容。
4.1加大中長期保障型產品銷售,降低投資渠道波動影響對于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而言,由于保障型產品設計本身不強調投資概念,所以客戶對投資策略好壞、收益高低沒有直接的感觀,反倒有利于維持產品周期的穩定性,更好發揮保險產品在風險保障上的作用和功能。而中長期保障型產品更是因為保險公司可以長期持有保險資金,即使投資渠道不足或波動,也可以通過階段性的調整資產配置渠道獲得相對平滑的收益水平,來滿足遠期保障風險發生時的資金支出需要。由此看出,保險公司只有將經營的出發點立足于風險管理本身,加大保障型產品,特別是中長期產品的銷售,才更有利于自身經營管理的穩定,也更加符合國內當前的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現狀。
4.2加大定向投資型產品銷售,固化投資收益預期影響
隨著老百姓金融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加,保險公司單純發展保障型產品已不現實,在產品上附著理財投資功能已經成為保險公司擴大產品覆蓋面、占有市場話語權的不二選擇。但對于具有特殊商品屬性的保險產品來講,如何消除因投資策略、投資環境變化產生的投資收益波動,避免客戶過分選擇收益而忽略保障本身?路徑之一就是加大定向型投資產品的開發,比如結合在鐵路、碼頭、港口等基礎設施項目或養老養生產業、醫療保健產業上的資金投入和收益假設,設計開發出收益區間較為固定的投資型產品,以此來滿足不同風險喜好客戶的需要,降低保險產品收益率的市場敏感度。
4.3加大組合風險型產品銷售,化解投資風險集中影響
同一客戶對于風險選擇和風險配置的需求不具有唯一性,這決定了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方面的風險配置也要具備一定的組合特征,即在滿足客戶基本風險保障的基礎上,附加不同投資風險類別的產品功能,形成風險低、中、高組合搭配的產品模式,如此,才能更容易滿足客戶對于多種風險選擇、配置的多種需要。更重要的是,這種組合型產品的銷售既有利于保險公司保持產品生命周期的穩定性,也有利于化解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過度集中,從而充分滿足保險公司長期、穩定經營的需要,促進保險行業更穩妥、更健康、更持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華林,林寶清.保險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2]萬峰.壽險公司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3]劉鳳良,連洪泉.產品市場競爭視角下負債和投資關系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3).
[4]趙蕾,郭振化.有限理性的價格認識在保險消費中的作用[J].應用研究,2010(10).
[5]鄧谷亮.關于投資型壽險產品回歸保險理念的認識[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0(6).
[6]湯杰.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開放對保險資金運用的影響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0(19).
筆者最近連續走訪英國、美國、巴西和印度。總體印象是,如果說英美兩國經濟復蘇更多地體現在統計數字上,巴西和印度經濟所釋放出的勃勃活力可謂伸手可觸,真真切切。
然而,巴印兩國和同屬“金磚四國”的中國相比,差距也同樣顯而易見。這一差距尤其體現在基礎設施上。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后已是老生常談,巴西的基礎設施也不過是半斤八兩。從飛機降落到走出機場,要近三個小時, 從機場到市中心不到30公里路程,又要整整一個小時。
僅是落后基礎設施所帶來的供給瓶頸制約,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比較快。筆者判斷,巴印兩國的經濟增長即使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超過中國。
不久前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為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進一步提供強有力證據。
然而,中國股市卻令人相當失望。年初以來,A股上證綜指不僅大幅跑輸美國股市,而且明顯落后于印度和巴西市場,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
尤其像巴西、澳大利亞等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其經濟表現直接受益于中國經濟, 股市上的投資主題基本上也都以中國經濟增長概念為主導。中國經濟形勢走向好,從而帶動這些國家的股市上揚,應在情理之中。然而,這些國家的股市要遠比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A股強勁很多。
股票市場通常領先于經濟表現。難道是股市的落后表現預示著未來中國經濟弱勢即將顯現?或是受中國增長推動的海外股市的強勁表現僅僅是一個投資概念,并不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準確反映?
究竟哪個股市更能準確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海外中國概念股,還是中國本土的A股?
