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16:40: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華文化根本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漢字 中華民族 文化 精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體系之繁雜,包羅之廣泛,可謂是亙古未有,在今天強勢的西方文化下,中華文化能夠獨樹一幟,并且走出國門,為世界所承認,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筆者認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好和平,并不是侵略和好戰的民族,其之所以能夠綿延五千年而經久不息,歷經磨難而長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華文化的精神。而漢字作為漢文化的最基本元素,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所言,體現出了中華文化的諸多特征,每一個漢字都是一部文化傳承的歷史,本文的討論比起各位大師的研究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本文從一個新的角度研究了漢字所傳達出的文化精神,也有著微薄的研究價值。
一、漢字與文化
漢字在中國歷史上始終被稱之為文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寫道“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相傳漢字為倉頡所造,雖然這缺乏具體的考證,但是可以證明的是漢字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狀而創造出來的書寫符號,其特征是“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漢字”的說法最早見于元代,為了區別蒙、回等文字,而特有此稱謂,漢字流傳至今,從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來繁體字,從漢代初建其名,唐代形成標準的楷書,和建國以后對于漢字的簡化,漢字成為了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唯一的從上古時期傳承至今的文字。漢族愛好和平,不喜侵略,五千年的文明傳承至今,依靠的不是強大的武力,而是文化的優越性和穩定性,滿人入關之后,自秦漢以來的衣冠服飾一應改變,但是漢字不但留存下來,而且最終取代了滿文,滿文作為一種語言至今能讀寫者不足20人,由此可見漢字的巨大生命力和魅力。
“文化”一語最早當源于《易經》。《易·賁·彖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來又見之于西漢劉向《說苑·指武篇》,其辭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從本質上說,文化就是依靠文德進行教化,在現代社會,文化有了更加廣泛的涵義,包括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信仰倫理,而筆者個人認為,文化是代表一個民族最基本的屬性和特征,是教化一個民族的根本,以文化教化一個民族的過程,就如同治學修身的過程,文化不但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最根本屬性,而且還深深地影響了一個民族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二、傳統文化在漢字中的傳承
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傳承都是在漢字當中表現出來的,漢字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漢字體現了民族生活
漢字最早是源于繪圖顯意的形義文字,簡言之就是以形顯義。比如與錢幣有關系的漢字一般都加以偏旁部首“貝”,這主要是由于最早的時候人們都是用貝殼作為貨幣的,而秦代以后,金屬貨幣大量使用,于是“錢”這個字誕生了,宋代以后,紙幣交子的誕生,逐漸演變為現在的“鈔”這個詞。解讀每一個漢字,都能夠解讀當時的民族生活,這是漢字體現民族生活的重要體現。
2.漢字反應了民族思想
漢字深刻地反應出了民族文化思想,比如中國自古以來有著深刻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大量用“女”做偏旁的漢字都帶有著貶義,比如,奸、妖、妒、婪、妄等等等,從漢字中我們可以深刻地看到漢民族克己復禮,堅持倫理道德,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源。
3.漢字表現了民族思維方式
一個民族的語言從根本上反應出了民族的思維方式,漢字在這方面尤為顯著,古文字乃“蓋依類相形,故謂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延續至今,漢字仍然是有著象形表意的因素,而且漢字端端正正,上下左右,有理有據,這充分說明了體現了中國人自古追求陰陽上下、工整嚴格的思維方式。這不僅體現在漢字本身上,還體現在諸如對聯和文章等文化上,甚至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系都離不開文武之道,這種張弛的思維方式和漢字是分不開的。
三、漢字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入探討
漢字是文化的根本元素,對于漢民族起著很大的教化作用,而且還從中國傳播到全世界,進一步傳播了中華文化,隋唐之際,中國的漢字就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琉球,從而對朝鮮、日本、琉球的文化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后來又傳播到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圈。日本當代的民族精神就是深受漢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明治維新漢字的留存,使得日本保持了其民族自強精神和武士道文化,這避免了日本從本質上被西方化的厄運。
每一個漢字都能夠折射出民族文化,從先秦時代,到如今的共和國,中國的方言至今彼此難以了解,和日本的單一民族不同,和美國的移民國度不同,和歐洲的城邦國家更不相同,中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文化屬性繁雜,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成為歐洲了。而后來的北方民族早就統治了中國,中國可能就是一個“披發左衽”的野蠻民族。
從漢字中,我們能夠讀出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中華文化的良構性,以及中華民族熱愛和平,討厭征戰,渴望天下大同的盛世情節,“男女”,“陰陽”“文武”,中國的民族精神無處不存在一種二元平衡的思想。而且自古以來,漢字就具有一種文化傳播性,這種傳播性也可以稱之為擴張性,但并不是強力的擴張,而是依靠外來文化對于漢文化的深刻認同來進行傳播。
每一個漢字都自成為字,這種單元素的字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嚴謹精神,也體現出了中華文化對于道統的重視,體現出了在字的重心平穩中尋求使人心理達到平衡的東西,從而達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通過漢字的比劃共同體現著陰陽生克同構的特征以及事物對立統一的法則。
四、結語
