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經濟發展狀況分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18 17:25: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狀況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篇(1)

從2007年到2012年,廣西地區的生產總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長13%,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8%,經濟的迅猛發展也帶動了財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金融結構各項存款余額、貸款余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等多方面多出現了平穩快速的增長,最多的年均增長為51.9%,最少的年均增長也達到了18.3%。這種經濟數據的增長和翻番,說明了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良好,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市場前景。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員的管理下,企業的發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礎。通過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在為居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為社會貢獻了GDP,促進了廣西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

隨著一批大型工業園區的建成,廣西地區在冶金、石化、機械等關系到人民生活的產業上逐步發展和壯大,通過自主創新,打造出一批行業內領先的企業。通過道路鐵路的建設,為地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建立橋梁,圓滿完成西氣東輸等國家的戰略實施建設。由于地理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廣西地區的農牧業是支柱型產業,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農牧業的發展并沒有減弱的趨勢,相反,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產品的質量和銷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廣西地區在發展過程中結合了文明生態的理念,通過技術上的支持和產品上的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造福于子孫后代。

2.廣西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評價指標及其選取原則

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評價指標能夠充分反映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而評價指標在不同的地區具有明顯的差異,因此,要合理的選擇評價指標。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則。第一,系統性和全面性,評價指標能夠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中的總體狀況,滿足系統論的有關觀點;第二,客觀性和可比性,評價指標應排除主觀上的干擾,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保證經濟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客觀性,提高指標的橫向可比性;第三,科學性和可行性,指標的制定必須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又要和當代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

3.廣西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驟

伴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分量分析法也開始不斷發展,逐漸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為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提供了科學依據。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數學公式,對有關數據進行處理,從而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在運用因子分析法時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確定具體的因子模型,只有確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變量和變差,從中確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變量和變差之間的聯系,這往往通過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來。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夠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做到綜合評價。因子分析法的步驟如下:

(1)建立原始數據矩陣。因子分析法是對相關矩陣進行的數學處理,必須將原始數據通過矩陣的方式反映出來。比如現有A個地區,B個評價指標,于是在建立原始數據矩陣時就需要建立 這樣的矩陣。

(2)對原始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常用的轉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標準化矩陣的相關矩陣R。

(4)對相關矩陣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據所求解的特征值確定相應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計算特征根的累計貢獻率。利用累計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確定主因子的個數,根據每個主因子的信息貢獻率確定相應的特征數,其大小由指標間的差異確定。

(6)說明因子含義。

(7)估計因子總得分值。

(8)計算總因子得分估計值。如果總得分越高,則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就越好。

3.2廣西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因子分析簡要計算過程

對廣西地區的經濟數據分類計算和整理。原始數據如表1所示。

利用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建立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R。R的特征值和貢獻率如下表2所示。通過表2,我們可以得到變量相關系數矩陣的三大特征根,它們分別是6.665,1.755,1.026,選取這三個特征根時,累計貢獻率達到了85.871%,滿足了累計貢獻率達到85%的原則,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對主分量編號,分別為F1,F2,F3,針對這三個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載荷矩陣。然后對各個因子載荷進行有關處理,比如在結構上進行簡化,這樣經過處理后的載荷因子在反映數據時更加明顯和清楚,在提高簡潔性的同時,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這個區間內,而主因子能夠對這個分布情況進行合理的解釋,從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間建立了聯系,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合理性,能夠及時對數據進行檢驗,保證了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分析的效果。

將主因子對應下的數據和變量數據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別計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據各因子的信息貢獻率,確定相應的加重全數,這樣得到的分數就是綜合因子得分,減少了因子之間因差異性造成的分數差距,提高了總得分的科學性、合理性。計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過這個總得分的計算公式就可計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類,為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3.3綜合評分簡要分析

綜合總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通過表4,可以看到南寧市的總得分最高,而貴港市的總得分最低,由此可見,對于廣西地區來說,南寧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最好,而貴港市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容樂觀。通過K-means聚類分析法,對廣西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分析,分類的標準是嚴格按照綜合得分的高低劃分,在第Ⅰ類中只有南寧和柳州兩個城市,作為廣西的省會城市,南寧的發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視,而柳州是重工業基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具備了堅實的基礎;在第Ⅱ中,都是新興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第Ⅲ類,雖然具備發展潛力,但是發展步伐較上面的城市來說不是很快;第Ⅳ類,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與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應找到經濟增長點,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經濟的全面、快速、持續、健康、良好的發展。

4.廣西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啟示

4.1廣西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梯度有所變化

在廣西地區,傳統觀念一般認為有三個社會經濟發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第二梯度是具有工業實力,經濟逐步發展的地區;第三梯度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經濟發展的梯度也出現了變化。第一梯度憑借經濟發展方面的經驗,仍然在穩步發展,第二梯度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找到了切入點,抓住經濟增長點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經濟呈現迅猛發展,不斷縮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經濟發展之路,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呈現了良好的勢頭。但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坑洼效應”,有關政府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出臺優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資金的引入力度,在減小地區差異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只有這樣,廣西地區的整體社會經濟才能發展。

4.2社會經濟發展必須搞好戰略定位和措施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廣西地區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放眼于未來,制定合理的戰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利用東引西聯戰略和南北欽防等戰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業進駐廣西,一方面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帶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引進人才,為廣西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廣西應不斷創新和探索經濟發展的新道路,優勢重點繼續發展,薄弱環節及時改善,實現經濟的全面發展。另外,廣西應注重鐵路、港口、旅游、邊貿這四個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結合全球經濟迅猛發展這個契機,打造出新的廣西,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提高廣西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