筆者認為是前者。當前中國A股并不能準確反映經濟基本面變化,因為股市中一些重要行業板塊事實上已成為貫徹宏觀經濟政策的工具,它反映的是政策意圖,而不是經濟的內在活力和趨勢。
一些周期性行業板塊,在經濟復蘇上行的過程中,本應有所表現。然而此時的宏觀政策卻產生了“逆風向”反周期調節的需要。由此,按市場規律本應順周期的行業,卻遵照政策意圖呈現出逆周期表現。
銀行地產板塊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2009年,銀行和地產兩大行業為實現“保增長”的政策目標做出了遠超出“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基本要求。
具體看,銀行系統的積極放貸,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變成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表面上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成為“類財政操作”(quasi-fiscal operation),事實上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延伸。同時,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房地產行業政策發生了從緊縮控制到實施優惠政策支持的180度轉向,使房地產投資成為經濟危機中私人部門投資的惟一亮點,客觀上幫助實現了固定資產投資的逆周期快速增長。
隨著金融危機緩解,經濟復蘇態勢逐漸確立,在刺激政策退市的過程中,銀行和地產等行業被再次賦予了執行宏觀政策的特殊使命。當其他周期性行業在經濟復蘇中受益時,銀行和地產等板塊卻首當其沖地幫助實現政策退市效果。具有政策板塊特征或與其相關的行業并不在少數。
在中國,政策與市場的界限并不總是很清楚。有利于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成功實現,并不必然保證資本市場就一定會有良好表現。當前,確保資本市場的健康表現,似乎尚未成為中國宏觀政策制定者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目標。
這不難理解。中國經濟儲蓄豐裕,沒有迫切需要從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中國很多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并不需要特別考慮對海外市場(如香港H股)的影響。在中國的金融中介中,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的作用舉足輕重,銀行系統的正常運作遠遠超過股市的融資功能。
了解資本市場之于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和作用,可以幫助更好地投資。
展望2009年,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需求加速回落、內外部資產泡沫相續破裂等多重沖擊的疊加。同時,政府為保增長出臺了一系列的寬松財政貨幣政策并有望在09繼續超預期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基本面惡化的趨勢,也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面對09年政策與經濟周期的博弈,我們需要作出的投資抉擇將會很困難,因此通過對十家主流券商的觀點的整理,希望能為投資者帶來清晰的投資思路,從而有效規避風險,積極把握機會。
中金:有20%以上的下行空間
市場判斷:
A股指數從07年10月開始步入下行通道,持續時間超過13個月,最大調整幅度已逾70%,不過由于實體經濟及企業盈利仍在加速放緩,國際金融系統性風險仍有待穩定及回到正常水平,盡管可能出現階段性的反彈,大盤在現階段難言見底。
大盤雖經歷一年的大幅下跌,市值由高點蒸發超過60%,但是A股當前估值水平仍難言具備安全邊際。從市盈率角度來看,A股當前靜態市盈率為15.6倍,離底部平均13倍尚有超過15%的下行空間;如果以市凈率角度來看,上海綜指當前市凈率2.11倍遠高于05年6月底部的1.6倍;滬深300指數當前市凈率1.97倍高于05年12月的1.53倍,考慮到現在仍處于盈利(ROE)周期高點,更有20%以上的下行空間。
投資策略