漢字弘揚了東方文化精髓,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理念與智慧,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獨到的民族文化精神。漢字所能夠體現的文化精神必須要經過深入的研究方可有著切實的體會,本文淺嘗則止,望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關鍵詞】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自覺
一、文化自覺的內涵
在1997年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二屆社會學人類學高級研討班上提出:“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特色及它的發展趨勢。文化自覺的過程,是一個艱巨的過程,所謂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關于,文化自覺的基本要求,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說文化自覺強調三個方面的義,即一是對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二是對他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三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堅持和諧共生的文化價值觀。
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自覺的內涵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自覺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各美其美”――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覺,即明白少數民族文化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特色及它的發展趨勢;第二,“美人之美”――對他民族文化的自覺,又包含兩個層次,即對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覺與對外來文化的自覺,充分認識不同民族文化的長處,去粗取精,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第三,“美美與共”――對中華文化的自覺,了解、明白、認同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價值觀念;
三、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自覺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筆者選取三所本科院校:塔里木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喀什師范學院,發放問卷 750 份,有效回收 700 份,回收率 95%。結合問卷結果,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自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各美其美”――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覺
1.對本民族文化的認知度。在回答“您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程度”過程中,有53.4%人選擇“非常了解,專門學習; 而在“本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的文化”問題的回答中,有 47%的人很贊同;在問題“少數民族文化對新疆地區的貢獻比漢族文化大”的回答中,34%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同意,40%的同學選擇了同意。
通過以上的調查發現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強烈認同,甚至存在狹隘、片面性。然而,在實踐生活中如果過分強調本民族的意識,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如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果繼續將民族意識惡性膨脹,就會出現背離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破壞祖國統一的活動,就會阻礙各民族發展進步,甚至會造成國家的分裂。
2.對本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的認識。在回答“您是否同意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90.63%的學生表示同意,這說明絕大部分同學的認識是明確的,近10%的人選擇了不同意和不清楚。這表明還有少部分同學對中華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不是十分清楚。這既關系到新疆的文化發展也關系到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
(二)“美人之美”――對他民族文化的自覺
1.對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覺。(1)對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認知度。回答“你最了解的歷史是?選“少數民族歷史”的學生比例為42.4%,選“漢族歷史”的學生為17.8%,可見少數民族大學生最了解的歷史是關于少數民族的歷史;當被問及“你是否關注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傳統”時,選擇 “一般”的學生占到了54.5%,選擇了“不太關注”的學生占24.8%,選擇“很關注”的比例僅僅為20.7%,通過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認知度更高,但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少數民族沒有認識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華,就不可能做到 “美人之美”,這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發展與進步的,因為一種文化與異質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沖突和融合,是實現自我更新和發展的重要機制,是文化演進發展的一種帶規律性的現象,這也不利于民族關系的和諧。(2)對本民族文化與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關系的認識。對“漢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是一件很好的事”的回答,只有46.3%的學生選擇“非常同意”,選擇不同意的占到10%,這說明一小部分學生還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關系。而各民族在對他文化的認同“既可能是一個認識自身,汲取其他文化充實自己的過程,也可能導致封閉與狹隘意識的產生。”甚至導致本民族文化的喪失。如果本民族文化與他文化之間不相抵觸則可能被認同,當本民族文化與他文化之間相抵觸時,本民族文化就有可能不被認同,甚至引起本民族文化與他文化間的沖突。因此,對二者關系的認識直接回影響到民族團結,新疆的和諧穩定。