篇(2)

一、湖北省縣域經濟的現狀

近年來,湖北縣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一是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縣域經濟“半壁江山”已經形成,“基石”作用更加明顯;二是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產業發展特色化和集群化更加明顯,產業布局向園區聚集;三是發展方式轉變邁出新步伐。傳統產業改造、自主創新、名牌產品建設的步伐都在加快;四是后勁和活力得到了提升。投資和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高起點承接產業轉移,全民創業熱情高漲,一批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縣域脫穎而出。

但是,與沿海先進地區相比,湖北縣域經濟仍有相當的差距:一是規模小。2008年,湖北省縣域生產總值的平均規模只相當于江蘇的五分之一、浙江的三分之一。二是工業化程度偏低。2008年,湖北省縣域工業增加值僅占其生產總值的35%,而江、浙兩省該指標分別達到65.9%和54.4%。三是投入不足。2008年,湖北省縣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平均規模為16.6億元,僅相當于江、浙兩省的四分之一。四是市場主體少。2008年,湖北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縣均為93家,而浙江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縣均為549家。國家農村調查總隊對全國縣市區的綜合測評結果顯示:在“全國百強縣(市)”中,自2004年起,湖北省沒有一個“全國百強縣(市)”。

本文試圖從另一個角度對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進行定量分析, 以期為湖北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決策提供科學參考。首先,借助于SPSS統計工具,構建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狀況評價的因子分析模型,其次,使用《湖北省統計年鑒——2011》的面板數據,對2010年湖北縣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因子分析,最后,根據統計結果分析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特征,提出加快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力求能夠對推動湖北縣域經濟的研究與實踐具有積極意義。

二、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因子分析模型

(一)因子分析的建模

因子分析是用少數幾個潛在的、不可觀測的變量(因子)來描繪許多變量之間的協方差關系,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個變量轉換成較少的幾個互不相關的綜合變量,從而使研究簡化的一種統計方法。因子分析的一般數學模型為:

式中x1、x2、...、xm為實測變量;aij(i=1,2,...,m,j=1,2,...,n)為因子荷載,是第i變量在第j因子上的荷載。aij越大,說明第i變量與第j因子的關系越密切,aij越小,則說明第i變量與第j因子的關系越疏遠。εi(i=1,2,...,m)為特殊因子,是實測變量與估計值之間的殘差值。Fi(i=1,2,...,m)為公共因子。

(二)實測變量的選取

衡量縣域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因素眾多,如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工業產值等。這就需要一種綜合評價的方法,通過綜合評價來幫助我們準確地量化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厘清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因素,發現縣域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為實現均衡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本文在參考眾多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對2011年的“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所使用的指標進行分析,在原統計公報“縣域主要經濟指標”列出的80個縣級單位38個經濟指標中,遴選出12個主要經濟指標作為實測變量,構成了本文的縣域經濟發展狀況指標考察體系。這12個經濟指標分別是:常住人口(萬人)(x1)、第一產業(億元)(x2)、第二產業(億元)(x3)、第三產業(億元)(x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萬元)(x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萬元)(x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萬元)(x7)、常用耕地面積(千公頃)(x8)、糧食產量(萬噸)(x9)、棉花產量(噸)(x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x11)、招商引資(萬元)(x12)。通過對這12個經濟指標的因子分析,來完成對縣域經濟發展狀況的研究。

三、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因子分析

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使用SPSS對數據作相關性分析,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原統計表960個數據中,有20個數據為0(原因不詳),在使用SPSS統計時,為了真實科學,對于缺失值,我們采用取均值來替代。結果顯示,在相關矩陣C12×12的144個數據中,112個數大于或等于0.3,占比77.8%,可以認為大部分在0.3以上。其KMO與Bartlett''''s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0,Bartlett''''s檢驗在0.05的水平下顯著。因此,可以得出該樣本數據適宜作因子分析的結論。

因子提取。求解特征方程,計算特征值與特征向量。計算得出前3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84.8%,說明這3個因子已包含了全部12個指標的絕大部分信息。

因子載荷旋轉。為了使得因子意義更明顯,采用方差極大方式,對因子載荷正交旋轉。經過6次旋轉迭代,得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1。

計算因子得分。使用SPSS計算因子得分,進而實現降維和簡化問題的目標。SPSS計算后得到因子F1、 F2、F3的公式。最終,綜合因子F公式可寫為:

F=(38.479F1+ 32.060F2+14.303F3) / 84.843=0.454F1+0.378F2+0.168F3(2)

用綜合因子(F)給湖北80個縣(區)域逐一計算得分,根據得分高低排名,見表2。

四、因子分析結果的解釋與建議

(一)因子分析的解釋

從旋轉后的因子載荷表1可以看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億元)、第二產業(億元)、第三產業(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6個指標在公共因子Fl上有較大的載荷,這些指標都是些經濟總量指標,因此可以將公共因子Fl命名為經濟總量因子;常用耕地面積(千公頃)、第一產業(億元)、糧食產量(萬噸)、棉花產量(噸)、常住人口(萬人)5個指標在公共因子F2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將公共因子F2命名為農業與人口因子;招商引資(萬元)指標在公共因子F3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將公共因子F3命名為招商引資因子;換言之,可以從經濟總量、農業與人口、招商引資三個維度來對湖北縣域的經濟發展實力進行評價。

從求解特征方程計算得出,決定湖北縣域的經濟發展實力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總量因子F1,方差占比38.5%,其次為農業與人口因子F2,方差占比32.1%,第三是招商引資因子F3,方差占比14.3%。三因子方差累加占比84.8%,說明三因子能很好地代表全部12個指標的信息。