基于大市盈利預測仍有被大幅下調及估值下移的可能性,我們投資組合仍然維持較高的防御性,建議注意倉位控制,超配盈利與現金流可見性較強、受惠于政策支出、成本下降等行業。A股超配石油石化、電力、必需消費品與房地產;低配金融、基礎材料、煤炭、可選或耐用消費品及航空航運。港股超配電訊服務、石油石化電力、必需消費品,低配的板塊與A股相同。政府刺激經濟措施成效可能在下半年出現,帶動大市觸底,歷史上看,大宗原材料、交通運輸、資本品的盈利見底較早;股價上大宗原材料、工業、公用事業先于大盤見底;金融及可選消費一般滯后;但大盤見底后六個月以金融、工業、科技行業的反彈力最強。
海通證券:1300點安全邊際顯現
市場判斷:
2008年,A股估值基本上呈現出單邊下滑的狀態,整體A股的市盈率從43倍附近的高位回落到13倍附近。單純從靜態市盈率的水平來看,已經和998點時的水平相近了。不過,由于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向變數重重,上市公司盈利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這使得PE的估值方法遇到了困難;相比較而言,凈資產要比盈利的可確定性大一些。因此,在目前指數點位所對應的PB估值仍明顯高于上證綜指處998點時對應PB估值的狀況下,意味著當前市場并不具備足夠的安全邊際。
2009年A股市場將面臨著空前的供給壓力,大量限售股解禁,從非流通狀態進入可流通狀態。A公司2009年業績增速將呈現“前低后高”態勢。從靜態水平來看,到達1300點附近時1.5倍的PB水平下很多行業將逼近凈資產邊界,除了凈資產可能含水量較高的行業不會受到產業資本的認同之外,其他絕大部分逼近凈資產的行業可能會得到產業資本的認可,這一區域的安全邊際將顯現出來。
投資策略
對于2009年的資產配置,我們的基本思路是:從收入端著手,緊緊把握住政府投資這個2009年我國投資領域最大亮點帶來的投資品領域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同時也是從收入端著手,重點配置在2009年里需求增速不會隨GDP增速回落而下滑,而能夠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中低檔消費品行業。同時,我們也關注煤價下跌和可能推出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
就具體結構性和交易性機會主要存在于:受益于政府加大投資力度的部分投資品行業,包括鐵路相關行業、水泥、工程機械、電力設備、3G設備及計算機服務子行業等;受益于煤價下跌的電力行業和可能推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部分化工子行業等;增速受GDP回落影響微小的部分消費品行業,包括醫藥生物制品、中低檔的食品飲料、傳媒與文化、零售百貨等。
華泰:市場回暖有待基本面好轉
市場判斷:
A股市場從07年10月的高位下調以來,累計跌幅已達70%左右。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市場泡沫被迅速擠壓,估值水平也回歸到歷史的低位。05、06年期間市場的靜態PE一直保持在13-15倍之間,目前的PE水平也已接近這個歷史最低水平。根據12月19日市場收盤價計算,目前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為17.2倍,08年市場動態市盈率是14.26倍,09年為12.01倍,市場PB水平在2.4倍左右。從具體行業看,黑色金屬、金融服務、輕工制造、房地產和交通運輸行業的估值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但是從隱含的增長率看,09年業績增長預期為18.73%,在宏觀經濟處于下降周期、企業業績增速大幅下滑的環境下,這顯然是過于樂觀的盈利預期。再考慮到大小非減持的壓力,我們認為盡管目前市值估值已回歸到歷史低位,但絕對吸引力的出現仍有待于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進一步好轉。
投資策略
今年四季度以來,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國內經濟下滑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我們認為“受益擴大內需政策”將成為貫穿09全年的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題。
