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5: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交通工程系統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工程系統分析的步驟
系統分析作為決策者的一個有力工具,對決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質量以及實施有效領導等方面有重要影響,其基本步驟如下:
(1)明確目標:在進行系統分析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對系統和系統范疇進行明確定義,清楚了解系統的環境以及系統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等;接著就是對反映系統行為、性能或者性狀的數據進行大量采集,選擇相應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對現有系統的性能和狀態進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評價時,通過數據分析的利用加以實現;完成評價后,應該調查并預測現有系統當下和將來的需求,并與現有的系統實際狀態和使用系能進行類比,進一步使得現有系統存在問題的內容和范圍都有所確定。根據這些分析依據來對現有系統開展價值分析,討論后確定接受度高且實現性強的系統整改的目標和目的。
(2)可選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統的問題和所定的目標及目的對多個可能的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和篩選,多次進行系統分析和系統評價,從眾多改進法方案中篩選出可行性較高的方案。
(3)選擇方案的分析評價:在上一個步驟中已經完成了各項方案的分析,因此這時應該依據按照表征系統的行為、性狀和特征模擬所得到的一個或數個模型細致的技術、經濟政治可行性分析,對系統實施后的各種狀態進行計算分析。
(4)方案的選擇與決策:完成系統分析后,系統分析員需要將結構化分析結果用概述的形式傳給決策者,說明評定指標和標準,表明系統目的和目標的確立依據,提供可行的參考方案并對各方案實施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在討論中系統分析員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5)方案實施和反饋:系統分析結果的驗證是在確定方案實施過程中和結束后需要進行的基本步驟,驗證的結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選用參數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據,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薦可以以此為構建基礎并適時推出。
道路與交通工程的規劃、設計、修建和后期運作管理是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系統分析的主要對象。這些問題的基本特征與微觀經濟概念預測法、系統分析方法論、技術優化、決策理論等相結合就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選擇的依據基礎。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龐大而復雜,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門的資源優化配置和最佳解決方案的選擇是工程系統分析工作的主要內容。
2模型的建立與運行
模型是將系統和問題的全貌以立體直觀的方式呈現給決策者的一種工具,通過直觀的呈現各種問題來加強決策者的決策能力,在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系統的分析過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員能夠根據具體模型來分析各種各樣的變量、因素以及關系之間是如何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通過分析來推測可能對系統產生影響的各種行為、性狀、性能等,進一步對方案的效果進行評價,對方案進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與交通系統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運行步驟如下:初步設計、根據現有數據初步證實、通過模型預測新情況、根據實際偏差改進模型。
3城市道路與交通系統分析的主要內容
3.1線性規劃與圖論
線性規劃是運籌學中的一個分支,運籌學會通過運用圖解法、人工變量法、單純形法等求解方法來將所分析的問題具體呈現出來。通常情況下,使用線性規劃有兩個目的:一個目的是根據任務要求,采用最省資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個目的是根據被限定的資源,采用最佳方案經濟有效地完成任務。同時,作為運籌學另一個分支的圖論則是以“圖”的形式來反映龐大而復雜的工程系統以及管理問題,其最優結果通過數學方法求得。通過情況下,要分析完成某項任務的最少時間、最省費用、最短距離等,都可以通過圖論的方法來進行。
3.2網絡技術
這里所說的網絡技術跟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網絡技術不同,作為圖論的一個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線圖和順序圖,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對承接的工作展開項目分析,并依據分析結果繪制出與預期要求相符的網絡圖,若通過分析繪制得到的網絡沒有達到預期要求目標,分析人員就可以結合時間、資源、費用等因素的影響對原圖進一步調整優化,以達到最終的滿意效果,在施工組織和施工計劃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用到網絡技術。
3.3預測與決策
預測與決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預測是以某件事物的歷史資料為依據,采取科學的方法和邏輯推來對該事物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分析,并對估計結果進行客觀評價,然后再調對人們的行動進行調節引導;而決策則是指在眾多可選方案中選擇出可行性最佳的執行方案。
3.4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
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用到技術經濟評價,技術經濟評價是對成本和效益動態計算并最終得出定量評價依據的一種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分析來說明某個方案的優劣。
4結語
關鍵詞:汽車動力;電氣工程;汽車質量
1研究背景
現在隨處可見車來車往,汽車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應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對于汽車,不管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是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表明了現今的工業發展已經達到了較好的水平。汽車工業是需要作為一個專業的項目進行深入研究的,尤其是汽車動力當中的電力工程的研究。電氣工程的發展,它的每一次創新和完善都能夠為汽車行業帶來進一步的發展。電氣工程滿足了汽車多種功能的要求,汽車的發展和電氣工程息息相關,電氣工程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現今,汽車的功能越來越完善,電氣工程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更迭,無論是汽車還是電氣工程,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創新,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2電氣工程介紹
電氣工程是一種較為綜合性的技術,它廣泛的用在各種行業之中,在汽車行業當中的應用更甚,并有利的推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電氣工程主要的內容是機電一體化和電相關的部分、設備和裝備等的各種構成原理和維修等。在汽車當中涉及的電氣工程也涉及了多種技術,例如:電工學,而電工學進一步劃分又可以分為電器技術、電路理論以及電機技術等,汽車的構造,汽車的檢測以及汽車的轉換和嵌入式,將嵌入式進一步劃分又分為微控制器和單片機等系統,還包括傳感技術等技術。很久之前,我國就已經在電氣工程方面提高了重視度,這使得我國的電氣工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研究電氣工程開始,我國就開始在工業方面應用電氣工程技術,后來,科技持續進步,我國的電氣工程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農業、手工業當中都有涉及。從整體上來講,電氣工程技術的進步和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功勞,而且,電氣工程在各個領域當中都有效的控制了生產的成本,并且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生產的收益,為我國各行業的整體發展打造了更好的基礎。對于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電氣工程在計算機技術當中的應用也至關重要,將電氣工程應用在計算機技術當中不僅是為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電氣工程的普及。根據調查,大約四分之三的行業都對電氣工程進行了應用,從這個數據我們能夠看出來,電氣工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已經隨處可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氣工程技術也不斷的進步,逐漸形成了較為全面的系統,它的性能和效率有目共睹,而且相比于其他技術更為合理,電氣工程為社會的發展打好了基礎,提供了動力。
3電氣工程系統研究
3.1汽車電器系統
汽車電器系統決定了汽車使用的動力,而汽車電氣系統包括汽車的發電、配給等多種功能相關的機器和設備,汽車的電器系統是汽車行駛過程當中為汽車提供動力,保證汽車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
3.2電子控制系統
在多數情況下,一輛汽車的主要性能是由它內部的電子控制系統決定的,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能夠控制汽車的多方面功能。一般情況下,汽車當中的電子控制和機械系統同時作用,這種整體的系統我們叫做機電結合的汽車電子系統。如果在行駛的過程當中,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出現了故障,那么汽車將會直接停止各項工作,這種情況會對人身安全和交通秩序產生極大的影響。
3.3汽車電子信息系統
我們在對汽車的內部系統進行研究時,通常會將汽車內部攜帶的電子系統稱為電子信息系統,在汽車的運行過程當中,汽車電子信息系統能夠單獨的進行工作,這樣的構造當汽車內的電子信息系統出現了問題時,就不會對汽車運行的整體功能產生影響。所以說,汽車本體和汽車電子信息系統的關系不大。娛樂和辦公、功能顯示、信息傳輸等都是汽車電子系統的作用。在電子系統和信息系統的協作之下才能夠完成汽車電子系統的正常運行,當汽車的各項功能都能正常運行時,包括符合汽車運行的電氣、化學、機械等環境要求時,汽車的電子系統就能夠安裝使用。
3.4智能交通系統
汽車當中的智能交通系統能夠更好的緩解交通當中的各種問題,以及由汽車大量增加帶來的連鎖問題,而且,智能交通系統還能夠將司機和乘坐者緊密聯系。將智能交通系統運用到汽車的整體系統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關的交通管理部門的人員。智能交通系統是一種依靠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綜合系統,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是我國交通行業發展的一大進步,在汽車當中加入了智能交通系統能夠很好的解決公路交通堵塞等問題。
4汽車動力與電氣系統關系研究