2.對外來文化的自覺。(1)對外來文化的認同度。回答“你更重視西方節日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45.8%的同學選擇了“重視傳統節日,但經常過西方節日”,還有居然11.3%的同學選擇“會慶祝西方節日,不會參加大部分傳統”,也就是說一定會慶祝西方節日的占57.1%;對“大學生最關注的電視節目內容是?”的回答是35%的同學選擇韓劇偶像劇,18%的同學選擇“國家大事”,27%的人選擇了“娛樂新聞”20%的人選擇“財經”。這些調查數據說明,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外來文化有著極大的認同與盲目的崇拜。經過與一些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訪談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僅熱衷于西方的節日,對肯德基等西方的快餐文化也情有獨鐘,有一些少數民族大學生們也在瘋狂地學習外語,愛看美國好萊塢電影,中國的傳統文化離他們越來越遠,這些都值得我們認真關注與反思,因為觀念形態的東西決定著這些現象,我們務必要保持清醒和高度的警覺,特別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形態的文化不斷地粉墨登場,西方敵對勢力利用自身在經濟、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的文化滲透將會不遺余力的發展下去,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人們的文化心態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外來文化包含有先進和落后的思想,(下轉第108頁)甚至含有有意圖將我國“西化”的思想,對西方的價值觀念,應該堅持辯證的觀點,而非“拿來主義”,特別是當代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人生價值觀還不穩定,認識水平和分析辨別能力也是有限的,更是極易受到了西方各種文化思潮的侵蝕。(2)對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的認識。對“你認為中方文化優異于其他國家的文化嗎”的回答,可以體現出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認識,10.3%的同學選擇“是的,并且不需要向西方學習“,60.2%的同學選擇“是的,但是還可以吸取西方優秀的文化”,其中看到中方文化應吸取西方優秀的文化的人數最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多數學生能正確認識這兩者的關系。
(三)“美美與共”――對中華文化的自覺
1.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度。在“你對中國的文化感興趣嗎”回答中,只有45.8%的同學選擇“很感興趣”,49%的人選擇“一般”,49%的人對中國的文化并不是很感興趣,就沒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認識程度也不會太高。“您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程度”回答情況是這樣的16%的學生選擇了“非常了解,專門學習”,70%的人選擇了“一般,作為興趣偶爾涉獵,70%的人明確表明自己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程度“一般”,這個問題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回答“中華文化都是優秀文化”這個問題中40.1%的人認為很贊同,也就是說有40.1%的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從數據可看出,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度并不高,而中華文化的認知是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而中華文化認同又是中國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知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對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特征的認同。對“中華文化能夠代表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嗎?”的回答情況是這樣的85.3%的同學認為“非常能代表”,還有14.7%的同學認為不能代表,說明還是有一小部分同學不能正確認同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征。
針對中華民族的結構先生提出了“多元一體格局說”,強調在歷史進程中,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二者不間斷交流,促進了“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一體特征的認同有利于邊疆各族人民形成對中華民族共同情感的強大的文化向心力,這將有助于新疆各民族間的認同和感情交流,使得民族的凝聚得到根本的提升,這對民族團結,和諧統一的新疆建設意義重大。
通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自覺狀況并不是很樂觀的,還有待于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的力量進一步培養,提升。
參考文獻
[1] .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群言出版社,2005.
[2] 鄭曉云.文化認同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 王霞.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探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
1.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吐納八面來風,自信而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敦煌文化,歷經千年歲月,依然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容并蓄、博采眾長、開拓進取的文化自信。
2. 在長期演進過程中,中國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比如,中華民族保持著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襟氣度,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和而不同”“”,倡導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等等。這些思想體系和精神追求,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一言以蔽之,文藝是絕佳的精神食糧,觸及人的靈魂,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