從綜合因子得分排名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名仙桃市綜合因子(F)得分與最后一名梁子湖區綜合因子(F)得分相差很大,說明湖北縣域經濟發展并不平衡,位于“1+8”武漢城市圈的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江夏區等發展較好,綜合因子(F)得分都在1.2以上,而鄂西、鄂南山區,庫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相對很弱,像來鳳縣、鶴峰縣、五峰縣和梁子湖區等綜合因子(F)得分都在-0.8以下。

(二)加快經濟發展的建議

第一,進一步突出工業主導地位,以工業化引領和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從公式(2)可以看出,決定湖北縣域經濟發展實力的主要因素中,經濟總量因子F1占比45.4%。而經濟總量的大小主要還是需要工業產值來給力,因此工業是縣域經濟的首要支撐,是發展的“第一產業”,工業強則縣域經濟強。從統計公報的各項指標數據也可以看出,在湖北縣域經濟發展的強縣中,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工業規模總量大,依靠工業帶動了本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必須大力實施“工業興縣(市)”戰略,把推進工業化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狠抓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和企業培育,把抓發展的主要精力向工業集中,保障發展的資源向工業匯集,促進發展的政策向工業傾斜,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支撐和引領縣域經濟發展。

第二,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從公式(2)可以看出,決定湖北縣域經濟發展實力的主要因素中,農業與人口因子F2占比37.8%,比例很高,與經濟總量因子F1占比差不多。由此可見湖北省縣域經濟第一產業比重仍較高,二、三產業比重太低。因此,湖北省要想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必須正確處理好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穩定提高第一產業,調整提升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了縮小縣域間經濟的差距,應大力推動不同的產業向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流動,增強經濟發達縣域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使得一般制造業更好更快地流向欠發達的城鎮和農村,最終形成所有縣域都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合理分工、相互配套的產業體系和空間布局。

第三,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從公式(2)可以看出,決定湖北縣域經濟發展實力的主要因素中,招商引資因子F3占比16.8%。因此要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堅持把擴大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組織利用各種經貿洽談會、招商會、展會等平臺,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引進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大項目,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參考文獻:

①2009年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報告[N].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網(hbzyw.省略)

②湖北省縣域經濟2008年度發展報告[N].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網(hbzyw.省略)

③ 湖北省統計局.湖北省統計年鑒 2011[M].統計出版社.2011

篇(3)

[關鍵詞] 數據挖掘 主成分分析 模糊聚類 西部經濟

自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西部地區內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是不平衡的。因此,對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合理分類,有針對性地促進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現有關于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分類方法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這主要表現在對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分類無法用精確的度量來表示,因此,采用模糊聚類的方法對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類就顯得更客觀合理。

一、原始數據的預處理

1.評價指標的選取

綜合有關文獻的研究,本文選取7項指標以反映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即地區生產總值(R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R2)、固定資產投資(R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R5)、人均財政收入(R6)、海關進出口總額(R7)。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在上述指標中,指標l4是逆指標,其他均為正指標。對于逆指標,直接求其倒數為正指標,即R4=l/l4。對于轉換后的指標向量,為分析方便統一定義為:R=(R1,R2,R3,R4,R5,R6,R7)。樣本集用X表示,樣本對象數為12省區,即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分別表示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

2.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數據預處理

本文根據2006年~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選取了主要反映西部12個省區2005年~2006年的7個經濟指標的平均值數據[4-5]。即2005年~2006年西部各省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價)、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價)、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人均財政收入、海關進出口總額的平均值,2005年~2006年西部各省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幾何平均值。

首先求出數據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值的方差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由于各指標的量綱和單位不同,本文采用最小最大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將數據輸入MATLAB7.0進行主成分分析[6],由于前四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可達96.5569%,故可選取前四個主成分作為反映經濟發展實力的綜合指標。設Y1、Y2、Y3、Y4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份,其線性組合為:

Y1=-0.4563*R1-0.2196* R2-0.5179* R3-0.2984* R4+ 0.2918* R5-0.2026* R6-0.5101* R7

Y2=0.2702* R1-0.5486* R2+0.1365* R3-0.6631* R4-0.4027* R5-0.0635* R6+0.0386* R7

Y3=-0.1955* R1+0.1268* R2-0.0822* R3+0.1352* R4-0.6773* R5+0.4994* R6-0.4611* R7

Y4=0.0076* R1-0.3136* R2+0.0360* R3-0.0859 * R4+0.4648* R5+0.8186* R6+0.0828* R7

二、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模糊聚類分析

在獲得Y1、Y2、Y3、Y4作為模糊聚類的聚類變量后,可以采用最大樹法,由模糊相似矩陣R求出最大樹T,然后將T剪枝產生連通子樹,最后完成聚類。

1.建立模糊相似矩陣R

以絕對值減數法建立相似關系矩陣,方法易懂且明確,其公式如下:

式中,為第i行第k列的屬性值,為第j行第k列的屬性值,其中c為適當選取數,使。本文令屬性個數 ,計算得到的R矩陣如表所示。

表 模糊相似矩陣R

2.求最大樹T

最大樹T可利用Prim算法得出,T中各頂點遍歷所有樣本對象,每一條邊被賦以某一權值,取值為R中的元素rij,如圖1所示。

3.將T剪枝產生連通子樹

設定一個合適的λ值,λ∈[0,1],設T中某邊e的權值為T(e),若T(e)

取λ=0.78,由連通子樹可得X分為兩類(簇):{X1,X2,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X3}。

取λ=0.82,由連通子樹可得X分為三類(簇):{X2,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 X12},{ X1},{ X3}。