無論是汽車的電器系統還是汽車當中的電子信息系統還是智能交通系統,這些系統都是基于電氣工程技術,而且它們之間又有著其自身的獨特性,卻又時刻受到彼此的影響,相輔相成,這些所有的電氣系統的總和共同的構成了汽車當中的電氣工程,一同為汽車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現在大多數的汽車都連接了網絡,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當中的各個系統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汽車的運行過程當中同時工作,汽車能夠在運行的過程當中隨時在網絡上傳輸數據,電氣系統還為汽車當中的導航等各種功能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從技術上來說,汽車的動力和電氣工程的研究,其中車載的網絡等系統都是可以獨立進行工作的,和汽車本體的關系不大,所以汽車當中的許多系統都可以被當作一個獨立的方向去研究,汽車內部的每一個系統都有特定的功能,這些汽車內部的系統在汽車電氣網絡的聯系下共同作用。而我們在對汽車內部系統進行研究時,通常會將汽車內部的網絡系統看作是一個單獨的系統,將汽車內部的網絡系統單獨研究能夠方便我們進行系統分析,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汽車網絡系統以及電子控制系統等多個汽車運行當中工作的系統的一致性。總而言之,汽車的動力和電氣工程是息息相關的,汽車當中的電氣工程決定和影響著汽車的動力以及各種性能。
5汽車不同系統關系研究
無論是汽車當中的電器系統還是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既相互獨立有互相影響,但是它們工作的統一目標都是為了汽車更好的運行。大多數情況下來講,現今的汽車,尤其是較為高檔的汽車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以及汽車電器系統之中都應用了汽車車上網絡,與此同時,汽車當中的智能交通系統更是對網絡極為依賴,包括在汽車運行道路以及停車場上安裝的各種設備,交通部門中、汽車中甚至太空中的網絡設備都對網絡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電氣工程的技術上來說,汽車上的各種電氣網絡都是相對獨立的但又密切聯系,但是很多時候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都將這些系統分開來作為獨立的對象進行研究。所以在進行汽車車上網絡的單獨研究時,我們可以認為汽車當中的電氣工程系統包括汽車當中的電子控制系統和電子信息系統等零部件。并且,在根本上來講,汽車當中的各類系統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而連接這些系統的就是汽車上的網絡,汽車上的網絡將汽車的電子信息系統、電器系統等有效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效果更加良好的汽車內部系統,而且,汽車內的網絡系統也可以被視為是這些汽車內部系統的子系統。在對汽車內的網絡系統進行敘述時,我們也可以將汽車內的網絡系統稱為一個單獨的系統,和另外四個系統進行區分,所以說,汽車內的網絡系統不僅是聯系汽車內其他系統的紐帶,還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具有其特定的功能。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將汽車當中的電氣工程系統包括的電子控制系統和電器系統都叫做汽車的電氣系統,而其他的幾個系統統一的被稱為是汽車電子系統。所以,我們在說汽車電氣工程時,可以直接的將汽車當中的電氣相關系統分為汽車電氣系統和汽車電子系統。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 物流系統 優化
0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原有的物流體系很薄弱,難以與社會物流系統相結合。因此,對水利水電工程現代物流系統的構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的特征
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具有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環境適應性,同時還具有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眾多等大系統所具有的特征。①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由人和形成勞動手段的設備、工具所組成。②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一個大跨度系統:這反映在地域跨度大和時間跨度大。③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一個可分系統:作為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無論其規模多么龐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個相關聯系的子系統。④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 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聯結多個供應商和工程施工需要,隨需求、供應、渠道、價格的變化,系統內的要素及系統的運行經常發生變化。⑤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的復雜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耗用物資的數量大、品種繁多、專業性較強、且具有不均衡性和不確定性。并且受物流系統中的采購、運輸、倉儲、信息、供應等子系統的制約,這些子系統的組織和合理運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⑥水電工程物流系統是一個多目標函數系統: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的總目標是實現宏觀和微觀的經濟效益。解決最優訂貨策略、信息管理、隨機情況下的庫存風險管理和安全庫存量的確定,使之有效的對水電工程物流進行管理,達到工程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三個控制的預定目標等都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者面對且必須解決的問題。
2 水利水電工程物流優化系統構建
物流從控制論的觀點,其管理過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判斷和決策的過程,以工程建設為例,其全部活動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產活動,一類是管理活動,圍繞和伴隨著一系列生產活動,執行著決策,計劃和調節職能,以保證生產有序高效進行,伴隨著生產活動的是物流,伴隨著管理活動的是信息流。在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管理中,大量的信息量通過有效的管理,將會更加有力的保證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水利水電工程物流信息的基本內容基本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①需求信息:包括工程設計、施工預算、施工圖文件、施工方案、工程進度計劃、物資需求數量、物資的品種規格、資金計劃、招投標文件、投標書、合同文件等。②資源信息:包括資源的分布、結構和潛力情況。③供應信息:包括各種供應渠道的變化和競爭的信息。④消耗信息:包括物資消耗的原始記錄,主要材料的核銷情況、單位產品消耗、同類工程消耗情況、降低消耗的主要措施和經驗。⑤資金信息:即各工程物資采購資金使用情況、資金周轉次數等。⑥儲運信息:包括運輸路線、運輸工具、裝卸、運輸費用、運輸條件、運輸方式、交通運輸狀況、倉庫設施及設備狀況、倉儲條件、入庫及出庫信息、庫存情況、大型機電設備運輸的沿途狀況和倉儲裝卸情況、物資在工程各標段的流向等。⑦物資經濟政策及管理信息:包括國家對有有關物資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物資市場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國民經濟計劃安排對物資市場供求的影響,還包括各種物資的經濟訂購批量,各種調查報表、專題報告、物資管理方面的指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物資綜合利用情況以及回收、修復、再生、復用的情況等等。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物流信息系統是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是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物流相關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來實現對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為物流管理提供戰略及運作決策支持的系統。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兩類活動流中的信息
調控活動包括水電工程建設的總體安排調度與需求計劃,具體為工程設計、施工方案、資金計劃、進度計劃、采購計劃等。物流運作活動包括供應商的綜合能力、訂單的產生與跟蹤、貨物運輸、庫存配置、物資消耗等。調控活動流程是整個物流信息系統框架的支柱。整個調控活動中的計劃指導水電工程的物資從采購到送貨過程中的分配與調度,使物流運作活動有序的完成。
庫存管理直接與調控信息流和物流運作信息流相聯系,是兩大信息流的集成與結合部分,因此,如何加強對庫存的管理,確定合適的安全庫存量,選擇最優庫存策略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水利水電工程物流優化系統圖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計劃、工程進度、資金、工程物資需求量、采購、運輸、包裝、倉儲、配送、貨運等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到的眾多部門,為了協調一致,必須建立相關的物流信息系統,加強專業化物流系統的建設,轉化原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單純物資供應概念,注重與專業的物流公司合作,保證物流體系的不斷優化和高效運作。
參考文獻:
[1]齊二石,周剛.物流工程.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P10~17.
[2]日本日通綜合研究所.物流手冊.吳潤濤等譯.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86.P34~42.
[3]王曉東.現代物流管理.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9).
[4]丁立言,張鐸.物流系統工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5]顧培亮.系統分析與協調.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6]onald J. Bowersox,David J. Closs.林國龍,宋柏,沙梅譯.物流管理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關鍵詞:教學改革;鐵路特色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作者簡介:蘇宏升(1969-),男,甘肅靖遠人,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副主任,教授;董海鷹(1966-),男,陜西臨潼人,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甘肅 蘭州 730070)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3-0027-03
一、歷史沿革