從投資需求拉動來看,鐵路建筑受益最大,行業結構決定了公司受益程度;鋼鐵行業明顯受到投資需求拉動,但整體的行業運行格局難以改變;水泥行業方面,新增需求將拉動區域市場景氣;隨著鐵路設備投資增長進入快車道,作為鐵路設備行業龍頭企業的中國南車未來兩年收入的確定性比較強。從消費需求拉動來看,家電行業受“家電下鄉”政策影響將激活農村市場,打開發展空間;醫藥行業方面由于市場結構面臨變化,常規醫療器械、普藥、中成藥需求將增加;食品行業的防御性顯現,奶類、啤酒及肉類加工子行業面臨發展機遇;零售行業盡管整體增速放緩,但超市和家電連鎖子行業受益刺激政策明顯;房地產行業由于多項政策支持住宅消費,住宅開發行業領頭羊應受重點關注。
廣發證券:通脹醞釀反彈
市場判斷:
歷史經驗顯示,股價因危機沖擊而大幅下挫之后,往往會迎來較佳的長期回報。從長期來看,市場能否持續上升行情取決于通脹階段能否持續,而產能過剩壓力、大規模重復建設與低回報投資構成更長時間內需要關注的風險。
我們預測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將下跌10%,主要因凈利潤率與銷售收入增速都出現下滑所致。在此基礎上,估計出A股的合理估值水平,悲觀情形下A股距離底部還有20%的下跌空間,但2009年末較現在的潛在回報也將達到20%。
投資策略
在明年上半年的通縮環境中,配置組合仍應保持一定的防御性,超配需求下滑但成本下滑更快的行業,比如電力、食品飲料;超配需求與成本保持剛性的行業,比如醫藥、電信;而在下半年的再通脹預期中,可以提高周期類行業的配置比重。考慮財政擴張的刺激效果,以及業績走過低點,我們認為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投資品在下半年存在交易性機會,但趨勢性機會仍待房地產市場回暖。政策擴張方向是明年重要的投資方向,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是未來的投資重點,因此是我們的投資標的,此外還包括建筑業、節能環保等;標配銀行、保險和房地產,但考慮到明年政策可能不斷放松,房地產存在交易性機會;鑒于PPI走低與居民實際收入水平下滑,重點回避能源與可選消費品。此外,歷史上看經濟較為困難時期往往并購較多,并且有助于提升業績與回報,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
中信建投:振蕩中布局三大平衡機會
市場判斷:
從一個經濟運行的長周期來看,經濟危機、股市危機、金融危機往往相運而生,三者所體現出的周期性也可以歸結為經濟周期、股市周期與流動性周期。股市歷來被稱作經濟的晴雨表,其相關關系不言而喻,而隨著全球虛擬經濟規模日益擴大,流動性周期與股市周期結合越發緊密,流動性對市場的影響也逐步加大。就中國而言,股市周期與流動性周期同樣具有極高的關聯性。股市的上漲往往伴隨著流動性的同步提高,其時間差大概在3-12月不等。而在市場筑底的過程中,M2增速通常比M1快6%-13%,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10月份M1與M2增速缺口為6.17%,顯示出流動性正在復蘇,市場進入筑底階段。
2009年的市場將結束2008年單邊下行的局面,迎來寬幅震蕩和結構性機會,指數運行區間為1200-2700點;
投資策略
市場將在三大平衡中出現投資機會:
在中國經濟平衡過程中,緊跟政府投資,找尋受益于國家保增長政策的企業成為一條可行的思路。在“國十條”政策中,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基礎設施建設、安居工程、教育醫療、自主創新等,而從受益板塊來看,主要集中在建筑建材、工程施工和機械設備方面,對于醫藥、節能環保和科技創新等板塊投資者也應給予足夠重視。
在流動性平衡過程中,貨幣政策放松和經濟預期回穩給市場提供了資金來源,但真正影響資金需求的因素是二級市場的大小非減持。從時間上來看,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在前5個月和10月份的規模相對較大。從行業構成上來看,材料、能源、資本貨物、技術硬件與設備和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占比相對較高。
在價值與成長的選擇中,應當尋找絕對價值與確定性成長類股票。我們認為09年中,確定性成長類股票主要分布在非周期和高景氣度的行業中。非周期行業中的醫藥、科技、教育、公用事業和必需消費品值得關注。而在高景氣度行業中,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農業、新能源、鐵路設備和工程機械等。
在主線方面選擇上,我們看好以下四大主線:一是緊跟政府投資;二是投資絕對價值,關注大幅跌破重置成本的個股;三是尋找確定性成長;四是市場大幅下跌以后,并購重組將會迎來黃金時期。
申銀萬國:周期性風險正在過去
市場判斷:
我們對A股市場的長期回報持樂觀態度,認為A股資產的戰略配置價值已經體現。信心來自于:1、中國經濟長期仍具有充分的增長空間,動力來自于新農村改革和P.R.C模式的支持;2、低估值決定未來高收益,根據隱含股權成本估計,未來5-10年A股資產長期回報在10%以上。3、全球流動性在不斷積累中,而中國資產未來仍會是其重要指向。
戰略樂觀的同時,我們更傾向于采取現實主義的態度面對2009年A股市場。周期性風險的集中性沖擊正在過去,但市場趨勢性回升還需要長周期風險的消化以及新增長動力的積累,這些都需要時間。基于DDM估計,我們認為2009年滬深300指數的合理波動區域為(1600,2600)
投資策略
我們的投資主題關注兩個方向:
1、基于經濟“W”型波動特征,進行順周期的行業轉換。08年4季度以來是對投資品沖擊最大的第一波下行階段,投資品無論在業績預期還是在估值反應上都要提前于消費品,故我們認為在09上半年主要由財政投資驅動的經濟上行階段投資品會具有超額收益;但經濟底部仍需要醞釀,經濟敏感型行業趨勢性回升要等到09年4季度。
2,逆周期尋找在經濟下滑階段能夠進行有效擴張和整合的優勢企業,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些企業能夠受益于經濟衰退。政策催化劑(國企整合和節能環保),估值催化劑(實體投資回報低于歷史平均,接近隱含股權成本),財務催化劑(行業內部的財務情況分化大,少數企業能夠保持良好的資產負債情況和現金流情況),是我們進行逆周期整合優選的三個方向。
中信證券:長線建倉機會來臨
市場判斷:
2009年中國經濟仍處于下行通道,需求回落使企業的利潤率水平繼續下降,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3%,但估值已經低于15倍的合理水平,流動性狀況也有所好轉,市場總體將是振蕩反彈,投資機會明顯多于08年。
從本輪政策實施效果來看將好于98年,短期有望延續政策推動的估值反彈行情,政策受益板塊成為市場反彈的領頭羊,周期性和高貝塔行業明顯超越市場;中期市場將受制于業績擔憂而再度回調,并在09年中報披露期間完成二次探底,防御性行業將表現出較好的抗跌性;隨著經濟增速在明年下半年企穩,市場預期將趨于好轉,業績復蘇推動市場展開中期反彈,股市將迎來長線建倉機會。
09年A股市場整體判斷
評價原因
經濟面負面經濟運行“雙下降”,矛盾轉向需求回落。
業績面負面需求打擊贏利能力,業績增速繼續放緩。
估值面正面估值已處較低水平,反彈空間明顯增大。
資金面中性減持壓力有所減輕,供需狀況趨于好轉。
政策面正面政策粒度前所未有,市場信心得以提振。
總體判斷中性業績復蘇尚需時日,信心恢復提升估值。
投資策略
針對不同階段的市場特征,我們的投資策略是:
(l)針對近期密集出臺的宏觀政策,短期關注政策投資主題,包括擴大基建、出口退稅、醫療改革、刺激消費等;
(2)針對09年振蕩反彈的市場特征,在市場反彈中投資周期性和高貝塔行業;
(3)針對09年需求回落的經濟環境,在市場筑底中配置需求相對穩定和業績先期見底的行業。
行業配置建議。當前市場仍處于政策刺激下的估值反彈期,從政策主題與反彈策略角度出發,我們建議未來三個月重點關注電力設備、工程機械、建筑建材、房地產、醫藥、家電、紡織服裝和通訊設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反彈與調整交替出現
市場判斷:
A股估值已調整至歷史低點,相對金融危機后全球股市極低的估值仍偏高,其基礎在于中國相對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和資產供需關系。可能的挑戰在于,內外需急劇放緩加大了中國經濟波動風險,資產供需失衡因全流通后巨量限售股解禁而加快改變。應用估值模型的情景分析表明,A股估值對負面因素已經具有較強的抗性,而對正面因素則具備較強的彈性;若非常時期估值調整到非常水平,則意味著非常機遇。預計2009年滬深300指數核心波動區間[1600,2300],中等級別的反彈與調整將交替出現。
投資策略
政府刺激內需將為09年上半年最大的投資主題。政府全面刺激內需,配合信貸的全面放松將催生局部的流動性過剩,受益于政府內需的板塊可能獲得全面的反彈機會。具體到行業配置將以“內需+現金”主題為主。信貸全面放松的同時政府全面刺激內需,建議增持鐵路設備與電力設備等受益政府投資拉動的行業,并關注階段性受益政策刺激的消費品行業,如汽車、房地產、家電等。同時,考慮到盈利全面加速下滑的趨勢,建議相對均衡配置,在關注內需的同時,重點配置現金流充裕、盈利相對穩定的行業,譬如基礎消費和受益政府投資的板塊。當下半年企業盈利增速見底后,建議增持機械、金融、可選消費等可能率先復蘇的下游周期性行業,并關注上游原材料行業的并購重組。
我們建議超配電氣設備、建筑工程、零售、農業食品、保險、醫藥、軟件與服務、通信設備、電信服務、電力。在局部板塊中,建議關注機場公路、機床、公共交通、中低端品牌服飾以及超市等細分子行業。