取λ=0.83,由連通子樹可得X分為五類(簇):{X2,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 X3},{X4},{X12}。

其他同理可求。當取λ=0.83時連通子樹如圖2所示。

圖1 最大樹T圖2 連通子樹

三、結語

利用結合主成分分析的模糊聚類技術實現了西部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分類,獲得具有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特征的西部各省區類型,這有助于對西部各類省區的經濟狀況做進一步分析,并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發展政策,提供有效的激勵或扶持措施,更合理地開發西部,為西部實現經濟騰飛創造條件,并最終達到西部大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生活環境;流動決策;影響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8-01-01

前言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也逐漸從第一產業逐漸轉移到第二、第三產業當中,一方面給城市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與生產要素,另一方面還為市場提供了產品需求,從而推動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還是想城市流動,他們轉移的渠道非常多,如外出打工、外出經商等,勞動力會將他們所積累的資金帶回到農村進行自主創業或者從事非農產業,也就是說,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村勞動力擁有更多選擇的空間。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農村勞動力的流動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他們在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他們通過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農民的收入,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等;另一方面卻對農業的生產與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下文通過理論假設研究來淺要闡述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和生活環境對流動決策的影響。

一、“推拉”理論分析與模型說明

從“推拉”理論來講,影響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因素可以分類兩大類,推力與拉力。多維推力也就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過程中存在的負面因素,而拉力也就是吸引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正面因素。也可以說,造成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也就是農村的推力大于拉力,城市的拉力大于推力。這充分說明農村勞動力所流動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勞動力的流動決策。一般來說,農村勞動力在做出流動決策的過程中,最先考慮的也就是他們所處農村或者鄉鎮的經濟發展狀況,特別是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狀況。其次應該考慮的是他們所處農村或者鄉鎮的交通狀況,便于他們日后回鄉創業以及發展非農產業。除此之外,個人或者家庭還應該將農村的生活環境、基礎設施等個要素考慮在其中。針對于此,我們可以提出幾個加設來分析農村各要素對流動決策的影響。

首先,假定農村的基本發展狀況來流動決策會產生影響;其次,假定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對勞動力流動決策的影響;再次,假定農村的基礎設施會對農村勞動力做出流動決策而產生的影響;最后,假定農村的生活環境對流動決策而產生的影響。

通過上述各種假設,我們可以將向城市流動的勞動力人數當做被解釋的變量,以外出打工一年或者半年以上的農民工作為統計指標,另還需要根據研究目的與獲得的數據來選用幾個勞動力做出流動決策的影響因素當做解釋變量。以此來對其進行分析。為了便于分析,我們需要將解釋變量分為以下四組:第一組是農村的基本發展狀況,其主要包括農村勞動力的總人數、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每戶耕地的面積以及農村的地理位置。第二組是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即農村所處位置的經濟發展狀況,主要包括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城鄉(城鎮)之間的位置關系與發展水平、農民的收入水平、農村整體的經濟實力等。第三組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其中主要包括農村的道路設施、給排水設施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等。第四組是農村的自然環境以及生活環境。通過調查表明,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存在,污染問題站總數的四成以上,而沒有的占到總數的近六成,也就是說,在農村同樣存在諸多環境污染問題。在整個調查分析中,由于村莊環境問題所獲得的數據不夠突出,本文采用了農村小學初中學雜費免除的情況來當做整個模板的樣本。通過數據統計,農村在義務教育階段有46.3%能夠免去學雜費。

二、試驗結果分析

1農村基本發展情況對勞動力流動決策的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表明,農村基本發展情況對勞動力流動決策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勞動力總數與農村整體農民的文化程度對流動決策產生的影響雖未顯著,也就是說,一個農村的勞動力越充足,那么他們流動的人數也就會越多。除此之外,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越高,就越想要向城市遷移,對流動決策有非常顯著的影響,這是因為農民受的教育程度越高,那么他們認為在城市中所獲得的勞動回報率也就越高,并且更愿意在城市就業。

2.2村經濟環境與農村勞動力流動決策

村經濟環境整體上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其中,虛擬變量“農村是否屬于中部及農村是否屬于西部”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均為正,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農村居民在做出是否外出流動的選擇時,其所考慮的地區經濟差異可能更多是考慮省級經濟環境的不同,而非縣域經濟環境的優劣。行政村與其附近城市經濟體的聯系越為緊密,該行政村的經濟水平往往亦越高,其農村居民外出打工的意愿往往也越弱;農民人均純收入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顯著為負。我們認為這可以解釋為村級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勞動力流動存在著顯著的拉力;近年村集體經濟實力變化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為正,但并不顯著。

2.3村基礎設施與農村勞動力流動決策

村基礎設施整體上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不顯著。雖然各變量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方向均為負,表明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勞動力流動存在一定的拉力,但其中只有虛擬變量“農村是否有集中供水管道建設”表現出了高度的顯著性。對此,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集中供水管道建設與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其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亦較為強烈,而與之相對的是村級道路建設、垃圾集中建設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在現階段對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相對較弱,故其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亦較弱。

2.4村自然環境與農村勞動力流動決策

村自然與社會環境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不顯著。其中,虛擬變量“村內是否有環境污染問題”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方向為正,表明農村環境的惡化會降低農戶對家鄉的留戀感。但該變量的顯著性水平超過了20%,說明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在現階段仍不是影響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因素。此外,另一虛擬變量“村內上小學初中是否免學雜費”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方向為負,說明農村義務教育成本的降低對農村勞動力外流存在著拉力。然而,該變量在統計上表現出了高度的不顯著性。