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前身是1958年由姜嘉猷教授等一批電機工程專家組建的電力機車專業和1959年組建的電力機車供電專業。1999年,學校根據國家新的本科專業目錄,設立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并于同年開始招生。2000年,該專業被教育部列入國家管理的專業點名單,并于2004年獲得了財政部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資助。[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成立以來,沿襲蘭州交通大學(蘭州鐵道學院)多年優良的辦學傳統,本著服務鐵路和面向地方電力系統領域進行人才培養的原則,已為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鐵道電氣化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建設,特別是西部鐵路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專業定位
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我國高校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時期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時期,而大眾化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畢業生的就業分配問題。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演變成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而這僅僅通過提升教學質量,狠抓教學水平的努力是難以辦到的。因此必須從社會分析做起,正確定位,找好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做好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改革,完成高校肩負的三項主要職能:人才培養、科研轉化和服務社會。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我國工科院校普遍設立的一個專業,專業規模相對龐大,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如前所述,蘭州交通大學如何能夠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學生,在當前諸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關系到該專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在對當前該專業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原鐵路院校類特色,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改革,即將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于鐵路特色專業,在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原有方向的基礎上設立了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和接觸網工程兩個特色專業方向,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兼顧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兩年的專業嘗試,證明電氣工程系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于鐵路特色專業的實踐是完全正確的,出現了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少人已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了良好成績,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三、特色專業方向的設立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的規定》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根據社會特殊需要及自身優勢和特點,可在完成基礎課教學后,在現設專業范圍內自主審定專業方向”。在此規則指導下,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開展了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下設立特色專業方向的探討和研究工作。
1.電氣專業寬口徑下的問題分析
縱觀當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狀況,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部分高校沿襲著我國高等教育中重理論、輕知識傳授的教育理念,忽略了人自身的教育,又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導致培養目標過大而無法適應時代需求,也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二是人才培養模式落后,缺乏創新。教學以具體專業為導向,將相應的專業知識灌輸給學生,較少考慮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知識完全消化,是否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否能夠運用這些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技術專業化日益突出,培養更加專業的電氣方面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2.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建立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我國能源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決定了我國鐵路交通運輸在未來國民經濟發展中仍將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鐵路電力牽引相比其他牽引方式在高速、重載、環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而是未來鐵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發展的牽引模式。“九五”后期,隨著一批時速超過200km的客貨共線鐵路和200~350km的客運專線鐵路的建成,我國鐵路進入高速發展期,加上這些鐵路多采用信息技術控制和管理,客觀上決定了對鐵路牽引供電專業的更高要求:要求電氣專業對鐵道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求作為鐵路自動化、現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牽引供電系統要從可靠性到先進性滿足高速鐵路建設的要求;要求現代的電力牽引供電要向專業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鐵路建設掀起了新一輪,且正在向新疆、等邊遠地區滲透,而這些鐵路建設的特點是高起點和高標準,急需大量掌握現代科學知識的鐵路供電和接觸網方面的人才,從事與牽引變電所與接觸網有關的運營維護工作,確保大動脈的安全暢通。另外,由于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明朗或培養計劃滿足不了高速鐵路發展的要求,致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畢業生就業困難。
根據我們在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哈爾濱、武漢、鄭州、蘭州等鐵路局和青藏鐵路公司,以及南車、北車等鐵路機車車輛制造企業的調查而得出的結論來看,這些企業每年對牽引供電專業畢業生的人才需求是學校能夠提供的三分之一,缺口達一半以上,而且這些鐵路企業對牽引供電的人才需求還將繼續增長。
一方面是寬口徑下電氣專業學生由于技能欠缺和諸多高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帶來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是鐵路牽引供電專業的人才匱乏,出現了多家用人單位提前到學校爭搶人才而無法滿足人才需求的局面。鑒于此,根據蘭州交通大學原鐵路類院校特色,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決定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下開辟牽引供電專業方向。同時,考慮到接觸網是電力牽引必不可少的載體,與運營維護工作往往糾結在一起,密不可分,因此又設立了接觸網工程方向。這樣和原來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方向一起,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共有三個專業方向,即兩個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和一個傳統專業方向,較好地滿足了用人單位的需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四、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改革的具體措施
電氣工程系鐵路特色專業方向一經確定就成為蘭州交通大學的一個重要專業方向,這也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唯一的一個有該方向的本科院校。為了滿足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即鐵道供電和接觸網方向)的教學要求,院系兩級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材選取和平臺建設等方面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研究小組,并得到了學校的大力資助。
1.教學計劃的修訂和課程設置的完善
電氣工程系原有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是針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而設置的,具有課程門類比較齊全,覆蓋面廣的特點。缺點是缺乏特色,定向模糊,培養目標不清晰,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為了能和鐵路特色專業培養目標相匹配,必須對現有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使之既能符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計劃,又能體現鐵路特色供電專業的培養目標。為此,研究小組認為:新教學計劃的制定應該體現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充分反映本課程方向的新技術和發展前景;刪減就繁,除舊布新,突出重點;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則,結合大綱對原教學計劃從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專業課程教學平臺以及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2]
(1)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除執行全校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外,學院還構建了由14門課程組成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平臺:“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離散數學”、“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數值計算與MATLAB方法”、“嵌入式系統設計”、“計算機導論”、“DSP技術及應用”、“數字信號處理”、“軟件開發技術基礎”、“數據庫技術及應用”、“Web技術及應用”、“計算機網絡”,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鑒于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對數學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修訂計劃時增加了工程數學教學方面的內容,包括“數學物理方程”、“矢量分析與場論”、“概率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課程,為學生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中打下厚實的基礎。