4.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來,一代代中國學人焚膏繼晷、兀兀窮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國情懷破譯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碼”,讓漢字散發出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今天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堅硬磐石。
6.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上,這樣的形勢倒逼著我們,必須堅定并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一句話,就是用更有力的傳承發展,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不斷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發展,不斷融合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體系。而中華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實踐也充分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動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保障。對每一位中華兒女來說,在新時代就要更加深懷自信,理直氣壯地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8. 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認可。我們還要深懷自信,在“不忘本來”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外來”,推動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來文化之精華,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9. 樹立全球意識、世界胸襟,倡導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主張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使中華文化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求我們既要做到全面學習、胸懷全局,又要做到立足本職、重點掌握,全面深刻領會十七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思想基礎,也是我們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開展具體工作的前提。
一是關于文化建設重要性的新觀點。十七大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并首次使用了“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基于此,首次在黨代會上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更加自覺、更加主動”的新要求,這是我們推進新時期文化建設必須牢牢把握的奮斗目標、戰略任務和工作基調。
二是關于文化建設政治性的新觀點。十七大對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進行了新的理論概括,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并對其基本內涵和實現途徑進行了全面闡述。這要求我們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和價值追求,切實保證文化工作的正確方向,同時充分運用文化藝術手段,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三是關于文化建設人民性的新觀點。文化來自人民,也屬于人民。十七大提出“要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等新觀點,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文化建設中的貫徹落實。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造福人民中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四是關于文化建設和諧性的新觀點。和諧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特征。十七大指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風尚”。這要求我們要把建設和諧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要求,既努力克服文化建設中的不和諧因素,實現文化更大程度的和諧發展,又充分發揮文化陶冶情操、滋養心靈、引領風尚的功能特點,積極培育和諧理念、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和諧環境。
第一個重要經驗:提倡兼容并包
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延續五千年,與其巨大的包容精神有密切的關系。陳寅恪先生對中國文化中的包容精神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并認為這種包容精神在道教中表現得尤為鮮明,故將其稱為“道教之真精神”。這種真精神,具體來說也就是,面對外來的異質文化,我們一方面要吸取和接納,但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即一方面盡量吸收外來學說,另一方面又堅持自己的文化本位。這兩方面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但在中國文化中,此二者卻是可以兼得的。
大家很熟悉的兩個成語――有容乃大與虛懷若谷,很好地概括了道家文化的精髓。《道德經》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匯集百川,是因為它把自己的位置擺得低。“虛”,是道家最高的精神追求。只有在達到虛無境界之后,才會有物的生成與呈現。在自然界中也是這樣,若是沒有天地之間的虛無,萬物與人類就不可能生長。即使是人與人的交流,也需要以虛無作為空間。
第二個重要經驗:共同維護中華倫理的精神
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宗法傳統的社會中,道教與儒家一起努力,共同維護著中華傳統的倫理精神。儒道兩家在義理上的關系,可以用和而不同來概括。
從儒道兩家的經典著作來看,老子和孔子的確存在學術上的分歧。《道德經》第18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38章又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從這兩章的內容可以看出,老子與孔子在倫理思想上還是有一定差異性的。盡管老子也認同仁、義、禮,但認為并非是根本性的存在,其地位應在道與德之后。《道德經》第67章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相對于儒家而言,道教更強調慈愛、簡樸、謙讓不爭。一言以蔽之,儒家以“仁”為核心,而道教則以“慈”為核心。