3結束語

本文運用模型和調查數據,考察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農村勞動力流動行為決策的影響,結果發現:農村經濟發展狀況整體上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產生顯著的負向作用,農村基礎設施對農村勞動力流動也產生負向影響,但是影響程度不顯著,農村自然與社會環境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不顯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雖然起到了一定的吸引農村勞動力留在農村的作用,但是作用程度不強。在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長期作用下,農村經濟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并不能從根本上阻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趨勢。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經濟領域 數學計量 數據模型 應用 分析

數學模型以及數序建模,是在以數據為主導的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數學內容,也是其發揮效果最好的領域。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數據預算以及數學計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針對應用領域進行模型的搭建,從而設計符合其領域內的數學計量模型。在經濟領域中,應用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也需要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功能的數據模型紀念性經濟數據的計量。在不同的經濟領域中,由于需要進行產出比以及數據的未來預測。因此,針對經濟領域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就更加廣泛。本文以不同經濟領域的數據模式進行舉例分析,以此來分析如何更好的運用數據計量數據模型。

一、經濟領域進行數據模型的應用需求分析

經濟領域中,由于其覆蓋的方向比較廣泛,因此對于不同的經濟領域而言,其設計的經濟數據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那么,對于經濟領域而言,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該領域的發展狀況以及產出比等重要數據。數據是經濟的命脈,也是經濟的方向。通過數據的呈現和分析,能夠非常清晰的了解目前經濟領域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通過分析經濟領域的數據,不僅僅能夠掌握目前該領域的經濟狀況,更能夠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因此,采用數據模型就現代非常重要。那么,對于經濟領域而言,其進行數據模型的應用有哪些需求呢?

首先,針對不用經濟領域進行分類,從而匹配與之對應的數學模型。由于經濟領域是復雜并且多變的,而且經濟形式也非常繁多。因此,對于經濟領域一定要進行分類和劃分,例如可以針對經濟領域按照生產型以及虛擬型經濟領域進行劃分,那么針對生產型經濟領域,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數據統計以及數學模型的應用,而虛擬經濟領域則更加依托虛擬數據的估算以及預測等。

其次,針對性的進行數據模型的設計;數據模型的設計需要從數學建模的思想中進行提取,從而根據實際的經濟領域進行模型的建立。數據模型中,需要設置數據輸入的端口,并且需要有輸出的預算和測算。這在很多生產型經濟領域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此外,對于數據的預測是非常重要的,在經濟領域中,一般都需要針對該領域進行產出比以及經濟效益的預測,從而確保未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最后,經濟計量數據模型的需求更為廣泛也更加實際;在數據估測過程中,需要針對經濟數據進行模型評估,從而進行模型設計。對于計量數據的模型搭建,具備數據的基礎需求分析,并且根據高等數學的概率論內容進行概率估算,從而針對經濟領域的實際情況,進行經濟計量數據模型的設計。

二、經濟領域中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分析

樣本分析,數據統計,數據評估是經濟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三個內容。那么,對于針對經濟領域進行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也需要這三部分的內容進行搭建,從而設計針對不同經濟領域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因此,在應用方面,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作用也將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體現。根據不同的經濟領域,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模型設計會有所不同,但是其設計理念與設計思想是可以并軌的。

第一,基于樣本分析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應用;樣本分析是根據經濟領域中的以往數據或者是估算數據進行數據分析,針對經驗數據的一種預測和估算方式。搭建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同時,主要依賴經驗數據進行現有數據的預測。因此,基于樣本分析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重點研究的內容是市場預測。也即是說,在未投身某一行業之中的時候,如何根據經驗數據來預測行業風險以及經濟效益。

第二,基于數據統計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應用;數據統計是某行業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但是每年或者每季度都需要進行經濟評估,通過評估數據來確定該行業發展狀況是否正常,是否有潛在的危機和現有的漏洞問題。基于數據統計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重點在于分析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是為了保證現有經濟環境的健康和穩定性發展而進行的一種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

第三,基于數據評估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應用;數據評估是對未來走向的一種經濟預測。其中,對于經濟領域的未來發展,通過建立數據評估的數學計量數據模型,可以根據經驗數據和現有數據,進行未來經濟數據的估算,通過這些估算數據可以充分的展現未來該經濟領域的發展情況,是否有必要進行擴大化的發展。因此,這些數據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該經濟領域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

總之,數學計量數據模型實際上可以針對經濟領域的現有情況,以及未來的經濟數據估算,來對某經濟領域進行全方面的數據分析,從而通過數據的科學性來理性的進行經營和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的穩步發展。但是,重點在于如何能夠將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化的統計和估算,從而保證預測的準確性。

三、結語

通過對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分析,針對某一經濟領域的數據測算等,這些數據的呈現,是通過長期的統計和計算得到的。而利用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作用,則是為了能夠更加科學的進行預測和測算,從而對現有經濟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等關鍵性因素進行分析和實踐,從而保證在經濟領域內的長遠發展問題。總之,數學計量數據模型的應用,可以提高經濟領域內的科學標準與價值,在穩步發展以及科學發展的進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慰文,蔡福春,吳定華.宏觀計量經濟模型中變系數問題探討[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6(02):29-35.

[2]黃小芳,盛永祥,吳潔.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鈦白粉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研究[J].工業工程,2014(02):31-37.