這樣學生既能在大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寬口徑下學習,又能掌握特色專業方向課的基礎課教學內容,為以后分專業方向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包括“電路分析”、“電路實驗”、“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實驗”、“工程電磁場”、“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學”、“電氣工程導論”、“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技術”10門課程,與公共基礎課程共同構成大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
由于接觸網專業對機械和力學知識有較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專業基礎平臺中增加了“機械設計基礎”和“工程力學”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也為以后學好接觸網專業方向奠定了基礎。
(3)專業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教學平臺主要涉及“高電壓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氣測試技術”、“電器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配電網絡自動化”等課程,與畢業設計、課程設計一起構建專業技能獲取平臺。
專業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對確保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成功至關重要,因此做了較大的調整。針對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專業方向,增加了“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與設計”、“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及裝備”、“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牽引供電所設計與施工”課程以及這些課的課程設計。針對接觸網工程專業方向,增加了“接觸網工程與設計”、“接觸網規程與規則”、“接觸網施工”、“接觸網檢測”以及“接觸網工程與設計課程設計”。上述兩個特色方向除必修課外,均有9個學分的選修課。表1是調整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鐵路特色專業方向課程教學計劃。
(4)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的修訂。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的調整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調整工程實踐平臺本身的實訓內容,如認識實習由參觀劉家峽水電站改為參觀蘭州鐵路局供電段蘭東牽引變電所,生產實習由原來的蘭州電機廠實習改為蘭州鐵路局職工培訓站隴西分站接觸網實訓基地實習。二是開辟新的實訓內容或實訓基地,如增加了有關牽引供電系統和接觸網專業方向的零部件拆裝實習,以及開辟了蘭州鐵路局供電段電調中心實習基地。此外,學院還定期聘請各大鐵路局、設計院、中鐵電氣化公司、青藏鐵路公司等現場專業人員來學院任課或作報告,使得學生們不出校門就能學習到現場的知識。
2.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是一個嶄新的方向,師資力量的配備直接影響到專業建設的成敗。在優化師資配置資源的基礎上,必須加大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具體措施:一是安排教師到相關院校進行實習培訓,加強學習交流。如2008年安排張廷榮、李紅兩位青年教師去華東交通大學學習,安排李亞寧教師去鐵道部第一設計院學習,2009年安排張廷榮、李紅去鐵道部第一設計院蘭州分院學習,2010年安排閔永智教師去西南交通大學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除了每年安排相關教師進修實習外,學院還著力出臺了“1+2”研修計劃和“1+1”幫帶計劃。二是鼓勵教師利用暑、寒期到工廠或鐵路建設現場實地考察,與現場工人、技師交流學習,做到真正實踐學習。三是在院內積極開展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方面的科研工作,加大對科研方面的投入。通過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發現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豐富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四是強化教師專業隊伍,引進高水平人才,要特別加強從企業引進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工程實踐能力和水平。
3.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基地的建立
實驗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相應的實驗室建設對于專業發展尤為重要。鐵道電力牽引供電系統和接觸網專業方向建立之前,我們就對實驗室建設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論證工作,一經專業方向確立就開始了實驗室建設工作。由于鐵路特色專業方向的特殊性和龐大性,所需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完成有代表性的實驗設備從而完成實驗室建設,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所學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異常重要。學校采取了以自我建設為主的方式,同時加強外來資金的引入。一方面,學校利用日元貸款大力建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實驗室,先期建成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模型實驗室,包括一個電力系統沙盤及一個牽引供電系統沙盤;全部償、半補償及接觸網簡單懸掛模型;斷路器、隔開關、互感器、避雷器等牽引變電所電力設備模型;AT、BT及接觸網直供方式下的掛板模型;牽引所二次回路、直流操作電源的掛板模型,滿足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學生學習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和特色辦學機會,爭取國家財政支持。通過各方積極努力,獲得財政部數百萬元建設基金,建立了遠動及綜合自動化實驗室。最后利用現有的實驗設備,學校投入配套資金進行二次開發,展開對遙測、遙信和遙控系統的深入研究,完善實驗室設備和技術。[3]
關于實習基地的建設問題,接觸網專業方向要求學生必須通過相應的安全規程測試,合格后方能上崗,其特殊性決定了實習的重要性。利用現有條件和依托相關企業單位建設新的實習基地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學校利用蘭州鐵路局職工培訓站接觸網實習基地的優勢,在實習階段將學生送到接觸網實習基地進行接觸網零部件拆裝練習,并設法考取上崗證。另外,和企業積極聯合,建立新的實習基地。如與蘭州鐵路局蘭東供電段達成就業實習協議,給學生一個熟悉和實習的機會,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4.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的課程從內容到形式上都進行了不斷地嘗試,目的是尋求利于學生學習和能力提高的最佳結合點。
教學內容上不再采取單純的灌輸式教學,而是豐富教學內容。首先在教材的選取上采用“三位一體”的教材,再經過大量的比對,選取最好、最先進的教材。對不恰當的教材經過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進行修正;課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一方面從交流單位引進錄像,另一方面根據需要去現場實地制作教學錄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注重能力培養。為了提高學生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些課程采取了教師講授、學生參與的方式。例如,對于軌道交通概論,任課教師講完部分課件后,布置學生課后通過資料查取完成一定任務,并讓學生們課堂講解。由于學生查閱的知識多種多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教師在其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共同受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學能力。
五、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取得的實效
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一經開始就顯示了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在校內受到領導和廣大教師的支持,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就業機會和選擇。經過兩年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鐵路局、設計院、中鐵電氣化局、中鐵建和機車車輛制造企業的認可和好評。目前除部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外,大部分學生已走上工作崗位,總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最近連續三屆的畢業生就業分配中,無1人待業。在最近連續兩年的高考中,報考該專業學習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該專業與鐵路信號、機車控制兩個專業配套,構造了“三位一體”的學科優勢,填補了學科專業建設的空白。
六、結束語
自1999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恢復招生以來,歷經10年有余。在校、院兩級領導的支持下,電氣工程系教師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建立了國家特色專業和省級實驗示范中心兩個平臺,設立了電氣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一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吸引了大連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寧夏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工業專科學校、河西學院、隴東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酒泉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烏克蘭克列門丘格國立大學和斯洛伐克馬捷貝爾大學等院校教師來中心參觀、學習,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蘇宏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鐵路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5):193-195.