中國銀河:下半年踏上價值回歸
市場判斷:
股市目前處于暴漲暴跌模型的暴跌后期,價格明顯低估,進入產業資本可接受的價值區,與國際市場相比不再昂貴。在國際資本流動新興化、國內流動性寬松、A股供求關系改善以及資產配置困境的共同影響下,市場已被低估,A股吸引力正在增強。
我們測算2009年A股市場回報率將達到35.9%,上證指數合理估值中樞2548點,波動區域2500-3000點。此外,考慮到如果央行超預期注入流動性、平準基金推出等情況出現,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會降低,合理的估值中樞會上移至20.6倍附近,上證指數將回到2900點以上。從運行軌跡來看,預計09年上半年股市脈沖式波動,下半年踏上價值回歸之路。
投資策略
伴隨經濟“L”型、股市“S”型的演進軌跡,國際金融市場與商品市場、經濟政策、股市政策都會發生相應變化,應緊緊把握新一輪經濟增長動力、反周期經濟政策、全球金融危機和全流通三條主線下的八類投資機遇:寬貨幣政策下的盈利改善、商品牛市終結下的利潤回升、行業景氣率先回暖、新一輪經濟增長動力、加速城鎮化進程、熊市后期防御性投資、全流通下的并購重組、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國際化所帶來的投資機遇。
而投資機遇可以歸結為三條資產配置主線:一是新一輪經濟增長動力帶來的長期投資機遇。主要行業有醫藥、家電、軍工機械、食品飲料、信息、傳媒、商業零售、紡織服裝等。對這些行業給予“超配”或“標配”的投資建議。二是反周期政策作用下的中期投資機遇。主要行業有水泥、建筑、銀行、證券、地產、鐵路、公路等。作為政策刺激下的投資機會,行業實際業績表現有賴于政策實施節奏和效果顯現的影響,應注重配置時機的選擇。三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全流通下的策略性投資機遇。除了石油石化因受益于高油價外,電力、汽車、煤炭、造紙、鋼鐵、有色金屬基本面不太樂觀,總體投資機會有限,但應注重細分子行業的選擇。此外,應特別重視上述行業并購重組、國際化收購等策略性的交易機會。
根據上述八類投資機遇,以及三條投資主線,我們建議超配醫藥、家電、食品飲料、建筑、建材、銀行、石化等行業。
國信證券:價值中樞在2000點
市場判斷:
我們預計08年A股可比公司盈利趨于零增長,09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從07年的17%和08年的15%回歸到10-12%水平,盈利將下滑10-20%,遠低于市場+10%的預期。A/H股整體溢價重新回到50%以上,尤其是上游資源類權重股的溢價率達到1倍制約著A股市場短期回升空間。
上證綜指在1500點位的估值低于3年前千點時水平,其中09年動態PB為1.5
倍;而2500點以下“大小非”問題并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從股市提前經濟見底的規律、從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幅度、M1/M2“剪刀差”變化、CPI/PPI止跌企穩以及房地產與整個經濟筑底企穩的多個視角判斷,企業盈利同比增速的下滑勢頭有望在09年下半年開始緩和,從而成為支持市場轉向的重要力量。我們預計09年A股市場的價值中樞在2000點一帶。
社會保障基金與資本市場連結,光是紙上談兵的時間就有好幾年。一個結果是“地球人都知道”了,社會保障基金應當是股市中的一個追求長期穩定投資回報的機構投資者。
后來成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及至最近以六家基金管理公司托管1億多元資金入市,其引人注目自是情理之中。不料它兩年前作為戰略投資者購買第一只股票中石化就出現浮虧。一直到最近,由托管人再購新潮實業、民豐特紙等幾只股票,據報道還是“一虧再虧”,于是引得眾多媒體一片嘩然。有的說它沒有選好入市時機,有的說它的投資策略不應偏愛于增發新股。
其實這些評論背后遮蓋著的還有這樣一個信息,即社會保障基金迄今為止仍然是我們的股市中的一個“新新人類”。把這個信息表述得再苛刻一些,那么社會保障基金就多多少少像是現今股市中的一個孤獨的“異類”。如果把股市比做游泳賽場,那么我們現在隱隱地發現,那些個短池好手們,對這個新來的長距離選手似乎還是有點敬而遠之。
社會保障基金于股市之異,在于它自己和別人從一開始就形成一個心理預期,即它必須是一個追求長期穩定投資回報的投資者。既然是長期投資者,便與現今股市的主流力量有了一點兒差別。說得好聽一些,“新新人類”和炒股老手們似乎還缺乏磨合。但是矛盾就出現在這里:如果它真的想去磨合,那么磨合好了以后,它還會是一開始被自己和別人所預期的那個長期投資者嗎?