然而,儒道兩家的學術分歧并不影響他們共同建構中國的基本倫理規范。儒家以仁為核心,建構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倫理標準。道教創始之后,對儒家的這套倫理標準,也持非常支持的態度。《太平經》說:“天下大事,忠孝誠信為大。”老祖天師在《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中說:“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禮民矣。”這些說法基本上與儒家的倫理教條并無二致。也可以這樣說,在倫理思想上,儒道兩家盡管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精神實質并沒有不同。就各種信仰體系而言,他們在大的宗旨上是相同的,都力圖引導人們行善,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只是在一些具體的義理、制度上有所不同。正因為如此,在中華文化兼容并包的土壤中,這些多元信仰才能建構起中國人的共同倫理,并一起維護之。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對中國人基本倫理的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一構建過程中,道教特別強調四個字:忠孝誠敬。忠孝誠敬這一基本倫理,既是儒、道兩家共同的基本價值理念,也是中華人倫道統的基礎。
在構建倫理規范時,道教在形式上不同于儒家。道教往往會把遵守倫理規范作為修道成神仙的基礎。宋代的凈明派提出“忠孝神仙”的概念。《凈明忠孝全書》謂:“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為仙道之根本。”凈明道不僅把孝看成是孝順自己的父母或孝順天下的老人,而且擴展為愛所有的生命,體現了道教“慈心于物”的追求。
第三個重要經驗:本土化
在中華共同倫理的建構中,儒釋道三家是既有爭論,也有融合的。在歷史上,外來文化只有經過本土化,并融入中華傳統的倫理精神,才有可能在中國站住腳。在這一點上,佛教與基督宗教在本土化問題上的經歷,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思考。
南北朝時期,佛教義理與中國傳統思想產生了激烈沖突。道教思想家顧歡在《夷夏論》中認為,產生于西戎的佛法,有些義理與中國的禮教是不相容的。《夷夏論》辯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于忠孝的問題,其實質是關于倫理的沖突。這場爭論,促進了佛教對自身義理的思考。在這之后,佛教逐漸接受了忠孝誠敬這一中國傳統倫理原則,并將其引入到佛教義理中,從而使自己融入了中華文化。
在中國,忠孝誠敬是中國文化本位的普遍倫理。一種外來宗教若想在中國落地生根,必須與之相認同。在《中國文明與世界――湯因比的中國觀》一書中,湯因比先生分析了明清之際天主教在華傳播的成敗,并提出了“高級宗教本質剝離論”的思想,他認為:“高級宗教是由本質的要素(教訓與真理)和偶然的、一時的地方附加物(未構成本質的儀式與提案)構成的,而且兩者密切聯系并共同存在。高級宗教的移植是把從高級宗教中剝離的本質注入到其他文明上,進而使其染上傳播地文明的特色;而強制地導入刻有誕生地文明色彩的附加物,就會受到傳播地社會的抵抗、拒絕、排斥,進而成為鎖國的原因。”
以利瑪竇為代表的最初來華的耶酥會士們正是因為放棄了自己的宗教“地方附加物”(如某些與中國的倫理風俗相沖突的禮儀),而把天主教的本質注入到了忠孝誠敬的倫理中,從而使天主教教義染上了中華文化的色彩,才使得天主教教義在中國士大夫中產生了一定影響,為教義的傳播奠定了可靠的基礎。但是,在所謂的“禮儀之爭”中,教皇克雷芒十一世當時認為中國人對皇帝及祖先的崇拜違反天主教教義,規定中國的天主教徒不許入祠堂行禮,結果引發清朝廷反制,嚴厲限制傳教士活動。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指出,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從大的地域文化視角看,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三大主源、三大組成部分,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的形成發展。今天,我們建設文化強國,同樣不能缺失草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樣性不僅是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體現,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文化多樣性符合各民族發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類發現和選擇多樣性的生存方式和發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原則。草原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發展草原文化,關乎中華文化多樣的、整體的、全面的發展。
內蒙古是草原文化的發祥地和主要承載地,草原文化是植根于內蒙古各族人民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文化,是內蒙古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特征。在多年的文化建設實踐中,草原文化已經成為內蒙古最有特色、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近年來,內蒙古黨委、政府提出了由建設民族文化大區向建設民族文化強區跨越的文化戰略目標。實現這一重大跨越,必須要以草原文化為重要資源和發展基礎,必須要把草原文化作為其中的基本內涵,充分發揮和展示草原文化在各族人民經濟社會生活中所蘊含的生機活力。因此,傳承和發展草原文化,也關乎內蒙古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設與發展,關乎內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民生。同時,文化也是具體民族的文化。內蒙古世代居住著蒙古、漢、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滿、回、朝鮮等民族,保護草原文化也是保護這些民族的文化,而且保護民族文化也就是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
草原文化是幾千年來積淀和發展起來的,有著豐富的內涵。由草原文化的時空分布狀況,可以把草原文化劃分為歷史文化與現實文化。歷史文化是指歷史遺跡、考古發現、民族文物、歷史事實等,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復制的特點。對于歷史文化,我們應當以確定保護等級、修復遺址、收藏于博物館等方式實現原樣保護、保存,并通過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歷史價值,闡發其思想精神價值,積極汲取歷史文化的思想精神,并加以傳承、弘揚。這是非常重要的。現實文化是指仍然在現實中應用的生產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動、文學藝術等,具有活態和可傳承的特點。對于現實文化,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本色,推陳出新。因此可以說,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包括歷史文化中思想精神價值的傳承與發展,以及現實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當代語境中,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著許多困境與挑戰。