1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點
1.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車、路、環境及能源等與交通有關的幾個方面綜合在道路交通這一統一體中進行研究,以尋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運行速度最快、運輸費用最省、環境影響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統規劃、建設與管理方案,從而達到安全、迅速、經濟、方便、舒適、節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設。
1.2交通工程的特點
1.2.1規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關系到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工程設施,交通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水平的質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設規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設規模科學合理的設計以后,才能使建設出來的交通符合社會的發展。
1.2.2 系統性。公路工程交通設施標準體系涉及的范圍很大,交通是全人類共同使用的公共資源,交通的建設程度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可以說交通工程是一個關系到多個社會層次的系統工程,它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只有把社會的各個系統調動起來才能實現交通工程的最終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統的標準,除了在本系統內相互配套以外,還須與公路沿線設施的其他標準配套,如監控、通信、收費等系統與管理機構、房建設計等標準的配套,已有系統功能的發揮。
2我國交通工程的現狀
2.1 交通流理論研究
交通流理論是用物理與數學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對道路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管理具有指導作用。國內對交通流理論的研究,沒有從純數學、物理學 角度入手,而是結合具體交通 問題開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東南大學用穿插理論研究環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濟大學用沖突點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結合路口信號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離散模型。北京工業大學在研究燈管路口通行能力的過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車隊的車輛跟馳模型、路口自行車行駛狀態的流體力學模型與通行能力計算公式。近年來,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開發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2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交通規劃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條件下的交通需求與交通供應的平衡關系。我國過去編制交通規劃,實際上是擬定道路網規劃,且以定性分析為主。自引進 了交通工程學以后,編制交通規劃,名符其實的是擬定包括場站在 內的各種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規劃,且以大量占有數據的定量分析 為主。自80年代初開始,應用美國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對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個城市進行了大規模居民出行調查,編制交通規劃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模型做某些修改、
標定參數、編寫計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東南大學對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進,并提出了動態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業大學對交通預測提出多角度預測理論與方法,提高了中、長期預測的可信度。
與此同時,北京工業大學開辟了交通樞紐規劃新領域,提出了客運樞紐規劃原理與選址方法 貨運樞紐規劃原理與選址方法。西安公路學院提出了用總量控制法編制公路網規劃。
2.3道路交通系統安全理論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國民經濟損失的重要問題,一直受到各部門的重視。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工程專業,自1979年成立以來,把道路交通安全做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來,他們以人的因素為主體,綜合分析影響交通安全的道路條件,用路者的條件,車輛條件和交通環境等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產生交通事故的機理和規律。所見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評價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險路段的判定與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學多角度預測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2.4交通系統分析與交通管理技術
在交通管理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雙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確提出交通綜合治理的口號。渠化是變無序交通為有序交通的一種技術雙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交通設施的功能的同時,兼控交通需求,否則交通管理無法奏效交通綜合治理是指運用系統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論科學地治理交通。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做了如下工作。
2.4.1 自1979年起,在全國公路上建立 了11 262個間隙式交通調查點和183個連續式交通調查站。系統地觀測公路交通量、車速、交通組成等數據。在上海、北京、哈爾濱、福州幾個城市盯街道上建立交通觀測站,監測城市道路的交通變化規律。
2.4.2 制定了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規范修訂了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2.4.3 在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廣泛應用標志、標線等交通管理技術。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 區域控制。
2.4.4 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區域控制。
2.4.5 在交通管理部門,推廣了計算機交通事故管理系統。
2.5 交通設施設計理論與方法
道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設施,如何使道路符合行車規律,如何使道路 滿足用路者的旅行需求,如何使道路勘測設計自動化,一向是廣大道路交通工程人員追求的目標。
“ 七五 ” 期間,國家做為重點攻關課題研究了公路設計CAD,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交通部公路勘察設計院和 部分省市交通設計院,以及有關院校都有公路設CAD軟件,可用計算機從事道路設計。
在設計理論方面,北京工業大學提出了道路線形設計新理論。舊理論以滿足汽車行駛要求為出發點,靜止地分析 問題,孤立地設計新理論是以滿足用路者的出行需求為出發點,動態的分析問題,強調協調設計。
3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3.1 利用科技手段促進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
首先,通過功能強大的軟件,使數據管理便捷高效,為公路養護和運營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為公路交通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依據。其次,通過高科技手段,實現人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發展,使公路質量的檢測、評估分析更加快捷、準確。另外,學習使用國外高等級公路養護適用新技術,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實現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2建設專業化的養護隊伍,加強監管力度
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公路養護管理養護工程要建立競爭機制,要求養護人員要有競爭意識,具備全方位養護能力,建立一支訓練有素???機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備的專業化養護隊伍。加強政府對公路行業的監管力度。政府要快組織制定相應的運營高等級公路的養護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和規范,養護作業實行社會監理、政府監督。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監督制度