篇(6)

一 確定數額標準的重要性

數額是衡量財產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據,(注:趙炳春、向朝陽主編,《刑法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版,143頁,314頁,308—320頁。)從而成為這些犯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據。在刑法中(如果不注明,本文所指是修訂后的刑法),對數額規定采用四種形式:1.刑法條文直接使用“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等術語規定犯罪和刑罰。采用這種形式規定的在刑法中有四十五條,主要是侵犯財產罪和破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2.條文中沒有數額的字眼,而是用“重大損失”、“特別重大損失”等術語,這樣的條文有二十多條,主要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瀆職罪。3.條文中并沒有涉及數額,但要正確適用也必須作出數額的界定。 如刑法312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財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從字面看沒有涉及數額,但這并不是說構成窩贓罪、銷贓罪沒有數額的要求,這種形式的條文在刑法中也有一定的數量。4.刑法條文直接規定具體的數額對應的量刑標準。如刑法383 條就是把貪污罪的量刑標準作了具體的數值規定。這種方式的缺點顯而易見,刑法中用的很少,只有五條用了這種方式。可以看出,上述前三種形式的條文中,數額大少雖然直接關系到定罪和處刑,但刑法本身并沒有具體的數值規定。因此,必須由最高法院等部門用司法解釋來規定具體數值標準。

二 現行確定數額標準方法的缺陷以及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1、 難以很好地解決地區間經濟發展狀況差異所帶來的橫向司法不公正問題。地區間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是制定司法解釋首先面對和必須解決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1984年制定的《關于當前辦理盜竊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提出:“……當前,各地經濟發展狀況在地區間、城鄉間都有不同;盜竊同等數額財物,造成的實際社會危害差別較大……,”對盜竊罪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標準作了彈性規定,授權各高級人民法院、檢察院根據本地區經濟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參照標準中的數額標準確定本地區執行的數額標準。這是以后出臺的類似司法解釋所常用的形式,對解決橫向司法不公正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追求司法公正角度分析,這種方法存在不足:第一,不能理想地兼顧司法的公正與統一。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差異大,這就使兩高在選擇數額伸縮幅度時遇到難題,如果伸縮幅度太小,則不能適應經濟狀況的差異,不能很好地解決司法不公正問題:如果伸縮幅度太大,又沒有一個橫向上相比的指標為參數,容易造成各地確定數額標準失控,出現地區間司法的差異,造成新的橫向司法不公正。第二,對于城鄉間的差別,以現行方法制定的數額標準無法給以體現。城鄉存在差別,是我國一大國情,以山東為例,1995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為395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715元,(注:見《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相差一倍多。因此,在城鄉間執行同一數額標準不合理,又不能在城鄉間規定兩個數額標準,因為這樣會使跨城鄉兩地的多起犯罪難以作出數額的確定,影響案件處理。第三,現行的方法沒有解決一個省內的經濟發展狀況差異帶來的司法不公問題。而一個省內經濟發展狀況差異很大,以山東省為例,1995年發達地區的人均gdp 是不發達的地區的2.91倍,199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地區為2524.24元,最低的地區為1196.29元,前者為后者的2.11倍。(注:陳丹,《從工業普查數據看山東區域經濟的差異》,《發展論壇》,1997年第九期,63頁。)如果設想在一個省內的地市為單位制定數額標準是否可行呢?筆者認為那會造成標準過多,容易出現混亂。

2、不能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易出現縱向的司法不公正, 同時給司法實踐帶來許多副作用。如上所述,我國經濟發展很快,數額標準制定后不久就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狀況,使標準數值過低,這樣就造成對財產犯罪的刑罰實際上自然加重,打擊面自然擴大。這種情況的存在,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后果,因為刑罰過重也不利于打擊犯罪。(注:趙炳春、向朝陽主編,《刑法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2年8月版,143頁,314頁,308—320頁。)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修改司法解釋的方式提高數額標準。但從以往的情況來看,修改司法解釋的步伐落后于經濟發展。同時,修改過程中又會遇到新的問題,因為數額標準一旦提高,量刑就會猛然減輕,使同樣犯罪行為,由于適用了不同標準而使結果差別很大,有損司法的穩定。

3、司法解釋滯后或缺乏,量刑標準難以掌握, 有時產生“有法難依”的局面。刑法中有大量罪名需要用司法解釋確定數額標準,而每一個具體數值都直接決定該罪名的處刑輕重,必須體現經濟發展狀況,需要廣泛調查研究,征求地方的意見,制定每一個數額標準需要很長的時間。對于有些罪名,全國標準制定后,各省要以此為標準確定本地執行的數額標準。這就造成了刑法生效了,司法解釋不能及時出臺的局面,不僅給司法實踐造成很大困難,而且往往造成量刑不平衡,有礙嚴肅執法。如1979年制定的刑法在1980年1月生效, 而最早的有關盜竊罪的數額標準在1984年出臺。新刑法頒布后,許多罪名至今也沒有具體數額標準的規定,如放火罪,對于造成多大損失才算“重大損失”一直沒有規定,各地掌握很不統一。對于巨額財產,沒有相應的司法解釋規定“巨額”的含義,使其在實踐中很少適用,(注:張召卷,《對巨額財產適用難的思考》,《人民司法》,1995年第10期,22—23頁。)沒有發揮其反腐敗的應有作用。

4、造成罪與罪間量刑標準的不平衡。如上所述, 制定數額標準工作量大,需用時間長,不同罪名標準很難同時出臺,同時修改。而數額標準的確定須以制定之時經濟狀況為依據,這勢必造成各罪之間量刑標準不能協調統一。例如,盜竊罪的數額較大、 數額巨大在1984 年規定為200—300元和2000—3000元為起點,1992年修改為300—500元和3000—5000元為起點;而詐騙罪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在1985年規定為500元,1萬元為起點,而1997年修改為2千元和3萬元。 可以看出兩罪的量刑標準的對比,在不同時期差別很大。