提出這個問題并不是沒有理由。輿論在用一般投資者們的標準評判著這個長期投資者的業績:買中石化兩年不賺是“大大套牢”;買新潮實業、民豐特紙幾天不賺,也是“被套再被套”。于是乎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等著看六家托管機構怎樣解套。不知道輿論對社會保障基金的某種沒有明著說出來的期待是不是太急了些。評價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績效,是不是也要像球迷看球一樣,輸一場就要喊教練“下課”呢?
社會保障基金拿在手里的牌并不多,全打完了也不過1300個億。迄今為止進入股市的不過區區數億元,還要由六家基金管理公司分攤。單是從數量上看,與5萬億元總市值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因此單就它的市場份額來說,斷不應左右股市大局。所以現在的關鍵因素可能還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因素。那么如果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串謀呢?可是謝天謝地,估計六家基金管理公司有99%的概率不會把這句戲言當真,真的去玩一次火。
這樣說來,社會保障基金這樣一位長期投資者,不僅身影還是單薄了些,在股市這片狼出虎沒了好多年的原始森林里,其一言一行之拘謹,同樣也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我們只能希望,股市中會有越來越多的長期投資者,不光是現在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還應該有更多的合格的社會保障類基金,比如不再受個人賬戶“空賬”困擾的養老金基金和企業年金,再比如保險公司資金。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看到一場長距離選手和長距離選手比賽,而不再是長距離選手和短距離選手的比賽了。所以,社會保障基金現在再怎么著也犯不上獨自郁悶,一面設法把自己這池水有進有出地活起來,一面尋找更多的長期投資者伙伴就是了。
當然,社會保障基金也有它自己的問題,比如它究竟是怎樣一種支出:在將來的某一天,它需要以多大的流動性來滿足什么樣的支出需求,好像現在還沒有個說法。這會限制它制定出一個明確的投資組合策略和風險管理策略,也使它的資產擴張需求顯得可有可無。
這個說法要由政府來給出,例如是不是要用它來償還國有企業的養老金隱性債務,是不是要用它來建設社會保障的基礎設施,等等。即便真是要把它“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保不齊在將來的某一天需要它提供巨大的流動性支出。可是如果它在平時不根據支出需求來決定自己的資產組合,屆時又怎么讓它的流動性招之即來呢?
資金有進有出,它蓄積的是一池活水;既沒有進也沒有出,那就是一潭死水。股市里風調雨順還好說,要是熱浪灼人,它可就要一點點地蒸發殆盡了。
所以,與匆匆忙忙急著贏利相比,社會保障基金如何完善自己的內部管理倒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支取需求現在還不明確,這是它可以做長線的一個有利條件。這一點,短線機構投資者比不了,但這對它的投資和管理戰略的形成來說也是一個不利因素。
我的看法是,資產與負債(支出)如何匹配,是社會保障基金亟待明確的一個現實問題,而且這是它的戰略性問題,是建立在社會保障基金的定位,即它在整個社會保障制度中所處的位置和所發揮的作用之上的。投資策略只是戰術性問題。戰術要服從于戰略,但是現在這個戰略性問題還沒有答案,雖然這不是社會保障基金自己所能回答的,但是缺了它在戰術上可能就無所適從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現在社會保障基金在戰術上就一定是無所作為了。戰術性問題除了投資策略以外,還應包括一些基本手段和技術的運用。例如:
――社會保障基金不妨考慮建立適合于自己的內部A股市場指數,以此作為整體投資策略的一個基本依據;
――對資產質量應有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其主要部分是資產質量評級制度;
――在個股選擇依據方面也不妨和托管人一起建立起某種投資工具評估體系,從而使托管人能夠更加明確和具體地了解委托人的目標;
――外部監管和信息披露必不可少,除了政府審計之外,社會保障基金也可以主動聘請獨立的外部審計機構對其進行年審;
――另外,信息披露的頻率似乎也有加大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