不斷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其工作方式和辦事程序改變,增強各個環節的連接。充分利用現有的管理經驗及信息技術的互動,將交通工程市場監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會計信息化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和會計學專業復合而成的交叉性學科,其課程設置主要包括計算機類課程、會計類課程和交叉類課程。工科專業下的會計學方向實際上就是指會計信息化或者計算機在會計的應用。從圖1中可以看出,真正體現會計信息化特色專業的課程應是交叉類課程的設置,相應地承擔這部分課程的教師應該具備會計學和計算機復合型專業知識,而這也是當前教師隊伍中所缺乏的。以江西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為例,計算機類課程由信息工程系承擔,而會計類課程由經濟管理系承擔。會計信息化方向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見圖11.計算機類課程設置。表2給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會計學方向計算機類課程設置情況。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校都開設了主要的計算機核心基礎課程,如計算機導論、C/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概論、軟件工程、面向對象技術等。此外,有些學校開設了信息安全技術、信息資源管理、軟件項目管理等不同程度的交叉性課程。2.會計類相關課程設置。表3給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會計學方向會計類相關課程設置情況。從表3中可以看出,會計類相關課程可分為:經濟管理基礎課程,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金融學、市場營銷、經濟法等;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如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戰略管理、稅法等。從表3中也可以看出,軟件工程(會計學)在課程設置上呈現出以下特點:①本著會計核心課程優先原則,將會計的核心專業課程幾乎全部開設;②經濟管理類課程選擇性開設,一般主要開設管理學、宏微觀經濟學、統計學、經濟法等基礎課程,其余課程在課時剩余時開設;③相對于純會計專業,一些例如財務報表分析、會計制度設計、會計發展史、納稅會計、金融會計、預算會計、資產評估等課程,因總課時限制未進行設置或放入到選修課中。3.交叉課程設置。表4給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會計學方向交叉課程設置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①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設置的交叉課程一般主要包括會計信息系統、ERP、財務軟件應用等,但四個學校具體所設課程又不盡相同;②以江西理工大學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為例,交叉性課程可以分為理論復合型課程和實務復合型課程;③計算機審計方向的交叉類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審計實務、信息系統審計、計算機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等;④有的學校設有特色的交叉類課程,如金融信息系統、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ERP沙盤應用等。
二、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的基本情況。表5給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會計學方向人才培養基本情況,從表5中可以看出:①除大連交通大學外,其他學校均采用了四年制大學本科教育。②除大連交通大學授予管理學學位外,其他幾所院校皆授予工學學位。③關于培養目標及要求方面,大部分學校設置相關專業主要在于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強調學科專業的融合與交叉,而江西財經大學在強調復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④大連交通大學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進行五年制本科教育,授予管理學學位的同時,可授予第二學士學位。2.培養方向。以江西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為例,其《2010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軟件工程(會計學)規定了兩個方向,方向1為具有軟件背景的會計學方向,方向2為具有會計學背景的軟件工程方向,具體課程設置模塊見圖2和圖3。圖2給出的是具有軟件工程背景的特色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模塊,從模塊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礎課占40%,剩余的60%中軟件工程課程18%,專業方向課42%,專業方向課占多數,故將軟件工程作為背景。而圖3給出的是具有特色專業背景的軟件工程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模塊,從模塊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礎課占40%,剩余的60%中軟件工程課程42%,專業方向課18%,軟件工程課占多數,故將專業方向課作為背景。以江西理工大學2010級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為例,總學分為205.5分,公共基礎課74個學分,占36%,會計學方向課程88個學分,占42.8%,軟件工程課程43.5個學分,占21.2%。而大連交通大學學分制要求,五年內總學分不少于283分,其中公共基礎教育91個學分(32%),會計學專業教育73.5個學分(26%),軟件工程專業教育50.5個學分(18%),實踐教學68個學分(24%),若將實踐教學內容依次拆分為公共基礎課、會計學方向課和軟件工程課,其各自所占比例與江西理工大學基本相當。從兩所院校的實際課程安排看,兩校的軟件工程(會計學)人才培養方向更傾向于軟件工程背景的會計學方向,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大連交通大學授予管理學學位也是合理的。
三、工科背景下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的認可度較低
以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為例,目前該專業認可度較低。在學生報考時,很多考生和家長會有疑慮,對該專業存在質疑。質疑的理由無非是:①軟件工程本身就是新專業,設立時間不長,教學質量存疑;②收費較高,高校設置該專業招生的動機受人質疑;③會計學放到軟件工程下說法新鮮,沒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考生和家長難免對該專業遲疑。在學生畢業時,學生找工作和考研時處于比較尷尬的局面,主要表現為:①考公務員時,該專業的學生因授予工學學位,故不能報考會計學相關專業的職位,只能看作是計算機類的考生。②考研時,面臨兩難的抉擇,很多文科生在報考計算機類或軟件工程類專業時望而卻步,大多數學生選擇了考會計專業研究生,但是面試時該專業是否被會計系教師或報考學校認可也尚未得知,何況有的學校會計學碩士在進行調劑時明確限制外專業調入,軟件工程(會計學)是否能被看作是會計學相關專業尚無準確定論。③就業時,很多招考會計的單位都會對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有些遲疑,懷疑這個“雜牌專業”。的確,類似軟件工程(會計學)這種跨學科的復合型專業現在社會認知度還較低。
(二)課程設置難度較大
從上述現狀中也可以看出類似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的難度系數較高,主要表現為:①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的學分相對于其他專業較多,具體表現為門次多且很多都是高學分的課程。②各高校無論在設置計算機類課程、會計類課程、交叉類課程時都各不相同,說明目前在高校尚未存在著統一的課程標準。③課程設置偏重于計算機類還是會計類沒有準確的定位,各分一半顯然效果不佳,但過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則會較弱,以致無專業深度。④在安排完計算機和會計核心課程外,沒有較多的空間再安排管理類或經濟金融類核心課程,所以很多學校只開設了管理學、宏微觀經濟學等寥寥幾門,這顯然是不夠的。⑤有的高校在三年級時嘗試分方向進行培養,除授課和課程安排上有難度外,這種做法又會使學生對該專業更加疑惑,不知該如何自我定位。⑥軟件工程專業偏重于實踐應用環節,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實習,從而使在校學習的時間大大減少,課程設置難度大大提升,很多課程處于很難取舍的狀態。
(三)專業學習難度較大
從教學的角度看,類似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教學安排難度很大,計算機類課程可由計算機學院或系部承擔即可,會計管理類課程由經管學院或系部承擔即可,交叉類的課程由相應的專業老師負責即可。但是,從學習者即該專業的學生角度看,學好跨學科專業難度較大,特別是這種橫跨工學和管理學兩個大學科門類的專業。其難度較大的原因包括:①學習該專業的學生中有一部分為文科生,學習離散數學、C語言、Java語言等相關計算機課程難度較大,有的無興趣,勉強通過考試而已。②計算機相關課程知識多屬于顯性知識,且結構化特征顯著,而會計管理類知識多屬于隱性知識,很多是需要經驗的體會,且非結構化特征顯著,兩者之間的差異性顯著,勢必會造成初學者無所適從,從而增加學習的難度。③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課程較多,很多是高學分,這也無疑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一個學期內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幾門課程知識,難度較大。
(四)復合性較弱
跨學科交叉類專業設置的成功關鍵取決于交叉性意識的強弱,其理想的結果為強會計強計算機,但往往會造成強計算機弱會計、強會計弱計算機,甚至弱計算機弱會計,究其原因在于復合型較弱,具體表現為:①由于單獨的計算機課程和會計類課程設置較多,且總學分有限,故復合型課程的門數和學時有限,學習不能深入。②在單獨的計算機課程和會計學課程講解時,是完全獨立的體系,日常教學中往往呈現“兩張皮、無交叉”。③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教師少,復合意識本身就不是很強。④目前大多數學生只是單純地學完計算機和會計類課程,沒有主動意識將兩者有效地進行結合,而很多復合型課程在第6、7學期開設,此時很多學生忙于考研和就業,學習精力不集中,故復合效果大大降低。⑤社會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持續性有效需求還比較弱,現在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會計軟件的應用操作上,普通會計學生也可以完成,更專業、更高端的會計信息化人才需求尚待進一步激活。
(五)人才流失