目前,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有一些文化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消失或瀕危。因此,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十分迫切需要解決好的問題。同時,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復,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人們的重視,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環境有了改善,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有了良好的機遇和前景。在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我們需要走出困境,抓住機遇,增強傳承與發展的自主、自覺意識。當前要著重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發掘和闡發草原文化的精神價值。在傳承與發展草原文化中,首要傳承與發展的是蘊含于草原文化中的精神內涵。精神內涵是草原文化內在本質所在,是草原文化在千百年來得以傳承、發展的根本源泉和靈魂所在。經專家和學者的研究和論證,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這是對草原文化的核心內容、基本精神的本質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發展及對外影響的內在動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會環境下生存發展、對外交往的思想觀念,內涵豐富、深厚。其中蘊含了既有特定性的又有普遍性的思想價值,符合人類發展的總體價值取向和時展的需要,這在今天對于內蒙古各民族人民團結進步、奮勇向前仍是重要的精神動力。草原文化在長期的積淀中,孕育出許多富有生命力的觀念和思想,比如天人相偕、包容并蓄、自由開放、崇信重義、以法治事、英雄樂觀、開拓進取等。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其他思想觀念,是千百年來草原民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拼搏向上、勇于進取、傾注智慧所取得的寶貴精神成果,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在草原文化許許多多的具體文化遺存、歷史事實、物質生活、民俗、文學藝術等文化事項當中,都蘊含著豐富深厚的草原文化精神內涵。我們對于草原文化各方面的具體文化事項,都需要加強挖掘、理解和闡發其中的思想價值、精神內涵,加以汲取、傳承和發展,并賦予與時俱進的時代性,使之成為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取之不盡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著力傳承與發展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形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必然是其內涵與形式的傳承和發展。適應我國北方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北方民族創造了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形式。草原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從內涵上說,草原文化中有著紅山玉器、陰山巖畫、鄂爾多斯青銅器、遼代佛塔、敕勒歌、元上都遺址、成吉思汗大扎撒、兩翼制、行國、因俗而治、逐水草而居、蒙古族英雄史詩等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藝術多方面的內容。從形式上說,鄂爾多斯青銅器造型中凝結著的粗獷、質樸和厚重,遼墓壁畫筆法的簡潔暢達,《敕勒歌》所展現的天高地闊,草原民族性格的豁達豪放、真誠質樸,穹廬頂展現天圓地方的蒙古包,蒙古族長調的悠揚舒展,蒙古族對于藍、白色的崇尚等,都是草原民族特有的表達、表現方法和形式。草原文化的內涵與形式具有遼闊蒼茫、雄渾奔放、委婉舒展的風格和特色,是深受草原上的人們和各族人民珍愛和向往的,是發展當代內蒙古文化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資源和基礎。在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形式的傳承與發展中,必須強調以原貌為基礎,尊重本色和特質,表現其精神、神韻、靈魂。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賦予草原文化已有的內涵、形式以新的時代意義,實現草原文化的內涵與形式的更新、發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考諸中外歷史,放眼世界各國,絕不存在涵蓋一切的同一性。實踐證明,不同的背景、制度、價值觀念和利益格局在共時環境下相互競爭與碰撞,往往是那些最有包容雅量、最善吸收轉化,最能主動自信的價值觀念最后勝出,也最具有持續經久的活力和潛力。可以說,包容性作為一種價值信仰和道德規范,它的致勝之道正是融合了堅守與吸收,繼承與創新、自由競爭與普遍得利的辯證關系。
作為世界歷史上唯一沒有間斷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體系,中華文明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包容性。一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就是一幅各個民族、各種思想、各種文化相互包容、不斷融合的生動畫卷。作為中國包容性的重要體現,“和”是中華文化的根基與標志,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和日常生活中,內化為中國人思維邏輯和行事準則,惟有和諧、融合才能產生、發展萬物,包容是中國人理解萬物起源和運行規則的方式。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經濟、社會與政治上的包容性,可以使資源優化配置,并能構建寬松暢通的發展氛圍與渠道,使人得其位,物得其所,更能破除社會僵化鎖鏈,消融階層間的分歧和排斥。更重要的是,執政黨通過包容性的政策、舉措,贏得了民心,強化了根基,增長了本領,對建設與發展的規律理解得更深刻,運用得更嫻熟,從而使執政地位更加鞏固與堅牢。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持續發展,促進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背景下,認真反思中國社會的包容性特征,理順一元統領與多元共存關系,完善治理手段,不斷突破陳舊觀念的束縛與利益固化的藩籬,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與課題。
當然,包容并不意味著毫無原則、不加鑒別的容忍與吸收,也不是放棄價值判斷的一味趨同。堅守底線基礎上的包容開放,促進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秉持相互尊重、互惠共贏的務實方針,應是我們長期不變的追求。
在觀念世界與現實環境中,如何把握堅守與包容的辯證統一?當用包容性這束光去“觀照”現今的制度、模式與觀念 ,還有哪些急須補充完善之處?文化上的包容性是如何反作用于經濟與政治生活?作為一種應當長期堅守的戰略,包容性元素、特征如何“落腳生根”,不斷充實到頂層設計與制度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