三 確定數額標準方法的改進-用相對數確定犯罪數額標準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所追求的最大目標。而現行的確定數額標準的方法影響著司法的公正,并且很難進一步改善。因此,就必須探求新的方法代替。那么用什么方法呢?讓我們首先分析現行方法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根據歷史唯物觀可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必須同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法律制度作為上層建筑的范疇,必須適用經濟發展的狀況。法律適用(司法)當然也應該同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由于確定犯罪數額的方法本身不能同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很好地相適應,因此,導致許多問題在司法實踐中發生有其必然性。

那么,怎樣才能使制定的標準反映經濟發展狀況呢?讓我們從分析財產性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入手。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犯罪的概念要有懲罰,那么實際的罪行就要有一定的懲罰尺度,實際的罪行是有界限的。……犯罪的一定內容就是一定罪行的界限,因而衡量這一內容的尺度就是衡量行的尺度。對于財產來說,這樣的尺度就是它的價值。”(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41頁。)也就是說衡量財產犯罪危害性的尺度就是所侵害財產的價值。但我們知道: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注:《原理》,國家教委社科司組編,1993年6月版,246頁。)侵犯一定財產的社會危害性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我們制定數額標準時必須反映這一規律。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這樣規定犯罪數額的大小:侵害的財物為人均勞動生產率的多少倍為數額較大。在具體實踐中,將具體犯罪行為侵害財物的數額(即價格,價值表現形式)除以人均勞動生產率,就可以決定這一行為侵害的財物是“數額較大”還是“數額巨大”,然后,決定處以何種刑罰。

我們知道,作為勞動生產率這一指標,理論性太強,不容易為大眾理解,不宜在刑法領域中使用。應該選擇更為通俗的參數代替。筆者認為人均年收入是一個較合適的參數,因為人均年收入是隨勞動生產率同步增長的,即成正比關系。用人均年收入作為參數同樣能反映財產犯罪的危害性。例如規定:盜竊財物數額為當年當地人均收入的r 倍為數額較大起點。如果某一犯罪行為盜竊財物數額為a,當地年人均收入為b,那么如果a/b≥r,則該行為就構成盜竊罪。

四 采用相對數法確定犯罪數額標準的優點

1、 從根本上消除了由于數額標準制定不合理而造成的實際上的司法不公正。由于人均收入是隨經濟發展而同步增長的,能較好地反映出地區間的經濟狀況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差異,由此為參數確定的標準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狀況,由此確定的刑罰與犯罪行為的實際社會危害性相適應,實現本質上的而非表面上的司法公正原則。

2、能夠制定全國統一的,且長時間內適應的標準。如前所述, 采用現行的方法確定的數額標準各地并不統一,且隨經濟發展而必須定期修改。而用相對數法確定的標準可以避免由于修改標準而給司法實踐帶來的不穩定。由于標準統一,且長時間適應,為在刑法條文中直接規定“數額較大”等術語創造了條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罪行法定原則。

3、從目前來看,可以簡化制定司法解釋工作。 用相對數確定數額標準時,只需考慮該罪的社會危害以及與其他罪的對比即可,不需要廣泛的調查研究工作。這樣,可以保證數額標準出臺及時,消除了由于司法解釋滯后帶來的“有法難依”局面。同時,不同罪名的數額標準可同時出臺,從而避免了罪與罪間的量刑上的不平衡。

4、有望帶動量刑方法的根本改革。定量分析量刑、 電腦輔助量刑早已提出,我國在七五期間已把“電腦輔助量刑專家系統”列入科研項目,(注:趙炳春、向朝陽主編,《刑法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版,143頁,314頁,308—320頁。 )但直到目前沒有取得進展。筆者認為,先進方法首先應該在財產犯罪中試驗,而相對數法確定數額標準又為此提供了條件。

我們以盜竊罪為例說明。要進行計算量刑,首先應該確定量刑公正:x=k×f×s/r,其中x代表刑期,s代表盜竊數額,r 代表人均年收入,f為法定系數,由司法解釋根據法定刑確定,k就是審判過程中根據具體案情確定的系數。那么怎樣確定呢?應該對此進行分解:k=k[,1]×k[ ,2]×k[,3]×……k[,n],可以用k[,1]代表犯罪分子主觀惡性系數,如可規定在0.8—1.5間取值,對于累犯應大于1,初犯應小于1,正常的人取1;k[,2]代表盜竊的社會危害系數,在0.6—1.2間取值,對于入室盜竊大于1,順手牽羊的小于1,等等;k[,3]代表犯罪后表現, 根據退贓、自首等情況確定。當k[,1],k[,2],……k[,n]確定后,刑期x就可很簡單的計算出來。可以看出,如果采用此法,審判人員的自由裁量將限定在最小范圍內,而得出的結果又能符合犯罪行為的實際社會危害性,其優點是現行的估推法無法比擬的。

五 用相對數法確定犯罪數額方法的可行性及展望

1、沒有技術上的障礙。采用相對數法確定標準本身簡便, 對于司法實踐也不會帶來太大的麻煩。首先,涉及到一個除法運算很簡單。關鍵是及時獲取人均收入這個參數。根據刑訴法,刑事案件主要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司法部門處理的主要是發生在當地的犯罪,獲取有關數據十分方便。對于少量的發生在外地犯罪行為,可在調查取證時去當地統計部門調取,也可以由最高法院等部門會同統計部門定期(一年)公布。從發展看,隨著計算機應用、網絡技術普及,調取統計數據將十分簡單。