從長遠看,會計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勢必會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視,但目前高端、持續性有效需求尚未完全形成,故勢必會造成大量復合型人才的流失。而且,這種流失現象已在學生未畢業時表現出來:①很多學生選擇該專業時具有盲目性,有的是好奇心驅使,有的隨意填報,更有的是為了低分錄取有本科讀,因此很多新生在進校時就明確不會從事該行業;②計算機類課程的難度使部分學生畢業時更愿意從事純會計工作;③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就業對口的會計管理類軟件公司人才需求量小于供給量,就業環境和工作壓力也使得很多學生望而卻步。
四、建議與對策
軟件工程(會計學)等類似專業的出現適應了當前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是新興商務軟件產業在教育上的一種反應,與重慶理工大學等學校所開設的會計學(會計信息化)專業對應,都是培養復合型的會計信息化人才。不同的是一個是在軟件工程工科背景下復合,一種是在會計管理學科背景下復合,所以兩種專業設置的出發點和培養目標是相同的,只是培養方式和具體的培養要求有所不同。其實,在會計學科與之類似的專業設置還有法學(法務會計)、會計學(法務會計)。會計信息化和法務會計可以堪稱會計學科類兩大經典的跨學科復合型特色專業,本文從以下方面探索如何促進軟件工程(會計學)等類似專業更好地發展,盡早擺脫當前的尷尬局面。
(一)提升專業認知
既然明白了會計信息化和法務會計等類似學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那么政府、教育界、會計界、企業乃至全社會都應該逐步達成共識:無論是哪個特色方向,我們都應該認為它和財務管理、審計學一樣是會計大類專業,同時也可以被認為是計算機類或法學類專業,提高該類似專業在社會的認可度,讓畢業于該專業的學生們享受他們本來就應該有的但遲來的待遇。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朝就可以實現的,這需要政府、教育界、會計界領導的重視與推進,需要我們該學科領域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更需要該學科領域學生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面提升軟件工程(會計學)類似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其社會競爭力,進而提高該專業的關注度和知名度。無論是該學科領域的教師、學生,還是從事該領域的工作者,我們都應“韜光養晦、居安思危”,堅信一個理念,即復合型專業的明天是光明美好的,而走往美好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斷推進該學科領域的發展和深入。
(二)校企合作與雙學位式培養
提升軟件工程(會計學)等類似專業的認可度不是一朝完成的,目前就業和考研時的尷尬局面依然會存在,為緩解這種尷尬局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①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將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等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商務軟件企業引進學校,走向課堂,實現“校內培訓、校外實習、推薦就業”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模式。②借鑒大連交通大學培養模式,五年制培養雙學位人才,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兩大學科基礎知識、進行充足的校外實習和畢業實踐,也可以讓學生在就業時有了雙重保障和多種選擇。③鑒于四年制的限制,學校可采用雙學位的培養模式提升該學科學生的競爭力。對于那些有精力和能力的學生而言,可以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等管理類專業的二學位,著重開設非會計核心類的其他會計相關課程以及經濟管理學科的其他課程,本著不重復設置課程的原則即可。在學生修得一定學時,獲得相應學分的前提下授予管理學第二學位。畢業工作時,工學和管理學雙學位證書勢必會對就業有所幫助。
(三)二維式復合課程體系設計
圖4給出的是二維式復合課程體系設計圖,橫軸代表會計類課程,縱軸代表計算機類課程,有四個交叉點。其中:A代表理論層次的復合或交叉,是將會計、管理與計算機相融合而成的交叉性課程,比如:會計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ERP、信息系統審計、信息系統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資源管理、計算機財務管理等。B代表基于會計、管理理論思想的計算機實踐環節,是指將會計、管理應用到計算機實務中,嚴格意義上講很難剝離出該類課程,因為計算機作為應用工具,往往是將其思想應用到其他領域。C代表計算機實務與會計、管理實務的融合,主要是指信息系統軟件開發技術的實踐環節,即利用面向對象技術、Java設計語言等軟件開發工具進行會計軟件、財務管理軟件、審計軟件的開發,設計出簡單、易操作的管理類應用系統,比如工資系統的開發等。D代表基于計算機軟件開發思想的會計、管理實踐,即計算機在會計、管理領域的應用,該類交叉性課程復合性較強,主要有財務軟件應用(各類主流軟件的實踐操作環節,如用友U8.72、金蝶K3、SAP等)、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數據挖掘或數據倉庫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計算機審計實務、ERP沙盤應用(企業模擬經營)等。由此可見,在二維式復合課程體系設計圖中,強叉課程主要是將計算機理論與會計、管理的理論與實務相融合,在本科教育中更多地偏重于該類課程的設置,但應該注意的是,在條件適合的情況可設置會計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實踐環節,提高學生開發動手能力。
(四)強化復合與交叉
軟件工程(會計學)等類似專業是否成功關鍵在于復合性和交叉性,不是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整合”。李剛(2008)曾在文中建議基于整合觀念的AIS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應從專業層次和課程層次展開,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的設立已基本實現專業層次的構建。至于課程層次的構建,筆者認為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按照二維式的復合課程體系在理論和實踐環節開設復合型課程,強化知識的交叉和復合;二是在會計信息系統、計算機審計、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項目管理等復合性課程教學中,應淡化知識的簡單疊加,強化知識的整合和交叉,應突出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管理知識的特色,應重視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設計,并通過案例分析等實踐環節強化知識的整合,提升教學效果。
(五)準確的專業能力定位和人才分流
無論是軟件工程背景下的會計學方向(方向1),還是會計學背景下的軟件工程方向(方向2),無非都是在說明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該如何進行準確定位。實際上是在討論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應偏重于計算機還是管理,在培養中不可能對半分,肯定是有所偏重的,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出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復合型人才。其實,軟件工程和會計信息系統學科中強調信息系統開發應遵循結構化的開發思想,即堅持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和系統實施三步走。前兩步的實現既需要扎實的會計學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流程,處理會計業務,又需要應用軟件工程的開發思想和方法,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需求分析和設計,基礎的程序編程語言也是必須的。最后一步是系統實施和維護階段,或者主要是程序編程階段,需要軟件工程師來完成。
關鍵詞: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改革;一般本科院校;專業特色
0引言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是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機械類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①它基于經典控制理論,結合機械工程中的實際控制應用,介紹經典控制理論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頻率特性、穩定性分析、快速性分析、準確性分析及控制系統性能校正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機械控制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自動控制理論在機械工程中的具體應用;學會分析機械工程系統的穩定性、準確性、快速性等基本性能,掌握系統設計和校正的本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專業課以及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基礎。②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是數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一道橋梁,課程中有大量的公式、定理、判據,涉及時間域、頻率域和復數域,課程內容較枯燥。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感到該課程難度較大,對所學內容不易消化和吸收。這使得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變差,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到了課程的教學質量。這導致學生整個機械專業知識體系不完善,出現了中斷,從而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結合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的課程特點進行教學改革,對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據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特點,結合我校機械類專業特色,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實驗教學等方面開展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1我校機械類專業特色