處理跨地區、跨年度的多起犯罪,可以分別計算同一地區同一年度的犯罪侵害的財物數額的倍數,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處理當年的犯罪,沒有統計數據,可用上年的數據為依據。

2、關于相對數法確定數額標準的展望。采用此法時, 確定人均收入的區域大小是關系到標準能否最大限度地符合各地實際的關鍵。筆者認為:以地市為單位計算人均收入的區間即可,城鄉應分開計算,對于外省的犯罪,以省為單位。為了實現平穩過渡,在開始階段可統一以省為計算人均收入的區間。如果要在實踐中推廣,可選取一些沒有規定數額標準的罪名作為試點,待積累一定經驗后,再逐步擴大試驗范圍。

篇(7)

關鍵詞:企業;經濟發展;財政稅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時間:2014年4月29日

企業的經濟發展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財政稅收影響著企業的經濟發展,要應對財政稅收的改革以實現企業更好的經濟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發揮企業的作用,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因素

(一)稅收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政策。財政稅收政策內容存在缺陷,在市場經濟下,我國的社會與經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與發展,財政稅收政策也在不斷的改革與進步,但其內容還是存在問題,在一定方面上限制了企業的經濟發展。在稅收政策上,對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制度,造成納稅額存在一定的差距。企業所得稅的基準稅率也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發展,減弱了投資的興趣。

企業在不斷的發展,其法律制度也在隨之變化發展,但依舊存在不符合企業發展的制度。在增值稅值方面,對于規模小的企業來說,是一種經濟負擔。

1、稅收影響企業融資管理政策。稅收存在差異會影響到企業的資本機構選擇,在企業的融資決策中,企業的資本結構決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司的資本結構受到企業所得稅稅率、股利與利息的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2、稅收影響企業投資管理政策。企業是依靠資金在運行,要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有資金的保障,所以及時的進行資金的籌集是非常重要的,籌資政策從屬于企業的投資管理。對于不同籌集資金方式,稅收都有其特定的規定,直接影響了企業的資金成本。

3、稅收影響企業股利管理政策。在企業經濟發展中,股利的分配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企業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依據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和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來制定不同的股利政策,以保護投資者利益與保證企業的經濟發展目標。

(二)企業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模式存在問題。社會與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應該與時俱進,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的發展中,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者執行度不夠的狀況。我國的企業管理模式單一,在遇到資金問題時沒有完善的資金融資制度,管理者專業程度不高,影響企業的進步。

2、企業的信息技術發展落后。當今社會是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社會,企業只有很好的利用信息化技術才有助于企業的經濟發展。但企業的發展現狀卻是由于資金不足,無法引進高科技技術,對設備的投資也不足,由于設備落后,對能源的利用率也就低下,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發展。

二、完善企業經濟發展對策

(一)創新財政稅收制度,保證企業經濟發展

1、建立完善的財政稅收法律。完善的財政稅收法律有利于企業的經濟發展,對企業融資方面的稅收制度進行一定的改革,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融資,在納稅標準上,要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不對企業融資造成負擔;保證財政稅收工作的穩定開展,依據且得具體發展規模制定稅收政策,既要完善財政稅收政策又要實現企業經濟發展,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實現不同類型企業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2、建立專業化財政稅收管理團隊。對財政稅收實行改革就要有專業的管理團隊來執行,如果缺少領導者,那所有的法律法規就會失去其存在意義,得不到有效的發展,所以要著力培養一個專業化水平比較高的管理團隊,保證政策的實行,保證財政稅收的穩定、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重視其專業的管理技能與自身的職業道德,以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3、完善權、責、利三者關系。權,權利;責,責任;利,利益。在企業的發展中,三者主導和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實現三者的統一,才有利與企業的發展。財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明確自己的權力與責任,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現和不履行責任的行為,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維護企業的利益與發展;

4、減輕企業負擔,靈活調整稅率。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其主要目標在于減少企業的納稅負擔,保障企業的經濟發展,在全球化經濟的大潮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對于納稅稅率要靈活運用,依據企業的規模與發展狀況實施適合企業的稅收稅率,降低一定的納稅標準,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在企業進行融資或者擴大發展規模時,給予鼓勵和扶持,以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

(二)完善企業自身的發展

1、創新管理模式,適應企業經濟發展。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引進專業水平高的管理人員,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其知識素養與專業能力,轉變管理者管理理念,使其了解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制定有助于企業經濟發展的規定。完善監督機制,對員工的行為進行一定的監督,減少成本的浪費,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運用科學管理方式,完善管理的規章制度,制定考核機制,確保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2、加大企業信息化技術投資,實現企業信息化發展。對企業的設備進行一定的更新換代,依據企業的發展狀況適當的引進高科技技術,保證產品的質量,加大對能源的利用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的經濟發展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面對企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要對財政稅收政策進行創新,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自身也要加強管理,培養專業人才,提高融資能力,在獲得經濟利益之時更要保證產品質量,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吳敬璉.經濟走勢與政策選擇[N].經濟觀察報,2002.8.

[2]金優.淺談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2.9.

[3]葛柳燕,湯泉.稅收制度改革對中小企業的影響[J].納稅與籌劃,2010.1.

[4]楊春偉.新形勢下中小企業經濟管理的應對策略[J].企業研究,20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洲精品videos|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女人流白浆和喷水哪种是高潮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无码a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妇人吹潮在线播放| 私人vps一夜爽毛片免费|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乌克兰少妇videos高潮| 黄色网站在线播放| 七次郎在线视频|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福利| 无线乱码一二三区免费看| 9 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官网第三页|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色在线 | 日韩|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人妻大战黑人白浆狂泄|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免费看| 两个男人吮她的花蒂和奶水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