長沙理工大學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學校的骨干專業,其起源于原湖南交通學校1956年創辦的“船舶技術管理”專業和隨后開設的“筑路工程機械”專業。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湖南交通學校的基礎上創辦長沙交通學院,歸通部直接管理。自1979年始,筑路工程機械專業面向全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87年長沙交通學院開設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當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三年制大專班。1996年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科專業的基礎上創辦“機械電子工程”四年制本科專業。1998年,“筑路工程機械”和“機械電子工程”兩專業合并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工程機械和機電一體化兩個方向。幾十年來,已培養了近三千名主要在機械和交通領域相關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具有鮮明的機械行業和交通行業特色,形成了“立通和工程機械行業,傳承‘鋪路石’精神;夯實基礎知識,突出機電一體化;強化工程實踐與動手能力,培養面向基層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特色。
2改革措施
根據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特點,結合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特色,從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優化教學內容、實踐環節注重虛實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CDIO教學理念引入教學等方面采取了措施進行了課程改革。
2.1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所討論的問題源于工程實踐,是進行自動控制系統性能分析和設計所面臨的共性問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控制理論的應用面越來越寬,知識體系越來越成熟。但由于本課程偏重理論基礎的介紹,往往使學生在學習中對實際的控制系統缺乏感性知識,他們感到學習的內容比較抽象,和他們接觸的控制系統差距很大,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比如,講到機械控制系統的組成時,多舉一些工程機械控制系統和數控機床控制系統的實例,很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克服了該門課程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開闊了學生視野,從而很好地促進教學效果。
2.2優化教學內容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內容比較多而且也比較抽象,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計劃中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安排為2.5學分,40學時。由于課程知識點較多,在規定的時間難以把所有內容講完。所以,我們必須加強課程知識體系的研究,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根據我校機械工程專業狀況,我們把課程教學內容重放在控制理論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系統穩定性分析、系統快速性分析、系統準確性分析及系統性能校正等幾部分,而對于要求較高的內容,如非線性控制系統、離散控制系統系統及根軌跡法等只作簡要闡述,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在課下和老師進行交流。
2.3實踐環節注重“虛”、“實”結合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是一門注重實踐、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實踐環節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很多高校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的實踐環節一般借助MATLAB軟件實施,通常是上機實驗。③④然而,單純采用MAT-LAB軟件進行虛擬實驗,不夠直觀,與工程實際有些脫節,激發不起學生興趣,實驗效果不是很理想。為此,我們對傳統實驗方式進行了改革,采取了“虛”、“實”結合的實驗方式,一部分實驗借助MATLAB軟件平臺上機進行,同時還開設了實物實驗。學院為本課程購買了自動控制工程基礎試驗臺,可以進行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頻率特性測試、校正設計等實物實驗。相對于軟件實驗,利用真實的控制器件,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也普遍反映更加喜歡這種實驗形式,取得了較好效果。
2.4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中的許多概念和原理等內容,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復雜的計算、分析、作圖,這使得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授課方法很難使學生充分消化吸收。要想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為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板書為輔”的方法,改變傳統“板書教學”方式。同時,針對該課程理論性強、計算復雜、繪圖工作量大的特點,將MATLAB軟件引入教學中。MATLAB軟件中有專門的控制系統分析和設計工具箱,比較容易繪制系統的時間響應曲線、Nyquist圖、Bode圖等,利用Simulink模塊可以方便地進行控制系統的性能分析和設計,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5將CDIO教學理念引入教學
CDIO是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作(Operate)等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⑤代表了產品、系統或過程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所有環節。CDIO工程教育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整個學習過程利用“工程項目”來組織,以學生在項目實施不同階段的知識需求為驅動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由于機械控制工程基礎這門課程系統性強,適合借助工程案例借助CDIO模式進行教學。作者針對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特點提出的CDIO教學模式包括四個過程:構思、設計、實施和考核。老師針對所講授的知識點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提出了幾個適合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的“工程項目”,并力爭把本門課程的主要知識點融入到“工程項目”中。在實施過程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工程項目”,針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查閱資料,進行分組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提出解決“工程項目”的具體方案。然后,合理綜合課程內容,通過綜合性實驗或模擬仿真加以驗證。最后,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加大學生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和實踐部分的考核分值,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工程項目”實施中的表現、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來綜合評分。
3結語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工程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工程師,這些目標的實現是要落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隨著自動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高等工程教育對人才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及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應與時俱進,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樹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教學理念,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為自身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筆者從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優化教學內容、實踐環節注重虛實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CDIO教學理念引入教學等方面采取了措施進行了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的課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注釋
①鄭明軍,劉希太,王海花.《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9(6):257-258.
②王芳.“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6):76-77.
③鄭明軍,劉希太,王海花.MATLAB在《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9):39-41.
④李澤,楊歆豪.“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109-110.